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兰亭集序课后作业

兰亭集序课后作业

兰亭集序课后作业
兰亭集序课后作业

《兰亭集序》

一、基础部分

1.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序”也作“叙”,是介绍评述一部著作或一篇文章的文字。后也用作赠序体文章的名称,如柳宗元的《送薛存义序》。还有一类宴集序,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B.曹操三父子、陶渊明、陈寿、班固、范晔等,都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

C.《陈情表》《史记》《橘颂》和《愚公移山》的作者分别是晋朝的李密、西汉的司马迁、战国的宋玉和列子(列御寇)。

D.“村舍俨然,笑渔人迷不得路;水源宛在,携太守常来问津”和“湖光山色入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两联,分别写的是陶渊明和杜甫。

2.下列加粗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癸丑(kuǐ)会稽(kuài)修禊(xì)巳日(sì)

B.峻岭(lǐn)激湍(tuān)流觞(shānɡ)骋怀(chěnɡ)

C.娱乐(yú)会晤(wù)形骸(hái)国殇(shānɡ)

D.虚诞(xián)酣畅(hān)玄理(xián)清冽(liè)

3.下列句中加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毕:全部

B.仰观宇宙之大。之:指示代词,这样

C.曾不知老之将至曾:曾经

D.俯仰之间,以为陈迹陈:陈旧

4.与“玉汝以成”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B.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C.乐琴书以消忧

D.云无心以出岫

5.下列各句中,加粗词古今异义的两项是()

A.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B.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C.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D.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E.何不委心任去留。

F.悦亲戚以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6.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B.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C.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D.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7.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B.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C.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D.一觞一咏,亦足以畅抒幽情。

8.下列句子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清澈而浪花四溅的急流,像带子一样在左右流淌

B.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舒畅

C.不能喻之于怀——不能明白于心

D.足以极视听之娱——足可用来享受尽视和听的乐趣

9.下列句子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因此寄托自己的情怀,而不受自身肉体的束缚

B.所之既倦——对(自己)所喜爱或得到的事物已经厌倦

C.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所用以抒发内心感慨,人们的这种情趣是一样的

D.趣舍万殊——(人们)所好所恶,各不相同

10.对《兰亭集序》分析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是王羲之的旷世之作,不仅文辞优美,而且在书法史上也获得盛誉,又称“兰亭序”。

B.文章表现了对大自然优美景象的赞美,同时又流露出对人生“修短随化”的无限感慨。

C.本文先记叙了这次集会的时间、地点、缘起、盛况和个人感受,由景生情,缘情入理,景、情、理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D.本文语言华美典雅,叙议结合,使人读后如含醴酪,回味无穷。

二、阅读部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1~18题。

戴胄,字玄胤,相州安阳人。性坚正,干局①明强,善簿最②。大理少卿缺,太宗曰:“大理,人命所系,胄清真,其人哉。”即日命胄。长孙无忌被召,不解佩刀入东上阁。尚书右仆射封德彝论监门校尉不觉。罪当死;无忌赎。胄曰:“校尉与无忌罪均,臣子于尊极不称误。法着:御汤剂、饮食、舟船,虽误皆死。陛下录无忌功,原之可也。若罚无忌,杀校尉,不可谓刑。”帝曰:“法为天下公,朕安得阿亲戚!”诏复议。德彝固执,帝将可。胄曰:“不然。校尉缘无忌以致罪,法当轻。若皆误,不得独死。”由是与校尉皆免。时选者盛集,有诡资荫冒牒取调③者,诏许自首;不首,罪当死。俄有诈得者,狱具,胄以法当流。帝曰:“联诏不首者死,而今当流,是示天下以不信,卿卖狱耶”胄曰:“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既属臣,敢亏示乎”帝曰:“卿自守法,而使我失信,奈何胄曰:“法者,布大信于人,言乃一时喜怒所发。陛下以一朝忿将杀之,既知不可而置于法,此忍小忿,存大信也。若阿忿违信,臣为陛下惜之。”帝大感悟,从其言。迁尚书左丞。矜其贫,特诏赐钱十万。

注:①干局:指人的办事能力。②簿最:财物出纳账册。③取调:指“选者”获取委任。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①监门校尉不觉觉:发觉

②校尉与无忌罪均均:各人一半

③朕安得阿亲戚阿:顺从

④不可谓刑刑:合法

⑤陛下登杀之登:立即

⑥矜其贫矜:怜悯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12.分别比较下列句中“以”字和“而”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①胄以法当流

②是示天下以不信

③卿自守法,而使我失信

④既知不可而置于法

A.①句和②句不同,③句和④句相同。

B.①句和②句不同,③句和④句也不同。

C.①句和②句相同,③句和④句不同。

D.①句和②句不同,③句和④句也相同。

13.对“言乃一时喜怒所发”一句中“言”的具体内容,理解恰当的一项是()A.不首,罪当死

B.诏许自首;不首,罪当死

C.卿卖狱耶

D.卿自守法,而使我失信,奈何

以下14~15题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14.陛下录无忌功,原之可也。()

A.陛下记载长孙无忌的功劳,恕免他是可以的。

B.陛下记载长孙无忌的功劳,本来是可以的。

C.陛下念及长孙无忌的功劳,恕免他是可以的。

D.陛下念及长孙无忌的功劳,本来是可以的。

15.校尉缘无忌以致罪,法当轻。()

A.校尉跟随长孙无忌而犯罪,依法判处轻罪。

B.校尉因为长孙无忌而获罪,处罚应当从轻。

C.校尉跟随长孙无忌而犯罪,处罚应当从轻。

D.校尉因为长孙无忌而获罪,依法判处轻罪。

16.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从分句间语意关系的角度看,相同的一组是()

①不首,罪当死

②而今当流,是示天下以不信

③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

④矜其贫,特诏赐钱十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反映戴胄公正执法的一组是()

①性坚正,干局明强,善簿最

②臣子于尊极不称误

③若罚无忌,杀校尉,不可谓刑

④若皆误,不得独死

⑤俄有诈得者,狱具,胄以法当流

⑥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④⑤

18.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戴胄援引法律,犯颜直谏。他认为封德彝定长孙无忌及监门校尉的罪轻重失当,所以固请太宗复议。

B.戴胄引“虽误皆死”的法典,劝谏太宗不该姑息长孙无忌的罪行而使重罪轻罚,更不应以地位高低而使同罪异罚。

C.对“诈得者”太宗诏“不首者死”,但戴胄仍“以法当流”,因而触怒太宗。而对太宗的责难,他既据理力谏,又讲究劝谏艺术,终使太宗感悟。

D.戴胄认为封德彝判校尉死罪,而让长孙无忌以功抵罪,于法无据;而圣旨“不首,罪当死”是感情用事,作为执法的依据有不妥之处。

19.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意思。

细菌虽然小得肉眼看不见,但它们在分解枯枝败叶的过程中确实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它们能将吸收二氧化碳和其他养分而长成的树干与树叶,再分解成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若没有细菌的存在,那么地球上的二氧化碳只能维持植物利用40年,因为碳素将被锁定在植物体内而不能参与到物质循环中去。由于细菌的这种作用,维持了整片森林甚至整个地球的盎然的绿意。

。20.下面诗句是赞扬老师的,请另选赞扬对象,仿照其形式写一节小诗。

一支粉笔

画出知识王国的迷津

一块黑板记下了老师的无限的深情

一个讲台

映着老师的艰辛

三尺教鞭

指点通向理想的道路

【参考答案】

一、1.解析:B.班固是东汉人;C.《橘颂》的作者是屈原;D.“湖光”一联写范仲淹。

答案:A

2.解析:A.癸:ɡuǐ;B.岭:lǐnɡ;D.诞:dàn,玄:xuán。

答案:C

3.解析:曾:竟然。

答案:C

4.解析:D连词,表修饰,不译;A.介词,“用”;B.介词,“用来”;C.连词,“来”。

答案:D

5.CF

6.解析:A.“由”通“犹”,如、像;B.“趣”通“取”,往、取;C.“倍”通“背”,背叛。

答案:D

7.解析:B与例句均为名词作状语;A.形容词作名词;C.使动用法;D.名词作动词。

答案:B

8.解析:像带子一样环绕在亭子的四周。

答案:A

9.A 10.D

二、(一)11.解析:②“均”意为“等同”,③“阿”意为“偏袒”,其余皆正确。

答案:B

12.解析:①“以”是“依据”,②“以”是“用”的意思;③“而”表转折,④“而”表顺承。

答案:B

13.解析:从上下文看,胄与上争论的是“不首”依据什么定罪,因此“言”当指A,B扩大了内容,C、D以偏概全。

答案:A

14.解析:“录”的意思同“君既若见录”的“录”,“原”从语法结构分析,应是动词,而非副词。

答案:A

15.解析:据语境,“缘”应解为“因为”。

答案:B

16.解析:①③都是假设关系,②是承接关系,④是因果关系。

答案:B

17.解析:①是介绍胄的品性、才能,②是叙法令条文,⑥是假设情况,都不反映其“公正执法”。

答案:D

18.解析:A.“固请太宗复议”无据;B.胄引法的目的不是要判长孙无忌死罪,而是要使对校尉的判决合理些;D.最后一句错,不是“不妥”,而是“不能”。

答案:C

19.细菌能分解树木,释放出二氧化碳,维持整个地球的盎然绿意。

20.略

【《兰亭集序》阅读答案】 兰亭集序阅读答案

【《兰亭集序》阅读答案】兰亭集序阅读答 案 兰亭集序阅读答案兰亭集序阅读答案阅读下文,完成第 22 26 题。 13 分兰亭集序①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②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③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22.书法史上,作者被称之为“”;

兰亭集序被誉为“”( 2 分) 23.概述第①段内容。( 2 分) 24.对“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更何况生命的长短,随时变化,最终走向灭亡。 B.更何况生命的长短,听凭造化,最终都要死亡。 C.更何况生命的长短,听凭造化,最终归结于灭亡。 D.更何况生命的长短,随时变化,最终归结于死亡。 25.第②段中两次使用了“俯仰”一词,说说它在结构上的作用。( 3 分) 26.简析本文的情感变化。( 4 分)参考答案 22.( 2 分)“书圣”“天下第一行书”(一处 1 分) 23.( 2 分)记叙兰亭山水胜景和聚会盛况及与会者“乐”之心情。 24.( 2 分) C 25.( 3 分)第一处“俯仰”上承第一段“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下启有关两种人的论述,( 1 分)有结构上的过渡作用。( 1 分)第二处的“俯仰”主要是感叹聚散无定、人生短暂,为由“乐”转“痛”张本(或铺垫)。( 1 分) 26.( 4 分)文章开头叙游宴之事,以“乐”字起笔; ( 1 分)接着由乐生忧,感慨死生之大,道出心中之“痛”; ( 1 分)最后抒写在悲伤深沉的感叹中蕴含对人生的珍惜之情,归结于一个“感”字。( 1 分)作者的情感变化跌宕有致,自然天成。( 1 分)

《兰亭集序》赏析

《兰亭集序》赏析 今天查字典语文网小编分享的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赏析,大家一起来欣赏这篇他的代表作吧。 东晋永和九年(353)的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孙绰、谢安、支遁等四十一人,集会于会稽山阴的兰亭,在水边游赏嬉戏。他们一起流觞饮酒,感兴赋诗,畅叙幽情。事后,将全部诗歌结集成册,由王羲之写成此序。 《兰亭集序》记叙的是东晋时期清谈家们的一次大集会,表达了他们的共同意志。文章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文笔腾挪跌宕,变化奇特精警,以适应表现富有哲理的思辨的需要。全文可分前后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主要是叙事、写景,先叙述集会的时间、地点。然后点染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山岭蜿蜒,清流映带;又风和日丽,天朗气清,仰可以观宇宙之无穷,俯可以察万类之繁盛。在这里足以“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可以自由地观察、思考,满足人们目视耳闻的需求。这里正是与会者“畅叙幽情”、尽兴尽欢的绝好处所。这些描写都富有诗情画意,作者的情感也是平静、闲适的。 后一部分,笔锋一转,变为抒情、议论,由欣赏良辰美景、流觞畅饮,而引发出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作者的情绪顿时由平静转向激荡。他说:人生的快乐是极有限的,待快乐得到满足时,就会感觉兴味索然。往事转眼间便成为了历史,

人到了生命的尽头都是要死的。由乐而生悲,由生而到死,这就是他此时产生的哲理思辨。他认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从而进一步深入地探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并产生了一种珍惜时间、眷恋生活、热爱文明的思考。寿夭、生死既是一种人力不能左右的自然规律,他在文中就难免流露出一种感伤情绪。但到篇末作者的情绪又趋于平静,他感到人事在变迁,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正因人生无常,时不我待,所以他才要著文章留传后世,以承袭前人,以启示来者。 综观全篇,本文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集会的乐趣,抒发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叹。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所以《兰亭集序》才成为千古盛传的名篇佳作。 《兰亭集序》,又题为《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三月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会聚兰亭,赋诗饮酒。王羲之将诸人名爵及所赋诗作编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这篇序文就是《兰亭集序[3]》。此序受石崇《金谷诗序》影响很大,其成就又远在《金谷诗序》之上。《兰亭集序》. 文章首先记述了集会的时间、地点及与会人物,言简意赅。

2019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8兰亭集序课后巩固提升含答案

第三单元DISANDANYUAN 8兰亭集序 课后篇巩固提升 随堂演练 一、课文精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永和九年,岁.在癸丑岁:时间。 B.足以极.视听之娱极:穷尽。 C.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暂:一时。 D.每览昔人兴感之由.由:经过。 项,“由”,原因。 2.下列对文中有关词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癸丑”,是我国古代干支纪年法之一,顺序为第50个。前一位是壬子,后一位是甲寅。 B.“暮春”,春天的最后一个月,即阴历三月,也是古人所说的“孟春”“仲春”“季春”中的“季春”。 C.“修禊”,古代夏历三月下旬的巳日,在水滨聚会宴饮,以祈福消灾。后泛指在水边宴集。 ”,“彭”即彭祖,活了八百岁,是古代传说中的长寿之人;“殇”,未成年而死去的人。 项,“三月下旬”应为“三月上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虽是书序,作者却借题发挥,从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表达了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探求。 B.在生死观方面,作者感到人事在变,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因此,要及时行乐。 C.本文语言或骈或散,骈散间行,各得其长;不尚华丽辞藻,不重典故堆砌,文笔洗练,自然有致。 D.综观全文,作者时喜时悲,行文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具有波澜起伏之美。 项,“因此,要及时行乐”的说法有误。王羲之赞同古人所说“死生亦大矣”的观点,并且认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王羲之只感慨了人生的短暂,并没有由此得出“及时行乐”的说法。

兰亭集序赏析

一、基本信息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法帖相传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五十岁时的得意之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为“天下第一行书”。存世唐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唐太宗时冯承素号金印,故称为《兰亭神龙本》,此本摹写精细,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以体现,公认为是最好的摹本;石刻首推“定武本”。经郭沫若考证,以为相传的《兰亭序》后半文字,兴感无端,与王羲之思想无相同之处,书体亦和近年出土的东晋王氏墓志不类,疑为隋唐人所伪托。但也有不同意其说者。《兰亭序》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气度、凤神、襟怀、情愫,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堪称绝妙的比喻。 二、作者简介 王羲之(303—361年),汉族,字逸少,号澹(dàn)斋,身长七尺有余约为(1.61 米至1.65米之间),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他的儿子王献之书法也很好,人们称他们两为"二王",另一个儿子王凝之官至左将军,因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王会稽”。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兰亭集序》等。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冶于一炉,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被后人誉为“书圣”。其中,王羲之书写的《兰亭集序》为书家所敬仰,被称作“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对真书、草、行主体书法造诣都很深。今人刘铎对王羲之的书法曾称赞道:“好字唯之(之,即王羲之)”。 三、原文兰亭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通“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zeng)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兰亭集序》课后练习答案

《兰亭集序》课后练习答案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癸丑(kuǐ) 会稽(kuài) 修禊(xì) 巳日(sì) B.峻岭(lǐn) 激湍(tuān) 流觞(shānɡ) 骋怀(chěnɡ) C.娱乐(yú) 会晤(wù) 形骸(hái) 国殇(shānɡ) D.虚诞(xián) 酣畅(hān) 玄理(xián) 清冽(liè) 答案:C 解析:A.癸:ɡuǐ;B.岭:lǐnɡ;D.诞:dàn,玄:xuán。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B.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C.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D.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答案:D 解析:A“由”通“犹”,如、像;B“趣”通“取”,往、取;C“倍”通“背”,背叛。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映带:映照围绕,指景物互相衬托。 B.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相与:相互结交。 C.虽无丝竹管弦之盛管弦:竹管琴弦。 D.永和九年,岁在癸丑癸丑:古人以天干地支纪年,永和九年正值癸丑。 答案:C 解析:C项,“管弦”属于借代的手法,此处代指音乐。 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会议。 B.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毕:

完毕。 C.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或者,也许。 D.向之所欣向:从前。 答案:D 解析:A项,“会”,是“集会”的意思;B项,“毕”,“都、全”的意思;C项,“或”,指有的人。 5.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是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 A.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 B.未尝不临文嗟悼。 C.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D.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 答案:D 解析:D项“游目骋怀”的“骋”是使动用法,可解为“使……抒发”的意思。 6.下列各句中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B.此地/有/崇山峻岭 C.不知/老之将至 D.足以/极视听之娱 答案:A 解析:A项,“夫人”中的“夫”是句首发语词,应该与主语“人”分开使用,改为“夫/人之相与”。 7.下面对句式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判断句) B.于是与亮情好日密(省略句) C.死生亦大矣(宾语前置句) D.欣于所遇(状语后置句) 答案:C 解析:C项应为判断句。 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列坐其次(它的旁边,指水边) B.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借指音乐)

王羲之《兰亭集序》赏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a3252686.html, 王羲之《兰亭集序》赏析 作者:徐瑾 来源:《文学教育》2008年第10期 提起王羲之,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书法艺术,而论其在这一领域的成就,就不能不提及素有“古今第一行书”之称的《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是“书圣”王羲之的代表作,其“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神采历来为书家所推崇。然而,人们往往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它的“字”上而忽视了它的“文”。事实上,从文章的角度来看,《兰亭集序》虽篇幅短小却蕴含着丰富的意味。阅读时,我们会感到那个遥远时代的气息扑面而来,会真切地听到书圣王羲之潇洒风神掩翳下的心灵的声音…… 《兰亭集序》是一篇宴集序。 《晋书·王羲之传》记载:“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 《兰亭集序》即记述了这次宴集的情况。永和九年(干支记年为癸丑年),即公元三百五十三年暮春,为举行禊事之礼(古代的一种风俗,人们聚集于水旁,借清水洗濯,寄托着消除灾祸之意,后代变为游春节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少长群贤”共计四十一人在会稽郡山阴县(今浙江绍兴)的兰亭聚会。大家“一觞一咏”、载笑载言、饮酒赋诗……最终,将所写诗篇结集成册,名之《兰亭集》,由王羲之为之作序,即《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全文共五段。前三段写聚会的场面,以写景叙事为主;后两段写由宴集而生发的感想,重在议论抒情。从艺术氛围来看,前三段“濯濯如春日柳”——温和明丽;后两段则隐隐透露着深贯肌骨的寒意,悲远怆然,令人感到如被冰雪。 很多人对文章前后的这种强烈反差颇感困惑:为什么一段“信可乐也”的欢悦旋律戛然而止,代之以“死生亦大矣”的沉痛咏叹呢?表面上似乎不可理喻,而深究一番便会领悟到:前后两部分并不割裂,而是密切关联的。正因为有前文的“乐”才有后文的“痛”,有前文的“喜”才有后文的“哀”。这“哀”“乐”之间的联系正凸显出王羲之等魏晋时人对人生的自觉、对生命的执著。 《兰亭集序》的前三段文字,展示了暮春时节、山水掩映之下,一群志趣投合,少长融怡的文人雅士共聚一亭,饮酒赋诗、悠游行乐的景象。如同一幅以山水为背景的人物画。为什么说它是一幅人物画而非山水画呢?中国传统山水画有“丈山、尺树、寸人”的说法,即山水画应以山水描绘、景物渲染为主体,人物仅仅是点缀而已。以此为鉴来反观《兰亭集序》会发现:文章中虽有景物描写,但作者只对其进行白描式的概括性的描述,如“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

兰亭集序习题及答案最佳

《兰亭集序》同步百分测验 一.基础检测(25分)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它的旁边,指水边) ②所以 ..游目骋怀(用来) B.①虽无丝竹 ..管弦之盛(借指音乐) ②曾.不知老之将至(乃,竟) C.①夫人之相与 ..,俯仰一世(交往) ②或取诸 ..怀抱(从……中取得) D.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导致) ②未尝不临.文嗟悼(面对) 2.下列句子中“一”作数词用的一项是() A.①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②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B.①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②悟言一室之内 C.①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②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D.①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3.下面“其”字的用法,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是() A.吾其还也 B.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C.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D.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快然自足 4.指出下面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B.未尝不临文嗟悼 C.齐彭殇为妄作 D.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5.下面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既是散文佳作,又是名帖,流传久远。 B.序是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著作的前言,《兰亭集序》是朋友之间互相唱和的赠言。 C.魏晋时期在中国抒发艺术的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王羲之书写的《乐毅论》《黄庭坚》等楷书作品被称为“书之圣”,行草《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誉为“行书第一”。 D.书法艺术是我国特有的艺术,在我国书法史上,涌现出许许多多的书法大家,有并称“二王”的王羲之、王信之,有“颜筋柳骨”之称的颜真卿、柳公权等。 二.阅读欣赏(4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9题(25分)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兰亭集序练习题及答案

《兰亭集序》练习题 一、1.下面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诞(dàn) 癸(kuí) 殊(shú) 峻(jùn) B.殇(shāng) 稽(jī) 骸(hái) 晤(wù) C,悼(dǎo) 禊(xì) 骋(chěng) 契(qì) D.嗟(jiē) 觞(shāng) 湍(tuān) 曲(qǔ)水 2.下列词语中黑体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群贤毕至(全) 少长咸集(都) 茂林修竹(修整) 清流急湍(急流的水) B.畅叙幽情(幽深,内藏) 人之相与(交好) 崇山峻岭(高) 暂得于己(短暂,一时) C.感既系之(附着) 修短随化(变化) 终期于尽(至,及) 向之所欣(过去,从前) D.喻之于怀(比喻) 其致一也(情趣) 列坐其次(排列) 列叙时人(一个个地)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B.此小大之辩也 C.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揭示作者心情悲痛的原因的一组是 ①仰观宇宙之大②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③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④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⑤死生亦大矣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5.“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一句中对加粗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原因 B.凭借 C.就着 D.由于 6“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一句中对加粗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修饰 B.整治 C.高,长 D .美好 7“曾不知老之将至”一句中对加粗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竟 B.曾经 C.重叠 D.连……都 8“向之所欣,俯仰之间”一句中对加粗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朝向 B.奔向 C.从前 D.假如 9.对下列句式判断正确的是( ) ①岂不痛哉②死生亦大矣③当其欣于所遇④则与斗卮酒 A.①感叹句②感叹句③宾语前置句④陈述句 B.①反问句②判断句③介宾结构后置④省略句 C.①反问句②判断句③陈述句④宾语前置句 D.①感叹句②反问句③介宾结构后置④省略句 10.对“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的含义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 )

《兰亭集序》原文翻译及赏析

《兰亭集序》原文翻译及赏析 导语: 《兰亭序》,又名《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 作者是东晋“书圣”王羲之。本文是一篇书序。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和当 时名士谢农、孙绰等 41 人,于三月三日在会稽郡山阴的兰亭集会以下是小编为 大家精心整理的《兰亭集序》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参考! 《兰亭集序》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 至,少长成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 流觞曲水, 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一觞一咏, 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 天 朗 气 清 , 惠 风 和 畅 。 仰 观 宇 宙 之 大 , 俯 察 品 类 之 盛 , 所 ?a href='/wenxue/zawen/' target='_blank'>杂文 砍一常阋约犹椋趴衫忠病?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谮怀抱, 晤言一室之内;或困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 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 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 期于尽。 古人云: “生死亦大矣。 ”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 兴感之由, 若合一契, 未尝不临文嗟悼, 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 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 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兰亭集序》翻译 永和九年,岁星在癸丑,三月初三日,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举 行祓禊活动。许多著名人士统统来了,年轻的和年长的都聚集在一起。这专访有 高峻的山岭主,茂盛的树林,外长的竹子。还有澄清的急流,在左右映衬环绕, 引来作为流觞的曲水。 大家依次坐在水边, 虽然没有琴、 瑟、 箫、 笛演奏的盛况, 但边喝酒边赋诗,也足够畅叙衷情。这一天,天色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 抬头看到天空的广阔,低头看到万物的众多,藉此放眼观赏,开畅胸怀,可以尽 情享受耳目的乐趣,确实是欢乐的。 人与人的相处,时间很短暂。有的把自己的抱负倾吐出来,和朋友在一间房 屋里谈论;有的凭借爱好的事物寄托志趣,过着放纵性情的生活。虽然各人谋求 的和抛弃的千差万别, 性格的安静和浮躁也不一样, 可是当他们对接触到的事物
1/5

兰亭序赏析

兰亭序赏析 王羲之(303——361年),东晋书法家。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后辞官定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称王右军。为人正直,居官有善政。早年从姨母卫夫人学书,其后又博览秦、汉、魏各时期的碑迹,博采众长,推陈出新,自成一派书体。一变汉魏以来比较质朴的书风,创造出一种劲健流便“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或“飘若浮云,娇若惊龙”的书体。王羲之书法为历代学书者崇尚,故有“书圣”之称。书迹刻本甚多,但真迹无存。 王羲之的行书有如行云流水,其中又以《兰亭序》为极品。 《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诞生于一次浪漫的聚会。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公元353年4月21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41人,在会稽山阴兰亭举行了一次聚会,大家饮酒赋诗,汇集后请王羲之作序。王羲之乘着酒兴,展蚕茧纸,提鼠须笔,乘兴而书,一气呵成,写毕即酒醉鼾睡。醒后再看这篇奇文,自己亦深感惊异。 《兰亭序》的语言清新优美。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如画的景致:“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畅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这些如诗如歌的语言,几成千古绝唱,吟来如沐春风之清新,似饮甘泉之甜美。 《兰亭序》在王羲之死后的270年间在民间珍藏,后唐太宗设法从民间赚进御府,旋又殉葬昭陵。传世本种类很多,或木石刻本,或为摹本,或为临本不下数百种。著名者如《定武兰亭》,传为欧阳询临摹上石,因北宋时发现于河北定武而得名。《洛阳宫本兰亭序》传为褚遂良第十九次临摹本,此本为唐太宗赐给高上廉者。褚遂良所临又传有《神龙半印本兰亭序》、《张金界奴本兰亭序》,因前者有“神龙”半印,后者有“张金界奴上进”字。又有唐太宗朝供奉拓书人直弘文馆冯承素的“双钩填廓”摹本,称《神龙本兰亭》,此本墨色最活,被视为珍品。

《兰亭集序》的阅读练习及答案

《兰亭集序》的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在括号内写出下面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悟言一室之内( ) 二、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的古义。 1. 列坐其次 今义:居于次一等的 古义:______________ 2. 俯察品类之盛 今义:物品的种类 古义:______________ 3.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今义:低头抬头 古义:______________ 4. 所?a href='/wenxue/zawen/' target='_blank'>杂文 砍一?/p>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古义:______________ 5. 信可乐也 今义:书信 古义:______________ 6. 亦将有感于斯文 今义:文雅 古义:______________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 一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2. 期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
)
1/6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 不期而遇( ) 良马期乎千里( ) 3. 致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 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 死生亦大矣( ) 2.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3.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 4. 足以极视听之娱( ) 五、指出下列句子 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2. 当其欣于所遇。( ) 3. 亦将有感于斯文。( ) 参考答案 )
)
一、“悟”通“晤”。 二、1. 是两个词,它旁边;2. 自然界的万物;3. 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 间短暂;4. 用来;5. 实在;6. 这次集会的诗文。 三、1. 相同,一样/意动用法,把……看作一样/一点,少量;2. 至、及/ 满一年/约定/期望;3. 思想情趣/达到/招纳/得到。 四、1. 大,形容词用作名词,大事; 2. 一、齐,意动用法,把……看作一样、把……看作相等; 3. 贤、少长,形容词用作名词,贤能的人、年纪轻和年纪大的人; 4. 极,副词用作动词,穷尽。 五、1. 省略主语 (名士们)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 2. 状语后置句 当他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 3. 状语后置句 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
2/6

《兰亭集序》试题练习及答案

9 兰亭集序 (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4分) A.癸.丑(kuǐ)会.稽(kuài) 修禊.(xì) 巳.日(sì) B.峻岭.(lǐn)激湍.(tuān) 流觞.(shānɡ)骋.怀(chěnɡ) C.娱.乐(yú) 会晤.(wù) 形骸.(hái)彭殇.(shānɡ) D.虚诞.(xián) 酣.畅(hān) 玄.理(xián) 清冽.(liè) 解析A.“癸”应读ɡuǐ;B.“岭”应读lǐnɡ;C.“诞”应读dàn,“玄”应读xuán。 答案 C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恰逢。 B.信.可乐也信:诚,确实。 C.虽无丝竹管弦之盛.盛:?多,这里指“热闹”。 D.感慨系.之矣系:附着。 解析会:聚会,集会。 答案 A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4分) A.列坐其次 ..之盛 ..B.俯察品类 C.夫人之相与,俯仰 ..一世 D.放浪形骸 ..之外 答案 D 4.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4分) A.群贤.毕至 B.齐.彭殇为妄作 C.少长.咸集D.死生亦大.矣 解析“齐”为意动用法。其他均为形容词用作名词。 答案B 5.名句默写。(3分) (1)此地有崇山峻岭,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俯察品类之盛。 (3)及其所之既倦,______________,感慨系之矣。 答案(1)茂林修竹(2)仰观宇宙之大 (3)情随事迁 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精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4分) A.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殊:不同。 B.修短 ..随化修短:长短,这里指寿命的长短。 C.终期.于尽期:约定。 D.虽趣.舍万殊趣:往,取。 解析期:期限。 答案 C 7.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4分) 错误!错误! A.两个“其”相同,两个“之”也相同 B.两个“其”相同,两个“之”不同 C.两个“其”不同,两个“之”也不同 D.两个“其”不同,两个“之”相同 解析其:前者为代词,他们;后者为指示代词,那。之:前者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独;后者为结构助词,的。 答案 C 8.下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4分) A.这一部分文字,王羲之着眼“死生”二字行文。 B.本部分,承上文“乐”字而来,谈“欣”,谈“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然后急转,谈得意总有尽头, 人生总有尽头,从而逼出本文正题“死生”二字。 C.转入“死生”这一正题后,作者否定了在当时的士大夫中很有市场的庄子的“一死生”“齐彭殇”的观点,很有积极意义。 D.文章结尾处,作者以旷达的话作结,有无穷逸趣。 解析“以旷达的话作结”错。 答案 D 9.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3分)

兰亭集序导学案(参考答案)

精心整理 《兰亭集序》导 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书序的特点。 2、掌握本文出现的“毕”“修”“引”“次”“是”等重点实词、 3 4 1. 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一、 1. 创新,“ 结字中的一些长处加以融会贯通,创出享誉后世的行书体。他的《兰亭集序》被后世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梁武帝赞其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唐太宗李世民对其书法更是情有独钟。大费周折从民间得来《兰亭集序》,一再把玩,临逝前又嘱咐用其真迹为自己殉葬。在他看来,羲之之书乃“尽善尽美”,“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太宗对羲之书法是有些偏爱了,然其确有过人之处则是无可争议的。 2.文章背景 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集会的地方。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二日,五十一岁的王羲之(当时任会稽内史)邀请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兰亭聚会,他们做曲水流觞之饮,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家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 王羲之写这篇序时,已经喝醉了酒,下笔如有神助,醒后自己也感到惊异;他日更书数十 B帝王 16年)D ) 在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到河边以香草浸水沐浴,祛病除邪,《诗经》、《周礼》中都有记载。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等一起谈论志向时,当问到曾皙时,他答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曾皙的春风沂水、民生和乐大得孔子赞赏。(《论语·先进》)南北朝丘迟在《与陈伯之书》中也说:“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想以江南暮春之美景、故国之思激发屈膝事敌的陈伯之幡然悔悟。可见暮春三月是人间一段最美的时光。又因为修禊,

兰亭集序鉴赏

《兰亭集序》鉴赏 九岁那年,我开始接触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毛笔书法。刚开始我很抵触这门枯燥的课程,但很快便沉迷其中乐不思蜀。我一直坚持学书法直到11岁,两年间我学了楷书和隶书,但就在我要开始学习我最想掌握的行书时,我不得不因为要转学到外省而放弃学习的机会。虽然我没有学过行书,但是在众多字体中,我还是比较钟情于欣赏行书。喜欢它那行云流水般的感觉和恰到好处的美,自然、流畅、连贯、不受拘泥、字体随心境千变万化。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整体感观上不像楷书那么死气沉沉,又不像草书那么放荡不羁;笔画上既有楷书的笔锋美,又有草书的流动美;它去粗取精,吸收了楷书和草书的优点,并创造出了属于自己新颖的、独具一格的美。 行书作品中最具代表性就是具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兰亭集序》是我很喜欢的作品之一,开始只是单纯把它当作一幅书法作品来欣赏,欣赏它字体的美感和整篇作品给人飞扬奔放,自由洒脱的感觉。直到高中,我开始详细地学习这篇文章的内容,我发现我以前对它的欣赏是片面的,因为当我结合了它的写作背景与当时王羲之的心境,我发现我重新认识了它,就好像把这幅作品的肉体与灵魂融合到了一体,这时作品才是完整。我一直都觉得优秀的作品是有灵魂的,而作品的灵魂是作者赋予的。 撇开它的内容,单看《兰亭集序》这幅书法作品。整个作品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它的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和谐,很完美,

整体上给人潇洒飘逸、行云流水、疏密相间的艺术美。王羲之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被誉为“书圣”。“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飘若游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等等诗句都是用来形容王羲之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潇洒飘逸,灵动的特点。《兰亭集序》将他笔势是的特色表现得淋漓尽致。我最欣赏《兰亭集序》的特点就是它字体的动态美和它的多变性。字体灵活多变,变幻自如,看上去灵动活泼,每个字都像跳跃的小精灵,给人动态的美感。文中20个“之”字,无一雷同,各有不同体态的美感。作者的书法功力,对字体的掌握能力及其潇洒自如的书写技能让人叹为观止。王羲之说过:“把笔抵锋,肇乎本性。”提笔写字,始于或体现人的本性。看着《兰亭集序》,就可以想像到王羲之大摆衣袖,豪迈挥笔的情景。 晋穆帝永和九年农历三月初三,王羲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举行风雅集会,这些名流高士共四十二人。集会上大家,喝酒吟诗,最后大家把诗汇集起来,公推此次聚会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写一序文,记录这次雅集,于是,王羲之乘着酒兴,用鼠须笔,在蚕纸上,即席挥洒,心手双畅,写下了的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王羲之在集会之后,又书写了几次《兰亭集序》,但是始终不如集会那幅出神入化,可见,作品是有灵魂的,只有在当时那种意境和心境下,作者将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情绪全部挥洒到了作品上,才

《兰亭集序》课堂练习(附答案)

《兰亭集序》课堂练习(附答案)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 ..(它的旁边,指水边)②所以游目骋怀(用来) B.①虽无丝竹管弦 ....之盛(借指音乐)②曾.不知老之将至(乃,竟) C.①夫人之相与 ..,俯仰一世(交往)②或取诸 ..怀抱(从……中取得) D.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导致)②未尝不临.文嗟悼(面对) 2.下列句子中“一”作数词用的一项是() A.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B.①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C.①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D.①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3.下面“其”字的用法,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是() A.吾其还也B.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C.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D.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快然自足4.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正确与否,请作出判断(10分) ①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聘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抬头观览浩渺的宇宙,低头审视繁多的物类,借凭它们纵目浏览,

舒展胸怀,足以尽情地享受着看和听的乐趣,确实很愉快啊。() ②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人和人相处在世上,低头举首间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倾吐胸中抱负,与友人室内畅谈;有的人借助外物寄托情感,无拘无束地生活。() ③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才知道一生一死都是虚假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④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等到他们对所追求的事情已经感到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转移,感慨就随之而产生了。() ⑤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所以我一一记下这次聚会诸君的名字,抄录下他们所作的诗赋。即使时代不同,世事有别,但是人们因死生而产生感慨,这种情致则是一样的。 (二)课外延伸。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5----7题。 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记

兰亭序全文详解

[转载]兰亭序原文解释及字数统计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原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翻译:永和九年,也就是癸丑年,(在)三月上旬(的某一天),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举行祓禊活动。 讲解:“永和九年”是用年号纪年法纪年,即:使用帝王确立的年号加上序数词纪年;“癸丑”是用干支纪年法纪年,即使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进行依次组合(甲子-乙丑-丙寅-等)来纪年;这一年为东晋穆帝确立“永和”这一年号的第九年,也是“癸丑”年。两种纪年方法一般单用,这里叠用有清晰纪年的作用,但更重要的要算是音韵上的作用。“暮春”是用孟仲暮纪月法纪月,即:三月。“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状语后置。“禊”为古代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清除不祥的祭祀。《兰亭集序》还有个别称叫“禊帖”。 鉴赏:一语道尽时地事也。 原文: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翻译:有贤德的人都来(到这里),年轻的、年长的都(在这里)会集。 讲解:“贤”“少”“长”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意为“有贤德的人”“年轻的人”“年长的人”;“至”“集”后都省略了介宾短语“于此”,作状语。鉴赏:八字写尽来人,更写尽修禊之盛事。 原文: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翻译:这里有高大险峻的山岭,茂盛高密的树林和竹丛;又有清澈激荡的水流,(在亭的)左右辉映环绕。 讲解:“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三个短语都使用了互文的修辞,翻译时都需要调整。“映”为动词“辉映”,“带”为致词“环绕”,其后省略了介词“于”。 鉴赏:二十字写尽幽美环境。

2019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8 兰亭集序》练习含答案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 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 A.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岁:时间。 B.足以极视听之娱 极:穷尽。 C.暂得于己,快然自足 D.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第三单元 DISANDANYUAN 8 兰亭集序 课后篇巩固提升 随堂演练 一、课文精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4 题。 . 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 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 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 . 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 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 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 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 暂:一时。 由:经过。 解析 D 项,“由”,原因。 答案 D 2.下列对文中有关词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癸丑”,是我国古代干支纪年法之一,顺序为第 50 个。前一位是壬子,后一位是甲寅。 B .“暮春”,春天的最后一个月,即阴历三月,也是古人所说的“孟春”“仲春”“季春”中的“季春”。 C .“修禊”,古代夏历三月下旬的巳日,在水滨聚会宴饮,以祈福消灾。后泛指在水边宴集。 D .“彭殇”,“彭”即彭祖,活了八百岁,是古代传说中的长寿之人;“殇”,未成年而死去的人。 解析 C 项,“三月下旬”应为“三月上旬”。 答案 C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虽是书序 ,作者却借题发挥 ,从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 ,并表达了对生命的价值和 意义的探求。 B.在生死观方面,作者感到人事在变,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因此,要及 时行乐。 C.本文语言或骈或散,骈散间行,各得其长;不尚华丽辞藻,不重典故堆砌,文笔洗练,自然有致。 D.综观全文,作者时喜时悲,行文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 ,再由激荡而平静,具有波澜 1

《兰亭集序》理解性默写

《兰亭集序》理解性默写 1.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一开始就点明聚会的季节、地点和事由的句子是:(),(),()。 2.《兰亭集序》中交代了在兰亭聚会的人是(),(),各路英才,老少皆有。 3.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环境优美的句子是:(),(),(),()。表现兰亭气候宜人的句子是:(),()。 4.兰亭集会时文人雅士们把盛酒的杯浮在水面从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面前,谁就取来饮酒赋诗,表达幽深内藏的感情的句子是:(),()。(),(),()。 5.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气候宜人的句子(),()。 6.王羲之在兰亭聚会时看到天空的无边和事物的繁多之后,眼力舒展,胸怀开畅,极尽视听的乐趣,确实感到非常快乐的句子是:(),(),(),(),()。 7.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 8.《兰亭集序》中作者举出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一是“静者”:(),();二是“躁者”:(),()。 9.王羲之将世人大体分为两类“静者”和“躁者”,并形象地概括了两类人的生活内容:(),();(),()。 10.生活中当我们专注于自己所喜欢的事物时,会达到忘我的状态而忽视时光的流逝,不觉中老年将要到来。这很容易让我们想起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句子:(),(),(),()。 11.《兰亭集序》中体现作者的感情由“乐”转为“痛”的过程的句子是:(),(),()。 12.生活中当我们对所喜欢或得到的事物已经厌倦时,感情会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也随之产生。这很容易让我们想起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句子:(),(),()。 13.我们喜欢的事物由生到灭,时间极其短暂,自然也会令人生发感慨,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 14.《庄子》中说死生是人的一件大事,每个人寿命的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亡。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 15.每当我们看到古人对死生发生感慨的文章,就为此悲伤感叹,也说不出是什么原因。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 16.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来批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