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平等的性别视角_读_反杜林论_有感

平等的性别视角_读_反杜林论_有感

平等的性别视角_读_反杜林论_有感
平等的性别视角_读_反杜林论_有感

平等的性别视角——读《反杜林论》有感

阚莹莹

(贵州大学马列部 贵州贵阳 550025)

[摘 要]本文在分析了恩格斯《反杜林论》道德和法·平等中体现出的性别平等观后,指出性别平等观的中国化,及其和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关键词]性别平等;女性;和谐社会

《反杜林论》道德和法·平等这一部分中,恩格斯提出无产阶级要实现平等必须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在其论述中,恩格斯的性别平等观得到了一定的体现。他把性别制度归于阶级制度之中,即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包括实现性别平等,同时指出性别平等的途径是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恩格斯性别平等观的提出为我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要保持性别平等观的活力就需要具备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

一、对恩格斯的性别平等观的评价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坚决批驳了杜林的超阶级、超历史的抽象的平等观,这为我们客观评价他的性别平等观提供了依据。

(一)恩格斯性别平等观的积极方面。

1.调动了妇女积极性,有利于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恩格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看到了人类的另一半——女性,并提出无产阶级革命是实现性别平等(妇女解放)的出路,这一理念唤醒了女性的自觉意识,调动了女性的力量为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据美联社报道,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心理学家扎涅特证明,男女之间实际上几乎不存在任何能力差别。这就更说明妇女的积极性和热情的激发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2.使马克思主义平等观更加全面、科学。平等观念的提出由来已久,但大多只在男性范围之内主张平等,如洛克认为全体人类都是平等和独立的,但他却认为签订社会契约的双方只能是男性。卢梭和亚里士多德一样,认为妇女天生就不具备民主公民的身份。约翰·斯图亚特·穆勒(他曾主张,男女之间应遵循“完全平等原则”,赞成家庭之内性别平等)和柏拉图则与他们不同,尤其是柏拉图引入了性别平等的概念,但他始终没有为实现性别平等找到出路。恩格斯在他们的基础上,尤其是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妇女解放的思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重新审视了人类,提出了性别平等,并为实现性别平等找到了出路,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人类的平等观念。

3.开拓了人类思维,有利于人权的维护。恩格斯认为私有制是两性不平等的根源,这使得人们在私有制条件下如何看待和评价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现象提供了性别视角,我认为只有抛弃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的思想,站在两性平等的立场上才能真正树立客观、公正的世界观,这不仅维护了女性的权利,更为男权的新主张找到了出路,进而维护了人权。

(二)恩格斯性别平等观的历史局限性。

1.性别与阶级的界限模糊。恩格斯出于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需要,把性别制度归于阶级制度,这造成了性别问题的根源、内容、解决途径等的简单化和缺乏客观性。我认为性别与阶级同样是审视人类问题的维度,性别制度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共同塑造的,如果简单把性别不平等归于私有制、归于阶级压迫这会造成实现性别平等的困惑和乏力。

2.缺乏性别差异与性别平等的关系论证。矛盾是客观、普遍存在的。性别问题也不例外,即性别平等的主张离不开对性别差异的正视。当然性别差异的造成原因是复杂的,有其客观性更存在主观

~~~~~~~~~~~~~~~~~~~~~~~~~~~~~~~~~~~~~~~~~~~~~~~~~~~~~~~~~~~~~~~~~~~~~~~~~~~~~~~~~~~~~~~~~~~~~~~~~~~~~~~~~~~~~~~~~~~~~~~

父母离家进城后,留守儿童在学习和接受教育上处于无人看管的境地。一旦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在学校还可以向老师请教,在家里只能靠自己独自思索,因为祖辈的受教育水平的确难以帮助其解决知识上的难题。留守儿童主要的学习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习心理问题,一些留守儿童因为父母离开,在一个时期(大多数为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在学习上变得有些消沉,课堂听课不能集中注意力,作业完成情况也不太好;二是持续性的学习成绩不能上升,很多的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初期学习成绩下降,虽然其中大多数人在经过一到两个月后能有所恢复,但最多只能维持原有的水平。总体上看,不少的人学习成绩有所下降。[7]

(五)道德问题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成人较之成才更为重要,德育较之智育更需优先考虑。远离父母的孩子处于放任自流的境地,年迈的老人根本无力管教。在家中称王称霸的孩子在学校里也常常会违反纪律,严重的还会拉帮结派,打架斗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影响到孩子未来的发展,也会间接地影响到社会能否良性运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首先要求广大父母提高家庭责任感,也需要社会献计献策和政府重视。

(一)微观家庭层面

有父母参与的家庭教育才是最优的家庭教育模式。然而,留守儿童父母为进城务工不得不离开孩子,人为地割裂亲子关系。只有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满足孩子对亲情的渴望,让孩子生活在安全、和谐的家庭环境中,孩子才会身心健康地成长。让留守儿童接受完善的家庭教育,首先就要让为人父母者树立高度的家庭责任感,要通过大力宣传教育使父母转变观念,改变那种“只要给孩子留下更多的钱,让孩子有实力接受更高的教育,就是对孩子负责,也是自己辛苦打工价值的体现”的错误片面观念,要充分重视子女情感需求和人格的健康发展。即使没有能力将孩子带到城市,也应留下一位专门负责他们的学习与生活,以保持亲子关系的存在与完整。[8]此外,父母偶尔回家和孩子相处时也要注意言传身教,在孩子面前应树立良好形象,切不可行动鲁莽或语言粗俗。在关注孩子的成长方面,父母不能只关注学习,更不能只看考试成绩,而应多关心孩子的道德发展和人格完善,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

(二)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层面

教师是孩子的第二任父母。父母没能在孩子身边,广大教师应该多奉献一份爱心,给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和心理状况多一些关注。为了弥补远离父母给孩子带来的亲情缺失,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应留意孩子在学习中有什么困难,在生活中有什么烦恼,在感情上有什么困惑,也应多抽时间深入到学生家里进行家访。

针对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缺位情况,广大热心的社会工作者和热衷于农村教育的人士可以在留守儿童集中地区适当地建立一些青少年活动中心作为社会教育基地,培养孩子自信、自强和合作的人生态度,给这些儿童以生活、心理及学习上更多的关爱,以此补偿家庭教育的缺失。

(三)政府政策层面和法律层面

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不可替代,隔代监护和亲戚监护局限颇多,所以最好的家庭教育形式就是让孩子生活在父母身边。但是广大民工在城里做的工作最累,工资最低,再加上城市学校仅凭一纸户籍就把儿童挡在校门之外(因为这些学校要向民工子女收取高昂的借读费、赞助费等),致使广大农村儿童不能跟随父母一起到城里学习、生活,也就难以得到基本的家庭教育了。保障每一位儿童健康地成长并让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这是人民政府的神圣职责。面对这种情况,政府应通过法律手段修改针对民工及其子女的歧视性政策,为解决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提供法律保障。

注释:

[1]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编.2002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2]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课题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10).

[3][4][5][8]彭艳,李响.农村留守子女生存现状调研及对策分析.https://www.wendangku.net/doc/6c4490270.html,/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655.

[6][7]周宗奎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作者简介:叶峰,西南大学教育学院2004级比较教育学硕士生。

收稿日期:2005-11-19

222

论李渔小说理念先行的叙事策略

杨丽贞

(福建省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莆田 351254)

[摘 要]李渔的白话短篇小说采取了理念先行的叙事策略。其故事都是在预设理念的指导引下安排人物,编织情节。这种策略在文本中体现在随意而巧妙的情节,符号化的人物,公开表现自我式的评论上。

[关键词]李渔;小说;理念;叙事策略

Abstract:Li yu adopts a narrative strategy of conceptual-precedence in creating his short colloquial stories.Under some prefixed conception, he arranges characters and fabricates plots. In the text, this kind of strategy lies in haphazard but delicate plots, symbolized characters and open self-criticism.

Key words:Li yu; colloquial story; prefixed conception; narrative strategy

明清之际的拟话本小说在白话短篇小说的发展中,处在独创、整理、改编的时期。“三言”“二拍”的大部分作品是作者从野史、传说、笔记小说、戏曲及时事中撷取所需要的故事或人物创作而成,少部分是根据前人作品加工而成。李渔正是在此时鲜明地举起文人独创的大旗。他不仅以曲家闻名而且小说亦佳。其两部拟话本小说集《无声戏》(后来的增补本易名为〈连城壁〉)和《十二楼》,几乎篇篇都是作者独立构思完成的。而其小说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理念先行的叙事策略。

叙事策略上的理念先行,是指在文本中作者所要阐发的理念先于故事而存在。我国古代的拟话本小说一向具有“劝善惩恶”的主旨传统,这在“三言”“二拍”中较为明显,作者往往在篇首或篇末附上几句议论表达劝惩之意,是借故事表达思想,评点议论是因小说而存在的。而李渔小说则不然,在叙事上他不是由故事引发理念,而是选择了理念先行。

李渔白话短篇小说几乎各篇故事都有其特定的叙事理念。《夏宜楼》《夺锦楼》《拂云楼》的叙事理念是“佳人合配才子”;《女陈平计生七出》《男孟母教合三迁》《妻妾抱琵琶梅香守节》的叙事理念

~~~~~~~~~~~~~~~~~~~~~~~~~~~~~~~~~~~~~~~~~~~~~~~~~~~~~~~~~~~~~~~~~~~~~~~~~~~~~~~~~~~~~~~~~~~~~~~~~~~~~~~~~~~~~~~~~~~~~~~

性,只有辨明了性别差异才能科学界定及实现性别平等。因此必须抛弃“性别=生理性别”的成见,实现实质上的性别平等。而且实现性别平等不能仅等同于妇女解放,要从以人为本出发同样重视男性因性别差异所产生的问题。

可见,恩格斯的性别平等观对衡量、推动我国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必须在中国现实国情的基础上进一步审视和对待恩格斯的性别平等观。

二、恩格斯性别平等观的中国化

恩格斯性别平等观通过我国三代领导集体的努力,成功地实现了中国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毛泽东历来重视性别平等问题,对中国妇女受压迫的根源、解放妇女的道路、妇女对革命和建设的作用、保障妇女社会地位和实现其权利的条件等问题进行了科学的概括和总结。1927年3月,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中,深刻揭示了中国妇女受压迫的阶级实质和社会根源——封建地主阶级的私有制,同时他指出:“劳动妇女的解放与整个阶级的胜利是分不开的,只有阶级的胜利,妇女才能得到真正的解放。”[1]并且毛泽东多次赞扬了妇女在中国革命中的伟大作用,指出:“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妇女是一支伟大的人力资源,必须发掘这种资源,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2]他还在延安中国女子大学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强调:“假如中国没有占半数的妇女的觉醒,中国抗战是不会胜利的”,“全国妇女起来之日,就是中国革命胜利之时。”

邓小平一直关心妇女工作,主张:“党还应特别加强妇女群众的工作。”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而不仅是思想活动。同样,妇女的解放是以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为前提的,关键还在于自身素质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下社会得到了飞速发展,这为性别平等的实现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他的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全面促进我国妇女工作进步与发展的指导方针。

江泽民继承和发展了恩格斯的性别平等观。他强调:“中国共产党用以指导妇女运动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其妇女观。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观, 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对妇女社会地位的演变、妇女的社会作用、妇女的社会权利和妇女争取解放的途径等基本问题作出的科学分析和概括。”[3]并在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承诺:“把男女平等作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总之,江泽民提出的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体现和代表了广大妇女群众的根本利益。

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十分关注现代型和谐社会的构建,同时十分关心女性的权益,这为实现性别平等提供了新的机遇和载体。

三、实现性别平等与构建和谐社会

(一)实现性别平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量度和标志。

性别平等指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力和义务。性别平等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到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相并列的突出位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群体与群体的和谐。为了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实现性别平等无疑是题中之义。正如胡锦涛在中国妇女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开幕致词中所指出的:“妇女的命运是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的。只有跟随党积极投身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妇女才能实现自身的解放、发展与进步。只有得到妇女这支伟大力量的积极支持和参与,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才能取得成功。”可见,一方面:作为人类社会,只有实现性别平等才能达到人与人之间的真正和谐,建立起和睦的家庭,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只有提高女性的整体素质,发挥女性这一人力资源的潜力,与男性团结协作才能顺利推动社会的发展。

(二)构建和谐社会是实现性别平等的动力和保障。

新中国成立以来,性别平等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由于传统性别观念的根深蒂固、对性别差异的歪曲认识、女性整体素质不高、大众媒介缺乏社会性别意识进而宣传不科学的性别观念等,进而造成性别偏见甚至性别歧视等性别不平等现象。这些现象与和谐社会格格不入。建设以两性平等为主要内容的和谐社会必将极大的推动性别平等的实现。面对知识经济的冲击、传统性别观念的回潮,现代女性在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的选择中内心充满了矛盾和困惑,男性在承受社会压力的同时失去了更多地和妻子儿女沟通的机会。据法新社报道,登月第一人——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在接受美国电视台采访时说:“令我感到遗憾的一件事是我的工作需要我付出大量的时间和进行大量的旅行。我没能在我的孩子们成长时抽出足够的时间和他们在一起”。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如何在旧的性别观念已被打破,而新的性别观念不够明确的情况下,一如既往并且逐步加大实现性别平等的力度。显而易见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就成了实现性别平等的有力保障。当然要解决这一难题还必须正视这些复杂的现象及其原因,运用系统的方法从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社会制度诸方面重新审视性别关系,抓住构建和谐社会的机遇,实现性别的平等。

参考文献:

[1]毛泽东主席论妇女[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

[2]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论妇女解放[C].北京: 人民出版社,1984,67.

[3]全党全社会都要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江泽民1990 年3 月7 日在首都各界庆祝“三八”妇女节8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 新华日报,1990(3),13.

作者简介:阚莹莹,贵州大学(北区)马列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05级研究生。 收稿日期:2006-1-17

223

《反杜林论》读后感

《反杜林论》读后感 《反杜林论》是恩格斯于1876年5月底至1878年7月初的著作,是恩格斯在批判德国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E.杜林的斗争中所写的论战性著作,原名《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这部著作通过批判杜林的唯心主义先验论哲学、庸俗政治经济学和假社会主义,科学地总结了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成就,系统地论述了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及其内在联系。虽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它仍不失为一部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 这部著作的内容十分丰富,全书共分五个部分,即序言、引论、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在书中,恩格斯对杜林的各种错误观点进行了深入批判,正面论述了唯物论的一元论、唯物论的反映论、唯物辩证法的时空观、运动观和生命观,阐述了唯物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对立,对唯物辩证法的三个主要规律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论证,并运用历史唯物论对社会历史、道德与法作出了科学、透彻的说明。其中,在书中恩格斯批判了杜林的先验主义方法,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和研究社会伦理的基本原则;论述了平等观的历史发展;阐述了社会中的隶属关系和公民权利等问题,为建立马克思主义社会伦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反杜林论》中,关于人权、平等及对杜林先验主义评判等内容的论述,能给予我们很大的启发和参考。 《反杜林论》中指出,人权原则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同时,人权原则又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旗帜。资产阶级的人权包含的主要内容是:所有权(财产权)、自由、平等、安全等,其核心是资本即资产阶级的私有制、所有权、财产权、雇佣劳动制度。人权观念,作为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为了适应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在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过程中提出的,它是完全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服务的。在《反杜林论》中,针对杜林摇旗呐喊的“一般人的主权”、“个人的主权”等抽象的平等、绝对的自由,恩格斯给予了尖锐的批评,认为这些都是没有实质内容的空话。在恩格斯看来,人是具体的,是存在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只要阶级制度还存在于人类社会,这种抽象的平等和权利就是不存在的。因此,资产阶级大力鼓吹的“人权”,事实上只是虚无缥缈的。

《反杜林论》读后感

《反杜林论》 摘要:《反杜林论》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由恩格斯于1876-1878年间完成。全书总结了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成就,第一次全面系统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同时批判了杜林庸俗的经济学和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观点及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主义,阐明了经济决定政治,历史发展中革命暴力的作用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理论的内容。 关键词:恩格斯杜林道德和法 一、概论 在概论中,恩格斯说到:“现在社会主义,就其内容来说,首先是对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以及生产中普遍存在的无政府状态这两个方面进行考察的结果。”由此可理解为现代社会主义的内容,我们一般从事物存在的矛盾中去考察,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矛盾考察的结果,于是人们便考察自然界和人类历史。赫拉克利特说:“一切都存在而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变化,不断生成和消逝。”从本质上讲,这个观点应该是马克思后来辩证法中:“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是静止和运动的统一”观点的前身。但也是由于此,在后来人们研究事物时易犯形而上学的错误。因为研究者易把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和各种过程孤立起来,不从运动的状态而从静止的状态去观察,不从本质变化去看待而认定是永恒不变,割裂二者联系。于是恩格斯便将形而上学和辩证法作了一个比较,指出辩证法在考察事物及其在观念上的反映时,本质是它们的联系、联结、运动、产生和消逝的,得出了:“自然界的一切归根到底是辩证的而不是形而上学的运行的。”这就说明了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产生的历史的认识论根源,指明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唯物辩证法的创立提供了条件和可能,而唯物辩证法则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哲学基础。随着自然观的变革,新的事实迫使人们对以往的全部历史作一番新的研究,于是提出了唯物史观。用人们的存在来说明他们的意识,为科学的说明社会历史提供了一条新道路。对于以往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些互相斗争的社会阶级在任何时候都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即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产物,证明了无偿劳动的占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通过这种生产方式对工人进行剥削的基本形式。那么根据剩余价值学说就可得知这构成了有产阶级手中日益增加的资本量和积累起的价值量。同时剩余价值学说第一次科学的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实质,成为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直接理论基础。

反杜林之我见

《反杜林论》读书心得 《反杜林论》这部著作是恩格斯于1876年5月底至1878年7月初完成的,虽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它仍不失为一部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 这部著作的内容十分丰富,全书共分五个部分,即序言、引论、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在书中,恩格斯对杜林的各种错误观点进行了深入批判,正面论述了唯物论的一元论、唯物论的反映论、唯物辩证法的时空观、运动观和生命观,阐述了唯物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对立,对唯物辩证法的三个主要规律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论证,并运用历史唯物论对社会历史、道德与法作出了科学、透彻的说明。其中,在书中恩格斯批判了杜林的先验主义方法,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和研究社会伦理的基本原则;论述了平等观的历史发展;阐述了社会中的隶属关系和公民权利等问题,为建立马克思主义社会伦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反杜林论》中,关于人权、平等及对杜林先验主义评判等内容的论述,能给予我们很大的启发和参考。 一、关于《反杜林论》中的人权 人权观念,作为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为了适应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在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过程中提出的,它是完全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服务的。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通过对封建社会末期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揭示了人权观念产生的根源、资产阶级性质以及其曾产生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揭示了资产阶级剥削的实质。 在《反杜林论》中,针对杜林摇旗呐喊的“一般人的主权”、“个人的主权”等抽象的平等、绝对的自由,恩格斯给予了尖锐的批评,认为这些都是没有实质内容的空话。在恩格斯看来,人是具体的,是存在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只要阶级制度还存在于人类社会,这种抽象的平等和权利就是不存在的。因为在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宣称的“私有财产不可侵犯”是最基本的人权,然而对于雇佣工人来说,靠自己的劳动得来的东西仅仅够勉强维持自己的生命再生产,他们并不拥有所谓的“私人财产”,经济上的不平等,地位的悬殊,必然导致社会地位、政治生活中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因此,资产阶级大力鼓吹的“人权”,事实上只是虚无缥缈的。 恩格斯在书中强调:“一切人,或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或一个社会

反杜林论读后感完整版

反杜林论读后感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反杜林论》 摘要:《反杜林论》是一部伟大的历史着作,由恩格斯于1876-1878年间完成。全书总结了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成就,第一次全面系统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同时批判了杜林庸俗的经济学和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观点及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主义,阐明了经济决定政治,历史发展中革命暴力的作用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理论的内容。 关键词:恩格斯杜林道德和法 一、概论 在概论中,恩格斯说到:“现在社会主义,就其内容来说,首先是对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以及生产中普遍存在的无政府状态这两个方面进行考察的结果。”由此可理解为现代社会主义的内容,我们一般从事物存在的矛盾中去考察,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矛盾考察的结果,于是人们便考察自然界和人类历史。赫拉克利特说:“一切都存在而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变化,不断生成和消逝。”从本质上讲,这个观点应该是马克思后来辩证法中:“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是静止和运动的统一”观点的前身。但也是由于此,在后来人们研究事物时易犯形而上学的错误。因为研究者易把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和各种过程孤立起来,不从运动的状态而从静止的状态去观察,不从本质变化去看待而认定是永恒不变,割裂二者联系。于是恩格斯便将形而上学和辩证法作了一个比较,指出辩证法在考察事物及其在观念上的反映时,本质是它们的联系、联结、运动、产生和消逝的,得出了:“自然界的一切归根到底是辩证的而不是形而上学的运行的。”这就说明了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产生的历史的认识论根源,指明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唯物辩证法的创立提供了条件和可能,而唯物辩证法则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哲学基础。随着自然观的变革,新的事实迫使人们对以往的全部历史作一番新的研究,于是提出了唯物史观。用人们的存在来说明他们的意识,为科学的说明社会历史提供了一条新道路。对于以往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些互相斗争的社会阶级在任何时候都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即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产物,证明了无偿劳动的占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通过这种生产方式对工人进行剥削的基本形式。那么根据剩余价值学说就可得知这构成了有产阶级手中日益增加的资本量和积累起的价值量。同时剩余价值学说第一次科学的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实质,成为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直接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概述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概述 发表时间:2016-10-26T14:16:18.217Z 来源:《文化研究》2016年7月作者:姜其沅[导读] 1869 年生物学家海克尔的《有机体普遍形态学》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生态学”这一概念。 中共莱州市委党校山东 261400 1869 年生物学家海克尔的《有机体普遍形态学》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生态学”这一概念,书中对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观点加以批判、修正和扬弃,倡导建立关注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生态伦理学。此后,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观念和形态的环境伦理学等理论相继提出。在关于如何正确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基本问题上,前者是以自然界和生态环境本身为核心价值的生态中心主义,后者则是以人类自身利益为核心价值的人类中心主义。在人类中心主义的重要主要流派之中,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自然学说就是其中之一。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之时,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1] 因此,尽管他们没有专门和系统地阐述过生态观,但由于理论的内在逻辑,当他们在阐述自然观和实践观以及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进行批判性考察中,就包含着关于生态问题的大量论述,即有丰富的生态思想。[2] 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生态”或“生态问题”这些概念范畴,但他们对人与自然关系这一基本、核心命题进行了详细充分的论证,反映出他们对生态问题有着独到精辟的见解,赋予深刻的生态哲学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毕生都在关注和研究实现人类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一伟大命题,对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丰富且较为系统的社会生态学和人类生态学思想。其中涉及到了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等研究层面。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无疑包含了丰富的生态思想,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生态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自然观。 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存在物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论证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客观真实存在,阐述了人与自然界的本真关系和人应当以“实践精神”反作用于自然。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与自然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作为自然存在物,人是自然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然属性是人类的首要属性,人类离不开自然界, 要靠自然界来维系生存。关于这一点,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书中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 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其次,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 。马克思说:人作为自然存在物在进行自己的对象性的活动, 他“本来就是自然界”, 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这并不代表人对自然是一种被动的、原始性的服从关系, 而是人类可以基于社会一定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对自然界进行反作用,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实践活动建立对自然界的自由态度,这意味在我们“参与”自然的同时,可以成为自然的占有者和改造者。但这种占有并不是随意的,而是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的占有和改造。因为人类始终要“寓于”自然之中,总是以实践的方式与所交往的自然界相亲熟。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写到,自然界是“感性的外部世界”,给人提供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和进行劳动的生产资料。人类一旦离开这一“外部世界”、“感性自然界”那么一切的物质生产活动便无从进行,人类的生命便也终止了,人类的文明便无法延续。作为“外部世界”、“感性自然界”的自然,主要表现为人类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自然条件、自然场所,或者说劳动要素。但这种自然,是统一人的活动、人的劳动改造的自然,表现为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要素的自然, 不仅仅作为劳动过程中的几个分开并列的单独要素。自然渗透在劳动活动的各个环节,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者和整个劳动过程之中。“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是表现为这样的普遍性,他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3] 二、劳动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中介 劳动是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中介和桥梁,是马克思生态思想的逻辑起点。正如马克思所说: “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至于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4]人类通过实践劳动不断改变、利用甚至是支配自然界,使原本的自然界深深烙上了人类活动的印记。改造自然的同时,人类也完善了自身。人与自然二者双向互动,相互促进,人类在劳动中不断得到强化,生产出代表更高生产力水平的劳动工具,促使自然界的加速变化。在贪婪的欲望和短期利润驱动下的,人类对自然界开始了单方面的征服,为了最大限度地追求价值利益,无限度向自然界一位索取。这种不顾人的持续健康、环境的持续清洁和资源的永续利用的异化劳动,造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扭曲,扰乱了自然界物质的正常循环。 特别是从第二次科技革命之后,在资本主义制度条件下,对自然界的破坏性更突出地体现在人的异化劳动中,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表现出反自然、反人类的一面。劳动者与自己所从事的劳动异化,改造自然的劳动同时也是破坏自然的过程,造福人类的同时也是危害人类自身持续发展的过程。人类在改造、利用自然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开始征服自然,而这种不尊重客观规律的征服,最终必然导致被自然所征服,由征服者变成被征服者。面对工业文明基础上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类自身的对立统一,人们逐步意识到必须能动地回归到人与自然良性互动、和谐发展的关系中去。正如马克思指出,“我们必须时时记住: 我们统治自然界, 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 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 人类改造自然每一个目标的实现,都建立在对客观自然规律的认识和利用之上。而实践活动愈是深入,认识规律的难度也就愈大。就像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道:“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因此,我们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尊重和利用自然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不断向纵深发展。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416 [2] 李崇富.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其现实意义[J]. 湖南社会科学,2011(1):15-21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 人民版社2009年版:161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 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559-560

师大读书笔记考核方式

师大读书笔记考核方式

陕西师范大学大学生必读书目成绩考核办法 一、总则 第一条为积极贯彻落实学校“2+2”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富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我校决定颁布《陕西师范大学大学生必读书目考核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第二条《办法》提供了143种学生应该阅读的经典名著目录,分为文学、哲学、历史学、艺术类和教师教育类五部分,其中文学部分38种,哲学部分34种,历史学部分31种,艺术类部分10种,教师教育类部分30种。 第三条我校本科生应在学好所修课程的同时,有选择地认真阅读《办法》所规定的书籍,努力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能力和素质。 二、成绩考核 第四条学生必读书目成绩考核采用平时考查和毕业前考查两种方式,具体由本科生导师负责。平时考查由学生所在院(部)组织实施,一般应安排在每学期期末进行;毕业前考查由院(部)统一组织实施,一般安排在第八学期期中进行。同时,学校将组织校督导委员会和教学委员会于平时和毕业前进行随机考查。

第五条学生应在《办法》中认真选择所学专业以外的书籍进行阅读。每读完一种书,要认真撰写不少于5000字的读书笔记或小论文。 第六条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至少从《办法》所规定的书籍中选读10种书籍,其中从文学、哲学、历史学和艺术类、教师教育类各部分中选读的书籍均不得少于2种。汉语言文学、历史学、音乐学和美术学专业的学生须在所学专业以外的书目中选读,完成读书任务,经考查合格,可取得2学分。 第七条学生每学期选读的书籍不得少于2本,其中一本为精读书目。学生在学期初应向本科生导师提交个人学期读书计划,并定期向本科生导师汇报读书进度。 第八条本科生导师应做好学生读书的指导工作,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出阅读建议,定期检查学生读书进展情况,督促学生按时完成读书计划,在学期末审阅学生读书笔记或小论文并组织学生开展一次读书讨论会。 第九条各院(部)应组织本科生导师做好学生阅读必读书目的年度考核工作。考核内容为学生撰写的读书笔记或小论文,考核成绩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等。 第十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如果能读完20种《办法》所规定的书籍并通过有关学院指定教师的检查,学校发给“文化名著阅读证明书”;如果能读完50种《办法》所规定的书籍,参加文学院、

《反杜林论》读书笔记

《反杜林论》读书笔记 《反杜林论》是恩格斯的一部重要代表作,写于1876-1878年间,先以论文形式陆续发表在德国工人党机关报《前进报》上,1878年7月汇编出版。我现在读到的中文版(包括三版序言和注释)共380页,是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德文本翻译出的。虽然全书篇幅很长,但读之并没有想象中乏味,相反,作为论战著作,恩格斯的语调活跃,思维敏捷,使读者的精神也跟着恩格斯的论述而振奋。 对于恩格斯和当时的德国社会来说,这部巨著的写作目的就是为了揭露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内以杜林为首的充满机会主义的错误理论,从而维护党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团结和统一并教育和挽救那些受错误思想蒙蔽的同志。就像第一版序言中恩格斯开篇第一句,“这部著作决不是什么‘内心激动’的成果,恰恰相反”“另一方面,创造体系的杜林先生,在当代德国并不是个别的现象。近来夜德国,天体演化学、自然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等体系,+雨后春笋股地生长起来。最蹩脚的哲学博士,甚至大学生,不动则已,一动至少就要创造一个完整的‘体系’。”因为杜林的假社会主义理论“是以某种新哲学体系的最终实际成果的形式出现的。”,所以恩格斯深感有必要进行严谨的论述以驳倒杜林的错误理论,否则贻害无穷。 在整个《反杜林论》三部分的阅读中,我个人对第二编“政治经济学”有着更多的兴趣,接下来的内容也是就政治经济学篇而言的。 杜林学说的经济相关部分充斥着庸俗经济学观点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现在被概括为“反动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想”),如果一旦这种观点大行其道,会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产生巨大冲击。恩格斯在这一编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

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杜林的观点进行了驳斥,同时立起了自己的剩余价值学说。 在这编的开始,恩格斯就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给政治经济学下了科学的定义:“从最广的意义上说,是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换的规律的科学”“研究人类各种社会进行生产和交换并相应地进行产品分配的条件和形式的科学。”恩格斯认为,杜林把政治经济学的对象说成是“一切经济的最一般的自然规律”,企图在经济学领域中确立所谓“最后的、终极的真理”,然而所谓的“终极真理”是忽视了社会客观历史性的存在。恩格斯用这样一句精彩的话驳斥了杜林:“暴力仅仅保护剥削,但是并不引起剥削;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才是受剥削的基础,这种关系是通过纯经济的途径而绝不是通过暴力的途径产生的。”接下来,在暴力论部分中,恩格斯指明了杜林认为政治是“历史上基础性的东西”,经济是“第二等”,政治上的暴力是人们“达到自己目的的出发点”,而不是达到经济目的的手段。恩格斯在这里有力地批判了杜林关于政治决定经济的谬论,阐述经济是基础,政治暴力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原理,并且批判了关于暴力产生私有财产的谬论,论述私有制产生的经济根源:“在私有财产形成的任何地方,这都是由于改变了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是为了提高生产和促进交流——因而是由于经济的原因产生的。在这里,暴力根本没有起任何作用。”到了本编个人认为最重要的部分“资本和剩余价值”,恩格斯彻彻底底地驳斥了杜林对马克思关于资本产生理论的歪曲,揭露了杜林对马克思关于资本学说的剽窃和歪曲,同时阐述了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和剩余价值的产生以及马克思的资本观念和杜林的资本观念的根本区别。杜林说,马克思认为“资本是由货币产生的”,而恩格斯在这个部分进行了精彩的批判:杜林对马克思关于资本产生的理

反杜林论讲课教案设计

《反杜林论》教学教案 (2013级马哲专业) 张硕

《反杜林论》的三版序言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反杜林论》的历史背景,了解写作的目的、经过和修改情况及原因,明白《反杜林论》的问世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哲学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革命斗争实践的产物。 重点: 1、三版序言和作者介绍 2、杜林及其理论简介 3、本书的写作背景 4、本书的写作原因 5、本书的体系结构 6、理论贡献 7、重要意义 难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构想 学时安排:4学时 思考题:简述《反杜林论》在马哲史上的重要地位。 参考书: 1、王传习,马振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三部名著研读,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 2、谭培文,陈新夏,吕世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与导读,人民出版社,2010(第四版)。

《反杜林论》引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了解社会主义怎样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重点: 1、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2、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哲学基础--唯物辩证法的创立 3、杜林先生许下了那些诺言? 难点: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哲学基础 学时安排:2学时 1.恩格斯是怎样论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 2.恩格斯是怎样论述形而上学的产生、特点和缺陷的? 参考书: 1、王传习,马振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三部名著研读,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 2、谭培文,陈新夏,吕世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与导读,人民出版社,2010(第四版)。

《反杜林论》的三版序言主要内容一、三版序言和作者介绍 所谓的三版序言是指三种版本的序。 序言中主要叙述了《反杜林论》的历史背景,写作目的、经过和修改情况及原因。同时指出,这部著作是在马克思的支持和合作下完成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哲学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革命斗争实践产物。 本书作者和主要内容 恩格斯于1876.9—1878.6写作出版了《反杜林论》。它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3编,其中哲学编包括“引论”共13章。其内容是批判杜林的哲学,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二、杜林及其理论简介 欧根·杜林(1833-1921),柏林大学讲师,小资产阶级思想家。早在1867年,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后,他就写文章“批判”《资本论》。可是,在1875年前后,他却摇身一变,宣布改信社会主义,并以社会主义“改革家”自居,扬言要在科学中实行一次全面的“改革”。他著书立说,发表了一系列著作,大肆反对马克思主义。把自己打扮成社会主义理论家和实际改革家,著书立说,提出一套详尽的社会主义理论和改革社会的完备的实践计划。 政治方面,表现为激进派,给人以革命者的假象。 理论方面,以专家自居,给人以社会主义理论权威的假象。

《反杜林论》读书笔记(2)

《反杜林论》读书笔记(一) 正文: 《反杜林论》是恩格斯于1876年5月底至1878年7月初完成的一部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著作的内容十分丰富,著作第一次把马克思和恩 格斯的学说分成三个组成部分,即: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并论述了其内在的联 系,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在再版和三版中,恩格斯分别做了改动,由于没有找到 单行本,所以我所读的是收录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的《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71 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的第20卷不仅收录了《反杜林论》全文,而且收录了恩格 斯在写作过程中准备的材料及与之相关的材料,较之与单行本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来说 又丰富了许多。 《反杜林论》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三版序言,引论,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其中在序言中,恩格斯交代了写作背景,杜林的唯心论和先验论伪装成科学,并打着社会主义”的旗号,严重危害着德国党和共产主义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恩格斯在德国党的机关报《前进报》上开始勇敢地反击杜林,完成巨著。引论共有20小节,分为四大段,第 一段是1小节主要交代了现代社会主义的阶级根源和理论根源;第二段是2--6小节讲述了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第三段是7--14小节阐述了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社会 主义的基础;第四段是15-20小节分析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的创立,使社会主义由空想 变成科学。 第一编:哲学编 三、分类。先验主义 全文共22小节,1-9小节批判了杜林的原则在先,自然、社会在后”的认识论,揭示了其唯心主义本质,10-11小节批判了杜林终极真理的真理观,12-22小节从数学的角度批判了杜林的先验论。 杜林认为:只要是人的意识对某一系列的认识或刺激,或者对某一类存在形式发生了问 题,这些形式的原则就应当是哲学。”这就是他的从思维而非外部存在中获得的原则。恩格 斯深入地批判了他的观点,认为这是同黑格尔一样的唯心论,进而阐述了了思维与存在的关 系问题, 如果进一步问,究竟什么是思维和意识,它们是从哪里来的,那未就是发现,它们都是从人脑的产物,而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不言而喻,人脑的产物,归根到底亦即自然界的产物,并不同自然界的其他联系相矛盾,而是相适应的。” 杜林认为:纯数字是具有脱离特殊经验和现实的世界内容而独立的意义”而恩格斯批 判 ________ 立的东西,作为世界必须适应的外来的规律而与现实世界相对立。” 四、世界模式论 全文共33小节,1--14小节批判杜林的世界统一于存在”即存在的统一性;15--33小节批判杜林质与量的概念。这是一章关于世界本原的文字,世界统一于什么即世界的本原是 什么。 杜林认为:包罗万象的存在是唯一的。。。由于我们把自己的仿佛像框子一样的统一思想 扩展开来,所以任何必须进入这个思想统一体的东西都不能保持某种两重性。但是任何东西也不能避开这个思想统一体。。。一切思维的本质就在于把意识的要素联合为一个统一体。 ” 而恩格斯反驳说,包罗万象的存在是唯一的,也就是存在是包罗万象的,即任何东西都是 存在的。”杜林所说的存在”要么是过分抽象的,要么是十分具体的,而世界是不可能统一于这种

马克思主义《反杜林论》读后感

批判谬论,捍卫真知--《反杜林论》读后感 近日,有幸拜读了恩格斯所著的《反杜林论》的精选章节,深切的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总体上说,《反杜林论》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批判了杜林的反动思想体系,而且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其为全面、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一部重要的教材。 《反杜林论》是恩格斯在错误的“杜林论”以假乱真的背景下完成的。杜林出生在德国的一个大官僚家庭,70年代,他著书立说,反对马克思主义。他认为人类认识的出发点不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而是某些原则,他主张“原则在先”,即先有思想后有物质,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性,把人的意识看作是纯粹思维的产物。这便是德国党面临一个十分艰难的抉择:是以杜林主义作为党的理论基础,还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此时马克思为了捍卫科学社会主义的学说,必须批驳杜林。于是,在马克思的大力支持下,恩格斯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写下了《反杜林论》。这一著作彻底地批判了杜林的错误思想,系统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历史观、认识论和辩证法等基本原理。其中,批判了杜林的先验主义方法,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和研究社会伦理的基本原则;论述了平等观的历史发展;阐述了社会中的隶属关系和公民权利等问题,为建立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反杜林论》包含五个部分:序言、引论、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序言说明明了其出版的历史。引论部分的中心思想是阐述社会主义怎样从空想变成科学。哲学部分中,恩格斯严厉批判了杜林反动的唯心主义先验论,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反映论,政治经济学科学的说明了其历史性和积

反杜林论的写作背景和过程及对杜林及其著作的简介

反杜林论的写作背景和过程及对杜林及其著作的简介 一、杜林其人 欧根?杜林(Eugen?Dtihring.1833—1912) 生于德国一个大官僚家庭。德国哲学家、庸俗经济学家。1833年1月22日生于柏林。其父是普鲁上王朝的一个地方官吏。12岁丧父,家境破落,他先被监护人送到科梭麦尔孤儿院受教养.后到哈姆斯塔文科中学寄宿上学。1853—1856年到柏林大学法律系学习。1856一1859年为柏林高级法院的见习法官、见习律师。后因患眼病不能维持正常工作,到1861年退出法律界,同年以《论时间、空间、因果性兼微分逻辑》的论文获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在随后的年月里,他与一位农名的女儿结婚生子,过着一个双目逐渐使命的学者生活,他的妻子为他安排生活和抄写文稿。 他是柏林大学讲师,1863年起任柏林大学编外讲师,1873年起任私立女子中学教员。从1872年开始就在自己的著作中猛烈抨击大学的教授们。杜林还尖锐地批评了大学的各种制度,因此遭到了反动教授们的迫害。1876年,根据大学教授们的倡议,他被剥夺了在女子中学任教的资格。在力学史第2版(1877年)和论妇女教育的小册子(1877年)中,杜林再次提出了自己的指责,言词更加激烈。1877年7月,根据哲学系的要求,他被剥夺了在大学执教的权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2版第3卷,注释239)。早在1867年,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二卷出版后.他就写文章进行“批判”。可是,在1875年前后,他却摇身一变,宣布改信社会主义,并以社会主义“改革家”自居,扬言要在科学中实行一次全面的“改革”。他发表了一系列著作,散布庸俗经济学观点,煞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对立,歪曲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宣扬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伦理社会主义对抗科学社会主义。 由于他尖锐地批评德国大学的各种制度,因此被剥夺了在大学讲课的权利。他自己又发明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理论,并在德国社会民主党内产生很大的影响,他猛烈攻击马克思的《资本论》,将德国以前的哲学家们说得一无是处,攻击马克思是:“思想和文体不成样子,语言的下流习气……英国化的虚荣心……中国式的博学……哲学的和科学的落后。”评价空想社会主义者是“疯狂”,“应当被列入某种白痴的范畴”,“幼稚”等。 由于杜林的错误理论是打着“社会主义”招牌,并以“科学”的面貌出现。所以在德国党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1869年建立的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即爱森纳赫派,是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但在理论上还不成熟。1875年,它在同拉萨尔派实行合并时,由于无原则妥协,没有同拉萨尔的机会主义展开斗争,使杜林的理论得以泛滥。有名的机会主义者伯恩斯坦、莫斯特、恩斯等赞颂杜林是“科学领域内最热心、最果敢、最勤奋的首领”,称杜林的著作是“划时代的著作”。并采用各种手段,迫使党的《人民国家报》发表他们吹捧杜林的文章。这些人同杜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机会主义的宗派集团。更为危险的是,杜林对资本主义不痛不痒的“批评”和对共产主义的虚伪“称赞”,甚至骗取了党的左派领袖倍倍尔等人的支持和信任。党的刊物也转载杜林歪曲马克思学说的著作。这样,就给党在思想上和组织上造成了严重的混乱。杜林的理论思想直接危害着当时德国工人党的健康发展。 德国党面临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是以杜林的观点作为党的理论基础,还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这不仅是关系德国党能否作为一个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而存在的根本问题,也是关系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沿着什么方向前进的根本问题。因为当时德国工人阶级处于国际无产阶级斗争的前沿,如果让杜林的思想泛滥,

《谈谈辩证法问题》读书笔记

《谈谈辩证法问题》读书笔记 篇一:自然辩证法读书笔记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读书笔记 《马恩选集》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智慧结晶,也是无产阶级革命和获得解放的指导思想。我们作为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的一员有必要认真研读《马恩选集》,一方面以获得扎实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指导我们更好地生活。《自然辩证法》是《马恩选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恩格斯思想智慧的代表。《自然辩证法》一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对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当然该书的意义不仅仅体现在理论上,更重要的是它的实践意义。而我从中受益最多的也是一种从理论提升出方法论的思想,这种务实的精神、实践的品格将使我受益终身。 结合文本和相关资料,联系大二上学期我们班去杨柳青庄园的学习交流感想,我的收获将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意图探讨、文本回顾、理论意义、实践感想,最后一部分是行文重点。 一:意图探讨 俄国十月革命成功之后,俄共中央派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院长梁赞诺夫前往柏林组织马克思和恩格斯遗稿的照相复制工作,在德国社会民主党档案里,梁赞诺夫发现了恩格斯一部分由四束手稿组成的未完成著作,内容是关于自然界、自然科学的哲学论述,没有总标题,写作年代大致在1873至1883年间,这部《1873—1883年自然哲学手

稿》就是日后广为人知的《自然辩证法》。由于恩格斯《1873—1883年自然哲学手稿》的未完成性质,这部著作的理论目的向来引起争论,并且因此导致不同编辑者为手稿选取了不同的名称。 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然辩证法》目的在于表述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另一种则认为在于根据自然科学理论阐明作为自然社会和思维普遍规律的辩证法。凯德洛夫在他的《论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指出:“恩格斯从一开始就把自己的《自然辩证法》设想为对他那个时代的全部自然科学成果的一种总结,”我认为,这正是恩格斯写作《自然辩证法》一书的主题意图。在《反杜林论》序言里,恩格斯实际上已经非常明确地阐述了他写作《自然辩证法》一书的意图,即“系统地并且在每个领域中都来完成”。从自然界中找出辩证法的规律并从自然界里加以阐发的工作,并且在做这件工作之前,“不言而喻,在我对数学和自然科学作概括叙述时,我在细节上也确信那种对我来说在总的方面已没有任何怀疑的东西,这就是:在自然界,同样的辩证法的运动规律在无数错综复杂的变化中发生作用??这些规律最初是由黑格尔全面地,可是以神秘的形式阐发的,而剥去它们的神秘形式,并从它们的全部单独性和普遍性上把它们清楚地表达出来,这就是我们的目的。 自然辩证法应该是用辩证的观点去探讨自然发展的规律,自然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我们要用联系、发展、矛盾的观点看问题,遵循自然规律,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反杜林论读后感

反杜林论读后感 导读: 反杜林论读后感(一) 《反杜林论》既总结了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成就,又阐述了无产阶级关于战争和军队的基本理论原则,《反杜林论》是一部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的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同时又具有极重要的理论价值,为无产阶级军事科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 失败乃成功之母,而《反杜林论》则诞生于马克思主义跌跌撞撞的发展史中一次错误的摸索。19世纪70年代杜林打着“社会主义”这块金字招牌,并冠以“科学”的伪装的“杜林论”诞生:杜林着书立说,并且发表了一系列着作,以假乱真,反对马克思主义。杜林认为,人类认识的出发点不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而是某些“原则”,他主张“原则在先”,即先有思想后有物质,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性,把人的意识看成是纯粹思维的产物。这使当时的德国党面临一个十分艰难的抉择:是以杜林主义作为党的理论基础,还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此时马克思为了扞卫科学社会主义的学说,使刚刚统一起来的德国党沿着正确道路前进,他必须批驳杜林主义。于是,在马克思的大力支持下,恩格斯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写下了一系列批判杜林的文章,在德国党的机关报——《前进报》上陆续发表。1878年7月印成单行本,这就是着名的理论巨着——《反杜林论》。在《反

杜林论》一文中恩格斯指出,思维和意识所具有的独立性是相对的。意识一旦产生,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然而这种独立性只是相对的东西。不应当使物质世界与思维相适应,而应当使思维去适应物质世界。思维、意识来源于实践,它们也必须同实际情况相结合,如果离开实践,它就会成为不可想象的东西。在此,我认为《反杜林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取得的成就绝对离不开恩格斯与杜林两人的针尖对麦芒,他们二人一人抨击马克思主义,一人批驳杜林主义,在这个过程中恩格斯不断完善《反杜林论》并最终完成一次质的蜕变。 在《反杜林论》一文中恩格斯提出了很多的观点,但是最令我感兴趣的还是恩格斯提出的对于“世界统一于什么”和“经济与政治暴力的关系”的观念给我带来的印象尤为深刻。 恩格斯认为:“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有力的概述了世界上的现象无论多么千差万别,都是根源于物质的统一性,都是物质的表现形态,都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恩格斯这一观念狠狠地批判了杜林的世界统一于存在的折衷主义:杜林认为,因为人的思维是统一的,所以现实世界才是统一的。杜林所说的“存在”,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存在决定意识”这个命题里的“存在”,含义是不同的。我们所说的“存在”,是指客观存在的东西,它与“自然界”、“物质”等,是同一系列的概念。而杜林所说的“存在”,是十分含混的,它的含义相当于“有”这个概念。按照杜林的说法,“精神”、“上帝”都是“存在”的。杜林这一模糊不清的观念脱离了客观事实,注定被推翻。

马克思论文读后感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后感 机械6班 0901106022 涂吟轩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统一的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即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是唯物主义的高级形式。 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J.狄慈根1886年出版的《一个社会主义者在哲学领域中的漫游》一书中,狄慈根用这一概念表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后来G.V.普列汉诺夫也是这样表述的。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在讲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时,还用过完备的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等概念。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互相渗透密不可分的,它们的有机统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是客观世界的最一般规律的自觉反映。它看到物质的原因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现象的基础,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它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这一高度组织的物质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能动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又是彻底的辩证法,是最完整深刻而无片面性弊病的关于发展的学说。它揭示了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原因,是一切现象自我运动的根据的客观真理。 辩证唯物主义是人类认识发展史的科学总结,它建立在现代科学和先进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并随着科学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史和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它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 产生和发展在哲学发展的历史中贯串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同时也交织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辩证唯物主义是对哲学发展中积极方面,即唯物主义因素和辩证法因素的吸取、发展和升华。 辩证唯物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和恩格斯打破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的保守的哲学体系,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中革命的因素,即联系和发展的思想,矛盾是发展的内在动力的思想,批判地继承了费尔巴哈哲学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摒弃了它的社会历史观、宗教、伦理的唯心主义杂质,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成功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科学地分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特别是详尽地分析了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发展,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秘密,发现了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是通向社会主义的唯一正确道路,由此创立了科学的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的社会主义学说。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的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的形成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论证的统一过程。 19世纪40年代初,马克思、恩格斯在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由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的过程中,特别是通过对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和《精神现象学》的批判,已经提出了一些重要观点,但它同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影响交织在一起。真正作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马克思写于1845年春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在其中,马克思对实践作了科学的解释,批判了否认实践能动性的直观唯物主义,也批判了抽象地发展能动性的唯心主

概述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历程(论文)

概述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和发展 一、概述 当代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对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学习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历史,将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物质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更加全面的观察思考问题,只有加深了认识,我们才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迎接新世界的挑战。下面我将从历史来源、建立过程及传播和发展来简要地阐明自然辩证法发展的辩证运动过程。 二、历史来源 自然辩证法的产生有其历史的来源。同自然科学的萌芽状态相适应,古代东方和西方的自然哲学是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和朴素辩证法思想的自然观,具有朴素的、直观的性质。 十六世纪以来西方近代实验自然科学建立和发展起来以后,唯物主义哲学和唯物主义自然观相应地有了重大的发展。但是,由于自然科学中首先得到充分发展和广泛应用的是力学,由于直到十八世纪自然科学总的来说还处于分门别类地搜集材料,进行研究而未发展到足以揭示自然界的历史发展和广泛联系的阶段,因而那时的自然知识处于狭隘状况,那时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带有机械的(力学的)形而上学的局限性。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中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这同自然科学的发展也是有联系的。但是,德国古典自然哲学尽管包含许多有见识的和合理的东西,却是以神秘的形式阐发的,在那里关于自然界的辩证法的思想,具有思辩的、唯心主义的性质。这种自然哲学就其形式、体系和方法而言,是同自然科学分离并凌驾于自然科学之上的。 形而上学的自然观被打开了第一个缺口是从康德于1755 年和拉普拉斯于1796年提出星云学说以试图揭示天体演化的历史开始的。十九世纪以来自然科 学的一系列发现:1826年维勒的尿素合成(从无机物得到有机物),1830 年赖尔的地质演变论,1838 年、1839 年施旺、施莱登的细胞学说,1842 年迈尔等人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