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学习目标】

1.明确西北地区的范围和地形特点;

2.明确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原因及其对植被、河流的关系和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学习重点】

明确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原因及其对植被、河流的关系和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学习步骤】

问题设计、知识要点(含分工)。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大屏幕播放西北地区的景观。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西北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

1.西北地区地处我国第________级阶梯,地形以________和________为主。东部高原以________和________景观为主;西部盆地以________景观为主,只有盆地________有星星点点的________。

2.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________,而且________对湿润气流阻隔,形成以________为主的气候特征。

3.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的东西差异,主要是由________的差异引起的。

4.西北地区的河流稀少,以________为主,________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5.西北地区主要的农业生产部门是________,种植业只分布在有________水源的地区。6.填表。

牧区名称省区牧场类型优良畜种

内蒙古牧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7.西北地区灌溉农业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西北地区的突出自然特征是________。

交流展示生成新知

1.西北地区

2.为什么干旱是西北地区的突出自然特征?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1.关于西北地区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平原、山地为主 B.以丘陵、高原为主 C.以山地、丘陵为主 D.以高原、盆地为主2.西北地区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高,太阳辐射强 B.距海洋远,山岭阻隔使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C.海拔高,空气稀薄 D.季风不能到达

3.西北地区的植被,从东向西大体为( )

A.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C.荒漠草原—荒漠—森林 D.森林—草原—荒漠草原

4.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是( )

A.以耕作业为主 B.以林业为主 C.以畜牧业为主 D.以渔业为主

5.下列优良畜种中,不属于四大牧区优良品种的是( )

A.三河牛 B.藏绵羊 C.滩羊 D.新疆细毛羊

6.制约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条件 B.光照条件 C.水源条件 D.科技条件

7.下列地区,以灌溉农业为主的是( )

A.东北平原 B.江汉平原 C.宁夏平原 D.鄱阳湖平原

8.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山脉①是________,其东侧的地形区是________。

(2)图中实线②是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该线也是我国半湿润地区与________地区的分界线。

(3)A点所在地形区位于我国地势第________级阶梯,属于我国温度带中的________带。

(4)B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灌溉农业区,其灌溉水源主要是________。

课后反思查漏补缺1.本节课的收获:

2.本节课还存在的疑惑: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参考教案 《农业》教学设计

《农业》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农业的概念,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 2.认识我国农业地区的分布差异。 3.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4.了解我国科技兴农取得的成就。 过程与方法: 1.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出我国农业地区分布的差异。 2.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我国农业发展成就的认识,树立热爱祖国的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我国农业在地区上的差异。 2.农业生产的各种部门。 教学难点: 1.气候对农业分布的影响。 2.影响农业的发展因素 三、教学方法 讨论法,指导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出示课件]“情系‘三农’谋发展” [教师提问]同学们,什么是“三农”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现实的意识。)[资料展示]2004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师生小结]“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设计意图:关注“三农”,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承转]农业问题是“三农”问题的首要问题。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你知道什么是农业?主要农业部门有哪些?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这就是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的内容。 讲授新课 一、农业及其重要性 [教师承转]同学们,那么什么是农业呢?农业主要包括哪几个部门? [学生讨论]直观了解农业,使抽象的变为具体的。 [师生小结]农业概念。 农业主要包括农、林、牧、渔业四个部门。 [出示板书]1.农业: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 [补充解释]农业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农业仅指种植业,而广义的农业按照劳动对象的不同,则可包括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四个部分。 (设计意图:深刻理解农业包括的各个部门。) [学生活动]结合乡土地理说明农业与日常生活、工业生产的密切联系。 (设计意图:学生在资料收集、交流和展示的过程中,不仅对本节的有关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而且对能力的培养大有益处,同时获得成就感,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师生小结]农业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农产品,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料和消费市场。 [教师承转]可见,人们的生活、工业生产的原料和消费市场,都离不开农业。下面是人们对农业地位的看法,你赞成哪一个说法?为什么? [出示课件]人们对农业地位的看法 ──我国人口这么多,粮食生产太重要了。 ──只有农村实现了现代化,才能说中国实现了现代化。 [小组讨论交流]小组代表发表见解,其他学生质疑补充。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高度看问题。[教师小结]从我国人口的角度来说,农业是解决人民温饱的基础;从中国实现现代化来讲,农村实现现代化是瓶颈;对于国家决策者而言,农业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中之重。正因为如此,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出示板书]2.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农业》教案

第一节农业 教学目标 1、了解农业的概念、农业的五部门及其主要产品。 2、了解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我国农业在世界上的地位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3、掌握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及分布。 4、了解我国畜牧业的种类,初步掌握主要牧区的名称,了解其优良畜牧品种。 教学难点 主要农业区与商品粮基地的分布,初步学会分析农业生产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教学重点 1、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2、我国主要牧区的分布和主要的优良畜种。 新课教学 新课导人:方案①:同学们,你们可知道,我们每天喝的牛奶,吃的米饭、蔬菜、瓜果、鱼肉,穿戴的衣帽,都是由哪一个产业生产的或由哪一个产业提供原料?(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农业。)对,下面我们就开始学习我国的“农业”。 方案②: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人说,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以农业发展为本的经济史。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并且基本解决了广大农民的温饱问题。这是举世公认的奇迹。你们知道什么是农业吗?你们又了解多少有关农业的知识呢? 方案③:同学们,如果让你一个星期处于饥饿、半饥饿状态,你会怎样?(学生会有各种回答,只要基本相符,都要肯定。)但是你们是否知道,在非洲,还有不少的居民长期处在饥饿之中,甚至死于饥饿。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农业生产落后,粮食产量低。) 在屏幕上展示出课本中将农业含义分解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 (1)狭义的农业是指什么? (2)广义的农业包括哪些生产部门? (3)农业的五个部门各生产哪些主要产品? 设问;以下活动,哪些属于农业生产活动:A.上山打野兔;B.野外采蘑菇;C.

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总结(湘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一章中国的主要产业 第一节农业 一、农业及其主要部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1、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副业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粟、种桑养蚕、栽培茶树的国家。 二、我国农业的发展 1、粮食、肉类、花生、油菜子、水果等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棉花人均超世均。 2、农业生产条件改善,但基础设施仍较薄弱。 3、农业生产地区分布趋于合理。 1、农产品出口基地:山东半岛、太湖平原、闽南、珠江三角洲 2、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汉平原、太湖平原、成都平原、江淮地区、珠 江三角洲、 因地制宜:丘陵—副业、经济林;山地—林业; 平原盆地—种植业;高原—畜牧业;水域—渔业 第二节工业 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二、我国工业的发展 1、煤炭、钢铁、棉布、电视机、电冰箱、等产量居世界首位。 2、新中国工业布局的变化:旧中国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少数城市,新中国一方面加强了沿海地区原有工业和工业中 心的建设,另一方面在中部、东北和西北地区扩建或新建了一些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 三、能源工业的分布 1、最大能源的煤炭工业分布: (1)我国是世界上煤炭产量最多的国家,山西省是我国产煤最多的首。 (2)基地:山西的大同、阳泉;河北的开滦、峰峰;河南的平顶山;内蒙古的霍林河;黑龙江的鸡西、鹤岗;贵州的六盘水、江苏的徐州;安徽的淮北、淮南。 2、第二大能源的石油工业分布: (1)基地:黑龙江的大庆是我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山东的胜利油田;河南和山东交界的中原油田;河北的华北油田;新疆的克拉玛依油田;陕西和内蒙交界的神府—鄂尔多斯油田 (2)新疆是未来我国石油生产的龙头。 3、潜力巨大的水能开发地区:长江、黄河、珠江、澜沧江、松花江的上游。

(完整版)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八年级下册地理 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 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一) 秦岭—淮河线 1.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 意义 (1)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 方(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 过的地方 (3)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1.分界线:秦岭—淮河线、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边 缘线 2.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 区。 3.确定分界线的主导因素: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气候 西 北地区和北方地区:夏季风 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地形地势(或平均海拔) 二.北方地区 1.位置: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青藏高原、大兴安岭以东。 2.面积和人口: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西安、兰州等。 16:着名古都:西安、北京、洛阳、开封。 三.南方地区 1.位置: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2.面积和人口: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 口约占全国的55﹪. 3.民族:本区拥有30多个民族,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 4.地形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5.气候: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 6.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 7.作物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 8.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成都平原素称“天府之国”、剑麻、矿产资 湾日月潭等 四.西北地区 1.位置:长城--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以西。 2.面积和人口:面积约占全国的30﹪,人口约占全国的4﹪.

3.民族:汉族约占全国的2/3,少数民族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 4.地形:高原和盆地为主。 5.自然环境特征:干旱 6.干旱原因:地处内陆,又有山岭阻隔,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稀少。 7.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并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趋势。 8.地面植被:东部为肥美草原,中部为荒漠草原,西北为荒漠。 9. 10. 古草原、 11. 矿, 12. 短缺。 14. 1. 山— 西部。 2. 的25 左右。 3.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4.自然环境特征:高寒(原因是海拔高) 5.河流特点:是亚洲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头(发源地),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恒河、印度河都发源于这里。 6.珍惜动物:藏羚羊、雪豹、野驴。 7.环境问题:自然环境严酷,生态脆弱。 8.保护环境的意义:防止生态破坏和草场退化,保护珍稀动 物。 9.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 护区(长江、黄河、澜沧江的 发源地)。 10.农业类型:主要以畜牧业 为主,农作物一般分布在地势 较低的河谷地带,农业为河谷 农业(地势较低,气温较高)。 11.主要农业区:湟水谷地和 雅鲁藏布江谷地。 12.主要农作物:青稞、豌豆、 小麦、油菜等。 省(简称东北三省),位于中 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 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 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 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 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 要。 2.地形特征:东北地区的地形 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 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 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 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 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 阔的平原。 3.气候特征:东北地区属温带 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 季温暖短暂。东北地区自南向 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 带,冬季南北气温差异明显。 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 较多,地表积雪时间长,是中 国降水较多的地区。 4.人口分布:(1)东北地区人 口分布不均。中部和南部平原 地区人可多,工业和交通运输 发达的地区人可多,其中松嫩 2)东北 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 通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工业部门:以机电、重型机械、 有色冶金着称。 (5)大连:职能:是东北地 区的重要门户,着名的避暑旅 游胜地,全国重要的水产基 地。工业部门:造船、机车制 造、石油化学、服装等工业发 达。 6.农产品生产基地 (1)农业发展条件:土地资 源丰富,气候温和湿润。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八年级地理上册农业教案人教版

农业 教学目标:1.了解农业的概念,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2.认识我国农业地区的分布差异。教学重点:我国农业在地区上的差异。 教学难点:气候对农业分布的影响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出示课件]“情系‘三农’谋发展” [教师提问]同学们,什么是“三农”问题? 讲授新课 一、农业及其重要性 [教师承转]同学们,那么什么是农业呢?农业主要包括哪几个部门? [学生讨论]直观了解农业,使抽象的变为具体的。 [师生小结]农业概念。 农业主要包括农、林、牧、渔业四个部门。 [出示板书]1.农业: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 [补充解释]农业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农业仅指种植业,而广义的农业按照劳动对象的不同,则可包括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四个部分。 [学生活动]结合乡土地理说明农业与日常生活、工业生产的密切联系。 [师生小结]农业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农产品,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料和消费市场。 [教师承转]可见,人们的生活、工业生产的原料和消费市场,都离不开农业。下面是人们对农业地位的看法,你赞成哪一个说法?为什么? [出示课件]人们对农业地位的看法 ──我国人口这么多,粮食生产太重要了。教学复备栏

──只有农村实现了现代化,才能说中国实现了现代化。 [小组讨论交流]小组代表发表见解,其他学生质疑补充。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高度看问题。 [出示板书]2.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二、农业的地区分布 前面我们重点学习了主要农业部门及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那么,请同学们根据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大胆设计我国主要农业部门的适宜发展地区。 [学生讨论、绘图、展示、评议] [出示课件]出示“中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图”,请同学们对比并找出各自对“主要农业部门发展地区”的设计合理和不合理的地方,并做解释。 学生通过分析“中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图”,获取相关信息。 [教师承转]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你能用列表比较的方法比较东西部和南北方农业分布的地区差异吗? [小组讨论、展示、评议、完善] 耕地类型作物熟制主要农作物差异原因分析 东北 北方 华北 分界线 南方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1《农业》教案

《农业》(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农业的概念及农业的主要部门; (2)通过读图分析、讨论探究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农业和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以及我国农业在世界上的地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资料图片的分析,使学生了解农业的概念和农业的分类; (2)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小组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我国农业发展成就的认识,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农业的分类及我国农业发展的成就。 【教学难点】 我国农业发展获得的成就及原因分析。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讨论、多媒体辅助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图片:馒头、米饭、蔬菜、水果、鱼肉、猪肉等 提问:这些都来自哪个产业部门?(学生回答:农业) 师: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基础产业——《农业》。 (一)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提问:你觉得什么是农业?(学生回答) 明确:在农田,人们种植庄稼;在牧场,人们放牧牲畜;在山野,人们植树造林;在河湖,人们撒网捕鱼……这就是农业。一种直接利用土地、气候和水资源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一种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展示图片: 种植业——种植业就是在耕地上种植农作物 渔业——渔业就是在河、湖、海上养殖或捕捞 林业——林业就是在林地上植树造林 畜牧业——畜牧业就是在草原放牧或者饲养牲畜 归纳: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狭义的农业是指种植业。 (二)中国农业的发展 提问:你了解中国农业悠久的历史吗?(学生回答) 明确: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粟的国家; 中国是大豆、大白菜、芥菜、萝卜、韭菜、茭白、荔枝、梨、桃、橘、枇杷、麻等农作物的原产地; 中国最早种桑养蚕,古代商人经“丝绸之路”将丝绸运往西亚和欧洲;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茶树的国家,茶叶一直是重要的出口农产品。 提问: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业发展情况如何?(学生回答) 明确: 1.中国的谷物、肉类、籽棉、油菜籽、茶叶、水果等农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1位 2.谷物人均占有量接近世界平均水平 3.棉花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展示图片:繁华的农贸市场、农村新民居、农村健身设施、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 展示中国稻谷、小麦产量变化图 提问:在我国耕地减少的情况下,为什么农产品的产量还能大幅度提高?(学生回答)明确: 原因1:我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布趋于合理 在农业生产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建设了大量的高产稳产田;在农业生产水平比较低的地区,培育了新的农业基地;为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还建立了许多以出口创汇为主的农产品基地。 原因2:农田灌溉和机械化程度提高,高科技手段广泛应用于农产品育种 播放视频:超级杂交稻 提问:你知道我国有哪些新型农业吗?(学生回答)

八年级上地理农业教案

八年级上地理农业教案 知识与技能 了解农业是主要部门以及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学会读、析,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会根据资料片、乡土地理的知识,说明理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农业的主要部门,理解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理解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 讨论法指导探究法 [教师承转] 同学们,什么是农业呢!农业主要包括哪几个部门! [出示教案] 视频资料:主要农业部门。 [学生讨论] [师生小结] 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农业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农业主要包括农、林、牧、副、渔业五个部门。 [出示板书] 1.农业:农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

[补充解释] 农业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农业仅只种植业,而广义的农业按照劳动对象的不同,则可包括农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五个大部门。 副业是指分别以种植业、牧业、渔业、林业为主的农村,为搞活经济而发展的辅助产业,因各地的条件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在地区分布上没有多少规律可循。 [学生活动] P99活动1.2.。结合乡土地理说明农业与我们生活、工业生产的密切联系。 [师生小结] 农业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农产品,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料和消费市场。 [教师承转] 可见,人们的生活,工业生产的原料和消费市场,都离不开农业。下面是人们对农业地位的看法,你赞成哪一个说法!为什么! [出示教案] 人们对农业地位的看法。 ——我国人口这么多,粮食生产太重要了。 ——只有农村实现了现代化,才能说中国实现了现代化。 ——应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战略重点的首位。 [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 从我国人口的角度来说,农业是解决人民温饱的基础;从中国实现现代化来讲,农村实现现代化是瓶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中国的主要产业》第一节 农业教案 (新版)湘教版

农业 教学目标 1、了解农业的概念、农业的五部门及其主要产品。 2、了解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我国农业在世界上的地位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3、掌握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及分布。 4、了解我国畜牧业的种类,初步掌握主要牧区的名称,了解其优良畜牧品种。 教学难点 主要农业区与商品粮基地的分布,初步学会分析农业生产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教学重点 1、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2、我国主要牧区的分布和主要的优良畜种。 新课教学 新课导人:方案①:同学们,你们可知道,我们每天喝的牛奶,吃的米饭、蔬菜、瓜果、鱼肉,穿戴的衣帽,都是由哪一个产业生产的或由哪一个产业提供原料?(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农业。)对,下面我们就开始学习我国的“农业”。 方案②: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人说,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以农业发展为本的经济史。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 22%的人口,并且基本解决了广大农民的温饱问题。这是举世公认的奇迹。你们知道什么是农业吗?你们又了解多少有关农业的知识呢? 方案③:同学们,如果让你一个星期处于饥饿、半饥饿状态,你会怎样?(学生会有各种回答,只要基本相符,都要肯定。)但是你们是否知道,在非洲,还有不少的居民长期处在饥饿之中,甚至死于饥饿。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农业生产落后,粮食产量低。)在屏幕上展示出课本中将农业含义分解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 (1)狭义的农业是指什么? (2)广义的农业包括哪些生产部门? (3)农业的五个部门各生产哪些主要产品? 设问;以下活动,哪些属于农业生产活动:A.上山打野兔;B.野外采蘑菇;C.水塘养鱼(答案为C) 让学生齐声朗读“历史悠久的中国农业”这段阅读材料。 提问:读了这段文章之后,你对中国农业有什么认识?讲述“我国农业的发展”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问:我国农业是在汁么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让学生观看一段旧中国农民逃荒讨米的录像资料,不要很长,一分钟左右。) 2.提问:近20多年来,我国主要粮食的产量变化情况如何?(在屏幕上展示“中国稻谷、小麦产量的变化”图,或让学生阅读课本上的该图。) 3.查找资料,让学生对比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人均占有量与世界人均占有量。 4.播放录像或展示图片:春节前的农贸市场、农民居住的小楼房、农民的新生活等。 小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农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农业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初中教学资料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 自备部分意、阖家欢乐!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 农业 教学目标: 1.了解农业是主要部门以及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2.能够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明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 异,理解农业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 3.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资料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 4.了解我国农业取得的成就、面临的挑战、发展对策及发展方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 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 向。 教材分析重点难点: 1.理解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 2.运用资料和联系实际,说明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3.理解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影响。 教学课型与方法:指导自主探究法[来源:https://www.wendangku.net/doc/6312795508.html,] 电教手段:电脑课件。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 第一课时 讲授新课: [出示课件、提问] “情系‘三农’谋发展” 同学们,什么是“三农”问题? (通过提问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现实的 意识。) [资料展示] 2004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 府工作报告》中说,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 重中之重。 [师生小结]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开放提问] 你能从我国的国情分析,造成“三农”问题的原因及解决 途径吗? (关注“三农”,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 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承转] 农业问题是“三农”问题的首要问题。农业是人类赖以生 存的基础。你知道什么是农业?主要农业部门有哪些?农业在我国国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地理八年级下湘教版第一章 中国的主要产业第一节 农业1同步作业

过关测评题(第一节农业)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小明说,我们这里的农民驾驶联合收割机收割玉米时,收割机上计数器能计算出玉米棒子数。你认为这种农业模式属于() A、生态农业 B、精确农业 C、旅游农业 D、外向型农业 2.《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粮食安全,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你认为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的措施是() A、保护耕地,提高单产 B、退耕还林 C、储备进口粮 D、围湖造田 3.我国地域辽阔,农业生产的地区差异十分明显。种植业主要分布在 () A、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地区 B、低山、丘陵地区 C、高山、高原地区 D、盆地内部 4.下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B、我国是小麦的原产地 C、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茶树的国家 D、目前,我国的粮食产量居世界第二位 5.下面是四位学生关于我国农业地区分布的叙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玲玲说:我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布不合理 B、轻轻说:在农业生产水平较低的地区,建设了大量的高产稳产田 C、乐乐说:在农业生产水平较高的地区,培育了新的农业基地

D、昌昌说:我国建立了许多以出口创汇为主的农产品基地 6.种植业区域内南方与北方有很大的差异,这条分界的山脉是 ( ) 7.商品粮基地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是 () A、三江平原 B、松嫩平原 C、洞庭湖平原 D、辽河平原 8.影响青藏地区粮食作物生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降水量 B、土壤肥力 C、热量 D、光照 9.关于珠江三角洲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这里是水稻的集中产区 B、这里是我国热带经济作物基地 C、这里是我国农产品出口基地 D、这里是纤维作物的主产区 10.下面的省级单位与农业特色搭配正确的是 () A、广西壮族自治区——花生 B、山东省——甘蔗

八年级地理下册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六章北方地区 镇海中学陈志海 第一节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 1.教学分析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出自郑燮的《新竹》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方面的特点。 教学难点:北方地区各自然要素之间及自然要素和人文环境之间的关系。 2.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诗词导入 教师出示《沁园春·雪》的诗句及相应景观:毛泽东有一首著名的诗词《沁园春·雪》,我们班哪个同学朗诵最好、最有感情,给我们朗诵一下这首意境壮丽的诗词? 学生朗诵 教师引导:这首诗词、这些景观反映的是哪个地区的自然景观?反映了这个地区怎样的自然环境特征?引出冬季寒冷的北方地区。 【设计意图】通过诗词朗诵、景观欣赏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创设与课节密切相关的情境,可以让学生的思绪快速进入课堂,进入本课学习情境。

二、探究深入,走近北方地区 情景一:认识北方地区自然特征 教师引导设问:我们在上学期学习中国地理时,认识了中国的自然环境,那么北方地区在哪,都包括哪些范围,具有什么样的自然特征呢?今天我们将从位置和范围、地形、气候、土壤等方面来认识北方地区。 教师给学生提供相关地图,学生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交流讨论,完成北方地区自然特征的学习。 问题: 1.范围:大体位于大兴安岭、_________以东、_________以南,_____________一线以北,东临_____海和_____海。 2.地形:以_______和_________为主。东部有广阔的_______平原和_______平原;西部有__________的黄土高原。 3.气候:地跨我国的_________和_________(温度带),大部分地区属于_____________(气候类型)。大部分属于__________(干湿区)。 4.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_______”。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________”。 全班交流展示,找代表指图讲述,教师点拔提升: 完成活动: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归纳总结: 1.三个城市气候的共同特征:都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2.石家庄和齐齐哈尔的气候差异:气温石家庄高于齐齐哈尔,石家庄寒冷时间短,这是纬度位置的影响,齐齐哈尔纬度比石家庄高;降水石家庄冬夏季都多于齐齐哈尔,这是海陆位置的影响,石家庄距海比齐哈尔近。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和农业》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地图能够描述出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地理特征;分析北方地区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2.结合地图和资料,通过对北方地区自然特征和农业的学习,养成读图、用图并能够从图中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3.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及因地制宜发展理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地形、气候、土壤等方面的特点。 2.教学难点 北方地区各自然要素之间及自然要素和农业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策略 北方地区虽然是学生第一个接触的中国地理分区,但学生已经有了世界分区地理的学习经验,为本节课的顺利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节课的学习既是前边世界分区地理的一个复习,又为后边继续学习中国分区地理作出示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提供了丰富的地图和资料,并充分运用读图分析和归纳法,重在归纳北方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由此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精心设计活动,提供充足的地图和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 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课前搜集资料,认识和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农业。 五、教学过程 (一)欣赏诗词《沁园春·雪》,情境导入 教师播放《沁园春·雪》视频,激情导入:毛泽东有一首著名的诗词《沁园春·雪》,我们班哪个同学朗诵最好、最有感情,来给我们朗诵一下。 学生朗诵。 教师引导思考:《沁园春·雪》描述的是哪个地理区域的景观?是什么季节的景观? 学生回答预设:是北方地区。是冬季。 设计意图:通过诗词朗诵、景观欣赏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教师结合视频引发思考,可以让学生的思绪快速进入本课的学习情境。 (二)走近北方地区 情景一:认识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总结(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总结(湘教版) 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 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一)秦岭—淮河线 1.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1)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3)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4)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5)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界线 (6)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7)河流有无结冰期分界线 (8)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分界线 (9)水田与旱地分界线 (10)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 2.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二)四大地理区域 1.分界线:秦岭—淮河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边缘线 2.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3.确定分界线的主导因素: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气候 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夏季风 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地形地势(或平均海拔) 二.北方地区 1.位置: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青藏高原、大兴安岭以东。 2.面积和人口: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 3.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4.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5.重要农业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关中平原。 6.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7.重要林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 8.年降水量:400-800毫米。 9.作物熟制:长城以北一年一熟,长城以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10.主要作物:小麦、玉米、大豆、甜菜、棉花、谷子。 11.耕地类型:旱地。 12.矿产资源: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13.主要矿产地: 黑龙江省—鸡西、鹤岗煤矿,大庆油田。 辽宁省—鞍山、本溪铁矿,辽河油田。 河北省—开滦、峰峰煤矿,迁安、武安铁矿,华北油田。 陕西省—神府煤矿。 山西省—大同、阳泉、西山煤矿。 山东省—兖州煤矿、胜利油田、招远金矿。 河南省—平顶山煤矿。 山东省与河南省交界处的中原油田。 安徽省-淮北煤矿。 14.工业区:东北重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和山东半岛工业区。 15.工业中心:太原、郑州、西安、兰州等。 16:著名古都:西安、北京、洛阳、开封。

初中地理八年级《农业》优秀教学设计

《农业》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的农业发展状况,了解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2.掌握农业的主要部门,理解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用实例说明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难点:理解农业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 【教学准备】 自制相关课件、中国轮廓图 【教学方法】 启发式讲授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要想富,先修路”,有了路,就可以发展各种产业,对于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发展农业就特别重要了。请同学们判断以下产业哪些属于农业?种植水稻、伐木、饲养牲畜、捕鱼、采草药、生产桌椅。我们归纳一下,什么是农业? 讲授新课: 人们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的产品大多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农业。 观察图片“主要农业部门”,从反映的内容看,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 什么是农业? 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称为农业。[提问]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发展农业非常重要,你能说一说发展农业的重要性吗? 这么多人需要吃饭、穿衣,粮食、棉花生产很重要; 工业生产也需要大量的原料; 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活动1]请你按照下面的提示再补充例证,具体说明农业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吃 种植业能提供的食物 畜牧业能提供的食物 渔业能提供的食物 林业能提供的食物 穿 用种植业的产品作原料制成的衣物 用畜牧业的产品作原料制成的衣物 用 用畜牧业产品加工制作的日常生活用品 用林业产品加工制作的日常生活用品 [过渡]我国是一个大国,东部、西部、南方、北方的自然条件差异很大,造成农业的地区分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农业》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农业》教学设计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的主要产业》之《第一节农业》同课异构(三) 《农业》教学设计 杨雪峰/长沙市岳麓区教师发展中心 一、写作说明 本节教材内容,对于年龄较小的初中学生来说,生 活中相关感性知识不多,生活在城市里的学生尤为突出,这影响到学生对农业相关概念的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创设了开心农场与欢乐牧场PK的教学情境,充分利用地图,从形象思维入手,逐步推进。同时,密切联系生活中与农业相关的地理事象,从已有的知识入手,逐步加深学生对农业地理现象的理解。 二、授课年级 八年级 三、课标解读 课标: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特点,举例说明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 重要性。 解读:"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这一课程内容可细化为:为什么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有何好处,

我国农业在因地制宜方面做了哪些事情,科学技术进步对农业有何影响,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情况如何等。我国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不同的地区,因自然环境不同,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不同,不同地区的人们积累的种植经验和技术水平也不相同,不同地区面对的市场需求也不相同,因此各地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获得较好经济效益,促进区域农业生产的发展。正因为我国在因地制宜安排农业生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我国农业才有了长足的进步。科学技术进步,会使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改变农产品的消费格局。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科技的投入在农业总投入中的比重越来越高,逐渐成为支撑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力量。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够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明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2.通过案例了解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 3.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明确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 (二)过程与方法

初中地理农业专题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一)自然条件 土地(地形、土壤)+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水源(指灌溉水源) (二)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科技(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工业基础 1.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平原面积广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雨热同期,历史悠久 2.华北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 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以及寒潮、洪涝灾害的影响。 3.黄土高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 水土流失,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以及寒潮、洪涝灾害的影响。 4.东北平原成为商品粮基地的条件: 自然条件:①土壤肥沃, ②地形平坦, ③气候雨热同期,④河流较多,灌溉便利 人文条件:⑤地广人稀,⑥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 最重要的条件:地广人稀 5.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①地形方面: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水田集中连片。②气候方面:气候湿热,水热条件优越③河流方面: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④人文方面:历史悠久,生产水平高 6.长江中下游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洪涝灾害、伏旱 7.云贵高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洪涝灾害、地形崎岖,土层薄,地表水缺乏 8.南部沿海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洪涝灾害、夏秋季节台风影响大 9.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气候:①夏季气温高;②光照强;③昼夜温差大 水源:新疆、河西走廊有高山冰雪融水灌溉,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有黄河水灌溉

10.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降水少,蒸发强,灌溉水源不足;寒潮、沙尘暴等 11.棉花品质优良的原因:夏季气温高,光照强(夏季炎热干燥) 12.瓜果特别甜的原因: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 13. 青藏河谷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①海拔低,气温较高;②接近河流;③昼夜温差大;④日照时间长。 14. 雅鲁藏布江谷地农产品品质优良的原因:日照时间长,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气温低,作物的生长期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 15.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自然条件:①大部分位于温带,热量充足;②地形以平原为主,耕地面积广大;③密西西比河、五大湖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源和便利的航运。 人文条件:科技发达。 16.地区生产专业化的好处:①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②便于推广先进的生物技术、耕作技术,使农产品质量优良。 17.乳畜带、玉米带形成原因? 乳畜带:(自然因素)这里位置偏北,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社会因素)城市人口集中。 玉米带:这里是温带,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春夏气温较高。 【练习应用】 1.读图,回答问题. (1)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为①_______(山脉)-淮河,②处 是我国的_______海,C处是我国最大的岛屿_______岛. (2)A处位于_______高原,该高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______________. (3)B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其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 (4)简要说明A地和B地发展农业生产共同有利的气候条件:______________.

八年级地理下册 6.1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1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黄土地”和“黑土地”的区域差异。 2.掌握北方地区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3.了解华北平原的重要性以及华北平原春旱的成因及其影响。 过程与方法 1.明确我国北方地区所处的位置及其自然特征。 2.了解北方地区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地理科目的情感。 2.鼓励学生使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和方式学习地理知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黑土地”和“黄土地”的自然特征。 2.掌握北方地区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教学难点 1.理解导致华北平原春旱的原因。 2.能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的各主要地形区及其自然特征。 教学方法 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多媒体。 2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沁园春雪》。这首词描述的是北国雪景,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毛主席笔下的“北国”吧。 二、新课讲授 (一)黑土地黄土地 1.北方地区的范围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北方地区的地形 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东部: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面积广阔 西部:黄土高原----沟壑纵横 3.北方地区的气候 温度带: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暖温带和中温带 气候:北方地区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400—800mm;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夏季 干湿区:北方地区属于半湿润区 4.黑土地 东北平原地区在冷湿的环境下,植物不易分解,形成了肥沃的黑色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 5.黄土地 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被称为“黄土地” 黄土高原被深厚的黄土所覆盖;华北平原由黄河和海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地区堆积而成 (二)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农业习题及答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农业习题及答案不必每分钟都学习,但求学习中每分钟都有收获。地理章节农业习题做了吗?下面由查字典地理网小编为你整理的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农业,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农业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 ) A.工业 B.农业 C.高新技术产业 D.服务业 2.(2018菏泽学业考)下列有关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叙述,错误的是 A.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以发展畜牧业为主 B.东部湿润和半湿润的平原地区,以发展种植业为主 C.丘陵山地,适宜发展林业 D.西北地区降水稀少,不能发展种植业 3.下列属于农业活动的是( ) ①在地里种植庄稼②在草场放牧牲畜 ③在海上捕鱼④在山上开山采矿 ⑤在山坡上植树造林⑥把树木加工成家具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⑥ 4.我国农业生产发展较快,农产品的产量增长迅速,下

列农产品中产量居世界首位的是( ) A.水果 B.甘蔗 C.橡胶 D.椰子 5.读我国农业产值构成图,可知我国农业部门中,产值最大的是( ) A.种植业 B.畜牧业 C.林业 D.渔业 6.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主要表现在( ) A.农业机械化逐步普及,高科技手段广泛应用于农产品育种 B.改草原为耕地 C.耕地的面积不断减少 D.大量开垦荒地 7.以下地区中,不以出口花卉、水果、蔬菜、水产、畜禽等产品为主的是( ) A.山东半岛 B.江汉平原 C.太湖平原 D.珠江三角洲 8.食品安全事件的屡屡出现使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的安全生产,无公害蔬菜的生产属于( ) A.创汇农业 B.观光农业 C.绿色农业 D.外向型农业 9.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主,我国耕地少,人口多,有效提高粮食产量的主要途径是( )

中考地理第十一章经济与文化农业复习教案

农业 第1课时农业及其重要性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教学目标 1. 认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2. 了解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地区分布。 3. 理解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差异上的原因。 教学重点 用实例说明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教学难点 理解农业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要想富,先修路”,有了路,就可以发展各种产业,对于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发展农业就特别重要了。请同学们判断以下产业哪些属于农业?种植水稻、伐木、饲养牲畜、捕鱼、采草药、生产桌椅。 二、新课教学 1.总结导出定义 人们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的产品大多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农业。 观察图4.6《主要农业部门》,从反映的内容看,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那么什么是农业? 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称为农业。 2.设疑导读 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发展农业非常重要,你能说一说发展农业的重要性吗? 这么多人需要吃饭、穿衣,粮食、棉花生产很重要;工业生产也需要大量的原料;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及发展的基础产业。 3.补充例证,说明联系 请你按照下面的提示再补充例证,具体说明农业及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吃: 种植业能提供食物 畜牧业能提供食物 渔业能提供食物 林业能提供食物 穿: 用种植业的产品作原料能制成衣物 用畜牧业的产品作原料能制成衣物

用: 用畜牧业产品加工制作的日常生活用品 用林业产品加工制作的日常生活用品 过渡: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东部、西部、南方、北方的自然条件差异很大,造成农业的地区分布存在很大差异。 4.读图,归纳差异 通过查找资料,并结合图4.10《中国主要的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 你能归纳出我国各地区自然条件的差异造成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吗? A.在读这幅图时,可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我国农业差异最明显的地区是哪两个部分?它们的界线在哪里? (2)东西两部分各有哪些农业类型?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在降水稀少的西部地区,种植业分布在哪些地区?为什么会在这些地区发展种植业? (4)在东部地区,各种类型的农业主要集中在哪些地区? (5)林业集中在我国的哪些地区?哪些属于天然林?哪些属于人工林? (6)我国哪个地区的淡水渔业最发达?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引导: 西部地区:气候干旱,热、水、土条件的配合上有较大缺陷,绝大部分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农业发展历史较晚,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天然草场 广布,大部分地区以畜牧业为主,那里有我国四大牧区。因为降水稀少,农区小而分散,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东部地区:热、水、土条件有较为良好的配合,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人口稠密,是我国绝大部分耕地、农作物、林、渔、副业的集中地区。其中,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以种植业为主;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 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北方及南方地区:东部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以旱地作为基本 耕地形态,发展了一套旱地农业生产制度,是我国各种旱粮作物的主产区。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以水田作为基本耕地形态,发展了一套水田 农业生产制度,是水稻以及各种亚热带、热带经济作物的主产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