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颈椎不同位置时Hoffmann征对脊髓型颈椎病早期诊断的意义

颈椎不同位置时Hoffmann征对脊髓型颈椎病早期诊断的意义

颈椎不同位置时Hoffmann征对脊髓型颈椎病早期诊断的意义
颈椎不同位置时Hoffmann征对脊髓型颈椎病早期诊断的意义

颈椎病中医护理常规

项痹(颈椎病)中医护理常规 一.疾病名称 中医名称:项痹 西医名称:颈椎病 定义: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变、老化及继发性改变刺激压迫神经根、脊髓或影响椎动脉血液供应引起一系列症状体征。 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和混合型。 二.临床表现 (1)颈肩痛 (2)颈部活动受限 (3)手指麻木 (4)头晕、恶心 (5)瘫痪 三.护理评估 (1)发病史,诱发因素 (2)疼痛部位,程度 (3)评估颈部功能,双上肢感觉和肌力 (4)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会状况 (5)辩证分型:太阳经输不利型,痹证型,肝肾不足型 四.一般护理 (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保持病房整洁、安静、空气清新,营造良好的修养环境。 五.病情观察 (1)注意观察颈肩部疼痛的性质、部位及发病时间,休息后是否缓解。 (2)注意观察神经支配区肌力与皮肤感觉情况。 (3)注意观察头晕、恶心与头痛等情况。 (4)注意观察心慌、多梦、烦躁等情况。 (5)注意观察四肢乏力(如踩棉花感)等情况。 六.临症(证)施护 (1)保守治疗 1)脊柱(定点)旋转手法 ①做好心理护理,讲解治疗原则和方法,消除紧张情绪,并做 好体位示教。 ②手法治疗后应绝对卧床休息1-2小时,轴样翻身,颈部制动。 ③下床时须戴颈托,固定颈部,以保持颈椎稳定性。 ④避免久坐久站,注意休息。 2)针灸疗法 ①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以防感染。 ②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紧张情绪。选择合理体位暴露 腧穴,方便操作,注意保暖。 ③密切观察患者反映,若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等情况, 应立即停止针刺并将针全部拔出,平卧休息,注意保暖。

颈椎病考试试题

1、脊髓型颈椎病最重要的诊断依据为(D) A、头痛头晕 B、双上肢麻木 C、眼痛、面部出汗失常 D、四肢麻、无力,病理反射(+) E、肢体发凉,无或少 2、某男,45岁,因右上肢放射痛伴手指麻木,动作不灵活2年就诊,检查发现颈肩部压痛。神经牵拉试验及压头试验阳性,右上肢桡侧皮肤感觉减退,握力减弱,肌张力减低,最可能的诊断是(D) A、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B、脊髓型颈椎病 C、椎动脉型颈椎病 D、神经根型颈椎病 E、混合型颈椎病 3、某女,56岁,1个月颈肩痛,并向右手放射,右手拇指痛觉减弱,肱二头肌肌力弱。初步诊断是(A) A、颈椎病 B、肩周炎 C、肩袖综合征 D、臂丛神经炎 E、颈部劳损 4、颈椎病发生的基本原因是(A) A、颈椎间盘退行性变 B、发育性颈椎管狭窄 C、急性颈部损伤 D、颈部肌肉痉挛 E、颈椎不稳 5、关于颈椎病的分型不正确的是(C) A、神经根型颈椎病 B、脊髓型颈椎病 C、副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D、颈型颈椎病 E、椎动脉型颈椎病 6、下列哪项不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D) A.位置性眩晕 B.阵发性头痛 C.猝倒 D.突发性失明 E.脑性轻瘫 7、椎动脉型颈椎病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为(A) A、眩晕 B、闪电样锐痛 C、猝倒 D、持物不稳 E、耳鸣耳聋 8、颈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为(B) A、恶心呕吐 B、视力模糊 C、肌张力升高 D、共济失调 E、肢体麻木 9、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最主要临床表现为(B) A、颈肩活动受限 B、闪电样锐痛和手指麻木 C、头晕头痛 D、持物不稳 E、肱二头肌肌腱反射消失

1、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ABE) A、颈肩部疼痛和手指麻木感 B、颈肩部活动受限 C、颈部肌肉紧张 D、颈部吃饭时有呕吐现象 E、肱二头肌肌腱反射减退 2、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根据(ABCD)大部分病人可以得到及时诊断。 A、患者的根性症状:一般都主诉颈、肩、臂部的疼痛和手指的麻木. B、上肢腱反射及痛觉改变等体征:椎间孔压迫试验阳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可呈阳性。 C、后颈部棘突位置等触诊:患椎的棘突大多数都有病理性移位、压痛,相应的关节突关节肿胀,明显压痛 D、颈椎X线片:部分关节部骨质增生,部分病例可由患椎移位而引起的颈椎位置改变。 E、出现霍纳氏征。 3、颈椎病的病因外来因素包括(ABCDE) A、颈部扭、闪伤 B、长期伏案、高枕睡眠 C、腰痛伴坐骨神经痛 D、慢性劳损 E、咽部及颈部感染 4、颈椎病的病因内在因素包括(ABCD) A、年龄在40-60岁; B、体质虚弱; C、内分泌功能紊乱; D、颈椎先天性畸形; E、中风偏瘫。 5、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与以下什么病进行鉴别(AC) A、颈肋综合征; B、美尼尔氏综合征; C、颈肌炎; D、神经官能症; E、雷若氏病。 6、颈椎病主要与以下什么骨性结构改变有关(ABCDE) A、椎间孔变窄; B、横突孔变窄; C、钩椎关节变形; D、椎管变窄; E、代偿性骨质增生。 三、填空题 1、颈椎病是由于颈椎的骨关节、椎间盘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损伤、退变等原因,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椎动脉、颈部交感神经、甚至颈段脊髓,引起颈、肩、上肢、头面部、胸部的疼痛和其他症状,甚至并发肢体功能丧失等一系列临床症候群。 2、颈椎病的各种症状,临床可以分型为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 1、椎动脉型颈椎病可采用牵引疗法(√) 2、脊髓型颈椎病经保守疗法无效者,可考虑行手术切除(√)。 3、交感型颈椎病直接采用手术治疗,不使用保守疗法,如卧床休息、颈椎牵引、颈围领制动保护、理疗等(×)。 五、简答题 1、简述颈椎病推拿治疗的基本套路 答:第一步:整体放松:在颈项部及两侧肩部行捏法、拿法、按揉法、滚法5~10分钟。……1分。 第二步:点穴止痛:点按风府、风池、大椎、肩井、天宗、肩贞等穴各1-3次。 (1) 分。

(推荐)颈椎病的中医辨证分型

颈椎病的中医辨证分型 颈椎病的证型很多。目前比较一致的中医辨证分型有:落枕型(或称颈型)、痹证型(或称神经根型)、痿证型(或称脊髓型)、眩晕型(或称椎动脉型)、五官型(或称交感神经型)。其中以落枕型及痹证型最为多见。 1.落枕型颈椎病 中年以后体质渐弱,肝肾之气渐失旺盛,如兼气血亏虚或外伤、劳损等因素,则可导致关节囊松弛、韧带钙化、椎间盘退化、骨刺形成等,引起颈背疼痛反复发作。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症状发作时颈项疼痛,延及上背部,不能俯仰旋转,个别合并有眩晕或偏头痛者,每次发作三五天后,可有一段时间缓解。 2.痹证型颈椎病 颈椎间盘退化,骨质增生,关节囊松弛,椎间孔变窄,均可影响颈神经根,风寒及劳累可加重症状。症状以一侧肩臂疼痛、麻木或肌肉萎缩为多,间有两臂麻痛者。从主诉及症状的轻重不同,又可分为疼痛型、麻木型和萎缩型三种。 (1)疼痛型:发病较急,颈、肩、臂、手均觉疼痛、酸胀,肌力和肌张力也有所减弱,大多系一侧发病,患者头部微偏向患侧,以减轻症状。咳嗽可有震动痛,夜间症状加重,睡眠时常选择较合适的卧位,如侧卧时患侧在上等。 (2)麻木型:发病较慢,肩臂和上胸背麻木不仁,或兼有轻度疼痛,麻木以前臂及手为主,夜间症状较为明显,白天可无症状,皮肤痛温觉减退,肌力和肌张力均正常。 (3)萎缩型:患侧上肢肌力减弱,大小鱼际肌萎缩松弛,肌力明显减退时影响劳动,但无疼痛、酸麻感觉。 3.痿证型颈椎病 肝肾久虚,筋骨痿弱,渐觉肢体沉重,步履不利,肢冷不温,肌肉痿细。如兼气血不足,经脉空虚,筋骨失养,宗筋弛纵,则症状逐步加重,可兼有二便失控。 4.眩晕型颈椎病 肾水亏损,肝阳上亢,致头目眩晕,尤以位置眩晕为特点,还可见头痛,急躁易怒,偶有肾气亏损、气血俱弱而突然晕厥、跌倒者,但较为少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比较多见的是眩晕时作,头重脚轻,走路欠稳,或同时有偏头痛,呈胀痛或跳痛,与眩晕同时出现或交替发作,可合并有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 5.五官型颈椎病 较少见,症状多不典型。或眼睑无力,眼胀痛,易流泪;或耳鸣,听力下降;或感咽部

什么是脊髓型颈椎病

什么是脊髓型颈椎病 *导读:什么是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向后突出,椎体后缘骨刺,黄韧带肥厚,椎管狭窄,椎体滑移等原因对脊髓的直接压迫,或者由于交感神经的刺激,导致脊髓血管痉挛等因素造成脊髓变性坏死,并由此引起的以肢体功能障碍为特点的症候群。…… 什么是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向后突出,椎体后缘骨刺,黄韧带肥厚,椎管狭窄,椎体滑移等原因对脊髓的直接压迫,或者由于交感神经的刺激,导致脊髓血管痉挛等因素造成脊髓变性坏死,并由此引起的以肢体功能障碍为特点的症候群。 *脊髓型颈椎病诊断方法 1.中年以上男性多见,发病缓慢或继发于外伤后。 2.开始多见双下肢无力、发软、行动缓慢易摔倒或伴双手麻木、行动不灵活。病情逐渐加重,出现不能站立,生活不能自理,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禁。 3.体征:常见锥体束征,四肢生理反射亢进。 4.影像学检查异常。 5.X线表现:劲椎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等。 6.MPI:观察到颈髓受压部位、范围及压迫情况。 7.CT:可了解颈椎骨质增生改变,后纵韧带骨化、椎管变形

情况等,较MRI看得更清楚。 *脊髓型颈椎病治疗 *1.非手术疗法 仍为本型的基本疗法尤其是在早期的中央型(上肢型)及前中央血管型(四肢型)患者约近半数病例可获得较明显的疗效,但在进行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切忌任何粗暴的操作及手法,一旦病情加剧应及早施术以防引起脊髓变性。 *2.手术疗法 ①急性进行性颈脊髓受压症状明显,经临床检查或其他特种检查(MRICT检查等)者;②病程较长,症状持续加重而又诊断明确者;③脊髓受压症状虽为中度或轻度,但经非手术疗法治疗1~2个疗程以上无改善而又影响工作者都应尽快手术。

颈椎病的护理查房

颈椎病的护理查房 时间:2015.7.25 地点:外一科护士站 主持人:冯护士长 责任护士:周明艳 参加人员: 冯护士长:最近我们收治了一位颈椎间盘突出伴脊髓病的病人,并成功做了手术,我 们就这位病人进行护理查房,一起学习一下颈椎病人的护理,下面先由责任护士汇报一下病情。 周明艳护师:32床,张希远,男,66岁,住院号;24872,住院诊断:颈椎间盘突出伴 脊髓病患者因“右上肢,右下肢静息疼痛,行走困难1年”于2015.7.14收入院,首测T36.3℃,P72次/分,R16次/分,BP141/81mmg右上臂上肢皮肤痛觉迟钝,右手拇指、食指、皮肤感觉减退,右上臂牵拉实验弱阳性,颈椎加压试验阳性,右侧肱二头肌反射减弱,左手握力较对侧降低;右下肢踝上5厘米以远部位皮肤深、浅感觉迟钝,膝反射减退,行走时不太不稳,肱四头肌肌力减退,肌张力正常。完善术前准备于2015.7.15.15:00在全麻下行椎板开门减压+顶板内固定术,术毕,于20:10安返病房,患者神志清,术区辅料整洁,引流管通畅在位,引出血性液体,给予一级护理,心电监护,持续吸氧2L/分,给予抗炎、消肿、对症支持治疗,于2015.7.17患者翻身时将引流感自接口处斯脱,故提前将引流管拔除,留置导尿管期间未发生尿路感染。 冯护士长:患者的大体情况就是这样,下面我们就患者住院期间出现的护理问题,采取的护理措施及功能锻炼,出院指导做简单的介绍,请大家踊跃发言。 张婷婷主管护师:我来说一下颈椎病的概念及临床表现吧。颈椎病是因颈椎间盘退 行性改变并因劳损或感受外邪加重退变,导致颈部软组织和椎体动、静力平衡失调,产生椎间盘脱出(或膨出)、韧带钙化、骨质增生,从而刺激或压迫颈部肌肉、神经根、脊髓、血管而出现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本病属于中医“项强”、“颈肩痛”、“痹证”“痉证”、“痿证”、“痰饮”、“眩晕”等范畴?临床表现 ?颈椎病分为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型颈椎病五?种,每种颈椎病的临床表现都不一样,下面来详细的介绍一下。 ? 1.颈型颈椎病引起枕颈部痛,颈活动受限,颈肌僵硬。 ? 2.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神经刺激或者受压迫引起。主要会产生颈部僵硬疼痛、病情长期发展会造成局部感觉退化,肌肉萎缩。

脊髓型颈椎病护理常规

脊髓型颈椎病 一病例汇报 (一)一般情况 患者男,71岁,因“右上肢乏力疼痛6月余,加重1月。”以脊髓型颈椎病收入院。入院时查体:T : 36、2℃,P : 62次/min,R : 18次/min,BP : 140/80mmHg。一般情况: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自主体位,蹒跚步态,颈椎生理弯曲变直。颈椎前屈、后伸、侧屈及旋转功能轻度受限。颈椎棘突轻度压痛,无放射痛。无既往史,自述“磺胺类”药物过敏史。CT或MRI可见椎间盘突出、椎管及神经根管狭窄及脊神经受压。 (二)患者自理能力55分,中度依赖。VTE评分2分,中危。压疮22分。跌倒坠床0分。疼痛评分2分,轻度疼痛。非计划拔管0风险。 (三)治疗经过 入院后给与完善检查,并定于次日行颈后路椎管减压内固定术。手术顺利。术后患者神志清,安全返回病房。刀口敷料清洁干燥,无异常渗液,体温不高,血压正常,生命体征平稳。患者自述上肢症状较术前减轻,常规脱水、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术后三天,嘱病人床上进行功能锻炼,预防卧床并发症,观察刀口情况,拔除引流管。术后第六天,嘱病人可带颈托保护逐渐下地进行功能锻炼,预防卧床并发症,观察刀口情况,定期换药,继续术后对症治疗。 术后再次常规五种评估: 自理能力45分(中度依赖),VTE评分3分,压疮评分19分,跌倒坠床25分,疼痛评分2分,非计划拔管低风险。 二、针对治疗经过(特殊检查、特殊用药、5种评分中得高危项目、中间出现得病情波动等),提出护理问题 (一)体位 变换体位。根据病人12小时翻身一次,一般2小时翻身一次。 翻身得注意事项: 掌握正确得翻身方法:颈椎病得病人注意头、颈、肩一条直线,防止脊柱扭曲,加重脊髓损伤;行颅骨牵引者还要注意保持牵引效能,防止牵引弓脱落;胸椎骨折得病人要注意肩、胸、腰一条直线;腰椎得病人要注意胸、腰、臀一条直线

脊髓型颈椎病的中医诊疗规范

颈椎病诊疗方案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体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并引起各种各样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本病相当于中医学的“痹证”、“痿证”、“眩晕”等范畴。 【诊断依据】 1、实验室检查 1.1、颈椎X线平片检查正位片可见椎间隙变窄,钩椎关节增生、环枢关节脱位或半脱位,环枢椎融合等;侧位片可见椎间隙变狭窄,椎体前后缘骨质增生,椎管狡窄,后韧带钙化,生理前凸消失,关节突肥大,椎体半脱位;斜位片可见椎间孔变形、狭窄、椎间关节及钩椎关节增生或肥大等。上述X线平片所见尚不能作为诊断的主要依据。 1.2、脊髓造影(MRI、DSA)对疑有脊髓压迫症状的患者,应作空气或碘油造影,如有条件最好作MRI检查,能清晰的显示椎管狭窄或阻塞的部位、程度、范围;对疑有椎动脉型的患者,可作椎动脉造影,如有条件可作DSA。 1.3、颈椎CT 能显示颈椎骨赘部位、范围大小,以及椎管周围软组织改变等。 1.4、其他还可作心电图、血管B超、脑血流图、头颅CT、MRI等排除心脏、脑干、小脑等部位的病变 2.诊断要点 2.1、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所见相符合者,可以确诊。 2.2、具有典型颈椎病临床表现,而影像学所见正常者,应注意除外其它疾患后方可诊断颈椎病。 2.3、仅有影像学表现异常,而无颈椎病临床症状者,不应诊断为颈椎病。 3.各型颈椎病诊断原则: 除上述原则外,各型颈椎病的诊断依据分别为: 3.1、颈型:

颈椎病的诊断标准

一、颈椎病的定义 颈椎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 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跟、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为颈椎病。 二、一般原则 1、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所见相符合者,可以确诊。

2、具有典型颈椎病临床表现,而影像学所见正常者,应注意除外其它疾患后方可诊断颈椎病。 3、仅有影像学表现异常,而无颈椎病临床症状者,不应诊断为颈椎病。 各型颈椎病诊断原则: 除上述原则外,各型颈椎病的诊断依据分别为: 1、颈型:

(1)主诉头、颈、肩疼痛等异常感觉,并伴有相应的压痛点。(2)X线片上颈椎显示曲线改变、或椎间关节不稳等表现。 (3)应除外颈部其它疾患(落枕、肩周炎、风湿性肌纤维组织炎、神经衰弱及其它非椎间盘退行性变所致的颈肩部疼痛。 2、神经根型: (1)具有典型的根性症状(麻木、疼痛),且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3)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相符合。 (4)痛点封闭无显效(诊断明确者可不作 此试验)。(5)除外颈椎外病变(胸廓出口

综合征、网球肘、腕管综合症、肘管综合症、肩周炎、肱二头肌腱鞘炎等)所致以上肢疼痛为主的疾患。 3、脊髓型: (1)临床上出现颈脊髓损害的表现。 (2)X线片显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椎管狭窄。影像学证实存在脊髓压迫。(3)除外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脊髓肿05a26、脊髓损伤、继发性粘连性蛛网膜炎、多发性末梢神经炎。 4、椎动脉型:

关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问题是有待于研究的问题。(1)曾有猝倒发作、并伴有颈型眩晕。(2)旋颈试验阳性。(3)X 线片显示节段性不稳定或钩椎关节骨质增生。(4)多伴有交感症状。(5)除外眼源性、耳源性眩晕。(6)除外颈动脉Ⅰ段(进入颈、横突孔以前的椎动脉段)受压所引起的基底动脉供血不全。(7)手术前需行椎动脉造影或数字减影椎动脉造影(DSA)。 5、交感神经型:临床表现为头晕、眼花、耳鸣、手麻、心动过速、心前区

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

颈椎病的常见的几种症状 颈椎病可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型、混合型等。类型不同,其症状表现不同,治疗方法也是不同的,下面就让我们跟随专家一起来了解一下颈型颈椎病的症状表现吧。 颈部自然伸直时, 生理曲度减弱或消失,有的人颈部偏歪,活动正常或轻度受限,颈部肌肉痉挛,散在压痛点。这是颈型颈椎病的症状之一。 颈部触诊检查 患节棘突间及两侧可有压痛,但多较轻,多无放射痛。另外,压头试验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阴性,四肢检查多无异常发现。这也是颈型颈椎病的症状表现。 血压不稳。 颈椎病症状表现为血压不稳,因为颈椎病患者在发病后,会造成患者的交感神经功能出现紊乱,和椎基底动脉供血失常时,容易出现血压不稳定的症状,例如,有些颈椎病患者,经常会出现血压的增高,血压降低的症状。 上肢肌力减弱。 肢肌力减弱是颈椎病症状表现,这为运动神经受损引起的症状,表现为颈椎病患者持物时费力,部分颈椎病患者持物时易脱落。肢体骨骼肌由2根以上的神

经共同支配,单独神经受损表现为轻度肌力减弱,主要的神经根受累,可出现明显的运动功能障碍。 吞咽障碍。 颈椎病患者在初期还会出现吞咽障碍,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吞咽时,喉咙里出现梗阻感,或感觉食管内有异物,这是由于颈椎病患者食管的后壁,受到颈椎前缘骨质的直接压迫、植物神经紊乱,造成食管痉挛或过度松弛时,会出现吞咽困难的症状。 眩晕。 眩晕是颈椎病患者常见症状表现,多为患者突然扭头时出现眩晕,严重时还会发生猝倒的症状,这是因为颈椎病患者的椎动脉,受到颈椎增生性改变的压迫,出现一过性脑供血不足时,容易出现这种症状,受这一因素的影响,还会使颈椎病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出汗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身体症状。 颈椎病症状表现多样,患者在患上颈椎病以后,患者往往会表现为心前区疼痛、胸闷、早搏等心律失常等等,这些颈椎病的症状表现,是由于颈背神经后根受颈椎骨刺激和压迫所致。 猝倒:

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

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 一、病名 中医病名:颈痛 西医病名:颈椎病(ICD-10 编码: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参照2009 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1.颈型颈椎病具有颈痛症状及颈部压痛点。2.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根性分布的症状(麻木、疼痛)和体征,椎问孔挤压试验或者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3.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颈性眩晕,可有猝倒史,旋颈试验阳性,多伴有交感神经症状。 4.脊髓型颈椎病具有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 5.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基本相符合。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临床主要表现为颈肩部疼痛,颈椎活动受限,稍有活动即可使颈肩臂部疼痛加重,疼痛剧烈时难以坐卧,被动以健肢拖住患肢,影响睡眠。颈性眩晕,猝倒或四肢无力运动不灵活。 2.缓解期:临床主要表现为颈僵,颈肩背部酸沉,颈椎活动受限,患肢串麻疼痛,可以忍受。 3.康复期:颈肩部及下肢麻痛症状消失,但颈肩背及上肢酸沉症状仍存,受凉或劳累后症状加重。 (三)证候诊断

1.风寒痹阻证:颈、肩、上肢窜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2.血瘀气滞证: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舌质暗,脉弦。 3.痰湿阻络证: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纳呆。舌暗红,苔厚腻,脉弦细。 4.肝肾不足证: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而红日赤。舌红少苔,脉弦。 5.气血亏虚证:头晕日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倦怠乏力。舌淡苔少,脉细弱。二、治疗方案:根据颈椎病的分型来选择如下方案 (一)手法 1.松解类手法 (1) 基本手法: (2) 通调督脉法: (3) 间歇拔伸法: (4) 牵引揉捻法: (5) 拔伸推按法:2.整复类手法 (1) 旋提手法: (2) 定位旋转扳法: (3) 旋转法: (4)其他颈椎微调手法。 (二)针灸疗法1.针刺法:局部取穴为主,远部取穴为辅,可选用微波针、梅花针,电针等特色针刺疗法。

脊髓型颈椎病

一、症状 1、锥体束征为脊髓型颈椎病的主要特点,其产生机制是由于致压物对锥体束(皮质脊髓束)的直接压迫或局部血供减少所致。临床上多先从下肢无力、双腿发紧(如缚绑腿)及抬步沉重感等开始,渐而出现足踏棉花、抬步打漂、跛行、易跪倒(或跌倒)、足尖不能离地、步态拙笨及束胸感等症状。检查时可发现反射亢进、踝阵挛、髌阵挛及肌肉萎缩等典型的锥体束症状。腹壁反射及提睾反射大多减退或消失,手部持物易坠落(表示锥体束深部已受累)。最后呈现为痉挛性瘫痪。 锥体束在髓内的排列顺序,从内及外依序为颈、上肢、胸、腰、下肢及骶部的神经纤维,视其受累的部位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中央型(上肢型):是锥体束深部先被累及,因该神经纤维束靠近中央管处,故又称为中央型。症状先从上肢开始,之后方波及下肢。其病理改变主要是由于沟动脉受压或遭受刺激所致,如一侧受压,表现为一侧症状;双侧受压,则出现双侧症状。 (2)周围型(下肢型):指压力先作用于锥体束表面,使下肢先出现症状。当压力持续增加波及深部纤维时,则症状延及上肢,但其程度仍以下肢为重。其发生机制主要是椎管前方骨赘或脱出的髓核对硬膜囊前壁直接压迫的结果。 (3)前中央血管型(四肢型):即上、下肢同时发病者,主要是由于脊髓前中央动脉受累所引起,通过影响该血管的支配区造成脊髓前部缺血而产生症状。本型的特点是患病快,经治疗痊愈亦快;非手术疗法有效。 以上三种类型又可根据症状的轻重不同而分为轻、中、重三度。轻度指症状出现早期,虽有症状,但尚可坚持工作;中度指已失去工作能力,但个人生活仍可自理;如已卧床休息、不能下地及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则属重度。一般重度者如能及早除去致压物,仍有恢复的希望。但如继续发展至脊髓出现变性甚至空洞形成时,则脊髓功能难以获得逆转。 2、肢体麻木主要是由于脊髓丘脑束同时受累所致。该束纤维排列顺序与前者相似,自内向外为颈、上肢、胸、腰、下肢和骶部的神经纤维。因此,其出现症状的部位及分型与前者相一致。 在脊髓丘脑束内的痛、温觉纤维与触觉纤维分布不同,因而受压迫的程度亦有所差异,即痛、温觉障碍明显,而触觉可能完全正常。此种分离性感觉障碍,易与脊髓空洞症相混淆,临床上应注意鉴别。 二、反射障碍

颈椎病的护理查房(干货)

颈椎病的护理查房 护理查房记录本 日期地点主持 人 职称主讲人职称 2013。05.14 护士办 公室 护师护师 病人姓名性别床号年龄诊断:颈椎病 女3床66岁 参加人员: 查房内容:(业务、疑难、教学)颈椎病 (护士长):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颈椎病病人的一些相关知识,下面请 该病员的管床护士来介绍一下病员的病情。 (护师):我科自成立以来,不仅学习和掌握内分泌的专业知识,我科疾病的多样 性,和病种的复杂性,也进一步要求我们掌握更多疾病的诊疗及护理,不断提高我科 护士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今天我们要来一起学习一下关于颈椎病人的相关护理知

识,请我们主管护士介绍一下病人病情. (护师)病员,女,66岁,因“眩晕8+小时"于2013年4月23日11:08分入院 院前8+小时,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眩晕,视物旋转,无恶心、呕吐,无头痛腹痛,无 耳鸣,无耳闭,无畏寒发热,无肢体运动及感觉障碍,无昏迷抽搐,无咳嗽及咳痰, 经休息后感眩晕症状稍缓解,故患者未症治,但今晨起床时上诉症状再次发作,伴恶 心,非喷射性呕吐胃内容物先后3次,量约200ml,不含咖啡样物质及胆汁,尤以转 颈时症状加重伴四肢乏力,症状持续不缓解,遂入院。入院前7年,患者无明显诱因 出现头昏、头痛,血压最高180/?,多次测量后均高,诊断为高血压。查体:T:36.3度, P:66次/分,R:20次/分。BP:150/70mmhg。辅助检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随 血糖7。8mmol/L。MRI提示:颈椎退行性变,颈3/4,6/7椎间盘膨出,颈4/5,5/6椎间 盘突出。彩超提示:左房增大,三尖瓣少量返流;左侧颈内动脉斑块形成,双侧椎动 脉阻力指数增高。入院后予以吸氧,遵医嘱予以改善循环、抑酸护胃等对症治疗. (护士长):什么是颈椎病?其分型有哪些? (护师):以颈椎间盘退变为病理基础,包括相邻椎节的退变增生,造成脊髓、神 经根、血管等受压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称之颈椎病。其中颈椎间盘退行性变是 颈椎病的基本原因。根据受影响的部位和病理改变分为:1神经根型2脊髓型3椎动

中医综合治疗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

中医综合治疗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5-11-20T16:51:07.80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6期供稿作者:翁岳嵩刘振东高肖波 [导读] 浙江省临海市中医院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效果显著,应予重视。 翁岳嵩刘振东高肖波 浙江省临海市中医院 317000 摘要:目的:观察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中医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搜集本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脊髓型颈椎病56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28例采用西医治疗,入组对照组;实验组治疗方法为中医综合治疗,共28例。观察两组效果,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差异显著。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效果显著,应予重视。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中医综合治疗;效果 脊髓型颈椎病发病隐匿,为骨科常见病,个体差异大,受损表现多样、复杂。现阶段,此病发病率逐步升高,发病趋于年轻化,且病情逐渐严重,对患者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等有很大影响,危害较大,引起关注。现搜集本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脊髓型颈椎病56例,总结性分析中医综合治疗的方法与效果,并回顾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搜集本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脊髓型颈椎病56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病史均为(20.54±6.87)个月,病史范围10-35个月,共28例,均龄(58.66±7.64)岁,最大年龄82岁,最小35岁,女患者与男患者分别12例、16例。实验组病史均为(20.32±6.33)个月,病史范围10-36个月,共28例,均龄(58.42±7.61)岁,最大年龄81岁,最小36岁,女患者与男患者分别11例、17例。对照组与实验组资料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入组;实验组治疗方法为中医综合治疗。 1.2.1 药物方剂选择“补阳还五汤”,成分有杜仲15g,生黄芪45g,桃仁10g,地龙15g,鹿角胶15g,木瓜15g,鹿衔草15g,红花 10g,丹参25g,当归10g,赤芍10g,菟丝子15g,淮山药10g,威灵仙15g,熟地15g,每日1剂,水煎服,共21d。 1.2.2 牵引给予患者枕颌带头套,重量约4-5kg,每日1次,每次时长15-20min,以患者自我感觉舒适为宜。 1.2.3 手法给予患者推拿,每次时长20min,弹拨、理筋竖脊肌、乳突肌、斜方肌,按揉大椎穴、阿是穴、腧穴、风池穴及肩井穴等,对压痛点进行揉、捻、按。 1.2.4 针灸选择夹脊穴,将毫针刺入,毫针长约2寸,刺入1.5寸,待患者有电击样感觉或四肢麻木时,出针;若患者上肢症状比较严重,则穴位选择手三里、外关、天宗、曲池等;若患者下肢症状比较严重,则穴位选择三阴交、行间、环跳、阳陵泉、风市等。 观察两组症状较治疗之前改善情况,评定疗效,并对比。 1.3 疗效标准无效:症状较治疗之前无改善;好转:症状较治疗之前明显改善;有效:症状消失。好转+有效=治疗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治疗无效5例,好转与有效分别13例、10例,治疗有效率82.14%。实验组治疗无效2例,好转与有效分别12例、14例,治疗有效率92.86%。组间对比,实验组高(P<0.05),差异显著。 3 讨论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主要有排便、感觉、反射、运动功能障碍,发病早期患者双腿发紧,下肢无力,抬步有沉重感,随病情发展出现跛行、足踏棉花、易跪倒、步态笨拙等症状;脊髓丘脑束受累引起肢体麻木,温觉及痛觉障碍明显[1];病初患者膀胱排空不良、便秘、尿急、尿频,继而出现大小便失禁或尿潴留等。临床治疗此病时,西医主张手术治疗,通过髓核摘除术、植骨融合术、人工椎间盘置入术等改善症状,但治疗难度大,操作创伤较大,患者接受困难,远期疗效不佳;中医则主张给予患者药物、牵引、手法、针灸等非手术治疗[2]。中医认为,此病属于“眩晕”、“痹证”范畴,脊髓为主要病位,髓为水谷精微及肾之精气化生而成,因此,脊髓生理功能及其形成与先天、后天因素有较大关系,先天因素主要为肾气,后天因素为脾胃之气。研究显示,寒湿之邪在内部瘀阻、肝肾不足、气血瘀滞为此病主要病因,治疗应以通经活络、益气养血、补益肝肾为主。现代医学表明,此病与炎症关系、微循环障碍等关系密切,可从两方面予以治疗。常用方为补阳还五汤,成分有杜仲、生黄芪、桃仁、地龙、鹿角胶、木瓜、鹿衔草、红花、丹参、当归、赤芍、菟丝子、淮山药、威灵仙、熟地,起到通络除痹,补气活血功效[3]。本研究中,实验组经中医综合治疗后,治疗有效率92.86%,而对照组接受西医治疗,有效率为82.14%,实验组明显较高,说明中医综合治疗效果较佳。 综上分析,中医综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效果满意、有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梁超明,韦世杰,覃智勇.中西医结合疗法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02):209-210. [2]高军伟,周临东.中医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3,33(03):239-240. [3]李俊杰,赵宝力,白罡,王红东,蔡军,刘克新,叶向宇,卢克俭.脊髓型颈椎病中医综合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32):77-82.

脊髓型颈椎病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及其鉴别诊断

脊髓型颈椎病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及其鉴别诊断 来源: 疼痛医学网发布时间: 2010-09-03 21:23 239 次浏览大小: 16px 14px 12px 脊髓型颈椎病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及其鉴别诊断 一、定义:由于脊髓神经细胞在缺血的条件下逐渐发生的细胞功能障碍而引起的上神经运动元损伤的一组临床症状。 缺血原因多见与下列疾病有关:①中央型颈椎间盘突出。②局灶性颈椎后纵韧带骨化。 ③椎间盘的退变、椎管内组织的炎性增厚。 二、病理特征:是一种自然恶化性疾病,病程慢长从发病到临床症状出现约5年,从症状出现到恶化10~15年时间。其中原因是脊神经细胞的慢性缺血,而引起脊神经细胞的缺血、水肿、细胞核的裂解和细胞的坏死。 三、临床特征:由于脊髓是个圆柱体,脊髓细胞受损害的时间、程度、与部位不同,临床分为三种类型:①周围行(周围向中心扩展)②中枢型(从中心向外周扩展)③周围于中枢同时发病。周围型与中枢型的区别点在于胸腹部的束带感。临床主要鉴别点根据临床症状分为四期。 Ⅰ期:(前Ⅰ期):双膝关节发软(偶发打软腿,病理反射(+)生理反射消失或减弱)主要表现在坐位变立位时打软。 Ⅰ期-:两腿常疲乏无力同时病理反射(+)生理反射消失。 Ⅰ期(+):病人行走间歇性休息双膝无力,或走一段路后极度下肢无力,病理反射(+)腹壁反射消失。 Ⅱ期:足底有增厚或踏棉感,病理反射(+)生理反射消失。 Ⅲ期(-):站立不稳,行走腿有颤抖感无力感明显。 Ⅲ期:除Ⅲ期(-)症状以外肢体出现折刀感。说明躯体屈肌和伸肌调节不平衡。

Ⅲ期(+):除行走或站立发颤及折刀感以外,出现髌阵挛踝阵挛,反射亢进,病理反射(+)腹壁反射消失。 Ⅳ期:行走或站立均不能超过5分钟,行走困难。硬瘫出现病理反射(+)腹壁反射消失。 四、特殊类型的脊髓性颈椎病 1、颈腰型:当腰椎有损害时,特别是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或腰段脊神经根损害时能掩盖脊髓性颈椎病症状,表现特点:病人上肢表现和颈部症状明显,下肢无力明显但临床体征不明显。当治疗腰部后下肢的体症逐渐明显。 2、脊髓空洞症型:空洞症有损害区域皮肤痛温觉障碍,而脊髓型颈椎病则没有痛温觉障碍,遇到有躯体与四肢感觉温觉障碍的病历注意合并有脊髓空洞症。 五、定向药透的有效治疗规律: 1、两腿发软治疗8天就好转。 2、足底踏棉感治疗需半年。 3、行走腿发颤治疗按年算。 六、治疗安排: 1、脊髓型颈椎病首次治疗持续治疗达全身无力的症状到极限停治疗15天左右。 2、第二疗程继续治疗病人极度疲乏停治疗休息15天。 3、以后改为治疗20天休息15天,治疗到生理反射恢复病理反射消失后。再改为治疗10天休20天,巩固3个疗程。 七、注意:

颈椎病的护理措施

颈椎病 (2012年修订版) 一、颈椎病的概述 颈椎病是因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并因劳损或感受外邪加重退变,导致颈部软组织和椎体动、静力平衡失调,产生椎间盘脱出(或膨出)、韧带钙化、骨质增生,从而刺激或压迫颈部肌肉、神经根、脊髓、血管而出现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 本病属于中医“项强”、“颈肩痛”、“痹证”、“痉证”、“痿证”、“痰饮”、“眩晕”等范畴。 二临床表现 颈椎病分为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型颈椎病五种,每种颈椎病的临床表现都不一样,下面来详细的介绍一下。 1.颈型颈椎病引起枕颈部痛,颈活动受限,颈肌僵硬。 2.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神经刺激或者受压迫引起。主要会产生颈部僵硬疼痛、病情长期发展会造成局部感觉退化,肌肉萎缩。 3、脊髓型颈椎病可分为单纯脊髓型和脊髓神经根混合型。这两种类型颈椎病的症状主要会出现上肢麻木、活动障碍,头痛头晕等神经症状。 4、椎动脉型颈椎病会造成椎动脉供血不足,引起多种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如眩晕,恶心,耳鸣等。 5交感型颈椎病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产生心跳过快、心率絮乱、视力模糊、瞳孔散大等症状。 三、护理评估 (一)病因及诱发因素的评估。 (二)临床类型的评估 1.颈部症状颈部痛、压痛、僵硬及活动受限。 2.脑部症状头痛、头晕、枕部痛及枕大孔压痛。 3.病变部位以下的感觉情况皮肤发麻、感觉减退、痛觉沿神经支配区域放射。 4.交感神经症状心律不齐、血压下降、视力模糊、皮肤瘙痒、多汗或少汗、恶心呕吐。 5.肌力情况单侧或多侧肌力下降、行走困难、四肢瘫痪。 6.马尾神经受损情况有无会阴部感觉减弱、大小便失禁。 四.护理问题 (一)躯体移动障碍与颈椎病变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有关。 (二)自理缺陷与疾病致肢体功能障碍有关。 (三)有排泄型态的改变与马尾神经受压有关。 (四)舒适的改变与神经根受压、刺激交感神经和椎动脉痉挛有关。

脊髓型颈椎病

如何确诊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 脊髓型颈椎病在人们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可是好像很多人都无法确诊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那么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应该怎么确诊呢?下面就由专家来为我们介绍下,希望阅读完本文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医生看病,首先是问诊,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可以不只是手足麻痹、行走困难,也会有排便排尿障碍等直肠膀胱功能损害。 问诊结束以后就是神经系统体格检查。专科医生通常使用一个小锤子——叩诊锤,用来检查“腱反射”。叩击膝盖下面,膝关节一下子会伸直,脊髓一受到压迫,膝腱反射表现为亢进。同时还要检查手指的病理反射、足底的病理反射以及脚踝部位的腱反射。 在神经学检查中,还有一个“10秒试验”,检查患者手指在10秒钟时间内能够快速伸屈的次数。20次以上属于正常,一般健康人可以达到25—26次左右。20次以下就怀疑脊髓损害,存在脊髓损害的人手指的伸屈会变慢,这也能检查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 下一步是进行影像学诊断,这能确诊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单纯X线片观察颈椎椎间隙狭窄、有无骨刺和椎管狭窄等;CT用来观察椎管横断面,一般正常的是椭圆形,颈椎病时就变成三角形了;MRI用来观察脊髓的受压状态,是诊断颈椎病信息量最大的一种检查。需要强调的是,这三种检查各有侧重,不能替代。 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影像学检查和诊断,但是最重要的还是问诊和神经学检查。有些人即使MRI上显示脊髓存在压迫,但是没有任何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所以,医生一定要亲自诊查病人以后,才能下诊断。 脊髓型颈椎病引起四肢麻痹、手指运动不灵、行走困难等症状,如果不引起重视或误诊误治,后半生只能在轮椅上生活,或者只能瘫痪在床。 以上就是专家对于颈椎病的症状为大家作出的解释,希望能够帮助您解答问题。通过上文专家想告诉大家的是,在平时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不要因为自己的不良习惯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中医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3-01-24T11:13:17.95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7期供稿作者:李正飞[导读] 脊髓型颈椎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在颈椎病中占5%~10%,致残率较高。李正飞(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 300193)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CSM)是由于脊髓功能障碍所引发的多种临床综合病症,其临床表现因脊髓受压部位和程度不同而多变。脊髓型颈椎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在颈椎病中占5%~10%,致残率较高。 1 病因病机 祖国医学多将CSM归为“痹证”“痿症”,其病位在脊髓,系积劳伤颈,外感风寒湿邪,内损肝肾,致督脉空虚,髓海枯竭,颈部气血不和所致。《灵枢?海论》说:“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髓者,皆属于脑”。《素问》曰“肾不生则髓不能满”。《素问?痿论》曰“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诉“年四十而阴气自半”即中年以后肝肾之气亏损不足,因肝主筋而肾主骨,肝肾不足则筋骨失养,故容易遭受风寒外邪侵袭阻络,以致束骨无力,足不任身,临床出现肌筋萎缩,四肢骨节软弱无力,步履蹒跚,甚致瘫痪等症状。明?张璐在《张氏医通》中说“肾气不循故道,气逆挟脊而上,致肩背痛,……或观书对弈久坐致脊背痛”指出了类似颈椎病的形成原因。现代中医认为颈椎病主要为元阴元阳不足,筋骨之患迁延,或者外力致伤,精气不复,迁延劳损致筋骨懈惰,引起椎间盘退变,出现颈椎病的各种症状。 2 中药治疗 中医中药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积累丰富的经验,补益肝肾、活血化瘀、温阳通络是治疗CSM的基本原则。周林宽[1]将本病分为三型:气虚血淤型治以益气活血祛淤通络,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痰湿阻滞型,治以健脾利湿,温阳通络,方用平胃散加减;肝肾亏虚型,治以滋水涵木,调和气血,方用六位地黄汤或左归饮加减。观察病例31例,有效率93.5%。施维智[2]以扶正培本为主、祛邪为辅为治疗总则,治以补益肝肾,温通督脉,兼益气活血,祛风通络。补益肝肾偏于温通。以鹿筋肉苁蓉温通督脉,川断、枸杞温养肝肾,桂枝、白芍温通肝经。配以活血养血益气之当归、川芎、熟地、党参等,临床效佳。 3 手法治疗 推拿按摩具有舒筋通络、理筋整复、活血祛瘀、调整阴阳的作用,应用中医手法治疗颈椎病疗效显著,是治疗CSM的基本方法。手法治疗可纠正颈椎椎体位移,使其恢复正常生理曲度,缓解脊髓及神经根所受到的压迫。又可消除肿胀,松解粘连,解除血管肌肉痉挛,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局部血液供应,使脊髓功能得到恢复。但部分学者认为推拿应视为禁忌,尤忌粗暴,不可急骤地过度旋转颈部,否则有损伤脊髓的危险。王登高[3]应用揉捻法、四指推法、循经点穴法、归合法治疗60例患者,治愈率达到60%。通过手法按摩解除肌肉痉挛,改善颈椎曲度,降低椎间盘内压力,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炎症吸收。门保忠[4]应用定点牵引手法配合牵引疗法收到满意疗效。并指出以定点牵压为核心的非手术疗法对脊髓型颈椎病是有效的。指出定点牵压手法可松解颈椎后小关节,减轻椎间盘压力,解除神经根管炎症性粘连及压迫,松解椎管外软组织痉挛和颈部深层肌肉挛缩,矫正颈椎序列紊乱,调节软组织血供及弹性,维持颈椎动态平衡。 4 针灸治疗 针灸疗法在治疗CSM方面疗效较好,尤其在对四肢功能障碍恢复上有独特疗效,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从取穴上看,大都以循经取穴和脏腑取穴为主;从治疗方法上看,既有传统的针刺温灸、刺络拔罐等方法,又有结合现代医学发展起来的针刀、电针、水针疗法。高翔[5]据“治痿独取阳明”,采用隔姜灸颈椎夹脊,针刺足三里、三阴交。取足阳明胃经之合穴足三里;取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三阴交而“肝脾肾同治”。夹脊穴位于督脉两旁,可调整督脉气血,振奋阳气,生精益髓,活血化瘀。隔姜灸可直接透内,直达病所,既可引邪外出,又可疏通督脉,补虚壮阳,行气活血。配合地黄饮子加减方治疗肝肾亏虚类脊髓型颈椎病30例疗效尚佳。李学勇[6]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夹脊穴注射治疗CSM96例,发挥穴位刺激与丹参活血化瘀双重作用,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解除颈项肌肉痉挛,较针刺、牵引等疗法见效快,复发率低,疗效显著。 CSM是中老年脊髓功能障碍的常见类型,且致瘫率高。在CSM的治疗上,中医药有着明显的优势,方法众多,疗效满意。参考各家文献报道,多种疗法配合进行综合治疗效果优于单一疗法。中药辨证论治配合按摩针灸牵引等内外兼治,疗效确切。应在临床中得到推广。参考文献 [1]周林宽、章明.脊髓型颈椎病的辨证论治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7,21(2),13-14 [2]茅晓施维智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经验中国骨伤1995-8-1 12 [3]王登高.脊髓型颈椎病的牵引、按摩治疗[J]吉林中医药,2002,7 (4):41. [4]门保忠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法治疗[J].中国骨伤,2001,2(2):96-97. [5]高翔针灸配合地黄饮子加减方治疗脊髓型颈椎病30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4,3(3):13. [6]李学勇夹脊穴注射丹参治疗脊髓型颈椎病96例[J]光明中医,2003, 3(16):52.

中医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中医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发表者:汤宇(访问人次:336) 中医疗法 痿证是脊髓型颈椎病的主症,为突出或脱出的髓核或者骨赘压迫脊髓所致,亦可与神经根型颈椎病混合出现。 1、湿热浸淫 (1)邪热伏于筋骨 (方药)当归拈痛汤化裁 当归9克生黄柏9克知母9克茵陈9克薏苡仁24克木瓜12克苍术6克羌活9克防己9克赤芍9克牡丹皮9克银花藤15克姜黄9克杜仲12克怀牛膝12克。若口干舌燥,疼痛剧烈,夜晚尤甚,可酌加生地15克玄参9克麦冬15克黄连6克秦艽9克 (功效和适应证)治颈椎病四肢萎软无力,甚则功能丧失;或颈、肩、背及上肢肿痛,肢体沉重,口干但不想饮水。 (2)湿热蕴结 (方药)加味二妙散+露明颈通颗粒 黄柏9克苍术9克萆薢12克防己12克木瓜12克薏苡仁24克当归9克怀牛膝12克晚蚕沙12克木通9克。若下肢无力肿胀者,可加茯苓12克、泽泻9克;若心烦口干、舌红少津,可去苍术,加生地12克、麦冬12克、龟甲9-12克。 (功效和适应证)治脊髓型颈椎病四肢萎软无力,甚则功能丧失,肢体沉重、麻木及发热等。 2、脾胃虚弱 (方药)健脾养胃汤 党参10克黄芪12克怀山药9克归身9克白术9克茯苓12克白芍9克泽泻12克小香6克陈皮6克。 (功效与主治)治颈椎损伤后期颈项、背、肩及上肢隐隐作痛,或时有眩晕,四肢无力,动则加重,腹痛腹泻等。 3、肝肾不足 (方药)虎潜丸化裁 黄柏9克知母9克龟甲12-18克熟地24克白芍9-12克锁阳12克狗骨24-36克陈皮6克牛膝12克当归9克。热甚者,可去锁阳、干姜;气血不足者可加黄芪12-30克、党参12克、鸡血藤12-18克,以补益气血。 (功效和适应证)见于颈、背、肩及四肢萎软无力,甚至功能丧失,疼痛隐隐,肌肉萎缩等。 (制法与用法)共研为末,和蜜为丸,每丸重10克,早晚各1丸,淡盐水送服。 颈锥病的饮食 由于颈椎病是椎体增生、骨质退化疏松等引起的,所以颈椎病患者应以富含钙、蛋白质、维生素B族、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饮食为主。其中钙是骨的主要成分,以牛奶、鱼、猪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