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疾病名】黏多糖贮积症Ⅲ型

【疾病名】黏多糖贮积症Ⅲ型

【疾病名】黏多糖贮积症Ⅲ型
【疾病名】黏多糖贮积症Ⅲ型

小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病的诊断和治疗

小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病的诊断和治疗 遗传代谢病是因维持机体正常代谢所必需的某些由多肽和(或)蛋白组成的酶、受体、载体及膜泵生物合成发生遗传缺陷,即编码这类多肽(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而导致的疾病。又称遗传代谢异常或先天代谢缺陷。遗传代谢病就是有代谢功能缺陷的一类遗传病,多为单基因遗传病,包括代谢大分子类疾病:包括溶酶体贮积症(三十几种病)、线粒体病等等,代谢小分子类疾病: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等。遗传代谢病一部分病因由基因遗传导致,还有一部分是后天基因突变造成,发病期不仅仅是新生儿,覆盖全年龄阶段。1病因遗传代谢病致病原因定位在13q14.3,其发病机制迄今未名,现认为其基本代谢缺陷是肝脏不能正常合成血浆铜蓝蛋白,铜与铜蓝蛋白的结合力下降以致自胆汁中排出铜量减少。人铜蓝蛋白基因位于3q23—25,其基因突变与本病相关,目前发现6种移码突变导致编码蛋白功能障碍铜蓝蛋白无法与铜结合。铜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人体新陈代谢所需的许多重要的酶,如过氧化物歧化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酪氨基酶、赖氨酸氧化酶和铜蓝蛋白等,都需铜离子的参与合成。但机体内铜含量过多、高浓度的铜会使细胞受损和坏死,导致脏器功能损伤。其细胞毒性可能铜与蛋白质、核酸过多结合,或使各种膜的脂质氧化,或是产生了过多的氧自由基,破坏细胞的线粒体、溶酶体等。2临床表现神经系统异常、代谢性酸中毒和酮症、严重呕吐、肝脏肿大或肝功能不全、特殊气味、容貌怪异、皮肤和毛发异常、眼部异常、耳聋等,多数遗传代谢病伴有神经系统异常,在新生儿期发病者可表现为急性脑病,造成痴呆、脑瘫、甚至昏迷、死亡等严重并发症。1.尿液异常气味、酮体屡次阳性等提示有代谢缺陷病的可能性;尿液中的α-酮酸可用2,4-二硝基苯肼法(DNPH)测试,判断有无有机酸尿的可能。2.低血糖新生儿低血糖可以是由摄人食物中的某些成分所诱发,也可能是因为内在代谢缺陷而不能保持血糖水平,或者由于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当新生儿低血糖发生于进食以后、补给葡萄糖的效果不显;或伴有明显的重症酮中毒和其他代谢紊乱;或经常发作时,均提示遗传性代谢缺陷的可能性,应考虑以下情况:(1)内分泌缺乏如胰高糖素缺乏、多种垂体激素缺乏(垂体发育不全)、原发性肾上腺皮质或髓质功能减低等,内分泌过多如Beckwith-Wiedemann综合征、胰岛细胞增多症;(2)遗传性碳水化合物代谢缺陷如I型糖原累积病、果糖不耐症、半乳糖血症、糖原合成酶缺乏、果糖l,6-二磷酸酶缺乏;(3)遗传性氨基酸代谢缺陷如枫糖尿症、丙酸血症;甲基丙二酸血症、酪氨酸血症等。低血糖发生急骤者,临床呈现高音调哭闹、发绀、肌张力减低、体温不升、呼吸不规则、呕吐、惊厥、昏迷等症状;起病隐匿者则以反应差、嗜睡、拒食等为主。 3.高氨血症除新生儿败血症和肝炎等所引致的肝功能衰竭以外,新生儿期的高氨血症常常是遗传代谢病所造成,且起病大都急骤。患儿出生时正常而在喂食奶类数日后逐渐出现嗜睡、拒食、呕吐、肌力减退、呻吟呼吸、惊厥和昏迷,甚至死亡。有时可见到交替性肢体强直和不正常动作等。许多代谢缺陷可导致高氨血症,由尿素循环酶缺陷引起者常伴有轻度酸中毒;而由于支链氨基酸代谢紊乱引起的则伴中、重度代谢性酸中毒。3检查1.遗传代谢病的种类种类繁多,涉及到各种生化物质在体内的合成、代谢、转运和储存等方面的先天缺陷根据累及的生化物质,可分为以下几类:(1)大分子类①溶酶体贮积症主要包括:戈谢病、法布里病(Fabry病)、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球形细胞脑白质营养不良、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GM2黑蒙性痴呆(T ay-Sachs病)、Sanhoff病、尼曼-匹克病、糖原贮积症II 型(pompe)、岩藻糖苷贮积症、甘露糖苷贮积症、β-甘露糖苷增多症、天冬氨酰氨基葡糖尿症、MPSⅠ、MPSⅡ、MPSⅢA、MPSⅢB、MPSⅢC、MPSⅢD、MPSⅣA、MPSⅣB、MPSⅥ、MPSⅦ、MPSIX、MLⅡ及Ⅲ、NCL婴儿型、NCL晚期婴儿型、Farber病、唾液酸贮积症、Wolman病等等。②线粒体病主要包括:母系遗传Leigh综合征,线粒体肌病,多系统疾病:心肌病、进行性眼外肌麻痹、Leer遗传性视神经病、线粒体肌病、肌病、糖

黏多糖贮积症--德和堂代谢科疾病大全

疾病名:黏多糖贮积症 英文名:mucopolysaccharidosis 缩写:MPS 别名:mucopolysaccharide;mucopolysaccharide storage disease;黏多糖病;黏多糖增多症;粘多糖贮积病 ICD号:E76.3 分类:代谢科 概述:黏多糖贮积症(mucopolysaccharidosis,MPS)是一组溶酶体累积病,是由于溶酶体水解酶缺陷,造成酸性黏多糖(葡糖氨基聚糖)降解受阻,黏多糖在体内积聚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黏多糖是结缔组织间的主要成分,包括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硫酸皮肤素、硫酸类肝素和硫酸角质素,这些多糖都是直链杂多糖,可同时与一条蛋白质肽链结合,聚合成更大的分子。正常溶酶体中含有许多种糖苷酶,其中有10种参与葡糖氨基聚糖链的降解过程,它们中任何一种糖苷酶的缺陷都会造成葡糖氨基聚糖链分解障碍而在溶酶体内积聚,并自尿中排出。 黏多糖贮积症患者由于过多的黏多糖贮积于骨、软骨等组织或器官内,从而影响到这些组织或器官的正常发育,多余的黏多糖从尿中排出,发生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黏多糖贮积症属先天性或原发性代谢异常综合征。 根据尿糖中所含酸性黏多糖的种类,相关个别酶缺乏和活性低下的种类以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的不同,我们将黏多糖贮积症分为7大类型,每一型又分为2~4个亚型。其中黏多糖贮积症Ⅰ、Ⅳ型最为常见且较具特征性,而尤以Ⅰ型最典型,为黏多糖贮积症的原型。 流行病学:由于黏多糖增多症是一类非常罕见的疾病,目前尚缺乏有关本症患病率或发病率方面的确切资料。据估计,北美和欧洲各型黏多糖增多症的总发病率约为1∶2.5万。病因: 1.黏多糖贮积症Ⅰ型(Hurler综合征) 为带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是由于α-L-艾杜糖酶(α-L-iduronidase)缺乏所致,可分为3个亚型: (1)Hurler综合征:即MPSIH型。C D D C D D C D D C D D

关于基因治疗的几个问题

关于基因治疗的几个问题 1 基因治疗只能治疗遗传病吗? 人教版选修三介绍了两种遗传病的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遗传病从根本上进行治疗的唯一途径。实际上,人类的疾病除外伤以外,几乎都与基因有关,所以,除了遗传病,肿瘤、神经性疾病、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病、感染性疾病、眼病、糖尿病也是基因治疗的对象。比如,针对肿瘤的治疗办法:可将细胞因子基因导入抗肿瘤的免疫效应细胞中,提高局部的细胞因子浓度,使其抗肿瘤活性提高,从而更有效地激活肿瘤局部及周围的抗肿瘤免疫功能;通过向肿瘤细胞导入某种基因,以暴露其隐藏的特异抗原,再经免疫系统消灭;将来自病毒、细菌的自杀基因(胸苷激酶基因)导入肿瘤细胞,使其对一些核苷酸类似物高度敏感而死亡;通过基因药物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切断肿瘤生长所需营养,使肿瘤饥饿死亡等等。 2 基因治疗有基因替换吗? 基因治疗的策略主要有:①补充策略,即通过导入的基因成功表达出患者体内因基因缺陷不足的蛋白质。这就好比修路,路坏在何处不重要,也不去修复,而是另辟蹊径,重新修一条类似的公路替代。所谓条条大道通罗马,即不理会原来的缺陷基因,将人体正常基因添加到患者细胞内,发挥作用纠正和抵抗疾病的功能,如血友病基因治疗就是针对凝血因子缺陷,而补充外源的正常的凝血因子基因。②纠正策略,即纠正缺陷基因,进行定点修复,这是从根本上寻找出疾病之源,是最为理想的策略。好比路坏了,对出现故障的路面进行原位修复,使之恢复通行。对于基因治疗而言,就是导入正常基因置换体内缺陷基因或原位修补缺陷基因使之成为正常基因。不过这种方法虽然理想,但目前实施的条件还不成熟,因为难度很大。如镰刀型贫血,只能准确无误在体外纠正人红细胞β-珠蛋白基因第6密码子突变。③限制策略,即采用调控基因表达实现抑制某些有害基因的表达,来恢复人体正常的调控网络。④无中生有策略,即采用其他生物的基因或者开放人类本已经关闭的基因来治病。前者如肿瘤治疗中的自杀基因,后者如地中海贫血的基因治疗。 3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基因治疗临床试验成功了吗? 1990年9月14日,年仅4岁的女孩阿尚蒂接受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基因治疗临床试验。她患有一种严重的复合型免疫功能缺乏症,这是一类致命性遗传性疾病,凡是严重影响T淋巴细胞功能的基因缺陷都可能导致该病的产生。如果不加治疗,患者在1~2年必死无疑。尽管只能生活在无菌室里,大部分患儿还是免不了死神的威胁。因此,患有这种疾病的小孩被称为“泡泡婴儿”。不幸的阿尚蒂就是由于先天性基因缺陷缺乏腺苷脱氨酶而患此病,这种病因在此病中占1/4。由于该酶的缺陷,人体细胞内脱氧腺苷大量积累,导致T淋巴细胞的中毒死亡,免疫系统基本上被破坏。这种情况类似于艾滋病患者晚期,很容易感染死亡。整天生活在无菌室的小女孩,还必须依赖没完没了的外源腺苷脱氨酶的体外注射。可是,这种治疗效果很低,而且频繁的输注、昂贵的价格、潜在的病毒危害、免疫反应让阿尚蒂的生命看不到明天的希望。虽然,骨髓移植也是一种可能的治疗方案,但是没有配型合适的供体,而且危险性很大。 医生和科学家从阿尚蒂身上抽血,从中分离出少量的T淋巴细胞,在体外进行生长和扩增,通过一种改造的反转录病毒将正常的腺苷脱氨酶基因转移进去。虽然,这种方法并没有修复缺陷的基因,但是可以代偿性表达原来基因缺陷,使

2018年度国家罕见病目录一览表

2018年国家罕见病目录一览表 序号中文名称英文名称 1 21-羟化酶缺乏症21-Hydroxylase Deficiency 2 白化病Albinism 3 Alport综合征Alport Syndrome 4 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ngelman氏症候群(天使 5 Angelman Syndrome 综合征) 6 精氨酸酶缺乏症Arginase Deficiency 热纳综合征(窒息性胸腔失Asphyxiating Thoracic Dystrophy 7 养症)(Jeune Syndrome) 8 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Atypical 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 9 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 10 自身免疫性垂体炎Autoimmune Hypophysitis Autoimmune Insulin Receptopathy 11 自身免疫性胰岛素受体病 (Type B insulin resistance) 12 快酮硫解酶缺乏症Beta-ketothiolase Deficiency 13 生物素酶缺乏症Biotinidase Deficiency 14 心脏离子通道病Cardic Ion Channelopathies 15 原发性肉碱缺乏症Carnitine Deficiency 16 Castleman 病Castleman Disease 17 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Marie-Tooth Disease 18 瓜氨酸血症Citrullinemia 19 先天性肾上腺发育不良Congenital Adrenal Hypoplasia 先天性高胰岛素性低血糖 20 Congenital Hyperinsulinemic Hypoglycemia 血症

罕见病的定义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a4768125.html,/1-6-1.html 罕见病的定义 罕见疾病简称“罕见病”,又称“孤儿病”。顾名思义,罕见病是指患病率很低、 很少见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罕见病定义为患病人数占总人口的0.65?- 1?之间的疾病或病变,而各国(地区)对罕见病认定的标准上存在一定差异。美国 的罕见病定义是患病人数少于20万人(约占总人口的0.75?)的疾病;日本的罕见 病定义是患病人数少于5万人(约占总人口的0.4?)的疾病;澳大利亚的定义是患 病人数少于2000人(约占总人口的0.1?)的疾病;欧盟的罕见病定义是患病率低于 0.5?的疾病。各国对罕见病的不同定义,与其对罕见病药物研发的激励政策及对 罕见病诊疗费用的覆盖范围有关。 随着现代医学和生物学的发展,已能识别越来越多的罕见病。然而,由于不同人 种的遗传背景、生活习惯及环境的不同,人群中疾病的发生率也可能不同。所以, 在一个人种中被认为是罕见病的疾病,在另外人种中可能不属于该类疾病的定义范围。同时,随着人群患病率的变化,某种疾病是否属于罕见病的范围也会发生改 变。例如,艾滋病在流行初期,由于发病率极低应归属于罕见病,但随着人群患病 率的增加,该病在多数国家已不属于罕见病定义的范围。 中国专家对罕见病的共识:成人患病率低于五十万分之一,新生儿中发病率低于 万分之一的遗传病可定为罕见遗传病。(出自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11年3月第6卷 第2期) 二、罕见性遗传病 多数罕见病是慢性严重性疾病,通常会危及生命。约有80%的罕见病是由遗传缺陷引起,因此罕见病一般是指“罕见性遗传病”。国际上已发现5000多种罕见病,大约占人类疾病种类的10%。约有50%的罕见病在出生时或者儿童期即可发病,病情常进展迅速,死亡率很高,给患者家庭造成的痛苦巨大。 除了其发病率极低以外,罕见性遗传病的发生、发展、遗传规律、诊断方法等与一般的遗传病均无大的差异。但是,由于它的罕见性,一般综合医院的医生通常不容易认识、诊断出遗传性罕见病。由于常有不同系统的临床表现,根据出现各系统症状的先后顺序,罕见病患者常分别到儿科、血液科、神经科、骨科等不同的科室就诊。因此,当临床医生遇到一些不能用常见病来解释的“怪病”,应该怀疑到是否有罕见病的可能,并应及时召集相关科室的医师联合会诊,以尽早做出明确诊断。 像罕见病常被称为“孤儿病”一样,治疗罕见病的药物常被称为“孤儿药”。长期以来,绝大多数制药企业考虑到罕见病药物的市场需求量小、研发费用昂贵、在未来的销售中可能无法收回研发成本等因素,不愿进行对其开发。直到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并在美国、欧盟等国的孤儿药相关法律的保障下,国际上才研制出少数罕见病的

粘多糖病

粘多糖病 编辑 因蛋白聚糖降解酶先天性缺陷所引起的蛋白聚糖分解代谢障碍。其特征是过多的寡聚糖堆积与排泄。粘多糖病I(H)型患者面容丑陋,形似中国古建筑屋檐下天沟(承霤)上的怪物,故也有承霤病之称。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多见于近亲结婚者的后代,多有家族史。无特效治疗,只有对症和支持疗法。因酶缺陷的类型不同,预后不一。一般情况下,患儿多于出生1年后发病,10岁左右死亡,但有的病人可存活到50多岁。 西医学名粘多糖病 主要症状患者面容丑陋 主要病因蛋白聚糖降解酶先天性缺陷 多发群体近亲结婚者的后代 传染性无传染性 治疗方案骨髓移植 遗传方式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目录 1简介 2疾病概述 3疾病描述 4症状体征 5病理生理 6诊断检查 ?简介 ?粘多糖病I型 ?粘多糖病Ⅱ型 ?粘多糖病Ⅲ型 ?粘多糖病Ⅳ型 ?粘多糖病Ⅵ型 ?粘多糖病Ⅶ型 ?粘多糖病Ⅷ型 ?粘多糖病边缘性疾病 7治疗方案 8疾病预防 1简介 编辑 一组少见的先天性遗传疾病主要因降解粘多糖(现称糖氨聚糖)所需的溶酶体水解酶的缺陷,致使组织内有大量粘多糖蓄积,造成骨骼发育障碍、肝脾肿大、智力迟钝和尿中粘多糖类排出增多。粘多糖病I(H)型患者面容丑陋,形似中国古建筑屋檐下天沟(承)上的怪物,故也有承病之称。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多见于近 粘多糖病 亲结婚者的后代,多有家族史。无特效治疗,只有对症和支持疗法。因酶缺陷的类型不同,预后不一。一般情况下,患儿多于出生1年后发病,10岁左右死亡,但有的病人可存活到50多岁。

粘多糖即氨基多糖,属直链多糖,多由氨基己糖与糖醛酸组成二糖单位,重复连接呈长链。粘多糖中含有糖醛酸及硫酸基团,故呈酸性。结缔组织中常见的粘多糖有透明质酸、软骨素、硫酸皮肤素、肝素及硫酸角质素等。正常情况下,粘多糖与蛋白质牢固结合,是结缔组织中的非纤维成分,广泛地分布于软骨、角膜、血管壁和皮下组织。在体内粘多糖靠溶酶体中多种酶的催化而降解,任何一种核苷酶及磷酸酯酶的先天性缺陷都可影响某种粘多糖的分解,使粘多糖在溶酶体内积聚。肝、脾、软骨、骨、心肌及神经组织内粘多糖大量堆积后,这些器官便发生营养障碍和功能异常。由于粘多糖降解过程中缺陷的酶不同,器官组织中沉积的粘多糖种类亦不同,临床表现亦异。粘多糖病可分为7型,各型间有一定差别。 本病大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在患者及其杂合子亲属的成纤维细胞培养中,可发现粘多糖增多。用羊水细胞培养也可作出产前诊断。 2疾病概述 编辑 粘多糖沉积病是由于细胞溶酶体酸性水解酶先天性缺陷所致。主要表现为严重的骨骼畸型、肝脾肿大,智力障碍以及其它畸形。粘多糖沉积病产前诊断以测定培养羊水细胞内特异的酶活力最为可靠。两种较简单的实用的方法是甲苯胺蓝定性及糖醛酸法半定量测定。 常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有溶酶体贮积症,如糖原贮积症、脂质贮积症、粘多糖贮积症;合成酶的缺陷如血γ球蛋白缺乏症、白化病;苯丙酮尿症、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及半乳糖血症等。 1、粘多糖贮积症I型又称Hurler综合征。溶酶体a-L-艾杜糖醛酸酶缺乏。 2、粘多糖贮积症II型又称Hunter综合征。艾杜糖醛酸硫酸酯酶缺乏。 3疾病描述 编辑 粘多糖病(MPS)是由于溶酶体中某些酶的缺乏使不同的酸性粘多糖不能完全降解,在各种组织内沉积而引起的不完全相等的一组疾病。多以骨骼的病变为主,还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肝、脾、关节、计件、皮肤等。粘多糖实名为氨基葡聚糖,是骨基质和结缔组织细胞的主要成分,它是由糖醛酸和N—乙酰己糖胺或其硫酸酯组成的双糖单位的重复序列大分子,是多阴离子多聚体的糖胺多糖,其中的主要成分有硫酸皮肤素(DS)硫酸类肝素(HS),流散角质素(KS),硫酸软骨素(CS)和透明质酸(HA)等。这些多糖的降必须在溶酶体中进行,目前已知有10种溶酶体糖苷酶、硫酸酯酶和乙酰转移酶参与其降解过程,任何一种酶缺陷会造成氨基葡萄糖链的分解障碍面积聚体内并自尿中排出。根据临床表现和酶缺陷,MPS可分为Ⅰ—Ⅶ等6型,其中V型已改称为IH/S型,每型又有若干亚型。以I型为的见,临床表现亦最典型。除Ⅱ型为X—连锁隐性遗传外,其余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4症状体征 编辑 病变多以骨骼的病变为主,还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肝、脾、关节、肌腱、皮肤等。 5病理生理 编辑 粘多糖实名为氨基葡聚糖,是骨基质和结缔组织细胞的主要成分,它是由糖醛酸和N—乙酰

2012年蛋白和抗体类药物销售额一览

2012年蛋白和抗体类药物销售额一览 1.TNF抗体 2012年销售额:266.8亿美元;2011年销售额:240.4亿美元 适应症:类风湿性关节炎 (1)阿达木单抗(adalimumab):Humira,TNFα-单抗,Abbott/Eisai,2012年销售额95.34亿美元 (2)依那西普(etanercept):Enbrel,TNF-单抗,Amgen/Pfizer/Takeda,2012年销售额84.06亿美元 (3)英利昔单抗(infliximab):Remicade,TNF-单抗, Centocor/Merck/Mitsubishi Tanabe,2012年销售额74.68亿美元 (4)戈利木单抗(golimumab):Simponi,TNFα-单抗, Merck/Centocor/Mitsubishi Tanabe,2012年销售额6.54亿美元 (5)赛妥珠单抗(certolizumab pegol):Cimzia,TNFα-单抗,UCB Pharma,2012年销售额6.13亿美元 2.癌症抗体 2012年销售额:237.4亿美元;2011年销售额:213.8亿美元 适应症:淋巴瘤、乳腺癌、结直肠癌、肺癌、白血病 (1)利妥昔单抗(rituximab):Rituxan/MabThera,CD20-单抗,Genentech,非霍奇金淋巴瘤,2012年销售额71.43亿美元 (2)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Herceptin,HER2-单抗,Genentech,HER2阳性乳腺癌,2012年销售额62.72亿美元 (3)贝伐单抗(bevacizumab):Avastin,VEGF-单抗,Genentech,直结肠癌、非小细胞肺癌,2012年销售额61.39亿美元 (4)西妥昔单抗(cetuximab):Erbitux,EGFR-单抗,Eli Lilly/Bristol-Myers Squibb/Merck Serono,直结肠癌,2012年销售额18.74亿美元 (5)地诺单抗(denosumab):Xgeva,RANKL-单抗,Amgen/Daiichi Sankyo,预防实体瘤相关骨折,2012年销售额7.48亿美元 (6)易普利单抗(ipilimumab):Yervoy,CD152-单抗,Bristol-Myers Squibb,黑色素瘤,2012年销售额7.48亿美元 (7)帕尼单抗(panitumumab):Vectibix,EGFR-单抗,Takeda/Amgen,直结肠癌,2012年销售额5.47亿美元 (8)SGN-35(brentuximab vedotin):Adcetris,CD30-抗体偶联药物,Seattle Genetics/Takeda,霍奇金淋巴瘤,2012年销售额1.38亿美元 (9)奥法木单抗(ofatumumab):Arzerra,CD20-单抗,GlaxoSmithKline/Genmab,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12年销售额0.93亿美元 (10)帕妥珠单抗(pertuzumab):Perjeta,HER2-单抗,Genentech,HER2阳性乳腺癌,2012年销售额0.60亿美元 (11)替伊莫单抗(ibritumomab tiuxetan):Zevalin,CD20-单抗,非霍奇金淋巴瘤,2012年销售额0.37亿美元

华大基因遗传咨询认证习题

第二门:人类遗传学原理 1.通常情况下,X-连锁隐性遗传病女性发病率很低,在哪种特殊情况下可以引起女性发病? A.Lyon化 - 正确 B.多倍体 C.女性年纪大 D.近亲结婚 Lyon 假说:X染色体失活假说 1)两条X染色体中只有一条在遗传上是有活性的,其结果是X连锁基因得到了剂量补偿,保证雌雄个体具有相同的有 效基因产物。 2)失活是随机的,发生在胚胎发育早期,某一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一旦失活,这个细胞的所有后代细胞中的该条X 染色体均处于失活状态 3)杂合体雌性在伴性基因的作用上是嵌合体,即某些细胞中来自父方的伴性基因表达,某些细胞中来自母方的伴 性基因表达,这两类细胞镶嵌存在。 2.杂合子(Aa)在不同条件下,可以表现为显性,即表达出相应的表型;也可以表现为隐性,即不表达出相应的性状。这种情况叫做: A.延迟显性 B.共显性 C.不规则显性 - 正确 D.不完全显性 3.Prader –Willi 综合征,PWS和Angelman综合症的分子缺陷类别不包括以下哪项A.重组 - 正确 B.缺失 C.单亲二体 D.印记突变 天使综合症的病因是是由基因缺陷引起,是15号染色体q11-q13缺失所致。本病由母系单基因遗传缺陷所致。由于来自母亲的第15号染色体印迹基因区15q部份缺陷,或同时拥有两条来自父亲的带有此缺陷的第15号染色体。相反,若基因缺陷来自父亲,或同时拥有两条来自母亲的基因缺陷,则会造成普瑞德威利综合症(Prader-Willi syndrome ) 4.以下哪个不是X连锁的遗传病? A.地中海贫血 - 正确(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 C.血友病 D.脱色性色素失调症 5.线粒体基因的特点不包括以下哪点? A.位于细胞浆内 B.环状双链DNA(裸露的DNA双链分子) C.有自身独特的密码子 D.46条染色体 - 正确 判断题 1.生殖腺嵌合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错 错,生殖腺嵌合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

儿童遗传代谢病诊断治疗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5题,共计100分) 1.以下关于苯丙酮尿症的实验室检查,描述有误的是(20分)答案不确定 A、常用的检查有血浆游离氨基酸分析和尿有机酸分析 B、酶学诊断:二氢蝶呤还原酶缺乏时该酶活性明显升高 C、DNA分析:苯丙氨酸羟化酶、6-丙酮酰四氢喋呤合成酶、二氢喋呤生物还原酶等进行基因诊断 D、尿喋呤图谱分析:用于四氢生物喋呤缺乏症的诊断;高压液相分析尿液中新蝶呤明显增加、生物蝶呤减少 E、苯丙氨酸浓度测定:正常值<120μmol/L(2mg/dl) 2.以下关于高苯丙氨酸血症治疗,有误的是(20分)答案不确定 A、患儿采用高苯丙氨酸配方奶 B、由于每个患儿对苯丙氨酸耐受量不同,需要定期测定苯丙氨酸浓度调整食谱,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至少持续到青春期 C、成年患者在妊娠前重新开始饮食控制血苯丙氨酸浓度120~360μmol/L直至分娩 D、家族史的夫妻可进行DNA分析,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基因诊断 E、PKU:一旦确诊立即治疗,治疗目标:维持血苯丙氨酸浓度在120~360μmol/L较为理想 3.以下关于苯丙酮尿症的概念,描述有误的是(20分)答案不确定 A、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PKU是苯丙氨酸羧化酶基因突变导致酶活性降低,苯丙氨酸及其代谢产物在体内蓄积导致疾病 C、PKU是氨基酸代谢障碍中较常见的一种 D、PKU临床表现为智力发育落后,皮肤、毛发色素浅淡,鼠尿臭味 E、我国PKU的患病率约为1:10000 4.以下关于不同年龄血苯丙氨酸理想控制范围,有误的是(20分)答案不确定 A、0~3岁:120~240 B、3~9岁:180~360 C、9~12岁:180~480 D、12~16岁:180~600 E、>16岁:600~900 5.以下关于苯丙酮尿症的临床表现,描述有误的是(20分)答案不确定 A、临床上将所有血苯丙氨酸>120μmol/L称为高苯丙氨酸血症 B、从病因上将高苯丙氨酸血症分二大类: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和PAH的辅酶-四氢生物蝶呤缺乏两类 C、高苯丙氨酸血症治疗方法相同 D、四氢生物蝶呤相关酶缺乏,症状更重 E、新生儿期:出生时正常,大部分无异常表现 一、单项选择题(共5题,共计100分)

常见遗传病列表

遗传病遗传方式 多指(趾)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并指(趾)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蜘蛛指(趾)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短指(趾)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缺指(趾)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先天性颅骨畸形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下颌-面骨发育异常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颅锁骨发育不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软骨发育不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多发性骨骺发育不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成骨不全Ⅱ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石骨症严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轻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X连锁隐性遗传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先天性肌强直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家族性周期性麻痹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进行性骨化性肌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支气管软化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气管-支气管巨大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不动纤毛综合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肺泡性蛋白沉着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肺囊性纤维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弯刀综合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家族性气发性气胸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多发性家族**肉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色素沉着肠道息肉综合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遗传性慢性再发性胰腺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先天性心脏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法洛四连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先天性颅骨畸形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先天性肺动脉瘘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家族性二尖瓣脱垂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心-手综合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高脂蛋白血症Ⅰ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黏多糖贮积症Ⅱ型的诊断与产前诊断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黏多糖贮积症Ⅱ型的诊断与产前诊断 作者:张为民, 施惠平, 李贝特, 赵时敏, 戚庆炜, 孙念怙, 黄尚志, ZHANG Wei-min,SHI Hui-ping, LI Bei-te, ZHAO Shi-min, QI Qing-wei, SUN Nian-hu, HUANG Shang-zhi 作者单位:张为民,施惠平,李贝特,黄尚志,ZHANG Wei-min,SHI Hui-ping,LI Bei-te,HUANG Shang-zhi(100005,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遗传 学系), 赵时敏,ZHAO Shi-min(100005,北京,北京协和医院儿科), 戚庆炜,孙念怙,QI Qing-wei,SUN Nian-hu(100005,北京,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 刊名: 中华儿科杂志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PEDIATRICS 年,卷(期):2006,44(9) 被引用次数:8次 参考文献(8条) 1.Neufleld EF;Muenzer E The mucopolysaccharidoses 2001 2.Voznyi YV;Keulemans JLM;van Diggelen OP A Fluorimetric enzyme assay for the diagnosis of MPS Ⅱ(Hunter disease)[外文期刊] 2001(6) 3.Keulemans JLM;Sinigerska I;Garritsen VH Prenatal diagnosis of the Hunter syndrome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a new fluorimetric enzyme assay[外文期刊] 2002 4.方福德;周吕;丁濂现代医学实验技巧全书 1995 5.Lowry OH;Rosebrough NJ;Farr AL Protein measurement with the Folin phenol reagent 1951 6.Cooper A;Thomley M;Wraith JE First-trimester diagnosis of Hunter syndrome:very low iduronate sulphatase activity in chorionic villi from a heterozygous female fetus[外文期刊] 1991(11) 7.Lombardo A;Goi G;Pistolesi E Behavior of several enzyme of lysosomal origin in human plasma during pregnancy[外文期刊] 1984 8.Zlotogora J;Bach G Hunter syndrome:Prenatal diagnosis in matenal serum 1986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戚庆炜.向阳.黄尚志.边旭明.郝娜.吕珂.谭莉.张为民.周京.孙念怙早孕期经腹绒毛取材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华妇产科杂志2006,41(9) 2.郝娜.许和.戚庆炜.王凤云.孙念怙平皿盖玻片羊水细胞培养法[期刊论文]-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2,5(3) 3.窦薇.彭超.郑俊克.顾学范.DOU Wei.PENG Chao.ZHENG Jun-Ke.GU Xue-Fan粘多糖贮积症Ⅱ型患者IDS基因的 2个新突变[期刊论文]-遗传2007,29(1) 4.张为民.施惠平.孟岩.李贝特.邱正庆.刘俊涛.ZHANG Wei-min.SHI Hui-ping.MENG Yan.LI Bei-te.QIU Zheng-qing.LIU Jun-tao黏多糖贮积症Ⅲ型的鉴别诊断与产前诊断[期刊论文]-中华儿科杂志2008,46(6) 5.郝娜.戚庆炜.周京.蔡学泳.孙念怙.向阳早孕期绒毛细胞培养和染色体制备方法的应用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22(11) 6.李晶.顾学范.LI Jing.GU Xue-fan黏多糖贮积症Ⅱ型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国际儿科学杂志 2010,37(1) 7.戚庆炜.孙念怙孕妇外周血中胎儿细胞的分离、纯化及在无创性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华妇产科杂志1998(8) 8.窦薇.彭超.郑俊克.顾学范.DOU Wei.PENG Chao.ZHENG Jun-ke.GU Xue-fan粘多糖贮积症Ⅰ型IDUA基因的一个新突变[期刊论文]-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07,24(2) 9.陈静.江华.董璐.王耀平.罗长缨.周敏.张为民.黄尚志.顾学范.邱文娟.张惠文.顾龙君.CHEN Jing.JIANG Hua.

小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病的诊断和治疗

小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病的诊断和治疗遗传代谢病是因维持机体正常代谢所必需的某些由多肽和(或)蛋白组成的酶、受体、载体及膜泵生物合成发生遗传缺陷,即编码这类多肽(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而导致的疾病。又称遗传代谢异常或先天代谢缺陷。遗传代谢病就是有代谢功能缺陷的一类遗传病,多为单基因遗传病,包括代谢大分子类疾病:包括溶酶体贮积症(三十几种病)、线粒体病等等,代谢小分子类疾病: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等。遗传代谢病一部分病因由基因遗传导致,还有一部分是后天基因突变造成,发病期不仅仅是新生儿,覆盖全年龄阶段。1病因遗传代谢病致病原因定位在13q14.3,其发病机制迄今未名,现认为其基本代谢缺陷是肝脏不能正常合成血浆铜蓝蛋白,铜与铜蓝蛋白的结合力下降以致自胆汁中排出铜量减少。人铜蓝蛋白基因位于3q23—25,其基因突变与本病相关,目前发现6种移码突变导致编码蛋白功能障碍铜蓝蛋白无法与铜结合。铜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人体新陈代谢所需的许多重要的酶,如过氧化物歧化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酪氨基酶、赖氨酸氧化酶和铜蓝蛋白等,都需铜离子的参与合成。但机体内铜含量过多、高浓度的铜会使细胞受损和坏死,导致脏器功能损伤。其细胞毒性可能铜与蛋白质、核酸过多结合,或使各种膜的脂质氧化,或是产生了过多的氧自由基,破坏细胞的线粒体、溶酶体等。2临床表现神经系统异常、代谢性酸中毒和酮症、严重呕吐、肝脏肿大或肝功能不全、特殊气味、容貌怪异、皮肤和毛发异常、眼部异常、耳聋等,多数遗传代谢病伴有神经系统异常,在新生儿期发病者可表现为急性脑病,造成痴呆、脑瘫、甚至昏迷、死亡等严重并发症。1.尿液异常气味、酮体屡次阳性等提示有代谢缺陷病的可能性;尿液中的α-酮酸可用2,4-二硝基苯肼法(DNPH)测试,判断有无有机酸尿的可能。2.低血糖新生儿低血糖可以是由摄人食物中的某些成分所诱发,也可能是因为内在代谢缺陷而不能保持血糖水平,或者由于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当新生儿低血糖发生于进食以后、补给葡萄糖的效果不显;或伴有明显的重症酮中毒和其他代谢紊乱;或经常发作时,均提示遗传性代谢缺陷的可能性,应考虑以下情况:(1)内分泌缺乏如胰高糖素缺乏、多种垂体激素缺乏(垂体发育不全)、原发性肾上腺皮质或髓质功能减低等,内分泌过多如Beckwith-Wiedemann综合征、胰岛细胞增多症;(2)遗传性碳水化合物代谢缺陷如I型糖原累积病、果糖不耐症、半乳糖血症、糖原合成酶缺乏、果糖l,6-二磷酸酶缺乏;(3)遗传性氨基酸代谢缺陷如枫糖尿症、丙酸血症;甲基丙二酸血症、酪氨酸血症等。低血糖发生急骤者,临床呈现高音调哭闹、发绀、肌张力减低、体温不升、呼吸不规则、呕吐、惊厥、昏迷等症状;起病隐匿者则以反应差、嗜睡、拒食等为主。3.高氨血症除新生儿败血症和肝炎等所引致的肝功能衰竭以外,新生儿期的高氨血症常常是遗传代谢病所造成,且起病大都急骤。患儿出生时正常而在喂食奶类数日后逐渐出现嗜睡、拒食、呕吐、肌力减退、呻吟呼吸、惊厥和昏迷,甚至死亡。有时可见到交替性肢体强直和不正常动作等。许多代谢缺陷可导致高氨血症,由尿素循环酶缺陷引起者常伴有轻度酸中毒;而由于支链氨基酸代谢紊乱引起的则伴中、重度代谢性酸中毒。3检查1.遗传代谢病的种类种类繁多,涉及到各种生化物质在体内的合成、代谢、转运和储存等方面的先天缺陷根据累及的生化物质,可分为以下几类:(1)大分子类①溶酶体贮积症主要包括:戈谢病、法布里病(Fabry病)、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球形细胞脑白质营养不良、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GM2黑蒙性痴呆(Tay-Sachs病)、Sanhoff病、尼曼-匹克病、糖原贮积症II型(pompe)、岩藻糖苷贮积症、甘露糖苷贮积症、β-甘露糖苷增多症、天冬氨酰氨基葡糖尿症、MPSⅠ、MPSⅡ、MPSⅢA、MPSⅢB、MPSⅢC、MPSⅢD、MPSⅣA、MPSⅣB、MPSⅥ、MPSⅦ、MPSIX、MLⅡ及Ⅲ、NCL婴儿型、NCL晚期婴儿型、Farber病、唾液酸贮积症、Wolman病等等。②线粒体病主要包括:母系遗传Leigh 综合征,线粒体肌病,多系统疾病:心肌病、进行性眼外肌麻痹、Leer遗传性视神经病、线粒体肌病、肌病、糖尿病和耳聋、共济失调舞蹈病、细胞外基质慢性游走性红斑、进行性眼外肌麻痹、铁粒幼细胞贫血、MERRF-线粒体肌病、肌阵挛(癫痫)、线粒体脑肌病、MERRF、线粒体肌病、共济失调并发色素性视网膜炎、家族性双侧纹状体坏死、共济失调并发色素性视网膜炎、家族性双侧纹状体坏死、骨骼肌溶解症、婴儿猝死综合征。(2)小分子类①糖代谢缺陷半乳糖血症、果糖不耐症、糖原累积病、蔗糖和异麦芽糖不耐症、乳酸及丙酮酸酸中毒等。②氨基酸代谢缺陷苯丙酮尿症、酪

伴性遗传--题型总结(附答案)--超级好用

伴性遗传与遗系谱图 一.遗传系谱图解法: 1.确定是否伴Y遗传:基因只在Y染色体上,没有显隐性之分,患者全为男性,具有世代连续性,女性都正常。若患者男女都有,则不是伴Y遗传。再进行以下判定。 2.确定系谱中的遗传病是显性还是隐性遗传。 双亲正常,其子代中有患者,一定是隐性遗传病。 双亲患病,其子代中有正常者,一定是显性遗传病。 3.确定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X的遗传: 在已确定隐性遗传中: 若有父亲正常,女儿患病;或者母亲患病,儿子正常,一定是常染色体遗传。 在已确定显性遗传中: 若有父亲患病,女儿正常;或者母亲正常,儿子患病,一定是常染色体遗传。 人类遗传病判定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 隐性遗传看女病,父子无病非伴性。 显性遗传看男病,母女无病非伴性。 4.若无明显特征只能做可能性判定: 在系谱中若该病代代相传:显性可能性大。 若患者男女各半,性状表现无明显的性别差异,常染色体的可能性大; 若患者女多男少,性状表现有性别差异,X染色体可能性大。 在系谱中若该病隔代相传,隐性可能性大: 若患者男女各半,性状的表现无明显的性别差异,常染色体的可能性大; 若患者男多女少,性状表现有性别差异,X染色体的可能性大。

二、判一判 结论:该病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病。 结论:初步认定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结论:初步认定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三、专题练习 题型一:遗传系谱图 1、遗传工作者在进行遗传病调查时发现了一个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系谱如下图所示,请回 答下列回答(所有概率用分数表示)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 (2)乙病的遗传方式不可能是▲。 (3)如果II-4、II-6不携带致病基因.按照甲、乙两种遗传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请计算: ①双胞胎(IV-1与IV-2)同时患有甲种遗传病的概率是▲。高考资源网 ②双胞胎中男孩(IV-I)同时患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女孩(IV-2)同时患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 慨率是▲。 【答案】 (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伴X显性遗传 (3)1/1296 1/36 0 2、下图为甲种遗传病(基因为A、a)和乙种遗传病(基因为B、b)的家系图。其中一种遗传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另一种位于X染色体上。请回答以下问题(概率用分数表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