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普通逻辑自考复习重点

普通逻辑自考复习重点

普通逻辑自考复习重点
普通逻辑自考复习重点

1、逻辑包括两大类:形式逻辑和辨证逻辑,普通逻辑即传统的形式逻辑。

2、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3、思维分为三大类:抽象(逻辑)思维,形象(直感)思维,灵感(顿悟)思维,一般思维指抽象思维。

4、感觉是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在人脑中产生的关于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5、知觉是事物在人脑中的整体性的直接反映。

6、表象是在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一定概括性的感性形象。

7、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思维机构的基本组成要素。

8、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它是由概念组成的,同时,它又为推理提供了前提和结论。

)

9、思维有两个基本特征:概括性和间接性。

10、思维的逻辑形式指思维内容各部分的联系方式或形式结构,也叫思维形式的结构。

11、普通逻辑的研究推理,正是要研究从不同的推理内容中抽取出来的各种共同的逻辑形式。

12、思维的基本规律有四条: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

13、同一律要求:一个思想是什么,它就是什么,不能把不同的思想混为

一谈。

16、充足理由律要求:断

定任何一个思想为

真,都必须拿出充分

的理由。

17、普通逻辑是撇开思维

的具体内容来研究

思维的逻辑形式及

其基本规律的。

18、普通逻辑的工具性表

现在:它本身不能给

人们直接提供各种

具体的科学知识,但

是它能够为人们进

行正确思维,获取新

知识,表述论证思想,

提供必要的逻辑手

段和方法。

19、学习普通逻辑的意义:

1、有助于人们正确

认识事物,获取新知

识,2、有助于人们

准确地表达思想,严

格论证思想,3、有

助于人们识别、驳斥

谬误与诡辩,4、有

助于人们学习和掌

握其他各门科学知

识,5、有助于提高

人们的办事效率。

20、逻辑学有两千多年历

史,发源地为古代中

国、印度、希腊。古

希腊是逻辑学的主

要诞生地。17世纪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

斯.培根提出科学归

纳法,奠定了归纳逻

辑的基础,提出三表

法(存在和具有表、

差异表、程度表),

培根后,英国哲学家

约翰.穆勒继承并

发展了培根的归纳

逻辑,形成五种归纳

法(契合法、差异法、

契合差异并用法、共

变法、剩余法)史称

穆勒五法。17世纪

末,德国哲学家莱布

尼兹提出用数学方

法处理演绎逻辑、把

推理变成逻辑演算

的光辉思想,成为数

学逻辑(即现代形式

逻辑)的奠定人。

第二章:概念

1、概念是反映对象特有

属性或本质属性的

思维形式。

2、概念的形成过程是对

感性材料进行加工的

过程,一般是通过比

较、分析、综合、抽

象、概括等逻辑方法

完成的,最重要的是

抽象。

3、概念的作用:是思维

的起点,是人们进行

判断和推理的基本要

素,是思维形式的最

基本单位,由概念组

成判断,由判断组成

推理,没有概念,就

无法进行思维活动。

借助概念,人们可以

从本质上把同类对象

联系起来,把不同类

对象区分开来。

4、概念作为思维的最基

本单位,它的语言表

达形式是语词,语词

是概念的语言形式,

概念是语词的意思内

容。

5、概念与语词的区别:1、

概念是思维形式,语

词是语言形式,概念

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而语词并不是事物的

反映形式,只用来表

达概念,2、任何概念

都必须借助于语词来

表达,但不是所有语

词都能表达概念,3、

同一概念可以用不同

的语词来表达,4、同

一语词在不同的语境

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概

念。

}

6、任何反映对象及其特

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

概念都有两个逻辑特

征:内涵和外延。

7、概念的内涵:是反映

在概念中的对象的特

有属性或本质属性,

通常也叫概念的含义。

8、概念的外延:指具有

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

性或本质属性的对象,

通常称为概念的适用

对象。

9、概念内涵外延的灵活

性指在不同的条件下,

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

和人们认识的深化,

概念的含义和适用对

象是可以变化的。

10、任何概念都是确定性

与灵活性的统一。

12、单独概念:是反映独

一无二的对象的概念。

13、普遍概念:是反映一

个以上对象的概念。

14、集合概念:反映集合

体的概念。

}

15、非集合概念:反映非

集合体的概念。

16、正概念:反映对象具

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17、负概念:反映对象不

具有某中属性的概念。

19、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

反变关系:外延越大、

内涵越小,外延越小、

内涵越多,内涵越少、

外延越大,内涵越多、

外延越小。这种反变

关系只适用于种属关

系(真包含于关系)

和属种关系(真包含

关系)。

20、概念的限制:是通过

增加概念的内涵以缩

小概念的外延来明确

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

限制是由属概念过渡

到种概念。限制概念

适用于把一般性概念

具体化,使概念更加

明确,限制的极限是

单独概念。

21、概念的概括:是通过

减少概念的内涵以扩

大概念的外延来明确

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

22、定义:是揭示概念内

涵的逻辑方法,特点

是用简单的语句揭示

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

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

定义由被定义项、定

义项和定义联项三部

分组成。

23、定义的方法:1、属

加种差定义,2、发生

定义,3、关系定义,

4、功用定义。

(

24、属加种差定义:把某

一概念放在一个更广

泛的概念里,然后找

出被定义项与其他同

级种概念间的差别

“种差”,最后把邻

近的属概念与种差概

念加在一起,组成定

义。公式:被定义项=

种差+邻近属概念。25、发生定义:通过揭示

事物产生或形成过程

来给概念下定义的方

法。

26、关系定义:通过揭示

被定义对象与其他事

物的关系给概念下定

义的方法。

27、功用定义:通过揭示

事物的功用给概念下

定义的方法。

28、语词定义:只对语词

的意义给以解释,而

不一定是对事物本

质属性的揭示。分为:

规定的语词定义和

说明的语词定义。

29、规定的语词定义:当

提出一个新的语词

或在某种特殊意义

上使用的某些语词

时,我们就应当对它

作出规定性的解释。

30、说明性语词定义:当

别人不了解一个语词

的意义时,我们就要

对已有确定含义的语

词给以说明。

31、定义的规则:1、定

义项的外延和被定

义项的外延应是全

同的,2、定义项中

不能直接或间接的

包括被定义项,3、

定义项中不得包括

含混的概念或语词,

不得用比喻。

,

32、定义的作用:1、通

过定义,能够把人们

对事物的认识总结

并巩固下来,2、可

以明确概念,要检查

所使用的概念是否

明确也要通过定义,

3、要把一个概念传

达给原来不了解这

个概念的人,也需要

应用定义。

33、划分:是通过把一个

概念所反映的对象

分为若干小类,来揭

示这个概念的外延

的逻辑方法。划分由

两部分组成,一部分

是划分的母项,另一

部分是划分的子项,

把母项分为若干子

项的根据,叫划分标

准。

34、划分的方法:一次划

分、连续划分。

35、一次划分:是根据划

分标准对母项一次

划分完毕。

36、连续划分:是把母项

划分为若干子项后,

再将子项作为母项

继续划分。

37、二分法:以对象有无

某种属性作为划分

标准,将一个概念划

分为一个正概念和

一个负概念,也可一

次划分和联系划分。

38、划分的规则:1、划

分后的各子项外延

之和必须与母项的

外延相等,2、每次

划分必须按照同一

标准进行,3、划分

的各子项应当互不

相容。

39、划分的作用:1、通

过划分,可以扩展、

加深对事物的认识,

2、可以明确概念的

外延,使人们了解一

个概念能适用于哪

些对象。

40、分类:是划分的特殊

形式,它是根据对象

的本质属性或特征

进行的划分,具有较

大的稳定性。分为自

然分类和辅助分类。

41、自然分类:根据对象

的本质属性的把对

象排列成各类的分

类。

42、辅助分类:根据对象

某种显著特征把对

象排列成各个类,目

的是为了从被分类

的其他对象中易于

找出某个对象。

43、列举:是划分的一种

特殊形式,它与划分

的区别是,在一般的

情况下,列举并不要

求揭示概念的全部

外延,是揭示概念一

部分外延的逻辑方

法。必须遵守两条规

则,每一次列举必须

按照同一标准进行,

列举的各子项应当

互不相容。

第三章:判断(一)

1、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

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2、判断的基本特征:1、

判断都有所肯定或

有所否定,2、判断

都有真假。

3、判断和语句的联系:

语句就是判断的直接

现实,判断是语句的

思想内容,语句是判

断的联系形式,判断

只有通过语句才能表

达。

4、判断和语句的区别:1、

判断作为思维形式,

是精神形态的东西,

语句作为语言形式,

是物质形态的东西,2、

任何判断都要用语句

表达,但并非任何语

句都表达判断,3、同

一判断可以用不同语

句表达,4、同一语句

可以表达不同判断。5、表达语句的判断,称

为命题,普通逻辑不

研究具体命题,而主

要研究命题形式。

6、S、P等称为词项变项,

可用具体的次项(概

念)代入,p、q等称

为命题变项,可用具

体的命题(判断)代

入,词项变项和命题

变项,统称逻辑变项。

7、给出一个命题,用逻

辑变项取代其中的具

体词项或命题,就得

出该命题的命题形式,

这就是命题形式的抽

象化,给出一个命题,

用具体词项或具体命

题分别取代其中的全

部逻辑变项,就得到

一个命题,这就是命

题形式的具体化,用

具体的词项或具体的

命题分别取代这一命

题形式中的全部逻辑

变项,称作该命题形

式的一个解释。

8、如果一个命题形式在

任一解释下都得到真

命题,则成永真式,

如一个命题形式在任

一解释下都得到假命

题,则称为矛盾式,

如一个命题形式至少

有一个解释使它得到

真命题,则成为可真

式。

9、判断分为简单判断和

复合判断。简单判断

就是自身中不含有其

他判断的判断,简单

判断的命题形式中,

逻辑变项是词项,复

合判断就是自身中包

含有其他判断的判断,

复合判断的命题形式

中,逻辑变项是命题。

10、简单判断又分为性质

判断和关系判断,复

合判断又分为联言

判断、选言判断、假

言判断、负判断,此

外,依据判断中是否

出现“必然”、“可

能”这两个模态词,

判断又可分为模态

判断和非模态判断。

11、性质判断就是断定对

象具有或不具有某

种性质的判断。传统

逻辑称性质判断为

直言判断。

12、性质判断由主项、谓

项、联项和量项四部

分组成,主项表示所

断定的对象,谓项表

示所断定的性质,联

项表示性质判断的

断定自身,即肯定或

否定,联项分两种,

肯定联项和否定联

项,量项表示主项被

断定的数量或范围,

量项也分为两种,全

称量项和特称量项,

全称量项用“所有的”

表示,特称量项用

“有的(或有些)”

表示。性质判断的命

题形式中,主项和谓

项分别用词项变项S

和P表示。量项和联

项仍用自然语言表

示。

13、性质判断按性质划分

为:肯定判断和否定

判断,肯定判断是断

定对象具有某性质

的判断,否定判断是

断定对象不具有某

种性质的判断,否定

判断的联项为否定

联项,判别一个判断

是肯定判断或否定

判断,标准只有一个,

就是看联项。

14、性质判断按量划分,

分为单称判断、全称

判断和特称判断,单

称判断是断定单个

对象具有或不具有

某种性质的判断,单

称判断的主项是一

个单独概念,单称判

断一般不出现量项,

全称判断是断定主

项的全体都具有或

不具有某种性质的

判断,全称判断的主

项前面带有全称量

项,特称判断是断定

主项至少有一个具

有或不具有某种性

质的判断,特称判断

的主项全面带有特

称量项。

16、如果两个性质判断的

主、谓项均相同,则

称这两个判断是同

一素材的判断,同一

素材的性质判断之

间的真假关系,称为

对当关系。

18、主项S和谓项P外延

间的关系,只有5种

情况:(1)S和P

全同,(2)S真包

含于P,(3)S真包

含P,(4)S和P交

叉,(5)S和P全

异。A、E、I、O四

种类型的判断在上

述5种关系下,都有

唯一确定的真假。

19、对于对当关系,有两

点注意:1、对当关

系的成立,是以判断

的主项非空(即不是

空概念)为条件的,

2、在对当关系中,

单称判断不能作全

称判断处理。

20、周延性概念:1、主、

谓项的周延性,是相

对于它们所在的判

断而言的,离开了判

断,单纯的概念是无

所谓周延不周延的,

2、主、谓项的周延

性,是相对于判断的

形式结构而言的,不

是相对于判断所断

定的对象本身的实

际情况而言的。

23、关系判断是断定对象

之间关系的判断,由

三部分构成,1、关

系者项,表示一定关

系的承担者的概念,

也就是关系判断的

主项,2、关系项,

表示关系之间存在

的关系的概念,也就

是关系判断的谓项,

3、量项,表示关系

者项数量的概念。

24、关系的性质:1、对

称性(对称、非对称

和反对称),2、传

递性(传递、反传递、

非传递)。

第四章:判断(二)

1、复合判断的特点:、

它们是由两个或以上

的判断组成,即它们

的基本单位(变项)

是判断,组成复合判

断的判断称作支判断,

2、它们的支判断通过

“联接词”联接,不

同的联接词显示不同

的逻辑性质,3、他们

的真假是由其支判断

的真假来确定的。

2、联言判断:就是断定

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

在的判断。逻辑形式

是:p并且q。其中p、

q称作联言支,“并

且”表示联接词,用

符号“^”表示,读作

“合取”,上述形式

可写作:p^q,联言判

断的支判断至少是两

个,也可以是多个。3、联言判断的真假情况

是由其联言支的真假

来确定的。具体如下

图(此表称为真值表):4、选言判断:就是断定

几种可能事物情况至

少有一种存在的判断,

构成选言判断的支判

断,称作选言支。

5、选言支之间具有并存

关系,指一个选言判

断的选言支所断定的

可能事物情况是不排

斥的,彼此相容的,

可以同时存在的,选

言支之间不具有并存

关系,就是说一个选

言判断的选言支所断

定的可能事物情况是

相互排斥的,彼此不

相容的,不可以同时

存在。

6、宣言判断的种类:1、

相容的宣言判断,2、

不相容的宣言判断。

.7、相容的宣言判断:就

是断定几个选言支中

至少有一个为真且可

以同真的选言判断,

逻辑形式为:p或者q,

其中p、q称作选言支,

“或者”表示联结词,

用符号“V”表示,读

作“析取”,可写作:

pVq。相容的选言判断

的支判断至少是两个,

也可以是更多。一个

相容的选言判断的真

假是由其选言支的真

假来确定的,任何相

容的选言判断的真假

情况都是:

8、不相容的选言判断:

就是断定几个选言支

中有并且只有一个为

真的选言判断。其逻

辑特征就在于其选言

支之间的关系相互排

斥,彼此不相容,不

可同真,逻辑形式为:

要么p,要么q,其中

p、q称作选言支,“要

么……要么……”表

示联结词,用符号V

表示(读作“不相容

析取”)可写作:pVq,

不相容的选言判断的

支判断至少有两个,

也可以是多个。一个

不相容的选言判断的

真假是由其选言支的

真假来确定的。任何

不相容的选言判断的

真假情况都是:

9、假言判断:就是断定

某一事物情况的存在

(或不存在)是另一

个事物情况存在(或

不存在)的条件的判

断,假言判断又叫条

件判断。

10、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

形式逻辑主要涉及充

分条件、必要条件、

充分必要条件三种条

件关系。

11、充分条件:设定p和

q分别为两个事物情

况,如果有p,就必

然有q,而没有p,

是否有q不能确定,

这样,p就是q的充

分条件。

~

12、必要条件:设定p和

q分别为两个事物情

况,如果没有p,就

必然没有q,而有p,

却未必有q,这样,

p就是q的必要条件。

13、充分必要条件:设定

p和q分别为两个事

物情况,如果有p,

必然有q,如果没有

p,必然没有q,这

样,p就是q的充分

必要条件。

14、假言判断的种类:1、

充分假言判断,2、

必要假言判断,3、

充分必要假言判断。

15、充分假言判断:断定

事物情况之间具有

充分条件关系的假

言判断,逻辑形式是:

如果p,那么q,其

中p、q分别称作“前

件”和“后件”,“如

果……那么……表

示联结词,用符号

“”表示,可

写作:p q,充

分假言判断的联结

词的语言表达方式

可以是:“如果……

则……”,“有……

就……”,“一旦……

就……”,“假若……

就……”,“哪里……

哪里就……”等。一

个充分条件假言判

断的真假,是由其前

件和后件的真假来

确定的。任何充分条

件的假言判断真假

情况是:

16、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断定事物情况之间

具有必要条件关系

的假言判断就是必

要条件假言判断,逻

辑形式:只有p,才

q,其中p、q分别称

作“前件”和“后件”,

“只有……才……”

表示联结词,用符号

“”表示,读

作“逆蕴涵”,可写

作:p q,必要

假言判断的连结词

语言表示方式有:

“除非……不……”,

“除非……才……”,

“不……不……”

“没有……没

有……”等。一个必

要假言判断的真假,

是由其前件和后件

的真假来确定的,任

何必要条件的假言

判断的真假情况都

是:

17、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

断:断定事物情况之

间具有充分必要条

件关系的假言判断

就是充分必要条件

假言判断,逻辑形式:

p当且仅当q,其中

p、q分别称作“前

件”和“后件”,“当

且仅当”表示联结词,

用符号“”表

·

·

示,读作“等值”,

可写作:p q,

充分必要假言判断

的连结词语言表示

方式有:“如果……

那么……并且只

有……才……”,“只

有并且仅仅如此,

才……”等。一个充

分必要假言判断的

真假,是由其前件和

后件的真假来确定

的,任何充分必要条

件的假言判断的真

假情况都是:

18、负判断:就是否定某

个判断的判断,又叫

判断的否定,负判断

是一种复合判断。逻

辑形式:并非p,其

中,p是判断支,“并

非”表示联结词,用

符号“?”表示,读

作“非”,可写作:

?p,负判断的支判

断既可以是简单判

断,又可以是复合判

断,还可以是更复杂

的复合判断,一个负

判断的真假是由其

支判断的真假来确

定的。任何负判断的

真假情况是:

20、复合判断的负判断:

否定一个复合判断

就构成该复合判断

的负判断。

(1)“并非(p并且q)”

等值于“非p或者非

q”。

(2)“并非(p或者q)”

等值于“非p并且非

q”。

(3)“并非(要么p,要么q)”等值于“(p

并且q)或者(非p

并且非q)”。

(4)“并非(如果p,

那么q)”等值于“p

并且非q”。

(5)“并非(只有p,

才q)”等值于“非

p并且q”。

(6)“并非(p当且仅

当q)”等值于“(p

并且非q)或者(非

p并且q)”。

(7)“并非(并非p)”

等值于“p”。

21、模态判断:断定事物

情况的必然性或可

能性的判断,“必然”,

“可能”在逻辑上称

为模态词,模态判断

也包含模态词的判

断。

~

22、模态判断的种类:1、

或然模态状态,2、

必然模态状态。

(1)或然模态状态:含

有“可能”模态词的

判断是或然模态状

态判断,按其对事物

情况的可能性作出

肯定还是否定断定,

又可将其分为或然

肯定判断和或然否

定判断。肯定逻辑形

式:可能p,一般用

“”表示“可能”,

写作:“ p”。或

然否定判断逻辑形

式:可能非p,写作:

“?p”。

(2)必然模态判断:含

有“必然”模态词的

判断是必然模态判

断,可分为肯定和否

定两种。肯定的逻辑

形式:必然p,一般

用“”表示必然,

可写作:“ p”,

否定的逻辑形式:必

然非p,写作:?p

23、模态判断之间的真假

关系:“必然p”,

“必然非p”,“可

能p”,“可能非p”

之间具有一种对当

关系。用模态方阵表

示为:

第五章:普通逻辑的基本

规律

1、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

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

充足理由律。

2、同一律:在同一思维

过程中,每一思想与

其自身是同一的,公

式表示:A是A或

(读作如果p,那么

p)。A表示任何一个

概念,p表示任何一

个判断,“A是A”或

“p p”,表示同

一思维过程中每一个

身保持同一性,亦即

保持确定性。

3

、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所

犯的逻辑错误:1、混

淆概念,2、偷换概念,

3、转移论题,

4、偷

换论题。

(1)混淆概念:是无意

识的违反了同一律的

要求,把不同的概念

当作同一概念来使用

所犯的逻辑错误。

(2)偷换概念:是故意

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把

不同的概念当作同一

概念加以使用的逻辑

错误。

(3)转移论题:是指无

意识地违反同一律的

要求,使议论离开了

论题所犯的逻辑错误。

(4)偷换论题:是故意

违反同一律要求用某

一些论题来暗中代替

所要讨论的论题而犯

的逻辑错误。

?

4、同一律的作用:1、遵

守同一律是正确认识

事物的必要条件,2、

遵守同一律有助于人

们正确交流思想,3、

遵守和运用同一律,

在反驳谬误和揭露诡

辩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5、矛盾律:在同一思维

过程中,两个互相否

定的思想不能同真,

必有一假,用公式表

示:A不是非A,或“?

(p^?p)”,读作“并

非(p并且非p)

6、违反矛盾律的要求所

产生的错误:犯自相

矛盾的错误。

7、矛盾律的作用:保证

思维具有无矛盾性。

8、排中律:在同一思维

过程中,两个相互矛

盾的思想不能都假,

必有一真。用公式表

示:“A或者非A”或

“pV? p”(p或者

非p)。

9、违反排中律的要求产

生的逻辑错误:模棱

两可。

10、排中律的作用:在于

保证思想的的明确性。

在论证中,排中律是

间接论证的逻辑依据。

11、排中律与矛盾律的区

别:1、适用范围不同,

2、要求不同,

3、逻

辑错误不同。

{

12、充足理由律:在同一

思维和论证过程中,

一个思想被确定为真,

总是有充足理由的。

表述为:p真,因为q

真,并且由q能推出

p。用公式表示:[q ^

(q p)] p。

“p”代表其真实性需

要加以确定的判断,

称为推断,“q”代表

用来确定“p”真的判

断,称之为理由。13、充足理由律的逻辑要

求主要有两条:1、理

由必须真实,2、理由

与推断之间要有逻辑

联系。

14、违反充足理由律的要

求所产生的错误:1、

理由虚假,2、推不出。

15、充足理由律的作用:

用来保证思维的论证

性。

第六章:演绎推理

1、推理:根据已知的判

断得到新判断的思维

形式。分前提和结论

两部分。前提是推理

所依据的判断,结论

是推理所得到的判断。

表达前提与结论关系

的语句有:“因为……

所以……”,“由

于……因此……”,

“根据……可

知……”,“既然……

就……”等。

2、推理的种类:

(1)根据推理中的前提和结论的思维进程不

同,可分为:1、演绎

推理(从一般到个别),

2、归纳推理(从个别

到一般),3、类比推

理(从个别(或一般)

到个别(或一般))。

·

(2)根据推理中前提和

结论之间是否有蕴涵

关系,可分为:必然

性推理(如果前提真,

那么结论一定真)和

或然性推理(如果前

提真,结论仅仅可能

真)。归纳推理和类

比推理一般是或然性

推理。

3、推理的有效性:推理

的有效或无效,不是

就推理的内容和意

义而言的,而是就推

理的形式结构而言

的,

因此,推理的有效性,也

称为形式有效性。如

一个推理形式有效,

当且仅当具有推理形

式的任一推理都不出

现真前提和假结论。

为确保运用推理获得

真实结论,必须满足

两条:1、推理有效,

2、前提真实。

4、直接推理:是以一个

判断为前提推出结论

的推理,直接推理的

前提和结论都是性质

判断。

5、对当关系的直接推理:

就是依据逻辑方阵,

在同一素材的各种性

质判断之间进行推理。

6、判断变形的直接推理:

就是通过改变前提的

形式从而推出结论的

直接推理。1、概念前

提的质、即把前提的

联项由肯定变为否定,

或者由否定变为肯定,

2、改变前提的主、谓

项的位置,即把前提

的主项改为谓项,把

谓项改为主项。判断

变形的直接推理有两

种基本形式:换质法

和换位法。

(1)换质法:通过改变

前提的质,从而得出

结论的直接推理方法。

规则:1、结论和前提

不同质,即前提肯定,

结论是否定,前提是

否定,结论肯定。2、

结论的主项和谓项与

前提保持不变,结论

的谓项是前提谓项的

矛盾概念。

(2)换位法:通过交换

前提的主、谓项的位

置从而推出结论的直

接推理方法。规则:1、

结论和前提的质相同,

即如果前提肯定,则

结论也肯定,如前提

否定,则结论否定,2、

结论的主项和谓项,

分别是前提的谓项和

主项,3、前提中不周

延的概念,到结论中

不得周延。

:

推理形式:SAP

PIS,SEP PES,

SIP PIS。

O判断不能换位,因

为O判断的主项是不

周延的,如果换位,

前提中的O判断的主

项作为结论中否定判

断的谓项就是周延的,

这样违反了前提中不

周延的概念到结论中

不得周延的规则。

(3)换质法与换位法的

综合运用:1、先换质,

在换位,再连续地换

质,换位……直至不

能换位,这称为换质

位法,2、先换位,再

换质,再联系换位、

换质……直至不能换

位,这称为换位质法。

7、三段论:是由两个包

含着一个共同项的性

质判断推出一个新的

性质判断的推理,又

称直言三段论。一个

三段论是由三个性质

判断构成的,其中两

个是前提,一个是结

论,前提和结论的主

项和谓项。统称为项,

任一三段论中都包括

并且只包括三个不同

的项,即同一三段论

中每个项都出现两次,

在前提中出现两次,

在结论中不出现的项

称为中项,结论的主

项称为小项,结论的

谓项称为大项。包含

大项的前提称为大前

提,包含小项的前提

称为小前提。大项用

字母P表示,中项用

M表示,小项用S表

示。三段论中,单称

判断都作全称判断处

理。

9、三段论的一般规则:

共7条,前5条是基

本规则,具有公理意

义,后两条是导出规

则,可用基本规则证

明。

(1)一个正确的三段论,

有且只有三个不同的

项。

(2)中项至少要周延一

次。

(3)在前提中不周延的

项,到结论中不得周

延。

&

(4)两个否定前提推不出结论。

(5)如果前提有一否定,则结论否定,如结论

否定,则前提有一个

否定。

(6)两个特称前提不能推出结论。

(7)如果两个前提中有一个是特称的,那么,

结论也是特称的。10、三段论的格:就是由

中项在前提中的不同

位置所构成的三段的

不同形式。在大、小

前提中,中项可以分

别是主项或谓项,这

样,中项在前提中的

位置共有4种不同情

况,相应的,三段论

共有四个格。

(1)第一格:中项(用M表示)分别是大前

提的主项和小前提的

谓项,其结构:

第一格规则:

(1)小前提须是肯定的。典型格

(2)大前提须是全称的(2)第二格:中项分别是大、小前提的谓项,其结构:

第二格规则:

(1)前提中须有一个是否定的。区别格

(2)大前提须是全称的(3)第三格:中项分别是大、小前提的主项。其结构是:

第三格规则:

(1)小前提须是肯定的。反驳格

(2)结论须是特称的

(4)第四格:中项分别

是大前提的谓项和小前

提的主项,其结构是:

第四格规则:

(1)两个前提有一否定,

则大前提全称。

(2)如大前提肯定,则

小前提全称。

(3)如小前提肯定,则

结论特称。

(4)任何一个前提都不

能是特称否定判断。

,

(5)结论不能是全称肯

定判断。

1、归纳推理:是以个别

性知识为前提而推理

一般性结论的推理。

前提是一些关于个别

事物或现象的判断,

而结论是关于该事物

或现象的普遍性判断。

2、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

的关系:

(1)联系:演绎推理离

不开归纳推理,演

绎推理的大前提是

由归纳推理提供的,

归纳推理也离不开

演绎推理,归纳推

理以个别性知识的

判断为前提,而这

些个别性的知识是

通过观察、实验等

方法获得的。

(2)区别:1、从思维过

程来看,演绎推理

是从一般性认识推

出个别性认识,而

归纳推理是从个别

性认识推出一般性

认识,2、从结论所

断定的知识范围来

看,演绎推理的结

论没有超出前提所

断定的知识范围,

而归纳推理的结论

由个别性知识经概

括得到一般性知识,

超出了前提所断定

的范围,3、从前提

与结论联系的程度

来看,演绎推理的

前提与结论之间具

有必然的联系,只

要前提真实,形式

正确,就能必然地

推出真实的结论,

而归纳推理(除完

全归纳外)的前提

与结论之间只具有

或然性联系,前提

真实,结论不一定

是真实的。

3、归纳推理的种类:分

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

全归纳推理两大类。

不完全归纳推理又分

为简单枚举法和科学

归纳法两种,在科学

归纳法中,包括有探

求因果联系的五种方

法。

1、类比推理:就是根据

两个(或以上)对象

在一些属性上相同或

相似,从而推出它们

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

或相似的推理形式。

2、类比推理的作用:1、

类比推理可以启发人

的思路,在创造性思

维中,常常用到类比

推理,2、科学史上许

多科学事实的发现和

科学假说的提出,都

是借助与类比推理,3、

类比推理对科学技术

的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4、类比推理史一种说

明方法,它在科学阐

述和证明的过程中起

到某种辅助的作用。

3、模拟方法:用模型代

替原型,通过模型间

接地研究原型的规律,

这种实验方法叫模拟

法,也叫模型实验法。

4、运用模拟方法的一般

过程:首先根据被研

究对象的现象或过程

(即原型)设计制造

出模型,然后用模型

进行实验,研究模型

的属性,最后根据模

型的属性推论原型的

属性。

5、假说:是人们以已有

的事实材料和科学原理

为依据,对未知事物或规

律性所作的假定性解释。

6、假说的分类:根据研

究者提出假说的不同目

的,可以把假说划分为假

说和科学假说。

(1)工作假说:人们观

察到一些事实,遇

到新的问题,为了

使进一步的研究有

目的有计划的进行,

人们往往根据已有

的材料提出一个假

说或同时提出好几

个假说,以这些假

说来安排新的实验

或心得观察,这种

暂时性的假说就是

工作假说。

(2)科学假说:研究者

在已经积累了大量

事实材料以后创立

的,并且指望它会

发展成可靠的理论,

这种假说是科学假

说。

7、假说的特点:1、假说

是以事实材料和科学

原理为依据的,2、假

说具有推测的性质,3、

假说是人的认识接近

客观真理的方式。

8、假说的形成:假说的

提出是一个复杂的创

造性思维过程,不同

性质的假说,其形成

的具体途径差别很大,

但从总体方面看,一

个假说的形成要经历

两个阶段:初始阶段

和完成阶段。

(1)初始阶段:是从一

定事实、一定理论

分析出发,经过一

定的逻辑推论而提

出的,初步的假定

还具有尝试性、暂

时性。

(2)完成阶段:从已经

确立的初步假定出

发,经过事实材料

和科学原理的广泛

论证,使假说充实

成为一个结构稳定

的系统,这就是假

说的过程的完成阶

段。

9、建立假说应注意的问

题:假说的形成具有

高度的创造性和复杂

性,没有固定的机械

逻辑程序、公式、规

则。建立假说时要注

意:1、必须以事实作

依据,但不必等待事

实材料全面系统的积

累起来以后才作假说,

2、必须运用已有的科

学知识,但不要被传

统观念所束缚,3、不

仅要圆满地解释已有

的事实,而且还要包

含可在实践种检验的

新结论,4、假说的结

构必须简明。

10、假说的检验:分两部:

一是从假说的内容引申

出有关事实的结论;二是

验证这些事实的结论

1、论证:就是用一个或

一些已知为真的判

断确定另一个判断

的真实性的思维过

程。

2、论证的组成:任何一

个论证都是由论题、

论据和论证方法三

个要素构成的。

(1)论题:是通过论证

要确定其真实性的

判断,它所要回答

的的是“论证什么”

的问题。论题一般

有两类:一类是科

学上已被证明的判

断,对于这类论证,

其目的主要是在于

宣传真理,使人们

确信某个论题的真

实性,另一类论题

使科学上尚待证明

的判断,对这类论

题的论证,其目的

在于探索论题的真

实性。

(2)论据:用来确定论

题真实性的判断,

它使使论题成立并

使人信服的理由或

根据,它所回答的

是“用什么来论证”

的问题。可作为论

据的判断一般有两

类:一类是已被确

认的关于事实的判

断,另一类论据是

表述科学原理的判

断(包括定义、公

理、定律、原理等)

有些论证是分层次

的,在确定某一判

断(论题)的真实

性过程中,如果引

用的论据(第一层

论据)本身还不是

很明显真实性的判

断,就要引用其他

判断(第二层论据)

对这些论据进行论

证。如此类推,还

可以有第三层论据、

第四层论据等。在

一个论证中,只能

有一个论题,论据

一般有多个。

(3)论证方法:是指论

据和论题之间的联系方

式,即论证过程中所采用

的推理形式,它所回答的

是“怎样用论据论证论题”

的问题。

10、间接反驳与反证法的

区别:首先,二者的

作用不同,间接反驳

用来确定某一判断

的虚假性,而反证法

用来确定某一判断

的真实性。其次,二

者理论根据不同。间

接反驳是通过确定

与被反驳判断相矛

盾或者相反对的判

断的真,根据矛盾律,

确定被反驳判断的

虚假性,而反证法则

是通过确定反论题

假,根据排中律,确

定原论题真。由于二

者的理论依据不同,

间接反驳中独立论

证为真的判断与被

反驳的判断可能是

矛盾关系,也可以是

反对关系,但反证法

中的反论题与原论

题之间只能是矛盾

关系,而不能是反对

关系。

11、归谬法与反证法的联

系:反证法是通过确

定反论题的假,间接

确定论题的真实性,

在确定反论题时,常

常运用归谬法,据此,

我们可以讲,反证法

中运用了归谬法,归

谬法是为反证法服

务的。

12、归谬法与反证法的区

别:首先,二者的目

的不同,反证法用于

论证,其目的在于确

定某一判断的真实

性;归谬法用于反驳,

其目的在于确定某

一判断的虚假性。其

次,二者结构不同。

反证法结构比归谬

法结构复杂,反证法

需要设反驳题,归谬

法则不需要设反论

题;反证法需要运用

排中律,由确定反论

题假间接确定论题

真,归谬法则不用排

中律,它根据充分条

件假言推理的否定

后件式直接推出被

反驳论题假。

直接反驳、间接反驳、

归谬法,不仅适用于

反驳论题,也适用于

反驳论据。

(笔试)00024普通逻辑自学考试大纲要点说明

00024普通逻辑自学考试大纲 《普通逻辑》自学考试大纲 第一章引论 一、课程容 (一)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二)学习逻辑的意义 1.为人们获得新知识建立合理、坚实的基础平台; 2.帮助人们提高推理能力; 3.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创新能力; 4.有利于进行合乎理性的人际交流。 二、自学要求 1.重点掌握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2.领会学习逻辑学的意义,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三、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 (一)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1.逻辑学主要研究推理的有效性问题。(选择题)所谓推理的有效性,指的是推理的形式有效性。 2.一个推理是形式有效的,指的是对于一个推理形式假设其前提是真的,则其结论一定是真的。(选择题) 3.简单应用:应用实例证明一个推理形式的无效性.例:如果8大于5,那么8大于4。所以,如果8大于4,那么8大于5。 (二)学习逻辑的意义(简答题) 1.为人们获得新知识建立合理、坚实的基础平台。 2.帮助人们提高推理能力。 3.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创新能力。 4.有利于合乎理性的人际交流。 第二章概念 一、课程容

(一)概念概述 1.什么是概念 2.概念的涵与外延 (二)概念的种类 1.空概念、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2.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3.个体概念、性质概念和关系概念 4.正概念和负概念 (三)概念间的关系 1.同一关系 2.真包含关系 3.真包含于关系 4.交叉关系 5.全异关系 (四)概念的概括与限制 1.属种关系的两个概念涵与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2.概念的概括 3.概念的限制 (五)概念的定义 1.什么是定义 2.定义的方法 3.定义的种类 4.定义的规则 5.定义的作用 (六)概念的划分 1.什么是划分 2.划分的种类 3.划分的规则 4.划分的作用

普通逻辑自学考试复习资料

普通逻辑复习资料 第一章:引论 1、逻辑包括两大类:形式逻辑和辨证逻辑,普通逻辑即传统的形式逻辑。 2、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3、思维分为三大类:抽象(逻辑)思维,形象(直感)思维,灵感(顿悟)思维,一般思维指抽象思维。 4、感觉是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在人脑中产生的关于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5、知觉是事物在人脑中的整体性的直接反映。 6、表象是在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一定概括性的感性形象。 7、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思维机构的基本组成要素。 8、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它是由概念组成的,同时,它又为推理提供了前提和结论。 9、思维有两个基本特征:概括性和间接性。 10、思维的逻辑形式指思维内容各部分的联系方式或形式结构,也叫思维形式的结构。 11、普通逻辑的研究推理,正是要研究从不同的推理内容中抽取出来的各种共同的逻辑形式。 12、思维的基本规律有四条: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 13、同一律要求:一个思想是什么,它就是什么,不能把不同的思想混为一谈。 14、矛盾律要求:在互相否定的两个思想中,必须承认至少一个是假的,而不能承认它们都是真的。 15、排中律要求:在互相矛盾的两个思想中,必须承认至少一个是真的,即二者必居其一,排除第三种可 能性。 16、充足理由律要求:断定任何一个思想为真,都必须拿出充分的理由。 17、普通逻辑是撇开思维的具体内容来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的。 18、普通逻辑的工具性表现在:它本身不能给人们直接提供各种具体的科学知识,但是它能够为人们进行 正确思维,获取新知识,表述论证思想,提供必要的逻辑手段和方法。

自考普通逻辑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普通逻辑试卷 (课程代码00024) 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所有S不是P”和“有些S是这两个判断形式,它们 A.主、谓项都相同,但逻辑常项都不同B.主项相同,谓项不同,逻辑常项都相同 C.主、谓项都不同,但逻辑常项都相同D.主项相同,谓项不同,逻辑常项都不同 2.“北京市”和“北京市海淀区”,这两个概念外延之间是 A.真包含关系 B. 交叉关系C.全同关系D.全异关系 3.要使得SEP、SOP都为真,但SIP为假,则概念S与概念P外延的关系为 A.全同关系B.全异关系C.真包含予关系D.真包含关系 4.下列判断形式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 A.所有S都是P B.所有S都不是P C.有的S是P D.有的S不是P 5.运用对当关系推理,可以推出并非SOP的是 A.SAP B.SIP C.并非SAP D.并非SIP 6.只有通过身份认证的人才允许上公司内网,如果没有良好的业绩就不可能通过身份认证,张辉有良好的业绩,而王纬没有良好的业绩。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一项一定为真? A.允许张辉上公司内网 B.不允许王纬上公司内网 C. 张辉通过身份认证D.有良好的业绩,就允许上公司内网 7.“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罪,这个行为是故意犯罪,所以这个行为是贪污罪。”这个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A.大项不当周延B.小项不当周延 C.中项两次不周延D.两否定推结论 8.“张涛既是民主党派人士,又是中共党员”与“如果张涛是民主党派人士,那么他就不是中共党员”这两个判断 A.不可同真但可同假B.不可同假但可同真 C.可同真也可同假D.不可同真也不可同假

选修课《逻辑学》笔记

选修课《逻辑学》笔记 第一讲绪论 L O G I C 说真话——被淹死 说假话——被砍头 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 ——《周易·易传》 以上四张牌,每张牌的一面是字母,另一面是数字。并且如果牌的一面是元音字母,另一面是偶数。 问:必须翻哪两张牌可以证明或证否这一规则? 某特种大队四班长深入敌后侦察,遇一岔路口,每一路口上立着一块牌子: 3号路口的牌子上写着“此路有地雷” 2号路口的牌子上写着“此路无地雷” 1号路口的牌子上写着“3号路无地雷” ★已知,三块牌子上的话只有一句真话并且只有一条路上埋有地雷。请问哪句话是真话?哪条路上有地雷? 逻辑是一门独立的学问,大家都要学一点。 一、学习逻辑学的作用 1、可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指导人们正确思维,认识客观事物。 近代西方科学的发展是建立在两大基础之上的:一是亚里士多德创立的演绎逻辑体系,二是近代实验科学家创立的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 ——爱因斯坦 中华新文化的灿烂未来,有待于思维方式的更新。 ——张岱年 2、可以提高逻辑论证能力,指导人们正确进行论证和反驳。 学习逻辑学的作用 论证上帝不是万能的 3、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指导人们准确交流和表达思想。 学习逻辑学的作用 要把我们的思想正确地表达出来,第一件事情是要讲逻辑。 ——吕叔湘朱德熙 4、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军队政治工作的作战功能。 学习逻辑学的作用 毛泽东《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 (一)“逻辑”的词源和词义 “逻辑”是从英语logic一词音译而来,logic又是源于希腊语“逻各斯”。 二、逻辑学是什么? 现代汉语中,“逻辑”一词的主要含义有: ⑴客观规律

逻辑学期末复习意见

思维方式与方法期末复习意见(韩鹤升) 期末复习指导一、 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 (一)课程的考核对象:是我省电大开放教育各专业本科的学生。 (二)课程的考核依据。本课程的考核依据是文字主教材,即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逻辑学》一书。 (三)课程综合成绩的记分方法。本课程考核采取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主要是完成三次作业,形成性考核成绩的平均值按30%的比例折算计入课程总成绩。终结性考核按70%的比例折算计入课程总成绩。课程综合成绩按百分制记分,60分及以上为及格,可以获得课程学分。 (五)终结性考核的形式及要求期末考试卷面为100分,占总成绩的70分。 1.考试要求 本课程的考试主要按照文字教材每章的学习目标,分为了解、理解、应用三个层次进行命题。 了解:指对现代逻辑思维科学各章教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必须了解,并且能够准确的表述和辨析。所对应的题型主要有:填空题、选择题。 理解:指对基本理论、原则、规律和方法有进一步的了解,有较系统的领会与认识,对有关问题能进行准确的阐释。主要对应的是推理题、问答题。 应用:指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原则、规律和方法,说明、分析、和解决逻辑思维中的实际问题。主要对应的是逻辑规律题。根据考核的需要,有时三个层次会融合在一起,具体体现在某一试题中。 本课程考试的出题权、解释权、判卷权在山西广播电视大学。 2.命题原则 (1)本课程的考试命题严格掌握在教学大纲规定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难点范围之内。 (2)考试复习范围覆盖本课程教材的1-11章,每份试卷所考的内容,应覆盖本课程教材所学内容的80%以上的章,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 3. 试题类型及结构 根据本课程的性质和学习要求,考试题型分为以下五种:(1)单项选择题(10%)(2)判断题(10%)(3)问答题(30%)(4)论述题(15%)(3)分析题(35%) 4. 考核形式及时限 期末考试采取开卷笔试,学生可以自带文字教材及笔记,但要严格考场纪律,不可讨论,必须独立完成,时限为90分钟。 二、考试的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引论 1、思维的含义与特征、思维的基本形式及基本含义。 2.普通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3.学习逻辑学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概念 1. 什么是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外延之间有哪些关系? 2、概念在思维中的作用 3. 如何区分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 4.定义和划分的规则是什么?违反定义或划分的规则会犯什么逻辑错误?要求能结合具体实例予以分析 5、定义在思维中的作用 6. 怎样对概念进行概括或限制? 第三章简单判断及其演绎推理(一) 1. 判断的两个逻辑特征是什么? 2. 性质判断由几分部组成?它的种类有哪些? 3. 推理由几部分组成?推理的正确性和逻辑性的涵义及关系 4. 性质判断换位法推理的涵义与规则。要求能结合具体实例予以分析 第四章简单判断及其演绎推理(二) 1. 什么是三段论?它有哪些规则?违反这些规则会犯什么逻辑错误?要求能结合具体实例予以分析。

自考普通逻辑学知识点

一、判断(一) 1.SAP是指所有的S是P; SEP是指所有的S不是P; SIP是指有的S是P; SOP是指有的S不是P。 2.A与E是反对关系(不能同真,可以同假); I与O时下反对关系(不能同假,可以同真); A与O和E与I是矛盾关系(不能同假,已不能同真); A与I和E与O是差等关系 逻辑方阵 3.性质判断真值表: A、E、I、O四种判断的真假情况列表 注:1代表“真”;0代表“假”(下同)。 4.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两部分组成。 普通逻辑所研究的思维是指抽象思维中的知性思维。 现代形式逻辑主要是指数理逻辑。

知觉是感觉的综合。 感性认识的基本特征是直接感受性。 人们平常提到逻辑学时,通常指的是形式逻辑。 在感性认识阶段,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的三种存在形式人别是感觉、知觉、表象。 在理性认识阶段,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的三种存在形式人别是概念、判断、推理。 5.概念是反映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概念有两个逻辑特征,他们是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内涵是指反映到概念中的对象中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 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对象,称为概念的外延。 从逻辑的角度讲,所谓明确概念,指的就是要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普通逻辑不去研究概念在具体内容上的关系,而是把概念作为思维形式,从内涵或外延方面来研究概念间的关系。 根据概念的外延大小,概念分为单独概念和普通概念。 根据概念反映的对象是否为集合体,概念分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根据概念所反映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概念分为正概念和负概念。 6.定义的规则? (1)定义项的外延和被定义项的外延应是相同的(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2)定义项中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括被定义项(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 (3)定义项中不得包括含混的概念和语词,不得用比喻。 7.划分的规则? (1)划分的各子项外延之和必须与母项的外延相等(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 (2)每次划分必须按照同一标准进行(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划分标准不同一”的逻辑错误)。 (3)划分的各子项应当互不相容(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子项相容”的逻辑错误)。 8. 判断的逻辑特征是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和有真假。 普通逻辑不研究判断的具体内容的真假,只研究判断在形式上的真假特征和真假关系。 性质判断就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它是由主项、谓项、联项和量项四部分组成。 性质判断的四种基本形式SAP、SEP、SIP、SOP。 判断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简单判断就是自身不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复合判断就是自身中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 9. 属于非传递的关系有:判断间的不等值关系、概念间的交叉关系 同时具有反对称性质和传递性质的有:概念间的真包含关系和概念间的真包含于关系。 同时具有对称性和传递性的是:概念间的全同关系和判断间的等值关系。

自考普通逻辑复习资料

普通逻辑第一章引论 1、逻辑学是研究推理有效性的学问,是研究如何区分正确推理和不正确推理的方法和原理的学问。 2、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一个完整的判断是由若干概念构成的,其中包括判断的主项、谓项和联项。 3、思维通常是通过语言来表达,推理通常是通过若干语句来表达的,判断一般是通过语句来表达的,而概念是通 过语词来表达,论证则通过句群来表达。 4、逻辑学主要研究推理的有效性问题。所谓推理的有效性,指的是推理的形式有效性。 5、逻辑思想的发源地主要有三个,即古代中国,古印度,古希腊。 第二章概念 5、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及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珠思维形式。概念是思维的起点,是组成判断和推理的基本要 . 素 6、概念的内涵就是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者本质属性。 7、概念的外延就是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者本质属性的对象所组成的集合(或者类)。 8、根据概念外延的大小,可以将概念分为空概念、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9、空概念:外延为空集的概念称为空概念。 10、单独概念:外延只有一个对象的概念称为单独概念。表达单独概念的语词有二种:一种是专有名词,如拿破仑、长江;一种是摹状词。如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11、普遍概念:外延包括一个以上对象的概念称为普遍概念。 12、依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集合体,可以将概念分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 13、集合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一个集合体的概念称为集合概念。集合概念所反映的集合体,指的是由若干个体组成的统一整体。如西沙群岛、森林,集合体与组成该集合体的个体之间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集合体所具有的性质未必为其中的每一个个体所具有。 14、非集合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不是一个集合体的概念称为非集合概念。“类”概念是非集合概念中的普遍概念,因此这些“类”概念所反映的属性必定为属于这个“类”的一个个体所具有。 15、判断一个概念是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概念,要看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集合体。基概念所反映的属性是否为这个概念所涉及的每一个个体所具有。如果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属性为这个概念所涉及的每一个个体所具有,则是非集合概念。如未必为每一个个体所具有,则是集合概念。如果不能准确区分,则犯“集合体误用”的逻辑错误。 16、依据概念所反映的是个体、性质还是关系可以将概念分为个体概念(对象是一个个体。如仙后座)、性质 概念(反映的是个体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等,如红、绿、落)、关系概念(反映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如重于、在。。之间、喜爱、尊敬)。 17、依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可以将概念分为正概念(具有某种属性)和负概念(不具有某种属性,一般都带有否定词,如不、非、无等)。负概念总是相对于特定范围而言的。 18、对于A、B二个概念,其外延之间可能存在五种关系:同一关系、真包含关系、真包含于关系、交叉关系和( 全异关系。欧拉图:

2019年南开大学逻辑学拟录取经验分享

应舍友的强烈要求,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考研经验(大家还需要结合自己的性格、学习特点和学科特点,自行斟酌) 先说一下我的基本情况,本科双非一本,报考南开大学哲学院逻辑学专业,现已被录取。我的初试成绩总分408,专业第一名。政治73,英语一76,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22,形式逻辑137. 一、英语 英语是考研中非常重要的一科,而且随着考研人数的增多,许多学校都加强了英语的要求。所以大家一定要在备考这一年尽自己最大努力学好英语。我报考的南开大学哲学系英语基本分数线是60,而且许多考试都是因为英语没有过线,所以英语很重要!!! 1、3-5月份,背英语单词,至少背过一遍之后,才可以做真题!!!我自己是拿新东方的单词书背的,没有结合视频。背到10月份,发现单词方面没有什么长进,还是会弄混,所以在背单词方面没有什么好的建议给大家。背单词是整个考研期间一直要重复做的事情。 2、5-12月份一直持续做真题(尽量用铅笔做题,因为真题起码要做三遍。提前把最近2-3年的真题收起来,一眼都不要看,留到12月全真模拟的时候用!!) (1)5-8月底,我是每天做一篇阅读,做的时候完全不查单词。做完之后不要马上对答案。准备一个笔记本,翻译这篇阅读,翻译的时候自己划分句子结构,分析句子。遇到不认识的词语结合上下文猜单词意思,可以在卷子上勾画出不认识的单词。(注意在做题和翻译的过程中不要查单词!!!!)翻译完之后,去查不认识单词的意思,写到笔记本上。翻译完之后再去看题目,改正自己的答案。之后自己用红笔对照答案改正自己的翻译和阅读选项。自己做错的题目一定要看答案解释,回到文中找问题出处。就这样到了8月底,做完了2000年到16年的真题。 (2)9月份--10月底,第二遍开始做真题。这次做的时候不要查单词,做完之后,自己翻译全文,这次不用写下来翻译,而是用笔指着文章,一句一句在心里翻译。翻译完一段之后,对照标准答案的翻译,看看哪里翻译的不好,哪个单词不认识,再次勾画。(这次要换一个笔的颜色勾画)翻译完之后的步骤和之前第一遍的一样的。(3)10月份,我就开始了新题型和翻译的专项训练。(之前集中做阅读,新题型和翻译没有做) 新题型我看的是李玉技老师的新题型,我觉得看完对自己的新题型很有帮助。老师会告诉你做题的方法以及要看哪些重点词语进行排序,这些是自己闷头做题很难总结出来的,所以我建议大家去看下新题型的相关视频。结合视频,自己做笔记,记下重点。然后在看完视频之后,结合真题去运用这些解体方法。开始可以一边做题一边看自己的笔记,到后来做到自己做题不看自己的笔记,而把重点都记在心里。做完题后,对答案,看一下答案的解题思路和自己有没有不同,如果有的话,也可以适当地记在笔记本上。 翻译我看的是唐静的视频,大家可以去微博上搜别人分享的视频以及笔记。看视频做翻译的时候,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准备一个翻译本,自己动手翻译,每一个句子限时4分钟,遇到不会的单词不要查单词(我觉得这个真的超级有用,因为在考研的时候翻译最多用时20分钟,一个句子最多4-5分钟)。听完老师的讲解,你会发现做翻译的顺序:划分句子结构-小句子--再连接成大句子--最后检查一下是否通顺。看完视频之后,自己把老师没有涉及到的句子按照步骤自己进行翻译,一天3个左右,不要过量。每天做完新句子之后再把以前讲的句子遮住答案,自己翻译,看看哪些有问题或者自己不理解。一直重复到12月初。

形式逻辑笔记-考试必备

1、逻辑:表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观察处理问题时特殊的理论、观点或方法 人类思维的规律、规则;研究思维形式和思维规律的学问(逻辑学)。 2、普通逻辑:传统的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人们认识现实时所 使用的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3、思维的逻辑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是思维的形式。反映在概念、判断、和推理中的特 定对象及其属性叫做思维的具体内容。思维内容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方 式或形式结构,叫做思维的逻辑形式。 概念 4、概念:反映特定事物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5、概念的内涵: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 6、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对象。 根据概念外延的大小分类 7、单独概念:是反映独一无二的对象的概念。外延为一 8、普遍概念:是反映一个以上对象的概念。外延过一 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为集合体分类 9、集合概念:外延为集合体。集合体由许多个体组成的统一整体,集合体所具有的属性, 只为该集合体所具有,而不必为这个集合体中的某一个体所具有。 10、非集合概念:外延为非集合体。 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属性分类 11、正概念:内涵具有某种属性。 12、负概念:内涵不具有某种属性 根据概念外延是否为零分类 13、实概念:外延为非零 14、虚概念:外延为零 15、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一个概念的外延愈大,则它的内涵愈少,一个概念的外延愈小,则它的内涵愈多。一个概念的内涵愈少,则它的外延愈少;一个概念的内涵愈多,则它的外延愈小。 16、概念的限制:是通过增加概念的内涵以缩小概念的外延来明确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是 缩小概念外延的方法,即由外延较大的概念过渡到外延较小的概念,限制

逻辑学

逻辑学 逻辑学的基本原理 同一律,排中律,矛盾律,充分理由律 原因 质料因,目的因,动力因,形式因 主要原因和工具原因 有效沟通的原则: 不要想当然的认为你的听众会领悟你没有直接表达的意思; 说完整句子; 不要将主观看法当作客观事实; 避免使用双重否定; 根据对象选择合适的语言; 避免使用模糊和多义的语言; 命题的定义:一个可以做出真假判断的语言表述。 真相有两种基本形态:本体真相和逻辑真相 逻辑上定义术语的过程分为两步: 第一步,要将定义的术语放在最相近的类别当中; 第二步,确定其与同类中其他事物不同的特性。 最有效的论证,其结论都是直言命题,清楚明确的告诉我们事物的真相是什么。一个普通命题成立要满足以下条件: (1)他所陈述的事物是真实的; (2)适用于整个类别 普通命题有两种形式: 全程命题和特称命题。 全称肯定命题,全称否定命题 单称命题和全称命题是对立的。 逻辑推理的具体表现形式是论证。论证的成败取决于其所包含的推理的好坏。每个论证都是由两个基本要素组成的---两个不同类型的命题:一个"前提"和一个"结论"。 复杂论证通常包含大量的前提,而且各前提之间往往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关系。最有效的论证总是试着得出做简单明了的结论。 逻辑指示词, 对于前提 有因为,既然,由于等 对于结论 有因此,所以,从而等 前提是论证的基础,正确的论证有赖于正确的前提。所以一个正确论证的第一步,就是要确认前提的正确性。 仅仅因为某些特征适用于整体的某个部分,就声称这些特征也必然适用于整体,这是明显的谬误。要避免以偏概全。 要对比任何两个事物,特别是庞大复杂的事物像历史事件之类,要谨记不能仅仅因为在比较时我们注意到了很多相似之处,就鲁莽地得出诸如“这两个事件很相似”之类的结论。问题的关键并不是相似特征的多少,起决定作用的是这些相似

自考普通逻辑学知识点及公式

自考普通逻辑学知识点及公式-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作者◆一剑钻神 一、判断(一) 是指所有的S是P; SEP是指所有的S不是P; SIP是指有的S是P; SOP是指有的S不是P。 与E是反对关系(不能同真,可以同假); I与O时下反对关系(不能同假,可以同真); A与O和E与I是矛盾关系(不能同假,已不能同真); A与I和E与O是差等关系 逻辑方阵 3.性质判断真值表: 全同真包含于真包含交叉全异A11000 E00001 I11110 O00111 A、E、I、O四种判断的真假情况列表

注:1代表“真”;0代表“假”(下同)。 4.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两部分组成。 普通逻辑所研究的思维是指抽象思维中的知性思维。 现代形式逻辑主要是指数理逻辑。 知觉是感觉的综合。 感性认识的基本特征是直接感受性。 人们平常提到逻辑学时,通常指的是形式逻辑。 在感性认识阶段,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的三种存在形式人别是感觉、知觉、表象。 在理性认识阶段,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的三种存在形式人别是概念、判断、推理。 5.概念是反映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概念有两个逻辑特征,他们是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内涵是指反映到概念中的对象中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 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对象,称为概念的外延。 从逻辑的角度讲,所谓明确概念,指的就是要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普通逻辑不去研究概念在具体内容上的关系,而是把概念作为思维形式,从内涵或外延方面来研究概念间的关系。 根据概念的外延大小,概念分为单独概念和普通概念。 根据概念反映的对象是否为集合体,概念分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根据概念所反映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概念分为正概念和负概念。 6.定义的规则 (1)定义项的外延和被定义项的外延应是相同的(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2)定义项中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括被定义项(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 (3)定义项中不得包括含混的概念和语词,不得用比喻。 7.划分的规则 (1)划分的各子项外延之和必须与母项的外延相等(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 (2)每次划分必须按照同一标准进行(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划分标准不同一”的逻辑错误)。 (3)划分的各子项应当互不相容(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子项相容”的逻辑错误)。 8. 判断的逻辑特征是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和有真假。 普通逻辑不研究判断的具体内容的真假,只研究判断在形式上的真假特征和真假关系。 性质判断就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它是由主项、谓项、联项和量项四部分组成。 性质判断的四种基本形式SAP、SEP、SIP、SOP。 判断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简单判断就是自身不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复合判断就是自身中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 9. 属于非传递的关系有:判断间的不等值关系、概念间的交叉关系 同时具有反对称性质和传递性质的有:概念间的真包含关系和概念间的真包含于关系。 同时具有对称性和传递性的是:概念间的全同关系和判断间的等值关系。 非传递关系的是:判断间的矛盾关系和判断间的交叉关系。

普通逻辑自考复习重点

1、逻辑包括两大类:形式逻辑和辨证逻辑,普通逻辑即传统的形式逻辑。 2、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3、思维分为三大类:抽象(逻辑)思维,形象(直感)思维,灵感(顿悟)思维,一般思维指抽象思维。 4、感觉是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在人脑中产生的关于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5、知觉是事物在人脑中的整体性的直接反映。 6、表象是在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一定概括性的感性形象。 7、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思维机构的基本组成要素。 8、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它是由概念组成的,同时,它又为推理提供了前提和结论。 9、思维有两个基本特征:概括性和间接性。 10、思维的逻辑形式指思维容各部分的联系方式或形式结构,也叫思维形式的结构。 11、普通逻辑的研究推理,正是要研究从不同的推理容中抽取出来的各种共同的逻辑形式。 12、思维的基本规律有四条: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 13、同一律要求:一个思想是什么,它就是什么,不能把不同的思想混为一谈。 16、充足理由律要求:断 定任何一个思想为 真,都必须拿出充分 的理由。 17、普通逻辑是撇开思维 的具体容来研究思 维的逻辑形式及其 基本规律的。 18、普通逻辑的工具性表 现在:它本身不能给 人们直接提供各种 具体的科学知识,但 是它能够为人们进 行正确思维,获取新 知识,表述论证思想, 提供必要的逻辑手 段和方法。 19、学习普通逻辑的意义: 1、有助于人们正确 认识事物,获取新知 识,2、有助于人们 准确地表达思想,严 格论证思想,3、有 助于人们识别、驳斥 谬误与诡辩,4、有 助于人们学习和掌 握其他各门科学知 识,5、有助于提高 人们的办事效率。 20、逻辑学有两千多年历 史,发源地为古代中 国、印度、希腊。古 希腊是逻辑学的主 要诞生地。17世纪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 斯.培根提出科学归 纳法,奠定了归纳逻 辑的基础,提出三表 法(存在和具有表、 差异表、程度表), 培根后,英国哲学家 约翰.穆勒继承并 发展了培根的归纳 逻辑,形成五种归纳 法(契合法、差异法、 契合差异并用法、共 变法、剩余法)史称 穆勒五法。17世纪 末,德国哲学家莱布 尼兹提出用数学方 法处理演绎逻辑、把 推理变成逻辑演算 的光辉思想,成为数 学逻辑(即现代形式 逻辑)的奠定人。 第二章:概念 1、概念是反映对象特有 属性或本质属性的 思维形式。 2、概念的形成过程是对 感性材料进行加工的 过程,一般是通过比 较、分析、综合、抽 象、概括等逻辑方法 完成的,最重要的是 抽象。 3、概念的作用:是思维 的起点,是人们进行 判断和推理的基本要 素,是思维形式的最 基本单位,由概念组 成判断,由判断组成 推理,没有概念,就 无法进行思维活动。 借助概念,人们可以 从本质上把同类对象 联系起来,把不同类 对象区分开来。 4、概念作为思维的最基 本单位,它的语言表 达形式是语词,语词 是概念的语言形式, 概念是语词的意思容。 5、概念与语词的区别:1、 概念是思维形式,语 词是语言形式,概念 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而语词并不是事物的 反映形式,只用来表 达概念,2、任何概念 都必须借助于语词来 表达,但不是所有语 词都能表达概念,3、 同一概念可以用不同 的语词来表达,4、同 一语词在不同的语境 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概 念。 6、任何反映对象及其特 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 概念都有两个逻辑特 征:涵和外延。 7、概念的涵:是反映在 概念中的对象的特有 属性或本质属性,通 常也叫概念的含义。 8、概念的外延:指具有 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 性或本质属性的对象, 通常称为概念的适用 对象。 9、概念涵外延的灵活性 指在不同的条件下, 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 和人们认识的深化, 概念的含义和适用对 象是可以变化的。 10、任何概念都是确定性 与灵活性的统一。 12、单独概念:是反映独 一无二的对象的概念。 13、普遍概念:是反映一 个以上对象的概念。 14、集合概念:反映集合 体的概念。 15、非集合概念:反映非 集合体的概念。 16、正概念:反映对象具 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17、负概念:反映对象不 具有某中属性的概念。 19、概念的涵和外延的反 变关系:外延越大、 涵越小,外延越小、 涵越多,涵越少、外 延越大,涵越多、外 延越小。这种反变关

语言学考研笔记整理(共16页)

语言学考研笔记整理 一、语言和语言学 1.语言的本质 (1)自然属性:语言从本质上来说是一套符号系统。 (2)社会属性: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3)心理属性:是人类进行思维的工具。 语言的自然属性从本质上来说是一套符号系统。 2.什么是符号?语言符号和其它符号的不同特点。 符号:用甲事物指代乙事物,甲即乙的符号。 语言符号的特点:①有声的;②成系统的;③分层次的装置,语音→音素→音节→语素→词;④音义结合是任意的,是约定俗成的(不可论证,无理据);⑤线条性:语言符号在输出时是一个接一个的,不能全盘端出。 语言符号与客观事物的关系。 3.语言最基本的社会功能:交际功能。 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 符号:是形式和内容(意义)的统一体。 (1)语言符号的形式:声音(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听觉可感知。 (2)语言符号的内容:意义(语义)是人们对现实现象的概括反映。 (99年填空) 4.语言符号的特点:①任意性和强制性;②线条性;③系统性。 人的语言和动物语言有何不同? 简要说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强制性。 答:①任意性:语言符号的音与义之间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它们的结合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表现:某种具体语言的音义结合关系;形成人类语言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原因。②强制性:符号的任意性知识是就创制符号时的情形说的。符号一旦进入交际,也就是某一语音形式与某一意义结合起来,表示某一特定的现实现象以后,它对使用它的社会成员来说就具有了强制性。任何人不能借口任意性而随意改变音义之间的结合关系。符号的音义结合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改变也要由社会来决定。

普通逻辑自考复习重点强烈推荐.docx

专业课件 1 1、逻辑包括两大类:形式逻辑和辨证逻辑,普通逻辑即传统的形式逻辑。 2、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3、思维分为三大类:抽象(逻辑)思维,形象(直感)思维,灵感(顿悟)思维,一般思维指抽象思维。 4、感觉是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在人脑中产生的关于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5、知觉是事物在人脑中的整体性的直接反映。 6、表象是在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一定概括性的感性形象。 7、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思维机构的基本组成要素。 8、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它是由概念组成的,同时,它又为推理提供了前提和结论。 9、思维有两个基本特征:概括性和间接性。 10、思维的逻辑形式指思维内容各部分的联系方式或形式结构,也叫思维形式的结构。 11、普通逻辑的研究推理,正是要研究从不同的推理内容中抽取出来的各种共同的逻辑形式。 12、思维的基本规律有四条: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 13、同一律要求:一个思想是什么,它就是什么,不能把不同的思想混为 一谈。 16、充足理由律要求:断 定任何一个思想为真,都必须拿出充分的理由。 17、普通逻辑是撇开思维 的具体内容来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的。 18、普通逻辑的工具性表 现在:它本身不能给人们直接提供各种具体的科学知识,但是它能够为人们进行正确思维,获取新知识,表述论证思想,提供必要的逻辑手段和方法。 19、学习普通逻辑的意义: 1、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获取新知识, 2、有助于人们准确地表达思想,严格论证思想, 3、有助于人们识别、驳斥谬误与诡辩, 4、有助于人们学习和掌握其他各门科学知识, 5、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办事效率。 20、逻辑学有两千多年历 史,发源地为古代中国、印度、希腊。古希腊是逻辑学的主要诞生地。17世纪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提出科学归纳法,奠定了归纳逻辑的基础,提出三表法(存在和具有表、差异表、程度表),培根后,英国哲学家约翰.穆勒继承 并发展了培根的归纳逻辑,形成五种归纳法(契合法、差异法、契合差异并用法、共 变法、剩余法)史称穆勒五法。17世纪末,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提出用数学方法处理演绎逻辑、把推理变成逻辑演算的光辉思想,成为数学逻辑(即现代形式逻辑)的奠定人。 第二章:概念 1、概念是反映对象特有 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2、概念的形成过程是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的过程,一般是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逻辑方法完成的,最重要的是抽象。 3、概念的作用:是思维的起点,是人们进行判断和推理的基本要素,是思维形式的最基本单位,由概念组成判断,由判断组成推理,没有概念,就无法进行思维活动。借助概念,人们可以从本质上把同类对象联系起来,把不同类对象区分开来。 4、概念作为思维的最基本单位,它的语言表达形式是语词,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意思内容。 5、概念与语词的区别:1、概念是思维形式,语词是语言形式,概念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而语词并不是事物的反映形式,只用来表达概念,2、任何概念都必须借助于语词来表达,但不是所有语词都能表达概念,3、同一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语词来表达,4、同一语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6、任何反映对象及其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概念都有两个逻辑特征:内涵和外延。 7、概念的内涵:是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通常也叫概念的含义。 8、概念的外延: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对象,通常称为概念的适用对象。 9、概念内涵外延的灵活性指在不同的条件下,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深化,概念的含义和适用对象是可以变化的。 10、任何概念都是确定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12、单独概念:是反映独一无二的对象的概念。 13、普遍概念:是反映一个以上对象的概念。 14、集合概念:反映集合体的概念。 15、非集合概念:反映非集合体的概念。 16、正概念: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17、负概念:反映对象不具有某中属性的概念。 19、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反变关系:外延越大、内涵越小,外延越小、内涵越多,内涵越少、外延越大,内涵越多、

2016年南开大学国际商务专硕考研·参考书目·招生目录·考研笔记·内部资料·复试分数线

2016年南开大学国际商务专硕考研·参考书目·招生目录·考 研笔记·内部资料·复试分数线 国际商务专业基 础《国际商务》查尔斯·希 尔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经济类联考综合能 力经济应用数学基础(一)微积分(第三版)赵树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经济应用数学基础(二)线性代数(第四版) 赵树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经济应用数学基础(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概率论 部分) 姚孟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逻辑学基础教程(第二版)(仅限上编普通逻辑)南开大学出版社 专业课的复习和应考有着与公共课不同的策略和技巧,虽然每个考生的专业不同,但是在总体上都有一个既定的规律可以探寻。以下就是针对考研专业课的一些十分重要的复习方法和技巧。 一、专业课考试的方法论对于报考本专业的考生来说,由于已经有了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和知识储备,相对会比较容易进入状态。但是,这类考生最容易产生轻敌的心理,因此也需要对该学科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做到知己知彼。 跨专业考研或者对考研所考科目较为陌生的同学,则应该快速建立起对这一学科的认知构架,第一轮下来能够把握该学科的宏观层面与整体构成,这对接下来具体而丰富地掌握各个部分、各个层面的知识具有全局和方向性的意义。做到这一点的好处是节约时间,尽快进入一个陌生领域并找到状态。很多初入陌生学科的同学会经常把注意力放在细枝末节上,往往是浪费了很多时间还未找到该学科的核心,同时缺乏对该学科的整体认识。 其实考研不一定要天天都埋头苦干或者从早到晚一直看书,关键的是复习效率。要在持之以恒的基础上有张有弛。具体复习时间则因人而异。一般来说,考生应该做到平均一周有

一天的放松时间。 四门课中,专业课(数学也属于专业课)占了300分,是考生考入名校的关键,这300分最能拉开层次。例如,专业课考试中,分值最低的一道名词解释一般也有4分或者更多,而其他专业课大题更是动辄十几分,甚至几十分,所以在时间分配上自然也应该适当地向专业课倾斜。根据我们的经验,专业课的复习应该以四轮复习为最佳,所以考生在备考的时候有必要结合下面的内容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第一轮复习:每年的2月—8月底这段时间是整个专业复习的黄金时间,因为在复习过程遇到不懂的难题可以尽早地寻求帮助得到解决。这半年的时间相对来说也是整个专业复习压力最小、最清闲的时段。考生不必要在这个时期就开始紧张。 很多考生认为这个时间开始复习有些过早,但是只有早准备才能在最后时刻不会因为时间不够而手忙脚乱。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来说,时间安排上更是应当尽早。完全可以超越这里提到的复习时间,例如从上一年的10月份就开始。一般来说,第一轮复习的重点就是熟悉专业课的基本理论知识,多看看教材和历年试题。只有自己有了阅读体验,才能真正有自己的想法,才能有那种很踏实的感觉。暑假期间,在准备公共课或者上辅导班的同时,继续学习专业课教材,扩大知识量。 复习的尺度上,主要是将专业课教材精读两遍以上,这里精读的速度不宜太快,否则会有遗漏,一般每天弄懂两到三个问题为宜。由于这段时间较长,考生完全可以把专业问题都吃透。事实上,一本专业课的书,并非所有的东西都能够作为考试内容,但是重要的内容则会不厌其烦地在不同年份的考卷中变换着面孔出现。所以,考生在第一遍精读的时候就需要把这些能够成为考题的东西挖掘出来,整理成问答的形式。 第二轮复习:每年的9月—12月中旬这个时段属于专业课的加固阶段。第一轮复习后总会有许多问题沉淀下来,这时最好能够一一解决,以防后患。对于考生来说,这4个月是专业知识急剧累积的阶段,也是最为繁忙劳累的时候。 在专业课复习上,这段时间应该主要看近年的学术期刊以及一些重要的学术专著,边看书边做读书笔记,并整理以前的听课笔记。一项这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因为复习的重点会往公共课上倾斜,专业课复习所占的时间也会缩短。此时需要注意本年度涉及所考专业的热点问题。 在复习的尺度上,应该逐渐抛开书本,将书本中的知识点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整理成精练的笔记。然后看自己的笔记并形成自己的东西,因为考试是需要用笔来表达的。所以,把第一次精读过后的那些重点问题用答卷的方式写一遍,效果是十分突出的。再根据本专业

自考普通逻辑学知识点及公式

作者◆一剑钻神 一、判断(一) 1.SAP是指所有的S是P;SEP是指所有的S不是P; SIP是指有的S是P; SOP是指有的S不是P。 2.A与E是反对关系(不能同真,可以同假); I与O时下反对关系(不能同假,可以同真); A与O和E与I是矛盾关系(不能同假,已不能同真); A与I和E与O是差等关系 逻辑方阵 全同真包含于真包含交叉全异 A 1 1 0 0 0 E 0 0 0 0 1 I 1 1 1 1 0 O 0 0 1 1 1 A、E、I、O四种判断的真假情况列表

注:1代表“真”;0代表“假”(下同)。 4.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两部分组成。 普通逻辑所研究的思维是指抽象思维中的知性思维。 现代形式逻辑主要是指数理逻辑。 知觉是感觉的综合。 感性认识的基本特征是直接感受性。 人们平常提到逻辑学时,通常指的是形式逻辑。 在感性认识阶段,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的三种存在形式人别是感觉、知觉、表象。 在理性认识阶段,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的三种存在形式人别是概念、判断、推理。 5.概念是反映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概念有两个逻辑特征,他们是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内涵是指反映到概念中的对象中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 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对象,称为概念的外延。 从逻辑的角度讲,所谓明确概念,指的就是要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普通逻辑不去研究概念在具体内容上的关系,而是把概念作为思维形式,从内涵或外延方面来研究概念间的关系。

根据概念的外延大小,概念分为单独概念和普通概念。 根据概念反映的对象是否为集合体,概念分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根据概念所反映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概念分为正概念和负概念。 6.定义的规则? (1)定义项的外延和被定义项的外延应是相同的(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2)定义项中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括被定义项(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 (3)定义项中不得包括含混的概念和语词,不得用比喻。 7.划分的规则? (1)划分的各子项外延之和必须与母项的外延相等(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 (2)每次划分必须按照同一标准进行(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划分标准不同一”的逻辑错误)。 (3)划分的各子项应当互不相容(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子项相容”的逻辑错误)。 8.判断的逻辑特征是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和有真假。 普通逻辑不研究判断的具体内容的真假,只研究判断在形式上的真假特征和真假关系。 性质判断就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它是由主项、谓项、联项和量项四部分组成。 性质判断的四种基本形式SAP、SEP、SIP、SOP。 判断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简单判断就是自身不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复合判断就是自身中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 9. 属于非传递的关系有:判断间的不等值关系、概念间的交叉关系 同时具有反对称性质和传递性质的有:概念间的真包含关系和概念间的真包含于关系。 同时具有对称性和传递性的是:概念间的全同关系和判断间的等值关系。 非传递关系的是:判断间的矛盾关系和判断间的交叉关系。 具有反对称性质的是:真包含关系和真包含于关系。 具有传递性质的关系的有:概念间的全同关系和判断间的矛盾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