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李小融编著《教育心理学新编》课后练习题

李小融编著《教育心理学新编》课后练习题

李小融编著《教育心理学新编》课后练习题
李小融编著《教育心理学新编》课后练习题

李小融编著《教育心理学新编》课后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

1、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是什么?

学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即研究学生如何学习,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学习的科学。要注意四个要点:(1)是一门科学的学科,它要遵循科学的全部规律,具备科学学科应当具备的要求;(2)并不研究所有的学与教问题,主要研究学校情境中的学与教;(3)研究的学与教,包括知识、技能的学与教及其伴随这一过程的有关能力的发展,但也涉及学生的品德、行为习惯和情感态度的学习;(4)学校教育心理学以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为核心,其序列是学与教而不是教与学。

2、你认为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有何意义?

(1)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2)学校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基础;(3)有助于科学的总结教育教学经验;(4)提供了学校教育、教育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3、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使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1913年《教育心理学大纲》扩展为“人的本性”、“学习心理”和“个别差异及原因”;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布鲁纳《教育过程》;加涅《学习的条件》。

4、简述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1)学与教问题成为学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中心问题;(2)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深入学与教过程的研究之中,比较重视研究较为复杂的学生的学习过程,研究方法越来越先进;(3)重视研究课堂教学的心理学问题,强调理论的实际应用,重视学习的个别指导(因材施教)问题;(4)更加重视学习过程中认识、情感和动作技能等方面的统一;(5)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学校教育、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影响增加。

5、简述学校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1)观察法: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被试者某种心理活动的客观表现,从而对它进行了解;(2)调查法:通过其他有关材料,间接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3)教育经验总结法:专业教育研究者与教师对实践中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4)自然实验法:在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下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制和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试者心理活动的表现;(5)实验室实验法:在特设的心理学实验室内进行的,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制和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试者心理活动的表现。

第二章现代心理学的教育观

1、怎样从心理学角度理解学校教育、教学和课?

学校教育实质上是学生自己去领会、巩固、学习的过程,也是教师帮助学生形成自己具有独立的选择和决断问题的认识及行为能力的过程,他影响学生个体的社会化,也影响学生个体心理的发展;教学是企求诱导学习的一种活动系统或工作制度;课堂情境是学校特殊性的体现,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情境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任务。

2、举例说明正式学生群体和非正式学生群体?

正式学生群体:根据上级正式文件或学校内部正式规定而建立的各种学生群体组织,如班级、学生会、学习小组、团体组织、学生宿舍的寝室;非正式学生群体:没有正式规定建立,也无需任何人批准同意,由有关学生自愿组合而成的学生群体,如学习兴趣小组、自学小组、团伙。

3、怎样使用社会测量法了解学生非正式群体?p31

莫雷若提出,步骤:(1)填写调查表;(2)根据结果制作矩阵表;(3)根据矩阵表,绘制网络图。

4、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非正式群体?p34

(1)利用非正式学生群体的特点增强正式学生群体的素质;(2)精心做好消极的非正式群体成员的工作,特别是做好其“领袖”人物的工作;(3)对于破坏型的学生中的“团伙”,要坚决予以拆散,不能允许存在,当然,也要讲究方式方法。

5、怎样理解罗森塔尔效应?

也叫皮格马利翁效应,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可以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

6、试分析教师管教学生的失误。

(1)对学生言行的要求不当;(2)以大量繁琐的重复或无效的活动取代有效的学习;(3)过高估价奖励和惩罚的作用;(4)缺乏处理问题行为的技巧。

7、你认为合格教师和优秀教师的心理品质有哪些?

合格教师:忠诚教育事业,稳定的专业气质;稳定的情绪,良好的师生和同事关系;有耐心和信心;乐观、活泼的性格;公正不自私;

优秀教师:理解学生;与学生的有效交际;理解自己。

8、你认为教师角色的主要心理特征有哪些?

(1)热爱学生,期望学生健康成长;(2)意志坚定,善于支配感情;(3)学习兴趣浓厚,提高自己的愿望强烈;(4)思维灵活,注意客观分析;(5)观察锐敏,善于了解学生。

9、你认为教师应怎样进行正常的课堂交往。

课堂交往是一种人际沟通,具有正式交往、代际交往和一对多交往的特点。师生交往中(1)不要把教师的需要解释为学生的需要,不要把教师的焦虑和不良情绪转移给学生,防止对学生的的偏见;(2)创造安全而温暖的课堂气氛;(3)正常的师生关系要有分寸,应以公认的渠道为限;

第三章教育目标和教师发展的心理学分析

1、简述现代学校教育应支持的普遍价值观;p61

(1)承认与社会责任感相结合的****;(2)重视社会公正和民主参与决策及国家事务的管理;(3)对文化差异和文化多元性持理解和宽容的态度;(4)关心他人;(5)团结互助精神;(6)事业心;(7)创造性:(8)尊重男女平等;(9)思想开放迎接变革;(10)对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要有责任感。

2、简述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目标的主要支柱。

(1)首先要学会认知;(2)其次学会做事;(3)尤其要学会生存。

3、简述布鲁纳的教育目标观。

(1)学校应鼓励学生们发现他们自己的猜测的价值和改进的可能性,发现他们在探讨一个问题过程中的第一级近似值的可用性,并切认识他们试验各种假设的激活作用;(2)应发展学生们运用“思想“解答问题的信心;(3)培养学生的自我推进力,引导学生们独自运用各种题材;(4)应培养“经济的使用思想”;(5)发展理智上的忠诚。

4、试分析未来学校的师生关系。

由于学生的主动学习及参与性,教师更多的是指导。

5、试分析教师发展的专业化和人性化方向。

教师的专业化不仅是现代教育工作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基础教育活动现代化的标志和保证,也是提高教师经济和社会地位的基础。(1)他们不但能胜任所担负的教学工作,具有相关学科的较高专业素养和能力,更能够知道怎样了解、关心和教育学生,怎样利用和协调各种主客观条件,以创设适合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有利环境;(2)教师应遵循符合其职业的道德

准则和职业行为规范,在思想和行为上做学生的典范。

人性化:教师应从新一代成长和发展的需要出发,以一种特殊的教育者的立场,从一种特殊的对新一代人和未成年者的爱护和同情,形成一种相对于其他专业人员来说更具有人情味的新人道主义态度。要求学生爱护学生的各个方面。

6、什么是教学目标,试述其功能。

是指与教学或训练有关的,而并非与教育有关的目标,也称行为目标。功能:(1)启动功能;(2)导向功能;(3)激励功能;(4)聚合功能。

7、简析教学目标的选择标准。

(1)价值性标准:目标对于需要满足的意义;(2)可能性标准:对目标要求有无可能达到;(3)低耗性标准:不仅考虑价值和实现的可能性,还要考虑实现它的耗费程度;(4)丰富性标准:所选的目标能否同时给人以多种心理满足;(5)就高性标准:大小目标的地位是不同的。

8、试述编写学习目标的基本要求。

马杰的三个基本要求:(1)说明具体的行为,以便教师能观察学生,了解教学目标是否已达到;(2)说明生产上述行为的条件;(3)指出评定上述行为的标准:

Abcd:应明确教学对象;应说明通过学习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即行为;应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即条件;应规定评定上述行为的标准。

9、怎样编写一个学习目标。

与abcd模式答案相同。

10、试述认知、情感和心因动作的教学目标分类。

认知(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情感(柯拉斯沃:接受、反应、评价、组织、价值的性格化)

心因动作(齐卜勒:整个身体的动作、协调细致的动作、非语言交流、言语行为)

第四章认知和社会发展与教育

1、简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与顺序。

发展是随着生理年龄的推移,作为经验和内部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在个体的整个体系内产生的机能构造上的变化过程。

头——尾梯度,近末梢梯度。

2、简述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趋势。

(1)综合的分化:各部分相对独立的特殊动作是从未分化的浑然一体的动作中分化出来的,分化了的特殊动作既可以彼此独立的进行,同时又可按照个体的目的在种种行为中得到整合和系统化;(2)平衡化:各个活动和认识彼此联系整合成为一个整体而系统化以后,个体的动作就逐渐取得了相对稳定的平衡;(3)概念化:随着不断的发展,儿童的动作逐渐不受个别的具体状况支配,能够概括、抽象的运算课题情境所包含的种种因素间的功能关系;(4)社会化:逐渐能将个体从其他事物中区分开来;(5)个性化:新生儿接触的东西不同,逐渐显现出个性差异。

3、简述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1)遗传与环境;(2)成熟与学习;(3)社会环境因素;(4)学校教育因素;(5)主观能动因素。

4、简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P96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从每个年龄阶段中许多具体的、个别的儿童心理发展的事实中概括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1)儿童心理年龄的稳定性:(2)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可变性;(3)稳定性和可变性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可变性是绝对的,稳定性是相对的。

5、简述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分期理论。

皮亚杰认为,人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若干不同而相继的阶段,各阶段各具特点,这些特

点是在儿童成长中对环境里各种经验进行组织和改编的方式中表现出来的。(1)感觉运动阶段(出生至两岁),特征:从被动的反应到积极而有意的反应;从不见即无知,进而到随运动中的物体,以至了解物体长存;藉操纵物体的本身以了解物体的属性;从注意自己的身体到认识外界环境;能发现达到目的之新手段;缺乏以语言或抽象符号为物体命名或分类的能力;(2)思维准备阶段(二至七岁):逐渐能从记忆过去的经验到想象未来;每一儿童所使用的文字有其个人的私自意义;儿童分不出自己与外部世界的不同,以其直觉与感觉解释其所见所同;不易为他人着想,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万物皆有生命,常与玩具交谈;专心于他所一时注意的事物而忽略其余;由于集中,儿童对质量的保存异常困难;思考有不可逆性,思维只能前行,不能倒退;(3)思维阶段(七至十一岁):思维具有相当的弹性;思考可以逆转、矫正,甚至重新开始;儿童已能对一个以上的因素同时注意;对同一问题,接受不同的观点;虽能了解原则与规则,但对于应用原则时经常“咬文嚼字”;(4)抽象思维阶段(11至15岁):思考为假设的与演绎的,将可能性转化为假设并予以求证;思考为命题的思维,以句子代表命题,并发现命题间的关系;思考为组合性分析,将因素个别分析后予以综合以解决问题。

6、简述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分期理论的教育意义。

(1)心理及教育测验专家能根据皮亚杰的研究结果编制新的智力测验;(2)课程专家应根据皮亚杰的发现设计各级学校的课程;(3)教师可依皮亚杰的理论配合教学与学生的智能。

7、简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期理论。

(1)信任对不信任,从出生到1岁:新生儿要学习的基本态度在于他们能够信任他周围的世界;(2)自主对羞怯、怀疑,从2岁到3岁;(3)主动对内疚,从4到5岁;(4)勤奋对自卑,从6到11岁;(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从12到18岁;(6)亲密和团结对孤立,成年初期;(7)创造性对自我决定,成年初期;(8)完善对厌恶和绝望,老年期。

8、简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1)前习俗阶段:惩罚与服从的定向;操作与关系倾向;(2)习俗阶段:人际关系与补同的定向;权威和社会权力控制的定向;(3)后习俗阶段:社会契约方法定向;普通的道德原则倾向。他认为,每一阶段各有其特质;其程序不能先后倒置;不能重拾已度过的某一阶段。

9、简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的教育意义。

(1)有效的道德教育或品德陶冶必须根据各时期道德观念发展的特征而实施;(2)对早期儿童教条式的说教,忽略儿童对权威的看法与对需欲的满足,很容易造成道貌岸然实则功利横行的现象;(3)负责教养者不应抱“亡羊补牢”的想法,让“趁热打铁”的各时期荒废过去,因为某一时期的道德观念若不能充分发展而欲于后来设法补救,其功效可疑。

第五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1、学生学习的特点是什么?

(1)间接性学习为主,直接性学习为辅;(2)组织计划性;(3)有效性;(4)年龄差异性;(5)学生学习的面向未来性。

2、试分析日常对学习的片面理解。

(1)只有给予奖惩,学习才发生;(2)学习就是获得和吸收事实材料,获得愈多,学得愈多;(3)凡认真教过和学过的东西都能永久保持;(4)掌握最好的就是练习最多的;(5)教等于讲述,学等于接受讲述;(6)学习活动必定是乏味的,是一件苦差事;(7)一切学习都应该是有趣的;

3、桑代克提出的三条基本学习规律是什么?

准备律;练习律(应用律、失用律);效果律

4、试分析经典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

(1)有一个能够可靠进行指定反应的刺激,它叫无条件刺激(US),US引起的反应叫无条件反射(UR);(2)引起一个刺激,它不能引起上述的无条件反射,这个刺激叫条件刺激(CS)。(3)CS

的呈现,应同时或略为提前于引起条件反射的无条件刺激。(4)经过这两种刺激的反复结合,也即经过强化,CS就成为有效的引起类似或相同于无条件反射的那种反射,这种反射就叫做条件反射。

5、简述社会学习理论。

他认为,人类的学习是个人与特殊的社会环境持续相互作用的过程;学习者可以通过观察被模仿者(榜样)受到奖赏或强化而产生自我强化的作用。(1)强调观察式学习或替代强化学习;(2)强调符号强化的作用。

6、简述操作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和主要规律。

过程:放动物入箱,动物无意识碰到杠杆,则碰到食物。以后这种频率增加,则形成了条件反射。

主要规律:(1)假如一个操作发生后,接着给予强化刺激,那么这一类反应今后发生的概率就会增加;(2)由于行为效果的强化是使行为频率增加的根本原因,所以通过对有机体的有选择的强化,就可以使行为朝着所需要的方向发展。

7、简述强化的类型和技巧。

类型:(1)依据强化间隔状况分类:固定间时强化;灵活间时强化;固定间次强化;灵活间次强化;(2)根据行为后果分类的强化类型:正强化(增加刺激,增强行为);负强化(减少刺激,增强行为);惩罚1(增加刺激,减少行为);惩罚2(减少刺激,减少行为);(3)依据强化的性质分类:原级强化和次级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技巧:(1)控制强化量;(2)安排强化程序:(灵活使用固定和灵活强化);(3)即时强化和延迟强化的转换使用。

8、试分析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和操作条件反射理论的教学应用。

(1)情绪学习;(2)行为管理和行为纠正;(3)程序教学:小步子逻辑序列;要求学生做出积极反应;及时反馈;学生自定步调;低的错误率。

9、简述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的要点。

(1)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认知过程;(2)对儿童心理发展实质的看法:从依赖刺激到减少刺激依赖的过程;(3)重视学习过程;(4)强调形成学习结构;(5)强调直觉思维的重要性;(6)强调内部动机的重要性;(7)强调基础学科的早期学习;(8)强调信息提取;(9)提倡发现学习。

10、试分析发现学习的优点和条件。

优点:(1)发挥智力潜力;(2)使外部奖励向内部动机转移;(3)通过对外信息的发现,学会以后发现问题的最优方法和策略;(4)帮助信息的保持和探索。

条件:(1)学生方面的条件,要求学生有相当知识与经验的储备,能够进行选择性思维,具有发现的动机和态度;(2)教师方面,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知识和教学指导水平;(3)教材方面,必须把原发现过程改编成适合于学生在课堂上再发现的过程。

11、简述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要点。

(1)有意义接受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2)有意义学习的标准:“建立实质性联系”;新旧观念之间的联系是非人为的,是一种合理的、别人可以理解,自然的而非人们主观强加的关系。(3)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学习材料必须具备逻辑意义(客观);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备适当的知识基础(主观);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主观)。(4)有意义学习的类型:代表性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12、简述概念与命题的同化模式。

同化模式:(1)下位学习(派生类属学习、相关类属学习)(2)上位学习;(3)并列结合学习。

13、什么是“掌握学习”?它对我们有何启发?

掌握学习:任何学习,不管多么复杂,都可以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分析,而被分解成很细

小的相继成分;通过掌握每一个相继成分,任何学生都可能掌握甚至最复杂的知识技能。他强调,几乎所有学生都能达到掌握90%以上学习材料的目标,区别仅为花费时间有长短,提倡用形成性评价和综合总结性评价取代传统的测验方法。

启发:教学中虽好,但很难达到。

14、加涅关于指导学习的观点对我们有何启发.

加涅的观点:教学就是要大量有组织的系统化的知识;教思维方法,必须通过大量有组织的知识学习才能培养能力;教学必须给学生充分的指导,沿着规定的程序进行。

15、简述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的教学原则。

(1)教学更注重于情感发展而不是知识获得;(2)强调发展自我观念;(3)强调交往。

16、试分析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的教学任务。

(1)增加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2)帮助学生为自己的学习负责;(3)增加创造性;(4)发展对艺术的兴趣;(5)增强好奇心。

第六章学习的迁移、保持和遗忘

1、简述学习迁移的种类。

(1)根据迁移的性质,正迁移和负迁移;(2)根据迁移发生的前后方向,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3)根据前后学习的难以差异,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

2、什么是形式训练说。

官能心理学为基础,迁移是要经历一个“形式训练”的过程才能产生。

3、什么是共同要素说。

桑代克提出,一种学习之所以能促进另一种学习,是因为两种学习具有完全相同的共同要素。

4、什么是概括化理论。

贾德认为,只要一个人对他的经验进行了概括,那么从一个情境到令一个情境的迁移是可以完成的,强调经验概括化的重要性。

5、怎么样促进学习的迁移。

(1)合理的安排课程与组织教材;(2)提高概括水平,强调理解;(3)课内和课外练习配合,提供应用机会;(4)提供学习方法的指导;(5)培养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

6、简述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及遗忘规律。先快后慢

7、简述记忆歪曲现象。

遗忘表示学习保持量的逐渐减少,是属于量的变化。但进一步分析会发现,保持内容的质也会发生变化。刚学到的事物,在记忆上是一个整体,经过一段时日之后,逐渐分解成片段。回忆时要把这些片段连接在一起,就只有靠旧经验中类似的记忆来填补片段间的缝隙。这就发生了质变或歪曲。同时,这一过程常受个人心理特点的影响。

8、简述记忆恢复现象。

即学习后间隔一定时间测得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量还高的现象。原因可能有:学习后经过一段时间,学习者把材料经过加工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另一种说法,识记时有积累抑制,过了一定时间后抑制解除,便出现了记忆恢复。

9、简述遗忘的消退理论。

也叫失用理论,大脑中的记忆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衰退。这种理论假定:学习会改变中枢神经系统,除非定期的使用复述信息,否则这种信息就会逐渐衰退,最终完全消失。

10、简述认知结构的三大变量的含义。

个人的认知结构在内容和组织方面的特征称为认知结构变量,它决定了每个人的认知结构特点。(1)可利用性:指在认知结构中是否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以利用;(2)原有的起固定作用观念的稳定性和清晰性:不稳定则容易发生混淆;(3)新旧观念的可辨别性:指新

的潜在有意义的学习任务与同化它的原有观念系统的可以辨别的程度,也即新旧知识之间的相同与差异的程度。

11、简述遗忘的干扰理论。

随着日益增多的新信息输入和归类,提取线索就愈加困难,因为相互之间存在干扰,所以因不能提取而导致遗忘。分为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12、简述克服遗忘的传统策略。

(1)注意营养和健康,防止大脑创伤和心理障碍;(2)加强记忆信心,提供愉快的学习经验;(3)提倡理解基础上的记忆,使用合理的记忆方法;(4)复习;(5)过度学习;(6)记忆术。

13、简述三种记忆转化模式。

记忆信息加工模式由感觉登记、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结构成分组成。这三个成分又被称为三种贮存,他们不应被看作在大脑中所占的特定部位,而是记忆过程中三个方面或演变的特征。外来信息在感觉登记只有几分之一秒的时间,在短时记忆有20-30秒的时间,通过复述、编码和检索完成工作记忆过程。

14、简述记忆的加工水平模式。

克雷克和洛克哈特提出,认为即时记忆与长时记忆,与其说是由于信息贮存在大脑中的“地方”产生的,不如说是由于他们获得的加工类型产生的。即,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仅仅是不同加工水平上的差异;记忆是一个加工的连续体,而不是一系列不同的阶段。

15、简述同化论关于有意义遗忘的基本假定。

(1)新的观念a同原有观念A相互作用的产物是A’a’;(2)学习的早期阶段,A’和a’可分离,在后期阶段,分离强度逐步下降,达到一定程度后,不能回忆或再认,遗忘便产生了。(3)认知的组织原则:认知的简化,目的在于减轻记忆负担;简化的结果,既减轻了记忆负担,但又要不损害记忆本身。

第八章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

1、简述学习动机的分类和体系。

(1)动机来源: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2)内容和性质:正确和错误的动机;(3)从动机的远近和起作用的久暂来划分,间接的、长远的学习动机和直接的、短近的学习动机。

2、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在一般情况下,动机好,效果好;

3、怎样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加强学习目的教育,发挥目标激励作用;(2)引起心理上的不确定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3)通过获得成功的机会和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4)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利用学习反馈和学习评定;(6)利用学习竞赛和奖惩激发学习动机:组织良好的适度的学习竞赛,可诱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动机,但应明确,学习竞赛可能有消极作用;奖惩也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7)与学生签订学习协议;(8)在课堂教学中可供教师选用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技巧。

4、简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条件。

(1)当学生具备学习动机而未被激发时,激发学习动机需要它在学生的整个动机结构中居于重要的地位;(2)学生个人必须对学习任务胜任;(3)各种内部和外部的干扰应减少到可控制的程度;(4)学生应有学习成功的期望。

5、怎样利用注意的规律教学。

(1)重视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对学习的目的任务有明确的理解;能用坚强的意志与干扰做斗争;根据目的任务有计划的组织活动,使所进行的一切活动都能服从于当前的任务;(2)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教学内容要新颖有趣,难易适当;教学方法要直观形象、灵活多样;尽量避免那些分散学生注意的因素,创造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的情境;严格遵守作息制度,

防止过度疲劳;(3)交替使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6、直观教学有哪些类型?怎样在教学中运用这些不同类型。

直观教学,就是在教学中使学生通过感知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的一种教学手段。(1)实物直观;(2)模像直观;(3)语言直观。

运用:(1)目的任务越明确,感知越清晰;(2)对象从背景中越突出,则对象越容易被感知:差异律、活动律、组合律;(3)直观形象与语言指导相结合,则感知越精确;(4)知识经验越丰富,感知就越完善、迅速;(5)对感知对象的态度越积极,则感知越深刻;(6)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也可以提高感知的效果。

7、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1)必须提出明确而具体的目的、任务;(2)在观察前要做好有关知识的充分准备;(3)有计划有系统的训练学生的观察技能和方法;(4)启发学生观察的主动性,养成勤于观察的好习惯;(5)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参加多种实践活动;(6)指导学生做好观察的记录,对观察的结果进行整理和总结。

8、怎样预防学生疲劳。

(1)防止过重负担,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2)建立与执行符合卫生要求的作息制度;(3)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法;(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适当注意休息和营养。

9、简述焦虑对学习的影响。

焦虑对学习起促进或抑制作用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学生原有焦虑水平的差异;学习材料难易的程度;学生本身的能力水平等。

10、简述课堂管理的原则。

(1)课堂管理应以积极指导而不是消极防范为主;(2)教育在先,奖惩在后,多奖少罚,反对“不教而诛”,多做细致的思想工作;(3)师生共同确定应当遵守的课堂规范;(4)实行课堂民主管理,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态度;(5)教师要掌握处理不良行为的技巧,这些技巧中首要的是掌握了解学生行为原因的方法;(6)要尽量消除校内校外的不良影响因素。

11、简述学生自我意识对学习的影响。

自我意识和学习成绩相互影响。

第九章学生的个别差异与教育

1、什么是加速制教学策略、充实制教学策略和特殊班级制教学策略。

加速制:禀赋优异儿童所学与一般儿童相同,只是加速其速度,缩短其修业年限。充实制:禀赋优异儿童的学习效率高,而在当前教学体制的限制下,只能保持与一般儿童相同的教学进度。特殊班级制:集中禀赋优异儿童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策略。

2、简述智能不足儿童的分类。

(1)可教育者(智商在50—75之间);(2)可训练者(智商25—49之间);(3)保护对象(智商在25以下);

3、试述智能不足儿童的教育目标与教学原则。

教育目标:(1)学习与人相处的社交技能,以便获得与人和睦相处的社交经验;(2)学习自力更生的职业技能,以便能在生计上独立自主;(3)学习安逸而独立的情绪反应,以便在校与在家均能有适当的情绪经验;(4)学习良好的清洁、保健习惯,以维护健康的体格;(5)学习基本课程,以获得必要的基本“工具”;(6)学习正当娱乐的能力,以求闲暇的充分利用;(7)学习如何成为家庭成员,以便在家充分扮演其应有的角色;(8)学习如何成为社会的成员,以期能在社会上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教学原则:(1)设法让儿童不再遭受失败;(2)让儿童立即获得其学习或工作的结果;(3)尽量

做即刻性增强,以激励其正确的学习动机;(4)寻求儿童能做最佳表现的学习难度;(5)将教材做有系统的组织与提示;(6)尽量使进度作小幅度的跟进;(7)注意学以致用,尽量运用学习的正迁移作用;(8)做必要的重复与练习,必要使使用过度学习;(9)将学习安排做适当分配,避免集中学习;(10)避免同时学习过多概念,防止概念混淆现象;(11)经常做提纲挈领式的整理学习,以存精;(12)提供成功的学习经验;(13)尽量采用个别化教学法。

4、试述学习困难儿童的行为特征及教育措施。

特征:(1)不能就席端坐;(2)端坐不动;(3)显现其他症候。

教育措施:学习困难儿童的教学仍以个别处理为主,同时也在不断的进行新的教学法的实验探索,最常用的方法是行为修正法。

5、试述情绪困扰儿童的特点与教育措施。

特点:过分焦虑、非常敏感、肌体紧张等,有时还可能出现反社会行为,或以攻击作为“防卫性”手段等。

教育措施:(p402)特设教室计划;生活空间会谈法。

6、简述学生认知性格的主要差异。

(1)场依存和场独立性;(2)整体性策略和系列性策略;(3)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4)冲动性思维与反省性思维

第十章教学设计与课堂管理中的心理学原理

1、试析对课堂管理的错误见解。

(1)误以为学生愈安静则其学习效率愈高;(2)误以为教师的权威建立在学生对命令的绝对服从;(3)误以为学生的行为代表其品德

2、简述教学管理的弊端。

(1)对学生的言行要求过高;(2)对学生的言行要求过低;(3)让学生娱乐或忙碌以取代学习;(4)对惩罚的功效评价过高;(5)缺乏处理问题行为的技巧。

3、试述课堂心理气氛的类型和影响因素。

类型:积极的、消极的、对抗的

影响因素:教师的教学;课堂的领导方式;校风与班风;师生的人际关系;班级的规模

4、简述课堂教学的管理技巧。

(1)使用信号制止不良行为;(2)邻近控制;(3)提高兴趣;(4)使用幽默;(5)安排余暇;(6)劝离课堂;(7)移除诱因;(8)提出要求。

5、简述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

(1)学生因教学产生厌烦情绪,寻求其他的刺激而违反课堂纪律;(2)学生因学习过于紧张,困难较多,害怕失败等原因而产生挫折与焦虑情绪,为寻求发泄的途径而违反课堂纪律;(3)个别学生因成绩较差,希望老师与同学注意自己,承认自己,为了获得在群体中的地位,而不择违反纪律。

6、试述良好的课堂管理的主要原则。

(1)以积极的指导为主,以消极的管理为辅;(2)培养良好行为于先,奖惩管理于后;(3)师生共同制定可能达成的行为标准;(4)采取民主式领导,培养学生群居共处的合作态度;(5)改善处理问题行为的知能与技巧,以他律为始,以自律为终;(6)减少造成不良行为的校内及校外刺激因素。

7、简述教学设计过程的基本要素及组成部分

基本要素:(1)分析教学对象;(2)制定教学目标;(3)选用教学方法;(4)开展教学评价;

组成部分:(1)学习需要的分析;(2)教学内容分析;(3)教学对象分析(中心);(4)学习目标的编写;(5)教学策略设计;(6)教学媒体选择;(7)教学媒体设计;(8)教学评价

8、简述教学设计工作的特点。

系统性、具体性和灵活性

9、简述教学设计的应用。

宏观和微观的层面。

10、怎样完成具体的教学设计。

(1)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设计教学活动;(2)根据学习目标的性质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3)对一课中教学活动的设计应灵活,突出重点,切忌机械的照搬前述模式。

11、简述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

(1)集体授课;(2)师生相互作用;(3)个别化教学

12、怎样进行课的划分。

根据(1)教学对象的特点;(2)学习目标之间的联系;(3)两课之间的间隔时间;(4)学习目标的平衡;

13、怎样完成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

(1)引起注意;(2)告诉学习者目标;(3)刺激对先前学习的回忆;(4)呈示刺激材料;(5)提供学习指第十一章

1、简述学习测量和评定的主要功能。

(1)诊断功能;(2)反馈与鞭策功能;(3)管理功能;教育心理功能

2、简述评定的分类。

布鲁姆:配置性评定;形成性评定;总结性评定

3、简述有效测验的必要条件。

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有用性

4、如何防止学生考试怯场。

(1)作好学习评定过程中的思想教育工作;(2)作好经常性的学习评定工作;(3)锻炼学生自我控制的能力

5、学习评定中常见的教师心理误差有哪些?

(1)宽大误差;(2)光环效应;(3)集中趋势;(4)逻辑误差;(5)对比误差;(6)邻近误差

导;(6)诱引行为;(7)提供反馈;(8)评定行为;(9)增强记忆与促进迁移

统计学第七章、第八章课后题答案

统计学复习笔记 第七章参数估计 一、思考题 1.解释估计量和估计值 在参数估计中,用来估计总体参数的统计量称为估计量。估计量也是随机变量。如样本均值,样本比例、样本方差等。 根据一个具体的样本计算出来的估计量的数值称为估计值。 2.简述评价估计量好坏的标准 (1)无偏性:是指估计量抽样分布的期望值等于被估计的总体参数。 (2)有效性:是指估计量的方差尽可能小。对同一总体参数的两个无偏估计量,有更小方差的估计量更有效。 (3)一致性:是指随着样本量的增大,点估计量的值越来越接近被估总体的参数。 3.怎样理解置信区间 在区间估计中,由样本统计量所构造的总体参数的估计区间称为置信区间。置信区间的论述是由区间和置信度两部分组成。有些新闻媒体报道一些调查结果只给出百分比和误差(即置信区间),并不说明置信度,也不给出被调查的人数,这是不负责的表现。因为降低置信度可以使置信区间变窄(显得“精确”),有误导读者之嫌。在公布调查结果时给出被调查人数是负责任的表现。这样则可以由此推算出置信度(由后面给出的公式),反之亦然。 4.解释95%的置信区间的含义是什么 置信区间95%仅仅描述用来构造该区间上下界的统计量(是随机的)覆盖总体参数的概率。也就是说,无穷次重复抽样所得到的所有区间中有95%(的区间)包含参数。 不要认为由某一样本数据得到总体参数的某一个95%置信区间,就以为该区间以的概率覆盖总体参数。 5.简述样本量与置信水平、总体方差、估计误差的关系。 1. 估计总体均值时样本量n 为 (z 2 )2 2其中: E z n n E22 其中: E z 2 n 2. 样本量n 与置信水平1- α、总体方差、估计误差E之间的关系为与置信水平 成正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置信水平越大,所

人教版-语文-高一-高一语文《荆轲刺秦王》练习题

荆轲刺秦王练习题 1、下列各组对加点词本义和引申义判断有误的一组是(3分) (1)不得持尺兵( 武器,引申义) 不及召下兵( 士兵,本义) 秦兵旦暮渡易水( 军队,引申义) (2)图穷而匕首见( 穷尽,本义)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困厄,走投无路,引申义) (3)诸郎中持兵,皆陈殿下( 陈列,本义) 恐惧不敢自陈( 陈述,引申义) (4 )丹不忍以一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自己的,私人的,本义) 乃遂私见樊於期( 私自,引申义) (5 )至陛下( 台阶下,本义) 窃为陛下惜之( 对皇帝敬称,引申义)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B. 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C.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D.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 3.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4分) (2)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3分) (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4分) (4)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3分) 4.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有()(5分) A.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B. 秦王还柱而走。 C.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D.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E. 偏袒扼腕而进。 F.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G. 秦王必说见臣。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①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②又前而为歌曰 ③乃朝服,设九宾④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⑤使使以闻大王⑥箕踞以骂曰 ⑦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⑧皆白衣冠以送之 A.①②③ B. ④⑤⑦ B. C. ②③⑧ D. ①⑥⑧ 6.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B.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C. 秦王还柱而走。 D. 卒起不意,尽夫其度。 7. 对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秦王还柱而走②图穷而匕首见③(秦王)乃以手共搏之

王道俊_教育学课后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选择题 1.“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什么时期的教育特征? ( ) A.中国 B.埃及 C.希腊 D.罗马 2.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 ) A.斯巴达 B.埃及C.希腊 D.雅典 3.以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为教育目的是古代 ( ) A.希腊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4.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古代 ( ) A.希腊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5.以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 育内容单一,教育方 法比较严厉为特征 是古代 ( ) A.希腊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6.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 ( )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 7.以“教育的终身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 )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 8.以“教育的民主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 )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 9.以“教育的多元化”是为教育特征的是 ( )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 10.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是 ( ) 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11.在教育史上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 ( )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 12.在教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家是 ( )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

13.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 14.下述属于墨家主张的是 ( )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15.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 )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16.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 ) A.兼爱 B.“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17.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 ) A.复归人的自然本性B.兼爱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18.下述属于道家的主张是 ( )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19.由《学记》提出的教育主张是 ( )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20.“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 ( ) 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21.“学不躐等”出自( ) 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22.“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 )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23.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德莫克里特 24.下述著作中反映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是 ( ) A.《理想国》 B.《政治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25.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

胡泽洪逻辑学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逻辑学〉教材练习题参考答案(仅供参考) 2011/11/25 第二章 一、 1、违反同一律,“讲究语言形式”和“形式主义”是不同的语词。 2、答非所问,问“产值”问题,回答的是和产值不相干的问题,也是违反同一律。 3、没有违反同一律。 二、 1、违反矛盾律,差不多一百万是不够一百万,一百万以上是超出一百万,语词自相矛盾。 2、没有违反逻辑规律。 3、违反排中律,两种意见都不赞成,但只有这两种意见,所以他是否定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暗含着还有第三种可能,但实际上没有第三种。 三、 1、违反矛盾律,既是永恒的,就不能是历史的,永恒和历史是相矛盾的。 2、没有违反逻辑规律。 3、违反矛盾律,从来没有人上去过,和有人上去过是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 4、没有违反逻辑规律。 5、违反矛盾律,既说他完成了作业,也说他没有完成作业。 6、没有违反逻辑规律。 7、违反矛盾律,不孕症是没有后代,问能否传给后代,又表明他有后代,自相矛盾。 8、违反排中律,否定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机器是进口的,机器不是进口的。 四、 1、思路:先找出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然后根据已知条件推理。 甲乙两个命题互相矛盾:甲没拿,甲拿了。 假定甲为真,依据只有一真,其余皆假,则乙丙丁为假; 由丙是假的,依据排中律可知,丙的矛盾命题不能为假,所以丙的矛盾命题为真。 即并非“甲没拿”不能为假,这等于“甲拿了”。 由假定“甲没拿”推出了与之矛盾的命题“甲拿了”。 推出了矛盾,依据矛盾律,表示假定不成立。 再依据排中律,假定的反面成立,所以是“甲拿了”。 乙的判断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 2、给出一个能够产生悖论的话语,国王就无法执行他的规定。 如果囚犯对国王说:请处我以砍头。国王就有点难办了。 因为: 如果他把囚犯处以了砍头,囚犯就说了真话,他就不能处他砍头; 如果他把囚犯处以了绞刑,囚犯就说了假话,他就不能处他绞刑。 3、违反矛盾律,如果有万能溶液,那就没有装它的容器;如果有装它的容器,就没有万能溶液。这句话包含着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有万能的溶液并且没有万能的溶液。

第八章--西方经济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word版本

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1.说明生产要素理论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地位。 解答:第一,从商品的角度来看,微观经济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关于“产品”的理论和关于“要素”的理论。前者讨论产品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后者讨论要素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 第二,产品的理论和要素的理论是相互联系的。特别是,产品理论离不开要素理论,否则就不完全。这是因为,首先,产品理论在讨论产品的需求曲线时,假定了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既定,但并未说明收入水平是如何决定的;其次,在推导产品的供给曲线时,假定了生产要素的价格既定,但并未说明要素的价格是如何决定的。这两点都与要素理论有关。因此,要素理论可以看成是产品理论的自然延伸和发展。 第三,在西方经济学中,产品的理论通常被看成是“价值”理论,要素理论通常被看成是“分配”理论。产品理论加上要素理论,或者,价值理论加上分配理论,构成了整个微观经济学的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 2.试述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 解答:第一,厂商在使用要素时同样遵循利润最大化原则,即要求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 第二,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产品价值”(要素的边际产品和产品价格的乘积),而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等于“要素价格”。于是,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是:边际产品价值等于要素价格。 3.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与利润最大化产量原则有何关系? 解答:从表面上看,完全竞争企业(实际上也包括其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似乎有两个不同的决策要做:第一,购买多少要素?这是所谓的“要素需求”问题——使用多少要素才能够使利润达到最大?第二,生产多少产量?这是所谓的“产品供给”问题——生产多少产量才能够使利润达到最大? 实际上,这两个问题是一回事。这是因为在企业的要素需求和产品供给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如要减少对要素的需求,则产品供给常常就不得不减少;反之,如要增加对产品的供给,则要素的需求常常又不得不增加。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是所谓的生产函数:Q=Q(L)。这里,L为企业使用的要素数量(如劳动),Q为使用要素L所生产的产品数量。它们通过生产函数而“一一对应”。正是通过生产函数,企业关于使用要素的决策和关于生产产量的决策成为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旦企业决定了购买多少要素,它也就同时决定了应当生产多少产量;同样,一旦企业决定了生产多少产量,它也就同时决定了应当购买多少要素。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方式来讨论企业的生产决策:或者,先求出利润最大化的要素需求量,然后再根据生产函数,由要素的需求量求出相应的产品供给量;或者,先求出利润最大化的产品供给量,然后再根据生产函数,由产品的供给量求出相应的要素需求量。 4.试述完全竞争厂商及市场在存在和不存在行业调整情况下的要素需求曲线。 解答:第一,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即随着要素价格的下降,厂商对要素的需求量将增加。 第二,如果不考虑某厂商所在行业中其他厂商的调整,则该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就恰好与其边际产品价值曲线重合。 第三,如果考虑该厂商所在行业中其他厂商的调整,则该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将不再与边际产品价值曲线重合。这是因为随着要素价格的变化,如果整个行业所有厂商都调整自己的要素使用量从而都改变自己的产量的话,则产品的市场价格即会发生变化。产品价格的变化会反过来使每一个厂商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发生变化。于是,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将不再等于其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在这种情况下,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叫做“行业调整曲线”。行业调整曲线仍然向右下方倾斜,但比边际产品价值曲线要陡峭一些。 第四,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等于所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行业调整曲线)的水平相加。

荆轲刺秦王习题及答案

《荆轲刺秦王》同步测试 【典型例题】 1.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有() A.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B. 秦王还柱而走。 C.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D.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E. 偏袒扼腕而进。 F.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G. 秦王必说见臣。 2. 从下列各句中找出古今异义的词语,并分别写出其古今的不同意义。 A. 仰天太息流涕 B. 持千金之资币物 C.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D.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3.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荆轲(kē)拜谒(yè)督亢(háng)戮没(lù)谬误(miù) B. 偏袒(tǎn)扼腕(è)厄运 (è)濡染(rú)怯懦(ruò) C. 淬火(cù)猝然(cù)忤逆(wǔ) 铁杵(wǔ)拊心(fǔ) D. 创伤(chuāng)创办(chuàng)瞋目(chēn)箕踞(jī)目眩(xu àn) 4. 解释下列多义词。 5.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②又前而为歌曰 ③乃朝服,设九宾 ④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⑤使使以闻大王 ⑥箕踞以骂曰 ⑦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⑧皆白衣冠以送之 A. ①②③ B. ④⑤⑦ C. ②③ ⑧ D. ①⑥⑧ 6.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2)诸郎中执兵 (3)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4)愿大王少假借之 (5)左右既前,斩荆轲 (6)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 (7)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7. 翻译下列句子。

(1)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阅读下面几段文字,回答问题。 (一)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8.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愿大王少假借之 (2)自引而起,绝袖 (3)秦王还柱而走 (4)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9.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10. 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 (1)秦武阳奉地图 函通 (2)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通 (3)秦王还柱而 走 通 (4)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通 (5)秦武阳色变振恐 通新 11. 解释加点虚词的意义并指出其用法。 (1)秦武阳奉地图函,以次进 (2)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3)因左手把秦王之袖 (4)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教育学的第二章课后练习题及答案附答案 (1)

第二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填空题 1.广义的学校包括、、学校教育等部分。 2.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 3.教育的基本要素为教育者、受教育者和。 4.按照教育的目的是否正确,指导思想是否明确来看,教育的功能可以分为正向功能和。 5.从教育功能的呈现形式来划分,教育可分为显性功能和。 6.教育的“生产力说”是是建立在人力资本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其代表人 物为美国著名经济学家。 7.教育的生物起源论由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首倡,认为教育活 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种。 8.教育的心理起源论由美国学者首倡,认为教育起源于原始公社 中儿童对成人的本能的无意识的。 9.教育的劳动起源说是由前苏联学者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认为教育 产生于社会的。 10.从教育的演进过程看,教育大致经历了原始形态的教育、、 近代社会的教育、现代社会的教育四个阶段。 11.在我国奴隶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是指。 12.学校教育的产生是古代社会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学校教育是形式化教 育与非形式化教育的分水岭,它产生于社会时期。 13.“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我国近代教育总的指导思想,提出这一思想 的清末湖广总督。 14.1904年颁布的“葵卯学制”是我国近代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学制,它为 我国后来学制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5.德国皇帝腓特烈二世于年,颁布了《乡村学校规程》,规定5至13岁儿童必须接受义务教育。 16.终身教育的思想始于20世纪60年代,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 局长法国人提出。

二、单项选择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 A.1993年 B.1995年 C.1998年 D.1996年 2.学校教育产生于()。 A.奴隶社会初期 B.奴隶社会末期 C.封建社会初期 D.原始社会末期 3.“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反映了古 代教育的()特点。 A.严格的等级性B.教育与生产实践的分离和对立 C.教育目标明确D.鲜明的阶级性 4.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 5.班级授课制首行于()。 A.17世纪的欧洲 B.16世纪的亚洲C.17世纪的亚洲D.16世纪的欧洲 6. 6.“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即“三个面向”提出的时间是()。 A.1982年B.1983年C.1985年D.1980年 7.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本能活动的观点属于()。 A.心理起源论 B.劳动起源论 C.需要起源论 D.生物起源论 8.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的观点属于()。 A.需要起源论 B.心理起源论 C.生物起源论 D.劳动起源论 9.心理起源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利托尔诺 B.斯金纳 C.孟禄 D.沛西·能 10.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主要是()。 A.五经 B.自然科学 C.六艺 D.四书 11.首次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凯洛夫 D.柏拉图 12.我国古代中央官学首创于()。 A.明代 B.汉代 C.清代 D.唐代 13.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 A.儒家文化B.墨家文化C.宗教文化D.道家文化 14.终身教育思想的提出者是()。 A.孟禄B.利托尔诺C.保罗·朗格朗D.斯金纳

大学逻辑学课后练习答案

大学逻辑学第三版姜全吉迟维恭 《形式逻辑》思维训练题(教材58页) 十、下列语句作为划分是否正确?为什么? 1、把句子分为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 答:这个语句作为划分不正确。这不是“划分”而是“分解”。因为,划分是把一个大类(属概念)分成几个小类(种概念),每个小类(种概念)都具有大类(属概念)的本质属性,而此处的“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都不具有“句子”的本质属性。 2、民主革命有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答:这个语句作为划分是正确的。因为分出来的子项“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外延之和与母项“民主革命”的外延相等。 3、商品可以分为优质商品、劣质商品、畅销商品、滞销商品等。 答:这个语句作为划分不正确,犯了“划分根据不一”、“子项相容”。因为:①“优质商品”和“劣质商品”是按商品的质量划分出来的;“畅销商品”和“滞销商品”是按商品的销售状况划分出来的;②“优质商品”、“劣质商品”分别与“畅销商品”、“滞销商品”存在着交叉关系。 4、这次公审的罪犯有工人、农民、干部、学生和高干子弟。 答:这个语句作为划分不正确,犯了“划分根据不一”、“子项相容”的逻辑错误。因为:①“工人、农民、干部、学生”是按人的社会身份来划分的,“高干子弟”是按家庭中儿女的父母担任国家机关高级领导职务来划分的;②“高干子弟”与“工人、农民、干部、学生”存在着交叉关系。 5、一望无际的田野上长满了棉花、花生和粮食作物。 答:这个语句作为划分不正确,混淆了概念的属种关系,犯了“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因为“棉花”是“经济作物”的种概念,“花生”是“油料作物”的种概念,与“粮食作物”并列的概念应该是“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而不是“棉花”、“花生”。 6、所有学校,包括大学和中学,都要开展素质教育。 答:这个语句作为划分不正确,犯了“子项未尽”的逻辑错误。因为“大学”和“中学”这两个分出来的子项的外延之和小于母项“所有学校”的外延。 7、市场分为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农贸市场、资本主义市场、社会主义

(完整word版)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答案第八章

微观第八章习题 一、名词解释 引致需求 联合需求 边际产品价值 边际收益产品 边际要素成本 完全竞争要素市场 买方垄断 卖方垄断 二、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产要素的是( D ) A .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才能 B. 农民拥有的土地 C .用于生产的机器厂房 D. 在柜台上销售的服装 2、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在于( ) A.要素的边际成本递减 B.要素的边际产量递减 C.要素生产的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 D.要素参加生产的规模报酬递减 3、在产品X 市场和要素K 、L 的市场都是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 D ) A .X X X P MC MC =,且上升 B .L K L K MP MP P P = C .1L K L K X MP MP P P MC == D .11L K L K X X MP MP P P MC P === 4、对于一个垄断企业(其所处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投入品M 的价格为20元,边际产量为5,产品价格是4元,则这个企业的产量( ) A.未达到利润最大化,应减少产量 B.未达到利润最大化,应扩大产量 C.生产出利润最大化,但是成本未达到最小化 D.在成本最小条件下实现利润最大化产量 5、市场中单个厂商对某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同全体厂商对该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之间的关系表现为( ) A.两者是重合在一起的 B.前者较后者平坦 C.前者较后者陡峭 D.无法确定 6、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的产品价格上升时,将引起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 ),从而导致劳动的需求曲线( ) A.降低,右移 B.增加,左移 C.增加,右移 D.降低,左移

荆轲刺秦王基础测试题

《荆轲刺秦王》基础知识检测一、为加点词语注音 1.愿足下更.虑之 2.常痛于骨髓. 3.右手揕.其胸 4.偏袒扼腕 ...而进曰5.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6.为变徵.之声 7.使工以药淬.之 8.血濡.缕 9.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10.愿大王少.假借之 二、指出语句中的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 2.日以尽矣 3.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4.燕王诚振怖 5.图穷而匕首见6.卒起不意7.卒惶急不知所为8.秦王还柱而走 9.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10.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11.燕王拜送于庭 三、解释语句中加点词语意思 1.乃.请荆卿曰 2.岂.可得哉荆卿岂.无意哉3.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4.今行而.无信. 5.诚.能得樊将军首 6.以穷困 ...来归丹 7.秦之遇 ..将军,可谓深.矣 8.父母宗族,皆为.戮没9.顾.计不知所出耳 10.荆轲和而 ..歌 11.既祖.,取道 12.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13.将军岂.有意乎 14.乃.今得闻教 15.驰.往,伏尸而.哭 16.人无不立.死者 17.乃为.装遣荆轲 18.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 19.请辞决 ..矣20.皆白衣冠 ...以送之 21.士皆垂泪涕 ..泣 22.厚遗.秦王宠臣 23.燕王诚.振怖于大王之威24.兴.兵以.拒大王25.比.诸侯之列 26.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27.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28.愿大王少.假借之29.发.图,图穷.而匕首见.30.因.左手把秦王之袖31.操.其室 32.卒.起不意,尽失其度.33.以.其所奉药囊提.轲34.秦王复击轲,被.八创35.荆轲自知事不就. 36.乃欲以生劫之. 37.秦王目眩良.久

《高等教育学》课后练习答案

第一章 一、基本概念 高等教育:从高等教育在整个学制体系中的位置来看高等教育是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三级学制体系中的最高阶段,它是建立在完整的中等教育基础上的教育。从高等教育的性质看,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是依据专业分工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本质属性)。 高等教育化:即追求学术的,追求教育机会的均等。 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人舒尔茨在研究基础上提出资本分为两种: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最好的投资,学校教育和知识的增长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于是,这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导向。教育是人类生产性投资。人力资本理论对美国经济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中世纪大学:十二世纪在西欧产生了中世纪大学,其特点是由行会组织的,旨在保存和传递知识,培养训练有素的官司吏、通晓教义的牧师、懂得法理的法官和律师以及精通医术的医生。中世纪大学的办学目的与方向决定了其职能基本上是培养专门人才,而并不进行科学研究。中世纪大学的办学目的和模式后来在世界各地被广为效法。最早产生的中世纪大学是意大利的萨莱诺大学、波隆那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 柏林大学:1810年,洪堡以新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建立柏林大学,柏林大学把培养学者和学术发展看成自身的目的,从而确立了大学发展科学的职能。并提出“大学自主与学术自由”及“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自此,大学的职能从中世纪大学培训人才扩展到培养人才及发展科学。 《莫里尔法案》:1862年,美国总统林肯签署了著名的《莫里尔法案》。法案规定联邦政府按1860年分配的名额,每州凡有国会议员一人可获得三万英亩的公共土地或相等的土地期票,赠予各州作为建立人事农业和机械工程教育的学家的经费资助,并要求所建立的学院依照各州议会分别规定的方式,授予农业和机械专业有关知识。自此,美国诞生了一批“赠地学院”。

逻辑学各章练习题附答案

逻辑学各章练习题及答案 绪论 【堂上操练】 一、填空: 1.普通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三者中,普通形式逻辑研究的思维属于_____________。 3.思维的逻辑形式又叫____________,指具有不同思维内容的思维形式所共同具有的__________。 4.思维的形式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符号系统。 5.思维形式结构中固定不变的部分叫___________,可以变化的部分叫__________。 二、指出下列命题的形式结构: 1.这个学生是三好学生。2.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 3.这节课或者你来讲,或者我来讲。4.如果不努力学习,就很难取得好成绩。三、指出下列形式结构中的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 1.所有S是P 2.p← q3.有S不是P 4.(p∧q)→r 【课后作业】 一、查阅词典,指出下列各句"逻辑"一词的含义: 1.正义终究战胜邪恶,这是社会发展的逻辑。 2."贫穷才是社会主义",这是什么逻辑? 3.普及逻辑是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4.我们要善于逻辑地思维和明确地表达思想。 5.虽说马克思没有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应当充分地利用这种逻辑来解决当前的问题。① 6.任何脱离现实生活逻辑的文学作品都是没有生命力的。 7."社会主义不能搞市场经济",这一逻辑不能成立。 8.这几句话不合逻辑。 二、请用公式表示下列命题或推理,并指出哪些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 1.只有坚持改革开放,中国才有出路。 2.白求恩同志是一个高尚的人。 3.所有科学理论都具有客观性,形式逻辑是科学理论,所以,形式逻辑具有客观性。4.除非你去请他,他才来。 5.某案犯逃跑要么从水路。要么从陆路,据查不是从水路,所以,某案犯是从陆路逃跑。 6.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7.凡优秀的电影都具有感人的力量,《刘三姐》是优秀的电影,所以,《刘三姐》具有感人的力量。 8.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或者半途而废,或者坚持下去,不能半途而废,所以,只能坚持下去。 4.除非你去请他,他才来。 5.某案犯逃跑要么从水路。要么从陆路,据查不是从水路,所以,某案犯是从陆路逃跑。

第八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第八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某企业全年需用A材料2400吨,每次订货成本为400元,每吨材料年储备成本12元,则每年最佳订货次数为( B ) A.12 B.6 C.3 D.4 2.企业采用什么程度的现金折扣,要与( C )结合起来考虑。 A.信用标准B.信用折扣 C.信用期间D.现金折扣政策 3.在下列各项中,属于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的是( C ) A.收账费用B.坏账损失 C.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D.对客户信用进行调查的费用4.企业为了使其持有的交易性现金余额降到最低,可采取( A )A.力争现金流量同步B.使用现金浮游量 C.加速收款D.推迟应付款的支付 5.下列订货成本中属于变动性成本的是( C )。 A.采购人员计时工资B.采购部门管理费用 C.订货业务费D.存货占用资金的机会成本 6.在确定应收账款信用期的过程中,需要运用的计算公式有:( D )。 A.应收账款应计利息=应收账救占用资金×销售成本率 B.收益的增加=销售量增加×边际贡献率 C.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应收账款平均余额×边际贡献率 D.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日销售额×平均收现期 7.企业置存现金的原因,主要是为了满足( C )。 A.交易性、预防性、收益性需要B.交易性、投机性、收益性需要C.交易性、预防性、投机性需要D.预防性、收益性、投机性需要8.企业6月10日赊购商品时双方约定“2/10,N/20”。在6月15日有能力付款,但直到6月20 日才支付这笔款项。其目的是运用现金日常管理策略中的( D )。 A.力争现金流量同步B.使用现金浮游量 C.加速收款D.推迟应付款的支付 9.下列各项中,与再订货点无关的因素是( A )。 A.经济订货量B.日耗用量 C.交货日数D.保险储备量 10.现金管理的目标是( A )。 A.权衡流动性和收益性B.权衡流动性和风险性 C.权衡收益性和风险性D.权衡收益性、流动性、风险性11.已知某种存货的全年需要量为36000个单位,该种存货的再订货点为1000个单位,则其交货间隔时间应为( B )。 A.36天B.10天C.18天D.12天1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流动资产特点的是( D )。 A.形态的变动性B.数量的波动性 C.流动性D.投资的集中性和收回的分散性

(完整word版)高一语文测试卷(含答案)

青阳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学段考试 语文试题 一.基础题(共26分) (一)选择题(18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走进来一位短小精悍 ....、浓眉阔脸的人,身着青色短衫,步履稳健。大家都把目光转向了他。 B.如果不是沉迷网络,他也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那段峥嵘岁月 ....,至今让他不堪回首。 C.谁知,王远是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 ....,金剑虚晃一枪,掉头向周艳儿劈去。 D.现在的骗术五花八门,就算练就了孙悟空般的火眼金睛,也防不胜防,当图. 穷匕见 ...的时候,我们只剩下后悔了。 2.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金庸的表哥是徐志摩,堂哥叫穆旦。徐志摩和穆旦都是近代赫赫有名的诗人。 B.科学家研制出的新型传感摄象机,可以探测到是否受测人在说谎。 C.一到会场我就看到无数面彩旗和一片兴奋的歌声。 D.为了避免这类恶性交通事故的不再发生,市交通局对广大的驾驶员进行了一次安全教育。 3.下列有关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 A. 子:古代对男子尊称;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 B.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纪传体史书。 C. 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其中变徵之声,声调悲凉。 D. 参乘,亦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乘:四匹马拉的车。 4.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中的“以”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以其无礼于晋 B.焉用亡郑以陪邻 C.使工以药淬之 D.具告以事 A.是寡人之过.也过:过错

教育学课后题答案 简答

1、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 教育通过培养政治领导人服务于政治; 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服务于政治; 教育通过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服务于政治; 教育可以推进社会的民主进程。 2、简述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通过再生产劳动力和提高劳动力的素质促进经济发展; 教育通过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 教育服务本身就是一项巨大的产业 3、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激活与传承文化的功能; 选择与整理文化的功能; 更新与创造文化的功能; 交流与融合文化的功能。 第三章 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答: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 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2、举例说明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人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发展速度,不同的年龄阶段发展是不均衡的。例如,人的身高体重有两个增长的高峰,第一个高峰出现在出生后的第一年,第二个高峰出现在青春发育期。在这两个高峰期内,身高体重的发展较之其他年龄阶段更为迅速。 二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均衡性。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已经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水平。 3、简述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学校教育属于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它具有极大的人为性。具有明确的目的、有指定的教育内容与活动计划、有系统的组织和特殊的教育条件。这些特殊性使学校在影响人的发展上具有独特的功能。 1、学校教育对个体的身心发展方向作出了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基于以上特点和独特功能,学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人发展的方向、进程、水平、程度和速率。所以说,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简述学校教育主导作用发挥的条件。 1.不断完善学校和提高学校教育的办学条件。 2.了解、研究和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3.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4.积极协调其他教育力量,形成教育合力。

逻辑学 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 1、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2、概念的内涵越多,则外延越小;内涵越少,则外延越大;这种关系叫反变关系。 3、概念的矛盾关系是指a、b两概念的外延没有任何部分重合,其外延之和等于其属概念的外延。如金属和非金属。 4、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划分是揭示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 5、当O判断为真时,同素材的判断A 假;E真假不定;I 真假不定。 6、当O判断为假时,同素材的判断A真;E 假;I 真。 7、当A判断为真时,同素材的判断E 假;O为假;I 真。 8、当A判断为真时,同素材的判断E 假;O为假;I 真。 9、关系判断由关系者项、关系项和量项三部分组成。 10、在模态判断中,必然p和可能p之间是差等关系;必然非p与可能p之间是矛盾关系。 11、在“有S不是P”中,逻辑变项是S,P;逻辑常项是有……不是。 12、一个判断的主项周延,则这个判断是全称判断;一个判断的谓项周延,则这个判断是否定判断。 13、若p∨q为真,p为真,则q取值为真假不定;若q为真,则p的取值为真。 14、若一有效三段论的结论为全称肯定判断,则其大前提应为全称肯定判断,小前提应为全称肯定判断。 25、矛盾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具有上反对和矛盾关系的判断,不应该承认它们都是真的。 26、排中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具有下反对和矛盾关系的判断,不应该承认它们都是假的。 27、若一有效三段论,其小前提为特称否定判断,则其大前提应为全称肯定判断,结论应为特称否定判断。 28、若一有效三段论,其大前提为MIP,则其小前提应为MAS,结论应为SIP。 28、思维的逻辑规律包括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 29若p→q为真,则当p为真时,q的取值为真;当p为假时,q的取值为可真可假。 30、三段论第一格的特殊规则是:(1)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判断、大前提必须是全称判断。 31、复合判断包括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和负判断等形式。 32、“只有请外国人当教练,中国足球才能走向世界。”这一判断的负判断的等值判断为就 算沒有请外国人当教练,中国足球也能走向世界。用符号表示为p∧ q。(看不清负号在 哪) 33、“我班同学都是南方来的。因此,南方来的都是我班同学。”上述推理违背了换位法推理中前提中不周延的项,结论里也不得周延的规则。正确的推理应为我班同学都是南方来的。因此,有些南方来的是我班同学。 34、在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中,前件真则后件真,前件假则后件假。 35、“只有多喝水,才能减肥”。上述假言判断的负判断是并非只有多喝水,才能减肥,用符号表示为 p←q 。 36、根据概念外延之间重合情况,可以将概念间的关系分为全同关系、真包含关系、真包含于关系、交叉关系和全异关系。 37、“苹果就是长在树上的水果”,这一定义犯了定义过宽的规则,“文学可分为戏剧、散

第八章二重积分习题答案

第八章二重积分习题答案 练习题8.1 1.设D :0y ≤,0x a ≤≤,由二重积分的几何意义 计算d D x y 解:d D x y =200 d π θ?? =2220 01()2d a r π θ=--?? 332012236 a d a ππ θ==? 2. 设二重积分的积分区域为2214x y ≤+≤,则2dxdy =?? 解:2dxdy = ??22 1 26d rdr π θπ=? ? 练习题8.2 1.2d D x σ??其中D 是两个圆,y x 122=+与,y x 422=+围成的环型区域. 解:2d D x σ??=22 222301001515 cos [cos2]84 d r dr d d πππθθθθθπ= +=???? 2计算二重积分σd y x D )3 41(-- ??,其中D 是由直线2,,2=-=x x ;1,1=-=y y 围成的矩形。 解:σd y x D )341(--??= 221211212(1)[(1)]4346x y x y dx dy y dx ------=--??? =2 22 (1)84x dx --=? 3. 应用二重积分,求在xy 平面上由曲线224x x y x y -==与所围成的区域D 的面积. 解: 2 2 2 42 20 2320(42) 28 (2)|33 x x x D A dxdy dx dy x x x x -===-=- =????? 4. 求旋转抛物面224z x y =--与xy 平面所围成的立体体积

解: 22 222 2 (4)(4)48D V x y d d r rdr d ππ σθθπ=--=-==????? 习 题 八 一.判断题 1.d D σ??等于平面区域D 的面积.(√) 2.二重积分 100f(x,y)d y dy x ??交换积分次序后为1 1 f(x,y)d x dx x ? ? (×) 二.填空题 1.二重积分的积分区域为2214x y ≤+≤,则4dxdy = ?? 12π12π. 2.二重积分d d D xy x y ??的值为 112 ,其中2:0D y x ≤≤,01x ≤≤. 112 3.二重积分 10 (,)y dy f x y dx ?? 交换积分次序后为 11 (,)x dx f x y dy ?? . 11 (,)x dx f x y dy ?? 4.设区域D 为1x ≤,1y ≤,则??(sin x x -)d d x y =0 .0 5. 交换积分次序 1 d (,)y f x y dx ? = 2 1 1 (,)(,)x dx f x y dy f x y dy +?? . 2 1 1 (,)(,)x dx f x y dy f x y dy +?? 6.设D 是由221x y +≤所确定的区域。则22 1D dxdy x y ++?? =_ln 2πln 2π 三. 选择题 1.设1ln D I =??(x y +)d d x y ,2D I =??(x y +)2d d x y ,3D I =??(x y +)d d x y ,其中D 是由直线0x =,0y =,12 x y +=,1x y +=所围成的区域,则1I ,2I ,3I 的大小顺序为( B ). A 321I I I << B 123I I I << C 132I I I << D 312I I I <<

荆轲刺秦王新课改测试题

荆轲刺秦王新课改测试题 【积累整合】 1.请给下列加点的词注音,并朗读两遍。 臣愿得谒.之()皆为戮没 ..()() 右手揕.其胸()偏袒扼 ..腕而进曰()() 为变徵.之声()人不敢与忤.视() 使工以药淬.之()箕踞 ..以骂曰()() 士皆瞋.目()以其所奉药曩.提.轲()() 2.请给下列加点词注音、释义。 (1)卒.()起不意卒: (2)厚遗.()秦王宠臣遗: (3)秦王必说.()见臣说: (4)仰天太息流涕.()涕: (5)荆轲怒,叱.太子曰()叱: (6)秦王复击轲,被八创.()创: 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进兵北略.地略: (2)振.怖大王之威振: (3)日以.尽矣以: (4)持千金之资币.物币: (5)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反: (6)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迟: (7)遂收盛樊于期之首,函.封之函: (8)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废: 4.辨析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轲自知事不就.()图穷而匕首见.()(1)持就.火炀之()(2)乃遂私见.樊於期() 荆轲遂就.车而去()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新陈.代谢()乃引.其匕首提秦王()(3)恐惧不敢自陈.()(4)秦王惊,自引.而起() 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意() 顾.计不知所出耳()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5)三顾.臣于草庐之中()(6)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 樊将军以穷困 ..来归丹 B. 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C. 樊於期偏袒 ..扼腕而进 D. 太子丹恐惧 ..,乃请荆卿曰 6.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2)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 (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4)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感悟鉴赏】 ◆同步阅读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之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舞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舞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舞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舞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