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政府补助递延收益

政府补助递延收益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在实际工作中较为少见,如用于购买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的财政拨款、固定资产专门借款的财政贴息等,一般应当分步处理:

第一步,企业实际收到款项时,按照到账的实际金额计量,确认资产(银行存款)和递延收益。

第二步,企业将政府补助用于购建长期资产。该长期资产的购建与企业正常的资产购建或研发处理一致,通过“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科目归集,完成后转为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

第三步,该长期资产交付使用。自长期资产可供使用时起,按照长期资产的预计使用期限,将递延收益平均分摊转入当期损益。(1)递延收益分配的起点是“相关资产可供使用时”,对于应计提折旧或摊销的长期资产,即为资产开始折旧或摊销的时点。(2)递延收益分配的终点是“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或资产被处置时(孰早)”。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时或结束前被处置(出售、转让、报废等),尚未分摊的递延收益余额应当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收益,不再予以递延。

(例17—7)20×1年1月5日,政府拨付A企业450万元财政拨款(同日到账),要求用于购买大型科研设备1台。20×1年1月31,A企业购入大型设备(假设不需安装),实际成本为480万元,其中30万元以自有资金支付,使用寿命10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假设无残值)。20×9年2月1日,A企业出售了这台设备,取得价款12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1)20×1年1月5日实际收到财政拨款,确认政府补助

借:银行存款 4500000

贷:递延收益 4500000

(2)20×1年1月31日购入设备

借:固定资产 4800000

贷:银行存款 4800000

(3)自20×1年2月起每个资产负债表日,计提折旧,同时分摊递延收益

①计提折旧

借:研发支出 40000

贷;累计折旧 40000

②分摊递延收益

借:递延收益 37500

贷:营业外收入 37500

(3)20×9年2月1日出售设备,同时转销递延收益余额

①出售设备

借:固定资产清理 960000

累计折旧 3840000

贷:固定资产 4800000

借:银行存款 120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960000

营业外收入 240000

②转销递延收益余额

借:递延收益 900000

贷:营业外收入


90000

(例17—8)20×1年1月1日,B企业
为建造一项环保工程向银行贷款500万元,期限2年,年利率为6%。当年12月31日,B企业向当地政府提出财政贴息申请。经审核,当地政府批准按照实际贷款额500万元给与B企业年利率3%的财政贴息,共计30万元,分2次支付。20×2年1月15日,第一笔财政贴息资金12元到账。20×2年7月1日,工程完工,第二笔财政贴息资金18万元到账,该工程预计使用寿命10年。

(1)20×2年1月15日实际收到财政贴息,确认政府补助

借:银行存款 120000

贷:递延收益 120000

(2)20×2年7月1日实际收到财政贴息,确认政府补助

借:银行存款 180000

贷:递延收益 180000

(3)20×2年7月l日工程完工,开始分配递延收益,自20×2年7月l日起,每个资产负债表日

借:递延收益 2500

贷:营业外收入 2500

(其他分录略)

在很少的情况下,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也可能表现为政府向企业无偿划拨长期非货币性资产,应当在实际取得资产并办妥相关受让手续时按照其公允价值确认和计量,如该资产相关凭证上注明的价值与公允价值差异不大的,应当以有关凭证中注明的价值作为公允价值;如该资产相关凭证上没有注明价值或者注明价值与公允价值差异较大,但有活跃市场的,应当根据有确凿证据表明的同类或类似资产市场价格作为公允价值。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按照名义金额(1元)计量。

企业取得的政府补助为非货币性资产的,应当首先同时确认一项资产和递延收益,然后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摊递延收益,计入当期收益。但是,以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在取得时计入当期损益。为了避免财务报表产生误导,对于不能合理确定价值的政府补助,应当在附注中披露该政府补助的性质、范围和期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