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个人整理背诵版)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个人整理背诵版)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个人整理背诵版)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个人整理背诵版)

高等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和行为的一门科学。

2、人的心理现象一般可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两个方面。心理过程(心理活动)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活动三个方面。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人与人心理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性格、气质、能力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称作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学主要流派: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人是冯特,著名的代表人物是铁钦纳;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华生,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斯金纳;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精神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认知心理学(皮亚杰);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进化心理学(达尔文)。

3、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被誉为“心理学之父”。这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4、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一篇题为《一个行为主义着严重的心理学》的论文,宣告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诞生。他以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其研究路线可以用“刺激——反应”公式(S---R)来表示。

5、精神分析学说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派非常注重人的异常行为的分析和动机、无意识现象的研究。他还提出了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的人格结构模型。

6、1967年奈塞尔《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是现代认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其研究方法是计算机模拟。

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试验心理学家普莱尔出版了《儿童心理》一书,标志着科学发展心理学的诞生。

1908年房宗岳翻译的日本小原的《教育实用心理学》是我国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廖世承于1924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我国第一本自编的教育心理学教材。

7、(P11)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在于对心理和行为做出科学的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注意:实例解释)

8、教育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组成:确定教育目标、分析教学任务、选择教学方法、执行教学过程、评价和反思教学。

9、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学与教师教的基本心理规律。

10、高等教育心理学定义为:研究高等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

11、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实验法等。

第二章大学生的心理发展

1、在心理学中,发展是个体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具有顺序性的系统变化。

2、心理发展的内容主要包括认知发展与社会性发展两个方面。

3、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第一,个体心理与行为随年龄而表现的发展变化的特点是什么?第二,造成这些发展变化的原因或机制是什么?

4、心理发展的理论观点:

(1)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弗洛伊德,他主要关注人格的发展。

(2)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学派以皮亚杰为代表。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实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他认为心理构成发展的基本过程是同化、顺应和平衡。

同化是指个体将新的信息整合进已有的知识系统或认知图式。

顺应是个体调整已有的认知图式以适应新的信息。平衡既包括同化和顺应过程平衡,也包

括主体内部组织与外部环境间相互作用

的平衡。

(3)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社会文化历

史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主要以维果斯

基的观点为代表。

5、一生的发展历程分为五个时期:

胎儿期(从受孕到出生)、婴儿期(从

出生到二三岁)、儿童期(从二三岁到

十一二岁)、青少年期(从十一二岁到

十七八岁)、成人期(成人早期——从

20岁左右到35岁、成人中期——从35

岁到55岁、成人晚期——从五六十岁

到生命终结)。

6、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可分为以

下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2)前运算阶段(2~6岁)

(3)具体运算阶段(6~11岁)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上)

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是以各种认

识活动的某一方面作为其对象或对其

加以调节的知识或认知活动。

7、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有以

下三部分组成:情景亚理论、经验亚理

论、成分亚理论。

8、佩里认知发展的三段论

佩里把大学生的思维发展划分为以下

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二元论阶段;第二阶段:

相对性阶段;第三阶段:约定性阶段。

9、友谊的六大发展功能。

青少年比儿童更多地从朋友处寻求支

持和陪伴,更多地依靠朋友获得肯定价

值和亲密感。歌德曼总结了青少年这一

特定时期友谊关系的六大发展功能。

⑴陪伴。青少年朋友间有许多的相似之

处,他们有更多的时间相处,愿意协作

活动。

⑵放松。青少年与朋友度过快乐的时刻。

⑶工具性支持。青少年从朋友处获得大

量的信息、资源和援助等。

⑷自我意向的支持。朋友的鼓励、慰藉

和反馈有助于青少年保持积极的自我意

象,获得自我同一性。

⑸社会比较。青少年通过朋友的比较可

以确定自己在同伴中的地位,明确行为

的适应性。

⑹亲密。友谊关系是一种充满深情的、

彼此信赖的友好关系,友谊双方可以自

由表露自我,彼此分享秘密。

10、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

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相对稳定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人格具有以下特征:独特型、稳定性、

统合性、社会性。

11、人格是由不同成分构成的一个结构

系统,不同成分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人格

的差异,人格结构系统包括认知方

式、动机、气质、性格。

12、气质是个人生来就具有的心理活

动的动力特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

度、速度、灵活性性和指向性等方面,

即我们平常所说的脾气秉性。气质可划

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

气质最早源于古希腊医生希波克里

特的体液说,他认为人体内有四种液

体:粘液、黄疸汁、黑胆汁、血液;约

500年后,罗马医生盖仑提出人的四

种气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

抑郁质。

气质是先天形成的,没有好坏之

分,性格受后天因素的影响有好

坏之分。

13、性格是人格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是个人有关社会规范、伦理道德方

面的各种习性的总称。

14、所谓统一性,是一种发展的结构,

有时指一个人对其身份的自觉意识,有

时指他对个体性格连续统一体的无意

识追求。

15、中国大学生统一性的发展——

他们在成就动机、道德推理、同伴亲密

性以及失业成熟上得分最高。

16、歌德曼总结了青少年这一特定时

期友谊关系的六大发展功能:陪伴、

放松、工具性支持、自我意向的支持、

社会比较、亲密。

17、当代大学生爱情特点主要表现

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表现在对待爱

情和事业的关系上;其次,表现在择偶

的态度上;再次,、表现在对待爱情道

德的态度上。

18、大学生的心理差异包括能力差异、

认知风格的差异和人格差异。

19、能力差异表现在能力类型差异和

能力水平差异上。

20、认知风格就是个人进行认知加工

时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是个人所偏

好的信息加工方式,体现在感知、记忆、

言语和思维等方面。认知风格分为场

依存型和场独立型。

第三章高等学校教师心理

1、角色期待是指群体或个人对某种角

色应表现出的特定行为的期待。

2、教师的一般角色期待分为:(1)

教学与行政的角色;(2)心理定向角色;

(3)自我定向角色,也称自我表现的

角色。

3、教师职业角色的形成:①角色

认知阶段。角色认知指角色扮演者对

角色的社会地位、作用及行为规范的实

际认识和与社会其他角色的关系的认

识。②角色认同阶段。教师角色认同

指通过亲身体验接受教师角色所承担的

社会职责,并用来控制和衡量自己的行

为。③角色信念阶段。教师角色中的

社会期望与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心理需

要。教师坚信自己职业的正确性,并视

为自己行动的指南。

4、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的构成因

素:

根据教学监控的对象,教师的教学监

控能力可以分为自我指向型和任务指

向型。

根据教学监控的作用范围,教师的教

学监控能力可以分为一般型和特殊型。

根据教学过程,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

可以分为三个有机组成部分:自我检

查、自我校正和自我强化。

根据教学过程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

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可以分为以下几

个阶段:课前的计划与准备性;课堂的

反抗与评价性;课堂的控制与调节性;

课后的反省性。

5、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认为

自己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相信自己具

有较好学生的能力。教师教学效能感的

作用:影响教师的努力程度、影响教师

在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和进一步学习、影

响教师的情绪。

6、专家型教师及其特点:

所谓专家型教师,是指在教育教学领域

有特长的人。其特点为:第一,有丰富

的组织化的知识,并能有效运用;第二,

工作的高效性;第三,创造性地洞察力。

7、教学专长的类型:柏林纳把教学

专长称为教学知识,他认为可以将教学

专长分为四类:

①教材知识专长。它是指所教学科的

内容知识,包括一个组织良好和易于提

取的知识体系。②课堂管理专长。它

是指支持有效教学和有效学习的条件,

属程序性知识。③教授专长。它是指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具有的关于教

学策略与教学方法的内隐知识和外显知

识的总和。④诊断专长。它是指获得

关于全部学生和个别学生知识的方法。

8、从新手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的

实现途径:加强师范生的专业培养、

加强专家型教师与新手型教师的交流、

促进新手型教师对教学经验进行自我

反思。

第四章大学生学习心理概述

1、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

中获得经验,并由经验引起的行为的较

持久的适应性变化。广义的学习概念,

应该从下面四个方面来理解:第一,学

习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现象;第二,学

习不是本能行为,而是后天习的性行

为;第三,任何水平的学习都能引起适

应性的行为变化;第四,不能把个体的

所有变化都看作学习。(注意:实例判

断。)

2、狭义的学习是指人的学习。人的

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

介,通过思维活动而积累经验,进而产

生思维、能力和心理倾向的相对持久变

化的过程。

学习理论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理论体

系:联结理论和认知理论。

3、冯忠良把学习划分为三种类型:

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行为规范的

学习。

4、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认知

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领域。

认知策略是内部组织起来的,是

学习者用来指导自己的注意、记忆、思

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桑代克是联结理论的创始人。桑

代克提出,情景与反应的联结有三个

定律,即准备律、联系律和效果律。

6、班杜拉观察学习的四个过程:注

意过程、保持过程、再造过程、动机过

程。

斯金钠提出,人和动物有两种习得

性行为,一种是应答性行为,另一种

是操作性行为。

认知同化理论的核心是相互作用

论。

现代认知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布鲁

纳、奥苏贝尔;布鲁纳提倡发现学习,

奥苏伯尔则认同接受学习。

7、奥苏泊尔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就

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

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

和非人为性地联系。

8、有意义学习:就是通过符号、文字

使学习者在头脑中获得相应的认知内容

的学习

有意义学习的条件:从客观条件

来看,学习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从

主观条件来看,首先,学习者必须具有

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其次,学生认知结

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

识进行联系;最后,学习者必须使这种

具有潜在意义的新材料与他认知结构

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结果旧知

识得到改造,新知识就获得实际意义,

即心理意义。

9、大学生学习的主要特点:学习

方式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阶段性、学

习内容的特殊性、学校组织的主体性。

第五章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其激发

1、学习动机的分类:根据学习动机

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分类,可以分

为间接的学习动机和直接的学习动机;

根据动机作用的主次作用不同分类,可

以分为主导性动机和辅助性动机;根据

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分类,可以分为内

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2、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多样

性、发展性、间接性、社会性、职业性。

3、成就动机是人们在完成任务时力求

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

关于成就动机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

到20世纪30年代的默里。

4、阿特金森认为广义的成就动机分

两种:一是追求成功的动机,而是避免

失败的动机。

5、阿特金森认为追求成功的倾向和避

免失败的倾向都有三种因素决定:动

机、期望、诱因。

6、韦纳的成就动机归因理论:韦纳

把众多原因划分为三个维度:原因源、

稳定性、可控性。(韦纳在1986年研究表明,

对未来成功和失败的期望主要取决于一个人对

先前成败结果归因的稳定性,原因的稳定性归

因会影响成败期望的继续,这就是他的“期望

理论”。)

7、抱负水平:是指学生自己设立的

目标,以及在学习活动之前,对所要达

到的目标做出估计。

抱负水平并不是引发动机作用的手

段,而是希望达到的主观愿望,也可看

作是一种自信心的指标。

第六章大学生学习迁移及其教学促进

1、学习迁移定义为“一种学习对另一

种学习的影响。”

2、学习迁移的分类:

根据学习迁移的性质分类,可以

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或者积极迁移和消极迁移;根据迁移的层次分类,可以分为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根据迁移的先后顺序分类,可以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根据迁移的内容分类,可以分为特殊迁移和普遍迁移。(注意:解释书中的例子。)

3、概括化理论又称“经验类化说”,是有贾德提出的。贾德在1908年所做的(“水下击靶”)实验,是概况话理论的经典实验。

4、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

形式训练说是关于迁移现象的最早的系统观点,其心理学基础是官能心理学。

关系转换说是由(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代表:苛勒。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哈罗)的经典实验为学习定势说提供了实验证据。

第七章大学生的知识掌握

1、现代认知心理学一般依据知识的不同表征方式和作用,将知识划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主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它包括事实、规则或个人态度、信仰等。这种知识具有静态的特点。程序性知识及操作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是一种经过学习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地知识,表现为在信息转换活动中进行的具体操作。

2、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标准要达到“五化”:即概念化、条件化、结构化、自动化和策略化。

3、知识掌握的主要标准有哪些:所谓概念化,是指学生在学习时能够将媒体传递的信息在头脑中真正建立起科学的概念(即要求能用自己的话表达)。所谓条件化,是指不仅学会所学的知识,而且知道所学知识在什么情境下有用,即把知识的运用方法和运用条件结合起来储存,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如果……那么……”的认知结构。学生往往不知道知识可以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教师有必要提高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可提取性。所谓结构化,是指将每节课逐渐积累起来的知识加以归纳和整理,使之条理化、纲领化。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经常指导学生归纳和整理所学知识;(2)指导学生打破章节,系统归纳方法性知识;(3)加强抽象知识和感性知识的联系;(4)提高课堂提问艺术,多提指向知识结构的问题。所谓自动化,是指对基本的知识要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能够在运用该知识时不见思索,脱口而出。所谓策略化,是指学习者在掌握学科知识时,必须能够运用关于学习策略和思维策略的有关知识指引自己的学习活动。(概念化和条件化是在知识理解上达到的标准,结构化是在知识巩固上达到的标准,自动化和策略化是在知识应用上达到的标准。)

4、直观教学的三种方式:根据直观对象的不同,人们将直观分成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三类。实物直观是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包括事物观察、野外考察、参观等活动。模象直观是通过对事物的模拟性形象进行直接感知的直观方式,各种模型、图片、幻灯、电影等都是事物的模象。言语直观是通过生动形象地语言是学生获得感知认识的直观方式。

5、陈述性知识主要是以命题和命题网络的形式进行表征。另外,表象系统和图式也是表征陈述性知识的重要形式。

6、图式作为一种大的知识单元,不仅包含了用于描述各种事物的陈述性知识,而且也包含了关于如何操作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7、心理学家把传统上所说的技能称做程序性知识,认为它们也是在头脑中以特殊形式进行表征的一类信息。程序性知识在头脑中被认为是

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来表征的。

根据程序性知识的表征特点,掌握这类知识

的一般过程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阶段、转化阶

段、自动化阶段三个阶段。

8、概念学习的三种模式:下位学习,

当学生已掌握的概念在概括和抽象程

度上高于新学习的概念时,这种关系的

建立过程被称为下位学习(例如,笔—

—毛笔。)上位学习,当学生掌握一个

比认知结构中所形成的概念概括或包

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时,就会出现上位学

习(例如,苹果、香蕉——水果)。并

列学习,如果新概念即不能与认知结构

中的特定的有关概念构成下位关系,也

不能构成上位关系,而是一种并列的关

系,这种学习就属于并列结合关系(例

如,质量——能量)。(注意:要理解三

种学习方式。)

8、常用的策略性知识——认知策略和

元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包括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和重复策略。

精加工策略是指把新信息与头脑中

的旧信息联系起来,寻求字面意义被后

的的深层次意义,或者增加新信息的意

义,从而帮助学习者将信息储存到长时

记忆中去。精加工策略又可分为人为联

想策略和内在联系策略。人为联想策略

习惯上又被称为记忆术,主要有形象联

想法、谐音联想法、首字连词法。内在

联系策略又被称为生成策略,主要有划

线摘要与作注释、标题目与写提要、记

笔记。

组织策略是发现部分之间的类别、层

次或其他关系是指带有某种结构,以便

加强与提高对材料的记忆。主要有归纳

策略与纲要策略两种形式。

重复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复述的时间安排技巧,主要有及

时复习、分散复习和限时记忆等。(2)

复述的次数安排技巧。(3)复述的方法

安排技巧:多种感官协同记忆。

元认知策略是个体评价和调整自身

认知过程和结果的一般方法;主要包括

三种: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侧略。

第八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1、问题构成的三种成分:给定、目标、

障碍。

2、心向是指以最熟悉的方式做出反应

的倾向。心向主要以两种形式发挥作

用:思维定势和功能固着。

1942年陆钦斯进行的量水实验说明了

思维定势这种现象。

功能固着是指个体想到某个物体的惯

常用途后往往很难想出它的新用途。

样例教学:是利用样例促进学生问题解

决图式形成的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由澳大利亚心理学家斯韦勒(认知负

荷理论)最早提出这一策略

3、有效问题解决者的七个显著特征:

(1)在擅长的领域表现突出;(2)

以较大的单元加工信息;(3)能迅速

处理有意义的信息;(4)能在短时记

忆和长时记忆中保持大量信息;(5)

能以深层方式表征问题;(6)愿意花

费时间分析问题;(7)能很好地监视

自己的操作。

4、问题解决的教学措施:(1)促进学

生对专门知识的全面掌握;(2)要培养

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的内

在动机;(3)问题的难度要适当;(4)

帮助学生争取的表征问题;(5)帮助学

生养成分析问题和策略性思维的习惯。

5、开发创造性的常用技术有二:头脑

风暴法(奥斯本于1957年提出)和戈

登技术(戈登于1961年提出)。

头脑风暴法的基本原则是,在其题解决

问题的课堂上,暂缓作出评价,以便于

学生踊跃发言,从而引出尽可能多的解

决方案。

第九章大学生的品德及其培养

1、品德即道德品质,是道德在个体

身上的体现,是指个人按社会规定的道

德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

或倾向。

2、道德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

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组成。(知、情、意、

行)

道德情感就其形式而言,可分为

直觉的道德情感、形象的道德情感和伦

理性的道德情感三种。

3、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观采用

临床法和对偶故事法。皮亚杰的

道德认识发展的阶段观。⑴自我中

心主义(无律)⑵权威阶段(他律)⑶

可逆阶段(自律)⑷公正阶段

4、柯尔伯格的道德认识发展包括哪几个

阶段?柯尔伯格对个体道德判断发展的

研究采用的是开放式两难故事形

式。他把道德发展分为三种水平,六

个阶段。⑴前习俗水平。道德标准存在

于外部的、近似于物理事件中,存在于

不好的行为中,或出于近似于生理或准

则的要求。①服从和惩罚定向②朴素的

自我定向

⑵习俗水平。道德标准存在于扮演好的

或正确地角色中,在于遵守从传统秩序

和满足他人的期望。③赞许、使人高兴

和助人定向④权威性与维持社会秩序的

道德定向

⑶后习俗水平。道德来自于普遍适用的

原则。⑤契约——尊重法律定向⑥良心

或原则定向。

5、对大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方法:

(1)课堂道德故事讨论;(2)移情训

练;(3)角色扮演法;(4)榜样示范法;

(5)正确使用奖励和惩罚。

第十章大学生人际交往与调适

1、群体是人们按照某些相同的心理和

社会原因,以特定方式组织起来,共同

活动且相互制约的共同体。

2、群体的特征:(1)群体必须是一

群人;(2)群体具有一定的组织结构;

(3)群体有一定的目标;(4)群体具

有共同的行为规范和心理倾向。

群体的种类:(性质)正式群体和

非正式群体,(联系方式)大群体和小

群体,(亲密程度)松散群体、联合群

体和集体

3、大学生班集体的特征:强制性、

同一性、独立性、开放性。

4、如果许多人在一起工作降低了个人

的活动效率,就是社会制约作用。

5、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1)团

结友爱、平等互助;(2)理想色彩浓厚;

(3)人格因素起主导作用。

6、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的心理因

素㈠认知上的偏差。①晕轮效应②刻板

印象③角色固着④自我认识㈡个性心理

上的缺陷。①封闭心理②羞涩心理③自

卑心理④自傲心理⑤自私心理⑥嫉妒心

7、社会助长作用是指许多人一起工

作可以促进个人活动效率的提高。

8、从众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压力下放

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态度,采取与

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如人云亦云、随

波逐流等。

9、道德教育的方式主要有课堂道

德故事讨论、移情训练、角色扮演法、

榜样示范法、正确使用奖励和惩罚;道

德修养的方式主要有学习、立志、躬行

和自省四种。(要点)

10、晕论效应:是指仅仅根据某人

身上一种或几种特征来概况其他一些

未曾了解的的人格特征的心理倾向。刻

板印象是指人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一类

人的固定形象。

第十一章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

1、心理健康包含着三层含义:(1)心

理健康是一种心理上和行为上的良好

状态;(2)心理健康具有相对性;(3)

心理健康具有动态性。

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1)

正常的智力;(2)健康的情绪;(3)优

良的意志品质;(4)和谐的人际关系;

(5)健全的人格;(6)适应社会生活;

(7)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

3、根据心理咨询的范围和内容,我们

把心理咨询划分为发展性心理咨询和

调适性心理咨询两大类。

心理咨询的形式:根据不同的标准

可以把心理咨询划分为不同的形式:常

见的有三种:直接心理咨询间接心理咨

询;个别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咨询;通

信心理咨询和电话心理咨询。

4、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有下列六个方

面:

(1)环境应激问题;(2)自我认知失

调(3)人际关系障碍;(4)情绪情感

不稳定;(5)性适应不良;(6)紧张和

压抑

补充:1、大学生能力的差异主要表

现在能力的类型和能力的发展水平上。

2、学习的过程分为八个阶段:动机

阶段、领会阶段、获得阶段、保持

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动作

阶段和反馈阶段。

3、20世纪50年代,斯金纳以他的强

化理论为依据提出程序教学,对

当时各国的教学改革产生了重要

影响。

4、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认为,问题解

决活动一般包括两类思维搜索策

略:算法式和启发式。。

5、知识掌握的标准:概念化、条件

化、结构化、自动化、策略化

6、有效问题解决者的特征:1)在

擅长的领域表现突出2)以较大的单元

加工信息3)能迅速处理有意义的信息

4)能在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中保持大

量信息5)能以深层方式表征问题6)

愿意花费时间分析问题7)能很好的监

视自己的操作。

论述题1、论述高等学校教师学习

高等学校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P23)

一、有助于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提

高教育的针对性。

“心理发展的水平与特点是教育的起

点和依据,是教育的前提。”教育工作

只有符合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

规律,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作为

一名高校教师,学习和掌握高等教育心

理学的相关知识,有助于对大学生心理

发展特点的了解,从而又针对定地进行

教育教学。

二、有助于把握教学规律,提高教育教

学能力。

高等教育心理学,是旨在揭示高等教育

过程中学与教的心理规律科学,学习高

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了解大

学生的学习心理,把握教学过程规律,

提高有效教学能力及其评价/反思能

力。

三、有助于把握教师角色,增强角色胜

任能力。

随着创新教育理念的确立,新形势下高

等教育价值观、功能观、质量观、人才

观和教学观的确立,传统的高校教师角

色形象必然不能适应新的教育要求,高

等教育心理学的学习,有助于高校教师

重新把握取角色,增强角色意识,提高

角色胜任能力。

四、有助于掌握必要的心理保健知识,

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随着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竞争的

加剧,当代大学生群体往往面临着更多

的压力,也随之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障

碍或心理疾病。如何预防大学生心理问

题,促进其心理健康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通过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掌握

必要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促进大学

生心理健康发展,已摆在高校教师的眼

前。

2、结合实际说明一般教师应具

有怎样的一般教学能力。(P79)

一般教学能力,是指在所有教学活动中

体现出来的教学能力,主要包括三种:

教学监控能力、教学认知能力和教学操

作能力。

(一)教学监控能力

教学监控能力主要是指教师为了保证

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

在教学全过程中把教学自身作为意识

的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的、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活动方式。

(二)教学认知能力

教学认知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学生特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及教学情景的分析判断能力。这种能力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分析掌握教学大纲的能力、分析处理教材的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对学生的学习准备性及人格特点的判断能力。

(三)教学操作能力

教学操作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教学操作能力主要包括以下五种能力:言语表达能力、选择和运用教学媒体的能力、课堂组织管理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

以上三种能力虽然各有自身的内容和特点,但他们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教学监控能力以教学认知能力和教学操作能力为基础,只有具备良好的教

学认知能力和教学操作能力,才能促进教学监控能的发展;二教学认知能力和教学操作能力往往是通过教学监控能力实现的。

3、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P150)

通过学习动机的培养,使大学生产生了学习的需要。但是,要使它真正成为学习中经常起作用的动力,还必须采用相应的措施,把学习动机激发出来。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它主要依赖于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组织。通常采用下列方法和措施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一)向学生提出具体而明确的教学目标

在许多情况况下,大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学什么和如何学。因此教师在讲授一门新课或一节课之前,要让学生知道具体的目标和要求,以及教学内容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和在整个知识体系中所占的地位,这是激发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有效措施。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是在教学过程中提供的学习材料、条件,能够使学生产生兴趣,渴望从事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经过一定的努力能够成功地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所产生的矛盾、疑惑、惊讶最能引起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的愿望和意向,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师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他们自己得出结论,自己概况出定义、定理和法则,则更能促进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三)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

学习过程中的反馈,就是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让学生知晓自己的学习结果,不仅能够使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而且能够提高其学习热情,激起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对学生的积极学习行为给予积极的肯定和适当的评价,鼓励学生敢于想问题、提问题,不怕犯错误是充分利用外在动机力量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和自觉性的有效方法之一;尽可能让学生从成功的学习开始,以成功来培养成功也可以增强大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

(四)注意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常常是在丰富多彩、新颖的教学内容中得到激发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学生产生更高水平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在保证教学内容新颖性的前提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五)适当地开展竞赛活动

竞赛是按照人们自尊的需要、获得成功的需要而激发人们奋发努力、力求上进的一种手段。学校适当的开展竞赛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有效的作

用。在竞赛活动中获得成就和声誉的动

机表现得更为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

难的毅力增强,使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

的发挥。

4、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应该如何

促进大学生的学习迁移?(P167)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

习的影响。学校教学活动中应该想法设

法促进学习迁移的实现。

一、掌握有关的原理和规则

相同要素说认为,两种学习之间的迁移

是因为两个学习中存在着共同成分,特

别是共同的原理造成的,那么知识之

间、技能之间的共同因素和相同原理是

产生迁移的重要条件。学生掌握了扎实

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就为进一步学习新

知识和技能创造了条件;除此以外,还

应该注意学习情境与日后应用情境的

相似性,学习情境与日后运用所学知识

内容的实际情境越相似,就越有助于学

习的迁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

量为学生设置与实际情况相似的情境。

另外,还要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过程

中,考虑到实际应用情境的种种情况。

二、提高知识的概括化水平

学习迁移是对已有知识经验的利

用或改造过程,而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

概括化水平的高低对学习迁移的效果

有直接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布置适当的学

习内容和练习题,使大学生充分掌握基

本原哦原理去解决实际问题;3、教学

中鼓励和引导大学生自己总结、概括、

归纳学过的内容,进而达到最有效的迁

移。

三、让学生学会学习

有效的学习经验可以使学生学会学习,

从而对以后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在

教学中,给予学生适当的学习指导对迁

移有重要影响,向学生提供适当的指

导,可以明显地提高学习迁移的效果。

四、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

定势是人们倾向于以一种特定的方式

进行反应,这种倾向性本身就是一种活

动经验。这种经验对学习和解决问题既

有积极作用(正迁移),又有消极作用

(负迁移)。在教学中,既要注意利用

定势的积极作用,帮助学生掌握解决同

类问题的方法,又要培养学生积极动

脑,养成对问题认真分析的态度,根据

问题的特点采用灵活的解决方法,防止

定势的干扰。

五、保持良好的心态

心理状态对学习迁移有重要影响,既

包括积极的促进作用,又有消极的干扰

作用。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

心理状态,对待学习既有满腔热情和信

心,又有适当的焦虑和思维活动的紧张

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学

生的心理状态,创造良好的环境气氛,

增加学校的吸引力,使大学生形成关于

学校和学习的积极态度。

5、谈谈在高校教学中应如何加强

策略性知识的教学?(P204)

策略性知识是学习者用来调控

其学习和认识活动本身的知识,其目标

是更有效地获取新知识和运用已有的

知识解决问题。策略性知识的教学,关

系到“让学生学会学习”目标的实现。

根据大量的探讨,有研究者总结出一些

有助于策略性知识掌握的教学策略。

(一)一次只教少量的策略

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有效地策略性教

学一次最好只教少量的策略性知识,否

则就可能出现贪多部消化的现象,容易

出现策略掌握的的知识化倾向,而不能

有效地运用于自己的学习中。

(二)教会自我监控

教会学生在执行策略和完成学习任务

时,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一旦发现问

题,就要教会他们尝试进行补救。

(三)在教授策略性知识的同时教会反

教会学生知道所学的策略的适用场合

和情景,教师既可以通过提供策略可以

应用的情景,使学生有充分的应用体验

来完成,也可以通过提醒学生注意他们

所使用策略的使用场合是否合适等反

思途径来完成。

(四)激发维持的学生动机

教师应注重在掌握策略性知识时对学

生相应动机的激发和维持,也应引导学

生懂得,通过采用成功的学习者使用的

策略,他们也能成为成功的学习者。

(五)在具体情境中教授策略

如果把策略性知识的传授作为课程来

对待,很容易使学生脱离具体的应用情

景,并对其他类型知识的掌握造成混

淆。

(六)长期教学

策略性知识的传授一般无法在短时

间内出现明显的效果。教师只有坚持长

期的系统的教学训练才能取得满意的

效果。

6、结合实际说明在高等教育中如

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

在高等教育活动中,教学是培养大学

生创造性的主渠道

(一)完善有利于创造性发挥的认知结

1、帮助学生获取有关领域的知识

丰富的领域知识被看作是个体进行创

造活动俄必要条件,但知识的掌握并非

创造性地充分条件。因此,教师在实际

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学

习、理解、运用,而不是满足于得高分,

要注意培养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探索态

度,这是培养创造性的基础。

2、有意识传授创造技法

教师要注意让学生掌握一些有利于创

造性思维的技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

不同情况,有选择的加以传授。

3、协助发展自我管理的技巧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好要培养他

们自我管理的技巧。帮助学生分析他们

的优缺点,特别是要引导他们的自我分

析能力;另外教师也要教会学生合理管

理自己的时间。

(二)激发创造性动机

创造性动机是学生创造能力发展的必

要条件

(1)确立目标和意图;教师通过训练

可以使学生学生明确创造目的和意图。

教学中必须注意增强学生培养自己创

造性的信心。

(2)激发好奇与探索;激发学生好奇

心有三种方法:训练学生多观察;教师

应对世界充满好奇,并在教学中有意识

的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对世界

和存在进行深入思考

(3)鼓励自我竞争。教师必须要使学

生理解掌握取向动机和结果取向动机

之间的差别,并从自我竞争中获得创造

活动的动力

(三)塑造创造性人格

(1)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在教学

实践中要注意抓住适当机会给予学生

表扬和鼓励,但又要注意把握尺度。

(2)确立创造的信念。教师要让学生

相信创造性通过努力是可以充分发挥

出来的,并且创造力的发展和发挥是自

己的责任。

(四)创设创造性环境

(1)给学生提供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

自由。教师在教学中态度要民主,鼓励

和支持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鼓励学生

积极探索、尝试以不寻常的方式去理解

和解决问题。

(2)给学生的学习留有余地。教师在

教学中应该注意改进教学和评价方式,

给学生创造较为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

生有时间、有机会从事自己想干的事

情。

7、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品德修养?

发展与成才是大学生成长中的热

点问题之一。然而,大学生在追求发展

与成才的过程中却往往忽视自己的品

德完善。殊不知品德乃每个人的安身立

命之本,品德修养也是大学生成才诸因

素之首。那么,应当如何对大学生进行

品德修养呢?

学校要通过课堂道德故事讨论、移

情训练、角色扮演、榜样示范和奖励惩

罚等方法,将外在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

的内在品德,从而使大学生自觉遵守道

德规范。(课堂道德故事讨论:教师引

导学生讨论道德两难故事,引起学生的

道德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进行积极的道

德思考以提高学生道德判断水平的提

高;移情训练:通过移情训练,激发和

促进大学生个体道德品质发展;角色扮

演:使大学生亲身体验他人的角色,从

而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处境,体验他

人在各种不同情景下的内心情感;榜样

示范:学校以某些品德高尚者为榜样,

引导广大学生模仿榜样,逐渐使学生的

品德与榜样的品德接近、相似或相同)

(谈一谈大学生如何加强提高个人的

品德修养(修养方法)。)

【品德修养是一个自我品德培养的

过程,大学生还要加强自我品德修养以

培养自身品德。常用的品德修养方法主

要有以下四种。

(一)学习

对于一名大学生,他的道德知识主要来

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感性知识,其主要

来源于社会实践、社会生活等;二是理

性知识,其主要来源于课堂教育和伦理

书籍等。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获取道德知

识,懂得哪些行为是道德的,哪些行为

是不道德的,知道为什么应该做一个合

乎道德的人。

(二)立志

立志就是树立愿望,是树立做一个合乎

道德的人的愿望的品德修养方法。立志

过程就是学生通过道德认识而使道德

是道德外在规范(他律)转化为自己内

在需要、愿望和理想(自律)的过程。

(三)躬行

躬行是按照道德规范做事、从事符合道

德规范的实际活动的品德修养方法。躬

行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在自己与他人

共处、有人监督的情况下,按照道德规

范做事;二是在自己独处、无人监督的

情况下仍旧按照道德规范做事。

(四)自省

自省即反省,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品

行是否合乎道德的自我检查的道德修

养方法。(它包括个人对自己的行为动

机与行为效果及其所表现的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道德价值的自我

检查。)自省可以使学生自觉地成为一

个合乎道德的人。

综上所述,关于品德的修养,首先是学习,

其次是立志,再次是躬行,最后是自省。如此

循环往复,成为习惯,良好的品德也就形成了。】

总之,品德培养包括道德教育与道

德修养。道德教育是社会对个人的品德

修养,是社会将外在道德规范转化为个

人的内在品德,从而使人们自觉遵守道

德规范的方法;道德修养则是个人的自

我品德培养,也就是个人将社会道德规

范转化为自己内在品德从而自觉遵守

道德规范的方法。道德教育是外在因

素,而道德修养是内在因素,二者有机

结合才能有效培养大学生的品德。

8、结合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促

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

(P312)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

人的生活、学习和身心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

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和社会未来的发展,因此,

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为了促进大学生

心理健康,对策有

(一)学校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优化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环境是大学生成长的外部

条件,它集中体现在校风、学风、和班

风上。学校的校风、学风是一种无形的

力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重要的

精神环境和心理氛围。班风相对校风而

言,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更直接、更

具体。良好的校风、学风会潜移默化地

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积极向上、宽松

友好的班风会使人感到心情舒畅、精神

振奋。可见,保持和发扬优良的校风、

学风和班风对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是十分重要的。此外,还要开展丰富多

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举办各种学术活

动、文艺活动、体育活动等。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1)开展宣传活动,树立心理健康的教育理念;(2)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期举办专题讲座;(3)设置心理教育机构,开展心理咨询服务;(4)利用各种传播媒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5)对教职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他们的心理健康意识。

(二)大学生要自觉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建立合理的生活秩序

(1)学习负担要适量;(2)生活节奏要合理;(3)用脑要科学。

3、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

(1)培养个人的幽默感;(2)增强生活适应能力。

9、试析大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大学生的思维从思维特性来看,其独立性、合理性和灵活性明显增强,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也有了很大发展,具体如下:

1、在形式逻辑思维发展的同时辩证逻辑思维逐渐趋向成熟和完善。在青少年时期,个体虽然已经掌握了某些辩证思维的方式,但形式逻辑思维仍占居优势地位。形式逻辑思维在初一开始占优势,到高二时几乎趋于基本成熟;辩证逻辑思维中学阶段开始出现发展并趋于成熟,大学阶段辩证思维的能力增强,成份增多。

2、在常规性思维发展的同时,创造性思维也在迅速发展。大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是继承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其思维活动总体上属于常规性思维。但大学生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学会自己寻找知识和创造知识,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开拓能力。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又是人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最佳时期,同时高等学校也为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在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对思维的元认知。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是以各种认知活动的某一方面作为其对象或对其加以调节的知识或认知活动。元认知由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监控组成。元认知知识指主体从客观世界中获取的与认知有关的知识,元认知监控是指主体在从事认知活动的过程中,把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其计划、监控的过程

10、大学生学习的主要特点

1学习方式的多样性。自学是大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

2学习过程的阶段性。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业课、实践课;毕业实习设计论文。

3学习内容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学习内容的广泛性、专业性、争议性和高层次性。

4学习组织的主体性。

11、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㈠促进学生对专门知识的全面掌握。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理解知识的基础上精心筛选,组织该学科的核心内容,并有目的、有计划地传授给学生。在保证掌握一定数量的知识的同时,要特别重视学生合理知识结构的形成,即实现知识掌握的高效化,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㈡要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内在动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进行提问,尽量减少观念上的限制,在班级上形成一种自由探讨的气氛。同时教师也需要多给学生提供一些解决界定不良问题的机会,以便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

㈢问题的难度要适当。教师给出的问题应该是学生通过对已有知识、方法进行重新组合后能够解决的。问题太难,不易为学生所掌握,也就不可能期望学生去正确地解答;问题过易,则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㈣帮助学生正确地表征问题。教师经常训练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来表征问题可以使他们从中获得对问题进行灵活有效表征的经验。

㈤帮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和策略性思维的习惯。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的习惯。在实践中要注意克服两种不良倾向:一是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进行盲目的尝试错误练习,而缺乏必要的分析指导;二是教师过分热心、越俎代庖,将结论先告诉学生。

2018年最新高等教育心理学选择题(附答案)

2018年最新高等教育心理学选择题(附答案) 1、由医疗实践中的问诊法发展来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A A. 个案研究法; B. 观察法; C. 定性研究法; D. 定量研 究法 2、人的认知过程、情绪情感和意志统称为()过程。 B A. 个性心理; B. 心理过程; C. 心理现象; D. 个性倾向 性 3、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的学科。 D A. 社会对心理制约; B. 心理现象产生机制; C. 心理的发生、发展; D. 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 4、与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是()。 B A. 情绪; B. 情感; C. 心境; D 应激 5、在自然环境下,使用实地体验、开放性访谈、参与型与非 参与型观察、个案调查、文献分析等方法对人的心理现象进行深 入细致和长期的研究方法是()。 C A. 个案研究法; B. 观察法; C. 定性研究法; D. 定量研 究法 6、某大学生既想自主创业,但同时又不想耽误学习,这属于 动机冲突中的()。 B 39 A .趋避冲突; B .双趋冲突; C .双避冲突; D .双重趋避 冲突

7、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D A .遗传素质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 B .环境和教育是 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 C .实践活动和主观能动性是心理发展的 关键因素; D .人的心理发展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8、不少大学生恋爱态度呈现轻率化的现象表现为()。 A A . “ 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 ; B . “ 爱人只 有一个,情人可以多个” ; C .主观学业第一,客观爱情至上; D . “ 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9、大学生情绪情感发展最突出的特点是()。 A A .具有两面性; B .具有稳定性; C .具有外显性; D .具 有境遇性 10、属于人的心理发展特点的是()。 B A .集中性与分散性; B .连续性与阶段性; C .平衡性与差 异性; D .方向性与可逆性 11、学校教育中通常采用的()措施体现了外部动机的理论。C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奖惩; D. 间接强化 12、()指的是个人按自定标准评价自己的行为之后,在 心理上对自己所做的奖励或惩罚。 D A. 直接强化; B. 间接强化; C. 奖惩; D. 自我强化 13、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实际上是知识()的三种模式。 C

2020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精华整理

2020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精华整理 1.我国小学教育取得的成绩有哪些? (1)小学教育普及率稳步上升;(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3)教师队伍建设日趋完善;(4)办学体制走向多元化;(5)课程改革不断深化。 2.简述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1)遗传,遗传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2)环境,环境是使遗传提供的可能性变成现实的条件,但不决定人的发展。(3)教育,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主导和促进作用。(4)个体主观能动性,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3.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因此教育要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2)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因此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上应有所不同,不能搞“一刀切”“一锅煮”。(3)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因此要求教育要抓住关键期。(4)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因此教育要长善救失,扬长避短。(5)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因此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4.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基本理念 (1)学生为本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2)师德为先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3)能力为重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4)终身学习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5.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主要特征表现为:客体永久、延迟模仿、主动反应、问题解决。 (2)前运算阶段(2-7岁)主要特征表现为:出现符号、泛灵论、自我中心、思维不可逆。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主要特征表现为:守恒、去中心、思维可逆。 (4)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主要特征表现为:抽象、推理、假设、反思。 6.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把人的一生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具体的发展任务和存在的心理社会危机,具体如下: (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重点整理

小学教师考试《综合素质》重点整理 《综合素质》;第一章:职业理念;1、教育观;2、学生观;3、教师观;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1、教育法律法规汇编及解读;2、教师权利和义务;3、学生权利和保护;第三章:教师职业操守;1、教师职业道德;2、教师职业行为;第四章:文化素养;1、历史知识;2、中外科技发展史;3、科学常识;4、文化常识;5、文学常识;6、艺术鉴赏;第五章:教师基本能力;1、信息处理能 《综合素质》 第一章:职业理念 、 1、教育观 2、学生观 3、教师观 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 1、教育法律法规汇编及解读 . 2、教师权利和义务 3、学生权利和保护 第三章:教师职业操守 1、教师职业道德 2、教师职业行为 % 第四章:文化素养 1、历史知识

2、中外科技发展史 3、科学常识 4、文化常识 ¥ 5、文学常识 6、艺术鉴赏 第五章:教师基本能力 1、信息处理能力 2、逻辑思维能力 ( 3、阅读理解能力 4、写作能力 第一章:职业理念 第一节、教育观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 (1)实施素质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2)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国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 (3)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1)坚持德育为先 (2)坚持能力为重 (3)坚持全面发展(1)素质教育目的融入各教育环节; !

(2)构建对接社会现实的课程体系 (3)启迪学生自主学习 (4)充分发挥教师的正能量 (5)创新素质教育教学模式 第二节、学生观 : 1、我国所倡导的学生观: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 人的道德、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1)人的发展与社会生活条件紧密联系 (2)传统分工导致人的片面发展 (3)科技革命为人类准备了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 (4)社会主义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制度条件 . (5)人的全面发展建立在人的劳动活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 (6)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教育与生产相结合 (7)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素质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4、什么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一种肯定人的作用和地位,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的价值取向。 : (1)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满足人的生存需要; (2)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满足人的发展需要; (3)人与人的关系:在维护公平正义的前提下优质优酬、兼顾公平。 (4)人与组织的关系:在自愿与共享的前提下满足个人的发展需要。 6、“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最新教师资格证培训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教师资格证培训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 目录 第一篇:新建教师资格证培训心得第二篇:矿长资格证培训心得体会第三篇:教师资格证培训总结第四篇:高校教师资格证培训课程岗培心得第五篇:教师资格证实习心得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第一篇:新建教师资格证培训心得教师资格证培训心得物流管理专业一班梁永和 “只有好好读书,考上好学校,才能走出去”这是大人们常说的,这也是我们这些地理位置相对闭塞地区的孩子们打小时读书起所认同的。的确,这是教育学给我们的灯塔,是我们求学路上的一个动力,只有走出去,只有不断追求高学历,上好的学校才能享受到好的教育资源,才能阅历到更多。讲到阅历,大家都理解,阅历即阅与历,阅读与经历。对于地理位置相对闭塞的地区,教育资源分配难免遭到不公,孩子的阅读视角受到限制,成长经历受到限制。但是要看到,这些不公并不是不可改变的制度问题,而是闭塞问题,即不能物畅流通,教育资源不能得以流入,知识得不到传播,文化交流受到了限制,而这些都是物流学科中要解决的问题。

大教育学论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如果教育资源得以物畅流通,父母的家庭教育能给孩子更多的启蒙,小学教育中的孩子能对家庭责任,社会角色分工有正确的理解与认识,形成学习习惯。中学教育的孩子能得到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形成自己的学习思维,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知道要将自己培养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中学教育重在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鼓励自主决策,中学教育的学制可以因材由教育机构、孩子、家长多方面的因素作为考核根据来决定,学生对要将自己培养成什么类型的人才做出选择,决定是继续进行学校教育还是就此进入社会,在社会中寻求社会教育机会,企业培训,成教,各种职业资格证书等培训都是社会教育。教育学理论的发展,体系的完善,为教育对象提供考核依据,提供发展方向,培养以教育事业发展、孩子身心健康成长为事业的职业工作者。建立完善的教育机构、法规、制度,对职业工作者进行约束与管理. 第二篇:矿长资格证培训心得体会学习心得 2020年12月1日,我参加了平顶山煤矿矿长任职资格证培训班,煤矿安全培训活动圆满结束,回顾整个培训,感触是很深的,收获是丰硕的。培训期间,我利用此次难得的机会,努力学习,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老师和同事们请教,认真学习,进一步巩固自己安全理念和防护能力,为今后的安全管理安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针对培训内容,利用短暂的培训期,我认真听讲师讲课和做

考试必备高等教育心理学案例讲课讲稿

考试必备高等教育心理学案例 本答案非标准答案,只是配合教学整理简易要点,如果参加考试答题应在此基础上再做概念和理论的详细解释为好,另答题知识也非标准答案,只是本人一家之言,有些参考了张奇老师的教学内容,在此表示感谢!;综合练习题源于历年真题,由于目前考试主要是案例分析,为此部分论述题没有收录,有些只是回顾而非完全原始题的模板,特说明 2-1一位新教师用半节课的时间讲完一节课的内容。你怎样帮助他改进教学? 知识点:教学监控能力的问题 分析:讲的太快,内容设计不好,提高监控能力、自我监控。 2-2一位教师只顾讲课,不与学生接触,对不对?错在哪? 知识点:涉及师生交往 分析:不与学生交往的危害,改善师生关系,主动和学生交流,主动权在老师。 2-3一位教师经常当面讽刺学生,对否?错在哪里?怎样改正? 知识点:教师威信、教师期待 分析:对学生的期待是消极期待,不利于建立教师威信,应以鼓励为主,与学生交往,正确的期待。 2-4一位教师经常背后嘲笑某学生,错在哪? 知识点:教师期待P33 分析:教师说学生不好是负面期待,有两个结果,一是发奋努力,二不学了。首先不要对学生嘲笑,这样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其次,应给予学生积极的期待,使其变得自信和自强, 并激发出强烈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向着教师期待的方向发展。 2-5一位教师上课学生经常起哄,怎么办? 知识点:教育机智 分析:机智处理,将不良的危害减到最小,与学生心平气和谈判,发现原因,改正,承诺,先分析原因,再解决问题。 2-6学生集体罢课怎么办? 知识点:教育机智 分析:妥善处理人为的突发事件,教师要沉着冷静,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事态激化,最大限度控制消极影响。 3-1某钢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当众熟练演奏一曲,然后让学生自己练习,半小时后逐一进行检查,问这种教学方法是否合适?

2019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整理背诵版(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2019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整理背诵版 (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第一章教育基础 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内涵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概念:广义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 构成要素:①教育者:承担教的责任,施加教育影响的人,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主导者的作用。 学校教师是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 ②受教育者:承担学习的责任,接受教育影响的人,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体地位。 ③教育影响:连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纽带,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④三者关系: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施加教 育影响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相作用 的中介。 二、教育的属性 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 育的质的规定性。PS:“人只有通过适当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夸美纽斯。 社会属性:①永恒性:人类特有的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②历史性: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具有 自己的特点。 ③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质的规定性;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 衡(教育落后或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 三、教育的起源学说 生物起源说:生存本能,利托尔诺、沛西能,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教育起源学说。 心理起源说:无意识模仿,孟禄。 劳动起源说: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米丁斯基、凯洛夫。 四、教育的发展 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①无阶级性、公平性(教育机会均等)。 ②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 ③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中国古代社会:①奴隶社会:夏有学校,周教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政教合一、学在官府;春秋 私学兴起,孔孟百家争鸣。 ②封建社会:宋朝程朱理学兴起,主教四书五经;科举制兴起于隋唐,废除于清末, 清末学堂出现。 西方古代社会:①奴隶社会:古埃及,文士学校,以僧为师、以吏为师;古希腊,斯巴达重军事、 产勇士,雅典重文学、产女神。 ②中世纪:教会学校传七艺;骑士学校教七技。 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①古代产生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专门职能。 ②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③适应古代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具有阶级性、等级性。 ④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1

教师资格证心得

成功不是一两天的付出之木土姑娘教师资格证备考心得 一.考前准备 我是大四时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师资格证培训班的,但是想要当老师的殷切愿望,却是从小就根植在心底的。所以这就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你的目的。可能有的人是羡慕教师的两个固定假期,或是教师的神圣感,但无论如何,你都要明确一个目标,只有有了目标之后,你才能有动力坚持下去,毕竟需要掌握的知识很多。在大三期间,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并开始尝试做相关的习题,这也为我日后的成功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我大学期间所学习的是英语专业,所以在实习期间,我就选择了在高中实习的教师岗位,在实习的半个月期间,我试讲过很多次,这也无形之中提高了我实战的经验。所以,在考前阶段,我做足了准备,但是对于一些临时决定考取教师资格证的同学们,我的唯一建议就是找到目标,并为之努力。 二.考试流程 1.笔试部分 我们今年(2015)是第一次国考,所以科目由两科增加到三科,分别是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能力(我报的是初中英语)。整整三本书,十分厚重。我们学校组织的培训班进行了一周的突击,但是只有两科,而且更多的是教你记忆的快速方法,而不是注重细节,但是这些记忆方法在以后的备考过程中也十分适用。培训班结束后,开始了自学的阶段。我准备了三个月,做了一套真题,两套模拟和无数的网络真题,可能是我在大学期间养成了这种大量做题的习惯,但是这个方法未必适合所有人。有的人看了一周的,也有过的。所以选择什么方法还是要看个人习惯的。在突击的后半段,我无意中走进了石头老师的课堂,认识了很多战友,我们一起提问题,听网课,互相帮助,众人拾柴火焰高嘛。所以在考试之前我是信心满满的。当然了对于每科考试我也有相应的心得。综合素质是相对三科里面我个人认为最好突击的一科,因为其中含有作文,而且分数占据很大的比重。综合素质中还有较多关于法律法规,百科知识等很多选择题,就是长时间积累可以掌握的习题。教育知识与能力,在我看来,十分难搞定,因为知识系统庞大,知识点繁多,人物难记忆,大题很繁琐。但是在培训期间我学会了很多记忆的方法,比如首字记忆法,谐音记忆法等等,这些不单单适用于教师资格证的考试,同样适用于所有科目。以至于我到现在都记得那些德育方法,德育原则什么的,哈哈。其中的简答题其实也有规律可循,首先表明态度,其次说关键点,比如涉及什么知识和如何解决,最后总结概括。最后一科学科知识与能力,我报考的是初中英语,选择题的范围涉及初中,高中和大学的所有知识,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整理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整理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其规律的科学。 2、心理现象的研究包括行为研究和心理研究。心理研究包括 无意 识研究和有意识研究。所谓意识,就是能为个体所清晰觉察的心理活动。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总要特征,也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主导方面。正是因为具有意识,人才能够觉察到作用于感官的外部世界,人才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特征与其联系,并能主动的去改造客观世界;人也才能觉察到自己的主观世界,明确自己的行为动机和内心需要,了解自己的认知过程与情绪状态,知道自己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点。由于具有意识,人不仅能够认识事物、评价事物、认识自身、评价自身、而且能够实现环境和自身的能动的改造。 3、个体心理系统? 答:个体心理系统是指个人所具有或在个人身上所发生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四个方面。 1)心理动力,该系统决定着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偏向。主要包括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 动机的基础是人的各种需要,即个体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某种失衡状态。

人的需要有生理的、社会的需要,物质的需要、精神的需要。 兴趣是一种人对事物进行深入认知的需要,是需要的具体体现。 世界观则对人的需要进行调解和控制,并由此确定个体对客观世界民的总体看法与基本态度。 2)心理过程,人的心理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能动的反映着客观世界的事物与其关系。 a.认知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语言等。 b.人在认识客观世界的时候,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属性、特征与其联系,还会对事物产生一定的态度,引起满意、喜爱、爱慕、厌恶、憎恨等主管体验,这就是情绪过程。它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可以说客观事物是情绪体验的客观来源,而人的需要是情绪产生的客观原因。 c.人不仅能认识世界,对事物产生肯定或否定的情绪,而且能在自己的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的改造世界。这中自觉的能动性,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心理学把这种自觉的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有意识的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叫意志过程。 3)心理状态 心理状态就是指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里出现的相对稳定的

中职类教师资格证考试经验

中职类教师资格证考试经验 笔试: 首先我经历过省考,所以对于国考的教师资格笔试部分,还是可以比较一二的,相对来讲国考较省考来讲,考察内容更全面一点,也就是不仅仅要考省考的教育学、心理学部分,还增加了一个综合素质,考过公务员考试的应该会了解一些,很相似。至于省考国考哪个更容易过,我认为对于一般中小学的考生来讲,国考应该更难一些,因为加了一项专业知识部分,要知道中小学的专业知识部分还是很有难度的。但对于我们中职类的考生,我个人认为,国考相对简单一点。但是对于笔试的准备,我个人认为还是要认真踏实,不能抱有侥幸心理,一定要让大部分的知识点能在脑海中清晰地回顾一遍才可以,不能糊里糊涂地盲目准备,尤其忌走马观花,看似一直在看书,自己也感觉自己一直在看书,但是书一合上,不能将书上的知识在脑海中清晰地呈现出来,那么很抱歉,在笔试的过程中,你的简答题肯定不会过高,因为这类的考试做题思路,步骤大家都懂,只看你的脑海中是否有货。 笔试简单说一点,有感兴趣的,可以发邮件给我(282509431@https://www.wendangku.net/doc/674205039.html,) 面试: 对于面试,要说的多一点,我很庆幸我的笔试顺利通过。之后我像其他的考生一样带着激动、紧张的心情提前准备面试,其实中职类的很好准备的,因为中职类有相应的指定教材,在江苏省教育考试网上可以找到。提醒一点,原则上来讲,需要用指定的教材(这一点我打电话咨询过考试院,他们的要求是必须能用指定教材,除非你的专业未指定教材),但是我在考试的时候看到好几个考生用的都是非指定教材,是否通过不得而知。不过有一点,考官手里是没有教材的,也不会去看你的教材。所以…….. 专业概述准备: 根据选择教材开始准备工作,首先准备专业概述。专业概述,在网上也没有找到对他的定义,由于国考刚刚试行,因此大家对这个的界定也没有那么严格,专业概述,我个人凭经验认为就是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介绍自己的专业,让考官知道你是干嘛的。但此处切忌将专业概述讲成说课的形式,因为有同考的考生在此处栽了跟头。专业概述内容量要起码一页A4纸,因为要讲3分钟左右,不易过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整理精编版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整理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整理总结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2.构造主义者认为心理是由不同的元素构成,代表人物是冯特(实验法)。 3.机能主义者认为心理学应研究心理的功能、机能,代表人物:詹姆斯(意识 流)。 4.行为主义者认为心理学应研究可观察、可操作的行为,强调S-R联结。 5.完形主义者(格式塔)认为心理是一个完形,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6.佛罗伊德提出了本我、自我、超我。 7.1903年,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标志着科学的教育心理学诞生。 8.教师职业角色意识形成的过程:角色认知阶段、角色认同阶段、角色信念阶 段。 9.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使学生朝向期望的方向去发展。 10.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 11.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 习、并列结合学习。 12.尝试-错误学习理论的基本规律: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 13.知识学习的三个过程:知识获取、知识保持、提取和应用。 14.桑代克用“形状直觉”理论支持了相同元素说。 15.柯勒用“纸下觅食”实验支持了关系转换说,批判了相同元素说。 16.贾德用“水下打靶”实验支持了经验泛化说。 17.知识的分类:陈述性知识(表征方式为命题、命题网络、图式)和程 序性知识(表征方式为产生式)

18.知识的获得:知识的直观、知识的概括。 19.重复、抄写、画线、记笔记属于复述认知策略;口诀记忆法、谐音记 忆法、做笔记属于精细加工策略;列提纲、画图属于组织策略。 20.记忆按内容分为五种:形象、情景、语词逻辑、动作记忆;按时间长 短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容量为7+-2个组块)、长时记忆。 21.创造性的基本特征是发散思维,即求异思维。 22.皮亚杰用“三山实验”说明了幼儿自我中心阶段。 23.态度的结构: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 24.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依存——认同——内化。 25.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 26.刺激控制教学模式基于强化理论;科学探究教学模式基于认知发展学 习理论;现行组织者教学模式基于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27.服从与从众的区别在于是否为压迫性的。 二、名词解释题 1.学习:就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凭借经验而形成的相对持久,稳定的行为和行为潜能的变化。 2.人格:又叫个性是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3.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4.从众: 在群体压力之下,个体放弃原有的观点和行为和群众保持一致的现象。 5.记忆: 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应。 6.心理学: 研究人的心理,行为,规律的学科。

教师资格证经验分享

不努力一把,你真的不知道自己会有多优秀 考教师资格证是偶然也是必要,大学的时候家中一直希望我能考一个,从而进编制,但当时年少气盛,不知天高地厚,觉得自己对教师这行不感兴趣,总想着闯一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毕业快三年也沉浮了三年,混迹于培训机构,拿着最少的工资,做着最累的工作。晚自习晚到令人发指的10点多,嗓子上课上到差点肺炎,保底课时像座大山,压得你喘不过气来。你试过那种被家长指着鼻子问,你大学毕业了没有,毕业证书复印件给我看,那种时刻不相信你,质疑你,指责你盛气凌人的样子。考教师证是为了考编制,考编制是为了有一天自己能有足够的底气与拒绝的权利,不因为自己仅仅是个培训机构的老师而被看轻。 其实准备的时间真的不多,屈指算下来15天,真正全身心复习只有最后六天。初中英语总共三科,科目一是综合素质,选择,两道有套路的大题,一篇语文阅读理解以及作文。这科并不难,只是时间特别紧凑,考试的时候作文写到交卷前5分钟。选择的范围很广,人文地理,历史政治,数理化,中华文化常识,音乐美术,总之没有你考不到的只有你想不到的。所以大量刷题很重要,这里推荐一个APP,一起考教师很好用。两道答题一题是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任选或混杂,一题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套路多多,背的也少,基本送分题。阅读理解就要看初高中的阅读功底了。作文注意不要偏题,尽量往教师职业上靠。科目二是最容易挂的一门,涉及诸多教育学,心理学,诸多专有名词,选择占分值1/3, 简答四题,背到全靠运气,材料题有可能会很偏,今年考了水下打靶,特别偏的考点。做真题很重要,尤其是历年,虽然说不会太有重叠,但今年考了一个和往年重复的社会实践包括什么,所以真题很重要,一起考教师里有很多简答题总结,非常实用,集中起来背很过瘾。科目三考察很多内容,阅读理解词汇量也很大,考试基本没准备,75飘过,教案设计很重要,40分,理解了套路的东西基本能拿到。如果没有看书,简答题基本靠编,所以就算完全陌生的题目,也要编。 面试准备了好久,结构化+试讲。结构化套路很重要,各种题型都背背,不可能所有题目都准备到,所以要多背一些可以重复使用的内容。试讲的流畅度和熟练度很重要,把各种课型的模版准备好,不用背教案,理解的基础上换成自己的话,做好板书和教姿教态。 1

[精品推荐范文]教师资格证考试心得体会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得体会 教师资格证随着统一考试,难度大大的增加,它分为两个部分,考察人不同的方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教师资格证考试心得体会,希望这些能够帮助你考试。 大家都知道教师资格证考试自从国家统一考试以后考试难度加大,但是教师资格证的含金量也提高了不少。笔试通过率在百分之30左右,面试通过率在百分之50左右(通过率是根据网上资料和身边同学考试数据得出)所以想要通过考试还是需要努力才行,但是我相信只要你肯努力考过其实也没那么难。我是17年下半年(大三上学期)报考的高级中学体育学科,笔试和面试均一次通过。下面讲一下我的一些考试心得,希望对你们能有帮助。 教师资格证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部分,笔试主要考察你的理论知识储备。面试更考验同学的实际授课和说课能力。在校生大专大二可以报考,本科生大三才能报考哟。笔试成绩保留2年,通过面试后会有一个合格证保留三年。(只有通过笔试才有机会参加面试) 一、关于笔试部分 幼教和小学考两门,中学(初高中)三门。幼儿园笔试考两门分别是综合素质和保教知识与能力,小学笔试也考两门综合素质和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初中和高中)

笔试分别是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能力三门。幼教和小学的考试相对简单一点,考试的科目少。初中和高中难度会大一些。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总分150分。卷面分在90左右就能通过,出成绩的时候是公式折算后的分数,70分合格。 1.综合素质是笔试当中比较简单的一门,大题比较固定容易拿分,选择题也比较简单很多常识问题,但是涵盖的范围比较广。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有作文所以容易出现时间不够用的情况。需要把握好考试时间作文字体一定要规范。 2.教育知识与能力是最难的一门(大多数考生都容易挂),知识点太多,教育知识理论性强,需要背得东西多。备考时间充裕的同学我建议从头把书过一遍书上一般都画了一定的重点(图书上都画了重点,图书自己上网上或去书店购买即可,如果有朋友之前考过也可以用朋友的)这一阶段需要你尽可能多的记住知识点。第二遍的时候就需要你自己在网上收集特别重要的点了,这个时候就需要减负了,不能按照书上画的走了,因为书上画的范围还是比较大的。这两个阶段是最累的时候,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多理解去背这样会提高你的学习效率,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不同,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完成这一阶段后就可以开始刷题了,我建议把最新的(也就是最近的两次考试试卷)放在最后来做,

高等教育心理学学习提纲整理

《高等教育心理学》学习要点 第1部分:基本概念与知识 1、自我意识 也称自我,它指给对自己存在的一切的认识,包括认知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它是一种具有意识性的自我察觉活动,这种意识不仅表现为个体对自己本身有比较清晰的理解和自觉的态度,而且表现在个体对自己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有比较清晰的理解和自觉的态度。 2、心理发展 个体随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映活动不断得到改造,日趋完善化和复杂化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 3、挫折 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障碍或受到干扰,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 4、成就动机 个人认为对自己所认为重要的或者有价值的事情,去努力完成,追求成功并要求达到完美状态的原因。 5、归因 寻找行为的原因。 6、问题解决 由一定情景引起,按照一定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技能,经过一系列思

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具备三个特征:目标指引、操作序列和认知操作。 7、认知-发现说 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的过程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提倡发现学习,通过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的认知结构。 8、人格障碍 人格特征显著偏离正常,是一种人格发展的内在不协调,是在没有认知过程障碍和没有智力障碍的情况下出现的情绪反应、动机和行为活动的异常。 9、需要 维持个体和社会生存的必要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10、从众 在强大的群体压力面前,很多人采取了与群体内大多数成员一致的意见。这种个人受群体压力影响,在知觉、判断、信仰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大多数成员相一致的现象称为从众倾向或从众行为。 11、定势 也称心向,是指重复先前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12、案例教学 一种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入角色,再现案例情景,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实际运作能力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重具体轻抽象,强调个人从经验中构建知识,重视从具体经验和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得体会

大家都知道教师资格证考试自从国家统一考试以后考试难度加大,但是教师资格证的含金量也提高了不少。笔试通过率在百分之30左右,面试通过率在百分之50左右(通过率是根据网上资料和身边同学考试数据得出)所以想要通过考试还是需要努力才行,但是我相信只要你肯努力考过其实也没那么难。我是17年下半年(大三上学期)报考的高级中学体育学科,笔试和面试均一次通过。下面讲一下我的一些考试心得,希望对你们能有帮助。 教师资格证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部分,笔试主要考察你的理论知识储备。面试更考验同学的实际授课和说课能力。在校生大专大二可以报考,本科生大三才能报考哟。笔试成绩保留2年,通过面试后会有一个合格证保留三年。(只有通过笔试才有机会参加面试) 一、关于笔试部分 幼教和小学考两门,中学(初高中)三门。幼儿园笔试考两门分别是综合素质和保教知识与能力,小学笔试也考两门综合素质和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初中和高中)笔试分别是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能力三门。幼教和小学的考试相对简单一点,考试的科目少。初中和高中难度会大一些。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总分150分。卷面分在90左右就能通过,出成绩的时候是公式折算后的分数,70分合格。 1.综合素质是笔试当中比较简单的一门,大题比较固定容易拿分,选择题也比较简单很多常识问题,但是涵盖的范围比较广。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有作文所以容易出现时间不够用的情况。需要把握好考试时间作文字体一定要规范。 2.教育知识与能力是最难的一门(大多数考生都容易挂),知识点太多,教育知识理论性强,需要背得东西多。备考时间充裕的同学我建议从头把书过一遍书上一般都画了一定的重点(图书上都画了重点,图书自己上网上或去书店购买即可,如果有朋友之前考过也可以用朋友的)这一阶段需要你尽可能多的记住知识点。第二遍的时候就需要你自己在网上收集特别重要的点了,这个时候就需要减负了,不能按照书上画的走了,因为书上画的范围还是比较大的。这两个阶段是最累的时候,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多理解去背这样会提高你的学习效率,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不同,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完成这一阶段后就可以开始刷题了,我建议把最新的(也就是最近的两次考试试卷)放在最后来做,就当作是正式考试前的模拟考试。每次做题的时候要计时为正式考试打下基础。做完以后对参考答案并画相关的知识点,再进行巩固。选择题很重要,如果选择题你错太多的话大题很难把分拉上来。

教师资格证考试必考知识点归纳

一.教师职业道德 1、如何理解道德内涵? 1)、由一定社会的关系决定; 2)、以善恶为评价标准; 3)、依靠人们的行为习惯、社会舆论、及内心信念来发挥调节作用;(多选) 4)、调节个人与人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2、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3、道德的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调节功能。 4、职业道德的特征:稳定性、具体性、适用性。 5、教师职业规范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判断) 6、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一个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先决条件,是教师本人不断进取、赢得成功的力量所在。(判断) 7、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鲜明的继承性(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强烈的责任性,独特的示范性(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身不正,虽令不从),严格的标准性。 8、我国在1997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明确规范教师应:热爱学生、严谨治学、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 9、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10、朱熹强调要把修身、接物作为教师道德修养的准绳。 11、明代王守仁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要求教师通过教书育人来启发人的良知。 12、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衡量和判断教师行为善恶的最高道德标准。(判断) 13、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是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判断) 14、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作用:指导作用、统帅作用、裁决作用。 15、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四个方面: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一般知识。 16、依法执教是调整教师劳动与法律制度之间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7、依法执教的必要性:是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强化教育社会功能的必然要求;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然要求。 18、教师如何依法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案例分析) 1)教师要认真贯彻执行教育方针,遵守各种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2)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关于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以及法制教育。 3)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保证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4)教师要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19、廉洁是教师立身立教的根本。(判断) 20、廉洁从教的具体表现:安贫乐道,无私奉献;坚持操守,为师清廉。 21、教师的欢乐来自于:创造性的教育活动;师生间美好的情谊;学生长大成才。 22、廉洁从教的道德要求:公正从教,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坚守大义,发扬奉献精神;廉洁自律,自觉抵制各种非正当利益的诱惑。 23、教师礼仪的特点:率先性、示范性、整体性、影响的深远性。 24、在人与人关系层面上,社会公德的内容包括:举止文明、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自尊与尊重他人、诚实守信。

必戳!教师资格证考试高分通过经验分享

必戳!教师资格证考试高分通过经验分享 教师资格考试分笔试和面试,这个大家是知道的。自从国家统一考之后,难度大大增加,淘汰率也高了。再加上师范类毕业生不再发放教师资格证,参考人数也激增,相当于竞争更加激烈了。这些对于考生尤其是非师范生来说,拿证变的相对困难很多。我13年就考了小学资格证,当时是很简单的,面试也就是走过场。今年再考,真切体会到了难度加大,真不是开玩笑。(貌似又在说废话,不过真的要明确难度,有压力才有动力) 所以,我们的备考也分为两个阶段。笔试和面试。 先说笔试。 一、笔试 小学阶段是考两科《综合素质》《教育知识和能力》。初中高中阶段考三科,要再加一个《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当然那两科有一定区别,小学考小学版,中学对应中学版,里面考的教育理念啊,教学方法都有区别的,所以要注意教材不是通用的。说到教材的话,我推荐购买中公教育出的。原因一是这个版本很权威,大部分考生都是学习这个版本。二是我实际比对过,中公出的教材确实比其他版本的更详细更全面。 1、综合素质 这科相对简单,但不能轻视,很多人都卡在了这个看似简单的一科。三道大题:29道选择题,3道材料分析题,1道作文题。选择题包括教育理念方面、教育法律法规、文化素养、逻辑推理、数字找规律、计算机操作。材料分析题中,第一道根据学生观或教师观或教育观或素质教育理念,分析材料中教师行为;第二道从教师职业道德观角度分析教师行为;第三道阅读理解,主要考察提取信息、理解字词含义、评价、结合社会生活思考等。 对于这块的备考,我建议不需要把教材全撸一遍,只要把第一章职业理念的学生观、教师观、教育观,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背会即可(用口诀背更快哟),然后根据真题答案,整理一个答题模版(考试时为了避免丢点,可以全写上)。这样前两道材料分析就解决了,大部分选择题也解决了。剩下的选择题,文化素养真的考平时积累,短时间没办法提高,可以每天看一点教材第四章文化素养(其实真的记不住多少,而且也不一定就会考了你看的,因为范围太大了)。法律法规选择题的准备,我建议每天抽出一小段时间,读一读第二章的法律条例。可以自己总结一些重要的条条,关键字重点标出来(比如民事责任,行政处罚处分等等吧)。逻辑推理找规律的,多做吧,挺考智力的,可以看看教材里的讲解,稍微有点作用(但作用不大)。最后说作文题,可以每周写一篇练练手,然后看看范文积累一下素材。考试时切记一定要与教师教育相联系,一定要与教师教育相联系,一定要与教师教育相联系!说三遍。 Ok,高度重视加上这样准备综合素质绝对没问题。 2、教育知识与能力 这部分挺难的,要背的超级多,没有捷径可走。先说下题型:21道选择题、4 道辨析题、4道简答题、2道材料分析题。所以还是老老实实地把教材撸一遍,可以先快速把教材熟悉一遍,一天一章的速度,甚至更快。看的时候注意在纸上总结框架,没看完一章要做到看着框架能回想起主要的内容。然后总结每章的重

4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整理2018

高等教育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心理过程:心理过程: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内心心理活动,它们经常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 个性心理: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得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教师角色:传道授业解惑,既是社会角色,又是这一角色的承担者。教师主要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教学监控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分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心理发展:是指个体随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获得新结构或引起心理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 遗传素质:是生物体遗传给后代的生物特征,主要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例如:肌体的形态、构造、感官特征、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等,它是婴幼儿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和必要条件。 人生观:是指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人生观是由世界观决定的。其具体表现为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人生观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 学习:是人类和动物共有的心理现象。学习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学生的学习是狭义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人类的学习是广义的学习,是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以语言为中介,通过思维自觉地、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机械学习是一种单纯依靠记忆学习材料,而避免去理解其复杂内部和主题推论的学习方法。平时多称为死记、死背或死记硬背。 接受学习:是将学生要学习的概念、原理等内容以结论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传授,学生接受。动机:动机是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人的行为发动、维持和促进的能量,直接影响行为的强度和效果;二、具有某种动机的行为总是指向某一目标,而忽视其他方面,使行为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心理特点,它是在学习需要基础之上产生的,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活动,并力图促使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的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学习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学习迁移的本质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贯穿于整个教学系统。它不仅存在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之中,而且还存在于认知策略和态度品德的学习之中。 普遍迁移:一开始是学习一个普遍的观念,而不是学习技能,然后这个普遍的观念可以用做认识原先掌握的观念的一些特例的后继问题的基础。 侧向迁移:习得的概念和或一般在新情境中的简单运用,一般不会产生新的概念或规则。 知识:即陈述性知识,是指有关人所知道的事物状况及事物之间关系的、能够被人陈述和描述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包括事实、概念、原则和理论等。 命题:指一个独立的断言,通过它可以使我们了解某个判断的真假。 图式:是由信息组成的单元,是大的知识结构,它能够运用于范围广泛的情境之中,是加工信息的基本框架。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习得的、用于改善自己在某一学习任务上的表现,并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的一组或多组方法、技巧或程序。 元认知策略:指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