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沛县煤炭资源过度开采及采区塌陷的若干问题

沛县煤炭资源过度开采及采区塌陷的若干问题

沛县煤炭资源过度开采及采区塌陷的若干问题
沛县煤炭资源过度开采及采区塌陷的若干问题

沛县煤炭资源过度开采及采区塌陷的若干问题

一块煤炭的形成,需要七千万到三亿五千万年的时间。煤炭是上天恩赐给一方水土的财富。我的家乡——沛县就属于这样的地方!

一.煤炭资源的开采为沛县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对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拉动作用。

沛县已探明储量约23.7亿吨,占江苏省的40%以上,徐州市的66%以上,而煤炭年产量占江苏省的50%以上,境内8对矿井,分别是大屯煤电集团的姚桥煤矿、徐庄煤矿、孔庄煤矿、龙东煤矿,徐州矿务集团的三河尖煤矿、张双楼煤矿,华润电力集团天能龙固煤矿、沛城煤矿。

应该说,三家集团,八家煤矿在沛县的开采,对沛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从运输、就业以及相应的服务业,带动了沛县的整体发展。而且随着煤化工、电力以及其他附属产业的兴起,延伸了沛县的产业链。江苏能源城市也成为沛县的一张名片。尤其大屯煤电公司在沛县成立指挥本部,有力的促进了沛县城市化的进程,加深了沛县和上海的经济融合,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地矿共荣。今天的沛县人,提到大屯煤电公司,都有一份特殊的情感和自豪。煤炭工业的高速发展,为沛县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但过度开采亦让沛县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有得必有失!光荣和利益背后是巨大的代价!沛县在大量开采原煤的同时也品尝到土地塌陷的苦果,据统计煤矿的开采给沛县带来7.92万亩土地不同程度塌陷(有三种类型:沉值在1米以下的面积1.93万亩;沉值在1—1.5米的面积2.5

万亩;沉值在1.5米以上的面积3.49万亩),涉及龙固、杨屯、大屯、安国、沛城、鹿楼、朱寨等7个镇、55个行政村,完全失去土地的农民已达6万多人。8对矿井闭坑时,最终我县将形成近23万亩采煤塌陷地,占全县耕地面积的近1/5。须搬迁村庄196个,涉及人口11.79多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6!而在煤炭集中地的沛北重镇龙固,塌陷地的情况更为严重,整个镇域地下又被采空的趋势。沛县作为平原地带,历来物产丰富,人口稠密,为江苏重要粮食基地,历史上有“丰沛收,养九州”的说法。全县土地面积1576平方公里,人口123万,耕地约114万亩,但人均耕地不足一亩,人地矛盾较为突出。沛县8对矿井年产煤1300万吨,按每万吨塌陷3.9亩,积水1.5亩计算,每年塌陷面积5070亩,积水面积1950亩。塌陷面积扩大,造成耕地锐减,带来的失地农民就业压力和社会不安定因素,将直接影响我县发展稳定的大局,对农业生产、煤炭企业的发展、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必然产生严重的后果,继而影响到当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沛县采煤塌陷地主要给沛县带来以下危害:

(一)、土地塌陷,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危害,陆地生态环境退变为水生生态环境,大片良田荒废,数万农民失地待业,塌陷造成的非积水塌陷地地域内地形起伏较大,地面凸凹不平,耕作极其不便,造成严重的作物减产。塌陷沼泽地,常年积水塌陷地地域内,农作物绝产,只有少量水产养,开发复垦难度大。这种景象在沛县北部乡镇处处可见,让人触目惊心。

(二)房屋受损,给农民生活带来危害。全县正在开采煤矿8座,新规划建设

矿井一座,由于沛县人口密集,居住稠密,因而造成房屋损害较重。

(三)、设施被毁,给当地农民生存带来危害,由于土地不断塌陷致使排灌设施、道路、管道、通讯等基础设施损毁严重,给农民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和影响,严重影响了当地农民的生活质量。

(四)、土地产出率下降,矿社关系恶化,由于土地的塌陷,田间水利设施涝能排、旱能灌的功能逐渐消失怠尽,遇多雨年份塌陷区一片汪洋,农作物基本绝产,致使当地农民到矿山企业闹事事件频发,严重影响到矿山企业的发展和当地的社会安定。

(五)、煤炭开采给沛县带来的潜在的地质危害。沛县目前煤矿规划面积约160平方公里,一旦煤炭开采完毕,将使沛县地下,尤其是北部呈空心化状态,长期的地质不确定因素尚需要进一步观察。

三.各煤矿利益集团争相肉食,疯狂滥采,严重影响沛县可持续发展部分煤矿在采煤过程中,违反程序“未搬盗采”、“未征先采”、“未补

强采”,采煤塌陷地复垦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近年来,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部分煤矿企业在未进行村庄搬迁前即先行开采,造成民房开裂严重,部分倒塌,特别在汛期,很多村庄积水达1-2米,上面烈日炎炎,下面积水成河,3万余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同时,因煤矿企业补偿偏低,且资金到位不及时,广大群众对此反应强烈,并对县镇两级政府产生不信任,塌陷区村庄搬迁工作实施困难,地方干部普遍存在不敢轻心(群众得不到应有补偿,随时可能上访)、不敢进村(群众无房住、无水吃,情绪激动,反应强烈)、不敢面对群众(群众利益得不到保护,无言以对)和不敢多想(将面对23万亩塌陷地和20余万失地农民,想起来后怕)“四不”现象,严重影响了全县发展稳定的大局。

四.江苏省重南轻北、重工轻农的政策是对沛县极大的不公平!

鉴于苏南历史上延续的经济基础较为雄厚,江苏省一直延续重南轻北、重工轻农的不公正政策!多年来,江苏省仅仅把徐州作为能源基地和粮食产区。这种不公正的政策严重波及到煤炭主产地的沛县。一方面沛县乃至徐州的煤矿大量的输送往苏南,支援苏南的工业发展,另一方面江苏省人民政府对矿区涉农政策的制定,在指导思想上大有保工压农之嫌,客观上一定程度造成对矿区塌陷地实地农民的伤害!沛县矿区耕地连年塌陷,使农民失去生存依赖。而土地补偿费和搬迁费等与相对相邻的山东和安徽要低的多,并且调整非常之慢,远远跟不上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在的新型农业已远非传统农业的收益可比,在当今亩收益数千元的新型农业的客观现实下,江苏省人民政府的政策对苏北农民的土地补偿难道依旧按照老黄历的几百元来补偿吗?塌陷地的失地农民,有些有务工人员的,尚可徘徊在温饱线上,而大多数一般的农户,仅靠塌陷地补偿费收益,已难糊口!日久必铸成社会动荡!而沛县的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依赖煤炭以及延伸产业,虽然近年来沛县政府和人民自力更生,不断进取,经济发展取得不小的成绩,在苏北24市县中排前列,但沛县的工业和重点发展的新型农业都离不开对土地的依托。沛

县煤矿产区一旦煤炭开采完毕后,带来的将是产业空心化和土地生态灾难!而至今江苏省尚未有整体的扶持政策和长远规划!

苏南苏北共同发展,江苏省的整体发展步伐才可能更快。历史的原因造成苏北和苏南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水平的差距,作为为江苏发展做出特殊贡献的苏北欠发达地区的能源基地,江苏省理应给与给予更多的扶持和优惠政策,沛县乃至徐州同样是江苏省的孩子。从文化上讲,沛县汉文化是江苏文化的重要一环,江苏的文化汉风吴韵,沛县是以徐州为核心的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策源地。汉文化在人文思想、政治体制、道德观念等方面为中国历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在当今文化寻根的时代,沛县的汉文化底蕴和资源必将取得更加重要的地位。沛县北部龙固一代为湖陵古城遗址,历史沉淀深厚,其文化遗存将为也为研究战国和汉代历史提供了新的实证。失去了沛县,以至徐州,江苏便少了三分雄浑和大气。从文化到煤炭资源,沛县都曾经为江苏做出过卓越的贡献。江苏省理应在省委、市委推进徐州老工业基地振兴重大决策加快实施的新局势下,全面平衡矿农利益和沛县煤炭基地利益,尽快修订相关政策文件,调整相关惠农政策,实现矿地共荣,扶持江苏边陲煤炭基地,与苏南缩小差距,共享小康!

五,对沛县现状的若干建议和看法

这片土地,是大风歌奏响的宝地,是前辈们留下足迹的地方,也是未来子孙生存繁衍的空间!我们爱这片土地,所以倾注感情,所以关注沛县的明天。按照目前的煤炭开采速度,预计十多年后,沛县的可开采煤炭基本被开采罄尽,到时众多煤矿将撤出沛县,那么最后,留给沛县的将会是什么?沛县的北部煤矿区将会出现更多的塌陷地!如果出现水患,北部地区有可能和微山湖连在一起,龙固等地将会成为汪泽中的孤岛!

我们恳请江苏省有关部门,重视沛县矿区的可持续划发展,监督制定合理的煤田规划,不要把沛县的煤炭开采磬尽,不要给沛县留下千疮百孔的地下空间,这片土地,是我们后世万代生存的空间!

我们恳请江苏省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更大力度的支持沛县塌陷区土地复垦,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争取以最低投入实现高效产出又是关键。把无积水、积水较浅的采煤塌陷地及部分塌陷沼泽地,以优先发展农业为重点,通过工程措施削高补低、修复整平,并改善水利条件,复垦治理恢复耕种,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具有现代意义的、可持续发展的高效生态农业体系。

几家煤炭利益集团,我们支持你们在沛县开采煤炭,支援国家建设!这是沛县人应有的责任,应尽的义务!但呼吁你们坚持公平的原则,制定合理的矿区规划,合理适度的开采煤炭,保障我们沛县可持续的发展!你们日出斗金的时候,多考虑下沛县地方的长久利益,多想想失地的农民!恳求你们给沛县人民留点生存的空间!毕竟十多年后,当你们随着煤炭的消失而离开,我们还得坚守这片土地!

煤矿水资源论证报告

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报批稿) 二O一九年三月

水资源论证资质证书水论证乙字第15205017号 审定:谭明毅 审查:张玉明(0522093) 校核:罗康(0635059) 项目负责:程福明 报告编写:蒋华玲(0522092) 工作人员:李红祥(0635057) 陈安忠(0635060) 郭剑 李勇

目录 1 总论 (1) 1.1项目来源 (1) 1.2水资源论证的目的和任务 (2) 1.3编制依据 (2) 1.4取水规模、取水水源与取水地点 (4) 1.5工作等级 (4) 1.6分析范围与论证范围 (5) 1.7水平年 (6) 1.8论证委托书、委托单位与承担单位 (6) 2 建设项目概况 (7) 2.1建设项目名称及项目性质 (7) 2.2建设地点、占地面积和土地利用情况 (7) 2.3建设规模及实施意见 (9) 2.4建设项目业主提出的取用水方案 (13) 2.5建设项目业主提出的退水方案 (16) 3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分析 (18) 3.1基本概况 (18) 3.2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分析 (19) 3.3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4 建设项目取用水合理性分析 (22) 4.1取水合理性分析 (22) 4.2用水合理性分析 (22) 4.3节水潜力与节水措施分析 (26) 4.4建设项目的合理取用水量 (26) 5 建设项目取水水源论证 (27) 5.1水源论证方案 (27) 5.2地表取水水源论证 (27) 5.3地下取水水源论证 (41) 6 取水的影响分析 (52) 6.1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 (52) 6.2煤矿井下开采地下水的影响 (52) 6.3煤矿井下开采地表水的影响 (53) 6.4对其他用水户的影响 (54) 6.5结论(综合评价) (54) 7 退水的影响分析 (55) 7.1退水系统及组成 (55) 7.2退水总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规律 (56) 7.3退水处理方案和达标情况 (56) 7.4退水对水功能区和第三者的影响 (59)

提高煤炭回收率的几点建议

影响资源回收率的原因探讨 放顶煤开采的资源损失与其他采煤方法类似,同样包括采区布置的损失和采煤工作面的损失两大部分。采区布置的损失包括护巷煤柱损失和构造煤损失。采煤工作面损失包括放煤损失、端头损失、初采损失和末采损失,它是放顶煤开采特殊而重要的损失。 放顶煤工作面资源损失分析: 1、放煤损失(主要损失) 根据顶煤冒落的空间位置不同,顶煤放落区可分为可放区和不可放区,可放区指打开放煤口,煤块可滚落到放煤口的范围,不可放区指打开放煤口,煤块始终不能滚落到放煤口的范围。可放区内的放煤损失主要是煤矸混合损失,因为放煤过程中不可能见矸就停放,也不可能不见矸全部停放,为了限制含矸率,总要损失部分顶煤。不可放区的顶煤损失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煤安息角(安息角大的损失多,安息角小的损失少)之外靠采空区内的冒落顶煤,主要有放煤口至底板的落煤损失,或后部输送机槽帮至底板的浮煤损失,仰采时损失多,俯采时损失少;放煤步距过大,冒落在采空区的放煤损失,以及顶煤悬臂冒落滞后的落煤损失。另一部分为开窗式放煤支架的架门天窗与天窗间的脊背损失,对于低位插板式放煤支架,这部分损失为零,可见影响放煤损失的主要因素为:因放煤方式影响的煤矸混杂区的形成时间和形态;顶煤顶板的冒落形态和块度;支架选型和放煤步距。 人为影响因素为主的顶煤损失,我国综放工作面放煤损失统计,平均放煤损失率达12.1﹪,它是工作面顶煤的主要损失,如果认真研究不同条件下的放煤规律,合理选择放煤步距和支架形式,采区有效的放煤方式,是可以大大减少放煤损失的。放煤步距是影响顶煤放出率的主要因素,放煤步距过大,将有部分煤丢失在采空区内,放煤步距过小,将因过早混矸而含矸率增大。放煤步距除与顶煤冒放结构有关之外,还与液压支架的架型有关,一般高位与中位放煤支架均为开天窗式,放煤口大小与顶煤冒落块度有关,变化在0.7×0.9m到 2.0×0.9m 之间,因此放煤步距应与放煤口纵向尺寸相当。低位放煤支架一般为插板尾梁摆动式放煤机构,放煤口是敞开式,因此其放煤步距取决于顶煤的冒放性(顶煤冒放性是指放顶煤工作面的顶部煤体在支承压力作用下冒落的放出难易程度,亦即

10 绿色开采的现状及重要性

附录A 绿色开采的现状及重要性 摘要:分析了研究煤炭资源绿色开采的必要性和意义,对煤炭资源绿色开采的内涵作了 进一步的阐述,介绍了绿色开采技术体系框架及其研究进展,从煤炭经济与管理角度, 分析了实现绿色开采存在的困难,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煤炭资源;绿色开采;循环经济;关键层 引言 在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煤炭将长期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煤炭工业能否健康发展是事关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目前,尽管我国的煤炭产量和消费已 占世界的1/3,但整个煤炭行业距离经济有竞争力、充分考虑安全与环境保护的健康发展还有很多问题没有根本解决。资源与环境协调开采是解决煤炭开采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 关于资源与环境的几点认识:①环境是一种资源,自然环境是亿万年来自然力作用的结果。 有些稀缺公共资源,破坏后很长时间得不到恢复,具有不可逆性。②环境通过各种各样过程转化 为人类生产和消费产生废弃物的能力称为环境的自净能力,也称为环境容量。③矿产资源与土地、水、植被等环境要素紧密相关,大规模地开采将直接构成对环境的威胁和破坏。④过去由于环境 资源没有进入经济系统的分析过程,导致环境不断恶化,环境资源稀缺程度不断提高,由此,生 产与环境协调的技术创新就成为社会的,甚至市场的必然需求。 1.煤炭与主体能源

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瓶颈是能源,由于我国的资源赋存情况,能源资源储量中 煤约占92%,石油占2.9%,天然气占0.2%,水电占4.7%。近期我国煤炭生产与消费 占整体能源的70%,而油气仅占20%。发展可再生能源是能源战略的选择,但太阳能与风能能量密度极低,高度分散,利用成本高。有人认为高度分散的太阳能、风能和生物 质能应服务于农村和小城镇。因此,进入常规还有一个过程,而煤炭在近几十年仍然是 我国的主体能源,我国 2005年生产煤炭21.9亿t,规划 2010 年为25亿t ,2020年为28亿吨。为此,在考虑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同时,应该下大力气解决煤炭开发与利用中出 现的问题。 由于经济高速发展,大量使用煤炭,由此突显对环境的影响,煤炭能否成为主体能 源关键要解决煤炭开发与利用对环境的影响。由于没有一个国家有完整的办法可以惜鉴,因此必须依靠政府和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科技人员和研究机构在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 上做出实质的创新性成果,而且要跟上经济发展对煤炭利用的需求,否则环境的承受能 力和温室气体对气候的影响将限制煤炭成力主体能源,也将影响经济的快速发展。 作力以煤炭开采为主的煤炭企业面临的两大任务是:为国家“安全生产煤炭”和形 成“煤炭开发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技术,最终将矿区建成绿色家园。 2 煤炭开采的现实与绿色开采的提出 2.1 资源开采的两种情况 资源开采的两种可能:①人类的索取超过了自然的生产力,生态资本出现赤宇,人类将 自食其果。②在向自然索取的同时,遵循自然规律,时刻不忘回馈自然和养护自然,从 而在人类和自然之间建立起复合的生态平衡机制。经济学家指出:“真正文明”的产出,

绿色开采的概念与技术体系参考文本

绿色开采的概念与技术体 系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绿色开采的概念与技术体系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绿色开采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保水开采,建筑物下采 煤与离层注浆减沉,条带与充填开采,煤与瓦斯共采,煤 巷支护与部分研石的井下处理,煤炭地下气化等。 另外,岩层控制的关键层理论为绿色开采研究提供了 一个理论平台。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 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 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因此,必须充分考虑我国 资源相对短缺,环境比较脆弱的基本特点,建立起适合我 国国情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近期提出的循环经济是指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

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将经济活动高效有序地组织成一个“资源利用-绿色工业-资源再生”的封闭型物质能量循环的反馈式流程,保持经济生产的低消耗、高质量、低废弃,从而将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减少到最低限度。它不同于传统经济的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而是要达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对矿业来说就是要实现绿色矿业”,其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要实现绿色开采”。 “绿色开采”的内涵是努力遵循循环经济中绿色工业的原则,形成一种与环境协调一致的,努力去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开采技术。 矿区在开发建设之前与周围环境是协调一致的,开发建设后,人为活动便使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由此形成了矿区独特的生态环境问题,如造成农田及建筑物破坏、村庄迁徙、矸石堆积,河川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供水水源干

煤炭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煤炭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分析 *** (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西安 710600) 摘要:因采煤生产的发展,煤资源日益枯竭,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产生了不利的社会效应,如何限制采煤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已经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议题。此文论述了我国矿产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对采矿生产活动造成的各种环境破坏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采煤;采矿生产;环境影响;治理措施。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coal mining and its prevention measures *** (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 710600 ) Abstract: d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al production, coal resource increasingly drying up, ecological system is destroyed, had a negative social effect, how to limit the negative impact of coal mining on the environment has become a very important issue.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mining on the environment in our country, to the various environmental damage caused by the mining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analyzed. Key words:coal mining; The mining production.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Control measures. 0 引言 采煤生产活动无论是地下开采还是露天开采,都需要经过剥离地表岩土层、开掘巷道、产生大量废弃矸石。选矿过程也不可避免的产生尾矿。废石堆或尾矿

矿井水概况

一、概述 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70%以上,煤炭开采过程中排放大量废水,若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势必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同时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无法实现循环经济的目标。据统计我国40%的矿区严重缺水,已制约了煤炭生产的发展。西北矿区多处于山区,水资源更为缺乏,地表水又多为间歇性河流,枯洪水季节流量相当悬殊,常年流量稀释能力差,排入河流的污水造成严重污染。甘肃华亭矿区是我国十三个重要能源基地之一,上世纪八十年代,拥有很好的水生态环境,水资源较充沛,地表水系水质也较好,基本上保证了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水。但随着华亭矿区对煤炭资源大规模的开发,地下水严重超采,地下水为大幅下降,地表水系全面污染,五大河流(黄河二级支流泾河)的中下游河段几乎全年都是浊流、黑水。因此,开发、管理、利用好煤矿水资源,对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矿井废水经治理后综合利用,对矿区与华亭地区乃至甘肃省经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矿井废水主要处理技术 我国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起始于上世纪70 年代末,大多污水治理工作都只停留在为排放而治理。然而回用才是当今污水治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将防治污染和回用结合起来,既可缓解水源供需矛盾,又可减轻地表水体受到污染。现国内使用的处理技术主要有:沉淀、混凝沉淀、混凝沉淀过滤等。处理后直接排放的矿井水,通常采用沉淀或混凝沉淀处理技术;处理

后作为生产用水或其它用水的,通常采用混凝沉淀过滤处理技术;处理后作为生活用水,过滤后必须再经过除酚等对人体有害物质及消毒处理;有些含悬浮物的矿井水含盐量较高,处理后作为生活饮用水还必须在净化后再经过淡化处理。 本文主要介绍混凝沉淀过滤法处理煤矿矿井废水。由甘肃经纬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负责设计、加工的设备为GJW-WS 型,华亭煤业集团新柏煤矿等三对大型矿井废水处理站,都成功的应用了该项处理技术,并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 三、矿井水处理回用的条件 1、矿井废水的产生及特点 煤矿矿井废水包括:煤炭开采过程中地下地质性涌渗水到巷道为安全生产而排出的自然地下水,井下采煤生产过程中洒水、降尘、灭火灌浆、消防及液压设备产生的含煤尘废水。因此,它既具有地下水特征,但又受到人为污染。矿井废水的特性取决于成煤的地质环境和煤系低层的矿物化学成分,其中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及充水因素对于矿井开采过程矿井废水的水质、水量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对矿井废水处理要考虑开采过程中水质、水量的变化。华亭矿区新柏煤矿矿井废水水质取矿井正常排水时井口水样,结果见表。新柏煤矿矿井废水污染物监测表(表1 单位:mg/L)

我国煤炭资源绿色开采及其建议

我国煤炭资源绿色开采及其建议 摘要:煤炭是重要的不可再生能源,对经济、社会发展有巨大作用。随着社会 发展,能源需求与日俱增,煤炭资源开采量逐年增加。与此同时,日益严峻的环 境形势给煤炭行业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由于我国长期处于粗放发展模式下,煤 田开采相关技术水平并不高,长期的粗放经营影响依然存在,集约化生产还有很 长的路要走,绿色化开采技术推行还面临许多问题。本文就此研究煤矿开采面临 的问题、煤矿绿色开采技术与发展建议。 关键词:煤炭;绿色开采;技术;建议 1.煤矿开采面临的问题 (1)从采煤对环境的影响考虑,挖空地下部分容易导致地面沉陷、坍塌,破坏水土结构,甚至可能引起沙漠化。开采煤炭要排出废水,会对土地、水体造成 污染。而煤矸石自燃或大量堆积也会影响空气质量与土壤,从而对矿区环境造成 破坏。 (2)煤矿开采事故频发,在媒体发达的今天,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由于开采会影响岩土状态,岩层遭破坏后可能会导致瓦斯气体、地下水体在间隙间逸散、流动,可能会导致瓦斯中毒、井下突水。这些问题不止严重影响作业人员生 命安全,还会造成财产损失。 (3)随着浅层煤炭资源的大量开发,资源总量减少,煤炭开采向更深处、地质条件更复杂地区发展,矿洞承压更大,地质活动对矿洞影响更明显,救援更困难、损失更大,而煤炭至今依然是不可或缺的能量来源,如何平衡社会日益增长 的能源需求与采矿安全、环境保护,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 2.煤矿绿色开采技术 2.1瓦斯和煤共采技术 回顾煤矿企业的历史不难发现,粗放型管理导致的瓦斯爆炸事故给矿工的人 身安全和企业的发展都带来了严重灾难。现如今,随着绿色开采理念地提出,瓦 斯和煤共采技术得到了极大的重视。然而,由于我国煤储层大多数渗透率低于1,气体饱和度小,不利于预先采集。因此,若能最大程度地运用煤矿开采过程中岩 层移动对渗透系数的增加作用,将能大大提高瓦斯抽取效率,实现高产、稳产。 并且能够有效地改善矿井中的空气构成,预防因瓦斯爆炸引起的矿难事故。 2.2采空区填充技术 对煤矿采挖后形成的空洞进行及时、有效地填充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形成地 表塌陷的概率。然而由于经济、技术以及材料的制约,只有少数发达地区的煤矿 企业能够做到有计划地、协调性地进行开采和填充作业。同时,基于开采成本因素,这种填充通常表现为对关键部位的条形填充。然而,随着采空区的扩大,这 种加固方法并不安全稳定,应尽可能地因地制宜,如应用采挖中得到的煤矸石进 行直接填充,或者在资金充裕的前提下应用新的填充技术,都可以使采空区的持 久稳定性得到提高,创造环境保护和持续采矿的双赢新局面。 2.3建筑物下采煤与减沉技术 煤矿的分布方向具有不确定性,而且由于我国建筑的密集程度高,因而出现 建筑物下压煤的概率非常之大。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一部分资源也是煤矿绿色开采 技术的一大研究分支。在开采过程中,要按照岩层控制理论的指导,以不破坏关 键层为主要原则,将结构关键层的各种特性参数分析透彻,先行作出可行性的开 采计划。随着计划的推进,对关键层的破断、离层等相关指标要严密监控,以便

煤矿绿色开采技术的研究与实践_钱鸣高

专论与综述 煤矿绿色开采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钱鸣高,许家林,缪协兴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徐州221008) [摘 要] 阐述了煤矿绿色开采的提出、概念及绿色开采技术体系。绿色开采技术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保水开采、建筑物下采煤与离层注浆减沉、条 带与充填开采、煤与瓦斯共采、煤巷支护与部分矸石的井下处理、煤炭 地下气化等,介绍了基于岩层控制的关键层理论开展的绿色开采技术 研究与实践成果。 [关键词] 绿色开采;关键层理论;岩层移动 [中图分类号] TD8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083(2004)01-0001-04 1 煤矿绿色开采的提出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因此,必须充分考虑我国资源相对短缺,环境比较脆弱的基本特点,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近期提出的循环经济(recycling economy)是指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1],将经济活动高效有序地组织成一个“资源利用—绿色工业—资源再生”的封闭型物质能量循环的反馈式流程,保持经济生产的低消耗、高质量、低废弃,从而将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破坏减少到最低程度。它不同于传统经济的“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而是达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显然,此处的“绿色工业”是广义的概念,应由各个工业部门去实现。对矿业来说就是要实现“绿色矿业”。“绿色矿业”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要实现“绿色开采”。 “绿色开采”的内涵是努力遵循循环经济中绿色工业的原则,形成一种与环境协调一致的,努力去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开采技术。 矿区在开发建设之前与周围环境是协调一致的,而进行开发建设后,强烈的人为活动便使环境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674011,50374066);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0225414)发生巨大的变化,由此形成了矿区独特的生态环境问题,如造成农田以及建筑物破坏,村庄迁徙,矸石堆积,使河川径流量减少,以及地下水供水水源干枯,在地面导致的土地沙漠化,由于开采而使矿物内的有害物质流入地下水中等。我国目前的煤矿生产是在以下两种情况下进行的:一是生产成本不完全。如投入不足;技术装备落后;安全设施欠帐;工人工资太低。二是相关费用支付不全。如矿产资源费以及植被恢复,地面塌陷与水损失;污染治理等。提出并形成绿色开采技术是为了正视开采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和破坏,并有清醒的认识与足够的估量,以便提出必要的对策和对政府提出必要的政策建议。 煤炭开采形成的环境问题主要为: (1)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和占用。煤炭开采对土地资源的破坏损害,井下开采以地表塌陷和矸石山压占为主,而露天开采则以直接挖损和外排土场压占为主。 (2)对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煤炭开采过程中,进行的人为疏干排水和采动形成的导水裂隙对煤系含水层的自然疏干,破坏了地下水资源。同时开采还可能污染地下水资源。 (3)对大气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矿井排出的煤层瓦斯抽放和煤矿矸石山的自燃。 以山西省为例,1949~1998年共生产原煤56亿多t,地面塌陷破坏面积达666000多hm2,其中40%是耕地。矸石山占地2000多hm2。至1998年煤炭地下采空面积达1300km2(全省面积的1%)。采煤破坏地下水4.2亿m3/a,地表水迳流

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的影响方式及对策

Advances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环境保护前沿, 2019, 9(5), 606-611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19 in Han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03416340.html,/journal/aep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603416340.html,/10.12677/aep.2019.95082 The Influence Mode and Countermeasure of Coal Mining on Water Resources Yanhui Li1, Yian Zhang1, Mingyue Chen2 1Longwanggou Coal Mine, Ordos Guoyuan Mining Development Co. Ltd., Ordos Inner Mongolia 2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arth Sciences,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 Xuzhou Jiangsu Received: Aug. 22nd, 2019; accepted: Sep. 9th, 2019; published: Sep. 16th, 2019 Abstract Coal resources have an important place in the energy structure of China in the coming decades. Water resources are consumed and polluted during the mining process. On the other hand, mining subsidence also exerts serious influences on surface runoff and environment, and water extracted from the coal mine could pollute water resources. The influences of coal productions on water re-sources vary across different regions, having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and consequences in differ-ent stages of coal mining. The methods that could mitigate the negative influences of coal produc-tion on water resources are: implementing water-preserved-mining method, enhancing water saving measures and recycling of mine water. Goals of these methods in the future include several aspects: 1) Comprehensively evaluating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water resources in a mining area; 2) Conducting a detailed program for recycling of water resources; 3) Developing suitable and vi- able water-preserved mining method; 4) Establishing a system in a coal mine for water purifica-tion, storage and recycle; 5) Practising water saving measures strictly implemented during the mining process. Keywords Coal Mining, Water Resources, Pollution, Influence, Countermeasure 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的影响方式及对策 李延辉1,张义安1,陈铭岳2 1鄂尔多斯市国源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龙王沟煤矿,内蒙古鄂尔多斯 2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江苏徐州 收稿日期:2019年8月22日;录用日期:2019年9月9日;发布日期:2019年9月16日

正确处理煤炭资源回收率和煤质关系的综合效益分析

正确处理煤炭资源回收率和煤质关系的综合效益分析 1、掘进人工、材料费 2011-2013年掘一、掘二、综掘工区工资(按劳资科工资表统计)10765万元,五险一金按缴费基数和缴费标准计算约2531万元,合计13296万元;掘三工区承包费2501万元;掘进工区(含掘三)出库1-29类材料(不含设备、维修费、低值易耗品等)3903万元;以上人工费和材料费合计19701万元。三年累计验收产量304万吨,吨煤费用64.83元。按发运量381万吨计算,吨原煤51.75元,折合每吨洗后商品煤66.31元。 说明:如果计算掘进安全员的人工费用,则增加约1100万人工费,按验收产量计算吨煤3.62元;按洗后商品煤计算吨煤3.7元。 2、塌陷地补偿费用 截止到2013年底累计塌陷6463.17亩,产量1295万吨,每平方米产原煤3.01吨。鉴于2009年以后洗煤厂投用,2009-2013年产量用发运量替代后计算产量1410吨,每平方米产原煤3.27吨。按发运数据计算,2009-2014年唐阳煤矿商品煤产率为78.04%。如果生产的原煤洗选后销售,则每平方米塌陷地可以生产商品煤=3.27×78.04%=2.55吨。 按现行塌陷地一次性补偿办法(不考虑村庄搬迁),每亩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偿费、青苗补偿费等合计2.22万元、资源税3万元、复垦费(按政策复垦验收合格退还环境治理保证金,因此不考虑保证金问题)按1万元/亩估算,合计6.2万元,折合每平方米93元。按每平方米生产原煤3.27吨,洗后商品煤2.55吨计算,每吨原煤塌陷地补偿费28.44元,按洗后商品煤计算每吨36.47元。

说明:南辛庄搬迁合同价款8210万元,预计实际支出不低于9000万元,以上分析未考虑此项成本。 3、资源价款 可采储量2994万吨,,缴纳资源价款9202.15万元,每吨原煤资源价款 3.07元,每吨洗后商品煤3.93元。 4、综合以上数据分析: 在采面工作面已形成的前提下:每多回收1吨原煤,节约掘进人工费、材料费51.75元,节约塌陷地补偿费28.44元,节约资源价款3.07元,合计83.26元,换算成洗后商品煤为106.69元。 5、洗选费用: 2011-2013年洗煤厂人工费约2145万元、1-29类材料费1112万元、电费672万元、维修费44万元,共计3974万元。按发运量计算每吨原煤的费用10.42元,其中:材料电力维修费4.8元,折算成洗后商品煤为6.15元。 6、主副井提升费用 主井每勾费用8元,折合每吨1.33元,副井提升每勾4元,折合每吨1.6元。从提升费用上看,从主井提升效率高,费用低。 7、高灰分时的煤炭产率及价值 根据2014年经动筛排矸后,灰分超过50%的入洗原煤数据分析,在发热量为2939大卡/千克,灰分为51.34%时,洗后煤炭(精煤+中煤+煤泥)产率为63.82%,其中精煤产率为27.36%。按6月底发运价格计算,吨煤价值253元。

中国煤炭资源现状

中国煤炭资源现状中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也是煤炭消费的大国。1996 年中国煤炭探明可采储量居世界第三位,全行业年煤炭开采量达到近10 亿吨。煤炭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煤炭状况:在我国的自然资源中,基本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这就决定了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重要地位。与石油和天然气比较而言,我国煤炭的储量相对比较丰富,占世界储量的11.60%。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为 5.6 万亿吨,其中已探明储量为1万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1%。建国以来,煤炭在全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例长期占70%以上。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05 年,全国一次能源生产量为12.3 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为7.85 亿吨标准煤(折合11 亿吨原煤),仍占63.8%。专家预测,在本世纪前30 年内,煤炭在我国一次性能源构成中仍将占主体地位。我国的煤炭资源分布广泛但不均匀。全国除上海外,其他省(区)、市均有探明储量。从地区分布看,储量主要集中分布在山西、内蒙古、陕西、云南、贵州、河南和安徽,七省储量占全国储量的81.8%,分布呈现“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的特点。当前我国煤炭行业产业的低机械化带来的采煤效率低下,煤炭企业占用劳动力过多,煤炭开采安全等突出问题日渐严重;煤炭行业的低进入壁垒以及高退出壁垒使得我国煤炭行业竞争无序,较低的产业集中度也造成了国际竞争力的下降。因此,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我国煤炭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煤炭行业工作的重点。近年来,煤炭行业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支持下,坚持以发展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通过实施关井压产、关闭破产和安全专项整治,使煤炭供需总量基本平衡,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呈现恢复性增长的强劲势头。但是,煤炭行业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里,我主要是从“煤炭产业集中度低”这一方面进行具体的说明。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煤炭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很低。据了解,目前世界各产煤国煤炭行业集中度均高于中国,美国年产煤10 亿吨左右,前 4 家公司占70%;澳大利亚年产煤近 4 亿吨, 5 位公司占71%;前印度年产煤 4.5 亿吨, 1 家公司占90%。然而,我国高度分散的市场结构加剧了小矿与大矿之间激烈的资源争夺战,为现代化矿井建设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留下了巨大的隐患,进而导致我国煤炭市场的供需失衡,煤炭产业效率极低的规模结构,影响了我国煤炭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严重制约了煤炭产业发展,造成了有限煤炭资源的巨大浪费。(1)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低。炭开采业发达,煤炭加工业滞后;产品初级加工较发达,深加工、精加工较欠缺,产业链条短;产品品种单一,产业发展过于依赖初级产品;煤炭加工转化率低,投入产出率低,产业自我积累能力低下,经济效益不佳。具体表现在:筛选、洗选、炼焦、发电在煤炭加工转化的整体数量中占有绝对比重,而深度加工产品极低。一些科技含量较高的清洁能源产品和技术,如工业型煤,干法洗煤、水煤浆、煤焦油深加工、煤层气开发等基本上还停留在初级阶段。(2).煤炭企业管理水平低,劳动力素质低。几年,在旺盛市场需求刺激下,一些大中型煤矿超能力、超强度生产,采易弃难,造成采掘衔接紧张,资源回收率低,矿井服务年限下降,埋下事故隐患,导致重特大事故频发。煤炭行业从业人员多是富余人员、待业青年、农转非家属,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产业结构调整后,不能尽快适应新的产业在技术方面和管理方面的要求,使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不协调,严重制约了煤炭企业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的步伐。

浅谈煤炭开采与水的关系

浅谈煤炭开采与水的关系 周龙刚1 (1.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江苏徐州221008)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煤矿水害,其类型主要有:松散层水害、顶底板水 害、老窑水及采空区突水、地质构造水害、地表水水害等。分析了常见水害的 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煤矿水害的防治措置。同时介绍了煤矿开采对地下 水资源的破坏。 关键字:煤炭开采;煤矿水害类型;成因及防治;水资源破坏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coal mine water hazards types of our country. The main types include: loose layer water hazards, roof and floor water hazards, old kilin water and god water hazards, geological structure water hazards, surface water hazards. Analyzed the cause of coal mine water hazards. Discussed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easure of coal mine water hazards. Introduced underground water destroy by coal mining at the same time. Keywords:coal mining; types of coal mine water hazards; cause and prevention water resource destroy 引言: 煤炭是我国主要的能源矿产,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例长期70%左右,我国2010年煤炭产量达32.4亿吨,全年能源消费总量32.5亿吨标准煤[1]。煤炭生产中会将大量地下水排出矿井,对水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从1949年到2004年,山西共挖煤约77亿吨,损失水资源达191亿吨,这相当于山西每年挖5亿吨煤,同时使12亿cm3的水资源遭到破坏[2]。我国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上名列110位,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3],因此水资源成为制约我国发展的一大要素。 我国是煤矿水害多发的国家,突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一直排在各类煤矿灾害之首,煤矿水害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经济损失和人身伤亡极为惨重,如2005年8月7日,广东梅州兴宁市大兴煤矿发生特大透水事故,造成123名矿工遇难;2006年5月18日,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张家场乡新井煤矿发生特别重大透水事故,造成56人遇难,直接经济损失达5312万元。2011年9月16日,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中煤金海洋集团元宝湾煤矿(技改)综掘工作面发生透水事故,造成11人死亡。10月11日,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金地煤矿发生一起透水事故,造成13人死亡[4]。在过去20年间有250多对矿井被水淹没,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50多亿元[5]。 1 煤矿水害的类型

煤矿开采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分析

煤矿开采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分析 摘要:本文着重从煤矿开采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从环境、水资源的破坏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讨论,进一步的揭示了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以及成因,以期能够引起煤炭开采对地下水资源污染的重视程度。 关键词:地下水资源影响煤矿开采分析 首先,不得不承认的是我国的煤炭资源非常丰富,其资源的开采关系到了我国整个民族的可持续发展。也正因为如此,我国煤炭才会大规模的进行开采,这对自然生产的状况造成了很大的干扰,尤其是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变得越来越明显,破坏了地下水资源的本来面貌,给我国的地下水资源造成了一定的负担。 一、煤炭开采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 煤炭开采对地下水资源有几方面的影响。 首先从浅层和中层地下水的角度进行分析,它是工业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但是因为采煤量的急剧增大,使得煤系地层中的水和松散类地层中的水迅速的向下渗透,形成了区域性的地下水位降落漏斗,浅层以及中层的地下水在这种情况下逐年面对水枯竭的现象。不仅如此,一些矿井因为水资源的缺失导致了井水的干涸,影响到了居民吃水的问题[1]。 从深层地下水的角度进行分析,一些煤矿厂在进行采矿的过程中为了能够保证煤矿工作范围的正常进行,在进行采矿之前将周围的水定量进行排除。伴随着采矿深度以及广度的加深,导致各个层面的水被截留,这一部分截留的水作为矿坑水被排除,使得矿井的排水量变得越来越多,长此以往导致了我国深层的地下水位逐年呈现出下降的状态。而且,深层水位的下降很难在短时间内迅速的恢复。 从另外一个角度进行分析,因为排水量的急剧增加,导致了自然的排水量被动的变成了人为的排水量,改变了以往的运动模式,使得一些平川地区的水补给造成了一些困难,给生物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地下水资源流失的主要原因 地下水资源之所以会出现流失的现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起。 从地质条件来看,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含水层的富水性、厚度、裂隙等。 首先它的含水量厚度比较大、裂隙岩溶发育较好、含水性强、补给来源丰富,而且它的矿坑排水量非常的大。从它的地理位置来讲,总是会和一些水源相隔的非常贴近,主要是因为煤矿和水的关系,一般都将煤矿设置在和水比较近的地方,扩大侧向的补给来源,使得矿坑的排水量变得越来越大。 它和当地的降水量以及入渗系数有很大的关系,煤层的深浅也和其有着一定的关联。如果降水量比较大,那么就能够直接将江水转化成矿坑水,在煤层开采之后就直接性的导致了水裂隙带影响到了地面,造成了矿井排水量变大的现象。 从地质构造角度进行分析,地质构造对地下水、地面起着很重要的控制和导水的作用,地质构造如果很复杂,那么出现断裂的现象就非常多,如果地质构造不是很复杂,出现断裂的现象就会相对减少。 从开采的角度来说,如果开采的煤层离断层越近,那么所进行补给就会越充分,排水量就会相对增加。如果说开采的煤层离断层越远,那么补给的水源就会变得越来越多,排水量就会相对减小。 从煤矿开采阶段来说,在煤矿开采初期的时候,揭露的含水层相对比较多,但是各个含水层都会处在饱和的状态当中,含水性比较多。伴随着开采面积的增加,就会逐渐勾通裂隙导水带的现象,煤系顶部含水层中地下水就会直接渗入到矿坑中[2]。

中国煤炭资源现状分析

中国煤炭资源现状 中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也是煤炭消费的大国。1996年中国煤炭探明可采储量居世界第三位,全行业年煤炭开采量达到近10亿吨。煤炭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煤炭状况:在我国的自然资源中,基本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这就决定了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重要地位。与石油和天然气比较而言,我国煤炭的储量相对比较丰富,占世界储量的11.60%。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为5.6万亿吨,其中已探明储量为1万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1%。建国以来,煤炭在全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例长期占70%以上。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05年,全国一次能源生产量为12.3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为7.85亿吨标准煤(折合11亿吨原煤),仍占63.8%。专家预测,在本世纪前30年内,煤炭在我国一次性能源构成中仍将占主体地位。 我国的煤炭资源分布广泛但不均匀。全国除上海外,其他省(区)、市均有探明储量。从地区分布看,储量主要集中分布在山西、内蒙古、陕西、云南、贵州、河南和安徽,七省储量占全国储量的81.8%,分布呈现“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的特点。 当前我国煤炭行业产业的低机械化带来的采煤效率低下,煤炭企业占用劳动力过多,煤炭开采安全等突出问题日渐严重;煤炭行业的低进入壁垒以及高退出壁垒使得我国煤炭行业竞争无序,较低的产业集中度也造成了国际竞争力的下降。因此,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我国煤炭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煤炭行业工作的重点。 近年来,煤炭行业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支持下,坚持以发展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通过实施关井压产、关闭破产和安全专项整治,使煤炭供需总量基本平衡,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呈现恢复性增长的强劲势头。但是,煤炭行业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里,我主要是从“煤炭产业集中度低”这一方面进行具体的说明。 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煤炭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很低。据了解,目前世界各产煤国煤炭行业集中度均高于中国,美国年产煤10亿吨左右,前4家公司占70%;澳大利亚年产煤近4亿吨,前5位公司占71%;印度年产煤4.5亿吨,1家公司占90%。然而,我国高度分散的市场结构加剧了小矿与大矿之间激烈的资源争夺战,为现代化矿井建设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留下了巨大的隐患,进而导致我国煤炭市场的供需失衡,煤炭产业效率极低的规模结构,影响了我国煤炭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严重制约了煤炭产业发展,造成了有限煤炭资源的巨大浪费。 (1)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低。炭开采业发达,煤炭加工业滞后;产品初级加工较发达,深加工、精加工较欠缺,产业链条短;产品品种单一,产业发展过于依赖初级产品;煤炭加工转化率低,投入产出率低,产业自我积累能力低下,经济效益不佳。具体表现在:筛选、洗选、炼焦、发电在煤炭加工转化的整体数量中占有绝对比重,而深度加工产品极低。一些科技含量较高的清洁能源产品和技术,如工业型煤,干法洗煤、水煤浆、煤焦油深加工、煤层气开发等基本上还停留在初级阶段。 (2).煤炭企业管理水平低,劳动力素质低。几年,在旺盛市场需求刺激下,一些大中型煤矿超能力、超强度生产,采易弃难,造成采掘衔接紧张,资源回收率低,矿井服务年限下降,埋下事故隐患,导致重特大事故频发。 煤炭行业从业人员多是富余人员、待业青年、农转非家属,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产业结构调整后,不能尽快适应新的产业在技术方面和管理方面的要求,使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不协调,严重制约了煤炭企业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的步伐。 (3).环境污染破坏严重。国经济增长需要消耗煤炭,发展煤炭生产。近年来,我国煤炭消费总量维持在12-13亿以上,其中80%是原煤直接燃烧,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影

煤炭绿色开采1

煤炭绿色开采 摘要:绿色开采的理念是针对煤炭大量开采造成的环境问题提出的,本文阐述了煤炭绿色开采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介绍了当前我国煤炭绿色开采的现状,分析了影响矿山发展绿色开采的关键因素,既自然因素、技术因素和法律体系因素,对科学采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绿色开采;内涵;必要性;现状;关键因素保水开采;煤与瓦斯共采;充填开采;煤炭地下气化 煤碳是工业的粮食,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约占70%到75%,我国是世界上少有的以煤碳为主要能源的国家。近年来,随着煤炭的大量开采,资源的不断消耗,矿山生产已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因此,要想高效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大力实施绿色开采,一时间,绿色开采成为了热点话题。当前,我国的“绿色开采”尚处于起步阶段,诸多技术环节还有待完善,影响矿山绿色开采的关键因素也需进一步探讨和解决。 根据我国的能源资源状况,煤炭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一次性能源,在未来几十年内,其在能源构成中的主体地位将不会改变。2020年我国煤炭消费量将达到40亿t。 煤炭开采造成岩层移动破坏,引起岩层中水与瓦斯的流动,导致煤矿瓦斯事故与井下突水事故;煤炭开采引起岩层移动,进而造成地表沉陷,导致农田、建筑设施的损坏;煤炭开采形成的大量堆积在地面的矸石,既占用良田,又造成环境污染;随着我国矿井开采深度的不断

增加,矿山压力显现及冲击地压等动力灾害发生的频次增加,强度增大,危及矿井的安全生产。上述问题若得不到有效解决,在未来几十年内,随着能源总需求和煤炭产量的不断增长,煤炭资源开采所带来的矿区安全和生态环境问题将更为严重,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发展环境将受到严重威胁。因此,提倡绿色开采,发展绿色开采对环境保护、减少浪费、高效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对我国煤炭事业的未来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和科学意义,总之,绿色开采已迫在眉睫。 何为“绿色开采”?煤矿绿色开采是从广义资源的角度上来认识和对待煤、瓦斯、水、矸石、土地、拌生矿产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基本出发点通过绿色开采技术的应用,使煤炭开采对矿区环境的扰动量小于区域环境容量,实现资源开发利用最优化和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简单的讲就是合理利用资源,优化技术,高效、持续、协调的发展煤炭工业,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由于科学技术的原因,我国的绿色开采起步比较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地下,多数企业仍把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绿色开采的思想意识淡薄。对于开采现状,生产力低、利用率低、安全性差、污染破坏严重的现象仍然存在。近年来,煤炭企业纷纷重组整合,经过全面优化生产,上述问题有所改观,但要想实现真正的绿色开采还需全员动员,从思想上转变认识,努力提高技术,从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绿色矿山体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