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特点及防范对策_白吉玮

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特点及防范对策_白吉玮

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特点及防范对策_白吉玮
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特点及防范对策_白吉玮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使得人们在获取和传递信息的时候,又增加了一种选择,而且这是一各可以提供空前的“自由化” 的选择,计算机网络使得信息的传播速度、质量以及范围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了质的飞跃,从而使得许多人的梦想都变成了现实。我们所说的计算机网络实际上就是两台以上的计算机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以此来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的系统。根据不同的评定标准,我们可以将网络划分成几种不同的类型。如网络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所谓的计算机网络犯罪,主要指的是一些犯罪分子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施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但是计算机网络犯罪不包括通过其他途径对网络实施的犯罪,比如说盗窃连网的计算机等。

二、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原因分折

造成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放性。

开放性是计算机网络最根本的特性。网络空间好比是一个大广场。这个广场是公用的,人们可以自由的将自己认为有用的东西放置到这个广场里,其他人也可以自由地在这个广场里欣赏或利用他人的“财产”,这就叫“资源共享”。可见,计算机网络的建立与开放性密不可分的。但恰恰是这种开放性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使那些在现实中作案较为困难的犯罪分子把目光转向了计算机网络。犯罪实质上指的是一些典型的个体反社会和反国家的行为,而如今网络的开放性一方面大大的提高和扩展了犯罪人的个体力量,但是同时又削弱了国家和政府的力量,使得国家和政府在获取和控制信息方面没有任何优势,这也就使得国家难以进行有效地方式来威慑和控制犯罪,从而最终导致犯罪率上升。

(二)计算机网络庞大的信息量和便捷的联系方式。网络的功能主要集中在信息的搜集、加工、传输、捡索、存储以及发布上,社会上的每个人既是信息的使用者,又是信息的制造者以及传播者,正因为这样,所以网络上的信息无时无刻不再增加。网络的开放性也为个体打破组织对信息的垄断提供了可能,而且网络上巨大的信息量也为他们的实现提供了保证。在互联网上,每个人都可以轻易地得到色情图片、信用卡密码破解程序以及制造炸弹甚至核武器的方法,并且可以很方便的将这些信息传播并且发布出去。巨大的信息量和方便快捷的联系方式不仅为犯罪提供了条件,而且变成了犯罪的对象,比如信息间谍等。

(三)计算机网络的防范技术发展滞后。我国目前90%的运行网站都存在着安全漏洞。在技术防范方面,要想保证真正的安全,我们就必须研制出拥有知识产权的安全产品。通用软件产品可以是国际的,但安全产品必须是自己的,这就好比人们所说“战场可以在任何地方展开,但军队必须是自己的”一样。

(四)网上违法犯罪侦破困难。由于网络的时空跨度并不受传统的限制,而且网络操作具有长距离、大范围、易修改、不留痕迹等等特点,因此犯罪分子在网络上进行违法犯罪时,警察

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特点及防范对策

白吉玮 刘雪芹

(乌兰察布广播电视大学,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摘要:我们现在所说的计算机网络犯罪,实际上就是指运用计算机的技术然后借助于网络实施的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的行为。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特点表现为犯罪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犯罪的隐蔽性越来越强。有效地打击和预防计算机网络犯罪,需做好多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犯罪;对策

中图分类号:D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035(2014)02-0006-02

并不容易侦查出有用的结果。在网络世界里面,只有反犯罪和防犯罪的技术高于犯罪的技术,才能够有效的打击犯罪活动,但是现在的实际情况却是,网络犯罪技术常常还高于网络上的反、防犯罪技术,因此可能抓捕一个犯人的成本远远高于这个犯人做一次坏事的原始成本。法律不健全,导致对计算机犯罪行为打击不力。而且计算机犯罪是一种新兴的高技术、高智能的犯罪,传统的法律、法规并不能够完全的适合它,再加上计算机犯罪的立法严重滞后,这就使得电子空间无政府德的状态日益加剧。而且我国计算机犯罪在立法上有很多空白点,这就导致对某些严重犯罪行为的制裁无法可依,最终导致此类犯罪的行为人逍遥法外。比如:24岁的台湾人陈盈豪因编制CIH电脑病毒而犯罪,就算其收到了万人的职责,但是却没有任何法律可以制裁他,最后还堂而皇之被美国网虎公司聘请为工程师。

三、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特点分析

概括地讲,计算机网络犯罪可分为两大类:

一是以网络为犯罪对象的犯罪,侵犯的客体是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窃取他人网络软件及硬件的技术的犯罪;(2)侵犯他人软件著作权并且假冒硬件的犯罪;(3)非法侵入他人的网络信息系统的犯罪;(4)破坏网络运行功能的犯罪;

第二种是以网络为工具的犯罪,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网络系统来进行盗窃、侵占并且诈骗他人财物的犯罪;(2)利用网络来进行贪污、挪用公款或者贪污公司资金的犯罪;(3)利用网络技术来伪造有价证券,金融票据以及信用卡的犯罪;(4)利用网络来传播淫秽物品等的犯罪;

(5)利用网络去侵犯商业秘密,影响电子通信自由,破坏公民隐私权和毁坏他人名誉的犯罪;

(6)利用网络进行电子恐怖、骚扰或者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犯罪;

根据以上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类型,我们可以总结出计算机网络犯罪的主要特点:

(一)犯罪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且犯罪主体呈低龄化。实施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犯罪分子大多具有较高的学历,受过良好的专业训练,了解计算机系统技术,对实施犯罪领域的业务比较熟悉。犯罪分子也多以青少年为主。据统计得知,网络犯罪人大多数都是在35岁以下,甚至有很多犯罪人都是尚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比如说美国非常有名的计算机网络流氓莫尼柯,他本身只是个15岁的少年;1998年2月2日我国发生的第一起非法入侵中国公众多媒体的网络案中的两个犯罪嫌疑人年龄都不满25岁。

(二)计算机网络犯罪的隐蔽性越来越强。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不确定性以及超越时空性等特点,最后使得网络犯罪具有极高的隐蔽性。据统计,已发现的网络违法案件只占总犯罪案数的15%。即使是这些被发现的案件,其中很多也都是由于犯罪人粗心大意或故意炫耀自己而暴露出来的。

(三)网络犯罪的成本低、传播迅速、传播范围广。如利用黑客程序的犯罪,只要几封电子邮件,被攻击者一打开就完成了。因此,不少犯罪分子越来越喜欢通过互联网实施犯罪。而计算机网络

政法论坛

007

犯罪的受害者范围很广,接受者可以是整个世界的用户。(四)网络犯罪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行为。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对计算机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大到国防、电力,小到办公网络、家庭,所有计算机都成了被罪犯侵害的目标。其危害系数比一般的传统犯罪要大得多。而且如果是涉及到财产的网络犯罪,随便一个都会造成上百万甚至更多的损失。

(五)网络办公人员安全意识相对薄弱,犯罪成功率高。目前很多人对于高新技术存在一种盲目的迷信,认为只要自己使用了高新技术设备就会万无一失。而原有的办公和管理人员很多都对高新技术并不太熟悉,对于高技术犯罪的特点和危害性的认识也远远不足,有些也是因为没有足够的技术力量和相应的管理措施来应对,这样便人为的形成了计算机安全方面的漏洞,使得计算机犯罪分子很容易得手,犯罪成功率高。

四、从立法上预防计算机网络犯罪

我国《刑法》共规定了四种关于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内容:(1)第285条规定的非法侵入计算机网络中;(2)第217条规定的软件盗版罪;(3)第286条规定的破坏计算机系统的犯罪;(4)第287条规定的利用计算机实施的犯罪,这些内容对依法严历打击计算机犯罪起到了应有作用。但是从严格意义上讲,仍存在不足和缺陷,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一)应充实关于过失计算机犯罪的内容。由于计算机犯罪的隐蔽性较强,很多情况下我们无法判断行为人的故意或过失,如果将所有计算机犯罪都以故意论,则会出现犯罪分子以过失为由逃避法律制裁的情况。因此,应当在《刑法》中做出合理的界定,以完善《刑法》的保护体系,使法定刑的设定既能满足一般的正义要求,又能实现刑罚个别正义的要求⑤。我国是采用成文法的国家,不能靠法官的审判的判例作为法律依据,这便要求我们在立法方面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着眼于未来。完善立法是预防计算机犯罪的根本,只有立法的完善才能保证犯罪分子能受到应得的制裁,才能震慑犯罪分子,预防计算机犯罪的发生。

(二)应对《刑法》第285条规定的保护范围加以扩大。《刑法》在犯罪客体方面规定的范围过于狭窄,因为不仅仅是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和尖端科学技术三个领域的系统被侵入能造成巨大的损失,企业和国家公共部门建立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被侵入也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也会危及到社会的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因此,有必要对这一条的内容加以充实。

(三)应将单位犯罪作为计算机网络犯罪的主体,加以明确规定。目前我国的《刑法》不承认单位可以成为计算机犯罪的主体。而事实上,单位作为犯罪主体实施计算机犯罪不仅是可行的而且也是切实存在的。例如目前电子商务在我国已经渐渐为人们所接受,企业之间的商业竞争转化为网络攻击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加。

(四)应增加计算机系统安全事故犯罪。计算机安全的法律保障不能只考虑破坏安全的一方,还应考虑维护安全的一方。大部分计算机系统都是作为一个开放式的因特网大系统的一部分存在的。因此,从技术上保证自己子系统的安全一直是计算机系统的使用者关心的问题。目前来看,在我国,重要部门和机构的计算机系统都有相应的管理规定,但对于提供公共服务的计算机系统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定,更没有相关的刑法规定。一个计算机系统其自身的保护措施究竟到什么水平上才能起到保护系统使用者利益的问题,在法律上并没有解决。而事实上,就象提供交通运输或其他服务的机构一样,计算机系统服务的提供者也应该在法律上承但安全责任。当然,这一责任的标准是动态的,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不断变化的。但这不能成为网络服务商不顾使用者利益而随意对待安全问题的理由。因此,计算机犯罪应该包括计算机安全事故罪。即违反国家关于计算机安全的法律,以致造成计算机系统安全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犯罪行为。

五、从社会学角度防范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对策

由于计算机网络犯罪极度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犯罪手段的高度隐蔽性,因此,防范计算机犯罪必须从强化管理、打防结合等多方面着手。

(一)加快网络安全建设步伐,不断提高安全防范措施。为了应对日益猖獗的计算机网络犯罪,我们必须加强网络安全建设,计算机网络犯罪,直接的体现了在侵犯著作权上,因此,提高网络防范犯罪的能力,一方面要加强网络安全的技术研究,从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对网络安全技术研究的资金支持力度,然后设立专门的机构来负责网络安全,让专门的人来研究和开发网络证据搜集技术,想办法来掌握网络核心技术。针对网络犯罪也要建立专门的预防网络犯罪系统,而且要设立职能部门的预警网站以及预防犯罪网站,预防犯罪系统应当由群众性预防犯罪网站和网内外相结合而成。同时也要增强网民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并且提高网上的自我防范能力,做到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轻易相信那些虚假的信息广告,不要随意浏览、查看以及下载一些有害的信息。个人的密码也要经常进行更换,不要随意泄漏给他人。

(二)加强公民的道德教育,形成良好的网络环境。政府应当加强人文教育,用优秀的文化道德思想来引导如今的网络社会,形成一个既符合时代进步的要求又合理合法的网络道德。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很多网络虚拟的行为使得传统的道德标准面临挑战,当然也不是说所有的挑战都会导致犯罪,但是因为当今的计算机网络犯罪与网络社会的道德失衡并不是完全没有关系,像现在各种各样的网络色情、腐朽思想以及黑客技术泛滥,对于青少年的影响是很大的,进而使得他们形成了潜在的犯罪因素,因此也造成了很多犯罪的发生。同时也要加强我国的法制教育,增强相关人员的法制观念。

(三)提高警察队伍打击网络犯罪的能力。第一,我们要大力培养反计算机犯罪的人才,将这些反计算机人才充实应用到网络反犯罪队伍中,减少案件侦查中技术力量不足的难题;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加强网际间的司法合作,建立全球“法网”来对付那些网络罪犯。由于网络犯罪并不受到地域的限制,目前已经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难题,网络犯罪的跨国性也要求各国立法要与国际接轨以及联合,同时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这样也有利于增强对网络犯罪的控制。最后要争取全社会的共同合作,尤其是电信部门与警方的合作。

(四)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强化对从业人员的审查考核。从大多数案例中可以看出,多数的电脑网络漏洞都是人为造成的,大多数网络犯罪也都是来自于系统内部的从业人员。所以要健全安全管理机制,严格执行国家的各项安全制度,对从业人员加强审查、考核,构筑起严密的内部防范体系,并认真加以落实。这对于有效的防范计算机网络犯罪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六、结语

总之,计算机网络犯罪作为一种高科技犯罪,其社会危害性不容低估。预防和打击计算机网络犯罪,一方面有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有赖于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而预防计算机犯罪的关键最终还得取决于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全国高校网络教育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主编《计算机应用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版。

[2]赵秉志主编《刑法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储槐植、梁根林《论法定刑结构的优化》、《中外法学》,1999年第6期。[4]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公共管理研究中心编《知识产权读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洪韬《计算机犯罪》,《电子世界》2002年第9期。

作者简介:

1.白吉玮,男,内蒙古丰镇人,1969年7月生,乌兰察布电大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法学。

2.刘雪芹,女,内蒙古集宁人,1967年8月生,乌兰察布电大副教授,研究方向:宪法学。

政法论坛

论网络犯罪的产生原因、主要特点及其对策网

论网络犯罪的产生原因、主要特点及其对策 内容提纲 网络犯罪的含义是指危害电子信息网络中信息系统及信息内容安全的犯罪行为和利用电子信息网络技术实施的各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可概括为针对电子信息网络的犯罪和利用电子信息网络的犯罪。虽然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为人们充分自由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带来福音的同时,网络犯罪也悄然而至。在互联网上,“黄”流横溢、“黑客”猖狂、赌场遍布、大肆贩毒、欺诈不断、盗窃财物、传播邪说、侵犯知识产权、侵犯个人隐私、散布反动言论,Internet成了犯罪的温床,不断地滋生各种各样的犯罪,给社会带来极大危害。本文分为四个部分,除了引言与结语外,主体内容有三部分,分别论述了网络犯罪产生的原因、特点及其对策。 摘要:网络犯罪的含义是指危害电子信息网络中信息系统及信息内容安全的犯罪行为和利用电子信息网络技术实施的各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可概括为针对电子信息网络的犯罪和利用电子信息网络的犯罪。虽然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为人们充分自由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带来福音的同时,网络犯罪也悄然而至。在互联网上,“黄”流横溢、“黑客”猖狂、赌场遍布、大肆贩毒、欺诈不断、盗窃财物、传播邪说、侵犯知识产权、侵犯个人隐私、散布反动言论,Internet成了犯罪的温床,不断地滋生各种各样的犯罪,给社会带来极大危害。 关键词:网络高科技黑客信息病毒 - 、弓 | 国际互联网络是英文Internet的中文表示,它是由全球许多计算机组成的,并 实现网络的计算机之间数据传输。Internet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伟大的里 程碑,它是未来信息高速公路的雏形,人类正由此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信息化 社会。人们用各种名称来称呼Internet,如国际互联网络、因特网、交互网络、 万维网等等,它正在向全世界各大洲延伸和扩散,不断增添吸收新的网络成员,已经成为世界上覆盖面最广、规模最大、信息资源最丰富的计算机信息网络。 虽然Internet的迅猛发展,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如同 在现实中一样,犯罪也不可避免的在其中蔓延开来,这便是本文要讨论的网络 犯罪。网络犯罪的含义是指危害电子信息网络中信息系统及信息内容安全的犯 罪行为和利用电子信息网络技术实施的各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可概括为针 对电子信息网络的犯罪和利用电子信息网络的犯罪。 二、网络犯罪的原因 关于网络犯罪的产生原因可作多角度的分析。以下从黑客文化、网络技术局限、法制建设滞后、抗制条件薄弱和社会观念误区等方面作些探讨。

校园网络安全防护解决方案

校园网安全防护解决方案

提纲
校园安全防护需求分析 校园安全防护解决方案 典型案例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f3454350.html,
2

职业院校网络面临的安全问题
出口网络问题:多出口,高带宽,网络结构复杂 P2P应用已经成为校园主流 病毒、蠕虫传播成为最大安全隐患 核心网络问题:缺少相应的安全防护手段 无法对不同区域进行灵活的接入控制 主机众多管理难度大 数据中心问题: 缺少带宽高高性能的防护方案 无法提供有效的服务器防护 数据中心网络资源有限但浪费严重 用户认证问题: 用户认证计费不准,不灵活 无法针对用户进行有效的行为审计 用户带宽滥用现象严重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f3454350.html,
3

挑战之一:不断增加的校园出口安全威胁
应用层威胁来势凶猛 网页被篡改 带宽总也不够 服务器应用访问很慢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f3454350.html,
病毒和蠕虫泛滥 间谍软件泛滥 服务器上的应用是关键应 用,不能随时打补丁
4
?“网络B超” 是优化安全管理的有效工具!

挑战之二:业务系统集中后的数据中心安全
如何解决数据共享和 海量存储的问题? 资源静态配置 数据增长迅猛 访问量越大,性能越 低,如何解决? 大量并发访问 性能无法保障
体系平台异构 管理移植困难 如何保障数据访问不 受设备、时空限制?
招生科研财务 关键信息无保护 数据安全如何保障?
?集中管理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数据资源整合是优化资源管理的必由之路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f3454350.html,
5

犯罪原因系统解析

犯罪原因系统解析 从马加爵残忍杀害4名昔日同窗,到江西医学院学生薛荣华连刺7人(2死5伤),再到云南大学暴力猥亵室友。这一起起令人触目惊心的案件,发人深省,催人猛醒,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曾被人们视为“天之骄子”高素质、高智商、高层次的大学生们相继涉足犯罪。一时间大学生犯罪引起了社会对道德、大学教育、学校管理等诸多问题进行着拷问。 学生暴力犯罪是指在校学生实施的, 以其他在校学生或老师为实施对象的暴力犯罪行为, 它是校园暴力犯罪现象中最为典型一种形式。的犯罪主体的责任年龄范围也不仅限于刑法所要求的16 周岁以上或14 周岁以上, 只要是在校( 包括各级各类中小学、大中专、职业技术学校等) 学生都可以成为我们的研究对象, 因此, 学生暴力犯罪主体年龄可以低于14 周岁( 这实际上是由保证研究的连续性的需要所决定的) 。近年来, 这种学生暴力犯罪现象越发普遍且其性质也日益严重。 案例。。。。。。。 类似这样的大学生暴力的案例,在全国的大学校园里是屡见不鲜的,这也在时时拷问着社会的良知,促使着我们去探求这种暴力发生的原因。一般认为,犯罪原因是一个多质多层次的、综合的、变化的、彼此互为作用的相关系统。下面我将运用储怀植的犯罪原因系统来一步步剖析大学生犯罪的原因。 一、何为犯罪原因系统 犯罪原因系统是由在不同程度上引起和影响犯罪产生的各种因素彼此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各种因素的相互联系既是有机的又是动态的,从而构成一个有序结构,其构成因素呈若干层次和等级。其层次大致可分为:1.犯罪原因:主要包括犯罪产生的社会原因和犯罪产生的个体原因,这两点原因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犯罪数量的多寡,决定犯罪情节的轻重,对犯罪的产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犯罪产生的条件:是指在犯罪情境中,那些有利于犯罪产生和发展的各种因素,这其中包括时空条件、犯罪的工具条件和侵害对象(人,财,物)等,这些条件都并不产生犯罪,但会对犯罪的引起、加强等起着催化的作用。3.犯罪的相关因素:是指与犯罪发生存在着某种间接关系的原因,其主要内容有:气象、昼夜等因素。它对犯罪的发生仅有一些次要的、间接的影响作用,只是提供了某种可实施犯罪的机会,但不直接导致犯罪的发生。 综上我们认为,引起犯罪发生的原因,既不是单一的因素,又不是分层次的多元性因素的简单集合,而是一个由多种因素有机组成的原因系统。所以当社会和个体的至罪因素制造出潜在的犯罪人,其在某种特定的环境条件催化下,就有可能转化为实在的犯罪人行为。 二.学生暴力犯罪原因的社会原因 犯罪产生的社会原因是指与犯罪产生有关的各种因素,它包括诱发犯罪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社会管理和人文自然环境等条件。可从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来分析。 (一)学生暴力犯罪的宏观社会因素 宏观的社会环境因素是指个体生活的整个社会环境,它影响着犯罪的性质和类型,以及整个社会犯罪率的高低。主要有(1)政治因素。(2)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制度、经济政策、经济发展状况,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犯罪增多,与目前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形成和建设中制度不到位有关。(3)文化因素:习俗、风尚、道德、文艺、大众传播、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的不良因素对犯罪的形成和产生有重要影响。如宣扬暴力的读物、视听材料、色情网站等最容易刺激青少年萌生性犯罪、盗窃。 我认为以下原因可能与之犯罪有直接的关联性 1.贫富分化与学生暴力犯罪

侦查策略与措施

《侦查策略措施》 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 绪言 一、侦查策略在侦查中的重要性 二、侦查策略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侦查策略的方法及要求 第一章侦查策略概述第一节侦查策略的概念一、策略的语义(一)“侦查”的词义1.“侦”、“查”的字义辨析2.“侦查”的词义(二)“策略”的词义二、侦查策略的概念侦查策略是侦查主体为达到一定的侦查目标,侦查策略是侦查主体为达到一定的侦查目标,在实施侦查行为的过程中对一定的侦查对象采取的灵活有效的方法。采取的灵活有效的方法。实施主体实施对象实施目标本质(一)科学性基础上的有效性侦查策略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有效方法1、科学性2、有效性(二)合法性前提下的灵活性侦查策略是建立在合法的前提下的灵活方法3、合法性4、灵活性(建议性)灵活性(建议性)第二节侦查策略的渊源一、军事策略思想(一)中国古代兵法中的军事策略思想(二)毛泽东思想中有关革命战争的战略战术和肃反斗争的策略思想侦查策略与军事谋略的关系?侦查策略与军事谋略的关系?二、侦查实践经验(一)中国古代和近代的侦查实践经验(二)新中国成立后的侦查实践经验三、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一)侦查策略的哲学基础(二)侦查策略的科学渊源(三)新兴科学技术和原理第三节侦查策

略与相关行为侦查策略与欺骗、一、侦查策略与欺骗、引诱和威胁的关系(一)目的不同(二)基础不同(三)程度不同(四)结果不同二、侦查策略与夜间审讯和搜查的关系夜间审讯和夜间搜查具有一定谋略性,(一)夜间审讯和夜间搜查具有一定谋略性,但却面临效益缺失的困境(二)侦查策略固守侦查效益三、侦查策略与道德的关系侦查策略必须遵循并维护道德界限,侦查策略必须遵循并维护道德界限,坚守道德底限四、侦查策略与非侦查主体行为的关系(一)非侦查主体行为的属性(二)非侦查主体行为的作用第四节侦查策略与侦查措施区别?联系?一、侦查策略是侦查措施的指导(一)侦查策略对全局性侦查工作起统帅作用(二)侦查策略能对刑事案件的侦查工作起指导作用(三)侦查策略能够对侦查行为起设计作用二、侦查措施是侦查策略的实现(一)侦查措施是侦查策略的逻辑构成(二)侦查措施是侦查策略实现媒介第五节侦查策略与法律规范区别?联系?一、侦查策略的目的要以法律规范为导向二、侦查策略的实施要遵循法律规范规定(一)侦查策略的效能发挥需要法律规范制约(二)侦查策略的发展与完善需要法律规范的助益(三)侦查策略具体运行需要遵循的法律规范三、侦查策略实施结果要接受法律规范评断四、侦查策略相对法律规范具有独立价值第二章常用侦查策略第一节反侦查行为及手段一、反侦查行为的特点针对抽象侦查行为的预计性应对具体侦查行为的针对性反侦查易使侦查工作陷入僵局反侦查贯穿于侦查各阶段二、反侦查行为的形成反侦查行为受犯罪分子犯罪经验的影响犯罪分子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反应在反侦查行为中反侦查

计算机网络发展及其特点

计算机网络发展及其特点 发展过程: 从时间角度分四个阶段 1.计算机技术与理论准备阶段 (1)数据通信技术日趋成熟,为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分组交换概念的提出为计算机网络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2.计算机网络的形成,ARPANET是最早的网络 (1)ARPANET的成功运行证明了分组交换理论的准确性 (2)TCP/IP协议的广泛应用为更大规模的的网络互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E—mail、FTP、TELNET、BBS等应用体现出网络技术广阔的应用前景3.网络体系结构的研究 (1)OSI参考模型的研究对网络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以及网络体协议准化研究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 (2)TCP/IP经受了市场和用户的检验,吸引了大量的投资,推动了Internet 应用的发展,成为业界标准 4.Internet应用,无线网络与网络安全技术研究的发展 (1)Internet作为世界的国际网与大型信息系统,在当今政治、经济、文化、科研、教育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Internet大规模介入推动了接入技术的发展,坐进了计算机网络、电信通信网与有线电视网的“三网融合” (3)对等(“Peer—to—Peer,p2p”)网络技术的研究,使得“即时通信” 等新的网络应用持续涌现,进一步丰富了人与人之间信息交互与共享 的方式 (4)无限个人区域网、无线局域网和无线城域网技术日益成熟,并已进入应用阶段 (5)Internet应用中数据采集与录入从人工方式逐渐扩展到自动方式 (6)随着网络应用的快速增长,社会对网络安全的的重视水准也越来越高按技术分类角度分为三条主线 1.从ARPANET到Internet 2.从无限分组网到无线自组网无线传感器网络 3.网络安全技术 特点: 1.组建计算机网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资源共享 2.互联的计算机系统是自治的计算机系统 3.联网的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必须遵守共同的网络协议

论网络犯罪及其防治策略之欧阳光明创编

*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 论网络犯罪及其防治策略 欧阳光明(2021.03.07) 一、网络犯罪的概念及其特征 (一)网络犯罪的概念:网络犯罪是指犯罪分子利用其编程、加密、解码技术或工具,或利用其居于互联网服务供应商(ISP)、互联网信息供应商(ICP)、应用服务供应商(ASP)等特殊地位或其他方法,在因特网上实施触犯刑法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其犯罪种类为:1、在计算机网络上实施的犯罪种类: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表现形式有:袭击网站;在线传播计算机病毒。2、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施的犯罪种类: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罪;利用计算机实施盗窃罪;利用计算机实施贪污、挪用公款罪;利用计算机窃取国家秘密罪;利用计算机实施其他犯罪:电子讹诈;网上走私;网上非法交易;电子色情服务及色情、虚假广告;网上洗钱;网上诈骗;电子盗窃;网上毁损商誉;在线侮辱、毁谤;网上侵犯商业秘密;网上组织邪教组织;在线间谍;网上刺探、提供国家机密的犯罪。 (二)网络犯罪的法律特征 1、犯罪主体确定的困难性 网络是世界的网络,没有一个标准的时空限制,因此计算机网络犯罪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犯罪行为的实施地和犯罪后果的出现地可以是分离的,甚至可以相隔千里,而且这类作案时间短、过程简单,可以单独行动,不需借助武力,不会遇到反抗。由于这类犯罪没有特定的表现场所和客观表现形态,有目击者的可能性很少,而且即使有作案痕迹,也可被轻易销毁,发现和侦破都十分困难。因而,对犯罪主体的确定就很困难。 2、极大的社会危害性 分析人士认为到21世纪,电脑入侵在美国国家安全中可能成为仅次于核武器、生化武器的第三大威胁。国际计算机安全专家也认为,网络犯罪社会危害性的大小,取决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社会作用,取决于社会资产计算机网络化的程度和计算机普及应用的程度,其作用越大,计算机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也越来越大。随着社会网络化的不断发展,包括国防、金融、航运等国家各个部门都将实行网络化管理,整个社会对网络的依赖日益加深,一旦这些部门遭到侵入和破坏,后果将不堪设想。①

校园网络安全策略.doc

校园网络安全策略-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校园信息化技术的不变提高,网络安全威胁也日益增加,校园网作为公共网络的一部分,同样会受到各种各样的网络安全威胁,在此之下,如何维持高强度安全性的校园网络至关重要。这就需要我们定期的预防,查找,以及维护校园网络。网络安全策略中有很多方法可以预防和维护校园网络,如防火墙以及VPN技术,以及加密技术的应用等等。 【关键词】防火墙;VPN;身份认证 前言 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可控性等几个方面包含在内的网络信息安全性是网络安全的本质。它的体现是通过网络信息的存储、传输和使用过程来得以完成的。在防病毒软件、防火墙或智能网关等构成的防御体系下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可以防止对于来自校园网外的攻击。内外网之间一道牢固的安全屏障便是防火墙。确保网络安全的基础是安全管理,配合安全管理的辅助措施则是安全技术。一套校园网络安全系统的建立对于整个校园来说是十分之必要的。网络安全策略中有很多方法可以预防和维护校园网络,除防火墙外,VPN技术,以及加密技术的应用等等也十分有效,下文中,笔者结合自己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一下防火墙外,VPN技术,以及加密技术的应用。 1.防火墙 防火墙,也称防护墙,它是一种位于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的网络安全系统。防火墙主要由服务访问规则,验证工具、包过滤和应用网关5部分组成,现代网络中防火墙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校园网络中防火墙可以过滤外来所有数据包,

决定拦截或是放行哪些数据包,可以最大限度的阻止网络黑客的攻击,如果数据流不通过防火墙,学校内部的人员就无法访问外部的网络,外部的人员也无法和学校内部的人员进行通信。 防火墙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1包过滤防火墙 包过滤防火墙是指在网络层对数据包进行分析、选择和过滤,其特点是速度快、逻辑简单、成本低、易于安装和使用。 1.2应用代理防火墙 应用代理防火墙应用在网络层,其主要作用是实现监视和控制应用层数据通信流的作用。 1.3状态检测防火墙 状态检测防火墙其作用是能够根据协议、端口及IP数据包的源地址、目的地址等来决定数据包是否能通过。我感觉这种防火墙应该更适合于对网络要求更严格的地方,如银行,国家机关部门等。 2.VPN虚拟专用网络 VPN是建立在公用网络上的专用网络,在远程访问中非常实用。其也可以应用到学校网路中,简单的说就是当有老师外出出差时,只需要在学校搭建一台VPN服务器即可访问学校网络,对于租用DDN专线和通过远程拨号的方式来说,这种方式既价格低廉又可以保障通信的安全,VPN其虚拟性主要表现在它利用加密技术在公网上封装出了一条隧道。 VPN主要可以分为3种 2.1PPTP点对点隧道协议 这种协议可以支持多协议虚拟专用网络,这种VPN的主要优点为配置比较简单,对于网络安全不太严格的地方足以应用。

计算机网络的特点与作用

计算机网络教学的特点与作用 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已将众多个人电脑编织在一起,共享资源,相互通讯,无障碍的交流与合作,这样就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为新的教学观念奠定了现实的基础。而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也便成为当今比较时行的研究话题,成为当今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重点。 一、什么是网络教学 所谓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具体地说,主要由电子网络教室构成,配合优秀的教学课件或教育信息网络,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开阔学生眼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形态。它克服了传统计算机辅助教学中计算机仍是教师教的工具,学生的操作、尝试、参与面不广、难以因材施教等缺点。而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其特有的人机交互功能和综合文字、表格、图形、图像、动画的能力,为学生营造了一种新颖的开放的教学环境,使之更有效地实现和优化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网络教学的特点和作用 计算机网络教学的特点,是能够用声音、文字、图像、影像立体的表现形式,图文并茂,视听一体的交互式集成信息,学生既可以在网络上阅读文字材料,也可以听取声音材料,还可以观看二维或三维的静止或活动的图像,打破了沉闷的学习气氛,改变了枯燥单一的学习方式。运用信息技术提供多种媒体形式的刺激,增强学生知识的获取。 (一)、网络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网络教学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 在网络教学中,学生学习行为的起点、学习任务的难度、学习的目标、学习的内容乃至学习的过程都是由学习者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安排、自主选择的,消除了传统教育中的固定学习内容、程序化学习步骤的限制。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使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按照自己的需要去组织学习,形成自己的个性化学习方式。 2.网络教学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控制 网络教学条件下,网上的信息资源都是可控的。原来的各种单向媒体变成了可自由控制的互动媒体,学生能够根据自身需要自由地对声音、录像、电影、动画这些媒体进行播放、停止、重复、倒播,甚至改变播放速度的控制。还可以对信息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分解、加工、改造、转换等。在这一系列的自主控制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

论计算机网络犯罪

论计算机网络犯罪 [摘要]:从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到今天互联网的日益普及,计算机的发展速度可谓突飞猛进,从而也把人类文明带入数码时代。但是,任何事物都是矛盾对立的统一体,尤其是对于正在发展中的新事物来说,更是如此。计算机网络也不例外。人们在享受着网络传输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对日露端倪的网络负面影响愈发担忧。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犯罪 一、计算机网络犯罪现状 近些年来,由于互联网上的犯罪现象越来越多,网络犯罪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得不关注的社会公共安全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网络色情泛滥成灾,严重危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软件、影视、唱片的著作权受到盗版行为的严重侵犯,商家损失之大无可估计;网络商务备受欺诈的困扰;已经挑战计算机和网络犯罪几十年之久的黑客仍然是网络的潜在危险。结果,与网络相关的犯罪丛生。防治网络犯罪,已成为犯罪学、刑法学必须面对的课题之一。 我国自1986年发现首例犯罪以来,利用计算机网络犯罪案件数量迅猛增加。从发案9起,到2000年的2700余起,去年全年突破4500起。诈骗、敲诈、窃取等形式的网络犯罪涉案金额从数万元发展到数百万元,其造成的巨额经济损失难以估量。当前我国计算机犯罪的最新动态表现为:一是计算机网络犯罪在金融行业尤为突出。二是“黑客”非法侵入或攻击计算机网络。三是境外敌对组织和敌对分子利用国际互联网向境内散布政治谣言,进行非法宗教宣传等危害国家安全活动。 二、计算机网络犯罪原因探析 计算机网络与传统媒体传播最大的不同点是计算机网络中具有不法分子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空间和手段。要有效的制止和减少计算机违法犯罪活动,就必须首先认识清楚其产生的根源。网上违法犯罪行为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概括而论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1.计算机网络的开放性 有人认为网络空间是相对于领陆、领水、领空、浮动领土的第五空间。现实世界中,卫兵和岗哨起着巨大作用:防止非法侵入、偷盗和破坏。网络空间是一个大广场,而且是“公用”的,现在人们都“大公无私”地把自家能够搬动的东西尽往网络空间里搬,叫做“资源共享”和“信息化”。可是你“自己”的东西搬到网络里边去了以后,就很难像在自己“家”里那样妥善保护了。但网络空间毕竟已经没有了明显的“家”的界限和防线。网络是现实世界的镜象,但它砸碎了现实世界的围墙。没有坚固设防的开放、互动的计算机网络(这是网络本身的优点)反倒给不

论暴力犯罪的增长原因及防治对策

论暴力犯罪的增长原因及防治对策 摘要:暴力犯罪是一类严重危害人身权利与财产权利的犯罪类型。随着影响社会治安的各种消极因素的增多,社会犯罪尤其是暴力犯罪愈演愈烈,给公众内心带来极大的不安全感,引发对犯罪的恐惧,而且由暴力犯罪造成的心理创伤和恐惧在肉体创伤愈合后仍要持续数月数年乃至终生,因而暴力犯罪严重破坏了我国的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本文将从暴力犯罪的概念、我国暴力犯罪的现状及原因入手,进而透彻的分析并把握暴力犯罪的成因,最后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提出切实能达到控制暴力犯罪发案率的对策,以减少暴力犯罪,使公众更具有安全感,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关键词:暴力犯罪犯罪原因防治对策 暴力犯罪又称为人身伤害犯罪,是一种非法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侵犯他人人身权利与财产权利的极端攻击性行为。杀人伤害、强奸、抢劫、纵火、爆炸、绑架人质、劫持飞机轮船以及其他一些凭借暴力等手段实施的犯罪通常被认为是暴力犯罪的典型形态。暴力犯罪一般表现为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的面对面的冲突与对抗,大多是凭借体力实施的,因而又称为“面对面的暴力犯罪”。尽管现代暴力犯罪日益表现出智能化趋势,但习惯上仍被称为“体力犯罪”。犯罪学研究表明尽管经济犯罪的危害远大于所有的财产犯罪和暴力犯罪所造成的威海的总和,但是在社会公众的意识里暴力犯罪时最令人感到恐怖的犯罪,人们对犯罪的恐惧感主要来自于暴力犯罪。暴力犯罪给受害人带来了肉体和心灵上的双重伤害,尤其是心灵上的伤害更为严重,有些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愈合。找出暴力犯罪的原因并提出切实的措施,以减少暴力犯罪的发生是我们目前应该共同努力去做的。 一、我国暴力犯罪的现状及特点 (一)我国暴力犯罪的现状 自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的暴力犯罪有所增多,暴力犯罪案件在整个刑事案件中所占比重处于一种上升趋势。据统计,1977-1979年全国年均发生刑事案件57万起,其中凶杀、抢劫、强奸、纵火等暴力犯罪案件约占7%。从1980年至1990年,官方统计的暴力犯罪发案数增加了两倍,其中抢劫案上升为在中国由公安机关立案的刑事案件发案数中的第二位,并且从此再也没有退下去。[1]1991、1992年发案数继续上升。据最新的官方报告,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犯罪结构有所变化,暴力犯罪发案数有所下降,据公安部通报,2003年1-11月爆炸案、放火案、强奸案、杀人案以及抢劫案的发案数均比2002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004%年上半年,爆炸、放火、强奸、杀人等几类案件继续明显下降,但是抢劫和抢夺这两种贪利的暴力犯罪案件数分别比2003年同期上升了5.7%和9.3%。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暴力犯罪发案数虽有所下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重大恶性暴力犯罪案件时有发生。 (二)我国暴力犯罪的特点 1.从作案手段来看,暴力犯罪一般具有突发性、残酷性、冒险性等特点。作案手段和 工具一般计较简单和原始,例如杀人一般使用棍棒、砖石、匕首等钝器或锐器。但是暴力犯罪的智能化趋势日渐明显。 2.从类型上来看,杀人、伤害、强奸、等传统类型暴力犯罪有增无减,空中劫持航空 器、抢劫银行、爆炸等新的暴力犯罪类型也已出现。 3.从时空分布来看,杀人、强奸行为的发案率,农村高于城市,而寻衅滋事、聚众斗 殴行为的发案率则城市高于农村。抢劫案主要发生在城市近郊。[2] 4.从犯罪性别年龄来看,暴力犯罪在绝大多数上男性高于女性,暴力犯罪中以青少年 为多,且呈低龄化趋势。 二、暴力犯罪的主要成因 导致暴力犯罪的原因很多,概括起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因素影响

网络犯罪侦查

武汉纺织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题目:网络犯罪侦查 姓名:陈稳 学号:0904681079 专业:网络091 指导教师:孔维广 日期:2012年5月10日

网络犯罪侦查 摘要:网络犯罪是指行为人利用网络专门知识,以计算机为工具对存在于网络空间里的信息进行侵犯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①“网络犯罪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信息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网络空间的计算机犯罪案件每年都以几倍甚至十几倍的速度增长,其所造成的损害远远大于现实空间的犯罪......”②按照《数字化生存》的作者尼葛洛庞帝的推测,2000年以后,全球使用因特网的人数将以更加惊人的速度发展,预计至2005年全球因特网用户将达7.65亿。网络犯罪具有极强的跨国性、专业化程度高、隐蔽性强、取证困难,而且犯罪主体年轻化,犯罪分子常常连续作案,造成的社会危害后果十分严重。对网络犯罪侦查的研究,目前在中国大陆基本上仍处于空白状态。实际部门办理此类案件尚无理论指导,因此,对网络犯罪侦查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从总体上说,侦查网络犯罪一方面应借鉴侦查传统犯罪的方法,另一方面应针对网络犯罪的特点寻找切实可行的对策。 关键字:网络安全,犯罪,侦查 一、网络犯罪案源的获取 网络犯罪跨跃物理与虚拟两大空间。网络犯罪与发生在物理空间里的犯罪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其突出特点之一便是犯罪行为难以发现及被害人不愿举报。这一特点决定了要发现网络犯罪是相当困难的。鉴于此,则极有必要探寻获取网络犯罪案源的方法,否则,无案源,侦查工作也就无从谈起。

获取网络犯罪案源,除了采用传统的发现案源线索的方法外,还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方法: (一)建立网络系统发现犯罪。 即从各个要素入手,建立一个完善的获取犯罪信息的网络系统,通过此系统搜集案源线索。首先,从组织要素考虑,组建反网络犯罪机构。其次,从意识要素入手,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第三,为系统的顺利运行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第四,在满足有关要素的基础上,使系统运行起来,通过该系统搜集与网络犯罪有关的线索。如,国际刑警组织与美国的AtomTangerine公司合作,建立反计算机犯罪情报网络,该网络可以收集计算机及网上犯罪活动的情报,特别是犯罪分子即将攻击的目标和他们可能使用的手段。③我国可以参照国际刑警组织的做法,在国内建立同样的网络系统。 (二)通过科技手段监视获取。 即由控御主体利用各种现代技术建立跟踪或搜索系统实现对网 络犯罪的监视,通过监视发现案源。如,韩国警方于2000年7月份成立了“网络犯罪对应中心”。该中心利用实时跟踪和事件分析等先进搜查系统严密监视网上犯罪,并及时加以打击。中国大陆于2001年2月26日面向全国发行了全国首款互联网净化器软件“网络警察110”,通过这一技术手段可以截堵互联网上的邪教、色情、暴力等有关信息。美国斯坦福研究所旗下的AtomTangerine公司研制出一个名为“网络雷达 "的程序,可以监视计算机及网上犯罪活动。④又如,美国联

论网络犯罪及其防治策略

. .. . .. 论网络犯罪及其防治策略 一、网络犯罪的概念及其特征 (一)网络犯罪的概念:网络犯罪是指犯罪分子利用其编程、加密、解码技术或工具,或利用其居于互联网服务供应商(ISP)、互联网信息供应商(ICP)、应用服务供应商(ASP)等特殊地位或其他方法,在因特网上实施触犯刑法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其犯罪种类为:1、在计算机网络上实施的犯罪种类: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表现形式有:袭击网站;在线传播计算机病毒。 2、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施的犯罪种类: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罪;利用计算机实施盗窃罪;利用计算机实施贪污、挪用公款罪;利用计算机窃取国家秘密罪;利用计算机实施其他犯罪:电子讹诈;网上走私;网上非法交易;电子色情服务及色情、虚假广告;网上洗钱;网上诈骗;电子盗窃;网上毁损商誉;在线侮辱、毁谤;网上侵犯商业秘密;网上组织邪教组织;在线间谍;网上刺探、提供国家机密的犯罪。 (二)网络犯罪的法律特征 1、犯罪主体确定的困难性 网络是世界的网络,没有一个标准的时空限制,因此计算机网络犯罪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犯罪行为的实施地和犯罪后果的出现地可以是分

离的,甚至可以相隔千里,而且这类作案时间短、过程简单,可以单独行动,不需借助武力,不会遇到反抗。由于这类犯罪没有特定的表现场所和客观表现形态,有目击者的可能性很少,而且即使有作案痕迹,也可被轻易销毁,发现和侦破都十分困难。因而,对犯罪主体的确定就很困难。 2、极大的社会危害性 分析人士认为到21世纪,电脑入侵在美国国家安全中可能成为仅次于核武器、生化武器的第三大威胁。国际计算机安全专家也认为,网络犯罪社会危害性的大小,取决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社会作用,取决于社会资产计算机网络化的程度和计算机普及应用的程度,其作用越大,计算机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也越来越大。随着社会网络化的不断发展,包括国防、金融、航运等国家各个部门都将实行网络化管理,整个社会对网络的依赖日益加深,一旦这些部门遭到侵入和破坏,后果将不堪设想。①3、犯罪的隐蔽性 .. .. . .s.. . .. . .. 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世界,网络参与者的身份也是虚拟化的,每个人都可以带着面具在网上有所作为。犯罪的隐蔽性主要表现在:(1)时间、地点的隐蔽性:作案范围一般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到某省、某市甚至某国作案;犯罪人对犯罪结果发生的时间可以随心所欲的控制;作案时间短,长则几分钟,短则几秒钟。

校园网络安全防范

校园网络安全防范 摘要:本文主要是结合校园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针对引起校园网络安全的安全威胁,进行针对性安全规划,应用安全技术进行有效的安全防范从而有效地保护校园网的安全。 关键词校园网安全威胁安全规划安全技术安全防范 一.校园网安全威胁 1.1校园网络安全概述 校园网是为学校师生提供教学、科研和综合信息服务的宽带多媒体网络。校园网应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先进的信息化教学环境。目前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学校的教学、管理上的信息泄密和毁坏也就越来越受人们关注, 这就是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因此针对网络的安全所采取的措施应能全方位地针对各种不同的威胁,保障网络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1.2 网络威胁的表现形式 计算机网络所面临的威胁大体可分为两种:一是对网络中信息的威胁;二是对网络中设备的威胁。影响计算机网络的因素很多,归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通过互联网访问学校资源的终端用户, 二是校内的终端用户, 三是病毒攻击, 四是系统漏洞, 五是管理人员自身的管理不善。主要表现在“黑客”恶意的攻击、信息泄密和篡改、数据被删除和毁坏、IP 盗用、病毒攻击、非法站点的访问、E -mail 和BBS 携带非法信息等问题。 1.3 入侵方式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为了减少甚至杜绝校园网中的安全隐患,我们必须首先了解:这些所谓的威胁是以一种什么方式与你的计算机建立联系的。 (1)利用操作系统的一些漏洞。如有名的windows DCOM蠕虫病毒就是利用windows DCOMMS03 - 26漏洞进行攻击的。 (2)通过邮件或资料下载,病毒或木马程序被下载到本地机器上。 (3)盗版软件也是传播病毒及木马程序的途径之一。 (4)骗取用户口令,冒充合法用户。 (5)操作系统自身设置造成的。许多教师为了办公方便,将所有硬盘分区共享,并且不限制权限,使其他用户通过网上邻居等简单方式就可以对文件进行操作。 (6)浏览一些恶意的网站。这些网站不仅内容无聊,而且往往还带有一些恶意代码。浏览之后,轻则更改IE设置,重则更改注册表,造成系统的不稳定。 二.校园网安全规划 2.1网络安全规划 制订校园网安全规划的目的就是要对网络安全问题有一个全面的思考, 要从系统的观点

用挫折——攻击理念来说明暴力犯罪的原因

用挫折——攻击理念来说明暴力犯罪的原因 暴力犯罪的发生实际上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即“挫折——攻击”这样一个基本的模式。暴力犯罪的成因是多元和多层次的,是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和犯罪人主观心理发展的缺陷相互作用的结果,具体来说就是客观社会使得个体遭受挫折而无法满足自身需要,个体于社会中的需要的长期压抑,于是产生了严重的心理挫折,萌生犯罪心理。犯罪心理把个体的行为逐渐推向极具攻击性,继而就产生暴力犯罪。 一、暴力犯罪及其类型 暴力犯罪,是指使用暴力手段包括以暴力相威胁,以特定的或者不特定的人或物为侵害象,蓄意危害他人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社会安全的犯罪行为。共基本特征为具有明显的暴力性质。 从刑法的意义上说,所谓暴力犯罪中的暴力包括以将实施暴力的胁迫,是为自然人故意的危害行为而设立的犯罪要件。刑法规定暴力犯罪的范围有:(1)直接规定“暴力”为犯罪的要件。如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抗税罪、强迫交易罪、强奸罪、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抢劫罪、妨害公务罪、妨害作证罪、强迫卖血罪等等。 (2)虽然没有直接规定“暴力”,但是法律用语事实上是指该种犯罪是以暴力(包括以暴力为胁迫内容)的行为实施的,刑法上则以“叛乱”、“暴乱”、“强制”、“绑架”、“殴打”、“聚众扰乱”、“聚众斗殴”、“劫夺”、“暴动越狱”、“强迫”、“阻碍”等来表示。如武装叛乱、暴乱罪、绑架罪、劫夺被押解人员罪、暴动越狱、聚众持械劫狱罪、强迫卖淫罪等。 (3)既没有直接规定暴力为要件,法律用语也并不意味着该类犯罪只能以暴力行为实施,但实践中该类犯罪通常是以暴力行为实施的,传统观念及理论上也认为该类犯罪就是暴力犯罪。如爆炸罪、放火罪、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等犯罪。 (4)虽然不具有上述的各种特征或者特点,但是法律将以暴力实施犯罪的,规定为从重处罚的情节,或者按照刑法所规定的的相应犯罪论处。如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犯各种走私罪而武装掩护走私、非法拘禁罪、拐卖妇女、儿童之第5项之罪、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之第2款和第3款之罪等。由于法律对该类犯罪在规定上的不统一,因而如何界定暴力犯罪的内涵和外延,目前尚无统一的认识。

当前网络诈骗犯罪侦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f3454350.html, 当前网络诈骗犯罪侦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作者:刁战颖付鹏程 来源:《中国防伪报道》2016年第02期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支付手段越来越便利,网络购物用户规模也日益庞大。而广大用户网络安全意识的缺失,也给了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近年来,利用互联网进行的网络诈骗犯罪一直处于高发态势,给人民群众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但是由于受各种因素制约,公安机关对此类犯罪的破案率较低,严重影响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如何创新机制、整合资源,提升打击网络诈骗犯罪的能力和水平,是公安机关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阐述当前网络诈骗案件的特点和趋势,探讨网安部门如何在新形势下开展网络诈骗案件的侦破工作。 关键词:网络诈骗;问题;对策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cyber fraud crime DIAO Zhanying,FU Pengcheng(Cyber Security Police Corps of Tianjin Public Security Bureau,Tianjin300020,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the network more convenient means of payment, online shopping users increasingly large scale. The absence of the majority of users network security awareness, but also to the criminals an opportunity to exploit. In recent years,cyber fraud using the Internet has been in a high-risk situation,causing huge losses to people’s property. However, due to various factors, the public security organs in the lower detection rate of such crimes,has seriously affected people’s sense of security and satisfaction. How innovative mechanisms,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enhance the ability and level of combat Internet fraud, the public security organs need to solve the problems. This paper aims to expound the current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s of Internet fraud cases, and to explore how the network security department to carry out detective work online fraud case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Key words: Cyber fraud; problem; countermeasure 2015年7月2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 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3.74亿,手机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增长迅速,达到2.70亿,使用网上支付的用户规模达到3.59亿。数量庞大的网络用户,也为不法分子实施犯罪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近年来,利用互联网进行的网络诈骗犯罪一直处于高发态势,给人民群众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由

计算机网络的特点及应用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实践报告(论文) 题目计算机网络的特点及应用 准考证号 01 报考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姓名 身份证号 指导教师林君 日期

计算机网络的特点及应用 作者:王爽 摘要: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建立计算机网络可实现包括价格昂贵的硬件设备、软件和数据等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开发和投资。随着通信传输手段的进步,网络互连需求的激增,网络软件水平的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必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发展 1、引言 根据IEEE的描述,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技术是“把分散在一个建筑物或相邻建筑物中的计算机、终端、带大容量存储器的外围设备、控制器、显示器、以及为连接其他网络而使用的网络连接器等相互连接起来,以很高速度进行通信的手段”。显而易见,从物理意义上说,校园网络就是一种局域网。 中小学校园网络作为一种在中小学应用的局域网,有其特定含义和应用范畴,概括起来有四个方面的典型应用:第一,校园网是为学生学习活动服务的,是一种学习工具。她不但是学生与他人之间的交流工具,同时也是学习资源的提供者,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学习和协作学习。第二,校园网是为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活动服务的,如提供教学资源、辅助教师备课,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和支持教师再学习活动等。第三,校园网是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的,如辅助学校的学生学籍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第四,校园网是沟通学校与外面的窗口,利用她既可以从校外获取各种信息,也可以向外发布各种信息。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校园网定义为:一种为学校学习活动、教学活动、科研活动和管理活动服务的校园内局域网络环境。且它是建构在多媒体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之上并与因特网连接的。 对于校园网建设来说,其应用是目的,网络环境是基础,网络教学资源是核心,而人员培训与网络维护是保障,如图1所示。评价一个校园网的成功与否,可从下面四个环节(以下简称校园网络四要素)来考虑:网络环境建设、网络畅通保障机制、网络教学资源和网络应用。因此,一个学校在设计校园网时,也应从这四个环节去考虑,缺一不可。而传统的网络建设只是指网络环境建设这一个环节,忽视了其它几个环节。

论网络犯罪概念

论网络犯罪概念 网络犯罪,是指行为人运用计算机技术,借助于网络对其系统或信息进行攻击,破坏或利用网络进行其他犯罪的总称。既包括行为人运用其编程,加密,解码技术或工具在网络上实施的犯罪,也包括行为人利用软件指令,网络系统或产品加密等技术及法律规定上的漏洞在网络内外交互实施的犯罪,还包括行为人借助于其居于网络服务提供者特定地位或其他方法在网络系统实施的犯罪。简言之,网络犯罪是针对和利用网络进行的犯罪,网络犯罪的本质特征是危害网络及其信息的安全与秩序。 网络的发展形成了一个独立于现实世界的虚拟空间,消除了国界,使得犯罪行为的实施地和结果发生地分离,甚至跨越国界的现象为多。在这个虚拟的空间世界里,对所有事物的描述都仅仅是一堆冷冰冰的密码数据,这类网络犯罪几乎没有任何的目击者,给案件的发现和侦破带来极大的困难;比如时下比较流行的“发帖子”,有些人遇到自认为是不顺心的事,便在网络上发贴子侮辱、诽谤他人,他人浏览网站后精神上遭受极大的痛苦,依照其行为并结合相关法律规定,完全可以对实施行为的人以诽谤罪起诉,但是网络上能找到只是IP地址,至于行为人是谁真的很难查找,或者说根本找不到。 当前,由于网络所派生的各种诱惑错综复杂,导致网络犯罪的犯罪主体日趋低龄化,特别是很多青少年,或是为了追究经济利益,或是为了寻求精神刺激,或是二者皆有之。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从电力、国防、银行、航运、通讯系统等国家的重要领域来看,均以实现数字化、网络化管理,一旦这些部门的网络系统遭到入侵和破坏,对国家和人民将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后果不堪设想。 网络犯罪是一种高技术的智能犯罪,犯罪分子主要是一些掌握计算机技术的专业研究人员或者是对计算机有特殊兴趣并掌握网络技术的人员,他们大多具有较高的智力水平,既非常熟悉计算机及网络的功能与特性,又了解掌握计算机及网络的缺陷与漏洞。只要他们能够借助本身技术优势对网络系统发动攻击和入侵,对网络信息进行侵犯,就会达到预期的目的。 虽然网络犯罪近些年来越发猖獗,但是我国法律在对这方面的限制与打击力度明显不足。也就是说,相对于网络犯罪而言,司法规定及立法工作还存在相对滞后性。 网络犯罪的出现,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使得我们必须要综合利用各方面的手段,制定多方面的对策,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其社会的危害性。要有效地防治网络犯罪,必须坚持以预防为主,打防结合,标本兼治的综合防范体系。在社会对策方面,既要加强“三位一体”的社会教育,又要加强网络自身的管理和安全;在刑事对策方面,既要加强刑事立法方面的建设,又要加强刑事司法方面的建设。 网络犯罪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实施的高科技犯罪,因此,防范网络犯罪首先应当依靠技术手段,以技术治网。主要措施有:防火墙(Firewall)技术。该软件利用一组用户定义的规则来判断数据包(Package)的合法性,从而决定接受、丢弃或拒绝。数据加密技术。在计算机信息的传输过程中,存在着信息泄漏的可能,因此需要通过加密来防范。掌上指纹扫描仪。该仪器可以将用户的指纹记录下来,存入指纹档案库。当用户登记使用该电脑系统时,扫描仪还会将用户的指纹与库中的指纹相对照,只有当指令与指纹均相符时,才能进入系统。通信协议。通过改进通信协议增加网络安全功能,是改善网络措施的又一条途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