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语》与字研究

《论语》与字研究

第船卷第2期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杜会科学版)

JournaIofHubejNormalUniversity(Philos。phyBndSocialScience)

V01.22

No.2,2002《论语》“与’’字研究

王宏佳

(湖北师范学院中文系,湖北黄石43500z)

[摘要]在《话语》中,“与”字曲使用频率较高.词性比较复杂,意叉也很丰富。许多地方如不壬田加审辨.奢给理解原文建成一定的困难。本文试图从整体上观照奎书,在博取盘长的基础上略陈已意,以期对《论语》“与”宇作一全面描述。

[关键词]论语;与;研究

(中圄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733(2002)02—0102.05

《说文》“与”、“舆”并收。“与,赐予也。”“舆,党舆也。”“与”下《说文》又说:“此与舆同。”张舜徽《约注》:“谓用字之际,与、舆二字相同耳。”孔广居《疑疑》:“赐予义与舆可通。党舆当专用舆。此通中之别也。”《论语》全写作“舆”,实际上可换成“与”字,于古为“与”、“舆”通用,于今可视其为繁简字关系。

《论语》中,“与”字出现的频率较高,全书共有一百三十多处(笔者统计),占全书的1%强(《论语》全书共约一万二千七百余字,据吴量恺《四书辞典》),每篇都有“与”字出现(《尧日》最少,只有一见),不可忽之。此外,“与”的词性也很复杂,既可作动词,也可充当介词、连词、语气词等,词拒意义和语法意义都比较丰富。本文以词类为纲,综述如下。

(一)作动词

“与”作动词用时,其本义是:赐予、施予、给予。《说文》“与”下云:“与,赐予也。”此外,由于词义的引申和发展,《论语》中的动词“与”还有一系列其它意义:给、告诉、参与、赞同、等待、共事。其中“给”、“告诉”与本义的联系是比较明显的。

1、给

(1)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论语?尧日0)

(2)乞诸其邻而与之。(《论语?公冶长》)

(3)以与尔邻里乡党乎!(《论语?雍也》)

(4)孔子与之坐而问焉。(《论语?宪问》)

2、告诉

(1)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论语?学而》)

(2)吾元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论语?述而》)

3、参与

(1)吾不与祭,如不祭。(《论语?八佾》)

杨伯峻《论语译注》:“与’读去声,音预,参预的意思。”吴量恺《四书辞典》作“亲自参加”解;来可泓《论语直解》作“参与”解;我们现在有“与闻”、“与会”的说法。类似的句子还有:

(2)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论语?泰伯》)

i收稿日期]2000~1208

[作者简升]王宏佳(1975~).男,湖北成宁^,湖北大学在读研究生

?102?

(3)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论语?子路》)

4、赞同

(1)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论语?公冶长》)

关于“吾与女弗如也”,有两种理解。东汉包(咸)说,“既然予贡不如,复云吾与汝俱不如者,盖欲以慰予贡也。”(《十三经注疏?公冶长第五》)宋邢黄也说:“既然答子贡不如,又恐子贡惭愧,故复云吾与汝俱弗如,以安慰子贡之心,使无惭也。”(同上),即。与”相当于连词“和”。有人则认为此处“与”宇有“赞同”之意,如宋朱熹说:“与,许也。”(《论语集注》卷六)杨伯峻说:“与,动词,同意,赞同。这里不应看作连词。”(《论语译注》)杨树达则称之为:“外动词,许也。”(《词诠》)我们认为,这里“与”作“许也”解比较合适。但程树德《论语集释》按语云:“‘吾与汝俱不如’之调,汉以来l目说如是……是唐时犹未脱‘俱’字也。古无以与作许解者……《集注》失之。”即使经考证确知有“俱”字,我们也只能说,“与”在本句不作“许也”解,而不能说“古无以与作许解者”,否则下面的几个“与”字还真没法解释。

(2)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论语?述而》)

(3)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论语?述而》)

(4)吾与点也j(《论语?先进》)

5、等待

(1)岁不我与。(《论语?季氏》)

在《论语》中仅此一例。

6、共事

(1)子行三军,则谁与?(《论语?述而》)

(2)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论语?述而》)

对于例(2),杨伯峻《论语译注》认为:“与,动词,偕同的意思。”

(二)作介词

1、“与”和它的宾语一起用于动词前作状语,表示施动者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和”、“跟”、“同”、“对”等。《现代汉语词典》将介词“与”仅解作“跟”似乎还不够。如:(1)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论语?公冶长》)

(2)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论语?宪问》)

(3)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论语?为政》)

(4)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阎阉如也。(《论语-乡党》)

(5)与师言之道与?(《论语-卫灵公》)

(6)来!予与尔言。(《论语?阳货》)

(7)与朋友交雨不信乎?(《论语?学丽》)

(8)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论语?公冶长》)

(9)衣敝组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论语?子罕》)

(10)回也非助我者也,与吾言元所不悦。(《论语?先进》)

(11)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2、介词“与”有时置于宾语后。刘景农《汉语文言语法》说:“‘为“与“自’三个介词也有放在宾语后的,不过这个介词前必须有‘之’才成;同是倒装,在形式上都跟‘以’不一样。”刘氏认为在“晋居深山,戎狄之与邻,而远于王室。(《左传?昭公十五年》)”句中,“戎狄之与邻”应为“与戎狄邻”之倒装。如:

(1)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

宋邢胬说:“言君子于天下之人,无闻富厚穷薄,但有义者,则与之为亲。”(《十三经注疏?里仁第四》)粱皇侃引范宁:“适,莫,犹厚薄也。比亲也。君子与人无有偏颇厚薄,唯仁义是亲也。”(同上)大多数注家都把重点放在“比”字上,句意则采用意译的方法,如杨伯峻先生就译为“只要怎样干合理恰当,便怎样干”,“与”到底是什么成份我们还是不清楚。我们认为正如刘氏所言,“义之与比”即“与义比”,

?103?

可译作“与道义靠拢”,言外之意如杨氏所说,这里的“与”应看作介词,“之”有提宾作用。实际上“与”作动词用时也有类似情形。

(2)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论语?先进》)

宋朱熹说:“但以其言论笃实而与之,则未知其为君子者乎?为色庄者乎?言不可以言貌取人也。”(《论语集注》卷六)杨伯峻说:“这是‘与论笃“的倒装形式,“是”是帮助倒装之用的词,和‘唯你是问’用法相同。‘与’,许也。”(《论语译注》)

3、从表达方式来看,现代汉语介词“与”的宾语一般不能省略,但在《论语》中,如果“与”所关涉的对象已在上文提及,则经常省掉宾语,可在“与”后补上“之”。如;’

(1)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学而》)

(2)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3)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论语?阳货》)

(4)可与共学,来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论再?子罕》)

(5)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论语?微子》)

有时用“之”字代替上文所提到的对象,如:

(6)可与言,而不与之言;不可与言,而与之言。(《论语?卫灵公》)

(7)孔子下,欲与之亩。(《论语?微子》)

(8)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论语?微子》)

(三)作连词

《札记.檀弓》注云:“与,及也。”杨树达说:“与今语‘和’相当,与第十四条介词异者,此连结平列之词,彼则带其宾语以修饰动词也。”(《词诠》)

1、在《论语》中,后世常用作作连词的“和”还没有出现,连词“而”也不多见,用作表并列关系的情况比较少,《论语》常用“与”连接两个对等成分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连词“和”,如:(1)唯我与尔有是夫j(《论语?述而》)

(2)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论语?子罕》)

(3)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论语?阳货》)

(4)女与回也孰愈?(《论语?公冶长》)

(5)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论语?里仁》)

(6)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论语?里仁》)

(7)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论语?乡党》)

(8)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论语-先进》)

(9)弑父与君,亦不从也。(《论语?先进》)

(10)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论语?子张》)

2、就表达方式而言,《论语》连词“与”有一定的使用格式。杨树达说:“比较二事时用之.故必与,不如“不若“岂若“宁’等词关联用之。”《论语》中,“与”、“其”常合在一起与“宁”、“无宁”、“岂若’’前后呼应,构成复合句,“与其”中的“与”为连词,用于前一分句,用以提出后面所述内容的比较对象;“宁”、“无宁”、“岂若”用于后一分旬,表示经过比较之后,在二者之间选择后者。

(1)礼,与其奢也,宁俭。(《论语?八佾》)

(2)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

(3)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论语?八佾》)

(4)与其不孙也,宁固。(《论语?述而》)

(5)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_=三子之手乎?(《论语?子罕》)

(6)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论语?微子》)

(四)作语气词

“与”和“欤”是一对古今字,先作“与”,后作“欤”。“欤”从“欠”,表明跟说话语气有关。《广韵》称?]04?

“与”为“语末之辞”,《经传释词》也名之“语末辞”,既不称它为表疑的“疑辞”,也不把它当作表信的“语已辞”,说明在概括“与”的语法意义时是留有余地的。实际上,“与”兼有表疑和表信两种用途。

l、表示疑问时,可用作测度问、反诘问和选择问。

1.1、表测度语气,如;

(1)女弗能救与?(《论语?八佾》)

(2)君子人与?君子人也。(《论语?泰伯》)

(3)然则师愈与?(《论语?先进》)

(4)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者与?(《论语?宪问》)

(5)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论语?卫灵公》)

(6)是鲁孔丘之徒与?(《论语?微子》)

以上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吗”。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论语?学而》)

(2)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与?(《论语?学而》)

(3)管仲非仁者与?(《论语?宪问》)

(4)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论语-公冶长》)

(5)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论语?卫灵公》)

以上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吧”。

1.2、表反诘语气,如:

(1)求!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

(2)然,非与?(《论语?卫灵公》)

(3)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论语?颜渊》)

(4)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论语?颜渊》)

(5)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论语?颜渊》)

以上分别由“无乃”、“非”附上疑问语气构成语气较强的反诘问。“与”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吗”。

1.3、表示选择问语气,如:

(1)求之与,抑与之与?(《论语?学而》)

(2)且尔畜过矣,虎兕出于枰,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以上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呢”。

2、表信时,主要用于表示咏叹,如:

(1)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论语-学而》)

(2)归与!归与!(《论语?公冶长》)

(3)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论语?子罕》)

(4)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论语-颜渊》

(5)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刘与!(《论语?微子》)

以上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吧”。

3、就表达方式而言,语气词“与”和“也”常连用,如:

(1)赐也,可使从政也与?(《论语?雍也》)

(2)唯赤则非邦也与?(《论语?先进》)

(3)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论语?宪问》)

(4)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论语?阳货》)

以上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吗”。

(5)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论语?卫灵公》)

(6)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论语?阳货》j

(7)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论语?阳货》)

?105?

以上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吧”。

人们希望能够准确地把握每个词的词性和意义,但事实上很难做到。这一方面与汉语在表达时所具有的“模糊性”有关,另方面,古文献所提供的语境往往不足以使我们对每个词进行定位,以致出现“公说”与“婆说”之分。具体到《论语》中来,许多地方就有争议,前人和今人或语焉不详,或作“模糊处理”,使得我们往往有一种莫衷一是的感觉。现将值得商榷的几个地方,申述如下,以示存疑。

(1)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论语?公冶长》)

(2)今吾于人也,昕其言而观其行,予予与改是。(《论语?公冶长》)

(3)百姓足,君孰与不足?(《论语?颜渊》)

(4)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论语?子罕》)注家基本是用串讲旬意的方法来解释(1)(2)句的“与”字,而且相当模糊。《集注》作“语辞”解,虽非确诂,但也不无道理。“与”在旬中主要起补足音节的作用。例(3)的“孰与”注家历来作“怎么会”解,似乎也应把“与”看作“语辞”看待。例(4)亦然。

(5)君在,跟躇如也,与与如也。(《论语?乡党》)

无独有偶,《诗经》亦有“与与”句,“我黍与与,我稷翼翼。”(《小雅?楚茨》。朱熹《集传》:“与与、翼翼,皆蕃盛貌。”何楷《古义》:“与,党与也。日与与者,黍黍相并,如人之俦侣也。”注家根据上下文及语境,将例(5)“与与”解作“行步从容而安详”。

(6)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微子》)

杨伯峻认为:“‘不可与同群”、‘斯人之徒与而谁与’、‘丘不与易也7诸‘与’字同义。”而且将它译作“同”,是个介词;来可泓则译作“参与”,是个动词。“与易”是否可以借用熟语“与闻(参与并得知)”的结构方式,还很难说。

[参考文献]

[1]杨伯竣.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8.

(2]程树德.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7.

(3]来可泓.论语直解[M]上海;复且大学出版社,1997.

[d]吴量恺.四书辞典(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

(5]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4.

[6]孙锡信.近代汉语语气词(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

[7]易盂醇.先豪语法(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8]向熹.诗经词典(修订本)(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9)刘景农.汉语文言语法[M].北京:中华书局,1998.

[10]汤可敬.说文解字今释(M].期南:岳麓书杜,1998,

[11]阮元.十三经注疏CM).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5.

[1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研究室.古代挝语虚词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Studyoftheword“Yu”intheAnalects

WangHon由ia

(ChinesedepanmentHuBeiNormalUniversity,HuangShiHuBei435002)

Abstract:Tharisenfr。quencyoftheword“Yu”isrelativelyhighintheAnalects,th8

partofspeechofitiscompIex,

anditsmean;“gsarealsoabundBnt.Surelythereexistcertaindiffjcultlesinunderstandi“gtheoriginal

textwith。ut

carefulexaminatlont。someplaces.Thispaperintendstostudythisbookinavisual

a“gIeofwholeandbrlng

forward8personalViewsonthebas讧。f

adopti“gothers’theoriesabroadandselecti“gthegood,inh。pi“gof91vIoganaIl—sideddescriptjontoit.

Keywords:theAnalects;“Yu”jstudy

?】06-

《论语》"与"字研究

作者:王宏佳

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学院,中文系,湖北,黄石,435002

刊名: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BEI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2,22(2)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14条)

1.杨伯峻论语译注 1988

2.程树德论语集释 1997

3.来可泓论语直解 1997

4.吴量恺四书辞典 1998

5.王力古代汉语 1984

6.孙锡信近代汉语语气词 1999

7.易孟醇先秦语法 1989

8.向熹诗经词典 1997

9.刘景农汉语文言语法 1998

10.汤可敬说文解字今释 1998

11.阮元十三经注疏 1995

1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 1996

1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部现代汉语词典 1997

1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研究室古代汉语虚词词典 1999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李哲承.LI Zhe-cheng朱熹与王夫之的欲望观分析——以《论语集注》与《读论语大全说》为中心-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31(1)

所谓欲望,包含生理性欲望[本能]和满足生理性欲望过程中更好的来实现欲望[加欲]及理性的所望[希望]等意义.朱熹认为先验具有的道德性和属于人之自然本能的生理性欲望是天理.然而,他指出存在满足生理性欲望的过程中更好的来实现欲望的加欲.在他看来,加欲必然朝向有利于自身的方向发展而成为私欲的根据.与之相反,王夫之认为加欲是一种自然现象.根据王夫之的观点,加欲不是私欲的根源,私欲也不是加欲的直接结果.朱熹想通过消除利己心恢复先验地存在的普遍之道德原理来解决与现实相关的诸多问题.他认为先验普遍的道德原理之存在不是被确认的事实,而是一个信念体系,因此对同意此观点的人可以具有强有力的指导作用,而对不同意此观点的人,有可能成为空谈.王夫之把不断变化的气之运行与人类的生活紧密联系,认为生理性欲望的发现和满足生理性欲望的过程中更好的来实现的加欲和私人欲望的私欲等不应是被排除的对象,而应是被调整的对象.在他看来,所谓人生不是由先验不变的道德伦理构成,生物学的欲望与不停地重新形成的道德原理有机结合,实现公共义的人生.这种观点深刻考虑到不断变化的具体现实之重要性,对生活中必要的物质生产和经济活动等能够作出理论上的贡献.因此,这种欲望观可以说是指向由感性和理性的有机调和而形成的理想世界.

2.期刊论文赵君《论语》与《论语注疏》中人称代词的比较-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0(4)

考察<论语>与<论语注疏>中的人称代词,发现从上古到中古,人称代词的演进状况大致是:①第一人称中"而"、"予"、"朕"已经消失,"吾"、"我"仍在使用,且"我"占主导地位;②第二人称"而"已经消失,"女"、"尔"一直使用;③第三人称"彼"、"夫"已经消失,"其"、"之"一直作为第三人称代词;④两部书中的"他"均作旁指代词.

3.学位论文屈玉丽《论语》朱熹注与刘宝楠注的比较2008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著作,其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各朝各代为其作注加疏者不胜枚举。其中堪称《论语》注解中典范之作的,当属宋代朱熹的《论语集注》和清代刘宝楠的《论语正义》。

朱熹为南宋著名的理学家、训诂学家,祖籍江西婺源,生于公元1130年,卒于公元1200年。朱熹一生著述极为丰富,《论语集注》就是其中凝聚了他毕生心血、用功最多的一部重要著作。后世对《论语集注》的研究很多,但一般都将视野锁定在朱熹“理学家”的身份上,对其训诂成就涉及较少。近年来,不少学者开始从训诂学的角度研究其贡献,成果颇丰。

刘宝楠为清朝著名的经学大师,江苏宝应人,生于公元1791年,卒于公元1855年,为“扬州学派”的代表人物,曾与刘台拱、刘恭冕一起被誉为“宝应刘氏三世”,有《宝应图经》等二十余部著作。其中,《论语正义》作为清代新疏之一,考证翔实,论说有据,是清代《论语》训解的集大成者。由于种种原因,这部著作近几年才逐渐受到重视,研究成果不多。

《论语集注》和《论语正义》分别代表了宋代和清代的时代特色。本文对其进行比较研究,总结和探讨朱熹与刘宝楠注解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处,研究他们的训诂方法与理念,对今天的训诂学与训诂学史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本文从训诂学角度对《论语集注》和《论语正义》进行了比较研究,全文分为以下三部分:

第一部分:刘注与朱注的相同之处。本文所探究的刘注和朱注的相同之处特指两人在训释《论语》时都能继承汉注传统训诂。主要从训诂内容、训诂方法、训诂术语三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

第二部分:刘注与朱注的不同之处。本文认为刘注和朱注的不同主要体现在训诂和义理阐释两个方面。训诂方面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刘宝楠对朱熹训诂的发展和创新上。此部分依然是从训诂内容、训诂方法、训诂术语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义理阐释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对“学”与“仁”的不同阐释、对如何对待“人欲”的不同阐释及对“性”的不同阐释等三个方面。

第三部分:刘注与朱注出现异同的原因。两人出现相同之处的原因在于二人的家学和深厚的儒学修养。两人出现不同之处的原因在于二人的时代背景和学术背景不同。总之,朱熹的《论语集注》和刘宝楠《论语正义》不仅代表了个人的学术成就,更体现了宋、清两个时代的学术特点,在《论语》学与训诂学史上都留下了灿烂的一页。

4.期刊论文杨正强.曾雪梅半部《论语》学做人,半部《论语》学做学问——《论语》中关于做人与做学问思想探

析-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10(4)

<论语>这部曾经主导中国社会思想2500多年的儒家经典,内容相当广泛,集中了孔子学说的精华,其思想内容包括道德、教育、哲学、历史、政治、艺术、宗教等诸多方面.文章仅从如何做人和做学问两方面去解读<论语>的思想精华,从而为我们现代人做人为学提供有益的启示.

5.期刊论文邸爱英.DI Ai-ying《论语》语言的简约性与《论语》英译的多样性-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8,10(6)

<论语>语言简约性不仅是古代汉语的内在特征,更是孔子教育思想、哲学思想、美学思想和语言观的集中体现.对语言简约性的认同、接受与再现,反映出译者对孔子思想的理解与接受.文章选取多种英译本中的实例,论述原作语言简约性与<论语>翻译多样性之间的关系,指出语言与语境的简约与含混成就了翻译的多样性,而翻译多样性又弥补了明晰化翻译策略造成的译本阐释空间缩小的问题,目的语读者依然能够感受到原作的辞约义丰.

6.学位论文宋钢六朝论语学研究2005

本文对保留至今的或完整或残缺的六朝时期几个论语学代表成果《论语集解》、《论语释疑》、《论语体略》、《论语义疏》进行纵贯式研究,寻绎其联系和变化的轨迹,归纳和总结论语学在第一个收获期的主要特点、重大成就及其在中国古代学术史特别是从“汉学”到“宋学”转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第一章,概括介绍论语学这一专名的文献依据,对张岱年先生主编之《孔子大辞典》所载现代学术意义上的“论语学”概念的产生时间提出质疑

,认为该专名的使用不是始于1924年,而是始于1904年。对《孔子大辞典》界定的现有论语学内容存在的疏忽和不足从如下三方面作了充实和补充:一是《论语》的得名和内涵;二是《论语》作为“语”类著作的文体特征;三是在通行文本形成之前,《论语》的存在方式。在与“孔学”、“儒学”、“经学”的联系和区别中,廓清了论语学的内涵与外延,对论语学作了新的界说。同时提出了“前论语学”的概念。

第二章,将六朝论语学的发生、发展与成型、成熟置于六朝思想文化的宏大背景下,在对六朝思想文化深入细致的分析中,凸显六朝论语学的特质。首先,对“六朝”作了新的界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文化六朝”这一新的概念,认为文化六朝所指称的不再是几个王朝赖以立足的地理方位,也不奔是几个王朝得以存在的政治权力,而是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由若干王朝连缀而成的历史区间,其实质是以思想文化而不是以政治制度来体现的。其次,从学术、哲学、思想三个方面分析六朝思想文化的特点。最后,分全盘否定、公允中和与全盘肯定三派说明学术界对六朝思想文化的认识和评价。 第三章是对六朝论语学的第一个集大成著作《论语集解》的综合研究。一是分否定评价、中性评价和肯定评价三个方面,对环绕何晏在生活、政治、学术等方面异常纷纭的认识和评价,作了细微的分析和全面的清理,力图还原何晏的真实形象,并恢复其在学术史上的崇高地位。二是厘清了文献关于《集解》作者记载的混乱和偏失,初步认定《集解》的作者仍应以何晏为是。驳正了《集解》成书时间过于笼统和过于具体的说法,提出《集解》成书时间当在公元236年至249年这13年之间的论断。三是从两汉六朝社会背景、学术转型、阐释方法的嬗变、学术与政治的关系、学术自身的发展、曹魏政权的人才制度等若干方面详细探讨了《论语集解》产生的原因与背景。四是以元覆宋本《论语集解》为蓝本,针对《中国丛书综录》关于《论语集解》记载失误展开考论,从三个方面纠正了《综录》的失当与错误。

第四章是对《论语集解》的专题研究。在对《集解》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广泛征引古今中外宿彦今贤的论语学成果,对包括何晏在内的《集解》所收八家注进行逐一研究,全面归纳和总结《集解》的特点、价值及其在论语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与此同时,还爬梳和讨论了从汉儒到六朝学者论语学研究的因革创变,并通过论语学研究这一侧面分析和探讨了中古学术转型的方式与规律。

第五章对六朝论语学史上具有鲜明玄学论特色的两部著作——王弼的《论语释疑》与郭象的《论语体略》作平行研究。勾勒了从汉儒经验论阐释方法到玄学家本体论阐释方法的演变过程,积极评价了玄学本体论在儒家思想实现创造性转化中的重大作用,充分肯定了玄学在中国学术史尤其是六朝论语学史上的独特价值。

第六章是对六朝论语学的第二个集大成著作《论语义疏》的研究。一是从梁武帝的文教政策、六朝思想文化的会通融合、经学自身的发展变化、异质文化的交流及其相互影响等若干方面探讨了《论语义疏》产生的原因与背景。二是归纳了《论语义疏》的五种体例。三是研讨了《论语义疏》在思想、文本、语言等方面的价值。四是从全部经学史、中国古典解释学、论语学史和一般学术史四个角度描述《论语义疏》的地位与影响。最后是对张之洞、范希曾《书目答问补正》关于《论语义疏》记载失误进行考论,说明《古经解汇函》本及知不足斋丛书本《论语义疏》在版本方面的粗滥和芜杂。

7.期刊论文黄珊.HUANG Shan孔子改制与《论语》研究——刘逢禄至戴望的《论语》学-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2006,""(6)

清代今文家一致认为,孔子作<春秋>寓改制之意,此种观念不仅体现在他们的<春秋>学上,也体现在他们的<论语>解释上.从刘逢禄的<论语述何>、宋翔凤的<论语说义>,至戴望的<论语注>,都贯穿着此种共同的主题.不过,这些学者在解释的过程中有所差异,刘逢禄的解释着眼于"句",宋翔凤的解释着眼于"篇",而戴望的解释则从字开始,进而扩展到篇.总之,他们的企图都在建构一种可信的改制解释体系,不过,具体细节的差异却彰显出<论语>改制观的共同特征,即解释时都强调了思想的共通性引申,而忽略知识学的关联.这种解释特征,为晚清康有为的<论语>研究及其变法观念提供了考察的线索.

8.期刊论文万小丽.付晓东《论语》教学与"信"字解读-大庆社会科学2008,""(2)

<论语>的"信"字和<中国古代文学>课的<论语>教学有密切关系.教学大纲对<论语>教学明确要求有两个方面:一是理解孔子的思想及伟大的人格;二是掌握<论语>语录体的特点.在<论语>教学中,应以孔子"诚信"教育思想为教学核心,通过对<论语>"信"的剖析解读,从"信"中领会孔子的思想,从"信"中看孔子的伟大人格,从而完成教学大纲对<论语>教学的具体要求.

9.期刊论文徐型.XU Xing貌合神离:丰子恺与"论语派"-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3)

"论语派"是20世纪30年代活跃在中国文坛上的一个重要散文流派,以<论语>、<人间世>、<宇宙风>杂志为主要阵地,提倡"幽默"、"闲适"、"独抒性灵"的小品文.丰子恺是"论语派"刊物的重要作者之一,"论语派"也相当器重他.但他同"论语派"究竟是什么关系,却尚未有人作深入研究.从"论语派"刊物向丰子恺拉稿与丰子恺的供稿情况的对比,"论语派"刊物的办刊宗旨与丰子恺随笔、漫画的思想内容的对比,以及丰子恺作品与"论语派"代表人物作品的对比等方面,足以说明丰子恺不能算"论语派"中人物,他同"论语派"貌合神离.

10.学位论文刘斌民国《论语》学研究2008

作为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经学分支,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迅速转型、传统文化面临慧命赓续和现代转换的民国时期,承接清代学术而来的民国《论语》学,因为时代环境的缘由和学术文化的演进,在大批新旧学人的耕耘下,又有了自身的新发展,取得了许多新成绩。也暴露了一些新问题。

尽管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民国以后还废止了小学读经,整体上兵事不断、战火连连,但公私藏书机构还是收藏有不少《论语》类的珍本,而且坊间流通的《论语》文本也还很多。此间的文献著录,在分类方法上多承《明史·艺文志》将<论语》归入“四书”类中,其后编撰<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时受日本相关分类方法的影响,《学》《庸》《论》《孟》乃各居一属与“四书总义”类并列著录。内容来看,清代《论语》学作品的著录特多,若《清史稿·艺文志》、《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均是其例,惟有清一代文献特盛,兼之或成书仓促、或组织不力,漏载也还很多。而外,对辑佚类作品的重视和著录,成为此间著录内容上的另一个特点,是亦辑佚之学在清代达到顶点、收获极丰的应有的回应。版本方面,同整个社会技术和文化事业上的进步相关,此间《论语》类文献著录开始出现影印本、报刊本一类新本,且与清代以来丛书大行的文化史实相因应,著录丛书本极多。再从《学》《庸》《论》<孟》的著录数量来看,仍以《论语》类为最多,此当与前此四书传承中《论语》学特盛的文化背景有关;历史地来看,著录所及《

同著录工作所反映的民国时期《论语》类文献的藏弆情况有关,这一时期的文献刊刻,新作而外,以清代著作的刻印数量为最多,其中刘宝楠《论语正义》最受推重,其次焦循的《论语通释》也刻印多次。清代以前作品的出版集中在如何晏《论语集解》、皇侃《论语义疏》、韩李《论语笔解》、朱熹《论语集注》等经典注本上面。新作刻印方面有两点需要特别提及,一是敦煌唐写本《论语郑氏注》残卷和写本《论语集解》残卷的影印出版,在此一时期的《论语》学界堪称一件盛事,给民国的《论语》学带来了新鲜气息,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是随着白话文运动的开展,白话《论语》读本颇为流行,仅张兆珞、沈元起编译的《白话论语读本》自1928~1947的20年间就由广益书局先后出版了五次,另外民初白话文刚刚开始时江希张所著《四书白话解说》也是影响巨大、十分重要的本子。就出版单位来看,此间刊印《论语》类文献最多的要数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两大出版系统,两者刊印的《论语》类文献版种占民国时期总数的五分之三左右。而外,随着政策和社会环境的变动,文献刊刻随着时间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起伏,其中由于民族危机、尊孔读经以及新生活运动等因素的综合推动,以1930年代开初至抗日战争打响后的1938年一段出版最为兴盛。在晚清今文学疑经之风的启发和引导下,民国时期文献辨伪工作十分兴盛,流风所及自然也包括《论语》。《论语》虽非伪书,但中古以来人们颇怀疑其中不少文句非是原有而是窜入

,某些篇章也有其问题,是即所谓《论语》辨伪。前代而言,辨伪工作,包括《论语》,至清人崔述达至一空前高度,民国时期的《论语》辨伪实即崔述工作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入。具体而言,我们认为同民国古典研究的自然分野相关,此一时期的《论语》辨伪天然地划分为经学和史学两大阵营,经学阵营大体又包括古文学、今文学和宋学三系,史学派中,有同经学联系紧密但治学能持以史家态度者,若梁启超、钱穆、周予同,有典型的“古史辨

”派学人,若钱玄同、顾颉刚、童书业、赵贞信,还有代表唯物史观派的杜任之等。同辨伪工作类似,民国时期的《论语》校勘工作事实上也是清人《论语》校勘工作基础上的继续,此由张国淦《论语异文表》在接承阮元、叶德辉《论语》校勘工作基础上的继续努力可以看出。

当然,同上述相较,最能体现和反映此间《论语》学成就的还在大量《论语》类专著、特别是经典文本的编撰。

简朝亮积十年之力撰成的《论语集注补正述疏》是此间古文学《论语》研究的代表性作品。该书在对《论语集注》进行文字训诂的同时,复考信证实、借为发挥,补朱说之未尽、正《集注》之舛讹,强调通《易》以知《论语》,主张以史证经、通经致用,自古文学立场出发强调沟通汉宋,即诸清朝以来汉宋学的发展来看,算得上经古文学《论语》研究的殿军之作。当然,有些地方也不免烦琐,遭人诟病。马一浮的《论语大义》可以视作民国时期心性义理学派《论语》研究的代表作品。一浮治学取精用宏、大而化之、淹贯儒释、主以义理;思想上以孔子为教主,立仁心为本体,将涵养作工夫,以释为术,以儒为学,以知能合一为方法,以六艺之学为判教。《论语大义》正是如上体系中的一环。其强调以儒家“六艺”来范围东西学术,质实而言仍是对作者心统性情、兼该理气的本体思想的呈现。作者以六艺论为架构对《论语》一书进行了新的解释,此在民国《论语》学史上独树一帜。该书援佛理以说《论语》,自出机杼,揉合理学和心学,借《论语》谈六艺,以六艺见本体。当然具体来看,一浮的学术思想及其文字著述方面也有一些这样那样的不足,比如说以仁为理、理代逻辑,比如说为证己说曲为判释,比如说圣人情结太重,比如说文字训解上的牵强,等等。

程树德《论语集释》可以说是而今最受推重的民国时期的《论语》注本,作者能在身患重病、生活困顿的情况下坚持治学,不为贫病所折,其学问精神令人起敬。《论语集释》体例周密,资料宏富,能以一己之力让人望见整个两千余年《论语》学史的烂漫长景,更能于不少地方有其自家之发明

,又能持以相对公允的态度评判注家得失,整体而言实属不易。其强调版本校勘、注本和注人考订,能容摄释道之学,方法上推重以经解经,复能以常情解经、生活解经。惟是圣人情结凝重,对朱子《论语集注》抵斥略过,有些地方还不免自相抵牾,稍显不美。不过,在经学研究厌弃门户、强调公允、推尚调和的文化背景下,《论语集释》算得上民国《论语》学此一方面的代表。

赵纪彬所著《先秦儒家哲学批判》(建国后改称《论语新探》),是中国学术进入文化发展上的哲学时代后,在20世纪上半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读《论语》的代表性作品之一。该书的最大特点即在能主动将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思想同对传统儒家经典的研究结合起来,借以探讨春秋时代的社会性质问题,并由此向人们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论语》研究上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具体而言,该书在某些问题的考证上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比如其关于“君子”、“小人”问题的考证即有其一定的道理,而且在嗣后20世纪下半期的《论语》学史上影响极大。而外,作者所尊尚的具有明显时代气息的统计分析的《论语》研究进路,也很有价值,对后此的《论语》研究有一定影响。不过该书确也存在着理论运用不免机械、具体考证有欠谨严等方面的不足。总之,此一时期的《论语》学在儒门原典失位官学、传统经书角色转型的背景下发生,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包括西学冲击、话语流变等等在内的种种挑战和机遇,内容来看对前朝的《论语》之学有明显的继承,更有时代性发展。这一期间,不仅出现了诸如《论语集注补正述疏》、《论语解注合编》、《论语集释》、《论语大义》、《论语疏证》等许多重要注本,更端启了包括系统考索、援手哲学(若《先秦儒家哲学批判》)以及与结合出土文献重新判研(若王国维《书<论语郑氏注>残卷后》)在内的嗣后《论语》研究的新趋向,在整个《论语》学史上有其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

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6e3727587.html,/Periodical_hbsfxyxb-zxshkxb200202027.aspx

授权使用:咸宁学院(xnxy),授权号:c2f5af92-5e82-4d1e-b283-9de900f3f9af

下载时间:2010年9月6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