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5年厦门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让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合理

2015年厦门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让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合理

2015年厦门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让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合理
2015年厦门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让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合理

社会保障是关乎各国国计民生的重大制度安排,值得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并付出不懈努力。当前各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机遇是不同的,但总体上都有利于这一制度走向更加理性与合理,而人口老龄化、人口流动及既有利益格局的相对固化,是许多国家社会保障发展进程中均需要妥善应对的共同挑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强化各国之间的社会保障交流与合作,不仅是促进社会保障学术繁荣的必由之路,也是通过相互借鉴来完善本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途径。9月13—14日,第十届社会保障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10多个国家100多所高校及研究机构的社会保障专家学者,就如何发展和完善当代社会保障制度展开了深入研讨。

加强各国社保的交流与合作

借鉴有类似文化传统国家的经验。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在致辞中提出,目前中国的社会保障已经基本实现了制度的全面覆盖,未来,我们将进入一个新的全面变革的时代,而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就是要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社会保障制度。在这个进程中,我们既需要尊重中国自身的历史发展与现实环境,也需要借鉴先进国家,尤其是日本、韩国这样与我们有类似文化传统国家的经验。

从先行国家吸取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认为,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一个非常短的时期内完成了由人口快速增长阶段向人口老龄化阶段的转变。吸取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发展的经验教训,深刻理解和领悟中国未富先老的独有特征,不仅能够帮助研究者抓住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关键、制定出更加中肯的政策建议,而且有助于在对中国和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进行比较研究时发现他们的不同。

创建东亚地区内的合作。日本福祉大学教授野口定久认为,在改善不断扩大的差距社会时,需要在各国或各地区中通过重新铺设安全网,即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来为确立国民或居民的生活保障而强化相互之间的经验互惠关系。建议以亚洲社会所共有的文化和社会要素为前提,在承认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多样性的同时,创建东亚地区内的合作。

立足中国实际,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深化社会保障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论坛组织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提出,中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能与正在走向成熟的市场经济时代全面适应,值得改进的地方还有许多,有的甚至需要重新设计制度安排。全面深化改革构成了现阶段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色,它的稳步推进正在重新打造着中国经济、社会乃至政治、文化的新常态,而社会保障深化改革的核心任务,就是要通过科学的顶层设计,增强这一制度改革与经济发展、收入分配、劳动就业、财政税收等重大制度变革的系统性、协同性,同时优化自身结构及责任分担机制,并实现社会保障权责在中央与地方之间、政府与市场及个人之间进行合理、高效匹配。他认为全面深化改革是促使中国社会保障制度走向成熟、定型的最大机遇,而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高速度增长、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市场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改革取向,不仅为这一制度奠定了日益丰厚的物质基础,也为其深化改革提供了加速度。他同时还分析了中国社会保障改革面临的挑战主要是长期形成的利益失衡与利益固化藩篱不易突破,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压力不易化解,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与就业高流动性不易应对,体制性障碍造成的路径依赖不易突破,现行社保制度存在的缺陷不易弥补,因此,深化社会保障改革还特别需要理性、智慧与勇气。

完善社会保障治理结构、治理体系,推进法制社保。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会长王东进提出,由于起步较晚,加之受历史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统一性、公平性、可及性和持续性方面都存在着一些缺陷和问题。特别是我国和许多国家(地区)一样,正处于从传统性风险向现代性风险过渡的历史时期,如何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种社会风险,确保社会保障制度稳健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是必须妥为筹谋、积极面对的重大课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应当努力完善社会保障治理结构、治理体系,统筹推进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同时加快推进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严格依法参保、依法施保,实现法治社保。

提升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率与保障水平。与会专家学者指出,尽管一些国家因为福利水准过高而面临着调整的任务,但从世界范围来看,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并继续提升这一制度的覆盖率与保障水平,仍然是绝大多数国家的合理选择。一些与会代表还以中国、日本、韩国为例,分析了各国存在的社会保障覆盖死角地带,呼吁通过完善制度安排来使这一制度真正全面实现惠及全民的目标。

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与会专家学者强调,无论处于哪个发展阶段,无论影响社会保障制度的环境因素发生怎样的变化,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确保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都是各国政治家与学者应当始终坚持的正确取向。

更好的社会和文化制度安排应对人口老龄化。与会专家认为,中国人口结构转变的情况引发了两个研究主题。第一,中国作为近年来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国家,可以向日本、韩国等早已开启老龄化进程的国家汲取许多经验。第二,由于中国具有“未富先老”的特征,因此在进行比较研究的时候,中国这个案例往往显得特殊和引人注目。根据联合国的数据,2010年中国超过60岁的人口占比为12.3%,然而在其他发展中国家这个比例只有7.5%。也就是说,中国不仅面临着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也同样需要应对老龄化这种发达国家需要面对的挑战。然而,中国并不能用发达国家所采用的措施来解决同样的问题,如果我们将影响老龄化社会健康、幸福和满意的因素分为三类,它们分别是:经济和生理情况,社会体系,文化架构。长期来看,加快经济发展,提高人均收入是至关重要的。而在此之前,更好的社会和文化制度安排能够填补由于经济水平造成的差距。

论坛由中国社会保障30人论坛、韩国社会政策学会、日本社会政策学会东亚部会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承办。

2015年1月国内外时政热点汇总

国内 1.2014年12月31日23时35分,上海市黄浦区外滩在群众自发进行的迎新年活动中发生拥挤踩踏事件,截至1月1日22时,已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踩踏事件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上海市全力以赴救治伤员,做好各项善后工作,抓紧调查事件原因,深刻汲取教训。春节、元宵节将至,不少地方都有一些群众聚集娱乐活动,各地一定要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精心组织安排,确保安全措施到位,坚决避免类似事件发生。 2.日前,中国石油长庆油田新闻发言人张凤奎在长庆油田生产指挥中心宣布,截止到2014年12月31日,长庆油田2014年生产油气当量已经突破5545万吨。据介绍,这是该油田于2013年实现年产油气当量5000万吨以后,再次实现大幅度增产,并一举站上了5500万吨的高度。长庆油田也是目前国内产量最大的油田。 3.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自主研制的电推进系统1月2日取得重要成果:电推进系统在试验中已突破6000小时,开关机3000次,具备确保该卫星在轨可靠运行15年的能力。这意味着我国的电推进系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将全面迈入工程应用阶段,满足我国通信卫星系列平台、高轨遥感平台、低轨星座以及深空探测器的发展需求。 4.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战略部署。2014年,国务院及其各部门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改革举措。日前,中国政府网微博推出“网友最关心的国务院2014年十大政策”评选投票。1月3日投票结果正式揭晓,梳理了这十大政策的亮点:1 简政放权扩大改革成效;2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3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4 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5 加强雾霾等大气污染治理;6 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7 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8 促进市场公平竞争;9 推进价格改革;10 发展慈善事业。

2018年中考政治时政热点《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解析

文化自信传承创新 热点链接】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十九大报告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祈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①发展先进文化 ②民族文化的力量 ③增强文化认同感 ●实施文化传承工程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意见》强调,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戏曲进校园 201 8年学校美育工作将加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戏曲进校园,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与基地建设。除此之外,国学、书法等传统文化进课堂活动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 ●文艺节目异彩纷呈 岁末年初,各大电视台打造的文化类节目尤其抢眼:2016年1 2月3 1日播出的《见字如面》通过书信展现历史;春节期间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激发了全民的千年“诗心”;2017年2月1 8日开播的《朗读者》,则通过朗读精美的文字,用平实的情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进而传播精神、展现人生。 【问题设计】 1.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有什么重要意义?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2)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传承中华文明,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安全、增强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请就如何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你的合理建议? 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举办经典诵读活动; 举办国学讲堂活动;

2016年时事政治十大热点

2016年时事政治十大热点 热点一 “十三五”规划谋篇布局未来 今年两会即将审议的“十三五”规划重要性毋庸置疑。 当下正处于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也是第一个百年目标是否达成的决胜时期。 因此,这份备受关注的中国未来五年发展“规划书”将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也是行动纲领。 此前,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已公布了“十三五”规划建议,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十三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中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为中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新一轮现代化建设谋篇布局。 在此基础上,中国怎样设置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如何扮演在世界舞台上的角色,都有赖于“十三五”规划纲要这张新蓝图予以明确。 中金公司董事总经理梁红指出,“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未来经济转型的方向。“十三五”是落实改革的时间窗口。财税改革重在减税以及划分中央地方关系,今年的减税主要通过“营改增”实现。同时,大力度改善民生,通过人口、户籍改革促进人口的自由流动,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保体系,将养老保险上交中央政府统一管理。实现有质量的经济增长,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淘汰传统产业的过剩产能,促进信息科技、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热点二 增长目标:设定为一个区间 随着全国两会时间的确定,2016年经济增长目标再成焦点。考虑到当前的经济形势,政策目标不宜过分强调具体目标数字,而应设置一个弹性更大的目标区间,这样既能强调政策底线,又能起到适度向上引导的作用。 从本届政府开始,宏观调控着手弱化经济增长目标值的意义,逐步引入“区间调控”思路。而随着各省区市“两会”的召开,各省区市今年GDP

2015年时政热点经典案例深度解析

2015年时政热点经典案例深度解析 (一)法治篇——构建国家法治体系 【会议链接】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会议要求,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基石一: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背景现状】 2010年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期形成。截至2014年3月,我国现行有效法律242部。68部法律的制定或修改列入了本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规划中。但是现有法律体系中不协调、不一致、体系性不强等问题依然突出。假如某人因网购的热水器漏电而受伤,审理案件时,法官可以适用合同法、侵权责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多部法律,以至因法律规定不一而“同案不同判”。 【重要意义】 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为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完善法律体系指明了方向。只有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实现有法可依,只有不断提高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才能实现良法善治,才能为依法治国提供基本制度依循。 【重要举措】 首先,要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增强法律法规的系统性,解决因体系性不强导致的法律规定在逻辑上、价值取向上相互“打架”。比如,应该加快制定民法总则、人格权法,进而编纂形成逻辑、价值一致的体系化的民法典。 其次,要重视发挥立法对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推动作用,变“政策引领”为“立法引领”,坚持改革于法有据,使改革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进行。这需要在立足国情、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适度超前”谋划立法,使立法更具前瞻性。 再次,要改进立法体制,健全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去除立法部门化,使立法真正成为凝聚社会共识、调整利益分配的过程,使立法更好地体现广大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基石二: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背景现状】 当前,法律实施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时有发生;法治的权威尚未完全树立,有的人缺少对法治的信仰和敬畏;立法阶段还存在“部门立法”等问题,影响了立法质量;执法机构权责不清、执法人员的素质不高,造成不文明执法、选择性执法、牟利型执法、不公正司法和不作为等问题;法律实施的评价考核制度缺失,难以对执法机构和人员形成激励奖惩机制。 【重要意义】 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是法治的核心问题。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法律得不到实施,形同虚设。建立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对于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一体建设至为关键。 【重要举措】

2015年公务员时政热点

2015年公务员时政热点:两会关键词解读之单独二胎 【报告摘要】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落实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报告解读】 [专家解读] 出台单独二胎政策,符合时宜,目前这一政策已在多省市推行,能有效改善家庭人口结构,还有助于缓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压力。 ——全国人大代表张天任 独生子女政策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制定的特殊生育政策,曾在控制人口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时至今日,我国人口形势已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都取得了辉煌成就,在人口与发展关系的新格局下,生育率回升有利于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有利于优化人口的年龄结构,有利于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有利于家庭结构的改善和发展能力的提高。良政还需善行,计划生育新政应该充分尊重符合政策条件的夫妇自由、自主地决定和生育第二个孩子的权利,并在管理上简化相关手续,积极为群众提供便利化的服务。 生育政策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无论是“单独生二孩”,还是最终取消独生子女政策,都会带来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进而带来新的政策需求。 [完善生育政策意义] 人口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生育政策是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核心。现行生育政策是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并随着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变化不断完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根据人口形势发展变化,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改善人口结构有利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目前,我国人口低生育水平稳中有降,1 5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开始减少,劳动力平均年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高龄化趋势明显。人口发展周期较长,在劳动力数量较丰富、人口抚养负担较轻的时期,及时调整完善生育政策,有利于改善人口结构,保持合理劳动力规模,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苏教版2020年中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五)A卷

苏教版2020年中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五)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3题;共26分) 1. (2分)2014年,注定不平凡的一年昆明恐怖砍伤事件、MH370航班下落不明、上海陈毅广场踩踏事故……虽然灾难连连,但我们始终没有退缩过、屈服过、沉沦过。鼓舞我们在灾难面前团结互助、迎难而上、战胜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是() A . 悠久的文化历史 B . 众多的人口数量 C . 丰富的自然资源 D . 伟大的民族精神 2. (2分)先进文化,始终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是() A .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B . 发展教育和科学 C . 培育“四有”新人 D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 (2分)2017年8月16日,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一届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召开,对全市涌现的孝老爱亲、诚实守信、爱岗敬业、脱贫致富、睦邻友善、尚德尚廉、热心公益等先进家庭进行表彰。下列关于创建文明家庭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是每个公民和家庭都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 B . 是群众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有效形式 C . 发扬了中华民族重视家庭的优良传统 D . 有助于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落地生根 4. (2分)“兹证明XX同志财大气粗,横行霸道,见人就打,十足黑社会性质。”近期,这种“黑社会证”

在一些中小学门口热销。此外“土匪证”、“吹牛证”等搞笑证件也一样受部分学生的追捧。以上搞笑证件() A . 价值导向低俗,污染学生心灵 B . 调剂学生生活,丰富人生体验 C . 迎合学生追求,无需大惊小怪 D . 紧跟时代发展,引领时尚潮流 5. (2分)莫言得到中国籍公民的第一个诺贝尔奖,莫言的文风突出中国的人文风采,更揉合了西方新时代的元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化特别是文学形式,是识别一个国家与民族的特征 ②说明中国向世界的科学文化领域发展,国际社会也向中国开启了一扇大门 ③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说明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④莫言能获得诺贝尔奖,说明我们中华文化具有吸引世界眼球的独特魅力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6. (2分)印度国父甘地曾经说过:“我希望世界各地的文化之风能尽情吹到我的家园,但是我不能让它把我连根带走。”这句话启示我们() A . 在吸收外国优秀文化的同时,维护本国文化 B . 必须大力引进世界各地的优秀文化 C . 要有选择地吸收各地文化 D . 要保护本国文化排斥外来文化。 7. (2分)2017年12月19日,我国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童志鹏病逝。他曾经说过:“我们都是从战乱中走出来的,亲眼目睹侵略者对我们的亲人、朋友所犯的一切罪行。虽然我们没有拿起武器去复仇,但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时政热点备考方略

时政热点,即最新理论政策和重大时事两个方面热点,对于参加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来说是必要的备考内容。由于时事政治本身带有的与时俱进特色,让很多考生无从复习,甚至考场上放弃。难道时政热点备考真的是无可奈何、无能为力吗?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为大家打破时政热点不好复习的魔咒。 一、最新理论政策 理论政策方针的酝酿需要时间,同时,理论政策出现之后,还会存在较长的时间,甚至会在1—5年的时间段中具有指导意义。如:十八大报告、十八届三中全会、2013年中央经济会议、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2013年6月18日到2014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些无疑是2014年公务员考试会涉及到的重点部分,考生要多用点心,把文件重点部分进行系统梳理,其实在考试中这类题并不难,从以下真题可以看出。 1.(十八大报告)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城乡发展一体化,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是()。 A城乡二元结构B户籍制度 C工业产品与农产品价格差D农业基础薄弱 2.(十八届三中全会)为保证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我国正在探索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改革司法管理体制,推动()人财物统一管理。 A.地方各级法院 B.地方各级监察员 C.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 D.市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 3.(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2014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的若干意见》。 A.农业现代化 B.农业信息化 C.农业产业化 D.农业机械化 4.(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多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3年12月10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2014年经济工作最核心的是要坚持()。 A.稳中求进 B.稳中求快 C.调整结构 D.改革创新 5.(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是()。 ①照镜子②正衣冠③整作风④洗洗澡⑤治治病⑥救救人

北师版2020年中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一)C卷

北师版2020年中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一)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 (2016七下·沭阳期末)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 . 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 B . 改革开放 C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 .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 (2分) (2017九上·新乡月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和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A . 美好生活不充分不平衡 B . 幸福生活不平衡不充分 C . 幸福生活不充分不平衡 D . 美好生活不平衡不充分 3. (2分)关于党的基本路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四项基本原则是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B . 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C . 改革开放是当前一切工作的中心,是兴国之要 D . 改革开放是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是我国的强国之路 4. (2分)(2017·南京模拟) 小苏根据九年级第三课知识做了一个结构图,对结构图中①②③处缺失的内容填写顺序正确的是()

A . 主要矛盾、基本国情、总任务 B . 共同理想、主要矛盾、基本国情 C . 基本国情、主要矛盾、总任务 D . 基本国情、共同理想、主要矛盾 5. (2分) (2016八下·临清期中) 2016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重大成就,社会生活日新月异、不断发展变化,这得益于() ①党和国家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②全国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和不懈努力 ③世界各国的援助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②③④ 6. (2分)全球知名的贸易促进机构环球资源近日发布的最新调查显示,今年中国消费电子市场规模将达到13680亿元人民币,这一规模将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市场。这说明我国:() A . 解决了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 B . 当前的基本国情已发生根本改变 C . 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D . 建设创新型国家

2015年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

2015年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一、热点聚焦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要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增强法律法规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 改革要依法而行,改革成果更要用法律制度加以巩固。如今,修改预算法、行政诉讼法,制定基本医疗卫生法、社会救助法……一件件事关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立法项目,被列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审议通过废止有关劳动教养法律规定的决定、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决议……一系列决定、决议的及时通过,保证了重大改革的有序进行。 至今,我国出台的现行有效法律已有240多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加完善,其中“立法为民”是立法工作的鲜明特点、永恒主题。旅游法实施整整一年,游客用“恼人的购物少了”直观评价这部法律的实施效果。修改后的环境保护法将“保障公众健康”写入总则第一条,食品安全法修正案草案用最严格的法律责任保卫广大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无论是新制定的法律,还是修改后的法律,都明显更贴近生活,更符合客观实际需要。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创新执法体制,完善执法程序,推进综合执法,严格执法责任,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反腐法治化与国家法治化的路径基本一致。国家法治化,即国家权力全部纳入法治轨道,就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长期看,要把反腐败纳入法治轨道,建立制度限制,使党员干部不能腐败,也不愿意去腐败。“吃空饷”“裸官”“红包”“奢靡”“官赌”……在不久的将来,涉及这些问题的领导干部,或许受到的不仅仅是党内处分,还要被追究法律责任。预防腐败、惩治腐败的最终走向都是法治反腐。 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2014年中考时政热点专题民族团结复习

热点专题民族团结 1.为什么要维护各民族的团结?(维护各民族的团结的重要性) ①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昌盛的前提和保证;②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③加强民族团结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繁荣;④加强民族团结有利于各民族共同进步和发展;⑤加强民族团结也有利于巩固国防,保持边疆的稳定,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⑥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⑦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60多年来,新疆、西藏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原因是什么?(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①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坚持了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③实行了符合我国国情和各民族人民利益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④党和政府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⑤少数民族地区干部群众发扬团结奋斗、艰苦创业的精神;⑥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⑦新疆各民族之间团结互助、共同发展等; 3.新疆、西藏等自治区取得的巨大变化说明了什么? ①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②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是我们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④党和政府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4.怎么评价新疆4-23暴力恐怖案件? 新疆4-23暴力恐怖事件,是一起有预谋、有组织的、严重侵害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破坏国家统一、制造民族分裂的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其目的就是要破坏新疆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各族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形势,破坏各族干部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血肉情谊,破坏新疆政通人和的政治局面,最终是想把新疆从我们伟大祖国的怀抱中分裂出去,破坏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破坏民族团结; 5.新疆4-23暴力恐怖事件有什么危害? 危害:①严重破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②破坏社会稳定,边界安全和国家的长治久安;③引发民族矛盾、暴力冲突、给国家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危害;④使国家敌对势力与民族分裂势力相勾结,对国家安全构成危害; 6.“疆独”分子分裂祖国的目的能得逞吗?请你简述理由。 不可能得逞。因为:①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②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权益,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③通过打砸抢烧进行“疆独”活动,损害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不得人心。 7. 新疆4-23暴力恐怖事件遭到各族人民的强烈反对说明了什么? 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都是兄弟姐妹,共同属于一个民族——中华民族;②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和谐的大家庭,各族人民自觉履行维护各民族团结的义务;③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之所在; ④我国各民族团结坚如磐石,少数分裂分子的暴力行为不得人心,任何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都是注定要彻底失败的; 8. 广大民众对新疆4-23暴力恐怖事件表现出极大的愤慨。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①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当国家的尊严受到侵犯时,我们应挺身而出,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表现出对祖国、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②国家处于困难时刻,我们要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度难关;③我们要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坚决同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作斗争;④青少年应肩负起铸造民族辉煌的重任,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兴奋。 9.新疆4-23暴力恐怖事件中犯罪分子受到法律的严惩说明了什么? ①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的尊严不容践踏;②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严惩破坏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行为;③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④任何企图通过制造事端分裂国家、破坏民族团结的行径,都将受到法律的追究;⑤我国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保护人民; 10.设立民族团结进步节、试用民族团结教育新教材有什么重要意义?(重要性) ①有利于树立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意识,自觉拥护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维护民族 团结;②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③有利于形成平等、团结、和谐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④有利于边疆巩固、社会稳定; 11.中学生怎样做到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①自觉做到“三个尊重”: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②树立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意识,自觉拥护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大力宣传我国的民族政策;③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积极同破坏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言行作斗争,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主权独立、

2020年中考时事政治热点有哪些-2020中考时政热点.doc

2020 年中考时事政治热点有哪些 2、国务院印发“十三五”节能减排方案,坚持政府主导、企业 主体、市场驱动、社会参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 会。到 2020 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 2015 年下降 15%, 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 50 亿吨标准煤以内。 5、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公布 2016 年“扫黄打非”十大案件,涉及非法出版、网络传播淫秽色情、新闻“三假”、侵权盗版等方 面。据统计, 2016 年,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共受理举报线索 12 万余条,各地共查办相关案件6600 余起,其中刑事案件670 余起,刑事处罚 1300 余人。 6、2016 年全年完成邮政业业务总量7410 亿元,同比增长45.9%; 业务收入 5380 亿元 ( 不含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 ) ,同比增长 33.2%。其中,快递业务量完成 313.5 亿件,同比增长 51.7%; 业务收 入完成 4005 亿元,同比增长 44.6%,连续 6 年保持 50%左右的高速 增长。邮政普遍服务和快递服务满意度稳中有升,消费者申诉处理满 意率达到 97.6%。 9、两年一度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于日前启 动,本次增选延续了“去行政化、去利益化”的改革精神,严把 “入口关”,坚决抵制不正之风。 1.2016 年 5 月 1 日零时,随着北京民族饭店开出的第一张北京 酒店业增值税专用发票。这意味着,在我国实施66 年的营业税告别 历史舞台,全面推开营改增税制转换顺利开启。 3.5 月 1 日公布的 2016 年 4 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 为50.1%,比上月下降 0.1 个百分点 ; 同日公布的中国非制造业商务 活动指数也环比下降 0.3 个百分点。专家认为,指数略有回落,是数 据走势的正常波动。当前经济运行企稳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仍 不可忽视经济下行的压力。

2015年中考时政热点专题

热点专题1 十八届四中全会聚焦依法治国 命题点一:十八届四中全会 热点命题解读 材料一:十八届四中全会概述 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 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 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 是我们党第一次在中央全会上专题研究依法治国问题。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新提法和新举措 新提法: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 新举措: ※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 ※建立宪法宣誓制度 ※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 材料三:法治中国的世界回响据国外相关媒体报道,十八届四中全会将提升中国的国家治理,将对改革、发展和稳定产生深远影响。诸多第一次,让国际舆论不仅仅只加 上“首次”这个词,还纷纷用“历史性”“新开端”“里程碑”等词汇评价这次会议及其成果。在世界的注视下,中国建设法治国家新的路线图已经展开。国际社会相信,中国全面 推进依法治国,也将为世界带来谋发展、促繁荣新的信心与希望。

考点链接 ①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1.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及成要性。 (1)重要性: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幸福安康。 (2)必要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法治方面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1)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法治政府建设稳步推进,司法体制不断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 (2)存在的问题:有的法律法规未能全面反映客观规律和人民意愿,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 比较严重,执法司法不规范、不严格、不透明、不文明现象较为突出,群众对执法司法不公和腐败问题反映强烈;部分社会成员尊法信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权意识不强,一些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观念不强、能力不足,知法犯法、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现象依然存在。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4.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的原则有哪些?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