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美学视角下《茶山情歌》歌词的魅力探究

美学视角下《茶山情歌》歌词的魅力探究

美学视角下《茶山情歌》歌词的魅力探究

2018年第03期

茶艺创作

文字是情感的体现,歌词更是饱含深情,可以说,没有情感的歌曲就

没有生命力可言。我国著名的《茶山情歌》作为一首民族特色极强的歌曲,其歌词不仅蕴含了深刻的情感,更是婉婉的讲述了一对茶山男女的爱情故事。从美学视角上来说,《茶山情歌》的歌词是非常有魅力的,采用了口语化的语言,选取了民族性的故事,运用了象征性的事物,其中蕴含着真实和丰富的情感,并将情感进行了有效的升华,这些特点无一不展现出了《茶山情歌》的歌词魅力。1相关概念概述1.1《茶山情歌》的创作背景

《茶山情歌》收录于杨钰莹1992年所发的《风含情水含笑》专辑中,由吴颂今作词,这是一首民族情歌,讲述了一对少数民族的茶山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中国有着数千年的茶文化历史,上至大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均有饮茶的习惯,我国茶种类繁多,茶区更是遍及祖国的大江南北,以种茶为生的地区不计其数。可以说,茶文化已经融入了中国人的血脉中,截至1992年,我国的茶叶已经遍布全球,而人们对茶农采茶的生活确实一无所知,因此词作家吴颂今便以茶为题材,创作出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茶山情歌》,借以茶区男女的爱情故事,再现采茶人的真实生活,以扩大茶文化的影响力,深化民众对茶的了解。1.2《茶山情歌》的歌词内涵

《茶山情歌》是一首典型的民歌,其歌词具有典型的民歌的特点。其中“十指尖尖采茶忙”描述了采茶阿妹忙于采茶的姿态,“引得蝴蝶翩翩飞呀,引得蜜蜂嗡嗡唱”等句子增加了歌词的美感,体现出了茶区人民的勤劳,而“耶”、“嘿哟”等词则奠定了歌词的欢快的情绪基调,完美的再现了茶区人民对丰收的喜悦,为其辛勤的劳作生活带来意思慰藉。在劳作之余,则插入了采茶妹和砍柴阿哥的爱情故事,展现了茶区人民生活的丰富,使听众对茶文化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对茶区人民的生活有了直观的了解。

2美学视角下《茶山情歌》歌词的叙事魅力2.1采用口语化语言,易于引起听众共鸣

作为一首民歌,《茶山情歌》的组词造句都非常的简洁明了,用简单的文字讲述了一个爱情中的一个片段。美学视角之下,歌曲是一种词曲兼具,诗乐均有的音乐题材,是当代广大人民的精神食粮。歌词本身就是一部文学作品,其娓娓诉说的故事也需要一定的叙述技巧。华丽的辞藻固然美丽,但是《茶山情歌》中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文字也完整的叙述了一个故事,歌词中“茶山上的那个小阿妹/啊...耶..耶...俏模样/引来了滴那个那个对面坡上/砍柴的少年郎/砍柴的阿哥嗓门亮/嘿哟..嘿哟..嗓门亮/一支情歌两人唱/嘿哟..嘿哟..两人唱/唱得蝴蝶双双飞/唱得茶花并蒂香/嘿嘿..耶..耶..嘿哟...嘿哟/茶林里是飞出一对金凤凰”等均是非常口语化的语言,这些语言的加入不仅不会让整个叙述过于直白,而是充分的展现出了我国的民族特色,表现了少数民族青年男女那种纯粹的爱情,极易引起听众的共鸣。2.2选取民族性故事,展现茶文化风情

从美学的视角上讲,《茶山情歌》的故事取材于中国茶区少数民族,其内涵要符合茶区人民的生活实际,真实的再现故事的内涵。“采茶妹”、“茶林里是飞出一对金凤凰”等句子言简意赅的表现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以茶为线索,贯穿于故事的始终,再现了采茶妹和砍柴阿哥对唱情歌的场景,其喜悦的情绪溢于言表,此外,一些“嘿哟”、“嘿嘿”等语气词的加入更加渲染出了二者两情相悦的情绪,这种寓情于景的叙事手法不仅表现出了茶区人民的淳朴,也间接的描述了茶区人民的生活,并讲述了其中发生的爱情故事。唯美的爱情故事展现出了当地的茶文化风情,激发了听众对茶文化的兴趣,有利于我国茶文化的传播,展现出了歌词的魅力。

2.3运用象征性事物,加强歌词感染力

象征性表现手法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其能有效渲染主人公的情绪。在《茶山情歌》的歌词中同样采用了象征性的手法,如“唱得蝴蝶双双飞,唱得茶花并蒂香”、“茶林里是飞出一对金凤凰”等歌词中的“蝴蝶”、“茶花”、“金凤凰”的均是象征性事物,蝴蝶、茶花、金凤凰等不仅仅说明茶林内环境的优雅,还以其比拟了采茶女和砍柴阿哥,采用这种

象征性的手法,形象生动的表现出了主人公对彼此的喜爱之情。在歌词

中加入象征性手法能大大的增加歌词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并使歌词具有很强感染力。在《茶山情歌》所叙述的故事中,象征性意象的加入让原本枯燥的故事变得更加生动,增加了歌词的文化底蕴,令其感染力陡升,也正是这些意象的加入使歌词所叙述的故事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魅力。3美学视角下《茶山情歌》歌词的情感魅力3.1情感真实,代入感十足

歌词是一种极富情感的表达形式,在歌词中所表达的情感,首先应该是一种真实的情感。《茶山情歌》歌词的魅力,在很大的程度上就是源于其中所蕴含情感的真实性。在我国的古文中有写到“不精诚,不能动人”,这也就是说,虚假的感情是没有办法真正的打动别人,只有真实的情感才能起到撼人心魂的作用,很多歌词华丽的歌曲之所无法打动听众,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其虚假的感情。《茶山情歌》是一首民歌的同时也是一首情歌,其歌词以一种含蓄的方式描写了茶山一对男女的爱情故事,“一支情歌两人唱”、“茶林里是飞出一对金凤凰”等歌词表现出了采茶女和砍柴男彼此相爱的感情,这种真挚而羞涩的表达方面深刻的表现出了两人之间的感情。正是由于这种真实的感情使得听众们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对于我国的茶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3.2情感丰富,感染力极强

《茶山情歌》的歌词魅力还在于其感情的丰富性。一般来说,平铺直叙的感情往往难以引起共鸣,而丰富和复杂的感情能最大限度的展现出歌词的魅力。很多表现单纯的喜或者单纯的悲的一些歌曲,虽然感情也很真实,可以引起听众的共鸣,但是其表达能力往往是很局限的,其震撼程度远不及复杂的感情。《茶山情歌》歌词非常简洁,在简单的文字中蕴含了丰富的感情,“嘿哟”、“嘿嘿”、“耶”等少数民族中常见的语气词奠定了全篇欢快喜悦的感情基调,同时“茶山的阿妹俏模样”、“砍柴的阿哥嗓门亮”等句子则直接的表现了采茶妹的漂亮和砍柴阿哥的人物特点,“唱得蝴蝶双双飞,唱得茶花并蒂香”等句子则加强了采茶妹和砍柴阿哥感情线。歌词中丰富的感情极具魅力,激发了听众对爱情的向往、回忆起往昔的那些悸动。3.3情感升华,小我表现大我

情感的真实和丰富对歌词魅力的展现有着非常大的贡献,也是歌词具备感染力的基础,但往往只有对情感进行升华的歌词才能成为不朽的作品。从这个角度来说,歌词魅力的展现,也在于感情的“超我”。《茶山情歌》描述的是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但事实上,其展现的是整个茶区,整个中国,乃至整个世界上的一种爱情的模式,这种描述超越了个人的感情,具有了时代性和民族性。其中“茶林里是飞出一对金凤凰”等句子并不仅仅表现出了一对年轻男女的爱情,其象征的是千千万万对男女的爱情故事,其表达的不是个人的爱情故事,而融入的是整个时代对爱情向往。作为优秀的歌词,《茶山情歌》从小我入手,将小我感情提升为大我,生动形象的再现了茶区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将感情进行了提升,表现了我国传统的茶文化,将个人的感情提升到了时代和民族感情的地位,深化了茶文化在民众心中的地位。4结语

一首歌就是一部完整的文学作品,歌词中所表现出的魅力毫不逊色于大型的文学作品。《茶山情歌》是一首具有民族特点的不朽的情歌,美学视角下,《茶山情歌》中所展现出的文字魅力是一般的歌词所无法比拟的,其词汇的选取、意象的运用等均说明了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通过对《茶山情歌》歌词魅力的探究,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了茶文化和茶区人民的故事,激发了民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陶曙光.茶歌与声乐艺术表演的完美结合[J].福建茶叶,2017(10):324.

[2]龙涛.古丈地区茶歌的音韵美探析[J].福建茶叶,2017(8):404-405.[3]杨慧.茶歌的艺术特点及其价值研究[J].福建茶叶,2016(6):386-387.

[4]闻桑.茶山情歌[J].老区建设,2009(5):61-64.[5]张世炯.鄂西的茶·茶歌·茶文化[J].民族艺术,1990(4):206-212.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1920—1940年代艺术歌曲演唱分析在声乐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吉教科文合字

[2015]第580号

作者简介:郝颖(1980-),女,辽宁铁岭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歌唱艺术与教学研究。

美学视角下《茶山情歌》歌词的魅力探究

郝颖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吉林长春130117)

摘要: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由此而出现的茶歌则是茶文化与语言的完美融合。《茶山情歌》是一首具有民族特色的歌词,文章首先对茶山情歌的创作背景和歌词内涵进行简要的介绍,而后分别从美学视角下《茶山情歌》歌词的叙事魅力和《茶山情歌》歌词的情感魅力两个方面展现了《茶山情歌》的歌词魅力,望能展现出我国茶文化的魅力。

关键词:美学视角;茶山情歌;歌词魅力

89

从翻译美学角度看中国古代文学翻译

从翻译美学角度看中国古代文学翻译 翻译美学是一个翻译与美学联姻的新学科。古代文学是我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美学意义自不待言。翻译美学的出现和发展为中国古代文学翻译的赏析开辟了一条新路,也为中国文学翻译提供借鉴。 一、陶渊明与《桃花源记》 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魏晋南北朝时期,战火不断,社会十分黑暗。 在这种社会环境下,陶渊明创作了《桃花源记》,以这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寄托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生活在战乱中的人民的同情。《桃花源记》中的语言质朴自然,精炼,文笔简洁优美。 二、审美主体翻译家方重与林语堂 方重是我国著名文学家、翻译家,译有《乔叟文集》、《理查三世》及《陶渊明诗文选译》等。林语堂是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他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到海外,有意于将中国的古典文学、传统文化乃至中国式的生活理念介绍到国外,为西方人士认识中国搭建起一道桥梁。 三、《桃花源记》英译评析及其美学意义再现 就审美客体而言,刘宓庆将其分为形式系统即审美符号集和非形式系统即审美模糊集两大部分。其中审美符号集包括语音、文字、词语层和句段中的审美信息,而审美模糊集则包括“情”与“志”和&ldqu;意”与“象”的两部分审美信息。就《桃花源记》的翻译而言,文章将选取审美符号集的词语层和审美模糊集中的“意”与“象”部分进行两个译本的研究,评析其审美的再现途径。 1.词语层。“有审美价值的用词显然是经过原语作者精心选择的,通常符合以下标准,也是我们的审美依据,即准、美、精。“准”是指用词表达了原意和适应了语境,“美”指用词能给人身心以很大愉悦的品质,“精”指翻译时用词应该精练,无拖沓”。《桃花源记》中有一段对桃花林的描述,原文如下: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美学元素 太朴山的美学元素(外一篇)

美学元素太朴山的美学元素(外一篇) 美学元素太朴山的美学元素(外一篇)山不会俯就、讨好任何人,它就在那里,你去或不去,它就在那里。 这也算是我爱山的一种理由吧。 我这个人有点怪癖,越是名山,越懒得去;即便勉强地去了,去了就去了,从不会留下只字片语。倒不是那些名山对不起我,委实是我的气场太小,又害怕喧闹,故而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相反,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山,倒像走亲戚似的,我不仅爱去,还一去再去。 太朴山就是其一。 我不清楚这座山名的来历,太朴,也许就是大朴吧大朴之物,必存大美焉,人工不可为,应是天造地设,又不曾被人染过指的。我特讨厌染指,连带"染指"这个无辜的词。 试想,原本好端端的一个物,一件事,一段情,与局外者毫无干系,你非得伸过去一个指头。何况那根指头也许并不干净;就算它干净,还能比造物的上苍高明吗太朴山好,不仅仅止于名字。山上山下,沟沟壑壑,我所见到的,无非是一些石头、树木、溪水。然而,当它们被我的目光和心灵一一摄取之后,觉得那石、那树、那水是太朴山所独有的;你若把它们换一个地方,哪怕稍微挪动一下,就不是原来的味道了。

这使我想起城市里那些移栽的树,虽然它们还保持着树木的基本形态,但已然是另一层意义的树了。我就干过一件蠢事。 三年前我去太朴山时,看中了一株紫色杜鹃,因实在割舍不下,就将其挖回栽在自家的花盆里。次年春天,花开是开了,却显然没有它在山野开得那么浑朴自然,那么耐人寻味。个中原因我虽弄不清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我染指了。你想想,那株原生态的杜鹃,吐纳的是太朴山的浑沦之气,而当它一旦脱离了那样的气场,即使活着,那也是苟活。 我避名山而亲太朴,似与那里的石头有关。太朴山虽与江南佛教名山九华山粘粘连连,暗通气脉,但此山的石头却与九华山迥异,一个黑硬、粗砺、峥嵘,构成一座名山的体量和气质;一个圆融、苍润、拙朴,成全了太朴山的简淡与空灵。 我说它简淡,是因为那些经岁月打磨的石头,已经熄灭了欲望,磨平了棱角,它们扁也好,圆也好,都遵循着大道从简、返璞归真的至理,虽栖居幽壑,这里几尊,那里几坨,或坐,或立,或倚,或躺,但姿态和表情都是安详、静谧的,仿佛阅尽云雨风霜的智者,只存一抹淡定在胸。石与石,有的则爱独处,长久地沉溺于冥思,彷如世外高人,任你千呼万唤,任你春光撩人,它一点都不为所动;有的则喜群聚,呼朋唤友,你倚我靠,甚至石上叠石,看上去亲密无间,却又谐者自谐,憨者自憨,不像我们人类,聚在一起总是彼此攻讦,相互挤兑,凭空生出许多是非来,想收拾都难。

摘编自陈望衡《环境美学的当代使命》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自然作为环境与自然作为其自身是完全不一样的。自然作为其自身以自身为本位,与人无关。而自然作为环境,它就失去了自己的本体性,成为人的价值物。一方面,它是人的对象,相对于实在的人,它外在人。但另一方面,当它参与人的价值创造时,就不是人的对象,而是人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人的另一体,在这个意义上,环境与人不可分。自然当其作为人的价值物时,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作为资源,二是作为环境。资源主要分为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源。人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要向自然获取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源,但是必须有个限度,超出限度就可能造成整个生态平衡的严重破坏或某些资源的枯竭。一般来说,环境比资源外延要大,但更重要的是,资源是人掠夺的对象,而环境是人的家园。从自然界掠夺资源,不管手段如何,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的;而将自然界看出环境,不管这里的自然条件如何,人总是力求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对于当今人类来说,重要的是要将自然看成我们的家。家,不只是物质性的概念,还是精神性的概念。环境美的根本性质是家园感,家园感主要表现为环境对人的亲和性、生活性和人对环境的依恋感、归属感。家的首要功能是居住,居住可以分为三个层级:宜居、利居、乐居。当前各地都在创建人类的宜居环境,提出建设花园城市,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等诸多主张,但“宜居”在城市功能的各层次中,只是基础,重在环境保护。而“利居”任然没有摆脱将环境当作资源的观念。环境一旦成为利用的对象,它与人的关系就存在某种对立。只有“乐居”,人与环境的关系才不是对立的,而是和谐的,而且这种和谐具有亲缘性、情感性、文化性。亲缘性,说明环境与人共生的关系。情感性,说明环境与人的内在心理的关系。文化性,说明乐居具有丰富而又深刻的文化意味,浓缩提炼了人类文明的精华,真正体现了家园感。家园感的实现离不开对环境进行建设。环境建设有两种指导理念:一是功利的原则,二是审美的原则。两个原则必须是统一的,且应以审美原则为主导,也就是说可以将工程建设转行为景观建设,让工程既有利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又有利于人类的审美。此外,家园感的实现也离不开环境保护。环境保护一是需要科学技术,二是需要理念。在诸多关于环境保护的理念中,“审美的环境保护”理念有积极意义。这里“美”的构成是丰富的,既有来自生态方面自然方面的美,也有文明方面的人工的美。这样,“审美的环境保护”不仅包含了以生态平衡为最高原则的科学的“真”的保护,而且高于“真”的保护。比如,城市中的湖水被污染了,按“真”的保护,主要在治理污染,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它的生态平衡;而按审美的保护原则,不仅要治理污染,还要进一步做一些美化,如湖岸栽花、湖中养鱼建亭等。环境作为人的家园,既是空间的,也是历史的。我们应该适度开发自然资源,高度重视保护自然资源,并努力建造乐居的环境。(摘编自陈望衡《环境美学的当代使命》)1.下列有关“环境”和“资源”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 作为环境的自然与作为资源的自然都是人的价值物,参与到人的价值创造中。但二者又有所不同。B. 自然作为环境,失去了自己的本体性,成为人的家园。这种情况下,人总是力求实现与自然的和谐。C. 资源外延小于环境,主要分为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源。只有改变获取资源的手段,才能使人与自然不再对立。D. 自然作为资源,可以满足人生存和发展的需求,是人掠夺的对象,而不加限制地掠夺会造成严重的后果。2、下列对原文第二段内容的理想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家的首要功能是居住。人类对家的居住功能的追求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宜居、利居、乐居,其中宜居是基础。B. 利居,任然把环境作为利用的对象,即重视自然作为资源的价值,忽略自然作为环境的价值。C. 乐居既要体现人与环境的共生关系,又要满足居住者对环境的情感认同,还要体现深厚的文化感,三者缺一不可。D. 环境对人的亲和性与人对环境的依恋感是家园感的表现。乐居满足了人在环境方面的全面需要,因而乐居是环境建设的最高目标。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由于资源的枯竭会危及人的生存,所以人类要高度重视保护自然环境。但与此同时,适度开发自然资源的工作也不能停。

社会历史美学视域下的_傲慢与偏见_

第22卷第2期延安教育学院学报Vol122No12 2008年6月Journal of Yanan College of Educati on Jun12008社会历史美学视域下的《傲慢与偏见》 朱玉霞 (陇东学院英语系,甘肃庆阳745000) [摘 要] 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生动地描述了当时英国中产阶级的生活状况,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文章以社会历史美学视角为切入点,通过对《傲慢与偏见》中的社会等级、经济地位、婚恋态度和习俗偏见的分析,进一步帮助人们认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英国社会现状。 [关键词] 傲慢与偏见;社会历史视域;社会等级;婚姻 [中图分类号] H059I10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3001(2008)02-0048-03 文化审美是由主体文化意识理性觉悟体察到客体的文化社会价值而建构的。在文化审美中,客体之审美价值在于其结构中所包含的文化社会价值,主体必须经由理性确证文化社会价值存在并被其吸引而进入审美角色,所以文化审美是理性审美和内涵审美。[1](P21-22)以上对美学的建构和释疑充分说明,在审美活动中应遵循的一般规律:只有客体本身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主体才能通过理性审美揭示主体的社会文化价值。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生动地反映了当时英国中产阶级的生活状况,本身蕴含着极大的社会文化价值。尤其是小说中所反映出的社会等级、经济地位、婚恋态度、习俗偏见等社会历史方面的文化价值,深深的吸引着广大读者。美学家汉斯?罗伯特?姚斯(Hans Robert Jauss)也认为,一部作品应置于它的历史“视野”之中,即置于它由之产生的种种文化意义的语境之中,去探索作品本身的历史视野。[2]所以从社会历史美学视觉进行分析《傲慢与偏见》,于轻松愉快中我们很容易窥见当时社会的世态风情。而近几年对《傲慢与偏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简?奥斯丁的婚恋观,女主人公的形象和作者的女性意识的分析上,而对故事所发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关注甚少。 审美价值一:经济状况决定社会地位 “任何一个社会群体的社会地位的高低都与他们的政治、法律和经济地位等因素相关”。[3](P47)这一举世公认的真理在《傲慢与偏见》中反映最为清楚,标榜生而自由的英国人也不例外。实际上,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是一个阶级等级分明的国家,所谓阶级正如列宁所说:“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同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的作用不同,因此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不同。”[4]列宁的这一阶级定义,揭示了阶级的实质和基本特征。当时英国的金字塔式的等级结构充分体现了这种特征。金字塔的顶端高坐着国王,以下则是贵族、乡绅、市民、工农。[5]自14世纪以来,被称为贵族的主要有国王、王后、公、侯、伯、子、男等五爵。世袭贵族和赏赐的贵族作为英国的上层阶层对英国社会影响巨大。《傲慢与偏见》中凯瑟琳?德布尔夫人属于世袭贵族,所以才冠以夫人。贵族以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基础,土地资产最能体现其经济实力,一个家族拥有的土地越多,它上升的机会也就越大。土地的拥有给渴望进入上层的人物提供了或迟或早进入社会与政治权力核心的保证。拥有大量地产曾经是英国社会各阶层最渴望的目标。18世纪有人曾把英国比作一艘巨舟。“拥有地产的人是我们政治之舟的真正船主,而那些经营货币的人只不过是船上的乘客而已”。[6](P188)土地已经超出了商品的范畴,它提供的是社会地位。所以在英国,一个百万富翁将其资产的一半购买一万英亩的土地,即使是获得微弱收益,也是完全值得的。他也会由此而成为一个更加伟大的人物。《傲慢与偏见》中的达西和彬格莱来自“英格兰北部”工业化开始的城市,通过长子继承权获得了大片地产,并随着铁路和工厂出现,在地产上还可坐收高额地租。他们出入伦敦纨绔子弟 [收稿日期] 2008—05—04 [作者简介] 朱玉霞(1971—),女,甘肃镇原人,陇东学院英语系讲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化。 ? 8 4 ?

浅谈美学视角下文学作品的翻译

浅谈美学视角下文学作品的翻译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文学翻译作为翻译研究的重中之重,在国内外星罗棋布的翻译研究中,大部分成果是关于文学翻译从而开展的。在翻译美学理论的结构中,翻译者的审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译者的审美活动对译作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也影响着读者对作品的评价。译者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为了达成翻译目的,在翻译过程中会表现出其主观能动性,包括文化意识、人文品格以及对审美的创造性。美学注重的是读者的主体性与创造性,体现出了读者的重要性。在某种意义上说,文学作品就是为读者而创作的,而“真正”的读者是美学意义上的读者,此类读者在本质上影响了作品的存在,因为每部作品的艺术生命,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由读者的接受来决定其长短。文学翻译作为翻译研究的组成部分,至关重要,国内外的翻译理论与实践都从不同的角度去探讨怎样成功、完美的做好文学翻译。 在文学翻译中,美学视角逐渐得到了关注,改变了传统的翻译观,翻译美学也因此为翻译研究拓展了

全新的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在文学翻译领域中,波及到的美学问题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对待,因为其包括了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翻译,比如:论述文、叙述文等,不同的体裁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从而决定了在对其翻译的时候需要考虑到不同的侧重点和策略,波及到的美学问题也完全一样。本文主要从美学的视域下对文学作品中的诗歌与散文这两种文体的翻译进行探讨,比较和分析文学翻译的原则、标准及对其制约影响的因素,为促进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提供参照。 一、诗歌翻译的美学问题 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且是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其以抒发情怀的方式,高度凝练,具有丰富的感情色彩,可称之为是文学的灵魂,在文学上具有崇高的地位。虽然诗歌的语言简洁,但并涵盖了丰富的喻意。中国诗歌的最大特点就是在读者品读之后,意境依然存在且深远,其音韵、意境、风格和情感等诸多方面的完美融合才构成一部统一的古诗,只有掌握这几个方面的因素,才能成功的翻译中国的诗歌。要翻译出一部好的译作,就需要让这部作品不但有表现形式,还要具有精神气韵,保持原文的音形意这三个方面的美。

环境审美(讲义版)

环境审美(讲义版) 徐磊青,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leiqing@https://www.wendangku.net/doc/6416014090.html, 宜人环境的视觉特征是什么呢?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被现在称为环境审美。环境审美指通常探讨的是 环境中的美感及其视觉特征。公众在体验城市景观时,会产生与审美相关的情感反应,有时环境令人激动,有时令人愉悦,但有时令人反感。由于设计人员与公众对景观和建筑的认知有很大差异,所以在设计中, 尤其是在大规模的城市开发中,必须提倡公众参与。美国法院已经裁定,建筑美观应作为由公众控制的、 单独的基本要求(Pearlman,1988,引自林玉莲、胡正凡,2000)。 1. 环境美感的评价流派 我们大致可以将环境美感的评价分为三种,即以专家评价为主的,认为美既存于景观之中的形式美学 模式,和以检测公众的知觉与认知为主,应用社会科学方法的喜爱度模式(徐磊青、杨公侠,2002),以 及经验主义的美学模式。专家评价工作都由少数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来完成,通过对评价对象的线条、形体、色彩和肌理等,来强调诸如多样性,奇特性,统一性等空间或环境的形式美原则。另外,专家评价还 常常把生态学原则作为风景质量评价的标准。 在环境美质的量化评价中,由于无法用物理定义的品质,主要用问卷来检测公众的知觉与认知的喜爱 度模式,测试人们对环境的喜爱程度,以判定环境的美感。常用的量化方法有配对比较、分类、排序和等 级测量等。这些方法依赖语意,但是我们也可以用态度量表测量。目前喜爱度模式主要包括心理物理法和 认知学派。 1)心理物理法 心理物理方法的景观评价模型实际上分两个部分:一是测量公众的平均审美态度,也即景观美景度;另一部分是对构成景观的各成份的测量,而这种测量是客观的。审美态度的测量方法有多种(俞孔坚1986)。 通过实验、案例研究和准实验研究等,心理物理法的美学评价有了很大的发展。譬如,Schroedor 和Daniel(1981)测量森林景观,他们发现大树、大面积的地被植物及灌木、小量乔木与小树的组合,有较高的美感。Buhyff和Wellman(1980)甚至从照片测量景观特征,并发展出如下的预测模式:景观喜爱度= 10.83 (突出的山形) -0.59 (突出的山形)2 1.57 (远处的森林) -8.60 (中景中闹虫害的树木) 0.97 (平坦的地形) 这些数字指的是这些项目对景观喜爱度的贡献程度。虽然突出的山形、远处的森林与景观喜爱是正相关,突出的山形有近11倍的值,是相当重要的预测因子。但在这个回归方程中,突出的山形与景观喜爱呈倒U 形的关系。也就是说对突出山形的喜爱上升到某一点以后,如果照片上有太多的突出山形(方程式中的2次因子),则反而它就降低了环境中的美感。 一般来说,自然景观中的树木、天空和水体等自然要素的面积、类型与位置(中心与边缘、附近与远处等)对于环境的喜爱度都有强烈影响,而且在不考虑个体差异的情况下,这些实质要素能够解释美感方面的差异。 关于环境美感的实验研究已经说明下面几点在审美中的重要作用:1)景色中不同元素的比例;2)距离;3)景色中这些元素的位置。

传统美学元素与当代艺术

摘要:中国传统美学元素的深厚底蕴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如何将先辈们几千年来总结的中国传统美学元素的规律和成果运用到当代的艺术中,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的话题。 关键词:传统美学;元素;当代艺术 中国传统美学元素是东方文化的一处独特景观和宝贵财富,它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流传久远,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它那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正熠熠生辉。在当代艺术领域,由于国外各种新思潮的涌入和渗透,随之而来的新思想、新观念,动摇着我们固有的价值观与审美观,使我们丧失了自身的话语权,艺术作品也越来越远离民族个性。如何将传统的中国元素妙手天成地在现代艺术设计中表现出来,既要尊重民族艺术的独特性,又体现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还能反映现代人的内在精神追求,是当代艺术表现所追求和面临的又一重要课题。 一、传统美学元素的表现 中国传统美学元素中充满生命活力之美。如纹饰里面的动物纹主要是继承和发展了原始图腾的形象。反映的夔龙纹、夔凤纹等,都是根据中华民族所崇拜的吉祥神圣之物的龙、凤演化而来的,风格迥异,并具有明显的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记号。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发展,不论宫廷美术还是民间美术、文人画还是宗教画,经过历代的画家、艺人、工匠的创新实践过程,积累了大量的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和表达形式。无论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到殷商时期的青铜,还是从战国时期的器皿、帛画到汉代的雕塑画像石,或是从唐宋的绘画到明清的瓷器、家具,以及民间广为流传的剪纸、纹饰、戏装、面具、木版年画等等等等,都充分体现出了或是灵巧,或是简约,或是精致,或是工整或是粗放或是热烈或是娟秀,或是质朴或是奢华的多种手法。无论是逸笔草草的国画水墨还是板刻的装饰图案;无论是造型夸张的剪纸还是色彩艳丽的木版年画,这一切的一切无不为当代艺术提供着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图式装饰素材。要走出一条民族个性化的道路,就必须要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向传统美学学习,并进行具有创造性的发挥,使中华传统美学设计元素用在当代艺术中既具有“民族个性”又有“时代个性”。这样,我们的现代设计才能真正走“国际化”。 二、传统美学元素对世界艺术的影响 同时中国传统美学元素也是世界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口之众多,中国文化早已向世界各地广泛地传播开来,影响之深之广,其市场潜力之不可估量,可想而知。中华传统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之大,以及在世界文化中所占的比例之重,也就决定了要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现代设计中的价值前景是无限的,潜力也是无穷的。比如文艺复兴早期意大利威尼斯派最杰出的画家之一的乔凡尼?贝尼所作的《众神聚宴》,是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向往的理想世界的真实写照。画中值得一提的就是诸神所用的器皿都是源自于中国宋代所烧制的青花瓷,可见当时的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名声远播以及在那个时代的西方人对中华文明的崇拜之情和向往之意。 三、当代艺术大量运用传统美学元素的原因 当代艺术中大量运用中国传统元素符号大致有两种。一方面是设计师追求艺术表现的自由创新;另一方面,一些有艺术家对传统文化存有深厚感情,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一种责任感。 随着社会文化形态的不断丰富发展,经济活动方式的不断改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迅猛,大众传媒也日益增多,我们必须在全球化意识和人类文明双重体系的大前提下不断汲取和吸收不同文明的构成中的良性基因,以敏锐、超前、综合的理念与世界的视觉语义相接轨,在注重客观与尊重自然的前提条件下,把人们迷恋传统造型的“意”发挥的淋漓尽致,在平

论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联系与区别

论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联系与区别 早在2008年,曾繁仁教授就发表了《论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关系》一文,提出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并在阐述二者关系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二者的四点区别。这是较早涉及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关系的论文,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国际学术交流的加强,中国学者对西方生态美学的了解逐渐加深,为重新讨论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关系提供了更加坚实的知识基础。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采取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以相关文献发表的先后为顺序,以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可能存在的几种关系为理论支点,拟从如下五个方面展开讨论:一、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不同开端与二水分流;二、在环境美学框架内发展生态美学;三、将环境美学等同于生态美学;四、吸收环境美学的理论资源来发展生态美学;五、参照环境美学,通过充分吸收生态学观念、彻底改造传统美学而发展生态美学。笔者坚持第五个学术立场。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价值主要有两方面:_、从历史层面来说,以国际美学的当代发展为参照,在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相互交织的理论地图上,清理二者各自的发展线路与发展过程;二、从理论层面而言,明确界定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

各自的侧重点与特定问题,以便我们将二者的研究推向深入。必须郑重说明的是:画地为牢、作茧自缚等狭隘心态,一直是文学笔者努力避免的不良学术倾向。 一、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不同开端与二水分流 国际学术界公认,环境美学正式发端于英国学者罗纳德赫伯恩的《当代美学与自然美的忽视》。该文正式发表于1966年出版的《英国分析哲学》一书,赫伯恩也因此文而被称为“环境美学之父”。 在这篇文章里,赫伯恩试图突破分析哲学的藩篱,辨析对于艺术的审美欣赏(艺术欣赏)与对于自然的审美欣赏(自然欣赏)之间的差异。他主要讨论了两点。第一点可以概括为“内外”之别:对于艺术欣赏,欣赏者只能在艺术对象“之外”欣赏它;但是,对于自然欣赏,观赏者可以走进自然审美环境自身“之内”一“自然审美对象从所有方向包围他”,也就是说,欣赏自然时,“我们内在于自然之中并成为自然的一部分。我们不再站在自然的对面,就像面对挂在墙上的图画那样”。从欣赏模式的角度而言,“内外”之别就是“分离”(detachment)与“融入”(involvement)之别:前者主要是艺术欣赏的模式,而后者则主要是自然欣赏的模式一观赏者与对象的相互融入或融合。在赫伯恩看来,“融入”这种欣赏模式具有很大的优势,通过融入自然,观赏者“用一种异乎寻常而生机勃勃的方式体验他自己”。艺术欣赏与自然欣

翻译美学视角下的审美主体研究(1)

翻译美学视角下的审美主体研究 ——以《生命礼赞》为例 摘要:翻译美学研究的是翻译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和审美意识活动三者辩证统一的关系。审美客体即翻译的原语文本和目标语文本,审美主体即译者。审美主体不仅要进行语言的解码和编码,还要成功地再现美学效果,审美主体在整个美学效果再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审美主体如何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对美学视角下的翻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审美主体;审美客体;美学效果;翻译美学 美学是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和审美意识,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根据研究,“美学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8世纪德国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和美学家鲍姆加登,他的《美学》著作的问世标志着一门新的学科“美学”的诞生。”[1]美学在中国五千年文化中也经历了漫长的时期,像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等哲学家都对“美”提出过自己的看法。最初发展起来的美学与人的感性,与艺术有密切的联系。美学发展到今天,研究范围已经扩大到了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代美学家韦尔施评论:“美学必须超越艺术问题,涵盖日常生活、感知态度、传媒文化以及审美和反审美体验的矛盾。” 随着人们对翻译这门学科研究的深入,翻译学科已经和很多领域进行了结合,为翻译实践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成果。在所有的翻译实践中,文学翻译,尤其是诗学翻译,是最富挑战性,也是最富有争议性、最艰难任务。“文艺文体不仅‘样式’或‘体裁’很多,言语等级也是最多,文艺作品辞藻婉雅、丰富乃到诡异、驳杂,风格因人而异,莫可穷极。”[2] 翻译和美学的联姻绝非最近才兴起,早在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中,就已经和美学以及哲学相联系了。翻译是对原文语言进行解码以及对目标语言进行编码的过程。我们将翻译和美学相结合,或者用美学理论来研究翻译过程,这就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翻译美学。所以,翻译美学的研究对象是翻译中的审美客体(原文、译文),翻译中的审美主体,翻译中的审美活动,翻译中的审美判断,审美欣赏,审美标准以及翻译过程中富有创造性的审美再现等等。 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和散文,无论是语言形式还是所要表达的意境都是一种美的体现。如何让原文作品中的美在译文作品中再现,这就是审美主体的任务。本文基于翻译美学的相关理论,以朗费罗的《生命礼赞》为例阐述了审美主体如何在译本中再现“美”。 一英语语言中“美”的体现 语言的功能和作用一直是学者们深入探讨的问题,“韩里德曾经在早期的作品中提出了语言运用的七大功能,胡壮麟在韩里德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了这七种功能,虽然没有正式把语言的审美功能列入其中,但是他也提到语言的审美功能的确不能忽视。”[3] 《生命礼赞》是朗费罗最著名的抒情诗之一,它是一首训教诗,用词口语化,琅琅上口,易于让普通读者阅读并引发他们的共鸣。因此,此诗自发表以来一直广为传诵,深受各国读者的喜爱,而且本诗也是第一首被译为汉语的欧美诗歌。在这一章中,我以这首诗为蓝本对英语语言到底美在何方这个问题进行探索。 (一)音韵美 英语语言之美首先体现在音韵上,而音韵之美又主要体现在修辞手法Alliteration(头韵)上。头韵是指两个以上的词的词首辅音相同,而且,头韵是英语所特有的,这种修辞主要表现在诗歌,成语以及散文上。头韵的使用使文字富有音乐感,读者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读者记忆和背诵,因此,头韵给语言增添了一种音韵美。在《生命礼赞》这首诗中第三行、第六行、第八行与第十七行中的soul and slumbers,grave and goal,spoken and soul,broad and battle等都是典型的头韵。这些头韵的使用使整首诗歌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元韵(Assonance)是指谐音或发音相似,尤指词中元音相似。和头韵一样,元韵的使用可以增加语言的音韵美,元韵可以使一个句子前后连贯,增加语言的音乐感,能够充分发

换个角度看文学翻译

换个角度看文学翻译 书评人: 中西方翻译理论都与美学有着不解之缘,中西方美学各自的主要特征都对各自译论的发展产生过深刻的影响。文与质的统一观是中国传统译论的主流,中国传统译论不仅借鉴了中国古代美学的理论思想和审美范畴或形态,还沿用了中国古代美学的方法论。然而,多年来,中国的翻译研究虽然借用了美学的理论理想和审美范畴,却多停留在用于译论的表述上。一旦涉及翻译批评,尤其是文学翻译研究,主要还是以从语言文学的角度研究为主,重点对比原文与译文在语言处理上的优劣高下,很少有人从美学角度系统地进行比较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最近出版奚永吉的新著《文学翻译比较美学》就填补了这一空白。 作者奚永吉曾在1992年出版过一本《翻译美学比较研究》,是我国首部翻译美学专著,他从语言美、想象美和风格美三个方面论述文学翻译中的美学因素。1995年,台湾出版了刘宓庆的《翻译美学导论》,揭示译学的美学渊源,探讨美学对中国译学的特殊意义,构建现代翻译美学的基本框架。奚永吉的这部新作是我国第三部翻译美学专著,比起前两部来,又有很大的突破,作者不再简单地罗列评价一些文学翻译作品的美学因素,也不大量阐述美学理论。而是“力求从比较美学的角度,立足于本国古今文论、诗论、曲论、画论中的美学原理,力求将此书写成一部论述文学翻译比较美学而不是评述翻译优劣的书”。 这使人想起比较文学中的翻译研究。比较文学的翻译研究就不局限于某些语言现象的理解与表达,也不参与评论其优劣,而是把翻译文学作品作为既成事实加以接受,不对其进行一般意义上的价值判断,而是在此基础上展开对文学交流、影响、接受、传播等问题的考察与分析。文学翻译的比较美学研究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不拘泥于表层结构和形态,不注重译作语言质量之高下,而是对译品所蕴含的代表不同文化系统的审美特征,乃至于对不同国家和民族所持有的不同审美理论和思维方式做出美学价值上的判

(完整版)融入美学之元素激活古诗词教学

融入美学之元素激活古诗词教学 四川省遂宁市第六中学黄鑫 古诗词教学过程应当是完整合理的艺术审美过程,从美学角度看,这个过程必须突出审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必须强调学生主体对审美对象展开活跃的心理活动,使学生主体在追寻和发现中得到无穷乐趣。 因此,将融入美学元素的古诗词教学理论应用于高中古诗词教学,对学生地位、教师功能、教学方法等进行新的定位,不仅有利于改变那种封闭式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而且能够变课堂教学单向信息灌输为多向信息对话,确立并保护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习能动性,主动拓展期待视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进行丰富的个性化解读,发展创造性思维,并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注重审美心境的培植 心境是一种在较长时间内影响人整个行动比较持久的情绪状态,因而能使一个人的活动和体验都染上一种情绪色彩。教学中学生若能以恰当的情绪状态进入古诗词意境赏析,学生能动性必强,学习效果必佳,反之亦然。 1、设计富有感染力的导语 教师设计导语时,其情绪色彩应与古诗词的情感色彩声气相通,并富有一定感染力,旨在用导语去震动学生心灵,以求先声夺人之势。如我在执教《兵车行》时,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有人说苦难让杜甫一生颠沛流离,身心受创;苦难也磨练了杜甫,让他与大唐的国运、

大唐的百姓同呼吸、共命运,终于铸就了中国诗坛一坐高入青云的丰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见证了那段苦难岁月的叙事名篇——《兵车行》。”导语语言简练,情势凝重,起到了一个很好的蓄势作用。 2、加以声情并茂的吟诵 古诗词语言具有极强的音乐性,在教学中,教师若能以声情并茂的范读和带读,或配以优美的音乐朗读,或让学生表情朗读、默读、跳读等,读出诗词的情感味、音乐味,从而使学生在听吟或自吟中激发情感,探寻揣摩诗词意境,产生特定的审美心境。 3、采用恰当有效的辅助手段 由于古诗词所具有的含蓄的审美特征,又与学生有较大的时空距离,因此在教学中采用一些辅助手段是相当有效的。比如在教学过程中随机利用挂图解说、插入歌曲欣赏、播放PPT、FLASH等,李清照的《一箭梅》中诗与歌的结合、王维的《山居秋暝》中诗与画的结合等,从视觉、听觉等方面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物化诗境诗情,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深入领会诗词内涵,强化学生的审美心境。但切忌简单地用单一的视觉听觉形象统一学生对诗词意境及表达情感的认识,冲谈诗词作品的韵味,弱化学生的体验感悟能力。 4、运用形象生动、优美和饱含感情的语言描述 诗词作品首先是一种美感体验的心灵活动,不是理智的投入而是在理智指引下的感情投入。学习欣赏古诗词,应该是个由感受而感动的过程。在古诗词鉴赏中,教师始终串以形象生动、饱含感情的教学语言,往往能在学生心中呈现出一副情景交融的画面,唤起学生的形

《环境美学》读后感档

《环境美学》读后感 环境美学,作为应用美学的分支,在中国是近些年才逐渐热门的学术研究方向。即使是在西方,对于环境的美学研究也不过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展开的。环境美学可谓是一门很年轻的新兴学科。然而,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却已同我们人类一起存在了几千年,几万年,甚至上亿年。用全新的美学视角、美学思维、美学观点来探讨。研究我们日常生活中早已司空见惯的环境,用发现美,感悟美,体味美的眼睛来重新审视我们身边的环境,从而以最为平和,自然的审美心态来得出解决日益紧张的环境问题的方法。 《环境美学》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由武汉大学“中国美学界翘楚”之称的陈望衡教授担任主编。该书对于国际美学界,对环境美学的一些主流思想及具体个案的思考和探索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导向性。这本书,就是阿诺德·柏林特教授关于以上问题思考的一个小结,全书共十二章,每一章又皆可作为独立发表的学术论文。读完该书后,印象颇深之处有如下几点:第一,环境因人的存在而有意义。环境是有人的环境,人是环境中的人。 环境中的一切美感,或崇高,或优美,无一不是以人的生理和心理尺度作为最终标准。崇山峻岭因具有超人的尺度,使人本能的产生敬畏心理,而赋予阳刚之美;空谷幽兰又因生性喜阴,低调内敛而被比作君子,饱受称赞。这样就会对贯穿西方哲学界数千年的主客两分二元论进行有力的冲击。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主客一体”,有点类似于中国古代哲学的“天人合一”,但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以主体人的尺度,来衡量,论证客体自然环境,表面看似主客一体,其实质仍是二元论;而后者,是物我一体,将主体人完全融入自然环境之中,将人视为和谐生态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而非凌驾于自然之上或脱离自然。可贵之处在于,西方学者正在努力一步步拉近人与自然,生态的心理距离,一旦将环境纳入了人的尺度范围,那么人类就可以正视自身与环境,从而能积极的以审美的心态来乐于承担起保护环境的义务与责任。 环境之美不同于艺术之美,环境美学是一种参与美学。首先,艺术作品是艺术家运用艺术才华将美作一集中展现,审美目标性明确;自然环境是客观存在,其审美目标性较为隐晦,不置身其中难解其美。例如,当我们看到一幅油画时,会很快的找到合适的角度去欣赏其构图,色彩等,而当我们面对一片原始森林欣赏时,却往往会手足无措,不知该从何开始。所以,同一景观环境,完全可以因参与者的变化而产生截然不同的审美感受。

翻译美学视角下的郭沫若“风韵译”翻译思想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416014090.html, 翻译美学视角下的郭沫若“风韵译”翻译思想作者:薛菲 来源:《科教导刊》2017年第36期 摘要“风韵译”是郭沫若先生提出并在翻译过程中广泛运用的翻译思想。这一翻译思想的 运用使得郭沫若的英诗汉译作品在文体上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本文试从翻译美学的角度出发,对“风韵译”翻译思想进行探讨。 关键词翻译美学“风韵译” 郭沫若英诗汉译文体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https://www.wendangku.net/doc/6416014090.html,ki.kjdkx.2017.12.018 Abstract "Flavor Translation" is the guiding principle employed by Guo Moruo in his English-Chinese poem translation,which leads to a variety in style of Guo Moruo?s Chinese versions. This paper aims at studying "Flavor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ion Aesthetics. Keywords Translation Aesthetics;"Flavor Translation"; Guo Moruo, English-Chinese poem translation; style 1 翻译美学简介 1.1 翻译美学的定义 翻译美学这一理论是以描述性翻译研究为背景展开而来的。翻译美学揭示了译学的美学渊源,探讨美学对译学的特殊意义,用美学的观点来认识翻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并运用美学的基本原理,提出翻译不同文体的审美标准,分析、阐释和解决语际转化中的美学问题。在翻译美学中,译者往往具有双重身份。他既是原文的接收者,可以将自己的审美认知灌注其中,又是阐释者,要考虑给译文读者带来的影响,以选取与原文审美构成相适应的审美再现手段。[1] 1.2 中国传统译论与美学之渊源 中国传统译论的显著特色就是与美学结缘。[2]王秉钦教授曾将中国的传统翻译思想总结 为十大学说,其中就包括了“翻译美学论”这一学说思想,其代表性人物为林语堂。[3]如果梳理中国译学的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的译论都有着美学要素,蕴涵着丰富的美学思想,具有显著的文论色彩和贵信,贵和,贵含蓄的美学特征。[4] 由此可见,翻译理论和美学相融合,这一中国传统译学思想的一大特色,在许多著名译家的翻译理念中都有所体现。郭沫若先生也是其中之一。 2 “风韵译”翻译思想简介

浅谈平面设计中的视觉审美元素()

浅谈平面设计中的视觉审美元素 浅谈平面设计中的视觉审美元素 摘要:该文首先分析了平面设计作品中各种基本元素,接着分析了平面设计中视觉审美元素所具备的特征,最后提出了平面设计中视觉审美元素的构建方法。该文给平面设计中视觉审美元素的建立提供一些参考,以提升视觉审美元素的运用效果,提高平面设计的艺术价值。关键词平面设计视觉审美元素 在平面设计过程中,视觉元素的合理使用不但能提升设计作品的审美效果,而且能保证作品的经济性,让作品实现创新。色彩、文字、图形等元素是平面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最基本的视觉审美元素。设计师在设计中要重视审美元素的组合,这样可以更直接地呈现商品自身的价值,给消费者带来视觉冲击,引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最终实现推广与营销。 一、平面设计构成元素 1.图形 图形是平面设计中最基础的元素,而且其作用和效果也非常明显。图形主要由点、线、面组成。点是线和面的起

点,点的表现形式也是图形中最基础的部分。图形需要清楚地显示出设计中的重点。 2.文字 文字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文字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其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要想合理地对文字进行处理,就要了解文字所表达的含义与背景,要根据文字的内容与颜色、图形等进行结合,这样可以让文字表达变得更丰富,其审美价值也会变得更高。 3.色彩 色彩可以让平面设计变得更有魅力,吸引力更强,从而让图形和文字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效果,呈现出明显的优势,更贴近产品定位,使消费者更深入地了解到其中的含义。 二、在平面设计中视觉审美元素的应用优势 1.提高设计作品的经济性 现阶段,大部分商业设计都会涉及平面设计,而经济性是商业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因素。为了让整个设计作品更具商业特点,提升自身的经济价值,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从美学视角看文学翻译-最新资料

从美学视角看文学翻译 、引言 近年来,翻译作为一门较新的学科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翻译的发展也就更加突飞猛进。2006 年上海外国语大学设置了翻译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标志着翻译作为独立的学科出现,促进了翻译专业的发展。对于翻译方面的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和理论的研究层出不穷。文学翻译也是广为关注的话题之 。从美学的视角进行的研究也日益增多,而这也是我国文学翻译的一个特色,因为中国文学与美学的关系源远流长。此外,中国浩瀚的文学宝库也需要走向世纪,在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中,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传统瑰宝是我们新一代翻译学者的使命。 二、理解一文学翻译的基础 文学翻译是一种立足于原作的再创作,是用语言创造的艺术,不仅仅是事物的概念和情节的记述,而且要具备能够吸引读者的艺术意境,即通过艺术的形象使译作读者体会到与原作读者 相同的阅读美感和艺术享受(邓景茹:2010,135-137)。译者 审美的主体)在翻译原作(审美客体)过程中的关键是要对原作进行充分地理解,在此基础上把握原作的物质层面(文学符号系统)和精神层面(审美过程),即通过对源语文本的理解,最终满足审美要求,再现原作的表象要素和非表象要素。

阐释学是一门关于理解的普遍研究,其核心是理解。阐释学循环理论认为只有理解了整体,才能理解局部;只有理解了局部,才能理解整体。理解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被理解对象内部与整体的关系,即语言层面与审美层面的关系;被理解对象与其背后的文化背景,审美客体与主体及其审美意识之间的关系;理解者的先见与理解者的整个活动之间的关系。施莱尔马赫认为对文学作品而言,阐释学的三种关系演变为:单个语言单位与整个语篇之间的关系;文本与译者心理状态的关系;文本所属的种类与类型的关系。 现象学对20 世纪的西方文艺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标志着一种方法和思维态度,它的核心是通过阅读产生对作品的重构。这种重构的基础是文学作品本身的存在形式,效果体现在作品的审美价值。它的代表人物英加登将阅读分为三种:前审美阅读、审美阅读和后审美阅读。 接受美学是20世纪60年代的一种文艺美学思潮。以现象美学和阐释美学为基础,并吸收了布拉格结构主义理论家穆卡洛夫斯基的“空白论”思想,对“读者反映论”产生了巨大影响。它 的代表人物伊瑟尔认为:文学文本的语言是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 表现性语言,包含了许多“不确定性与空白”。而这个不确 定性与空白即是文本的召唤结构。 因此文学翻译的译者要在对原文本理解的基础上,形成审美意境,并给译文的读者留下一定的空间,再现原作的永恒魅力。

美学元素 太朴山的美学元素(外一篇)

山不会俯就、讨好任何人,它就在那里,你去或不去,它就在那里。这也算是我爱山的一种理由吧。我这个人有点怪癖,越是名山,越懒得去;即便勉强地去了,去了就去了,从不会留下只字片语。倒不是那些名山对不起我,委实是我的气场太小,又害怕喧闹,故而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相反,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山,倒像走亲戚似的,我不仅爱去,还一去再去。 太朴山就是其一。 我不清楚这座山名的来历,太朴,也许就是大朴吧?大朴之物,必存大美焉,人工不可为,应是天造地设,又不曾被人染过指的。我特讨厌染指,连带“染指”这个无辜的词。试想,原本好端端的一个物,一件事,一段情,与局外者毫无干系,你非得伸过去一个指头。何况那根指头也许并不干净;就算它干净,还能比造物的上苍高明吗? 太朴山好,不仅仅止于名字。山上山下,沟沟壑壑,我所见到的,无非是一些石头、树木、溪水。然而,当它们被我的目光和心灵一一摄取之后,觉得那石、那树、那水是太朴山所独有的;你若把它们换一个地方,哪怕稍微挪动一下,就不是原来的味道了。这使我想起城市里那些移栽的树,虽然它们还保持着树木的基本形态,但已然是另一层意义的树了。我就干过一件蠢事。三年前我去太朴山时,看中了一株紫色杜鹃,因实在割舍不下,就将其挖回栽在自家的花盆里。次年春天,花开是开了,却显然没有它在山野开得那么浑朴自然,那么耐人寻味。个中原因我虽弄不清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我染指了。你想想,那株原生态的

杜鹃,吐纳的是太朴山的浑沦之气,而当它一旦脱离了那样的气场,即使活着,那也是苟活。 我避名山而亲太朴,似与那里的石头有关。太朴山虽与江南佛教名山九华山粘粘连连,暗通气脉,但此山的石头却与九华山迥异,一个黑硬、粗砺、峥嵘,构成一座名山的体量和气质;一个圆融、苍润、拙朴,成全了太朴山的简淡与空灵。我说它简淡,是因为那些经岁月打磨的石头,已经熄灭了欲望,磨平了棱角,它们扁也好,圆也好,都遵循着大道从简、返璞归真的至理,虽栖居幽壑,这里几尊,那里几坨,或坐,或立,或倚,或躺,但姿态和表情都是安详、静谧的,仿佛阅尽云雨风霜的智者,只存一抹淡定在胸。石与石,有的则爱独处,长久地沉溺于冥思,彷如世外高人,任你千呼万唤,任你春光撩人,它一点都不为所动;有的则喜群聚,呼朋唤友,你倚我靠,甚至石上叠石,看上去亲密无间,却又谐者自谐,憨者自憨,不像我们人类,聚在一起总是彼此攻讦,相互挤兑,凭空生出许多是非来,想收拾都难。 多石的太朴山,对树木的生长是一种严酷的限定。然而,恰恰是这种限定,给了树木以意想不到的勇气。盘桓于太朴山中,我没有见到像模像样的大树,更不用说参天了,但你并不能因此而漠视那些树木的精神高度,它们的身躯可以不伟岸,可它们的根脉却表现出罕见的骁勇和顽强。我就见到一株沙朴,它生长在一个窄而又窄的石隙中,为了挣脱石壁的挤压与束缚,沙朴将它的根贴着石壁像瀑布一样垂下来,最薄处比纸片厚不到哪里去。面对这样的树根,我们羞于再谈论什么命运与人生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