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the 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几个难题guide download

the 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几个难题guide download

the 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几个难题guide download
the 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几个难题guide download

社会发展理论研究

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几个难题

何中华

内容提要 可持续发展观隐含着两个基本假定:一是发展应当是无代价的,至少不能危及后代人的发展能力和机会;二是人们必须能够事先充分地预见自己行为后果的潜在效应和延迟效应。正因此,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实践的和理论的难题。在实践上,市场化和工业化培养了人们的贪婪动机和征服手段,从而危及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关系的和谐;在本体论上人类对生态系统的介入和人的自我中心化、在认识论上人类对自身实践后果及其效应的不可充分预测性、在伦理学上“零和博弈”关系造成的“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的困难、在经济学上资源和环境价值的不确定性及其造成的不可计量性使可持续发展遇到了非常棘手的理论难题。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实践难题 理论难题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最新的发展观和发展战略提出后,已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它不仅已成为许多国家选择发展目标和制定发展规划的基本理念,而且已成为各国学者从事发展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然而,从目前的情况看,人们大都把研究的重点集中放在可持续发展“如何可能”的问题上,却忽略了对可持续发展本身所赖以成立的前提进行深入的反省。其实,当前需要进一步追问的恰恰是可持续发展“是否可能”的问题。它无疑要比可持续发展“如何可能”更为紧迫也更为棘手。人们把它当作一个无需清算的自明的规定,乃是一种误解。因为它本身的合法性尚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一个耐人寻味的事实是,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首脑一致确认可持续发展战略。但5年之后,在纽约召开的联合国特别大会检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执行情况时,人们却发现情况并不能令人乐观,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未能充分履行他们就可持续发展所作出的承诺。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其原因固然很多,如发达国家既得利益的限制,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所难以逃避的环境代价,不同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但不容否认,可持续发展本身的可能性问题未能得到彻底反省,无疑是其中的一个学理上的原因。

为此,我们有必要揭示并正视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基本难题。因为在一定意义上,对这些难题的追究和探讨本身,就是对可持续发展之所以可能的前提的清算。当然,由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和研究的不成熟,本文只限于提出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问题的解决,将有待于更深入更透彻的研究和社会发展实践本身的成熟。

按照目前通行的观点,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那种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他们需要的能力和机会构成威胁和危害的发展。这个定义实际上隐含着两个基本预设:第一,合理的发展必须是一种无代价的发展,或者更准确地说,它应当是不以牺牲未来发展能力和发展机会为代价的发展。第二,人们对发展本身所带来的实践后果及其潜在

 天津社会科学 2000年第1期

效应必须在事先具有充分的预见能力。人们要在实际操作中真正贯彻可持续发展观,首先就必须满足这两个基本预设的要求。否则,可持续发展就只能是一句空话。然而,恰恰在这方面,可持续发展遇到了深刻的难题。

首先,无代价的发展是否可能?这取决于三个问题:一是人的实践活动是否必然干预(干扰)自然生态系统,这种干预是否必然危及生态平衡?二是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人们能否在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上超越“零和博弈”关系的限制,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三是在发展过程中作出选择和权衡时,“所得”与“所失”之间是否具有可比性,又如何加以比较?其次,人们能否充分预见发展的实际后果及其带来的潜在影响?这也取决于三个问题:一是“未来”能否由“过去”充分地决定?二是实践后果是否在根本上等价于决定它的理论背景和主观期待?三是人作为主体能够扮演“拉普拉斯妖”式的角色,从而充当全知全能的预测者吗?正是在这些问题上,可持续发展在实践层面和理论层面都遇到了一系列困境。现分别说明如下:

一、实践上的难题

工业化和市场化乃是现代化在经济层面上的基本特征。对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来说,工业化和市场化都是不可逾越的阶段和内在环节。如果说市场化诱发并强化了人们的贪婪动机,那么工业化则为人们满足这种动机提供了有效手段。因此,在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首先将不可避免地遇到这一实践层面的挑战。

从亚当?斯密开始,以研究商品经济及其运作为对象的经济学,总是以“经济人”作为最基本和最原始的假定。直到现代西方经济学仍然如此。尽管对“经济人”的假定有所修正,例如开始认识到这一假定的局限性,但却并未从根本上影响这一假定的基本内涵和前提性地位。可以说,“经济人”假定构成自斯密以来经济学贯串始终的根本预设。一般地说,“经济人”假定包含两层规定:一是作为利己动机至上的人格,它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二是作为具有理性能力的主体,它又能够权衡利弊得失,从而作出最优选择。其中,前者是根本的,它是目的的规定;后者则是从属的,乃是手段的规定。这一“经济人”假定,从逻辑上注定了市场经济主体的无限的贪欲之本性。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中,就已经揭示了商品经济对人的贪欲的诱发和强化的关系。他指出:“世人对财富没有止境的观念是从这个第二类的致富方法(即亚氏所谓的‘获得金钱的技术’——引者注)引出来的。”在亚氏看来,商品经济这种“非必要的致富方式”,必然使人产生这样的心理:“生活的欲望既无穷尽,他们就想象一切满足生活欲望的事物也无穷尽”①

欲为核心的市场逻辑中,一切能够满足人们欲望的对象,都只能沦为手段和工具的规定。对此,马克思作了明确的揭示。他说:资本主义“以前的一切社会阶段”由于市场机制在人类社会中尚未占统治地位,因而还表现为“对自然的崇拜”。“只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然界才不过是人的对象,不过是有用物;它不再被认为是自为的力量;而对自然界的独立规律的理论认识本身不过表现为狡猾,其目的是使自然界(不管是作为消费品,还是作为生产资料)服从于人的需要。资本按照自己的这种趋势,……又要克服把自然神化的现象”②。“资本主义”固然不等于“商品经济”,但它们毕竟在历史上具有一种发生学联系。而且,马克思也总是把商品经济看作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和典型形态。马克思指出:“在私有财产和钱的统治下形成的自然观,是对自然界的真正的蔑视和实际的贬低。”③因此,商品经济所固有的市场逻辑,必然使自然界面临“祛魅”的命运。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在人与人的关系维度上,市场逻辑所内蕴的“零和博弈”关系带来的贫困问题,从另一方面限制了发展的可持续性。我们知道,商品经济的最基本的规律就是“价值规律”。它一般被表述为: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作为同个别

 社会发展理论研究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48~449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393页。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25、29页。

劳动时间相对称的概念,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社会正常生活条件和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及强度下,生产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由此决定了凡是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耗费,就不可能在商品交换中得到补偿,从而表现为亏损;相反,凡是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耗费,由于商品是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予以补偿,它在得到补偿的同时还将获得赢利。在这里,“所得”恰恰等于“所失”;而且,“所得”与“所失”互为因果。这正是典型的“零和博弈”关系。当然,在市场交换关系中,不仅存在“零和博弈”,而且存在非“零和博弈”。前者体现着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后者则体现着共存共荣的“合作”关系。但是,后者的存在虽然往往掩盖着前者,但却不足以抵消前者。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市场逻辑所内含的“零和博弈”关系的存在。市场经济的“零和博弈”意味着:“增加这个人的份额(或者称之为生活水平)往往牵连到减少另一个人的份额,而且就世界范围来说,在有些国家里,情况也是这样。在一个国家里,就个人或团体来说,情况同样如此。”①社会发展研究中的“依附理论”,就充分地揭示了这种“零和博弈”所带来的穷国对富国的依赖关系。所以,正如默勒尔所指出的:“社会分化为少数富人和多数穷人,这是唯利是图的自由市场经济的逻辑结果。”②

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所谓“帕累托最优”理论表明,在市场经济过程中,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又不使别人的现状变坏;而这一状态也就是最有效率的状态③。这意味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己”与“损人”之间具有内在相关性。也就是说,它们互为因果,无法相互剥离开来:“利己”恰恰是由于“损人”,反之亦然。贫富两极分化在全球市场化进程中的日益尖锐化,正是帕累托效应在实证层面上的表现。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最新报告披露:目前世界范围内的贫富两极分化空前严重。在过去的10年间,全世界最富有的20%的人口和最贫穷的20%的人口的收入比例从60∶1扩大到74∶1。而世界上3位大富豪的财富,已超过了35个最贫穷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之和,也就是超过了其6亿居民的收入总和④。贫困与生态危机和环境恶化之间具有一种内在的因果联系。在满足最起码的生存需求同保护生态环境发生冲突时,满足生存需求无疑将被置于至上地位。

另外,市场经济的博弈性对责任主体的遮蔽和责任本身的消解,也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构成直接的威胁。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市场经济就是一种博弈经济。商品交换行为及其结果归根到底乃是参与双方相互博弈的产物。这就必然模糊行为人与行为过程及其最终结果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从而决定了行为人有可能逃避他作出的选择所应担当的责任。这就很难有效地避免“搭便车”现象的发生。这也是“现代性”面临的基本困境之一。这一情形的存在,实际上也就鼓励了人们最大限度地攫取生态环境带给人们的经济效益,而不必为此承担应有的责任和付出必要的代价。这显然将极大地妨碍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在某种意义上,工业化乃是近代科学技术同市场化进程相结合的产物。工业时代不同于农业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在于它借助于实证科学和技术获得了空前强大的勘天役物的能力。如果说,在农业时代人们的生存方式主要表现为对自然的顺应,那么到了工业时代,人们的生存方式则转变为对自然的控制、支配、驾驭和征服。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了一次历史性的颠倒:在农业时代,由于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的孱弱,自然界成为人类的主宰,人类扮演的是“受虐者”的角色;在工业时代,随着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的空前提高,人类成为大自然的主人,从而由“受虐者”转变为“施虐者”。从“知识就是力量”(培根)到“知识就是权力”(福科),很好地勾画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在工业时代的历史际遇。一般地说,农业时代的人们对自然的利用,并未超出自然生态系统维系自组织状态,从而保持自我修复能力的限度。然而,工业时代的人们对自然的征服及其后果,则完全突破了这种限度。这也正是全球性问题之所以出现在工业化发展的鼎盛时期的一

 天津社会科学 2000年第1期①

④见《齐鲁晚报》1999年7月14日第15版“国际新闻”。

参见高鸿业、吴易风《现代西方经济学》下册,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23页。

C?默勒尔:《“自由”市场经济给妇女带来的“好处”》,载《国外社会科学》1996年第5期。

《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11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2页。

个重要原因。而可持续发展恰恰是针对工业时代所造成的发展的不可持续性而提出的。显然,如果说,市场化和工业化作为现代化在经济层面上的重要特征,从而成为现代化的一个不可逾越的内在环节和阶段,那么就必须面对这样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如何在走向市场化和工业化的过程中,有效地保持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本体论难题

可持续发展隐含着这样的预设:可持续发展必须是一种没有代价的发展,因为任何代价都将危及后代人满足他们需要的机会和能力。然而,这一预设首先在本体论层面上遇到了障碍。

我们知道,只要人类存在,他就必须不断地同外部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以维系自身的生命过程。这是人类赖以存在的绝对前提。也正因此,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就是不可避免的。那么,人类为什么不能像其他物种那样能够与生态系统保持一种天然的、无间的和谐呢?马克思说得好:“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人只有打破他所属的那个物种赋予他的生物学限制,才能把自己“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这种对自然限制的突破,表征为人所特有的创造性和超越性。所以,马克思说,“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证明了人的类本质①。人的创造和超越,决定了文化不过是人对自然疏离的结果。就此而言,文化总是体现着人与自然的距离。人的需要作为文化塑造的产物,它总是以远离自然为其基本特征。正如卢梭所说的:“当自然的需要已经得到满足的时候,意志却还提出要求。”②而“当人类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自然的时候,也就干预了自然选择的过程”③。这种“干预”必然会打破自然界的自在状态,从而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人的任何有目的的行动,都将对他的生存环境产生消极的后果”④。可见,从自然界演化的角度看,人类的诞生不过是一个自然事件;但从人的角度看,它却意味着“人”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楔入”,从而

造成生态环境的“人为”改变。这实质上就是自然界本身的“异己化”。自然界的这种异化,决定了人类的活动必然要付出生态环境的代价。没有任何代价的人类活动是根本不可能的,除非人类不复存在。

同旧的发展观相比,可持续发展观显示了一种人类的非中心化的取向。人们一般认为,传统的发展观之所以造成了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在深层理念上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人的自我中心化倾向。人的自我中心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两个维度上的扩张,导致了人类对大自然的征服、掠夺、攫取和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所有这些,都对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障碍和限制。因此,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从根本理念的层面上彻底摆脱人的自我中心化倾向。然而,正是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遇到了困难。因为可持续发展面临着消解人的自我中心化和认同人的自我中心化的悖论。我们知道,人的自我中心化乃是人的主体性的内在规定,是人的“自我”观念和自我意识赖以确立的绝对前提。离开了这一自我中心化结构,人的“我向性”就无法成立,从而人的自我意识的反省也就不可能。人的自我中心化从根本上预设了“人”的本体地位及一切非人存在者的根本从属性。因此,人的自我中心化乃是马克思所谓的人的“为我关系”得以建立的逻辑理由。既然如此,只要人类仍然是以“人”的方式存在,那么就不可能消解人的自我中心化。

其实,可持续发展并没有真正摆脱人的自我中心化,相反,它不过是一种更隐蔽的人的自我中心化而已。首先,保护环境、改善生态说到底仍然是为了人类本身。其实,之所以提出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恰恰是因为以人的生存需要为参照的。正如E?马修斯所说的:“我们对于保持生态平衡有兴趣,因为那为我们自己的物种之生存和福利是必要的条件。”显然,可持续发展本身的基本预设就隐含

 社会发展理论研究

④F?C?斯米尔诺夫:《生态世界观的转变》,载《学术月

刊》1995年第11期。

M?米萨诺维奇等:《人类处在转折点》,中国和平出版

社1987年版,第19页。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商务印书馆

1962年版,第83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6页。

着人的自我中心化。所以,有人仍把“可持续发展”称之为“人类中心主义”的,或者至少是一种“温和的人类中心主义”①。其次,可持续发展观赖以确立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就是生态伦理学。生态伦理学反映了人们从道德的角度审视生态系统特别是生物存在的要求。它强调一切物种的生存权利的不可剥夺性和平权性。这显然是把伦理关系扩展到了整个生态系统的范围。所谓“伦理”,就是人伦之理,它原本仅仅隶属于人际关系。然而,在生态伦理学的视野内,伦理关系被广义地泛化为整个生态系统中普遍适用的价值尺度。这种“拟人化”的做法,显然是把道德视野和伦理关系“移情”于非人存在之上的结果。而这种“移情”,恰恰是一种典型的人的自我中心化的做法。因为它是把人的“自我”尺度外向地投射到对象世界的结果。这类似于皮亚杰发生认识论所谓的儿童自我中心化的情形,以及文化人类学所揭示的早期人类所普遍存在的“万物有灵论”的现象。

三、认识论难题

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必须充分地预见人类实践活动的后果及其潜在效应和延迟效应。因为只有这样,人们才能据此判断这种实践活动的后果是否影响到后代人满足他们需要的机会和能力,是否危及到发展的可持续性。在此基础上,人们才能对是否采取行动以及如何采取行动作出选择。更为重要的是,生态和环境的不可逆性质决定了人们无法进行一种“试错—调整”模式。这正是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不应再继续沿用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一定意义上,可持续发展乃是基于或本身就是对“未来”的“筹划”。因此,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是‘预防性’行为而不是‘反馈性’行为”②。美国学者K?豪克斯也指出:可持续发展“这一模式要求我们去预测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并避免它们的出现,而不是造成破坏后才去补救”③。由此可见,对未来的充分预测,乃是有效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认识论上的必然要求。从一定意义上说,以往的发展之所以遇到了不可持续性,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未能充分地预见人们的活动后果所致。然而,恰恰是在对实践后果的充分预测问题上,可持续发展遇到了认识论上的根本限制。

诚然,同动物的活动相比,人类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是具有一定的预见能力的。这是人的主体能动性的一种重要的表征和确证。人的实践观念作为主体尺度(表现为对价值目标的自觉确认和追求)和客体尺度(表现为对客观规律所表达的客观可能性空间的自觉把握)内在统一的主观形态,它对人们实践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的确具有某种既规范又预测的作用。然而,人们作为实践活动的主体,其预见能力又是不充分的,因而又是有局限性的。因为人们不可能“全息性”地对未来作出预言。正如恩格斯早已指出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④。恩格斯所说的情形,并不是由于人类认识的不发达造成的,而是由人类实践活动的性质所决定的。无论人类认识如何发达、如何充分,都无法在事先充分地预见实践活动的结果及其潜在效应和延迟效应。

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生成性和开放性,这是它不同于动物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实践的始态和终态之间并不是等价的、对称的、可逆的,而是不等价、不对称、不可逆的。因为它们的关系不是那种由“潜在”到“显在”的预成性的,而是由“无”到“有”的生成性的。在这个意义上,实践的终态总是大于它的始态,终态总是包含着始态所不具有的新的规定。这正是实践活动所特有的创造性和探索性之所在。它使实践在其“事先”与“事后”之间形成了一道“无知之幕”(这里姑且借用罗尔斯的说法),并构成人们充分地预见未来所难以逾越的认识论屏障。也正因此,对于人类实践活动来说,那种由“过去”推知“未来”的归纳推理模式有其致命的缺陷。这正是以往人们的实践活动之所以无法彻底避免导致生态危机的一个重

 天津社会科学 2000年第1期①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17页。

K?豪克斯:《经济发展与环境:风险与机遇》,载美国《交流》杂志1998年1~2期合刊。

《人类处在转折点》,第69页。

转引自《当代西方人类中心主义的环保哲学》,载《哲学与文化》1998年第4期。

要的认识论原因。

以科学实验这一越来越重要的实践活动为例,科学实验就有其自主性。实验结果之所以具有独立于作为背景知识的理论并对理论具有某种判决作用,归根到底就在于它所包含的意义无法被归结和还原为它所负载的理论背景。正如有人所说的:“实验活动不可能被理论活动所囊括,它有其自身的生命”①。尽管科学哲学强调“观察渗透理论”,但科学实验并未因此而丧失自身的自主地位和独立价值,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科学实验及其结果所给出的规定,总是大于指导实验的理论所包含的规定。这是实验具有自身生命的内在理由。

人类实践活动的后果及其潜在效应和延迟效应的不可充分预测性,已经典型地表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方面。海德格尔已经意识到技术给人们带来的超出人们可能预见的后果,他在晚年曾不无忧虑地指出:“技术在本质上是人靠自身力量控制不了的一种东西。”②这也就是所谓的“弗兰肯斯坦”现象③。这种无法控制,首先是由于无法预测。自本世纪60年代末开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逐步开展了“技术评估”(Techno logy A ssess m ent)工作,尽管取得了某些效果,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技术后果的“预警”问题。“技术评估”一般包括事实和价值两个方面。“简单地说,技术评估评判结构是横向层与竖向层(描述性与规范性)的出色综合。因为它必须不断地在描述性与规范性之间进行变换”④。问题在于,在事实和价值两个方面,技术评估都遇到了严重困难。首先,在事实方面,我们在考量技术及其后果时,将难以充分地估价技术的非预期效应,许多技术成果所带来的可能影响甚至远远超出了人们现有的想象力,如本世纪末出现的“克隆”技术的突破及“深蓝”技术的挑战。正如《技术社会》的作者雅克?埃吕尔所指出的:“历史表明,在每项技术的运用中一开始就蕴藏着不可预料的副作用;这些副作用带来了比没有这项技术的情况下更为严重的灾难。”⑤其次,在价值方面,我们在评估技术及其后果时,则将遇到不同价值尺度之间的冲突问题,这种冲突既包括时间的也包括空间的,既有文化的也有传统的。它使得我们在面对一项技术成果进行评价时往往难以作出恰当的抉择。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更严重的环保的问题可能不是我们已知的世界性生态危机,而是新涌现的绿色消费主义(Green Consum eri2 s m)”⑥。之所以会出现这类情况,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近期与远期、表层与深层价值目标的冲突,以及近期目标和表层目标对远期目标和深层目标的遮蔽。

四、伦理学难题

可持续发展观包含着两个基本原则,即在发展机会和发展能力问题上必须体现“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这实质上反映了可持续发展的道德视野和伦理立场。诚然,假如自然资源和发展机会对于人类来说都是无限的,那么就不存在对发展问题进行道德评价和伦理调节的必要。因为在这一前提下,人们所占有的资源和拥有的机会并不需要以牺牲他人的占有和拥有为代价,从而不会产生任何利益冲突。然而,问题在于自然资源和发展机会并不是无限的。今天的人类已经充分意识到:“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而且,“生物圈2号”实验的失败表明,地球为人类所提供的生存环境是无法模拟的。“人择原理”也说明,整个宇宙中适合人类生存的条件是唯一的。不可再生资源又不具有可共享性。自然资源的稀缺性造成了发展机会的排他性。人类需要的无限性同能够满足这种需要的对象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和对立,从根本上决定了在发展问题上进行伦理调节的必要性。恰恰在这个问题上,可持续发展遇到了棘手的道德困境。

首先,从“代内公平”来看,由于自然资源和发展机会的有限性与发展需要的无限性的矛盾,一部分

 社会发展理论研究

⑥参见黎安国《绿色消费:迈向新的现代性》,载《香港社

会科学学报》1996年春季号。

转引自J?里夫金、T?霍华德《熵:一种新的世界观》,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73页。

H?斯考利莫斯基:《技术评估中的认识论问题》,载《清华大学研究生学报》1990年第2期。

F rankenstein系19世纪英国作家M?舍利(Shelley)

写的一部小说中的主人公,他是一位生物学家,制造了一个人形怪物,后来被这个怪物所害。人们以此来比喻自己所创造却又无法控制的事物。

《海德格尔选集》下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304页。

刘文海:《实验有其自身的生命吗?》,载《自然辩证法通讯》1993年第6期。

人对稀缺资源和有限机会的占有,就意味着对另一部分人占有机会的剥夺。这是一种比市场逻辑更深刻、更普遍的“零和博弈”关系。当然,市场逻辑的推行,无疑将进一步强化这种关系。由于自然的、社会的、文化的、制度安排的、个体的原因,“代内公平”的破坏已是一个基本的既成事实。在对自然资源的占有上,据统计,占全球26%的发达国家的人口所消耗的主要资源和能源,却占全球总消耗量的80%以上①。H?戴利指出:“为了使占世界人口6%的美国居民维持他们使人羡慕的消费水平,就需要耗费大约三分之一的世界矿物资源年产量。”②在环境污染方面,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席特普费尔认为主要责任在发达国家。研究表明,全球变暖的直接原因是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续增加,而发达国家是二氧化碳的主要排放者,其排放量占全球排放总量的75%以上。其中美国的排放量就占全球排放总量的23%③。在这一背景下,正如B?里斯所指出的:“如果所有的人都(像发达国家)这样生活和生产,那么我们为了得到原料和排放有害物质还需要20个地球。”④这就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同时提出了一个无法回避的伦理难题:发达国家由于自身的发展消耗掉了大量的资源,从而使发展中国家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发展自身的应有机会,那么发达国家在道义上应当如何对待这种局面?同样地,发展中国家为了尽快摆脱贫困和落后,加速发展自身,就不得不付出环境代价,从而最终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那么它在道德上又何以承担对于整个人类共同命运所担当的义务和责任呢?事实证明,发达国家不可能超越自己的既得利益而放弃进一步发展的机会,来为整个人类的未来利益作出牺牲。发展中国家也面临着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两难选择。

其次,从“代际公平”来看,它同可持续发展具有更直接的关系。因为“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清楚的代际公平的含义;事实上,可持续性一直被定义为代际公平的某种形式”⑤。“代际公平”涉及到稀缺资源在不同代人之间的合理配置的问题。事实上,这并不是一个经济学问题,而是一个伦理学问题。因为经济学至多只能解决资源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如何分布的

技术性问题,但却无法给出如此配置的道德理由。关于资源在不同代人之间应当如何恰当分配的伦理学追问,C?L?斯拜士(Spash)对以往可能的思路做了梳理:(1)除了对下一代人以外,人类对以后的各代没有道义责任;(2)人类对后代有着道义上的责任,但后代的重要性小于当代人;(3)后代应拥有与当代人同样的权利和利益;(4)人类不仅对后代有道义责任,而且后代比当代人更重要⑥。第一、二条思路显然是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悖。而第四条思路“无异于要求穷人向富人送礼”⑦。因此,只有第三条思路才是恰当的,因为它最符合“代际公平”的原则。然而,这条思路所提供的尺度在操作上却面临着重重障碍。第一,对于当代人来说,后代人只是一种可能的存在,他们尚未成为现实的主体。既然如此,那么未来的可能主体由谁来代表?从实际操作上说,它只由当代人代表。但是如此一来,又怎么能够保证当代人不会因为自身既得利益的考虑而牺牲后代的应得利益?第二,不同代的人们之间同样存在着“零和博弈”关系,因为在资源有限和稀缺的前提下,前代人和后代人的“所得”与“所失”相抵为零且互为因果。这是“零和博弈”关系在时间维度上的表现。它使得我们难以解决这样的问题:资源配置在不同代人之间究竟持怎样的比例才是恰当的?其道德平衡点何在?换言之,究竟采取怎样的比例,才能够对于当代人和后代人来说都是恰当的?正是在这一点上,我们很难给予确定。因为如果考虑后代的利益,我们就不能不“让渡”部分当代人的利益;而若考虑当代人的利益,我们又不能不牺牲后代人的发展机会。这就把我们抛入了一个两难选择的尴尬境地。第三,我们只能假定人类会无止境地存在下去,而如此一来,以人类存在的无限性(即无穷大)作为考量的参照,那

 天津社会科学 2000年第1期①

⑦J?泰伊:《21世纪的环境和资源》,载《国外社会科学》

1988年第12期。

转引自章铮《从经济人到可持续性——自然资源经济学基本规范的转变》,香港《中国社会科学辑刊》,1995年夏季卷。

D?皮尔斯等:《世界无末日——经济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第311页。

参见《齐鲁晚报》1996年1月25日第5版。

参见《经济参考报》1999年8月15日第3版。

转引自《熵:一种新的世界观》,第172页。

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96年7月17日“环球信息”节目。

么有限资源的分配份额对于当代人来说则只能无限地趋近于零。按照这种逻辑,当代人对于资源的任何消耗,只要接近零就不符合资源配置的道德原则。这无异于完全取消当代人发展甚至存在的可能性。诚然,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提出了“代际正义”和“储存”的问题,即每代人究竟要为后代储存多少资源在道德上才是恰当的?但是由于罗尔斯正义理论的过分理想性,他的观点很难为我们解决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学难题提供有效的帮助。例如罗尔斯指出:正义的储存原则“就是这样一个问题:即不计时间地同意一种在一个社会的全部历史过程中公正地对待所有世代的方式”①。这种理解显然是过于“乌托邦”了,而且对于上述难题并无任何补益。

五、经济学难题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无论是在市场体制内还是在市场体制外,可持续发展都面临着难以逾越的困难。在经济学看来,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的发生,是由于“外部性”造成的。经济学所谓的“外部性”,是指那些处在市场机制调控范围之外的经济活动及其效应。显然,它反映着市场经济的“盲区”。G?哈丁(H ardin)在60年代提出的所谓“公地悲剧”现象,就是经济“外部性”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哈丁描述的现象是说,有一个公有的牧场向所有的牧民开放,由于畜群是私有的,而且放牧不需要付费,每个牧民都将最大限度地在公有牧场放牧,结果使牧场迅速退化,直至最后被毁灭。这一现象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生态环境危机赖以产生的机制。那么,出路何在呢?环境经济学为我们提供的解决方案是“外部性”的内部化,亦即把外部成本纳入市场机制的调节范围。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明晰产权而推动环境和资源的产业化。问题在于,这种途径是否可行?其实,无论是作肯定的回答还是作否定的回答,最终仍然无法克服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经济学难题。

首先,让我们假设上述方案是可行的,那么就无法回避这样的问题:人们为了资源和环境所支付的成本同他们借此所获得的收益之间的比例如何确定?假如资源和环境的价值定得过高,生产经营者将会因为不经济而放弃对资源和环境的利用,从而极大地阻碍经济的发展。相反,如果资源和环境成本定得过低,生产经营者当然有利可图,但资源和环境代价却不足以获得补偿,从而无法抑制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退化。富有讽刺意味的是,向污染者征收污染费,如果局限于污染者可承受的程度,那无异于向污染者发放污染许可证。这显然难以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的危机。

其次,那种试图把“外部性”内部化的努力,恰恰是忘记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外部性正是由于其内部化的不可能所造成的。正如P?鲍姆等人所指出的:外部性的发生,恰恰是因为公共财富出于制度或技术上的原因,其价值属性无法有效地划归私有而引起的②。因为环境和资源的产业化,有赖于环境和资源的产权明晰。作为财产的归属关系,产权本身无疑只是一种抽象的性质规定,因而无法被直接量化。但它的表达却总是具体的,即必须借助于实体性的存在作为物质承担者,才能确证自身。这就为产权的间接的量化提供了必要的媒介。而且经济学所要求的产权交易也必须使产权成为可量化的。因此,为解决“外部性”所需要的产权明晰,就必须以环境和资源的可计量性为前提。这就遇到了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如何估计和确认环境和资源的价值?

可持续发展观要求人们在评估环境和资源的价值时,不仅应当着眼于它的经济价值,还应当同时着眼于它的非经济价值(如社会价值及生态价值);既要考量它的即时价值(即在现有的市场运作中被确认的价值),还要同时评估其在未来维度上可能具有的潜在价值。这在事实上已经消解了估价环境和资源价值的可能性。按照英国学者P?达斯古柏塔提出的分类方法,资源价值可分为使用价值和选择价值。他指出:估计影子价格的方法“只能使我们估计资源的直接使用价值,……环境资源还具有另一类价值,即由资源未来使用价值的不确定性和使用的不可恢复性所形成的未来选择价值。……未来选择的价值在于,随着时间的推移,(下转第38页)

 社会发展理论研究

②参见戴星翼《环境与发展经济学》,立信会计出版社

1995年版,第125页。

J?泰伊:《21世纪的环境和资源》。

向非人格的社会文化世界,并通过人的“外化”、“物化”乃至“异化”,才能真正成为人的自我肯定自我提升的有力手段。古代中国人的确较少陷入近现代西方社会那种“拜物教”状态,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千里坐官,为了吃穿”的民谚和事实表明,中国人长期滞留在更低层次也更可怜的“物化”困境;中国人也较少像西方中世纪教徒那样完全否定现世生活乃至生命肉体,但礼教和所谓的“天理”对人性的桎梏戕害,中国人源远流长的“乌托邦”情结及狂热偏执的举动,也足以说明我们这个以实用理性为基本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的“务实”民族,同样可以在特定条件下“凌空蹈虚”,上演自欺欺人、自我毁灭的闹剧或悲剧。直到今天,还有许多人用实用主义眼光看待科学和人文,并非常荒唐地让它们服务于“成佛”、“造神”的现代迷信,这也足可以说明,科学精神和现代人文意识还远远没有在我们民族的心灵中扎下根来。而究其根本,则是我们很多人尚未真正理解并确立马克思的生存实践观点,没有“经验”和“超验”这两种视界的合理区分与内在整合。因而,坚持并发展马克思的生存实践思想并建构现代生存哲学,对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尤其是人生哲学的清理和取舍,对于反思和批判地扬弃当代中国人现有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于帮助正处于社会文化转型中的中华民族形成新的生存智慧,选择合理合情的新的生存方式,都是极为重要和十分紧迫的。这就是我们对生存论哲学进行思想史研究得出的最主要结论。

(本文作者:张曙光 华中理工大学哲学研究所教授)

责任编辑:赵景来

(上接第11页)关于资源的使用价值的信息会越来越多。”①因此,一般地说,环境和资源的潜在价值的发现是同时间的延续成正比关系的。既然时间是无限延续的,那么从可能性上说,一定的环境和资源的潜在价值就是无限大的。无价的事物又何以被量化?从正面说,环境和资源的潜在价值无法估量,如一块煤在以前只是被当作燃料,然而在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却可以从中提取出一百多种化学原料;从负面说,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所造成的损失同样难以估量,因为它们在许多情况下往往是不可逆转和不可弥补的。总之,环境和资源的潜在价值在时间参数中趋于无穷大的“放大效应”,使人们对它作出的任何有限估价都将遮蔽其可能的价值,从而在利用和开发它们时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和付出难以弥补的代价。

更为深刻的悲剧在于,这种谋求环境和资源可计量性的努力,将培养一种把环境和资源工具化的取向,从而进一步强化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敌对关系。正如W?赖斯所指出的:“把环境质量问题归属于无所不包的经济核算问题,那就会成为落入陷阱的牺牲品。按照这种思路,结果是完全把自然的一切置于为了满足人的需要的纯粹对象的地位。”②这就不仅因技术操作上的困难而妨碍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而且在观念层面上动摇了可持续发展观根本预设。这种因把环境和资源完全产业化的努力所塑造的理念,打破了天地人一体化的有机整体观念,从而在根本上危及可持续发展观的确立。因为“当我们将环境视为有机的、有其生态系统的或辩证的构成物,而不是视为一个由各种可替换部件组成的笛卡尔式的机器时……这种谋求货币价值的方式往往遭到失败”③。

通过上述若干方面的分析,不难发现,我们选择并实施可持续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因为除了需要探索可持续发展“如何可能”的问题外,首先必须从学理上进一步追问并合理地回答可持续发展“是否可能”的问题。而后者比前者更具有始源性,也更为棘手从而更富有挑战性,但却不容回避而只能面对。

(本文作者:何中华 山东大学哲学系教授)

责任编辑:赵景来

 天津社会科学 2000年第1期①

③D?哈维语,转引自J?B?福斯特《生态与人类自由》,

载《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7年第3期。

W?赖斯:《自然的控制》,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P?达斯古柏塔:《环境资源问题的经济学思考》,载《国外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

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与策略

1.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与策略 1.1关键问题和挑战 可持续设计提出了一套独特的挑战,首先涉及从需要设计队伍方面的不断监督。实际上,建筑师是一旦设计阶段已经完成就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该项目。在某种意义上,这不一定是个好主意,而且在以可持续为中心设计的主题下,这样的做法是特别有问题的。在健康的房地产公司和绿色开发合作社,我们正在不断的使多个学科一体化,这就要求设计队伍积极参与,从设计美学的角度讲,要求建筑和周围环境完全融为一体,在所需要的监督比美学更富有技术性的情况下,尤其如此。 第二组问题涉及到伙伴关系与协作,一些重要的建筑项目需要范围比较广泛的技能,而且他们互相之间是有一定的协作性的。然而,可持续性建筑物会让精美的协作艺术和平常相比更具有精巧和复杂的特点。这一点的一个理由是,从公共政策观点来看,可持续设计师十分理想的,这往往可以使一个新伙伴,也就是公共部门,积极的进入这一混合体。 第二个问题涉及到成本。有好消息称,可持续设计的街区与建筑物的先期费用正在下降。这一点主要是两个因素,第一,由于大制造商进入市场的结果,环境友好建筑的成本正在下降。第二,建设者发现他们可以提供附加的成本,比如,更高性能的窗户玻璃和绝热战略,这样有可能使供暖设备和冷却设备的规模降低50%或更多。虽然成本确实较高,但这种更大的先期投资通常也可以通过增大节能,从而在少数几年之内就可以偿还。此外,在健康的房地产公司和开发合作社,我们相信,由于受到抑制的需求和短缺的供应,绿色建筑物特证明是更有价值的,会赢得更高的租金,也会租出去更快。 另一个问题是哲学性的,就普通观点而言,建筑物的绿色特征应该达到什么要求?对于这个问题有两个学派,一个建筑物需要做的就是通过更高的能效,使用可持续产品与材料等来实现绿色。另一个学派持有更广阔建筑学观点,并且主张建筑物即使教育性的又是功能性的。因此,应当传递一种关于对环境的敏感性的需要的明确的视觉信息,STIE环境设计公司的James Wines 已经设计了一批引人注目的建筑物,提供其绿色的承诺和美学的依据。 1.2 街区可持续设计策略 针对我国的可持续设计的策略针对我国当前存在的情况,根据“三最”目标和原则,建筑可持续设计应采取以下8项策略。

浅析当今世界形势下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形势与政策教育作业 题目浅析当今世界形势下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学院经济贸易学院 班级金融0902 姓名叶宗新 学号 0206 浅析当今世界形势下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入21世纪后,中国创造了全球经济发展的奇迹。加入WTO,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连续十年百分之七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这一连串让人惊讶的成就给中国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08年金融危机、南海纷争、汶川天灾……无一不给中国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 纵观当今世界,各国都在金融风暴的阴影下徘徊前行,有的已经看见曙光而有的却仍在黑暗里艰难摸索。中国率先从这场灾难中挺身而出,以一个巨人的姿态站在世界之巅。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高贵身份被世界所瞩目,也正面临找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依据当前的世界形势,我国当前面临的机遇主要有: 一:世界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给我国带来新机遇。在今年两会召开之际,参会的代表和委员表示,一定意义上,“十二五”是中国的概念,也是全球的概念。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将与世界经济共同发生深刻变化和调整。而两者的调整将处于同一链条,互为动力。世界经济结构深刻调整、发展模式深度转型所形成的‘倒逼机制’,是化解国内

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矛盾的现实需要,也将形成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 二: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加快自主创新带来重大机遇。第一,危机使企业的创新需求更加旺盛。高附加价值、低资源消耗、高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的产品和技术将更受青睐。危机面前只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产品的,基本都无大的风险,企业业绩不降反升。困难和倒闭的是那些低端生产没有创新的企业。南京协和化学公司虽然经营建材原料,但其坚持新品开发,仍使主营业务增长50%%多。第二,危机使企业创新成本大大降低。无论是人员薪资、设备价格、制造费用等都会有明显下降,可以用更低的成本获取更加优质的创新资源。南通恒力集团为新上工业丝项目从国外引进设备,去年不仅价格昂贵而且谈判附加条件苛刻,现在却迅速达成意向协议,且报价降了一半左右。第三,危机使创新资源得以在全球范围加速流动。受危机影响,更多的跨国公司为集中资源、降低成本实行外包,这将给中国企业带来新的市场资源。同时,国外先进技术、成果、人才、科研机构也将向外寻求发展空间,国际间优质创新资源的互动明显增强。今年江苏举办跨国技术转移大会,成效显著。 三: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扩大对外投资带来新机遇。首先,金融危机给我国企业“走出去”收购国外优质企业和知名品牌带来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衰退导致发达国家跨国公司陷入困境,盈利下降甚至亏损破产和融资困难使得许多著名跨国公司不得不收缩海外投资,甚至被迫出售濒临破产的优质企业和知名品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题目

一、名词解释 1.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达到了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发展的条件,对人和物造成危害的现象。 2、生态工程是应用生态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和系统论的方法以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为目的,对人工生态系统、人类社会生态环境和资源进行保护、改造、治理、调控、建设的综合工艺技术体系或综合工艺过程 3、生态平衡在一定时期内,系统内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系统内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平衡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稳定。这种状态就是生态平衡,又称自然平衡。 4、人口过程人口过程是人口在时空上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它大致包括自然变动、机械变动和社会变动。 5.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过程中,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以及由此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各种不利效应。 6.环境污染是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以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7.人口人口是生活在特定社会、特定区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并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同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组成复杂关系的人的总称。 8.沙漠化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利用活动,破坏了原有生态平衡,使原来不是沙漠的地区,也出现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生态环境恶化和生态环境朝沙漠景观演变的现象和过程 9.水体水体是指河流、湖泊、池塘、水库、沼泽、海洋以及地下水等水的聚集体,是由水本身,水中的悬浮物、溶解物、胶体物质、底泥和水生生物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或完整的自然综合体。 10.土壤污染土壤污染主要是由于人为活动引起的,归结起来主要包括污水灌溉、工业废料、城市垃圾和畜禽粪便的农业利用、农药和化肥的不当施用、污染大气沉降物和汽车尾气等。

影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

影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 【内容提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审视这种增长,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从人口素质、自然资源利用及环境问题三方面分析了影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并相应地提出了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因素分析/战略构想 “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经济发展应与资源保护相结合,强调人类利用生物圈的管理,目的是使生物圈既能满足当代人的最大利益,又不对后代人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这一理论最早出现于1980年联合国规划署(unep)委托世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lucn)起草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战略》的文件中[1]。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越来越深入和具体,“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已从一开始注重生物方面,扩展到注重包括环境、经济、社会等各个相关因素,并使之相互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应是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整体的可持续性发展。衡量可持续发展主要有经济、环境和社会三方面的指标,缺一不可[1]。”在过去的20年间,中国经济经历了空前的城市化和令人瞩目的工业化过程,其经济增长率已经稳定在8%-9%,确立了发展中的经济大国形象,但是,按照“生态—经济—社会的指标”进行衡量,我们的经济增长并不等于经济发展,更不一定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资料显示,如果从GDP中扣除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中国经济增长率将大大降低,甚至可能是零增长。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从宏观上看有人口及其素质问题、自然资源的利用问题以及环境问题。 一、中国人口及其素质 (一)人口众多,整体素质偏低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人口基数大。尽管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从而使人口的增长率得到明显的下降,以至到1998年降到1%以下,但2001年的最新统计表明全国人口已达到12.95亿,而且今后平均每年新生人口仍高达2100万,自然增长人口达1350万。虽然我国资源丰富,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按人口平均计算仍然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而且,应该看到,我国人口有70%在农村,人口增长率下降的贡献主要来自城市,上海已经趋近零增长,而农村,尤其是内地较贫困地区生育率仍然很高。有资料表明:1990年,全国文盲和半文盲人数达 1.8亿以上,农村就业人员中,文盲和半文盲近36%,据全国1%抽样调查资料,截止到1995年15岁及15岁以上人口中文盲率达16.48%,农村(县以下)则为19.66%。城乡人口结构失衡,导致整体国民素质的低下,影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项调查表明,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能力,小学生为43%,中学生为108%,大学生为300%。中国目前的人口结构必然会影响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增长方式的改变,影响个人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湖北省农村抽样调查队早在1986年对湖北省农村调查发现,文化水平不同的家庭人均收入呈明显的梯度差异,对人口本身的数量发展也有重要作用,生育率与文化的高低成反比是普遍规律。我们应从高生育率—低人口文化素质—低劳动生产率—高生育率的初级循环模式向低

会计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会计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会计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会计工作面临 的机遇与挑战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新的《会计法》的出台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抓住机遇,适应新形势要求,提高会计工作质量,从而更好的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速我国会计现代化的进程。会计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要求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完善起来的,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会计除反映和监督外,还担负起了参与经济预测和决策的任务,通过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和分析等为企业谋求更大经济效益。长期实践证明,经济愈发展,会计愈重要。因此,加强会计工作,对于加强经济管理,追求经济效益,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会计、机遇、挑战、建议、一、会计的内涵及特点会计是以凭证为依据、以货币为主要量度,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反映、控制在生产过程的资金运动,旨在提高经济效益,以提供会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和价值管理活动。会计既是以提供会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又是一种进行价值管理的经济管理活动。它必须是遵循真实性、一致性、连续性、系统性和全面性的原则。

(一)会计的一般原则 1.真实性。在经济业务发生时,会计要进行核算,取得和填制凭证,经审核后,以合法的凭证为依据,按经济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在帐薄上进行登记和反映,以保证提供真实的正确的会计信息。 2.统一性。作为经济管理工作的会计,主要是进行价值管理,管理其中能够用货币表现的方面。以实物量度作为货币量度的基础,有货币作为统一计量尺度,把各种性质相同或不同的经济业务加以综合,对社会再生产过程进行“观念总结”。 3.连续性。连续性是指会计对发生的经济业务,要按照其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不间断地进行记录。 4.系统性。它是指会计对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首先要进行科学的分类和汇总,然后进行系统地加工处理,以便提供各种有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方面的信息。 5.全面性。它是指会计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全面反映其来龙去脉,加以记录,同时,所属会计应当反映的经济业务,都必须全部加以记录,不允许遗漏。二、会计工作的现状会计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要求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完善的,它是商品经济的产物,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会计改革必须与经济改革同步,以促进会计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好地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一)会计信息失真一些企业为了个人的利益,不认真履行会计工作原则,私自更改会计数据,假账真算,真账假算,造成账实不符,导致企业不同程度的亏损,这样,不法人员就可以转移国家资产、偷逃税款,一些不法人员

(发展战略)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发展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后,在发展民族经济、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缩小同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一些国家实现了经济“起飞”,甚至创造了“奇迹”。但是,无论是“进口替代”发展战略,还是“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大都是走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道路。经济增长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但有增长不一定有发展。为了避免“有增长、无发展”的现象,世界各国都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一种重要选择,并深刻认识到,人类需要一个持续发展的途径。这是人类发展观的重大转折,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然而,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艰巨任务中,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存在的问题较为严重。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或没有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或认识得很不深刻,采取的措施还不很得力。因此,在今后制定新的经济发展战略时,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突出的重要内容,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迫切和艰巨的任务。 1. 土壤严重退化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全球69%的农田遭到侵蚀或退化,相当于地球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其中四分之三的土壤退化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土壤退化(包括土壤侵蚀、盐碱化、酸化以及物理和生物性变劣)的现象还在扩展。在北非和中东的干旱地区,以及南亚、东亚和拉美的部分地区,土壤风蚀尤为严重。赤道以北非洲的全部土地的11.5%受到水的侵蚀,22.4%受到风的侵蚀;中东全部土地的17.1%受到水的侵蚀,35.5%受到风的侵蚀。土地退化很大程度是因使用不当和种植结构不合理所致。全球有4000万公顷的灌溉面积由于排灌不当,不是水涝就是盐碱化,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在亚洲和非洲由于无控制地抽取地下水,蓄水层水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使一些牧场和耕地荒芜。 随着干旱和过度开发,农田变成沙漠,荒漠化问题在亚非拉越来越严重。据统计,

浅谈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李凤莲 佳大附中

浅谈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是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最具实践意义的战略对策。改革开放34年来,我国的经济总量及综合国力、科技、教育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0年中国GDP更是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地区发展不平衡、社会分配不公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我们迫切希望寻找一条经济、社会、环境之间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首先,发展的目标应该是多元化的。人类不能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而忽视对那些同样影响人们长期生存和整体生活质量的有关健康、安全、教育、公平、就业及环境和生态保护目标的追求。其次,发展应该是协调的。不仅在社会、经济、环境系统内部要协调,系统之间也要协调。第三,发展应是可持续的。人类应该努力维持自然资源的水平并使之得到逐步改进,使之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至于危及后代人的发展。实质就是承认环境和发展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的关系,在发展中融入资源和环境因素,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贯彻发展的思想。中国经济还能持续发展吗?当前,中国经济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一、当前中国经济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严峻的人口问题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国总人口1370536875人,其中60岁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总人口的13.26%;65岁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总人口的8.87%。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可以看出,尽管中国已经实施了卓有成效的计划生育政策,但由于中国人口基数过大,人口增长依然过快,其中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城乡人口结构等依然存在失衡,问题突出。过快的人口增长对自然环境、社会经济造成各种压力,环境承载量过大,生态系统有失平衡并导致恶性循环,进而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2、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是中国人最为关注的首要问题。日前,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项社会调查:40%以上的受访者指出,非常

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及意义

论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意义 摘要:可持续发展是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永续性地协调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关系到经济发展、人口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本身内涵了伦理道德因素,也体现了有限资源分配的公正性和平等性,强调环境保护的道德责任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并引导社会朝着文明、健康、稳定、和谐的方向发展,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关键字:可持续发展观、和谐、意义 一、可持续发展观的简介 可持续发展观首先以经济增长为核心转变为以社会的全面发展即人类的共同进步为宗旨。其哲学特征是强调发展的整体性、长远性、主体性和综合性, 要求将人、社会、自然、经济、文化当作一个复杂的有机体看待, 同时指出发展的最终目标不是物质生活的提高, 而是人的全面发展, 整个人类向着真善美统一境界的趋近。其次, 可持续发展观与传统的发展观不同, 这种新发展观所理解的发展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因为这种新发展观的出发点是人。再次, 这种新的发展观必然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最初含义是指人与资源、人与环境的关系, 强调当代人对后代人应当赋有自觉的类意识, 即如江泽民同志所说: 必须切实保护环境和资源, 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 决不能吃祖宗饭, 断子孙路, 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国际社会公认的可持续发展定义,是世界环境在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的,即“可持续发展是即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定义包含有三个原则,第一,持续性原则,是指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受能力,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与环境,以保证发展的后续力和持续性,第二,公平性原则,它的和性是发展要满足整个人类的需要,不仅要求当代人的发展不应损害下一代人中的利益(代际间的公平)而且,要求同一代人中的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当损坏另一部分人的利益(代内公平)。要维护资源的分配与利用的公平,第三,共同性原则,人类战胜生态危机具有共同性,人类的未来也具有共同性,因为生态危机是全球性的,它表明地球上的整个人类的根本利益是共同的。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核心是全球生态观,它把当代人生存的地球看成是自然、社会和经济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真正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做到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统一,这就是可持续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观的意义 可持续发展观作为人类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的高度概括,不仅要考虑自然层面的问题,甚至要在更大程度上考虑人文层面的问题。因此,许多文献研究可持续发展,都把视野拓展到了自然和人文两个领域,不仅要研究可持续的自然资源、自然环境与自然生态问题,还要研究可持续的人文资源、人文环境与人文生态问题。从单纯地关注自然—社会—经济系统局部的自然属性,到同时或更加关注社会经济属性,以把握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寻找全球持续发展的途径,这是现代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环境社会学与社会生态学兴起的根源。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为我国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提出了一个可持续的健康发展的道路,使我们在发展的时候不会毁坏子孙后代的发展。让我们从长远的方向来考虑,这样为人们、国家以至地球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持续发展观是我们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指标! 三、可持续发展观的作用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发展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后,在发展、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缩小同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一些国家实现了经济“起飞”,甚至创造了“奇迹”。但是,无论是“进口替代”,还是“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大都是走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道路。经济增长是发展的基础,但有增长不一定有发展。为了避免“有增长、无发展”的现象,世界各国都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一种重要选择,并深刻认识到,人类需要一个持续发展的途径。这是人类发展观的重大转折,具有深远的意义。 然而,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艰巨任务中,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存在的问题较为严重。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或没有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或认识得很不深刻,采取的措施还不很得力。因此,在今后制定新的经济发展战略时,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突出的重要内容,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迫切和艰巨的任务。 1. 土壤严重退化 据联合国规划署报告,全球69%的农田遭到侵蚀或退化,相当于地球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其中四分之三的土壤退化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土壤退化(包括土壤侵蚀、盐碱化、酸化以及和生物性变劣)的现象还在扩展。在北非和中东的干旱地区,以及南亚、东亚和拉美的部分地区,土壤风蚀尤为严重。赤道以北非洲的全部土地的11.5%受到水的侵蚀,22.4%受到风的侵蚀;中东全部土地的17.1%受到水的侵蚀,35.5%受到风的侵蚀。土地退化很大程度是因使用不当和种植结构不合理所致。全球有4000万公顷的灌溉面积由于排灌不当,不是水涝就是盐碱化,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在亚洲和非洲由于无控制地抽取地下水,蓄水层水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使一些牧场和耕地荒芜。 随着干旱和过度开发,农田变成沙漠,荒漠化问题在亚非拉越来越严重。据,非洲可耕地的73%(约140万公顷)面临荒漠威胁。80年代荒漠化迫使1000万非洲人迁居,每年造成的损失达90亿美元。全世界100多国家存在荒漠化问题,其中80个是发展中国家。从土耳其到印度的西亚地区、从墨西哥到巴西的拉美地区、以及南美洲西部沿岸也都受到荒漠化的严重影响。沙尘暴掠、田毁人亡。荒漠化的不毛之地使人们失掉了赖以生存的沃土和家园。 2.温室效应升高 全球变暖已成举世关注的问题。在过去一百年中,全球气温平均上升了0.3-0.6度。80年代的十年中,竟有五年为本世纪以来气温最高的年份。最新的科学研究预测,21世纪空气

当前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当前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当前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面临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不良风气和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的挑战。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逐步完善的阶段,思想观念、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及社会行为方式等方面正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传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受到冲击,特别是现实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等在社会上某些人心中滋生蔓延,崇尚“等价交换,按照市场法则做人”,人格商品化扭曲,重金钱、轻道德修养,人生追求庸俗化,跟着个人欲望和流行时尚走。在这种形势下,部分大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政治观念和道德观念淡化,自私自利和享乐思想蔓延,自我观念增强,纪律观、集体主义精神和团体意识弱化,这都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高等教育改革带来的挑战 首先,高校收费和分配制度改革使学生和学校关系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学生不再是被动和无条件地接受学校的教育服务,而对学校、专业、师资、教学设施和生活条件有了更大的选择权和更高的要求。为此,学生管理者必须由单纯的重教育和管理,转变为服务、教育和管理三者并重。其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连续几年扩招,加上取消对考生的年龄和婚否的限制,允许

内在动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生动活泼的工作新局面。 遵循教育规律教育规律是教育同其他社会现象或教育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固有矛盾,或彼此间的内在联系。要遵循教育规律,必须把握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目的是培养人,是“育人”而非“制器”;教育要以人为本,把人作为主体,以精神提升人,高度重视人的创造性;教育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因此,高校学生工作要在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前提下,更加重视学生思想、灵魂、智慧的培育和塑造,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意志锻炼和行为训练。 适应时代变化要在不断更新工作观念,创新工作措施,改进工作方式,完善工作机制的同时,从内外两方面做好“功课”。外部环境上,要时刻把握时代发展的趋势与特点,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工作,用国际化、时代化、现代化的视野审视工作。内部环境上,要认真分析总结新时期大学生群体的变化特点,包括他们的思想动态、学习特点、生活特点、业余爱好、兴趣专长等,确切把握工作对象的特性,并形成科学系统的认识,以此为基础设计工作,制定措施,落实任务,实现目标。 注重思想引领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尤其是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发展的意识,善于运用科学理论辨析社会现象,夯实坚定理想信念的思想基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大学生,找准统一大学生思想、凝聚大学生力量的着力点。

可持续发展问题对我国的特殊意义

可持续发展问题对我国的特殊意义。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目前,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可持续发展做了定议,但具有普遍意义的定义是《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的“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有不对后代人的满足及其需要的能力机构成为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设计经济社会,文化,技术,以及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他还强调了人与自然共同进化的思想,当代与后代兼顾的伦理思想,效率与公平兼顾的思想,环境与发展相互联系和制约的辩证思想。 发展是一个多层面的过程,随主要指经济增长,但他是比经济增长更深刻的结构变革和制度变革。如人类自身素质的提高,人类环境协调相处,文化艺术和科技的昌盛等,它不仅注重质的提高,是社会的总体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的经济由传统形态转变的过程。 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可持续发展已被世界大多大数国家接受并付诸实践。尤其是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开关通过《里约誓言》《21世纪议程》以及签署的《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等以来,各个国家制定了本国的21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逐步的形成将强国际合作,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护全球新局面。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总体的经济情况水平还比较落后,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虽然以每年8%—9%的速率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名经济实力明显增长,但另一方面。由于我国12亿人口的分母。似的人均甚至远低于许多其他发展中国家。一些地区都与发达国家从在较大差异,从在这较严重高投入低产出的低效率的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因此,我国目前棉铃着发展经济增长实力,提高经济效益,消除贫苦和加强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资源的双重任务。必须正确处理上述两者的关系,再把发展放在优先地位的同时,重视对技术的投入,重视对人口的控制以及人口保护关系。促进环境质量发展国名经济可持续发展增长,实现社会的持续稳定的发展。 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第一,我国人口众多而民族文化素质不高,给经济发展、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都带来巨大的压力,也造成许多不易解决的社会问题。 第二,资源严重短缺。尽管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相对不足。加之一些不顾后果,一味追求眼前利益,乱砍滥伐,乱占耕地,无证开发矿产,粗放型的经营方式导致过度消费和浪费,更加剧了资源的短缺。 第三,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我国生产力水平不高,经济一直以粗放外延式发展为主要特征,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严重,每年仅环境污染所带来的损失就不下千亿元。我们必须摒弃传统发展模式和西方工业化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选择既发展经济又保护环境,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 需要采取下列措施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们充分认识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性和艰巨性,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 第一、继续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提高全民人口素质。进一步把农村计划生育工作与农业经济、改善农民生活结合起来,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教

生产可持续发展产品的作用和意义1

一、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有利于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有利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有利于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 保护生态环境, 建设生态农业。 二、生产可持续发展产品的作用意义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我们就必须要改变传统的发展思维和模式, 改变原有生产的产品方式及方法,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和生态良性循环的协调统一, 决不能走为了生产产品就不顾人口增长失控、过度消耗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的旧路。我们要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 预防与治理结合, 减轻资源环境压力,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向“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产品转变。要大力发展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工业, 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为主体的生态农业, 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和“绿色服务”为标志的生态服务业。只有这样,才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生产可持续发展产品意义重大。发展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产品, 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为主体的生态农产品, 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和“绿色服务”为标志的生态产品作用重大,才能为人类及后代子孙谋福。 如何推动整个社会的产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推进3个转变: 1、观的转变 2、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3、人与关系的转变 实例1 香烟产业创新出更多可持续发展的产品的重要作用及成效

会计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会计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会计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会计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现代会计是商品经济的产物。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会计改革必须与经济改革同步进行,实行会计模式的重大转变,以促进工作的全面发展和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好地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一、现代会计的内涵及特点会计是以凭证为依据、以货币为主要量度,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反映、控制在生产过程的资金运动,旨在提高经济效益,以提供会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和价值管理活动。会计既是以提供会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又是一种进行价值管理的经济管理活动。它必须遵循真实性、一致性、连续性、系统性和全面性的原则: 1.真实性。在经济业务发生时,会计要进行核算,取得和填制凭证,经审核后,以合法的凭证为依据,按经济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在帐薄上进行登记和反映,以保证提供真实的正确的会计信息。 2.统一性。作为经济管理工作的会计,主要是进行价值管理,管理其中能够用货币表现的方面。以实物量度作为货币量度的基础,有货币作为统一计量尺度,把各种性质相同或不同的经济业务加以综合,对社会再生产过程进行“观念总结”。 3.连续性。连续性是指会计对发生的经济业务,要按照其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不间断地进行记录。 4.系统性。它是指会计对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首先要进行科学的分类和汇总,然后进行系统地加工处理,以便提供各种有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方面的信息。 5.全面性。它是指会计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全面反映其来龙去脉,加以记录,同时,所属会计应当反映的经济业务,都必须全部加以记录,不允许遗漏。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近年来,会计工作发展变化很迅速,呈现了一些新的特征,主要为: 1.内涵的变化。由于会计的地位、作用增强和对会计的要求日益提高,从而使会计的具体任务和工作重点发生了三个明显的转变,即由原来主要对外编送报表、报告财务状况转向对内加强管理;由原来主要是事后核算转向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核算同时进行;由原来的主要是反映情况、提供信息,转向综合提供并运用信息,干预生产、推动经营和参与决策。 2.会计方法发展。在成本核算中出现一些新的核算方法,如标准成本、变动成本、弹性预算等。同时为了满足分析、预测、决策等方面的需要,会计方法中还增加充分运用高等数学、运筹学等数学工具和分析方法,进行预测决策工作。 3.会计工作组织变化。改变过去那种单纯按管理职能建立起全面综合管理体制,主要围绕投资、利润、成本三项目标建立起的各级责任中心来组建会计工作,以实现其全面经济核算的功能。 4.现代新技术的运用。由于会计任务、方法、工作组织发生了变化,对会计数据处理工作量成倍增加;其次,在数据提供的及时性、数据运算的精确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另外程序也更加复杂化。因此,电子计算机一问世,就很快被应用于会计数据处理工作中,出现了会计电算化,并在进一步完善。 二、我国会计工作的现状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我国一直重视会计工作,自1985年制定会计法以来,对我国会计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了我国会计现代化进程。中国会计现代化从本质上讲是会计的国际化与国家化结合的问题。会计的国际化,要求中国应当走向世界,与国际惯例接轨,融于统一的国际会计体系中去;会计的国家化要求中国会计立足于自身的社会经济环境,体现中国特色,继承和发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目前,中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人民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面临比世界其他国家更为严峻人口、资源和环境形势。沉重的人口负担,人均资源不足。环境状况恶化,严重影响着党和政府发展经济的宏观决策,也影响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成为制约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备受人类关注的热门话题。可持续发展作为一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观,也日益深入人心,并被越来越多的国家作为一种社会发展战略付诸实践。 关键词:生态环境、资源现状、人口问题、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环境意识 【一】众多的环境问题 1.空气质量明显下降(大气污染) 中国大气污染属于煤烟型污染,北方重于南方;中小城市污染势头甚于大城市;产煤区重于非产煤区;冬季重于夏季;早晚重于中午。目前中国能源消耗以煤为主,约占能源消费总量的四分之三。煤是一种肮脏能源,燃烧产生大量的粉尘、二氧化碳等污染物,是中国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的主要原因。 2.水体污染 据1987年典型城市监测调查,有42%的城市饮用水源地受到严重污

染;63%的城市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调查的532条河流中,有82%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国约有7亿人口饮用大肠杆菌超标水,约有亿人饮用受有机物污染的水。水体污染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有效耕地面积减少,农产品质量下降;渔业生产严重受损;水资源供应更为紧张,严重威胁到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3.土壤状况不断恶化 在我国,人均土地面积只有公顷,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3;人均耕地面积才公顷,为世界人均水平的43%。不仅如此,我国耕地的总体质量还不好,全国大于陡坡的耕地有近600万公顷,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的耕地只占40%,中低产田占总耕地面积的79%,更有许多耕地面临严重的水土流失,沙漠化,盐碱化,风蚀,海蚀。 4.水土流失严重 建国初期,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16万平方公里。据1992年卫星遥感测算,中国水土流失面积为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中国水土流失特别严重的地区(从北到南)主要有:西辽河上游,黄土高原地区,嘉陵江中上游,金沙江下游,横断山脉地区,以及部分南方山地丘陵区。 5.沙漠化迅速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沙漠化受害最深的国家之一。北方地区沙漠、戈壁、沙漠化土地已超过149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80年代,沙漠化土地以年均增长210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近25年共丧失土地

中国崛起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由衰到兴的历史,可以概括为三个百年:1、百年衰落,是在18世纪中叶,康乾盛世到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2、百年奋战,是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开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1949年。3、百年复兴,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50年左右。这百年复兴,我又把它分为三个30年,这是一个大略的思维。30年打基础,1949-1978年;30年崛起,1979-2009年;3.30年复兴,2010-2040年。 中国在21世纪上半叶的四大发展趋势 在这么一个可预测的背景下,中国在21世纪上半叶的的发展,有四大趋势:第一是由初级发达的现代化到高度发达的现代化。第二,中国的整个文明形态将由工业文明走向后工业文明。第三,中国由发展中的大国走向发达的强国。第四,中国的人口结构将由低端的人口结构(金字塔型)转向以中产阶级为主的人口结构(纺锤型)。我估计中国在未来50年里面,将跨越两次现代化:以工业化为标志的第一次现代化和以信息化、知识化为标志的第二次现代化将会基本上实现,可能还会延续和进入第三次现代化。 中国崛起的四大机遇 中国的现代化、中国的复兴和崛起,在21世纪有千载难逢的四大机遇。第一,中国的崛起,刚好处在人类由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跨越这个文明变革期,这种文明变革期有可能使中国不需要像发达国家一样,一步一个台阶地走,实行跨越式的发展,为中国的跨越式的崛起提供了历史机遇。实际上,这种发展已经发生了,我们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也在对接第二次现代化、信息化、知识化。第二,全球化大趋势和亚太的崛起,为中国走向世界提供了难得的世界舞台。如果没有全球化这种格局的出现,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难度会更大。我们回望欧美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也不能局限在自己的国家范围内发生。西方国家是用什么手段打开世界的大门,让世界为它们的现代化服务呢?用强权、用侵略、用殖民主义。它用大炮,用军队打开它想要进入的国家的大门。任何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它都要依赖世界,西方国家先行的工业化是用大炮、用暴力、用殖民主义向世界拓展。但中国,非常可惜,不能用军事、暴力的手段,为什么不能呢?因为在我们前面有更强大的国家,我们动用不了这些工具。其次,现在其他的国家也在文明崛起,你也不能动不动就用暴力的手段。我们只能用和平的手段,生产全球化、产业链的全球化、市场的全球化、资源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信息的全球化,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和平的、正当的、非常灵活广泛的机制和手段。而亚太的崛起,本身对中国的崛起就是一个助力,所以,我们有一个非常难得的世界舞台。第三,世界面临的三大危机,就是前面讲的人与自然冲突的生态危机、人与人冲突的社会危机(特别表现为在国际上,国家与国家冲突的国际社会危机)、以及人与自身冲突的精神危机。这三大危机给中国作为一个后起现代化国家,超越西方国家进行文明理念与发展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它迫使中国要转,走旧的路是走不通的。而中国的文明理念和发展模式的创新,它可能是超越性的,它会产生一种完全不同的文明范式。应该在两个世纪之交,有“华盛顿共识”和“北京共识”两种说法。“北京共识”是一个英国的学者提出来的,他把在一个政党的领导下面,采取国家主导的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概括为“北京共识”,而按照亚当斯密搞的自由市场经济叫做“华盛顿共识”。这两个体系、两种模式、两种理念的较量,受到了这次金融危机的检验。这次金融危机对“北京共识”,对中国的文明模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推销,大家看到这种模式真的是非常厉害。我记得当时有很多国外的学者说,中国会崩溃,有人会说中国会负增长2%-4%,没想到,我们成功“保八”,而且是8.7%。当然这里面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但是我们终究非常成功的化解了世界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冲击,这是让全世界惊讶的。我相信中国崛起的文明范式对很多发展中国家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也会引起欧美发达国家的反思。我们这种范式在共产党领导下,国家主导的市场经济和文明组织中的政治民主,是一种全新的范式,它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第四,世界国际政治版图走向多极化,为中国的崛起提供了良好的战略空间。这一点非常重要。假如没有多极的崛起,中国的崛起是非常困难的。西方特别是美国将会全力以

会计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1)

会计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1) : 现代会计是商品经济的产物。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会计改革必须与经济改革同步进行,实行会计模式的重大转变,以促进工作的全面发展和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好地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一、现代会计的内涵及特点 会计是以凭证为依据、以货币为主要量度,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反映、控制在生产过程的资金运动,旨在提高经济效益,以提供会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和价值管理活动。会计既是以提供会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又是一种进行价值管理的经济管理活动。它必须遵循真实性、一致性、连续性、系统性和全面性的原则: 1.真实性。在经济业务发生时,会计要进行核算,取得和填制凭证,经审核后,以合法的凭证为依据,按经济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在帐薄上进行登记和反映,以保证提供真实的正确的会计信息。 2.统一性。作为经济管理工作的会计,主要是进行价值管理,管理其中能够用货币表现的方面。以实物量度作为货币量度的基础,有货币作为统一计量尺度,把各种性质相同或不同的经济业务加以综合,对社会再生产过程进行“观念总结”。 3.连续性。连续性是指会计对发生的经济业务,要按照其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不间断地进行记录。 简历大全/html/jianli/ 4.系统性。它是指会计对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首先要进行科学的分类和汇总,然后进行系统地加工处理,以便提供各种有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方面的信息。

5.全面性。它是指会计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全面反映其来龙去脉,加以记录,同时,所属会计应当反映的经济业务,都必须全部加以记录,不允许遗漏。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近年来,会计工作发展变化很迅速,呈现了一些新的特征,主要为: 1.内涵的变化。由于会计的地位、作用增强和对会计的要求日益提高,从而使会计的具体任务和工作重点发生了三个明显的转变,即由原来主要对外编送报表、报告财务状况转向对内加强管理;由原来主要是事后核算转向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核算同时进行;由原来的主要是反映情况、提供信息,转向综合提供并运用信息,干预生产、推动经营和参与决策。 2.会计方法发展。在成本核算中出现一些新的核算方法,如标准成本、变动成本、弹性预算等。同时为了满足分析、预测、决策等方面的需要,会计方法中还增加充分运用高等数学、运筹学等数学工具和分析方法,进行预测决策工作。 3.会计工作组织变化。改变过去那种单纯按管理职能建立起全面综合管理体制,主要围绕投资、利润、成本三项目标建立起的各级责任中心来组建会计工作,以实现其全面经济核算的功能。 简历大全/html/jianli/ 4.现代新技术的运用。由于会计任务、方法、工作组织发生了变化,对会计数据处理工作量成倍增加;其次,在数据提供的及时性、数据运算的精确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另外程序也更加复杂化。因此,电子计算机一问世,就很快被应用于会计数据处理工作中,出现了会计电算化,并在进一步完善。 二、我国会计工作的现状 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我国一直重视会计工作,自1985年制定会计法以来,对我国会计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了我国会计现代化进程。中国会计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