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20教师资格证初高中辨析题

2020教师资格证初高中辨析题

2020教师资格证初高中辨析题
2020教师资格证初高中辨析题

辨析题

一、教育的概念——广义狭义混淆、教育的本质(人独有)p3-p4 (一)例:教育就是学校教育

答:1、错误

2、理由:(1)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2)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3)综上所述,教育包括学校教育,但并不单指学校教育。

3、故题目说法错误。

(二)教育的本质p4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这是教育区别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特征,也是本质属性。

3、教育是非本能的、非偶然的、非动物的,是人独有的。

二、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不平衡性p5(p5有题)

例: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因此教育没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

答:1、错误

2、理由:(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但教育也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2)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

(3)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影响。

(4)教育和政治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可能超前也可能滞后于政治经济的发展,教育有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5)综上所述,虽然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但是教育具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

3、故题目说法错误。

三、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地位混淆p34-p36

(一)例: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答:1、正确

2、理由:(1)遗传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肤色、感官和神经系统等,这些生理特点就是遗传素质。

(2)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3)但遗传素质还会受其他如环境、学校教育、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4)因此,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3、故题目说法正确。

(二)影响个人身心发展因素的概念及地位(p37有题)

1、遗传:(1)概念: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肤色、感官神经系统等,这些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2)地位:是人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发展提供可能性,具有可塑性。

2、环境:(1)概念:泛指个体生活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地位:为个体发展提供多种可能,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变成现实。

3、学校教育:(1)地位: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2)原因:①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

②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③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④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的地位:个体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应和能动作用。①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②个体的实践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四、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概念混淆p45

(一)例:教育目的就是培养目标

答:1、错误

2、理由:(1)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其主体是国家,对象是全体学生。(2)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要求,主体是各级各类学校,其对象是特定阶段的学生。

(3)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主体不同,对象不同,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4)综上所述,教育目的并非培养目标。

3、故题目说法错误。

(二)例:教育目的就是教学目标

答:1、错误

2、理由:(1)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其主体是国家。

(2)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预期变化,其主体是教师,教学目标与教育目标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3)综上所述,教育目的不是教学目标

3、故题目说法错误

(三)例:培养目标就是教学目标

答:1、错误

2、理由:(1)培养目标,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要求,其主体是各级各类学校。

(2)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预期变化,其主体的教师,教学目标与培养目标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3)综上所述,培养目标并不是教学目标

3、故题目说法错误。

(四)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分类

1、国家的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其对象是全体学生。

2、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要求,其主体是各级各类学校,对象是特定阶段的学生,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3、教师的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预期变化,其主体是教师,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课程目标之间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五、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平均发展p50

例:全面发展教育就是平均发展教育

答:1、错误

2、理由:(1)全面发展是指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相互渗透和相互协调的发展。(2)其中德育在全面发展中起灵魂和统帅作用,智育起前提和支持作用,体育是重要的物质基础,美育起动力作用,劳动技术教育起综合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作用。

(3)因此,全面发展教育只能均衡发展,无法平均发展。

3、故此题目说法错误。

六、课程的类型——概念混淆p62

1、按内容属性分

(1)学科课程:①分科设置,②从学科知识整体中选关系密切的内容组成一门学科,③是间接经验。

(2)活动课程:①又称经验课程,②从儿童兴趣和经验出发,③以儿童为中心,④是直接经验。

2、按组织方式分

(1)分科课程:①单科形式,②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③等于学科知识。

(2)综合课程:①是两门或以上学科的整合,②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

3、按实施要求分

(1)必修课程:①培养学生共性,②所有学生必须修习。

(2)选修课程:①发展学生个性,②学生可以选择性学习。

4、按设计、开发、管理主体分

(1)国家课程:体现国家教育意志。

(2)地方课程:满足地方发展需要。

(3)校本课程:又称学校课程,展示学校办学宗旨和特色,主体是学校教师。

5、按课程任务分

(1)基础型课程: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

(2)拓展型课程,拓展学生视野,发展学生特殊能力。

(3)研究型课程:培养学生探究态度和能力,由学生自主设计自主探索。

6、按课程呈现方式分

(1)显性课程:①又称公开课程,②以直接方式呈现,③特征是有计划性。

(2)隐性课程:①又称潜在课程,②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

七、教学相关

(一)教学的含义——双边p86

例:教学就是教师教的过程

答:1、错误

2、理由:(1)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一种双边活动过程,

(2)即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础技能,

(3)同时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培养思想品德的过程。

(4)因此,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教授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的过程。

3、故此题目说法错误

(二)教学的地位——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工作(跟德育混淆)p84

1、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2、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三)教学的任务——传授知识(错)p84-p85

例:教学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

答:1、错误

2、理由:(1)(即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①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我国教学的首要任务。

②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造力。

③发展学生体力,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

④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综上所述,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还有发展能力,养成品德等多方面需要。

3、故题目说法错误。

(四)教学与智育的关系p83

1、教学是智育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

2、智育也需要通过课外活动等途径来全面实现。

3、教学要完成智育任务,也要完成其他各育的任务。

4、二者有交集,但不相等。

八、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p86

(一)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3)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辅相成。

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高分低能)

(1)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

(2)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3)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2)思想品德的提高又为积极学知识奠定基础。

(3)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

(二)例:学生知识越多,说明学生能力越强

答:1、错误

2、理由:(1)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指出,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但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之间是不均衡的,并不是知识越多,能力就越强。

(2)只有将知识进行广泛的迁移与应用,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3)综上所述,学生知识的多少,并不完全等同于能力的大小。

3、故题目说法错误。

九、注意的品质p125

(一)注意的转移VS注意的分散(概念+区别)

例:注意的转移就是注意的分散

答:1、错误

2、理由:(1)注意的转移是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2)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被无关对象吸引。

(3)由此可见,注意的转移是主动的、有意识的行为,注意的分散是被动的、无意识的行为。

(4)因此,注意的转移不等于同注意的分散。

3、故题目说法错误。

(二)注意的分散VS注意的分配(概念+区别)

1、概念:(1)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被无关对象吸引。(2)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3)由此可见,注意的分散是被动的、无意识的。注意的分配是主动的、有意识的。

(三)注意的分散VS注意的起伏

1、概念:(1)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被无关对象吸引。(2)注意的起伏,是注意在短时间内周期性地增强和减弱,是一种生理机制。

(3)由此可见,注意的分散是可以避免的,注意的起伏无法避免。

十、感觉与知觉的概念p127、p129(个体、整体)

1、感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2、知觉,是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十一、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p135

(一)概念:1、瞬时记忆:是不超过4~5秒,容量较大的记忆。

2、短时记忆,是保持时间在1分钟左右,容量为5~9个组块的记忆。瞬时记忆向短时记忆转化的条件是注意。

3、长时记忆,是1分钟以上,甚至终身的,且容量无限的记忆。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条件是复述。

(二)例: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条件是想象

答:1、错误

2、理由:(1)短时记忆,是保持时间在1分钟左右,容量为5~9个组块的记忆。

(2)长时记忆,是1分钟以上,甚至是终身的,且容量无限的记忆。

(3)从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要经过复述,而非想象。

(4)因此,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条件是想象说法错误。

3、故题目说法错误。

十二、心理定势和功能固着的影响p145

(一)概念1、心理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环境不变条

件下,心理定势能够使人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此时是积极的。环境改变时,它会妨碍人们采用新的方法,此时是消极的。

2、功能固着,是指把某功能赋予某物体的倾向,从而忽视了它的其它功能,是消极的。

(二)例: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只有消极影响

答:1、错误

2、理由:(1)心理定势是指重复先前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2)环境不变条件下,心理定势能够使人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此时是积极的。(3)环境改变时,它会妨碍人们采用新的方法,此时是消极的。

(4)综上所述,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

3、故题目说法错误。

十三、负强化和惩罚概念混淆p162(背表格)

(一)概念:1、正强化,给予一个愉快的刺激,从而增加其行为出现的概率。

2、负强化,摆脱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加其行为出现的概率。

3、惩罚,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或减少一个喜欢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

(二)例:惩罚就是负强化

答1、错误

2、理由:(1)惩罚,是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或减少一个喜欢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

(2)负强化,是摆脱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加其行为出现概率。

(3)惩罚与负强化不同,惩罚是减少其行为发生概率,负强化是增加其行为发生概率。(4)因此,惩罚与负强化不是同一概念

3、故题目说法错误。

十四、学习相关

(一)学习的实质p151(经验和反复练习、比较持久、改变)

1、概念:(1)学习是个体在特定的情境下(包括人和动物)

(2)由于经验和反复练习(不包括本能和自然成熟)

(3)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包括外显行为和内潜行为:认知、情感、态度)

(4)比较持久的改变。(不包括短暂变化:药物、受伤和无变化:机械重复)

2、例: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短暂的

答:(1)错误

(2)理由:学习是个体在特定的环境下,由于经验和反复练习,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

的,比较持久的改变。由药物、疲惫等引起的短暂的行为变化不是学习。因此,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改变必须是相对持久的。

(3)故题目说法错误。

(二)有意义学习的实质p170(奥苏贝尔)

概念: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和实质性的(非字面)联系。

十五、先行组织者的概念p170

概念: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能够使原有观念与新任务关联起来。(例:教师是先行组织者,错误,先行组织者是材料)

十六、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p176

(一)概念: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之间并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型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即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

(二)例:学习动机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率越好。

答:1、错误

2、理由:(1)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之间并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型曲线关系,(2)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即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动机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任务的完成。(3)因此,并不是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率越高。

十七、学习迁移概念、学习迁移种类概念混淆p183

(一)概念:1、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2、根据迁移性质和结果分:(1)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的作用。(2)负迁移,消极的、阻碍的作用

3、根据迁移内容和抽象概括水平分:(1)水平迁移(横向迁移),难度、复杂程度和概括层次处于同一水平的先后学习内容之间的影响。

(2)垂直迁移(纵向迁移),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相互影响。

4、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向分:(1)顺向迁移,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

(2)逆向迁移,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

5、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分:(1)一般迁移,在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

(2)特殊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

(二)例:顺向迁移就是正迁移

答:1、错误

2、理由:(1)顺向迁移是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向划分的,是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2)正迁移是按照迁移的性质与结果划分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的作用。

(3)顺向迁移未必就是积极的,正向迁移也不一定是顺向的。

(4)因此,顺向迁移并不等同于正迁移

3、故题目说法错误。

十八、同化和顺应——概念混淆p197(皮亚杰提出)

概念:1、同化:指有机体面对新的刺激环境时,把环境因素纳入已有的图式中,使之成为自身认知结构的一部分,从而加强和丰富原有图式。

2、顺应: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新刺激时,,改变原有图式,以适应环境。

3、同化和顺应的区别在于是否改变原有认知结构,同化不改变,顺应改变。

十九、最近发展区p200(维果斯基提出)

概念1、最近发展区是维果斯基提出的,关于教学和发展关系的概念,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和儿童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

2、启示:教育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

3、考试中常出现的表述:(1)现有水平和即将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

(2)学生独立完成水平和别人帮助完成水平

(3)现有水平和潜在水平

(4)掌握边缘

二十、场独立和场依存——概念混淆p201

概念1、场独立,指对客观事物做出判断时,利用内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干扰,对环境依赖程度弱。

2、场依存,指对事物做出判断时,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为依据,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影响,对环境依赖程度强。

区分:根据对象对环境的依赖程度区分,场独立是内在参照,依赖性弱,场依存是外在参照,依赖性强。

二十一、流体能力和晶体能力——概念混淆p225

按发展趋势分能力可分为流体能力和晶体能力,1、流体能力是通过遗传获得的、先天禀赋,是先上升后下降的发展趋势。

2、晶体能力是获得语言、数学等知识的能力,是通过后天学习、经验获得的,在人一生中都在发展,但在25岁之后发展趋于平缓。

二十二、心理健康的概念缩小内涵p237

(一)概念: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1、无心理疾病,2、有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二)例:心理健康就是没有心理疾病

答:1、错误

2、理由: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种是无心理疾病,还有一种是有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说心理健康就是没有心理疾病,忽略了积极的心理状态这一层面,缩小了心理健康的范围。因此,心理健康不等同于没有心理疾病。

3、故题目说法错误。

二十三、心理辅导的原则p243(应该面向全体学生)

(一)概念:心理辅导师面向全体学生、为全体学生服务的、有利于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

(二)例:心理辅导就是面向少数有心理问题学生的

答:1、错误

2、理由:心理辅导师面向全体学生、为全体学生服务的、有利于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心理辅导不仅可以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调适心理状态,也可以帮助全体学生寻求更好发展。因此心理辅导就是面向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忽视了心理辅导面向

全体学生的原则。

3、故题目说法错误。

二十四、德育相关

(一)品德和道德概念混淆p253(品德与道德的区别)

概念:1、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社会道德要求的局部反应。既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也受个体生理心发展规律的制约。品德是心理学、教育学研究对象。

2、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调节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完整体系,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道德是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学、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例:有什么样的道德认识就有什么样的道德行为。

答:1、错误

2、理由:(1)道德认识是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2)道德行为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集中外化体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3)在实际社会活动中人们很容易出现表里不一的现象。

(4)因此,有什么样的道德认识,不一定就有什么样的道德行为。

3、故题目说法错误

(三)例:德育就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或者德育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p266

答:1、错误

2、理由(1)德育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德育不仅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还有政治、社会思想等多方面内容。

(2)德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

(3)题目中只强调了教育者在德育中的作用,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参与,只强调了道德品质内容,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内容。

(4)因此,德育就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是不正确的。

3、故题目说法错误

(四)例:德育过程就是品德形成过程

答:1、错误

2、理由:(1)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品德形成的规律。品德形成过程是受教育者自发形成品德的过程。

(2)从主体看,德育过程是双边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有参与,品德形成的过程是单边的,以学生为主体。

(3)从影响上看,德育过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二品德形成的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4)从结果上看,德育过程的结果与社会要求一致,品德形成的过程与社会要求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

(5)综上所述,德育过程并不等同于品德形成过程

3、故题目说法错误。

(五)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多端性、反复性p267

1、(多端性)例: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应以知为开端,知、

情、意、行依次进行。

答:(1)错误

(2)理由:①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

②但由于社会活动的复杂性,德育在具体实施中又具有多端性,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发展情况加以展开,最后达到使学生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③因此,德育过程并不一定以知为开端。

(3)故题目说法错误。

2、教育过程的反复性p268

概念: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反复、逐步提高的过程。个人品德的发展是长期积累,从量变到质变的结果,个体品德发展也不是直线上升的,而是经历迂回曲折,甚至短暂倒退的过程。应当坚持循序渐进,坚持“百年树人”。

二十五、非正式群体p288

例:非正式群体只有消极作用

答:1、错误

2、理由:(1)非正式群体是以一些有共同价值观的人为基础结成的群体。

(2)非正式群体既可以有积极的作用,也可以有消极的作用。这主要取决于非正式群体的性质以及目标的一致程度。

③因此,非正式群体只有消极作用是不正确的。

(3)故题目说法错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