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闽西著名人物(刘少雄-辑)

闽西著名人物(刘少雄-辑)

闽西著名人物(刘少雄-辑)
闽西著名人物(刘少雄-辑)

龙岩史话(刘少雄)

著名人物

刘棠

刘棠(生卒年不详),字君美,号万章,北宋枢密院编修。福建龙岩和睦里(今漳平新桥)人。哲宗庚午(1090)科举名列榜首,并由开封府送京应试。次年中进士。授枢密院编修,编成哲宗御书。后任利州路提举学事,旋提举两浙常平。棠有文才,他的3篇文章《纲举而网疏赋》、《舜不穷其民论》、《劝农孔孟二策》被推崇为考场范文。尤工词赋,同陈俌并称为“漳岩赋虎”。旧志誉之为“开一邑文教之先”。

《舜不穷其民论》(摘选)

“桀纣以淫虐穷,幽以贪残穷,历以监谤穷,战国以侵伐穷,秦皇以督责穷,汉武以奢侈穷,晋以刘石穷,隋以巡幸穷,明皇以隐户剩田穷,德宗以间架税屋穷。”

程垣

程垣,字务实,龙岩(今新罗区)人。他是闽西历史上第一个步入全国诗坛的诗人。他的诗收在《清四库全书·江湖后集》终。江湖诗派是南宋著名诗派,程垣是该诗派的成员之一。

《樵家》

深溪藏毒蛟,樵家冰灶口。

结侣腰弯刀,破衲补更厚。

持担俯清流,勇往不回首。

褰裳望青采,岂暇寻枯朽。

王源

王源(1376-1455),原名王原楚,字启泽,号韦庵;闽王王审知后裔;龙岩西陂排头人。永乐二年(1404年)进士,历任河北深泽知县、左春坊司左直郎、上海松江同知、广东潮州知府等职。他爱民褥子,勤政清廉,《明史》收录了他的生平;后人陈白沙认为他治潮的功绩可与韩愈媲美;现代著名作家张惟撰文充分肯定了他对龙岩历史文化的贡献,认为是他“开启了龙岩的一个文化高峰年代”。

《虎岭松涛》

盘盘虎踞山,山有松树林,

长风自何来,惊涛吼千寻。

既以洗尘耳,复以涤烦襟。

耿耿不成寐,披衣做夜深。

李颖

李颖,字嗣英,时人称梅隐先生,明初上杭官田人,生卒年不详,有《联珠集》。李颖少时天资隽异,勤学苦读,探源索流,在学术上造诣颇深。成年后隐居不仕,学问宏博,尤善诗词,以教学为业。上杭历代文人雅士众多,诗书文集颇为壮观,李颖在教学之余,十分留心各种文献、史料,在古代印刷业不发达且屡经兵燹,文人作品散佚

难寻的情况下,他“广询故老,博访遗文”,经多年网罗散佚与积累,辑录了宋元以来三百余年上杭籍名人诗文,编撰成《杭川风雅集》,于天顺二年(1457年)刊行于世,广受欢迎与好评。非常可惜的是,这部诗集因年代久远,现已散佚。后上杭著名文人丘复继李颖之志,于1936年秋编了《杭川新风雅集》,全书收录了明以来五百多年杭川文人的诗歌6135首,近40万字,充分展现了上杭自明代以来的诗歌成就。

《题周子礼全城事》

排难男儿事,何当伐大功。

忆曾抒妙策,绝异恃元戎。

虺鼠潜逃穴,疲癃返荜蓬。

君惟发长啸,巾扇曳秋风。

刘坊

刘坊,原名琅,字季英,别号鳌石,福建上杭在城里(今临江镇)人。身世悲凉,幽愤郁结,于是发愤读书,曾作《老女歌》、《哀云南曲》、《续采薇歌》和《李勇士歌》等诗。康熙十六年(1677年)春,他从永昌出发,由弱水下嘉陵,登峨嵋,又下三峡,上衡山,然后入粤,原想假道归上杭故里,到韶关时,因交通阻隔,未能实现。次年,复上衡岳,住上峰寺。22岁时,在老仆王升的护送下,经湖南、广东终于徒步回到了上杭,借住在伯父家里。屋旁有棵百年古榕,因思念大明,故名其住地为“天潮阁”。常以自己系两世忠贞之后自励,

誓不仕清,终身不娶,谓“不留孽种在人间”,以表示对明朝的忠贞。

《九日杭州》

九日登高兴自佳,忽闻秋老独关怀。

人情似草愁霜降,世事如星逐岁差。

一水弄晴澄远浦,乱山堆浪激孤排。

频年此节成虚度,烂醉风情任帽歪。

王见川

王见川(1703—1770),字道存,号畜斋,别号介石,永定县仙师乡锦丰村人。雍正十年(1732年)乡试中式,次年联捷进士。乾隆元年(1736年)参加殿试,入选为翰林院庶吉士。七年(1742年)被任为歙县知县。由于歙县离乡数千里,不能迎养母亲,任期未满就辞职回家。从此不再出仕,而致力于桑梓的文化教育等各项建设。其重要贡献有三:一是编纂乾隆《永定县志》,后人称赞此志“纪事核实,叙次详明”,“信非名手不办”。二是创建“汲古文会”、重建高陂桥,其为高陂桥撰写的对联:“一道飞虹,人在青云路上;半轮明月,家藏丹桂宫中”,二百余年间广为传诵。三是创建丽泽(正)文馆,改建凤山书院。改建后的凤山书院成为永定县最大最完善的学府,对本县文化教育事业起了重要作用。

《翠丰庵》

凭临小市接孤村,带绾青溪襟绿原。

瘦透寒松癯有骨,吹斜古柏渴无根。

红尘路断秋生草,白日人稀昼掩门。

得句不嫌新疥壁,拭墙未见旧题痕。

魏茂林

魏茂林(生卒年月不详),字宾门,号笛生(晚年自号兰怀老人),清代福建龙岩人。

清乾隆末年生,少时随家侨居江苏如皋。因家贫,几度欲辍学,幸得堂兄资助,乃专心学业。清嘉庆十四年(1809)中进士,授朝廷内阁中书,累迁至刑部,先后任乡试副考官一次、会试同考官三次,两次京察均获一等。道光十二年(1832)始,出任河间保定知府、通永河道道台等职。后因病退休,侨居江苏泰州,闭门著书,致力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研究,与段玉裁、苗夔齐名。著有《骈雅训纂》、《同馆诗赋解题》、《覃雅广腋》、《天部类腋》、《天部二十九闻》等,刊行于世。其中《骈雅训纂》花费19年时光,三易其稿,道光二十一年(1841)成书。1979年版《辞海》在“骈雅”条目记载:清魏茂林有《骈雅训纂》,注释较详备”。《辞源》在“骈雅”条目中亦载有“清魏茂林为撰训纂16卷,颇便考证”。

李灿

李灿(1723- ),字珠园,武平城北(今平川镇红东村寨背窝里)人。李灿好读书,爱作画,却不乐仕进,曾到江浙、河南、山东等地,

寻师访友,切磋画技,游历山水,画艺益精,其作品能与当时汀籍的名画家黄慎、上官周媲美,深为汀人推崇。他也工诗,有诗集《珠园集》问世,惜已失传。

《渔翁图》

闲来垂钓且狂歌,最是渔翁乐趣多。

物换星移人不老,年年江上醉烟波。

童能灵

童能灵(1683-1745),连城人,字龙俦。自幼颖悟,志圣贤之学。念连为山陬之邑,耳目未广,遂往金陵,考先朝遗迹,并访武夷精舍,广求朱子遗书。归而筑室于冠豸山下,潜心探讨者十余年,默契致知诚意之学。乾隆十年(1745),累日徘徊朱子神前,如相对语,遂端坐而逝.终年62岁。雍正六年(1728)学使程公,乾隆三年(1738)学使周公,屡以优行举。七年(1742)学使吴公复以优贡咨部。乾隆十二年(1747),合邑绅士 ,以正学克绍先儒,请祀乡贤祠。所著有《理学题问》、《朱子为学考》、《周易剩义》、《乐律古义》、《周礼分释》、《冠豸山堂文集》等书数十种。

《苍玉峡》

怪峰余石落,山口成岢嵌。

乍勒千岩秀,顿迥一径深。

红光山内照,碧影山前阴。

坐久初惊定,风泉忽入琴。

王命睿

王命睿(1575-1653),龙岩市新罗区西陂镇人。官至刑部尚书,奉正二品禄。王命睿为官清正,在任直隶钦差大臣巡视安康、延安、河北等地时,严厉处理陕西茶马盐税和兵备,减免河北地方税赋,弹劾福建贪官高案等事件。任广东巡按时,熟知百姓疾苦,采取广积粮,禁粮外流,从省库中拨出专款,置办义仑以备赈灾。为保边疆防备海岛外患,他增设澳门参将处,增调兵员加强澳门守备,制定外船进入广州贸易之法,查看广东沿海地形,周密部署海边防御,使荷兰、葡萄牙殖民主义船只无隙可袭。王命睿才学过人,出口成章,著有《新会县志》、《龙岩县志》、《王虞石史论》三十卷、《静观寓诗集》十二卷等。1646年清军统治中国,他在万安避居时,写下很多反清复明的文章,惜已失传。逝世时立下遗嘱,头不顶清朝天,口不食清朝粮,脚不踩清朝地。出殡时,万安大高畲圆通寺主持觉慧禅师将其棺木用铁棍撑起,至于岩洞中,以遂其民族气结夙愿。

上官周

上官周(1665-1750),福建长汀南山官坊人,原名世显,后改名周,字文佐,号竹庄,清代著名画家,终生布衣。1665年生于长汀南山官坊的一户农民家庭。上官周自幼聪颖,治艺勤奋,学识渊博,擅长诗文、书法、篆刻,尤精于画,是清代著名民间画家。著有《晚笑堂诗集》,79岁完成传世之作《晚笑堂画传》,后又作《台阁风声

图》。

《重过黎愧曾先生溉本堂》

溉本堂中水碧沉,清声雏凤接高林。

鼎彝色老文章在,几杖光寒道气深。

把盏静邀江汉月,挥毫写得洞庭心。

春来烂熳桃花放,天上人间有玉音。

华嵒

华嵒,(1682-1756),原名德嵩,字秋岳,另新罗山人、布衣生、白沙道人、离垢居士等,福建上杭白砂里华家亭人。著名画家,诗人,工画人物、山水、花鸟、草虫,脱去时习,力追古法,写动物尤佳。善书,能诗,时称“三绝”。遗诗600余首,有《离垢集》自幼酷爱绘画,后因家贫失学,备受世俗冷落,遂发奋自强,离家飘泊,流寓于杭州,结交了很多文人学士,眼界大开。36岁时曾北上入都,"得交当路巨公,名闻于上",但并不得意,据戴熙《习苦斋画絮》载:"华秋岳自奇其画,游京师无问者。一日有售赝画者,其裹华笔也,华见而太息出都。"他的中晚年一直频繁往来于杭州、扬州,以卖画为生。在扬州他结识了金农、高翔、李鲜、郑板桥及盐商巨子马曰琯、马曰璐兄弟,彼此交流切磋,诗画酬答,使其绘画修养得到多方面的拓展,成为扬州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写秋云一抹赠陈澹江先生》

孤情只爱写晴秋,便有秋声纸上流。

更写白云三四笔,此中曾与故人游。

刘国轩

刘国轩(1629-1693),字观光,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四都镇溪口村人,清朝重要的军事将领。

刘国轩早年即以智略闻名乡里。清军入关后,战争波及刘国轩的家乡,乡民结寨自保,刘国轩曾献伏兵计,并亲自指挥乡民大破扰民之敌,略申其将兵之才,此时他年仅15岁。顺治十一年(1654年),投到郑成功之下,后来参与顺治十六年(1659年)郑成功围攻南京之战、顺治十八年(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等战役。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在澎湖海战担任统帅,却被施琅击败。同年八月,刘国轩在说服郑克塽和群僚后,即令修表归顺清朝,实现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康熙帝褒奖他归顺有功,授他为天津卫总兵,委以扼守京畿门户重任。刘国轩在天津任上,兴修水利,奖励农桑,提倡文教,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刘国轩在天津病逝,终年65岁。康熙帝追赠他为光禄大夫、太子少保封号,赐葬顺天府苏家口。

丁锦堂

丁锦堂(1846-1902),字笏初,号福三。福建省上杭县临江镇人。中国清代军人,有“过江武状元”的美誉。

同治九年(1870年),以捐纳武监生参加福建乡试。在武科各项

考试中大显身手,中举。同科考上武举的上杭人,还有廖贞华等5人。当时武举定额为63名,上杭一县竟考上6名,曾震惊全省。次年,他赴京参加会试,兵部以第六名进士录选,经殿试,钦点为一甲状元及第,命其在宫廷值班办事,担任侍卫职务,是年他才26岁。

钦点状元后,朝廷按例给假让其荣归省亲。途经官庄乡回龙村,适逢该村兴建石拱桥,欣然应请挥毫写下桥名,并捐助边银50元。至今拱桥石刻“回龙桥”犹在。桥头亭内,立有捐款碑刻,“新科状元丁笏初助边银五十元正”刻列碑首。随后又建造“状元府”拱门,门屏正中上方横挂鎏金“武魁”大匾。

同治十二年,同治帝大婚,特请他参加迎亲仪仗队,赏赐黄马褂在御前骑马护卫。光绪元年(1875年),授他振威将军衔,任广东南澳厅游击,代理镇守总兵官职务。他出任南澳时,汕头已增辟为通商口岸。身为海防重地军事长官,他肩负重任,恪尽职守,任职16年,列强一直不敢侵犯南澳,保卫了东南海疆安全。光绪十七年,升任广西郁林营参将,统辖5个县。次年以母丧告假守制离职。服满,因病未再出仕。二十六年,县内饥荒严重,抱病为民请命,促使县知事迅即采取救荒措施,赈济饥民。二十七年,以咽喉溃烂,不治病故,终年56岁。

郑丰稔

郑丰稔(1873-1953),字笔山,龙门镇赤水村人。清末拔贡。废科举后,入全闽师范学堂深造,毕业后历任龙岩中学学监兼经史教

员、县教育会会长、省咨议局候补议员。1913年为省议会议员、副议长。袁世凯妄图复辟称帝时,他响应孙中山号召,为议会执笔写了《讨袁氏檄》。1918年,被委任为福建高等审判厅厅长。1924年,北上出席段祺瑞执政召开的善后会议,被任为参政院参政。1925年冬,离京回省,代行省议会议长职务。1932年流寓厦门,先后在大同中学、厦门大学执教。抗日战争爆发后,支持共产党提出的“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的主张。呼吁闽西国共两党和谈。1953年病逝于厦门鼓浪屿,终年81岁。

《和丘显勋见寄四首》(选一)

未闻浊世有清流,珍重明珠莫暗投。

我亦在川观逝水,滔滔皆是使人愁。

丘逢甲

丘逢甲(1864-1912),字仙根,号沧海,祖籍上杭、生于台湾苗栗县。丘逢甲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具有浓厚爱国爱乡思想、生活上则保持清朴风尚的乡村塾师的家庭里,自幼受清朴刚正家风的熏陶和艰苦生活的磨炼,“幼负大志”,渴望报效国家民族。这一切对他日后的事业以及人生道路都产生了积极有益的影响。丘逢甲自幼天资聪颖,读书过目不忘,在其父的亲自教授下,六七岁即能吟读、属对。14岁时赴台南应童子试,获全台第一,受福建巡抚兼学台丁日昌注意,连称“奇童”,特赠“东宁才子”印一方,由此闻名全台。1887年(光绪十三年),入台湾兵备道唐景崧幕府,帖拜唐为师,对台湾风雨

飘摇的局势有了更深刻的体会。1888年(光绪十四年)参加乡试,中试为举人。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中日甲午战后,清政府割让台湾,丘逢甲致力于抗日保台事业,是著名的爱国者、爱国诗人。

《忆游上杭》(十五首选一)

前年记作上杭游,路入林塘境便幽。

三宿空桑吾不厌,春灯山寺话神州。

陈性初

陈性初(1871-1939),原名庆善,字嘉祥,漳平菁城镇福满村人。光绪乙未恩科秀才。受孙中山革命思想影响创立华侨智育会作为宣传革命的活动阵地,辛亥革命胜利后,募款支援孙中山领导的新政权。他身居海外,心系中华,发起组织会馆,创办《工商日报》,倡导兴学,开发民智,热心公益事业,毕生为华侨与当地劳苦大众服务。抗日战争爆发后,怀着“请缨有志愿从戎,余心爱国贯始终”的激情,竭力为支援祖国抗战而操劳奔波,成为著名爱国侨领之一。1939年夏,68岁的陈性初毅然回国行慰劳抗日将士事宜,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昆明。

《赠别熊代表回国七绝六首》(选一)

万里乘风破浪来,为除人害出尘埃。

从兹妇女膺平等,造就寰球不世才。

江瀚

江瀚(1857-1935),字叔海,号石翁,室名慎所立斋,福建长汀人,是近现代著名的学者、教育家和诗人。尽管江瀚早年有过时间不短的幕僚生涯,而且在宣统三年也曾官至河南布政使,但从其一生来看,主要成就是在书院、学堂、图书馆、博物院从事的教育和学术活动。官开归陈许道:瀚工诗古文,著有《慎立斋稿》、《北游》、《东游》、《片玉碎金》等,传于世。

《登石景山》

劳劳车马黄尘陌,唯有西山不厌看。

与客初来登石景,去年曾此渡桑乾。

遥峰鸟道高秋出,废院虬松白日寒。

宦竖丰碑随处有,可怜民力胜朝殚。

江庸

江庸(1878-1960),字翊云,号澹翁,原籍福建长汀。著名法官、律师。1949年1月,与章士钊、邵力子等人组成“上海和平代表团”,赴北平探求和平途径。2月22日,在石家庄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8月19日,毛泽东亲笔发函邀请江庸出席首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特邀代表。建国后,当选第一、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著有《百花山诗草》、《澹荡阁诗集》等。

《宫之下山中望富岳》

朔山吹袂四山晴,石转溪迴耐客行。

的的电竿立斜照,泠泠松籁作湍声。

酒香已识前村路,春到初谙异国情。

姑射仙人隔云海,雪肤玉色自晶莹。

郑品聪

郑品聪(1902-1971),号剑候,福建龙岩人,毕业于福建省立龙岩旧制第九中学,后留学日本,毕业于皇汉医学院。初在故乡开设德和堂药行,后渡海至台湾,曾当选中华总会馆执行委员、监察委员,并担任台东中华会馆主席团顾问。九一八事件发生后,为避祸赴海南岛投资,曾任海南岛实业指导处主任。七七事变发生后,举家返乡。战后再度前往台湾,并当选为台湾省参议会第一届参议员、制宪国民大会代表。1947年当选为第一届立法委员。此外,亦曾担任三民主义青年团花莲支团总干事,并担任中国国民党台湾省执行委员会委员、台北市执行委员会书记、台北市改造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党职。1957年起担任中华日报社董事长,后又改任社长。

《七律》

旧游何处觅知音?一角危楼忍再寻。

故垒斜阳馀蔓草,客窗残梦动悲吟。

蹉跎愧我三冬卧,缱绻多君万里心。

回首定军山下路,当年霸业已消沉。

丘复

丘复(1874~1950年),原名馥,字果园,别号荷生,又字菏公。念庐,其居室也。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生于福建龙岩上杭县蓝溪

镇曹田村(现蓝溪村)。生性聪颖好学,6岁上蒙馆,19岁列郡庠,24岁赴省试,考中举人。他热心教育,早在光绪三十二年便与丘逢甲一同创办上杭民立师范,并任监督。1941年创办私立上杭县明强中学,任董事长兼校长。并任民国《上杭县志》主编。

《苦雨》

二月春寒雨水多,入闽十日九滂沱。

秧田正是宜晴候,不识抽针近几何。

包识生

包识生(1874-1933),字德逮,名一虚,上杭县庐丰乡人。识生幼承家学,潜心钻研祖国医学遗产,尤其对东汉时期我国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创六经辩证论治的理论,作了较深的研究。经过十年临床实践,深得医治伤寒等症的精髓,写成《伤寒论章节》一书,纠正了以前一些医学家的谬误,引起医学界的重视。后来他到潮州、汕头行医,名声渐著。

胡文虎

胡文虎(1882~1954年),祖籍福建省永定县金丰里(现下洋镇)中川村。被誉为“万金油大王”,著名客家领袖。誉满中外的大企业家、大慈善家。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胡文虎为抗日战争捐赠的财物达千余万元之巨,为全国之最。胡文虎还是一位著名的民国报人,他是至今还畅销的星系(《星岛日报》、《星洲日报》等)华

文报纸的创办人。

1941年2月,胡文虎以华侨代表身份飞往重庆,出席国民参政会。中共驻重庆办事处机关报《新华日报》以《华侨巨子胡文虎抵渝》为大字标题,对胡氏乐施善举、义助抗战作了长篇报道,轰动神州大地。“胡文虎”,成为海内外媒体使用频率最高的特定名词之一。

邓子恢

邓子恢 (1896-1972),又名绍箕,新罗东肖人,在五四运动中受到革命洗礼,创办进步刊物《岩声》,宣传马克思主义。

1925年参加革命,是原二十三军起源部队闽西游击队创始人之一。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邓子恢、张鼎丞等同志,以福建省西部永定县的溪南区、上杭县的蛟洋区,以及龙岩县的白土区为重点,领导群众举行了武装暴动,攻打了永定和龙岩县城,并就地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

抗日战争爆发后,邓子恢任新四军政治部副主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政治部主任。

1940年春,在粉碎蒋介石第一次反共高潮斗争中,率部取得半塔保卫战的胜利,奠定了淮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基础、此后,在刘少奇的领导下,担负起领导淮南抗日根据地全部地方工作的重任,在津浦路两侧广大地区任命712个县长,在各县建立起由中共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随后,当选为津浦路东人民抗日联防办事处主任和参议会

议长。

1941年1月起,历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新四军第四师政委,淮北区党委书记。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华中分局书记,华中军区政委、中央临时人民政府主席、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三书记。

建国初期,邓子恢曾任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二书记,中南军区第二政委,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历任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二书记兼中南军区第二政治委员,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国家计委副主席等职,领导了中南地区的土改和各项民主改革运动。

1953年起,担任过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八、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

张鼎丞

张鼎丞(1898年~1981年)闽西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永定金砂人。

1927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7月,他受党组织的派遣回到金砂,秘密发展党员,不久建立中共溪南支部。同年9月,南昌起义军南下经过闽西,他从外地请来工人,制造单响土枪和子弹,准备组织农民起义。11月当选中共永定县委县委委员。

1928年7月他和邓子恢从起义工农中挑选出数百人,建立起闽

西第一个工农红军营,他任营长,邓任党代表,在溪南里13个乡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区、乡苏维埃政府。

1932年3月,福建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汀州召开,鼎丞当选为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在他主持领导下,制订了各项法令、条例,建立了法制,健全了各级苏维埃政府的工作制度。

1935年,他和邓子恢、谭震林等汇合,共同召开在闽西南地区坚持游击斗争的党政军领导人联席会议,成立闽西南军政委员会,他被推选为主席。面对10多万国民党正规军和民团的残酷“围剿”,他和邓、谭等遵照毛泽东制订的灵活机动的游击战争之战略战术,依靠人民群众,坚持了艰苦卓绝的3年游击战争。

1945年4月,鼎丞参加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张鼎丞同志先后担任华中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华东局常委兼组织部长。

新中国成立以后,张鼎丞同志曾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兼省人民政府主席、省军区政委,中共中央华东局第四书记,华东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兼政法委员会主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

陈丕显

陈丕显(1916-1995),上杭南阳人。曾用名陈家煜,化名阿丕。

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革命工作。1929年起在福建上杭县从事共青团的创建工作,

1931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历任本乡共青团支部干事,乡儿童大队长,上杭县政府宣传队队长,区、县儿童局书记,团县委巡视员,福建省少先队训练部部长,福建省儿童局书记,共青团中央儿童局书记,闽赣省革命委员会青年部部长。

1934年起任共青团闽赣地区中心县委书记、共青团中央苏区分局委员。

1935年任共青团赣南省委书记。同项英、陈毅一起领导了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

解放战争时期,陈丕显同志历任华中野战军七纵队政委,华中分局委员,华中分局驻苏中区代表,新四军华中南线后勤司令部政委,华中工委书记,新四军华中指挥部、苏北兵团、苏北军区政委。

1949年4月,陈丕显同志随军渡江南下,任苏南区党委书记,苏南军区政委,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

1978年8月至1982年10月任湖北省委第一书记。在此期间,他还先后担任湖北省革委会主任、湖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湖北省军区第一政委,武汉军区政委。

1982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届一中全会上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同年10月调中央工作,历任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中央保密委员会主任,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陈丕显同志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一届、第十二届中央委员。

杨成武

杨成武(1914年10月27日—2004年2月14日),长汀宣城人,是中共的优秀党员,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1929年1月,杨成武参加了闽西古城地方武装暴动并加入中国工农红军,任闽西红军第三路指挥部秘书、宣传队中队长。1930年3月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三纵队。同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1年,杨成武任红四军第十二师秘书、连政委、教导大队政委。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次至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和二万五千里长征。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杨成武作为"红大"第一期学员提前毕业,奔赴抗日前线。杨成武担任红一师师长。中国工农红军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杨成武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独立团团长,长期在华北地区进行抗日斗争。

解放战争开始时,杨成武任晋察冀军区第三纵队司令员。1947年5月,晋察冀野战军建立了新的领导机关,杨得志任晋察冀军区第一野战军冀中纵队司令员兼任第二政委。

1948年11月,华北主力部队整编为3个兵团,杨成武担任第三兵团司令员,后又担任第二十兵团司令员。

1949年9月,杨成武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天津警备区司令员,京津卫戍区副司令员、司令员。曾任北京市委常委,天津市委常委,中共中央华北局委员。

老子的哲学思想

伟大的哲学家老子 老子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正常与怪异可互相转变,善良与邪恶也能彼此循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深刻影响。 老子思想,集中体现在他唯一著作《道德经》中。老子以道为“核心”,以道为出发点和归宿,集中古代所有文化的精髓及自己观察思考的心得,博引宇宙人间自然的千变万化,凝炼成五千字,分八十一章阐述“道”的神妙,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无不贯通,把上古思想汇成深深的海洋,因而构成了老子思想的广博深邃,构成了中华民族一座辉煌的思想丰碑。人是社会的人,又本是自然的人。在昔日有“人与天地相参”、“天人合一”、“天人相应”之说,今天开展的人体科学的研究,更加肯定了人的存在和宇宙自然规律有着密切的关系。可是,老子却领先提出了这一法则,能不让人称叹其前识! 何为“道法自然”?何又为“直觉”?先说“道”是什么?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又是它们的规律。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情。其情甚真,其中有信。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即道所使用或运用的是弱而不是强,是柔而不是刚)。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道是混成的,绝对的(独立不改),是“有象、有情、有信”的物,决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天下之物生于有,有是“一”,是万物的根子。有生于无,无是宇宙万物滋生的元始因子。有和无的统一就是“道”。 事事物物都有各自发生发展的途经,有各自前进的路;所以说“夫道若大路然”。大、逝、远、反,是道周行的历程。万物负阴而抱阳,是自然生生不息的内在因素。沿此历程循环往复,不可穷极,所以物质是不灭的。万物的历程是这样,人因物行事,又岂能改变那历程而不这样?只要掌握古已有之的道,来统率现有的种种事物,也就认识了自然的规律,认识了“反者道之动”的道理。法自然《广雅-释诂》:“然,成也。”“ 道法自然”,即道法自成。道取法自己生成的样子,取法天然自然。凡事顺其自然,认其自生自成,听其自然而然。“万物作焉而不为始”,顺着客观存在的规律行事,便是“处无为之事”。这因物而为,即是法自然。如果违法自然规律来处事,则是逆天行事。逆天者亡,正是没有取法自然。

浅论老子哲学思想的现代意义

浅论老子哲学思想的现代意义 摘要:《老子》中的哲学观点体现了老子的智慧,本文主要从修身养性和辩证观两个方面论述老子的思想,并结合当前社会问题谈老子的哲学观的现代意义。 关键词:老子老子思想哲学观 老子是我国道家的创始人,他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唯一的著述《老子》中。老子的思想对我国的哲学、文学、心理学、军事学等方面都有很深远的影响,其很多哲学观点,对中国的文化更是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在复杂的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人的心理问题也有日渐增加的趋势,很多人对现实生活产生疑问和迷茫,有的甚至绝望,而走向不归路,很多社会问题也凸现出来,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我们再来看老子智慧对我们的启示。 一.修身养性 老子多次以水来说明自己的哲学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第八章》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修养高的人就像水一样。水滋养万物,但是与世无争,身居众人所厌恶的卑微之地,所以它更接近大道。它总是处在亲和的地方,思想上总是保持深藏不漏,总是倾向于仁爱,言语总是守信,政治上保持安定,做事情很干练,举动也切合时宜。正是由于它与世无争,所以才不遭到怨恨。老子和孔子都以水来表达自己的哲学观点,在老子眼中,修养到达最高境界的人就像水一样,水的特性就是谦和柔顺,但是它与世无争。做人如果能做到这样,也就达到了境界。老子的这段话对我们的启示是,做人也应该像水一样,能处于卑下,能包容一切,能服务他人,能做到不争名夺利,这样的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水的特性还表现为“柔”,老子贵“柔”的思想在很多章节都有所表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

浅谈老子哲学之无为思想

浅谈老子哲学之无为思想 摘要:《老子》中曾经提出:“有与无,乃是万物之根源”。而“无为”,作为一种辩证的思想,是老子哲学的核心范畴,更是深刻影响了无数后人的处世之道。试结合老子的整体哲学理论体系,从老子“无为”思想的产生原因、内涵、与孔子的“无为而治”的比较中,解析老子“无为”思想的真正含义,以及老子“无为”思想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道;无为;无为而治 “道”是万物发生、存在的根据和运行的基本规律,同时也是万物必然回归的终极状态,其核心在于尊重自然规律。正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那句“天下万物,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阐明了“道与有、无”的关系:道即无,由无生成有,即一,从而二而三而多,成为万物的起点。 一、老子“无为”思想的提出 “道”是老子整个哲学思想的基础,而老子的“无为”,也是在其“道法自然”思想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发道,道法自然”,而这里的自然,是指“本然”、“自然而然”,是形容“自己如此”的一种状态。 庞朴先生在《道家辩证法论纲》中又指出:“无”字被选定为道家的哲学范畴,有其深远的思想渊源。在甲骨文中,“無”(无)字是一个舞蹈者的形象,“無”和“舞”本是一个字。舞蹈是侍奉神灵的一种动作。而神灵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人们通常在舞蹈时想象其存在,并只有利用舞蹈的模拟动作或者叫舞蹈语言去与之交谈。以舞蹈事神的工作,慢慢分工到一些专人身上,他们是“巫”。这些“能事无形以舞降神”的“巫”,在原始人看来,他们与事神的“舞”以及舞所事的“無”(无),也是混沌一体的,于是也以那同一个图形来表示。这些巫心目中的“無”(无),不仅不是虚空或没有,而是主宰万物、支配一切的神圣的“有”。这样的“無”(无),正是后来道家思想的源头。 正因为“无”的原始意义是“似无而实有”,因而就其本义而言,“无为”并非不为或无所作为,而是一种“似无而实有”的行为。 老子当初提出“无为”概念,主要针对的是侯王等统治者的“有为”。当时的情况是:列国争城掠地,贵族骄奢淫逸,苛政猛于虎,法令多如牛毛,人民怨声载道,暴动彼伏此起,这些都是统治者的“有为”所致。所以老子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之求生之厚,是以轻死。”(七十五章)可见老子在此所说的“有为”(在《老子》书中,“有为”只此一见),与我们今天所理解的“有所作为的涵义”根本不同,它是指统治者从自己和本阶级的私利出发,根本违逆人民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倚仗武力和权势的强行所为,恣意妄为。老子提出“无为”的概念,旨在告诫侯王等统治者不要违逆人民的利益、愿望和要求而强行所为和恣意妄为,期望他们能够效法道的无为和圣人的“以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从而为人民的自主、自化、自成和社会自治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条件。另外,“我(指贤明的君王)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这里说的圣人的“好静”、“无事”、“无欲”也是“无为”的意思,突出强调了不强行干预事变的自然进程。 因为在老子看来,凡事不能做得太过,否则会有大灾难来临。“民不畏威,泽大威至”(七十二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七十四章)说的正是如此。

老子哲学思想体系中,有三大支柱,那就是道的三大法则

老子哲学思想体系中,有三大支柱,那就是道的三大法则. (一)道的运动法则───反者道之动 ?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反者道之动","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现代科学家也说:植物动物每一个细胞,在其生存的每一瞬间,即和自己同一,又和自己相异,这是由于分子无休止变化的缘故。万物存在,同时又不存在,这是因为万物在流动和不断变化,是在产生和消灭。这种"有"和"无"同集一身的现象,正是万物发展变化的"众妙之门"。 ? 老子道的永恒反向运动的论断,深刻地揭示了辩证法的实质:对辩证法来说,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绝对的、神圣的东西,除永恒变化着、永恒运动着的物质及其运动和变化所依据的规律外,其他理论都只是暂时的、相对的、近似的接近真理,人们对于各个发展阶段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宇宙的进化表现为一事物不断地走向自己的否定,不断地转化为他事物。否定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性,但这不是简单的循环,而是在否定的否定中达到新阶段。老子道的这种反向运动法则,类似现代的《立沙特原理》:“任何化学反应的方向,是朝向减少引起反应的因素的方向”。其实,这是一条普遍原理:《结果消灭原因》。 ?? ?? (二)道的应用法则──为无为,弱者道之用 ?? 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弱者道之用"。 ?? "道"营造了宜于万物生长的环境,万物各自顺着适应环境而形成的天性自然生长,"道"从不去干涉它束缚它,不替万物做主宰,"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这可谓是"为无为"。 ??"道"无形无声,无贵尚之迹而不见可欲,为出于无为,可谓柔弱之至。广慈博爱,不仁于一物,无以私意为之.任万物自生自成,自作自息,而万物却各适其所用,各得其所。不为而能成全万物,可谓"无为而无不为。" ??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一切能够适应环境的东西被选拔出来,并保存下去,同时一切不能适应环境的东西则被淘汰掉。古人说:"人定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只不过是人胜天是近而显,天胜人是远而隐。苏轼就此言道:"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为茫茫,然以远久见闻考之,天胜定可必矣!"。?? 道是"挫其锐,解其纷",是"善利万物而不争",不干涉事物各自发生发展的途径,任其适应环境的殊途同归,以致能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 (三)道的追求和谐法则──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 ?? 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也就是说,阴阳是统一于事物内的两个方面,因其无休止变化的缘故,它们之间的和谐是有条件的、暂时的、过渡的,因而是相对的。不和谐是绝对的。但是不和谐的程度,可以表明事物恶化的程度。冲气,就是对万物重要的调控作用。和,是阴阳消长平衡的结果。"冲气为和",就是客观规律作用于事物内部矛盾的两方面,“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通过其变化使之在新的层次上达到新的和谐。所以,无论是整个自然界或是细微的具体事物,都是运用着这条自然规律在这种动荡的调节中维系着自身的平衡。而这种动荡调节的过程,也即是“反者道之动”。?? 老子说:"知和曰常,知常曰明",这意思是说,知晓了和谐的道理,可谓知晓了道的常规;知晓了道的常规可谓明智。《荀子.天论》说:"万物各得其和

论老子的哲学思想核心-道

毕业论文题目:论老子的哲学思想核心-道 学 校: 黑龙江齐齐哈尔大学 学 院: 人文学院 专 业:历史学教育 班 级: 历史032 姓 名: 林 云 长 日 期: XXXX年XX月XX日 指导教师: 陈 志 贵

目 录 摘要 (Ⅰ) A b s t r a c t (Ⅱ) 一、天道无神 (1) 二、“有”“无”之辨 (4) 三、科学之“道” (8) 结论 (10) 注释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4)

摘 要 老子在《道德经》中建构起了一套以“道”为最高范畴的哲学体系。“道”是老子哲学的思想核心,也是中国文化区“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最基本的原动力”。在对老子哲学思想的研究中,建国以来学术界和史学界见仁见智,莫衷一是。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对老子哲学中的“道”是唯物性抑或唯心性的哲学属性划分。如果抛开这种唯物、唯心的划分方法,改从其对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以及对中国文化的构成的作用去考察,便会超越上述价值取向,而窥见另一新天地。本文将从老子的天道观、有与无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老子之道与现代科技的关系三方面内容去论证老子之道的唯物性。从而使读者对老子的道这一物质性的存在有一个直观且深刻地了解。 关键词:老子 《道德经》 “道”的唯物性

Abstract In the "Tao Te Ching" ,lao zi builds up of a series of "Tao" to the highest areas of philosophy. "Tao" is a philosophy core of the thinking, as well as the Chinese culture "ideology of the most noble concept, the basic driving force." Right in the philosophy of the study, since the founding of academics and historians matter poser. Controversial primarily focus on the philosophy of Lao Tzu's "Tao" the materialistic nature or idealist philosophy of ownership division. If this cast aside materialism, idealism arrangement, changed the culture from the psychological impact, and on the composition of Chinese culture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it will be beyond that value orientation, and to get a glimpse of another new world. The article will be the metaphysics, between the haves and have-nots of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 and Lao zi and modern technology of three aspects to the argumentation of Lao zi materialism . So that readers of the Tao of this material is a deep intuitive understanding. Key words : Lao zi 《Tao Te Ching》the materialism of "Tao"

老子哲学的生命精神

【内容提要】对生命及其精神的独特的价值取向和理论架构是老子哲学的生命所在。在老子思想体系中,人的生命是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超越生命的有机统一,与此对应,生命也依次呈现出"真"、"和"、"静"与"朴"的精神,它们是道在不同生命层面上的具体显现,具有层次性、个体性和本体性的特质。这些精神代表着生命的理想状态,指引着生命走向完善,走向超越,它们经过历史与传统的积淀,实际上已成为道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在人类历史文化中展示出其独特的思想魅力。【关键词】老子哲学生命精神真和静朴老子哲学是一种生命智慧之学。老子五千言的主旨就在于从道的理论视角去认识生命、理解生命。道的流程即是生命的流程,生命源于道,又复归于道。在道的观照下,生命的内涵表现为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超越生命的有机统一,生命的精神呈现为"真"的精神、"和"的精神、"静"和"朴"的精神。生命经由"和"到"真"到"静"和"朴"的精神境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对生命精神的持守和执着,不断地超越自身,从而实现生命的终极理想--道的超越境界。一关注道的生命内涵,关注生命是老子哲学的宗旨。生命是什么?在老子哲学里,生命是"道"大化流行的现实终结,是宇宙自然从无到有的必然演变: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1](《老子》第一章,以下凡引此书,仅注章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子无。(第四十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四十二章)万物得一以生。(第三十九章)这个化生万物的"道"就是"无",就是"一"。"道生一"即"道"自我生成自我决定,道蕴含着生命,是万物的母体。生命源于道,也就体现着道的法则和意志,生命从一开始便获得了本体的意义。道不仅自生,而且化生万物,世界也产生了,整个宇宙一片生机盎然,生命赋予了这个世界的意义,也为终极的道找到了它的现实支点。道化生万物,并不居功自傲,并不主宰万物,而是听任自然,任由生命自由发展: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第三十四章)可见,生命的发生发展只是"道法自然"的一个体现。然而,就生命本身而言,生命成长的历程包含着四个发展阶段: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第五十一章)在老子的视野里,生命的第一阶段是道的转化和生成,第二阶段是依靠自身本性即"德"来维持其存在,第三阶段就是凭借物质赋予生命以形体,最后再通过它所处的环境来完成生命,成就生命。在这里,作为灵与肉的结合,生命是形而上(道)与形而下(物)的统一,是有形(物、势)与无形(道、道)的统一,是现实(物、势、德)与超越(道)的统一。同样,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的生命也就因此获得了三重内涵:自然生命(物)、社会生命(势)和超越生命(道)。[!--empirenews.page--]所谓自然生命,是指生命的物质形态而言,是剔除了精神性生命和社会性生命的一种纯粹的生命形态,它无知无识,自得自足,代表着生命最原初的现实形态。身体是构成自然生命的物质载体,自然生命的满足主要是指人的自然属性和自然欲望的基本满足,它从不奢求过分的欲望,处于一种本真状态。老子认为,人的自然生命是非常脆弱的: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柔弱处上。(第七十六章)柔弱是自然生命的基本特征。在自然界中,柔弱是生命力的象征,刚强则是死亡的先兆,柔弱能够战胜刚强。老子指出,天下最柔弱的莫过于水了,"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第七十八章)正因为如此,对自然生命的守护,必须坚守"柔弱处上"这一生命原则,保持了生命的这份柔弱,也就保持了生命的这份活力。最好是让生命回归到生命的最原初最柔弱的状态--无智无欲的"婴儿"状态,生命保持其原初的质朴与本真,而不要为外界的名利、色货等各种欲望所戕害: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第四十四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第十二章)只有生命才是最可爱最珍贵的,过度地追求名利和财富只会破坏生命的质朴与本真。而那些缤纷的色彩、铿锵的音乐和鲜美的滋味只会带来人的物欲膨胀,其结果必然导致"目盲"、"耳聋"、"口爽"、"发狂"、"行妨"的生活。"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第三章)所以,圣人所要做到的就是,一方

《老子》哲学中辩证法思想的特色

摘要:《老子》包含丰富的辩证法思想,“道”是老子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道”是宇宙万物的总根源,是事物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并且促使它们向自己的对立面周而复始的运动。老子认为这些对立双方相互参透、相互推动,在统一与转换中发展。但其中也存在一些朴素辩证法常见的局限性,即矛盾双方对立转换的直观性、盲目性、消极性以及片面性。 关键词:“道”;客观规律;统一;对立转换;局限性 《老子》是一本富含辩证法观点的书籍,被众多学者认为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哲学著作。他将“道”作为他哲学的最高范畴。何为“道”,在《老子》第二十五章对其进行了描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人法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根据老子的阐释,“道”被当做万事万物的根源,是在自然界其他事物产生之前就 “周行而不殆……大曰逝,已经存在的了,具有客观性和永恒性,体现出它是一种绝对的静止, 逝曰远,远曰反”说明它又是一种相对的朝着反方向的反复运动。除此之外,“道”即是“法”,意味法则、规则,天地循环有着自己的规律。“总之,;‘道’有四层意思:第一,总根源;第二,总规律;第三,总本体;第四,总法则。或者说,‘道’是一个最高的真理,最高的本体,最高的规律,最高的法则”。 [1] “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他的辩证法有其自己的特色。 1 “道”是有规律的 在老子的辩证法中,“反者道之动是对其全方位、深层次的概括。“反者”不但欲指对立面,而且意为无限循环。老子对激烈的社会历史变动进行了审视与分析,提出世界万物皆按照一定规律运动发展的观点,肯定了“道”运行规律的客观性。万物产生“道”,“道”又存在于它们之中,所以事物是依照“道”自身特有的规律运行,决定着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个思想在社会活动领域中有诸多表现,例如商道、政道、养生之道等。所谓“商道”,是指建立的一些适合企业发展的机制,如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可以带来高质量的商品,以稳定客源;合理节约成本可以提升资金利用率,以保证企业日常运转;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制定奖惩机制,可以使员工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以巩固人才资源。企业只有根据诸如此类的规则进行调整,才能资源优化配置,获得好的前景。所谓“政道”,便是要求凡从事整治活动的人士,应“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责。”[1]也就是与人民群众维持血肉联系,为他们的根本利益而谋福祉,政界工作者只有按照这些客观规律行事才不会落入犯罪的深渊。所谓“养生之道”,是指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越高,就越注重自我保养,老子的养身理念对于身体的健康和社会的和谐皆有益处,他主张“‘道’法自然,以‘顺’养生;燕处超然,以‘柔’养生;上善若水,以‘智’养生;勤而行之,以‘德’养生;负阴而抱阳,以‘和’而养生;为之于未有,养生贵在‘先’;甚爱必大费,养生贵有‘度’;慎终如始,养生贵守‘恒’。” [2] 2 对立面的相互关系 (一)相互依赖的关系 “世界上万事万物之能够发展,是以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为前提的。事物与事物之间是相互关系的,才可能从一种事物转化为另一种事物;事物内部各方面是相互联系的,事物才可能有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变化。”[3]老子站在一个普遍的、抽象的角度看待问题,认为人不但生活在自然界中,而且活动于社会中。所谓“自然界”,是先于人类而存在的,不以人类活动为中心,是社会产生的基础,是物质生产活动的原始资料。而“社会”是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满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为人类的物质生产提供场所。二者虽然是对立的,但却是统一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如同《老子》第四十二章所讲:“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生成万物的阴、阳两个对立面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它们相交而成为一种和谐的状态。就长远的历史而言,有诸多类似于“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老子》的十大哲理名言

《老子》的十大哲理名言 老子(约公元前600 - 公元前500)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老子》一书是否为老子所作,历来有争论。《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道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是与儒家同等重要,只是在政治思想上一为表显一为裹藏之别而已。而道家在理论能力上的深厚度与辩证性,则为中国哲学思想中所有其它传统提供了创造力的泉源。以下十句话正是《老子》的精髓所在。 1、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老子曰:大功告成,诸事办妥,老百姓都认为我本来就是这样

自自然然的。也就是说,完成功业的过程没有受他人强制的感觉,是人们的本性使然。人有趋利避害的本性;有被习惯左右行为的本性;有依靠共通的文化习俗求生存的本性;有创新,适时改变自己的习惯和习俗以适应外界环境的本性。顺着这些本性去完成功业,人们会觉得原本就如此,很顺当,不会有牵强和被强迫的感觉和不满。完成功业也就自然而然。这也就是人性化管理能够事半功倍的根据。 2、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曰:领导者的行事原则是做而不争夺。正因为不争夺所以普天之下的人们都无法与之争夺。正如老子所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商场之高手,也为而不争。不争者之所以反而得胜,正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符合人之本性,利人而无害于人,善得人之助,故能不争而胜。 3、知止可以不殆。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老子曰:知道适时终止可以不陷入危险的境地。因为没有达到满盈的程度,所以能够在事物趋于破旧的时候浴火重生。老子认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事物发展壮大而达到满盈的程度,就必然逐渐走向衰老死亡,就是说它渐渐不再近于道了,不近于道就会早衰亡。因此领导者不应当过分追求壮大,使事物趋于满盈而过早走向死亡。反而应当注意发展要控制在一定的程度上,保持不至于过早满盈的程度,因而能够从容创新,使事物在破旧死亡之前能够浴火重生,脱胎换骨而处于有足够发展空间的新状态,因而能够继续发展。

浅析老子哲学思想

浅析老子哲学思想 摘要:老子的军事思想博大精深,对后代的军事和外交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国家对外政策选择具有指导意义。本文从老子军事思想基本原则入手,对其在战争方式策略上的奥妙进行分析,解释其对后世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以道佐人避战不为天下先 一、老子军事思想的理论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两千多年前的老子为后人所留下的《道德经》,将宇宙大道以文字表现形式展现出来,不仅涵盖了宇宙演变、阴阳互换、物种起源、对立转化、世间兴衰、待人处世、修身养性,乃至治国用兵、战争本质的透视,对战争的批判及用兵方策和韬略也给我们以极大的启迪与警示。首次提出了用辩证的思维来分析事物的产生与发展,主张用无为思想治国平天下,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一颗璀璨的明星。但是,它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此,其在军事上的造诣也是空前的,对后来的统治者治国用兵产生了深远影响。虽然老子不是军事家,也并非处于统治阶级,更没有带过兵,但自古以来就有人认为《老子》是讲兵法的,还有研究古代史的哲学家将其与《黄帝内经》、《孙子兵法》相提并论,可见《老子》在军事上造诣之高。老子不提倡用战争手段解决政治纷争,倡导“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天下”。即从政者以道来辅佐君王,不要以军队称强于天下。因为“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告诫世人就是最好的军队、。精良之师,也是不吉祥的东西,天下万物都厌恶它,所以修道的人是不取的。老子明确指出“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军队所到之处,荆棘丛生。大军过后,必有荒年。大军所经之地,必攻城掠地,杀戮征伐;所到之处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大的征战过后,灾荒遍地,瘟疫流行,必然是灾年。所以老子再三强调“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但凡兵者乃不祥之物,非君子所用,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使用它,还是看淡一些为好。劝告为臣者要应天理,顺民意,以自然之道辅佐君王治国安民,不可崇尚武备,滥用刀兵。老子非常厌恶战争,“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因杀人太多,我们用悲哀祭奠他,对打了胜仗的,就用丧礼来对

老子的10大思想精髓

老子的10大思想精髓 老子(约公元前600 - 公元前500)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老子》一书是否为老子所作,历来有争论。《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 《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道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是与儒家同等重要,只是在政治思想上一为表显一为裹藏之别而已。而道家在理论能力上的深厚度与辩证性,则为中国哲学思想中所有其它传统提供了创造力的泉源。 以下十句话正是《老子》的精髓所在:

1、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老子曰:大功告成,诸事办妥,老百姓都认为我本来就是这样自自然然的。也就是说,完成功业的过程没有受他人强制的感觉,是人们的本性使然。人有趋利避害的本性;有被习惯左右行为的本性;有依靠共通的文化习俗求生存的本性;有创新,适时改变自己的习惯和习俗以适应外界环境的本性。顺着这些本性去完成功业,人们会觉得原本就如此,很顺当,不会有牵强和被强迫的感觉和不满。完成功业也就自然而然。这也就是人性化管理能够事半功倍的根据。 2、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曰:领导者的行事原则是做而不争夺。正因为不争夺所以普天之下的人们都无法与之争夺。正如老子所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商场之高手,也为而不争。不争者之所以反而得胜,正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符合人之本性,利人而无害于人,善得人之助,故能不争而胜。 3、知止可以不殆。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老子曰:知道适时终止可以不陷入危险的境地。因为没有达到满盈的程度,所以能够在事物趋于破旧的时候浴火重生。老子认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事物发展壮大而达到满盈的程度,就必然逐渐走向衰老死亡,就是说它渐渐不再近于道了,不近于道就会早衰亡。因此领导者不应当过分追求壮大,使事物趋于满盈而过早走向死亡。反而应当注意发展要控制在一定的程度上,保持不至于过早满盈的程度,

关于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思想

关于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思想 老子哲学建立了天道一元体系,通过道的体系把天地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天地大宇宙,人身小宇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下面是本人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老子的天道理论---生 老子说:“有无相生”,“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河图》对宇宙生成的文字表述是“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天二生火,地 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天四生金,地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这些就是宇宙生成论的“生”。 “生”过程中的物质变化阶段有始生、生长、生成。“有无相生”的“生”是物质变化,生成宇宙的物质和环境“以为天下母”。 道之“生”,在于道提供了宇宙和生命发生的动力和程序,运行了宇宙和生命发生的过程,形成了宇宙和生命发生的结果。生成宇宙的是道的功能,“可以为天下母”的道作用于“以为天下母”的物质和物质环境,从而“无中生有”生成天地。 在物质变化的不同阶段存在不同性质的“生”的形式,宇宙无中生有的过程为“易生”,宇宙现世的万物之生命演化为“化生”,宇宙末世发生的变化为“变生”。生命尽在“生”中,“生”在道的主导之下,“生”是谓命。 老子的道德理论----法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是原则,德是功用,道是根本。天地之间

的“法”由“生”而来;道生宇宙天地,故天法道;天道运行生德,道生德,故德法道。由天道而下,德逐级体现为天道之德,阴阳之德,天的五气之德,地的五行之德,人的五行之德,德的层次是逐级效法的基础。法在天运生德时产生,德在道运德生时得法。 世间万物秉德而生,依法而长,应法而妙。发现道的运行,发现德的作用,发现法的规律,加以提炼并应用于人类社会,就是老子天道哲学,老子哲学的性质就是法道。 认识宇宙生成,得出道的运行原则,把道的原则应用于人类社会,建立理想社会的道德模式与治理原则,实现天地人合一,就是老子的天道哲学。 老子的社会理论---同 老子的社会理论,重点在天道之为,即无为。遵循天道的行为就是同于道。 国家政治、社会原则同于道,社会就会公平与和谐。合道的社会原则就是“损有余而补不足”“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为无为,则无不治。” 同于道,首先应该“治人”,应该遵循“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原则。以善人为师,以不善之人为资。社会事务上举低抑高,德善德信,“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重为轻根”,百姓是天下的根本,百姓安稳天下才会稳,百姓达到“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无知无欲”,天下才会根基牢固。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类社会不会自然平衡,需要举低抑高,君主首先要做到“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和“不见可欲”,这才是以百姓之心为心。

老子哲学思想

老子其人其书 罗安宪 今天来讲一下老子,我想讲三个方面得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老子这个人与《老子》这本书,第二个问题就是讲一下老子得基本思想,第三个问题就是讲一下老子思想对于后代得影响以及现代价值。 我们先来讲第一个问题,老子这个人与《老子》这本书。关于老子这个人与《老子》这本书,在历史上一直存在着争议。我们可以把这种争议概括为三派得观点:第一派得观点认为,老子这个人就是春秋时代得人物,比孔子要早,《老子》这本书也基本上体现得就是老子得思想;第二派观点认为,老子这个人就是战国时代得人物,她得书形成于战国得中期;第三派观点认为,老子这本书出现得更晚,它只就是春秋战国时代各种学说得一种总结,就是一种遗说,这本书大概形成于秦朝到汉朝之间。关于这种争议,我认为应当有一个基本得历史得依据,这个历史得依据就就是在《史记》中,司马迁对于老子得一种记述。如果后代得思想、后代得人、思想家、学问家发现司马迁对于老子得记述就是错误得,那么我们可以纠正司马迁得观点,如果我们没有足够得历史证据去推翻、纠正司马迁对于老子得记述,那么我们还应当维持司马迁对于老子在《老子传》中得说明。 一、老子其人 我们就回到司马迁,瞧一下司马迁对老子就是怎么记载得。在《史记·老子列传》中,全文一共有500多字,第一句话就说,“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后来又讲到,孔子到周朝去“问礼于老聃”,还讲到老子对孔子有过一段说话,后来孔子离开老子以后,回去给她得弟子还说了一段话,“鸟就是我们每个人都就是可以瞧得见得,鱼也就是我们每个人可以瞧得见得,但就是关于龙,我们每个人并不一定有机会瞧到全龙,我们可能会瞧到龙得一角、一藻、一鳞,但就是要见全龙肯定很难,今天我见到老子以后我有这种感觉,老子真就是一条龙。”这种记述本来就是非常清楚得,但就是在《史记》中,关于老子得事情又有两个说法。一个说法说,“或曰老莱子亦楚人,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还有一种说法,“或曰儋即老子”,在孔子死后一百二十九年,秦国出现了一个人物,她叫太史儋,“或曰(太史)儋即老子”。这样就出现了所谓得三个老子,一个李耳得这个老子,一个就是老莱子这样一个老子,以及太史儋这样一个老子。所以有人认为,在司马迁写《史记》得过程中,老子这个人已经不清楚了。 其实问题也许并没有这么简单,司马迁为什么又讲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呢?我们可以瞧出,司马迁做《史记》有一种基本得历史得方法、一种史学得方法,或者说她做历史得一个原则,这个原则呢 就就是八个字,“信以传信,疑以存疑”,就就是说我认为就是可靠得,我就把它详细得记载下来;如果我认就是有疑问得,那么我就把它做为辅助得材料、附录补充进去。我们认为这两个“或曰”可以说就是以疑以存疑得史学方法所做得一个附录而附加在《老子传》中得。 关于老子这个人,我们要搞清楚两个问题。一个问题就是有没有孔子向老子问过礼得事件,问礼这件事情就是解决孔子与老子之间关系得一个关键性得问题;第二就就是关于老莱子、太史儋与李耳也就就是老聃三个人之间到底就是一种什么样得关系。如果把这两个方面得问题搞清楚了,那么老子这个人就基本上可以搞清楚。 1、孔子问礼于老子 第一个问题就就是孔子向老子问礼这件事。很多人否认这件事,但就是在历史上,从儒家得文献中,对这个事情也有一个比较详细得记载。比如说《礼记·曾子问》中就提到了孔子向老子问礼这件事。我们知道《礼记》就是儒家得经典,就是《十三经》之一,道家得人物为了抬高老子得地位,说儒家得创始人得孔子还曾经就是老子学生,向老子问过礼

老子的哲学思想

老子的哲学思想 1、《老子》一书:反对剥削、农民平均主义、“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农民小私有者愿望。 2、“治人事天莫若啬”——符合“根深、蒂固、长生久视之道” 3、史官出生的老子,具有当时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他看透了奴隶主阶级统治集团的腐朽内幕,又承认道奴隶制给农民小私有者带来的灾难,因此,他反对奴隶制的礼乐文化、典章制度,也攻击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上帝、鬼神宗教迷信思想。 4、老子的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的产生,是当时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经验的总结。 5、春秋末期在哲学上主要围绕“天”是否是有人格有意志的神的问题展开。 6、老子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的重要贡献在于打击了宗教迷信,促进了科学,动摇了奴隶制度的哲学思想基础,客观上有利于封建制的成长。 7、老子反对天道有知,提出天道无为。 8、“道”比上帝更根本——“象帝之先”,“道”对万物——“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取消了造物主上帝的地位。 9、“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是构成万物的基础,因此“道”是“不可为”的;“道”并不是有意志有目的的的构成世界万物,所以它又是“无为”的。“无为”以“无不为”做条件。“道”是世界万物自身的规律。 10、“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道”之所以重要,“德”之所以珍贵,就在于它让万物自己生长、发展,而不发号施令。 11、老子反对天道有为的神秘主义思想提出“天道自然无为”这一唯物主义原则在中国哲学史上起了划时代的作用。 1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天地没有意志,无所谓仁与不仁,它让万物自身自灭。 13、“无为”是最高准则,人要像天道学习,也不能有为。 14、庄子只讲自然无为,抹杀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15、战国末期的荀子,吸取了老子的天道自然的合理部分,在承认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主张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造福。————“制天命而用之” 16、“道”——人走的路(四通八达)——“方法”“途径”——规律性、普遍性 17、老子将“天道”概括为事物存在和变化的最普遍的原则。 18、“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道”的简明概括。 19、恩格斯:在希腊哲学家看来,世界在本质上是某种从混沌中产生出来的东西,是某种发展起来的东西,某种形成的东西。 20、“道”是客观存在着,不停地运动着的物质实体。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道的运行,周而复始,道、天、地、人这四者都重要,但道是最基本的。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以地为根据,地以天为根据,天以道为根据,道以它自己本来的样子(自然)为根据。

自然无为的老子哲学知识要点

自然无为的老子哲学知识要点 《老子》又称《道德经》,只有五千多汉字,81章,分为道篇和德篇两部分。 《老子》的思想直接影响了中国人的民族特性,思想倾向和审美趣味,直至今天,它还在塑造这个民族的思想。 子哲学的核心是自然无为。 一、反者道之动 1.老子并不强调事物相反相成,互相转化,他是通过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分析,来否定知识判断的意义。 2.老子哲学的最高概念“道”的根本特性就是“反”,就是归附于自然而然,无往不复的生命流动世界。 3.老子的“道”是不加分别的,是一种“大制”,不同于一般知识的分辨,不能分割 4.人们不能为相反相成的事物表象所遮蔽,而是要破除知识的妄见,契入往复回环的生命之道中,这才是发现世界意义的根本途径。二、无为而无不为

1.自然是老子哲学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他并非指外在的自然物,而指一种自然而然,顺应世界的态度。 2.老子说“无为而无不为”意思不是说什么都不做,消极等待事情的成功,而是说人的一切事业应该在顺应自然地基础上去做,不能强行改变自然地节奏,老子反对人为,并不否定人的积极创造,而是反对破坏自然节奏的盲目的乱为。老子所提倡的创造,是契合自然精神的创造。 3.道家思想的启发意义,在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如何用更宽阔的眼光看待技术,不陷入技术至上的泥沼。 三、不争的哲学 1.老子对于人的行为方式,提出了“以柔弱胜刚强”的观点 2.上善若水,老子以水来做比喻,来突出他的“不争”的思想,水因为不争,不为利欲所驱动,能无往不胜。 3.放弃逞强的欲望,是获得强盛的根本途径。 四、回到“婴儿”状态 1.婴儿的状态:无知,无欲,纯净,真实

2.在老子看来,文明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本色的背离,人类文化的发展,可以说是装饰的过程。人被文化所熏陶的过程,其实就是渐渐失落真性的过程。

老子哲学

老子哲学结课论文 姓名:马国瀚 学号:20094607 专业班级:电气工程与自动化12班指导教师:周开明 二零一二年四月

论老子的无为思想 马国瀚电气学院 20094607 主题词 本学期有幸选上《中国文化概论--老子哲学》这门选修,在每周五的晚上,伴随着老师的讲述,缓缓靠近那个逐渐远去的时代。在老师的讲述中,我们逐渐了解到了老子的无为思想、知足常足思想、朴素辩证法观点、宇宙观以及老子的军事思想等内容,开阔了视野,充实了自己的人文素养,也让我们开始认真思考,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何正确有效的建立自身与世界的联系,怎样通过思辨使内心和外界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在老师所讲的内容和我自己课外阅读的老子思想中,我最感兴趣的还是流传最广的无为思想。下面我将把自己所了解的一些老子哲学思想和自己的心得体会结合起来,作为这门课程的结课论文,也给自己留下纪念。 摘要 老子所处的时代天下大乱,诸侯混战,统治者强作妄为、贪求无厌、肆意放纵,违背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即"有为",老子看到的"有为"的祸害己经非常严重了,他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百姓饥寒交迫,是因为统治者的苛捐杂税太多,老面姓的灾难不断,是因为统治者妄自作为,违背规律。老子看到当时的统治者本是无德无能的,却偏偏好大喜功,妄自作为,结果使老百姓疲于奔命,劳民伤财,造成人民的灾难。在这种情形下,老子极力呼吁统治者为政要"无为",实行"无为而治",不要过多干涉者百姓的生活。 Laozi is in a time of great disorder under heaven, scuffle feudatory ruler, forced him, insatiability, wanton indulgence, contrary to the laws of nature, social law, namely" promising", What Laozi have seen" promising" evil has been very serious, he said:" of hungry people by their superiors, many of the taxes, is to hunger: the people of refractory, because the rulers, so hard to cure. " People suffer hunger and cold, because the ruler of exorbitant tax levies too much, the old name of disaster, because the ruler was done as, violate the rule. I saw the then ruler of this is no virtue incompetent, but just like yourself, as a result, make people be kept constantly on the run, harass the people and waste money, cause disaster of people. In this case, Laozi tried calling on rulers as politicians" Inaction", execute " Inaction", should not interfere too much of people's life.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