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食管癌贲门癌手术死亡原因的探讨

食管癌贲门癌手术死亡原因的探讨

端。

3.2 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2] 通过对980例42d婴儿喂养方式与体格发育的调查,结果显示,母乳喂养的体格增长值均明显高于混合喂养,而混合喂养又高于人工喂养[3],这充分说明了母乳是婴儿最佳食品,母乳喂养的优点在促进小儿生长发育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3.3 母乳喂养与分娩方式的关系 充分认识母乳喂养的重要性,从而选择母乳喂养。本组资料显示,自然产较剖宫产母乳喂养率高,提示由于剖宫产母亲术后切口疼痛,行动不便和使用抗生素,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产妇乳的喂养,所以,建议产科医生严格掌握剖宫产的指征。

3.4 积极采取干预措施 进一步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做到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母婴同室[4]。加强健康教育,要从孕期、产时、产后这三个关键时期大力开展母乳喂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产妇对母乳喂养的重视程度。加强产后访视及指导,产妇在护理、喂养新生儿时会遇到很多问题,在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和指导时会失去母乳喂养的信心,所以,专业人员应及时产后访视,并进行母乳喂养技能、技巧的指导,使产妇能克服困难,坚持4个月~6个月及以上的母乳喂养,使婴儿能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 赵晶,顾菊霞,孙宏霞.不同喂养方式与婴儿智能发育关系的探

讨[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0,8(3):1942195.

[2] 丁宗一,杜丽蓉.不同喂养方法对婴幼儿生长速率影响的研究

[J].中华儿科杂志,2002,11(40):6542657.

[3] 李荣萍,应汉艺,张冀莉,等.42天婴儿喂养方式及体格发育调

查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5,6(s):5362537.

[4] 杨桂荣.母婴同室婴儿4个月喂养情况随场分析[J].中国儿童

保健杂志,1995,3(S):64265.

(收稿日期:2007202203)

食管癌贲门癌手术死亡原因的探讨

于占武

(辽宁省肿瘤医院,辽宁沈阳110042)

[摘 要]目的:为了进一步降低手术病死率,探讨不同时期的食管癌、贲门癌手术死亡原因,总结经验,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以期待进一步提高食管癌贲门癌的治疗水平。方法:1996年6月至2006年5月手术切除食管癌贲门癌1503例。将前5年和后5年分为A、B两组,对食管癌贲门癌术后病死率、吻合口瘘率、吻合口瘘导致的病死率、呼吸循环衰竭导致的病死率以及应激性溃疡出血、猝死所导致的术后病死率进行对比。结果:A组手术病死率为3.82%,主要原因是吻合口瘘占病死率的53.8%;其次分别为呼吸衰竭占19.2%,循环衰竭占15.4%,猝死占7.69%,应激性溃疡出血占0.15%。B组的手术病死率为1.82%,主要原因是呼吸衰竭占病死率的40%;其次分别为循环衰竭占33.3%,吻合口瘘占13.3%,猝死占6.67%,应激性溃疡出血占0.12%。结论:降低手术病死率的关键在于提高吻合技术,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吻合口瘘,及时准确的诊断、充分的营养支持、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充分准确引流是关键。完善围手术期的工作、改善心肺功能、术后给予高效抗生素预防感染、I CU的监护、周到细致的护理工作、及时发现并积极处理术后并发症;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对70岁以上的合并多脏器疾病的晚期患者要慎重,不能盲目扩大手术范围;应用吻合器可明显降低食管吻合口瘘,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关键词]食管癌;贲门癌;吻合口瘘;死亡原因;病死率;吻合器

[中图分类号]R7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5098(2007)1321745202

1996年6月至2006年5月辽宁省肿瘤医院手术切除食管癌贲门癌1503例。将前5年和后5年分为A、B两组,对手术死亡的病例进行对比分析,从而研究死亡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全组共有病例1503例,男性1235例,女性268例。按前后年限分为A组(1996年6月至2001年5月)和B组(2001年6月至2006年5月)。A组为680例,B组为823例。A组65岁以上占7.9%,B组65岁以上占14.5%。

1.2 吻合部位 A组为680例,其中弓上吻合271例占39. 9%;弓下吻合341例占50.1%;颈部吻合68例占10%。B组为823例,其中弓上吻合367例占44.6%;弓下吻合320例占38.9%;颈部吻合136例占16.5%。其中B组2002年2月至2006年5月应用吻合器进行胸腔内吻合520例,占全年例数的63%。

3 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组吻合口瘘33例,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85%,其中胸腔瘘例,占吻合口瘘的636%;颈部瘘例,占吻合口瘘的36%。B组吻合口瘘例,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2.5%,其中胸腔瘘8例,占吻合口瘘的38.1%;颈部瘘13例,占吻合口瘘的61.9%。其中B组2002年2月至2006年5月应用吻合器进行胸腔内吻合520例,2例发生吻合口瘘。

1.4 病理分期 A组3期以上的病例占38.4%(261/680); B组3期以上的病例占57.8%(476/823)。

1.5 病死率 A组手术死亡(术后1个月内死亡)26例,手术病死率为3.82%;B组手术死亡(术后1个月内死亡)15例,手术病死率为1.82%。全组病死率为

2.73%。

1.6 死亡原因 A组手术死亡(术后1个月内死亡)26例,因吻合口瘘死亡14例,占病死率的53.8%,瘘的病死率为4

2.4%。呼吸衰竭死亡5例,占病死率的19.2%,循环衰竭死亡的4例,占病死率的15.4%。猝死2例占7.69%,应激性溃疡出血死亡1例,占

3.85%。B组手术死亡(术后1个月内死亡)5例,因吻合口瘘死亡例,占病死率的33%,瘘的病死率为5%。呼吸衰竭死亡6例,占病死率的%,循环衰竭死亡的5例,占病死率的333%。猝死例占66%,应激性溃疡出血死亡例,占66%。其中应用吻合器的病

54

71

实用医技杂志2007年5月第14卷第13期(旬刊) J P MT,M ay.2007,Vol.14,No.13(Iss ued Every Ten Days)

.2

1.A

4.21.

12.421121.

9.40

.1.7

1.7

例无一例死亡。

2 讨论

在普胸外科手术中,食管贲门癌手术病死率要明显高于其他部位肿瘤,占第一位。综合国内外部分报道,手术病死率在2.3%~12.5%[1]。本组手术病死率为2.73%。A组手术病死率为3.82%,B组手术病死率为1.82%。A、B两组相比较,从数字上看B组的手术病死率明显下降。如果从两组的单一死亡因素比较,也存在较大的差异。A组死亡原因主要是吻合口瘘,其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4.85%,多数为胸腔瘘,占吻合口瘘的63.6%(21/33),吻合口瘘的病死率为53. 8%(14/26),这与文献报道的吻合口瘘的病死率40%~50%基本相符[2]。B组吻合口瘘的发生率降低为2.5%,与A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分析其主要原因:吻合技术的提高;近年来高效能抗生素的问世和应用;近年来随着吻合器的逐渐应用,也大大降低了吻合口瘘率。据文献报道应用吻合器,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约为0.7%[3]。B组的手术死亡原因主要是呼吸衰竭,占病死率的40%;其次为循环衰竭占病死率的33.3%。与A组比较,B组呼吸循环衰竭导致死亡的发生率为1.34%(9/680),A组呼吸循环衰竭导致死亡的发生率为1.32%(11/823)。虽然近年来食管癌贲门癌切除的手术指征逐渐放宽,65岁以上老年人病例在增加,B 组65岁以上老年人占14.5%,A组为7.9%,患有心肺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在增加;3期以上的病例也在增加,B组3期以上的病例占57.8%(476/823),A组为38.4%(261/680),从而导致手术范围及创伤扩大,手术危险性增加;但由于现在手术技术的提高、有效药物的出现及抢救监护手段的进展,因此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呼吸循环衰竭导致死亡的发生率没有明显增加。

本组资料表明:A、B两组的手术病死率相比较,近5年手术病死率明显下降,死亡原因也发生了变化。如何进一步降低手术病死率应首先做好围手术期的预防和处理工作,除了术前改善心肺功能,保持血压和血糖稳定外;术后鼓励患者咳嗽排痰,有利于肺的膨胀。给予高效抗生素预防感染;合理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是治疗心律失常的非常重要的方法[4]。

I CU监护对并发症的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能抢救一部分重症患者的生命。尤其是呼吸衰竭,应及时采取果断措施,如:纤支镜吸痰、气管切开和呼吸机的应用,处理得当会起到很好的效果。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对70岁以上的合并多脏器疾病的晚期患者要特别慎重,更不能盲目扩大手术范围,否则极易增加手术并发症和手术病死率[5]。最重要的是提高吻合技术,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吻合口瘘,及时准确的诊断、充分的营养支持、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充分准确引流,从而降低手术病死率。应用吻合器可明显降低吻合口瘘,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顾恺时.顾恺时胸心外科手术学[M].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

技术出版社,2003,9:9262967.

[2] 张效公.高级医师案头丛书:胸外科学[M].第1版.北京:中国

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2:3162320.

[3] 罗景玉,李道堂,王国范,等.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的防治[J].

肿瘤防治杂志,2002,(03):1082109.

[4] 张克强.高龄食管癌的术后常见并发症分析[J].中国医师杂

志,2004,(11):96297.

(收稿日期:2007202209)作者简介:于占武(1974—),男,辽宁辽阳人,1999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辽宁省肿瘤医院,主治医师。

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中应用电刀的体会

王妍姝

(铁岭市清河区医院,辽宁铁岭112003)

[摘 要]目的:探讨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中配合使用电刀的情况。方法:对48例子宫增大>孕12周~18周的患者,行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手术中配合使用电刀,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休温、阴道残端出血的发生方面与传统的全子宫切除手术进行对比。结果:配合使用电刀在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与传统的全子宫切除术相比在多项指标对比中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配合使用电刀具有多种优点,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电刀;筋膜内子宫切除;子宫肌瘤

[中图分类号]R713.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5098(2007)1321746202

2005年1月至12月我科在实施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中配合应用电刀共48例,手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1月至12月我科在实施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中配合应用电刀共48例(研究组),年龄35岁~54岁,平均年龄44.5岁;其中子宫肌瘤39例,子宫腺肌症7例,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2例;子宫增大>孕12周~18周;选择2005年以前的传统的全子宫切除术48例为对照组;两组在年龄、病种、子宫大小、木前血常规、出凝血时间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传统的全子宫切除术 取下腹正中纵切口长约

~5,逐层切开腹壁各层,结扎止血,放置腹壁拉钩,提出子宫;先处理圆韧带再处理附件,打开子宫膀胱反折腹膜,手指钝性下推膀胱至宫颈外口;处理子宫动脉上行支,子宫骶韧带和主韧带;沿阴道穹隆切除子宫后连续缝合阴道残端后再加固缝合,连续缝合骨盆腹膜,逐层关腹;皮肤用4号丝线间断缝合[1]。

1.3 配合使用电刀的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 耻骨联合上两横指做横切口,长约8cm(以拉出子宫为限)。冷刀切开皮肤后,用电刀切开正中皮下脂肪,筋膜约2cm后,撕下皮下脂肪、电切筋膜同切口长,提起筋膜上下端,适当游离腹直肌,撕开腹直肌及腹膜,电凝出血点;进入腹腔,排肠,提出子宫。在阔韧带无血管区打洞,近子宫侧壁一并钳夹圆韧带、输卵管峡部及卵巢固有韧带,切断,号丝线贯穿缝扎;剪开阔韧带前

64

71实用医技杂志2007年5月第14卷第13期(旬刊) JP MT,May.2007,Vo l.14,No.13(Issued Every Ten Days)

1.210cm

1cm10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