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四课时 笔算乘法

第四课时 笔算乘法

第四课时  笔算乘法
第四课时  笔算乘法

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中心小学张平

教学内容:P46例1,练习十1—4题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2、理解用第二个因属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的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教学重点:能正确的进行笔算乘法。

教学难点: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的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口算。

52×10 43×30 12×40 31×20 17×20

2、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41×7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46页例1.

(1)出示图,这幅图所展示的情景是什么。

师:这道题如何列式。

14×12=

(2)引导学生探究.

师:你能不能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个问题呢?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

(3)展示各组不同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4)指导笔算竖式

教师在指导分析过程中,要把每步板书详细列出。

(5)教师归纳总结。

在总结过程中提问:

啊两位数乘两位数一种是口算方法,一种是笔算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好?(2)笔算中乘了几层,为什么?乘得的结果怎么样?

(3)十位上的1和14乘完后,“4”为什么和十位对齐?

教师总结完后出示课题,说明我们今天主要学习的是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而且是不进位的。

2、指导学习完成“做一做”。

(1)让学生先独立完成这4道题,选4个学生板演。

完成后由在黑板上做题的学生说出计算过程,全班学生倾听,互相弥补不足,教师要把关键的第二层积用彩色笔描出,引起学生们的注意。

(2)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第2题的4道竖式计算题,集体订正。

三、作业设计

1、完成P47 1、

2、

3、4

2、笔算下列各题。

2 1 1 2 2 4 2 2

×1 3 ×1 4 ×1 2 ×3 3

3、列竖式计算。

33×33= 12×12= 11×26= 41×21=

4、饭店买来21袋茶叶,每袋23元,买这些茶叶共用去多少元?

5、每个教室需要11米白纱布做窗帘,17个教室共需白纱布多少米?

四、板书设计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公开课教案

第5课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教学重点能够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教学难点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 38×10 20×14 91×40 81×60 72×30 50×31 62×30 70×21 2、笔算。 35×7= 23×21= 让学生集体完成并指名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完成,做完后请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全班集体订正。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49页例2. 出示例2. 教师:读一读题,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师:要求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也就是求37个48是多少,怎样列式呢?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37×48 老师: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计算方法。 (1)估算方法:48≈50 37≈40 50×40=2000(盒) 大约有2000盒。 (2)笔算方法: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7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方法与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7乘8得56,在个位上写6,向十位进5;7再乘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4,得28个十,加上个位进上来的5个十,得33个十,所以在十位上写3,百位上

也写3;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3去乘48,所得的积的末位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列式解答:48×37=1776(盒) 答: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怎样计算。学生讨论后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进位乘法和不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相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分别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与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相加时不要忘记加进位的数。 教师总结:今天学习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2、指导完成下面的练习。 23×34 54×13 39×27 17×28 可以让学生按组做,哪几个组做哪个题,做完后让同学们互相说一说笔算的过程,互相改正补充,然后指名学生发言,集体订正笔算的过程和结果。 3、巩固练习。 24×41 22×74 44×59 15×21 53×27 在黑板上出示计算卡片,让学生从中任选一题在练习本上完成笔算,老师把写的正确的和书写规范的同学的练习本拿来展示,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后把对应的卡片送给这位同学以示表扬。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 1 6 2 5 1 8 2 4 ×1 6 ×1 3 ×1 7 ×1 9 2、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85千米,从甲地到乙地要用14小时,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有多少千米? 3、有36行苹果树,每行17棵,一共有多少棵苹果树? 四、思维训练 1、你能直接写出得数吗? 24×19 38×9 76×99 12×11 11×47 38×21 2、商店特价出售成套茶具,每套茶具里有6个茶杯和一个茶壶,售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4.两位数乘两位数2.笔算乘法第4课时 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教案

第4课时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 课题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会用表内乘法解决简单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掌握了题中数量关系的特点,本节课的任务是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学会如何实现知识的迁移。选材范围的扩大,提供的信息数据范围的扩大是这节课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本节课教学设计的特点如下: 1.注重复习铺垫,实现温故知新。 在教学中,先出示两道情境相同、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答,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再提出问题:如果把两题合二为一,变成一道题,你能解决吗?这样的设计既为进一步学习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又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注重数量关系的梳理,形成深刻烙印。 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解题思路,为了让学生在头脑中印上深刻的烙印,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对数量关系的梳理,使学生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算,然后让学生进行观察对比,找出这类问题数量关系的特点,从而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 1.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掌握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应用连乘的方法解决相关的生活问题。 2.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有条理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学习重点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初步掌握解决“连乘”问题的策略。 学习难点运用不同的解题思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复习导入。(6分钟) 1.解答下列问题。(课件出示) (1)三(1)班一部分同学为布置教室 折纸鹤。每两个同学一组,每个 同学折3只纸鹤,每个小组一共 折了多少只纸鹤? (2)三(1)班一部分同学为布置 教室折纸鹤。每个小组折6只纸 鹤,8个小组一共折了多少只纸 鹤? 2.如果将这样的两道题合在 一起,你能解决吗?今天我们要 学习的是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 题。 板书课题:用连乘的方法解 决问题 1.观看课件,独立分析,口述答案。 (1)根据“每个同学折的只数×人 数=每个小组一共折的只数”得出:3 ×2=6(只)。 (2)根据“每个小组折的只数×小 组数=8个小组一共折的只数”得出:6 ×8=48(只)。 2.明确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1.看图列算式。 (1) (2) 答案:(1)3×4=12(枝) (2)5×3=15(个) 2.填一填。 学校教学楼有4层,每层 有12间教室,每间教室里装6 盏日光灯。一共要装多少盏日

人教版三数上 第6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教案:第1课时 笔算乘法(1)

2.笔算乘法 第1课时笔算乘法(1) ?教学内容 教科书P60例1及“做一做”,完成教科书P63“练习十三”第2题。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理解每一步计算的含义,能正确地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不 进位)的笔算。 2.在自主探索、交流学习中,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会用已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课件出示教科书P60例1主题图。 师:从这幅图中,你们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情预设】三名同学、三盒彩笔(一盒12支)。 师:你能从这幅图中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呢? 【学情预设】学生会提出:一共有多少支彩笔? 师: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3盒大约有多少支彩笔?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到每盒按10支算,3盒就是30支。所以大约有30多支。 师:如果我们要知道彩笔准确的支数,该怎么办呢? 【学情预设】学生会想到求3个12是多少可以列式12×3。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2×3。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提出问题,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激 发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欲望。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1.尝试计算。 师:请同学们用尽可能多的方法计算出12×3等于多少。 ◎教学笔记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让学生充分 经历动手操作过 程,体会从具体到 抽象的过程。

师:动脑筋想一想,该怎样计算呢?把你的方法写下来。算完后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全班交流、反馈。 【学情预设】预设1:摆学具数出小棒的数量。 预设2:口算:12+12+12=36。 预设3:12× 3=36。 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学情预设】预设1:我是用连加的方法算出来的,3个12相加等于36。 预设2:我也是用连加的方法算出来的,12个3相加等于36。 预设3:我是用口算的方法,我先把12分成10和2,然后算2乘3等于6,再算10乘3等于30,30再加上6等于36。 师:你理解各种方法的算理吗?你喜欢哪一种方法呢?理由是什么? 【学情预设】同学们通过讨论得出结论:用乘法计算的方法更简单。因为如果加数多了,加法计算就很麻烦。 【设计意图】先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引出计算的需要。再在计算中呈现连加、口算等多种算法,体现算法的多样化。 2.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新知。 师:那我们能不能把第三种方法的三个算式像加法竖式那样合并成一个竖式呢? (1)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的方法。 (2)汇报交流,反馈算法。 【学情预设】预设1:先用3乘个位上的2得6,写在个位上,表示6个一。再用3乘十位上的1得3,写在十位上,表示3个十,结果就是36。 预设2:2×3=6,6写在个位上,表示6个一;10×3=30表示3个十,3写在十位上,结果等于36。 预设3:先用十位上的1乘3,表示3个十,写在十位上。再用个位上的2乘3得6,表示6个一,写在个位上,结果就是36。 【设计意图】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学习过加法竖式和减法竖式的写法,也在口算乘法的学习中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所以设计让学生自主尝试列乘法竖式计算,达到知识迁移的效果。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明确口算和笔算的算理是一样的,只是形式不同而已。 (3)师生互动,交流算法。 师:怎样列竖式?先从哪一位乘起? 教师边板书边与学生交流:在列乘法竖式时,先写第一个乘数12,再写乘号,然后写第二个乘数3,注意3所在的位置。 师:乘的时候,要从个位乘起,用3和个位上的2相乘得6,接着用3乘十位上的1,得到的3写在十位上,结果是36。 可以把刚才的竖式简写成下面的形式。师:如果百位上还有数,还要怎样算?◎教学笔记【教学提示】 充分利用学生在口算乘法的学习中积累的数学活动经验,自主探索笔算乘法竖式的写法。 【教学提示】 注意对每一步算式中的各个数的含义进行说明,使学生明确算理。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 笔算乘法

第6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2.笔算乘法 第2课时笔算乘法(不连续进位) 【教学内容】 教材第61页例2。 【教学目标】 1.经历只含有一次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计算过程,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进而类推“满几十进几”的算法,初步掌握进位法则,并正确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的学习习惯。 3.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更加爱学数学、乐学数学。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历只含有一次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计算过程,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进而类推“满几十进几”的算法,并正确进行计算。难点:掌握笔算乘法中的进位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1.教师:同学们,我们来做口算接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课件出示题目: 5×7= 6×4= 9×3= 20×4= 300×3= 30×8= 1×3+2= 2×4+1= 3×2+5=

2.教师:刚才你们口算题做得真不错。老师还想看看你们笔算乘法学得怎样,敢不敢试试? 列竖式计算。 12×4432×2 学生从中选一道独立完成。反馈时,教师问学生:你是怎么算的?教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笔算乘法。 板书课题:笔算乘法(不连续进位)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引入新课,教学例2。 16×3= 教师:为什么要用乘法算?说说算式的含义。 2.探究“16×3”的笔算方法。 (1)尝试计算16×3。 教师:16×3的积到底是多少呢?请大家在练习本上试着做做看。有困难的同学可以摆摆小棒。 教师板书: 教师:比较摆小棒和竖式计算的方法,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的确,就像大家所说的,竖式计算的方法与摆小棒的思路是一样的。看来借助学具操作,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算理。 (2)规范格式,理解深化。 教师:为了书写简便,竖式可简写为: 16×348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3课时 笔算乘法

2、笔算乘法 第3课时笔算乘法 课题: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2、理解用第二个因属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的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教学重难点: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 52×10 43×30 12×40 31×20 17×20 2、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41×7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46页例1. 出示图,让学生说一说,这幅图所展示的情景是什么。 (王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12套,每套书有14本,她在想一共买了多少本) 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如何列式。引导学生去想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 指导:你能不能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探究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个问题呢? 组织学生用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把讨论的结果记录在练习本上,然后各组选代表说出本组的想法,展示各组不同的计算过程和结果。例:14×10=140(本)14×2=28(本) 140+28=168(本)或14×12=168(本) 有些学生会想到把12看成10和2的和,先用14×10,再用14×2,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 有些学生可能由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乘法,想到两位数乘两位数也

可以用笔算,但学生们在写竖式时不一定能写对,或其中的道理也不是很清楚,所以教师要在这里重点指导。 先让学生说他是如何写的,在这过程中针对学生说得不对或不清楚的地方,教师要加以指导,也可以让写得对的组给同学讲一讲。 教师在指导分析过程中,要把每步板书详细列出。 教师归纳总结,板书强调每步难点。 在总结过程中提问: (1)两位数乘两位数一种是口算方法,一种是笔算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好? (2)笔算中乘了几层,为什么?乘得的结果怎么样? (3)十位上的1和14乘完后,“4”为什么和十位对齐? 教师总结完后出示课题,说明我们今天主要学习的是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而且是不进位的。 2、指导学习完成“做一做”。 (1)让学生先独立完成这4道题,选4个学生板演。 完成后由在黑板上做题的学生说出计算过程,全班学生倾听,互相弥补不足,教师要把关键的第二层积用彩色笔描出,引起学生们的注意。(2)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第2题的4道竖式计算题,集体订正。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笔算下列各题。 2 1 1 2 2 4 2 2 ×1 3 ×1 4 ×1 2 ×3 3 2、列竖式计算。 33×33= 12×12= 11×26= 41×21= 3、饭店买来21袋茶叶,每袋23元,买这些茶叶共用去多少元? 4、每个教室需要11米白纱布做窗帘,17个教室共需白纱布多少米? 四、思维训练 1、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2 2 1 2 3 2 ×1 4 ×1 3 ×1 3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4课时 笔算乘法复习课

第4课时笔算乘法复习课 课题:笔算乘法复习课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 2、运用所学: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和会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1、复习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34×20 17× 10 13×30 21×30 43×20 32×40 51× 70 63×30 72×10 巩固复习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为复习笔算打好基础。 2、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12×44 32× 13 42×11 21×23 指名四位同学到黑板上完成,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完成后每个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指名学生任选一题说出计算过程。 3、教师小结: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时,用第二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再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二、巩固练习 1、笔算。 12×44 32× 13 42×11 21×23 23×32 41× 21 22×23 34×12 全体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集体订正结果。 2、39×11 31×31 23×33 22×24 12×41 让同学们任选两题在练习本上完成(竖式计算),老师巡视,把完成既正确书写又好的同学的练习本进行展示,让其他同学向他学习,并把这道题的卡片送给这位同学,以示鼓励和表扬。 3、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47页的第 4、第5题,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列式计算,写出计算过程和结果。 这两道题是图文结合题,所以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题和图,正确找出

解决问题的信息数据。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列竖式计算。 34×21 31× 13 12×12 22×11 11×25 2、每个胶卷售价21元,买14个交卷要用多少元? 3、每箱苹果重13千克,32箱苹果共重多少千克? 4、每个工人每天挖树坑11个,15个工人一天挖树坑多少个? 四、思维训练 1、连一连。 18×10 860 31×12 605 20×43 180 55×11 372 2、小华每天坚持写13个毛笔字,他在7月和9月共写了多少个毛笔字? 3、李老师买了2个足球,张老师买了4个篮球,王老师买了1个足球、1个篮球、3个网球,他们每人所用的钱正好相等,1个足球的价钱相当于几个网球的价钱? 反思: 以下为赠送文档: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4.两位数乘两位数2.笔算乘法第3课时 练习课(教案)教案

第3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 笔算乘法练习课(教材第48页练习十第6~9题和第50~51页练习十一第3~10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解题策略意识。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使学生能较熟练地掌握两位数乘多位数计算法则。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前两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几个游戏,四个大组来进行比赛,看看哪一个组获得的五角星最多,你们对自己有信心吗?现在,游戏开始。 游戏一:“火车跑跑跑”。 1.介绍玩法: 有12道乘法口算题。老师对四个组的同学随机点名回答,每答对1题得一颗五角星,看看哪个组得分最高。 20×6 35×20 23×30 20×18 31×30 40×20 20×7 26×30 23×40 40×18 36×20 30×26 通过玩游戏,提高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又能够帮助他们复习乘法口算。加强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

2.活动开展。 3.教师小结: 师:大家反应真快,口算得又对又快。祝贺第()组暂时获胜。 【练习讲授】 一、游戏互动。 1.游戏二:“穿越彩虹桥”。 方法:请同学们在本子上用竖式计算屏幕上的两道题,老师每组抽一个同学的来展示,准确完成的组才能通过“彩虹桥”,获取一颗五角星。 (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巡视时每组抽取一个学生的作业) (2)抽几名学生说一说每步计算是求什么?(重点讲十位上的数分别乘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积分别是几) (3)展示学生的作业并统计得分。 通过这个游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与以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不同的地方,应该注意计算的顺序。 2.游戏三:“蜜蜂采花蜜”。 方法: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通过计算,找出哪只蜜蜂采哪朵花,每组帮助一只蜜蜂,第一组帮第一只,以此类推,看哪个组算得又快又准,格式又正确。 (1)让学生独立计算。 (2)集体订正。 完成第48页练习十第6、9题和第51页练习十一第6题。 通过玩游戏,要求学生按格式要求完成练习,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和准确性,使学生养成书写的好习惯。 3.游戏四:“小小啄木鸟”。 方法:我们来当啄木鸟,帮大树们检查哪棵树生病了。看谁能当一位优秀的“啄木鸟”医生。 完成第50页练习十一第3题。 (1)齐读题目(不用改正)。 (2)要求: a.每个同学自己细心检查3棵树。

《笔算乘法 第4课时 解决问题(1) 》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笔算乘法第4课时解决问题(1)》教学设计 宾川县金牛镇第二完全小学辛永忠 一、概述 〃小学数学三年级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84、85页一课时 〃知道数量和单价,求总价总价=数量×单价。 〃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掌握较复杂的“已知每份数和份数,求总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两位数连乘的计算能力和计算技巧,学会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中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与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数量关系列式解答 难点:根据数量关系用多种方法列式解答。 四、教学用具 1、价格表 2、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笔算两位数乘法 2、常见数量间关系 (二)新知识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教师出示课件,让学生了解生活与数学的关系,然后导入课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类似的数学问题,要用我们学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 2、板书课题:解决问题(1) 【新课讲授】 教学教材第52页例3。 (1)、出示例3情景图。超市一周卖出5箱保温壶,每个保温壶卖45元。一共卖了多少钱? (2)、阅读与理解。 <1>学生读题,获取信息。已知什么,要求什么?怎么列式? <2>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已知每箱保温壶有12个,一共卖出了5箱,每个保温壶需45元,要求一共卖了多少钱。 (3)、分析与解答。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1.1 口算乘法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口算乘法 教材第41、第42页的内容。 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1.体验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多种口算方法。 2.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多媒体课件或幻灯片,卡片。 口算练习。 30×3=20×6=20×4=13×3= 2×4=200×4=9×50=120×2= 40×7=2×3=23×2=400×2= 让学生任选两题说说口算的方法。 1.学习教材第41页例1。 投影出示例1。 教师:观察情景图,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学生1:我知道每筐装15盒草莓。 学生2:我知道一共买了3筐。 学生3:问题是求3筐草莓有多少盒。

教师:要求3筐草莓有多少盒,也就是求3个15是多少,怎样列式呢?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15×3。 教师: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口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学生汇报如下: 方法一:将15分成10和5,口算10×3=30,5×3=15,30+15=45。 方法二:根据竖式计算的方法,想5×3=15,个位上的数相乘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十位上的数1和3相乘得3个十,加上个位上进上来的1个十,就是4个十,口算结果是。 教师对学生的口算方法给予归纳总结并板书,在黑板上加以评价,方便全体学生了解不同方法的口算过程。 【设计意图:教师点评每一种方法,强化学生对口算方法和口算过程的了解,同时用点评的方式给学生以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信心】 教师:想一想,150×3=。 学生分小组讨论计算方法,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学生汇报计算方法,教师板书。 小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可以把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积与一位数乘一位数的积相加,就可以算出结果;还可以利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进行口算。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即先口算几百几十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在后面添一个0。 2.学习教材第42页例2。 投影出示例2。 教师:观察情景图,你从中知道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学生1:我知道橙子每盒6个,问题是求10盒有多少个。 学生2:我知道苹果每盒有12个,问题是求20盒有多少个。 教师:要求10盒有多少个橙子,怎样列式呢?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6×10。 教师: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口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学生总结口算方法,老师板书。 口算10×6时,可以利用乘法口诀“六九五十四”求出9个6是多少,由于算式中要求的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4课时 进位的笔算乘法教案(优选)

第4课时进位的笔算乘法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笔算乘法(教材第49页例2及第50页练习十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2.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3.培养认真细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提问:前三道题和最后一道题有什么不同?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上面这几道计算题都是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今天我们

继续来探讨较复杂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揭示课题:笔算乘法(进位) 【新课讲授】 1.导入:我们为了补充能量,学校在午餐时为同学们准备了酸奶,大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呢? 2.课件出示例2情景图。 春风小学有37个班,平均每班有48人,一顿午餐要为每人配备一盒酸奶,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 你从中获得了什么信息?应该怎样列式计算呢? 引导学生列式:48×37= 3.各组讨论:怎样计算48×37。 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 4.组织交流。 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不容易说清楚的,就写在黑板上。 (1)48≈50 37≈40 50×40=2000 大约2000盒。 (2)50×37=1850 50-48=2 37×2=74 1850-74=1776 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3)48×7=336 48×30=1440 336+1440=1776

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5.师生评议。 (1)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2)教师对学生发表的意见给以肯定或补充。使学生了解每一种算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先用个位的7去乘48,乘得的结果的末位同个位对齐,计算中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再用十位上的3去乘48,乘得的结果表示几个十,末位同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3)重点评议笔算。 用检查竖式每一步计算的方式,再现笔算过程。 在此基础上,夸赞学生:能用刚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今天的新问题。并且,能正确解决乘的过程中的进位问题。你们真棒! 6.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计算方法: 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先用一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与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这个乘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与乘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50页练习十一第1题。 完成计算后,组织交流。说出笔算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笔算过程的了解。 23×34=782 54×29=1566 47×62=2914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2.3 笔算乘法 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笔算乘法 教材第49页的例2及“做一做”,练习十一的第1、第2题。 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1.能够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例2主题图,彩色笔。 1.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 38×10=20×14=91×40=81×60= 72×30=50×31=62×30=70×21= 2.笔算。 35×7=23×21= 让学生集体完成并指名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完成,做完后请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全班集体订正。 1.学习教材第49页例2。 投影出示例2。 教师:读一读题,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学生1:我知道春风小学有37个班,平均每班有48人。

学生2:我知道一顿午餐要为每人配备一盒酸奶。 学生3:问题是求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 老师:要求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也就是求37个48是多少,怎样列式呢?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37×48。 老师: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计算方法。 学生汇报如下。 (1)估算方法。 48≈50 37≈40 50×40=2000(盒) 大约有2000盒。 (2)笔算方法。 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7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方法与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7乘8得56,在个位上写6,向十位进5;7再乘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4,得28个十,加上个位进上来的5个十,得33个十,所以在十位上写3,百位上也写3;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3去乘48,所得积的末位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列式解答: 48×37=1776(盒) 答: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怎样计算。学生讨论后总结。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进位乘法和不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相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分别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与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相加时不要忘记加进位的数。 教师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第三种方法,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今天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和我们复习时做的题有什么不同呢?(今天学习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教师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2.指导完成下面的练习。

《笔算乘法》教案

《笔算乘法》教案 第一课时笔算乘法(一)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2、理解用第二个因属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的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教学重点 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教具准备 例1主题图、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 52×10 4×30 12×40 31×20 17×20 2、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41×7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46页例1。 出示图,让学生说一说,这幅图所展示的情景是什么。 (王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12套,每套书有14本,她在想一共买了多少本) 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如何列式。引导学生去想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 指导:你能不能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探究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个问题呢? 组织学生用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把讨论的结果记录在练习本上,然后各组选代表说出本组的想法,展示各组不同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例:14×10=140(本)14×2=28(本) 140+28=168(本)或14×12=168(本) 有些学生会想到把12看成10和2的和,先用14×10,再用14×2,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有些学生可能由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乘法,想到两位数乘两位数也可以用笔算,

但学生们在写竖式时不一定能写对,或其中的道理也不是很清楚,所以教师要在这里重点指导。 先让学生说他是如何写的,在这过程中针对学生说得不对或不清楚的地方,教师要加以指导,也可以让写得对的组给同学讲一讲。 教师在指导分析过程中,要把每步板书详细列出。 教师归纳总结,板书强调每步难点。 在总结过程中提问: (1)两位数乘两位数一种是口算方法,一种是笔算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好? (2)笔算中乘了几层,为什么?乘得的结果怎么样? (3)十位上的1和14乘完后,“4”为什么和十位对齐? 教师总结完后出示课题,说明我们今天主要学习的是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而且是不进位的。 2、指导学习完成“做一做”。 (1)让学生先独立完成这4道题,选4个学生板演。 完成后由在黑板上做题的学生说出计算过程,全班学生倾听,互相弥补不足,教师要把关键的第二层积用彩色笔描出,引起学生们的注意。 (2)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第2题的4道竖式计算题,集体订正。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笔算下列各题。 2 1 1 2 2 4 2 2 ×1 3 ×1 4 ×1 2 ×3 3 2、列竖式计算。 33×33=12×12=11×26=41×21= 3、饭店买来21袋茶叶,每袋23元,买这些茶叶共用去多少元? 4、每个教室需要11米白纱布做窗帘,17个教室共需白纱布多少米? 四、思维训练 1、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2 2 1 2 3 2 ×1 4 ×1 3 ×1 3 8 8 3 6 9 6 2 2 2 3 2 1 1 0 5 6 4 1 6 ()()() 2、长途电话的收费标准为每分钟1元2角,爸爸打长途电话共用了14分钟,应付多少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第四课时笔算乘法(三) 同步测试A卷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四课时笔算乘法(三)同步测试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 一、填空题。 (共4题;共6分) 1. (1分) 9乘208,积是________ 2. (1分) 3乘251,积是________ 3. (2分) (2019三上·聊城期中) 609×5积的中间有________个0,300÷6商的末尾有________个0。 4. (2分)估一估,算一算 67×3=________823×6=________ 二、判断题。 (共4题;共8分) 5. (2分)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大于两个数相除的商。() 6. (2分)判断对错 172×4=488 7. (2分)判断对错. 304×6=1804 8. (2分) (2019四下·蓝山期中) 一个因数的中间有0,则积的中间也一定有0.() 三、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9. (2分)3×999的积与3000相比,()。 A . 多7

B . 少7 C . 少3 10. (2分) (2019三下·惠阳期中) 下面算式中,与42×30的计算结果不同的是()。 A . 420×3 B . 21×60 C . 402×3 11. (2分)一箱货物重400千克,5箱同样的货物重() A . 200千克 B . 2千克 C . 2吨 12. (2分) (2018三上·汽开区期中) 600×5积的末尾有()个0. A . 1 B . 2 C . 3 四、解答题。 (共3题;共20分) 13. (10分) (2020四上·唐县期末)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居民出行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尤其是高速列车的开通,大大减少了我们出行的时间.乘坐快速列车从石家庄到广州大约需要24小时,现在乘坐高速列车,大约9时就到达广州了. (1)高速列车平均每小时大约行220千米,石家庄到广州的高铁线路长大约多少千米? (2)观察如图的铁路路线图,请你估算一下,乘坐同一列高速列车8:58从石家庄站出发,12:00会到达武汉吗?为什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3课时《笔算乘法(不进位)》优质教案

第4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第3课时笔算乘法(不进位)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2、理解用第二个因属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的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难点: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教学准备】 例1主题图、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 52×10 43×30 12×40 31×20 17×20 2、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41×7 二、探究新知 1.谈话导入: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但有时也需要我们计算出准确的结果。例如到商店里买东西,要付多少钱是不能估算的,不能给大概的钱,必须算出准确的结果,所以我们还必须掌握笔算乘法。板书课题:笔算乘法(不进位) 2.出示教材第46页的例题1。 (1)出示主体图以及例题1: 王老师到书店买了一套书,共14本,王老师买了12套,一共买了多少本? (2)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要求一共买了多少本?该怎样列式? 14×12(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师:14乘2,我们已经会算,14乘12我们还没学过,这是用两位数乘的乘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提问:谁能把14乘12转化成我们已学过的知识呢?以4人为一小组讨论。 (3)汇报:一种方法可以把12本书分成10本和2本两部分,我们可求出10本书多少钱,再求出2本书多少钱,然后把这两部分的钱加起来就是王老师要付的钱。 板书: 师:刚才我们求一共买多少本书,计算时一共用了3个竖式,大家想一想,我们能不能把这3个竖式给并起来写成一个竖式呢? (4)讲解14乘12竖式。刚才我们是先算什么?怎样算?教师讲评时用纸把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盖住。那计算2乘14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先算2乘4表示8个一,再算2乘1表示2个十,合起来是28,在28的旁边注明14×2的积) 此时,教师揭去盖在第二个因数十位“1”的纸,并问:第二步要再算什么?怎样算?(第二步算的是10本书一共多少钱,用10乘14,得140,在140的旁边注明14×10的积) 教师对着竖式说明:十位上的1表示10,所以用十位的1乘14就是用10乘14,先用10乘4得40,4要写在十位上,个位写0,再用10去乘1,得10,但这个1不是表示1个十,10乘1得到的10应该表示10个十,10个十就是100,所以这个1必须写在百位上,因此,要在140的旁边注明1×10的积。 第三步算的是什么?(把10本书的钱和2本书的钱加起来,也就是把28和140加起来,得168) 说明:在把两个乘积加起来的时候,个位上是计算8加0,0只

2020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笔算乘法》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笔算乘法 教材第46页的例1及“做一做”。 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2.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1.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2.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例1主题图,彩色笔,投影仪。 1.口算。 52×10=43×30=12×40=31×20=17×20=21×30= 2.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41×7= 1.学习教材第46页例1。 出示例1的主题图,让学生说一说,这幅图所展示的情境是什么。(王老师去书店买书,买

了12套,每套书有14本,她在想一共买了多少本) 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如何列式。(14×12=)引导学生去想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 教师指导:我们前面复习了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你们能不能运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探究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教师组织学生用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把讨论的结果记录在练习本上,然后各组选代表说出本组的想法,展示各组不同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例:14×10=140(本)14×2=28(本)140+28=168(本)或14×12=168(本) 有些学生会想到把12看成10和2的和,先用14×10,再用14×2,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教师应该肯定这种做法,表扬能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学生)

例:14×12=168(本) 14 ×12 28 14 168 有些学生可能由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乘法,想到两位数乘两位数也可以用笔算,但学生们在写竖式时不一定能写对,或其中的道理也不是很清楚,所以教师要在这里重点指导。 先让学生说他是如何写的,在这个过程中针对学生说得不对或不清楚的地方,教师要加以指导,也可以让写得对的组给同学们讲一讲。(14乘12我们可以先不看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想成14乘2,按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就可以得到28,这是第一层的计算,再用十位上的“1”去乘14,乘的方法与个位上的2乘14的方法一样,但乘得的结果的末位数要对准第一个因数的十位上的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 教师在指导分析过程中,要把每步板书详细列出。 教师归纳总结,板书强调每步难点。 14×12=168 14×10=140 14×2=28 28+140=168 在总结过程中提问: (1)两位数乘两位数一种是口算方法,一种是笔算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好? (2)笔算中乘了几层,为什么?乘得的结果怎么样?(乘了两层,因为第二个因数是两位数,2

2020春三年级数学下册4两位数乘两位数第4课时笔算乘法(进位)教案新人教版.doc

第 4 课时笔算乘法(进位) 教学内容 教材第 49 页例 2 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 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在学习 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 能够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教学难点 :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 ( 两位数乘整十数 ) 。 38×10 20×14 91×40 81×60 72×30 50×31 62×30 70×21 2. 笔算。 35×7=23×21= 让学生集体完成并指名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完成, 做完后请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 全班集 体订正。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 49 页例 2。 出示例 2。 教师 : 读一读题 , 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跟同伴说一说。 师 : 要求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 , 也就是求 37 个 48 是多少 , 怎样列式呢 ? 学生回答 , 老师板书 :37 ×48。 老师 : 怎样计算呢 ?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方法去想, 也可以小组讨论, 看看怎样得出得数, 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计算方法。 (1) 估算方法 :48 ≈50,37 ≈40,50 ×40=2000(盒) 。 大约有 2000 盒。 (2) 笔算方法 : 先用第二个数个位上的7 去乘第一个数各数位上的数, 方法与两位数乘一 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7 乘 8 得 56, 在个位上写6, 向十位进5;7 再乘第一个数十位上的4, 得 28 个十 , 加上个位进上来的 5 个十 , 得 33 个十 , 所以在十位上写3, 百位上也写3; 再用第二个数十位上的 3 乘 48, 所得的积的末位和十位对齐, 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列式解答 :48 ×37=1776(盒 ) 。 答 : 一共需要1776 盒酸奶。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两位数乘两位数怎样计算。学生讨论后总结。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进位乘法和不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相同, 第二个 数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分别与第一个数相乘时, 与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 就要向前一 位进几 , 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相加时不要忘记加进位的数。 1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案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 46页例1、做一做,练习十第2题。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理解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理解并掌握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的意识,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掌握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不进位)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在上课之前呢,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从前,有一只聪明可爱的兔八哥住在森林深处的城堡里,他很喜欢破解难题。这天,兔八哥正要出门去拔萝卜,可是他家的门前突然出现了三块大石头,挡住了去路,是搬也搬不动,推也推不走啊。于是,他仔细地观察了一下,原来啊,这些石头上都是有问题的,只有把这些问题解决了,石头才会消失。只是,看了这些问题以后,聪明的兔八哥也被难倒了。同学

们,你们愿意帮助他吗? 好!那我们就一起来帮帮他吧。 1、出示课件(石头上的问题迅速的口算出来) 15×10= 24×10=25×20= 2、同学们都很棒,全部答对了,给自己鼓励一下。 同学们很厉害啊,那你们有信心接受老师接下来的考验么? 现在请两位同学来帮老师出一个多位数乘以一位数的乘法算式题?(同桌之间相互交换,出题的同学,给大家讲自己出的算式题)既然大家都已经熟练掌握了多位数乘以一位数的乘法算式题了,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它的升级版,那就是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 我们现在来看一下学习目标。请同学们根据学校目标来预习学习。 二、进入学习乐园——探究新知 1、出示课本46页例1的情境图 (1)学生观察:画面上都画了些什么?你收集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提出了什么问题? (2)要算一共买了多少本,该怎么列式呢?(14×12)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又怎样计算14×12的积呢? 2、课件出示学习指导 3、请同学们根据学习指导分小组讨论,尝试计算 4、全班交流,相互议一议,整理算法。 方法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