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辅书的利用

教辅书的利用

教辅书的利用
教辅书的利用

针对广义的教辅定义,刘小玲推荐以下几种使用教辅的方法,她表示,使用好教辅书,对孩子的学习将会有很大帮助。

1、使用好“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一般学校会发,或者老师会推荐,但有些家长认为不够,还要买给孩子做,这是加重孩子负担。建议家长拿到这类书时,自己先看看,现在有些“随堂练习”分“基础训练”和“提升训练”两部分,如果孩子已经懂了,就不用做基础训练部分,而应让他尝试做提升练习。这样既提高他的学习水平,培养他接受挑战的勇气,又不让他负担太重。

2、使用好单元试卷集

单元试卷集按各学段、各学科编写,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做练习,对各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和总结。这类试卷集应该放在每次单元测验之前两到三天使用,即让孩子复习本单元知识后,家长先让他做一下模拟试题,考察他的知识巩固程度,查漏补缺。

3、使用好“同步学案”

现在有一种新型的教辅读物,即以“学案”形式出现的学习辅助书。它的特别之处在于“案”———以“课”为单位,每课都设有“课堂精讲”、“课堂精练”、“解决问题”等栏目。“课堂精讲”把本课的知识进行精要的归纳,让学生在做练习前先复习老师讲过的知识点,这样,做题时困难就会减少。“课堂精练”分基础和提升两部分,如果孩子对基础部分已弄明白,他可以跳过直接进入“提升”部分,这部分很重要,是本课的知识拓展;而“解决问题”则是本课的难点,家长可以在指导孩子理解“课堂精讲”部分后,着重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题目。

这种教辅还有一个非常人性化的设置,那就是“一书三用”,即一本书除随堂练习外,还有一本单元检测试卷集,一本答案。家长拿到书后,可把试卷集和答案收起。待孩子做完后和他一起讨论答案;试卷集可在单元测验之前拿一张给孩子复习。这种教辅目前比较受欢迎。

4、使用好作文书

现在的作文书多数是一篇文章加一些点评,学生看这些书,能借鉴同龄人的写作方法,但切忌照抄。一开始时,模仿一下别人是可以的,但长期依赖作文书,最后还是不会写作文。

5、使用好特殊教辅

有一些特殊的教辅,比如“各科课程知识点大全”之类的,使用时,要注意本人的学习水平和阶段性,这类教辅是孩子学习的“拐杖”,但用得太多,就会

离不开它。如“古文全解”,若每次都抄译文,最后仍是不懂古文,但如果把虚词的各种用法都记下来,古文学习就困难不大了。又如一些图表类的教辅,开始时,你可能看不懂,但积累一段时间后,它会帮助你理出一个知识架构,这类书一定要用得活。

浅析初中语文详解类教辅书的利弊

每学期开学初,会有许多教辅书上市,这其中就有课文详解、全解类的语文教辅书。这类书一般对课文逐篇进行详细的分析,不但归纳了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而且对文中的字、词、句、段以及重点难点给予详细的讲解,并且配了一些针对性的练习、课外阅读训练等,深受广大初中学生的青睐。但是我认为这类书使用起来有利有弊,就像一把双刃剑,使用得好,对学生的学习有极大的帮助,使用不好,反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

一、有利的一面

⑴ 这类教辅书便于学生自学。为了让学生能适应终身学习的要求,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技能和方法,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师也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的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来完成教学目标。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略读课文”、“诵读欣赏”。这些课文,教师一般只是粗略指导,有时课程比较紧,就过去了,主要靠学生自己学习。在自学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这类教辅书就可以作为学生的参考资料,在上面可以找到自己所要的东西。学生在课前预习那些精读课文时,也可以用到这些教辅书上的内容,为上课深入阅读做好准备。所以这类书对学生自学很有帮助的,学生可以把它作为工具书使用。

⑵ 这类教辅书利于扩大学生知识面。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学习不能局限于课本知识。课本受到出版时间、篇幅的限制,不可能选入最新的时文以及教学需要的全部内容,它是传统的经典的名篇和最近几年的有代表性文章相结合,而这些有限的篇幅对于学生学习语文来说,真是太少了。这类教辅书一般在每课后面都有相关的阅读链接,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知识后,进一步的了解文中的相关知识,有力的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例如,在学习了蒲松龄的《狼》之后,后面又链接着他的另外两篇关于狼的故事,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狼的凶残、贪婪、愚蠢的本性以及人的机智、勇敢的性格。在学习了《“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后,又介绍了世界航天发展简史,神六的飞行情况等,这些都极大的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⑶ 利于学生有针对性的训练。语文练习是和数学学科的练习一样的重要,因为只有练习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才能成为自觉的本领,才能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的特点。也只有练习,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在这类教辅书中有大量的基础知识、课堂延伸和阅读练习供学生做。如在学习了《幼时记趣》后,有些字词的解释、翻译句子的习题,后面还有一道题目:“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记忆,请你从众多的童年趣事中拣出一个,写出300字左右的短文。”这样巩固了基础知识,又能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练习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对于那些阅读理解训练就更重要了,常做阅读训练,能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能巩固书本知识。如学习了新闻体裁后,做相关的短文,就能加深对新闻的特点、结构的

理解。通过这些练习就能大大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不利的一面

① 这类教辅书可能会扼杀了学生的思维,容易造成学生的惰性。

在新课程标准中,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阅读是学生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自己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有着自己对课文的感受、理解、评价,这些往往都可能是很独特的。但是详解类教辅书对课文分析非常透彻,这样把课文掰开、揉碎,深挖细掘,讲深讲透,学生看了不用思考就一目了然,实际上降低了学生的思维的层次和价值,容易造成学生不愿意动脑子。反过来说,就是动脑子也思考不出什么,因为详细内容都被说出来了。

曾经看到一文章,说普林斯顿大学有个数学教授列夫谢茨,据说他从来没有给学生做完一个完整的证明,但正是他使这所大学的数学系迅速崛起并闻名世界,教出的学生也是一流的。究起原因就是他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和想象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所以一味的详解,没有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空间,让他们享用现成的,这样可能会禁锢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不想动脑子而变得懒惰。

②学生使用这类教辅书回答问题,容易造成老师的误判。

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平台,虽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教师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他要对重点难点作适当的引导,在对学生启而不发时,要适当的点拨,掌握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从而采取新的教学策略等。如果学生不懂装懂,就有可能造成教师对教学效果的误判,而放弃了一些补救措施。我在上课时经常遇到这样的一些情况:往往问题一提出来,不管深浅,总有一些成绩不怎么优秀的同学先举手,结论往往和参考答案一样,即使有点出入,也是大同小异。刚开始时,我很高兴,认为学生理解、接受快,不需要深入讨论了,因为连这些同学都懂了,其他同学就更不用说了。后来在测验中发现,学生掌握的不是那么回事,平时喜欢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更是不行。经过一番了解,原来在上课时,有这类教辅书的同学都翻好放在面前。有的同学好胜心强,就在问题提出后,赶紧找答案,有的怕被教师发现,故意说错一点,但是大部分是对的,还有经过改头换面再回答。后来和其他老师聊天,才知道遇到这种情况的不是我一个。如果教师不加以对这些学生的教育,后果是很严重的。因为这种做法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策略,更是对其他同学的伤害。这是由于其他学生正在思考,答案已经被别人说出来了,既然如此,就没有思考的价值了,剥夺了其他学生的思考权利,削弱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③影响了学生讨论问题的氛围。新课程倡导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

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合作、探究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合作和竞争的意识,发展学生的交往和审美能力,强调合作的动机和责任。学生自己去探索、去辨析,去畅所欲言,更能获得熟练的知识和技能,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尽可能将教学任务分解为通过小组讨论达到掌握的结果。现实教学中,绝大多数的老师为学生创造了合作、探究的平台,但是我发现,一但分组讨论,他们都在全解类书上找答案,没有思考,没有讨论,没有争论得面红耳赤,答案很快出来,而且各组基本一样的。这样就失去了讨论的意义,浪费了时间,又扼杀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和学生的个性发展,让教育变成了一台制造模具的机器,严重影响了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正常实施。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利用这类教辅书,又能克服以上弊端,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对策:㈠教育学生要正确使用这类教辅书。

这类教辅书内容详尽,分析透彻,训练成体系,给学生学习带来极大的方便,学

生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在平时学习时,可以把它当成参考资料来查阅。如学习了《济南的冬天》后,要具体了解老舍的情况;学习了《在烈日和暴雨下》,想了解《骆驼祥子》的故事梗概;在预习时,有不懂的地方等,都可以使用这类教辅书。学生还可以选取上面的练习做,来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另外这类书上有大量的阅读短文,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可以掌握阅读技巧,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等。但教师要教育学生不能太依赖这类教辅书,它毕竟是辅助性学习资料,不是万能的。如果我们过分依赖它,就好象一个人从小都用拐棍走路,自己不去练习走,不经过跌倒等挫折的磨练,一旦离开了拐棍,我们就会寸步难行。另外教辅书中的观点也只是对课文的一种理解,而课文内容往往有多种解释。学生要想学好语文,必须对课文有自己的感悟,触类旁通,只有这样,才能培养自己创新思维,才能提高自己语文成绩。

㈡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

详解类教辅书虽然对课文解释很详尽,但是观点是传统的,往往对于一个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学生回答时也只是说这个。这样就禁锢了学生的思维,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如学了《黔之驴》,学生只能从教辅书上找到这样的寓意:不要被强大的东西所吓倒,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取得胜利。这显然是从老虎的角度来思考的。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驴的角度来讨论,当他们在教辅书上找不到时,讨论就会很投入,这样精彩的答案就出来了:有的说不管什么时候都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否则很危险;有的说一个人要有真才实学,才能立足于这个世界;有的说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弱点等等。这样经过长期类似的训练,既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又能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能让学生明白,语文知识丰富多彩,不是一本教辅书所能容纳的。

㈢教师要能辨别出学生是否真懂。

由于学生使用了教辅书,即使课前不预习,也能轻松的回答老师提的问题。有的学生用教辅书上的原话回答,有的怕被老师发现,就适当的修改下,用自己的话来表达。前一种,老师很容易发现,但是后一种恐怕有点困难,遇到这种情况,我认为要采用下面的方法来辨别:

首先要让学生说出推论的过程。学生在获得教辅书上的答案后,用自己的话回答,一般比较生硬的,语言不怎么连贯。老师要想知道这是不是他独立思考的结果,可以多问几个为什么。那些照着教辅书上说的同学,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真正独立思考的,就能说出推理过程。如在学习《老山界》时,教师问:“红军在翻越老山界时遇到哪些困难?”等学生回答出来后,再问:“在课文中什么地方体现出来的?请具体说说等。”如果学生能回答出来,就说明他对课文理解了。多问几个为什么,既可以深究所学的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教师在教学中经常运用,就可以提高学生语文水平。

其次可以要求学生针对结论举例。学生说出结论后,教师可以叫学生举个例子来印证一下,这样也可以了解学生是否真懂。如学习了《宇宙里有些什么》,学生说出本文运用了列数字、分类别、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后,可以要求学生分别举个例子来具体说一下。真懂的同学是根据课文中的句子归纳出来的,他们很快就能举出来,而不懂的同学就显得紧张,不知所措。

最后教师也可以举个例子,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来分析,这样也可以考察学生是否真的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如学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学生找

出了电头、标题、导语和主体等,教师可以另找一条消息,叫学生分析。这些都是试金石,能够真实的检验出学生是否从教辅书上照搬来的。当然在教学中,还可以采用更多的方法,要针对实际情况分别对待。

总之,详解类教辅书有利有弊,作为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使用,避害趋利,使它成为一把单刃剑,对学生只有好处,没有害处,为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服务。

课前没必要,教辅书有用,但用处很小。我的遇见几个语文老师都不推荐用教辅书的。

语文是个需要积累琐屑的知识,渐渐转移默化的学科。

注意上课时不要只是听然后老师讲上么就记什么,我语文几乎不做笔记的。高考又不考课本上的文章的。要积极思考,比如,课文中各个段落是怎么连接的,句与句之间有什么关联(顺便说下,英语完型也可以靠这个提高),文章的文眼是什么,主旨句又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这么写,文章的结构是什么样的?读每一片课文或者文章时都要注意这样分析。

总之,一句话,学语文最忌讳的就是纯粹的接受知识,那样没用,听课再认真也是白费。一定要思考。这是阅读方面的。

下面说写作方面的:作文挤不出字,练笔是个针对它的好办法。练练吧,对初期的提高时有帮助的,不必写太多。可以注意优美,反正阅卷老师就那点水准,引点古诗,弄点花哨的词语就可以忽悠他们的。如果达到作文挤得出字的水准的时候,练笔就不是最重要的了。高考作文,考的不是你的写作水准,而是应试能力(中国的教育制度真的很让我有想扁人的冲动啊),这个时候就不是随便练笔了,而是专门写高考要求的话题。这个时候教辅书派上用场了,教辅书一般都有写作板块,自己写了,再翻番答案和例文对比一下。时间紧的话就就不必写了,再草稿本上立个提纲就是。毕竟框架有了,里面填什么内容都不会影响整个作文的。

科学分析教辅资料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

(一)

教辅,顾名思义就是教学辅导材料,包括对教师的教学辅导材料和对学生的学习辅导材料。三十多年来,教辅资料伴随着高考和中考的恢复、伴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伴随着新课程的改革,经历了风风雨雨,人们对它褒贬不一。它一直是家长、老师和中小学生们爱与恨的矛盾统一体:它似乎剥夺了孩子们放任天性的自由,却又是他们在高考指挥棒下追求美好生活的希望所在;它好像使孩子们淹没在“题海战术”中做着低效率的重复劳动,但又实实在在地帮助一茬又一茬的学生跨入了大学的门槛。在学生的学习中到底需不需要教辅资料,它对学生的学习到底起积极促进作用还是消极的阻碍作用,我们从教育学、心理

学的角度来进行探讨。

一、从知识的学习过程来看

在学校教育中,一直将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完善人格作为培养学生的主要目标,知识的学习也就成为了学生在校学习的重要任务之一。掌握知识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面。学生掌握知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大纲,在有目的、有计划地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学生主动积极的认知活动来实现的。学生知识掌握的心理运行程序一般要经过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应用、迁移等基本环节。

理解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事物的种种联系和关系的一种逐步深入的思维过程。也就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而实现的。因此,知识的丰富性、正确性以及思维的发展水平等,都会影响理解的水平。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他是否能使知识系统化有关。我们知道,知识是由概念和原理组成的体系,当个别概念、原理和其他概念和原理联系起来,并纳入一定的系统中,也就形成了知识体系。按照巴甫洛夫的观点,知识的系统就是在已有的暂时神经联系的基础上建立新联系,并把新的联系纳入到已有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之中,形成巩固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将某一概念、原理纳入到一定的知识体系之中,对这个概念、原理的理解才会深刻,记忆才会巩固,应用才会灵活,也才有利于用完整的知识去理解新知识。在学生的学习中,为了使学生易于形成知识的体系,他们不仅要掌握课本中的每一个知识点,切切实实的打好基础,也需要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做一些补充练习,帮助他们去将所学的知识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

知识的巩固是指对所学知识的持久保持,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知识的巩固是积累知识的前提。学生的学习是掌握前人积累的现成知识,因此必须运用有效的方法才能积累知识,扩大对知识的掌握,否则,就会成“猴子掰包谷”,到头来一无收获。其次,知识的巩固是进一步学习新知识的准备,学习掌握任何新知识,都需要在先前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就难以接受新知识。再次,知识巩固是知识运用的前提。学生学习的知识如果得不到巩固,就不能在记忆的储存库中检索并提取必要的知识,就会妨碍应用。为了使学生所学知识能够巩固,就需要遵循记忆的规律,提高巩固的效果。知识巩固的大敌是遗忘,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均衡,呈现出先快后慢的特点。因此,合理地组织复习就成了巩固知识、克服遗忘的主要方法。学生课后的作业、练习,正是帮助学生达到知识巩固的手段,像教辅资料中的同步练习册等就是为学生达到这一目的而设计的。

知识的应用是指把知识用于解决作业或实际生活中的课题。知识应用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程度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加深知识理解和巩固的重要方法,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重要的意义。所以,知识的应用是学生掌握知识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学生应用知识有两种主要的形式:(1)解决课业问题;(2)解决实际问题。解决课业问题主要是指学生运用所获得的知识,通过观察、记忆、想象和思维的方式去解决有关的问题。这种知识应用形式又表现为不同的水平的两个方面:一是用所学的知识解答口头或书面的作业题,如回答教师的课堂提问,解答习题等。这种形式一般用于巩固刚学过的知

识,也是中小学生应用知识最常用、最基本的一种形式。二是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操作的课题或实地作业。如数学的测量、理化的实验、生物的种植和养殖、地理的考察或绘制地图等等。这是中小学生应用知识的教重要的形式,这种应用形式既需要学生具有一定技能的配合,同时又促进技能和形式的发展。解决实际问题主要是指学生自觉能动地应用已学知识于社会实践,解决或发现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如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服务和社会调查等。这种形式需要多种知识的综合应用,要求智力活动更具有创造性,同知识迁移联系得更紧密,这是在中小学中不占主导地位但又不能忽视的知识应用形式。在中小学教育中,到底以那种形式让学生应用知识,目前成了学校教育改革争论的焦点。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有的人则把学生书面的作业等同于应试教育,全盘否定,这种观点其实具有片面性。素质教育并不是不强调学习知识,而是更重视知识的学习,强调通过知识的应用发展其能力。课后作业这种应用形式虽然较为简单,但只有在这种形式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应用知识,所以,不管如何改,课业作业是应用知识必不可少的形式。目前许多教辅资料在编写时都贯彻了这样的理念:将教材的知识体系同步地归纳成几个问题,以“题”代讲,以“讲”带练,以“练”提高能力。如果学生在课后能使用一些这样的教辅资料,做一些练习和测试,对知识的应用是大有裨益的。

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即能举一翻三,触类旁通,推广类化。学校的课程,事实上即基于学生学习后能产生正迁移的假设而设定的。学生学习语文,希望他离校后能运用语文作为与人交往的工具;学习数学则希望他将来能利用学到的原则,去解决生活上与数字有关的问题。所以提倡学生“为迁移而学”,老师“为迁移而教”。贾德的“概括原理说”的迁移理论认为,两种学习间的迁移,主要是由于共同的原理而造成的。为促进原理的迁移,学生的学习理解原理非常重要,在学习中需要:(1)给予恰当的学习内容或练习课题,充分掌握并达到快速学习的程度;(2)通过练习,在充分理解原理的基础上,应用原理去解决实际问题;(3)总结、归纳和概括练习中的知识、原理,掌握运用这些知识原理的条件、方法,达到有效的迁移。由此看来,要促进知识的有效迁移,做大量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从学习的生理机制来看

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记忆的过程,记忆的生理机制也就是学习的生理基础。

脑科学的研究表明,人脑有140亿个神经元,9000万个辅助细胞,能储存1000万亿信息单位。人脑是神经系统中最复杂的部分,由大约1,000亿个多极神经元(neurous)及神经突触(synapses)所组合而成。藉由这些神经突触,信息得以在神经元之间相通,使人类各种思维或运动成为可能。本世纪著名的澳大利亚生理学家艾克尔斯在细胞水平上研究了记忆的物质基础,从而提出了记忆的形成过程。他以精湛的实验技术,对两个神经细胞接触的地方——突触及单个脑细胞的电生理活动进行了大量的细微的研究,他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某一感觉器官感到外界刺激时,有关的神经细胞内的电位就会发生变化,开始发放神经冲动,并且在时间和空间上构成一定的模式,沿着神经细胞的通路迅速地传递。如果同样的刺激反复进行,那么神经冲动都是沿着同样的通路传入,就会引起突触的生长,使传入的效率提高,这时就形成了记忆,这种学说已被称为突触生长说,理论界已接受了这一观点。进一步的研究又表明,突触传递效率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出现长时程增强

(long-termpotentiation,LTP)现象。例如,在短期的高频刺激后,海马区神经回路中的突触传递效率增大,这种增大效应可持续几小时至几天或几周,在大脑的其他区域也普遍存在LTP现象。如果某种刺激能使神经元之间突触传递效率长时程增强,即使这个刺激已经消失,这种刺激的痕迹也能以神经活动增强的形式保留下来,这便是记忆。

人脑内存在多种不同活性的神经细胞,分别负责短期、中期、长期记忆。

1活泼细胞负责短期记忆,数量较少,决定人的短期反应能力。这种细胞在受到神经信号刺激时,会短暂地出现感应阈下降的现象,但其突触一般不会发生增生,而且感应阈下降只能维持数秒至数分钟,然后就会回复到正常水平。

2中性细胞负责中期记忆,数量居中,决定人的学习适应能力。这种细胞在受到适量的神经信号刺激时,就会发生突触增生,但这种突触增生较缓慢,需要多次刺激才能形成显著的改变,而且增生状态只能维持数天至数周,较容易发生退化。

3惰性细胞负责长期记忆,数量较多,决定人的知识积累能力。这种细胞在受到大量反复的神经信号刺激时,才会发生突触增生,这种突触增生极缓慢,需要很多次反复刺激才能形成显著的改变,但增生状态能维持数月至数十年,不易退化。

神经细胞并不会对所有接受到的刺激作出反应,只有当刺激的强度超过神经细胞的感应阈时才会激发神经细胞作出反应,通常少量的信号刺激,只能使活性细胞的感应阈下降一点,而不能使中性或惰性细胞的突触增生,因而难以保持较长的时间。要形成有效持久的记忆,必须通过反复的学习刺激,直至相应的惰性脑细胞发生充分的突触增生而形成有效的相互呼叫作用。

从记忆形成的生理机制我们可以看到,要想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从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达到知识的持久巩固,需要对所学知识的不断重复。由此看来,在学生习得新知识以后,大量的课堂训练和课外练习就显得非常必要。目前,一些能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教辅书,以与教材同步和拓展的方式,注重强调身边的知识,注重选取联系实际的题目,利用综合题例,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各科知识的能力。因此,适当的优选一些教辅资料,让学生学习、练习,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到的课本知识加以巩固。

三、从知识学习的心理机制来看

当代教学心理学的研究,依据认知心理学的理论,通过探索学习者认知结构的变化规律来探讨学习者知识和技能获得的心理机制。

认知结构是指个体在与客体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在了解自身与外部世界的基础上,所构成的以知识经验为内容并具有认知功能的心理结构。认知结构既是个体认识世界、适应世界和积累经验的结果,也是进一步认识世界、适应环境和获得知识的心理基础。当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任何信息(知识)的获得必须经过主体对外界输入信息进行不同层次的心理转化才能实现。首先要意识到信号的存在,对信息进行感受及登录。其次要对传输信号的媒体进行分辨、确认,并根据已有的知识结构,理解媒体所负载的信息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对信息进行深入加工和转化。主体依据信息本身的特性和联系,在头脑中进行复杂的分析、

综合等认知活动,将新知识(信息)同化于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以建立新的认知结构。奥苏贝尔认为,“富有意义的新思想是通过把它们归类到一个已经存在着的认知结构(一个相互联系着的知识网)中去才被学会的。”由此可见,认知结构对知识掌握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它不但是知识掌握的重要标志,而且是制约知识掌握的重要心理机制之一。

良好的认知结构在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学习的核心,即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是学习的核心任务,已经形成的良好的认知结构查后继学习的核心条件。认知结构的核心地位来自于它的重要作用。在近年来有关专家和新手的解决问题的比较研究中发现,专家之所以能迅速的解决问题,就在于专家头脑中有某类知识的大约5-20万个知识组块,这些知识组块按层次网络的方式排列,这使专家在解决问题时能更注意问题的结构。而新手却相反,他们有关的知识较少,知识之间是零散和孤立水平排列状态,在解决问题时更多的注意问题的细节。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在此基础上,斯腾伯格和卡茨等人则强调了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的关键作用。而美国当代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则用同化概念建立了知识学习的同化理论——“认知结构同化论”,其心理学含义是:“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里的知识结构。“知识结构同化论”的核心是相互作用观,它体现了新知识的学习必须以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学习者从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提取与新知识最有联系的旧知识,用来“固定”或“归属”新知识的过程,是新知识在认知结构中进行“同化”或“顺应”的过程。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而顺应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即认知结构的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同化意味着学习者联系、利用原有的知识来获取新的观念,它体现了知识发展的连续性和累积性。顺应则意味着新旧知识之间的磨合、协调,体现了知识发展的对立性和改造性。

学生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当学生能用现有认知结构去同化新信息时,他是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反之,平衡即被破坏,而修改或创造新认知结构(即顺应)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学生的认知结构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

综上所述,以知识学习的心理机制的观点来看,知识的建构是通过新旧知识之间充分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因此,学生在学习时特别是学习新知识时,需要充分调动有关的知识经验,分析当前的新知识,生成对新知识的理解、解释。同时,还需要反省新知识和旧知识的一致性,鉴别、评判它们的合理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练习,不断地、积极地思考,来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

教辅资料该不该要?

教辅资料作为当下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需求,成了“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香,大家都说它加重了学生负担,歪曲了素质教育,助长了不正之风,但在教学活动中却离不开它!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长期以来,很多教育工作者都在思考

这个问题,大体上有以下几个观点:

观点1:就目前来说或者在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教辅资料的存在是必不可少的,主要理由有四:第一、教辅资料是教育教学规律中教学过程巩固与练习阶段的必用材料。教学过程有知识巩固和练习的必然环节,知识的巩固和练习,必然要使用一定的辅助材料才能完成。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一环节所用的材料也经历了从教师学生抄黑板到学校刻钢板油印再到正规编写、出版、发行的三个阶段。正规编辑、出版、发行教辅资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不会再回到抄黑板的时期,正规编写、出版、发行的教辅资料也就不会被淘汰。第二、我们现在的教育评价、人才选拔还离不开考试,考试也不是落后的教育质量检测手段,所以,只要有考试,只要有升学的竞争,就离不开教辅资料。考试有存在的必要,教辅资料就有存在的空间,现实的需要就是存在的理由。第三、教辅资料是新课程改革中课程资源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改革已进行多年,几乎所有学校都已进入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阶段,教材版本增多了,地域之间教材也不同了,而各个版本的教材提供给老师、学生的相关资源除配套的教辅资料外几乎再无其他材料,尤其是广大的农村学校如果再取消教辅资料的话,老师学生手中就没有一点课程资源了。第四、就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也不是教辅资料越来越少了,市场越来越弱了,而是品种越来越多,市场份额越来越大。

观点2:教辅资料是应试教育的“鸦片烟”?

有人认为,教辅资料像“鸦片烟”一样刺激强化着应试教育。教辅资料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同时它反过来为应试教育的盛行进一步推波助澜。教辅教材其实应该是教师专门用书,它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停留在教师使用的层面上,其目的是帮助教师理解课本内容,“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到上世纪80年代初,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只有“一碗水”容量的中小学生,被迫容纳“一桶水”,教辅资料也就逐渐从教师用书变成学生用书。教育部门一直主张学校和教师购买教辅材料,不提倡学生人手一本。如果学生使用千篇一律的教辅材料,就会失去创造力。“一碗水”的量,却要盛“一桶水”,学生们苦不堪言,自然会产生排斥反应。有消息称,成都市某废品收购站去年8月收购的废品中,学生的教材和辅导书、试卷竟然足足装了6车,超过30吨!其中相当一部分根本没有用过,上面连一个字也没有。

观点3:违规乱订助长了不正之风

现在政府不让学校给学生统一征订和使用教辅资料,违反规定者处罚很重,大家都不会傻到公开违反政府禁令的地步。目前很多学校采取“曲线救国”的方式:老师给学生开出教辅资料的书名、出版社,一般详细到哪个地方哪家书店有这些书。这些书店一般私下与老师有协议,老师按学生所付书款的一定比例提取劳务费。没有“强买”的言辞,却达到“强买”的实际效果。有的学校教师列出教辅资料书目后,表面上再三强调学生自愿购买,但这只是规避惩罚的“障眼术”。讲课或布置作业时,统统根据这些教辅资料上的内容来。这样一来,学生就不得不去购买。应试教育依然大行其道,这是教辅图书难以根绝的最主要原因。教辅图书进行题海战术,是在为升学考试“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我这里抛砖引玉,想必各位老师都有高招,希望大家赐教!

人力资源工具书大全

人力资源管理工具大全 “人力资源管理工具大全”包括12本书(共2345页)和一张光盘,均为知名企业的真实资料,以及著名跨国管理咨询巨头的咨询成果,内容涉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领域,包括工作分析、招聘、培训、绩效、薪酬等各个模块,并且按照企业的行业和性质进行分类,每个文件均具有行业代表性。同时,书+光盘的方式,便于人力资源从业者查找、应用。 人力资源管理手册191P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各模块——包括招聘、培训、绩效、薪酬等——总的政策方向的规定,本书包括一个人力资源管理手册通用范本以及IT、金融、房地产行业的人力资源解决方案。 胜任素质模型手册189P 包括知名IT、制造、能源等行业企业的胜任素质模型手册样例以及5份各具特色的胜任素质词典。 培训管理手册203P 包括知名制造企业的培训体系构建方案、培训管理方案、房地产、商业行业的培训管理办法;以及知名制造企业、知名酒店的培训计划,以及培训前、培训中、培训后的各种培训调查问卷等。 关键绩效指标手册(KPI )206P 包括企业实施KPI通用流程规定、知名制造、房地产等企业KPI体系,以及中高层人员(包括总经理、副总、总监、各部门经理等)KPI指标示例。 职位评估手册146P 包括海氏、美世、翰威特等知名咨询公司职位评估工具,知名金融、制造、商业流通、房地产企业职位评估方案和操作手册,以及5份各具特色的职位评估要素量表。 企业文化大全145P 包括企业文化建设方案以及知名民营企业如华为、汇文酒店、双全地产、美的、蒙牛的企业文化手册和案例,知名国有企业如海尔、联想、海信、科龙、华侨城等企业的企业文化手册和案例。 职位分析与职位说明书大全160P 包括职位分析操作办法和流程、职位分析面谈提纲和调查问卷以及职位分析术语,并有制造、金融、交通等行业的部门职责和常用职位说明书示例。 招聘管理手册132P 包括知名IT企业、制造企业招聘制度和规范,以及针对不同对象的8份面试题库。 绩效管理手册289P 包括知名IT、制造、酒店企业的绩效管理方案和制度,以及IT、制造、房地产企业的绩效考核方案与规定,同时还介绍了知名企业不同部门——包括分公司、营销、技术等部门的绩效考核方案。 平衡计分卡指标手册(BSC )114P 包括知名制造、房地产、保险企业平衡计分卡绩效指标的详细描述和说明以及考核表示例。 薪酬管理手册254P 包括知名IT、制造、医药、商业流通、服务企业的薪酬管理解决方案,以及各职位——经营者、高级管理人员、中高层管理人员、开发人员、营销人员——的薪酬解决方案,其中包括薪点制、年薪制、奖金、福利等各种报酬方式的具体应用。员工手册汇编224P 包括GE、麦当劳、新奥、太平洋等知名外企;华为、万科、金地等知名民企;TCL、物美等知名国企的管理精华。 全套价格:书(12本)+电子版光盘RMB: 1200元/套

浅析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中文工具书

古今中外学者,专家,莫不把中文工具书视为珍宝,用很生动的语言,描述赞美它是“良师益友”,“案头顾问”,“不说话的导师”,是我们“打开人类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本从中文工具书的概念,作用和使用方法等几个方面浅析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中文工具书,并分析它的指导意义。 一、中文工具书的概念 中文工具书,就是作为工具使用的一种特定类型的书籍。具体而言,它是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以特定的编排形式和检索方法,为人们广泛汇集、迅速提供某方面的经过验证的浓缩的基本知识或知识线索,专供查考的特定类型的书籍。例如,词典、手册、指南等工具书。仅供查找有关参考的知识及其查找知识线索。 二、中文工具书的作用 中文工具书的作用,大体可归纳如下几个方面: 1、解决疑难问题 众所周知,在日常读书学习、研究问题、开展工作中,人们往往碰到疑难的字词,重要人物,有关事件,科技名词和述语,所需要数据等问题,查阅有关词典,百科全书,数据手册等中文工具书,即可迎刃而解。 2、指引读书门径 人们在日常自修学习,或者研究,掌握某学科知识,需要查找哪些文献,应阅读哪些文献信息,才能入室登堂,窥究奥秘。可利用百科全书类中文工具书,便可了解有关学科的基本知识,指出深入研究还须参阅哪些文献,从而,为深入学习和掌握有关知识,提供了最佳途径。 3、提供参考资料 人们在学习和研究中,除了必须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状况,还须掌握相关学科的学术动态,研究水平,发展概况。例如,有些研究项目,国内可能有不少科研人员从各个角度进行研究,国外也可能有成批学者在探讨,或者已引进其他相关学科研究成果加以解决,我们可查国内外出版的年鉴类中文工具书,便可了解近年来研究概况,发展动态,并提供了应该参考的书目,论文等资料。 4、节省时间精力 各种中文工具书都具有共同功能,就是节省读者查阅获取知识的时间和精力。因为,它们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汇集大量有关文献,提供确实可靠的浓缩知识,并依照特定编

课程名称中文工具书及古代典籍概要

课程名称:中文工具书及古代典籍概要 周学时:2 授课对象:本科生 课程类型:通选课 一、课程简介 本课分为两部分。工具书部分主要从实用的角度,讲授文科常用重要工具书的类型、使用方法,并强调通过工具书的实际查考,提高工具书的使用效率。本课的宗旨在于,在熟练运用工具书的前提下,加强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今后进行独立学术研究打下一定基础。除传统纸媒介工具书以外,本课还讲授文科类的重要论文数据库的使用,网络检索的运用和基本技巧。 古代典籍概要部分,主要讲授中国古代典籍的分类、流布、制作形式等概况,讲解典籍演变与历代社会、文化、学术发展的关系。介绍阅读典籍的方法,适合阅读的版本。了解中国古代典籍发展概貌、重要成就,了

解中国古代典籍在世界文化史中的地位和贡献。 二、课程安排 第一周课程介绍 第二周工具书的特点、类型及结构(1)第三周工具书的特点、类型及结构(2)第四周工具书的排检方法 第五周查考汉语字词(1) 第六周查考汉语字词(2) 第七周查考古今常用图书(1) 第八周查考古今常用图书(2) 第九周查考情报资料(1) 第十周查考情报资料(2) 第十一周查考地理文献 第十二周查考人物资料 第十三周典籍概要(1) 第十四周典籍概要(2) 第十五周典籍概要(3) 第十六周总结

三、讲授方式 课堂讲授为主,随讲授内容安排作业。 四、教材及推荐参考书 教材: 朱天俊《中文工具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 (英)鲁唯一主编,李学勤等译《中国古代典籍导读》,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胡道静《中国古代典籍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五、成绩评定方法 出席及作业的完成:40% 综述报告:60%

浅析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中文工具书

浅析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中文工具书 王天阳 ,古今中外学者,专家,莫不把中文工具书视为珍宝,用很生动的语言,描述赞美它是“良师益友”,“案头顾问”,“不说话的导师”,是我们“打开人类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本从中文工具书的概念,作用和使用方法等几个方面浅析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中文工具书,并分析它的指导意义。 一、中文工具书的概念 中文工具书,就是作为工具使用的一种特定类型的书籍。具体而言,它是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以特定的编排形式和检索方法,为人们广泛汇集、迅速提供某方面的经过验证的浓缩的基本知识或知识线索,专供查考的特定类型的书籍。例如,词典、手册、指南等工具书。仅供查找有关参考的知识及其查找知识线索。 二、中文工具书的作用 中文工具书的作用,大体可归纳如下几个方面: 1、解决疑难问题 众所周知,在日常读书学习、研究问题、开展工作中,人们往往碰到疑难的字词,重要人物,有关事件,科技名词和述语,所需要数据等问题,查阅有关词典,百科全书,数据手册等中文工具书,即可迎刃而解。 2、指引读书门径 人们在日常自修学习,或者研究,掌握某学科知识,需要查找哪些文献,应阅读哪些文献信息,才能入室登堂,窥究奥秘。可利用百科全书类中文工具书,便可了解有关学科的基本知识,指出深入研究还须参阅哪些文献,从而,为深入学习和掌握有关知识,提供了最佳途径。 3、提供参考资料 人们在学习和研究中,除了必须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状况,还须掌握相关学科的学术动态,研究水平,发展概况。例如,有些研究项目,国内可能有不少科研人员从各个角度进行研究,国外也可能有成批学者在探讨,或者已引进其他相关学科研究成果加以解决,我们可查国内外出版的年鉴类中文工具书,便可了解近年来研究概况,发展动态,并提供了应该参考的书目,论文等资料。 4、节省时间精力 各种中文工具书都具有共同功能,就是节省读者查阅获取知识的时间和精力。因为,它们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汇集大量有关文献,提供确实可靠的浓缩知识,并依照特定编排体例和科学排列方式,提供快速查找途径,节省读者的大量时间和精力,从而帮助读者,从浩如烟海的文献中,占有所需的宝贵知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古今中外学者,专家,莫不把中文工具书视为珍宝,用很生动的语言,描述赞美它是“良师益友”,“案头顾问”,“不说话的导师”,是我们“打开人类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并对它的作用,概括成四句话:“解决疑难问题,指引读书门径,提供参考资料,节省时间精力”。

中文系常用网上工具书大全

知道大家查说文神马的很累,而且犹豫要不要花大价钱买很僻的字书。用pdf电子书吧,又实在不好查阅(大多数pdf是图片排版)。于是我在网上查了很多中文系用得到的 工具书,并且一个个测试了。排除掉广告超多、要翻墙和已经过期的,感觉比较好用的有 这几个。不敢私藏,现在奉献出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c4494801.html,/汉典 这个相信大家都用过了吧,很经典的老牌网站了。能查字词、诗词、书法……反正就是各 种查。好处是单字有说文、段注和康熙的注释,并且有字形演变和网友论坛,强烈推荐哦。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c4494801.html,/index.php在线新华字典 它比较出彩的一个功能,是在首页有形容词、虚词、数词、代词、叹词……的分类,附有 简单的字形演变(但是都是电脑字体,不严谨),另外还有带有这个字的成语,玩成语接 龙时可以开挂。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c4494801.html,/Default.aspx象形字典 超喜欢的一款网上字典,带有详细的字形演变和来源解说(就是这个字最早为什么这么写),能从甲骨文说到隶书。另外还附有字义引申解释,很给力的说。而且用户可以对字义进行评论和质疑,还有大牛的管理员回复,互动性很强。这个网站最神奇的地方在于竟然没有广告,是纯学术性的。因此强烈推荐!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c4494801.html,/index.aspx搜韵

对诗词歌赋有兴趣者,不可不看。全面收录各种韵部及古今诗词。个人觉得最有用的是他 的“影印古籍”,数量多到我眼睛都花了。附带繁简转换及律诗校验小功能(最好别全信)。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c4494801.html,/home/index.trs?channelid=629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汉籍全文影像数据库 怎么说呢?这个网站的内容“经史子集”足够我们平常查阅古籍用了,而且没有罗里吧嗦的 一大堆麻烦。但是所有古籍都是扫描图片的pdf,只能搜书名,不能搜全文。你看着办吧。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c4494801.html,/article/tools.php中华博物·工具书 我对这个网站致以崇高的敬意……这上面包含了汉语字典、甲骨文字典、金文字典、说文 解字注……这些都不算什么是吧,ok,重头戏在后面:文字蒙求、文字源流、中国古代地 名大词典、古陶文字集、中国历代职官词典……书法什么的就更不用说了。我觉得这个网 站应该喊个口号:只有想不到,没有查不到~~你只要输一个字,就可以看到它在各种书里的位置,再点链接进去。为了保持原貌,网站没有对古书进行排版,是直接把古书影印图 片发上来。强烈推荐!

社科中文工具书教案

社科中文工具书教案 第一章工具书概述 第一节工具书的含义、特点、类型和功用 1、工具书的含义 指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以特定的编排形式和检索方法,广泛汇集某一方面的知识或资料,专供人们迅速查阅的特定类型的图书。例如,新华字典、康熙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辞海、辞源等。 2、工具书的特点由定义可知: 1)易检性 2)总括性 3)查考性 3、工具书的类型 1)中文工具书和外文工具书(文种) 2)社会科学工具书和科技工具书(学科内容) 3)古代工具书和现代工具书(编纂时代) 4)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类书、政书、丛书、年鉴、手册、目录、索引、文摘、表谱、图录等(从功用特点) 4、工具书的功用 主要体现在学习和工作中,具体功用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解释疑难问题(最基本) 2)指引读书的门径(目录) 3)提供资料线索和学术信息(研究问题,索引) 4)提供各种学科的基本知识(百科全书) 5、工具书的局限 也有查检不到的地方,内容也并不是都正确等(由于时代和个人水平)。所以,使用过程中就要有分析和鉴别。 参考书目:《社科中文工具书使用》邓宗荣《辞书概要》陈炳迢 《中国字典史略》刘叶秋《史籍举要》柴德赓

第二节工具书排检法和四角号码法 1、工具书排检法 排检法是工具书编排与检索方法的简称。编排与检索的关系 排检法的分类(看图示): 排检法大致有这么几种:字序法、分类法、主题法、时序法、地序法等。 字序法:最常见,所以重点介绍它。它分形序法、音序法、号码法。 形序法:部首法、笔画法、起笔笔画法 音序法:汉语拼音字母法、注音字母法、 韵目法(又分韵母法、声母顺序法) 号码法:四角号码法、中国字庋撷法 方法虽然多但是最常用的有部首法、音序法、号码法、笔画法。下面介绍一下四角号码法。 2、四角号码法 主要介绍以下内容: 1)概述 2)使用方法 3)歌诀 此查字法把汉字笔形分为十种,分别用0到9十个号码代表: 四角号码法使用歌诀:横一垂二三点捺,叉四插五方框六, 七角八八九是小,点下有横变零头。

古代汉语工具书简介

工具書簡介 閱讀古書,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一些困難,比如一些字不認識,一些詞語、典故不知道它的意思或出處,一些典章制度、禮儀習俗、名物器用不熟悉等,這時就需要去查工具書。 工具書是將某一方面的知識或資料編排起來供人們翻檢查閱的書。用於學習古代漢語的工具書很多,對於初學者來說,首先要熟悉一些常用工具書的內容和查檢方法。下面是對一些常見古漢語工具書的介紹,共分字典、詞典、類書、政書四類。 第一節字典 字典主要是以解釋單個字的形、音、義為出發點的。“字典”一詞出現於《康熙字典》問世以後,在此之前,凡是解釋漢字形、音、義的書,都籠統地稱之為字書。古代的字書外延較廣,與今天字典相當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常見的字書有以下幾種。 一、《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簡稱《說文》,東漢許慎撰,這是我國第一部通過分析字形探求本義的字書。成書於漢和帝永元十二年(西元100年),但直至二十一年後,亦即漢安帝建光元年(西元121年)許慎病臥在床時才讓其子許沖將書獻給朝廷。《說文》的“文”和“字”各有特定的含義,獨體的稱“文”,合體的稱“字”。 全書共收字九千三百五十三個,重文一千一百六十三個,說解十三萬三千四百四十一字。首創部首分類法,從漢字中歸納出五百四十個部首,將所收字按五百四十部排列,同部首的字排在一起,所謂“分別部居,不相雜廁”。五百四十個部首的排列順序是“據形系聯”,即大致以部首形體相近的特點為依據列次。各部內部的字,則是根據“依類相從”的原則排列,即按照字的意義,將表示同類事物的字或者意義相近的字排列在一起。這就是段玉裁所說的“凡每部中字之先後,以義之相引為次。” 《說文》對每個字的說解,都是首列小篆字形,接著解釋其意義,然後按“六書”分析其字形結構。部分字還用“讀若”這一術語注出讀音。《說文》專解釋字的本義和分析字的形體,而不涉及引伸義,這對於我們瞭解漢字本義和形體結構之間的聯繫極有幫助。例如:又:手也。象形。三指者,手之列多略不過三也。凡又之屬皆從又。 下:底也。指事。 友:同志為友。從二又。相交友也。

影响世界的50本书籍都有哪些

影响世界的50本书籍都有哪些 【一】世界的经典书目 1.海明威《老人与海》 2.亚当·斯密《国富论》 3.玛格丽特·米切尔《飘》 4.尼·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5.鲁迅《呐喊》 6.圣·德克旭贝里《小王子》 7.李时珍《本草纲目》 8.张爱玲《倾城之恋》 9.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10.泰戈尔《吉檀迦利》 11.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 12.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13.夏洛蒂·勃朗特《简爱》 14.曹禺《雷雨》 15.亚历山大·小仲马《茶花女》 16.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 17.通往近代物理学的大门——伽利略的《两种新科学》 18.医学上的拨乱反正——哈维的《心血运动论》 19.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20.为人类学的发展开创新局面——摩尔根的《古代社会》 21.人类智慧的杰作——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22. 超前埋下的基石——孟德尔的《植物杂交的实验》 23.跨越时代的丰碑——爱因斯坦的《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 24.全新的地球观——魏格纳的《大陆和海洋的形成》 25.心理学的航标灯——波林的《实验心理学史》 26.光辉耀眼的科学宝藏——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 27.《论实业体系》 28.、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 29.列夫·托尔斯泰《复活》 30.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 31.老舍《四世同堂》 32.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33.钱钟书《围城》 34.玛格丽特·杜拉斯《情人》 35.王实甫《西厢记》 36.乔斯坦·贾德《苏菲的世界》 37.亨利·梭罗《瓦尔登湖》 38.霍达《穆斯林的葬礼》 39.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 40.李泽厚《美的历程》 【二】经典必读书籍 1.柏拉图的《理想国》,人类思想史上第一个乌托邦方案,哲学大师柏拉图里程碑式大作,西方哲学的源头。 2.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剥削阶级政治学体系的发端,具有

社科中文工具书

社科中文工具书 一、论文题目的选择 1.自己拟定 2.他人制定 二、材料的搜集与分析 1.材料的搜集 2.材料的分析整理 三、论文的写作 1.论文提纲的拟定 2. 论文写作与修改 第一章工具书概述 工具书的含义、特点、类型、功用、局限及其排检法等。 第一节工具书的含义、特点、类型、功用、局限 1、工具书的含义 指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以特定的编排形式和检索方法,广泛汇集某一方面的知识或资料,专供人们迅速查阅的特定类型的图书。 例如,新华字典、康熙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辞海、辞源等。 2、工具书的特点 1)易检性2)总括性3)查考性 3、工具书的类型 1)中文工具书和外文工具书(文种) 2)社会科学工具书和科技工具书(学科内容) 3)古代工具书和现代工具书(编纂时代) 4)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类书、政书、丛书、年鉴、手册、目录、索引、文摘、表谱、图录等(从功用特点) 4、工具书的功用 1)解释疑难问题(最基本) 2)指引读书的门径(目录) 3)提供资料线索和学术信息(研究问题,索引) 4)提供各种学科的基本知识(百科全书) 5、工具书的局限 也有查检不到的地方,内容也并不是都正确等(由于时代和个人水平)。所以,使用过程中就要有分析和鉴别。 参考书目: 《社科中文工具书使用》邓宗荣《辞书概要》陈炳迢 《中国字典史略》刘叶秋《史籍举要》柴德赓 第二节工具书排检法和四角号码法 1、工具书排检法 排检法是工具书编排与检索方法的简称。 排检法大致有这么几种: 字序法、分类法、主题法、时序法、地序法等。 字序法最常见,所以重点介绍它。

字序法:它分形序法、音序法、号码法。 (1)形序法:部首法、笔画法、起笔笔画法 (2)音序法:汉语拼音字母法、注音字母法、韵目法(又分韵母法、声母顺序法)(3)号码法:四角号码法、中国字庋撷法 方法虽然多但是最常用的有部首法、音序法、号码法、笔画法。 四角号码法 此查字法把汉字笔形分为十种,分别用0到9十个号码代表: 第二章字、词典辞书的介绍 第一节、字、词典辞书的史略 1、字书 字词典最初称“字书”。 周:史籀篇 秦:仓颉篇(李斯) 汉:训纂篇(扬雄) 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第一部词典《尔雅》 第一部韵书《声类》(佚)(三国魏李登) 2、字典名称的来历 康熙与康熙字典 二、字、词典的含义 1、字典的含义 字典—是解释字的形、音、义及其用法的工具书。如《康熙字典》、《新华字典》2、词典的含义 词典—是解释词语的概念、意义及其用法的工具书。如《辞海》、《辞源》 3、字词典的关系 从根本上没有本质区别,只是收录内容上主次侧重点不同。 三、字、词典辞书的分类 1、按照时代,大体分古代与近现代两类: 1)古代字典辞书的分类 大体分三类: 以义为系的字词典;以形体结构为系的字书;以音韵为系的韵书。 2)近现代辞书分类 大体分两类: 综合性的字词典;专门性的字词典。 2、不按照时代分,可以分为:三大干流和十六条支流 三大干流: 1、字典 2、词典 3、韵书 十六条支流 1、辨正字汇 2、形体字典 3、古注汇编 4、虚字字典 5、骈字集释 6、成语词典 7、方言词典8、名言俗语词典 9、文学作品语词汇释10、新语外来语词典 11、词藻典故汇辑12、对译对照词典

中文工具书 期末整理

中文工具书期末整理 【名词解释】 百科全书:全面系统地介绍各门学科知识的大型工具书。现代百科全书的整体结构,一般包括前言、凡例、正文、插图、附录、索引等几部分内容。在内容方面,概述各门学科领域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对各类知识概述时又都力求全面、客观、富有时代感,撰稿人都是有名的学者、专家;在编排体例方面,以条目为基本单位,按词典形式加以编排;有完备的检索系统和完整的参见系统,有连续不断修订、补充的制度。 法国狄德罗、达朗贝尔等主编的《法国大百科全书》,是近代最有影响的一部百科全书的奠基之作。现代百科全书有综合性的(如《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和专业性的(《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也有分国家和地区性的百科全书,还有分少年儿童和成年人的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为中国第一部大型综合性百科全书,已于2009年出齐。 类书:辑录古籍的片段资料、整篇或整部著作,按类目或韵部编排,以供寻检、征引、校勘或辑佚古典文献的工具书。类书最基本的编排方法是按类别汇集资料,分为若干个部(大类),部(大类)下又分小类,小类下再分子目,如《艺文类聚》共100卷,分为46部,下辖727子目。也有少数类书按韵目编排,如《韵海镜源》(唐颜真卿编,已佚)、《永乐大典》。 类书起源于三国时期魏文帝命王象等编《皇览》,已佚,只存辑佚残本;完整保存至今较早的类书,有李渊命欧阳询等编纂的《艺文类聚》等;宋代有李昉等编纂《太平御览》等;明代有明成祖朱棣命解缙、姚广孝等编纂的《永乐大典》,是我国最具规模的类书,惜毁于战火,缺佚甚多,今仅存约原书三十分之一;清代有陈梦雷、蒋廷锡编《古今图书集成》,为现存最大的类书。 年鉴:系统汇集一年度重要时事文献、学科进展与各项统计资料,以供人查阅的工具书。规范的年鉴,其结构形式是部分、单元、栏目的集合,整体构成一般包括概况、百科或专题、专栏、文章、附录、目录与索引几部分。 年鉴可分为综合性与专业性两种。前者包括百科年鉴(如《中国百科年鉴》)、时事年鉴(如《世界知识年鉴》)、地区性年鉴(《香港年鉴》);后者如《中国经济年鉴》、《中国出版年鉴》、《中国文艺年鉴》、《中国统计年鉴》等。年鉴的特点是以年为限,逐年编辑,连续出版;以记事为主,资料新颖、系统、准确;不仅可用于检索资料,还具有阅读价值。由于年鉴资料密集,因而相对其他工具书具有新、信、全、便的优点。 书目:揭示、记录一批相关文献的工具书。具有简介文献内容、提供查找文献线索、考查书籍流传存佚、指明阅读范围的功用。 中国的书目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刘向创始、刘歆完成的《七略》(已佚);班固编《汉书·艺文志》,开创了根据官修目录编制正史艺文志的先例。书目可分为古典书目和现代书目两大系统。古典书目包括历代的官修书目(如清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史志书目(如《隋书·经籍志》)、私家藏书目录(如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古籍版本书目(如宋尤袤《遂初堂书目》)以及佛经目录(如隋释法经《大隋众经目录》)等。现代书目,按文献类型可分为图书书目(如《中国国家书目》)和报刊书目(如《中国报刊名录》),按学科可分为综合性书目(如《全国总书目》)和专科性书目(如《八十年来史学书目》),按区域可分为国家书目(如《中国国家书目》)与地方文献书目(如《安徽书目》)。

中文工具书使用法--注释学2012

《中文工具书使用法》《注释学》 一、推算出下列日期的干支,注明相当的公历日期。 1、《左传》鲁隐公元年:“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2、陶潜《自祭文》说:“岁惟丁卯,律中无射。天寒夜长,风气萧索。”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丁卯”年在陶潜的一生中有两次,一次为他三岁时候,一次为他的卒年。可见此处为卒年,即427年, 3、苏辙《黄州快哉亭记》末署:“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苏辙(1039-1112),北宋文学家。“元丰”为宋神宗年号,“元丰六年”为“癸亥”年,1083年。“十一月朔日”为“十一月初一,公历为9月19号,甲子月,辛未日。干支为:宋神宗癸亥年甲子月辛未日。公历为:1083年9月19号。 4、恽敬《游庐山记》曰:“嘉庆十有八年三月己卯,敬以事绝宫亭,泊左蠡。” 恽敬(1757--1817)清散文家。“嘉庆”为清仁宗年号,“十有八年”即“嘉庆十八年”,即癸酉年。三月为“丙辰”月,“己卯”日为三月初一,公历为1月30号。干支为:清嘉庆癸酉年,丙辰月,己卯日,公历为:1813年1月30号。 5、严复《天演论自序》末尾云:“光绪丙申重九严复序。” “光绪”是清德宗的年号,“丙申”年恰好是“光绪二十二”年,是1896年。“重九”为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称重九或重阳,亦称秋节、素节等。即丁酉月,甲戌日。所以,干支为:清德宗光绪丙申年丁酉月甲戌日。公历为:1896年8月3号。 6、《左传》鲁僖公五年:“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 二、写出下列文字的四角号码。 “諸”:0 467 “位”:2021 “新”:0292 “年”:2150 “快”:2 403 “樂”:“明”:7702 “春”:5077 “做”:好論文開題報告。 三、谈谈注释学的功用及其注释的种类。 注释学的功用: 1.排除阅读古书的障碍

社科中文工具书使用教案

社科中文工具书使用 引言 为什么学习本课? 1、学生应该具备技能 2、专业必修课 第一章工具书概述 主要讲述工具书的含义、特点、类型、功用、局限及其排检法等。 第一节工具书的含义、特点、类型、功用、局限 1、工具书的含义 指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以特定的编排形式和检索方法,广泛汇集某一方面的知识或资料,专供人们迅速查阅的特定类型的图书。 例如,新华字典、康熙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辞海、辞源等。 2、工具书的特点 1)易检性 2)总括性 3)查考性 3、工具书的类型 1)中文工具书和外文工具书(文种) 2)社会科学工具书和科技工具书(学科内容) 3)古代工具书和现代工具书(编纂时代) 4)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类书、政书、丛书、年鉴、手册、目录、索引、文摘、表谱、图录等(从功用特点) 4、工具书的功用 主要体现在学习和工作中. 具体功用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解释疑难问题(最基本) 2)指引读书的门径(目录) 3)提供资料线索和学术信息(研究问题,索引) 4)提供各种学科的基本知识(百科全书) 5、工具书的局限 也有查检不到的地方,内容也并不是都正确等(由于时代和个人水平)。 所以,使用过程中就要有分析和鉴别。 本课程的计划安排与成绩考核 计划:一学期的课,讲解与实践相结合,讲解为主,辅助以实践。 成绩考核:成绩是平时(百分之二十)、期中(百分之二十)和期末(百分之六十)累加。 期末为笔试。 参考书目: 《社科中文工具书使用》邓宗荣 《辞书概要》陈炳迢 《中国字典史略》刘叶秋 《史籍举要》柴德赓 第二节工具书排检法和四角号码法 1、工具书排检法

排检法是工具书编排与检索方法的简称。编排与检索的关系 排检法的分类(看图示): 排检法大致有这么几种: 字序法、分类法、主题法、时序法、地序法等。 字序法最常见,所以重点介绍它。 它分形序法、音序法、号码法。 形序法:部首法、笔画法、起笔笔画法 音序法:汉语拼音字母法、注音字母法、韵目法(又分韵母法、声母顺序法) 号码法:四角号码法、中国字庋撷法 方法虽然多但是最常用的有部首法、音序法、号码法、笔画法。下面介绍一下四角号码法。 2、四角号码法 主要介绍以下内容: 1)概述 2)使用方法 3)歌诀 此查字法把汉字笔形分为十种,分别用0到9十个号码代表: 四角号码法使用歌诀: 横一垂二三点捺,叉四插五方框六, 七角八八九是小,点下有横变零头。 局限

十大类的工具书

十大类的工具书 书目:是记录图书名称,作者,卷册,版本的工具书。如:全国总书目,司马迁著作及其研究资料目录。 索引:是将书报中的内容编为条目排列,供人们查找的工具书。如:全国报刊索引,文学论文索引。 字典辞典:是解释字词的形声义几种用法的工具书。如:新华字典,简明哲学辞典。 年鉴:是汇集一年内重要事实文集和统计资料的工具书。如:中国年鉴,世界知识年鉴。 手册:是汇集某一方面需要查阅的文献资料的工具书,包括某一专业的基础知识及一些基本公式数据规律条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汇编,地名手册。 年表历表:是按年代顺序用表格形式编制的查考时间或大事记得工具书。如:中国历史年表。 图录:是用图像表现事物的工具书。如:中国地图,中国历史地图集。 政书:是汇编历代或某一朝代政治经济学文化制度方面资料的工具书。如:文献通考。 类书:是辑录古代群书中各门类或某一门类资料的工具书。如:太平御览。 百科全书:是综合或专科性的科学文化知识的汇编。如:中国医药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

工具书的各种排检方法:部首检字法,拼音检字法,四角号码检字法。 怎样查检字词:可查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辞海,中华大字典。遇到一些难的古代汉语字词,可查康熙字典,古代汉语常用字典。查检方言俗语可查:汉语方言词汇,小说词语汇释。 怎样查考人物:中国人名大辞典,历代人物辞典。按职业或时代查询,如历代帝王表,中国文学家词典。查外国人:外国哲学社会科学。 怎样查找古代典章制度:十通,查找某一时代的典章制度可查:会要,会典,如:春秋会要。 怎样查找古代的人事资料:太平御览。 查找古代时候的小说异文:太平广记。 查找子史两大部类书中的名言隽语:子史精华。 怎样查找古诗词: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历代文论选。查找

中文工具书

本文由sikongyingling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工具书是专供查找知识信息的文献。它系统汇集某方面的资料,按特定方法加以编排,以供需要时查考用的文献。 1、从编辑目的而言,它主要供查考、检索而非通读。 2、从编排方法而言,工具书总是按某种特定体例编排,以体现其工具书性,易检性。 3、从内容而言,广泛吸收已有研究成果,所提供的知识、信息比较成熟可靠,叙述简明扼要,概括性强。类型根据工具书的基本性质和使用功能,可以划分为检索性工具书和参考性工具书(美国工具书专家盖茨称其为控制 - 检索型工具书和资料型工具书,Information:control and access,Sources of information)。另外还可以根据语种、学科内容、规模大小等标准进行划分。工具书的沿革“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书是一种依据特定的需要,广泛汇集相关的知识或文献资料,按一定的体例和检索式编排,专供查资料线索的图书。是人们在书山探宝,学海求知的“器”。学会和善于利用工具书,是做学问的一项基本功。我国的工具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史籀记载,公元前 8 世纪周宣王就有字书《史籀篇》。如果说先秦是工具书的萌芽时期的话,那么两汉则是工具书的奠基时期。《方言》《说文解字》,《别录》《七略》等一批定型的字典、词典、书目,为以后工具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工具书的不断发展,种类也变得越来越多,除字典、词典、百科全书外,年鉴、手册在工具书类型中发展较快,品种多,规模大,既有综合性的,也有专门或专科性的,既有学术性的,也有生活方面的。工具书指南工具书品种和数量的日益增多,使人们面临着一个如何选择的问题,首先要知道有哪些关于解决该问题的工具书可利用,这些工具书以那本为善,这就需要有工具书的工具书(也称工具书指南)——工具书指南大体分为三类: 1.以教学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情报意识,提高他们在学习和科学研究活动中利用工具书解答疑难和独立检索文献的能力为主要目标。结合教学要点介绍常用的、重要的和最新出版的工具书,如:《中文工具书使用法》等。 2.以普及工具书知识为目的:既给读者提供有关文献和工具书的基础知识,同时,或以工具书类型为纲重点介绍重要的工具书,或以问题为线索,重点介绍常用的工具书,《参如:考工作与参考工具书》等。 3.工具书的工具书:读者按它的指引,知道解决某一门有什么工具书可供查考,从而开拓视野,提高学习与科研的效率,如《中国工具书大辞典》《社会科学工具书七千种》《中国社会科学工具书检索大典》《国外工具书指南》《国外科技工具书指南》《Guide to reference book》等。该类相关的工具书还有:《西文工具书概论》/邵献图等著;《国外科技工具书指南》/陆伯华主编;《中外工具书指南》/林申清, 胡卓澄编著;《科技工具书及其使用》 / 宋鸿国编著;《化学化工工具书指南》/冯白云编著。常用工具书介绍字典词典 1.字典、词典(Dictionary):是汇集各种语言中的字词及短语,分别给予拼写、发音和词义解释等项信息,并按字顺组织起来方便读者随时查检特定词语信息的语言工具书。这类工具书有语言词典,传记词典、地名词典及各个学科的知识词典。如果您有下列问题,诸如:词的起源、派生、用法、同义词与反义词、方言、俚语、缩写字、短语和非常用的与僻字等问题,请直接找这类工具书。常用的字词典有:《辞海》《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 of current English = 牛津简明英语词典》 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 etymology=牛津英;《 语词源词典》《Webster's new dictionary of synonyms=韦氏新编同义词词典》《McGraw-Hill ; dictionary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terms=麦格劳-希尔科学技术术语词典》《Longman ; dictionary of scientific usage=朗曼科学惯用语词典》《新英汉科学技术缩略语大词典》《新;;英汉科技缩略语大词典》《中文大字典》《同义词反义词对照词典》《世界科技人名辞典》;;;;《日汉世界地名译名词典》《英汉科技词典》以及众多的专科词典等等。;字典分类为两大类,一类普通字典,是按照读者对象的需求

工具书类别

为了使读者能够恰当使用我馆收藏的工具书,现择其常用中文工具书简要介绍如下: 1,查找字的工具书,可选用《新华字典》、《中华大字典》、《汉语大字典》、《联绵字典》、《康熙字典》、《同音字典》、《文言虚字》等。 2,查找词的工具书,可选用《新华词典》、《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四角号码新词典》、《世界知识词典》、《汉语方言词典》、和各科词典,如《物理学大词典》、《文学理论词典》、《应用化学词典》、《简明生物学词典》等。 3,查找成语的工具书,可选用《汉语成语词典》、《古今汉语成语词典》、《现代汉语成语词典》、《简明成语词典》等。 4,查找典故的工具书,可选用《辞海》、《辞源》、《太平御览》、《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西方文学典故词典》等。 5,查找人名的工具书可选用《中国人名大词典》、《当代国际人物词典》、《二十四史人名索引》、《中国文学家大辞典》、《中国美术家大辞典》、《中国语文学家辞典》、《古今人物别名索引》等。 6,查找地名的工具书,可选用《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世界地名词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世界地名录》、《世界地图集》、《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华人民共和国分省地图集》等。 7,查找国内外大事的工具书,可选用《中国百科年鉴》、《人民手册》、《中国概览》、《各国概况》、《中外历史年表》等。 8,查找图书的工具书,可选用《全国总书目》、《全国新书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十三经索引》、《中国出版年鉴》等。 9,查找报刊资料的工具书,可选用《中国报刊名录》、《全国报刊索引》、《报刊资料索引》和各科论文索引等。 10,查找年代的工具书,可选用《中国历史纪年表》、《中国历史年代简表》、《中国历史大事年表》、《中国历史人物生卒年表》、《两千多年中西历对照表》等。 以上各项所选列出的工具书,有些还具有多种用途,读者可在实际使用中灵活掌握。另外,工具书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中外对照的工具书和可供查找专业基础知识、统计资料、数据公式、规章条例的工具书,如《新英汉词典》、《日汉科技词汇大全》、《物理学手册》、《光学手册》、《数学百科辞典》、《各国国家机构手册》、《中国统计年鉴》、《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汇编》等。如果读者在使用工具书中有困难,可向工作人员提出或到参考咨询室咨询,可以得到具体帮助和指导。

经典图书大全

中外名家文集博览 中外儿童文学专区 中外文学名著博览 中国旅游风光丛书(7部) 话说中国千古之谜丛书(9部) 世界名人传(95部)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29部) 古代公案小说专题(共13部) 古代侠义小说专题(共18部)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管理励志书籍精选【共130册】 中华百年经典散文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共210册】 中国古籍精粹阅读系列 红色经典专题阅读(33部) 人文历史系列(丛书、杂著) 红楼梦专题阅读(59部) 西游记专题阅读(24部) 水浒传专题阅读(40部) 三国演义专题阅读(47部) 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共23部) 话说中国千古之谜-丛书(9部) 世界阿凡提笑话大全 1986-2008银河奖全集(170篇) 世界人物辞典-在线查询 外国中短篇科幻小说1000篇(第1-13辑)为官做人经商的智慧-胡雪岩(27部) 明清太监传记丛书(15部) 世界经典电影荟萃 南怀谨作品全集(33部) 中小学生教育专著(51部) 孙中山专题(5部) 毛泽东专题(83部) 刘少奇专题(9部) 周恩来专题(43部) 朱德专题(15部) 邓小平专题(15部) 唐诗鉴赏辞典 宋词鉴赏辞典 金陵春梦、草山残梦 世界金奖童话库 现代名家写景400篇 莫言文集 柏杨文集

史铁生文集 那多文集 高行健文集 卡尔夫短篇小说全集 泰戈尔诗文集 常欢作品全集 琼瑶文集 沈璎璎文集 鲁迅文集及研究资料 古龙文集 徐志摩文集 许地山文集 燕山夜话 严沁作品集(36部) 闻一多文集 严歌苓文集 王安忆文集 王小波文集 张小娴文集 张爱玲文集 张晓风经典散文集 周作人文集 安徒生童话 巴尔扎克中短篇小说选柏杨杂文集 波德莱尔诗选 博尔赫斯文集 草叶集 川端康成中短篇小说集村上龙中短篇小说集 村上春树短篇小说集 戴望舒诗选 丰子恺散文 顾城诗歌全集 果戈里短篇小说 哈代诗选 霍桑短篇作品选 纪伯伦散文 芥川龙之介中短篇小说集劳伦斯诗选 劳伦斯中短篇小说选 马克·吐温短篇小说精选莫泊桑中短篇小说精选施蛰存作品集

学习中文最常用的10本工具书简介

学习中文最常用的10本工具书简介导读:学习中文最常用的10本工具书简介1、《说文解字》 2、《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清康熙年间,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人编写。收字四万七千多字。该书所收字按照部首笔画排列,分为214个部首。 3、《汉语大字典》 《汉语大字典》: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全书按部首排列。分为200个部首。 4、《辞源》(修订本) 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全书按照部首笔画排列法编排。 5、《辞海》(修订本) 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所收对象除了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术语等。按照部首笔画排列法编排。 6、《汉语大词典》 迄今为止汉语语文辞书中搜罗最为宏富的一部大型语文辞典。按照部首笔画排列法编排。 7、《经传释词》 清王引之著。这是一本着重研究先秦和汉代经传中虚词用法的著作。收虚词160条。该书在排列上以古汉语声母类别为纲,分为十卷。

8、《助字辨略》 清刘淇著。专门讲解古汉语虚词的著作,收词范围比《经传释词》广泛,遍及经、史、子、集,下至唐。 9、《词诠》 近人杨树达著。专门解释古代汉语虚词的辞书。因为是用二十年代的语法观点去分析虚词,所以解释要比《助字辨略》和《经传释词》更加清楚明确,引证也较丰富。按照注音字母编次所收的词,书前有按部首编排的目录。 10、《诗词曲语词汇释》 近人张相著。这部书专门解释唐宋金元明以来流行于诗词剧曲中的特殊语辞,共五百三十多个。是阅读和研究古典诗词曲的重要参考书和工具书。 `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中文工具书

第一章工具书概述 一、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意思是说,人们无论做何种事情,都离不开必要的工具。进行文献检索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和方法。检索工具——通常指用以查找文献资料的工具与设备。图书馆目录、期刊检索、电子计算机检索用的文献数据库等等都是检索工具。是对原始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后编制成的二次文献。不仅用于检索,也具有报道文献和鉴别文献的功能。但从广义上,也可以把一些能够直接提供数据和问题答案的三次文献看作是检索工具。检索工具有手工检索工具和机诫检索工具之分。使用不同检索工具进行检索的方式也分别称为手工检索和机诫检索。手工检索工具主要指各种印刷型检索工具。机诫检索工具目前主要指电子计算机检索系统的技术设备。机检在我国已经进入实际应用、服务阶段,并正在稳步发展。但手工检索在一个相当长的时 期内仍将是主要的检索方式。 二、关于文献 (一)文献的含义 文——典籍; 献——熟悉掌故的人。 文献本意指典籍和宿贤。现在专指记录在一切载体上的文、图、声知识。 “文献”一词,最早出自孔子《论语·八佾》里: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徽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傲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朱熹注:“文,典籍也,献,贤也。” 孔子所说的“礼”包括有关古代典章制度的一切知识,孔子认为记载、掌握这种知识的是书籍和有学问的人,即“文”和“献’。这种解释一直被后人沿用。 (二)文献的种类 以学科划分: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汉语言文学等;这是目前划分文献的主要标准。 以用途划分:政治文献、医药文献、饮食文献、旅游文献等; 以写作和出版特征划分:图书、报刊、档案、论文、报告等。 。 (三)文献的载体(记录文献的物质材料) 到目前为止,人类历史上出现的文献载体有:石头、陶器、甲骨、青铜、竹片、木片、缣帛、纸、胶片、磁带、光盘、优盘、硬盘、闪存卡等等。现在,胶片、磁带、光盘、优盘、硬盘、闪存卡等各种新型的文献载体已经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和使用,所以依据文献的载体,文献又可以分为:纸质型、缩微型、声像型、机读型。 (四)文献的级别 从对文献的加工程度,可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 一次文献,即原始文献。凡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文献都是。比较常用的是专著、论文、调查报告、档案材料等。一次文献是文献检索的主要对象。 二次文献,也叫检索性文献。指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如著录其文献特征、摘录其内容要点),并按一定方法编排成系统的便于查考的文献。主要的二次文献是书目、索引、文摘。中国古代的类书也可以归入此类。这是最重要的检索工具,提供一次文献的线索。 三次文献,可以叫做参考性文献。是在利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依据一次文献作出系统整理并概括论述的文献。如:动态综述、专题述评,进展报告等单篇文献,以及百科全书、词典、年鉴、手册(指南)、表谱等专书文献。这是能直接提供答案的检索工具。 三、工具书的定义与特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