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袁世硕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2 复习资料

袁世硕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2 复习资料

袁世硕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2 复习资料
袁世硕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2 复习资料

古代作品选读复习重点

一、唐代诗歌繁盛的标志

1、作品作家数量多

2、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3、题材完备,艺术完美

4、出现了“李杜”与众多优秀的作家

5、其影响较大

二、唐诗繁荣的原因

1、经济繁荣,国力高涨

①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②提高了弥足自信心和自豪感

2、阶级关系的变化和学术思想的相对自由

三、唐诗的发展进程(唐诗的四分法)

1、初唐(开国——玄宗前)

2、盛唐(玄宗、肃宗时期)(前期李白、后期杜甫)

3、中唐(代宗——宪宗、穆宗、敬宗),50多年贞元元和

4、晚唐(文宗——唐亡),80多年

四、宋诗与宋词发展状状况

1、宋诗北宋:白体诗(徐铉、李昉)

晚唐体(九僧诗人和潘阆làng、魏野、林逋bū、寇准)

西昆体(杨亿、刘筠、钱惟演、学习李商隐)

欧阳修领导诗文革新运动

江西诗派(黄庭坚、学习杜甫)

南宋:前期:中兴四大诗人: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后期:四灵诗派,贾岛、姚合

江湖诗派(江夔kuí、戴复古、刘克庄)

2宋词发展状况

①、北宋前期:晏殊,欧阳修,柳永

②、北宋中期:素食突破词为艳科的传统,提高了词的品味

③、北宋后期:秦观、周邦彦

⑤、南宋前期:李清照、辛弃疾

⑥、南宋后期:姜夔(清空高雅)吴文英(典雅隐秀)

五、《咏柳》比喻的巧妙之处。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碧玉、丝绦,有生命的比喻称无生命的,体现诗人的情感特征。

2、不知绿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矛盾与统一,柔和的春风——锋利的剪刀

裁剪之妙:妆—裁—剪无心—有心

六、《春江花月夜》的主要内容。

1、长江中下游春夜的美景与离愁别绪。

一为赞美欣赏春江月色,而是抒写游子与闺中思妇的相似离别之情。两方面在诗中交织在一起,但是有主有次。

2、春江月色的魅力引起人的情绪波动。

①、人在完美的景致跟前的惆怅与孤独。宇宙的生机、完美自足的境界、惆怅;

②、生命本身的短暂与虚幻,但仍充满期待;

③、在离别的生命体验中感受着温情。

七、《春江花月夜》中突出的艺术特色。

1、构思:月亮

写景的角度,随着一轮明月转移。

抒情的角度,在写景的基础上展示对宇宙和人生的遐想,更深入的多方面的初触及思妇的生活和情感。

2诗情、画意和哲理水乳交融

春江花月夜的美景;人间纯净美好的爱情;对于人生哲理、宇宙奥妙的种种遐想和探寻。

3、章法整齐,有民族的特色,又有文人诗的特点。章法要整齐取决于所写的景。

句法:有排比和对偶

修辞:双声叠韵,顶针

八、带有文化气息的《游山西村》。

中国传统文化。“春社”,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古风”,夜叩门。

九、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赏析。

1、从语言看,对仗,上下句,句中对和流水对;

2、意象丰富,准确的写出春天的色彩;

3、心境——写出春游中人的心境变化。

4、诗情与哲理并茂。

十、赏析“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景物的组合之美

2、词序组合

3、动静关系的处理(生活美、风俗美)

4、动静相衬视听结合的写景特色(动静相衬,化静为动、以动衬静,视听结合)

十一、《山行》,比喻——远取譬。

是从空间举例来说,为了求新,不在人身近处,而是在人身远处,在人的想象遥远的,为流行的传统的想象的所忽略的空间展开。

时间上,秋天到春天,心理上,秋天的叶子比作花,是被人们心理上遗忘的。

本体(叶)和喻体(花)之间,用“红”字联想的起来,本体(叶)和喻体(花)之间隐含的联想的意味相似。

十二、《山行》极其凝练的语言。

“远上”点题、山之远“寒”肃杀凋零“生”与“深”“有人家”

十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赏析。

取喻新颖,比喻中含有广阔的想象,字里行间透露出无边的春意。“忽”“千树万树”等词语恰当运用。

十四、《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情景交融的特色——景中有情、赋中有比兴(第二联,赏析)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写的是近处所见。惟其是近景,见得真切,故写得细致。景中之情,境中之意,就描绘风急雨骤的景象而言,这是“赋”笔,而赋中又兼有比兴。

十五、《蜀道难》的主要内容。

1、描绘赞美了由秦入蜀道路上奇险壮丽的山川,也寄寓了诗人的对形胜之地,易于割据的深沉的忧虑。

2、《蜀道难》就是蜀道赞,蜀道颂。也表达了作者对艰难、悲凉、恐惧的蜀道的迷恋与对视,是对生命意志的颂歌。

十六、《蜀道难》的艺术特色。

1、自然的人格化。追求神似,雄奇险峻,奇险壮丽

2、各种浪漫主义手法的综合运用。融合夸张、想象、神话传说写蜀道山水。

3、回环往复的抒情。有气势,不平直——抒情诗一唱三叹。回环往复之美,反复出现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三次感叹感情的爆发,延伸和收束。

十七、《望庐山瀑布》的艺术特色。

1、发现美的眼光,发现美的能力。大自然的壮观景象,带有谪仙人的特殊色彩,心胸开阔、豪放不羁。

2、极度夸张又极度自然。与李白天真浪漫,豪放不羁的性格有关。通过前面的铺垫过渡之后才让最后一句警句出现,既是说末句的警句是和前三句的生动描写是密切相关的。十八、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赏析“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比体和喻体之间的共同之处。

共同本质:具有天然的美得资质,不靠人为的修饰,内在美和形态的多样式统一的。

2、比喻富有哲理。

淡妆浓抹总相宜,一切真、善、美的东西都是如此。

诗人之所以这么比喻,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致。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而且二者同处吴越地区,所以运用这个比喻。

十九、登高咏怀诗体现的传统文化。

登高诗的内容:

1、乡国之恋,

2、思亲念友,

3、怀古伤今,伤国家前途之未卜,个人命运之不济,

4、表达自己高远的志向,

5、与自然界对比、较量。

二十、杜甫《登高》沉郁顿挫的风格。

沉郁、是指感的悲慨壮大;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客居他乡的漂泊之感,多年孤独的身世之感,报国无门的苦闷之情;时不我待的焦虑不安、深沉、阔大。

缓慢。低沉、低回起伏、回环往复的,通过两联的景物描写将自己丰富的感情融入进去,五六句在结构上,则层层递进,步步转折,包含极其丰富的内容。

二十一、辛弃疾与其他文人的不同之处。

1、英雄的形象的自我展示,乡村中风景人物的剪影,意象群发生了转变。

2、苦闷忧患和对社会的理性批判,以文为词和用经用史,风格多样——刚柔并济和亦庄亦谐,豪放而执着——豪放旷达。

二十二、离愁别绪、家国之痛的古诗中要背诵的篇目、《兵车行》。

二十三、柳永与《雨霖铃》情景交融、点染结合。

离愁别绪的感受——画面性的境界,使主观情感和客观景物取景和谐统一。

点染——是情景结合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词的特殊的抒情方式,是词学上专门的术语。

点:先点明一个事情,一个意思;染:点后用景物烘托渲染,染要选择最富有特征的景物来构成境界。

二十四、晏几道《临江仙》,赏析“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写的是孤独的词人,久久地站立庭中,对着飘零的片片落英;又见双双燕子,在霏微的春雨里轻快地飞去飞来。“落花”、“微雨”,本是极清美的景色,在本词中,却象征着芳春过尽,伤逝之情油然而生。燕子双飞,反衬愁人独立,因而引起了绵长的春恨,以至在梦后酒醒时回忆起来,仍令人惆怅不已。这种韵外之致,荡气回肠,令人流连忘返。“落花”二句,妙手天成,构成一个凄艳绝伦的意境。

二十五、贺铸《青玉案》,赏析“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第一、连续运用三个比喻(博喻)

第二、写景与比喻融为一体,显得更加自然浑成。

景物描写,烟草、风絮、梅雨这些具有地方、季节特征的迷蒙灰暗的景色,能够触发和体现作者的愁情。

第三、每个比喻都能体现其愁之多,还各有分工,能分别表现愁情之广,充天塞地(如一川烟草),愁情的纷繁杂乱(如风絮),连绵不尽(如梅雨)。

二十六、《长恨歌》的主题纷争,那种主题最为合适?

1、隐世(事)主题

2、讽刺说

诗的前半部分写杨贵妃生前使他受惑,后半部别泽泻杨妃死后玄宗仍然受惑,讽刺玄宗迷于女色而不悔悟。

3、双重说

前半部分讽刺唐玄宗荒淫误国,后半部则写对李杨爱情悲剧的同情,对她们专一爱情的颂歌。

4、爱情说

从主观动机到诗歌的客观效果都是对李杨悲剧给予同情,抒写有情人相思痛苦和不能常聚首的深深遗憾。

二十七、《长恨歌》的情节和心理描写。

1、完整的故事情节

李杨结合——渔阳惊变——玄宗思念——方士寻觅——贵妃致词

创造故事:浪漫的传奇色彩;

追求故事紧凑:始终抓住一个主线——李杨爱情发展线索,凡遇到可能是爱情主线中断或松弛时,就通过剪裁和语言上的承接联系,把这条主线拉紧。

2、细致传神的人物描写

外貌描写:无止境的刻画,放在情结发展中,在关键时刻加以点画,着墨不多却细致传神。

心理描写:从“孤灯挑尽未成眠”开始,用了一大段,在借助气氛环境的描写,把唐玄宗的孤独寂寞思念写了出来,看到中国叙事诗在人物描写方面的进展。

二十八、《李娃传》中李娃的形象(变化过程)

1、对郑生的难中相助,有情有义

2、不慕容华,不为私利

二十九、《李娃传》艺术成就(情节特点)

1、情节复杂曲折,波澜起伏,富有戏剧性,又符合生活和人物性格逻辑。

以合——离——合为主线

初次邂逅——往访结合——设局诈骗——二肆竞技——鞭子弃尸——沦落遇救——助生登第——父子相见

合情合理,既符合生活和人物性格逻辑。设局诈骗,存在生活基础。二肆竞技到鞭子弃尸,

表面上纯粹是偶然,其中又包含着必然。

2、叙事既善于铺张渲染、描写刻画,又妙于剪裁;独立、统一;将次要的情节一笔带过,一些必要情节在任务的对话中间接的交代出来。

3、善于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来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

4、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典型的社会环境。骗局和二肆竞技大场面的描绘,展示了长安生活的斑斓画卷。

三十、《将进酒》的思想意义。

1、醉酒中包含着控诉;

2、局限:

缺少正面揭露,虽然本是思想感情基础是对现实黑暗的揭露,但是个没有对封建社会进行全面建的揭露。

确实有某种消极作用,但不是诗的主要方面。内在的很深刻的思想感,无边的愁并没有埋没诗人的自信。

三十一、《将进酒》诗人的自我形象。

1、精神情感,具有强大的力量:极度自信,用一种强有力形式展开悲喜之情。

2、偏离了封建正轨,趋向叛逆。表现在:否定权贵,不愿效法圣贤;李白的痛饮狂歌,不仅仅是自我麻醉,还带有逆反、报复心理。

三十二、苏轼《水调歌头》,概括其旷达情怀。

三十三、李贺《李凭箜篌引》神奇想象的特点。

1、以独特思维方式和精选的动词、形容词、来创造视、听、味觉互通的效果。

2、迥异于人的想象,幻想的夸张相并行。

3、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想象奇特,形象鲜明,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诗人致力于把自己对于箜篌声的抽象感觉、感情与思想借助联想转化成具体的物象,使之可见可感。诗歌没有对李凭的技艺作直接的评判,也没有直接描述诗人的自我感受,有的只是对于乐声及其效果的摹绘。然而纵观全篇,又无处不寄托着诗人的情思,曲折而又明朗地表达了他对乐曲的感受和评价。这就使外在的物象和内在的情思融为一体,构成可以悦目赏心的艺术境界。

浅谈苏轼词作的旷达情怀

苏轼对词的贡献,不仅仅在于对词的内容进行了全面的开拓,更在于“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岂与群儿雌声学语较工拙”(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表现出一种“旷达”的理趣情怀。

一、旷达情怀的表现方式

苏轼词作中的旷达情怀的表现方式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这些:

1.以深层次的哲理思考表现自我人生态度的通脱豁达

苏轼常常在词中对自己的人生做着深层次的哲理思考,而思考的最终落脚点却总是通脱豁达,是旷达对待人生波动与挫折,是力求自我超脱,而不是因人生不如意而轻率否定人生,自暴自弃,游戏人生。

苏词中给人印象较为深刻的就是其对“人生如梦”的感叹。但这“人生如梦”的“梦”,一方面固然是作者在感叹人生有限、生命短暂、命途虚幻易变,但另一方面却是在借“梦”表现自己对世俗人生的深层次的哲理思考,是借“梦”来表达他对人生的旷达通脱态度。如《永遇乐·明月如霜》中“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的“梦”,就是词人着意要表达的一种人生领悟,一种旷达情怀:世人被名利所扰,营营终日,犹如自己睡中梦里,而自己却能逃脱世事纷扰,以旷达情怀看世事,看出世人人生之梦未醒,实是因为对人世欢怨之情未断,这样,就使得对情、事的感叹超越了自我,挣脱了由“乌台诗案”等政治波折带来的感情镣铐,通过深入思考人生哲理而使精神获得了解放,借景抒怀而有了超类脱俗的

旷达情怀,放弃了喜怒哀乐乃至荣辱毁誉。

又如《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一词,“长恨此身非我有”,表达了对自己踏入社会、步入官场之后再也难以自我把握的人生命运的深层次哲理思考。而一句“倚杖听江声”,是对自己处世态度的鲜活写照,如图画一般勾勒出作者的形象:通过深层次思索,从宁静、旷阔、静美的大自然中领悟到世俗的忧愁与烦恼、人生的得失、荣辱都应以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情怀对待之,从“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的脱离世俗转入到了对精神自由和人生理想的追求,这是在痛苦的逆境中对人生的理性思考,是用旷达不羁的情怀来展示自己独特个性和真情。

可以说,苏轼在深层次的哲理思考后,更坚定了其顽强乐观、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而所作之词,也产生了旷达境界。

2.以展示大自然的壮丽雄阔来表现自我情怀的旷达

苏轼描写大自然的词,取材广阔,气象万千,就题材而论,登临怀古、田园风光、农村生活、歌咏事物,无不展示出大自然的雄奇壮阔,而在对大自然的赞美中,也表现出了摆脱自我,“让自己有限人生在大自然无始无终的运动中得到永恒;让人生的种种苦恼,在超乎现实的纯美的大自然中得到解脱;让自己从与社会的种种矛盾中净化出来,与大自然天造地设的规律相和谐”(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的、使自我融入大自然的旷达境界。

2.1善于把自然山水之美与深沉的历史感和多重的人生感慨相融合,以此来表达自己对历史、人生和世界的见解,并借此来表达自我情怀的旷达脱俗。

这种感情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流露得最为明显。苏轼在词中借凭吊古代英雄、凭吊如画江山的怀古之情来抒发自己现时的旷达之情,使其《念奴娇·赤壁怀古》成了千古绝唱。

苏轼作此词,正是贬谪黄州之时。而大凡迁客骚人,庙堂江湖之间,容易或以物喜、或以己悲,在逆境中仍能以平常襟怀自解、自嘲、自慰的,非胸中有一股旷达脱俗之情不可。苏轼此词,正有一股旷达脱俗之情,故气象磅礴,格调雄浑,“自有横槊气,固是英雄本色”(徐仇《词苑丛谈》卷三),其成功之处,当在于将有志报国、壮怀难酬的现时多重人生感慨与眼前“江山如画”美景、怀古之情有机融合在一起,使之产生极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是真景与真情的交融。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以古今兴亡之慨,将人引入了深沉的历史中。它既使人看到了大江的汹涌奔腾,又使人想见风流人物的卓绝气概,更可体味到作者兀立江岸凭吊胜地才人所诱发的那多重人生感慨相融合的的起伏激荡的心潮,气魄恢宏,有自然山水之美,有深沉的历史之感,有对英雄业绩的追慕,有对历史、人生的思索。

但英雄已往,自己被贬。这不能不使苏轼从对理想的追求而一下跌入惨痛的现实:“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份人生感叹谁能理解?作者只能善自宽怀,放眼大江,举酒赏月,“一樽还酹江月”,将历史与现状、理想与现实、风流人物与贬谪人生的种种矛盾全部消解于无言之中,感情虽由高昂而至沉郁,但仍是以一种自解自慰的手段,将在经历了历史与现状、理想与现实尖锐冲突之后的心态归结于超然旷达。这种旷达超脱,是一种对人生的顿悟,是苏轼将昂奋豪情与感慨超脱的旷达相融合。这就是苏轼的自我情怀:旷达。

2.2善于以和谐宁静的自然山水表现忘怀物我、超然自适的自我情怀的旷达。

苏轼善于以清空之笔描绘宁静幽邃的景色,并借这清幽的明净之景来表现自我疏狂不羁、潇洒飘逸的旷达情怀。

如《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中,“照野”是明月照空,月色清幽,“弥弥浅浪”则是春水满涨,是明净清幽的山水美景。在这月下溪畔,“我欲醉眠芳草”、“曲肱醉卧少休”,那是何等疏狂不羁、潇洒飘逸。“可惜一溪风月”,是使无限美好的自然与作者旷达的襟怀融合在了一起。“莫教踏碎琼瑶”,更显示了作者热爱幽美景色之情,也因为这“可惜(可爱)”,

更加巧妙地揭示出作者所追求的精神世界,即爱幽美、静谧、纯洁,超然出世。“解鞍欹枕绿杨桥”,“及觉已晓”,则是生活的旷放,是乐观而豁达的胸襟,是忘怀物我、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了。

2.3善于以农村风俗风光、劳动生活来表现力求摆脱自我、融入自然的自我情怀的旷达。

苏轼词中流露出的对农村的由衷喜爱与不胜向往之情,本质是内心希望远离官场,是一种借农村纯朴之美来忘却官场名利、仕途痛楚的方式,是其旷达情怀的写照。

《浣溪沙》(徐州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词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这五首词,写“日”、“潭”、“树”等自然景物,用“深红”、“绿暗”等色彩字,写得画面生动悦目、有声有色。写“施抹红妆看使君”的村姑,写“麻叶层层”的农村作物,写“谁家煮茧一村香”的农事活动,都是写作者真实接触、真心向往的农民实际生活情况,是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的农村纯朴之美。面对如此种种,作者不禁要“敲门试问野人家”讨茶喝了。而徐州农村久旱逢雨后的欣欣向荣、丰收在望的景象,更让苏轼热爱农村,“使君元是此中人”,由道中所见而触景生情,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了希冀归耕田园的愿望,以“何时收拾耦耕身”来忘却官场名利、仕途挫折、政治上不得意的情况下的郁闷心情,以农村风俗风光、劳动生活来表现力求摆脱自我、融入自然的自我情怀的旷达。

2.4善于用寓意高远的自然物象来表现自我情怀的旷达。

苏词咏物,不但重形似,而且重神似,不但能写出物象,而且能写出高远寄托和旷达情怀。苏轼词中常咏月、咏梅、咏鸿,用这些寓意高远的自然物象来表现自己的傲世独立的旷达之情。月、梅、鸿等“物象”即是自我旷达情怀的寄托。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是这样一首把人生现象与自然物象(月)、人生哲理与自然规律(月的阴晴圆缺)、时空物我融为一体的寓意高远的旷达之词。

上片借“明月”这一物象引人深思遐想,它可以酝酿出取不尽的兴味和感慨,又含藏着对宇宙奥秘探索的哲思。“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三句寓意深长,著一“归”字而欲摆脱自我、融入物象的境界毕现。作者似有意、也似无意地表明本身所来自的地方——那是上界天堂,天帝的居所,超越人世间的世界,是大自然。

下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作者由感情而入理智,化悲情为旷达,推己及人,把个人的悲欢离合与宇宙人生的哲理统一起来,揭示它所蕴含的普遍意义,摆脱了自我而产生一种融入自然、宇宙,融入寓意高远的自然物象的旷达之情,因此“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将最深的感情与最高的理智交融一体:亲人间的欢聚既然不能强求,则唯有发出深挚的慰问与祝愿。这种通过寓意高远的自然物象得到心灵的慰藉与启迪、寻求在自然规律中随缘自娱的生活意义、摆脱自我人生苦恼的词作,是透彻旷达,真“有神仙出世之姿”(刘熙载《艺概·词概》)。

3.以直接抒写充实自我、加强自我精神的方式来表现旷达情怀。

3.1直接抒写出极力充实自我、使自我的精神世界得到最大限度加强,从而能抵御外界一切侵扰的境界。

如《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一词中,“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表明只要自己有充实的浩然正气,再大的外界迫害也都能化成“快哉此风”,因此能身在逆境而泰然处之,大气凛然,情怀旷达,使词寄寓着对人生的探索,蕴含着深邃的理趣。

最能表现这种充实自我的旷达境界的是《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一词。

上片,“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展示了作者不为外界风云变幻所干扰,总是以自己的定规行事挑战生活厄运的生活态度。

下片,雨过天晴,“回首向来萧瑟处”,看到的是什么呢?“也无风雨也无晴”,一切风雨都成虚无,都是归于平淡,归于旷达,归于豁然开朗的人生态度。这正是一种不随物而悲喜的思想境界,和上片“一蓑烟雨任平生”一样反映了超脱旷达的人生态度:在遭遇挫折

时,不要悲观失望;在境遇顺达时,不要沾沾自喜,要永远保持自己内心的平静与超脱。自我的精神世界充实,那么,万物能奈我何!

3.2直接抒写出淡泊明志、洁身自好的境界。

苏轼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胡寅《酒边词序》)。之所以有如此境界,还与其词表现出来的那种淡泊宁静、向往归隐、洁身自好以求对痛苦人生、黑暗现实、龌龊官场超脱的清空旷达心理紧密相关。

《行香子·述怀》对这种淡泊明志的旷达之情有生动表现。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这是一首把酒对月之时抒写其淡泊明志、洁身自好的具有退隐之意的词,但表现出来的还是一种旷达的人生境界。

上片首先描述抒情环境:夜气清新,月光皎洁,与日间尘世的喧嚣相比较,恬美喜人。如此之夜,正好冷静地思索人生:人们追求名利是徒然费神,人生只不过如“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一样须臾即逝。

下片“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不被知遇,仍是人生虚无的感叹。但作者并不一味以此为苦,而是从中自我解脱。“且陶陶、乐尽天真”,在“陶陶”之乐中忘掉人生的种种烦恼,“作个闲人”,弹琴、饮酒、赏玩山水、吟弄风月、恬淡寡欲。这是多么清高而又富有诗意的超脱旷达境界!这是作者从生活感受中悟出的人生认识,“寄深于浅,寄厚于轻”(刘熙载《艺概·词概》),富有理趣,韵味无穷。

总之,苏轼词中往往表现出一种旷达情怀,真正达到了王国维所说的“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王国维《人间词话》)的地步,从而营造出一方光洁灵秀的天地,使人肉体和灵魂都能随着这种旷达情怀得到净化而升华。

二、旷达情怀的成因

苏轼词作旷达情怀的形成原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探寻:

一是苏轼所受的教育及由此而产生的世界观、人生观。

苏辙记述苏轼读书过程是“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口,味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墨,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这种以儒学体系为根本而浸染释、道的思想,是苏轼世界观、人生观的哲学基础,这也是其旷达人生观的根本所在。

苏轼对苦难并非麻木不仁,对加诸其身的迫害也不是逆来顺受,但他却会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穷且益坚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事物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化的观念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做到蔑视丑恶,消解痛苦,旷达对待生活中的每一次挫折遭遇。

二是苏轼对生活的执着和随缘自适的心态。

尽管在人生观中融合了儒道释的思想,但对待生活,他仍能谈禅而不佞佛,好道而不厌弃人生,对待生活,他只取“静而达”(《答毕仲举书》)和超尘拔俗、清心寡欲、因任自然的生活态度,以帮助自己排遣苦闷,保持乐观旷达的胸襟和随缘自适的信念,使自己能在逆境中顽强坚定的生活下去。

苏轼能随缘自适,正如他自己在《墨妙亭记》中所说:“君子之养身教也,凡可以久生而缓死者无不用。”但他却又正直坚定、敢于直言、有节操、有原则,这也正如苏辙所评“其

于人见善称之如恐不及,见不善斥之如恐不尽。见义勇于敢为,而不顾其害,用此数困于世,然终不以为恨”。(《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

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随缘自适的生命范式蕴含了苏轼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因而苏轼在逆境中照样能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产生了其词作的旷达情怀。

三是苏轼能把人生经验与遭遇转化为理性的总结与反思。

苏轼善于将对社会现实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思考淋漓酣畅、毫无掩饰地表现在其词作之中,善于将人生经验与遭遇转化为理性的总结与反思。

苏轼自己曾说:“言发于心而冲于口,吐之则逆人,好之则逆余。以为宁逆人也,吐卒吐之。”(《思堂记》)表现于文章中则是“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进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是。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自评文》)这是思想的旷达所产生的文思的自然畅达、挥洒如意。在苏词中“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前赤壁赋》)的旷达情怀,就是将对社会现实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思考都能毫无掩饰、淋漓酣畅地表现出来的结果。

苏轼善于从客观事物中见出规律,也善于从人生遭遇中总结经验。在他眼中,极平常的生活内容和自然景物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自然现象能上升为哲理,人生的感觉能转化为理性的反思。“人生到处何所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和子由渑池怀旧》),诸如此类的哲理常通过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而不是经过逻辑推导或议论分析得出。

深刻的人生思考使苏轼对沉浮荣辱持有冷静、旷达的态度。这是对苦难的傲视和对痛苦的超越。这种乐观旷达的核心是坚毅的人生信念和不向厄运屈服的斗争精神,所以在逆境中仍是笔势飞腾、辞采壮丽,而无衰疲颓唐之病。对苏轼来说,旷达是战胜黑暗的自豪心情和宠辱不惊的阔大胸怀的思想体现,旷达情怀就是人生的价值。

总之,苏轼词作的风格是多样的,但其词中所表现出来的旷达情怀则是始终如一的。从知人论世的角度来分析,其旷达情怀的成因也还是可以探寻的。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教学大纲 责任教师:王文章 一、课程的性质: 中国古代作品选读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设的一门选修课,内容为上起先秦下至近代的一些颇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名篇名作或其节录,按文学史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近代七个部分。授课学期为一学期,课内授课总计72学时,学分4分。 二、教学目的: 本课程将通过对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些名篇名作的分析鉴赏,使学生通过“以点带面”式的学习,充分熟识中国文学代表性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创作特色,并进一步了解不同文学体裁的创作特色和艺术风貌。通过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与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同时对于陶冶情操、升华性灵,提升自身的艺术文化修养和认识生活的能力也大有裨益。 三、教学材料与教学媒体: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的课堂教学材料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葛晓音、周先慎编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 四、教学重点掌握内容及教学进度表: 一、先秦(8课时,第三周、第四周、第五周): 神话:《精卫填海》、《女娲补天》 诗经:《伯兮》、《七月》 先秦散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逍遥游》、《劝学》 楚辞:《离骚》 二、两汉(6课时,第五周、第六周、第七周): 两汉辞赋:《鵩鸟赋》 史记:《李将军列传》

两汉乐府诗:《陌上桑》、《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并序》 汉代古诗:《古诗十九首》(《上山采蘼芜》、《十五从军征》) 三、魏晋南北朝(4课时,第八周): 建安诗赋:《蒿里行》(曹操)、《燕歌行》(曹丕)、《白马篇》(曹植)、《七哀诗》(王粲) 正始诗文:《咏怀》其一(阮籍) 西晋诗歌:《悼亡诗》(潘岳)、《咏史》其二(左思)、《游仙诗》其一(郭璞) 东晋诗文:《读山海经》、《桃花源诗并记》(陶渊明) 南朝乐府民歌:《子夜歌》、《读曲歌》(吴声歌曲)、《西洲曲》(西曲歌) 北朝乐府民歌:《幽州马客吟》、《捉搦歌》、《敕勒歌》、《木兰诗》 南朝诗文:《登池上楼》(谢灵运)、《拟行路难》其四(鲍照)、《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玉阶怨》(谢眺)、《与朱元思书》(吴均) 北朝诗文:《水经注》(郦道元)、《国江诸人》(刘义庆) 四、隋唐五代(8课时,第八周、第九周、第十周、第十一周): 初唐诗歌:《在狱咏蟬》(骆宾王)、《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盛唐诗歌:《凉州词》(王翰)、《次北固山下》(王湾)、《春江花月夜》(张若虚)、《临洞庭》(孟浩然)、《从军行》、《长信秋词》(王昌龄)、《终南山》、《送元二使安西》(王维)、《蜀道难》、《行路难》、《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岑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蜀相》、《登高》(杜甫) 中唐诗文:《滁州西涧》(韦应物)、《宫怨》(李益)、《游子吟》(孟郊)、《山石》(韩愈)、《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段太尉逸事状》(柳宗元)、《西塞山怀古》(刘禹锡)、《长恨歌》(白居易)、《金铜仙人辞汉歌》(李贺)晚唐诗文:《早雁》(杜牧)、《贾生》、《无题》(李商隐)、《读“司马法”》(皮日休、《菩萨蛮》(温庭筠)、《菩萨蛮》(韦庄) 敦煌曲子词:《菩萨蛮》 五代词:《谒金门》(冯延巳)、《摊破浣溪沙》(李璟)、《清平乐》、《虞美人》(李煜)

17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作业_2

17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作业_2 交卷时间:2017-08-16 15:20:04 一、单选题 1. (4分)湘夫人第二部分写() A.A追求 B.B相聚 C.C分手 D.D离别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1.2文 收起解析 答案B 解析 2. (4分)关于《战国策》的说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A.A它的作者是刘向 B.B又名《国策》、《国事》、《事语》等 C.C主要记录了战国进谋臣、策士游说诸候的言论行动 D.D行文中多用排比和比喻,夸张渲染。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1.2文 收起解析 答案A 解析 3. (4分)“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是下列哪位诗人的诗句? A.A曹植 B.B谢灵运 C.C鲍照

D.D曹操纠错

得分:4 知识点:2.1诗 收起解析 答案D 解析 4. (4分)以下不属于李白诗歌特征的是() A.对“我”的突出,对个人自身的重视 B.大胆的想象与夸张 C.情绪急剧变化 D.清峻明朗的总体风貌纠错 得分:4 知识点:3.1诗 收起解析 答案D 解析 5. (4分)“洛阳纸贵”的典故指的是()的《三都赋》 A.谢脁 B.谢灵运 C.鲍照 D.左思纠错 得分:4 知识点:2.1诗 收起解析 答案D 解析 6. (4分)陶渊明的《饮酒》其五有一句很有名的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么 ,那它后面的诗句应该是什么? A.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B.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C.C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D.D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2.1诗 收起解析 答案B 解析 7. (4分)“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是哪位诗人的诗句? A.A柳宗元 B.B韦应物 C.C韩愈 D.D白居易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3.1诗 收起解析 答案D 解析 8. (4分)《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 以上两句话出自()。 A.A《捕蛇者说》 B.B《劝学》 C.C《进学解》 D.D《送李愿归盘谷序》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3.1诗 收起解析 答案C 解析 9. (4分)在汉乐府vv古歌>>里"离家日趋远"的下一句是什么? A.A坐中何人,谁不怀忧 B.B心思不能言

职业道德试题及答案a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第一套题 职业道德(1~25题,共25道题) 一、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每题1分,共16分) (一)单项选择题(1~8题,共8分) 1.关于道德,正确的说法是( )。 (A)道德在职业活动中不起作用 (B)道德在公共生活中几乎不起作用 (C)道德威力巨大,无坚不克 (D)道德是调节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 2.关于道德,正确的认识是( )。 (A)道德没有共同标准 (B)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C)道德即权力 (D)道德即自由3.在传统道德中,见利思义的意思是( )。 (A)见到利益时,要想到道义 (B)舍生取义 (C)义利不能兼顾 (D)知恩图报 4.人的本性是( )。 (A)善 (B)自私 (C)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D)追求财富 5.职业道德的特征是( )。 (A)范围上的有限性 (B)规范制定上的任意性 (C)内容上的多变性 (D)形式上的单一性6.在企业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 (A)文体活动 (B)企业价值观 (C)企业礼俗 (D)员工服饰 7.关于企业品牌,正确的认识是( )。 (A)品牌是依靠大规模广告宣传出来的 (B)品牌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本 (C)品牌形象树立起来以后,自然会长久维持 (D)品牌的建立与员工个人不存在直接关系 8.职业道德与员工技能的关系是( )。 (A)企业选人的标准通常是技能高于职业道德 (B)没有职业道德的人,无论技能如何,无法充分发挥其自身价值 (C)只要技能上去了,就表明职业道德素质相应地提高了 (D)职业道德注重的是员工的内在修养,而不包含职业技能 (二)多项选择题(9—16题,共8分) 9.属于正确荣辱观范畴的是( )。 (A)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B)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C)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D)以节衣缩食为荣,以浪费资源为耻 10.在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生产的要求是( )。 (A)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B)环境整洁、明快 (C)精神振奋 (D)低耗,高效 11.从业人员举止得体的要求是( )。 (A)随心所欲 (B)大大方方,不拘小节 (C)把握分寸 (D)注意场合 12.职业用语中不应该出现的是( )。 (A)“我忙着呢,着什么急” (B)“有完没完” (C)“我就这态度” (D)“要不要,想好了没有” 13.符合爱岗敬业要求的是( )。 (A)聚精会神,专心致志 (B)不怠慢 (C)做好自己的事,不管其他 (D)对工作有感情14.关于职业责任,正确的说法是( )。 (A)不成文的规定,不是职业责任的范畴 (B)一旦与物质利益挂钩,便无法体现职业责任的特点 (C)职业责任包含着社会责任 (D)履行职业责任要上升到职业道德责任的高度看待15.对从业人员来说,诚实守信的要求是( )。 (A)除不可抗力因素外,对自己做出的承诺都要兑现 (B)提高职业技能,提高产品质量 (C)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关系 (D)绝不能违背上司的要求 16.关于创新,合乎职业道德要求的是( )。 (A)发明一种软件,使竞争对手的计算机不能工作

1704-全国-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自考真题及答案

1704-全国-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总分:100 一、单选题(共30题,共30分) 1、王禹偁《待漏院记》:“复有无毁无誉,旅进旅退”,“旅进旅退”典出()(1分) A:《国语》 B:《史记》 C:《左传》 D:《论语》 2、元好问《岐阳》:“从谁细向苍苍问,争遣蚩尤作五兵”,“五兵”指的是()(1分) A:五路人马 B:五名士卒 C:五种兵法 D:五种兵器 3、下列文句中,出自邓牧《君道》的是()(1分) A: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 B:故凡为饮食之侈、衣服之备、宫室之美者,非尧舜也,秦也 C: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D:尧舜之道,不失其本心而已矣 4、《窦娥冤》中,窦娥被斩首的时间是农历()(1分) A:三月 B:六月 C:九月 D:十二月 5、话本《错斩崔宁》故事情节的重要特色是运用了()(1分) A:悬念 B:巧合 C:铺叙 D:旁白 6、张可久《【南吕】金字经?春晚》的体裁是()(1分) A:诗 B:词 C:散曲小令 D:散曲套曲 7、取时调新声作慢词,与柳永齐名的是()(1分) A:范仲淹 B:晏殊 C:张先

D:秦观 8、下列散曲作家中,善于描写市井百象、民间风情的是()(1分) A:陈铎 B:王磐 C:梁辰鱼 D:冯惟敏 9、《报刘一丈书》中所写的“权者”是指把持朝政的()(1分) A:贾似道 B:秦桧 C:严嵩父子 D:魏忠贤 10、提倡“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作家是()(1分) A:汤显祖 B:方孝孺 C:王世贞 D:袁宏道 11、下列文天祥《正气歌》诗句中,与祖逖北伐有关的是()(1分) A: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B: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C: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D: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12、陈子龙《小车行》的“行”是指()(1分) A:五言绝句 B:乐府和古诗 C:七言律诗 D:七言绝句 13、姜夔咏物词《齐天乐》(庾郎先自吟愁赋)所咏的是()(1分) A:萤火虫 B:蟋蟀 C:蝉 D:雁 14、《牡丹亭?惊梦》中,“没揣菱花,偷人半面”的“菱花"是指()(1分) A:镜子 B:女性头饰 C:用丝织品结成的花 D:珍宝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考试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的课程内容,分为作家作品知识、泛读作品、精读作品三个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一、作家作品知识 1. 识记作家与作品的相互归属及其所属时代。 2. 识记著名作家的主要字号、别集名称及所属流派。 3. 认识著名作家、著名作品的并称。 4. 认识古代文学作品中各种常用文体,认知作品所属文体类别。 二、泛读作品 本大纲将教材所选作品中的以下各篇列为泛读作品: 诗经《君子于役》 《硕鼠》 《将仲子》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国语《邵公谏厉王弭谤》 战国策《苏秦始将连横说秦》 孟子《鱼我所欲也章》 墨子《非攻》(上) 庄子《逍遥游》 韩非子《难一》 屈原《离骚》(第一部分) 《湘夫人》 晃错《论贵粟疏》 马司迁《报任少聊书》 《魏公子列传》 张衡《四愁诗》 汉乐府《平陵东》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西北有高楼》 曹操《步出夏门行》(东临碣石) 《步出夏门行》(神龟虽寿) 曹植《白马篇》 《洛神赋》 陈琳《饮马长城窟行》 阮籍《咏怀诗》(夜中不能寐) 《咏怀诗》(驾言发魏都)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左思《咏史》 刘琨《重赠卢谌》 葛洪《画工弃市》 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 《读山海经》(孟夏草木长)

《五柳先生传》 刘义庆《世说新说·过江诸人》 鲍照《拟行路难》(奉君金卮之美酒) 《代东武吟》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江淹《别赋》 吴均《与宋元思书》 庾信《拟咏怀》(日晚荒城上) 《拟咏怀》(萧条亭障远) 《哀江南赋序》 南朝民歌《子夜歌》 北朝民歌《木兰诗》 王勃《送杜少之任蜀川》 杨烔《从军行》 卢照邻《长安古意》 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 沈佺期《独不见》 宋之问《度大庾岭》 孟浩然《宿建德江》 王维《渭川田家》 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 《闺怨》 李颀《古从军行》 高适《别董大》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李白《古风》(大车扬飞尘) 《望天门山》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杜甫《望岳》 《丽人行》 《新婚别》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韩愈《山石》 《杂说》(四)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祭十二郎文》 张籍《秋思》 王建《水夫谣》 柳宗元《江雪》 《小石潭记》 《捕蛇者说》 刘禹锡《石头城》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轻肥》

职业道德试题2

潍坊科技学院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职业道德与法律》试卷( B 卷) (时间 60 分钟 满分100分) (适用于五专工化系 13 级 所有 专业) 注意:请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的答案依次涂在答题卡上。判断题正确的涂A,错 误的涂B ,同时涂好准考证号、试卷类型、科目。简答题、案例分析题写在答题纸上。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慎独是人们提升职业道德境界的重要途径。要做到慎独,关键是( )。 A 要有坚定的道德信念 B 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 C 要做到有人监督与无人监督一个样 D 要理解慎独的内涵 2、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 )、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A 爱国爱企、明礼诚信 B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 C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 D 遵纪守法、诚实信用 3、“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这句话告诉我们( )。 A 生活中,犯错误不可怕 B 要想不犯错误是很难的 C 犯了错误不可怕,有过而不改才是真正的错误 D 同样的错误一次又一次地重犯没有多大关系 4、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好坏是( )。 A 天生的 B 由文化水平决定的 C 由社会环境决定的 D 环境与自我选择的结果 5、“一个人可以犯几个可以改正的错误,但不能有失礼的行为。”这句话用于求职过程,它告诫我们( )。 A 求职应聘过程,要重视求职礼仪 B 技能突出就可以求职成功 C 求职应聘过程中要做到大才和开朗 D 求职应聘时有错即改 6、在学习道德榜样过程中,有的人是“听时感动,说时激动,事后不动”。这是因为( )。 A 道德榜样都是高不可攀的,我们无法学习 B 道德榜样与自己从事的职业不同,我们无法学 C 道德榜样只是在某个方面表现优秀,不是完人 D 没有用道德榜样的精神实质指导自己的工作与生活 7、我们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关键在于( ) A 形成道德认识 B 培养道德情感 C 树立道德信念 D 做出道德行为 8、办事公道的具体要求是( )。 A 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信守承诺,讲求信誉 B 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敬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 C 公平正义,不计个人得失,明确是非标准,不屈从各种权势 D 具有奉献意识,通过兢兢业业的工作,全心全意为社会和他人作贡献 9、敬业是一种对待职业应有的态度,核心要求是( )。 A 认真工作,以得到领导的好评 B 努力工作,挣钱养家 C 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 D 对待工作勤奋努力,精益求精,尽职尽责 10、“在宴席上最让人开胃的就是主人的礼节”是( )提出来的。 A 英格丽·张 B 马克·吐温 C 莎士比亚 D 《礼记》 11、( )是企业形象的最好代言。 A 广告宣传 B 员工的良好形象 系部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密-------------------------------------封----------------------------------------线------------------------------------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2

作业名称:11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第一次作业出卷人:SA 作业总分:100 通过分数:60 起止时间:2012-1-29 11:50:14 至2012-2-8 17:13:06 学员姓名:guoyanru0412 学员成绩:100 标准题总分:100 标准题得分:100 详细信息: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北宋前期晚唐体诗人中最著名的是人称“梅妻鹤子”(),他所写的《山园小梅》是传诵一时的佳作。 A、杨亿 B、王禹偁 C、林逋 D、刘筠 标准答案:C 学员答案:C 本题得分:4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出自元好问的()。 A、《戏为六绝句》 B、《遗山乐府》 C、《论诗三十首》 D、《中州乐府》 标准答案:C 学员答案:C 本题得分:4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被刘克庄称为宋诗开山之祖的是()。 A、王禹偁 B、梅尧臣 C、苏舜钦 D、欧阳修 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B 本题得分:4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北宋前期的词,大体是沿袭晚唐五代余风,而更接近南唐词风,特别是受()影响很大。 A、温庭筠 B、李璟 C、冯延巳 D、李煜 标准答案:C 学员答案:C 本题得分:4 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驳斥“征利”的话语是()。 A、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 B、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 C、为天下理财 D、辟邪说,难壬人 标准答案:C 学员答案:C 本题得分:4 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出自()。 A、欧阳修《蝶恋花》 B、晏几道《临江仙》 C、贺铸《青玉案》 D、秦观《鹊桥仙》 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B 本题得分:4 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出自() A、晏几道《临江仙》 B、贺铸《青玉案》 C、秦观《鹊桥仙》 D、张先《天仙子》 标准答案:D

电大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电大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电大《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模拟试题一 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9选7,计28分): 1、“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日出。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2、“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3、“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4、“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5、“郁郁涧底松,离离上山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6、“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 7、“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8、“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两闲人如吾两人耳。” 9、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二、翻译题(18分):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参考译文:我曾经整日地思索,却不如学习片刻的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登高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很远的地方也能看见(招手的人);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快,但听的人会听得清楚;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 1、《诗经》中所收诗歌,其年代大约始于西周初年,断至_______。 2、《左传》的作者,相传是_______。 3、孔子是春秋末年_______国人。 4、《哀郢》中"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所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 5、《苏武传》中,用人情感化劝降苏武的是_______。 6、《迢迢牵牛星》中写牛郎织女"_______,脉脉不得语。" 7、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劝诫后主"不宜_______,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 8、《拟咏怀》的作者是_______。 9、王勃《滕王阁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彭泽"是指著名诗人_______。 10、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表达凌云壮志:"俱怀逸兴壮思飞,_______。" 11、韩愈的《_______》被称为"祭文中千年绝调"。 1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乐天"是指_______。 13、《待漏院记》的作者是_______。 14、欧阳修《醉翁亭记》称"宴酣之乐,非丝非竹",这里的"乐"是指_______。 15、北宋_______与其子拭、辙皆当时著名文人,世称"三苏"。 16、《稼轩长短名》是_______的词集。 17、"枯藤老树昏鸡,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出自_______的名篇《天净沙·秋思》。 18、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中"县官"是指_______。 19、吴伟业名句"恸哭文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红颜"指的是_______。 20、清初最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氓》:"送于涉淇,至于顿丘。"淇,指淇水,在今() A.河南省 B.河北省 C.山西省 D.山东省 2.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先秦思想家是() A.墨子 B.孟子 C.庄子 D.荀子 3.成语"退避三舍"出自() A.《曹刿论战》 B.《晋楚城濮之战》 C.《烛之武退秦师》 D.《冯谖客孟尝君》 4.屈原根据民间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再创作的一组作品是() A.《九歌》 B.《九章》 C.《九辩》

职业道德试题2

合同管理师职业道德辅导二 一、单选题 1职业化是职业人在现代职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工作要求,其核心是 A对职业道德和职业才能的重视 B职业化技能的培训 C职业化行为规范的遵守 D职业道德的培养和内化 A 2按照既定的行为规范开展工作,体现了职业化三层次内容中的 A职业化素养 B职业化技能 C职业化行为规范 D职业道德 c 3下列关于德才兼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按照职业道德的准则行动,是德才兼备的一个基本尺度 B德才兼备的人应当对职业有热情,参与服从各种规章制度 C德才兼备的才能包括专业和素质两个主要方面 D德才兼备中才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D 4个人要取得事业成功,实现自我价值,关键是 A运气好 B人际关系好 C掌握一门实用技术 D德才兼备 D 5关于跳槽现象,正确的看法是 A择业自由是人的基本权利,应该鼓励跳槽 B跳槽对每个人的发展既有积极意义,也有不利的影响,应慎重 C跳槽有利而无弊,能够开阔从业者的视野,增长才干 D跳槽完全是个人的事,国家企业无权干涉 B 6企业在确定聘任人员时,为了避免以后的风险,一般坚持的原则是 A员工的才能第一位 B员工的学历第一位 C员工的社会背景第一位 D有才无德者要慎用 D 7尊重、尊崇自己的职业和岗位,以恭敬和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做到工作专心,严肃认真,精益求精,尽职尽责,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和职业义务感。以上描述的职业道德规范是 A敬业 B诚信

C奉献 D公道 A 8IBM公司会认真调查每个应聘者的工作经历,如果发展有频繁“跳槽”的人来应聘,他们就格外关注。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其频繁“跳槽”的原因,并根据其言谈举止推测其是否还会见异思迁。该材料说明,当前企业在选择员工时非常重视员工的 A协作能力 B创新能力 C敬业精神 D适应能力 C 9《中国商报》曾报道,乌鲁木齐挂面厂在日本印制塑料包装袋。由于有关人员在审查设计图纸时粗心大意,没有发现乌鲁木齐的“乌”字错为“鸟”字,结果从日本运回国内的包装袋上“乌鲁木齐”全部错为“鸟鲁木齐”。仅因为一“点”之差,16万元白白扔掉了。该案例充分说明了从业人员在日常职业活动中应 A强化责任意识 B坚守工作岗位 C诚实守信 D勤奋学习,提高专业技能 A 10世界500强企业关于优秀员工的12条核心标准:第一条,一个人的工作是他生存的基本权利,有没有权利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看他能不能认真地对待工作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第一条核心准则反映的是职业道德规范要求的 A诚实守信 B办事公道 C爱岗敬业 D奉献社会 C 11我国的职业种类已经达到一千八百多种,这是()的缘故。 A政府计划 B专业研究 C社会分工 D市场竞争 C 12职业道德可以引导劳动者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关系。 A矛盾 B职业 C利益 D工作 C 13道德可以划分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三个部分 A行业道德 B工作道德 C职业道德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2016重点整理-考试必过

1、先秦历史散文发展分三个时期:初期以《尚书》、《春秋》为代表;第二时期以《左传》、《国语》为代表;第三时期代表作为《战国策》。 2、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可分三个时期:第一期以《论语》、《老子》、《墨子》为代表;第二期以《庄子》。《孟子》为代表;第三期以《韩非子》、《荀子》为代表。 3.《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部分。风包括十五国风,160篇;雅分大雅、小雅,105篇;颂(王室宗庙祭祀舞曲)包括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总305篇,创作的时代跨越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的时间 4《诗经》的艺术成就赋(记叙、描写)、比(比喻、比拟)、兴手法的普遍采用;现实主义精神;重章复沓的章法;词汇丰富,韵律和谐。 5.《诗经》根据音乐曲调的不同可以分为风雅颂,主要运用的艺术手法是赋比兴。 一、《诗经.蒹葭》中心思想:这是一首爱情诗,诗中主人公对意中人即伊人痴情追求,却求之不行。 5.简析重章叠句结构形式及其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此诗三章运用了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后两章是第一章的重章反复,只是在第一章的基础上更换了个别的词。这样全诗重章叠句,回环复沓,一唱三叹,一意三叠,余音绕梁,极具感染力。强化了抒情效果。各章字句略有变化,有层层递进之妙。蒹葭从苍苍到凄凄到采采,声情转向低沉,凄婉之意自然流露。白露从为霜到未晞到未已,表示时间的推移,说明主人公始终徘徊追索。道阻且长到且跻到且右,表示路途遥远崎岖迂曲,而主人公不避艰险,深情求之。伊人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到在水之涘,从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到宛在水中沚,似乎愈来愈清晰,但却是可望 1.《氓》选自《诗经。卫风》,属弃妇诗,即弃妇的怨诗。也可视为叙事诗。它通过一位弃妇的自述,激昂,生动描写了她和氓恋爱、结婚、受虐、被弃的过程,表达了她悔恨的心情与决绝的态度。 2.氓:民。诗中指弃妇过去的丈夫:“送子涉淇,至于顿丘”中的“淇”指淇水,在今河南省。全诗叙事清晰,层次分明。 3.理解识记下列诗句: (1)反映当时的婚姻习俗:“尔卜尔筮(是),体无咎言”。(根据卜筮的卦象,没有不吉利的言辞) (2)具有告诚意味的诗句是“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3)表现女主人公婚后辛勤操劳的诗句是“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早起晚睡,没有一日不如此) (4)表现女主人公被弃后绝决之情的诗句是“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5)“总角之宴”含有未成年女子的欢乐。 4.《氓》的思想:反映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的婚姻制度对女子的压迫与损害。 5.分析《氓》的比兴手法及其喻意:本诗成功运用了比兴的艺术手法,增强了诗意的表达效果;用“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比喻两人之间感情的前后变化;用“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比喻女子不可沉湎于爱情;用“淇则有岸,隰(习)则有泮”反喻自己的痛苦没有边际,这些比喻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切合人物所在环境,富有生活气息。 6.《氓》以对比手法刻画人物性格的特点: (1)对比的焦点一是双方对对方不同的态度,二是两个人物本身思想行为的前后变化。 (2)通过前后对比、相互映衬,显出两个人的善恶美丑及彼此间的强烈反差。 (3)以被弃为界,分析《氓》的女主人公形象:以结婚为界,分析氓的形象: 首先是淳朴热情,女主人公阅世未深,天真单纯,未能识破氓忠厚的假象,错误的把他的虚假情意当作真心实意,把他的急躁暴怒当成是求婚心切,因而竟不顾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约束,放弃了明媒正娶的要求,勇敢的许下了秋以为期的诺言,轻率地把自己的宝贵爱情投资在了一个骗子身上。其次是勤劳善良,勤劳善良,是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诗中的女主人公在成家以后就陶醉在自己的幸福之中。再次诗歌还体现了女主人公坚强刚毅敢于反抗的精神,这是女主人公的一个突出的性格特征,他深深的爱着她的忙,可一旦看透,忙的是新闻系,就深深地追悔自己当初的选择,用吁嗟鸠兮无食桑葚,吁嗟女兮无与士耽,对同命运的姐妹们提出警告。 男主人公的形象:自从女子嫁给了他,每天都是早起晚睡,把家里的所有劳苦活都干完了,但是还常年过着贫困的生活,这样的一个女子堪称贤妻,但是男子的行为却前后反差太大了,男子不仅开始三心二意,在外面沾花惹草,还对女子非常凶恶起来,他早已不念少年时的旧情了,曾经真诚诚恳的誓言也早已被他抛在脑后,从男子的感情变化来看,这样的一个冷酷无情,奸诈虚伪,变化无常的形象就非常的明显。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考试试题)[2]

一) 单选题 1. 集体主义原则集中体现了()核心的要求。 (A)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B) 马克思主义 (C) 科学发展观 (D) 社会主义道德 2. 内心信念是()。 (A) 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B) 用善恶观念为标准来评价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行为 (C) 依靠信念、习俗和社会舆论的力量来调整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各种行为 (D) 一个人发自内心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强烈责任感 3. ()是集体主义精神的最高表现,而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则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务的本质要求。 (A) 坚持党的领导 (B) 社会主义荣辱观 (C)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 个人英雄主义 4. 和谐社会的构建与()的建设应该是同步的,相辅相成的。 (A) 精神文明 (B) 物质文明 (C) 和谐文化 (D) 和谐氛围 5. 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保持正确方向的必然要求。 (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B)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C)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D)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6. 要把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和谐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促进良 好道德风尚与()的进一步形成。 (A) 和谐社会 (B) 和谐氛围

(C) 和谐人际关系 (D) 和谐发展 7. ()是价值观最低层次的要素。 (A) 价值观念 (B) 价值心理 (C) 价值认识 (D) 价值评价标准 8. ()是共产主义道德的最高表现和最基本的行为规范,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的核心和目的。 (A) 改革开放,发展创新 (B) 坚持走共产主义道路 (C) 廉洁奉公,执政为民 (D)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9. ()是人类迄今为止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A) 马列主义 (B) 马克思主义哲学 (C) “三个代表”精神 (D) “八荣八耻”精神 10. 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和谐文化建设的()。 (A) 根本基础 (B) 既定方针 (C) 基本任务 (D) 唯一出路 11.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它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 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的地位。 (A) 科学的发展观体系 (B) 人生价值体系 (C) 社会主义世界观体系 (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2. ()是指坚持某种道德行为的毅力,它来源于一定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又 依赖于实际生活的磨炼才能形成。 (A) 道德观念 (B) 道德情感 (C) 道德意志 (D) 道德信念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教学大纲 学时:102学时学分:6分 理论学时:102学时适用专业:广告 大纲执笔下:刘运好胡传志俞晓红 大纲审定人: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是广告专业本科阶段必修课程。它与《中国古代文学史》相联系,系统地学习中国古代文学著名作家的优秀作品,把握其精神内涵,领会其艺术精髓,一方面可以为准确地理解文学史提供直观的感性材料,另一方面也可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丰厚遗产,也可以培养大学生深厚的文化素质。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本课程与《中国古代文学史》同步,二者关系密切,必须结合《中国古代文学史》学习本课程。 (2)本课程时间跨度大,按照时间序列分为先秦汉魏六朝、唐宋、元明清三个阶段,分三个学期讲授。 (3)本课程涉及的作品众多,要求熟练掌握作家作品的相互归属及其所属年代,著名作家的主要字号、别集名及其所属流派,掌握节选作品的原书出处,著名作家作品的并称,各种常用文体并认知作品所属文体类别。 (4)作品分讲授篇目与阅读篇目,讲授篇目下列讲授内容,阅读篇目仅列出篇目。 (5)提纲中加 * 号的为背诵篇目。 3、课程教学改革 (1)正确理解文本,是本课程的最基本要求。同时要求学生将具体作品与作家风格联系,具体作品与时代风貌联系。 (2)积极吸收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并有选择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以扩大学生的学术视野,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学术潜质。 (3)推行课堂讲授与课下自学相结合的模式,将经典、难点的作品列为讲授内容,而将次要的易懂的作品列为自学内容。 (4)合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以及电子文献,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一学期先秦汉魏六朝文学作品选(34学时) 一、《诗经·关雎》*(1课时) 1、关于《关雎》的主题; 2、关于抒情主人公。 3、《关雎》艺术特点:清晰的情感历程;巧妙的比兴手法;动人的情感描写。 思考题:《关雎》与中国爱情叙事学模式。 二、《诗经·伯兮》*(1课时) 1、《伯兮》与《诗经》的思妇主题(与《卷耳》比较)。 2、《伯兮》的艺术:层层推进的情感;反跌对比的结构;鲜活灵动的形象。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试题及答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 1、《诗经》中所收诗歌,其年代大约始于西周初年,断至_______。 2、《左传》的作者,相传是_______。 3、孔子是春秋末年_______国人。 4、《哀郢》中"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所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 5、《苏武传》中,用人情感化劝降苏武的是_______。 6、《迢迢牵牛星》中写牛郎织女"_______,脉脉不得语。" 7、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劝诫后主"不宜_______,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 8、《拟咏怀》的作者是_______。 9、王勃《滕王阁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彭泽"是指著名诗人 _______。 10、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表达凌云壮志:"俱怀逸兴壮思飞,_______。" 11、韩愈的《_______》被称为"祭文中千年绝调"。 1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乐天"是指_______。 13、《待漏院记》的作者是_______。 14、欧阳修《醉翁亭记》称"宴酣之乐,非丝非竹",这里的"乐"是指 _______。 15、北宋_______与其子拭、辙皆当时著名文人,世称"三苏"。 16、《稼轩长短名》是_______的词集。 17、"枯藤老树昏鸡,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出自_______的名篇《天净沙?秋思》。 18、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中"县官"是指_______。 19、吴伟业名句"恸哭文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红颜"指的是_______。 20、清初最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_______》。

《职业道德》试题及答案满分卷

2015年《职业道德》试题及答案满分卷 1.内心信念是一种自我调节能力,风俗习惯和社会舆论则是一种()。 (单选 ) C社会调节能力 2.()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这就是道德的社会本质。 (单选 ) D道德 3.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也就是要树立()的人生观。 (单选 ) A为人民服务 4.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同时,还要解决好()的问题。 (单选 ) C怎样为人民服务 5.()是创造价值的潜在能力,外在价值是发挥自身创造力所创造出来的现实价值。 (单选 ) B内在价值 6.()是社会和谐的标志。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 (单选 A社会进步 B文明进步 C社会稳定 D文明发展 7.牢牢把握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旗帜问题。 (单选 A经济建设 B四化建设 C先进文化 D历史发展 8.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保持正确方向的必然要求。 (单选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B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C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D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9. (单选 A思想言论氛围 B社会氛围 C思想舆论导向 D社会新闻播报 10.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具备发达的()。 (单选 A物质文明 B精神文明 C社会文明 D科学文明

A历史进步 B改革开放 C社会进步 D技术进步 12.()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是贯穿社会主义社会一切道德规范的灵魂。 (单选 A为社会服务 B为人民服务 C为国家服务 D为单位服务 13.(),国家、社会的安定祥和也就有了保证。 (单选 A公民的生活幸福 B社会的繁荣昌盛 C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 D社会文化繁荣发展 14.是国家和集体中的一个成员的利益,它是指个人的一切需求及其满足需求的条件的总和。 (单选 A个人利益 B国家利益 C集体利益 D人民利益 15. (单 选 A国家利益 B个人利益 C集体利益 D党的利益 16. (单 选 A科学发展观 B社会观 C人生观 D职业观 17.自律是道德的本质特点,()就是发挥自律的功能。 (单选 A批评教育 B辅导教育 C远程教育

(完整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资料汇总

一、宋代部分 01.王禹偁《村行》,著有《小畜集》《待漏院记》。 02.范仲淹,有《范文正公集》《渔家傲》,其词善写塞上风光。 03.张先,字子野,有《安陆词》,《天仙子》。 04.晏殊,有《珠玉词》,《浣溪沙》。诗属西昆体,词承南唐遗风,近于冯延巳。所作多写闲情逸致。 05.梅尧臣,宛陵人,世称宛陵先生。有《宛陵先生集》,《汝坟贫女》。以平淡的诗风反对“西昆派”讲究词藻华丽的诗风,所作多反映民生疾苦。 06.苏舜钦,建沧浪亭寄情山水《苏舜钦集》《初晴游沧浪亭》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微晴。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07.欧阳修,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与宋祁合修《新唐书》,有《新五代史》《六一词》《欧阳文忠公集》,《戏答元珍》《踏莎行》《五代史伶官传序》《秋声赋》,词多写恋情离思。《戏答元珍》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有桔,冻雷惊笋 欲抽芽。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踏莎行》侯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08.柳永,有《乐章集》,《望海潮》《雨铃霖》《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09.曾巩,南丰人,南丰先生,有《元丰类稿》,《墨池记》。 10.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世称王荆公。有《临川先生文集》《临川先生歌曲》,《明妃曲》《桂枝香》(金陵怀古) 11.晏几道,号小山,《小山词》,《临江仙》,所作多感伤之辞。 12.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乌台诗案”遭贬《东坡乐府》《游金山寺》《江城子》《卜算子》《定风波》《方山子传》 13.苏辙zhe,号颖ying滨遗老,《栾luan城集》,《上书密韩太尉书》。 14.苏询号老泉,有《嘉佑集》《六国论》。 15.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fu翁。书法列入宋四大家,《山谷全集》,《登快阁》《题竹石牧牛》 16.陈师道,号后山居士,追求格律,“闭门觅句”,《后山集》,《春怀示邻里》 17.秦观,字少游、太虚,号邗han沟居士,称淮海先生,《淮海词》,《踏莎行》(郴州旅舍)《鹊桥仙》 18.周邦彦,清真居士,上承温庭筠、柳永之风,下开吴文英、史达祖一派,《片玉集》@清真集,《苏幕遮》《兰陵王》 19.贺铸,庆湖遗老,《东山词》,《青玉案》。 20.李清照,易安居士,《漱玉词》《金石录后序》,《醉花荫》《声声慢》,论词有“别是一家”之说。 21.张元幹,号真隐山人、芦川居士,《芦川词》,《贺新郎》(梦绕神州路),词风激昂悲愤,开南宋爱国词先声。 22.张孝祥,于湖居士,其词气势豪迈,淋漓痛快,上继东坡,下开稼轩,有《于湖集》《于湖词》,《念奴娇》(过洞庭) 23.陈与义,号简斋,《简斋集》,《伤春》

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2016重点整理-考试必过

先秦文学 1、先秦历史散文发展分三个时期:初期以《尚书》、《春秋》为代表;第二时期以《左传》、《国语》为代表;第三时期代表作为《战国策》。 2、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可分三个时期:第一期以《论语》、《老子》、《墨子》为代表;第二期以《庄子》。《孟子》为代表;第三期以《韩非子》、《荀子》为代表。 3.《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部分。风包括十五国风,160 篇;雅分大雅、小雅,105 篇;颂(王室宗庙祭祀舞曲)包括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总305篇,创作的时代跨越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的时间 4《诗经》的艺术成就赋(记叙、描写)、比(比喻、比拟)、兴手法的普遍采用;现实主义精神;重章复沓的章法;词汇丰富,韵律和谐。 5.《诗经》根据音乐曲调的不同可以分为风雅颂,主要运用的艺术手法是赋比兴。 一、《诗经.蒹葭》中心思想:这是一首爱情诗,诗中主人公对意中人即伊人痴情追求,却求之不行。 5.简析重章叠句结构形式及其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此诗三章运用了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后两章是第一章的重章反复,只是在第一章的基础上更换了个别的词。这样全诗重章叠句,回环复沓,一唱三叹,一意三叠,余音绕梁,极具感染力。强化了抒情效果。各章字句略有变化,有层层递进之妙。蒹葭从苍苍到凄凄到采采,声情转向低沉,凄婉之意自然流露。白露从为霜到未晞到未已,表示时间的推移,说明主人公始终徘徊追索。道阻且长到且跻到且右,表示路途遥远崎岖迂曲,而主人公不避艰险,深情求之。伊人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到在水之涘,从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到宛在水中沚,似乎愈来愈清晰,但却是可望而不可即。 二、《氓》 1.《氓》选自《诗经。卫风》,属弃妇诗,即弃妇的怨诗。也可视为叙事诗。它通过一位弃妇的自述,激昂,生动描写了她和氓恋爱、结婚、受虐、被弃的过程,表达了她悔恨的心情与决绝的态度。 2.氓:民。诗中指弃妇过去的丈夫:“送子涉淇,至于顿丘”中的“淇”指淇水,在今河南省。全诗叙事清晰,层次分明。 3. 理解识记下列诗句: (1)反映当时的婚姻习俗:“尔卜尔筮(是),体无咎言”。(根据卜筮的卦象,没有不吉利的言辞) (2)具有告诚意味的诗句是“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3)表现女主人公婚后辛勤操劳的诗句是“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早起晚睡,没有一日不如此) (4)表现女主人公被弃后绝决之情的诗句是“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5)“总角之宴”含有未成年女子的欢乐。 4.《氓》的思想:反映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的婚姻制度对女子的压迫与损害。 5.分析《氓》的比兴手法及其喻意:本诗成功运用了比兴的艺术手法,增强了诗意的表达效果;用“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比喻两人之间感情的前后变化;用“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比喻女子不可沉湎于爱情;用“淇则有岸,隰(习)则有泮”反喻自己的痛苦没有边际,这些比喻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切合人物所在环境,富有生活气息。 6.《氓》以对比手法刻画人物性格的特点: (1)对比的焦点一是双方对对方不同的态度,二是两个人物本身思想行为的前后变化。 (2)通过前后对比、相互映衬,显出两个人的善恶美丑及彼此间的强烈反差。 (3)以被弃为界,分析《氓》的女主人公形象:以结婚为界,分析氓的形象: 首先是淳朴热情,女主人公阅世未深,天真单纯,未能识破氓忠厚的假象,错误的把他的虚假情意当作真心实意,把他的急躁暴怒当成是求婚心切,因而竟不顾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约束,放弃了明媒正娶的要求,勇敢的许下了秋以为期的诺言,轻率地把自己的宝贵爱情投资在了一个骗子身上。其次是勤劳善良,勤劳善良,是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诗中的女主人公在成家以后就陶醉在自己的幸福之中。再次诗歌还体现了女主人公坚强刚毅敢于反抗的精神,这是女主人公的一个突出的性格特征,他深深的爱着她的忙,可一旦看透,忙的是新闻系,就深深地追悔自己当初的选择,用吁嗟鸠兮无食桑葚,吁嗟女兮无与士耽,对同命运的姐妹们提出警告。 男主人公的形象:自从女子嫁给了他,每天都是早起晚睡,把家里的所有劳苦活都干完了,但是还常年过着贫困的生活,这样的一个女子堪称贤妻,但是男子的行为却前后反差太大了,男子不仅开始三心二意,在外面沾花惹草,还对女子非常凶恶起来,他早已不念少年时的旧情了,曾经真诚诚恳的誓言也早已被他抛在脑后,从男子的感情变化来看,这样的一个冷酷无情,奸诈虚伪,变化无常的形象就非常的明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