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生儿病区分级护理标准 文档

新生儿病区分级护理标准 文档

新生儿病区分级护理标准 文档
新生儿病区分级护理标准 文档

新生儿病区分级护理标准

特级护理服务内容:

(一)、特级护理服务对象

1、收治年龄范围为出生-28天的无陪伴新生儿。

2、生命体征不稳定的高危新生儿。

(二)、特级护理服务要点

1、严密观察患儿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2、根据医嘱,查对无误后正确实施治疗措施,维持输液通畅。

3、准确测量并记录出入量。

4、严格床旁交接班。

5、提供基础护理:

1)促进新生儿舒适:根据病情,每日给患儿进行沐浴或暖箱内擦浴,做好口腔、脐部护理,每日更衣及床上用品,保持床单元整洁。

2)每3小时更换尿不湿,特殊故情况随时更换,同时做好臀部皮肤护理。

3)满足患儿营养需求:根据医嘱定时喂奶。

4)每周测体重2次,特殊情况根据医嘱实施,观察体重增长状况。5)维持患儿适当的屈曲舒适体位,每2小时更换体位、血氧饱和度探头,特殊情况根据医嘱定时翻身、拍背。

6)正确及时采集各种标本。

6、提供专科护理: PICC管路维护、气道护理、并发症预防等,实

施安全护理。

7、提供新生儿持续发展性照顾:新生儿抚触、新生儿康复训练、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定、新生儿的早期干预、非营养性吸吮。

8、做好病危患儿外出检查前的抢救器材准备工作,必要时陪同检查。

9、保证病室环境整洁,定时开窗通风、空气消毒。

10、满足患儿情感需求,每日给予患儿抚慰与拥抱。

1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

12、了解患儿家长心理需求,协助疏导心理问题。

一级护理标准

一级护理服务内容:

(一)、一级护理服务对象

1、收治年龄范围为出生-28天的无陪伴新生儿。

2、生命体征相对稳定的新生儿。

(二)、一级护理服务要点

1、严密观察患儿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2、根据医嘱,查对无误后正确实施治疗措施,维持输液通畅。

3、准确测量并记录出入量。

4、严格床旁交接班。

5、提供基础护理:

1)促进新生儿舒适:根据病情,每日给患儿进行沐浴或暖箱内擦浴,做好口腔、脐部护理,每日更衣及床上用品,保持床单元整洁。

2)每3小时更换尿不湿,特殊故情况随时更换,同时做好臀部皮肤护理。

3)满足患儿营养需求:根据医嘱定时喂奶。

4)每周测体重2次,特殊情况根据医嘱实施,观察体重增长状况。5)维持患儿适当的屈曲舒适体位,每2小时更换体位、血氧饱和度探头。

6)正确及时采集各种标本。

6、提供专科护理,防止并发症,实施安全护理。

7、提供新生儿持续发展性照顾:新生儿抚触、新生儿康复训练、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定、新生儿的早期干预、非营养性吸吮。

8、做好患儿外出检查前、后的查对工作,并交代注意事项。

9、保证病室环境整洁,定时开窗通风、空气消毒。

10、满足患儿情感需求,每日给予患儿抚慰与拥抱。

1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

12、了解患儿家长心理需求,协助疏导心理问题。

13、做好出院指导。

新生儿护理专科安全质量目标及管理细则

新生儿护理专科安全质量目标及管理细则 一、新生儿护理安全质量目标 1、提高医务人员对新生儿及父母或监护人身份识别的准确 性。 2、建立与完善新生儿保暖制度,防止新生儿发生低体温、烧伤、烫伤。 3、提高安全用氧意识,严格遵循《早产儿治疗用氧与视网膜 病变防治指南》,防治氧中毒。 4、提高新生儿用药安全。 5、预防高危药物外渗,最大限度地降低给新生儿带来的危害 及痛苦。 6、加强新生儿喂养安全,防止呛奶、误吸致窒息。 7、提高安全意识,防止新生儿坠床事件的发生。 8、落实新生儿安全巡视,防止发生新生儿意外死亡。 9、建立新生儿皮肤护理指引,减少皮肤损伤。 10、落实手卫生的五个时刻,减少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二、新生儿护理安全质量管理细则 (一)提高医务人员对新生儿及父母或监护人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1、科室有新生儿身份识别与核对工作指引。 2、新生儿入院、出院盖左脚脚印,并经监护人查瞧后按左手食指印确认。做好宣教工作,监护人应提高防盗意识,防止新生儿被盗。 3、复印父母或监护人身份证明, 出院时凭有效身份证明办理新生儿出院,如父母或监护人不在场,按“谁办入院谁办出院”来

办,但必须保留该家属的有效身份证明复印件,监护人的委托书,并注明与新生儿的关系。 4、新生儿实行佩戴双腕带制度, 入院或在手腕带脱落时应双 人查对后补戴,手腕带应含有姓名、性别与住院号等基本信息,必须每班确认。 至少同时使用姓名、 5、在诊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性别/年龄等 2 项核对患儿身份, 确保对正确的患儿实施正确的 操作。 6、完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室之间流程)的患儿识别措施,健全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7、新生儿出院时落实好登记制度。 (二)建立与完善新生儿保暖制度,防止新生儿发生低体温、烧伤、烫伤。 1、建立与实施新生儿保暖制度。 2.根据新生儿的胎龄、体重、日龄、病情选择合适的保暖设 施, 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使中心体温恒定在36、5℃~37、4℃之间。 3.使用开放式红外线辐射抢救台时正确放置温度探头(床温: 感应面朝上,禁止物品遮盖;肤温:感应面紧贴皮肤),温箱出入风机口禁止物品遮盖,防止过度加热发生烧伤。 4.温箱内放置温湿度计,加强巡视,至少每2~4 小时记录箱温一次,及时处理故障,并定期检测。 出生体重<1500 克的早产儿,在出生 5.早产儿使用“鸟巢”, 后予身体覆盖塑料薄膜,减少辐射、对流散热,至体温恒定,建议头部戴帽子或给予覆盖物。

分级护理服务标准

分级护理服务标准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医院分级护理服务标准一、特级护理服务标准 (一)分级依据 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2.重症监护患者; 3.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 4.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5.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 6.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7.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二)护理标准 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准确记录出入量; 2.根据医嘱正确执行各项治疗及用药,配合医生实施各种急救措施; 3.做好专科护理,如:气道、管路、压疮及各种并发症的预防; 4.关注患者安全,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5.保持患者清洁、舒适,实施基础护理: (1)患者清洁卫生每日洗脸、梳头及口腔护理各两次,每日两次留置导尿管护理或每日会阴清洁、足部清洁各一次,每周温水擦澡两次,每周洗头一次,根据患者情 况,完成指(趾)甲清洁,协助患者使用便器及更衣,进行二便失禁患者的护理; (2)协助患者非禁食患者进食、进水注入鼻饲饮食; (3)协助卧床患者翻身及叩背促进有效咳嗽、床上移动等,保持患者功能体位及卧位舒适。 6.了解患者心理需求,实施心理疏导,协助解决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开展健康指导和功能锻 炼;

7.严格患者床旁交接班; 8.履行告知义务,尊重患者知情权; 9.定时通风,保持病室空气清新及环境清洁。 二、一级护理服务标准 (一)分级依据 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2.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4.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二)护理标准 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及出入量记录;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及给药,并观察患者反映; 4.正确实施专科护理:如管路护理、气道护理、压疮及各种并发症预防; 5.关注患者安全,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6.根据患者病情及生活自理能力,实施整体护理: (1)生活不能自理患者基础护理参照特级护理标准; (2)生活部分自理患者: a)患者清洁卫生每日洗脸、梳头各两次;每日两次留置导尿管护理或每日会阴清洁、 足部清洁各一次;每周温水擦澡两次;根据需要协助患者洗头、使用便器、更换被 服、剪指(趾)甲等。 b)协助患者非禁食患者进食、进水; c)协助卧床患者翻身及叩背促进有效咳嗽、床上移动等。 7.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和功能锻炼; 8.定时通风、保持病室空气清新和环境清洁。

(完整版)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整理版)

1.环境要求 (1)新生儿室采光充足,空气清新,通风良好,但避免对流与阳光直射。(2)室温要求24-26℃,湿温55%-60%. (3)室内每日湿式打扫2次,每晚紫外线空气消毒(有层流或新风装置不必紫外线消毒)空气培养每月一次。 (4)减少人员走动和禁止大声讲话,保证新生儿充足睡眠。 2.入院常规 (1)新生儿入院更换衣服测体重,生命体征,检查全身各部位有无异常。根据病情作适当的卫生处理。腕部系上写有床号、姓名、性别和住院号的标记。(2)立即通知医生。对危重者在听取急诊室护士交班的同时,及时配合抢教。(3)填写病历上的有关项目,做床头小卡片及住院一览表小卡,完成护理记录。(4)及时处理各类医嘱,完成治疗,化验标本的收集。 3.日常清洁护理 (1)口腔护理:每晨1次,强调奶间喂水。禁食、鼻饲病人每日3次,鹅口疮者每日2-3次制酶菌素甘油奶间涂口腔。 (2)皮肤护理:每日晨间护理1次,清洁脸部,五官,手心,臀部等处。病情许可者夏季每日洗澡,冬季每周1-2次,病危者暂停。 (3)脐部护理:脐带脱落前及济部潮湿者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每日用双氧水,PVP 碘清洁,脐部有浓性分泌物时用抗生素稀释液湿敷。 (4)臀部护理: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遇红臀根据轻重给予维生素滴剂涂敷,红外线照射,并增加换尿布次数,必要时在保温箱暴露臀部。 4.注意保温 衣服宽大、柔软,保持清洁干燥。遇低温及时采取保暖措施,外出检查避免受凉。 5.喂养 目前采用婴儿配方奶q3h喂养,有条件可采取母乳,喂奶时抱起或抬高头部,奶后拍背驱气,右侧卧位,加强巡视,发现吐奶及时处理,重危新生儿开奶前常规先喂一次糖水,然后再喂奶。 6.预防感染 工作人员除穿戴衣帽外,入室换鞋,每次接触新生儿前要洗手。减少探望,必须探望者经同意穿隔高衣入内。 7.其他 (1)病危者测生命体征q4h,其余新生儿每日测体温3次,测心率,呼吸每日三次。体温高于38℃时松解衣被,低于36℃时做好保温工作,并增加测温次数。(2)每日测体重1次。 (3)经常巡视病房,加强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变化及时抢救。 (4)出院病儿须反复核对姓名,性别,住院号,确认无误,家长签字后方可让家长抱回,并给予出院指导,病床按规定做终末消毒处理。

养老院分级护理标准及服务内容

养老院 分级护理标准及服务内容 一、分级护理标准 根据老人的年龄、生活自理程度、身体状况及特殊要求分为六个级别:流动护理、三级、二级、一级护理、特级护理与专人护理。 1、流动护理标准:(免费) 生活行为完全自理者。健康状况良好,有正常生活能力,能去餐厅就餐、自己洗澡、自己散步、自己去卫生间、头脑清楚、可整理个人物品、能参加集体活动、能正确表 达自己的意愿、自己穿脱衣服、自己洗漱、自己打扫房间 等。 2、三级护理标准:(300元每月每人) 生活行为基本自理者;无夜间监护,不依赖她人帮助的,无严重器质性疾病的老人。 需要帮助洗澡、提醒按时服药。 2、二级护理标准:(600元每月每人) 需要她人帮助;需要夜间护理。 或思维功能轻度障碍者(尚可交流与表达意愿);或患有二种疾病以上者。 不能自己去卫生间。

3、一级护理标准:(900元每月每人) 卧床或轮椅。 生活行为依赖她人护理的;或思维功能中度以上障碍者;视力障碍、肢体残疾或患有多种疾病者;或需要24小 时护理者; 或老人及家属要求提高护理等级,给予特殊照顾者。 4、特级护理标准:(1200元或面议) 不能准确表达自己意愿,大小便失禁,或随时可能离世,一切均需照料者。 或老人及家属要求提高护理等级,给予特殊照顾者。 5、专人护理标准:(1800元) 达到特级护理标准,需送餐到房间,护理员服务对象不超 过2人。 说明:凡符合以上等级护理标准中的任何一条款项,即可确定为该等级。 二、分级护理服务服务内容 1、流动服务 1、1流动服务包括一日三餐、定时清洗外衣及床单、 被罩。 1、2代采购日常用品。 1、3流动服务无专人监护。 2、三级护理

护士年资岗位分级参考

护士年资岗位分级参考

一、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专科护士 1、任职资格 (1) 具备完成本岗位职责的能力。 (2) 护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接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或委托的专科 护士培训,考核合格,并具有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专科护士资格证书。 (3) 熟悉本学科基本理论、专科理论和专业技能,掌握相关学科知识,掌握 专科危重病人的救治原则与抢救技能,在突发事件及急重症病人救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4) 有丰富的临床护理工作经验,能解决本专科复杂疑难护理问题,有指导 护士有效开展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的能力。 (5) 有组织指导临床、教学、科研的能力,是本专科学术带头人。 (6) 及时跟踪并掌握国内外本专科新理论、新技术,每年接受相应专业领域的继续教育。 2、岗位职责 (1) 有权行使高级护士的职责。 (2)在护理部领导下、主管相应专科护理工作,并履行相应的职责。 (3) 主持并组织、指导本院本专科领域的全面业务技术工作,组织制定本专 科护理工作指引,制定并审核所在专科各项护理工作标准、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等。 (4) 参加医疗查房,参与危重症病例、疑难病例讨论,分析病人的护理问 题,针对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组织院内护理会诊,实施循证护理,解决护理疑难问题,指导临床护士工作,确保本专科护理质量。 (5) 掌握本护理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积极组织本专科的学术活动,根据本 专科发展的需要,确定本专科工作和研究方向;有计划、有目的、高质量地推广和应用专科护理新成果、新技术、新理论和新方法。 (6) 培养专科护士,协助制定医院专科护士人才培养计划。主持或协助完成 护理研究生的临床带教工作。 (7)提供专科护理服务、健康教育和咨询。

新生儿护理风险及防范

浅议新生儿护理风险及防范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人们自我保健意识和法律观念逐步提高, 医疗护理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在新生儿护理的过程中, 新生儿科护士肩负着新生儿的健康安全和孩子家庭的幸福和谐。因此, 人们对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提出了高的要求, 为使护理服务和护理质控能够得到提高, 减少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 本文就新生儿护理风险及防范问题进行一系列的讨论。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护理风险防范;护理风险 1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新生儿是指从出生到满28 d的婴儿。新生儿在生理方面有许多特点, 为了更好地护理孩子, 必须了解新生儿的生理特征。新生儿皮肤呈粉红色, 一般在出生后3 ~4 d起, 都会出现生理性黄疸, 因此, 这时的肤色稍带黄色。1 周前后为黄疸高峰起, 大约2 周后自行消失。由于新生儿的皮肤细嫩,毛细血管丰富, 防御能力差, 容易损伤或细菌感染, 发生脓疱疮、疖子等。新生儿呼吸较快, 可达40 ~80次/min, 有时甚至出现呼吸暂停现象, 这是呼吸中枢发育还不够完善的缘故, 属于正常现象, 以后逐渐地稳定下来。但若发现新生儿出现面色苍白或青紫, 就应尽快就医。新生儿的脉搏无规律, 以每120 ~140次/min为正常。正常新生儿体温应在36℃~37℃之间。但由于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未完善, 控制血管舒缩的植物神经功能不够健全, 体表面积大, 皮下脂肪少, 容易散热, 因此体温波动较大。因此, 新生儿的体温易受外界影响, 室内温度调节很重要。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平均为3 000 g。在出生后2 ~4 d内, 由于排泄大便, 以及皮肤开始排泄水分, 呼吸和大小便也丢失大量水分, 身体表面水分的蒸发, 导致了体重下降, 约下降出生时体质量的3% ~9%, 大多在200 g左右, 这是暂时性下降, 大约1周左右可恢复。新生儿胃容量小, 呈水平位, 胃贲门括约肌松弛, 幽门发育较好, 最初只能容不足30 ml的流食, 所以容易出现溢奶现象。2周内可逐渐增到50 ml 左右。一般出生后10 h内排出粪便, 呈深绿色或黑色黏稠糊状, 而第2天或第3天排出黑黄混杂的过渡性粪便, 第4天始应变为正常新生儿的黄色粪便, 每天排尿一般4 ~5次, 一星期后每天可达10次左右。 2新生儿的护理风险 医院环境、设备、卫生条件等都会给护理工作带来风险,直接或间接地危害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 同时医院和医务人员将承担经济、法律、人身的风险。护理人员是医院最前线、跟患者接触时间最长最频繁的工作者, 担负着重大的责任和风险。由于新生儿护理工作量很大, 护士劳动强度较大, 工作压力重, 护理人员思想浮动, 加上过快的人员更新,使得护理人员整体业务水平下降, 被投诉的现象有所增加。医疗护理行为具有高风险性的隐患, 如护理工作对护士的压力、制度不健全或有章不循、患者及家属对医疗护理的不满、服务态度与沟通不良、医疗设备与环境管理不善、护理业务技术水平等。 3新生儿护理风险防范 3.1健全护理风险管理机制组织实施并建立完善的护理风险管理制度是做好护理风险防范工作的保证。制订护理常规及操作规程, 如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护理会诊制度、护士长夜安全护理查房制度等, 以降低医疗护理风险系数,是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基本保证。 3.2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护理技术水平 根据实际情况, 制定合理的护理人员配备和科学的工作流程, 改善护士的工作环境, 对新上岗护士从综合实力、理论知识、技术操作、规范服务等方面进行考核, 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分析能力, 并指定高年资护士进行一对一带教, 以减轻低年资护士的心理压力, 加强护患沟通。

-分级护理新标准

分级护理 护理分级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或)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定而确定的护理级别,共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护理分级方法 1、患者入院后应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确定病情等级。 2、采用Barthel 指数评定量表,对日常生活活动进行评定,根据患者Barthel 指数总分,将自理能力分为重度依赖、中度依赖、轻度依赖和无需依赖四个等级。 3、3、根据病情等级和(或)自理能力等级,确定护理患者等级。 4、临床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自理能力的变化动态调整患者护理分级。 (一)特级护理 分级依据: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特级护理。(1)维持生命,实施抢救性治疗的重症监护患者。 (2)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监护、抢救的患者。 (3)各种复杂或大手术后、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护理要求: (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

施。 (5)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6)实施床旁交接班。 (二)一级护理 分级依据: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一级护理。(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2)病情不稳定或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3)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4)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患者。 护理要求: (1)每1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三)二级护理 分级依据: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二级护理。(1)病情趋于稳定或未明确诊断前,仍需观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 (2)病情稳定,仍需卧床,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3)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中度依赖的患者。护理要求: (1)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新生儿护理常规

一、新生儿科疾病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儿体温、呼吸、皮肤颜色、胎龄、喂养、体重。 2、评估患儿身体状况、皮肤完整性、有无畸形。 3、评估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情况。 护理措施 1.保持病室温湿度适宜,室温24-26℃,相对湿度55-65%,每日通风两次,每次不少 于30分钟,每天层流净化杀菌机对病房空气进行消毒两次,每次4小时。 2.护理人员在进入病区前须更换病室专用衣帽、鞋子、洗手,护理患儿前后洗手,操 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 3.Q4h测量体温,体温不升或发热者根据病情增加测量次数。低体重和体温不升者置 暖箱内。 4.早产儿及特殊患儿每日测体重一次,普通患儿每周一、四测体重两次; 5.按需哺乳,首选母乳喂养。不宜母乳喂养者,给予配方奶;不能吸奶者用滴管或鼻 饲;随时观察有无溢奶及吐奶情况。奶前换尿片,奶后轻拍背部,驱除胃内空气,并取 右侧卧位,防止呛奶,奶毕立即清洗奶瓶奶嘴,送供应室高压蒸汽灭菌备用。 6.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分泌物,给氧患儿每天晨间更换湿化瓶及给氧管道。 7.保持皮肤清洁,每日擦浴或淋浴一次,避免在喂奶前后1小时内沐浴,沐浴动作轻 快,减少暴露时间,沐浴过程中观察患儿反应,浴后行脐部护理,保持脐部清洁干燥, 如有异常及时报告。便后及时更换尿片,用温水清洗臀部,预防红臀,每天更换衣被、 毛巾、浴巾等用物,及时清洗后送供应室高压蒸汽灭菌备用。 8.遵医嘱正确使用药物,观察药物作用和副作用,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量。 9.勤巡视,勤观察,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10.暖箱每日更换无菌蒸馏水一次,每日擦拭消毒,连续使用一周者更换消毒暖箱。 健康指导 1、环境:阳光充足,室温24-26℃,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每天开窗通风两次,每次30分钟。 2、喂养:母乳喂养,按需哺乳。哺乳前更换尿裤,清洁双手及乳房,奶后将宝宝竖抱,空 心掌轻拍背部驱出胃内气体,取右侧卧位。 3、脐部护理:脐带未脱落前每天用75%酒精环形擦拭,保持脐部清洁干燥,如局部红肿, 有分泌物或异常气味立即就诊。 4、臀部护理: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及时更换尿片,注意使用清洁、柔软、吸水及透 气性好的浅色棉质尿片。 5、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柔软棉质内衣。 6、沐浴:夏季每日沐浴,冬季每周2-3次,室温28℃,水温38-40℃,沐浴过程中注意保

爱婴区新生儿安全护理

爱婴区新生儿安全护理 【摘要】安全护理是护理范畴的重要部分,随着护理模式的改变,社会结构的变更,产科的安全护理从单纯的平安生产转化为注重产婴身心整体安全。自2009年9月我院加强了安全设施建设,改善了住院环境,进一步加强了爱婴区新生儿的护理,并开展了新生儿抚触,新生儿游泳项目,做到了新生儿安全护理,收到了广大产妇及家属的欢迎和称赞,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爱婴区;新生儿护理;安全 安全护理是病人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安全护理是反映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是保护患者得到良好护理和优质服务的基础,对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秩序和社会治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院从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分娩总数960人次,与以前同期分娩人数相比较,产妇及家属对爱婴区新生儿护理满意率从原来的85%上升到98.5%,新生儿护理差错事故及新生儿护理投诉为零。 1影响安全护理因素 1.1人力资源不足,超负荷工作状态 为满足社会对医护服务的需求,而加大了护士的工作量,造成护理人员、设备、空间相对不足。护士身心疲惫,是构成护理工作不安全的重要原因。

1.2护理人员缺乏敬业精神 新护士、新设备的进入有一个培训、适应、磨合的过程。从统计分析来看,低年资护士容易发生不安全隐范,发生护理差错。 1.3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执行的不完善 很多差错事故发生的根源,是没有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导致差错事故的发生。 1.4管理层的因素 安全护理管理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核心,管理制度不完善,会导致不安全护理的后果。 2安全护理的措施 2.1对新生儿密切观察 初为人父母者常沉浸于小生命诞生所带来的喜悦而忽略了许多必须关注的问题,又因育儿知识的缺乏而显得手足无措。这就要求产科护士有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发现问题防止事故发生。由于胎儿糖原储备不多,新生儿容易出现低血糖症状,护士应在12h内多次指导并帮助产妇及时喂哺新生儿,尤其在寒冷季节,夜间,产妇熟睡等情况下,更应加强巡视,防止新生儿低血糖症状发生。因新生儿食管的弹力组织和肌肉组织发育不完全,新生儿常有溢乳。溢乳、喂哺过多、喂哺后即平卧,易致新生儿窒息。护士要勤于观察,发现异常及时翻身拍背,必要时用吸管吸出呕吐物,防止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2.2加强新生儿护理 在护理新生儿时他们常会哭闹,惊慌及拥抱反射等,需护士动作

新生儿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

新生儿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 新手一儿在儿科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新生儿期又是生理功能进行调整适应宫外生活的时期,掌握新生儿期的特点,对医疗、护理、保健具有重要意义。要做好这方面工作,要求我们不仅要掌握儿科医学知识及专业护理技术,还要随时排除不安全因素,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保障住院病儿的安全。先将新生儿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报告如下: 1常见护理安全隐患 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新进医护人员频繁培训时间短。新生儿护士不仅需要具备一般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还需要具备儿科护士特殊的素质要求,要求护士具有同情心、爱心、耐心、细心。病区实行封闭式管理,使家属产生不安全、不信任感。 新生儿无陪护,无语言行为表达能力只能以哭闹表达不适。由于新生儿的基础护理,如配奶、喂奶、换尿布、婴儿沐浴、暖箱和光疗箱的使用都由护理人员完成,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如配奶污染,发生胃食管返流而窒息、体温不升,烫伤、皮肤压疮、坠床、针刺伤、暖箱、光疗箱温的骤变、穿刺取血后压迫不到位等都有可能造成意外事故。患儿异常哭闹时未能及时评估。 环境:新生儿对外界的抵抗力差,而病区不能严格区分感染、非感染病房,由于患儿多,环境消毒不及时等。特别在上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的流行季节,患儿增多,病房拥挤,使恢复期和急性期患儿共处一室,医护人员忙于诊疗和护理,不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易发生交叉感染可危及生命。 新生儿病房工作压力大、风险高:新生儿监护室元陪护,因此护理工作量大且繁杂、琐碎、液体滴速要求高,输液时间长,液体易外渗需重新穿刺频率高。婴儿啼哭加上各种监护仪器噪音得不到良好的身心调节,久而久之将会导致护理人员的反感情绪。影响工作的积极性。 药物外渗:新性儿患者大多数是危重患儿,特别是早产儿和极低体重儿,全身各脏器发育不完善,入量不能满足机体基础需要量,经常需要静脉输注渗透压高的营养确何热卡的供给。使用呼吸机的患儿用力月西、多巴胺、多巴酚酊胺等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由于新生儿血管壁薄,通透性高,在静脉注射过程中穿刺局部常出现皮肤苍白甚至坏死等缺血缺养性改变,需要经常更换穿刺部位,既增加工作量,也给患儿带来伤害。 2防范措施 2.1 加强护士的综合素质教育:对新进人员要进行定期培训。使他们认识到作为新生儿护士必须具备爱心、同情心、耐心、细心,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学全调适自己的心态,要学全换位思考,掌握与患儿家属的语言沟通技巧,不断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操作水平,得到家属的尊重和理解,让家司有安全感和信任感。 2.2 提高基础护理质量: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制度,防止配奶污染。喂奶时不可离开患儿。患儿沐浴时,注意水温及安全。正确进得护理记录。加强对床栏的性能

新生儿护理专科安全质量目标及管理细则2014

一、新生儿护理安全质量目标 1、提高医务人员对新生儿及父母或监护人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2、建立与完善新生儿保暖制度,防止新生儿发生低体温、烧伤、烫伤。 3、提高安全用氧意识,严格遵循《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防治氧中毒。 4、提高新生儿用药安全。 5、预防高危药物外渗,最大限度地降低给新生儿带来的危害及痛苦 6、加强新生儿喂养安全,防止呛奶、误吸致窒息。 7、提高安全意识,防止新生儿坠床事件的发生。 8、落实新生儿安全巡视,防止发生新生儿意外死亡。 9、建立新生儿皮肤护理指引,减少皮肤损伤。 10、落实手卫生的五个时刻,减少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二、新生儿护理安全质量管理细则 (一)提高医务人员对新生儿及父母或监护人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1.科室有新生儿身份识别与核对工作指引。 2.新生儿入院、出院盖左脚脚印,并经监护人查看后按左手食指印确认。做好宣教工作,监护人应提高防盗意识,防止新生儿被盗。

3.复印父母或监护人身份证明,出院时凭有效身份证明办理新生儿出院,如父母或监护人不在场,按“谁办入院谁办出院”来办,但必须保留该家属的有效身份证明复印件,监护人的委托书,并注明与新生儿的关系。 4.新生儿实行佩戴双腕带制度,入院或在手腕带脱落时应双人查对后补戴,手腕带应含有姓名、性别和住院号等基本信息,必须每班确认。 5.在诊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年龄等 2 项核对患儿身份,确保对正确的患儿实施正确的操作。 6.完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室之间流程)的患儿识别措施,健全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7.新生儿出院时落实好登记制度。 (二)建立与完善新生儿保暖制度,防止新生儿发生低体温、烧伤、烫伤。 1.建立与实施新生儿保暖制度。 2.根据新生儿的胎龄、体重、日龄、病情选择合适的保暖设施,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使中心体温恒定在36.5 C?37.4 C之间。 3.使用开放式红外线辐射抢救台时正确放置温度探头(床温:感应面朝上,禁止物品遮盖;肤温:感应面紧贴皮肤),温箱出入风机口禁止物品遮盖,防止过度加热发生烧伤。 4.温箱内放置温湿度计,加强巡视,至少每2?4小时记录箱温一次,及时处理故障,并定期检测。

护理分级及自理能力评分

自理能力评估 1、护理分级标准解读 2、自理能力评估 3、Barther指数评定量表 4、临床应用 护理分级标准的关键点 1、分级依据:自理能力分级 2、工具:用测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Barther 指数得分,确定自理能力等级 3、将病情和自理能力共同作为判断病人护理级别的依据 护理分级标准内容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院住院患者护理分级的方法、依据和实施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各级综合医院 2、术语和定义 a、护理分级: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或)自理能力进行评定而确定的护理级别。 b、自理能力:在生活中个体照料自己的行为能力。 c、日常生活能力(ADL):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及适应生存环境而每天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具有共性的活动。 d、Barther指数: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的功能状态进行测量,个体得分取决于对一系列独立行为的测量,总分范围

在1-100分。 3、护理分级: A、护理级别:依据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分: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 B、分级方法: a、患者入院后应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确定病情等级 b、根据患者Barther指数总分,确定自理能力等级 c、根据病情等级和(或)自理能力等级确定患者护理分级 d、临床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自理能力的变化动态调整患者护理分级 C、分级依据 a、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特级护理; 1、维持生命,实施抢救性治疗的重症监护室患者; 2、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监护、抢救的患者; 3、各种复杂或大手术后、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b、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一级护理; 1、病情趋向未定的重症患者; 2、病情不稳定或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3、手术后或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护理分级制度及标准

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规范临床分级护理及护理服务内涵,保证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制定本指导原则。 第二条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 分级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第三条本指导原则适用于各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医院和其他类别医疗机构参照本指导原则执行。 第四条医院临床护士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和医师制订的诊疗计划,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护理专业技 术服务。 第五条医院应当根据本指导原则,结合实际制定并落实医院分级护理的规章制度、护理规范和工作标准, 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第六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医院护理质量管理,规范医院的分级护理工作,对辖区内医院护理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保证护理质量和医疗安全。 第二章分级护理原则 第七条确定患者的护理级别,应当以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为依据,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第八条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特级护理: (一)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二)重症监护患者; (三)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 (四)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五)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 (六)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七)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第九条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一级护理: (一)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二)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三)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四)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第十条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二级护理:

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防护措施

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防护措施 目的探讨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6年10月于我院新生儿监护室收治的140例新生儿护理情况,统计监护室内护理工作中不安全事件发生情况,总结不安全因素,并就其防护措施展开分析。结果140例新生儿监护室患儿中5例出现护理不安全事件,包括1例院内感染、3例针刺伤、1例烫伤,不良事件发生率3.57%。造成新生儿监护室内不安全事件的原因包括外界因素、人员因素、技术因素及组织管理因素等。结论新生儿监护室护理工作中容易因外界多种因素、人员因素及技术因素等影响护理质量,导致出现护理不安全事件,影响患儿疾病治疗。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要做好护理知识的普及、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进一步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减少护理不安全事件。 标签:新生儿监护室;不安全因素;防护措施;院内感染 新生儿监护室收治的主要是生产后存在危重疾病的患儿,新生儿不同于其他患儿及成人,对其的照看应该万分小心。对于临床医护人员来说,护理安全是日常工作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尤其是针对新生儿的护理,新生儿缺乏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抵抗力也较弱,如果没有合理的护理措施,可能导致多种不安全事件[1]。本次研究以我院新生儿监护室收治的140例患儿为例,探讨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防护措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6年10月于我院新生儿监护室收治的140例新生儿护理情况,140例患儿中男76例、女64例,年龄1~20 d,平均年龄(10.4±3.4)d。排除肺炎感染、严重心脏疾病、肝肾功能衰竭、黄疸患儿,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由患儿家属签署同意书。 1.2方法统计新生儿监护室护理工作中不安全事件发生情况,总结不安全因素,并就其防护措施展开分析。 1.3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本组所收集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对数据进行描述和非参数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显著性检验水平α=0.05。 2结果 140例新生儿监护室患儿中5例出现护理不安全事件,包括1例院内感染、3例针刺伤、1例烫伤,不良事件发生率3.57%。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造成新生儿监护室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原因包括外界因素、人员因素、技术因素及组织管理因素等。

新生儿安全用氧的护理

新生儿安全用氧的护理 近年来,随着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及氧自由基损伤认识的深入。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安全用氧问题得到广泛关注。本文主要探讨氧疗并发症,预防措施,以及新生儿用氧的护理,以期降低临床用氧风险,减少新生儿氧疗并发症的发生。 Abstract:In recent years,with the deepen understanding of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and oxygen free radical damage. Oxygen Safety for neonate received widespread atten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mplications of oxygen therapy,preventive measures and neonatal care with oxygen. In order to reduce the risk and complications of oxygen therapy. Key words:Newborn;oxygen therapy;complication;nursing 氧疗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的治疗措施,在新生儿科也是如此,这主要和新生儿易患的疾病种类是有关系的。全国新生儿学组曾做过一个大规模的回顾性调查,针对2005年全国范围内共43289例住院新生儿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其中新生儿肺炎占住院病例的比例是46.2%,新生儿窒息占17.1%[1],加之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症,呼吸暂停,呼吸窘迫综合症等呼吸系统的疾病,都不同程度的引起患儿低氧血症的发生。 1 氧疗并发症 氧疗可以帮助患儿缓解缺氧的症状,维持血氧分压在60~80mmHg,满足机体组织细胞对氧的需求,尤其是脑细胞对氧的需求,防止缺氧造成组织器官的损伤,帮助患儿在原发疾病恢复以前渡过缺氧和呼吸窘迫的危机。可是,氧气,作为一种气体药物,使用不当仍会引起以下并发症的发生。 1.1 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這是一种能引起新生儿视力损害的疾病,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发生视网膜剥离,引起患儿终生失明。近年来,随着早产儿抢救存活率的提高,该病的发病率也有所上升。因此得到了学者广泛关注,目前认为,吸入高浓度的氧所致的氧化应激损害是引起ROP的主要原因[2]。 1.2 肺损伤包括急性肺损伤和慢性肺损伤。急性肺损伤是由于患儿短时间内吸入高体积分数的氧气,造成炎性细胞的浸润,表现出肺水肿、肺出血等。而继发于原有肺损伤的基础上,早产儿未成熟的肺,再经高浓度的氧或机械通气引起气压伤,容量伤,高氧损伤而发生慢性肺损伤(chronic lung disease,CLD)。CLD最常见的形式是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 pulmonary dysplasia,BPD),BPD患儿在住院期间逐渐出现对氧依赖,无法脱离呼吸机或氧气,也是新生儿科一个棘手的问题[3]。 1.3 神经系统损伤脑组织耗氧量较大,在高氧条件下易产生大量活性氧

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1.环境要求 (1)新生儿室采光充足,空气清新,通风良好,但避免对流与阳光直射。(2)室温要求24-26℃,湿温55%-60%. (3)室内每日湿式打扫2次,每晚紫外线空气消毒(有层流或新风装置不必紫外线消毒)空气培养每月一次。 (4)减少人员走动和禁止大声讲话,保证新生儿充足睡眠。 2.入院常规 (1)新生儿入院更换衣服测体重,生命体征,检查全身各部位有无异常。根据病情作适当的卫生处理。腕部系上写有床号、姓名、性别和住院号的标记。(2)立即通知医生。对危重者在听取急诊室护士交班的同时,及时配合抢教。(3)填写病历上的有关项目,做床头小卡片及住院一览表小卡,完成护理记录。(4)及时处理各类医嘱,完成治疗,化验标本的收集。 3.日常清洁护理 (1)口腔护理:每晨1次,强调奶间喂水。禁食、鼻饲病人每日3次,鹅口疮者每日2-3次制酶菌素甘油奶间涂口腔。 (2)皮肤护理:每日晨间护理1次,清洁脸部,五官,手心,臀部等处。病情许可者夏季每日洗澡,冬季每周1-2次,病危者暂停。 (3)脐部护理:脐带脱落前及济部潮湿者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每日用双氧水,PVP 碘清洁,脐部有浓性分泌物时用抗生素稀释液湿敷。 (4)臀部护理: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遇红臀根据轻重给予维生素滴剂涂敷,红外线照射,并增加换尿布次数,必要时在保温箱暴露臀部。 4.注意保温 衣服宽大、柔软,保持清洁干燥。遇低温及时采取保暖措施,外出检查避免受凉。 5.喂养 目前采用婴儿配方奶q3h喂养,有条件可采取母乳,喂奶时抱起或抬高头部,奶后拍背驱气,右侧卧位,加强巡视,发现吐奶及时处理,重危新生儿开奶前常规先喂一次糖水,然后再喂奶。 6.预防感染 工作人员除穿戴衣帽外,入室换鞋,每次接触新生儿前要洗手。减少探望,必须探望者经同意穿隔高衣入内。 7.其他 (1)病危者测生命体征q4h,其余新生儿每日测体温3次,测心率,呼吸每日三次。体温高于38℃时松解衣被,低于36℃时做好保温工作,并增加测温次数。(2)每日测体重1次。 (3)经常巡视病房,加强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变化及时抢救。 (4)出院病儿须反复核对姓名,性别,住院号,确认无误,家长签字后方可让家长抱回,并给予出院指导,病床按规定做终末消毒处理。

新生儿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c3480853.html, 新生儿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 作者:郭建敏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1期 【摘; 要】新生儿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保障新生儿的安全和有效护理是护理人员的责任。但在新生儿护理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减少隐患给新生儿带来的伤害,应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本文主要对新生儿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防范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1-0130-02 1 新生儿护理的安全隐患分析 1.1人员因素 就护理人员来说,因对新进人员的培训时间不长,使得护理人员存在着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新生儿护理区一般实行封闭式管理,再加上新生儿只能通过哭闹来表达不适,使得家长产生不安全感。就新生儿基础护理来说,主要包括配奶、喂奶、婴儿沐浴、换尿布等内容,但这些均是由护理人员完成,在这些护理过程中存在一些安全隐患,比如坠床、皮肤压疮、针刺伤、光疗箱温的骤变、发生胃食管返流而窒息等等意外事故。 1.2环境因素 对于新生儿来说,对外界的抵抗力比较差,再加上病区对感染与非感染病房没有严格的区分,当对病区环境消毒不及时,可能会给新生儿健康带来影响。尤其是在上呼吸道感染的流行季节,因患儿增多,可能会出现恢复期与急性期患儿在同一区域的情况。在此情况下,如果没有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新生儿可能会出现交叉感染,严重的会危及生命,因此应重视环境隐患,做好消毒隔离等工作。 1.3新生儿病房工作压力大

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防护措施

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防护措施 发表时间:2014-08-12T14:07:50.14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24期供稿作者:田常青张艳梅于夕丽 [导读] 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强化其法律责任意识,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加强法律知识培训,能够有效地保障新生儿护理安全。 田常青张艳梅于夕丽 (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新生儿科 264200) 【摘要】目的提高新生儿科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确保护理的安全。方法对我院新生儿科护理工作所在潜在性的不安全因素的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关的预防措施。结果经过研究发现,目前所存在的潜在不安全因素主要有:护理操作、文书、护理人员素质等。结论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强化其法律责任意识,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加强法律知识培训,能够有效地保障新生儿护理安全。 【关键词】护理新生儿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4-0213-02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法制观念也不断增强,同时国家法律法规同时也在不断健全和完善[1]。近些年来,由于医疗投诉等事件使得医疗护理纠纷不断增长,为了减少和控制医疗护理纠纷事件发生,需护理人员不断强化自身法制意识,做到依法护理,同时要对相关法律法规有深入了解。对目前所存在的法律问题进行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认真履行职责,确保新生儿护理安全。同时找出护理中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加以分析和总结,及时采取相关防护措施。 1 不安全因素 1.1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医疗所发生的护理纠纷大多与护理人员素质及护理技巧有紧密的联系[2]。由于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不合格和业务素质不达标以及工作不认真,同时护理人员缺乏积极主动性,工作粗心等导致护理存在很大潜在危险。护理人员缺乏工作责任心,在工作时不细心,对患儿缺乏热情,机械般的执行医嘱,同时由于年轻的护士工作时间短,没有合理的计划,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对患儿的病情观察不到位,很容易发生差错。并且其的护理技术缺乏熟练,使得患儿的痛苦和恐惧增加,在操作时增加了意外情况的发生。 1.2护理文书 由于护理文书则是医疗过错举证的关键因素。因此,护理记录的准确性显得十分重要,同时也是医疗文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3]。在对患儿进行护理时,要将真实情况进行如实的记录,以便医生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同时也医生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这也是解决医疗纠纷和鉴定责任的关键依据。护理文书主要内容为:执行医嘱的签名、体温单的填写、护理记录等。其所存在的法律问题主要有:体温单:由于一些护理人员工作不认真,在患儿住院时没有进行认真的校对住院时间,同时对患儿的生命体征没有认真填写,对患儿的症状不能有效地反映,使得医生不能准确地进行治疗,耽误患儿的治疗时机。医嘱单:护理人员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依据,护理人员没有执行医嘱而被患儿家属投诉,如果护理人员在处理医嘱时没有执行相应的检查和核对制度,同时出现漏抄执行单或者输液卡,使得患儿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甚至还有的护理人员擅自更改医嘱,进而导致患儿用药错误。护理记录单:护理人员没有及时对患儿进行体检,对患儿的病情没有认真的观察,只是随意地填写护理记录单,进而导致患儿的病情得到延误,此时,护理人员将负很大的责任。 1.3护理技术操作 如果护理技术操作出现纠纷,就先需要查看护理人员是否违反相关的操作常规,如果违反相关的操作常规就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4]。其存在的潜在法律问题为:由于新生患儿的用药比较特殊,在药物使用剂量和浓度等方面有严格的要求,如果护理人员在进行药物配置时,如果出现责任心不强,不认真执行相关操作流程,使得药物的浓度出现很大偏差,就会使得患儿得不到及时有效、安全的治疗。此外,如果护理人员没有准确的进行药物剂量计算,进而导致药物剂量过大,就会使得患儿出现药物中毒现象发生。护理人员在拔针时,没有及时地按压患儿的穿刺部位导致患儿发生出血或者在操作时使得患儿受到意外伤害等。在对患儿进行治疗时,没有进行仔细核对,使得用药发生错误,由于患儿的年龄小,不能对自己的感受进行表达和述说,但是,由于新生患儿的病情发展十分迅速且反应能力差以及生存能力差等,护理人员要没有认真仔细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就会使得患儿的病情得到恶化,进而产生医疗纠纷事件。 护士在治疗护理时未仔细核对致药物用错;患儿年龄小,不能正确或完全不能表达自己对疾病的认识和感受,又因小儿病情变化快,反应差,生存能力较弱等特点,而护士在观察病情变化中不细致,只向家属简单了解病情,必定影响患儿的病情观察,从而影响治疗或导致病情恶化而引起护理纠纷。 2 对策 要保证护理治疗,预防和避免事故的发生,就需要护理人应具备良好的业务综合素质能力,同时还要具有熟练的护理技术。随着护理人员的工作范围不断扩大,同时对其的要求在逐渐提高,护理人员只有不断的加强学习,勤练护理技巧,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使得护理工作做得更加出色。在进行护理工作时,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对护理操作中的各项制度严格遵守,能够有效地预防和避免事故的发生。要严格执行医嘱,在执行一些抢救任务时,只有待医生确认无误之后才能执行,同时在抢救结束之后,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详细记录。要以患儿为服务中心,加强与患儿家属的沟通与交流,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法律知识以及护士条例等学习。同时开展相关的培训课程,对出现的经典案例进行讲解,从中吸取教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制观念,严格执行医院的各项规则制度,确保医疗安全。 在进行护理文书记录时,要做到真实、客观、及时、准确等,同时要将护理文件和医疗文件做到同步,及时地对护理文书进行检查,对出现的错误要及时纠正,对漏签名要及时补充。 3 讨论 对于危重患儿来说,抢救工作是随时发生,因此,急救药物和仪器是需要准备到位,同时急救药物需要根据患儿的特点来进行固定,在使用之后要及时地进行补充,同时要安排专人进行清点和负责。抢救仪器要安置在特定的位置,由专人负责管理,在使用之后,要及时地进行清洁和消毒,此外,还需要让设备处于待用状态下。 要制定详细的上机操作流程以及使用指南,以便能够让所有的人熟悉,并进行培训过关。护理人员在操作时,遇到问题要及时地询问,要熟练地掌握相关技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