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六大系统基本要求”

“六大系统基本要求”

“六大系统基本要求”
“六大系统基本要求”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建设完善基本要求及检查验收暂行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1章 总 则

第1条 为规范和促进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2条 本办法适用于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及检查验收工作。

第3条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以下简称“六大系统”)指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所有井工煤矿必须按规定建设完善“六大系统”,并达到“系统可靠、设施完善、管理到位、运转有效”的要求。

第4条 煤矿企业是建设完善“六大系统”的责任主体,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建设完善“六大系统”的第一责任人,要落实分管负责人和具体分管部门,明确工作职责,完善工作制度,组织做好“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

第5条 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的日常监管。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对驻在辖区内煤矿“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的执法监察。

第62011年底前,全国所有煤矿要完成监测监控系统、压风自救系统、

条 供水施救系统、通信联络系统和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

2012年6月底前,所有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中央企业和国有重点煤矿中的高瓦斯矿井、开采容易自燃煤层的矿井,要完成“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

2013年6月底前,所有煤矿都要完成“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第2章 监测监控系统基本要求

第7条 煤矿企业必须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的要求,建设完善安全监控系统,实现对煤矿井下瓦斯、一氧化碳浓度、温度和风速等的动态监控,为煤矿安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第8条 煤矿安装的监测监控系统必须满足《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的规定,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构成监测监控系统的各配套设备应与安全标志证书中所列产品一致。

第9条 甲烷、馈电、设备开停、风压、风速、一氧化碳、烟雾、温度、风门、风筒等传感器的安装数量、地点和位置必须符合《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要求。中心站要装备2套主机,1套使用、1套备用,确保系统24小时不间断运行。

10

按规定对传感器定期调校,保证监测数据准确可靠。

第 监测监控系统在瓦斯超限后应自动切断被控设备的电源,并保持

11

闭锁状态。

第12条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地面中心站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应在矿调度室内,及时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第13条 新建、改(扩)建、技改等矿井的监测监控系统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监测监控系统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矿井,不得投入生产。

第14条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应能对紧急避险设施外和避难硐室内的甲烷和一氧化碳浓度等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

第3章 人员定位系统基本要求

第15条

煤矿企业必须按照《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AQ1048-2007)的要求,建设完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并做好系统维护和升级改造工作,保障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第16条 矿井人员定位系统必须满足《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AQ6210-2007),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定位分站、基站等相关设备应符合相应的标准。

第17条 所有入井人员必须携带识别卡(或具备定位功能的无线通讯设备)。

第 矿井各个人员出入井口、重点区域出/入口、限制区域等地点应设

18条 置分站,并能满足监测携卡人员出/入井、出/入重点区域、出/入限制区域的要求;巷道分支处应设置分站,并能满足监测携卡人员出/入方向的要求。

第19条 矿井调度室应设人员定位系统地面中心站,设置显示设备,显示井下人员位置等,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

第20条 新建、改(扩)建、技改等矿井的人员定位系统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人员定位系统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矿井,不得投入生产。

第21条 煤矿紧急避险设施入口和出口应分别设置人员定位系统分站,对进、出安全避险设施的人员进行实时监测。

第4章 紧急避险系统基本要求

第22条 煤矿企业必须按照《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建设完善紧急避险系统。

第23条 紧急避险系统应与矿井安全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等系统相连接,形成井下整体安全避险系统。

第24条 紧急避险设施应具备安全防护、氧气供给保障、有害气体去除、环境监测、通讯、照明、动力供应、人员生存保障等基本功能,在无任何外界支持的条件下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96小时。

第紧急避险设施的容量应满足服务区域所有人员紧急避险需要,包括

25条 生产人员、管理人员及可能出现的其他临时人员,并应有一定的备用系数。

第26条 紧急避险设施的设置要与矿井避灾路线相结合,紧急避险设施应有清晰、醒目的标识。

第27条 紧急避险系统应随井下采掘系统的变化及时调整和补充完善,包括紧急避险设施、配套系统、避灾路线和应急预案等。

第28条 紧急避险设施的配套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纳入安全标志管理的应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可移动式救生舱应符合相关规定,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第5章 压风自救系统基本要求

第29条 煤矿企业在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建立压风系统的基础上,必须按照在灾变期间能够向所有采掘作业地点提供压风供气的要求,进一步建设完善压风自救系统。

第30条 空气压缩机应设置在地面;深部多水平开采的矿井,空气压缩机安装在地面难以保证对井下作业点有效供风时,可在其供风水平以上2个水平的进风井井底车场安全可靠的位置安装,但不得选用滑片式空气压缩机。

第31条 压风自救系统的管路规格为:压风自救主管路(矿井一翼主压风管路)为φ150毫米及以上;压风自救分管路(采区主压风管路)为φ100毫米及以上;采掘进工作面为φ50毫米及以上。

第32条 所有矿井采区避灾路线上均应敷设压风管路,并设置供气阀门,间隔不大于200米。有条件的矿井可设置压风自救装置。水害严重的矿井应在各水平、采区和上山巷道最高处安设压风管路,并设置供气阀门。

第33条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应在距采掘工作面25~40米的巷道内、爆破地点、撤离人员与警戒人员所在的位置以及回风道有人作业处等地点至少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装置;在长距离的掘进巷道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设置。每组压风自救装置应可供5~8人使用。其他矿井掘进工作面应安设压风管路,并设置供气阀门。

第34条 在主送气管路中要装集水放水器。在供气管路进入与自救装置连接处,要加装开关和汽水分离器。压风自救系统阀门应安装齐全,阀门扳手要在同一方向,保证系统正常使用。

第35条 压风自救装置应符合《矿井压风自救装置技术条件》(MT390-1995)的要求,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第36条 压风自救装置应具有减压、节流、消噪声、过滤和开关等功能,零部件的连接应牢固、可靠,不得存在无风、漏风或自救袋破损长度超过5毫米的现象。

第37条 压风自救装置的操作应简单、快捷、可靠。避灾人员在使用压风自救装置时,应感到舒适、无刺痛和压迫感。压风自救系统适用的压风管道供气压力为0.3~0.7兆帕,在0.3兆帕压力时,压风自救装置的供气量应在100~150升/分钟范围内。压风自救装置工作时的噪

声应小于85 分贝。

第38条 压风自救装置安装在采掘工作面巷道内的压缩空气管道上,安装在宽敞、支护良好、水沟盖板齐全、没有杂物堆的人行道侧,人行道宽度应保持在0.5米以上,管路安装高度应便于现场人员自救应用。

第39条 压风管路应接入避难硐室和救生舱,并设置供气阀门,接入的矿井压风管路应设减压、消音、过滤装置和控制阀,压风出口压力在0.1~0.3兆帕之间,供风量不低于0.2米3/分·人,连续噪声不大于70分贝。

第40条 井下压风管路应敷设牢固平直,采取保护措施,防止灾变破坏。进入避难硐室和救生舱前20米的管路应采取保护措施(如在底板埋管或采用高压软管)。

第6章 供水施救系统基本要求

第41

煤矿企业必须结合自身安全避险的需求,建设完善供水施救系统。

第42条 供水水源应引自消防水池或专用水池,有井下水源的应与地面供水管网形成系统,地面水池应采取防冻和防护措施。

第43条 所有矿井采区避灾路线上应敷设供水管路,在压风自救装置处和供压气阀门附近应安装供水阀门。

第44矿井供水管路应接入紧急避险设施,并设置供水阀,水量和水压应满足额定数量人员避险时的需要,接入避难硐室和救生舱前的20米

条 供水管路要采取保护措施。

第45条 供水施救系统应能在紧急情况下为避险人员供水、输送营养液提供条件。

第7章 通信联络系统基本要求

46

煤矿必须按照安全避险的要求,进一步建设完善通信联络系统。

第47条 煤矿应安装有线调度电话系统。井下电话机应是本质安全型。宜安装应急广播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安装的无线通信系统应与调度电话互联互通。

第48条 在主副井绞车房、井底车场、运输调度室、采区变电所、水泵房等主要机电设备硐室以及采掘工作面和采区、水平最高点,应安设电话。井下避险设施内、井下主要水泵房、井下中央变电所和突出煤层采掘工作面、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地点等,必须设有直通矿调度室的电话。

第49条 掘进工作面距端头30米~50米范围内,应安设电话;采煤工作面距两端10米~20米范围内,应分别安设电话;采掘工作面的顺槽长度大于1000米时,在顺槽中部应安设电话。

50

机房及入井通信电缆的入井口处应具有防雷接地装置及设施。

第51条 井下基站、基站电源、电话、广播音箱应设置在便于观察、调试、检验、围岩稳定、支护良好、无淋水、无杂物的地点。

第8章 管理维护

第52条 煤矿应建立健全“六大系统”管理机构,配备管理人员、专业技术员、值班人员、维护人员等相关人员。

第53条 煤矿应建立健全“六大系统”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六大系统”管理机构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当系统发出报警、断电、馈电异常、系统故障等信息时,及时上报。

第54条 应加强“六大系统”的日常管理,整理完善各系统图纸等基础资料。

第55条 应随井下采掘系统的变化,及时调整和补充完善“六大系统”。

第56条 应建立应急演练制度,科学确定避灾路线,编制应急预案,每年开展一次“六大系统”联合应急演练。

第57煤矿井下监控分站、传感器、读卡器、基站等设备必须具有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不能使用国家明令禁

条 止使用的设备。

第58条 “六大系统”电气设备入井前,应检查其“产品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及安全性能。

第59条 要加强系统设备维护,定期对各系统完好情况进行检查,定期进行调试、校正,及时升级、拓展系统功能和监控范围,确保设备性能完好,系统灵敏可靠。

第60条 每季度应对备用电源的放电容量或备用工作时间进行测试。备用电源不能保证设备连续工作时间达到标准时间的80%时,应及时更换。

第61条 维护人员应定时检查、测试在用设施设备及线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将检查、测试、处理结果报调度中心站。

第62条 “六大系统”中任何子系统发生故障时均应立即维护,在恢复正常运行前应停止其服务范围内的采掘作业。

第9章 验收

第63条 验收部门应根据“六大系统”要求组织验收。中央企业和省属国有煤矿企业负责对下属煤矿“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程进行验收,其他煤矿“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程由省辖市(地区)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组织验收。验收结果报省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备案,同时报送驻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第64条 煤矿企业或煤矿应按规定时限完成“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并对建设完善工程进行预验收,预验收合格的,方可向上级验收单位提出验收申请。

第65条 中央企业、省属国有煤矿企业和省辖市(地区)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应自接到煤矿企业或煤矿验收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对“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程组织现场验收。

第66条 煤矿企业或煤矿申请“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程验收时,应当提交下列资料:

(一)验收申请书。

(二)预验收报告。内容包括“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程设计、施

工、管理和试运行情况;预验收的时间、内容、方式、人员、发现问题整改情况;预验收结论等。

(三)设计和管理的有关文件、资料,主要包含:

1.“六大系统”设计资料、图纸及审批文件;

2.管理及维护人员岗位责任制,值班制度;

3.操作规程、故障处理期间的安全措施;

4.值班、操作和维护人员的配备、培训情况;

5.“六大系统”运行管理制度;

6.安全仪表计量检验制度;

7.系统运行和管理资料(设备布置图、设备台账、报表、值班记录、维修记录等);

8.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四)设备设施检测检验报告。

(五)设备供应单位资质证明材料。包括设备生产单位提供的防爆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检验合格证、计量器具许可证、产品合格证。

(六) 工程施工单位资质证明材料。

(七)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

第67条 中央企业、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和省辖市(地区)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应当成立“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程项目验收工作机构,按照“建设完善一个、组织验收一个”的原则,及时组织对提出申请煤矿的“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程进行验收。

第68条 中央企业、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和省辖市(地区)煤矿安全监管部门接到验收申请后,应组织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和专家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审查合格的,对“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程进行现场验收。发现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验收不合格:

(一)设计变更未按规定程序审批的;

(二)系统设备设施及数量不符合设计要求的;

(三)系统功能不完备或运行不稳定,不能满足安全生产和安全避

险需要的;

(四)未按规定建立“六大系统”维护管理制度的;

(五)系统相关资料缺失或不全的。

第10章 监督检查

第69条 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对辖区煤矿“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和管理情况进行日常监督检查。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驻在辖区煤

矿“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和管理工作实施监察。

第70条 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未按规定期限和内容完成“六大系统”建设完善要求的煤矿企业要责令其限期整改,逾期未完成整改的,责令停产整顿。

第71条 新建、整合、技改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安全专篇》中未包含 “六大系统”有关内容,或有关内容不符合本规定要求的,《安全专篇》不予通过。

第72条 新建、整合、技改煤矿没有按要求完成“六大系统”建设的,其安全设施竣工验收不予通过。

已通过审批、正在实施中的新建、整合、技改煤矿建设项目的安

全设施设计《安全专篇》中,未包含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有关内容的,应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紧急避险系统建设。

第11章 附 则

第73条 各省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监管细则。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将对“六大系统”的监察纳入煤矿安全监察计划。

74

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运动控制系统基本要求

11级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运动控制系统》基本要求(2014-05-23) 第一章 绪论 了解本课程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转速单)闭环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 1、 了解V (SCR )--M 、PWM--M 两种主电路方案及其特点(2.1节、P16、P97--98、笔记); 2、 他励(或永磁)直流电动机三种数学模型及转换,解耦模型中I do ~U d 环节的处理(P27--28、笔记); 3、 稳态性能指标中D 、S 间关系及适用范围(2.2.1节、P29--30、笔记); 4、 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组成原理、特点及适用范围(P2 5、笔记); 5、 带电流截至负反馈的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组成原理、特点(笔记、2.5.2节)。 第三章 转速、电流反馈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 1、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组成原理(主要指:V —M 不可逆调速系统、PWM-M 调速系统)、特点,符合实际的系统数学模型,静(稳)态参数的整定及计算(P60、P59--6 2、笔记); 2、 ASR 、ACR 的作用(P65); 3、 典1、典2系统的特点、适用范围、参数整定依据(3.3.2节、笔记); 4、 基于工程设计法的ASR 、ACR 调节器参数整定方法(P77--78、3.3.3节、例3-1、3-2、笔记); 5、 理解ASR 退饱和时的(阶跃响应)转速超调量等时域指标算式(P86--88、笔记); 6、 系统分别在正常恒流动态、稳态阶段,及机械堵转故障、转速反馈断开故障下的(新稳态)物理量计算; 7、 M 、T 、M/T 三种数字测速方法及特点(2.4.2节、笔记); 8、 了解了解M/T 数字测速的技术实现方法、系统控制器的技术实现方法(P82-85、笔记)。 第四章 可逆控制和弱磁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 1、 PWM--M 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组成原理及特点(4.1节,笔记) 2、 V (SCR )--M 可逆主电路中的环流概念、类型、特点(P103--104、笔记); 3、 常用的晶闸管-直流电动机可逆调速系统组成原理及特点(4.2.2节,图4-1 4、图4-1 5、4.2.3节)。 第五章 基于稳态模型的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 1、 异步电动机定子调压调速的机械特性簇与特点,转速闭环调压调速系统组成原理及适用范围(5.1--5.2节); 2、 软起动器的作用及适用条件(5.2.4节); 3、 异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的基本协调控制关系(一点两段)及其依据(5.3.1节); 4、 异步电动机四种协调控制的特点,各自的机械特性簇、特点及比较(5.3.2节--5.3.3节、笔记); 5、 SPWM 、CFPWM 、SVPWM 变频调速器组成原理与特点,及其中各环节的作用(5.4节); 6、 了解基于转差频率控制的转速闭环变频变压调速系统的基本原理(5.6节)。 第六章 基于动态模型的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 1、 交流电动机坐标变换的作用,矢量控制(VC )的基本思想、特点(6.6、6.7、笔记); 2、 异步电动机VC 系统的一般组成原理(图6-20); 3、 了解各种具体的VC 系统组成方案,理解转子磁链直接与间接定向控制的区别(6.6. 4、6.6.6节、笔记); 4、 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DTC )系统的基本原理及特点(6.7.3节),DTC 与VC 的比较(6.8节)。 第七章 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双馈调速系统 1、 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次同步串级调速主电路及其工作原理,()S f β=公式及特点(7.2.1节、笔记); 2、 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双闭环次同步串级调速系统组成原理;起动、停车操作步骤;(7.5、7.6、7.4.3节、笔记)。 第八章 同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系统 1、 正弦波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 )矢量控制系统组成原理,0sd i =时的转矩公式(8.4.3节); 2、 具有位置、速度闭环的正弦波永磁同步电动机(伺服)矢量控制系统组成原理(图8-26、27扩展、笔记)。 第九章 伺服系统 1、 位置伺服系统的典型结构(开环、半闭环、闭环、混合闭环)及特点(笔记、9.1.2); 2、 位置伺服系统的三种运行方式、位置伺服系统的三种方案;(笔记、9.3.2--9.3.4) 3、 数字伺服系统中电子齿轮的作用(笔记); 4、 数字式位置、速度伺服系统的指令形式(笔记)。 *** 考试须知---要点提示: (1)无证件者不能考试;(2)未交卷者中途不得离场;(3)严禁带手机到座位,操作手机者按作弊论处。 附:答疑地点(2-216)、时间:(1)2014-6-6,13:00--15:00;(2)2014-6-7,8:00--11:00,13:00--15:00。

安全检查的基本程序

安全检查的基本程序 1、告知当受检者走进安全检查专门通道,距执勤法警1.5—2米左右的地方时,执勤法警举手示意其停下,然后向其敬礼,并告知:“我是××法院司法警察,现依据《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安全检查规则》的规定对你进行检查,请予以配合,请出示你的有效证件。” 2、证件检查在受检者掏出证件时,执勤法警应注视对方双手、肩部和眼睛,密切注视其动作。上前接证件时要注意防备,特别是注意武器的安全。接过证件后,可后退一步,适当拉开距离,但眼睛要始终注视着受检者。查验证件时,应当将证件举至约同肩高,使证件与受检者同处于视野范围内。认真查验身份证和其相关证件,核实受检者的身份。在核实其身份时可采用盘问的方法,盘问要由浅入深,问明受检者对象的姓名、住址、工作单位等,要弄清携带物品的种类、盘问中应注意其表情、动作、语言的逻辑性,善于发现疑点。 3、人身安全检查人身安全检查,是指对受检者人身可能携带、藏匿的限制物品、管制物品和危险物品,依法进行搜索、检查的行动过程。只要通过证件检查发现有疑点的受检者,应立即命其站立不动,两脚分开,双手抱头面向墙站立,并告知根据《安全检查的规则》的规定对其进行人身安全检查,请予以配合。在进行人身检查时,必须保持高度警惕,要在受检对象已经被完全控制的情况下进行,防止其反抗,检查主要按从上至下、从右至左的顺序进行,重点是上肢、头部、脖颈、衣领、前胸、腋下、腰部、腿部等部位。(搜身)时一般要求用手挤压、触摸翻动,不可轻拍轻摸。(搜身时)必须认真彻底,

不留隐患。一般容易忽视但有可能隐藏凶器的器位:帽子里、衣领口、腋下腰间、皮带内侧、衣服口袋,小腿部位等。人身安全检查时,必须分工明确、站位合理,一般采取一人检查,其他人员警戒的方式。 4、对随身携带物品的检查物品检查:主要包括受检者的行李、包裹等。基本程序要求是:①必须首先把受检者与其携带的包裹分离开,再进行开包检查,防止受检人趁机使用装在包内的武器行凶顽抗。②开包检查时,要分工明确,一人检查其他警员警戒特别要加强对受检者的警戒。③查验物品要按一问、二看、三听、四闻、五摸、六开的顺序进行。要轻开、慢拉,谨慎开启,防止内有爆炸物。 ④检查物品时要从上往下地进行,特别要注意箱包的底部、角部和外侧小兜,注意发现夹层。要对物品轻拿轻放,防止损坏。不能掏底取物,更不能反复翻动。发现管制物品和危险物品,应马上对受检者进行控制并进行询问。对检查出的物品按《安全检查规则》的第十二条进行处理。 5、检查后的工作对经过安全检查解除怀疑的,应当立即归还证件、物品、协助理妥箱包,礼貌予以放行,并做好解释工作。

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及工作程序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5932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及工作程序标准版本

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及工作程序标 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管理制度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一)检查方法 1.常规检查 常规检查是常见的一种检查方法。通常是由安全管理人员作为检查工作的主体,到作业场所的现场,通过感观或辅助一定的简单工具、仪表等,对作业人员的行为、作业场所的环境条件、生产设备设施等进行的定性检查.安全检查人员通过这一手段,及时发现现场存在的不安全隐患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纠正施工人员的不安全行为。 常规检查完全依靠安全检查人员的经验和能力,

检查的结果直接受安全检查人员个人素质的影响。因此,对安全检查人员个人素质的要求较高。 2.安全检查表法 为使检查工作更加规范,将个人的行为对检查结果的影响减少到最小,常采用安全检查表法。 安全检查表(SCL)是事先把系统加以剖析,列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确定检查项目,并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这种表就叫做安全检查表。安全检查表是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和查明各种危险和隐患,监督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实施,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并制止违章行为的一个有力工具。 安全检查表应列举需查明的所有可能会导致事故的不安全因素。每个检查表均需注明检查时间、检查者、直接负责人等,以便分清责任。安全检查表的设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期末试卷答案

一. 填空题(每小题2.5分,共25分) 1. 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一般可以归纳为稳定性、 和 。 2. 按系统有无反馈,通常可将控制系统分为 和 。 3. 在控制工程基础课程中描述系统的数学模型有 、 等。 4. 反映出稳态响应偏离系统希望值的程度,它用来衡量系统 的程度。 5. 一阶系统 1 1 Ts 的单位阶跃响应的表达是 。 6. 有系统的性能指标按照其类型分为时域性能指标和 。 7. 频率响应是线性定常系统对 输入的稳态响应。 8. 稳态误差不仅取决于系统自身的结构参数,而且与 的类型有关。 9. 脉冲信号可以用来反映系统的 。 10. 阶跃信号的拉氏变换是 。 二. 图1为利用加热器控制炉温的反馈系统(10分) 炉温控制系统 图1 炉温控制结构图 试求系统的输出量、输入量、被控对象和系统各部分的组成,且画出原理方框图,说明其工作原理。 三、如图2为电路。求输入电压i u 与输出电压0u 之间的微分方程, 并求该电路的传递函数(10分) 图2 R u 0 u i L C u 0 u i (a) (b) (c)

四、求拉氏变换与反变换(10分) 1.求[0.5]t te - l(5分) 2.求1 3 [] (1)(2) s s s - ++ l(5分) 五、化简图3所示的框图,并求出闭环传递函数(10分)

图3

六、图4示机械系统由质量m 、阻尼系数C 、弹簧刚度K 和外力)(t f 组成的机械动力系统。图4(a)中)(t x o 是输出位移。当外力)(t f 施加3牛顿阶跃力后(恒速信号),记录仪上记录质量m 物体的时间响应曲线如图4(b )所示。试求: 1)该系统的微分方程数学模型和传递函数;(5分) 2)该系统的自由频率n ω、阻尼比ξ;(2分) 3)该系统的弹簧刚度质量m 、阻尼系数C 、弹簧刚度k ;(3分) 4)时间响应性能指标:上升时间s t 、调整时间r t 、稳态误差ss e (5分)。 1.0 x 0 图4(a) 机械系统 图4(b )响应曲线 图4

粉尘车间安全检查基本要求(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粉尘车间安全检查基本要 求(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2882-67 粉尘车间安全检查基本要求(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粉尘车间应单独设置,宜设置在单层建筑物内。如设置在多层建筑内,粉尘车间应用实体墙分隔,并与其他作业场所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2、粉尘车间作业人数在5人以上的应设有两个安全出口,出口上方应有“安全出口”指示标志和应急灯;室内配备消防器材(消防砂及氯化钠、碳酸钠、硼砂、化学干粉灭火器),设置“禁止烟火”、“禁止吸烟”的警示标志。铝镁粉厂房和库房内不应存放汽油、煤油、苯等易燃物 3、配电箱应设在室外,设在室内的所用电气设备必须是粉尘防爆型的。(灯具)喷粉烤箱十分危险!防爆! 4、开关电源线必须穿管保护,接头点不得裸露;所用电气设备必须加接地线;开关、插座不得装在可

燃材料上。 5、2.4米以下的金属灯架必须加接地线(照明灯管要求防爆),回路必须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6、所有金属设备、装置外壳,金属管道、支架、构件、部件及排风除尘装置,均应采用静电直接接地;所有金属管道连接处(如法兰),必须进行跨接;操作人员应采取防静电措施。(对金属以外的静电导体及亚导体则应作间接接地)。 7、砂带机、打磨机、抛光机等皮带轮、布轮都应有防护罩。 8、粉尘车间应设置粉尘浓度监测装置。作业场所应有通风除尘装置。 9、公司应建立粉尘车间管理制度,制度内应有粉尘定期清理的规定、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应建立设备维护保养制度,要有维保记录。 10、作业人员应正确穿戴劳保用品,作业场所应有危害告知。 11、粉尘作业场所浓度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FDAGMP六大系统

附录A: 每个系统的说明和覆盖范围 六大系统:质量系统、设施与设备系统、物料系统、生产系统、包装与标签系统、实验室控制系统。 质量系统 质量系统的评估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评价该质量部门是否履行了审查和批准与生产、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相关的所有程序,并且确保这些程序适宜于其预期用途的职责。这亦包括相关的记录保管系统。第二阶段为评估收集来鉴定质量问题的资料并且可以连接到用于检查范围的其它主要系统。 对于每个下述通报项目,该厂商应该备有书面和批准的程序以及援引的文件证明。一有可能,应该通过监察,验证该厂商对于书面程序的遵守。这些范围不限于原料药成品,也可能包括起始原料和中间体。这些范围不仅可能显示在该系统内的缺陷,而且可能显示在会确保范围扩展的其它系统内的缺陷。该系统下所有范围都应该被覆盖;但是覆盖的实际深度可以因计划的检查策略而异,取决于检查所发现的情况。 ●确保履行质量部门职责的员工的适应性。 ●如ICH Q7A§2.5《产品质量考察》所述定期质量考察;检查审计范围应 该包括在该场所生产的代表性原料药类型;检查审计也应该检查某一批和与每项原料药质量考察有关的资料记录,以验证该厂商的评论充分完整;以及审计应该确认厂商已经鉴定任何动向以及已经纠正或者清除不能接受的变化的起因。 ●(质量和医学方面的)投诉评价:以一种及时的方式用文件证明、评 价、调研;包括纠正举措(如果适宜)。确定投诉的方式以及原料药批的内部退回或者再加工/返工的记录是否保证检查的扩展。 ●与生产和测试有关的偏差和失误调研:用文件证明、评价、以一种及时 的方式调研的关键偏差以及扩展到包括任何有关的原料药和原料;包括纠正举措(如果适宜)。 ●变化控制(包括“工艺改进”:用文件证明、评价、批准、评估的重新 验证的需要)。 ●返回/回收:评估、被保证处扩展的调研、最终处置。 ●退回:被保证处扩展的调研、纠正举措(如果适宜)。 ●发放原料的系统。 ●从最后一次检查以来生产的几批,以评价起因于加工问题的任何退回或 者转换(即从药用到非药用)。 ●妥善审定再加工和/或返工事件和评价对于原料质量的影响。 ●召回(包括任何试图回收已经分销的、不符合其规格或者所声称的质量 的原料药),确定原因以及采取的纠正举措。 ●稳定性不合格:被保证处扩展的调研、处置。确定稳定性资料是否支持 原料药复测或者失效期以及储存条件。 ●验证:验证/重新验证工作的情况(例如,计算机、生产过程、分析方 法),例如验证方案和报告的评论和批准。

安全检查及相关工作的具体要求示范文本

安全检查及相关工作的具体要求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安全检查及相关工作的具体要求示范文 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认真检查化工企业特别是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 周边防护距离,对不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 的,责令限期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规定的,坚决责令停 产、停业。对那些由于城市的发展,过去处于城市的边缘 而今处在市区的老企业需要转产、停产、搬迁、关闭的, 要提出整改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二、认真排查企业危险化学品特别是有关剧毒化学 品、易燃易爆化学品的生产、使用装置、设备和设施,对 存在的事故隐患进行登记造册,责令限期整改直至达到国 家有关规定,并建立挂牌督办制度。 三、对去年以来已经进行安全评估的危险化学品生

产、储存企业定期进行检查、抽查,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强化监管。对不合格的企业,责令停产整改;对差的企业,责令限期整改;对限期内不整改或经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要依法坚决关闭。对一般的企业,督促其整改达到好的标准;对好的企业,促使其全面达到好的标准。 四、对已经列入搬迁规划而仍然需要进行生产的企业,要督促其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保证安全生产;对未采取有效防范措施的,要责令停产整改。 五、对责令停产、停业的企业,要督促其采取有效措施,处置危险化学品的生产或者储存设备、库存产品及生产原料,不得留有事故隐患,并要将处置方案报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管、环境保护、公安等部门备案。同时,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处置情况的监督检查。

安全检查规定(最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安全检查规定(最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安全检查规定(最新版) 第一条安全检查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危害识别,查找不安全因素和不安全行为,提出消除或控制不安全因素的方法和纠正不安全行为的措施。 第二条安全检查主要包括安全管理检查和现场安全检查两部分安全管理检查的主要内容: 1.检查各级领导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认识,各级领导班子研究安全工作情况的记录、安委会工作会议记要(录)等; 2.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等修订完善情况;各项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安全基础工作落实情况等; 3.检查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法规教育和安全生产管理的资格教育是否达到要求;检查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教育,以及特殊作业的安全技术知识教育是否达标。 现场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

1.按照工艺、设备、储运、电气、仪表、消防、检维修、工业卫生等专业的标准、规范、制度等,检查生产、施工现场是否落实,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2.检查企业各级机构和个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落实,检查员工是否认真执行各项安全生产纪律和操作规程。 3.检查生产、检修、施工等直接作业环节各项安全生产保证措施是否落实。 第三条安全检查应按照国家现行规范、标准和集团公司有关规定进行。 第四条安全检查分为外部检查和内部检查。外部检查是指按照国家职业安全卫生法规要求进行的法定监督、检测检查和政府部门组织的安全督查,内部检查是集团公司、直属企业内部根据生产情况开展的计划性和临时性自查活动。 第五条内部检查主要有综合性检查、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等形式。 1.综合性检查

等保二级基本要求

1 第二级基本要求 1.1 技术要求 1.1.1 物理安全 1.1.1.1 物理位置的选择(G2) 机房和办公场地应选择在具有防震、防风和防雨等能力的建筑内。 1.1.1.2 物理访问控制(G2) 本项要求包括: a)机房出入口应安排专人值守,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 b)需进入机房的来访人员应经过申请和审批流程,并限制和监控其活动范围。 1.1.1.3 防盗窃和防破坏(G2) 本项要求包括: a)应将主要设备放置在机房内; b)应将设备或主要部件进行固定,并设置明显的不易除去的标记; c)应将通信线缆铺设在隐蔽处,可铺设在地下或管道中; d)应对介质分类标识,存储在介质库或档案室中; e)主机房应安装必要的防盗报警设施。 1.1.1.4 防雷击(G2) 本项要求包括: a)机房建筑应设置避雷装置; b)机房应设置交流电源地线。 1.1.1.5 防火(G2) 机房应设置灭火设备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1.1.6 防水和防潮(G2) 本项要求包括: a)水管安装,不得穿过机房屋顶和活动地板下; b)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水通过机房窗户、屋顶和墙壁渗透; c)应采取措施防止机房内水蒸气结露和地下积水的转移与渗透。 1.1.1.7 防静电(G2) 关键设备应采用必要的接地防静电措施。 1.1.1.8 温湿度控制(G2) 机房应设置温、湿度自动调节设施,使机房温、湿度的变化在设备运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 1.1.1.9 电力供应(A2) 本项要求包括: a)应在机房供电线路上配置稳压器和过电压防护设备; b)应提供短期的备用电力供应,至少满足关键设备在断电情况下的正常运行要求。 1.1.1.10 电磁防护(S2)

“六大系统”管理制度zj修改

南京银茂铅锌矿业公司 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管理制度(暂行) 第一部分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有效发挥“人员定位系统”的安全保障作用,切实提高公司井下抵御各种风险和灾害的能力,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人员定位系统建设规范》等标准,结合公司安全生产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公司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使用、维护和管理。 第二章人员定位系统的职责分工 第三条采矿场负责人员定位系统设备设施的安全防护。并负责人员定位系统各设备设施电源的正常供给。 第四条系统维护人员负责人员定位系统的日常检查和维护。 第五条安全环保负责人员定位系统的定位卡发放和信息更新的管理,人员定位系统所涉及的各种仪器仪表定期检验,以及人员定位系统的完善和更新。 第三章人员定位系统的使用 第六条人员定位系统显示终端设在采矿场调度室,采矿场调度人员要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第七条当系统显示有异常时,采矿场调度员必须及时核实,将核实情况及时汇报总调度室,并做好记录。 第八条采矿场调度人员必须对每位下井人员是否携带定位卡进行审查,发现电量不足、卡号错误、信息不全等情况时,采矿场调度人员及时提醒持卡人,并做好记录,需要时与系统维护人员联系。 第九条所有下井人员必须按要求将定位卡佩带在腰带上,便于读卡器读取定位卡信号。 第十条携卡人员严禁更换、随意拆卸定位卡,若有问题,及时与采矿场调度员联系。 第四章人员定位系统的检查与维护 第十一条井下人员的工作单位(岗位)如有变动,所在单位及时通知安全环保部,并及时将识别卡信息进行调整。 第十二条采矿场调度人员每班对下井人员的人数、系统运行情况至少检查三次,并详细做好检查记录。 第十二条系统维护人员每两周必须对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所有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详细做好检查记录。同时,必须建立以下台帐及报表: --系统运行记录; --设备、仪表台账; --设备故障登记表; --检修记录; --巡检记录。

控制工程基础2010试题A卷

控制工程基础 一、 填空题(每空1分,15题共20分) 1. 控制系统由 控制对象和控制器 两部分组成。 2. 建立系统数学模型的方法有 分析法 和 实验法 两种。 3. 按其数学模型是否满足 叠加性 ,控制系统可分为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 4. 随动系统是指 在外界作用下,系统的输出能相应于输入在广阔范围内按任意规律变化的系统 5. 经典控制理论采用的数学模型主要 传递函数 以为基础;现代控制理论采用的数学模型主要以为 状态空间方程 基础。 6. 工程上常用的线性化方法是 将非线性函数在平衡点附近展开成Taylor 级数,然后去掉高次项以得到线性函数 。 7. 广义误差平方积分性能指标特点 既不允许大的动态误差e(t)长期存在,又不允许大的误差变化率长期存在 。 8. 校正元件按在系统中的连接方式可分为串联校正、 反馈校正 和 顺馈校正 等。 9. 系统频率特性指标中的谐振频率是指 幅频特性A(ω)出现最大值Amax 时的频率 。 10.系统传递函数与其单位脉冲响应函数的关系是 拉氏反变换 。 11.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 闭环系统特征根具有负实部 。 12.某线性定常系统的单位斜坡响应为t e t t y 2)(-+=,0≥t 。其单位阶跃响应为 t e 221=- 。 13.在工程控制实践中,为使系统有满意的稳定性储备,一般其幅值裕度应满足 大于6dB 或大于2 。

14.最小相位系统是指 传递函数所有零点和极点均在复平面s 的左半平面内 。 15.已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1(9 )(+= s s s G K ,则系统的固有频率、阻尼比以及单位 斜坡输入所引起的稳态误差分别为 3 、 61 、 91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10题共20分) 1.下面关于微分环节的控制作用描述中正确的是: ( D ) (A)使相位滞后 (B)减小系统的阻尼 (C)抗高频干扰 (D)使相位超前 2.稳态误差除了与系统的型别、传递函数有关外,还与下述哪一项有关? ( D ) (A) 阶次 (B) 振荡频率 (C) 阻尼比 (D) 输入信号类型 3.二阶振荡系统幅值衰减的快慢取决于: ( C ) (A) d ω (B)n ξω (C) 特征根实部绝对值 (D) 特征根虚部的分布情况 4.系统输出的拉氏变换完全取决于: ( B ) (A)系统的传递函数的极点位置 (B)系统的初始状态、输入及其传递函数 (C)系统的传递函数 (D)系统的固有特性 5.相位滞后校正环节相当于: ( A ) (A )低通滤波器 (B )高通滤波器 (C )带通滤波器 (D ) 带阻滤波器 6.下图为一阶系统单位脉冲响应曲线,则下列说明正确的是: ( B ) (A) 系统的输出为0,2)(2≥=-t e t t ω (B) 系统的输出为0,)(≥=-t e t t ω (C) 系统传递函数为)12(1)(+=s s G (D) 系统单位脉冲响应调整时间为2s 7. PI 控制类似于: ( C )

六大系统之监测监控网络运行、设备、设施管理制度

六大系统之监测监控网络运行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确保我矿安全监测监控安全信息网络系统稳定、可靠、正常运行,加强安全监管,有效预防和遏制各类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发挥系统的安全保障作用,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建立企业的监测监控系统,保证矿级网络设备的正常运行,传递真实有效的安全数据。 第三条对网络设备及软件的任何扩充、改变必须提交书面报告,经省局信息调度中心批准方可进行。 第四条煤矿安全信息网络和煤矿企业的监测监控系统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项目设计、施工等工作,系统的方案设计、系统结构、建设等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上传数据按省局统一设计格式传输。 第五条煤矿企业的监测监控系统要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等的要求,安装产品合格、数量足够、位置正确的传感器,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施工。 第六条确保网络畅通,24小时正常可靠运行,未经许可不得变更设置和参数,更不得挪作他用。 第七条各级安全信息网络系统由专人负责运行和管理,配备专业的网络管理技术人员。 第八条建立值班制度、操作规范等管理制度,认真填写运行日志,并定期进行检查。 第九条建立对网络设备和传输设备的定期检修维护制度,保证设备完好、运行正常。 第十条配备的IP电话,是安全信息网络系统的组成部分,专门用于安全生产的调度指挥和网络调试,固定在机房和调度室并保证畅通。 第十一条建立专用各类井下传感器、探头等检查、验收的责任制度,并按照有关规定定期校验。 第十二条保证网络机房信息安全、防火、防盗、防静电、防雷、空调系统、UPS电源系统等相关设施的完好及运行正常。 第十三条使用河南省煤矿瓦斯监测监控安全信息网络系统的封闭专用内部网络,严禁和其它网络(如:国际互联网)相接。 第十四条操作人员以及管理人员不得通过信息网络从事危害网络安全和公共安全、损害公众利益或侵害他人正当权益的活动,不得利用网络传播和发送与安全生产无关的其他信息。 第十五条网络管理人员根据需要为运行操作人员和用户设置密码,密码要注意保密,定期更换。用户按照各自的权限进行工作,不得越权操作。 第十六条监测专用计算机不得运行与监测系统无关的任何程序,严禁打字、上国际互联网、玩游戏等,上述现象一经发生,必须严肃处理。 第十七条监控室内微机必须配备指定防火墙设备,最大限度保证封闭网络漏洞,不受黑客攻击。 第十八条监控室内微机必须配备防病毒服务器及指定网络版防病毒系统,各应用服务器、网络工作站安装相应客户端防病毒软件,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第十九条实时监测网络病毒及时更新病毒库和客户端防病毒软件、系统升级。 第二十条定期用磁带机备份监测数据库信息,建立数据管理制度。

等级保护相关技术基础-基本要求

等级保护相关技术基础-《基本要求》简介来源:公安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评估中心作者:技术部日期:2011年11月5日 1.技术思路 《基本要求》是等级保护标准体系中的核心标准,也是信息系统安全建设和等级测评依据的最主要的标准。《基本要求》的核心思想是从信息系统的安全需求出发对信息系统进行保护,《基本要求》的形成过程也沿用这种思想。 对信息系统的定级过程反映了信息系统的安全需求分析过程,详细内容参见《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定级指南》。根据信息系统在国家事务中的地位、信息系统承载的业务的重要程度等因素确定了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基本要求》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对于不同等级的信息系统提出安全保护要求。 《基本要求》形成的技术思路如图1-3所示:

一般信息系统都不能对抗所有威胁,而只能对抗部分威胁,因此都具有有限的安全性,或称有条件的安全。低等级的信息系统,由于其重要性较低,其可能面临的威胁一般也比较少,其信息系统的投入一般也较少,因此低等级系统一般仅需要对抗较少、较弱的威胁,故通常低等级系统仅具有较少的安全需求和较低的保护能力;而高等级的信息系统,由于其重要性较高,受关注度和影响也相应较大,其可能面临的威胁一般也比较多、较复杂,其信息系统的投入一般也较多,因此高等级系统一般需要对抗较多、较强的威胁,故通常高等级系统一般具有较多的安全需求和较高的保护能力。 上述分析表明,不同等级信息系统的安全需求不同,因此应采用的安全保护策略也应有所不同。基于这一思路,《基本要求》将信息系统对抗威胁能力分为对抗能力和恢复能力: l 对抗能力——信息系统能够应对威胁的能力。 l 恢复能力——能够恢复系统原有状态的能力。 不同等级的信息系统应具有不同的对抗能力,即应能够对抗不同的威胁。在某些情况下,无法阻挡威胁对信息系统的破坏时,如果系统具有很好的恢复能力,那么即使遭到破坏,也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恢复系统原有的状态。不同等级的信息系统应具有不同的恢复能力,即应能够在不同的时间内恢复系统原有的状态。 对抗能力和恢复能力一起构成了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能力。不同级别的信息系统应具备不同的安全保护能力,即应该具备不同的对抗能力和恢复能力。

加油站安全检查基本要点

编号:SY-AQ-03075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加油站安全检查基本要点 Basic points of gas station safety inspection

加油站安全检查基本要点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 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 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一、加油站主要设施和存在的问题 1、主要设施 (1)站房 用于加油站管理和经营的建筑物。 (2)加油岛 用于安装加油机的平台。 (3)埋地油罐 采用直接覆土或罐池充沙(细土)方式埋设在地下,且罐内最高液面低于罐外4m范围内地面的最低标高0.2m的卧式油品储罐。 (4)密闭卸油点 埋地油罐以密闭方式接卸汽车油罐车所载油品的固定接头处。 2、加油站等级划分 级别

油罐容积(m3 ) 总容积 单罐容积 一级 120

(2)消防设施不齐全、灭火器配置不符合标准。(3)电力设施安装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4)防雷、防静电设施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5)操作员着装不符合要求。 (6)安全规章不健全,操作人员未经培训。 二、安全检查要点 1、防火间距 (1)油罐、加油机、通气管管口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距离(m) 设施 距离 项目 埋地油罐 通气管 管口 加油机

六大系统工作内容记录

六大系统工作内容记录 1、2017年4月21号,实到1人 ①去诚意调设备 2、2017年4月23号,实到3人(用料三通接线盒3个,航插3根) ①29联巷装分站 ②6207主运装一组探头 3、2017年4月25号,实到6人(用料摄像头2个,适配电源2个,三通接线盒6个,航插线4根,视频线60米) ①主副井安装摄像头 ②井下安装分站台 ③安装主井传感器2组 4、2017年5月2号,实到1人 ①调试束管机器 5、2017年5月5号,实到4人 ①井下更换人员分站名牌 ②调度室调试软件 ③调试井口大屏 6、2017年5月6号,实到5人(用料接线盒10个、航插8根) ①安装井下监控分站2台 ②传感器8个传感器 7、2017年5月13号,实到5人 ①调试地面备用分站及其附属设备 8、2017年5月14号,实到4人(带来2000米线、35个接线盒) 井下更换通讯主线500米 9、2017年5月16号:实到2人(用车) ①更换井下探头,处理4部皮带机头电话故障 ②熟悉井下电话线路分布及巡查总回风设施 备注:(魏矿、尽快恢复井下设备通讯,上报所需设备计划,完善各项系统) 10、2017年5月17号:实到2人(用车) ①处理总回风断线故障,更换总回风断线故障,巡检人员定位设备。 ②安装一部、二部、三部、四部、五部机头一氧化碳传感器。 ③查巡主运所有电话。(避难硐室及43#出电话故障) ④送检过期传感器(13台)及新自救器(50台)。 11、2017年5月18号:实到2人(用车) ①检井下设施运行情况,检查设备是否能够正常运转。 ②调试人员定位是否可以实时读取上传人员定位信息。 ③统计可回撤设备。 ④整改主井探头线缆。 ⑤清点库房各类设备数量。(已做统计) 12、2017年5月19号:实到2人(用料钢钉) 工作内容: ①与煤科院技术人员在调度室调试监控分站。 ②与煤科院技术人员做监测监控双机热备。

(完整word版)安全等保第三级基本要求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 Baseline for classified protection of information system (报批稿)

1 第三级基本要求 1.1 技术要求 1.1.1 物理安全 1.1.1.1 物理位置的选择(G3) 本项要求包括: a)机房和办公场地应选择在具有防震、防风和防雨等能力的建筑内; b)机房场地应避免设在建筑物的高层或地下室,以及用水设备的下层或隔壁。 1.1.1.2 物理访问控制(G3) 本项要求包括: a)机房出入口应安排专人值守,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 b)需进入机房的来访人员应经过申请和审批流程,并限制和监控其活动范围; c)应对机房划分区域进行管理,区域和区域之间设置物理隔离装置,在重要区域前设 置交付或安装等过渡区域; d)重要区域应配置电子门禁系统,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 1.1.1.3 防盗窃和防破坏(G3) 本项要求包括: a)应将主要设备放置在机房内; b)应将设备或主要部件进行固定,并设置明显的不易除去的标记; c)应将通信线缆铺设在隐蔽处,可铺设在地下或管道中; d)应对介质分类标识,存储在介质库或档案室中; e)应利用光、电等技术设置机房防盗报警系统; f)应对机房设置监控报警系统。 1.1.1.4 防雷击(G3) 本项要求包括: a)机房建筑应设置避雷装置; b)应设置防雷保安器,防止感应雷; c)机房应设置交流电源地线。 1.1.1.5 防火(G3) 本项要求包括: a)机房应设置火灾自动消防系统,能够自动检测火情、自动报警,并自动灭火; b)机房及相关的工作房间和辅助房应采用具有耐火等级的建筑材料; c)机房应采取区域隔离防火措施,将重要设备与其他设备隔离开。 1.1.1.6 防水和防潮(G3) 本项要求包括: a)水管安装,不得穿过机房屋顶和活动地板下; b)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水通过机房窗户、屋顶和墙壁渗透; c)应采取措施防止机房内水蒸气结露和地下积水的转移与渗透;

国家局六大系统建设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 一、总则 1.为促进和规范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完善和管理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制定本规定。 2.本规定适用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设计、建设、使用、维护和管理,并作为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对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使用、管理等实施监督检查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实施安全监察的依据。 3.煤矿企业是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的责任主体,负责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使用和维护管理工作。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使用、管理等的日常监管。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对所驻辖区内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使用、管理等实施监察。 二、紧急避险系统 4.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是指在煤矿井下发生紧急情况下,为遇险人员安全避险提供生命保障的设施、设备、措施组成的有机整体。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的内容包括为入井人员提供自救器、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合理设置避灾路线、

科学制定应急预案等。 5.井下紧急避险设施是指在井下发生灾害事故时,为无法及时撤离的遇险人员提供生命保障的密闭空间。该设施对外能够抵御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对内提供氧气、食物、水,去除有毒有害气体,创造生存基本条件,为应急救援创造条件、赢得时间。紧急避险设施主要包括永久避难硐室、临时避难硐室、可移动式救生舱。 永久避难硐室是指设置在井底车场、水平大巷、采区(盘区)避灾路线上,具有紧急避险功能的井下专用巷道硐室,服务于整个矿井、水平或采区,服务年限一般不低于5年。 临时避难硐室是指设置在采掘区域或采区避灾路线上,具有紧急避险功能的井下专用巷道硐室,主要服务于采掘工作面及其附近区域,服务年限一般不大于5年。 可移动式救生舱是指可通过牵引、吊装等方式实现移动,适应井下采掘作业地点变化要求的避险设施。 6.所有井工煤矿应为入井人员配备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30分钟的自救器,入井人员应随身携带。 7.紧急避险设施的建设方案应综合考虑所服务区域的特征和巷道布置、可能发生的灾害类型及特点、人员分布等因素。优先建设避难硐室。 8.紧急避险设施应具备安全防护、氧气供给保障、有害气体去除、环境监测、通讯、照明、人员生存保障等基本功

自动控制系统基本知识

专业理论课教案(首页)共 1 页 方 式

检查人:检查时间:年月日

1.1/1.2 在工业生产过程或设备运行中,为了维持正常的工作条件,需要对某些物理量进行控制,使其维持在某个数值附近,或按一定规律变化,要满足这种要求,可用人工操作完成,又可用自动装置的操作完成,前者为手动控制,后者为自动控制。 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极为相似,自动控制系统只是把某些装置有机的组合在一起,代替人的职能。任何一个控制系统,都由被控对象和控制器两大部分组成。 自动控制定义: 自动控制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自动控制装置(简称控制器)使整个生产过程或工作机械(被控对象)自动地按预定的规律运行,或使它的某些物理量(被控量)按预定的要求变化。 1.3 根据信号传送的特点或系统的结构形式,控制系统分为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 开环控制系统:只有输入量Ugd 对n 的单向控制作用,而输出量n 对输入量Ugd 却没有任何影响和联系,即系统的输入与输出之间不存在反馈回路。 开环系统没有抵抗外部干扰的能力,故控制精度低。但结构简单、造价低,所以在系统参数稳定、无干扰或小干扰的场合大量使用。 闭环控制系统:通过反馈回路使系统形成闭合环路,并按偏差ue 的性质产生控制作用,以求减小或消除偏差的控制系统。 闭环控制原理: 负反馈:指反馈信号Uf 的正负极性必须与给定值Ugd 的极性相反,以便取得偏差值作 为控制之用。 自动控制系统的特征: 1、 系统必须具有反馈装置,并按反馈的原则组成系统。 2、 由偏差产生控制作用。 3、 控制的目的是力图减小或消除偏差,使被控量尽量接近期望值。 1.4 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由测量反馈元件、比较元件、校正元件、放大元件、执行元件以及被控对象等基本环节组成。 Mfz zZz

控制工程基础考卷带答案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一般可归结为_________稳定性,准确性,快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动控制系统对输入信号的响应,一般都包含两个分量,即一个是瞬态响应分量,另一个是____________响应分量。 3.在闭环控制系统中,通过检测元件将输出量转变成与给定信号进行比较的信号,这个信号称为_________________。 4.若前向通道的传递函数为G(s),反馈通道的传递函数为H(s),则闭环传递函数为__________________ 。 5 函数f(t)=t e 63-的拉氏变换式是_________________ 。 6 开环对数频率特性的低频段﹑ 中频段﹑ 高频段分别表征了系统的 稳定性,动态特性,抗干扰能力 ﹑ ﹑ 。 7.Bode 图中对数相频特性图上的-180°线对应于奈奎斯特图中的___________。 8.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20 ()(0.51)(0.041) G s s s =++求出系统在单位阶跃输 入时的稳态误差为 。 9.闭环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所有的闭环极点均位于s 平面的______半平面。 10.设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0 ()1 G s s = +,当系统作用有x i (t ) = 2cos(2t - 45?)输入信号时,求系统的稳态输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已知传递函数为2()k G s s =,则其对数幅频特性L (?)在零分贝点处的频率数值为_________ 。 12 在系统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上,低频段部分主要由 环节和 决定。 13.惯性环节的传递函数 1 1 +Ts ,它的幅频特性的数学式是__________,它的相频特性的数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4.已知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1t t o x t te e --=+-,则系统的脉冲脉冲响应为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稳定性,准确性,快速性; 2 稳态; 3 反馈; 4 )()(1)(s H s G s G ±;5 3 ()6 F s s =+ 6 稳定性,动态特性,抗干扰能力; 7 负实轴; 8 1 21 9 右半平面; 55.3)t -o 11 ω=;12 积分,比例;13 () ωωT T arctan ,112 -+ 14 0,22≥+---t e e t t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在对数相频特性图中,L (ω)≥0范围内开环对数相频特性曲线由下而上穿过-180°线时为正穿越。(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