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七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生物 解析版)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七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生物 解析版)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七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生物 解析版)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七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生物 解析版)

一、选择题

1.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不可能发生在内环境中

B.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C.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就是神经—体液调节

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解析:选D抗体存在于内环境中,抗原抗体的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基本不变。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的结果。

2.人体中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了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

B.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

C.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

D.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

解析:选C血浆和组织液都属于体液,有运输激素的作用;淋巴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

3.下列关于无机盐和其他化合物对人体与动物机能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会引起细胞内液的量增加

B.骨骼肌纤维内乳酸积累过多,会引起细胞体积增大

C.发生局部炎症反应时的肿胀,是由于组织中的Na+浓度增加所致

D.将蛙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的溶液后再适当增加溶液的KCl浓度,其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

解析:选B摄入过多过咸的食物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细胞失水,引起细胞内液的量减少。骨骼肌纤维内乳酸积累过多,使细胞内液渗透压升高,细胞因吸水而体积增大。发生局部炎症反应导致组织肿胀时,该部位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强,会使正常情况下不能透过的血浆蛋白渗出,进入组织液,引起组织液生成增多,回流减少,形成局部肿胀,因此不是由组织中的Na+浓度增加引起的。静息电位的形成是由神经细胞内K+外流导致的,将蛙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的溶液后再适当增加溶液的KCl浓度,会增加神经纤维外K+的浓度,导致K+外流减少,因此其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

4.(2019·南通考前卷)如图是人体组织局部切片示意图,其中①③④⑤表示不同部位的液体,②⑥表示不同管道的管壁。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②的内环境是血液和组织液

B.③和④在成分上最为相似

C.①渗透压下降可导致③增多

D.⑤是细胞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

解析:选C图中①②③④⑤⑥分别表示血浆、毛细血管壁、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毛细淋巴管壁,②(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③(组织液)和⑤(淋巴)的成分最相似;①(血浆)渗透压下降,会导致水分向组织液渗透;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

5.(2019·苏锡常镇四市一模)血浆是沟通人体各部分体液的重要媒介,更是各部分体液中最为活跃的部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内细胞都能与血浆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B.血浆所含的一些物质能参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

C.血浆中出现代谢废物就表明内环境稳态遭到了破坏

D.在卵母细胞的培养液中添加适量血浆有助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解析:选B人体内大多数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能够与组织液直接进行物质交换;血浆所含的一些物质如激素、神经递质等能参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正常机体代谢产生的代谢废物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排泄系统,进而排出体外;卵母细胞的培养液属于体外环境,不属于内环境。

6.如图为人体内体液物质循环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血浆、组织液、淋巴

B.①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②

C.神经递质只能存在于②中

D.②是所有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解析:选B由图可知,①②③④分别表示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和淋巴;神经递质释放后存在于组织液中,不释放的神经递质在细胞内;组织液是绝大多数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但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淋巴细胞主要生活在淋巴中。

7.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B.血浆中含有Na+、肾上腺素、血红蛋白等物质

C.过敏反应引起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会导致组织水肿

D.剧烈运动时,血浆pH仍保持相对稳定与HCO-3、HPO2-4等离子有关

解析:选B血浆中含有Na+、肾上腺素,但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不在血浆中。

8.(2019·南通考前卷)如图中a、b、c为相应部位的细胞外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中的成分有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B.三种细胞外液中,a中蛋白质含量较多,渗透压最高

C.健康人体中三种细胞外液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保持稳定不变

D.a、b、c中HCO-3的浓度对维持内环境酸碱度具有重要作用

解析:选D a为血浆,b为组织液,c为淋巴。血浆中的成分有水、葡萄糖、血浆蛋白和激素等,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三种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相当,其中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多;健康人体中三种细胞外液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保持动态平衡,而不是稳定不变;a、b、c中HCO-3的浓度对维持内环境酸碱度具有重要作用。

9.(2019·南通一模)下列有关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内环境的成分可包含CO2、尿素、神经递质等物质

C.蛋白质、Na+和Cl-是维持血浆渗透压的主要物质

D.小腿抽搐可能是由于内环境成分发生变化而引起的

解析:选A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内环境的成分可包含O2、CO2、血浆蛋白、激素、尿素、神经递质等物质;维持血浆渗透压的主要物质是蛋白质、Na+和C1-;小腿抽搐可能是由于血浆中钙离子浓度偏低导致的。

10.(2019·苏州模拟)如图表示人体组织细胞与细胞外液发生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代表血液,②代表组织液,③代表淋巴

B.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C.组织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多数是组织液

D.组织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发生物质交换

解析:选A由图分析可知,①代表血浆,②代表组织液,③代表淋巴;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组织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内环境是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11.下列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

①毛细血管壁破损②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③淋巴管阻塞④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

⑤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

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③⑤D.①②③④⑤

解析:选D毛细血管壁破损、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均可导致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淋巴管阻塞、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可引起组织液增多,以上情况均

可引起组织水肿。

12.如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曲线的分析正确的是()

A.ab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呼吸频率加快造成的

B.ab段上升是因为只进行无氧呼吸

C.bc段下降的原因之一是乳酸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

D.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CO2-3反应

解析:选C ab段上升是由于人初进高原,空气稀薄,氧气不足,无氧呼吸加强所致,而不是只进行无氧呼吸;bc段下降的原因:一是乳酸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二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能运输更多的氧气;血浆中NaHCO3与ab段产生的乳酸反应,从而导致血液中乳酸浓度降低。

13.(多选)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中有葡萄糖、氨基酸、神经递质、抗体等物质

B.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引起细胞内液的量增加

C.ATP的合成与水解不可能发生于内环境中

D.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不同

解析:选ACD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吸水能力增强,细胞内液的量减少。

14.(2019·南通考前卷,多选)人体内环境中蛋白质具有的功能是()

A.维持渗透压的相对平衡B.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

C.抵御病菌和病毒的侵害D.作为氧运输的载体

解析:选AB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血浆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之一;蛋白质类激素(如胰岛素)可存在于内环境中,具有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的作用;存在于内环境中的抗体,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能够抵御病菌和病毒的侵害;血红蛋白作为运输氧的载体,存在于红细胞中。

15.(多选)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餐后胰岛A细胞分泌活动旺盛,血糖浓度下降

B.淋巴因子作用于免疫细胞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

C.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会导致组织液增多

D.运动时大量出汗可能会导致体内水盐平衡失调

解析:选BCD餐后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旺盛,胰岛素增多,以降低血糖浓度;淋巴因子作用于免疫细胞发生在组织液中,组织液属于内环境;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其渗透压低于组织液,会导致水分流向组织液,组织液增多;运动时大量出汗会排出水和无机盐,可能会导致体内水盐平衡失调。

二、非选择题

16.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A、B、C、D表示四种体液,①②表示有关的物质。请据图回答:

(1)A~D中[]____________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A、C的成分相近,两者最主要的差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①代表O2,由体外进入到组织细胞需要________系统协助完成。

(4)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并没有使pH发生明显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肝细胞与A、C处氧气浓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

(6)维持血浆渗透压的无机盐离子主要是____________,高钠饮食会提高血浆的渗透压,进而使更多的水通过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进入组织液和血浆,导致体重增加和血压上升。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A为组织液,B为淋巴,C为血浆,D为细胞内液,①为从外界获得的氧气和营养物质,②为排出的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1)组织液(A)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少数细胞生活在血浆和淋巴中。

(2)A、C即组织液和血浆的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血浆蛋白),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相对较少。(3)O2由体外进入到组织细胞需要经过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协助完成。(4)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浆后与碳酸氢钠反应被中和,所以pH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这是体液调节的结果。(5)由于氧气从血浆扩散到组织液再到细胞内液,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所以氧气浓度大小为C>A>肝细胞。

(6)维持血浆渗透压的无机盐离子主要是钠离子和氯离子,水以渗透或自由扩散的方式进行跨膜运输。

答案:(1)[A]组织液(2)A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血浆蛋白)(3)循环和呼吸(4)乳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CO2,CO2增多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将多余的CO2排出体外(5)C>A>肝细胞(6)钠离子和氯离子渗透或自由扩散

17.如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a表示________系统,b表示________系统,c表示________系统,参与内环境维持的还有图中的________系统。

(2)外界中的O2进入红细胞内至少要穿过________层生物膜。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________,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________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

(3)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__________________的调节网络下进行。

(4)从图中可以看出,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a+和Cl-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进入细胞的途径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箭头和文字表述)。

解析:(1)由图分析可知,a表示呼吸系统,b表示消化系统,c表示泌尿系统,参与内环境维持的还有图中的循环系统。(2)外界中的O2进入红细胞内共穿过5层生物膜(肺泡壁细胞2层膜,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膜,红细胞1层膜)。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降低,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NaHCO3(缓冲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可以分解成CO2和水,血液中的CO2刺激控制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增加通气量,从而将CO2排出体外,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3)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网络下进行。(4)Na+和Cl-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进入内环境要经消化系统吸收进入循环系统,到达内环境后才能被细胞利用。

答案:(1)呼吸消化泌尿循环(2)5降低(或下降)

NaHCO3(3)神经—体液—免疫(4)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细胞

高中生物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复习题精选(含答案)

1.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 ②内环境是细胞内的环境,即细胞内液 ③高等动物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 ④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构成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人体出现组织水肿的原因可能是:() ①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过少②血液中尿素含量过高 ③血糖含量过高④淋巴循环受阻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B.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C.HCO3-、HPO42-等离子参与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 D.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4.人体内对内环境稳态起主要调节作用的系统是()A.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B.循环系统和运动系统 C.排泄系统和生殖系统D.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5.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在下列的各种变化中,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是() ①抗体与抗原结合②消化道中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 ③丙酮酸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④尿素的生成 ⑤胰高血糖素的合成⑥乳酸与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①⑥ 6.下表表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叙述不正确的() A.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B.②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②至少需穿过6层磷脂双分子层 D.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7.下图为人体部分内环境模式图,其中1是毛细血管壁,2是红细胞。与该图有关的正确叙 述是() A.3和5中都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B.2处的O2到达4内参与生理活动需要经过5层生物膜 C.3和5可以相互渗透 D.直接调节3中血糖平衡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 8.下图是人体某组织内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有关此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②可以进入A、C、D B.CO2浓度最高的液体是②

1第一节人体的稳态――稳态的生理意义

高二年级班第组学生姓名组评:编写时间:年月日授课时间:年月日共第课时 课题:第一节人体的稳态― 稳态的生理意义 主备人陈术洁审核人 学习目标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的媒介。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学习重难点11.内环境的成分、渗透压、酸碱度。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课时安排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师生笔记学习 流程 学习内容 自 主 学 习 自 主 预 习 学 案 一、体液的概念和组成 1、体液的概念: 。 2、体液的组成: ___ _____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______) 体液 _ ____ ____ __ __ ____ ____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______) ____ ___ 3、内环境的概念:。 4、内环境的组成:。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及其理化性质 1、细胞外液的主要成分: (1)血浆的组成: ________(约90%) ________ 血浆 ________ (约10%) ________ (2)组织液、淋巴和血浆的成分有哪些异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方面。 (1)渗透压 a、溶液渗透压的概念: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b、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019届高考生物第七单元专题十七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

专题十七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 题组1内环境的组成与稳态 1.[2017江苏,15,2分]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浆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 B.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升高 C.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使散热量低于炎热环境 D.肾小管细胞和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能够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 2.[2016浙江理综,4,6分]下列关于无机盐和其他化合物对人体与动物机能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会引起细胞内液的量增加 B.骨骼肌纤维内乳酸积累过多,会引起细胞体积增大 C.发生局部炎症反应时的肿胀,是由组织中的Na+浓度增加所致 D.将蛙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的溶液后再适当增加溶液的KCl浓度,其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 3.[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3,6分]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4.[2013海南,17,2分]下列物质中,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该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A.抗体 B.糖原 C.胰岛素 D.氨基酸 5.[2015海南,27,8分]Na+在人体的内环境稳态维持和细胞兴奋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Na+和Cl-对维持血浆渗透压起重要作用,将红细胞放入0.9%的NaCl溶液中,细胞形态(填“会”或“不会”)改变。 (2)Na+可与、等无机负离子共同存在于血浆中,一起参与缓冲物质的构成。人血浆pH的正常范围是。 (3)神经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主要是由于Na+引起膜电位改变而产生的。当兴奋沿细胞膜传导时,整个细胞膜都会经历与受刺激点相同的。 题组2体温调节 6.[2017海南,14,2分]当外界温度高于动物体温时,下列不利于动物散热的是() A.马出汗 B.猴子在水里玩耍 C.犬伸出舌加速喘息 D.牛排尿量减少 7.[2016上海,14,2分]导致图中ab和de段人体体温变化的事件可能是()

人教版必修三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单元测试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强化训练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肌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 ) A.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靶细胞 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 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解析】肌肉注射,药物首先进入组织液,组织液可以形成血浆也可以形成淋巴,进入淋巴的药物最终随着淋巴循环进入血浆。血浆中的药物随着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处。 【答案】C 2.内环境的pH调节方式属于 (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免疫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解析】pH的调节主要依靠内环境中的缓冲物质,属于化学物质参与的体液调节,基本不涉及神经调节和免疫调节。 【答案】B 3.毛细淋巴管阻塞,会引起 ( ) ①组织发生水肿 ②组织发生脱水 ③组织液中高分子物质浓度增加

④组织液中高分子物质浓度降低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毛细淋巴管阻塞,会导致组织液回渗至淋巴系统的物质(主要是水)减少,发生组织水肿,因而组织液中高分子物质相对数量降低,浓度相应降低。【答案】C 4.人红细胞的渗透压与x浓度的食盐水相当,而浸在y浓度食盐水中的红细胞破裂,浸在z浓度食盐水中的红细胞皱缩。则这三种食盐水的浓度大小依次为( ) A.x>y>z B.y>x>z C.z>y>x D.z>x>y 【解析】红细胞在y浓度食盐水中破裂,说明水逆浓度进入细胞,因此x>y,同理在z浓度食盐水中红细胞皱缩,得出x

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测试题:专题12人体内环境与稳态Word版含答案

课时作业(十二) 1.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血浆中抗利尿激素随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而增多 B. 人体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调节方式为激素调节 C. 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浆中不可能出现血红蛋白 D. 毛细血管壁细胞所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 答案 B 解析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促进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 所以血浆中抗利尿激素随细胞外液渗透 压升高而增多,A 项正确;人体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 B 项错误;血 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所以人体血浆中一般不会出现血红蛋白, 生活的液体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 D 项正确。 2. (2017 ?长春二模)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坎农提出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调节 B. 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C. 内环境相对稳定时,组织液进入血浆和淋巴的量相等 D. 正常人在寒冷环境中的散热量小于炎热环境中的散热量 答案 B 解析 坎农提出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就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对稳定时,组织液进入血浆的量多于进入淋巴的量, C 项错误;正常人在寒冷环境中的散热量大 于炎热环境中的散热量, D 项错误。 3. (2017 ?江西调研)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需要“媒介”, 下列关于该“媒介”的成 分、理化性质及其稳态的调节机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麦芽糖属于小分子物质,可存在于该“媒介”中 C 项正确;毛细血管壁细胞所 ) A 项错误;稳态是机体进行 B 项正确;当内环境相

(完整版)人教版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测试题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测试题 班级:姓名: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生物是 A.家兔 B.鱼类 C.鸟类 D.草履虫 2.细胞内液是指 A.人体内全部液体B.人体细胞内的液体 C.人体循环系统内的液体D.人体细胞外的液体 3.人体的内环境是一个液体环境,但不包括下列哪种液体 A.细胞液B.血浆C.组织液D.淋巴 4.毛细淋巴管壁由单层上皮细胞组成,这层细胞所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A.淋巴B.组织液C.血浆D.淋巴和组织液 5.人体的肌肉细胞直接从下列哪种液体中吸收葡萄糖 A.血浆B.淋巴C.食糜D.组织液. 6.在高等多细胞动物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的正确关系是 7.在正常情况下,从毛细血管滤出的液体a,被毛细血管重吸收的液体b和进入毛细淋巴管的液体c之间的关系是 A.a=b B.a=b+c C.a=c D.a>b+c 8.下列各项中,能看作是进入内环境的是: A.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受精B.牛奶喝进胃中 C.注射胰岛素D.血液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中 9.下列各组物质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A.O2、CO2、血红蛋白、H+B.过氧化氢酶、抗体、激素、H2O 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D.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 10.一金鱼缸中有正常生长的金鱼藻、小鱼,现将金鱼缸密闭,通入适量的C18O2,—段时间后在小鱼体内存在放射性18O的部位有 ①肺②血浆③组织细胞基质④组织蛋白⑤脂肪组织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⑤ 11.体内细胞外液的流动方向是 A.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 B.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 C.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 D.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 12.代谢废物排出体外是由循环系统运到 A.泌尿系统 B.泌尿、消化系统 C.泌尿、消化、呼吸系统 D.泌尿、呼吸系统和皮肤 13.直接参与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系统是 A.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 B.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人体的稳态

课题:第二章生物个体的稳态编号30: 第一节人体的稳态(2) 【学习目标】 1.说明稳态及稳态的生理意义。 2.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3.了解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重点难点】 1.稳态及稳态的生理意义。 2.稳态的调节机制。 【自学指导】(15分钟) 请同学们用10分钟的时间认真默读课本13页中的内容,再用5分钟时间独立完成下列检测题: 一、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1.稳态的概念:在和等的调控下,通过,机体会对的各种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内环境的、、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 2.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方式——反馈调节 (1)正反馈: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使输出信息进一步的调节。例如:排尿反射、排便反射。 (2)负反馈: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使输出信息的调节。例如:动脉压感受性反射、减压反射。 (3)维持血压的负反馈调节过程: 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 4.稳态的生理意义 稳态是机体进行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是,就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并导致疾病。 【注意】1人的消化道,呼吸道及肺泡腔、生殖道等与外界相通,属于人体的外界环境,汗液、尿液、泪液、消化液,不属于内环境.2细胞内的呼吸各阶段发生的生理活动不是在内环境中。3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是内环境,血液不是内环境。 【课内探究】(10分钟)(先用5分钟时间独立完成,小组互动5分钟展示答案)

血液pH的稳定 1.正常人血浆的pH通常在之间,变化范围是很小的。 2.血浆pH相对稳定的原因是血液中含有许多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每一对缓冲物质是一种弱酸和相应的强碱盐,如H2CO3和NaHCO3、NaH2PO4和Na2HPO4等。当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中会产生大量的乳酸和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可与血液中的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是一种弱酸,可以分解成C02和水。血液中的C02增多会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增强,增加通气量,从而将C02排出体外,所以对血液的pH影响不大。当乳酸钠进入血液后,与血液中的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盐,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这样由于血液中的调节作用,以及机体的调节作用,可以使血液的酸碱度维持。 【当堂训练】(15分钟) 必做题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影响稳态的因素是() A.温度 B.酶 C.pH D.渗透压 2.下列哪项叙述适于描述稳态的生理意义() A.使体温维持相对稳定 B.使体液的PH值维持相对稳定 C.使内环境的渗透压维持相对平衡 D.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3. 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 D.当血液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 4. 右图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A液为,B液为,C液为。 三者共同构成的胰腺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 境称为。 (2)C02不从毛细血管进入胰腺组织细胞的原因是 。 选做题 5.下列各项中,能看作是进入人体内环境的是 ( ) A.血液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 B.精子进入输卵管和卵细胞完成受精作用 C.牛奶喝进胃里 D.注射胰岛素 6.剧烈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 ( ) A.降低、CO2、Na2CO3B.降低、乳酸、NaHCO3 C.升高、CO2、H2CO3 D.升高、乳酸、NaHCO3 【日清内容】 1.稳态及稳态的生理意义。 2.稳态的调节机制。 【我的收获】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测试题(附解析)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测试题(附解析) 一、选择题 1.(2019·临川模拟)下列有关内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的血浆中不可能出现淀粉、蔗糖及果糖等物质 B.人手和脚上出现的“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细胞内液 C.人体内所有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都是组织液 D.癌胚抗原和甲胎蛋白会出现在正常人的内环境中 解析:选D 果糖属于单糖,人体的血浆中可能出现果糖;人手和脚上出现的“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人体内大多数的组织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组织液,部分细胞如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淋巴细胞生活在淋巴中;癌胚抗原(CEA)和甲胎蛋白(AFP)是人胚胎时期机体合成的两种蛋白质,正常成人血液含量极少,癌症患者体内的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的含量比正常人要高些,检测人体内环境中的癌胚抗原和甲胎蛋白含量可以作为癌症诊断的指标,但是要确诊还需要相关的病理检查。 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摄入过咸的食物,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B.内环境是人体内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C.血浆中的水分可来自细胞内液、淋巴和组织液 D.当人体内尿酸含量过高时会引发痛风,属于稳态失调现象 解析:选B 摄入过咸的食物后,会引起细胞外液的浓度增大,渗透压升高;人体内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细胞内液中的水可经组织液进入血浆,淋巴经过淋巴循环通过左右锁骨下静脉进入血浆,即血浆中的水分可来自细胞内液、淋巴和组织液;当人体内尿酸含量过高时会引发痛风,是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引起的,属于稳态失调现象。 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织液渗透压增大会引起组织细胞吸水 B.丙酮酸的氧化分解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 C.血浆中的无机盐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 D.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是由Na+和K+维持的 解析:选C 组织液渗透压增大会引起组织细胞失水;丙酮酸的氧化分解主要发生在线粒体中;血浆中的HCO-3、HPO2-4参与缓冲对的组成,维持血浆pH的稳定;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是由Na+和Cl-维持的,K+主要存在于细胞内。 4.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需要“媒介”,下列关于该“媒介”的成分、理化性质及其稳态的调节机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麦芽糖属于小分子物质,可存在于该“媒介”中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习题及答案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人体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才能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无直接关系的是 A.尿液和汗液的排出 B.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呼吸加快 C.血液运输养料和废物 D.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2. 右图是人体内环境示意图。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 白质降低,会引起图中哪一部分的液体增多? A.① B.② C.③ D.④ 3.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B.儿童患佝偻病 C.细胞代谢紊乱D.成年人患肌无力病 4.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物质进入内环境的是 A.喝牛奶,进入胃中 B.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 C.口服抗菌药物 D.肌肉注射青霉素 5.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通过人体自身调节实现 B.包括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C.包括pH的调节,血糖的调节 D.体温的调节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范畴 6.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B.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D.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7.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血浆成分渗出毛细血管就成为组织液 B.组织液渗入毛细血管就成为血浆 C.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 D.淋巴渗出毛细淋巴管壁就成为组织液 8.体液是动物及人体内含有的液体,它包括 ①细胞内液②血浆③淋巴④组织液⑤消化液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 A.血浆、体液、体液 B.血液、体液、淋巴 C.血浆、组织液、淋巴 D.血液、细胞外液、体液 10.长时间行走使脚掌磨出了水泡,几天后水泡消失。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 A、组织细胞 B、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 C、各级动脉和静脉 D、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最新精选高中《生物:稳态与环境》生物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苏教版知识点练习第六十八篇

最新精选高中《生物:稳态与环境》生物第一节人体的稳态苏教版知识点练习 第六十八篇 第1题【单选题】 如图为恒温动物的某组织,其中1﹣毛细血管壁、2﹣红细胞,请据图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3中的葡萄糖由3经1和5到达4的过程,至少需要经过6层磷脂双分子层; ②图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2,氧气浓度最高的是4; ③正常情况下图中的2不能穿过1进入5; ④3液成分与5液成分相比,含蛋白质较多; ⑤如果该动物的肾小球病变(产生蛋白尿),可能会导致5中液体增多. A、上述说法都不正确 B、只有一种说法正确 C、有2种说法正确 D、3种说法正确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如图是人体某免疫过程的部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该图是体液免疫过程的部分示意图,能分化出细胞①的只有B细胞 B、抗体的分泌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C、抗原可来自外界环境,也可来自人体自身 D、细胞②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均能发挥作用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的是( ) ①吞噬细胞的内吞作用②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 ③皮肤的阻挡作用④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 ⑤抗毒素与细菌外毒素结合. A、②⑤ B、②③ C、①②④⑤ D、④⑤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B、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C、摄盐过多后饮水量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 D、饮水增加导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答案】: 【解析】:

必修3测试题(一)人体的内环境及稳态

必修3测试题(一)人体的内环境及稳态 一、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内,每题3分,共75分) 1.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 ②内环境是细胞内的环境,即细胞内液 ③高等动物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 ④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构成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人体出现组织水肿的原因可能是:() ①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过少②血液中尿素含量过高 ③血糖含量过高④淋巴循环受阻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不正确 ...的是()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B.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C.HCO3-、HPO42-等离子参与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 D.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4.人体内对内环境稳态起主要调节作用的系统是()A.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B.循环系统和运动系统 C.排泄系统和生殖系统D.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5.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在下列的各种变化中,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是 ①抗体与抗原结合②消化道中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 ③丙酮酸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④尿素的生成 ⑤胰高血糖素的合成⑥乳酸与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①⑥ 6、人体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才能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无直接关系的是() A.尿液和汗液的排出 B.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呼吸加快 C.血液运输养料和废物 D.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7、下表表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叙述不正确的() A.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B.②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②至少需穿过6层磷脂双分子层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测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生物必修Ⅲ人教新课标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习题精练(完美解析版) 一、选择题 1.下图表示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关于该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A液、B液和C液分别是组织液、血液和淋巴 B.A液、B液和C液组成人体细胞的体内生活环境——内环境 C.A液、B液和C液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D.体液包括A液、B液和C液以及细胞内液 思路解析:A液位于组织细胞间隙,所以是组织液;B液位于血管,所以是血浆,而不是血液;C液位于淋巴管,所以是淋巴。三者构成了细胞生活的体内环境——内环境。体液除了组成内环境的三种液体外,还包括细胞内液。C项中表示的三种液体的关系正确。 答案:A 2.请在下图空白框处填写适当的名词。①~④依次为( ) A.血浆组织液内环境渗透压 B.组织液血浆循环系统细胞内液渗透压 C.组织液血浆内环境酸碱度 D.血浆组织液循环系统细胞内液渗透压 解析:淋巴可由组织液形成,并经淋巴循环汇入血浆,淋巴、组织液和血浆共同组成了细胞赖以生活的液体环境——内环境,内环境稳态可包括渗透压、酸碱度、温度等,故C 项正确。 答案:C 3.下列人体不同种类的体液之间,浓度差别最大的一组是… ( ) A.血浆与组织液的HCO-3 B.组织液与细胞内液的蛋白质 C.血浆与组织液的Cl- D.组织液与淋巴液的Na+ 解析:血浆与组织液、组织液与淋巴液、组织液与细胞内液可进行物质交换,离子浓度差别较小,而蛋白质是大分子,不能随意进出细胞,组织液与细胞内液的蛋白质浓度差别较大。 答案:B 4.高等多细胞动物的物质交换主要涉及①体内细胞;②组织液;③血浆(或淋巴);④呼吸系统;⑤泌尿系统;⑥消化系统;⑦体外环境。营养物质进入人体内细胞、CO2从体内排到体外、体内细胞代谢的终产物尿素排出体外的顺序中不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⑦ B.⑦→⑥→⑤→③→②→① C.⑦→⑥→③→②→① D.①→②→③→⑤→⑦ 解析:内环境是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细胞只能通过内环境间接地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答案:B 5.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体的细胞外液即内环境 B.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中有葡萄糖、无机盐、激素、尿素等物质

高中生物 第二章 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4)学案 苏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二章第一节人体的稳态(4)学案 苏教版必修3 第二章 第一节人体的稳态(4)学案苏教版必修3课题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能够说出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功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自我保健意识,使学生更加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重点血糖的来源和去路和血糖平衡的调节;糖尿病的成因;难点血糖的来源和去路和血糖平衡的调节教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引入新课: 1、为什么有的同学常在第三节课后感到心慌,注意力难以集中? 2、学校召开运动会的时候,同学们为什么常常给运动员买巧克力? 3、为什么糖尿病患者不宜吃甜食?进行新课: 一、血糖的来源与去向自学质疑: 1、什么是血糖?正常人的血糖浓度是多少? 2、血糖来源有几个途径? (1)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消化糖类的场所在哪儿?利用了哪些消化酶?

(2)肝糖元分解:什么条件?主要场所在哪? (3)非糖物质转化:条件?能否全部转化? 3、血糖的去路有几个途径? (1)氧化分解:(场所?)(2)合成(条件?场所?)(3)转化(条件?)学生互动探究并交流展示教师总结如下图(投影) 二、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生理功能学生自学后总结: 1、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 2、胰岛素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并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合成糖尿或脂肪酸,同时抑制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上升。 3、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等激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调节,使血糖维持在相对恒定的生理范围内,从而保持内环境的稳态。 三、血糖平衡的调节学生自学并每组绘制血糖平衡调节的示意图,交流并展示:精讲点拨:教师投影血糖平衡调节的示意图:学生讨论该图,并请学生讲解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一生:当血糖含量升高时,下丘脑另能够降低血糖含量的激素,它方面又能够抑制肝糖元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总的结果是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知识点笔记]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内环境的组成 ①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 细胞内液(2/3) 体液 细胞外液(1/3):包括:血浆、组织液(细胞间隙液)、淋巴等体液 ②三种细胞外液之间的关系

注:【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 【组织液液只能单向渗透到淋巴管内】 ③细胞外液的成分: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 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二、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血浆渗透压(无机盐浓度)在37度时约为770kpm,相当于生理盐渗透压(2)酸碱度 ①、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②、调节的试剂:缓冲溶液(NaHCO3/H2CO3 、Na2HPO4/ NaH2PO4) (3)温度(37℃,波动一般不超过1℃) 三、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①代谢活动均在细胞中进行,故细胞中CO2浓度最高 ②直接与内环境物质交换的系统有四个(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循环系统),器官有一个(皮肤) 四、内环境的稳态 1、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2、稳态的调节:神经----- 体液--- 免疫共同调节 3.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体内液体≠内环境: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呼吸道、消化道、膀胱、子宫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尿液、泪液、汗液、消化液等),不属于内环境。 ★ 细胞名称所生活的内环境 组织细胞组织液 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组织液 血细胞血浆 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血浆、组织液 (1)组织水肿:是在不同条件下,组织液浓度升高或血浆、细胞液浓度下降,引起水分移动,使血浆、细胞内液中的水渗透到组织液引起的水肿现象。 (2)组织水肿的原因

高中生物: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达标检测卷(含答案)

高中生物: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达标检测卷 生物(A)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属于内环境的是 A.输尿管内的液体B.淋巴管内的液体 C.汗腺导管内的液体D.消化管内的液体 2.正常情况下,以下物质可以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①血红蛋白②氨基酸③钙离子④血浆蛋白⑤尿素⑥呼吸酶⑦葡萄糖转运载体 A.①③④⑤B.①④⑤⑦C.②③④⑤D.②③④⑥ 3.下列关于人体血浆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 B.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以进入到血浆中 C.血浆中的O2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液中 D.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血浆中 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心肌细胞内的CO2浓度低于其生活的内环境 B.血管中的药物需经组织液进入肌细胞 C.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会引起组织肿胀D.内环境的成分中有葡萄糖和无机盐等 5.下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的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结构①和结构②的细胞所处的具体环境不同 B.长期营养不良会使C液增多 C.③中的有氧呼吸产物可维持血浆pH的稳定 D.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可在A液中进行 6.下列生理过程中,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A.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B.基因表达过程中的转录和翻译 C.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基酸D.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7.向实验狗的颈动脉内灌注高渗盐水后,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A.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尿量增加B.血浆渗透压迅速降低,尿量增加C.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尿量减少D.血浆渗透压迅速降低,尿量减少 8.细胞自噬是通过溶酶体对细胞自身受损的、失去功能的结构等的降解过程,自噬后 会产生氨基酸、代谢废物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参与了细胞自噬的过程 B.细胞自噬是生物个体发育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 C.自噬降解后的物质全部进入人体内环境 D.细胞自噬可对机体的内环境稳态平衡产生影响 9.下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内部环境,包含甲、乙、丙 B.若饮食过咸,则乙中渗透压会升高 此 卷 只 装 订 不 密 封 班 级 姓 名 准 考 证 号 考 场 号 座 位 号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知识点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体液:体内都含有大量以水分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内环境:为了区别于个体生活的外界环境,人们把这个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细胞外液的成分 a 水,无机盐(Na+, Cl- ),蛋白质(血浆蛋白) b 血液运送的物质营养物质:葡萄糖甘油脂肪酸胆固醇氨基酸等 废物:尿素尿酸乳酸等 气体:O2、CO2等 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维生素 c 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很多的蛋白质,细胞外液是盐溶液,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注意: (1)内环境属于多细胞动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动物(原生动物)以及植物没有所谓的内环境。 (2)人的消化道、呼吸道、尿道等属于人体与外界相通的环境,故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不属于内环境,而是外界液体。 (3)血浆蛋白≠血红蛋白,血浆蛋白是血浆中蛋白质的总称,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而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 (4)血液中的物质不一定是内环境成分,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属于内环境成分,但血液中的血细胞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5)不同体细胞所处内环境 4、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1)渗透压:分为离子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一般来说,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渗透压越高,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功能:是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因素。

(2)酸碱度正常人血浆近中性,7.35--7.45 缓冲对:一种弱酸和一种强碱盐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 (3)温度:有三种测量方法(直肠,腋下,口腔),恒温动物(不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与变温动物(随 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不同.温度主要影响酶。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 间接参与的系统(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内分沁系统)-免疫 人体稳态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同时调节也是相对的。 5、组织水肿形成原因: 1)代谢废物运输困难:如淋巴管堵塞 2)渗透问题;血浆中蛋白质含量低 ①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蛋白质进入组织液) ②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过少) ③肾炎,蛋白尿,使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低。 6、尿液的形成过程 尿的形成过程: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 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尿液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 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 的血液里。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 二、稳态 (1)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2)意义:维持内环境在一定范围内的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1、单细胞(如草履虫)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多细胞动物通过内环境作媒介进行物质交换 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cl- 占优势 细胞外液渗透压约为770kpa 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 等离子有关;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练习题

第23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A组基础题组 考点一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人体中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了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 A.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 B.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 C.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 D.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 2.(2018山东青岛期初调研)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和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性激素、抗体和淀粉酶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 B.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时,体温就可以维持正常 C.人体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的含量会升高 D.浆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进入宿主细胞发挥作用 3.(2018河北武邑中学三调)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需要“媒介”,下列关于该“媒介”的成分、理化性质及其稳态的调节机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麦芽糖属于小分子物质,可存在于该“媒介”中 B.该“媒介”的稳态包含理化性质和成分的动态平衡 C.调节该“媒介”稳态的系统是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 D.该“媒介”pH的稳定与C O32-和HP O42-等离子有关 4.(2018山东淄博一中期中)人体稳态的维持是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保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产生的乳酸会使细胞外液的pH显著降低 B.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C.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的高低取决于细胞外液中K+和C1-的浓度 D.人体处于稳态时,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稳定不变 考点二体温调节与水盐调节 5.(2017课标全国Ⅲ)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 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高中生物必修三2.1人体的稳态 稳态的生理意义1

课题第二章生物个体的稳态 第一节人体的稳态稳态的生理意义2(第 2 课时)【学习目标】 1.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 【重点难点】 1.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稳态的生理意义。 【学习过程】 二、内环境在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中的作用 【思考讨论2】下面是人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途径示意图,思考下列问题: 1.人体内细胞必需通过才能完成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2.与体内细胞物质交换直接相关的人体四个系统:、、、。 三、内环境的主要理化特性 理化性质:指等。 (1)PH:正常人的血浆的PH在之间变动。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2)温度:人的体温在左右,所以人体内酶的最适温度也是37℃左右。(3)渗透压:人的血浆渗透压在37℃时,约为770KPa,相当于生理盐水0.9%NaCl的渗透压。 四、内环境稳态及其意义 1.概念:在等的调控下,通过人体自身的调节,机体会对内环境的各种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注意:内环境的稳态是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这种稳态不是一种恒定的状态,而是一种动态平衡。 2.稳态实现的结构基础: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3.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4.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思考讨论】你能否列举出日常生活中内环境稳态失调的例子? 【作业布置】 1. (2011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内环境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 B.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C. 外环境的变化一定会破坏内环境的稳态 D. 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2. (2016届连云港模拟)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体的内环境即指体液 B. 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C. H2CO3/NaHCO3对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D. 葡萄糖以协助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进入内环境 3. (2016届南京模拟)右图是人体内环境结构示意图,a、b、c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①②④构成了内环境

2019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3)简答题综合练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语文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浆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 B.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升高 C.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使散热量低于炎热环境 D.肾小管细胞和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能够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 【答案】B 2.下列关于无机盐和其他化合物对人体与动物机能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会引起细胞内液的量增加 B.骨骼肌纤维内乳酸积累过多,会引起细胞体积增大 C.发生局部炎症反应时的肿胀,是由于组织中的Na+浓度增加所致 D.将蛙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的溶液后再适当增加溶液的KCl浓度,其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 【答案】B 3.导致图5中ab和de段人体体温变化的事件可能是 A.非自主颤栗和发热 B.骨骼肌收缩和排尿 C.吹电风扇和剧烈欲动 D.寒冷环境和汗液分泌增加 【答案】C 4.下图为某动物的某组织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①为毛细血管壁,②是成熟的红细胞,则其余各部分的结构名称为: (2)写出下列各细胞的细胞外液(或内环境)。 细胞②的内环境是;细胞④的内环境是;①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 (3)③、⑤都是代谢的主要场所,二者成分的最主要的差别是;在③、④、⑤中CO2含量最高的是。 (4)写出液体③、④、⑤三者之间的渗透关系(用箭头表示方向):。 【答案】(1)血浆组织细胞(或细胞内液)组织液 (2)血浆组织液血浆和组织液 (3)③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④ (4)

5.如图表示人体体液之间的部分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淋巴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主要是_______。①~⑥的相互关系中,物质交换是单向的是________。 (2)图中体液分为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两大类,含量多的是_____________。机体代谢情况发生变化,最易于通过检查血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 (3)当细胞D中产生过量乳酸时,机体可如何处理乳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淋巴、血浆①、③ (2)细胞内液化学成分及理化性质 (3)进入细胞外液与NaHCO3作用产生乳酸钠和H2CO3,H2CO3分解为CO2和H2O 6.血液中含有钙,它与血液凝固有关,如果设法除去血液中的钙,可阻止血液凝固(柠檬酸钠能去除血液中的钙)。请你设计实验证明这一结论。 (1)探究的问题:钙对血液的凝固是否有影响。 (2)作出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器具:试管架,试管2支,标签2张,新鲜动物血液,柠檬酸钠溶液,生理盐水等。 (4)实验步骤: ①两支试管分别贴上甲、乙标签进行编号。 ②在甲试管中加入少量柠檬酸钠,乙试管中______________。 ③取新鲜动物血液10 mL,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5 mL并轻轻振荡,然后将试管静置于试管架上。 ④15分钟后,可见甲试管中的血液______________,乙试管中的血液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钙对血液的凝固有影响 (4)②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④不凝固凝固 (5)钙对血液凝固有影响 7.生理学家将人体的肝脏形容为一个巨大的生化工厂,许多重要的生化反应都在这里完成。图A为肝脏组织示意图,图B表示内环境各成分及其与细胞间的关系,请分析回答: (1)刚进食后血糖浓度会升高,测量A图中a和b血糖浓度较高的是__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B图中淋巴回流受阻,则会引起组织液渗透压____________,进而引起组织水肿。 (3)外界中的O2进入红细胞,共穿过______________层生物膜。若病人呼吸受阻,导致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主要通过与血液中的____________(物质)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 (4)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