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翻译、语言和文化

翻译、语言和文化

翻译、语言和文化
翻译、语言和文化

翻译除了单纯的文字转换以外,也是文化价值的一种传播途径,它要求翻译者从文化义的角度准确地再现原语所要传达的意义、方式及风格。因此,翻译同语言和文化三者的关系非常密切。语言,作为交流的一种工具,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比如你和外国人交流,但是你的外文不行,同他人交流就有障碍,想表达的意思你不一定能表达清楚,对方的意思你也不一定听得明白。所以作为一名翻译人员,前提是语言要好,至少在同他人交流中不出现沟通障碍。另一方面,文化决定观念,观念决定行为。和非母语的人或文字打交道,如果不了解译入语所在国家、地区的文化,那么就无法做到把原语的"形"、"神"在译入语中原计原味地体现出来。本文中作者就针对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和分析。

一、翻译与语言

1 翻译的定义和目的

首先,我们来看看中国和英国对于翻译的基本解释.《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于翻译一词的基本解释有两个:1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也指方言与民族共同语、方言与方言、古代语与现代语之间一种用另一种表达);把代表语言文字的符号或数码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②做翻译工作的人。因此,作为一名翻译,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翻译,翻译的目的又是什么。《剑桥高阶英语字典》中对于英语的解释为Something which is translated, or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ng something, 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 .从此处我们不难得知,翻译是一种语言的转换和传递,是指其行为和过程。

人类的主动行为都有其目的,翻译行为自然也不例外。我国古代佛经译论家释道安在其《鞞婆沙序》中引用秘书郎赵正的一句话:“传胡为秦,以不闲方言,求识辞趣耳。”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翻译就是要让不熟悉“非母语”的人也能够懂得其中的乐趣。因此,翻译最原始的目的就是要让不懂得原文的读者或当事者通过翻译得知甚至欣赏原文的思想内容及其文体风格。但随着文化的发展翻译也开始跨学科的多元化交叉,不同专业的人对翻译有着不同的目的。发展到现在,翻译的现实目的已经令很多人冲昏了头脑,被定义为是为了“赚钱,娱乐”,这样的目的属于非文本目的,有时带有不够负责的态度。因此,这样的目的不仅不高尚,也不值得提倡。

2 翻译的方法

翻译的方法,也就是常说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翻译理论,其实就是翻译观的问题。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词汇、修辞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了解这些差异不仅能够解释许多翻译显现,而且能够帮助译者提高翻译能力。常用的翻译技巧有增译法、省译法、转换法、拆句法、合并法、正译法、反译法、倒置法、包孕法、插入法、重组法和综合法等。这些技巧不但可以运用于笔译之中,也可以运用于口译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翻译对象,要灵活使用翻译方法。台湾著名学者何伟杰在其著作《译学新论》中曾经把翻译理论与实践比作绿叶与红花的关系,由此可见翻译理论在实践中的重要性。本文后半部将详细分析翻译的同化异化技巧以及重写改写法。

3 语言的定义及在翻译中的作用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由语音、词汇、语法构成一定的体系。语言在翻译活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就英汉两种语言的翻译来说,译者应当尽量多读中英文章、著作,多听多看相关的新闻和广播,通过阅读和聆听来增加词汇量,积累地道的表达方法,提高对两种语言的敏感性。如果仅靠学习翻译技巧,而没有足够的阅读积累,从长远来看,对提高翻译水平是没有太大帮助的。在这里,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对于汉语的阅读。很多译者认为这是自己的母语,没有必要加强和提高,但当真正面对学术性强,文学性质强的翻译工作时,就会发现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准确的中文加以对应。随手拈来一个词套用上去,会令翻译质量大打折扣,也会降低作品的欣赏水平。受到汉语语言的影响,总想着“对号入座”,因而总是来回来去的使用同一个词表达。比如“进步”,我们总会想到”progress”而不会想到” strides”。想要有词可选,平日里就要多积累词汇等语言知识,只有平时多“输入”,日后使用到得时候才可能多“输出”,遇到问题才能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4 翻译和语言之间的关系

1翻译与语言孤立

在当今翻译界,有一些人对翻译理论的研究可以说是炉火纯青,提起诸多理论,他们看看而谈,但是,他们缺少扎实的语言功底,这就使的翻译理论变成了一个纸老虎,变成一句句空话。语言对于翻译就好比中国佛家理论对于悟,悟则需要有很高的修养,只有二者都具备,才能悟出真谛。但另一方面,语言是一门艺术,同语言与翻译息息相关的翻译也是一门艺术。不可单把它看作是一种科学,一种简单的文字转换。如果单纯的作为文字转换,就会出现很多问题,甚至影响国家的形象。例如,北京国际机场的紧急出口上标有“平时禁止入内”的告示牌,相对照的英文却写成“No entry on peace time”(和平时期禁止入内)。又如,北京的中华民族园是介绍中国各少数民族文化习俗的公园,牌子上的英文却被写成“Racist Park”(种族主义者公园)。这样的翻译在我们的身边比比皆是,有些已经成为了外国人的笑谈。这不仅是文字功底的不扎实,也是单纯语言转换的缺陷之处。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脑也可以进行所谓的“翻译”,即机器翻译,电脑可以把人输入的文字转换成其他文字,但是这种文字转换想必大家也都尝试过,效果不言而喻。所以,在现今社会,翻译

工作想要做好,还是要依靠自己的努力而不是“抄小路”。最后,还有一点是需要补充说明的,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各有自己的特点,在互译的过程中,要把握好二者的区别,掌握翻译的度。汉译英时,许多由于语义重复等因素造成的句式肿胀,要学会利用翻译技巧进行消肿和剪裁。

2翻译的艺术性

首先要说到的是语言艺术的一些特征,它包括一下几个方面:第一艺术语言高于文本的简单陈述性的语言。这就是说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们不单要知道说什么,还要知道如何说。我们不仅要达意,还要传情。第二,语言艺术是一种多层次的文字形式。我们在翻译过程中,语言的表达方式是多样化的,其中包含修辞方法的运用,以及凭借一些语音要素来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等等。第三,语言艺术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语言艺术是无限的,对同一个东西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理解。语言艺术还具有自己的时尚性,它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演变。

其次,翻译艺术的一些基本特征。翻译是一门基于科学之上的艺术。但他的一些特征却在某种程度上约束着它的应用。译者要就文论文,不能海阔太天空。翻译语言的艺术表现还要受到文体、音韵的限制以及受阅群体的限制。比如一部外国文学著作,如果阅读人群是儿童,那么,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与艺术的追求要考虑到儿童的接受能力。

二、语言和文化

语言在人类的一切活动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语言又十分神秘,是人迄今为止尚未完全了解的东西之一。生活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人,对于同一个语音或文字符号的理解是不同的。这里主要用习语作为例证。习语是人民大众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与人和人的生活环境紧密相关。它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等都有着联系。正如一本书中提到的“习语好比一面镜子,能清楚的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的特色”。比如饮茶文化在英国,英国人喜欢饮茶,因此词组“another cup of tea”原意是“另一杯茶”但引申为“另一回事”。习语这种语言现象有着自己的特点,他是一个整体,不可随意拆换。因为它往往牵涉到得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典故。文化当中的历史发展对习语也起着重要作用,其中统治者发挥着一定作用。比如罗马人征服英国以后,我们就有了今天的一句习语,即“All roads lead to Rome.”不同人种占领或统治了一个地区,就会自然而然的把自己的文化历史传播到了另一个地区,感染并且影响着其他地区的语言习惯。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再次就不一一例举。由上述的习语这种语言现象与文化的关系,不难发现,语言和文化也是不可分割的。

三、翻译与文化

1文化的定义

我们常说: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5000年历史文化的民族,因此,文化在中国是很看重的,从字典中的解释就可以看出一二:①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连续性,决定文化的发展也具有连续性和历史继承性。②泛指文字能力和一般知识。文化和任何一门科学、艺术都是紧密相关的。翻译,作为一种艺术,自然也需要文化的支持。文化包含的方面非常广泛。不仅包含历史,风俗,也包括和语言息息相关的习语。

2 翻译与文化的关系

1文化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翻译之所以不那么容易,这是因为语言反映文化,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并受到文化的制约。语言一旦进入交际,便存在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表达问题。这就要求译者不但要有双语能力,而且还有双文化乃至多文化的知识,特别是要对两种语言的民族心理意识、文化形成过程、历史习俗传统、宗教文化以及地域风貌特性等一系列互变因素均有一定的了解。我国著名翻译家许钧说过:“翻译研究要关注历史的发展进程。一部翻译史,就是一部人类文化交流史。要了解翻译在人类文化交流中的贡献,必须关注翻译的历史和文化发展的历史,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翻译作为人类活动的重要功能;从翻译活动对文化文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着眼,理解翻译的意义、作用与定位,而不仅仅局限于翻译标准、翻译技巧等的讨论。”文化底蕴在翻译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有人说“十六七岁可以出来一个写作天才,但一个人不到五六十岁是成不了翻译家的。”这句话也同样告诉我们作为一个翻译,是需要多年的文化积淀,不是聪明就可以做到的。一名合格的译者所要具备的知识不仅要专,而且要博,要成为一名“杂家”。平时多留心各方面的知识,切忌投机取巧,有侥幸心理,认为这个不需要了解,那个用不到,方到用时才知道知识少。当然,一个人的经历毕竟是有限的,但我们至少可以对自己所从事的业务范围之内的事情了解的精一些,广一些。比如音乐翻译,我们可以对钢琴和声乐等方面的翻译比较精通,但对管弦乐或其他音乐知识可以做到基本了解掌握即可。最后,我想强调的一点就是文化的广阔的内涵。对于一部作品,我们要注重的文化不仅仅是文化语境

和历史语境,还要看到原文的语篇语境和文本语境。语篇语境和文本语境借用列维所说,前者是“原作者的整本书”,而后者则是“原作者的全部作品”。可见对于作品的理解,不单单局限在一个句子,一个段落,一篇文章或一本书,更要了解到原作者的整体风格。因此,文化在翻译中的使用,要思路开阔,有高度的国际视野。

2由文化所引发的一些翻译技巧的使用

首先,关于翻译的同化与异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由于文化的渗透力很强,文化因素渗透于语言的各个层面。一部翻译作品能不能真正起到沟通的作用,不仅取决于译者对译出语语言本身的理解和传递,而且取决于译者对于译入语语言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的理解和表达。下面这个例子就是译者没有充分理解欧洲和中国文化历史而闹出的笑话。上海的南京东路有一家商店把“拿铁咖啡”逐字硬译成“Take Iron Coffee”(带着铁的咖啡),将“收银机”译成“Accept Silver Machine”(接受银制品的机器)。而更有甚者把中国的名菜红烧狮子头翻译成了Burned Loin’s Head。这样的一道菜名让外国友人听了,谁还敢吃?因次,如何对于语言同化和异化的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

同化,即domestication. 异化,即foreignization.这两个词用在翻译领域,前者的意思是把原文的句式按照译入语的习惯句式译出,后者则是把原文的句式仍模仿原语的句式进行译出,就是我们所说的欧式句式。比如下面这个句子,我们先后用同化和异化进行翻译:“Behind the mountain, the sun set.”译为“日落山阴”就是同化,若译为“山背后,太阳落下了”则是异化。说到这,很多人会说异化不如同化,但实际上这样的观点并不正确。因为同化与异化是站在不同的立场上来对用一样事物进行表述,比如当译者有意保留源语中的实观材料或采用目的语中的古词语时,异化不失为一种比较能够保持原汁原味的一种方法。传达原文文化因素的正确态度和做法应当是二者结合,适当偏重。翻译本来是译者的一种创造性思维的活动,因此,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侧重和喜好。读者对文章的期待也不同。有的读者喜欢流畅。易懂的版本,而有的则喜欢保留异国风情的译文。因此对待这种翻译技巧,我们要采取灵活的策略,不可一分为二,单打独斗。下面这个句子可以很好的体现二者的融合:Here is a mixture of the tiger and the ape in the character of a Frenchman. 下面是三种翻译方法:a. 法国人的性格混合有老虎和猿的成分。b. 法国人的性格既残暴又狡猾。c. 虎恶狐狡,兼而有之,这就是法国人的性格。a 运用的是异化的方法,b 则是同化,这样的方法过于直白,让人觉得一头雾水。c的翻译方法是笔者所提倡的,即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的使用异化的方法,在难以异化的情况下则进行必要的同化。

其次,关于翻译的重写或改写。上文中提到翻译的过程是译者对原文的创造性思维的活动,这也就是说译者可以再翻译的过程中进行适当的重写或改写。勒菲弗尔说:“Translation is, of course, a rewriting of an original text.” 这句话的意思也是说翻译自然是对源文的一种重写或改写。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们要运用我们头脑中的文化积淀,来对源作品进行替换。在替换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找到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正内涵。对于不同的文体,我们的这种替换工作就尤为重要。比如散文形式的一个英文文章,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首先是将其表面意思表述出来。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替换工作。因为如果把散文体裁的诗意,洋洋洒洒用平白的中文进行叙述,大大降低了文章的可读性。所以,读者要调用自己的文化储备,对直白的中文进行再创造,使其恢复生机。如”Some fishing boats were becalmed just in front of us .”这句话若仅译成“一些渔船停泊在我们眼前”一点韵味都没有,但若经过重写,变成“渔船三五、横泊眼前”就可以体现出原文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境。下面举一个汉译英的例子:“至今余香在口”,若直接翻译大概会是这样的“leaving in mouth until now”,但是这显然不是一个好的翻译。经过我们对中文的文化内涵的理解,可以写出如下版本”still echo in their ears”,从中不难发现把“口”改成了“耳”,这是经过译者自己的理解之后改写而出的。当然,不同的人对一个句子的理解是不同的,所以,对同一句话的翻译版本会有所不同,有时并无对错之分,只是个人文化和理解不同罢了。

结语

综上所述,翻译与语言和文化三者之间有着连绵不绝的关系。在不同的翻译场合或文本面前,语言与文化交互融合,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完成翻译的工作。德国的本雅明说到“真正经典的译作是透明的,它不会掩饰原作,不会这比原作的光芒,反之,它似乎会通过自己折射的力量,让纯语言的光芒更加地照耀原作。”可见,译者的工作就是要通过语言文化和翻译技巧,使得被语言所束缚着的另一种语言得以释放。不同的译者有着自己的经历与思想,因此,翻译工作可以在不违背翻译与语言文化想融合的原则下,大放异彩。简言之,翻译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中西语言文化差异与英汉互译

中西语言文化差异与英汉互译 【摘要】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语言文化,翻译与文化有着密可不分的联系。文化的共性使翻译成为可能,但其语言文化的个性又给翻译活动设置了障碍。我国汉族文化与英、美等西方文化之间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差异造成思维方式不同,具体体现在汉、英两种语言上的互译上。因此,在当今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把中英文翻译地更准确更贴近两种语言文化氛围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思维方式;差异;英汉翻译 0.引言 翻译作为语际交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同时也是文化交融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它与文化因素、背景知识有很大的关系。翻译作为沟通两种不同语言的桥梁,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然而,不同的语言文字有着其自身的文化内涵:一种语言文字中的某些含义,有时候很难通过译文用另一种语言文字传达给读者,而翻译中所失去的恰恰就是跨语言文化的内涵与微妙。正因为如此,翻译工作者就要从提高自身的素质方面出发,努力创造出既符合我国国情,又符合英语特点,并能让英语国家人们读懂和理解的英语表达法。 1.中西语言文化差异 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由于中国传统的思想把人与自然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形成了汉民族汉语重意合和具象思维的特点。西方的哲学家认为人类可以征服自然,这使得他们常把观察的视点放在动作的承受者上,所以,英语中存在大量的被动语态。另外,汉民族的思维受道家和儒家思想的影响,汉语常用人称作主语,经常会用“有人”“人们”“大家”等泛指人称或省略主语的无主句。同时在对待时间的态度上,中国人以过去为取向,无论人们做什么都要考虑此事过去是否做过,而西方人尤其是英美人则习惯未来取向,主张一切着眼于未来。从而决定了中国人偏重顺向的和螺旋式的思维,而西方人则偏重于逆向和直线式的思维。英语具有明显的词形变化、形式多样的语法形式。而汉语无词形变化,语法形式的表达主要依靠词汇手段。英语可通过动词的屈折变化来体现不同的时态,而汉语因无词形变化需借助于词汇手段即表示时间的副词来交代动作发生的时间。英语是形合语言,这源于西方人习惯于分析,逻辑和推理,思维模式呈线性。反映在语言上是注重形态变化和语法结构,多用关联词语体现句子内部和句子之间的关系,结构较明晰。而汉语是意合语言,中国人讲注重整体和谐,具有直观性、综合性和整体性特点,汉语思维重综合和意会,反映在句子成分和结构上相对不明晰,这些差异在语篇衔接上有所体现,作为在作者和读者之间起到桥梁作用的译者,应该了解英汉语篇连接上的差异,需要使用一些翻译策略,使译文通顺连贯。 2.差异与英汉互译

中国文化翻译练习30篇(讲义)

1、中国酒文化Chinese Wine Culture 中国人在7000年以前就开始用谷物酿酒。总的来说,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酒都和中国文化息息相关。长久以来,中国的酒文化在人们生活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们的祖先在写诗时以酒助兴,在宴会中和亲朋好友敬酒。作为一种文化形式,酒文化也是普通百姓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比如生日宴会、送别晚宴、婚礼庆典等。 (1)中国人在7000年以前就开始用谷物酿酒。Chinese people began to make wine with grains seven thousand years ago. (2)总的来说,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酒都和中国文化息息相关。 Generally speaking, wine has a close connection with Chinese culture in both ancient and modern times. (3)长久以来,中国的酒文化在人们生活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Chinese wine culture has been play ing a quite important role in Chinese people’s life for a long time. (4)我们的祖先在写诗时以酒助兴,在宴会中和亲朋好友敬酒。 Our Chinese ancestors used to enjoy themselves by

drinking wine while writing poetry, or to make a toast to their relatives and friends during a feast. (5)作为一种文化形式,酒文化也是普通百姓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比如生日宴会、送别晚宴、婚礼庆典等。 Wine culture, as a kind of culture form, is also an inseparable part in the life of ordinary Chinese people such as birthday party, farewell dinner, wedding, etc. 2、中国书法Chinese Calligraphy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它不仅是汉字的传统书写形式,也是体现自我修养和自我表达的艺术。作者的内心世界通过美妙的字体得以体现。书法在中国艺术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它影响到了其它的中国艺术形式,比如古典诗歌、雕塑、传统音乐及舞蹈、建筑及手工艺品。作为传统的艺术瑰宝,中国书法被全世界人民所喜爱,且越来越受到欢迎。 (1)中国书法历史悠久,它不仅是汉字的传统书写形式,也是体现自我修养和自我表达的艺术。Chinese calligraphy is not only a traditional Chinese characters writing with a long history, but also an art of self-cultivation and self-expression. (2)作者的内心世界通过美妙的字体得以体现。

跨文化交际与翻译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translati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mainly refers to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native speakers and non-native speakers, as well as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people who differ in any aspect of language or culture background. 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surroundings, societies and religions of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each language community results in its own code of language, social culture, customs and practices and so 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ies situations when people from different culture backgrounds interact. Aside from language, IC focuses on social attributes, thought patterns and the cultures of different groups of people. IC also involves understanding the different cultures, languages and customs of people from other countries. There are three formats of IC: interracial communication (when source and receiver are different races), interethnic communication (situation in which the parties are of the same race but of different ethnic origins) and intra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between members of the same culture including racial, ethnic and other co-cultures). The term translation itself has several meanings: it can refer to the general subject field, the product (the text that has been translated) or the process (the act of producing the translation, otherwise known as translating).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ng between two different written languages involves the translator changing an original written text (the source text) in the original verbal language (the source language) into a written text (the target text) in a different verbal language (the target language). This type corresponds to “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and is one of the three Roman Jakobson in his seminal paper. Jakobson’s categories are: 1. Intralingual translation, or “rewording”– an interpretation of verbal signs by means of other signs of the same language; 2. 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or “translation proper”–an interpretation of verbal signs by means of some other language; 3. 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 or “transmutation”– an interpretation of verbal signs by means of signs of non-verbal sign systems. Intralingual translation would occur when we rephrase an expression or text in the same language to explain or clarify something we might have said or written. 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 would occur if a written text were translated, for example, into music, film or painting. It is 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which is the traditional, although by no means exclusive, focus of translation studies. It is easily seen that the three form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the three types of translation are partly corresponding to each other, especially interracial communication and 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which both attach attention on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native and non-native, and where different cultures of different countries play more important role. To conduct effectiv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one has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different nations and then to look for them and pay attention to in every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situation. By doing this, the high-context communicators can learn to use and respond words, emotions, postures differently, and low-context communicators can learn to

中国文化汉英翻译材料(1)

Exercise I.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to English. 1.如今,作为东方艺术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京剧不仅在中国各地喜闻乐见,而且已被全世界人民广泛接受。 2.根据所表演角色的性别、年龄和社会地位的不同,演员角色分成四类:生(男角)、旦(女角)、净(花脸男角)、丑 (丑角)。 3.京剧的独特艺术魅力使它经久不衰:它创造了一种台上台下演员观众相互交融的美学欣赏与享受。 4.他曾成功地塑造了许多古代中国妇女的形象,完美地表现了她们的温柔、优雅和细腻。 5.梅兰芳也是把京剧介绍到国外的第一人。 6.作为中国的文化瑰宝,京剧必将获得全中国和全世界人民越来越多的喜爱。 Key to Exercise I. 1.Today, as one of the glowing pearls of oriental arts, not only has Beijing Opera been widely enjoyed all over China, it has also been well received all over the world. 2.According to the gender, age and social position of the different roles which they play, actors and actresses are divided into four categories: sheng (male roles), dan (female roles), jing (male roles with facial paintings) and chou (clowns). 3.The uniqueness of Beijing Opera makes its artistic charm so everlasting: the creation of an aesthetic co-appreciation between the actors and actresses on stage and the audience off stage. 4.Mei Lanfang had created very successfully various images of ancient Chinese women and expressed their tenderness, elegance and subtlety. 5.Mei Lanfang was also the first person who introduced Beijing Opera to foreign countries. 6.Being a great treasure of the Chinese culture, Beijing Opera will surely be more and more appreciated by people in China and in the whole world. Exercise II. Make a web advertisement in English,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given in Chinese. 著名的京剧武生徐力先生最近接受了我们舞蹈学校的邀请,担任高级舞蹈教员。武生是京剧中的一个重要生角。武生的特点是武艺好,身手矫健敏捷。武生演员常通过在舞台上翻滚武打(tumbles, tweists, and somersaults)来表现他们高超的武艺。武生的动作准确有力,是大量艰苦训练的结果。 中国古典舞蹈和民族舞蹈的舞台技巧和身段(floor skills and postures)大多来自中国传统戏曲的武功(acrobatic skills)。我们舞蹈学校非常荣幸能够请到徐先生教授女子班毯子功(floor skills)和男子班的功夫课。有关课程安排请点击此网址。 Key to Ex. II Make a web advertisement in English,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given in Chinese. A Rare Opportunity The famous Beijing Opera performer of Wu Sheng (acrobatic male role), Mr Xu Li, recently accepted an engagement with our Dancing School. Wu Sheng i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Beijing Opera. It requires a high level of acrobatic skills. Wu Sheng actors often show off their skills with tumbles, twists, and somersaults on the stage. These skills and movements require great precision in timing and strength, which takes a lot of training and exercise. Many of the floor skills and postures of classic and ethnic Chinese dances were originally from the acrobatic skill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operas. Our dancing school is very fortunate to have Mr Xu Li to teach our Floor Skills class for girls and Kungfu class for boys. For class schedule, please click HERE. Exercise III.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to English. 1.齐白石以革新水墨画和毕生献身于这项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而闻名于世。 2.他在几天后把那幅画重画了很多次,但是总比不上他当天即兴完成的作品。 3.兰亭序的极高的艺术价值促使更多书法家临摹王羲之的字体。 4.一个好的书法家所写出来的字必须充满生气,活力并具备完美的形体。 5.书法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清醒的头脑以及对毛笔有全面的掌握。 6.这个年轻演员认识到自己的演技还差,无法与他老师的演技相提并论。 Key Exercise III.

跨文化翻译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看习语翻译中的 文化差异 在英汉语言中有非常丰富的习语,它们或含蓄、幽默、严肃、典雅,它们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在表达语言的文化内涵方面更具典型性,常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习语从广义上来说包括成语、典故、谚语、格言、俗语、俚语和歇后语,具有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的特点。 由于习语的文化内涵是由不同民族的历史渊源、地理环境、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所决定的,因此,习语中的文化因素成为翻译的难点。著名学者王佐良曾说过:翻译中最大的困难,就是两种文化的不同,译者必须是一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事实上,习语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这就要求译者能培养跨文化意识,准确地把握两种文化异 同,充分照应译文大众的文化心理,使译文符合接受语的文化传统和语言表达习惯。本文以/ 跨文化交际理论0为基础,通过分析不同民族文化差异对习语翻译的影响,探索习语在跨文化背景下互动翻译的技巧。 一、习语翻译与跨文化交际 什么是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即不同人的文化和 社会背景、生活方式、 受教育情况、信仰、人生观、价值观、道德、风俗、习惯、政治、经济状况乃至爱好、交友条件、性格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差 异。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使用不同语言的人群,就有不同的历史、文化,而不同 的历史和文化又孕育了各自的语言并形成了各

自的语言特色。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下,创立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体系,同时也被自己的文化所塑造。正如美国人类学家鲍阿司指出,各个社会具有各自独特的文化,由于这样,它们才 具有不同于其他社会的风俗习惯、信仰、地理环境、天文历法、文化心理和思维方式。可见文化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是我们进行跨文化交际时要十分注意的。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不能脱离文化而独立存在,因此,在对英汉习语进行翻译时,一定要注重文化背景的不同,特别要注意某些习语,尽管它们在字面上或比喻形象上有某些类同之处,但由于不同的文化内涵,其深层涵义即隐含意义却迥然不同。 汉习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 以下方面: (一)文化背景 一定的民族自有其形成的历史背景,各

论语言文化与翻译技巧

2009年4月 第6卷第4期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Apr.2009Vol.6No.4 一、英汉互译应注意文化差异 众所周知,文化差异是翻译中的一大障碍。任何译者都必然会遇到它。这是因为不论笔译还是口译都是借助语言来完成的;而语言本身就是文化信息的载体与容器。 [1] 而且语言与 文化密不可分,即“语言与文化的联系既多样又广泛。毫无疑问,学者、作家及社会活动家的写作活动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因素,它对语言规范的发展有着影响。”从翻译的角度来看,文化差异往往通过对两种不同语言文字的比较与对照得到真实的体现,而译者必须尊重各民族语言文化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各民族的适应度和可接受度。在交际时,译者必须介绍该民族文化在语言交际中的差异,否则就造成很大的笑话。据说一个由于文化的差异,而造成语言交流时的误解故事,即一个很流行的故事就是有位中国官员携妻子访美,在与美国员相遇寒暄时,双方都忽视了对方的语言文化差异而造成语义误解的尴尬局面。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可领悟道译者在口笔译时都必须从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常识等知识的角度去理解其语言语义。比如译者所进行的是英译汉,他或她就须首先想到本民族读者所特有的语言文化,照顾其身份与利益,扬长避短,使一些难为本民族读者所接受的文化因素尽量离他们远一些,或提醒他们以批判的态度待之,在可让译文适合欧化的同时,注意使用规范的词与句,要尽可能地从汉语中去寻找现成或规范的部分,有时即便无计可施也得设法为之,这就是翻之技巧。当然还可采用加脚注的办法,其目的都是为了消除文化上的障碍,理解上的困难。 如:“You don ’t want to lose Larry altogether,do you ?” She shook her head. S.Maugham:THE RAZOR ’S EDGE,p.256. “你不想完全失掉拉里,是吗?”她点头。 周煦良译:《刀锋》,第245页。 [2] 从译文看,译者很了解原语的文化背景,并善于处理文化差异所造成的理解障碍,即将shook 摇头译成点头。摇头是英美人同意否定句问话的习惯,译者为了使中国读者不至误会,而译成了点头。这里的文化差异在于:回答否定句时,英美人是着眼于所问的内容,而中国人则着眼于问话本身的正确与 否。所以译者的译文是恰到好处的。达到了使广大读者也无理解困难或异议。 就语言文化本身来言,一民族的文化之所以是另一民族理解和翻译的障碍,是因为它事先未为这个民族的人所了解。不管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译者除了重视东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外,还应重视其它翻译技巧。如“读者对等”“归化、异化”等等。 就“读者对等”而言,它是奈达有名的“灵活对等”理论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而众多的奈达的研究者们看中的只是他的语言形式、语言风格、语言神韵的对等,对“读者对等”这一部分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而谭载喜在《奈达论翻译》一书中从读者反应这一角度对奈达的理论又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概括与研究。他在《翻译的性质》这一章中,特别强调论述了这一点,奈达主张,从读者的角度来看翻译,则必须引进另一观点,要看译作能否被读者所理解、衡量它的标准不仅在于译文中词句能否被理解,还在于读者对整个译文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3]这无疑告诉了翻译工作者在英汉互译时不仅要注重读者的反应,也要注意语义上的对等原则。 二、英汉互译应注意语义上的对等原则 1.最切近对等原则的实现 语言文化的差异,使双语翻译中绝对对等的实现难以完全达到,然而在可能的范围内尽量地贴近则是可以达到的。当然英语属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双语的表达方式有不尽相同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成功的翻译者要学会灵活地加以变通,准确地再现原语的精神,追求最切近对等原则的实现,从而实现对等。例如: (1)鸳鸯道:家生女儿怎么样?牛不吃水强按头。(《红楼梦》四十六回) “It makes no odds ”,said Faithful,“You can take an ox to the water,but you can ’t make him drink (Hawkes) “What difference does it make?You can ’t force an ox to bend its head to drink ”,said Yuan yang.(Yang) 霍克斯将英谚中“You can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but you can ’t make him drink ”作了变通,这样既保持了汉语谚语 的表达力,也成功地达到了对等。对西方读者而言,也是一点 论语言文化与翻译技巧 王芳,张君 (湖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株洲412008) 摘 要: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文化信息的,若忽略了语言与文化,无论怎么说都难以获得成功的译文;同样是 翻译,译文还有高下优劣之分。好的译文不仅符合作者的原意,还能传达其微妙之处,使读者能很好理解原文要旨,感受其风格等。本文试图用一些例证,以印证语言文化与翻译技巧的重要性。 关键词:文化;翻译;技巧 122··

中国文化翻译练习10篇2

一、对龙图腾的崇拜在中国大约已绵延了八千多年。中国龙是古人将鱼、蛇、马、牛等动物与云雾、雷电等自然天象集合而成的一种神物。中国龙的形成与中华民族的多元融合过程同步。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龙具有开拓变化和团结凝聚的寓意。 (1) 对龙图腾的崇拜在中国大约已绵延了八千多年。Chinese Dragon totem worship in China has been around for over 8,000 years. (2) 中国龙是古人将鱼、蛇、马、牛等动物与云雾、雷电等自然天象集合而成的一种神物。 The ancients in China considered the dragon (or loong) as a fetish that combine s animals including the fish, snake, horse and ox with cloud, thunder, lightning and other natural celestial phenomena. (3) 中国龙的形成与中华民族的多元融合过程同步。The Chinese dragon was form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ulticultural fusion proc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4)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龙具有开拓变化和团结凝聚的寓意。 To the Chinese, the dragon signifies innovation and cohesion.

二、秧歌舞是中国汉族的一种民间传统舞蹈,通常在北方省份表演。秧歌舞者通常穿上明亮多彩的表演服装,他们的表演动作有力迅速。在农历春节、元宵节等节日期间,人们一旦听到锣鼓声,不管外面天气有多冷,他们都会蜂拥到街上看秧歌舞表演。近年来,中国东北某些城市的老年人自发组织了了秧歌队,队员常年通过跳秧歌舞来保持健康,同时他们也乐在其中。 (1) 秧歌舞是中国汉族的一种民间传统舞蹈,通常在北方省份表演。 Yangko is one of the traditional folk dances of Han nationality in China. It is usually performed in Northern provinces. (2) 秧歌舞者通常穿上明亮多彩的表演服装,他们的表演动作有力迅速。 The dancers usually wear / are dressed in colorful and light costumes, and the performance is powerful and rapid. (3) 在农历春节、元宵节等节日期间,人们一旦听到锣鼓声,不管外面天气有多冷,他们都会蜂拥到街上看秧歌舞表演。 During some festivals such as the Spring Festival, the

中国文化常识翻译王天竹

概述 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也是一个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中国的传统艺术门类繁多、雅俗共赏,从悠扬动人的民间音乐到细腻缠绵的地方戏曲,从疏洁淡雅的水墨画到刚柔并济的书法,无不闪烁着智慧之光,令人赞叹不已。 舞狮 舞狮大约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到了唐朝,狮子舞已发展为上百人集体表演的大型歌舞。 舞狮在中国是一项传统体育项目,也是一种传统文化艺术,从北方到南方,从城市到乡村,逢年过节及庆典盛事,都可以看到欢快的舞狮。民间认为舞狮可以很好地把百姓的欢喜心情表达出来,也最能烘托热闹气氛。舞狮尤以广东地区一带最为盛行。用来舞动的狮子外形威武,动作刚劲,神态多变,广东人称它为“醒狮”。 中国百姓对狮子有图腾般的崇敬感,狮子在民间有很多传说,其位置仅次于龙,因此舞狮也就带有了不少神秘色彩。人们相信狮子是吉祥瑞兽,而舞狮能够带来好运,所以每逢节日和喜庆活动,都会舞狮助兴,祈求吉利和如意。专用于节庆场合纳福迎祥的舞狮,代代相传,从古代民间传统的娱乐活动,发展成为具有健身功能的体育运动。舞龙和舞狮的热闹场面在中国的电影中也是很常见的。 吉祥图案 中国民间,流传着许多含有吉祥意义的图案。每到年节或喜庆的日子,人们都喜欢用这些吉祥图案装饰自己的房间和物品,以表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良辰佳节的庆贺。 中国的吉祥图案始于距今3000多年前的周代,后来在民间流传开来。今天,吉祥图案任然是中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中国的吉祥图案内容及其广泛,这里介绍最常见的几种::“双喜”字,是双喜临门,大吉大利的意思,民间常在办喜事时采用。 “寿”字,字头经过加工美化,变成对称的图案,是长寿的意思。“福寿双全”,是由蝙蝠和寿字组成的图案。“蝠”与“福”同音。表示幸福长寿。 两个“有”字组成的对称图案,意思是顺也有,倒也有。在中国农村常用来贴在收藏谷物的器具上,表示丰收富裕。“百吉”,也叫“盘长”。它无头无尾,无始无终,可以想象为许多个“结”,谐“百吉”之音,作为百事吉祥如意的象征,也有福寿延绵,永无休止的意思。“五福捧寿”,图案中5个蝙蝠环绕一个寿字。五福是长寿、富贵、康宁、道德、善终。“四合如意”,4个如意从四面围拢勾连起来,象征诸事如意。 小孩儿满月与抓周 在中国,小孩儿的满月酒和抓周仪式独具特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这两

跨文化翻译的可达性

全球化的到来促进了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翻译作为推动各国人民沟通与交流的重要桥梁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尽管多数译者对翻译的准确性给予高度重视,并且力求尽量忠实原语文本,但是目的语读者仍无法很好地理解和接受译本,即跨文化翻译的可达性仍然不高。由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有效的跨文化翻译以及如何提高跨文化翻译的可达性进行相关讨论。 一、影响跨文化翻译可达性的要素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对话活动,但是文化本身的异质性导致不同文化间时常发生碰撞和冲突,从而影响原语信息的有效传递。针对跨文化翻译的信息传递问题,许多语言学家和翻译工作者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究。美国归化派翻译界理论家Eugene Nida认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原语的信息。”[1]也就是说,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为了实现翻译目的,应该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文化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2]。 美国翻译理论家Lawrence Venuti认为,翻译对原语文本和目的语文化要双重效忠,这就提醒人们,对于任何文化群体而言,任何诠释都不可能具有终极权威性,诠释总是本土的、依赖外部条件的,哪怕是在极具学术严谨性的社会机构中也是如此[3]。诠释的特性使翻译难以维持对原文本的忠实,为了使目的语读者看不到不可接受的文化内容,译者可以进行适当的补足。 当然,不同文化间可能发生价值冲突,或者目的语本土文化可能一时难以包容原语所代表的本土文化,所以译者若缺乏目的语本土知识,即在特定语境下有关特定文本情境的知识,那么作为文化产品的译本就有可能遭到目的语读者的排斥。这种本土知识的决定性作用要求翻译必须在一定程度的本土层面上进行,因此在某种程度上,翻译就是为目的语读者量身定制的本土化文本[4]。在Venuti看来,翻译拥有形成文化身份的力量,它创造了一种域外文化的代表,同时也构建了一种本土主体性,这种主体性因关照了本土符号和意识形态而使文本得以被理解并发挥文化功能[5]。 由此可知,译者必要的本土知识储备是提高跨文化翻译可达性的决定因素。了解本土实践使译者产生一种参与感,同时帮助其确认翻译问题。译者需要具备必要的本土知识才能进入目的语系统,保证译本在目的语文化中畅通无阻。再者,由于非本土知识未必具有普遍意义,因此识别翻译中何为可用本土语汇的普遍知识显得至关重要。译者的目的语本土视角能使其尽量避免将外部价值观直接强加于目的语读者身上[6]。译者需要理解目的语系统的社会文化传统,方能在文化产品的再造中重现原文本,补足翻译中遗失的文化信息,消除文化差异导致的失衡,将原文本恰如其分地呈现给目的语读者。 二、提高跨文化翻译可达性的技巧 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使目的语本土知识成为成功跨文化交流的先决条件。对于译者来说,词汇层面的翻译原本较为容易,但是由于文化语境发生了变化,这种翻译却使意义显得难以捉摸[7]。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需要关注目的语读者所处的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在尽量忠实原文本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多种翻译技巧提高跨文化翻译的可达性。笔者在此略谈两种常用的技巧,即词语替换性补足和原语文化意象阐释性补足。 总的说来,成功的跨文化翻译要求译者巧妙处理文化差异可能导致的意象失衡,保证目的语读者正确解读译本。如果目的语习语或谚语足以再现原语刻画的文化意象,译者就可以通过简单的词语替换完成翻译。但是,原语与译语之间如果缺乏对等的文化意象,译者就需要通过阐释性补足让目的语读者理解原语所要呈现的文化意象,使其成功传达。 (一)词语替换性补足 所谓替换,指的是目的语系统中已经存在可以轻松“匹配”原语文本项目的选项[8]。为了使原语文本的文化内涵得到更有效的传达,译者可以使用目的语习语或谚语替换原语意象。为了说明这一问题,笔者将引用David Hawkes在“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一句中对“天鹅”的翻译以及“情人眼里出西施”一句中对“情人”和“西施”的翻译作为例证。 Vol.33No.11 Nov.2012 第33卷第11期2012年11月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Soc.Sci) 浅谈跨文化翻译的可达性 沈悦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摘要:随着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桥梁作用。由于目的语读者在解读译本时受到本土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译者应具备必要的目的语本土知识,并将其运用于翻译过程,译本才能更好地被目的语读者所接受。通过运用词语替换性补足和原语文化意象阐释性补足等技巧,译者可以有效减少文化差异导致的误读,使译本更好地发挥文化功能,提高跨文化翻译的可达性。 关键词:跨文化翻译;可达性;本土知识;补足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2)11-0196-02 196 --

中英语言与文化比较

浙江大学(2011-2012)学年秋冬学期 《中英语言与文化比较》课程期末论文 姓名祖木热提古丽·牙生学号 3100105234 班级人文1012 成绩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English Public Service Advertising 《中英公益广告的跨文化比较》 摘要:公益广告以社会关注的问题为核心,通过媒介以广告的方式引起公众注意并改变公众的态度和行为促进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在公益广告设计中,修辞手法的广泛使用是公益广告的一个重要特征。由于受自身民族语言文化的制约与影响,英汉公益广告又各自有风格特点。本文通过英汉广告修辞手法的比较,以期在公益广告理解与翻译中,把握其自身的特点。 关键词:英汉公益广告,修辞手法,比较与翻译 一、引言 公益广告亦称公共服务广告、公德广告,是以为公众谋利益和提高福利待遇为目的而设计的广告;是企业或社会团体向消费者阐明它对社会的功能和责任,表明自己追求的不仅仅是从经营中获利,而是过问和参与如何解决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这一意图的广告,它是指不以盈利为目的而为社会公众切身利益和社会风尚服务的广告。它具有社会的效益性、主题的现实性和表现的号召性三大特点。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一书中将修辞定义为 “ 一种能在任何一个问题上找到可能的说服方式的功能”,因此在广告语言里运用修辞是再适合不过了。“从大量的广告作品实例来看,凡属优秀的广告作品,无一不有十分精美的语言文字,修辞格式是语言文字艺术之花,绝大多数语言文字精美的广告作品,又都成功地运用了修辞格式”。公益广告创作者为了能更好地传播主题,达到其说服教育的目的,常常要用一些修辞手段使其语言更加准确、鲜明、生动而且有力。 英汉公益广告中都使用大量的修辞手法赋予广告极强的艺术性。因此在翻译公益广告时既要重视功能性又不可忽视艺术性。失去语言的魅力也就失去了广告的魅力。广告译文能否与原文在语用上等效取决于广告修辞手法的传译。由于这些广告都是基于本民族语言特点及文化内涵形成的,所以传译往往较难。 二、英汉公益广告的修辞手法与翻译 公益广告的真实性与思想性要通过艺术的形式才能表达出来,所以说,广告的艺术性才是广告的灵魂,成功的公益广告应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艺术的感染力不仅体现在图片上,语言的感染力也非同小可,其中修辞手法就是赋予公益广告艺术感染的常用方法,因此下文将分别从英语和汉语的公益广告中欣赏修辞与试析翻译公益广告修辞的沿用与转换。 (一)英语公益广告中常见的修辞与翻译 1.头韵,英语语音修辞手段之一,它蕴含了语言的音乐美和整齐美,使得语言声情交融、音义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从应用范围,结构特征及审美值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讨论,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欣赏这辞格。英语的公益广告中为了达到理想的语音美的效果,会使用头韵修辞手法,如:“Loose Lips Sink Ships.”这是二次大战期间美国保密防谍的标语。在翻译这则广告时,欲在译文同样使用头韵的修辞传达原文的语意功能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在处理这句标语时,我们不妨利用汉语中的文化或不同的修辞使译文同时具备功能性与艺术美,如译文“一言不慎,千帆尽沉”中采用汉语的四字格,“祸从口出”中的习语,以及“三思而后言”中仿拟修辞手法的使用都能从不同的角度译出原文的语意和美感。 2.脚韵,脚韵也类似汉语中的押尾韵,指词尾音素重复。在英国,男士们都比较绅士,在用完抽水马桶后通常会被期待着将坐垫放下,以表示对女性的尊重和体谅,所以在有些地方就会有这样一条公益广告,“Please be sweet,put down the seat.”其中采用的就是以/e/音结尾的“sweet”和“seat”。这样一种温馨提示使得男士的举手之劳让女士都能从中受益,使社会更加和谐。在翻译句广告时应将其语音功能放在首位,其次追求其形式美。故此提示语译文“麻烦放下坐垫,谢谢您的关照”中用“麻烦”、“谢谢”礼貌体,以及句式字数上的对应来实现语言的魅力,最终达到公益广告为公众服务的效能。 3.强调,指采用修辞手法(Stylistic Devices)来表现句中相对重要的概念。这种修辞手法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词序或位置、对照或对比、重复、省略、语气、固定句式或结构。由于文化背景不一样,西方国家主张个性张扬,这也使得西方的公益广告中出现强调“you”的作用,如美国一则家喻户晓的以Smoky Bear

跨文化交际与翻译-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Translation of Culture-loaded Words of the West and East Abstract:As a new marginal disciplin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came an important separate discipline in the 1970s. It emerged in America and has been developing quickly and greatly in the western world. While in China, the discipline was first introduced in the 1980s. Nowadays, with the increasing exchange of the West and East,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comes increasingly frequent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So it needs corresponding more translation activities.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we should be fully aware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especially the conflicts and exchanges between Western and Eastern, the mixture of both and the work of translation. We should both learn the essence of Western culture and keep up the splendid cultural tradition of China. In the course of the intercultural translation, culture-loaded words contain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mirror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so they are often considered difficult to translate. This thesis studies approaches of translating culture-loaded words in the broad context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by explor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This thesis argues that by adopting proper translating approaches, culture-loaded words should achieve both semantic and pragmatic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