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基于XML和本体的物联网数据交换标准体系研究

基于XML和本体的物联网数据交换标准体系研究

基于XML和本体的物联网数据交换标准体系研究
基于XML和本体的物联网数据交换标准体系研究

0 引言

2009年被称为中国的物联网元年,这一年,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视察时提出了“感知中国”战略。2010年的“两会”期间,物联网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被确定为国家要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一场物联网建设的热潮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然而,当前物联网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还面临着传感器技术不成熟、缺乏商业应用模式、信息安全和隐私等诸多问题与挑战,其中制约物联网发展的最大瓶颈,则是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尤其是数据表达、交换和处理标准。因为传感器关键技术的突破、商业应用模式的推广等等,都只是物联网中“物”的问题,而数据交换标准则涉及物联网中“联”的问题。如果不能实现物与物之间畅通无阻的信息交换,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物联网。1 物联网数据交换标准现状

物联网系统主要分为三个层面: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感知层主要是对物体进行识别或数据采集;传输层是通过现有的通信网络将信息进行可靠传输;应用层则是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智能处理或展示。在这三层体系中,感知层中基于物理、化学、生物等技术发明的传感器“标准”多已成为专利。而传输层的各种通信标准也已基本成熟,建立新的物联网通信标准难度较大,可行性较小[1]。因此,物联网标准的关键和亟待统一的是关于应用层的标准,而其中尤以数据表达、交换和处理标准为核心。

目前,针对物联网应用层的数据交换标准主要有PML、EDDL、 M2MXML、NGTP等。其中,PML是实体标注语言,它是EPC(产品电码)物联网中交换信息的共同语言,用来描述人及机器都可以使用的自然物体的描述标准。EDDL是电子设备描述语言,它可以描述现场设备中的数据,以用于工程、

基于XML和本体的物联网数据交换标准体系研究

管 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信息学院,北京 100070)

摘 要:针对当前物联网应用层中相关数据交换标准纷繁复杂,相关标准主体各行其是的问题,从XML(可扩展标记语言)和本体的角度出发,从互联网、语义网和物联网的关系入手,提出了建立物联网数据交换标准体系的思路,即标准应以XML为语法格式,以标准化的本体为语义共识;标准体系应以顶级本体为基础,以纵向的领域本体和横向的任务本体为支撑,建立起各种不同的应用本体标准。文章最后通过一个应用实例分析了所述标准体系发展的若干关键要点。

关键词:物联网;数据交换标准;可扩展标记语言;标准本体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2)04-0067-05 Research on the data format standard of Internet of Things based on

XML and ontology

GUAN Jian

(College of Information, 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Beijing 100070, China)

Abstract: Currently in the application level of Internet of Things(IoT), relevant data format standards are very complicated and every relational subject goes his own way.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is paper, from the view of XML and ontology, started with the relationship among Internet, Semantic Web and IoT and then put forward the way of building the IoT data format standardization system. The IoT data format standardization should be based on XML for syntax and on standard ontology for semantic consensus.The standardization system should be based on top-level ontology, supported by vertical domain ontology and horizontal task ontology, and establish a variety of application ontology standards. Finally, the system with a specific application is illustrated and some key points for the development are analyzed.

Keywords: Internet of Things(IoT); data format standard; XML; ontology

————————————————

收稿日期:2012-02-02

基金项目: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CUEB2010221)

物联网技术 2012年 / 第4期

66

调试、监视运行和诊断。M2MXML是一种用于终端设备间的通信协议,它包含一个用于分析协议的、与语义无关的Java API。NGTP是宝马公司推出的开放式Telematics协议架构平台,它使用统一、开放的接口来区分Telematics服务供应链的各个环节[1]。此外,还有智能建筑领域的OBIX标准、公共安全与应急领域的CAP标准以及PCM(脉码调制)遥测技术的IRIG标准等。

可以看出,现有的物联网应用层的数据交换标准大多是针对某一特定领域或行业业务提出的,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当前物联网缺少的是一个统一的物联网数据交换大集成应用标准(或标准体系)。欧盟有关机构正在进行数据交换标准“融合”的研究,目标是综合考虑相关领域已有的基于XML的数据交换标准,以便为那些在不同的标准中语义上具有等价性的数据元素(尽管他们可能有不同的名字)提供全球唯一的交叉引用方式和标识结构,从而提炼出一个基础的元数据标准,把这个标准作为物联网数据交换的核心,那么,对于不同的行业应用,就可以基于元数据扩展出相应的行业数据交换标准[1]。

总体来说,物联网的标准化工作已经得到了业界的普遍重视,但对于应用层的标准化工作来说,还需要客观分析物联网标准的整体需求,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区标准等多个层次进行统筹设计;其次,还需要协调各个标准的推进策略,优化资源配置[2]。

2 物联网数据交换标准体系的构建

2.1 构建物联网数据交换标准体系的基石

XML 技术是为了克服HTML在互联网信息交换和表示方面的缺陷而设计的,本体论最初也是起源于哲学领域,随后在研究人工智能时被引入计算机领域。虽然两者的出现都不是为了解决物联网领域的数据交换标准问题,但它们却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

2.1.1物联网数据交换标准的语法基础——XML

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是W3C组织于1998年推出的一种用于数据描述的元标记语言标准[2]。作为SGML(Standard Generalized Markup Language,标准通用标识语言)的一个简化子集,它结合了SGML丰富的功能和HTML的简单易用,同时具有可扩展性、自描述性、开放性、互操作性、可支持多国语言等特点,因而得到了广泛地支持与应用。

对于作为物联网数据交换标准的格式来说,XML具有以下显著优点:

(1)可定义行业或领域标记语言

XML可以用DTD或者Schema来定义,一份遵循DTD 或者Schema定义的XML文档才是有效的。因此,XML可以针对不同的应用建立相关的标准语言,如化学标记语言(CML)、数学标记语言(MathML)、语音标识语言(VoiceXML)等,包括目前物联网中很多已经存在的标准都是基于XML定义的。

(2)具有结构化的通用数据格式

XML使用树形目录结构形式,可以自行定义文字标签并指定元素间的关系,同时它也是W3C公开的一种数据格式,没有版权的使用限制,因而十分适合作为不同应用程序之间的信息交换格式。

(3)可提供整套方案

XML拥有一整套技术体系,如可扩展样式表语言XSL、数据查询技术XQuery、文档对象模型DOM等等。

2.1.2物联网数据交换标准的语义基础——本体

本体(Ontology)起源于哲学,被Neches等人引入计算机科学领域后,在人工智能、语义Web、软件工程、图书馆学以及信息架构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关于本体最流行的定义是Gruber在1993年给出的,即“本体是概念模型的明确的规范说明”[3]。Studer在对前人的定义进行概括后提出:本体的概念包括四个方面[4]:

(1)概念模型:它是客观世界现象的抽象模型,其表示的含义独立于具体的环境状态;

(2)明确:所使用的概念及使用这些概念的约束都有明确的定义;

(3)形式化:本体的表示是形式化的,可以被计算机处理;

(4)共享:本体中体现的是共同认可的知识,反映的是相关领域中公认的概念集,它所针对的是团体而不是个体。

本体的目标是获取相关的领域知识,提供对该领域知识的共同理解,确定该领域内共同认可的词汇,并从不同层次的形式化模式上给出这些词汇(术语)和词汇间相互关系的明确定义。所以,本体是具有不同知识表示的Web应用系统之间进行数据或知识交换共享的基础结构。通过定义共享和公共的领域知识,本体可帮助机器之间或机器与人之间更加精确地交流,实现相互之间的语义交换,而不只是语法级的交互[5]。

按照领域依赖程度,Guarino将本体划分为四类[6]:第一类是顶级本体,用于描述通用的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如时间、空间、物质、对象、事件、动作等,顶级本体独立于特定的问题和领域,与具体的应用无关;第二类是领域本体,用于描述特殊领域(如教育或金融)中的概念,即陈述性知识;第三类是任务本体,用于描述特定任务或活动(如入学或取款)中的概念,即过程性知识;第四类是应用本体,应用本体可通过进一步特殊化领域本体和任务本体,将其用于描述既依赖于特定领域,又依赖于特定任务的概念,这些概念通常对应于领域个体执行特定活动时所扮演的角色(如学生入学或客

2012年 / 第4期 物联网技术67

户取款)。

2.2 构建物联网数据交换标准体系的思路

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与物相连的网络,要想实现物与物之间畅通无阻的“交流”,就需要在语法上相同,在语义上互通。通俗的说,就是用相同的格式表达同一个意思。XML在语法上的结构化信息表达能力和本体在语义上的透明性之间的优势互补为物联网数据交换标准的建立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思路。

2.2.1 从互联网向语义网、物联网发展

由于XML具有诸多的优点,因此,XML成为许多应用领域的首选信息表示格式。同样,XML也非常适合于物联网中的信息传输,同时,它还可使得各种物联网终端能够和当前的互联网实现很好的对接。因此,物联网的数据交换标准应该是一种基于XML的标记语言,而且,从目前已经存在的数据交换标准来看,也确实如此。然而,XML具有一定的语义局限性,它具有语义表达能力,却没有语义透明性,它允许用户在文档中加入任意的结构,而无需说明具体含义,但其缺乏数据表达式与相应概念之间的统一性。正因为如此,在XML2000会议上,Tim Berners-Lee提出了语义网的概念。语义网使用本体来描述一个专业领域知识中的重要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以使得这些概念和联系在共享的范围内有着明确而唯一的定义,从而达成一种共识,这样,机器之间或人和机器之间就可以进行无障碍的交流。

语义网被称为下一代互联网,而物联网则是一种泛化的互联网,两者都将是互联网的发展方向,只是它们的出发角度不同,前者偏向于从技术角度出发,后者偏向于从应用角度出发。由于物联网具有自动识别、自动传输、自动处理等特点,因此,与当前的互联网相比,物联网更需要机器之间或人和机器之间实现语义级别的交互。

2.2.2 基于本体分类构建物联网数据交换标准体系

本体从底层向上分为顶级本体、领域本体和任务本体以及应用本体,这些不同层次的本体可向我们提供这个世界的共性描述,而物联网正是要将世界连接起来。

首先,物联网所连接的各种物体都处在同一个世界中,它们都具有某些共同的特点,即人们对于这个世界的基本认识,如时空、物质、事件、行为等,所以,物联网数据交换标准体系的基础是顶级本体标准。其次,物联网各个垂直的应用领域都有特殊性。具体到每一个领域,都有可能、有必要发展一套依托于领域本体的标准。但是,很多类型的业务词汇和流程是可以跨越多个垂直应用领域而公用的,所以,还有必要发展起跨领域的物联网任务本体标准,即某个领域的本体标准可能构建于多个任务本体标准之上,而某个任务本体也有可能被多个领域本体所引用。最后,具体到每个企业、组织甚至个人,它们针对于自身的物品、行为、过程等,也可以建立起基于顶级本体、领域本体和任务本体的应用本体标准,以供其他个体在与自身发生信息交换时共享这些事先定义好的内容。

基于上述思路,物联网数据交换标准应以XML为语法格式、以标准化的本体为语义共识。按照本体的分类,物联网数据交换标准体系应以顶级本体为基础,以纵向的领域本体和横向的任务本体为支撑,建立起各种不同的应用本体标准,其整个物联网数据交换标准体系示意图如图1所示。

应用

本体层

顶级

本体层

图1 物联网数据交换标准体系

2.3 物联网数据交换标准体系的应用实例

XML使物联网中的节点可以采用相同的数据交换格式,而本体则可以使相关节点对交换的数据实现语义上的共识和推理。下面用一个具体的实例来说明XML和本体在物联网数据交换中所发挥的作用。

例如,某消费者家里的智能家居系统检测到冰箱里的苹果存量不足,那么,系统就会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自动向网上商店发出购买指令。这样,关于此次购买行为中的苹果描述信息如下:

xmlns=”https://www.wendangku.net/doc/604017670.html,/buy023.owl#”

xml:base=”https://www.wendangku.net/doc/604017670.html,/buy023.owl#”

xmlns:fruit=”https://www.wendangku.net/doc/604017670.html,/fruit.oow#”

xmlns:ow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04017670.html,/2002/07/owl#”

xmlns:rdf=”https://www.wendangku.net/doc/604017670.html,/1999/02/22-rdf-syntas-ns#”

xmlns:rdfs=”https://www.wendangku.net/doc/604017670.html,/2000/01/rdf-schema#”

xmlns:xsd=”https://www.wendangku.net/doc/604017670.html,/2001/XMLSchema#”>

… //此处为本文档引用的其他外部本体

Buy023 Ontology

物联网技术 2012年 / 第4期 68

… //此处为本此购买的数量、地址等信息

rdf:RDF>

而苹果的生产商关于该公司产品的produce本体的描述信息片断如下:

xmlns="http://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04017670.html,/produce.owl#”

xml:base=”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04017670.html,/produce.owl#”

xmlns:fruit=”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04017670.html,/fruit.owl#”

xmlns:ow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04017670.html,/2002/07/owl#”

xmlns:rdf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04017670.html,/1999/02/22-rdf-syntax-ns#”

xmlns:rdfs=”https://www.wendangku.net/doc/604017670.html,/2000/01/rdf-schema#”

xmlns:xsd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04017670.html,/2001/XMLSchema#”>

… //此处为本文档引用的其他外部本体

Fr uitcompany’s produce Ontology

… //此处为口味、形状等其他属性

由上可知,该公司生产的hongfushi苹果是fruit本体中apple类的一个子类,因此,它继承了apple类的所有属性。而智能家居系统要购买的苹果也是来自fruit本体中apple类,于是,基于XML和本体的数据交换标准就使得消费者的冰箱可以自动发出购买指令,零售商的系统也可以自动进行订单处理,而不再需要重复地指定交易物品为水果中的苹果,从而实现智能处理。

本例中,智能家居系统描述的此次购买行为中的本体和苹果生产者的产品本体都是属于应用本体,两者均构建于领域本体fruit之上,fruit本体对于消费者、生产商和零售商来说,便是一个本体标准,三者在购买的商品为水果中的苹果这一意思上要达成共识,而不会使零售商误解消费者要购买的是苹果牌手机或是其他商品。当完成一次交易之后,hongfushi 苹果生产商的产品本体在消费者、生产商和零售商之间也成为了一个本体标准,如果下次消费者还想再购买该生产商的hongfushi苹果,便可以直接引用该本体。相关本体标准之间的引用关系如图2所示。

应用

本体层

本体层

顶级

本体层

图2 自动交易过程中的本体标准引用关系图

3 物联网数据交换标准发展的若干关键要点

建立物联网数据交换标准体系,只是搭好了一个框架,要想满足实际的应用需求,还应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进行完善和发展,包括标准构建的方法和原则、不同标准之间的转换以及组织管理等等。

3.1 遵循确实可行准则和广泛可行准则

确实可行是指制定的标准要在技术上是正确的,在方案上是可行的,在叙述上是清楚的,并要尽量减少标准技术产生错误和歧义的可能性。广泛可行则是指标准要能够支持很大范围甚至是全球的应用,要可以解决很多行业的一般性需求,要能够使具备一定条件的公司、组织以及个人可以实现标准中的方案,并且这些方案和技术要是尽可能廉价甚至免费的。同时标准还应顾及环境、社会乃至一般公民的各种需要[7]。只有这样的标准,才能推动各行业、各地区、各个国家以及全球的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

3.2 设置标准转换接口

世界是多样的,因此,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也是不同的,这也是物联网中的数据语义不同的根源所在。虽然可以通过XML、本体等技术来构建一套物联网数据交换标准体系,并成立相关标准组织来进行管理,但这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一定范围内的数据交换问题,而不可能也没必要建立一整套全面的数据交换标准,并要求所有参与者都要符合这个标准。所以,整个物联网数据交换标准体系应该是由少数几个顶级本体标准、大多数领域和任务的领域本体标准与任务本体标准,以及数量众多的应用本体标准组成。正因为如此,还需要在物联网的各个终端的必要位置上设置恰当的转换器或者接口,从而实现针对同一对象、应用或业务而语义不同的标准之间的转换。

3.3 成立标准管理组织

物联网数据交换标准体系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过程。一方面,人类是不断发展的,

2012年 / 第4期 物联网技术69

未来将会有我们今天难以想象和预测的许多物联网应用,这就需要对现有的标准体系进行不断的修改和补充。另一方面,物联网标准的制定要涉及许多利益相关方,大到国家利益、行业利益,小到企业利益、个人利益,都需要充分的协调和沟通。因此,物联网数据交换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应成立国际、国家、行业等各个层面的标准组织并进行统一的管理。

4 结语

物联网数据交换标准的统一,从技术角度来说,关系到能否建立起基于此标准的配套运行环境和中间件业务框架,从而使用户能快速开发出垂直应用业务系统。从应用的角度来说,这关系到能否形成物联网经济的规模效应和成熟的商业模式,从而使整个物联网产业链和市场持续健康地发展。

在当前众多标准纷繁复杂的情况下,本文从XML和本体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建立物联网数据交换标准体系的思路。当然,这并不是要否定和抛弃现有的标准,而是要将业已存在的标准通过转换或映射纳入到整个体系之中,并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规范,从而促进整个物联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洪波.物联网技术、应用、标准和商业模式[M].北京:电子工

业出版社,2010.

[2]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XML) 1.0 (Fifth Edition)[S/OL].

[2011-12-11].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04017670.html,/TR/REC-xml/.

[3] 物联网白皮书[R]. 北京: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2011.

[4] GRUBER T R.A Translation Approach to Portable Ontology

Speci fi cations[J].Knowledge Acquisition,1993,(5): 199-220.

[5] STUDER R,BENJAMINS V R,FENSEL D.Knowledge Engine-

ering,Principles and Methods[J]. Data and Knowledge Engineeri ng.1998,25(12):161-197.

[6] 3rd International Semantic Web Conference (ISWC2004) [C/OL].

[2011-12-21].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04017670.html,.

[7] GUARINO N.Semantic Matching:Formal Ontological Dis- tinctions

for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Extraction and Integration[J/OL].

[2011-12-18].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04017670.html,/ guarino97 semantic.html. [8]蒋建文.基于多Agent的信息家居系统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

大学,2003.

[9]李为冲.XML到OWL文档生成方法研究[D].青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08.

[10]施煜,何青,孙运传,等,译.欧盟物联网研究战略路线图[R].

欧洲物联网研究项目组,2011.

(上接第65页)

城市水、电、燃气、热力等重点设施和地下管线实施监控[10]。可以预见,根据城市化发展对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的需求,以及城市信息化、数字化发展的趋势,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城市地下管线智能管理系统的建设势在必行。

综上所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城市地下管线智能管理系统是解决现阶段城市地下管线规划、建设、管理、维护等较为可行和极有发展前景的综合性技术手段。

参考文献

[1]建设部.(CJJ 61—2003).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S]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洪立波.积极推进城市地下管线信息化建设[C]//中国城市规划协

会地下管线专业委员会2007年年会论文汇编.济南: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地下管线专业委员会,2007.[3]施革雄.建立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管理

[J].新金华,2003(4):1-6.

[4]地下管线管理的难题及探讨//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地下管线专业委

员会2007年年会论文汇编[C].济南: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地下管线专业委员会,2007.

[5]地下管线普查若干问题探讨//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地下管线专业委

员会2007年年会论文汇编[C].济南: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地下管线专业委员会,2007.

[6] 国际电信联盟(ITU).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R].2005.

[7] 物联网在煤炭行业的应用[N/OL].RFID射频快报,2010-08-

31[2012-01-05]. http://www.r fi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04017670.html,.

[8] 李苏东.基于RFID/GIS的市政管线资源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9,32(3):66-69.

[9] AKIRA Todoroki Prof, et al. Fracture Monitoring System of Sewer

Pipe with composite Fracture Sensors Via the Internet[J].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10] 北京市政府.北京市政府部门物联网应用发展初步规划[Z]. 北

京:2010.

作者简介:管健男,1988年出生,安徽六安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信息安全、信息交换标准。

作者简介:黄来源男,1978年出生,硕士,北京市地质研究所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地质灾害的勘察防治、监测预警,岩土工程及测绘工程,工程物探应用。

物联网技术 2012年 / 第4期

70

物联网技术标准答案

单选题 1、物联网的英文名称是(B) B.Internet of Things 2、(D)首次提出了物联网的雏形 D.比尔.盖茨 3、物联网的核心技术是(A) A.射频识别 4、以下哪个不是物联网的应用模式(C) C.行业或企业客户的购买数据分析类应用 按照部署方式和服务对象可将云计算划分为(A) A.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 将基础设施作为服务的云计算服务类型是(C) C.PaaS错误:改为B.IaaS 7、2008年,(A)先后在无锡和北京建立了两个云计算中心 A.IBM 8、(A)实施方案拟定了在未来几年将北京建设成为中国云计算研究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和路径 A.祥云工程 9、智慧城市是与相结合的产物(C) C.数字城市物联网 10、可以分析处理空间数据变化的系统是(B)

B.GIS 11、智慧革命以(A)为核心 A.互联网 12、迄今为止最经济实用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是(A) A.条形码识别技术 13、以下哪一项用于存储被识别物体的标识信息?(B) B.电子标签 14、物联网技术是基于射频识别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射频识别技术主要是基于什么方 式进行信息传输的呢?( B) B.电场和磁场 15、双绞线绞合的目的是(C ) C.减少干扰 16、有几栋建筑物,周围还有其他电力电缆,若需将该几栋建筑物连接起来构成骨干型园区网,则采用(D )比较合适? D.光缆 17、下列哪种通信技术部属于低功率短距离的无线通信技术?( A) A.广播 18、关于光纤通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A.光在光导纤维中多次反射从一端传到另一端 19、无线局域网WLAN传输介质是(A)

数据交换平台技术规范

数据交换平台技术规范

目录 前言 (4) 1.引言 (5) 1.1适用范围 (5) 1.2引用的规范文件和有关规定 (5) 1.3术语和定义 (6) 1.4缩略语 (7) 2.系统总体设计要求 (7) 2.1平台介绍 (7) 2.1.1概述 (7) 2.1.2体系架构 (7) 2.1.3系统结构 (9) 2.2功能体系 (9) 2.2.1数据交换 (9) 2.2.2交换节点管理 (10) 2.2.3交换流程管理 (11) 2.2.4系统管理 (11) 2.3技术要求 (12) 2.3.1基本要求 (12) 3.系统性能要求 (13) 3.1开发环境要求 (13) 3.1.1要求描述 (13) 3.1.2性能指标 (13) 3.2平台部署、运行要求 (14) 3.2.1要求描述 (14) 3.2.2性能指标 (15) 3.3数据共享交换服务要求 (15) 3.3.1要求描述 (15) 3.3.2性能指标 (17)

3.4平台扩展性需求 (17) 3.5平台管理模式要求 (18) 3.5.1要求描述 (18) 3.5.3性能要求 (18) 3.6共享交换应用服务要求 (18) 3.5.1要求描述 (19) 3.7对性能的规定 (19) 3.8运行环境适应性要求 (20)

前言 《数据交换平台技术规范》,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国家标准,并且在多年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和应用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信息资源交换平台的功能技术条件编制而成的。 政府各单位可根据本规范为本单位的办公业务系统开发软件接口,实现与数据交换平台无缝对接,从而实现与全市其他单位的系统联网进行电子公文、业务资料、业务信息等各类信息资源的交换。 本规范只给出交换平台的技术约定,不涉及信息资源的管理规定。各单位使用本规约的时候,应注意遵守国家和我省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基于XML的数据交换共享平台模型

!""#$%%%&%%’(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012345678329-":2;0<:5.= *%%+年第(+卷第$期 *%%+=>?@A(+=#?A$ *B,+C $%’&$%C=$$D 基于E FG的数据交换共享平台模型 章明=许青松=沈锡臣 -清华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管理中心=北京$%%%B(. 收稿日期H*%%$&$$&*+ 基金项目H清华大学I九八五J项目 作者简介H章明-$D C B&.=男-汉.=浙江=硕士研究生K 通讯联系人H沈锡臣=副教授=L&M72@H:71N:O P1234567A

物联网考试题库答案

2014 年物联网技术应用试卷一 一、单选题 (每题 1 分 ,共 20 题 ) 1、()实施方案拟定了在未来几年将北京建设成为中国云计算研究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 和路径。 A、祥云工程 D、以上三个选项都不对 2、以下不是智能信息设备的发展趋势的是()。 A、感知数据更多样化 B、处理能力更强大 C、具有可编程和可定制能力 D、存储能力更强大 3、相比于传统的医院信息系统,医疗物联网的网络连接方式以()为主。 A、有线传输 B、移动传输 C、无线传输 D、路由传输 4、智能农业在()领域的应用,避免了自然环境和气候的影响,减少了病虫危害, 实现了作物的优质、高产和无公害生产。 A、智能温室 B、 节水灌溉 C、智能化培育控制 D、水产养殖环境监控 5、安防和可视对讲集成管理:通过与可视对讲和安防系统的集成,将进行( D )完美结合,通过一块触摸屏即可实现对智能家居系统设备进行控制。 A、可视对讲和智能安防 B、可视对讲和遥感遥控 C、家居控制和遥感遥控 D、家居控制和可视对讲 6、停车诱导系统中的控制系统不对车位数据进行()。 A、采集 B、传输 C、控制 D、处理 7、出租车智能调度系统提供的功能不包括()。 A、预付费功能 B、付费及电子账单功能 C、失物请求和失物招领 D、自动寻路功能 8、哪类安全是指人民大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它包括自然灾害(如地震、洪 涝等)、技术灾害(如交通事故、火灾、爆炸等)、社会灾害(如骚乱、恐怖主义袭击 等)和公共卫生事件(如食品、药品安全和突发疫情等)等几个方面。()

A、社会安全 B、公共安全 C、国家安全 D、网络安全 9、作为“感知中国”的中心无锡市2009 年 9 月与哪个大学就传感网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签署合作协议,标志中国“物联网”进入实际建设阶段()。 A、北京邮电大学 B、 南京邮电大学C、 北京大学 D、清华大学 10、智能物流系统(ILS )与传统物流显著的不同是它能够提供传统物流所不能提供 的增值服务,下面哪个属于智能物流的增值服务?(D) A、数码仓储应用系统 B、供应链库存透明化 C、物流的全程跟踪和控制 D、远程配送 11、微软于2008 年 10 月推出的云计算操作系统是()。 A、 S3 B、谷歌文件系统 C、 azure D、蓝云 12、从供应链的上游至下游,跟随一个特定的单元或一批产品运行路径的能力,属于 可追溯性的哪个方面?() A、跟踪 B、追溯 C、控制 D、协调 13、近年来,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是()。 A、自然灾害频发 B、农业生产资源紧张和农业对资源消耗过大 C、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D、农产品流通渠道单一 14、出租车智能调度系统要解决的实质问题是()。 A、打车难 B、“车找人”或“人等车”的不对称情况 C、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给出租车公交系统带来的沉重压力 D、出租车与乘客之间的信息匹配不及时 15、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必须以系统一体化、功能一体化、()、和软件界面一体化等 多种集成技术为基础。 A、构架一体化 B、管理一体化 C、服务一体化 D、网络一体化 16、平安城市的概念框架包括哪些?()①涵盖突发事件管理全生命周期的整体公共

物联网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物联网技术基础》课程大纲 一. 适用对象 适用于网络教育、成人教育相关专业学生。 二. 课程性质 《物联网技术基础》是物联网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通过讲述物联网涉及的技术、知识、概念,展示一个应用前景广阔的物联网世界,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前序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 三. 教学目的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理解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如RFID技术、物联网传感器技术、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自动识别技术,熟悉物联网相关的基本技术,如M2M技术、智能处理技术、物联网安全技术、云计算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系统知识,了解物联网在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环保、智能安防、智能农业、智能家居、智能物流、军事等领域的相关应用,为以后分析和解决工作中的相关问题打下良好的物联网专业知识基础。 四. 教材及学时安排 教材:吴功宜、吴英,物联网技术与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9月 学时安排: 五. 教学要求(按章节详细阐述); 第一章物联网概论 教学要求: 了解:物联网发展的背景;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掌握:相关定义、物联网的基本概念;物联网关键技术;。 理解:物联网相关研究的发展。

内容要点: 1.1 物联网发展的背景 1.1.1 比尔?盖茨与《未来之路》 1.1.2 Auto ID 实验室、RFID与物联网的概念 1.1.3 ITU与The Internet of Things研究报告 1.1.4 智慧地球与物联网 1.1.5 欧盟与各国政府发展物联网产业的规划 1.1.6 物联网在我国的发展与战略性新兴产业 1.2 物联网技术的特征 1.2.1 物联网的定义 1.2.2 物联网的主要技术特征 1.2.3 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区别与联系 1.3 物联网关键技术与产业发展 1.3.1 物联网关键技术 1.3.2 物联网产业链结构 1.3.3 物联网产业的特点 1.3.4 物联网应用对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 1.4 物联网与相关研究的发展 1.4.1 CPS的研究与发展 1.4.2 普适计算研究与发展 1.4.3 物联网、互联网、传感网与泛在网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物联网感知层技术 教学要求: 了解:自动识别技术的发展;智能传感器的研究与发展;智能信息感知设备的研究与发展。 理解与掌握:感知层的基本概念;RFID与自动识别技术;传感器与无线传感器网络;位置信息感知技术;智能信息感知设备与嵌入式技术。 应用:学会用物联网感知层技术知识分析和解决相关的问题。 内容要点: 2.1 感知层的基本概念 2.1.1 感知层在物联网中的重要性 2.1.2 感知节点的特点 2.2 RFID与自动识别技术的发展 2.2.1 自动识别技术的发展 2.2.2 条码、磁卡与IC卡 2.2.3 RFID标签 2.2.4 RFID应用系统结构与组成 2.2.5 RFID标签编码标准 2.3 传感器与无线传感器网络 2.3.1 传感器的基本概念

政府数据交换平台解决方案

政府数据交换平台解决方案 目前,国内各地政府部门和机构或多或少均建立起自己的信息化系统,包括门户网站内容管理系统、OA办公系统、办事审批系统、其它业务系统等。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即使同一地区的政府机构间也无法进行合理、有效的沟通,可以说是一座座的“信息孤岛”。电子政务实施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将这些“孤岛”有机地串连在一起,充分发挥其效能,同时也保护了各部门在该方面的经济投入和精力投入。此外,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即使是统一规划,但具体的实施单位和解决方案会有很多,建设完成后的系统常常是自治的,异构的,数据可能存放于数据库、文本文件、XML文件,甚至普通文件中。因此也需要一种机制使不同时期建设的应用系统能有机地结合为一个整体。上述两种情况,均要求解决应用系统间数据和信息的互通、互用问题。 如上图所示,原来的典型处理方法是需要一个个直接的“点对点”的数据链接,并且需要定制开发以实现系统之间的“会话”。随着新系统的不断增加,直接的定向连接和定制开发的情况会急剧增加,这最终将成为信息流动和系统维护的瓶颈。 在数据交换领域中,没有标准的部落式交换的代价是高昂的,相同的数据分析处理模块在很多应用中被重复地撰写,可能只是为了将某一数据源的数据转换到各个不同的目标数据源中去。由于没有中间标准,各个系统的实现人员也几乎没有可能将代码重用,昂贵的数据交换代价使得数据源只能散乱孤立地存在。 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通用的、分布式的数据集成平台,用以解决电子政务实施过程中对于基于异构数据平台上的数据无法进行有效交流和沟通的问题。“大汉网络数据交换平台”就是解决该类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案。

“大汉网络数据交换平台”能够为需要数据集成的应用提供数据服务,解决数据从何而来,哪个应用对其感兴趣,以及如何被每个系统使用的问题。“大汉网络数据交换平台”通过把信息提供者和消费者隔离,来构建灵活的系统,使得这些系统不会受到数据的物理位置的影响,也不会受到需要存取数据信息的应用个数的影响,对于每一个系统就不需要进行特别的定制处理,就可以在系统之间实现信息的集成了。 “大汉网络数据交换平台”通过一个集成框架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为开发人员提供一组标准接口(适配器)来实现这个方案。 “大汉网络数据交换平台”主要功能为:各应用系统数据的抽取或加载;交换数据通过交换平台完成数据的交换传输;各应用系统交换数据的比对、整理。各应用系统仅需负责确定本系统参与交换的数据,而不必关心数据库之间数据的传送。 二、系统设计 1.设计原则 数据交换平台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设计原则: 不影响现有或其它相关信息系统的使用和信息安全。 采用先进成熟、稳定的技术和软硬件平台。 坚持开放性,易于技术更新。 采用国际通用标准,便于和国际接轨,易于系统扩展及升级。 建立一个坚实的系统应用平台,便于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技术易于更新,网络及业务规模可以逐步扩展。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物联网安全现状分析及解决策略

《信息安全概论》 大作业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班级: 学号: 姓名: 教师评语: 教师签名

物联网安全现状分析及解决策略 哈尔滨工程大学 摘要:随着物联网产业的兴起并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安全问题也映入眼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安全威胁,必将制约着物联网的发展。本文对物联网正面临的安全威胁给出了细致地分析,并且针对这些的安全问题给予了一定的解决策略。 关键字:安全威胁策略物联网 近几年来,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多种接入网络以及智能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物联网作为一个新科技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并不断地在各行各业中得以推广应用。物联网连接现实物理空间和虚拟信息空间,其无处不在的数据感知、以无线为主的信息传输、智能化的信息处理,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与国家安全、经济安全息息相关,目前已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在未来的物联网中,每个人拥有的每件物品都将随时随地连接在物联网上,随时随地被感知,在这种环境中,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隐私性,防止个人信息、业务信息和财产丢失或被他人盗用,将是物联网推进过程中需要突破的重大障碍之一。因此,实现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是物联网大规模应用的必要条件,也是物联网应用系统成熟的重要标志。 1、物联网面临的安全威胁 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互联网的安全问题早已被人们重视并采取各种措施来防止信息的丢失,物联网也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安全问题,物联网将经济社会活动、战略性基础设施资源和人们生活全面架构在全球互联网络上,所有活动和设施理论上透明化。物联网的特点是无处不在的数据感知、以无线为主的信息传输、智能化的信息处理。由于物联网在很多场合都需要无线传输,这种暴露在公开场所之中的信号很容易被窃取,也更容易被干扰,这将直接影响到物联网体系的安全。物联网规模很大,与人类社会的联系十分紧密,一旦遭受攻击,安全和隐私将面临巨大威胁,甚至可能引发世界范围内的工厂停产、商店停业、电网瘫痪、交通失控、工厂停产等恶性后果。随着物联网的不断发展与应用,其自身所隐藏的安全问题日渐显现出来。除了面对传统TCP/IP网络、无线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等的安全问题之外,物联网自身还存在着大量特殊的安全问题。从终端节点到感知网络、通信网络,从应用层面到管控层面,以及一些非技术层面的因素都关联和影响着物联网的安全问题。 1.1 终端节点层面 由于物联网应用的多样性,其终端设备类型也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传感器节点、RFID 标签、近距离无线通信终端、移动通信终端、摄像头以及传感网络网关等。相对于传统移动网络而言,物联网中的终端设备往往处于无人值守的环境中,缺少了人对终端节点的有效监控,终端节点更具有脆弱性,将面临更多的安全威胁。 1.2 感知层安全问题 感知层的任务是全面感知外界信息,该层的典型设备包括RFID 装置、各类传感器( 如红外、超声、温度、湿度、速度等)、图像捕捉装置( 摄像头)、全球定位系统(GPS)、激

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交换规范(2019年版)

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交换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交换采用数据接口规范,规定了平台数据交换范围与格式、交换方式与流程、交换管理等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指导国家级与省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交换接口设计,以及交换体系的建立和管理工作,适用于规范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采集、传输、存储等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WS/T303-2009卫生信息数据元标准化数据规范 WS/T305-2009卫生信息数据集元数据规范 WS363-2011卫生信息数据元目录 WS365-2011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基本数据集 WS372-2012疾病管理基本数据集 WS373-2012医疗服务基本数据集 WS374-2012卫生管理基本数据集 WS375-2012疾病控制基本数据集 WS376-2013儿童保健数据集 WS377-2013妇女保健基本数据集 WS445-2014电子病历基本数据集 WS/T447-2014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技术规范 WS/T448-2014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技术规范 WS/T482-2016卫生信息共享文档编制规范 WS/T483-2016健康档案共享文档规范 WS/T500-2016电子病历共享文档规范 WS/T502-2016电子健康档案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标准符合性测试规范

WS537-2017居民健康卡数据集 WS538-2017医学数字影像通信基本数据集 WS539-2017远程医疗信息基本数据集 WS541-201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数据集 WS542-2017院前医疗急救基本数据集 WS374.1-2012卫生管理基本数据集第一部分:卫生监督检查与行政处罚WS374.2-2012卫生管理基本数据集第二部分:卫生监督行政许可与登记WS374.3-2012卫生管理基本数据集第三部分:卫生监督监测与评价 WS374.4-2012卫生管理基本数据集第四部分:卫生监督机构与人员 WS541-201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数据集 WS/T546-2017远程医疗信息系统与统一通信平台交互规范 GB/T22611-2003个人基本信息分类与代码第1部分:人的性别代码 GB/T22612-2003个人基本信息分类与代码第2部分:婚姻状况代码 GB/T3304中国各民族名称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 GB/T4761家庭关系代码 GB/T4658学历代码 GB/T6565职业分类与代码 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2659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 GB/T21062.4-2007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4部分:技术管理要求 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原卫生部2009年 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原卫生部2009年 3术语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居民、个人、患者resident,person,patient 通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获取和接受服务的个体。在本标准中这些术语可互换使用。 3.1.2

xml数据交换安全解决方案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效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个人通过网络从事其相关活动,基于网络的数据交换和业务协作越来越频繁。XML作为一种用来描述数据的标记语言,具有对数据进行统一描述的强大功能;同时可扩展性、结构化语义以及平台无关性的特点充分满足了互联网和分布式异构环境的需求,成为网络数据传输和交换的主要载体,有力地推动了电子商务等网络应用的发展。 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由于资源的共享性和互操作性,互联网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安全威胁,如信息窃取、恶意欺骗、伪装、非法修改以及各种扰乱破坏等。针对网络的信息安全问题,人们提出了一些安全措施,比如安全套接字(SSL)、IP层安全标准(IPSec)、安全/多功能因特网邮件扩展(S/MIME)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网络信息安全的困境。随着XML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深入发展, XML语言自身具有的结构化特征,对数据信息安全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如XML加密解密、XML数字签名和确认、XML文档局部数据的安全性要求等,这些是现有的安全技术和协议无法做到的。 1、基于XML数据交换的安全问题 在开放环境下进行XML数据交换,确保信息的安全性是XML应用顺利开展的首要条件。没有可靠的安全控制体系,重要文档和敏感信息的明文存储和传输都是非常危险。 数据交换涉及的安全性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身份验证:要求数据交换双方的身份可鉴别,防止第三者假冒。 2、访问控制:对不同的用户,能控制其对数据的访问权限。 3、数据的机密性:防止未授权的用户窃取数据。 4、数据的完整性:确认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没有被篡改。 5、非否认服务:保证收发双方无法否认已接收或发送数据这一事实。 由于XML文档的结构化和可读性,对来自外部的数据交换请求或访问请求,首先必须有相应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机制;其次, XML数据经常作为公文或流程数据,以合作的形式流转,因此需要有细粒度的加密和签名支持;另外,针对XML应用系统的特性,必须有相关的密钥管理设施为用户提供密钥管理。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建立一个可信任的网络环境,保证基于XML数据交换活动中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鉴别性、不可伪造性和抗抵赖性。 2、XML安全标准概述 为了促进上述问题得解决,推动XML应用和安全服务的发展,国际标准化组织W3C和OASIS提出了一系列新的XML安全服务标准,来为以XML作为数据交换载体的应用提供安全性保障。这些标准包括:XML加密(XML Encryption)、XML数字签名(XML Signature)、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试题及答案 ()

继续教育《物联网技术与应用》试题及答案 亲测80分以上 网上最全的《物联网技术与应用》考试答案,亲测轻松过 80分。 1. (A )针对下一代信息浪潮提出了“智慧地球”战略。 A.IBM B.NEC C.NASA D.EDTD 2. 日本在(C )年提出了 U-JAPAN 战略。 3. 韩国在(C )年提出了 U-KOREA 战略。 4. 2009 年我国推出的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中,用于地震灾区重建的比重占到 (B )。 A.20% B.25% C.28% D.30% 5.2009 年,温家宝总理提出了(D )的发展战略。 A. 智慧中国 B. 和谐社会 C. 感动中国 D. 感知中国 6. 《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讲话发表于(B )年。 7. 近百年来, 人类社会总共经历了 (B ) 次里程碑式的科技革命。 A. 二 B. 三 C. 四 D. 五 8. 第三次科技革命就是以(A )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 A. 电子信息 B. 生物转基因 C. 空间技术 D. 超级浮点计算 9. 物联网的全球发展形势可能提前推动人类进入“智能时代” , 也称 (D ) 。 A. 计算时代 B. 信息时代 C. 互联时代 D. 物连时代 10. 射频识别技术属于物联网产业链的(A )环节。 A. 标识 B. 感知 C. 处理 D. 信息传 送 11. 作为物联网发展的排头兵,(A )技术是市场最为关注的技术。 A. 射频识别 B. 传感 器 C. 智能芯片 D. 无线传输网络 12. (D )被成为下一个万亿级的信息产业。 A. 射频识别 B. 智能芯片 C. 软件服务 D. 物联网 13. 除了国内外形势的发展需求之外,(C )也推动了物联网快速发展。 A. 金融危机蔓延 B. 其他领域发展乏力 C. 技术逐步成熟 D.风投资金关注 14. 条形码诞生于 20 世纪(B )年代。 15. 条形码只能够适用于 (A) 领域。 A. 流通 B. 透明跟踪 C. 性能描述 D. 智能选择

基于XML的数据交换

实验一基于XML的数据交换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本实验,使学生能够了解基于XML数据交换的基本原理 (2)掌握基于SQL Server进行XML数据发布的方法 (3)掌握基于XML数据交换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要求 (1)基于HTTP实现基于SQL Server的查询(结果以XML格式返回) (2)使用ADO实现基于SQL Server的数据交换 三、实验环境 实验环境:配置有windows记事本、写字板或XMLSpy 2006开发环境、IIS、SQL Server开发环境的计算机设备 四、实验原理 1、利用关系数据库发布XML数据 2、发布为XML格式的数据可以进行交换 实验步骤 (1)配置IIS服务器:建立用于映射虚拟目录的文件夹;创建通过IIS访问的数据库;配置虚拟目录。 (2)使用HTTP查询SQL Server 直接在浏览器地址输入带有查询语句的URL,以对SQL Server数据库执行查询操作,并将查询结果返回到浏览器中,如图所示 (3)查询SQL Server 2000 pubs数据库中的Astock_cus表内容,并以XML格式返回http://localhost/sqliis?sql=select * from Astock_cus for xml auto&root=A_H_stockinfo http://localhost/sqliis?sql=select * from Astock_cus for xml auto,elements&root = A_H_stockinfo

(4)返回结果还可包括schema内容 http://localhost/sqliis?sql=select * from Astock_cus for xml auto,xmldata,elements &root=A_H_stockinfo&outputencoding=gb2312 (5)首先建立一个数据查询界面,它由HTML网页实现;当点击查询界面中的执行按钮时,查询语句作为参数被传送至服务器端调用一个ASP程序来处理,该程序通过ADO 接口与指定数据库联接,执行查询语句,并按XML格式将查询结果返回到客户端浏览器中

物联网技术标准答案

单选题 1、物联网得英文名称就是(B) B、Internet of Things 2、(D)首次提出了物联网得雏形 D、比尔、盖茨 3、物联网得核心技术就是(A) A、射频识别 4、以下哪个不就是物联网得应用模式(C) C、行业或企业客户得购买数据分析类应用 按照部署方式与服务对象可将云计算划分为(A) A、公有云、私有云与混合云 将基础设施作为服务得云计算服务类型就是(C) C、PaaS错误:改为B、IaaS 7、2008年,(A)先后在无锡与北京建立了两个云计算中心 A、IBM 8、(A)实施方案拟定了在未来几年将北京建设成为中国云计算研究产业基地得发展思路与路径 A、祥云工程 9、智慧城市就是与相结合得产物(C) C、数字城市物联网 10、可以分析处理空间数据变化得系统就是(B) B、GIS 11、智慧革命以(A)为核心 A、互联网

12、迄今为止最经济实用得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就是(A) A、条形码识别技术 13、以下哪一项用于存储被识别物体得标识信息?(B) B、电子标签 14、物联网技术就是基于射频识别技术发展起来得新兴产业,射频识别技术主要就是基于什么方 式进行信息传输得呢? ( B) B、电场与磁场 15、双绞线绞合得目得就是 (C ) C、减少干扰 16、有几栋建筑物,周围还有其她电力电缆,若需将该几栋建筑物连接起来构成骨干型园区网,则采用(D )比较合适? D、光缆 17、下列哪种通信技术部属于低功率短距离得无线通信技术? ( A) A、广播 18、关于光纤通信,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 (A ) A、光在光导纤维中多次反射从一端传到另一端 19、无线局域网WLAN传输介质就是(A) A、无线电波 20、蓝牙就是一种支持设备短距离通信,一般就是( B)之内得无线技术。 B、10M 21、关于ZIGBEE得技术特点,下列叙述有错得就是(D) D、网络容量大改为:C、高速率 22、我们将物联网信息处理技术分为节点内信息处理、汇聚数据融合管理、语义分析挖掘以及(A )四个层次。

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信息交换与共享技术规范(验收稿)

应指技装〔2012〕24号附件5 安全生产应急平台 信息交换与共享技术规 (试行)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二〇一二年八月

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信息交换与共享技术规 (试行) 1围 本技术规提出了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信息交换与共享体系架构、技术实现式、信息交换与共享系统的技术要求、数据接口规和数据交换共享容。 本技术规适用于规划设计和建设各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应急平台之间,以及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与政府应急平台、安委会成员单位应急平台、企业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共享系统。 2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7408-1994 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 GB/T 18793-2002 信息技术可扩展置标语言(XML)1.0 GB/T 21062.1-2007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1部分:总体框架 GB/T 21062.2-2007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2部分:技术要求 GB/T 21062.3-2007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3部分:数据接口规 GB/T 21062.4-2007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4部分:技术管理要求

3术语及定义 3.1 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信息交换 信息交换是指独立于具体应用,与具体应用耦合关系松而清楚,不随应用的变化而变化,保证数据可靠传输和安全传输,提供统一接口规,实现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与不同部门异构系统之间不同格式数据的交换。 3.2 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信息共享 信息共享指各级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之间,或与政府应急平台、安委会成员单位应急平台、企业应急平台等不同层次、不同部门的应急平台系统间,信息和信息产品的交流与共用。 3.3 前置机 前置机是一种以数据交换为基础的中间交易设备,它实现的主要功能有网络通信、数据认证、数据格式转换、数据流水记录、数据预处理、数据监控和数据统计等。 3.4 服务接口 服务接口是指各级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之间以及与其他不同层次、不同部门应急平台系统或人之间的共享边界。 4信息交换与共享体系 4.1概述 信息交换与共享在整个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本级安全生产应急平台通过信息交换与共享系统抽取及共享下级安全生产应急平台提供的

物联网技术基础及答案

3)?物联网在智能电网中不能用于( b )。 ?(A)?输变电线路检测与监控(B)?虚拟化??(C)配用电管理??(D) 变电站状态监控 4)?以下关于广域网主要技术特征得描述中错误得就是(b). (A)?广域网就是一种公共数据网络?(B)?广域网研究得重点就是互联网接入技术?(C)?广域网(W AN)又称为远程网?(D)?覆盖得地理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13)以下关于云平台特点得描述中错误得就是( a). (A)云平台就是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得核心组成部分(B)?管理着数量巨大得底层物理资源(CPU、存储器与交换机) (C)以虚拟化技术来整合一个或多个数据中心得资源,屏蔽不同底层设备得差异性(D)?以一种透明得方式向用户提供包括计算环境、开发平台、软件应用在内得多种服务 14)以下(d )不就是智能交通得特点. ?(A)安全得交通?(B)?可视得交通(C)?高效得交通??(D)无约束得交通 15)以下关于物联网网络层特点得描述中错误得就是(b)。 ?(A) 物联网网络层设计得重点要放在如何保证网络通信得安全性上??(B)互联两个异构网络得就是一种叫做“路由器”(router)得网络设备??(C)?物联网得网络层一般采用得就是异构网络互联得结构??(D) I P网与非IP网互联需要采用协议变换得方法实现 16)以下关于EPC研究与物联网关系得描述中错误得就是(b )。 (A)EPC研究得内容就是编码体系、EPC射频识别系统与EPC信息网络系统??(B) EPC研究就是由Auto-ID实验室完成得(C)?EPC研究描述了物-物互联得物联网得概念?(D)?基于EPC得物联网需要增加得基础设施就是DNS与EPCIS服务器体系17)以下关于ITU与《物联网》研究报告得描述中错误得就是(a). (A) 从1997~2005年,ITU共发布了5份“ITU InternetReports"研究报告?(B) 1997年9月ITU发布得研究报告就是《挑战网络:电信与互联网》?(C)?2005年11月发布得研究报告就是《物联网》(D) 2001年9月发布得研究报告就是《移动互联网时代》 18)以下关于ITU发布得《物联网》研究报告得描述中错误得就是(b)。 (A) 研究报告中物联网得英文表述就是“Internet of Things”??(B)通过局域网能够实现物与物之间得信息交互,形成无所不在得“物联网”(C)?RFID、传感器、智能嵌入式技术以及纳米技术将会在物联网中广泛应用??(D) 世界上小到钥匙、手机,大到汽车、楼房都可以嵌入RFID芯片或传感器芯片 19)以下关于智慧地球得描述中错误得就是( b). ?(A)?IT产业下一阶段得任务就是将传感器嵌入与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等各种物体中??(B)智慧地球特别强调物体之间得实时感知能力?(C)?将物联网与现有得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得整合(D)?智慧地球=互联网+物联网 20)以下哪个不属于IBM提出得六大智慧行动领域(a )。 ?(A)?智慧军事(B)?智慧城市(C)智慧电力(D)智慧银行 21)以下关于欧洲物联网发展得阶段任务得描述中错误得就是(b )。 ?(A)第四个阶段主要任务:实现人、物、服务与网络得深度融合?(B) 第二阶段主要任务:完成传感网与RFID全部产业标准制定,实行部分网络得融合? (C)第一个阶段主要任务:基于RFID技术,实现局部得应用(D) 第三阶段主要任务:具有可执行指令得RFID标签广泛应用,物体进入半智能化 45) EPoSSL预测物联网发展得第四个阶段得开始时间就是(c )。

数据交换共享整合系统平台技术方案

数据交换共享整合协同平台设计

整合协同平台的主要功能是从其它子系统中提取共享数据,并对多来源渠道的、相互不一致的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处理;基于数据字典对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进行组织,以保证数据间关系的正确性、可理解性并避免数据冗余;以各种形式提供数据服务,采用分层次的方法对各类用户设置权限,使不同用户既能获得各自所需要的数据,又能确保数据传输过程的安全性及共享数据的互操作性和互用性;维护基础信息、动态业务数据以及系统管理配置参数;支撑系统的网络构架、信息安全、网络管理、流程管理、数据库维护和备份等运维能力。整合协同平台根据功能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基础数据和共享数据的交换服务和路由流程管理,该部分是交换平台的基础,包括:静态交换数据、动态交换数据、图形数据及表格、统计资料等属性数据。 第二部分,各子系统之间的接口实现,根据事先制订好的规范、标准,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传输操作。在接入中心平台时,应按系统集成要求设计系统结构,各类数据接口遵循系统集成规范。

第一章中心平台设计 1.1 平台功能结构 整合协同平台服务器是公共基础平台的核心部分,XMA整合协同平台提供一整套规范的、高效的、安全的数据交换机制。XMA整合协同平台由部署在数据中心和各业务部门的数据交换服务器、数据接口系统共同组成,解决数据采集、更新、汇总、分发、一致性等数据交换问题,解决按需查询、公共数据存取控制等问题。 各业务子系统都要统一使用XMA整合协同平台进行数据交换。数据中心统一管理和制定数据交换标准。各业务部门通过数据级整合或者应用级整合通过XMA 整合协同平台向数据中心提供数据,也通过XMA整合协同平台访问共享数据。 XMA整合协同平台的基本功能如下: 共享数据库的数据采集、更新、维护。 业务资料库、公共服务数据库的数据采集。 提供安全可靠的共享数据服务。 业务部门之间的业务数据交换。 结合工作流的协调数据服务。

物联网概论标准答案

第 1 章习题 一、选择题 1. “智慧地球”是由_____B______公司提出的,并得到奥巴马总统的支持。 A) IntelB) IBM C) TID) Google 2. RFID 属于物联网的_____D______层。 A) 应用B) 网络 C) 业务D) 感知 3. 物联网有四个关键性的技术,_____B______能够接收物品“讲话”的内容? A) 电子标签技术B) 传感技术 C) 智能技术D) 纳米技术 4. 下列哪项不属于在物联网存在的问题_____A______。 A) 制造技术B) IP 地址问题 C) 终端问题D) 安全问题 二、填空题 1. 物联网的理念是基于__互联网___、___射频识不技术(RFID)__、____电子代码(EPC)_,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

用___射频识不技术__、___无线数据通信技术_等,构造一个实现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实物互联网,即物联网。 2. 中国的第一个提出建设物联网都市是___无锡_。 3. 物联网包含体系结构有三层,分不是__感知层_、___网络层_和___应用层___。基 于应用服务设想,物联网能够分为感知、传输、支撑、应用四大部分,其中感知和传输属于 硬件系统中的___感知层__和____网络层__,感知层和网络层,支撑和应用属于软件系统中的___应用__应用层。 4. 物联网的显著特点是__技术高度集成_、____学科复杂交叉_和___综合应用广泛__。 5. 物联网,较直接地讲,确实是把世界所有的物体连接起来形成的网络,其关键技术有 ____ RFID_、___传感技术_、___无线网络技术__和___人工智能技术__,其核心是___智能技术__,能让物品“开口讲话”的是__RFID__。

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建设

顺德区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建设(SD09050) 采购内容及技术要求 一、现状 我区于2005年开发完成数据共享和交换平台,并于2008年对系统进行更新升级,进一步完善了系统的功能。平台目前运行在区信息中心机房,有公安局、计生局两个节点与之相连,运行正常。 二、建设目标 本项目建设目标是:调研业务部门的数据共享需求,编写《广东省顺德区数据共享规范与接口标准》和《顺德区政府资源目录》;开发和完善数据共享平台系统;建设顺德区数据共享资源体系,推进数据的共享和综合开发利用;实现顺德区各部门信息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使数据共享平台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支撑和服务平台。 三、建设内容 本次建设内容分为三部分: 1)对政府重要职能部门开展调研 完成对12个政府重要职能部门数据集成方面的需求调研,完成以数据共享、交换和整合需求的梳理和分析。 2)数据共享规范与标准接口和政府资源目录建设 通过调研业务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需求,编写《广东省顺德区数据共享规范与接口标准》和《顺德区政府资源目录》,并逐步完善。 3)数据共享平台开发和完善 提供数据发布、目录维护、系统配置等界面,增强系统易用性;改善数据传输性能,支持不同级别数据量的应用系统的数据传输;集成数据共享申请、申请审核、数据共享目录编制等业务功能;实现全区、区与市之间的数据共享;增加共享数据分析统计功能,监控共享数据的访问量、数据状态、共享数据业务办理状况等。

四、建设原则 (一)开放性 数据源和目标数据可以是文本文件、Excel文档、Word文档、XML文档。通过JDBC、ODBC支持所有JDBC和ODBC数据库,并为部分主流数据库提供了专用的数据库接口。目前应该满足Sybase、Informix、Oracle、DB2、SQL Server等异构数据库双向数据传输的需求,根据实际情况还可以进行扩展。 整体开发遵循J2EE平台标准和XML交换标准,有良好的平台兼容性。可以应用于Windows、Linux和Unix系统。 (二)安全性 数据中心的安全非常重要,因此必须要做好系统的安全设计,防范各种安全风险,确保数据中心能够安全可靠的运行。同时数据中心必须采用成熟的技术和体系结构,采用高质量的产品,并且要具有一定的容灾功能。 (三)实用性 完善友好的定制开发环境支持不同技术层次使用者的使用要求。安装简易,使用简单,有完善的系统参数配置工具和管理控制台。 (四)可伸缩性 可以合理地定制数据共享交换方式。根据不同类型业务特色和技术要求特点,量身定制相应的数据交换解决方案。 (五)可扩展性 能够方便的加入交换节点以及增加交换共享服务。能够根据需要,通过增加硬件配置的方式对交换平台进行扩容。 (六)相对独立性 根据数据共享平台的目标定位,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和运作必须保持业务系统的相对独立性。为此采用松散耦合方式,通过在业务部门统一配置部门端数据共享交换管理系统(代理)实现数据资源整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