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GSM网络预规划

GSM网络预规划

GSM网络预规划
GSM网络预规划

目 录

1-14

1.9 结束语..........................................................1-141.8.2 室内覆盖系统................................................1-131.8.1 双频网.....................................................1-13

1.8 其他特殊问题.....................................................1-131.7 位置区规划......................................................1-131.6 传播模型校正.....................................................1-121.5.5 覆盖预测和频率规划..........................................1-111.5.4 基站工程参数设计............................................1-101.5.3 网络结构设计................................................1-101.5.2 基站布局规划................................................1-101.5.1 无线预规划准备..............................................1-10

1.5 详细预规划......................................................1-91.4.2 BTS 数量确定.................................................1-81.4.1 小区范围确定.................................................1-8

1.4 基站数量分析......................................................1-71.3.7 话务分析....................................................1-71.3.6 链路预算....................................................1-61.3.5 传播环境勘测.................................................1-61.3.4 覆盖区域调查.................................................1-51.3.3 技术假设....................................................1-41.3.2 网络规划设计要求.............................................1-41.3.1 地理信息....................................................1-4

1.3 预规划准备.......................................................1-31.

2.2 网络性能讨论.................................................1-21.2.1 网络建设目标确认.............................................1-2

1.2 预规划依据.......................................................1-11.1 概述.............................................................1-1

第1章 GSM 网络预规划

....................................................

第1章 GSM网络预规划

1.1 概述

无线网络预规划是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重要环节,需要在综合分析已有网络

运行状况(若不是新建网络)的基础上,合理规划无线网络的工程参数(如

站址布局、基站数量、基站站型等),在建设成本允许的前提下,满足运营

商对网络覆盖、容量和质量的要求。

一个优秀的GSM预规划方案需要规划工程师具有以下专业知识背景:

?链路预算

?无线传播模型与覆盖预测

?话务预测和容量分析

?频率规划

?天馈等

另外在开始规划前,还需要规划工程师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人口分布、收入

分布、地形环境等进行了解。

预规划通常属于售前工作,根据市场需求,预规划可以分成两种类型:

?简单预规划

?详细预规划

简单预规划就是根据运营商的标书要求,计算出满足覆盖要求和容量要求的

基站数量和载频数量,供运营商做投资决策。简单预规划通常不需要选定站

址,基站按理想网孔布局。在确定网络最大站型时仅考虑频率资源是否足够,

计划采用哪一种频率规划技术。一个中等规模网络(100个基站)的简单预

规划方案需要3个工作人日。简单预规划不需要电子地图。

详细预规划包括简单预规划的所有工作,除此之外还包括现网测试分析、站

址选择、链路预算、覆盖预测、组网结构、频率规划、关键小区参数规划等

工作。如果需要还应进行模型校正工作。一个中等规模网络的详细预规划方

案需要14个工作人日(假设电子地图已采购好并且不考虑现网测试和站址勘

测工作)。

需要着重提醒的是,不管是简单预规划还是详细预规划,与运营商的沟通十

分重要。规划之前需要就覆盖范围、覆盖电平、话务模型、频率资源等问题

与运营商的技术负责人进行详细的沟通。对海外市场更要重视沟通,确保双

方对标书的内容理解一致。

无线网络预规划工作需要包含的主要内容有:

a. 与运营商的技术讨论

b. 预规划准备

c. 简单预规划

d. 利用规划软件仿真(覆盖预测、容量规划、频率规划)

e. 现网测试

f. 模型校正

g. 关键小区参数规划

上述项目可以根据市场需要进行选择,例如简单预规划可以包括:a、b、

c、g;而详细预规划则可以包括:a、b、

d、

e、g。模型校正需要耗费很大的

人力物力,如若不是运营商特别要求,一般不做该项工作。仿真时所需传播

模型采用OKUMURA-HATA(GSM900宏蜂窝)或COST 231-HATA

(GSM1800宏蜂窝)模型,对于小区半径小于1km的微蜂窝可以采用

Walfish-Ikegami模型。如果无线传播环境相似,也可以采用在其它地方校正

过的传播模型。

1.2 预规划依据

与运营商的技术交流优先于任何预规划的工作。和运营商的讨论中,网络规

划人员可以了解运营商的技术要求和对网络建设的期望。根据网络建设的规

模对覆盖、通话质量等技术指标达成一致,对一些分工界面进行详细约定。

以下从两方面说明:

1.2.1 网络建设目标确认

首先与运营商一起讨论确定一些网络建设的技术条件,包括:

?覆盖区域界定

?覆盖区域内服务质量详细划分

?每用户忙时话务量

?Um接口服务等级(GOS)

?网络容量和用户增长率预测

?可用频段和使用限制

?站点或载波数量的限制

?室内或车内的穿透损耗

?天线和传播环境分析

?BTS性能和灵敏度

?无线规划工具

?基站命名和编号规范

?现有网络的基站资料

根据以上的这些技术条件,网络规划人员进行网络规划工作,并指导后续的

工程建设。这些技术条件如果有任何改动,会对网络建设带来一系列的影响。

所以,因此对以上的讨论结果应该用书面的形式固定下来。

1.2.2 网络性能讨论

标书中包含运营商对网络预期质量的要求,这些要求通常会以明确的、可以

考核的数字来提出,但也不排除个别运营商的要求比较模糊。网络规划工程

师应该在开始规划前与运营商就这些要求进行详细讨论。

网络性能衡量一般包括如下内容:

?关键性能指标(KPI)

?KPI的确认方式

?无线网络优化服务需求及方式

常用的KPI指标见表1-1:

表1-1 KPI指标

注:中国移动2002年新统计方法中TCH拥塞率统计点已经改为TCH占用遇全忙次数。详

细参见《话统分析》。另外,当运营商的考核指标改变时,上述KPI指标也应改变。

其中,主观话音质量评价指从无法辨别到完全清晰,按照移动通信行业标准

分为5级,见表1-2。

表1-2 主观话音质量评测(MOS)

3级以上话音质量可以入移动通信网,4级以上可入公用网。

1.3 预规划准备

1.3.1 地理信息

用户分布和地理环境是无线网络规划的参考基础。首先要收集覆盖区域的纸

件地图和数字地图,并在地图上标明本期规划要求的覆盖范围、用户分布。

数字地图包括高程、地物、线状数据。现在使用的ASSET格式的三维数字地

图是根据卫星照片或飞机航拍照片制作。另外还可从数字地图供应商处得到

MAPINFO 格式的二维数字地图。地图供应商具有从ASSET格式数据转换为

MAOINFO格式的软件。在使用路测软件时插入MAPINFO背景地图,便于测

试和分析。因二维地图缺乏高度信息,不适合用作覆盖预测。

ASSET V3.2版本具有把三维ASSET格式的数字地图转换成二维MAPINFO格

式的功能,也可以用专门的工具软件转换,如VECTRAN等。

1.3.2 网络规划设计要求

在开始规划前,必须准确地了解运营商对将要建设的网络所要达到的目标。

网络设计目标一般来自于标书或与其技术人员的讨论,表1-3列出了这些目

标。

表1-3 网络设计目标

注:

1. 话务效率在此是指为漫游、切换保留的无线容量。设计的系统无线容量×话务效率=

标书中要求的无线容量。

2. 覆盖概率越高,需要的衰落保护余量越高。

1.3.3 技术假设

由于会影响到网络质量,所有的技术假设都要与运营商确认并以文档的形式

记录下来。这些技术假设可能来自运营商或规划人员的经验。这些技术假设

将用于上下行链路平衡运算。

当运营商不能提供这些数据时,可以参考表1-4的推荐值:

表1-4 技术假设参考值

注:1. 站址越密,天线挂高越低。

2. 北方城市的建筑物穿透损耗一般高于南方城市。

1.3.4 覆盖区域调查

在不同类型的区域采用的信号传播模型不同,并由此决定了其覆盖区无线网

络的设计原则、网络结构、服务等级和频率复用方式。为便于确定小区的覆

盖范围,可将实现无线覆盖的区域划分以下几种类型:大城市、中等城市、

小城镇和农村。如表1-5所示。

表1-5 覆盖区域

在上述区域的连接部,还有各类的交通干道。类型包括:高速公路、国道、

主要省道、主要铁路和主要航道等、一般省道、铁路、航道等,此外还有山

间公路等等。这些区域同样需要考虑覆盖问题。

建议只在平原地区的乡村、地形受限的区域采用全向站满足覆盖需求,在大、

中、小城市以及高速公路上采用定向站。

在对覆盖敏感的地区建议不要采用全向站,全向站的站型不宜超过O2。

需要收集相关邻近区域已建网络的信息(包括分界处相邻基站的覆盖区设计、

频率计划等),为本区域内的规划做好准备。

1.3.5 传播环境勘测

传播环境勘测的主要目的是查看无线传播环境,熟悉环境地形,估计大致天

线挂高,估算路径损耗,得到基本的无线传播模型,用于覆盖预测时对

BTS数量的估计。必要的时候还要作传播模型的校正。

对于GSM900,无线路径损耗的简单计算公式如下:

PL DU = 147 + 1.25d + 41lgd

(Walfisch-Ikegami模型,假定 GSM900, h BTS < h obstacle, h BTS = 25m, street width

= 25m, building width = 50m, 用于密集市区损耗估计)

PL U = 127 + 38lgd

(Walfisch-Ikegami模型,假定 GSM900, h BTS > h obstacle, h BTS = 25m, street width

= 25m, building width = 50m, 用于一般市区损耗估计)

PL SU = 126 + 35lgd

(Okumura-Hata模型,假定 GSM900, hBTS = 30m, 用于郊区损耗估计)

PL RU = 116 + 35lgd

(Okumura-Hata模型,假定 GSM900, hBTS = 30m, 用于乡村损耗估计)

市区的覆盖预测应该采用Walfisch-Ikegami模型来计算。如果采用

Okumura-Hata模型,则不能更好地预测距离基站1km以内的移动台接收功率。

对于GSM1800,可以类推类似计算公式。

如果以上公式还不能满足要求,可以进行CW测试和模型校正。详细测试方

法见《传播模型校正》。

1.3.6 链路预算

链路预算使用了前面描述的覆盖目标参数和技术假设。对于不同的地形应该

有不同的链路计算公式。一般根据链路平衡的计算结果得到最大允许的链路

损耗。

通常认为上下行链路损耗是相同的。根据链路预算的结果设置基站/手机的发

射功率,避免基站/手机发射功率过大导致干扰和能源浪费。

1.3.7 话务分析

网络建设必须考虑经济可行性与合理性,只有对网络的初期和最终容量做出

预测,才能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网络的容量预测需要从人口分布、家庭收

入、固定电话使用率、国民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方面综合考虑。不同的资

费政策也是用户考虑入网的重要因素。在得到网络建设总容量预测值后,需

要对用户分布密度做出预测。从工程实际需要考虑,一般都是市区、郊县、

交通干道设基站,所以可以采用百分比的方法进行预测。网络建设初期,一

般市区用户所占总用户预测数的百分比大些,随网络建设的深入,郊县和交

通干道的用户数百分比增大。按照市区和郊县的划分,每用户的话务一般为

0.025Erl、0.020Erl。这样,根据话务量预测就可以得到具体某个基站需要的

话音信道数。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远期基站的话音信道数时,必须考

虑小区分裂的影响。

计算网络可承担的话务密度采用爱尔兰话务模型(GPRS业务暂不考虑)。

一般情况下,呼损根据实际情况采用2%或5%。参见表1-6:

表1-6 爱尔兰表

信道利用率是一个小区本身的忙时话务量与其理论话务量之间的比值,是评

价规划设计质量的重要指标,反应了网络的运营效率或无线资源的充分使用

度。网络运行追求高信道利用率低呼损。从上表可以看出,小区的载波数越

多,每TCH可承担的话务量越大,TCH信道的利用率越高。如果某个基站用

户数过少,运营商可能会推迟建设该基站。受小区覆盖范围和可用频率带宽

的限制,必须合理规划小区的容量,尽可能在保证良好话音质量的前提下提

高信道的利用率。在进行双频网络的建设中,考虑两个频段间的话务分担问

题时,就可以利用较为宽松的频率资源来降低网内同邻频干扰,减少对信道

使用的影响,提高网络利用率。

在实际运用中发现,基站小区的实际每线(TCH)话务量达到爱尔兰B表所

给出的每信道(TCH)话务量(2%呼损率)的85%~90%时,该基站小区出

现拥塞的概率显著增加。因此,我们一般以按爱尔兰B表所给出的话务量的

85%作为计算网络可承担的话务密度的依据。这些话务容量的预测数据需要

在网络建设的过程中逐步统计并加以完善。

1.4 基站数量分析

1.4.1 小区范围确定

根据最大链路损耗预算结果和传播模型的计算,规划人员基本能得出不同覆

盖地形下的小区覆盖范围。假设设备允许的最大路径损耗为131dB,按前述

的简化计算公式,对于一般市区的GSM900网络:

131=127+38lgd

解得d=1.2km。

小区覆盖面积根据六边形蜂窝图来计算。如图1-1所示。

图1-1 小区半径和覆盖面积

其中X为一个扇区的边界长度,R为小区半径。以X为边的等边三角形面积

S = R/2(cos30°)R/4 = (R2 )/16,

3

其中一个小区的面积6S = 6 (R2 )/16 = 3 (R2 )/8

33

则一个基站的覆盖面积为 18S,约为1.95R2

对于全向站,设其小区半径为r,其覆盖区域S = (3r2)/2 = 2.6r2

3

由此可知对于小区半径为1.2km的小区覆盖面积约为2.8km2。

1.4.2 BTS数量确定

根据上节中计算的小区覆盖面积和要求覆盖的区域面积,可以简单通过整除

来计算要求的基站数量。这个结果仅是从无线覆盖的角度计算得出的。

还要从容量的角度计算基站的数量。计算方法是根据前面确定的服务等级

GoS查爱尔兰B表得到每小区可以承担的话务量,再乘以每基站扇区数和基

站数量得出网络的最大话务容量。如果这个计算结果大于网络设计的目标值,

那么根据覆盖要求计算得出的基站数量是满足设计要求的结果。

如果这个计算结果小于网络容量的设计值,则需要增加更多的基站或增加每

个基站的配置来增加总的话务容量。根据实际工程的经验,网络提供的实际

话务容量应该是预期话务量的1.3倍左右,这样的网络不会出现较大程度的拥

塞。

需要注意基站的最大载频配置需要考虑频率资源是否足够,是否需要采用频

率紧密技术,是否需要跳频、功控等抗干扰功能。如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

在中国联通的GSM900上,站型超过S4/4/4(非孤站)以后网络质量根本无法

保证。

1.5 详细预规划

根据前面的工作结果,我们开始进行详细的预规划设计。

1.5.1 无线预规划准备

详细预规划需要使用象ASSET这样的规划工具。对城市和用户密度较大的地

区还需要具有分辨率不低于20m的数字地图。如果所用的数字地图和传播模

型是准确的,则覆盖预测具有很高的可信度。

对于用户稀疏的农村或其他平原地带可以使用空白数字地图。这种地图对地

物高度认为是相同的。在空白地图上的覆盖预测是不可信的,但仍然可以在

此基础上进行邻区规划和频率规划。

1.5.2 基站布局规划

网络规划人员在覆盖区域内设置基站。有两种方法来进行设计,一种是按照

标准网格的方式。网络规划人员按照标准网格的间距在覆盖区域内设置基站,

然后根据覆盖预测的结果对基站布局及其工程参数进行调整以满足覆盖要求。

如果得到满足要求的基站布局设计,还要对这种结构的容量进行分析。最终

的基站数目要满足系统容量的需求。容量设计的方法是仔细计算每个基站配

置的TRX数量,根据配置数量进行分析和调整。基站配置的调整是根据用户

分布来确定的,如果在某些地区不能满足要求,要增加基站,并重复上述过

程。这些计算过程在地理信息系统中有比较直观的图形显示和数据描述。

以上是采用标准网格进行设计的方法。另外一种预规划的方法是从特定区域

开始规划。这种方法是选择用户最密集或最难于规划的区域开始进行规划。

这需要在覆盖区域调查中掌握用户分布信息和地形地物信息。在这些关键区

域中选择中心站点,这些站点的作用是保证重点区域的覆盖和容量。在这些

站点布局完成后,再按照覆盖和容量的设计目标设计其他站点,最终得到满

足系统设计要求的布局方案。得到这个方案后,其他的后续步骤和前面的第

一种方法相同。

由于话务分布密度的不同和地形和地物的不规则性,导致无线覆盖的不规则,

所以基站站间距也不同。通常话务密度高的地区站间距小些,部分热点地区

还可以考虑采用微蜂窝和分布式天线提供多层次覆盖来满足容量。由于频率

资源限制,在满足容量的基础上,网络规划人员还要考虑避免干扰。一个网

络的基站分布没有标准方案,只是从整网的角度来考虑相互关系,选择较好

的方案。具体基站选址方法请参考《基站勘测》。

1.5.3 网络结构设计

在考虑基站布局时需要对网络结构进行深入分析。通常根据需要可将网络结

构按照天线高度分为高层站、中层站、低层站。网络中的主要话务量由中层

基站承担。

中层站指天线高度略高于建筑物的平均高度,天线一般安装在建筑物楼顶,

覆盖范围一般在几个街区范围内的基站。小城镇和农村中除部分因话务流向

控制或地形原因而特殊设置的高层站外,大部分的基站均为中层站。中层站

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利用频率资源(优于高层站),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吸收

话务量(优于低层站),在网络运行中一直承担着主要的话务量。中层站的

平均站距除农村外大部分在0.6~5km之间。在大城市中的中层站也有达到平

均站距0.6km以下的区域。但即使在大城市中,建议中层站的平均站距仍不

应小于0.4km。平均站距的进一步减小将使楼群对各基站间信号强弱的影响

更加明显并达到难以控制的程度。

高层站指天线高度远高于建筑物的平均高度,覆盖范围内涵盖了多个中层站

的基站。高层站对频率资源的使用效率较低,所以只应在大城市(常有多座

高架桥、环路、轻轨铁路,在这些道路上用户时速可达到60~80km)和个别

中等城市中部分高层建筑多的区域考虑建高层站或将原有的基站改设置为高

层站,其他中等城市、小城镇和农村中,除个别原有基站为话务流向控制或

地形原因而特殊设置为高层站外,一般不考虑建高层站。高层站的站址选取

应以少而精为原则。高层站还可以解决市区内高层建筑的覆盖、频率干扰问

题。

低层站指天线高度低于建筑物的平均高度,天线一般安装在建筑物低层外墙、

裙楼或低层建筑楼顶或建筑物室内,覆盖范围仅为一条街道、一条街道的一

部分或某建筑物室内的基站。低层站的频率使用效率较高,但吸收话务量的

能力较差,这主要是因为低层站的覆盖范围小,所以若其略偏离话务热点中

心地区就难以有较理想的话务量。因此,建设低层站时应考虑建该低层站的

目的是为了补充覆盖不足还是解决高话务量的问题,这关系到该低层站址位

置的选取及规模的确定。

通常网络建设初期以单层网方式设计为主,绝大多数基站设为中层站,基础

网络建成后根据话务量和覆盖的要求,补充和调整新的基站。在密集商业区

的极高话务区采用低层站(一般采用微蜂窝层、分布式天线系统,一方面满

足室内覆盖的要求,同时避免站距过近而带来的干扰和选站的困难问题),

进而发展为分层网络结构。

需要注意的是分层网的设计需要有较多的频率资源,对于频率资源紧张的网

络(如中国联通的GSM900)不宜采用。

1.5.4 基站工程参数设计

确定基站数量、配置和布局之后,下面进行基站工程参数的详细设计。基站

的地理数据由站址选择决定,包括天线位置的经纬度、地面海拔高度。

针对不同的覆盖区类型、网络结构、建筑物平均高度确定基站天线挂高。一

般情况下,建议市区的天线挂高在30米以下,城郊边缘朝向外围的小区天线

可以适当增加天线高度;全向基站与覆盖目标之间的相对高度不宜超过60 ~

70米。对于搬迁基站,需要根据网络建设情况、用户要求覆盖的目标、安装

环境来决定是否进行天线高度调整。某些山区由于地形原因需要把基站建在

山上时,要注意尽量选用定向天线,避免全向天线带来的“塔下黑”问题。

以前一般只在平原地区的山村、某种特殊地形、部分交通干道建设全向天线

的基站,其它区域内的基站基本上采用定向天线。随着网络建设的深入,以

及提倡广覆盖边际网的今天,全向基站明显不能满足覆盖要求。在用户密集

城区,基站(不包括微蜂窝和室内分布式天线系统)采用65°定向天线。为

避免相互干扰,天线增益不需要太高;用户分布较集中且较少又需要广覆盖

的基站,一般采用高增益的90°定向天线。

为确保网络设计结构的规范性,最大限度地避免干扰,建议在市区尽可能使

各基站各扇区的天线方向保持一致,例如都按0°/120°/240°或60°/180°

/300°设计。但在海、河流、交通干道、城郊结合部附近的基站,话务量不

均衡的地区,高楼林立的市区,天线的朝向都需做相应的调整。特别需要强

调的是:在大中小城市中,不少街道两旁都有高大建筑物,为避免波导效应,

附近的基站小区天线方位角不能正对街道安装。

天线下倾角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既要减少对同频小区的干扰,又要保证满足

覆盖区的范围,以免出现不必要的盲区;下倾过大时,必须考虑天线的前后

辐射比,避免天线的后瓣对背后小区产生干扰或天线旁瓣对相邻扇区的干扰。

一般说来,离水面较近的小区设计较大的下倾角,防止对对岸形成干扰;郊

区和交通干道小区不设机械下倾以加大覆盖。关于天线倾角对小区覆盖的影

响详见《天线倾角规划调整》。

1.5.5 覆盖预测和频率规划

根据以上设计的网络工程参数,就可以开始覆盖预测。

当发现覆盖预测结果与理想情况有所差别时,需要进行调整。一般措施有:

(1) 在小区的覆盖范围外有用户需求但建站不经济时,可采用直放站解决问

题。在覆盖范围内但信号较弱或存在盲区时,视情况决定是否能采用微蜂窝

解决。

(2) 相邻小区覆盖范围不重叠部分较大时,应考虑增高天线挂高或按照小区

分裂原则增加基站。

小区的覆盖区不满足同邻频干扰指标时,可以做出以下调整:

?调整小区信道配置

?调整站址或其他设计参数(包括天线型号、挂高、方位角、下倾角、发射功率),这需要考虑基站相互间的影响

在覆盖预测的基础上,下面就要制作频率计划和BCC规划。频率规划详细方

法见相关文档。ASSET采用智能本地搜索算法(ILSA)来进行自动频率规划。

可能需要经过不断修改约束条件多次循环才能得到符合要求的结果。这个结

果还需要有经验的网络规划工程仔细审核以优化整体效果。

通常对于简单预规划,无须进行详细的频率规划,但需要描述计划采用的频

率复用模式及规划思路。

1.6 传播模型校正

由于覆盖预测和频率规划方案都是按照传播模型计算的结果,所以传播模型

的准确程度影响整个预规划方案的质量。华为公司网络规划部已经作过一些

典型区域的传播模型校正工作。但是对于特殊情况或用户需求时,还可以对

具体网络覆盖区域作传播模型校正。详细方法参见《传播模型校正》。1.7 位置区规划

为了确定移动台的位置,每个GSM PLMN的覆盖区都被划分成许多位置区。

位置区的大小(即一个位置区码LAC所覆盖的范围大小)在系统中是一个非

常关键的因素。位置区的规划遵循以下原则:

(1) 位置区的划分不能过大或过小。如果LAC覆盖范围过小,则移动台发生

位置更新的过程将增多,从而增加了系统中的信令流量;反之,位置区覆盖

范围过大,则网络寻呼移动台的同一寻呼消息会在许多小区中发送,会导致

PCH信道负荷过重,同时增加Abis接口上的信令流量。位置区的计算跟不同

厂家的寻呼策略相关,具体见《位置区(LA)容量规划》。

(2) 尽量利用移动用户的地理分布和行为进行LAC的区域划分,达到在位置

区边缘位置更新较少的目的。例如在高话务的大城市,如果存在两个以上的

位置区,可以利用市区中的山体、河流等地形因素来作为位置区的边界,减

少两个位置区下不同小区的交叠深度。如果不存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位置区

的划分尽量不要以街道为界,边界不要放在话务量很高的地方(比如商场)。

一般要求位置区边界不与街道平行或垂直,而是斜交。在市区和城郊交界区

域,一般将位置区的边界放在外围一线的基站处,而不是放在话务密集的城

郊结合部,避免结合部用户频繁位置更新。

一般来说,位置区的规划需要跟运营商进行协调确定。在国内,CGI、CI等

的编码原则参考《编号规则》和《邮电900-1800技术体制》。

1.8 其他特殊问题

1.8.1 双频网

现在国内运营商使用双频网主要是由于用户量增加导致的频率资源不足。通

常,在覆盖区域内900网络已经实现良好覆盖,1800网络主要用于吸收话务

量。因此对于1800网络的预规划主要关注话务均衡的计算和双频配合的问题。

通过现有网络的OMC收集各900站点的话务量数据,并参考用户增长预测来

确定1800网络的基站和载频数量。1800MHz的传播损耗比900MHz的大,而

且为节省投资1800基站一般和900基站共站址建设。这样从无线覆盖的角度

对小区选择和重选、切换等大方面要进行配合,以免出现不必要的信令负荷。

如果需要,可以通过设计小区参数,使移动台尽量驻留在1800网络中;通过

分层分级的功能和各种切换算法使通话状态的移动台尽量挽留在1800网络中,

并仔细选择切换门限和切换的灵敏度以保证通话的质量。详细内容参见《双

频网规划》。

1.8.2 室内覆盖系统

增强室内覆盖是网络发展到一定阶段提高网络质量的有效方法。某些特殊地

区如建筑物内部深处、地下室、电梯和隧道等,常规室外蜂窝无法保证良好

覆盖。这时可以考虑使用其他一些技术来解决,如:

?直放站,

?微蜂窝或微基站

?分布式天线系统

?泄漏电缆

详细见《室内覆盖规划》、《直放站规划》。

1.9 结束语

网络预规划是移动通信建设的关键环节,决定了网络建成后的运行质量。在

预规划过程中也需要融合网络优化经验,使得所规划设计的网络一开通就能

达到或超过运营商的要求,减少网络优化工作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