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全)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全)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全)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全)

1.1 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

(1)特点

?对一些经济地理现象的观察和记述;

?多见于各种历史记述;

?对经济地理知识积累具有重要作用

(2) 标志

?中国:《山海经》、《禹贡》、《史记》、《汉书》。

?欧洲:斯特拉波的《地理学》。

?1760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在《地理考察》中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个学科名

称。

?1882年,葛茨在《柏林地理学会会志》上发表《经济地理学的任务》。

第二节经济地理学概念与内涵

2.1定义: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过程、机理、和规律的科学。

2.2 内涵:区域基础、产业链条、空间组织

2.3 关注重点

认识与模拟;规划与调控

2.4 当前理论研究重点

(1)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心的地域(人地关系)复杂系统的研究(可持续发展)

(2)全球与地方的关系以及全球化背景下同等尺度区域之间的关系研究(我国的东中西部差异)

(3)区域经济竞争力与社会公平之间的关系(区域创新、劳动就业)

(4)企业内部活动的空间过程与外部空间效应(企业的权力结构,产业集群)

思考题

1. 何谓经济地理学?

2. 试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思想发展过程!

3. 试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

第三节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

3.1 国际经济地理学流派

社会学派、自然学派、应用学派

3.2 中国经济地理学研究态势

国家发展战略、区域综合发展、企业经营

第四节经济地理学的应用

(1) 区域竞争力提升问题

在全球化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持续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是壮大民族、提高国民意识、解决区域社会问题、优化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

(2) 人口问题

人地关系的协调问题,特殊地区的人口生存问题,经济地理学家均可开展相应的研究。(3)环境问题

由于经济地理学研究中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这便决定了它比其它许多学科更能在提出如何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告诫人们注重与环境的关系问题。

(4)贫富差异问题

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可以研究贫富差异的区域格局以及引起这些差异的地理条件,并借助一定理论提出缩小这些差异的措施。

思考题

1. 简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2. 谈谈经济地理学当前研究重点的己见!

第二章经济活动

经济地理学与经济活动:

经济地理学的一个主要研究视角就从地理空间组织的角度考虑分散在地理空间上各种资源和要素如何结合在一起形成各种各样的经济活动过程,并通过对这些过程和规律的认识,指导和调节经济活动的布局和发展,实现经济的可待续发展。

第一节经济活动特征

经济活动在现代经济学中被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微观经济活动是指以个体价格、市场为约束,以特定资源具体利用为特征的经济活动。宏观经济活动则是国民收入、总资源利用和总价格指数决定构成的过程。

经济活动的一般过程包括四个阶段,即生产、流通、交换和消费,四个阶段相连接构成完整的经济循环。

在这个过程中,首要的环节是生产,作为生产的要素主要包括劳动、资本和资源。

(资源作为经济过程的操作对象,得到加工。资本用于购买设备和原料,获得利息。劳动者的劳动则把原料加工成产品,获得工资。)

产品经过流通进入市场,通过购买交换转入消费,从而完成经济循环。

特征:

1、利益最大化:是指经济活动总是以追求最大利益作为活动的目标,相应的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也应为实现这一目标来展开。这时利益是一个综合的概念: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生态利益。

2、生产、流通、交换、消费间统一协调:为了使经济活动协调、经济运转,必须注意经济活动各环节的协调、统一,任意一个环节出现不协调现象,都会使整个经济活动循环出现障碍,并最终导致经济活动的不经济或难以为继。

3、经济活动部门分工:经济活动部门分工特征是指不同经济活动类型之间及同类经济活动的不同部门之间,存在着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上的相互联系的相互制约的关系。

部门分工首先表现在不同经济部门之间分工与协作的关系。

第二层含义表现为同类经济活动的不同部门之间存在的数量、质量和空间上的相互联系与制约关系。

4、经济活动地域分工:经济地域分工是指在资源和要素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条件下,为了充分发挥不同地域资源、要素、区位等方面的优势,在充分利用比较利益原则的基础上,选择和发展具有优势的经济活动的特征。

5、经济活动的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经济活动的规模经济特性是指经济活动的主体为追求规模经济效益,经济活动具有规模扩大的趋势。这种规模的扩大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增加,同时也包括质量提高等方面的内容。

规模经济存在两种情况:一种由于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导致平均成本降低,而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即通常所说的规模经济现象。另一种情形是,随引导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出现平均成本不降反升的现象,即通常所说的规模不经济现象。

6、经济活动的集聚与分散:经济活动的集聚特征是指为了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活动效率、保护环境和共用基础设施而表现出的经济活动的集聚趋向特征。即通过经济活动的集聚来促进集聚经济活动在技术上、生产上、经济上和生态上的联系。

经济活动集聚现象经常发生在区域开发建设的早期,当经济活动集聚达到一定程度后,当集聚地区经济活动因过度集聚而出现空间集聚边际负效应时,就会产生空间扩散。

例:工业开发园,优惠产业政策,良好基础设施,大量企业涌入,超出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

力的限制,从而出现外部不经济现象,最终迫使部分企业转产或者迁出,形成经济活动的空间扩散。

7、经济活动的空间形态:由于经济活动自身生产和经营的特点及其对不同区位条件的需求,导致不同的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组织中呈现不同的空间形态,具体表现为点、线、面等空间形态。

8、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各种影响因素对各类经济活动的影响是不同的,有些表现为主要的,有些表现为次要的;主要的影响因素在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中往往起主导作用。各经济活动主体在最大利益的驱使下,往往有向对经济活动最有利的区位或满足最主要条件需求的区位集聚或者靠近的特点。空间组织呈现出不同的区位指向性特征:例:原料地指向,市场指向

第二节经济活动分类

一、按经济活动的部门分工特征分类: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热水、煤气等)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可以分为两大部门: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分为四个层次。

1. 流通部门:交通,邮电通信,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2. 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地质普查、房地产、公用事业、居民服务、旅游、信息咨询和技术服务。

3. 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的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

4. 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

二、按经济活动功能特征分类:

1、主导产业经济活动:指在区域经济中的一类或几类经济活动处于主导的支配地位,对区域经济增长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经济活动

2、关联产业经济活动:直接配合和围绕主导产业经济活动发展起来的经济活动,它在投入、产出或工艺、技术上与主导产业经济活动的联系是最直接和最密切的,可以说是为主导产业经济活动的建设发展而存在。

3、基础产业经济活动:区域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经济活动。

4、支柱产业经济活动: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对总量扩张影响大或所占比重高的经济活动。

5、潜导产业经济活动:在现时并不重要,作用还不很大,但是发展潜力比较大,或者是代表将来产业发展方向,前景比较好,可以在短时期内上升为主导产业经济活动。

三、按经济活动区位指向特征分类:

1、资源指向型经济活动:指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占用或消耗大量自然资源的经济活动。其布局一般要求接近资源地。

2、劳动指向型经济活动:指生产技术装备程度较低,需大量使用劳动力进行生产活动的经济活动。

3、资金指向型经济活动:指生产技术装备程度较高、每个劳动力或单位产品所需或占用投资较多的生产部门。

4、技术指向型经济活动:称知识密集型经济活动,指需要运用复杂先进的、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才能进行生产的生产部门。

5、市场指向型经济活动:指产品不宜保存、难以运输或产品运输费用占整个生产成本份额较大的经济活动。

四、按空间形态特征分类:

1、点状经济活动:指经济活动的分布通常表现为空间点或点群这类经济活动一般用地规模不大,集约利用强度高,与其他经济活动联系紧密且在空间上接近。

2、线状经济活动:指经济活动布局通常表现为空间线或网络。这类经济活动由于其线状分布特点,具有一定的用地规模且对区域其他经济活动的布局具有重要影响,通常是联系相关经济活动的桥梁和纽带

3、面状经济活动:主要是指农业经济活动,当然其他部分占地规模较大的矿业、旅游业等也可归入其中。该类经济活动的主要特点的用地规模较大,集约程度相对较低;其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多考虑的是区域自然条件因素的影响

第三节经济活动联系

一、经济活动联系的内容:

经济活动联系:指经济活动之间在产品、劳务、资金、技术和信息等方面的交流,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依赖性、参与性、互补性等关联关系。

二、经济活动联系的主要方面:

产品或劳务联系: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每一种经济活动都不能脱离其他经济活动而独立存在,在经济活动间或多或少地需要相互提供产品或者劳务,这种联系就是产品或劳务联系。是经济活动间最广泛、最基本的空间联系之一。

生产技术联系:每一种经济活动都有自己特定的生产技术的要求,这种生产技术的要求使其不是被动接受其他相关产业门的产品或者劳务,而是依据本产业部门的生产技术特点和产品结构特征,对相关产业的产品和劳务提出各自的产品质量的技术性能。

劳动就业联系:经济活动发展时,会增加一定的劳动就业机会,而该类经济活动的发展带动的相关经济活动的发展,也必然使这些相关产业增加劳动就业机会,这种各类经济活动发展在就业上的“关联效应”是客观存在的。

投资联系:经济活动或者产业的发展必须依靠物质资本。经济联系一方面对人力资本提出要求,另一方面,在投资上也提出相应的要求。

消费市场联系:经济活动之间由于共同的消费市场而发生的吸引和排斥关系。当某种产品或服务还处在供不应求或水平较低的状态时,共同的消费市场往往带来经济的集聚;当市场饱和状态或供大于求时,共同市场的经济活动具有排斥的现象。

用地联系:是指由于不同经济活动对用地条件的特殊需求,导致这些经济活动在用地选择方面存在吸引或者排斥的现象。

公共物品联系:是指经济活动之间由于对某些公共物品的共同偏好,而产生相应的经济地域联系。如大型加工工业、原材料工业等经济活动对港口的共同指向性,因而存在港口布局、共用港口运输设备等多种联系。

三、经济活动联系的实现形式

人流:是指经济活动区域之间劳动力要求的流动,它是经济活动间实现劳动力资源化配置的主要方式。人流一般具有方向性特点,一般由经济活动位势高的区域向低的区域流动,直接表现是劳动力工资。

物流:是指经济活动间存在物质要素的流动,它是经济活动间实现经济联系的直接外在的表现形式。物流的发生一般需要借助交通网络进行,因此经济活动区域间存在交通联系是物流生的基本前提条件。

信息流:信息流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活动空间联系的重要实现途径。任何经济活动都在主动或者被动的接受其他的相关信息,同时也在自觉不自觉地向外界发送相关信息。信息流的直接媒介是通信网络。

第三章经济活动区位条件

第一节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

一、区位

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二、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

区位条件:是指与地理空间位置有关的,影响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所有因素的总和。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最早提出区位因子的是韦伯,他将区位因子定义为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时所节约的费用。

三、区位理论

(1) 区位理论: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2) 区位主体:区位中占有其场所的事物,人类的活动内容或实体

(3) 区位理论体系:农业区位论、工业、商业等

第二节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

一、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

1. 指自然界中的各个自然要素,包括气候、地形、地貌、地质、水文、生物等,及其组成的自然综合体

2. 指的是自然环境中一切对人类社会物质生产有用的物质。

例:气候因素对经活动的影响

①对农业经济活动的影响,热量、光照、水分条件对农作物的播种、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

②对交通运输有较大影响,特别是海运与内河航运;③对工业活动的影响,特别是水利枢纽建设,考虑降水量和降水强度。

二、社会经济条件

指经济地理位置与交通、人口与劳动力状况、信息条件、经济基础与地域分工状况、市场条件、体制、政策和文化背景等。

例:人口劳动力资源

人,一方面是物质资源的生产者,即生产力中的劳动力;另一方面又是物质资料的消费者。充足的人口,可以提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人口增长过快,超过了社会物质生产的需要和资源承受能力,会延缓社会经济发展。

三、技术条件

指生产过程中所运用的各种操作方法、工具设备、工艺流程、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

人类正经历着技术发展异常的时期,近十来年的技术发明和发现,比过去2000年间的总和还多。技术从发明到获得实际推广运用,经历时限已大为缩短。蒸汽机为80年,激光技术仅2个月。

第三节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一、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土地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影响因素主要是由其自然特性及所处的经济区位决定的。任何经济活动都以一定的空间作为依托。土地的自身特性以及所处的经济区位都对经济活动区位有重要的影响。——产业的空间布局是基于土地效益的竞争的结果。

例:对农业,土地肥力;对工业,经济区位

二、原材料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原材料是经济活动尤其是生产活动所加工的对象,主要通过运费大小、可运性、可替代性,以及价值尤其是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区位施以影响。

三、能源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能源是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尤其是大量消耗能源的产业活动,要求选择的区位接近廉价的电力供应地。

能源直接影响到产业经营成本、效率、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公众对企业发展的态度。

稳定的能源供给是产业发展的必备条件,因此,区域的能源尤其是电力的供给保证程度是许多企业选择区位的标准之一。

四、资本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资本包括流动资本(现金、有价证券等)和固定资本(厂房、设备等)。

资本是生产要素中流动性最大的要素,资本在不断流向最具创利机会的地区。尽管从全球角度看,全球储蓄可转化为全球投资。但就局部地区而言,储蓄并不一定转化为本地区的投资,本地区的投资也可以大大高于本地区的积累。关键在于是否具有使资本有充分获利机会的区域条件。

五、劳动力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劳动力是经济活动中重要的区位因子之一。劳动力在质和量上的空间分布差异以及劳动力移动上的摩擦等因素导致劳动成本存在着空间差异,从而影响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智力密集型产业的不同空间分布

第四节区位条件基本特征与规律

一、区位条件的基本特征

区位条件的唯一对应性:

区位条件最终表现为一定的场所(位置),这种场所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在二维地理空间中可以唯一地由一对(x,y)坐标来表示。这个固定场所是具有一系列的自然、经济和社会要素组成的综合体,不同的场所所具有不同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的组织特征,即区位条件是和一定的地理位置唯一对应的。

一、区位条件的基本特征

区位条件的系统性:

区位条件的系统性主要由于区位条件组织的复杂性造成。区位条件是由自然、社会经济、生产技术和文化等因素所构成,具有复杂的综合的特点。分析单个要素作用的同时要考虑其与其他要素的关系,以及整个系统的结构组成部分。

区位条件的动态性:

区位条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是随着时间发展而变化的。动态性表现为各组成随时间变化,如农业区位条件的水分与光热条件,随不同季节呈现不同的气候区位条件。也表现为某区位因子的变化导致区位条件的改善,如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导致区位条件的改善。区位条件的开放性与层次性:

区位条件不对与场所自身的自然、社会经济属性相关,同时也受周围环境及其上层更大区域条件的影响,因此对区位条件的分析应在一个开放的系统中进行。

相应的经济活动区位可包括宏观选点的国家/地区/省/市/县区位和微观选址的用地区位。二、区位条件的地域分异规律

区位条件的地域分异规律指区位条件及其组成要素在空间分布上的变化规律,即区位条件及其组成要素,在空间上的某个方向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方向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和有规律的变化。

例:自然地理因素存在的纬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高原地带性分布规规律。

三、区位因素的作用距离衰减规律

经济活动与其活动区位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其相互作用的强度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低的现象。

距离衰减规律是经济地理学基本理论的出发点之一,也是区位论基本理论的出发点之一。这一规律最先是由杜能提出的。是指土地纯收入随其与城市距离的增加而衰减的理想模式。除了农业外,现在已广泛用于城市、商业、交通和人口的区位分析中。

第五节区位条件的评价

一、原则

1、从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实际要求出发;

对区位条件进行综合评价,以使经济活动布局到合适的区位上。

如评价一条河流,落差大,蕴含的水力资源丰富,对水电建设很有利,却不利于航运。

2、全面综合分析,深入主导因素;

影响经济活动条件因素是多方面的,主导因素对区位条件起决定性的影响

对主导因素进行重点评价。如评价作物的区位条件时,要求有适宜的土壤、地形、水分等条件。

3、定性、定量、定位和定时分析原则;

进行区位评价时,要抓住区位条件及其因素的质量特征、数量特征、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定性、定量、定位、定时地展开具体分析。

4、运用发展的观点;

影响、制约区位条件的各种因素本身是变化和发展的;人们开发、利用诸条件的能力也是变化和发展的。自然条件、技术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对产业布局的影响都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5、运用开放的观点;

区位条件受周围更大区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与其上层系统发生联系,即区位条件具有开放性。

6、在技术可能性前提下论证经济、生态合理性。

同一种区位条件在生产发展、开发利用上往往具有多宜性,有多种技术可能性,各种可能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不同的。

如:南方丘陵山区可以开发经济林、用材林,也可以建成畜牧业基地,还可以建成茶园。二、评价的基本内容

主要内容是根据经济活动对区位条件的不同需求,从经济活动区位的各组成要素入手,开展深入的调查、分析与评价,把握这些组成要素的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等主要特征,为经济活动的地理空间组织提供决策依据。

1.区位条件的组成及其特征

区域条件是一定地域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评价区位条件应从区位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综合分析入手。

其特征包括数量(如面积大小)、质量(如土壤质量、地基承载力等)、空间(如空间形状)、时间(如区位相关条件的形成演变过程)。

2. 分析影响经济活动的主导和次要因素

影响经济活动的区位因素很多,有些因素对经济活动布局起主导作用,另外一些则起次要作用,进行经济活动区位条件评价时分清主导因素和次要因素,对主导因素进行重点分析。

3. 综合分析经济活动区位条件的有利与不利方面

理清各种因素对经济活动影响的优劣是经济活动区位评价的又一重要内容,把握区位条件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才能保证区位条件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4. 分析区位条件的多宜性

一个地区的区位条件如何开发利用才最合理,需针对区位条件的多宜性设计不同的备选方案,从技术可能性和经济合理性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分析。

例: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坝址、坝高选择,达到发电、灌溉、航运、淹没损失等方面的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估计可能引起的自然界的反馈作用带来的不利后果

这种预期后果的估计是区位条件评价的进一步具体化,对开发利用区位条件的方案往往起着

决定性的影响。为了避免“自然界的报复”,必须在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时,注重生态效益的评估。

6.区位条件的动态发展变化规律

把握区位条件的现状特征的同时,要分析区域条件的发展变化历史过程,发现其发展变化的演变规律,预测区域条件的未来变化趋势。

7.区位条件的区位特色

区位条件本身构成要素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将区位条件放在更大区域范围内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发现区位条件的特色,在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时安排时培育特色经济活动,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和优势。

三、区位条件评价过程

1.划定评价单元

评价单元的划分是为了确定一定地域单元分辨率下的地域分异。单元的基本要求是单元内区位条件相对均一,单元间有较大的差异。

原则:①主导因素差异的原则,不同地貌部位的土地不划为同一单元,山脉走向两侧水热分配有明显差异的不划为同一单元;②相似性原则,评价单元边界不跨气候带、相关区划界线等的同值单元;③边界完整性原则。

评价单元可以是自然的地貌或土地单元,或具有相同特性的最小地域单元,也可以是计算机环境下常用的格网单元。

2.评价因素的选择

评价因素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利用方式和评价目的来选取。如对农业开发或城市建设,需确定若干不同的评价因子。

3.单因素评价

参照某种经济活动最优布局条件,分别确定各因素的评价标准。对每个因子进行打分,确定各评价单元的评价指数.

4.权重的确定与综合评价

在确定参评因素的基础上,需根据不同因素对不同经济活动影响的重要性程度进行排序,确定各因素的权重。

在单因素评价的基础上,利用一定的综合方法(常用多因素综合评判法、极限条件法等)得到各单元区位条件评价的作用分值。

5.评价结果的检验与校正

由于基础数据可能不准确或计算模型方法选用不当导致结果不准确,运用实地踏勘和统计检验等方法进行相关的检验和评价结果的调整。

第四章经济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相互关系的理论。具体的讲是研究人类经济行为的空间区位选择及空间内经济活动优化组合的理论。

一层是经济行为的空间选择-布局区位论,即区位主体忆知,分析区位主体的可能意向,再选择最佳区位。

另一层是空间内经济活动的有机组合-经营区位论,即区位空间已知,根据其特征研究区位主体的最佳组合。

第一节杜能农业区位论

一、杜能农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杜能(Johan Heinrich von Thunen,1783-1850)于1826年完成了《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以下简称《孤立国》),奠定了农业区位理论的基础。

(一)背景

19世纪初,德国农业生产方式开始由庄园式向自由式转变,寻求企业型农业时代的合理农业生产方式,研究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土地合理利用以及同市场的关系问题,这为杜能区位理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二)目的

探索如何能够带来最大收益的农业经营方式以及农业生产方式的地域配置原则.

二、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

杜能的研究是建立在一系列的假设条件基础上,因为现实中的农业生产及国民经济是在大量且极复杂的自然及人文环境因素的影响与作用下运行的,如果不使用抽象的方法排除一切偶然及非本质的影响因素,得出普遍有效的结论,找到普遍规律,就难以达到科学的认识。

(一) 理论前提

1.杜能关于“孤立国”的假定条件

(1)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

(2)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运河),马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

(3)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

(4)距城市5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

(5)人工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仅来源于周围平原;

(6)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

2.杜能要解决的问题

(1)在前述条件下,农业发展分布的空间状态。

(2)合理经营农业时,距离城市的远近对农业部门产生的影响。

以最大纯收益为目标,农场的经营类型随到城市距离的增加将如何变化?

3.杜能的研究方法

“孤立化的方法”: 排除其它要素(土质、肥力、河流等)而只探讨一个要素(即市场距离)的作用。也就是不考虑所有自然条件的差异,而只考察在一个均质的假想空间里,农业生产方式的配置与距城市距离的关系。

(二) 形成机制

根据的杜能的假设,城市所需的所有农产品皆周围农村供应,因些所有农产品都必须运到中心城市出售。以由于运费与运距和运量成正比,种植同一种作物跟城市越远,土地的收益(地租)也就越低。

1.地租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一般地租收入公式如下:

R=PQ-CQ-KtQ=(P-C-Kt)Q

式中:R——地租收入;P——农产品的市场价格;

C——农产品的生产费;Q——农产品的生产量(等同于销售量);

K——距城市(市场)的距离;

t——农产品的运费率。

2.地租曲线

在市场(运费为零)点的地租收入和耕作极限连结的曲线为地租曲线;

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由运费率所决定;不容易运输的农作物的地租曲线一般斜率较大,相反则较小。

农场主选择生产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

图8.2杜能圈形成机制与圈层结构示意图(资料来源:胁田武光.立地读本[I].东京:大明堂,1983)

(三) 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原理

1.基本原理

在城市近处种植相对于其价格而言笨重而体积大的作物,或是生产易于腐烂或必须新鲜消费的产品;

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则种植相对于农产品的价格而言运费小的作物;

在城市的周围空间,将形成以某一种农作物为主的同心圆结构。

2.杜能圈结构

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的同心圆结构。

杜能圈的空间配置

第一圈:自由式农业带。这是距离城市最近的农业地带,主要生产和种植易腐难运的作物和产品,如蔬菜、果品和鲜奶。由于运输工具为马车,速度慢,且又缺乏冷藏技术,因些需要新鲜时肖费的蔬菜,不便运输的果品(如草莓等),以及易腐产品(如鲜奶等)就在距城市最近处生产。

第二圈——林业圈。生产供给城市用的薪材、建筑用材、木炭等,由于重量和体积均较大,从经济性角度考虑必需在城市近处(第二圈)种植。

第三圈——轮作式农业圈。没有休闲地,在所有耕地上种植农作物,以谷物(麦类)和饲料作物(马铃薯、豌豆等)的轮作为主要特色。杜能提出每一块地的六区(马铃薯区、大麦区、苜蓿区、黑麦区、碗豆区、黑麦区)轮作。其中耕地的50%种植谷物。

第四圈——谷草式农业圈。为谷物(麦类)、牧草、休耕轮作地带。杜能提出每一块地的七区轮作。同第三圈不同的是总有一区为休闲地,七区轮作为第一区黑麦,第二区大麦,第三区燕麦,第四、五、六区为牧草,第七区为荒芜休闲地。全部耕地的43%为谷物种植面积。第五圈——三圃式农业圈。此圈是距城市最远、也是最粗放的的谷作农业圈。三圃式农业将农家近处的每一块地分为三区(黑麦区、大麦区、休闲区),三区轮作,即为三圃式轮作制度。远离农家的地方则作为永久牧场。本圈全部耕地中仅有24%为谷物种植面积。

第六圈——畜牧业圈。此圈是杜能圈的最外圈,生产谷麦作物仅用于自给,而生产牧草用于

养畜,以畜产品如黄油、奶酪等供应城市市场。据杜能计算本圈层位于距城市51-80 km处。此圈之外,地租为零,则为无人利用的荒地.

(一) 上海、北京郊区农业空间结构

20世纪80年代初,上海市郊区的农业类型围绕城区形成四个圈域。北京市郊区也有同样的圈层结构表现。

(二) 纳瓦佛等人的微观尺度研究

纳瓦佛等人的研究表明,在发展中国家,存在以农村聚落中心的

同心圆状土地利用形态,从而验证了微观尺度的杜能圈模式

四、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

(一) 农业地理学意义

它揭示了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够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这种空间分异源于生产区位与消费区位之间的距离,各种农业生产方式在空间上呈现出同心圆结构。它提出了农业地理学的两个原理:

不存在对所有地域而言具有绝对优势的农业生产方式,即农业生产方式的相对优越性。

距市场越近、单位面积收益越高的农业生产方式越合理。

(二) 经济学意义

它创立了孤立化的研究思维方法。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地阐明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成为土地利用一般理论的基础。

五、理论与现实

(一)杜能对其理论的修订

杜能放宽了“孤立国”的假设条件,首先考察了河流的影响,其次考察了其它小城市的影响,进而考察了谷物价格和土质的影响。

(二) 杜能理论的其它缺陷

该理论未考虑自给性农业经营的空间问题;

追求最大地租收入的行为动机与现实不完全符合;

技术与交通条件的改善使距离因素决定性制约作用减弱;

缺乏城市周围地区的土地利用。

思考题

question 1 简述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研究目的。

question 2 试析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若干假设前提。

question 3 评述杜能农业区位理论中农业生产的空间结构模型。

第二节韦伯工业区位论

韦伯(Alfred Weber,1868—1958)是德国经济学家,他于1909年著书《关于工业的区位》(第一部区位的纯理论),创立了工业区位理论。

一、韦伯工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韦伯提出工业区位论的时代背景是:在德国产业革命之后,近代工业有了较快发展,从而形成了大规模的地域间人口移动,尤其是产业与人口向大城市集中的现象极为显著。在这种背景下,韦伯从经济区位的角度,选择了生产、流通与消费三大经济活动基本环节中的工业生产活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索工业生产活动的区位原理,试图说明与解释人口的地域间大规模移动以及城市的人口与产业的集聚机制。

二、韦伯工业区位论概要

(一) 基本概念与理论前提

1.基本概念

(1)区位因子(locational factors)及其分类

概念: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时得到的利益,即费用的节约。

类型:一般因子和特殊因子。前者与所有工业有关,例如运费、劳动力、地租等;而特殊因子与特定工业有关,例如空气湿度等。

(2)一般区位因子的确定

概念:一般区位因子的确定,即在区位因子中寻求与所有工业均相关的区域性因子。

识别步骤

第一步:工业产品的生产和分配过程主要成本:

A.布局场所的土地和固定资产(不动产与设备)费;

B.获取加工原料和动力燃料费;

C.制造过程中的加工费;

D.物品的运费。

第二步:一般成本因素有:布局场所的土地费;固定资产费;

获取加工原料和动力燃料费;劳动成本;物品的运费;

资本的利率;固定资产的折旧率。

第三步:固定资产的折旧率以及利率没有区位意义;土地费(地租)在考虑集聚、分散因素之前认为是一样的,因此不宜作为区域性区位因子;固定资产费主要反映在购入价格上,一般不与区位发生直接关系。因此可以排除上述成本因素中的四种,只剩下以下三种:原料、燃料费;劳动成本;运费。

第四步:原料燃料费,劳动成本、运费是三个影响所有工业的一般区位因子。

第五步:出于理论研究和便于处理,可将原料、燃料价格的地区差异用运费差异来替代,影响工业区位的一般区位因子分别为运费和劳动费。

2.理论前提与构建步骤

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三个基本假定条件:

(1)已知原料供给地的地理分布;

(2)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

(3)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不能移动,各地的劳动成本固定,并可以得到劳动力的无限供应。

韦伯分三个阶段逐步构建其工业区位理论:

1.第一阶段:运费指向论

不考虑运费以外的一般区位因子,即假定不存在运费以外的成本区域差异,影响工业区位的因子只有运费一个,由运费指向形成地理空间中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

2.第二阶段:运费指向基础上的劳动力成本指向论

将劳动力成本作为考察对象,考察其对由运费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的影响,即考察运费与劳动力成本合计为最小时的区位。它使运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

3.第三阶段:运费指向和劳动力指向基础上的集聚指向论

将集聚与分散因子作为考察对象,考察集聚与分散因子对由运费指向与劳动力指向所决定的工业区位格局的影响,使得运费指向与劳动力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再次偏移。(二) 运费指向论

运费指向论所要解决的问题:在给定原料产地和消费地下,如何确定仅考虑运费的工厂区位,即运费最小的区位。

1.工业原料的性质和重量

(1)原料分类☆

标准:原料空间分布状况;原料生产时的质量转换状况。

分类:遍在原料(纯原料)

遍在原料即为任何地方都存在的原料,例如普通砂石等;而那些只有在特定场所才存在的原料,例如,铁矿石、煤炭、石油等则为局地原料。

局地原料(损重原料)

根据局地原料在生产时发生的重量转换状况,又可进一步分为纯原料和损重原料。纯原料即在工业产品中包含其全部重量的局地原料;损重原料则为在生产过程中出现重量损失,最终只有部分重量被容纳到最终产品中的局地原料。

原料指数=产品质量与局地原料质量之比。

区位重量为整个工业生产与分配过程中需要运送的总重量,等于生产每单位产品需要运送的最终产品和局地原料的重量之和.

2.最小运费原理

在生产过程不可分割、消费地和局地原料地只有一个的前提下,依据最小运费原理的区位为:

(1)仅使用遍在原料时,为消费地区位;

(2)仅使用纯原料时,为自由区位;

(3)仅使用损重原料时,为原料地区位。

用原料指数以及区位质量得出的一般区位法则:

(1)原料指数(Mi)>1(或区位质量>2)时,

工厂区位在原料地;

(2)原料指数(Mi)<1(或区位质量<2)时,

工厂区位在消费地;

(3)原料指数(Mi)=1(或区位质量=2)时,

工厂区位在原料地、消费地都可(自由区位)。

(三) 劳动费指向论

1.概念

劳动费——指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工资部分。它不仅反映了工资水平,同时也体现了劳动能力的差距。

2.韦伯劳动费指向论的思路

工业区位由运费指向转为劳动

力成本指向仅限于节约的劳动

力成本大于由此增加的运费。

3.劳动费指向的判断指标

指标1:劳动力成本指数

概念:每单位质量产品的平均劳动力成本。

标准:如果劳动力成本指数大,那么,从最小运费区位移向廉价劳动力区位的可能性就大;否则,这种可能性就小。

指标2:劳动系数

概念:每单位区位重量的劳动费,用它来表示劳动费的吸引力。

劳动系数=劳动费/区位重量

标准:劳动系数大,表示远离运费最小区位的可能性大;劳动系数小则表示运费最小区位的指向强。也即,劳动系数越高,工业就会更加向少数劳动廉价地集中。

4.劳动费指向的影响因素

决定劳动费指向有两个条件:

一是基于特定工业性质的条件,该条件是劳动力成本指数和劳动系数来测定;

二是人口密度和运费率等环境条件。

人口稀疏的地区工业区倾向于运费指向,人口稠密的地区则倾向于劳动力成本指向。

当运费率低时,即使远离运费最小地点,增加的运费的不至于很多,由此可使工业区集中在特定的劳动供给地。

(四) 集聚指向论

1.概念

集聚因子:因一定量的生产集中在特定场所带来的生产或销售成本降低。

分散因子:分散因子是集聚的反作用力,随着消除集中而使生产成本降低。

2.集聚的类型

纯粹集聚——集聚因子的必然归属的结果,即由技术性和经济性的集聚利益产生的集聚,也称为技术性集聚。

偶然集聚——纯粹集聚之外的集聚,如运费指向和劳动费指向的结果带来的工业集中。3.集聚因子的作用形态

由经营规模的扩大而产生的生产集聚。

这种集聚一般是由“大规模经营的利益”或“大规模生产的利益”所引发;

由多种企业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集聚。

是由多种企业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集聚,这种种集聚利益主要来自企业间的协作、分工和基础设施的共同利用。

4.分散因子的作用

分散因子的作用是集聚结果所产生的,可以说是集聚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的方式和强度与集聚的大小有关。其作用主要是消除由于集聚带来的地价上升造成的一般间接费、原料保管费和劳动费的上升。

5.集聚指向对运费指向或劳动费指向区位的影响

集聚节约额比运费(或劳动费)指向带来的生产费用节约额大时,便会产生集聚。一般而言,发生集聚指向可能性大的区域是多数工厂互相临近的区域。

6.集聚指向的判断

指标:加工系数

加工系数=单位区位重量的加工价值

标准:加工系数高,工业集聚的可能性也大;相反,集聚的可能性就小。

三、韦伯区位论的应用研究

(一) 运费指向论的应用

依据原料指数将工业分为如下三种类型,据此可判断其区位倾向:

1.原料指数大于1的工业;

如钢铁业、水泥业、造纸业、面粉业、葡萄酒酿造业、制糖业和乳制品业等。

以水泥工业的区位布局为例为分析如下:制造1t水泥需要主要原料石灰石1.33t,煤炭0.43和,黏土0.35t.当所有的原料都为局地原料时,那么原料指数为2.11。因此,在原料产地特别是在使用重量最大的石灰石布局的话,运费最低。

2.原料指数小于1小工业;

如啤酒酿造业、清凉饮料制造业等。

以啤酒酿造业为例:生产1t 啤酒一般需要主要原料水10t,大麦和啤酒花等0.03t.啤酒酿造用水尽管对水质有一定的要求,但水仍可作为遍在原料,而大麦和啤酒花则属于局地原料。啤酒酿造业的原料指数为0.03,是典型的消费指向性工业。因而在现实中,啤酒工厂的确几乎都而已于城市或其周边,即消费者集中的地区。

3.原料指数大致等于1的工业。

如石油精制工业、机械器材组装工业和医疗器械制造工业等。

例:石油精制工业是把原油精制后生产汽油、轻油、和重油等石油产品的工业。原油是局地原料,从原料到产品其重量几乎不发生变化,接近于纯原料。国此,可把石油精制工业的原料指数看为为1。从理论上讲,共生产区位是自由型。

从世界石油精制工作的布局来看,既有在原油产地(波斯湾和墨西哥)的,也有在消费地大城市(纽约等)的。

(二) 劳动费指向论的应用

韦伯测定了当时德国机械、金属和运输机械工业的劳动费指向程度。纺织业和精密机械零件行业的区位是典型的劳动费指向性产业。一般向都市周边和农村地域分散的工业大都是劳动系数高或对集聚利益要求不高的行业。

(三) 集聚指向论的应用

工业由分散走向集聚,再由集聚走向分散已成为工业区位空间运动的一个规律。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属于“偶然集聚”即由“运费指向”或“劳动力成本指向”带来的在原料供给地或消费地的集聚。也有的属于纯粹集聚,即为了得到同种行业的集聚利益,而在已形成的区位空间内集聚(如消费地)。

如日本“二战”后,在“三湾一海”形成了高度密集的重化学工业集聚带。原因有二,一是这一集聚带接近日本国内消费地,二是这些工业的原料几乎100%的依赖进口,大的港口无疑成为了原料供给地,用韦伯的理论来讲就是接近原料地,使原料运费最小化。也就是说形成了由“运费指向”带来工业向“消费地集聚”和向“原料供给地集聚”的“偶然集聚”。

四、韦伯区位论的意义

首次将抽象和演绎的方法运用于工业区位研究中,建立了完善的工业区位理论体系。

提出最小费用区位原则,即费用最小点就是最佳区位点。他之后的许多学者的理论依然脱离不了这一经典法则的左右。

不仅限于工业布局,对其他产业布局也具有指导意义,特别是他的指向理论已发展成为了经济区位布局的一般理论。

五、理论与现实

韦伯工业区位论中有不少假定(如运费构成、完全竞争条件)与现实存在距离,同时,忽视了决策者的差异、技术变化以及政策因素等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因而降低了其现实有效性。韦伯工业区位论局限性

韦伯工业区位论中的运费是重量和距离的函数,且成比例增加;而现实中的运费制度则是区段增加并且是远距离递减;

运费率因原料、产品的不同而不同,而不是韦伯工业区位论的统一的运价体系;

地形条件不同,运输方式不同都会造成运费的不同,即使是运输同样的物品,运价体系也不同。

韦伯假定的完全竞争条件是不现实的。产品价格随着远离工厂的运费增加而上升,相对应需求则会逐渐减少,企业收入必受到影响。

就工厂经营而言,可分为生计性经营和企业性经营两种。生计性经营往往不太考虑生产成本的场所差异,也一般不会意识到最低成本,从而不会受最小费用指向的影响。而企业的经营,与最低成本相比,则更关注利润最大的区位。

工厂区位是由工厂经营者所选定的,这种决定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决策者的主观因素。技术进步导致单位新产品原材料消耗的下降或者替代性材料的使用,都使最适区位发生变化,原料地指向弱化,消费地指向增强。

交通发达程度的提高使得产品价格中的运费比重越来越小。如电子产品的非此即彼费所占的比重只有千分这一,使得工业区位选择的空间余地进一步加大,越来越多的工厂趋向于空港区位或者高速公路入口。

其他诸如地域政策因素等。例如,政府在一些地区鼓励工业发展或者限制工业发展,也直接影响工业区位选择。

思考题

问题一名词解释原料指数;区位重量;劳动系数

问题二试析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假设前提。

问题三综述韦伯运费、劳动费用和集聚三种指向的工业区位原理。

第三节中心地理论

一、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一)产生的背景与目的

背景

进入20世纪,资本主义经济的高度发展,加速了经济活动集聚的进程。城市在整个社会经济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目的

探索决定城市的形态、数量、规模以及空间分布的规律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它是什么?(二)有关基本概念

1.中心商品、中心地、中心地职能

中心商品(含服务)--在少数的地点(中心地)生产、供给,而在多数的地点消费的商品。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供给中心商品职能(中心地职能)的布局场所

中心地职能--是指中心地承担的为周围乡村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职能。

2. 中心性

概念:中心性是指就中心地的周围地区而言,中心地的相对重要性。它也可理解为中心地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

测度:中心性一般可用下式表示:

C = B1-B2

式中:C——中心地的中心性;B1——中心地供给中心商品的量;B2——中心地供给中心地自身的中心商品的数量。

3. 补充区域

概念

补充区域——以中心地为中心的区域,也称市场区域或中心地区域。具体地说,是中心地的周围从中心地接受中心商品供给的区域。

形成

在中心地,中心商品有剩余,而在中心地的周围区域中心商品不足。中心地中心商品的剩余部分便用于补充周围区域的中心商品的不足部分,当两者(供给和需求)均衡时的区域范围也就成为补充区域的范围。

4. 商品服务范围

商品服务范围上限:在此之外的居民不再需要到这个中心来购买某种商品或者服务项目,也称范围。

商品服务范围下限:是由维持某种商品或者服务项目的最低需要所决定的,也称为门槛。中心地为供给某种中心商品而必须达到该商品的最小限度的需要量(门槛值或最小必要需求量)。

5. 中心商品与中心地职能

根据中心商品服务范围大小可分为:

高级中心商品——商品服务范围的上限和下限都大的中心商品。

低级中心商品——商品服务范围的上限和下限都小的中心商品。

高级中心地职能--供给高级中心商品,低级中心地职能--供给低级中心商品。

6. 经济距离

决定各级中心地商品和服务供给范围大小的重要因子是经济距离,为用货币价值换算后的地理距离,是主要由费用、时间、劳动力三要素所规定的距离,但消费者的行为也影响到经济距离大小。

(三)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

1.市场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

在市场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的空间均衡是中心地系统的基础。

(1)基本前提

消费者都利用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即就近购买,以减少交通费。

相同的商品和服务在任一中心地价格和质量都相同。消费者购买商品和享受服务的实际价格等于销售价格加上交通费。

以最少的中心地布局满足空间上所有居民的消费需求。

中心地职能向同一中心地集聚,即在一个中心地的领地内不再出现与其组织相同的其他中心地。

(2)单级中心级六边形市场领地形成

初时该商品的市场领地为半径21公里的圆形区域。产生服务空白,阴影部分的居民无法享受到中心提供的服务。

为满足空间上所有居民的需求,各中心地必须扩大分布距离,这时各中心地的市场领地就会产生如b图重叠。

重叠部分处的居民同时处在两个中心的服务半径之内,但是根据消费者出行费用就小的条件和市场领地的排他性,消费者只选择离他最近的中心地购物,最终便会形成如C图所示的领地分布形式。

个由较高档次商品确定的较高级别的中心必然也同时经营该商品档次低的其他所有商品,必然形成多级中心地体系。

由于B级中心地相互间的距离和位置关系是由服务半径21公里的商品所确定的,布局在B 级中心地内服务半径为18公里的商品其服务范围不能覆盖整个区域,它们的市场服务范围呈半径18公里的圆形相互相切,在空间内留下服务空白区域。

每3个B级中心之间就有一个这样的服务空白区域。很显然,无论是从消费者还经营者的角度来看,都需要在这个空白区域建立能够提供服务半径在18公里的商品和服务的商业服务中心,这个中心的最佳位置就在由3个相邻B级中心构成的等边三角形的重心上。

图片看PPT

不同级别的中心之间在数量和市场领地的规模上都是按一定的比例变化的。

每一个低级中心都位于3个较它高一级的中心之间的中点上,因地在它的市场领地内的居民如果需要更高一级的商品或服务,就要分别到3个高一级的中心去消费。也就是说它的市场领地在高一级的层次上被这3个中心地平均各瓜分1/3。

每个高级中心周围都有6个次一级中心,它们分布在环绕该中心的六边形的顶点上。每个高级中心地周围平均有3个次一级规模的市场领地,(1+6*1/3=3).

每一个高级中心平均只有2个次一级心地,因为6个围绕它的次一次中心地它只能占据1/3,6*1/3=2.

图片看PPT

(3)各级中心地市场区之间的关系

各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数具有如下系列,即:1,3,9,27,81,…。从中看出,是按3的倍数在变化,因此在市场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也称为K=3的中心地系统。

(4)中心地之间的数量关系

各等级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1,2,6,18,54,…。

从区域次级中心地开始,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低级中心地数量是其上一级中心地数量的3倍。

(5)市场原则中心地系统的特点

中心地具有等级性,且各级中心地与中心职能相对应。

中心地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布,一般是三个中心地构成的三角形的重心是低一级中心地布局的区位点。

围绕一个高级中心地的次一级中心地的数目有6个,它们分别位于该中心地的六边形市场领地的6个顶角上。

各级中心地的市场领地数目构成比为3的等比数列。

2.交通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

(1)特点

各个中心地布局在两个比自己高一级的中心地的交通线的中点。因此,如果同一级的中心地间铺设一条交通线,那么在这条交通线上布局着比它等级低的所有中心地。

(2)中心地市场区之间的关系

各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关系为:1,4,16,64,256,…。因此,在交通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也称为K=4的中心地系统

在交通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的中心地间数量关系为:1,3,12,48,192,…。3.行政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

(1)特点

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中,低级中心地从属于一个高级中心地。

原因是在行政区域划分时,尽量不把低级行政区域分割开,使它完整地属于一个高级行政区域。

在每个高一级中心地的六边形辖区内都分布着6个次一级的中心地。

(2)中心地市场区之间的关系

各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关系为:1,7,49,343,…。它是以7的倍数增加,形成以K=7的中心地系统。

(3)中心地之间的数量关系

中心地间的数量关系为:1,6,42,294,2058,…。

4.三原则适合的条件

市场原则适用于由市场及其市场区域构成的中世纪中心地的商品供给。

交通原则适用于如19世纪交通大发展时期,以及新开拓的殖民地国家、新开发区、交通过境地带或聚落呈线状分布区域。在文化水平高、工业人口多(人口密度高)的区域,交通原则比市场原则的作用大。

行政原则比较适用于具有强大统治机构的绝对主义时代,或者像社会主义国家以行政组织为基础的社会生活。

(五)理论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1.意义

引入演绎的思维方法,研究空间法则和原理,带来地理研究思维方法大革命。

中心地理论是城市地理学和商业地理学的理论基础。

①关于城市等级划分的研究;②关于城市与腹地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研究;③关于城市内和城市间的社会和经济空间模型的研究;④关于城市区位、规模和职能等方面研究⑤关于零售业和服务业的区位布局、规模和空间模型的研究。

中心地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一。

2.存在的问题

(1)只重视商品供给范围的上限分析,缺乏对供给下限的详细分析。

(2)K值在一个系统中固定不变。

(3)把消费者看作“经济人”,认为其首先是利用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

(4)忽视了集聚利益。

(5)没有研究需求增加、交通发展和人口移动带来的中心地系统的变化。

第五章多部门企业区位选择

一、企业增长的空间轨迹

(一)企业增长动因

1.实现规模效益

(1)企业经营成本

固定成本:在一定阶段内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费用,如管理人员的工资和固定资产投资等。可变成本:一定时期内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费用,如原燃料、零部件等费用,但该成本变化随产量而等比例增减。

(2)生产规模与规模经济效益(economies of scale)

在一定范围内,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可带来单位生产成本的下降。这种范围的上限,被称为最佳规模(optimum size)。

规模经济效益,随着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效益增加,即称规模效益或者规模经济。

不断获取规模效益和获取更大的规模效益,激励着企业的增长。

2.实现交易内部化

交易内部化的原因市场不完善导致企业之间交易成本的增加。为了减少市场交易成本,企业可通过扩大经营范围,实现内部交易。

交易内部化与范围经济

范围经济(economies of scope)是指企业向其产业链的上下游适应扩张,会使其经济活动更加具有效率,即实现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不同,它是使由于企业经营范围扩大而获得的效益。

交易内部化与企业成长

实现内部交易的动机既具有经济意义,又具有战略意义。经济意义在于内部交易可以使企业获得范围经济;战略意义在于内部交易有利于减少市场风险,提高供应和市场的确定性。因

此,对内部交易的追求引导着企业不断发展。

3.技术优势的发挥

具有技术领先优势的企业,将趋于在本产业领域内扩张。

原因

(1)由于市场不完善,企业通过发挥技术优势来获取较大的收益。

(2)另一方面,进一步的技术开发需要大量投资,只有大规模生产才能维持。

4.来自竞争的压力

从积极的方面看,发展企业实力和增加市场地位,可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和行业的支配地位。从防御的角度看,发展是使企业不被竞争对手所击败,从而生存下去的有效手段。

(二)企业增长的战略与方法

方法

实现上述扩张主要方法包括内部发展与外部发展。①内部发展是现有企业(公司)通过新股票发行或者自身资金积累而扩大现有企业规模,或建新厂,发展新的部门,成立新的子公司;

②外部发展主要是通过合并或并购的方式扩大企业的规模。

战略

1.横向一体化

是指企业现有生产规模的扩大,并伴随其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

该类增长可以从3个方面进行:①扩大原有产品的生产与销售;②向与原有产品有关的功能与技术方向扩展;③向国际市场扩散向新客户扩散。

横向一体化实际上是企业在自己熟悉的领域进行扩张,由于扩张相对而对容易,故在企业成立的早期,多以此种方式进行企业扩张。

2.纵向一体化

指企业向原生产活动的上游和下游生产阶段扩展。现实中多数有实的企业采用纵向一体化的方式进行扩张。

例:石油化工企业,其业务可以由石油化工向上游延伸到采油、储油、炼油,甚至还包括油进设备、石油加工和石油化工的设备生产经营等;向下游延伸到油品的运输、加油站、塑料、人造纤维的生产等。

纵向一体化是企业增长到一定阶段的主要扩张战略。当企业在横向一体化取得成功,打败竞争对手,达到市场多头垄断地位后,便会进入纵向一体化扩张,以占领其上游供应商和下游产品用户的市场领域。

3.多样化

是指企业向不相关的方向扩张。

例:北京首钢集团已经涉及钢铁、房地产、计算机芯片制造这些毫不相关的产业类型。

多样化经营,是大型企业基于对市场风险和环境中一些不确定因素的防范而采取的扩张战略。

(三)企业的空间扩张

1.企业空间增长阶段

随着企业的增大,企业生产活动走向多样化,这时组织结构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形成多分部结构。

企业的空间增长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Ⅰ:企业形式十分简单,生产单一产品,具有一个工厂。组织功能单一,仅管理一个工厂的生产。没有战略、管理和日常运作的决策等级划分。

阶段Ⅱ:随着企业生产规模和地方分布范围的扩展,引起组织的劳动分工。一些承担特殊功能的专业化部门建立起来,这些功能的专门化,以及不同区位上工厂的建立,需要更大程度

最新地理科学《经济地理学》试题库及答案(250道试题)

地理科学《经济地理学》试题库及答案(250道试题)

地理科学专业《经济地理学》试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1-110) 1.极具价值的中国最早的经济地理名著是( B )。A.《尚书·禹贡》 B.《史记·货殖列传》 C.《汉书·地理》 D.《山海经》2.中国史书中首次出现以“地理”命名的专著是( C )。A.《尚书》 B.《史记》 C.《汉书》 D.《山海经》3.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一科学名词的是( D)。 A.(德)戈策 B.(中)司马迁 C.(中)班固 D.(俄)罗蒙诺索夫 E.(古罗马)斯特拉波 4.经济地理从地理学分化、独立出来后,首先是以( C )之名出现于世。A.农业地理 B.工业地理 C.商业地理 D.旅游地理

5.在近代地理学中,对于“生产力分布为何有如此明显的地区差异”命题解释分为(C)。A.宇宙派 B.地志派 C.环境论派 D.区位论派 6.区位论也称为标准化理论,是由德国(A )首创。 A.杜能 B.韦位 C.克里斯泰勒 D.廖什 7.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 B )。 A.地理环境在空间上的变化发展规律 B.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C.生产(力)布局(分布)规律 D.生产地域综合体 8.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比较科学的提法是( ABCD )。A.研究生产(力)布局(分布)规律的科学 B.研究生产地域综合体的科学 C.研究生产力布局和生产地域综合体的科学 D.研究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演变规律的科学 9.下列经济地理学的根本特性是( BC )。 A.阶级性 B.地域性

C.综合性 D.实用性 E科学性 10.下列不属于通论的经济地理学分支的是( D )。 A.经济地理学概论 B.工业地理学 C.城市地理学 D.中国经济地理学 11.下列关于三次产业分类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三次产业分类法的依据和标准是产品的性质和生产过程的特征 B.费希尔明确提出了第三次产业的概念,并运用三次产业分类法研究了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 C.能广泛接受是因为其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和较强的实用性 D.采矿业按其产品的性质来看,理应划到第一次产业,但实践中常把其列入第二次产业。 12.三次产业分类法创始人是( D )。 A.克拉克 B.库茨涅兹 C.配弟 D.费希尔

经济地理学复习提纲

经济地理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 2分) 1.了解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历史。 2.掌握本教材对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定义、研究对象。 3.了解经济地理学科的构成体系。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 3分) 4.掌握区位因子的定义与类型。 5.熟悉影响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因素有哪些? 第三章农业和工业区位论(简答题、论述题10分) 6.了解杜能农业区位论产生背景、理论前提,掌握其形成机制、主要内容,了解其意义和 缺陷。 7.掌握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基本概念与三种区位指向。 (1)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2)类型:区位因子分为一般因子和特殊因子。一般因子与所有工业有关,例如运费、劳动力、地租等;而特殊因子与特定工业有关,例如空气湿度等。(3)在区位因子中,还可分出区域性因子,集聚、分散因子。 韦伯分三个阶段逐步构建其工业区位理论:No1:由运费指向形成地理空间中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运费最小的区位)。No2:劳动费指向,可以使在运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当节省的劳动费大于增加的运费时,企业可能会离开运费最低点,转向劳动费最低点)。No3:集聚指向,可以使运费指向与劳动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再次偏移(集聚节约额比运费(或劳动费)指向带来的生产费用

节约额大时,便会产生集聚。一般而言,发生集聚指向可能性大的区域是多数工厂互相临近的区域。) 8.了解韦伯工业区位论的应用、意义和缺陷。 第四章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5分) 9.掌握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主要内容 了解理论前提:中心地分布的区域为自然条件和资源相同且均质分布的平原;具有统一的交通系统;消费者都利用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即就近购买,以减小交通费;相同的中心商品的职能,尽量布局于少数的中心地、并且满足供给所有的空间(所有居民)的配置形式;中心地职能在统一的中心地集聚。 熟悉基本概念:中心地、中心性、货物供给范围、中心地等级等。 掌握3大原则——(1)市场原则:中心地是具有等级的,且各等级的中心地与中心职能相对应;中心地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布,一般是三个中心地构成的三角形的重心是低一级中心地布局的区位点;各等级间的中心地数量、距离和市场间区域面积呈几何数变化,服从于K=3原则。(2)交通原则:各个中心地布局在两个比自己高一级的中心地的交通线的中点,市场区的从属关系和中心地数量的从属关系服从于K=4原则。(3)行政原则:低级中心地完全从属于一个高级中心地,市场区的从属关系和中心地数量的从属关系服从于K=7原则。 了解:三原则的适用条件和意义 第五章多部门企业(公司)区位(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20分) 10.掌握一些基本概念。 规模经济:在一定范围内,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可带来单位生产成本的下降。这种范围的上限,被称为最佳规模。随着专业化生产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提高,这种最佳规模在不断扩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考试重点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 2018年1月1日最新版 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即能够吸引并确定人类活动场所位置的支持条件。 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有两层含义一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二是与前者正好相反。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也就是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时所得到的利益或费用的节约。区位因子(经济因子(成本(运费、非运费)、收入)、非经济因子) 经济活动无论是生产活动还是服务活动都要求达到一定规模,这一规模也就是所谓的需求门槛。 市场特性:市场意识、需求特点、竞争环境、管理秩序。 杜能圈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 区位决策是否合理或合理性如何,取决于在决策时的信息占有量以及决策者的信息利用能力。 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企业增长的因素:规模经济、内部交易、技术优势、竞争激励。 企业增长在战略上可分为一体化扩张和多样化扩张,一体化分为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实现这些扩张的方法:内部发展和外部发展。 产品周期理论:每个产品都有其生命周期,从研制生产出来到退出市场一般要经历:创新、增长、成熟、衰退、老化等阶段。 跨国投资的微观区位选择:有三个显著特征:趋于经济中心区、邻国边界区和文化社会关系密切的地区。 跨国生产单位分为的几种组织模型:全球集中生产、市场地生产、专业化生产、跨国一体化生产。 区域经济结构: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是一个多目标的过程,包括了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环境目标。 区域: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原则而划定的地球表面的一定范围的空间,是因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内聚力而历史奠定,并具有相对完整的结构,能够独立发挥功能的有机体。 区域的类型:均质区、结节区和规划区。 配第—克拉克定理:该理论指出,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原因在于,在经济发展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着收入相对差异,而劳动力总是倾向于流向高收入的产业。 库兹涅茨法则: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第二,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人中的比重大体是上升,但是,工业部门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第三,服务部门的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然而,它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却不一定与劳动力的比重一样同步上升,综合地看,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第一,评价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的资源结构相对应性,即能否有效地发挥本区域在资源方面的比较优势;第二,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系统功能。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应该能够担负起区域在区际或全国地域分工中的任务;第三,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内部关联程度;第四,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第五,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先进性;最后,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结构性效益。 区域创新网络:就是集聚在某个区域的企业、科研机构、市场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地方政府以及有关个人等创新主体,经过相互之间多渠道、多方式、多层面的长期交流与合作而形成的促进创新发生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网络. 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极核式空间结构、点轴式、网络式。 空间近邻效应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A.促使区域经济活动就近扩张 B.影响各种经济活动的竞争 C.带动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在发展上的相互促进。 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资源禀赋、资源配置能力、区域条件、外部环境。 增长极的概念:经济增长首先出现和集中在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而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的部门。这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常常聚集于经济空间的某些点上,于是就形成了增长极。 增长极对区域经济活动产生的作用:A.支配效应B.乘数效应C.极化与扩散效应。 产业集群:那些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

经济地理学期中复习资料

《经济地理》期中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经济地理学:研究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或研究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演变规律的学科。 2.经理地理学研究对象本身固有的特殊性质有:地域性、综合性、实践性和社会性。(▲) 3.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本书观点):经济活动的容、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研究区域尺 度的变化P4 4.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经济发 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重点章节) 1.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区位是人类活 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2.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区位中占有场所的的事物称为区位主体。 3.区位理论的含义:一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二是空间区位已知,根据该空间的地理特性、经济和社 会状况等因素,研究区位主体即人类活动的最佳组合方式和空间形态。 4.区位理论构建的客观基础;经济活动的空间有限性、经济活动对有限空间的竞争、经济活动空间移动 的限制。 5.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6.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7.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的差异:区位条件是由于生产场所不同,区位因子则是对于生产者而言,由于场 所不同表现出其生产费用或利益的差异。 8.土地一般以两种基本方式参与经济活动:一种是作为劳动对象;第二种是作为作业的空间或活动场所。 (▲) 9.土地所处的经济区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土地利用的空间竞争显得格外显著。 10.原材料因子主要是通过原材料的可运性、运费大小、可替代性、自身价值及其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 况对经济活动区位施加影响。(▲) 11.经济学中的资本,分为固定资本和金融资本。固定资本包括厂房、设备等。 12.农业经济时代,土地是决定性的要素;工业经济时代,资本是决定性的要素。 13.技术条件:指生产过程中所运用的各种操作方法、工具设备、工艺流程、生产技能和管理能力。(▲) 14.良好的市场秩序是经济活动的激励机制得以发挥的前提。市场管理是政府的重要职能。高效、优质的 政府服务往往构成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重要砝码。 15.所考察区位的市场影响力的地域围,直接影响着当地经济活动的类型与规模。(▲)

经济地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经济地理学各单元复习题 第一章 1、何谓经济地理学。 答:经济地理学就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2、试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 答:特点一就是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的演变;特点二就是研究区域尺度变化、企业组织变化与思维方式变化。 3、试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答:1、经济活动的内容;2、经济活动区位;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4、简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答:1、通论经济地理学;2、区域经济地理学;3、部门经济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商业地理学与信息业经济地理学;4、公司(企业)地理学。 第二章 1、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含义。 2、区位主体: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 3、区位理论:就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4、区位条件: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5、区位因子: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6、交通网:一般由基本的点与线组成相互联系的网络。 7、交通网的密度:指在某一区域内单位面积的运输线路的总长度。必须考虑运输线路的类型以及总通过能力的差异。 8、通达性:就是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的指标。用通达指数与分散指数来衡量。 9、连接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用贝塔指数衡量。 10、可进入性: 11、地理可进入性:指场所对外交往的地理方便程度,它主要决定于地理位置与距离。 12、经济可进入性:指场所的对外交往成本高低,它取决于运费、通信费。费用越低,对外通达性越好,反之则相反。 13、制度可进入性:指由制度因素决定的场所对外生产要素与商品交往的方便程度。 14、社会可进入性:指由社会因素(包括语言、文化等)所决定的场所对外交往的便利程度。 15、简述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 答:(1) 古典区位理论在区位主体上仅考虑一个生产地,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到企业内外的多个生产地。(2)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区位主体中的单一部分(如工厂部分),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到区位主体中的研究、开发、设计,零部件加工,部件组装,最终组装,检验修理,培训、流通、办公等。(3)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还考虑到非金钱上的收益以及满足。4)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具体目标。(5)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就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6)古典区位理论中产品、规模、销售价格、市场、劳动力、设备、土地、运费等都就是事先给定或认为就是固定的,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产品的新、成熟、标准化、差别化、多角化、多样化等,考虑规模的大小,也考虑销售价格的高低,更考虑到市场的地方性、区域性、全国性以及国际性,还考虑到短期、长期、

经济地理学试题库

经济地理学试题库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生产的三要素是:、和。 2.考虑综合运费(站场费+线路运行费),可得出公路适合运输,铁路适合运输,而水路则适合运输。 3.定价制度一般有、、和。4.依据杜能的农业区位论,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的同心圆结构依次为、、、、和。5.企业增长的原因主要有、、和四大类。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区位: 2.主导产业: 3.运输: 4.区域经济发展:

5.世界经济一体化: 三、简述下列理论内容(每题10分,共20分)1.产品周期理论: 2.佩蒂-克拉克定理:

四、简答题(共24分) 1.区位论发展过程和发展方向特征是什么?2.跨国公司有哪些特征?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征是什么? 五、论述题(共21分) 试述韦伯的运费指向论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实际,说明运费指向论的应用。

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劳动、自然和资本。2.短途,中途,长途。 3.距离比例定价、区段定价、远距离递减定价和均一定价。 4.自由式农业圈、林业圈、轮作式式农业圈、谷草式农业圈、三圃式农业圈和畜牧业圈。 5.实现规模效益、实现交易内部化、技术优势的发挥和来自竞争的压力。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区位:区位的主要含义是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2.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 3.运输:是指人类为了生产、工作、学习等目的,借助交通工具促使人或货物沿着交通线路移动的过程。 4.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 5.世界经济一体化:世界各国通过一定协议、规则使其经济活动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 三、简述下列理论内容(每题10分,共20分) 1、产品周期理论:弗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需要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保证新产品开发)、良好的通讯接触条件(联络消费者与生产者)以及较高的消费水平(提出对新产品的需求)。这些条件要求,使得新产品的发明和生产出现在主要发达工业国(如美国)的都市中心。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生产在主要工业国增长的同时,也开始在其它发达国家进行。但生产仍集中于主要工业国,产品通过出口供应它国市场。成熟产品阶段: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已经实现部分标准化,无需进行较大变化。这使得使用已有的技术从事长期生产成为可能。企业开始更多地关注生产成本,会在出口和投资它国生产之间进行利润权衡。当出口商品的边际生产成本加上运输成本大于在当地直接生产的平均生产成本时,企业便会选择直接投资。由于在该阶段产品的市场主要在发达国家,其直接投资的对象以发达国家为主。标准化产品阶段:产品完全定型,生产技术标准化,生产区位的选择便以生产成本最低点为准则。而此时产品的市场也扩延至发展中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会趋于把生产和装配业务转移到劳动力成本很低的发展中国家,并在这些国家进行专业化生产。产品生产区位转移的结果,使得初始发明此产品的国家变为该产品的进口国。 2.佩蒂-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 四、简答题(共24分) 1.区位论发展过程和发展方向特征是什么? ⑴由农业、工业向商业、城市、区域研究方面转化 ⑵由微观的特殊区位转向宏观的一般区位 ⑶由静态研究转向动态研究 ⑷由纯数量方法转向非数量方法的制度研究,包括心理、行为、职业、政策。 2.跨国公司有哪些特征? ⑴国际企业至少在两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之间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设有分支机构或子公司⑵规模庞大⑶具有寡头独占性⑷实行全球经营战略⑸实行高度的内部分工。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征是什么? ⑴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但城市化进程逐步减缓 ⑵第三产业已成为推动城市化的主导动力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_李小建_全本

第一章 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史志描述、商业地理研究和经济地理学。 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征: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 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本书观点: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对于该研究对象,可进行如下阐述。 1). 经济活动的内容 经济活动的内容,从产业角度观察,包括第一次产业(或初级产业),如农、林、渔业和采掘业;第二次产业,如制造业、供水、汽、电等;第三次产业,如各种商业与贸易、旅游与娱乐、仓储与运输、旅馆与饮食等服务业;第四次产业,如金融、教育、科学研究、信息业、咨询业等。 2). 经济活动区位 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场所)发生,以及为什么在这些区位(场所)发生。3). 经济活动空间组织 各种经济活动是相互关联的。考虑这种关联,经济地理学研究区域内不同企业、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研究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经济增长变化、经济分工与合作、经济要素的区际流动等问题。 4). 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济活动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 学科体系:通论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地理学、公司(企业)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商业地理学、信息业地理学)。 三、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一)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二)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三)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四)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五)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 区位(location)的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古典区位论与现代区位的主要区别:在于立论依据以及考虑问题的范围和内容的不同。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还要额外考虑到非金钱收益和“满足”的需要;在具体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多种具体目标;另外,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要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 区位条件:不同的场所具有不同的属性或资质。 区位因子: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即特定产品在某处生产比在其他场所产生的费用降低的可能性。 区位因子:非经济因子;经济因子(收入因子;成本因子(运费因子、非运费因子))。 自然投入(包括土地、原材料、能源等)、劳动力和资本作为生产的最基本要素,被通称为生产的三要素。技术与知识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要素投入) 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1)、自然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自然环境条件对经济活动具有制约作用;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特性差异,也导致其具不同的区位选择。2)、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经济地理学(第二版)期末考试重点 第一章 绪论 1、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 3、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简答):①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②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③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④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⑤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 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重点看,论述题) 1、区位: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区位理论:关于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 2、区位理论的基本内涵:一层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另一层是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 3、区位因子: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4、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简答):①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②“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③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④相关行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 5、交通便捷程度对区位选择的影响(会计算):①交通网连结度:贝塔指数β=边的数量E/顶点数量V ;②通达度:通达指数i A (顶点i 在网络中的通达度)= ∑=n i ij D 1(顶点i 到顶点j 的最短距离);分 散指数D=∑∑==n i n j ij D 11。 第三章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1、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的理论前提:①杜能关于“孤 立国”的假定条件:(1)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 (2)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惟一的交 通工具;(3)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4) 距城市5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5)人工 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仅来源 于周围平原;(6)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②杜能要 解决的问题:第一,在这样一种关系下,农业将呈现怎样 的状态。第二,合理经营农业时,距离城市的远近将对农 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即为了从土地取得最大的纯收益,农 场的经营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将如何变化。 2、杜能圈形成机制与圈层结构示意图(土地集约度 由中心向外围逐步降低):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 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

经济地理学复习思考题1

《经济地理学》 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 何谓经济地理学? 2. 试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 3. 试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4. 简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5.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6. 简述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及其意义。 7. 如何理解经济地理学的科学价值与应用价值。 8. 经济地理学关注的重大研究问题是什么? 9. 学习经济地理学有何作用? 10. 如何学好经济地理学这门课程?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 1.概念题: 区位;区位主体;区位理论;区位条件;区位因子;可进入性;地理可进入性;经济可进入性;制度可进入性;社会可进入性;交通网;交通网的密度;通达性;连接度;机场产业区。 2.简述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 3.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有何区别? 4.区位因子分为哪几种类型? 5.区位理论构建的客观基础是什么? 6.试述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7.试述原材料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8.试述能源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9.试述资本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0.试述劳动力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1.分析市场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2.综合分析区域环境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3.产业环境对经济区位有何影响? 14.政府如何影响经济区位? 15.环境因素对经济区位有何影响? 16.可进入性分几种类型?它们对经济区位有何影响? 17.试分析交通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1.概念题:

区位地租;区位因子;一般因子;特殊因子;区域性因子;集聚因子;分散因子;原料指数;区位质量;等费用线;综合等费用线;临界等费用线;劳动费指数;劳动系数;加工系数;经济人;满意人。 2.分析杜能农业区位论中区位地租的形成机制。 3.分析杜能农业区位论中的杜能圈或农业空间结构形成机制。 4.杜能揭示的农业生产空间配置原理是什么? 5.评价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 6.简述区位因子类型。 7.韦伯是如何抽取影响工业区位的一般因子的? 8.简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最小运费原理。 9.根据原料指数如何选择工业区位? 10.韦伯是如何运用运费指向、劳动费指向和集聚指向来选择工业区位的? 11.评价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意义。 12.简述帕兰德的区位理论。 13.简述胡佛的区位理论的基本内容及特点。 14.简述区位相互依存学派的基本思想。 15.简述霍特林模式。 16.简述廖什市场区位理论的基本观点 17.分析廖什市场区位理论的方法特点。 18.简述艾萨德的区位指向理论。 19.简述格林哈特的工厂区位理论。 20.简述史密斯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的主要观点。 21.试述普雷特行为矩阵的分析方法与主要结论。 第四章中心地理论 1.概念题: 中心地;中心商品;中心地职能;中心性;补充区域;经济距离;市场区;经济距离;门槛人口。 2.分析市场原则的中心地系统形成机制及特点。 3.分析交通原则的中心地系统形成机制及特点。 4.分析行政原则的中心地系统形成机制及特点。 5.分析廖什中心地系统的构建机制。 6.比较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与廖什中心地理论的差异。 第五章多部门企业(公司)区位 1.概念题: 规模效益;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横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接触扩散;等级扩散。2.简述企业成长的动因。 3.简述企业增长战略和扩展方法。 4.试述企业的空间增长过程及其原因。 5.简述企业的空间扩张规律。 6.试述沃茨的市场区扩大模式。

经济地理学复习题

20世纪前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研究,大致可分为史志描述、商业地理和经济地理学三个阶段。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经济活动的内容、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区位: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条件:人类进行活动的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 区位因子: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土地一般以两种基本方式参与经济活动:劳动对象、作为作业的空间或活动场所。 劳动力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劳动力的数量、劳动力质量、劳动力成本、劳动移动。 区域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市场环境、产业环境、政策环境。 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首先是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 其次是“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 第三,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 第四,相关行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 交通网可以用密度与结构来表述,结构由连接度和通达度来表述。 看图说明杜能圈形成的机制及空间配置原理。 形成机制:由市场点(运费为零)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连接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有运费率决定,杜能对所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土地利用进行计算,得出各种方式的地租曲线的高度以及斜率,由于农产品的生产活动以追求地租收入为最大的合理活动,因此理性市场必然会选择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 空间配置原理: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一般在城市近处种植相对于其价格而言笨重而体积大的作物,或者是生产易于腐烂或必须在新鲜时消费的产品。而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则种植相对于农产品的价格而言运费小的作物。在城市的周围,将形成在某一圈层以某一种农作物为主的同心圆结构。随着种植作物的不同,农业的全部形态随之变化,将能在各圈层中观察到各种各样的农业组织形式。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这样的同心圆结构。 读下面两幅图,比较它们的差别,并说出杜能圈的形成机制和现实局限性。 答:上面一幅图为杜能圈,下边一幅为逆杜能圈; 形成机制:由市场点(运费为零)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连接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有运费率决定,杜能对所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土地利用进行计算,得出各种方式的地租曲线的高度以及斜率,由于农产品的生产活动以追求地租收入为最大的合理活动,因此理性市场必然会选择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 现实局限性:首先某些自然条件的现实与理论差异很大,如河流干扰因素,谷物价格变动和土质存在差异时等等,另外杜能圈建立在商品农业的基础上,农场以追求最大地租收入为前提,而现实中,农业生产中相当大的部分并非商品性经营,而是自给经营这种自给型经营以产量为目标而并非利润,并且不强调单一品种专业化生产而强调多品种多样化生产。另

地理科学《经济地理学》试题库(250道试题)

地理科学专业《经济地理学》试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1-110) 1.极具价值的中国最早的经济地理名著是( B )。A.《尚书·禹贡》 B.《史记·货殖列传》 C.《汉书·地理》 D.《山海经》2.中国史书中首次出现以“地理”命名的专著是( C )。A.《尚书》 B.《史记》 C.《汉书》 D.《山海经》3.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一科学名词的是( D)。 A.(德)戈策 B.(中)司马迁 C.(中)班固 D.(俄)罗蒙诺索夫 E.(古罗马)斯特拉波 4.经济地理从地理学分化、独立出来后,首先是以( C )之名出现于世。 A.农业地理 B.工业地理 C.商业地理 D.旅游地理 5.在近代地理学中,对于“生产力分布为何有如此明显的地区差异”命题解释分为( C )。A.宇宙派 B.地志派 C.环境论派 D.区位论派 6.区位论也称为标准化理论,是由德国(A )首创。 A.杜能 B.韦位 C.克里斯泰勒 D.廖什 7.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 B )。 A.地理环境在空间上的变化发展规律 B.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C.生产(力)布局(分布)规律 D.生产地域综合体 8.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比较科学的提法是( ABCD )。A.研究生产(力)布局(分布)规律的科学

B.研究生产地域综合体的科学 C.研究生产力布局和生产地域综合体的科学 D.研究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演变规律的科学 9.下列经济地理学的根本特性是( BC )。 A.阶级性 B.地域性 C.综合性 D.实用性 E科学性 10.下列不属于通论的经济地理学分支的是( D )。 A.经济地理学概论 B.工业地理学 C.城市地理学 D.中国经济地理学 11.下列关于三次产业分类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三次产业分类法的依据和标准是产品的性质和生产过程的特征 B.费希尔明确提出了第三次产业的概念,并运用三次产业分类法研究了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 C.能广泛接受是因为其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和较强的实用性 D.采矿业按其产品的性质来看,理应划到第一次产业,但实践中常把其列入第二次产业。 12.三次产业分类法创始人是( D )。 A.克拉克 B.库茨涅兹 C.配弟 D.费希尔 13.下列著名经济学家中,与产业结构演变规律无关的是( D )。 A.配弟 B.库茨涅兹 C.克拉克 D.佩鲁 14.从世界发达国家工业结构演变的历史进程看,属于知识密集型工业发展的阶段的是( C )。 A.以轻纺工业发展为主的时期 B.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导的时期

人文地理学期末复习

人文地理学期末复习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人文地理学 二、填充题 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表人文现象空间分布、发展变化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人地关系理论流派中的环境决定论、神的意志决定和生产关系决定论。 3、在我国研究比较成熟的人文地理问题有经济地理问题、人口地理问题、文化地理问题和政治地理问题。 4、人地关系协调的有序性包括协调各要素比例、对立统一和空间布局。 5、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地理环境。 6、人地关系研究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中心课题,人地关系论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 7、认为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由人类选择利用什么、如何利用,属于人地关系论思想流派中的人地相关论论。 8、现代国外人文地理研究的新方法包括“计量革命”和“行为革命革命”。 9、我国建国初期人文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一枝独秀阶段。

10、人文地理学具有区域性性、综合性性和社会性性。 三、名词解释 1.现代地理学:地理学系统,三大子系统,五大圈层,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 联系。2.二元论:自然地理二元论:地理学是纯粹的自然科学,不包括研究人文现象 的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二元论:经济地理研究应从经济部门为出 发点,抛弃自然地理空间基础。3.人地关系适应论:人地关系的本质是适应,即人对地理环境及社会环境的适 应性。4.人文地理学: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空间分布、发展变化及形成原因的科学。5.人地关系:人与地理环境之间以物质流、能量流为纽带,相互联系、相互作 用。6.人地相关论:人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人是积极因素;人地互为因果。7.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人文现象是社会现象;人文现象时间发展即变化。8.人地关系的动态变化性:人类利用环境的范围和强度不断扩大;人类对环境 的改造能力不断加强;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不断加强。9.人地关系的多样性:人地关系包括人与自然地理环境、人与人文地理环境的 关系,内含多种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 10.现代人文地理学中新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论: 新的科学理论:和谐论、人地共创论 新的方法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突变论、协调论、耗散结构。 四、问答题 1、详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主要特征。 地表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形成演化过程及产生原因。 包括(1)空间分析(2)时间序列分析(3)人地关系分析 主要内容:(1)基本理论:元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人文地 理学方法论;(2)应用理论:区域人文地理学、部门人文地理学(3)应用学科:综合人文地理学 2、什么是生产关系决定论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全面夸大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反作用,认为人的意志可以决定一 切,时代背景(1)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2)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

经济地理学复习要点总结(部分)

经济地理学复习要点总结 1.经济地理学发展概况。 答:一.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 20世纪前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研究大致可分为史志描述、商业地理和经济地理学三个阶段。 (一)史志描述 史志描述——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初级阶段(17世纪以前)代表作《山 海经》、《禹贡》、《地理学》等 (二)商业地理研究-经济地理学的前身 1.时间——17世纪至19世纪。 2.背景 (1)资本主义发展及大规模商贸出现 (2)地理大发现 3.特点: (1)理论与实践方面推动了商业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2)欧洲地理学中的商业地理学逐渐成为地理研究的重点之一。 (3)商业地理著作的体系开始形成,对商业地理现象进行解释。 (三)经济地理学研究-诞生阶段 1.背景 (1)产业革命(2)全球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 1760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在《地理考察》中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个学科名称。 1882年,葛茨在《柏林地理学会会志》上发表《经济地理学的任务》。 2.特点 经济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经济地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研究全面展开 2.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本书观点) 答: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1)经济活动的内容:包括所有产业 2)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发生及其原因 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即考虑经济活动之间关联 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济活动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这些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 3.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答:1).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地理学研究的核心课题,地理学发展的目标之一。 (1) PRED指标体系选定问题 (2)区域发展质量的科学认定 (3)微观尺度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4)区域生态型经济与循环经济系统的建立问题

经济地理学试卷

学院学期末试卷(A卷) 一、概念题(20分,每题4分) 1.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2.区位条件; 3.区域经济结构; 4.关联产业; 5.区际联系。 二、简答题(40分,每题lO分) 1.简述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一般影响。 2.简述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的基本要点及理论意义。 3.简述区域空间结构的主要模式及演变规律。 4.简述罗斯托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的阶段划分及其特征。 三、论述题(40分,每题20分) 1.试述经济活动全球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及其作用机制。 2.以你所熟悉的区域为例,试述区域经济发展中城市与所依托区域的相互关系。

参考答案及评分要点(A卷) 一、概念题(20分,每题4分) 1、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经济地理学根据对象的不同,具有以下的分支学科:通论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理论层次最高的一个分支;在实证研究中,又分为 区域、公司、部门经济地理学,其中部门经济地理学下还包括农业、工业、交通 运输、商业、信息业经济地理学等。 2、区位条件: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其相对于区域主体而言,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3、区域经济结构: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决定了区域资源配臵的基 本模式。 4、关联产业: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产出、技术等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 5、区际联系:相关区域之间在商品、劳务、资金、技术和信息方面的交流,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关联性和参与性行为。 二、简答题(40分,每题lO分) 1、简述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一般影响。 要素投入是生产活动得以存在的基础。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土地因子(1分):任何经济活动都以一定的空间作为依托。土地的自身特性以及所处的经济区位都对经济活动区位有重要的影响(1分)。 原材料因子(1分):它是经济活动尤其是生产活动所加工的对象,主要通过运费大小、可运性、可替代性,以及价值尤其是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 区位施以影响(1分)。 能源因子(1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大量、稳定的能源供给尤其是二次能源中的电力供应对产业活动的发展尤其重要,其次能源还影响了产业经 营成本、效率、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公众对企业发展的态度等(1分)。 资本因子(1分):包括金融资本,厂房、设备等固定资本。厂房、设备等固定资

福师 《经济地理学》期末考试学习资料(五)96

福师《经济地理学》FAQ(五) 第五章区域的结构与组织 一、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是经济地理学中的核心概念,是空间的特化。所谓特化就是地域空间的一部分被赋予特定的资源、环境与人口特征,使得一个空间范围在地理学性质上区别于另一个空间范围,分别都成为区域。 区域的内涵或本质:就是“空间”,是经济活动赖以存在的依托;有大小、层次区分,具有系统性的特点;具有类型区别,如同质区域、集聚区域;有自己的结构与功能;区域的整体性:指区域有一致特征或对某种地理过程有一致的相应特征,这种一致性是由于区域内部单元强烈的联系造成的;动态性:区域结构自身在演化,自然地理条件、历史契机、甚至行政干预都可能影响区域结构和区域发展。 二、区域空间结构 区域空间结构是指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区域空间结构是区域经济的一种重要结构,因为,区域经济活动是在地理空间上进行的,一方面,各种经济活动的产生需要把分散在地理空间上的相关要素组织起来,形成特定的经济活动过程;另一方面,各种经济或动之间需要相互联系、相互配合,于是,就需要考虑如何克服地理空间对经济活动的约束,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一)、技术与技术创新 (二)、技术创新对区域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 1、技术创新引起产品、产业的更替 2、技术创新引导和改变消费需求 3、技术创新引发和促进制度创新 (三)、技术创新的空间差异与区域经济格局变化 四、城市与区域关系 (一)、城市的一般特征 1、城市概念: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以第二和第三产业活动为主的居民点。现代城市的含义,包括3个因素: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行政意义。 2、城市的一般特征 城市职能:城市在区域的经济和社会活动中所起的作用。

经济地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生产的三要素是:、和。 2.考虑综合运费(站场费+线路运行费),可得出公路适合运输, 铁路适合运输,而水路则适合运输。 3.定价制度一般有、、和。4.依据杜能的农业区位论,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的同心圆结构依次为、、、、和。5.企业增长的原因主要有、、和四大类。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区位: 2.主导产业: 3.运输:

4.区域经济发展: 5.世界经济一体化: 三、简述下列理论内容(每题10分,共20分) 1.产品周期理论:

2.佩蒂-克拉克定理: 四、简答题(共24分) 1.区位论发展过程和发展方向特征是什么?

2.跨国公司有哪些特征?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征是什么?

五、论述题(共21分) 试述韦伯的运费指向论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实际,说明运费 指向论的应用。

《经济地理学》试题答案1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劳动、自然和资本。2.短途,中途,长途。 3.距离比例定价、区段定价、远距离递减定价和均一定价。 4.自由式农业圈、林业圈、轮作式式农业圈、谷草式农业圈、三圃式农业圈和畜牧业圈。 5.实现规模效益、实现交易内部化、技术优势的发挥和来自竞争的压力。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区位:区位的主要含义是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2.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 3.运输:是指人类为了生产、工作、学习等目的,借助交通工具促使人或货物沿着交通线路移动的过程。 4.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 5.世界经济一体化:世界各国通过一定协议、规则使其经济活动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 三、简述下列理论内容(每题10分,共20分) 1、产品周期理论:弗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需要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保证新产品开发)、良好的通讯接触条件(联络消费者与生产者)以及较高的消费水平(提出对新产品的需求)。这些条件要求,使得新产品的发明和生产出现在主要发达工业国(如美国)的都市中心。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生产在主要工业国增长的同时,也开始在其它发达国家进行。但生产仍集中于主要工业国,产品通过出口供应它国市场。成熟产品阶段: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已经实现部分标准化,无需进行较大变化。这使得使用已有的技术从事长期生产成为可能。企业开始更多地关注生产成本,会在出口和投资它国生产之间进行利润权衡。当出口商品的边际生产成本加上运输成本大于在当地直接生产的平均生产成本时,企业便会选择直接投资。由于在该阶段产品的市场主要在发达国家,其直接投资的对象以发达国家为主。标准化产品阶段:产品完全定型,生产技术标准化,生产区位的选择便以生产成本最低点为准则。而此时产品的市场也扩延至发展中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会趋于把生产和装配业务转移到劳动力成本很低的发展中国家,并在这些国家进行专业化生产。产品生产区位转移的结果,使得初始发明此产品的国家变为该产品的进口国。 2.佩蒂-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 四、简答题(共24分) 1.区位论发展过程和发展方向特征是什么? ⑴由农业、工业向商业、城市、区域研究方面转化 ⑵由微观的特殊区位转向宏观的一般区位 ⑶由静态研究转向动态研究 ⑷由纯数量方法转向非数量方法的制度研究,包括心理、行为、职业、政策。 2.跨国公司有哪些特征? ⑴国际企业至少在两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之间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设有分支机构或子公司⑵规模庞大⑶具有寡头独占性⑷实行全球经营战略⑸实行高度的内部分工。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征是什么? ⑴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但城市化进程逐步减缓 ⑵第三产业已成为推动城市化的主导动力 ⑶城市化经历了集中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发展轨迹 ⑷形成了整体实力强大的城市网络体系和大都市带。 五、论述题(共21分) 试述韦伯的运费指向论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实际,说明运费指向论的应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