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功能目的论在旅游汉英翻译中的应用及其缺陷

功能目的论在旅游汉英翻译中的应用及其缺陷

功能目的论在旅游汉英翻译中的应用及其缺陷
功能目的论在旅游汉英翻译中的应用及其缺陷

功能目的论在旅游汉英翻译中的应用及其缺陷

【摘要】纵观西方翻译理论30年来研究的发展,可谓学派林立,内容丰富多彩。其理论研究“实现了从语言学向文学、又向文化、乃至最后向国际政治学的转向,相应地,翻译研究的趋势经历了从原文转向译文、从规定性转向描写性,译文地位从低于原文经过等于原文一直到比原文更重要,译者的地位从低于作者到被认为在翻译活动中起决定作用等一系列转变。”(潘文国,2002)其中功能翻译理论为翻译提供了有效的方法,翻译时需要考虑读者和客户的需求。旅游翻译旨在传达信息,传播文化。本文研究功能目的论在旅游汉英翻译中的应用及其缺陷,希望能够寻求更佳的翻译效果。

【关键词】功能目的论;旅游英语;翻译;应用;缺陷

一、功能目的论简介

功能目的论是德国翻译功能派理论的一个分支,经历了四个主要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凯瑟林娜·赖斯(Kantharina Reiss)

在《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一书中首次提出功能分类翻译批评理论,也就是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她认为翻译批评的新模式是“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特殊目的”。

第二阶段:赖斯的学生,汉斯·威密尔(Hans Vermeer)

汉斯创立了功能派的奠基理论:翻译的目的论Skopos Theory。他提出翻译活动的第一准则是文本目的。

第三阶段:贾斯塔·赫兹·曼塔利(Justa Holz Mantari)

她强调翻译过程的行为、参与者的角色和翻译过程发生的环境三个方面,提出翻译行为理论,即Theory of Translation Action。她指出翻译行为是为实现信息的跨文化、跨语言转换而设计的信息传递过程。

第四阶段: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

他提出功能加忠诚理论,Function Plus Loyalty,要求译者在翻译行为中对翻译过程中的参与者负责,竭力协调好各方关系。

二、功能目的论在旅游汉英翻译中的应用

1.功能分类

浅析汉英翻译中中式英语的现象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从劳伦斯及其作品《儿子与情人》看恋母情结 《飘》与《倾城之恋》中的女性形象对比研究 Angel’s Face, Devil’s Heart—The Degeneration of Dorian Gray in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针对基础与学习自觉性较低班级的课堂管理 《贵妇画像》主题和写作艺术特征 运用超验主义解读《小妇人》中的女性形象 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从餐桌礼仪看中美饮食文化差异 教师在农村初中英语游戏教学中的角色分析--以某中学为例 极权主义下人性的扭曲——用福柯的空间理论解读乔治·奥威尔的《》 从《时时刻刻》看三种不同身份的女性与现实的抗争 《黑暗之心》的人性探究 论《儿子与情人》中的恋母情结 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游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An Analysis of Bernard Shaw’s Pygmal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personal Function 《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中麦康伯个性转变之分析 英汉视觉动词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广播英语的语言学分析 《最蓝的眼睛》中美国黑人小女孩所承受的三重歧视 浅析《爱玛》中女主人公的女性意识 浅谈当代大学生炫耀性消费文化 A Study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Business Etiquette 试论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词块教学 浪漫主义天性和实用主义个性之间的冲突——评《呼啸山庄》中凯瑟琳人性的矛盾 以目的论为指导的化妆品商标翻译 成都旅游定位和发展对策 浅析《最蓝的眼睛》中的创伤和治愈 对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几种中译本比较研究 从《阿甘正传》看个人主义对美国文化的影响 简析狄更斯《远大前程》中的浪漫主义特征 理想之梦的破灭——探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与美国梦 On the Translation of Psychological Description in Wuthering Heigh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论小学英语教学中学习动机促进法 浅谈《鲁滨逊漂流记》中现实主义元素 从作品人物塑造看海明威生命意识的转变 基于情境性教学理论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设计 从《道连葛雷的画像》角色看王尔德

英汉翻译技巧

《英汉翻译技巧》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和基本要求 1、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必修课程,是英语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技能课,授课对象为英语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 2、目的: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翻译知识与翻译技巧,培养学生翻译实践能力,并提升其英语 语言运用意识,为后续课程及实践教学环节打下必要基础。 3、任务:(1)使学生深入理解翻译并了解国内外翻译研究动态。 (2)使学生掌握基本翻译技巧并能在翻译过程中加以运用。 (3)培养学生翻译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运用意识,强调书本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必须有意识地培养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4、基本要求:翻译方法和技巧训练阶段的基本要求: (1)词汇: 掌握10000-12000个词汇以及这些单词构成的常用词组;正确而熟练地使用其中5000-6000个词汇及最常用的搭配,能够运用到汉英互译中。 (2)语法: 熟练地使用各种衔接手段,连贯地表达思想,侧重语法结构在翻译过程中的理解和应用。 (3)阅读能力: 能读懂一般英美报刊杂志上的社论和书评,理解文章大意,分辨事实与细节;能读懂有一定难度的历史传记及文学作品,理解其真实含义;能分析上述题材文章的思想观点,语篇结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4)翻译能力: 能借词典将文字资料译成理解正确、表达准确、译文连贯通顺具一定修辞手段的规范语句,写译的速度达到每小时250-300词。 二、教学安排 《英汉翻译技巧》课程涉及到双语的各项能力,因此技能测试是检查教学效果和检查学生语言水平和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各个教学阶段结束时安排测验和考试。测验着眼于考核学生的应用和技能的发挥。平时安排阶段测验,期末安排考试。课程学时安排:每周4学时。 学期总学时17 x 2= 34;周学时 2 x 2 = 4。 成绩评定标准:平时成绩占30%(包括出勤、练习、小组作业、讨论发言,翻译实践);期末考试占70% 。 教学内容讲授学时 第一章翻译标准 1 第二章英汉语言对比 2 第三章直译与意译 1 第四章英汉翻译中词义的选择 2 第五章汉翻译中词类的转换 2 第六章英汉翻译中增补、省略与重复技巧 4 第七章拆译与缩译 2

《英汉翻译课程教学大纲》

英汉翻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英汉翻译教程》和《汉英翻译教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从英译汉和汉译英的一般规律和原则出发,围绕翻译的基本理论、英汉异同的对比以及翻译实践中成功或失败的实例,介绍汉英两种语言的对比与分析、各类文体的语言特点以及不同翻译方法,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翻译理论和常用方法、技巧,通过反复实践培养学生汉英翻译基本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已掌握的英语基本语法和词汇等知识,忠实、准确、通顺、完整地将汉语句子、段落和短文译成英语,并对文化差异有着较强的敏感性,能够较好地处理英汉互译中具有民族特色的形象、比喻等,胜任一般性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应用文等的翻译工作。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避免不求甚解、逐词死译和望文生义。 适当补充口译实践,训练学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的政策水平和涉外工作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英汉翻译教程》和《汉英翻译教程》课程的教学分为翻译方法和技巧训练阶段和短文翻译两个阶段,其分别要求是: 1、翻译方法和技巧训练阶段的基本要求: (1)、词汇: 掌握10000-12000 个词汇以及这些单词构成的常用词组;正确而熟练地使用其中5000-6000 个词 汇及最常用的搭配,能够运用到汉英互译中。 (2)语法: 熟练地使用各种衔接手段,连贯地表达思想,侧重语法结构在翻译过程中的理解和应用。 (3)阅读能力: 能读懂一般英美报刊杂志上的社论和书评,理解文章大意,分辨事实与细节;能读懂有一定难度的 历史传记及文学作品,理解其真实含义;能分析上述题材文章的思想观点,语篇结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 (4)翻译能力: 能借词典将文字资料译成理解正确、表达准确、译文连贯通顺具一定修辞手段的规范语句,写译的速度达到每小时250-300 词。 2. 短文翻译阶段的基本要求: (1)词汇 1

翻译目的论汇总

第五讲翻译目的论简介 即就是Skopos theory skopos是希腊语,意为“目的”。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是将skopos概念运用于翻译的理论,其核心概念是: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skopos这一术语通常用来指译文的目的。除了Skopos,弗米尔还使用了相关的“目标(aim)”、“目的(purpose)”、“意图(intention)”和“功能(function)”等词。为了避免概念混淆,诺德提议对意图和功能作基本的区分:“意图”是从发送者的角度定义的,而“功能”指文本功能,它是由接受者的期望、需求、已知知识和环境条件共同决定的。 在弗米尔的目的论框架中,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受众——译文所意指的接受者,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以及交际需求。每一种翻译都指向一定的受众,因此翻译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标受众而生产的语篇”。弗米尔认为原文只是为目标受众提供部分或全部信息的源泉。可见原文在目的论中的地位明显低于其在对等论中的地位。 一、翻译目的论的产生与发展 功能派翻译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德国学者凯瑟林娜?赖斯(Kantharina Reiss)、汉斯?费米尔(HansVermeer)、贾斯塔?赫兹?曼塔利(Justa Holz Mantari)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等提出的翻译理论。它的形成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其颇具里程碑意义的理论是赖斯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费米尔的目的论及其延伸理论(Skopos theorie and beyond),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theory of translation action)和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function plus loyalty)。 1. 凯瑟林娜?赖斯(Kantharina Reiss)的翻译标准的功能分类说(the 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1971年凯瑟林娜?赖斯在《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Possibilities and

商标名英汉翻译中的技巧

商标名英汉翻译中的技巧 商标是将某商品或服务标明是某具体个人或企业所生产或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 显著标志”。 商标是文字、图形、字母、数字、声音、三维标志和颜色等要素的组合。 而就汉英翻译而言,商标名的构成包括以下几种。 一是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有象征含义的名词。譬如“马可波罗”瓷砖,即是以人名作为其商标名。 二是常用词,即常见的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譬如“7-11”便利店,即是以数词为其商标命名,藉以标榜其营业时间由上午7时至晚上11时,当然现在已是全天候营业。 三是coined words(新造词),即创始人自己造出的新词,作为其商标名。 商标名翻译现存的问题 至今汉英商标名的翻译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原因在于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词的多种含义、译者的能力、风俗习惯、文化等。 譬如,就词的多重含义而言,有一款“帆船”地毯,一开始其商标名直译为“Junk”,但单词Junk不仅有帆船的含义,还有垃圾的意思。 于是,后来改名为“Junco”(灯芯草雀)。 再如,就文化而言,国货知名品牌“大白兔”奶糖,其英文商标名为“White Rabbit”,但在西方有些国家,由于在某种程度上,兔子吃草,破坏了畜牧业,并不是讨喜的动物。 常用的汉英商标名翻译方法 一是直译法。即词对词的直接翻译。

例如,国产家电“小天鹅”洗衣机,其英文商标为“Little Swan”。国外的汽车品牌“Beetle”,其中文商标名为“甲壳虫”,体现了车外形和性能似甲壳虫,轻便快捷。 二是音译法。 即根据其发音特点而翻译。例如,知名的香水品牌“Chanel”,其中文商标为“香奈儿”。 儿童的天堂“Disney”,其中文译名为“迪士尼”。英国的香烟品牌“Marlboro”,其中文译名为“万宝路”。美国著名的体育用品制造商“Nike”,其中文商标为“耐克”。如果大家稍加留意,会发现许多音译的商标名。 三是意译法。 基于其所代表的含义而翻译。比如,国产护肤品“佰草集”,其英文商标为“Herborist”(草药医生)。香烟品牌“Good Companion”,中文名为“良友”。 四是音意结合法。 即基于其发音和蕴含的意义来翻译。 比如,知名医疗卫生保健品牌“Johnson & Johnson”,其中文商标名为“强生”,既结合其英文发音,还代表着强健的生命力。 婴幼儿品牌“Pampers”,其中文名为“帮宝适”,基于发音,又代表着细心照顾,帮助宝宝舒适。 五是改译法。 譬如,饮料品牌"Sprite",其原义为“精灵”,在进入中国市场后中文商标名为“雪碧”,符合其品牌特点“心飞扬透心凉”。 知名的汽车品牌“BMW”(Bavarian Motor Work),其中文商标名为“宝马”,将汽车的性能和宝马的特性联系起来,同时也融合了中国文化。 宝马丨BMW 自古中国就有“宝马香车”之说,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更有诗云“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宝马”之名。 实乃品牌名缩写翻译的神作。

《电力英语阅读与翻译》 单词总结(汉译英、英译汉)

《电力英语阅读与翻译》单词总结(汉译英、 英译汉) 安装install 按键开关key switchB把…转换为…convert…into… 百分比percentage 摆动swing 半导体semiconductor 磅,平方英寸psi 保险丝,熔断器fuse 爆炸explosion 备用,备份back-up 备用standby 泵,泵入pump 比值比率ratio 避雷lightning shielding 避雷器lightning arrester 编组的marshalling 变电站substation 变更modification 变换转换convert 变压器transformer 变压器油箱tank 变质老化,变坏deterioration 标称电压nominal voltage 标么值per unit system 冰雪sleet 并联补偿shunt compensation 不带电的deenergized 不可接受的unacceptable 不可预见的unpredictable 不足的insufficient 布置layout 布置安装arrangement 步骤措施procedure 部分componentC参考坐标reference frame 槽slot 测定determine 插座receptacle 差分保护differential protection 超出exceed 持续不断的sustained 尺寸,方面dimension 冲击shock 冲击式水轮机impulse turbine 臭氧ozone 除尘器precipitator 触电死亡electrocute 传导电流conduction current 传动轴,轴shaft 传输delivery 传输电平transmission level 串联补偿series

目的论与功能对等理论

翻译目的论简介即就是skopostheory Skopos是希腊语,意为“目的”。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ie)是将Skopos概念运用于翻译的理论,其核心概念是: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Skopos这一术语通常用来指译文的目的。除了Skopos,弗米尔还使用了相关的“目标(aim)”、“目的(purpose)”、“意图(intention)”和“功能(function)”等词。为了避免概念混淆,诺德提议对意图和功能作基本的区分:“意图”是从发送者的角度定义的,而“功能”指文本功能,它是由接受者的期望、需求、已知知识和环境条件共同决定的。 在弗米尔的目的论框架中,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受众——译文所意指的接受者,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以及交际需求。每一种翻译都指向一定的手中,因此翻译实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标受众而生产的语篇”。弗米尔认为原文只是为目标受众提供部分或全部信息的源泉。可见原文在目的论中的地位明显低于其在对等论中的地位。 20世纪70年代,功能派翻译理论兴起于德国。其发展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 凯瑟琳娜·莱斯首次把功能范畴引入翻译批评,将语言功能,语篇类 型和翻译策略相联系,发展了以源文与译文功能关系为基础的翻译批评模式,从而提 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的雏形。莱斯认为理想的翻译应该是综合性交际翻译,即在概念性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方面都与原文对等,但在实践中应该优先考虑的是译本 的功能特征。 第二阶段: 汉斯·弗米尔(Vermeer)提出了目的论,将翻译研究从原文中心论的 束缚中摆脱出来。该理论认为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有结果的行为,这一行为必须经过协商来完成;翻译必须遵循一系列法则,其中目的法则居于首位。也就是说,译文取决于翻译的目的。此外,翻译还须遵循“语内连贯法则”和“语际连贯法则”。前者指译文必须内部连贯,在译文接受者看来是可理解的,后者指译文与原文之间也 应该有连贯性。这三条原则提出后,评判翻译的标准不再是“对等”,而是译本实现预期目标的充分性。弗米尔还提出了翻译委任的概念,即应该由译者来决定是否,何时,怎样完成翻译任务。也就是说,译者应该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而且有权根据翻译目的决定原文的哪些内容可以保留,哪些需要调整或修改。 费米尔认为,翻译中的最高法则应该是“目的法则”。也就是说,翻译的目的不同,翻译时所采取的策略、方法也不同。换言之,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对于中西翻译史上的归化、异化之争,乃至近二三十年译界广泛讨论的形式对等与动态对等,“目的论”都做出了很好的解释。翻译中到底是采取归化还是异化,都取决于翻译的目的。由于功能翻译理论就是以“目的原则”为最高准则,而任何翻译活动都是有目的的行为,片名翻译的最终目标和主要功能是帮助人们了解影片的主要内容,并激发观众的观看欲望。因此我们需要对功能翻译理论尤其是“目的论”流派做简单了解。 第三阶段: 贾斯塔·霍茨—曼塔里借鉴交际和行为理论,提出翻译行为理论,进 一步发展了功能派翻译理论该理论将翻译视作受目的驱使的,以翻译结果为导向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该理论和目的论有颇多共同之处,弗米尔后来也将二者融合。

浅谈中英文商标的翻译方法

浅谈中英文商标的翻译方法 浅谈中英文商标的翻译方法 浅谈中英文商标的翻译方法 商品是商品的标识和象征,可以帮助商品树立形象,影响商品的销量。商标命名成功与否会影响消费者对商品的好恶,甚至会左右他们的购买行为。[1]随着国际商业交流的日趋频繁,商标翻译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出来。对于进出口的商品来说,商标的翻译无异于对商品进行的第二次命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1 商标的特点与功能 不管是以源语言出现的商标,还是以目标语言出现的商标都具有以下特点和功能。 从语言、语音的角度看,商标的特点是:简单,朗朗上口。绝大多数的商标都是由一个词或词组构成的。这样会给消费者一种一目了然的感觉,能激发消费者的联想,并左右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尽管有些商标字数偏多,但是总可以做到朗朗上口,这样消费者就很容易记住它,并在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商品时迅速从记忆中搜索出那个最熟悉的品牌。如:汽车品牌“奔驰”,给人的感觉就是这车一定跑得很快,风驰电掣;文具品牌“得力”,让人想到,它一定是办公的得力助手等。 同时,商标也在起着传递商品信息的功能。商标是商品的代言,一方面,从词形发音上强化消费者对其的记忆;另一方面,也在字面或词义内涵中传递着商品功能的信息。如:香皂品牌“舒肤佳”,向消费者传递的信息就是,这个牌子的香皂是使皮肤舒服的佳品。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商标不仅是商品的名称,还要承担传递商品信息的职责,并且要使消费者产生良好的联想。这就要求在进行商标翻译时,要考虑到不同文化背景和审美习惯对人们的影响,既要照顾商标在源语言中的本意,又要照顾到其在目标语言中所要表达的意思,使其在目标语言中也可以深入人心。虽然,商标只是一个词,翻译时没有句子、段落、篇章去约束它,但是要做到使其在目标语言中功能相似、效果相近,也应采取一些翻译方法。

英汉互译技巧

韩刚B2A“译点通”笔译独家秘笈之:汉译英十大技巧 一、中文结构“三步走”。主要是指涉及政府外宣类题材的句子结构划分技巧。所谓“三步走”,具体是指:中文长句中,第一步给出理念、指导方针或原则,第二步具体阐述在这种方针原则的指导下都做了什么或者要做什么,第三步给出结果或者要实现的目标。在具体行文时,可以按照“每一步”信息的多少进行“逐步”切句或者灵活整合。有了“三步走”原则,长句一点儿都不可怕!这一汉英句式逻辑分析技巧在实操训练中非常实用也极易掌握!详见各循环相关实例分析。 二、“孰轻孰重”要分明。主要是指中英句子结构差异:中文结构“前轻后重”,中文结构事实、背景在前,表态、判断、结论在后,英文恰恰相反,是“前重后轻”。结构差异了然于胸,“表态判断为主,事实背景为从”,在翻译时有了这样一个主从句框架搭建原则,逻辑一目了然,译文自然“行云流水”!详见各循环相关实例分析。 三、结构搭建“三剑客”。主要是指汉译英时结构搭建常用的三个功能词或形式,即as, ing, with。译文结构好不好,它们说了算!可以不夸张地说,谁尽早熟练掌握了这三个功能词或形式,谁就能尽早步入汉英翻译的殿堂!详见各循环相关实例分析。 四、同义重复“并译”行。主要是指中文具有前后呼应、信息重叠的特点,经常使用四字甚至八字表达同一意思,英译时必须压缩合并减译,提取核心意思,力求简洁、流畅,如:骄傲与自豪,千山万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等等。中文还有一个典型特点,即“双动词现象”,如:调整和优化,提高和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完善。以“调整和优化”为例,这两个词在具体上下文中往往属于同义动词,调整的目的就是优化,而优化就是一种调整,直接取同义翻译即可。详见各循环相关实例分析。 五、“千变万化”增张力。主要是指中英翻译要“千变万化”,“同义发散”,选取不同角度对同一内容进行诠释,使用同义词进行替换等等,以此来凸显英文语言的多变性。这与平时大家学习英文写作的要求完全一致,即,同义词替换多多益善!要从写作的高度看翻译!详见各循环相关实例分析。 六、具体、概括“不相容”。主要是指汉英翻译的原则之一“舍宏观概括、取微观具体”。中文里往往会在具体信息后添加概括信息,如:“以人为本”的理念、“先到先得”的韩刚B2A“译点通”: 90天攻克CATTI三级笔译6

从功能目的论视角看企业简介的汉英翻译_以中国知名家电企业网页简介为例

修改时间:2012-1-9 基金项目:2010年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基于语际翻译的视觉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号:10yyd027);江南大学青 年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0WQN001) 作者简介:朱敏华(1975-),女,江苏盐城人,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商务英语、应用语言学;杨祖宪(1954-),男,江苏无锡人,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商务英语、国际商务。 从功能目的论视角看企业简介的汉英翻译 ———以中国知名家电企业网页简介为例 朱敏华,杨祖宪 (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文系,江苏无锡214122) 摘要:目前许多国内企业的英文简介晦涩难懂、不能达意。在功能目的论的指导下,本文在 分析、对比中英文企业简介的文本功能和特点的基础上,对一些中国知名家电企业网站的英译简介的语言性、文体性及文化性翻译问题进行分类分析,然后提出一些翻译策略,以期帮助译者提高企业简介的翻译质量。 关键词:功能目的论;翻译;翻译策略;企业简介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已成为世界家电生产基地之一,国内家电龙头企业与世界级同行频频交手或合作。但要深入对方的“后方”,获取更多国际市场消费者的青睐或进一步提高其知名度,其英文公司简介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浏览了不少国内家电企业网站,收集、分析了它们的英译简介,发现许多译文晦涩难懂、词不达意,并且思维模式汉化,显得“忠实有余,通顺不足”。[1]这既妨碍读者了解企业,又影响企业形象。有感于此,作者在功能目的论的指导下,以一些知名家电企业网站的英文简介中出现翻译问题为例,进行分类分析,然后提出一些翻译策略。 一、中英文简介的文本功能及特点 Newmark (2001)根据布勒(Buhler )等的语言功 能理论归纳出翻译的三种基本文本形式,即表达型(expressive text )、信息型(informative text)和呼唤型文本(vocative text )。 [2] 企业简介总体上是信息呼唤 型文本,起介绍企业、宣传产品、招商引资等功能。这类文本更注重宣传的社会效应,而文字符号所荷载的美学意义或个性特征则往往处于从属地位。 [3] 虽然中、英文企业简介同属信息呼唤型文体,但李永红(2007)[4]和宁海霖、许建忠(2008)[1]的研 究通过实例论证,指出“中、英文企业简介在内容、价值观、语言风格和文章结构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并认为明确、了解这些差异是进行企业简介汉英翻译的前提”。但不少译者意识不到其中的语言、文体风格和文化差异,直接将原文转换成英文,导致译文错误迭出、艰涩难懂,不能达到Nida (1969)提出的“功效对等”(equifunctional),[5]这就违背了英译简介的初衷,即违背了功能目的论的原则。笔者将针对一些知名家电企业网站的英译简介中出现的失误进行分类分析,在此仅从学术角度探讨,以期能得一管窥之见,不含对相关单位贬责诋毁之意。 二、英译简介常见失误分析 1.语言性翻译失误。汉语和英语属于不同的语 系,语言特征有很大差异。但很多企业简介的译文在用词、句法等方面都受中文束缚,没有照顾到目的语的表达习惯。 (1)词汇层面。词汇翻译是真正意义上的翻译的第一步。词汇层面的主要问题有用词不符合惯例、搭配错误、词汇冗余等。如有些单词“直译”过去,使人产生别的联想意义。如海尔公司的英文简介中“企业精神”被译为“enterprise spirit ”,而“spirit ” 139

功能翻译理论目的论

方梦之主编:《译学词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第29页 功能翻译理论functionalist translation theory 又称“功能目的论”(Skopos theory)。1971年,德国的莱斯(K. Reiss)首先提出“把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特殊目的”作为翻译评价的新模式。1984年她在与费米尔(H. J. Vermeer)合写的General Foundation of Translation Theory一书中声称: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参照系不应是“对等”翻译理论所注重的原文及其功能,而应是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所预期达到的一种或若钟交际功能。20世纪90年代初,德国学者克利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进一步拓展了译文功能理论。她强调译文与原文的联系,但这种联系的质量与数量由译文的预期功能确定。这就是说,根据译文语境,原文中的哪些内容或成分可以保留,哪些需调整或改写,该由译文的预期功能确定。 功能目的理论的两项基本原则是:1. 翻译各方面的交互作用受翻译目的所决定;2. 目的随接受对象的不同而变化。按照这两项原则,译者可以为了达到目的而采用任何他自己认为适当的翻译策略。换句话说,目的决定方式(The end justifies the means)。 作为受文化制约的语言符号,原文语篇和译文语篇受到各自交际环境的影响,译文功能与原文功能可相似或保持一致,也可能完全不同。根据不同的语境因素和预期功能,选择最佳的处理方法,这是功能翻译理论比以对等为基础的翻译理论或极端功能主义的翻译理论更为优越之处。翻译功能理论指导下的翻译方法表现出较大的灵活性,较高的科学性和易操作性。Toury 把“功能目的论”看作是“译

浅论品牌名汉英翻译

浅论品牌名汉英翻译 李宏波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外语学院,中国 上海 200336) [摘 要]本文在阐述中国品牌名国际化的紧迫性和品牌基本知识及英文品牌名构造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品牌名汉译英宜遵循“忠实”、 “简洁”、 “可接受性”三原则,并详述了五种主要翻译方法,旨在为中国品牌事业的发展尽微薄之力。 [关键词]品牌名;翻译原则;翻译方法 [中图分类号]H31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377(2002)03-0035-05 11引论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将极大地推动中国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的企业将进一步与世界经济接轨,更多的中国商品将进入世界市场,参与国际竞争。这种竞争不但是商品的竞争,更是企业形象的竞争,品牌的竞争。如今,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更多外国商品进入中国市场,跨国公司以其品牌优势向中国的民族工业、民族品牌进行挑战,如Coca-Cola, IBM,Benz,Microsoft等国外著名品牌在其所属领域已在中国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还有不断涌入的外国知名品牌,这对中国品牌事业的发展提出了巨大挑战。 面对外国品牌的巨大挑战,中国企业必须加快品牌建设,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创建中国的国际知名品牌。为此,中国品牌名必须国际化,而不能单纯采用汉字或拼音,因为外国消费者无法理解、识别那些只采用汉字或拼音的品牌。 翻译是中国品牌名走国际化之路的重要方法与手段。要做好品牌名的汉英翻译,译者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英语技能和国际商务知识,熟悉英文品牌名的构造方式,而且要掌握品牌名汉译英的原则和方法。 因此,本文在论述品牌的基本知识及英文品牌名的构造方式的基础上,提出品牌名汉英翻译的原则与方法,旨在为中国品牌事业的发展和中国品牌名国际化的进程献上微薄之力,也望征得翻译界的评判。 21品牌基本知识 品牌的英文叫“brand”,本意是指制造者烙在木桶、箱子或其他商品上的标志,现在作为trade2 mark的同义词使用(贺川生,1997:12)。本文讲的“品牌”也就是商标,一般来说,“商标”是法律上的用语,“品牌”是营销学上的用语。 中国的《现代经济辞典》把品牌定义为“是制造商或商人为了使人认明自己的商品或劳务,从而使它们与其他竞争者的商品区别开来而使用的文字、名称、符号或图案。”美国市场营销协会(the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给品牌下的定义是:A brand is a name,term,sign,symbol,or de2 sign,or a combination of them,intended to identify the goods or services of one seller or group of sellers and to differentiate them from those of com petitors (K otler,1997:443)。 品牌名是品牌能读出音的那一部分,即That part of a brand that can be vocalized,如Coca-Cola、Honda、IBM、Samsung、HiSense、Changhong等都是能读出音来的。对一国际品牌名所要求的质量有以下几点: (1)它应该使人联想到产品的好处,如Accu2  [收稿日期]2002-04-29

汉英翻译技巧汇总

汉英翻译技巧汇总 Title: 汉英翻译技巧:合并(Combination) Key words: combination, simple sentence, compound sentence, C-E translation Abstract: It discusses the technique of combination of simple and compound sentences. Compiler: 丁树德等 C-E (A) in terms of simple sentences (1)天气寒冷,河水都结冰了。It was so cold that the river froze. (丁树德,"英汉汉英翻译教学综合指导",大学出版社,1996) (2)理论必须密切联系实际,这是我们应当牢记的一条原则。That theory must go hand in hand with practice is a principle we should always keep in mind. (丁树德,"英汉汉英翻译教学综合指导",大学出版社,1996) (3)他在战斗中表现突出,受到连长的表扬。He was commended by the company commander for his distinguished performance in the battle. (丁树德,"英汉汉英翻译教学综合指导",大学出版社,1996) (4)年满十八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All citizens who have reached the age of eighteen have the right to vote and to stand for election. (丁树德,"英汉汉英翻译教学综合指导",大学出版社,1996) (5)当时,友谊商店只对外宾开放,不对中宾开放。At the time the friendship store was exclusively open to foreign visitors.(王大伟,"现代汉英翻译技巧",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本科四年级以上) (B) in terms of compound sentences (6)她对自己所取得的成就充满了自豪,这也不是没有道理的。She is justifiably proud of her achievements. ("现代汉英翻译技巧" 王大伟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 (7)这家小工厂经过技术改造,发展很快,使人感到惊讶不已。This small factory underwent a technological renovation, thus developing with

目的论视角下景区公示语汉英翻译策略研究

目的论视角下景区公示语汉英翻译策略研究 摘要: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到我国旅游的外国友人越来越多,旅游景区公示语的汉英翻译得到了推广,而这些翻译也对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作者从目的论的视角,针对景区中不同文本类型的公示语,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性强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目的论;公示语;翻译 一、目的论简介 翻译目的论的中心思想是“目的决定手段”,即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众所周知,每个翻译行为都有其目的。通常情况下,“目的”指的是译文的交际目的,即译文在译入语文化语境中对译入语读者产生的交际功能。因此,译者应在给定的翻译语境中明确其特定目的,并根据这一目的来决定采用何种翻译方法。目的论有三个基本原则:连贯性、忠实性和忠诚原则。连贯性原则是指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的标准,即译文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忠实性原则指原文与译文之间应该存在语际连贯一致,即译文忠实于原文。忠诚原则(Nord:2001)是由诺德提出的。一方面,译者对译文接受者负有道义上的责任,必须向他们解释自己所做的一切以及这样做的原因;另一方面则要求译者对原文作者忠诚。这三大原则构成了翻译目的论的基本原则,但是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必须服从于目的原则,这是目的论的首要原则。 二、目的论视角下景区公示语的翻译策略 (一)景区公示语的类型 公示语是指公开和面对公众,告示、指示、提示、显示、警示、标示与其生活、生产、生命、生态、生业休戚相关的文字及图形信息。景区是一个特殊的公共场所,除了通用的“公共信息公示语”、“安全公示语”、“消防公示语”外,还有依据景区经营、管理、服务、人际沟通等需要而设置的特定功能的公示语。纽马克(Newmark,1988)将文本分为表达型、信息型、呼唤型三种类型。并介绍了文本的其他几种功能:原语言功能,美学功能及寒暄功能。鉴于景区公示语的主要目的和功能是向公众传递信息,发出呼唤,与公众寒暄,本文作者认为景区公示语可以分为信息型、呼唤型和寒暄型公示语。 (二)目的论在景区公示语翻译中的应用 在目的论的理论框架下,充分性是评价上述三类公示语译文的标准。目的论注重的不是译文与原文是否对等,而是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以译文的预期功能为出发点,根据各种语境因素,选择最佳处理方法。 在翻译景区公示语的过程中,译者的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的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即所谓的“目的法则”。景区公示语的翻译应注重突出译文的信息、呼唤或

从功能目的论看字幕翻译

从功能目的论看字幕翻译_以美剧_绝望的主妇_为例下载本文 导读:Vol.25No.1从功能目的论看字幕翻译,——以美剧《绝望的主妇》为例,首先简述我国字幕翻译的现状,然后浅析字幕翻译的特点,以美剧《绝望主妇》为,以目的论为理论基础,浅析影视字幕的相关问题及其策略,详细阐述了译者以译本功能及目的作为根本原则来指导其翻译策略选择的过程,有字幕的属性,影视屏幕上的英文字幕文字是一闪而过的,这种实现信息功能的特定方式,对字幕翻译形成了另一个制约,在进行字幕翻译的时 第25卷第1期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Changchu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SocialSciencesEdition)Vol.25No.1从功能目的论看字幕翻译 ——以美剧《绝望的主妇》为例 杨成青 (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应用语言系,浙江杭州,310023) [摘 要] 首先简述我国字幕翻译的现状,及其所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浅析字幕翻译的特点,以美剧《绝望主妇》为 例,以目的论为理论基础,浅析影视字幕的相关问题及其策略,详细阐述了译者以译本功能及目的作为根本原则来指导其翻译策略选择的过程。[关键词][作者简介] 字幕翻译;功能目的论;翻译策略;绝望的主妇 H315.9 [文献标识码] A 杨成青(1970-),男,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化。 有字幕的属性。将两者综合,则具备以下两个特点: (一)时间限制性 影视屏幕上的英文字幕文字是一闪而过的,平均的停留时间在一到两秒之间,并不像文学作品上的文字,读者可以前后反复地阅读欣赏,在没有理解的地方可以回读。这种实现信息功能的特定方式,对字幕翻译形成了另一个制约。译者必须保证这种递进式的信息

翻译目的论观照下的商标翻译之得失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翻译目的论观照下的商标翻译之得失 作者:何晓嘉, 裘春燕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大学英语教学部 刊名: 商场现代化 英文刊名:MARKET MODERNIZATION 年,卷(期):2010,""(9)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6条) 1.Nord.Christiane Text Analysis in Translation 1991 2.Nord.Christiane Translation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2001 3.Reiss Katharina Translation Criticism:Potential and Limitations 2004 4.Vermeer Hans J A Framework for a General Theory of Translation 1978 5.Vermeer Hans J Skopos and commission in translational action 1989 6.黄国文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广告语篇研究 2001 相似文献(6条) 1.期刊论文石小辉功能翻译理论与英汉商标翻译-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4) 商标英语是一种专门用途英语,商标的翻译也不同于常规语言的翻译.功能翻译理论对商标名称的翻译起着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为了说服接受者产生并实施购买行动,商标翻译宜采取灵活多样的翻译方法. 2.学位论文陈福宇从消费心理学的角度论商标翻译中的功能理论2004 对于商标翻译的研究由来已久.但是,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高速发展,先期商标翻译研究的成果似乎已难满足新形势对商标翻译的要求.该文通过对消费心理学的阐述和对功能翻译理论的介绍,旨在寻求指导商标翻译的一般性原则.第一章:依次介绍了商标和商标翻译的一些基本知识、语言特点和评价标准.第二章:随后介绍了消费者和消费者心理学,以及它们对商标翻译的影响.第三章:进一步讨论的是商标翻译与消费者心理学之间的相互关系.第四章:关于功能翻译理论的不同方面,和功能翻译理论在商标翻译实践中的应用,并以生活中的商标实例进行阐述.第五章:得出该文结论:在商标翻译中应用功能翻译理论符合消费者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功能翻译理论应成为商标翻译的一般性指导原则. 3.期刊论文杨东芳.张君.YANG Dong-fang.ZHANG Jun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探讨商标名称翻译-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2) 功能翻译理论为商标名称翻译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商标名称翻译应根据商标名称的文本类型、语言特点等,找出商标翻译最佳的翻译方法,如音译、意译、音意结合等,以提高品牌名称翻译的质量,实现译名的规范化,增强译名的可读性. 4.期刊论文史传龙.王卫强.赵强.鱼为全.SHI Chuan-long.WANG Wei-qiang.ZHAO Qiang.YU Wei-quan目的论与商标翻译策略探析-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9(6)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商标翻译是使商标迈出国门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在中国传统翻译理论指导下,目前很多商标的翻译都存在着忽视的语文化的问题."目的论"是"以的语文化为导向"的功能翻译理论,它鼓励译者积极分析跨文化商标翻译中存在的文化异同,努力消除文化差异对商标的负面影响,创造出与原文同等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甚至优于原文的商标文本. 5.期刊论文杨为.刘汝荣.YANG Wei.LIU Ru-rong从功能翻译理论角度谈商标词的翻译-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7(3)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商标的形象与内涵益发重要.在商标词的翻译实践中,译者其实是在从事一种再创作.由于受到两种语言、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要实现商标翻译的目的,译者可以运用功能派翻译理论做指导,在对商标词正确而贴切的理解基础上,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译出既能完美体现商品内涵,传递商品神韵,又能兼顾消费者文化习俗的佳作. 6.学位论文刘玮从功能派翻译理论的角度谈广告翻译策略200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以及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名成员,中国产品进入到国际市场的机会大大增加了,与此同时也有大量的外国产品涌入中国市场,各种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越演越烈,而广告在促进产品销售和繁荣市场经济等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广告翻译的地位也随之显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我国对广告翻译的理论研究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广告翻译尚未得到充分发展。传统的翻译理论中强调与原文“忠实”、“等值”的翻译策略已经无法适应广告翻译的客观要求。广告文体是一种具有极高商业价值的实用型文体,它的最终目的和主要功能就是要使消费者接受并购买它所宣传的商品和服务。如果一则广告达不到说服消费者实施购买行为的目的,这则广告无疑是失败和毫无价值的。与此同理,在广告翻译中,如果译文无法达到这样的目的和效果就不能算是成功的翻译。因此,在进行广告翻译和探讨广告翻译的基本策略时,必须把广告的特殊目的与翻译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 作为对传统翻译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和翻译理论研究的重要补充,由德国的莱斯、费米尔、诺德等学者所提出的功能翻译理论无疑为广告翻译的理论研究开辟了一个新视角。它以“目的论”为中心,强调文本目的在翻译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根据“目的论”的观点,所有翻译行为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目的决定方法。译文文本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决定翻译策略的最重要的因素。 而功能派翻译理论正是以目的文本及目的语文化为导向的。它强调目的文本应该利用各种资讯,并有权选择最适合实现译文预期功能的翻译策略。原语文本只是目的文本可以利用的众多信息中的一个而已,翻译时并不一定要拘泥于原文,这是因为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使得不同的国家其广告的表达方式也是各不相同的。一则优秀的广告在原文的语言和文化背景中是成功的,不代表它同样适应译入语语言和文化。如果在翻译的过程中忽视广告的预期目的和特殊功能,一字不改地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很可能就达不到原来的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这是因为每个消费者都是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成长和生活的,会受到不同语言文化的熏陶,因而树立了不同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种价值观和人生观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是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