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柳江盆地山西、太原组地层对比划分浅析

柳江盆地山西、太原组地层对比划分浅析

柳江盆地山西、太原组地层对比划分浅析
柳江盆地山西、太原组地层对比划分浅析

河北省秦皇岛市柳江盆地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河北省秦皇岛市柳江盆地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班级名称:10地质2 姓名:马克 专业: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探技术 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

2012年5月1日 目录 一、绪论 1.实习的目的与任务 2.实习区地理概况 二、地层 1.柳江盆地地层总(发育状)况 2.柳江盆地地层简况(从老到新) 三、岩石 1.沉积岩 2.岩浆岩 3.变质岩 四、构造 1.区域构造(大地构造) 2.柳江盆地构造 3.地质发展史 五、矿产资源 1.煤矿 2.耐火粘土矿 3.铜铁矿 4.石英砂岩 5.白云岩

6.石灰岩 7.重晶石 六、地貌 1.岩溶地貌 2.流水(河流)地貌 3.海洋(岸)地貌七、结论与体会 1.完成情况 2.体会 3.罗盘使用方法

一.绪论 1.实习目的与任务 1.1实习目的: 1.巩固课堂内容,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得到第一手资料,深化理论。 3.锻炼身体素质,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 4.系统掌握柳江盆地地质地貌,学会野外实习要领方法技能。 5.通过野外观察研究,积累大量感性资料,分析对比,归纳分类,通过实践、认识、 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的形式,得出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结论。 1.2实习任务; 1.掌握矿物和岩石(矿物)在野外的实践报告 2.掌握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及其描述和某些主要的地层 3.实测地层剖面的工作方法 4.地质罗盘使用的基本方法 5.基本地质构造现象的识别 6.掌握地貌现象的识别 7.某些化石标本的历史痕迹 8.岩层产状的测量 1.3实习时间: 2012.04.17-2011.04.22 1.4实习地点: 河北省秦皇岛柳江盆地地质实习基地 2.实习区地理概况 2.1位置和交通 秦皇岛地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9°30′~119°50′,北纬39°50′~40°10′,包括三区四县,三区为海港区、北戴河区和山海关区,四县为昌黎县、抚宁县、芦龙县和青龙县,总面积约7812.4km2。市区长50km,宽6km,全市海岸线总

柳江盆地实习指导书

柳江盆地 水文地质专业实习指导书 (内部试用)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水资源环境学院

前言 (1) 第一章柳江盆地概况 (2) 第一节自然地理概况 (2) 1.地理位置 (2) 2.气象、水文 (3) 3.人文景观、地质公园 (3) 4.经济人口 (4) 第二节地质概况 (4) 1.地貌 (4) 2.地层 (4) 3.构造 (7) 3.地质构造发展简史 (9) 第二章水文地质现象认识实习 (10) 第一节教学目的及内容 (10) 第二节阶地与河谷孔隙潜水认识实习 (10) 第三节裂隙岩溶水认识实习 (11) 1.亮甲山裂隙岩溶水认识实习 (11) 2.东部落府君山组裂隙岩溶水形成条件 (11) 3.潘庄寒武系张夏组灰岩裂隙岩溶水成因分析 (12) 第四节风化裂隙水认识实习 (13) 第五节泉水调查及成因分析 (13) 1.潮水峪凤山组泥质砾屑灰岩裂隙水赋存条件分析 (13) 2.408医院断裂构造低温热水温泉的成因 (14) 第六节柳江盆地水文地质 (15) 第七节备选水文地质观察路线 (15) 第三章水文地质测绘方法实习 (17) 第一节水文地质测绘的一般规定 (17) 第二节水文地质测绘工作方法 (18) 第三节水文地质测绘基本训练 (20) 第四节实习区水文地质测绘要求 (22) 第五节水文地质测绘实习 (24) 第四章水文地质编图及水文地质报告编写 (25) 第一节编绘综合水文地质图 (25) 补充阅读材料:综合水文地质图编图方法 (26) 第二节编写水文地质报告 (31) 补充阅读材料 (33)

前言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三年级的专业教学实习是本科教学中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为突出我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在地下水方面的优势和特色,我院选定秦皇岛柳江盆地作为水文地质专业实习基地,着重培养本科生的野外工作能力和水文地质分析方法。实习分四个阶段进行:○1准备阶段:准备实习用具、熟悉实习地区的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2路线教学实习阶段:认识水文地质现象、学习水文地质分析方法;○3水文地质填图实习阶段:学习水文地质测量方法,分析填图区地下水补给、汇集和溢出条件,确定地下水类型及其富水性的空间分布;○4编写实习报告阶段:编制水文地质图件,编写实习报告。通过水文地质教学实习,培养学生的水文地质读图能力、水文地质现象认识和分析能力、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综合分析能力、水文地质图和报告的编制能力。实习过程中,适当引入GPS、GIS和RS技术,使学生了解现代技术方法在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中国地质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学院于1999年开始招收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本科生,于2002年7月首次到秦皇岛柳江盆地进行水文地质专业实习。为了保证实习工作顺利进行及建立我院水文地质专业实习基地,2002年5月曹文炳和当时的硕士生李志明两位同志到秦皇岛柳江盆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和实习准备工作。考察中得到吉林大学曹建峰教授的大力帮助。曹建峰教授详细地介绍了柳江盆地各水文地质观测点的情况,并提供了他们累积的实习资料。2002年专业教学实习开始的前一周,水资源与环境学院的从事水文地质专业的教师到柳江盆地进行集体备课,商定实习内容和实习路线,并将原定的石门寨水文地质填图区调整到黄土营-东部落水文地质填图区。黄土营-东部落水文地质填图区位于柳江向斜东翼,是柳江盆地二级水文地质单元,水文地质结构清晰,水文地质现象小而全,张岩子-东部落标准地层剖面贯穿其中,适于本科生水文地质填图实习。水文地质专业实习基地确定以后,水环学院就一直筹划实习指导书的编写工作。 2002年使用的实习指导书是在吉林大学水资源系(原长春地院水文系)编写的实习指导书基础上,根据教学需要改编而成。改动部分如下: (1)路线教学阶段,在保留6水文地质观察点基础上,加入九道缸、花场峪两条备用观察路线;(2)增加了与柳江盆地水文地质密切相关的地貌、地质、构造以及气象、水文方面的基本内容;(3)为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并能通过实际调查后建立水文地质模型思维方法,加入提高水文地质综合分析能力阶段的教学内容;(4)将第三章和第四章合并为独立进行水文地质测绘。 2004秦皇岛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为我们提供了柳江盆地水文地质图、石门寨水源地下水开采、岩溶塌陷等资料。同年,年学校设立了“秦皇岛柳江盆地水文地质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教改项目。自此,“秦皇岛柳江盆地水文地质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工作全面展开。 特别感谢河北地勘局秦皇岛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吉林大学水资源系(原长春地院水文系)对我们的支持和帮助。

鄂尔多斯盆地地层组基本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地层组基本特征 第四系:第四系自下向上包括更新统和全新统。晚第三纪末,受喜山运动的影响,鄂尔多斯盆地曾一度抬升,大约以北纬38°为界,北部为一套河湖相沉积,南部为黄土沉积,黄土分布广,厚度大,构成塬、梁、峁的物质主体,与下伏新近系呈不整合接触。第四纪主要是人类的出现并有多期冰期,可见人类化石、旧石器与大量相伴生的哺乳动物化石和鸟类化石。 新近系:曾称新第三系、上第三系,自下而上包括中新统和上新统。中国新近系仍以陆相为主,仅在大陆边缘,如台湾、西藏等地有海相沉积。 古近系:曾称老第三系,自下而上包括古新统、始新统和渐新统,主要分布在河套、银川、六盘山等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早第三纪古新世,盆地继承了晚白垩世的挤压应力状态,断裂活动性强,沉积速度快,多发育冲积扇、水下扇等各种扇体。地层厚度厚50~300米左右,岩性主要为红色泥岩、砂质泥岩夹泥灰岩。 白垩系:主要出露下白垩统,又称志丹群,分六个组,从上往下为泾川组、罗汉洞组、环河组、华池组、洛河组及宜君组。 泾川组:命名地点在甘肃省泾川县。地层厚100-400米,岩性主要为暗紫、浅棕红、浅灰、浅灰绿色等杂色砂质泥岩、泥页岩、灰质泥岩与泥质粉砂岩互层,夹浅灰、浅紫红色灰

岩和浅灰色、浅黄色砂岩,与下伏罗汉洞组呈整合接触。 罗汉洞组:命名地点在甘肃省泾川县罗汉洞。主要为河流相的砂泥岩沉积。地层厚度100~260米,上部为发育巨大斜层理的红色细至粗粒长石砂岩,含细砾和泥砾;中部以紫红色为主的泥岩及泥质粉砂岩,夹发育斜层理的细粒长石砂岩为主;下部岩性以紫红色为主的泥岩底部为发育巨大斜层理的黄色中至粗粒长石砂岩为主,与下伏环河组呈整合接触。 环河组:命名地点在甘肃省环县环江。地层厚240米左右,岩性为黄绿色砂质泥岩与灰白色、暗棕黄色砂岩、粉砂岩互层,与下伏华池组呈整合接触。 华池组:命名地点在甘肃省华池县。地层厚290米左右,岩性以灰紫、浅棕色砂岩夹灰紫、灰绿色泥岩为主,含中华弓鳍鱼、狼鳍鱼、原始星介、女星介等化石,与下伏洛河组呈整合接触。 洛河组:旧称“洛河砂岩”,命名地点在陕西省志丹县北洛河。地层厚度250~400米,从西南往东北变厚,在黄陵沮水以南与宜君组为连续沉积;在沮水以北,宜君组缺失,假整合于侏罗系之上。岩性以河流相的紫红、桔红、灰紫色块状、发育巨型斜层理的粗一中粒长石砂岩为主,局部发育夹较多的砾岩、砾状砂岩。含介形类、狼鳍鱼、达尔文虫等化石。 宜君组:主要分布在黄陵沮水、宜君、旬邑、彬县一带,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特征鄂尔多斯盆地,北起、大青山,南抵,西至贺兰山、六盘山,东达、太行山,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 鄂尔多斯盆地是上的名称,也称陕甘宁盆地,横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意为“宫殿部落群”和“水草肥美的地方”。权威的解释,“鄂尔多斯”是“官帐”的意思。由蒙语翰尔朵(官帐的意思)的复数演变而来。但也有人把成吉思汗死后,其使用过的物品被安放在八个白室中供奉,专门的护陵人繁衍并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蒙古部落鄂尔多斯部落。其后几百年间,鄂尔多斯部落的按时祭奠,一直没有离开此地。这样久而久之,这一地区就叫做鄂尔多斯了。历史上的鄂尔多斯地区包括今日伊克昭盟全境,还包括的河套及宁夏和的一部分地区。鄂尔多斯地区西、北、东三面环水,南与相接,形成一个巨大的套子,因此也被称为“河套”。从所跨地域 鄂尔多斯盆地,其地域跨蒙汉广大地域,而且绝大部分地域是汉族居住区,为什么把该“盆地”叫蒙语“鄂尔多斯”盆地,而不叫汉语名称。据传说1905年前后,英国人到此地域勘探,最早进入现在的,就是最先踏入的立足地,另外在西方人眼里,亚洲人都是属于序列。所以,自然而然地就把该盆地称之为鄂尔多斯盆地,但也无法考证。 “陕甘宁”盆地在长庆油田会战初期叫得比较响,但随着市场经济的缘故,人们都喜欢“新奇”,“陕甘宁”盆地叫的人越来越少了,加上赶时髦,伊克昭盟改为“鄂尔多斯”市,叫“陕甘宁”盆地的人就更少了。

“陕甘宁”也不确切,因为“盆地”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地域。总之,这也不是个什么大问题,在和谐的今天,叫什么都无所谓。 从地质特性看,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整体升降、坳陷迁移、构造简单的大型多旋回克拉通盆地,基底为太古界及下变质岩系,沉积盖层有长城系、蓟县系、震旦系、寒武系、、石炭系、、三叠系、、白垩系、第三系、第四系等,总厚5000—10000m。主要油气产层是三叠系、侏罗系和奥陶系上古升界和下。 从盆地构造特征看 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开发示意图 从盆地构造特征看,西降,东高西低,非常平缓,每公里坡降不足1°。从盆地油气聚集特征讲是半盆油,满盆气,北气、上油下气。具体讲,面积大、分布广、复合连片、多层系。纵向说含油层系有“四层楼”之说,因此,这个盆地有之誉。 鄂尔多斯盆地地形模型 鄂尔多斯盆地位于中国中西部地区,为中国第二大,其、、三种资源探明储量均居全国首位,石油资源居全国第四位。此外,还含有、、、水泥灰岩、、、、等其他矿产资源。 盆地具有地域面积大、广、能源矿种齐全、资源潜力大、储量规模大等特点。盆地内石油总约为86亿吨,主要分布于盆地南部10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其中占总储量78.7%,占总储量19.2%,宁夏占总储量2.1%。天然气总资源量约11万亿立方米,储量超过千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大气田就有5个。埋深2000米以内的煤炭总资源量约为4万亿吨;埋深1500米

柳江盆地地质实习

第四章内动力地质作用 第一节地壳运动及地质构造 石门寨地区的构造深化基本与华北地台一致,大体经历了基底形成、盖层深化、构造变形改造等几个阶段。本区地层共有四个角度不整合、五个平行不整合、一个异岩沉积不整合,其余均为整合接触,据不整合可划分为三个主要构造层,即中生界构造层、古生界构造层、下元古界构造层。 石门寨地区的主要构造单元是柳江向斜,以古生界向斜赞成的负地形为背景,在中—新生代形成复合盆地,称为柳江盆地。中生代的柳江盆地与新生代的柳江盆地沉积中心有迁移,沉积中心向东迁移。 柳江盆地近南北向展布,为一向斜构造,由上元古界至中生界地层组成,向斜核部由侏罗系组成,东西两侧呈西陡东缓的不对称结构。东侧地层近于单斜,西侧地层受燕山期花岗岩侵入的挤压影响,产生了一系列紧密褶皱和逆冲断层,造成西翼构造复杂化,使地层局部直立,甚至倒转。由此推测原始的柳江向斜极可能为两翼对称的短轴向斜,它控制了石门寨地区的构造格局。 一、褶皱构造特征 (一)柳江向斜 轴向近南北,轴线在黑山窖—傍水崖一线。轴 面近直立,略微西倾,由于中生界与古生界角度不 整合接触,向斜轴面有迁移的迹象,可能是由于构 造叠加造成。 东翼区地层出露宽,总体近于单斜构造,地层 倾角在10度至25度间,局部30度左右,平缓而稳 定,构造简单。 西翼区出露面积狭窄,宽度仅是东翼区的1/3, 次级褶皱发育,地层东倾,倾角一般40度至50度 间。 南端在傅水寨、黑山窑、下平山一带呈半圆弧形转折,使地层由西倾转为东倾,转折自然圆滑,发育扇形分布的走滑断层以调节收敛距离。 (二)柳观峪—秋子峪背斜 该背斜分布在柳观峪以东,秋子峪以南,呈北冀东向延伸,出露长度1.8km,宽度0.3km,是柳江向斜西翼的叠加构造。 (三)张赵庄—吴庄背斜 该背斜展布在张赵庄、吴庄、花场峪一带,呈近南北向延伸,出露长度 4.5km,宽0.5km,亦是柳江向斜西翼的叠加构造。核部出露徐庄组页岩,枢纽两端被断层切割。两翼为张夏组、凤山组,西翼倾角30度至40度,东翼产状总体复杂,一般20度至30度,受东侧逆冲断层影响局部变化很大。该背斜也是柳江向斜西翼的叠加构造,形成机制与柳观峪—秋子峪背斜一致,它们在空间上相邻,时间上也相似。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概况

鄂尔多斯盆地区域地质概况 一、概况 鄂尔多斯盆地的广义地理界线:北起阴山,南到秦岭,东自吕梁山,西至贺兰山,六盘山一线。 盆地含油气地层主要为侏罗系的延安组合三叠系富含延长植物群的一套地层。 盆地内出露的地层包括:太古界至奥陶系,石炭系至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以陆相中生代地层和第四系黄土最为发育且广泛分布,缺失志留系和泥盆系。 二、区域地质构造,构造演化(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地质) 独立成盆时间应为中侏罗纪末。 太古代—早元古代基底形成阶段:基底岩系由两部分组成:下部为太古界和下元古界下部的结晶岩系,上部为下元古界上部的褶皱岩系,这使得基底具备结晶—褶皱的双重构造。对基地形成起重要作用的构造事件是早元古代早期的五台运动和早元古代晚期的吕梁—中条运动。 中晚元古代坳拉槽发育阶段:这个时期形成了向北收敛向南敞开的贺兰坳拉槽和向北东方向收敛,南西方向敞开的彬县临县坳拉槽,二者时间夹峙着向南倾伏的乌审旗庆阳槽间台地。 早古生代克拉通坳陷阶段: 寒武纪的构造面貌是:初始继承中、晚元古代构造格局,表现为北高南低,中隆(乌审旗一庆阳巾央古隆起带)东、西凹;晚期(晚寒武世)变为南北高、中间低,中凹(盐池、米脂凹陷)南北隆(坏县一庆阳隆起、乌兰格尔隆起)的形态。后者是新的构造体制控制下的构造变形。 奥防纪初始,克拉通整体台升成陆,海水进一步退缩,冶里—亮甲山组仅分布在古陆四周,为厚度数十米至200m的含隧石结核或条带的深灰色白云岩夹灰岩。 早奥陶世的古构造面貌,基本继承晚寒武世的构造轮廓。由于内蒙海槽活动性增强的影响,克拉通北部的乌兰格尔古隆起带仍保持古陆形式,而南部环县一庆阳古隆起则表现为相对校低的水下隆起。

秦皇岛柳江盆地实习报告(焦程禄)

邯郸学院 2014年秦皇岛柳江盆地 实习报告 院系: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地理科学 姓名:焦程禄 学号: 20131206101006 指导教师:李光亮、王慧

第一章:绪言 实习地点:秦皇岛柳江盆地 实习时间:2014年6月29日——2014年7月3日 实习任务: 1)在带队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对野外典型地质现象的直接观察认识、 描述和分析,获得基本地质现象的感性认识,加深室内教学中基本知识 和理论的理解,培养地质思维能力和时空观念。 2)初步掌握了解一些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技能。熟练掌握罗盘、地图 和野外记录薄的基本功能和作用,掌握野外定点、产状测量和描述记录 等工作技能。初步掌握常见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的野外识别方法。 3)培养艰苦风斗、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生活作风和科学精神,锻炼 意志,增强体质,逐步适应野外生活环境。 4)了解人与自然、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关系,增进人文和社会意 识,增强地质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树立献身科学事业和建设强大祖 国的人生观。 实习内容: 1、矿物、岩石的肉眼判定方法和识别,地质构造的观察和判断,各种地质作用和现象的观察和讨论等。 2、地质罗盘、放大镜、地质锤等地质实习工具的使用,路线选择和地质记录, 基本地形的绘制等。 3、地质内容的观察理解,综合能力的锻炼,团队相互合作能力的提升等。 行程安排: 2014年6月29日基地——砂锅店——潮水峪——浅水营——亮甲山——基地 2014年6月30日基地——上庄坨——傍水崖——吴庄垭口——花场峪古长城 2014年7月1日基地——鸡冠山——石门寨——基地 2014年7月2日基地——角山长城——山海关——老龙头——基地 2014年7月3日基地——鸽子窝——购物市场——基地 第二章:实习区概况 地理位置:

地层划分

2.1.1 地层划分的依据 地层划分的依据有标志层法、剖面结构及电测曲线组合特征类比法、沉积旋回法、地层厚度法等多种方法综合判识对比,下面就地层划分的依据简要论述如下。 1)主要标志层 长庆油田在鄂尔多斯盆地长期石油勘探开发中在延长组识别出K1-K9共9个可以基本区域对比的标志层,这些标志层可以归为两种类型,一类为与火山喷发物有关的凝灰质岩,另一类为灰黑色泥页岩和油页岩(表2-1);各标志层都有特定的电性组合特征(图2-1)。下面就9个主要标志层的特征及其在研究区域的发育情况简述如下: (1)K1标志层位于长7油层段中部,通常在3 m左右,电性特征突出,均以箱状高伽玛、高声波时差且曲线形态呈梯形、大井径、中低电阻、低感应为特征;K1在本区内厚度变化稳定,岩性特征为灰黑色泥页岩和油页岩,具水平层理,是延长阶长7期湖泊兴盛时的产物,属半深水—深水湖相沉积,其中软体动物和浮游生物甚为丰富发育,微体动物(介形虫)常密集成层,是盆地最重要的优质油源岩;此标志层在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分布极为稳定,可以作为剖面对比的基准面与构造制图标准层,是地层对比最主要的依据和标志层,是划分延长组长6-长8的区域性标志。 表2-1 鄂尔多斯盆地坪桥地区延长组地层划分表

(2)K2标志层位于长6底部,为长6油层组与长7油层组分界;本区内位于K1之上50 m左右,岩性特征据取芯资料证实为浅黄绿色凝灰质泥岩。区域分布稳定,厚0.5~1.5 m左右,具有高伽玛、高声波时差、中低电阻、低感应,俗称“肥皂片”。 (3)K3标志层位于长6油层组中、下部,其顶为长6-3与长6-2的分界。距长7顶(K2)30~40 m,是控制长6下部的重要标志层,岩性为浅黄绿色凝灰质泥岩,该层厚度在1 m左右,电性特征为低电阻、特低感应、尖刀状高声波时差、大井径、高伽玛值。

柳江盆地实习报告

山东师范大学 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 河北省秦皇岛市柳江盆地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专业地理科学 班级2009级地科2班 姓名许玉芬 学号200901410233

1.绪论 1.1 实习的目的与任务 1.11 实习时间 2010年7月16日至2010年7月22日,为期一周。 1.1.2实习的地点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石门寨镇上庄坨村地质中国北方实习基地1.1.3实习的目的 为了更好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得到第一手野外资料,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系统掌握柳江盆地地质地貌状况,学会一些地质地貌的考察方法,对野外地质地貌有更深体验,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今后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培养不怕苦、不怕累、艰苦奋斗的精神。 1.1.4实习的任务 1.1.4.1矿物和岩石(矿石)的肉眼鉴定与描述。 1.1.4.2地质罗盘的基本使用方法和野外岩石产状的测定。 1.1.4.3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的识别。 1.1.4.4实测地层剖面的工作方法。 1.1.4.5河流阶地、海岸地貌等的识别。 1.1.4.6野外地质素描的练习。 1.1.4.7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及其描述。 1.1.4.8学会野外实习报告的编写 1.2实习区地理概况

1.2.1地理位置和交通 秦皇岛地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地理坐标为119°30’E~119°50’E, 39°50’N~40°10’N,包括三区四县,三区为海港区、北戴河区和山海关区,四县为昌黎县、抚宁县、芦龙县和青龙县,总面积约7812.4km2。实习基地柳江煤矿在柳江医院附近。市区长50 km,宽6 km,全市海岸线总长126km,是一个狭长带状滨海城市。北倚燕山,南临渤海,西隔缸山与碣石山遥望,东越长城与辽宁省绥中县毗邻,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燕山山脉东段,南部为华北平原北端的滨海冲积平原。柳江盆地中国北方实习基地位于秦皇岛市北部,其中心距秦皇岛市区28km,地理纬度119°34′45″E~119°36′50″E,40°7′45″N~40°9′50″N,位于燕山山脉东段。属河北省秦皇岛

秦皇岛柳江盆地地质实习报告

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专业名称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年月日

目录 一、野外实习的目的与任务 (1) (一)野外实习的目的 (1) (二)实习地点 (1) (三)实习时间 (1) (四)实习任务 (1) 二、地层层序 (2) 三、结构构造 (3) (一)柳江向斜结构盆地: (3) (二)断裂结构: (4) (三)结构发育史: (5) 四、实习内容 (7) (一)7月17日路线一——上平山矿产路线 (7) (二)7月18日路线二——黑山窑后村上三叠统、下侏罗统观察路线 (8) (三)7月18日路线三——石门寨西--瓦家山石炭--二叠系地层剖面路线 (9) (四)7月19日路线四——黄金海岸-七里海海洋地质作用路线 (11) (五)7月21日路线五——张岩子-东部落观测路线 (11) (六)7月22日路线六——东部落-潮水峪构造及地层路线 (14) (七)7月23日路线七——石门寨西-亮甲山奥陶系、石炭系地层剖面路线 (16) (八)7月24日路线八——二叠系下石盒子-侏罗系北票组地层剖面观测路线 (17) (九)7月25日路线九——傍水崖-吴庄响岩观测路线 (18) (十)7月26日路线十——鸡冠山构造观测路线 (20) 五、矿产 (22) 六、结束语 (22)

一、野外实习的目的与任务 (一)野外实习的目的 实地观察柳江盆地的构造地貌,研究各种地貌形态和地质组成,学会利用地质罗盘、放大镜进行地质测量和研究。同时联系课堂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通过野外观察研究,积累大量感性资料,分析对比,归纳分类,通过实践、熟悉再实践、再熟悉循环往复的形式,得出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结论。 (二)实习地点 秦皇岛柳江盆地 (三)实习时间 7月17日至8月1日 (四)实习任务 这次实习,将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三大岩及构造地质学的基本原理,训练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对课堂教学知识的理解,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理论体系和方法技能体系,为学习地质学其它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主要任务有: 1、矿物与岩石的鉴定描述 2、罗盘的使用方法及野外岩石产状的测量 3、断层、褶皱地质地貌识别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特征图文稿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特征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特征鄂尔多斯盆地,北起、大青山,南抵,西至贺兰山、六盘山,东达、太行山,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 鄂尔多斯盆地是上的名称,也称陕甘宁盆地,横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意为“宫殿部落群”和“水草肥美的地方”。权威的解释,“鄂尔多斯”是“官帐”的意思。由蒙语翰尔朵(官帐的意思)的复数演变而来。但也有人把成吉思汗死后,其使用过的物品被安放在八个白室中供奉,专门的护陵人繁衍并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蒙古部落鄂尔多斯部落。其后几百年间,鄂尔多斯部落的按时祭奠,一直没有离开此地。这样久而久之,这一地区就叫做鄂尔多斯了。历史上的鄂尔多斯地区包括今日伊克昭盟全境,还包括的河套及宁夏和的一部分地区。鄂尔多斯地区西、北、东三面环水,南与相接,形成一个巨大的套子,因此也被称为“河套”。 从所跨地域 鄂尔多斯盆地,其地域跨蒙汉广大地域,而且绝大部分地域是汉族居住区,为什么把该“盆地”叫蒙语“鄂尔多斯”盆地,而不叫汉语名称。据传说1905年前后,英国人到此地域勘探,最早进入现在的,就是最先踏入的立足地,另外在西方人眼里,亚洲人都是属于序列。所以,自然而然地就把该盆地称之为鄂尔多斯盆地,但也无法考证。 “陕甘宁”盆地在长庆油田会战初期叫得比较响,但随着市场经济的缘故,人们都喜欢“新奇”,“陕甘宁”盆地叫的人越来越少了,加上赶时髦,伊克昭盟改为“鄂尔多斯”市,叫“陕甘宁”盆地的人就更少了。“陕甘宁”也不确切,因为“盆地”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地域。总之,这也不是个什么大问题,在和谐的今天,叫什么都无所谓。

秦皇岛石门寨镇柳江盆地地质实习报告

秦皇岛市石门寨镇柳江盆地地质实习报告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08级地理科学1班邢婉 学号 1256408067

第一节区域概况 一实习区位置 秦皇岛实习基地位于秦皇岛市北28公里,属于河北省抚宁县石门寨乡管辖,区内有柏油公路及铁路与秦皇岛市相通,交通极为方便。工作区坐落在柳江盆地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北、东、西三面为陡峻高山所包围。贯通盆地的大石河,是本区最主要的水系,出盆地为东南方向,再山海关南侧入渤海。 二实习区地形、气候、水文及经济情况 1、实习区地形; 柳江盆地地处燕山山脉东段,北、东、西三面群山怀抱,山脉接近南北走向延伸,地势由北向南渐低。盆地内最高的山老君顶,海拔493.7米。南部大石河河谷内的南刁部落海拔70米左右,盆地的中西部的火山岩分布区,是本区山高坡陡的部分,一般都在海拔200-300米。 2、实习区气候; 实习区属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0。1℃,一月份平均气温为-5℃,七月份平均气温为24。5℃,本区年降水量为400-1000毫米,多集中于七、八月份。约占年降水量的70%。山洪也主要集中在这个时期内。 3、实习区水文情况; 实习区主要河流有大石河,西北东南流向。为独流水域,河源短、流急,流量随季节变化教大,平均水深0.5米左右,洪期水深可达2-3米。 4、实习区的经济情况。 实习区工业,以采煤及开采耐火粘土为主。煤矿开采的历史悠久,煤质一般为无烟煤,局部为贫煤。群众多以奥陶纪亮甲山组石灰石为原料烧石灰。 实习区农业,主要是北方干旱的农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高粱、谷子、红薯等为主。山区盛产水果和药材。 实习区沿海产鱼、虾、蟹等,是我国北方主要水产基地之一。

中国区域年代地层表

内容简介 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地层学的相关知识,包括地层学的相关概念(地层学、地层、地层单位、地层术语、层型、带及面等)、地层划分的类别(岩石地层划分、生物地层划分、年代地层划分、磁性地层极性划分及层序地层划分等方法)、岩石地层单位相关知识及生物地层单位相关知识;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中国海相地层及陆相地层的分阶情况(包括命名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层型剖面位置,生物化石标志,层型剖面岩性特征,同期岩石地层单位,与国际地层表中的同期地层阶位对比,底界年龄);第三部分主要是附表,包括最新版的中国海相和陆相区域年代地层表及国际地层表。

第一部分 地层概述 前言 近20年来,我国的地层工作在《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1981)(以下简称《指南》)所倡导的地层分类、术语、划分原则及地层单位的建立与修订程序的指导下,取得了极大的进展。。。。。。 一般概念 1.1 地层学(Stratigraphy) 地层学是研究构成的所有层状或似层状岩石体固有的特征和属性,并据此将它们划分为不同类型和级别的单位,进而建立它们之间的空间关系和时间顺序的一门基础地质学科。地层学的研究范围实际上涉及到岩层中所有能识别的特征和属性(包括形状、分布、岩性特征、化石内容、地质年龄、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性质等),及其形成环境或形成方式和演化历史。构成地壳的各类层状或似层状的岩石——沉积岩(包括固结的或未固结的沉积物)、火山岩及变质岩都属于地层学的研究范畴。 1.2 地层(Stratum, Strata) 地层是具有某种共同特征或属性的岩石体。能以明显界面或经研究后推论的某种解释性界面与相邻的岩层和岩石体相区分。 1.3 地层分类(Stratigraphic classification) 根据构成地壳的岩层、岩石体的不同方面的特征或属性,将其划分成不同类型的地层单位。地层所具有的特征是多样的,属性也不尽相同,每种特征或属性原则上都可以据以作为地层分类的依据。因此,地层划分的类别也是多样的。如,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年代地层,等等。 1.4 地层区划(Stratigraphic regionalization) 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各个地区的地层发育特征和状况颇不相同,把不同地区的地层加以对比研究,找出其共同点和不同之处,阐明其原因,并划分出不同的地层区域,这即是地层区划。这种划分不但具有重要科学意义,而且也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地层工划主要依据地层发育的总体特征来划分。而决定和影响这些特征的,主要是地壳的活动性、古地理与古气候条件、古生物群的变化等综合因素,其中构造环境起着控制作用。现行的地层区划,是综合各个层系共同特点的综合地层区划。 地层区划可分为两级。一级地层区划(即地层区),相当于大地构造分区上的一级构造单元(或构造域);在同一地层区内,“系”级以上地层单位在岩相和生物区系上应可对比,“统”级地层单位可基本对比。二级地层区划(即地层分区),相当于大地构造分区上的二级构造单元(地块、褶皱带);在同一地层分区内,要求“统”级地层单位在岩相和生物组合上完全可以对比,“组”级单

柳江盆地地质发展史中国石油大学

版本一:从区域性地质背景来看,本区前中元古代处于地槽发展阶段。地壳大幅度下降,堆积了巨厚的沉积物,经历了五台运动和吕梁运动。特别是早元古代的吕梁运动,地槽回返,产生了漫长而复杂的褶皱运动,并伴有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和花岗岩化作用,逐渐形成了一套巨厚的变质岩,混合岩和混合花岗岩,构成了华北地台结晶基底。结束了前中元古代地槽发展阶段。 之后在元古代末期,柳江地区进入了裂陷槽沉积阶段,沉积了诸如长龙山组石英砂岩。本区晚元古代晚期震旦纪再度成为古陆剥削区。? 从古生代起,本区再度下降,海水由北方侵入,接受沉积,随后海侵扩大,有大量的碳酸岩盐沉积。早奥陶世冶里期海进再度扩大,沉积环境逐渐变为正常浅海较深水环境,以大量的碳酸岩出现为特征。早奥陶世末发生太康运动,华北地台大面积抬升,海水退出。中石炭世早期,本区地壳又开始下降,海水侵入,本区处于滨海沼泽相沉积,形成一套富铝铁质碎屑沉积物。地壳升降频繁,滨海沼泽中有大量植物繁衍,以厥类为主,海洋中则以珊瑚,腕足和双壳类动物最多;晚石炭世地壳略趋稳定,海水时进时退,但以陆相沼泽为主,气候适宜大量植物生长,死后形成巨厚堆积,形成本区含煤地层。二叠纪本区以河流相,湖泊相和沼泽想沉积为主,气候温暖湿润,植物生长繁茂,气候转为干旱时形成一些红色碎屑岩沉积,这个时期也有海水侵入。 本区在二叠系石千峰组地层沉积之后,曾发生过两次大的构造变动。 从晚震旦纪至二叠系末,柳江地区总体以相对稳定沉降为主,沉

积了近3000m的沉积岩系,成为燕山期区域构造运动和火山作用双重控制而形成的柳江火山一构造盆地的基底岩系。古生代末期,由于海西-印支运动的影响,基底岩系遭受南北向的挤压,形成近南北向展布的开阔型柳江向斜构造。从三叠纪末到早侏罗世,受燕山运动的影响,柳江向斜再次遭受近东西向的挤压而进一步褶皱,并在其西翼形成纵向逆掩断裂带.同时,位于其向斜南缘和北缘的近东西向区域断裂带活化,从而形成北、西、南分别由断裂围限的箕形断块,断块沉陷形成断陷盆地.在断陷盆地中的柳江向斜近南北轴线方向的断裂破碎带,是本区早、中侏罗世火山喷发的通道,是由多个岩浆喷发中心构成的裂隙一中心式火山喷发带。本区早、中侏罗世形成的火山岩系则分布于此裂隙一 版本二: 第一节地层发展简史 实习区属于华北克拉通的典型区域,在二十多亿年的地质历史发展进程中、多次构造运动,最终形成了如今的构造格局。在发展进程中,经历过五台运动,吕梁运动,蓟县运动,海西—印支运动,燕山运动以及喜马拉雅运动。有几个阶段:太古代结晶基地形成阶段;新元古代裂陷槽发育阶段;古生代稳定地台盖层发育阶段;中生代燕山期挤压褶皱、断裂和岩浆作用阶段;以及新生代的差异隆升作用阶段。 一、太古代地层发展史 这一阶段地槽处于发展阶段,地壳大幅度下降,堆积了巨厚的沉积物,经历了五台运动和吕梁运动后,地槽回返,产生复杂的褶皱运动,并伴有区域变质作用、形成了绥中花岗片麻岩岩,构成结晶基底。

柳江地区地质概况

第一章柳江地区地质概况 一、柳江地区交通位置和自然经济概况 柳江地区位于秦皇岛市北28公里,属河北省抚宁县石门寨乡管辖。区内有高等公路和地方铁路与秦皇岛相通,交通极为方便。 本区地形在总体上为一盆地,人称柳江盆地。北、东、西三面为陡峻的高山,海拔都在500米以上;中部和南部为低山丘陵,海拔都在200-300米。盆地内最高峰为老君顶,海拔493.7米。大石河自北向南流过盆地在山海关以南入海。 本区年降水量为400-1000毫米,多集中于7、8月份。 本区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玉米、小麦、高粱、桃树。工业以采煤、耐火粘土、石灰石和烧水泥为主,其采煤历史比较悠久。 二、柳江地区地层概况 本区出露的地层有元古界的青白口群,下古生界的寒武系和下奥陶统,上古生界的中石炭统和二叠系,中生界的上三叠统和侏罗系,新生界的第四系。 元古界的青白口群(q)自下而上依次是91米厚的杂色页岩和石英砂岩(下马岭组qx)和28米厚的碎屑岩至碳酸盐岩沉积旋回(景儿峪组qj)。前者主要分布在本区东部和南部的鸡冠山,后者主要分布在本区东部。 下古生界(Pz1)的寒武系(∈)自下而上依次是146米厚的暗灰色白云质灰岩(府君山组∈f)、71米厚的暗红色泥页岩(馒头组∈1m)、112米厚的紫红色页岩(毛庄组∈1mo)、101 1 米厚的黄绿色粉砂岩(徐庄组∈1x)、130米厚的灰色鲕状灰岩(张夏组∈1z)、120米厚的紫色竹叶状灰岩(崮山组∈3g和长山组∈3c)和92米厚的黄灰色泥灰岩(凤山组∈3f)。其中,府君山组主要分布于本区东部,馒头组泥页岩主要分布于本区东北部,毛庄组紫红色页岩和徐庄组黄绿色粉砂岩主要分布于本区东部,张夏组灰色鲕状灰岩、崮山组和长山组紫色竹叶状灰岩及凤山组黄灰色泥灰岩在盆地四周都有分布。 下古生界(Pz1)的下奥陶统(O1)自下而上依次是125米厚的灰色石灰岩(冶里组O1y)、118米厚的灰色豹皮灰岩(亮甲山组O1l)和101米厚的暗灰色白云质灰岩(马家沟组O1m)。下奥陶统在本区东、西部均有分布,但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冶里组出露最好的是在潮水峪至揣庄一带,亮甲山组出露最好的是在亮甲山,马家沟组在东西部均有分布,但是茶庄北山一带地层发育最好。 上古生界(Pz2)的中石炭统(C2)自下而上依次是70米厚的铁质砂岩、粘土岩粉砂岩及页岩(本溪组C2b)和45米厚的灰黑色粉砂岩含铁质结核(太原组C2t)。中石炭统在本区东、西部分布都很广,出露最好的是半壁店东191高地和小王山一带。 上古生界(Pz2)的二叠系(P)自下而上依次是61米厚的两个灰色和灰黑色中细粒长石岩屑杂砂岩,粉砂岩,炭质页岩和粘土岩含煤旋回(山西组P1s)、115米厚的灰色中粗粒长石岩屑杂砂岩(下石盒子组P1x)、72米厚的灰白色含砾粗粒长石砂岩(上石盒子组P2s)和150米厚的紫色河流相粉砂岩、泥岩和含砾砂岩旋回(石千峰组P2sh)。二叠系主要分布在本区东部,其中的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出露最好的是在黑山窑至石岭一带,上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主要分布在黑山窑、欢喜岭至大石河西侧一带。 中生界(Mz)的上三叠统(T3)是161米厚的灰白色中粗粒长石石英杂砂岩、黑色炭质页岩和含煤线的粉砂岩(黑山窑组T3h),分布于黑山窑后村西。 中生界(Mz)的侏罗系(J)自下而上依次是492米厚的含砾粗粒杂砂岩,粉砂岩和黑色页岩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特征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特征鄂尔多斯盆地,北起、大青山,南抵,西至贺兰山、六盘山,东达、太行山,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 鄂尔多斯盆地是上的名称,也称陕甘宁盆地,横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意为“宫殿部落群”和“水草肥美的地方”。权威的解释,“鄂尔多斯”是“官帐”的意思。由蒙语翰尔朵(官帐的意思)的复数演变而来。但也有人把成吉思汗死后,其使用过的物品被安放在八个白室中供奉,专门的护陵人繁衍并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蒙古部落鄂尔多斯部落。其后几百年间,鄂尔多斯部落的按时祭奠,一直没有离开此地。这样久而久之,这一地区就叫做鄂尔多斯了。历史上的鄂尔多斯地区包括今日伊克昭盟全境,还包括的河套及宁夏和的一部分地区。鄂尔多斯地区西、北、东三面环水,南与相接,形成一个巨大的套子,因此也被称为“河套”。 从所跨地域 鄂尔多斯盆地,其地域跨蒙汉广大地域,而且绝大部分地域是汉族居住区,为什么把该“盆地”叫蒙语“鄂尔多斯”盆地,而不叫汉语名称。据传说1905年前后,英国人到此地域勘探,最早进入现在的,就是最先踏入的立足地,另外在西方人眼里,亚洲人都是属于序列。所以,自然而然地就把该盆地称之为鄂尔多斯盆地,但也无法考证。 “陕甘宁”盆地在长庆油田会战初期叫得比较响,但随着市场经济的缘故,人们都喜欢“新奇”,“陕甘宁”盆地叫的人越来越少了,加上赶时髦,伊克昭盟改为“鄂尔多斯”市,叫“陕甘宁”盆地的人就更少了。“陕甘宁”也不确切,因为“盆地”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地域。总之,这也不是个什么大问题,在和谐的今天,叫什么都无所谓。

秦皇岛柳江盆地地质填图实习报告

地质填图实习报告 --汪作旭 第一章绪言 工作区位置,行政区别 秦皇岛地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9°30′~119°50′,北纬39°50′~40°10′,东接辽宁,北邻承德,西倚唐山,南连浩瀚的渤海,海岸线长113千米,水域面积1万多平方公里,距离北京295千米,总的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燕山山脉东段,南部为华北平原北端的滨海冲积平原。 实习基地坐落的柳江盆地,按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提出的中国地貌形态分类,为一南北向延伸的低山—丘陵地区。实习区北,西,东三面被陡峭的山地环绕,为一盆状地形,盆地中西部火山岩分布区为山高坡陡地形。相对比高在200—300米,最高峰老君顶海拔搞成米。贯穿盆地南北的大石河是本区最主要水系。大石河自北东而来,经大刘庄流入本区,在崔家转近南北向曲流。傍水崖向东南直流,至蟠桃峪出盆地,于山海关以南注入渤海。长70千米,流域面积约600平方公里。临海地带发育有海岸地貌,侵蚀与堆积型海岸地貌相间分布,形成许多优良浴场。暂时性地面流水作用强烈,坡积物、洪积物随处可见。具有经常性水流的大石河和汤河形成许多流水地貌。在滨海地带,波浪在岬角处发生侵蚀作用形成各类海蚀地貌,在海湾、平直海岸地带形成各类海积地貌;潮汐的作用形成海蚀平台等地貌;沿岸流携带泥沙在海岸形成沙嘴,连岛等地貌类型;沙流也在海岸形成地貌沙丘,黄金海岸的延岸沙堤 工作目的、任务,工作区范围、面积,完成期限 了解填图实习的工作方法。2、了解实习地区的地质、矿产的基本情况。3、学会地质罗盘及手持GPS的使用方法以及学会对MAPGIS的使用。4、学会在野外对地质现象的观察、描述和记录的内容、方法和格式,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野外人员的组织和成员 测手 马志博、王瑞明 选点及描述 吴立问、刘春阳 记录 刘银鹏 产状测量 汪作旭、巴有超 打标本

神东地层

1.4 区域地质概述 1.4.1 地层 神东煤炭基地神东矿区位于陕西省神木县、府谷县、内蒙古自治区东胜市(现鄂尔多斯市)。区域地层划属华北地层区鄂尔多斯盆地分区东胜~环县小区,区内绝大部分被新生界松散~半固结沉积物所覆盖,基岩沿河谷两岸出露,出露的地层由老至新依次为中生界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等,区域地层系统(详见表区域地层系统一览表)。 表1-6 区域地层系统一览表

1.4.2 构造 本区处于鄂尔多斯盆地次级构造单元陕北斜坡北部,陕北斜坡被围于西部天环坳陷、北部伊盟隆起、东部晋西挠折等构造体系之中。 1.4.3 开采煤层 区域上有侏罗系、三叠系和石炭~二叠系三个含煤岩系,神东矿区主要为侏罗系延安组含煤岩段。其主要可采煤层详见表1-7(可采煤层特征一览)。 表1-7 可采煤层特征一览表

1.4.4 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神东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受地质构造、地貌条件和气候特点的控制。大地构造是控制区内承压水水文地质条件的主要因素,而地貌特征是决定本区潜水水文地质条件的主要因素,气候特点直接影响潜水的动态变化。 鄂尔多斯中台坳是一个中生代的构造盆地,盆地内在达拉特旗境内的乌兰格尔一带有一近东西向延伸的古老基底的隆起,在鄂尔多斯地区它是个阻水构造。隆起以北深部地下水向北运动,最终补给黄河,隆起以南深部地下水向南运动,排泄给区外的乌审旗和陕西境内。浅层地下水则以东胜梁为分水岭,分水岭以北除一部分补给了深层地下水外,大部分补给了库布其沙漠或排泄于黄河,分水岭以南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向南东方向运动,最终排于乌兰木伦河及其支流(黄河水系),另一支则缓慢的向南西方向运动,排泄给内陆水系及其湖泊红海子、红碱淖等地表水体。 区域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大气降水一部分通过松散砂层渗入地下补给了浅层地下水,另一部分通过沟谷排泄于区外,第三部分通过蒸发作用而消耗掉。另外由于区内气候特点所决定的昼夜温差所形成的大气凝结水也是区内地下水一种补给来源。因此,气候条件是控制浅层地下水动态变化和补给源的主要因素。

柳江盆地-兴城地质地貌实习总结

柳江盆地-兴城地质地貌实习总结 摘要:野外实习能很好的巩固从书本上学习的知识。本文概括了两个实习地区的地貌形态,包括海岸地貌、流水地貌、喀 斯特地貌以及内营力构造地貌。对实习内容进行了总结, 简单阐述了其地貌的发育。 关键词:柳江盆地;兴城;河流地貌;海岸地貌;喀斯特地貌;内营力构造地貌 Abstract: Field trip is good for us to brush up what we learn from book. This paper revealed the physiographic symbol of the two practice place, include the River morphology、 the Coastal morphology、the Karst landform and the Endogenentic force structural landform. Made a sum up for this practice, expound it’s landform evolution. Key words: Liujiang Basin; Xingcheng; River morphology;Coastal morphology;Karst landform;Endogenentic force structural landform 从2011年6月9号至18号期间,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科学专业的一百二十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先后在辽宁兴城和秦皇岛柳江盆地,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地质地貌实习活动 一、实习区域总概况 1.1秦皇岛柳江盆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