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六年级科学下册单元练习题及问答题答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单元练习题及问答题答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单元练习题及问答题答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单元练习题及问答题答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单元练习题1——3课

一、填空题

1、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帮助确定地层的。

2、被覆盖的植物在地下与空气隔绝,经过漫长的变化,形成了。

3、科学家根据化石标本,借助现代技术可以复原出古代生物的,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到古生物的。

4、我们居住的地球上生活着生物。

5、最早的马出现在距今约万年前,称为。

6、约万年前,出现了完全现代类型的现代马。

7、是英国的生物学家,1865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全面提出了。

8、生物的繁衍是在的过程中发生的,同一物种内哪些个体,它们就比其他个体更容易下来。

9、恐龙是陆地上生活的大型,生活在距今亿年前,是当时地球上的动物。

二、判断题(在你认为对的题后画√,错的画×)

1、化石的形成是它们自己死后变成的()

2、古代的猛马象的牙齿比现代象的牙齿要长而弯()

3、古代的马与现代的马没有什么差别()

4、喙大而强壮的地雀更适宜吃外壳坚硬的种子()

5、为了吃到更高处的树上的嫩叶,长颈鹿的颈长得特别长()

6、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的核心就是自然选择学说()

三、问答题1、人们通过什么可以了解远古时期的生物?

2、地球上的生物自古以来就是今天这个样子吗?

3、古代的气候环境与现代有什么不同?

4、昆虫的化石一般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

5、中华龙鸟与现代鸟有什么不同?

四、实践技能题

1、这是一块鱼化石(见课本P3下图),推想这条鱼是怎样变成化石的。

2、观察比较两种恐龙化石中的牙齿(课本P4上图),推测这两种恐龙分别吃什么。

3、观察课本P7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古到今马的前肢有什么变化?

(2)现代马比它们的祖先更适应温带草原生活吗?这表现在哪些方面?

4、观察课本P9图,讨论为什么有的地雀能生存下来,有的地雀不能生存下来?

5、看课本P10图,现代的长颈鹿为什么颈部这么长。

六年级科学下册单元练习题4——7课

一、填空题1、人类关于月球的神话很多,在我国古代,就有的传说。2、是地球的卫星

3、月球是离我们最近的天体,平均距离地球万千米,直径千米,体积相当于地球的。

4、月球的引力比地球小,只相当于地球表面引力的。

5、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分,昼夜温差大,白天最高温度可达,夜间最低温度可降到。

6、选择从农历月初开始观察月亮的运动情况,上半月在定时观察,下半月在定时观察。

7、月球明暗两部分不断变化的状况叫做。

8、农历初一看不到月亮,叫,农历初二、三在西部天空露出像娥眉一样的月亮,叫做,农历初

七、初八看到的明暗各半的月亮叫,农历十五前后看到的圆月叫,农历二十三左右看到的明暗各半的月亮叫,农历二十七、八黎明前挂在东方天空的月牙叫。9、月球不停地公转,公转的方向是的,月球本身,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月相变化是月球在不停地地过程中发生的。10、从十七世纪以来,人类探索月球经历了如下过程:1609年用望远望观察月亮;1957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1961年把送上近地轨道;美国宇航员于首次成功登上月球;我国于成功发射第一颗探月卫星一号。

二、判断题

1、月球自转和围绕地球公转的速度都很快。

2、月球表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环行山。

3、月球上可以长植物。

4、月相的变化是月球自转形成的。

5、月亮能够自己发光。

6、我国第一飞上太空的英雄叫杨利伟。

7、飞上太空的湖北籍宇航员叫聂胜海。

8、晚上月亮最亮的时候是农历十五前后。9、月亮上有桂花树和玉兔。10、月亮表面昼夜温差不大。

三、选择题。

1、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B、月球是地球的行星

C、月球能够发光

D、月球表面很平坦

2、月球表面具有如下特征()

A、月球上有风雨雷电

B、月球上没有岩石

C、月球表面引力较小

D、月球上有水

3、月相的变化规律是()A、先大后小B、先小后大再变小C、先亮后暗D、先暗后亮

4、月相的成因是()A、地球自转B、月球自转C、地球围绕太阳公转D、月球围绕地球公转

5、最早登上月球的宇航员的国籍是()A、美国人B、英国人C、苏联人D、中国人

6、用肉眼观察月亮可以看到()

A、月亮像一个盘子

B、月亮上有人

C、什么都看不到

D、可以看到月亮上模糊的环行山

7、你认为对的描述是()A、月球比地球小B、月球比地球大C、两个一样大D、无法比较

四、问答题1、月球上的环行山是怎样形成的?

2、月球上有像地球上这样的风雨雷电、树木花草现象吗?

3、同一天晚上,我们看到的月亮始终在天空的同一个位置吗?

4、同一日期的不同时刻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

5、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

6、月相的周期性变化可能是怎样形成的?

7、宇航员登月前要做哪些准备?

8、不同日期,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和方向有变化吗?

9、请你收集几首与月球有关的诗或词,对其中对或错的内容进行解释

六年级科学下册单元练习题8——14课

一、填空题

1、为了保护眼睛,在观察太阳之前,要准备。

2、注意不要观察太阳

3、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离地球大约千米

4、太阳发出的光,以每秒千米的速度传播,到达地球要分钟

5、太阳的表面温度大约有摄氏度,中心温度高达度

6、太阳的直径约是地球的倍,体积约是地球体积的倍

7、太阳是个的大火球,全部由气体构成

8、如果没有太阳一切动植物都会没有,太阳对人类的各种影响是以形式实现的

9、因为有太阳,地球上才有生机勃勃、丰富多彩的;10、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能量,除了核能外,其他各种形式的能量大多起源于。11、随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太阳能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12、太阳周围除了地球外,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天体围绕着它转动,这些天体都像地球一样,本身,我们才能看到它们。这些天体包括;13、“太阳系小天体”中有一种形状很特别的星,它们报告团着长长的尾巴,看上去像一把帚,叫。14、人们把以太阳为中心,包括环绕太阳运动的八颗行星、卫星、矮行星以及太阳系小天体组成的天体系统称为

15、2006年8月24日,第届国际天文大会决议,把排除在行星行列之外

二、判断题

1、观察太阳要戴上近视眼镜。

2、日珥是一种极为壮观美丽的气柱喷射现象。

3、夜来香在夜里开花,所以植物可以不需要太阳。

4、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没有动物和植物。

5、在太空可以看到地球,说明地球能够自己发光。

6、太阳的能量对球和人类的作用无所不在。

7、太阳的能量对风的形成不起作用。8、目前知道的太阳系中有八颗行星

9、彗星出现在天空一定会给人类带来灾难10、地球处理太阳系的正中心

11、太阳系中的八颗行星大致处于同一平面。12、八颗行星中体积最大的一颗是木星

三、选择题

1、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月球是地球的卫星B、月球是行星C、月球矮行星D、月球是流星

2、太阳对植物的主要作用是()A、给植物取暖B、给植物照明C、给植物光合作用D、给植物带来空气

3、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能量大多来自()A、地球B、太阳C、动物D、植物

4、太阳能热水器就是利用了()A、地球能量B、月球能量C、行星能量D、太阳能量

5、水力发电的水能最终离不开()A、地球B、动物C、太阳D、行星

6、观察太阳一定要做到()A、用望远镜B、放大镜C、用黑色墨镜D、反光镜

7、你认为对的描述是()A、月球比地球小B、地球比太阳大C、行星比太阳大D、地球最大

8、太阳表面的黑斑人们叫它()A、太阳斑B、太阳黑子C、太阳长瘤D、太阳发电

四、问答题。1、什么是“日冕”?

2、太阳能与地球其他的能源相比有哪些优点?

8、彗星是怎样的天体?为什么有哪么长的“尾巴”?

4、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些物质变化的现象?它们的变化是怎样产生的?与太阳有什么关系?

5、如果没有太阳,现有的各种自然现象会有怎样的变化?(举2-3例)

8、观察课本P38图,生产生活中哪些方面直接利用了太阳能?

10、将八颗行星的体积按从大到小排序。

11、如何做一个太阳系的模型?。

六年级科学下册单元练习题15——20课

一、填空题。1、人们把夏夜出现在天空中的一条银色的像河的带子叫()。2、银河大约包含()颗星体,其中恒星大约()颗。3、人们把由众多恒星组成的天体系统称为(),它是一个相当大的漩涡状星系,直径约为()光年,中间部位厚度约为()光年。4、太阳系位于银河系中心()光年。5、光年是计量()的单位,1光年等于(),光的速度是()。

6、()年()月()日,世界上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7、()年()月()日,我国的神舟5 号发射成功,()年()月()日,我国神舟6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8、()是按一定轨道环绕地球至少运行一圈的无人航天器。

9、()年()月()日,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10、不同的人造卫星有()。11、()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壮举。12、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都是靠()送上太空的。13、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在()。14、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的过程。15、()在宇宙中也不是唯一的,它也只是星系世界的一颗砂子。

16、现在人们可以登上(),在宇宙空间研究宇宙,开展科学实验。

二、判断题(在你认为对的题后画√,错的画×)。

1、恒星就是在太空中位置不变、恒定不动的星。

2、太阳系处在银河系的边沿。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射宇宙飞船的国家。

4、人造卫星也是太阳系的一部分

5、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是艰辛的,美国的航天飞机就发生过两次爆炸事故。

6、太阳和太空中的所有的恒星都是可以自己发光的。

7、发射人造卫星只是为了证明自己强大,没有别的用途。

8、宇宙是无限的,太阳系只是太空中的一个“小不点儿”。

9、发射和制造宇宙飞船造价很高,并不划算。10、太阳是银河系的中心。

11、恒星会“眨眼睛”,行星不会“眨眼睛”。12、运载火箭是由多级火箭组成的航天运输工具。

三、选择题(将你认为对的题号填入题后“()”号内)。

1、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银河”是由无数颗恒星组成的B、太阳系在银河系的中心

C、宇宙中的星星是可以数清的

D、银河系是宇宙中最大的星系

2、人类探索宇宙经历了()。A、平凡的过程B、顺利的过程C、艰辛的过程D、安全的过程

3、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都是()A、天然航天器B、人造航天器C、太阳的卫星D、都可以发光

4、火箭升空靠的是()。A、地球的引力B、空气的浮力C、火箭的弹力D、燃烧物质的反冲力

5、宇宙是由()组成的。A、无数个太阳B、无数个银河系C、行星D、无数颗星星和星际物质

6、我对银河的理解是()。A、天上有一条河B、天上有彩虹C、无数的星星组成像河D、太阳系的一部分

7、你认为对的描述是()。A、太阳系比银河系小B、太阳系比银河系大C、银河系比宇宙大D、太阳最亮

8、我国可以运载多人飞上太空的航天器是()。A、神舟5号B、神舟6号C、长征火箭D、宇宙飞船

四、问答题。1、我们造人造卫星有什么作用?

2、科学课的顺序是怎样的?

3、因探索宇宙的奥秘而被判死刑的科学家是谁?

4、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付出了艰辛的代价值不值?为什么?

5、说一说:你知道的人造卫星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用途?

6、想一想:人类对宇宙认识的不断深化,与探测工具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有什么关系?

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问答题

1、人们通过什么可以了解远古时期的生物?答:通过研究古代的地层和古生物的化石。

2、地球上的生物自古以来就是今天这个样子吗?

答:不是,古代生物经过千百万年的进化、演变才形成今天这个样子。

3、古代的气候环境与现代有什么不同?

答:古代的气候环境比今天的气候环境更温暖、更湿润,更适宜较低等的动、植物生长。

4、昆虫的的化石一般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答:一般是以琥珀的形式存在的。

5、中华龙鸟与现代鸟有什么不同?答:中华龙鸟比现代鸟的大羽毛少一些,大多是绒羽,中华龙鸟还

有一对前肢,肢端有爪,而现代鸟的前肢已经进化为翅膀

6、这是一块鱼化石(见课本P3下图),推想这条鱼是怎样变成化石的。

答:鱼死〈或被活埋〉后被覆盖在地下与空气隔绝,经过漫长的地质变化,形成了化石。

7、观察比较两种恐龙化石中的牙齿(课本P4上图),推测这两种恐龙分别吃什么。

答:前一种恐龙吃动物属食肉动物,后一种恐龙吃植物属食草动物。

8、观察课本P7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古到今马的前肢有什么变化?

答:马的前肢变化有:前肢骨越来越长,脚趾由四趾逐渐变成一趾,第二、四趾只留痕迹;

(2)现代马比它们的祖先更适应温带草原生活吗?这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现代马比他们的祖先的体形更高、腿更长、前后肢都只剩下发达的中趾,因此更善于取食和奔跑,所以现代马比它们的祖先更适应温带草原生活

9、观察课本P9图,讨论为什么有的地雀能生存下来,有的地雀不能生存下来?

答:因为这些吃种子的地雀有的喙大而强壮,有的喙小而不坚固。当他们生活的环境发生大旱时,许多的植物都枯死了,种子的数量也大大减少,只留下一些外壳坚硬的种子,这样那些喙小而不坚固的地雀因缺少食物而不能生存下来,而喙大而强壮的地雀却能度过干旱而生存下来。

10、看课本P10下图,现代的长颈鹿为什么颈部这么长。

答:古代的长颈鹿,有颈长的和颈短的,颈的长短是可以遗传的。在地球环境发生变化,如发生干旱缺乏青草的时候,颈长的可以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来,并且繁殖后代。颈短的长颈鹿吃不到足够的树叶,活下来的可能性就很小,留下来的后代也更少,经过许多代以后,颈短的就被淘汰。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长颈鹿都是颈长的。

11、月球上的环行山是怎样形成的?(流星撞击月球表面而形成的)

12、月球上有像地球上这样的风雨雷电现象吗?(没有,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

13、月球上有像地球上这样的树木花草、虫鱼鸟兽吗?(没有,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

14、同一天的不同时刻,我们看到的月亮始终在天空的同一个位置吗?

(不在同一个位置,因为月球围绕地球自西往东公转,而地球也自西往东自转,所以同一天晚上月球出现东升西落现象.也就是说同一天的不同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有自东向西移动的现象。)15、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

(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有自西向东移动的现象)

16、月相的周期性变化可能是怎样形成的?

(月球围绕地球自西向东公转,而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太阳不停地自西向东公转;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但能反射太阳光而发亮,所以当月球转到不同的位置时,它所反射的太阳光进入

我们地球的视野的方向、角度、范围也会发生变化,这样,我们所看到的月亮的明亮部分就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这就是月相的周期性变化)

17、宇航员登月前要做哪些准备?(带上充足的空气、水、食品;穿上既保暖又防寒的衣服;佩带防辐射的

用具;携带科学研究的相关仪器等)

18、交流观察到的现象,讨论:不同日期,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和方向有变化吗?

(农历上半月,月亮的明亮部分从右向左逐渐增大,亮度由弱到强,农历十五前后增大至满月;下半月,月亮的明亮部分从右向左逐渐减小,亮度由强到弱,农历月末减小到残月。)

19、什么是“日冕”?

答:如果在发生日全食时观察太阳,你将看到,太阳被月球遮住了,变成一个“黑色太阳”,外

面包着很薄一层玫瑰色的环;在玫瑰色的环的外围,还有珍珠色的美丽光芒,这就是“日冕”

20、太阳对动植物的生命活动有哪些影响?

答:没有了太阳,植物就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不能正常生长,动物也无法取暖,没有了太阳,地球上就没有水和空气的循环,一切动植物将无法生存。

21、在做太阳系的模型之前,我们先要做好哪些准备?

答:要准备胶泥、尺子、画笔、较大的薄板、颜料等

22、太阳能与全体的能源相比有哪些优点(1、蕴藏量巨大,几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2、到处都可以得到

太阳能,使用方便、安全;3、太阳能是一种洁净的能源,绝对不会造成污染和公害)

23、我国发射的第一颗探月飞行器叫什么?(嫦娥一号)

24、我们学过哪些物质变化的现象?它们的变化是怎样产生的?与太阳有什么关系?

答:物理变化如植物长高、开花,是由太阳提供能量使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而生长开花

化学变化如铁生锈,是由太阳的能量使水变成汽态后,与铁接触而发生化学反应

25、将八颗行星的体积按从大到小排序。(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

26、火箭是靠什么力量飞向太空的?(燃烧物质形成的反冲力)

27、你了解的宇宙是什么样子的?

28、彗星是怎样的天体?为什么有哪么长的“尾巴”?(彗星是一个充满气体、冰块和小冰粒、尘埃的天体;

彗星在围绕太阳转动,当运动到近日点时,太阳风将彗星上的物质吹向背向太阳的方向,在阳光照射下就形成了长长的光带,看上去象扫帚一样的“尾巴”)

29、说一说银河是什么样子的?(课本P49)。

30、人造卫星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用途?(课本P52页“小资料”和课本P54图:科学实验、气象观

察、测量地形地貌、军事用途、预报灾情等)

31、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付出了艰辛的代价值不值?为什么?

(值。因为通过人们对宇宙的探索,让人们了解了宇宙的全貌,科学的认识了宇宙,破除了迷信思想,冲破了教会的反动势力,为后人开拓了生存的空间)

32、想一想:人类对宇宙认识的不断深化,与探测工具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有什么关系。

答:在望远镜发明之前,人类只能用肉眼观测天体;天文望远镜的发明使人们的视野从太阳系扩展到银河系;射电探测技术好空间探测技术的兴起,使人们的视野扩展到了河外星系;空间无人探测器又使人类获得了许多在地球上观测无法获得的信息;而现在人们又可以登上航天飞机、宇宙飞船、空间站,直接在宇宙中研究宇宙。探测工具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改进,使人们对宇宙的认识一不断深化。

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题汇总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汇总 (一)研究鱼颜色的保护作用的实验。 (三)完成点燃花生米的实验,研究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研究内容:点燃花生米,研究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实验材料:火柴(打火机)、细铁丝、花生、小烧杯、软木塞、水等。 实验方法:(1)用细铁丝或针将一粒花生米固定在软木塞或橡皮泥上;(2)点燃花生米,加热适量水;(3)花生米燃烧完后,测一测水温。 实验结论:燃烧一粒花生米,加热了水,花生米中的化学能就转换成光能和热能。

(四)比较能量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五)实验内容:用尺子挑报纸的实验。 实验材料:报纸,尺子等。 实验方法:(1)在向下压尺时,尺成为一根杠杆。(2)轻而慢的向下压尺子时,观察有什么现象。(3)快而重地向下压尺子时,观察有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1)慢压时,能翘起报纸;(2)快压时,报纸哪怕是破裂,也不会轻易被抬起。 我的解释:向下压尺时,尺成为一根杠杆。在慢压时,空气能进入纸下,是上下大气压相等,从而能翘起报纸;而在快压时,空气来不及大量进入纸下,作用在纸上的向下气压远大于纸下向上的气压,所以报纸哪怕破裂,也不会轻易抬起。

(六)研究问题:把一条小金鱼放进一个装了三分之二冷水的试管里,用试管夹夹住试管的底部,把试管的上半部分放在蜡烛上烧,金鱼会有生命危险吗?为什么? 我的假设:小金鱼不会死。 实验设计: (1)实验器材:小金鱼、试管、试管夹、蜡烛、水等。 (2)操作步骤:把一条小金鱼放进一个装了三分之二的试管里,用试管夹夹住试管的底部,把试管的上半部分放在蜡烛上烧,观察小金鱼会不会有生命危险。 (3)我的结论:小金鱼没有死。 (4)为什么会这样?请解释。 答:金鱼不会有生命危险。试管内的小金鱼之所以能够存活。一是由于水是热的不良导体;二是加热的位置在试管的上端;三是热的传递方向主要是向上。小金鱼虽然能存活,但能持续的时间不长。如果改变加热的位置,或者将试管尽可能平置,金鱼就会处于危险境地了。 (七)研究问题:剪下纸杯的杯底,按同样的大小,在餐盒上剪下一个圆圈,把纸杯插进餐盒的圆孔内,做一个“气垫汽车”。用力往纸杯里吹气,“气垫汽车”能开动吗?为什么? (1)我的假设:气垫汽车能开动。 (2)实验设计: ①实验器材:剪刀、纸杯、餐盒等。 ②操作步骤:剪下纸杯的杯底,按同样的大小,在餐盒上剪下一个圆圈,把纸杯插进餐盒的圆孔内,做一个“气垫汽车”。用力往纸杯里吹气,观察“气垫汽车”能否开动。 ③我的结论: 气垫汽车能开动。 (3)“气垫汽车”能行驶的秘密是什么?请解释。(3分) 答:气流进入杯中后受纸杯壁的阻挡向后下方吹出,向下方的力托起气垫汽车,向后方的力推动气垫汽车前进。

2019-2020年六年级科学下册练习题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1-3课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2.被覆盖的植物在地下与空气隔绝,经过漫长的变化,形成了(化石) 3.科学家根据化石标本,借助现代技术可以复原出古代生物的(外形),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到古生物的(原貌) 4.我们居住的地球上生活着(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生物 5.最早的马出现在距今约(5000)万年前,称为(始祖马) 6.约(300)万年前,出现了完全现代类型的现代马 7.(达尔文)是英国的生物学家,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全面提出)了(生物进化学说) 8.生物的繁衍是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发生的,同一物种内哪些个体(更能适应环境),它们就比其他个体更容易(生存和繁衍)下来 9.恐龙是陆地上生活的大型(爬行动物),生活在距今(1.3)亿年前,是当时地球上(称霸一时)的动物 二、判断题(在你认为对的题后画√,错的画×) 1.化石的形成是它们自己死后变成的(×) 2.古代的猛马象的牙齿比现代象的牙齿要长而弯(√) 3.古代的马与现代的马没有什么差别(×) 4.喙大而强壮的地雀更适宜吃外壳坚硬的种子(√) 5.为了吃到更高出的树上的嫩叶,长颈鹿的颈长得特别长(√) 6.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的核心就是自然选择学说(√) 三、问答题 1.人们通过什么可以了解远古时期的生物? (通过研究古代的地层和古生物的化石) 2.地球上的生物自古以来就是今天这个样子吗? (不是,古代生物经过千百万年的发展进化才形成今天这个样子) 3.古代的气候环境与现代有什么不同? (古代的气候环境比今天的气候环境更温暖.更湿润,更适宜较低等的动.植物生长) 4.昆虫的的化石一般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 (一般是以琥珀的形式存在的)5.中华龙鸟与现代鸟有什么不同? (中华龙鸟身上大羽毛较少,大多是绒羽,翅膀上还有一队前翅) 四、实践技能题 1.这是一块鱼化石(见课本P3下图),推想这条鱼是怎样变成化石的。 (鱼死后〈或者鱼被活埋〉)被覆盖在地下与空气隔绝,经过漫长的变化,形成了化石)2.观察比较两种恐龙化石中的牙齿(课本P4上图),推测这两种恐龙分别吃什么。 (前一种恐龙吃动物属肉食动物,后一种恐龙吃植物属草食动物) 3.观察课本P7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古到今马的前肢有什么变化? (2).现代马比它们的祖先更适应温带草原生活吗?这表现在哪些方面? (〈1〉.马的前肢变化有:前肢骨越来越长,脚趾由四趾逐渐变成一趾,第二.四趾只留痕迹;〈2〉更能适应,原因见课本P8上小资料) 4.观察课本P9图,讨论为什么有的地雀能生存下来,有的地雀不能生存下来?(见课本P9小资料)

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单元教材分析

(一)数与代数 1.数论初步:因数和倍数 九义:六年制十册“约数和倍数” 实验:进行适当精简。 例如:删去“整除”、“分解质因数”等概念,把“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分别移至“通分”“约分”前面。 2.数的认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基本同九义,适当调整。 例如,加入“最大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删去“把整数或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等。 3. 数的运算: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基本同九义。 (二)空间与图形 图形的变换 轴对称、旋转 长方体和正方体 (三)统计 众数、复式条形统计图 (四)数学思想方法 逻辑推理

图形的变换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探索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 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o。 3.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 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让学生充分进行活动和探究,以利于培养空间观念。 2.注意利用已有知识基础,把握阶段性目标。 3.注意有关概念的数学性。 因数和倍数 1.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3.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编排特点 1.精简概念,减轻学生记忆负担。 ?不再出现“整除”概念,直接从乘法算式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不再正式教学“分解质因数”,只作为阅读性材料进行介绍。 ?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移至“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作为约分和通分的知识基础,更突出其应用性。 2.注意体现数学的抽象性 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加强对概念间相互关系的梳理,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概念,避免死记硬背。 2.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长方体和正方体 1. 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 2.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m3、1dm3、1cm3以及1L、1ml的实际意义。 3.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注意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中,培养空间观念,建构新知。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4.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5.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23分) 1.-5.4读作( ),+14 5读作( )。 2.在+3、-56、+1.8、0、-12、8、-7 8中,正数有( ),负数有 ( )。 3.在表示数的直线上,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 )边,所有的负数都比0( ); 所有的正数都在0的( )边,所有的正数都比0( )。 4.寒假中某天,北京市白天最高气温零上3 ℃,记作( );晚上最低气温 零下4 ℃,记作( )。 5.世界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米,如果把这个高度表示为+8844 米,那么比海平面高出1524米的东岳泰山的高度应表示为( )米;我国的艾丁湖湖面比海平面低154米,应记作( )米。 6.2017年某市校园足球赛决赛中,二小队以20战胜一小队获得冠军。若这 场比赛二小队的净胜球记作+2,则一小队的净胜球记作( )。 7.在存折上“存入(+)”或“支出(-)”栏目中,“+1000”表示( ),“-800” 表示( )。 8.一袋饼干的标准净重是350克,质检人员为了解每袋饼干与标准净重的误差,

把饼干净重360克记作+10克,那么净重345克就可以记作()克。9.如果小明跳绳108下,成绩记作+8下,那么小红跳绳120下,成绩记作()下;小亮跳绳成绩记作0下,表示小亮跳绳()下。 10.六(1)班举行安全知识竞赛,共20道题,答对一题得5分,答错一题倒扣5分。赵亮答对16道题,应得()分,记作()分;答错4道题,倒扣()分,记作()分,那么赵亮最后得分为()分。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2.如果超过平均分5分,记作+5分,那么等于平均分可记作0分。 () 3.因为30>20,所以-30>-20。() 4.在表示数的直线上,+5和-5所对应的点与0所对应的点距离相等,所以+5和-5相等。() 5.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正数。()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正数有意义,负数没有意义 B.正数和负数可以用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C.温度计上显示0 ℃,表示没有温度

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测试题(含答 案)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我 一、用积累的科学知识填空。(每空1分.共28分) 1、放大镜也叫 凸透镜 .它的镜片特点是 透明和中间厚.边缘薄 . 它能把物体的图像 放大 .显现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2、像食盐、白糖、 碱面 、 味精 等的颗粒都是 有规则 几何 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物质叫做 晶体 。 3、生物都是由 细胞 构成的.借助 显微镜 我们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洋 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它们是洋葱的 表皮细胞 。 4、米饭中有一种叫做 淀粉 的物质.在我们咀嚼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 变成了有甜味的 麦芽糖 。米饭中的这种物质遇到碘酒会变成 蓝 色。 5、物质的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常见诸如 发光发 热 、 产生气体 、 改变颜色 、 产生沉淀物 等。 6、倍数大的放大镜.看到的图像 自然大 .看到的范围 就小 ; 倍数小的放大镜看到的图像 小 .看到的范围 大 。 7、 由于煤、石油等的化石燃料消耗量急剧增加.产生了大量 二氧化 碳 . 使空气中的 二氧化碳 含量不断增加.导致全球 气候变暖 、 土壤沙 漠化 、大陆和两极冰川融化.给全球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 8、生物学家 列文虎克 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

属结构的显微镜.发现了 微生物 。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错的说明理由.每小题1分.共20分) 1、放大镜具有放大、汇聚光线的作用.没有成像的作用。………………… (×) 理由:因为凸透镜对光线有汇聚的作用.但只有当观测的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时.才会看到正立放大的像。 2、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四肢三部分.头部有1对触角.胸部有4对足。(×) 理由: 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3、蚜虫喜欢吃草蛉.所以蚜虫是草蛉的天敌。…………………………………(×) 理由: 草蛉和它的幼虫都是蚜虫的天敌。 4、微生物对人类只有危害.没有一点好处。……………………………………(×) 理由:微生物对人类不都是有害的。有些微生物能为我们提供食物或帮助我们生产食物。我们周围的垃圾和污水的处理也要靠微生物.如果没有微生物.地球就将成为垃圾的世界。 5、透明的物体不一定是晶体。……………………………………………………(√) 理由:玻璃就是透明的.但是它是非晶体.。 6、我们周围的物质都会发生变化.而且变化的速度都是一样的。……………(×) 7、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产生折射而弯曲。………………………………(√) 理由: 8、163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 理由:163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 9、凸透镜的凸度越小.它的焦距就越小。…………………………………………(×) 理由:凸透镜的凸度越小.它的焦距就越大。 10、硫酸铜与铁钉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物质是铁锈。……………………………(×) 理由: 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三、选择题(选择最佳答案序号填入括号.每题1.5分. 共15分)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重点知识汇总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重点知识汇总1、负数的由来: 为了表示相反意义的两个量(如盈利亏损、收入支出……),光有学过的 0 1 3.4 2/5……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出现了负数,以盈利为正、亏损为负;以收入为正、支出为负 2、负数:小于0的数叫负数(不包括0),数轴上0左边的数叫做负数。 若一个数小于0,则称它是一个负数。 负数有无数个,其中有(负整数,负分数和负小数) 负数的写法: 数字前面加负号“-”号,不可以省略 例如:-2,-5.33,-45,-2/5 正数: 大于0的数叫正数(不包括0),数轴上0右边的数叫做正数 若一个数大于0,则称它是一个正数。正数有无数个,其中有(正整数,正分数和正小数) 正数的写法:数字前面可以加正号“+”号,也可以省略不写。 例如:+2,5.33,+45,2/5 4、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分界限 负数都小于0,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比正数小,正数都比负数大 5、数轴:

6、比较两数的大小: ①利用数轴: 负数<0<正数或左边<右边 ②利用正负数含义:正数之间比较大小,数字大的就大,数字小的就小。负数之间比较大小,数字大的反而小,数字小的反而大 1/3>1/6 -1/3<-1/6 第二单元百分数二 (一)、折扣和成数 1、折扣:用于商品,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叫做折扣。通称“打折”。 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例如:八折=8/10=80﹪, 六折五=6.5/10=65/100=65﹪ 解决打折的问题,关键是先将打的折数转化为百分数或分数,然后按照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几分之几)的数的解题方法进行解答。 商品现在打八折:现在的售价是原价的80﹪ 商品现在打六折五:现在的售价是原价的65﹪ 2、成数: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单元检测题【最新版】

2019年春季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单元检测题二(第2至3单元)(完成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口语交际(5分) 过年时,小朋友们都会收到一些压岁钱,你的钱都用做了什么?说一说吧! 二、基础知识(32分) 1、看拼音写词语(10分) fěi tú shū jí chōu tì kǒng bù jiě jiù()()()()() chōng jǐng cū bào hóng máo móɡuǐ yán jùn ()()()()() 2、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6分) 七()八()张()结()()()而至()然起()精兵()()死()其() 3、改写句子(16分) (1)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改为陈述句) (2)总理对我说:“我要去休息了。你也回去睡觉吧。”(改为转述句) (3)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句) (4)外面传来沉重的皮鞋声和叫喊声。(修改病句) 三、语言积累:默写古诗《元日》。(8分) ,。 ,。 四、课外知识(4分)

1、“文房四宝”是指:()()()( ) 2、《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请说出四个。 ()()()() 五、短文阅读: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1分) (一)课内阅读( 7 分)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庙会上有赛马的,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 1.用“——”划出文段中的中心句(3分) 2.文中画“”的句子写出了孩子们什么样的特点?()(4分) A.小孩好玩好动,好奇心强。 B.小孩爱热闹,争强好斗。 (二)课外阅读(14分) 走进侗(dònɡ)寨就如同走进世外桃源,美丽、勤劳的侗家人是侗乡最美的风景。 侗族是个爱美的民族,喜欢把环境打扮得十分美丽,如房屋的柱头,喜欢把它雕成竹子的形式,木楼喜配上走廊和雕花栏杆。寨里的水井,喜用雕花的青石板砌个小屋盖起来,井内还要放些红、白、黑相间的花鱼。寨前寨后都有古树遮阴。就连寨里的道路也以青石或卵石铺砌,人们总是把它砌成各种图案,十分美观,故称“花街”。所以,进入侗乡,人们犹如进入画廊之中。 侗乡的山是绿的,水是清澈见底的,这里养育了勤劳的侗族人民。他们世代靠种植谋生,山间到处看得到人们的身影。农忙时,家家户户都在田地里过完一天,大家互相帮忙干活,村里安安静静的。到了傍晚,你会看到大人们陆陆续续回家,寨子里炊烟袅袅,晚上的侗寨又是一副生机盎然的景象。农闲时,村民们每天也好像有做不完的事,男人们去山坡上种杉树,割牲口垫草,放牛;妇女们在家里做饭、洗衣服、绣花、挖猪菜;而小孩们在河边嬉戏、养鸭子。偶尔你也会在某个巷子听到动听的侗歌。 美丽、勤劳的侗家人让侗寨总是一幅美丽、祥和的景象。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单元练习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40分) 1、放大镜又叫.它具有 功能.还能让我们观察到很多观察 不到的细节.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2、放大镜镜片的特点 是、、。 3、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 没有关系.和有关系的放 大镜放大的效果倍数也越大。 4、通过放大镜观察可知:布 满的彩色小鳞片其实是.蟋蟀

的耳朵长在 .苍绳的眼睛是。 5、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 都是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 样的固体物质叫做。 6、许多的岩石是由集合 而成.如花岗岩由、、等 矿物的晶体而成。 7、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 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 个.它是人类认识 的重要观察工具。 8、荷兰生物学家制成了世 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金 属结果的显微镜.为了能看到更小

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 和.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到倍。 9、大量的研究证明生命都是由组成的.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 10、通过观察我们知道电视机的屏幕其实是由、、三种颜色组成。 11、鱼缸里的水发绿是因为其中有的缘故。 12、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3、1663年.英国科学家自

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到了。 14、在放大镜和显微镜没有发明之前.人人们只能 用、、、、五种感觉器官探知世界。 15、透明的物体不一定是晶体.制作晶体的方法有 _____和。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要观察清楚花粉的样子.我们需借助()来观察。 A.放大镜B.显微镜 2、人的最高视力只能看清()的微小物体。

A.1/5厘米B.1/5毫米C.0.5毫米 3、第一个指出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的人是()A.列文虎克B.罗伯特胡克C.巴斯德 4、我们用显微镜看到的物体是() A.放大了的正像 B.放大了的倒像C.缩小了的倒像D.缩小了的正像5、昆虫头上()就是它的触角。 A.触角B.复眼

六年级下册单元练习题

一、积累与运用 1.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①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②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叠岭。 ③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 ④在群山万壑中,与竹篱茅舍,才显得诗意盎.()然。 ⑤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 2.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①他们从来没有停息,在热情的mò qì()里它们彼此呼唤着,终于一天它们要汇合在一起。 ②惊涛澎湃,掀起万丈kuáng lán();浊流婉转,结成九曲连环。 ③我怀着难以è()制的思乡之情写下了这篇文章—《土地的誓言》。 3. 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A.炽痛:热烈而深切。标直:笔直。 B嗥鸣:(野兽)大声嚎叫。亘古:远古。 C.谰语:没有根据的话。污秽:肮脏的东西。 D.怪诞:鬼怪的诞生。 默契:双方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 4.阅读下列语段,请找出文中的病句并修改。 ①人无论在多么困难的情况下都应该想到帮助别人。②我们或许并不是富人,也不是强者,但我们同样能对他人穷苦的处境给予同情,并力所能及地提供一些实际的帮助。③即使微不足道,也足以温暖曾经寒冷的心。④人生的幸福,就在于是否能够相互搀扶。 第句有语病,请修改: 5.默写填空: ①,双袖龙钟泪不干。 ②春潮带雨晚来急,。 ③请写出两句描写黄河的古诗词。(最好是课外的)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木兰诗》,完成7—12题。 唧唧复唧唧,……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免脚扑朔,雌免眼迷离;双免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 7.照原诗在诗中括号里填上诗句。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集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集合 (一)观察加热白糖的变化 加热前加热后的变化结论 白糖白色晶体 颗粒首先固体的白糖在加热的情 况下变成液体的白糖;然后 继续加热, 白糖的颜色逐渐 变深,直至全部炭化,如果继 续加热,黑色的炭还会燃烧. 加热白糖的过程 中.先发生物理 变化————白 糖的熔化. 随后发生了化学 变化————白 糖的炭化. 在加热白糖的过程中.蜡烛也在不断地燃烧.它也同时发生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蜡烛熔化是物理变化.液体的蜡烛油气化厚燃烧是化学变化. (二)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 小苏打的特点:白色粉末或细微结晶.无臭、味涩.易溶于水.白醋的特点:无色的液体.闻上去有一股酸味. (1)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现象: 产生大量气泡.用手触摸玻璃杯的外壁.感觉比原来凉了一些. (2)探究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的现象. 探究的问题: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什么气体? 我的假设:可能是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方法: 1、往杯子里插入燃烧的细木条.观察发生的现象. 2、把玻璃杯中的气体倒在蜡烛的火焰上观察发生的现象; (以上实验还不足以证明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3、将产生的气体导入一个装有澄清石灰水的透明玻璃杯中.观察澄清石灰水的 变化. 实验现象: 1、往杯子里插入燃烧的细木条.火焰立刻熄灭. 2、把玻璃杯中的气体倒在蜡烛的火焰上.蜡烛火焰熄灭. 3、将气体导入澄清的石灰水时.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分析和实验结论: 产生的气体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能和澄清的石灰水发生化学变化.小苏打

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看一种新物质————二氧化碳.这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三)铁片和铁锈比较记录表 颜色光泽空隙手感敲击导电磁铁 铁片灰白 色有无光滑较韧能导 电 能吸 引 铁锈红褐 色无有粗糙较脆不导 电 不能 吸引 通过观察比较.我们得出了什么结论吗?铁生锈是化学变化? 答:通过观察比较可以确定.铁锈和铁不是相同的物质.即铁锈是一种新生成的物质.所以铁生锈是化学变化. (四)铁生锈与空气的关系 研究的问题: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吗? 我们的假设: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因为我们发现铁钉暴露在空气中的部分已经生锈.铁钉在木板中的部分没有生锈. 实验材料:3个同样大小的盘子.3枚同样的铁钉、水、菜油 实验方法:1、用同样大小的盘子.其中两个分别装上水、菜油. 2、把一枚铁钉放在空盘子中与空气接触.另一枚铁钉完全浸没在菜油里.还有一枚铁钉一半放在水里. 4、每天观察记录一次. 5、观察到的现象 时间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 空盘子无变化无变化无变化有点生锈 水盘子水变色生锈锈多了绣更多了 菜油盘子无变化无变化无变化无变化 实验结果:铁钉在空盘子里是会生锈的.但是生锈的速度很慢;铁钉在菜油盘子中没有生锈;铁钉在水盘子中生锈的速度很快.而且生锈的量也很多.现象很明显. 原因分析: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并且铁生锈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五)铁生锈与水和空气的关系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练习题带答案

第一单元人类祖先的足迹 向人类的祖先“提问” 一、填空: 1、我们的祖先生活在(森林)里,靠(打猎)获得食物。 2、古人类是生物(进化)的产物。 3、古人类为了有效地防御敌害,选择了(群居)生活。 4、我国古代有(女娲造人)的传说,西方国家则有(上帝造人)的传说。 5、科学研究的方法一般有(查阅资料)、(参观)、(采访)和(调查)等。 二、判断 1、类人猿是通过上帝演变成人的。(错) 2、人类的祖先独居生活,相互之间并不联系。(错) 3、人类的祖先为了遮丑学会了用树叶遮体。(错) 4、古人类为了方便学会了直立行走。(错) 5、人类的祖先在劳动中学会了语言。(对) 6、现代类人猿是人类的祖先。(错) 三、选择 1、人类和现代类人猿是近亲,有共同的(C) A、长相 B、生活习性 C、祖先 2、人类的祖先在劳动实践中逐渐学会了(B) A、打铁 B、打猎 C、治病

3、(B)的假设是科学探究的方法。 A、没有根据 B、合理 C、任意 4、类人猿和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如(B) A、都能说话 B、都有耳廓和四肢 C、都能使用工具劳动 四、简答 1、对于人类的祖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你的猜想是什么?请简单说一说。 答:(1)人类的祖先是怎样演变成人的?(2)人类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 针对上述的问题,我的猜想是: (1)人类是由古猿演变而来的;(2)人类祖先最初使用天然火,用石块、木棒作为劳动工具,吃野果、生肉,穿树叶、兽皮,住洞穴。直立行走。 2、你知道怎样来衡量我们的猜想与事实相符吗? 答:这需要用大量的事实与证据来证实。在搜集事实与证据之前,必须先进行计划与组织,充分做好专题研究的准备工作。获得事实与证据的重要步骤是:要把搜集到的各种资料和数据进行分类与整理。 追寻人类祖先的足迹 一、填空 1、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与(现代类人猿)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 2、在我国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发现了早期猿人用火的遗迹。

最新六年级数学下册单元练习题

最新六年级数学下册单元练习题 第一单元 负数(1) 一、填空题。 1、某地一天最低气温是零下八摄氏度,应写作( )。 2、在0.5、 - 3、+90%、 12、0、 - 2 3 这几个数中,正数有( ),负数有( ),(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4.05读作( ),负四分之三写作( ) 4、向东走9m 记作+9m ,那么-7m 表示( ),0m 表示( ) 5、银行存折上的“2000.00”表示存入2000元,那么“-500.00”表示( ) 6、在数轴上,从左往右的顺序就是数从( )到( )的顺序。 7、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 )边,也就是负数都比0( );而正数都比0( ),负数都比正数( )。 8、一包盐上标:净重(500±5)克,表示这包盐最重是( )克,最少有( )克。 9、大于-3而小于2之间有( )个整数,他们分别是( )。 10、在数轴上,-2在-5的( )边。 11. 上楼共跨了40级台阶记作+40,下楼跨了22级台阶记作( ). 12. 温度上升10℃记作+10℃,下降8℃记作( ). 13. 淘淘向东走48米,记作+48米,那么淘淘向西走60米记作( )米;如果淘淘向南走36米记作+36米,那么淘淘走-52米表示他向( )走了( ) 14. 在知识竞赛中,如果用+10分表示加10分,那么扣20分表示为( ) 15、在括号里填上“>”、“<”、或“=” -3( )1 -5( )-6 -1.5( )-23 -2 1 ( )0 0 ( )0.05 二、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 -2.5 +3 2 3 0.25 -1 三、一辆公共汽车从起点站开出经停靠丫载客数量记录如下表: 1、从起点站到E 站中( )站没人上车,( )站没人下车。 2、公共汽车从C 站开出时车上有( )人,E 站开出时车上有( )人。 四、判断对错。 1、零上12℃(+12℃)和零下12℃(-12℃)是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 2、0是正数。( ) 3、数轴上左边的数比右边的数小。( ) 4、死海低于海平面400米,记作+400米。( ) 5、在8.2、-4、0、 6、-27中,负数有3个。( ) 五、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低于正常水位0.16米记为-0.16,高于正常水位0.02米记作( )。 A 、+0.02 B 、-0.02 C 、+0.18 D 、-0.14 2、以明明家为起点,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如果明明从家走了+30米,又走了-30米,这时明明离家的距离是( )米。 A 、30 B 、-30 C 、60 D 、0 起点站 A 站 B 站 C 站 D 站 E 站 上车/人 +15 +10 +3 +5 0 +1 … 下车/人 -2 -4 -3 -6 …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汇总精修订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汇总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汇总(一)研究鱼颜色的保护作用的实验。 (二)科学探究:通过实验寻找仙人掌耐旱的原因。

(三)完成点燃花生米的实验,研究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研究内容:点燃花生米,研究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实验材料:火柴(打火机)、细铁丝、花生、小烧杯、软木塞、水等。 实验方法:(1)用细铁丝或针将一粒花生米固定在软木塞或橡皮泥上;(2)点燃花生米,加热适量水;(3)花生米燃烧完后,测一测水温。 实验结论:燃烧一粒花生米,加热了水,花生米中的化学能就转换成光能和热能。 (四)比较能量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五)实验内容:用尺子挑报纸的实验。 实验材料:报纸,尺子等。 实验方法:(1)在向下压尺时,尺成为一根杠杆。(2)轻而慢的向下压尺子时,观察有什么现象。(3)快而重地向下压尺子时,观察有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1)慢压时,能翘起报纸;(2)快压时,报纸哪怕是破裂,也不会轻易被抬起。

我的解释:向下压尺时,尺成为一根杠杆。在慢压时,空气能进入纸下,是上下大气压相等,从而能翘起报纸;而在快压时,空气来不及大量进入纸下,作用在纸上的向下气压远大于纸下向上的气压,所以报纸哪怕破裂,也不会轻易抬起。(六)研究问题:把一条小金鱼放进一个装了三分之二冷水的试管里,用试管夹夹住试管的底部,把试管的上半部分放在蜡烛上烧,金鱼会有生命危险吗为什么 我的假设:小金鱼不会死。 实验设计: (1)实验器材:小金鱼、试管、试管夹、蜡烛、水等。 (2)操作步骤:把一条小金鱼放进一个装了三分之二的试管里,用试管夹夹住试管的底部,把试管的上半部分放在蜡烛上烧,观察小金鱼会不会有生命危险。 (3)我的结论:小金鱼没有死。 (4)为什么会这样?请解释。 答:金鱼不会有生命危险。试管内的小金鱼之所以能够存活。一是由于水是热的不良导体;二是加热的位置在试管的上端;三是热的传递方向主要是向上。小金鱼虽然能存活,但能持续的时间不长。如果改变加热的位置,或者将试管尽可能平置,金鱼就会处于危险境地了。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测试题

1.通过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________。 2.生物体都是由________组成的。 3.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发明,为人类打开了微小世界的大门。 4._______是指用另一种方法来使用已用过的东西,它是减少垃圾数量的重要方法。 5.植物的“杀手”有________、________等。 二、选择题 二、选择题 1.世界上最早的显微镜是_______发明的。①牛顿②达尔文③列文虎克2.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人是________。 ①罗伯特.胡克②列文虎克③达尔文 3.下面的做法,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__。 ①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②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③把废纸送到回收站 三、判断题 1.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产生折射而弯曲。() 2.晶体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3.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 4.今天的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5.一个细菌又称一个菌落。() 6.细胞学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7.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8.填埋场在填满垃圾后,可以在上面种植庄稼。() 9.回收玻璃比直接用天然原料制取玻璃便宜。() 10.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一、填空题 1.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发生________而_________,而人认为从物体反射的物体反射的光是__________传播的,所以通过凸透镜看物体会感觉放大了。2.通过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_________。 3.目前,对待垃圾最积极,最科学的手段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4.请按距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写出它的八大行星:________、________、地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得到可靠的观察结果,我们可以像科学家那样采取__________的方法。 二、判断题 1.晶体的形状很有规则,有的是立方体,有的象金字塔。() 2.今天的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3.菌落是很多细菌聚集到一起形成的。()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单元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一、二单元知识点归纳整理 第一单元负数 1.负数:在数轴线上,负数都在0的(左侧),所有的负数都比自然数小。负数用负号“-”标记,如-2,-5.33,-45,-0.6等。 2.正数:大于0的数叫正数(不包括0),数轴上0(右边)的数叫做正数 若一个数大于零(>0),则称它是一个正数。正数的前面可以加上正号“+”来表示。正数有(无数个),其中有(正整数,正分数和正小数)。 3.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界限。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左边),负数都小于0,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比正数(小)。 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 1、圆柱的特征: (1)底面的特征:圆柱的底面是完全相等的两个圆。 (2)侧面的特征: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3)高的特征:圆柱有无数条高。 2、圆柱的高: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3、圆柱的侧面展开图:

当沿高展开时展开图是(长方形); 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沿高展开图是(正方形); 当不沿高展开时展开图是(平行四边形)。 4、圆柱的侧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的周长×高, 用字母表示为:S侧=Ch。 h=S侧÷C C= S侧÷h S侧=∏dh=2∏rh 5、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即S表= S侧+ S底×2 =Ch+∏(C÷∏÷2)2 ×2 =∏dh+∏(d÷2) 2×2 =2∏rh+∏r2×2

(计算时最好分步使用公式,以免出现计算错误。) 6、圆柱表面积在实际中的应用: 无盖水桶的表面积=侧面积+一个底面积 油桶的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积 烟囱通风管的表面积=侧面积 只求侧面积:灯罩、排水管、漆柱、通风管、压路机、卫生纸中轴、薯片盒包装 侧面积+一个底面积:玻璃杯、水桶、笔筒、帽子、游泳池 侧面积+两个底面积:油桶、米桶、罐桶类 7、圆柱的体积:V=Sh h=V÷S S=V÷h V=∏r2h (已知r) V=∏(d÷2) 2h (已知d) V=∏(C÷∏÷2)2 h (已知C) 8、把一个圆柱体切分成若干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在这个过 程中,形 状发生了变化,体积没有发生变化。表面积增加了2rh.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

第二部分实验题 第二学期六年级《科学》重点实验题(10 道) 1、用蒸发法制作晶体(P8)(掌握) 制作材料:食盐、碱面或味精、水、滴管、玻璃片。 制作方法:制作一些浓的食盐、碱面或味精的溶液,用滴管滴几滴在玻璃片上,待水分自然蒸发后,玻璃片上留下的痕迹就是它们的晶体。 2、自制简易显微镜(P10)(了解) 制作材料:两个直径相同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纸筒和胶带。制作过程:上下移动调整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直到看到物体最清晰的图像,用纸筒和胶带把两个凸透镜固定下来,一个简易的显微镜就做好了。 3、观察白糖的变化(P28)(掌握) 用长柄的汤匙取一小勺白糖,小心地移到蜡烛火焰上,慢慢加热白糖发生了什么变化?继续加热呢? 现象:在加热过程中,白糖逐渐熔化,继续加热,会产生气泡,白糖的颜色逐渐加深,直至全部炭化,能闻到焦味,如果继续加热,黑色的炭还会燃烧。 实验结论;白糖在加热过程中,先发生了物理变化,又发生了化学变化。 4、在米饭上滴一滴碘酒,会发生什么现象?(P30)(掌握) 颜色发生了变化,产生了一种蓝色的物质。 5、把小苏打和白醋混合(P32)(掌握) (1)取一只玻璃杯,倒入三匙醋,然后小心地倒入一匙小苏打,我们看到什 么现象?(小苏打和白醋反应后,有气泡冒出,产生了大量的气体。)(2)把玻璃片盖上,用手摸玻璃杯,有什么感觉?(把玻璃片盖上,用手触摸玻璃杯的外壁,能够感觉到稍微比原来凉一些。) (3)用燃烧的细木条伸人杯中,观察到什么现象?像到水一样,把玻璃杯中的气体倒在蜡烛的火焰上,会有什么现象?根据这个信息,你们可以做出怎样的推断? (燃着的火焰熄灭了。推断小苏打和白醋反应后产生的气体能使燃着的火焰熄灭和比空气重。) (4)分析已经获得的证据,能判断出杯中的气体是什么气体吗?为什么? (不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第一单元提升练习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得分: 一、基础知识。(40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6分) yuán dàn( )那天晚上,我想吃yuán xiāo( ),可妈妈却给我煮了jiǎo zi( ),里面的馅儿是老腊肉。妈妈从菜缸里捞出色如翡翠的蒜头,再用tānɡ chí( )舀了一点儿chén cù( )倒在碟子里当作料。我用kuài zi( )夹了一个尝了尝,真是美味极了! (二)下面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4分) A.万象更新张灯结采残灯末庙 B.能歌善舞行善积得身无分文 C.别无所求随心所欲牛郎织女 (三)给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找近义词,写在括号里。(4分) 1.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 ) 2.这棵树粗壮极了,我双臂合拢 ..才把它抱住。 ( ) 3.春节是老北京人最闲在 ..的时候。() 4.藏戏与其他戏剧的特点截然不同 ....。( ) (四)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22分)

1.以“月亮”为描写对象,分别写一个比喻句和拟人句。(10分) (1)比喻句: (2)拟人句: 2.读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然后仿写一句话。(4分)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 ..一律是玻璃的, 有的 ..都是纱灯;有的 ..通通彩绘全部《红..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 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 3.用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造句。(2分) 这不是 ..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粥,而是 4.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陈述句。(2分)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5.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4分)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五)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4分)

六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练习题答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练习题答案 单元概述:本单元学生将经历用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对昆虫.晶体.细胞和微生物进行进一步的观察.激发他们深入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一.单项选择题。 1.(D )是人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 A.近视镜 B.显微镜 C.远视镜 D.放大镜 2.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 制造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C ) A.伽利略 B.布鲁诺 C.培根 D.傅科 二.多项选择题。 1.为了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透镜应是(B ).放大倍数与(C )直接有关。 A.不透明的 B.透明的 C.中间较厚 D.中间较薄 2.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广泛存在着.它和我们的(ACD)有着密切的关系。 A.生活 B.生命 C.生产 D.环境 3.在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微生物.常见的有(ABCDE )。 A.草履虫 B.变形虫 C.喇叭虫 D.眼虫 E. 团藻 三.填空题。 1.(放大镜)和(显微镜)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使我们能看到物体的更多细节。 2.(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生物都由(细胞)组成。 3.微生物是生物.具有生物的共同特点.也由(细胞 )组成。 4.使用放大镜的观察方法一: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 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5.使用放大镜的观察方法二: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6.人类很早就发现某些透明的宝石可放大物体的影像.最早使用的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 7.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这个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8.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9.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 10.在17世纪.人们发现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这是因为一个凸透镜把另一个凸透 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这就是早期的(显微镜)。(显微镜)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它使人类的视野一下子拓宽了许多。 11.生物学家(列文虎克)把两个镜片嵌在圆形金属管子的两头.中间还安上了可以调节两个镜片距离的螺旋杆.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 12.1663年.美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发现.他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薄片 的结构.发现它们看上去像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就把它命名为(细胞 ) 四.判断题。 1.一些微生物太小.没有放大镜或显微镜便不能被看到。(√) 2.微生物没有在特殊环境下生存的结构。(×) 3.物质世界和生命世界是多种多样的。(√) 6.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 4.在我们的感觉器官中.眼睛能获得比其他器官更丰富的信息.但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15毫米大 小的微生物体。(×) 5.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 更多的信息。(√) 7.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象一簇簇的针……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8.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 人们又研制了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100万倍。(×) 9.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0.生物是由细胞组成的.我们的皮肤表面.每平方厘米含有的细胞数量超过20万个。(×)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