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张家坡中心学校李现菊

【摘要】解决问题能力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所以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以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在猜测、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中解决问题。还要引导学生实践运用,提高应用意识。并引导学生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解决问题能力策略引导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解决问题是数学的核心。数学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到一些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把数学应用于现实世界,能够主动从数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并解决实际的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因此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应当成为课堂教学的主线。所以在教学中,我一直努力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自己也做了一些尝试。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谈几点看法: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把问题情境化,将学生熟悉的事例引入课堂,让学生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接着又问了几个学生:“你几岁了?过了几个生日?”“同学们,小明已经12岁了,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学生求知欲油然而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只有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在传统教学的影响下,学生习惯于解决教师或教材提出的问题,而不习惯也没有机会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地设置“问”的情境,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各种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地以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让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乐于提问。例如:在学习减法时,我布置了“商店里的一角”,然后问学生,看到这些,你想提什么问题?学生思考后提出了如下问题:一个羽毛球和一枝钢笔一共多少元?一本书比一个练习本多多少元?一个乒乓球比一个篮球便宜多少元?三个羽毛球一共多少元?等等。教学中还要注意适时进行正面评价,尤其对学困生,只要他们提出问题,教师就要给予充分的表扬和鼓励,注意保护学生“问”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就会乐于提问。

三、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1、主动探究,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发挥学生的潜力,鼓励学生去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中解决问题。例如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先让学生猜测,然后让学生利用学具,自主探究这个问题。于是学生用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拼一拼等方法独立探索出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个结论。

2、动手操作、数形结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解决问题水平的高低。但是“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关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因此必须多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以“动”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时,我发给学生一个长3分米,宽2分米的长方形,让学生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这时候学生马上想到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去量。就这样,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数形结合,很快就总结出了: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抓住每一个环节,下工夫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把对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为解决问题提供强有力的载体。

3、给学生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数学方法是数学的行为,数学思想和方法对数学起指导作用。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如符号思想、转化思想、优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同时也教给学生一些数学方法,如观察法、实际操作法、归纳法等。比如计算一块形状不规则石块的体积时,可以引导学生将其转化为排开水的体积的方法来计算。

4、正视差异、尊重个性,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学生个体之间在学习水平上存在差异,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同时,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呈现多样化,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存在差异。作为教师,我们应正确看待这种差异,鼓励和尊重学生多样化的思维方式。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和解决问题。因为每个人有不同的认知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也应引导学生与同伴交流,让他们在交流中对不同的方法加以比较,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促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

四、引导学生实践运用,提高应用意识。

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凡是有能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都要让学生去实践、去探索,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用结合。例如在学了“长方体的表面积”后,我安排学生回家后测量

自己房间的相关数据,并调查粉刷一平方米大约用多少涂料,然后算一算一共要买多少涂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引导学生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解题策略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对结果的反思也是非常重要的。反思是从一个新的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地对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思考。它是优化思维品质、促进知识同化和迁移的途径。通过对解决问题的反思,可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并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在学生的学习中,要经常要求学生反思这样的问题:你是怎样想的?你是怎样做的?有没有更好的方法?等等。用这些问题来引导学生,使学生逐步具有反思的意识和习惯。

总之,教师不应把提高学生解题的技巧、获得高分作为唯一的追求目标,更应把眼光放到具有长远意义的能力培养上。要引导学生多思、深思以及会思,打开思维的大门;要让学生亲自探索、发现、体验、经历问题的产生和解决的过程,获得成功的喜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还要积极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 2002月7月版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1月版

3、孔企平、胡松林《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张家坡中心学校

李现菊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