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EAU2020】男性非神经源性下尿路症状指南(二)

【EAU2020】男性非神经源性下尿路症状指南(二)

【EAU2020】男性非神经源性下尿路症状指南(二)
【EAU2020】男性非神经源性下尿路症状指南(二)

【EAU2020】男性非神经源性下尿路症状指南(二)

4.6.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4.6.1. PSA和前列腺体积预测

LUTS / BPH安慰剂对照试验的汇总分析表明,PSA对评估前列腺体积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不同的前列腺体积阈值(30 mL、40 mL和50 mL),其曲线下面积(AUC)介于0.76-0.78。当前列腺体积超过40mL时,PSA 年龄特异性标准在50岁、60岁和70岁的男性分别为>1.6 ng/mL、>2.0ng/mL和>2.3ng/mL,其特异性为70%、灵敏度为65-70%。

荷兰的一项大型社区研究显示,PSA与前列腺体积之间具有强相关性。将PSA阈值设为1.5ng/mL时,能够最佳预测>30mL的前列腺体积,其阳性预测率(PPV)为78%。也可以使用总PSA和游离PSA预测前列腺体积。在超过90%的病例中,两种PSA形式预测的前列腺体积与经直肠超声(TRUS)测得的体积相差±20%。

4.6.2. PSA和PCa可能性

EAU《前列腺癌指南》介绍了PSA在PCa诊断中的作用。应与患者讨论通过检测血清PSA来诊断PCa的潜在利弊。

4.6.3. PSA和与BPO相关结果预测

血清PSA比前列腺体积更能预测前列腺的增长。PLESS研究表明,PSA还可以预测症状、QoL/困扰程度和最大尿流率(Qmax)的变化。一项针对保守治疗患者的纵向研究显示,PSA可作为预测临床进展的重要指标。一项大型双盲研究显示,安慰剂组血清PSA基线水平能够预测急性尿潴留(AUR)和良性前列

腺肥大(BPE)相关手术的风险。Olmsted County研究也证实了相同的结果,PSA基线水平>1.4 ng / mL的患者治疗风险更高。良性前列腺梗阻(BPO)患者似乎具有更高的PSA水平和更大的前列腺体积。最近研究表明,PSA诊断BPO 的阳性预测率(PPV)达68%。此外,一项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游离PSA水平升高可以预测BPH临床进展,而与总PSA水平无关。

4.7. 肾功能测定通过血清肌酐或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来评估肾功能。肾盂积水、肾功能不全或尿潴留更常见于有良性前列腺梗阻(BPO)体征或症状的患者。尽管BPO可能是造成这些并发症的原因,但其发生机制尚无确切证据。一项研究显示,11%的男性LUTS患者伴有肾功能不全。血清肌酐值与症状评分和QoL均无相关性。糖尿病和高血压最有可能引起肌酐值升高。Comiter等研究表明,非神经源性排尿功能障碍不是肌酐值升高的危险因素。Koch等认为只有肌酐值升高的患者才需要肾脏超声检查。Olmsted County研究显示,男性社区居民的BPO体征和症状(不是前列腺体积)与慢性肾脏病(CKD) 之间存在

横断面相关性。一项纳入2741例LUTS患者的研究显示,Qmax降低、高血压和/或糖尿病史与CKD有关。另一项研究表明,中-重度LUTS中年男性患者的Qmax与eGFR具有相关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升高。

4.8. 排尿后残余尿

通过经腹超声、膀胱CT或导尿来测量排尿后残余尿(PVR)。由于梗阻和/或逼尿肌功能差(逼尿肌活动低下(DUA))均可导致大量PVR,所以排尿后尿液残留不一定与膀胱出口梗阻(BOO)有关。将PVR阈值设为50mL时,通过PVR诊断BOO的阳性预测率为63%、阴性预测率为52%。尽管高PVR可能提示药物治疗尤其是观察等待的结果较差,但高PVR不是观察等待和药物治疗的禁忌证。MTOPS和ALTESS研究均表明,PVR基线水平高与症状进展风险增加有关。

监测PVR随时间的变化有助于识别具有急性尿潴留(AUR)风险的患者。这对于使用抗毒蕈碱药物治疗的患者尤为重要。但对于接受α1-受体阻

4.9 尿流率测定

尿流率测定是广泛使用的无创尿动力学检查,其关键指标为Qmax和尿流模式。尿流率测定最好在排尿量>150ml时进行。由于受试者的Qmax容易波动,所以重复尿流率测定是有用的,尤其是在排尿量<150mL、Qmax或尿流模式异常时。尿流率测定对诊断膀胱出口梗阻(BOO)差异很大,并且受到阈值的显著影响。当Qmax阈值为10mL/s时,其诊断BOO的特异性为70%、阳性预测率为70%、灵敏度为47%。当Qmax阈值为15mL/s时,其诊断BOO的特异性为38%、阳性预测率为67%、灵敏度为82%。当Qmax>15mL时,由于存在生理性代偿过程使得不能排除BOO。BOO、膀胱活动低下(DUA)或膀胱充盈不足均可导致低Qmax。由于Qmax无法区分潜在的致病机制,因此仅作

为诊断性检查。重复尿流率测定可以提高特异性。尿流率测定可用于监测治疗结果以及将症状与客观表现相结合。

4.10. 影像学检查4.10.1.上尿路与总人群相比,男性LUTS患者发生上尿路恶性肿瘤或其他病变的风险没有增加。一些观点认为使用肾脏超声应优先于静脉泌尿系造影。超声能够更好地显示肾脏肿物、检查肝脏和腹膜后腔,还能同时检查膀胱、排尿后残余尿(PVR)和前列腺,并且成本和辐射剂量更低、副作用更少。超声可用于高PVR、血尿或既往尿路结石病史的患者。

4.10.2前列腺

前列腺影像学检查可通过经腹超声、经直肠超声(TRUS)、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进行。然而通常情况下,前列腺影像学检查是通过经腹(耻骨上)超声或TRUS完成的。4.10.2.1 前列腺大小和形状评估前列腺大小对选择介入治疗方法,即开放前列腺切除术(OP)、剜除术、经尿道切除术、经尿道前列腺切开术(TUIP)或其他微创方法很重要。在使用5α-还原酶抑制剂前,评估前列腺大小同样重要。前列腺体积可以预测症状进展和并发症风险。经直肠超声测量前列腺体积优于经腹途径。由于前列腺中叶的存在是一些微创治疗方法的禁忌证,所以前列腺中叶可能会影响微创治疗方法的选择(见第5.3节)。

4.10.3.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

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VCUG)不建议用于男性LUTS患者的常规诊断检查,但可用于检查膀胱输尿管反流、膀胱憩室或尿道病变。逆行尿道造影还可用于评估疑似尿道狭窄。

4.11 尿道膀胱镜检查

伴有镜下或肉眼血尿、尿道狭窄或膀胱癌病史的LUTS患者在接受诊断评估时应进行尿道膀胱镜检查。

一项前瞻性研究对122例LUTS患者进行尿流率测定和尿道膀胱镜检查。60例无膀胱小梁形成的患者中术前Qmax正常的占25%,73例小梁轻度形成的患者中术前Qmax正常的占21%,40例小梁显著形成的患者中术前Qmax正常的占12%。所有21例膀胱憩室患者的Qmax均降低。

另一项纳入39例年龄53-83岁有症状患者的研究表明,膀胱小梁形成程度(I-IV级)与术前Qmax无相关性。关于这个问题的一项最大规模研究评估了492例老年男性LUTS患者膀胱镜表现与尿动力学检查的关系。作者指出膀胱镜表现(膀胱小梁形成和尿道闭塞分级)与尿动力学指标之间、膀胱活动过度(DO)与低顺应性之间存在相关性。但需要指出的是,在膀胱镜表现正常的患者中有15%的患者存在膀胱出口梗阻(BOO),而在严重膀胱小梁形成的患者中也有8%的患者没有梗阻。

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简称尿感,是指各种病原微生物在尿路中生长、繁殖而引起的尿路感染性疾病。多见于育龄期妇女、老年人、免疫力低下及尿路畸形者。本章主要叙述由细菌感染所引起的尿路感染。 根据感染发生部位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前者系指肾盂肾炎(pyelonephritis),后者主要指膀胱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又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根据有无尿路功能或结构的异常,又可分为复杂性、非复杂性尿感。复杂性尿感是指伴有尿路引流不畅、结石、畸形、膀胱输尿管反流等结构或功能的异常,或在慢性肾实质性疾病基础上发生的尿路感染。不伴有上述情况者称为非复杂性尿感。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原微生物 革兰阴性杆菌为尿路感染最常见致病菌,其中以大肠埃希菌最为常见,约占全部尿路感染的80%~90%,其次为变形杆菌、克雷伯杆菌。约5%~10%的尿路感染由革兰阳性细菌引起,主要是粪链球菌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柠檬色和白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最常见于无症状性细菌尿、非复杂性尿路感染,或首次发生的尿路感染。医院内感染、复杂性或复发性尿感、尿路器械检查后发生的尿感,则多为粪链球菌、变形杆菌、克雷伯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所致。其中变形杆菌常见于伴有尿路结石者,铜绿假单胞菌多见于尿路器械检查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则常见于血源性尿感。腺病毒可以在儿童和一些年轻人中引起急性出血性膀胱炎,甚至引起流行。此外,结核分枝杆菌、衣原体、真菌等也可导致尿路感染。 (二)发病机制 1.感染途径 (1)上行感染:病原菌经由尿道上行至膀胱,甚至输尿管、肾盂引起的感染称为上行感染,约占尿路感染的95%。正常情况下前尿道和尿道口周围定居着少量细菌,如链球菌、乳酸菌、葡萄球菌和类白喉杆菌等,但不致病。某些因素如性生活、尿路梗阻、医源性操作、生殖器感染等可导致上行感染的发生。 (2)血行感染:指病原菌通过血运到达肾脏和尿路其他部位引起的感染。此种感染途径少见,不足3%。多发生于患有慢性疾病或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常见的病原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属、假单胞菌属和白色念珠菌属等。 (3)直接感染:泌尿系统周围器官、组织发生感染时,病原菌偶可直接侵入到泌尿系统导致感染。 (4)淋巴道感染:盆腔和下腹部的器官感染时,病原菌可从淋巴道感染泌尿系统,但罕见。 2.机体防御功能正常情况下,进入膀胱的细菌很快被清除,是否发生尿路感染除与细菌的数量、毒力有关外,还取决于机体的防御功能。机体的防御机制包括:①排尿的冲刷作用;②尿道和膀胱黏膜的抗菌能力;③尿液中高浓度尿素、高渗透压和低pH值等;④前列腺分泌物中含有的抗菌成分;⑤感染出现后,白细胞很快进入膀胱上皮组织和尿液中,起清除细菌的作用;⑥输尿管膀胱连接处的活瓣,具有防止尿液、细菌进入输尿管的功能。 3.易感因素 (1)尿路梗阻:任何妨碍尿液自由流出的因素,如:结石、前列腺增生、狭窄、肿瘤等均可导致尿液积聚,细菌不易被冲洗清除,而在局部大量繁殖引起感染。尿路梗阻合并感染可使肾组织结构快速破坏,因此及时解除梗阻非常重要。 (2)膀胱输尿管反流:输尿管壁内段及膀胱开口处的黏膜形成阻止尿液从膀胱输尿管

休克

休克 一、休克概述: 休克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个急症,系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引起有效循环血量下降,使全身各组织和重要器官灌注不足,从而导致一系列代谢紊乱、细胞受损及脏器功能障碍。其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肢端发组、脉搏细速、尿量减少及神志迟钝、血压下降等。休克的特征为微循环障碍,临床上各科均可遇到。不论其病因如何导致休克的根本因素为有效血容量锐减,最终使组织缺血、缺氧,细胞代谢异常,造成细胞死亡。因而,早期诊断休克,及时处理,同时积极查找病因,对于挽救患者的生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休克病因: 导致休克的病因很多,且有许多休克的病因不只一种。临床上遇到休克时,必须对其病因做出明确诊断,以便针对性地对病因进行治疗,提高治愈率。休克在临床上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出血性休克 2、创伤性休克 3、心源性休克 4、过敏性休克 5、感染中毒性休克 6、神经源性休克 7、血流阻塞性休克 8、内分泌性休克 三、休克诊断: 1.病史 病史对于休克的病因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患者如果出现呕血或黑便,既往有溃疡病史,则应考虑溃疡病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而致失血性休克;患者若以腹痛为主要症状,应注意腹痛的部位、程度及性质等,如上腹部剧痛应怀疑为急性胰腺炎或胆道感染,全腹痛则可能为腹膜炎,女性患者下腹部疼痛时应高度怀疑宫外孕破裂腹腔内出血造成失血性休克。

以发冷、发热为主要症状者应考虑为感染中毒性休克。儿童常见的病因多为中毒性痢疾暴发型脑膜炎;育龄期妇女易患泌尿系感染和产道感染;老年男性则因前列腺肥大而易致泌尿系感染;若患者在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长期留臵导尿管、静脉切开滞留针等过程中出现休克,亦应考虑为继发感染而导致的感染中毒性休克,这种情况多见于患有糖尿病、恶性肿瘤及一些慢性疾病体质虚弱的患者。 中年以上患者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样疼痛,伴大汗淋漓、恶心呕吐,且疼痛时间超过半小时者,应高度怀疑为急性心肌梗死,此时若出现休克多为心源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多发生在接触致敏物质的过程中起病迅速如注射青霉素时,严重者在进行皮试或闻到青霉素气味时即可发生过敏性休克。 另外,有外伤史如骨折、挤压伤、撕裂伤者应考虑为创伤性休克;有内分泌疾病史如脑垂体、肾上腺、甲状腺疾病者多为内分泌性休克;肺栓塞、夹层动脉瘤等可引起血流阻塞性休克;而强烈的神经刺激则可导致神经源性休克,如心包、胸腔、腹腔穿刺过程中发生的休克多属此类。 详细的病史不仅对于诊断十分必要,而且也是治疗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但切不可单纯依靠病史而延误诊治,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2.体格检查 无论何种类型的休克患者一般都有烦躁不安、全身皮肤湿冷、面色苍白、口唇及肢端发组等表现全身静脉多萎陷,血压下降。根据血压下降的程度不同,休克可分为以下三种程度:碰休克收缩压在7.98 kPa-12 kPa(60-90 mmHg)之间,中度休克指收缩压在7.98 kPa(60mmHg)以下,而重度休克则收缩压常为零。但必须注意的是,休克早期血压并不下降,有时反而升高,但脉压差显著降低,可至3.99 kPa(30mmHg)以下,或原有高血压病的患者,未经特殊处理,血压较原来的水平突然下降3.99-6.65 kPa(30-50mmHg)以上,虽然此时血压水平仍在正常范围之内,亦应警惕休克的发生。 另外,根据休克类型及原发病的不同,不同的休克又有其特殊的体征。如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可有颈静脉怒张、呼吸困难或肺底竣音;发生于心脏病基础上的休克可有心脏增大;心率在一般的休克病人常

泌尿系统感染及护理

泌尿系统感染及护理 一、概念:泌尿系统感染又称尿路感染,是指致病微生物在尿中繁殖并侵犯泌尿系的 任何部位,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及前列腺,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 二、病因及流行病学:本病为细菌直接引起的感染性肾脏病变,致病菌以大肠杆 菌多见,约占70%以上,其次依次是变形杆菌、克雷伯杆菌、产气杆菌、沙雷杆菌、产碱杆菌等 偶有厌氧菌、真菌、病毒和原虫感染。 本病为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发病率为1%~2%,其中主要是女性,男女之比约为1:10在学龄期儿童中,女性发病率为1%,而男性发病率为0·03% 三、发病机制: 1、感染途径 (1)上行感染是最常见的途径:正常情况下,尿道口及其周围是有细菌寄生的,但一般不引起感染,但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尿道粘膜有轻微损伤时,或者细菌毒 力大,粘附尿道粘膜和上行的能力强,容易侵袭膀胱和肾脏,造成感染(2)血行感染途径较少:细菌从身体内的感染灶侵入血流,到达肾脏。 (3)淋巴感染:下腹部和盆腔器官的淋巴管与肾周围的淋巴管有多数交通支,升结肠与右肾之间也有淋巴管沟通 (4)直接感染外伤或邻近肾脏的脏器有感染时,细菌可直接侵入肾脏引起感染,但是这种十分罕见。 四、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 (1)膀胱炎患者的症状通常局限在泌尿道 1)排尿时有烧灼感、疼痛、尿频、尿急和会阴部及耻骨上疼痛感 2)血尿:尤其是排尿终末段 3)其他症状:尿液混浊、全是不适、寒颤、发热、恶心、呕吐以及腰痛(2)急性肾盂肾炎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 1)全身感染症状:多起病急,常伴有寒颤、高热,体温可达39~40摄氏度,全身不适,疲乏无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甚至腹胀、腹痛或腹泻。 2)肾脏和尿路的局部表现:常用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多数伴腰痛或肾区不适,肾区有压痛或叩击痛 3)尿液变化:尿液混浊,可见脓尿或血尿。 (3)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盂肾炎是细菌感染肾脏引起的慢性炎症,病变主要侵犯肾间质和肾盏、肾盏组织。平常患者可能仅有腰酸和低热,可没有明显的尿路感染的尿痛、尿频和尿急症状,其主要表现是夜尿增多及尿中有少量白细胞和蛋白等。 (4)无症状细菌尿:即患者有真性细菌尿但无尿路感染症状。即患者有真性细菌尿但无尿路感染症状。 五、主要的护理问题 1、排尿异常与膀胱壁出现炎症后尿道及膀胱三角区受到刺激而发生尿频、尿急尿痛有

泌尿系统感染的常见症状是什么

泌尿系统感染的常见症状是什么 尿路感染又称泌尿系统感染,对于泌尿系统感染这种疾病来讲,很多人对它的症状并不了解,所以在发病初期的时候往往容易被忽视,从而使得病情加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女性尿路感染的症状: 首先,妊娠怀孕时,增大的子宫会压迫膀胱和输尿管,使尿流缓慢或者形成一种轻度的积液,此种情况会利于细菌侵入和繁殖而致病。女性尿路感染症状的阴道分泌物偏碱性,又缺乏抗炎因子,故难以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造成尿路感染。 其次,女性尿路感染症状之所以爱在夏季找女性的麻烦,与女性的生理解剖结构有一定关系。因为女性的尿道天生较短,尿道口在会阴部和肛门附近。细菌本来就容易侵入尿道,加上夏天气温高,人体出汗多,女性的外阴部汗腺又特别丰富。 然后,月经和性活动也很容易引起女性尿路感染症状。月经血是细菌最好的培养基,导致女性会阴部细菌繁殖。性交活动可以把前尿道的细菌通过机械性的推挤动作推进后尿道和膀胱。有很多慢性妇科疾病(如阴道炎、宫颈炎、盆腔及附件炎等),其分泌物等可污染尿道引起尿路感染。 男性尿路感染的症状: 男性尿道口是人体器官中较为特殊的一个组织,即是泌尿系统的组成部分,又是生殖系统的组成部分。所以,不管是泌尿还是生殖系统的疾病都和尿道(尿道口)会有一定的关系,而尿路感染更是牵扯到很多疾病的导火索。为了避免病情泛滥成灾,了解男性尿路感染的早期症状是很有必要的。 1、尿道口分泌物(流脓或滴白):尿道口分泌物主要见于性病,如有白色的物质溢出,或有一些粘稠的液体粘滞在尿道口周围。主要见于淋病,尿道炎、炎炎等。这种情况一般表明处于感染或者明显的炎性期,是治疗的关键时刻。 2、尿道口红肿:是指尿道口发红而且肿大,有的甚至外翻的一种病理特征。也可伴有瘙痒疼痛等症状。这种情况的出现一般说明当前处在某种泌尿生殖感染疾病的炎性反应阶段,是治疗的关键阶段,必须要积极有效的就诊和治疗。如淋病、非淋、艾滋病等。 3、尿道口疼痛:尿道口疼痛一般和其它症状一同出现,疼痛可以是刺痛,或者钝痛,或隐痛,有时候还可以牵扯会,或者向里面放射。这种情况一般多见于前列腺炎,睾丸炎,包皮炎,尖锐湿疣、梅毒、生殖器疱疹等疾病。 4、尿道口溃烂:尿道口溃烂一般见于慢性感染性疾病,多伴有分泌物,刺痛等症状。以非淋,慢性尿道炎,以及淋病,包皮炎等居多。此期应该加强护理,加强卫生,积极治疗

神经源性膀胱的保守治疗

神经源性膀胱的保守治疗 神经源性膀胱是指因神经病变或损害导致的膀胱和(或)尿道功能障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两方面的异常:一、储尿期功能异常,主要病变为膀胱的感觉敏感、渐退或丧失,逼尿肌反射亢进,低充盈性膀胱,膀胱容量减小或增大等;二、排尿期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排尿困难、尿频和尿失禁。本文详细阐述了神经源性膀胱的保守治疗。 一、概论 1、神经源性膀胱的病理生理改变 神经源性膀胱可以由脑桥上、脊髓、骶髓下和外周神经病变引起。根据以尿动力学为基础的 Krane-Siroky 分类法,可将其分为逼尿肌反射亢进和逼尿肌无反射两大类。逼尿肌反射亢进可以合并以下几种情况: 1 、括约肌协同正常, 2 、外括约肌协同失调, 3 、内括约肌协同失调。而逼尿肌无反射也可合并以下几种情况: 1 、括约肌协同正常; 2 、不能松弛的外括约肌; 3 、去神经支配的外括约肌; 4 、不能松弛的内括约肌。 最新,国际尿控协会( ICS )将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障碍患者的尿动力学改变也进行了分类。其中,充盈期的病理生理改变可分为:1 、感觉减退或过敏; 2 、植物神经感觉; 3 、膀胱容量缩小或增大; 4 、逼尿肌反射亢进; 5 、括约肌无反射。排尿期的尿动力学改变可分为: 1 、逼尿肌无反射; 2 、外括约肌反射亢进; 3 、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 4 、逼尿肌膀胱颈协同失调。 2、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临床评估 对每一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都应该进行详细、确切的临床评估,为进一步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评估内容包括: 1 )病史,其中最重要的是神经系统的病史,要包括神经系统病变损伤的平面和损害程度; 2 )综合评估,包括家庭方面的评估; 3 )排尿日记和症状评分,这可为量化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进一步制定诊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4 )生活质量综合评估和治疗要求; 5 )体格检查,重点要检查腰骶部皮肤感觉、肛门紧张性和括约肌自动收缩、球状海

下尿路感染的主要症状

下尿路感染的主要症状 下尿路感染的常见症状就是排尿的时候出现异常,但是患者也需要注意,这种疾病还会有其他的症状存在,比如说在早上的时候尿道口有白色分泌物存在,但是和排尿异常的情况不同的是,这种症状并不是每个患者都存在的。如果女性出现了以下的情况,就需要注意是否患上了下尿路感染。 ★下尿路感染的常见症状: ★一★、尿道炎 急性尿路炎在男性病人中主要是有较多的尿道分泌物,开始为粘液性,逐渐变为脓性,在女性尿道中分泌物少见。无论男女,排尿时尿道均有烧灼痛、尿频、尿急,尿液检查有脓细胞和红细胞。慢性尿道炎分泌物逐渐减少,或者仅在清晨可无第一次排尿时可见在尿道口附近有少量浆液性分泌物。排尿刺激症状已不像急性期显著,部分患者可无症状。

★二、膀胱炎 ★ (一)急性膀胱炎 急性膀胱炎可突然发生或缓慢发生,排尿时尿道有烧灼痛,尿频,往往伴有尿急,严重时类似尿失禁,尿频、尿急特别明显,每小时可达5-6次以上,每次尿量不多,甚至只有几滴,排尿终末可有下腹部疼痛。尿液混浊,有脓细胞,有时出现血尿。全身症状轻微或缺如,部分病人有疲乏感。女性新婚后发生急性膀胱炎称为蜜月膀胱炎。急性膀胱炎病程短,如及时治疗,症状多在1周左右消失。 ★ (二)慢性膀胱炎 膀胱刺激症状持续存在,且反复发作,但不如急性期严重,尿中有少量或中量脓细胞、红细胞。这些病人多有急性膀胱炎病

史,且伴有结石、畸形或其他梗阻因素存在,故非单纯性膀胱炎,应做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 ★三、肾盂肾炎 ★ (一)急性肾盂肾炎 急性肾盂肾炎为活动性化脓性感染,常有全身和局部症状及局部体征三组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多数起病急骤,寒战,发热,病人全身疲乏无力,食欲减退,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血中性粒细胞增多,易误诊为急性胆囊炎或急性阑尾炎等急腹症。 2.局部症状多数病人有一侧或双侧腰痛,为胀痛或酸痛,重者可向病侧腹部、会阴及大腿内侧放射。因肾盂肾炎多伴有膀

尿路感染的主要并发症有哪些

尿路感染的主要并发症有哪些 *导读:专家介绍,不管什么疾病,对患者的身体损害都是比较大的,而且不及时治疗,还会给患者的身体带来严重的并发症出…… 专家介绍,不管什么疾病,对患者的身体损害都是比较大的,而且不及时治疗,还会给患者的身体带来严重的并发症出现。尿路感染是一种男性泌尿生殖感染疾病,患上尿路感染之后患者会出现明显的排尿不适症状,而且尿路感染还会给患者带来一系列的发病症。 *那么具体尿路感染的主要并发症有哪些呢? (1)肾乳头坏死:是尿路感染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常发生于严重肾盂肾炎伴有糖尿病或尿路梗阻时,并可合并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或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2)肾周围脓肿:常由严重的肾盂肾炎直接扩展而来(占90),致病菌多是革兰氏阴性杆菌,其中,以大肠杆菌最为常见,患者多有糖尿病、尿路结石等不利因素。病人除肾盂肾炎症状加剧外,常出现明显的单侧腰痛或压痛,患者向健侧弯腰时,可使疼痛加剧,X线、腹部平片、B型超声波、肾盂造影或肾断层照片有助于诊断。 (3)肾盂肾炎并发感染性结石:变形杆菌、粪链球菌等分解尿素的细菌所致之肾盂肾炎常可引起肾结石(占结石病因的

15.4),称为感染性结石。这种结石成分以磷酸铵镁为主,结石 的小裂隙内常藏有致病菌,因抗菌药不易到达该处,易导致尿路感染治疗失败。感染加上尿路梗阻,可导致肾实质较快破坏, 从而使肾功能受到损害。 (4)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尿路感染是革兰阴性杆菌败血 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多发生于急性症状性尿路感染,特别是使 用膀胱镜检查或使用导尿管后。严重的复杂性肾盂肾炎,特别是并发急性肾乳头坏死者也易发生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偶可见于严重的非复杂性肾盂肾炎。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来势凶险,突 然的寒战、高热,常引起休克,预后严重,死亡率高达 50。但 某些老年性前列腺肥大,或全身衰竭的病人,症状可不典型,临床上,可无发热和白细胞升高,应予以注意。 专家温馨提示:由于尿路感染对患者的身体危害非常大,不仅会导致患者出现其它生殖感染,还会影响患者的性功能以及生育能力,所以建议广大朋友们在发现尿路感染之后及时接受治疗,同时也要重视预防保养。

失血性休克及抢救

失血性休克及抢救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动脉插管测量和记录动脉血压并观察神经体液因素对动脉血压的调节作用。 2.复制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观察兔在失血性休克时的表现及循环变化,探讨失血性休克的发病机理并分析学习实施抢救措施。 二、实验材料及方法 [动物]:家兔,雄性,体重2.73kg [药品]:20%乌拉坦、1%普鲁卡因、0.9%氯化钠注射液、125U/ml肝素溶液、7.5%高渗盐水、5%葡萄糖、低分子量右旋糖苷、氨茶碱、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地塞米松、多巴胺、酚妥拉明、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10%氯化钙溶液、4% NaHCO3。 [器材]:手术器械、注射器(1ml, 5ml,10ml)、动脉插管、血压换能器、试管、离心管、头皮针、针头(9号、16号)、兔手术台、细绳若干、听诊器、RM6240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WZ-50G恒量进样器、微循环观察装置。 [实验方法]: 1. 家兔称重,为 2.73kg。 2. 按5ml/kg经耳缘静脉先快后慢推注20%乌拉坦1 3.65ml。 3. 待家兔结膜、疼痛反射消失,确认麻醉完全并且呼吸心跳等体征正常时将其于仰卧位固定在兔手术台上,固定四肢,棉绳钩住门齿并拉紧固定于兔台铁柱上。 4. 手术局部剪毛,再进行局部麻醉(颈前正中注射1%普鲁卡因0.4ml),颈前正中切开皮肤并用止血钳钝性分离软组织及颈部肌肉,暴露左侧颈总动脉和迷走神经,用玻璃分针仔细分离血管与神经。 5. 在电脑软件中找到循环系统,进入系统实验信号记录状态,调节仪器参数。将压力换能器固定于铁支架上,使换能器的位置尽量与实验家兔的心脏在同一水平面上。然后将换能器输入至RM6240生物信号采集系统一通道。压力换能器的另一端与三通管相连。三通管的一个接头将与动脉插管相连。在将动脉插管插入左颈总动脉前,先用盛有肝素的注射器与三通管另一接头相连,旋动三通管上的开关,使动脉插管与注射器相通,推动注射器,排空动脉插管中的气体,使动脉插管内充满肝素溶液,然后关闭三通管。 6. 结扎左侧颈总动脉远心端,用动脉夹夹住近心端,在动脉下穿两根线备用,用眼科剪

休克

第七章休克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休克、休克肺的概念;掌握休克早、中、晚期微循 环变化的特点及其机制、微循环变化的代偿意义或后果、主要 的临床表现。 2.熟悉休克时细胞损伤与代谢障碍;熟悉休克时主要器官 的功能变化。 3.了解休克的病因与分类;了解休克时体液因子的变化和 全身反应;了解休克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二、作业与练习 【名词解释】 1.休克 2.休克肾 3.休克肺 4.MODS 5.暖休克 6.冷休克 7.毛细血管无复流现象 【填空】 1.休克发生的起始环节是____ ___、___ __ 和 ____ ____。 2.心源性休克按血流动力学特点可分为___ ___型和 ____ ___型。 3.典型的失血性休克,按微循环的改变大致可分为___ ___、___ ____、__ ____三期。 4.缺血性缺氧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可归纳为_____ ___; 淤血性缺氧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可归纳为_______ _。 5.创伤性休克时__ _ 入血,可直接启动___ _, 引起DIC。 6.休克时导致细胞内水肿和高钾血症主要是由于________ 不足和_________运转失灵。 7.休克时细胞代谢障碍表为___ 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

8.休克时最常见的酸碱平衡紊乱是___ _ 型__ ,其发生机制是组织______ _____,导致__ _____生成增多。9.休克持续时间较长可引起肾小管________,发生__________肾功能衰竭。 10.休克缺血性缺氧期发生的急性肾衰属_____________;休克难治期发生的急性肾衰属____________。 11.低血容量性休克在临床上出现“三低一高”的典型表现,即降低、降低、降低;而升高。 【是非题】 1.休克的关键不在血压,而在血流。 2.在革兰阴性细菌引起的感染性休克中,细菌内毒素起重要作用。 3.青霉素过敏引起休克的主要机制是外周血管痉挛。 4.休克早期微循环痉挛的始动因素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兴奋。 5.休克缺血性缺氧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6.休克缺血性缺氧期的微循环改变主要与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持续强烈兴奋有关。 7.休克缺血性缺氧期毛细血管前阻力增加、动-静脉吻合支开放均与儿茶酚胺大量释放入血有关。 8.休克缺血性缺氧期动脉血压可降低,也可正常,但脉压增大。 9.休克缺血性缺氧期“自身输液”作用主要是指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 10.血压降低是判断早期休克的重要临床指标。 11.休克淤血性缺氧期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张,血液大量进入真毛细血管网。 12.休克淤血性缺氧期真毛细血管网开放,微循环灌流量增加。 13.休克淤血性缺氧期白细胞贴壁、粘附于血管内皮细胞,是毛细血管后阻力增加的重要因素。 14.各种休克都存在有效循环血量的绝对或相对不足。 15.休克时因ATP不足,细胞膜钠泵运转失灵,可导致细胞水肿

尿道有灼热感,警惕尿路感染

尿道有灼热感,警惕尿路感染 如果尿道有灼热感,那么就要警惕是尿路感染了,这一现象在女性中最常见,常见的尿路感染有膀胱炎,肾盂肾炎,尿道炎,不要过于紧张,可以谨遵医嘱治疗,注意饮食。 ★一、尿路感染的症状 1、膀胱炎: 即通常所指的下尿路感染。成年妇女膀胱炎主要表现是尿路刺激,即尿频、尿急、尿痛,白细胞尿,偶可有血尿,甚至肉眼血尿,膀胱区可有不适。一般无明显的全身感染症状,但少数患者可有腰痛,低热(一般不超过38℃),血白细胞计数常不增高。约30%以上的膀胱炎为自限性,可在7~10天内自愈。

2、急性肾盂肾炎: 表现包括以下两组症状群:①泌尿系统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腰痛和(或)下腹部痛。②全身感染的症状:如寒战、发热、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常伴有血白细胞计数升高和血沉增快。一般无高血压和氮质血症。 3、慢性肾盂肾炎: 慢性肾盂肾炎的病程经过很隐蔽。临床表现分为以下三类:①尿路感染表现:仅少数患者可间歇发生症状性肾盂肾炎,但更为常见的表现为间歇性无症状细菌尿,和(或)间歇性尿急、尿频等下尿路感染症状,腰腹不适和(或)间歇性低热。②慢性间质性肾炎表现,如高血压、多尿、夜尿增加,易发生脱水。③慢性肾脏病的相关表现。 ★二、尿路感染对症护理

1、高热、尿路刺激症状明显者应卧床休息,体温在38.5℃以上者,可用物理降温或遵医嘱肌肉注射柴胡等降温药。按医嘱服用碳酸氢钠可碱化小便,以减轻尿路刺激症状。 2、给予足够热量、维生素和易消化的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必要时静脉输液以保证入量,使患者多排尿,达到冲洗尿路的目的。 3、用药前,先做中段尿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以利合理使用抗生素。最好取清晨隔夜尿,以膀胱穿刺法取尿标本为最理想。 4、注意观察药物毒副作用和过敏反应,发现问题及时向医生报告。 5、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病人往往对此病认识不足,有的不重视,不按医嘱要求治疗,有的过度紧张,精神压力大。护理

休克相关知识点

第八章休克shock 1、休克概念:各种原因引起的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使组织微循环灌流量严重不足,以致细胞损伤、各重要器官功能代谢严重障碍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2、维持组织灌流量的因素: 1)充足血容量(循环血量) 2)正常的心泵功能 3)毛细血管舒缩功能正常(合适的血管容积,血流阻力) 第一节休克的原因及分类

第二节休克微循环障碍的发病机制一、微循环结构与调节 1、迂回通路开放和关闭的调节: 2、毛细血管灌流的局部反馈调节: 3、影响微循环灌流的主要因素:1)有效循环血量 2)灌注压 3)血流阻力

二、休克微循环障碍的分期及其机制 (一)缺血缺氧期 1、缺血缺氧期微循环的变化 1)微循环小血管持续收缩 2)毛细血管前阻力↑↑>后阻力↑ 3)关闭的毛细血管增多 4)血液流动:血液经由直捷通路和动静脉短路直接流入微静脉(有效循环血量 2、微循环缺血缺氧的机制 交感-肾上腺髓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3、微循环缺血缺氧对机体的影响 →引起皮肤、腹腔内脏和肾等器官发生明显的缺血、缺氧,对整体有一定的代偿意义 (1)有利于维持动脉血压 a)回心血量↑ 自身输血:静脉收缩,动静脉短路开放 自身输液;组织间液进入毛细血管 醛固酮和ADH增多:肾小管重吸收钠与水增多 b)心输出量↑ 心率↑收缩力↑ 回心血量↑ c)外周阻力↑ (2)血液重新分布,维持心脑血供 a)脑血管:交感缩血管纤维分布稀疏,α受体密度低 b)冠状动脉扩张:β受体兴奋→扩血管效应>α受体兴奋→缩血管效应 c)血压维持正常 (二)休克期(淤血缺氧期) 1、淤血期微循环的变化 a)前阻力血管扩张,微静脉持续收缩 b)前阻力<后阻力 c)毛细血管开放数目增多 d)灌流特点:灌而少流,灌大于流

休克习题

休克习题 1.一次性快速失血一般达到机体总血量的多少可引起失血性休克:B A .15% B. 20% C. 25% D. 30% E. 35% 2.常见的导致神经源性休克的因素不包括:D A.剧烈疼痛 B.高位脊髓麻醉 C.中枢损伤 D.血容量减少 E.血管运动中枢抑制3.下列血管源性休克不包括:C A.感染性休克 B.过敏性休克 C.失血性休克 D.神经源性休克 E.败血症休克4.休克I期“自身输血”作用主要是指:A A.静脉血管收缩而使回心血量增加 B.动-静脉吻合支关闭使回心血量减少 C.血液的重新分布 D.肾脏重吸收钠水增加 E.组织间液回流增加 5.下列关于失血性休克I期的描述中,正确的是:C A.血压经过代偿维持正常 B.代偿过度血压明显上升 C.血压无明显下降 D.血压正常 E.血压可以骤降,经微循环变化代偿后逐渐回升,甚至可达正常6.休克II期微循环淤血的机制不包括:B A.酸中毒 B.儿茶酚胺 C.局部腺苷堆积 D.学液流变学改变 E.内毒素作用 7.休克早期最常出现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是:A A. 呼吸性碱中毒 B.呼吸性酸中毒 C.代谢性碱中毒 D. 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 E. AG增大型代谢性酸中毒 8.休克III期微循环的典型变化特点是:C A.微血管收缩 B.微静脉舒张 C.微血管平滑肌麻痹 D.微动脉舒张 E.血黏度降低9.检测休克病人补液量如何的最佳指标是:D A. 尿量 B.血压 C.脉搏 D.中心静脉压 E.心博出量 10.失血性休克I期,病人不会出现:C

A. 面色苍白 B.四肢湿冷 C.皮肤花斑 D.脉压减小 E.血压骤降,略低或正常 11. 休克初期“自身输血”作用主要是指:A A .肝脾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B.抗利尿激素增加,水重吸收增加 C.醛固酮增多,钠水重吸收增加 D.毛细血管内压降低,组织间液回流增加 E.动-静脉吻合支开放使回心血量增加 12.下列哪项不是休克肺的主要表现:C A.进行性低氧血症 B.呼吸困难 C.严重高碳酸血症 D.紫绀 E.肺部有湿性罗音 13.发生难治性休克最只要的原因是:D A. 酸碱平衡紊乱 B.肾功能衰竭 C.心功能不全 D. DIC E. 肺水肿 14.感染性休克最常见的原因是:B A. G+菌感染 B. G-菌感染 C.病毒感染 D.螺旋体感染 E.真菌感染 15.下列哪项不是微循环淤血期的表现:D A. 血压降低 B.表情淡漠 C.皮肤紫绀 D.脉压增大 E.尿量减少 16.休克时最常出现的酸碱失衡是:A A. AG增大型代谢性酸中毒 B.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 C.代谢性碱中毒 D.呼吸性酸中毒 E.呼吸性碱中毒 17.下列哪项不属于低血容量性休克:D A. 失血 B.烧伤 C.挤压伤 D.感染 E.脱水 18.休克是红细胞比容的变化规律是:C A .先正常后升高B.先正常后降低C. 先降低后升高D.先升高后降低E.先降低后正常 19.休克初期组织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B A. 多灌少流,灌多于流 B.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C.少灌多流,灌少于流

尿路感染的症状概述

尿路感染的症状概述 尿道感染是由细菌、病毒、真菌或多种寄生虫引起的尿路感染。女性患者较多,临床上可用庆大霉素、诺氟沙星等抗生素或中药制剂三金片治疗。 尿路感染是由细菌(极少数可由真菌、原虫、病毒)直接侵袭所引起。尿路感染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指的是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包括尿道炎和膀胱炎。肾盂肾炎又分为急性肾盂肾炎和慢性肾盂肾炎。好发于女性。尿路感染病因尿路感染是由细菌(极少数可由真菌、原虫、病毒)直接侵袭所引起。 尿路感染症状 一、急性肾盂肾炎:1。起病急骤; 2寒战、畏寒; 3。发热; 4。全身不适、头痛、乏力; 5。食欲减退、恶心、呕吐; 6。尿频、尿急、尿痛; 7。腰痛、肾区不适; 8。上输尿管点压痛; 9。肋腰点压痛; 10。肾区叩击痛; 11。膀胱区压痛; 二、慢性肾盂肾炎:1。急性发作时的表现可与急性肾盂肾炎一样,但通常要轻得多,甚至无发热、全身不适、头痛等全身表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也不明显; 2。水肿; 3。高血压; 三、膀胱、尿道炎:尿频、尿急、尿痛,膀胱区疼痛。尿道分泌物。 尿路感染的分类 (一)、根据感染发生的部位,尿路感染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主要指肾盂肾炎 (pyelonephritis),即肾实质和肾盂的感染性炎症,是由于细菌入侵肾脏所致。肾盂肾炎临床上分为急性肾盂肾炎和慢性肾盂肾炎。急性肾盂肾炎多数是致病菌经膀胱、输尿管而到达肾脏,引起炎症,主要表现急性间质性炎症和肾小管上皮细胞不同程度的坏死。关于慢性肾盂肾炎的定义,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过去此诊断过于滥用,认为慢性肾盂肾炎应仅限于肾盂、肾盏有明确的炎症、纤维化和变形者。如果用此诊断标准,则绝大部分慢性肾盂肾炎是在尿路梗塞、尿流不畅或膀胱——输尿管返流的基础上附加尿路感染所致。如果没有上述情况,尿路感染常不会引起严重的慢性肾脏疾患。因此,急慢性肾盂肾炎的鉴别,不应该由其病程长短或反复发作的次数来划分,而应该由影像学显示肾盂肾盏是否有变形来区别。下尿路感染主要为尿道炎(urethritis)和膀胱炎(cystitis),其感染性炎症仅局限于尿道和膀胱。 (二)、根据有无尿路功能上或解剖上的异常,尿路感染分为复杂性尿路感染和单纯性尿路感染。复杂性尿路感染是指:①尿路有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引起尿路梗阻,尿流不畅;②尿路有异物,如结石、留置导尿管等;③肾内有梗阻,如在慢性肾实质疾病基础上发生的尿路感染,多数为肾盂肾炎,可引起肾组织损害。长期反复感染或治疗不彻底,可进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单纯性尿路感染则无上述情况,不经治疗其症状及菌尿可自行消失,或成为无症状性菌尿。Pawlowski等在4596例尸检中发现慢性肾盂肾炎者仅占3.1%,因此认为:成人肾盂肾炎如属单纯性,很少引起终末期肾病(end state renal diseas,ESRD)或病理上的慢性肾盂肾炎

尿路感染专业知识选择题

尿路感染专业知识 1、治疗上尿路感染的关联方案是(ABCDE) A青霉素类或头孢类+清热解毒中成中成药 B阿莫西林+三金片 C头孢+宁秘泰 D呋喃妥因+尿感灵 E 阿莫西林+金钱草颗粒 2、根据感染部位不痛可分为 (ABCD) A上尿路感染 B 下尿路感染 C 上尿路感染是肾孟肾炎 D下尿路感染是膀胱炎,尿道炎 E分为子宫炎 3、治疗下尿路的关联方案是(ABCDE) A 喹诺酮类或复方新诺明+清热解毒中成药 B氧氟沙星+三金片 C环丙沙星+宁米泰 D呋喃妥因+尿感宁 E痒氟沙星+金钱草颗粒 4、尿路感染(CDE) A好发于秋天 B好发于冬季 C在妇科疾病中的发病率仅此与阴道炎 D可以把尿路感染列为女性常见病好发于春季 5、女性发病高的原因是(AB) A男性前列腺液有抗革兰氏阴性杆菌的作用 B女性尿道相对短,尿道口与肝门距离较劲,所以就容易造成感染 C女新抵抗力不如男性 D女性食欲不如男性 E女生理结构没有关系 6、妊娠女性治疗选用的抗生素是(DE) A复方新诺明 B环丙沙星 C左痒氟沙星 D阿莫西林 E头孢 7、下尿路包括(ABC) A输尿管 B膀胱 C尿道 D肾脏 E肝脏 8、尿路感染是(ABCDE) A由病原微生物(细菌)直接引起的尿路急性或慢性炎症 B 主要的感染细菌是革兰氏阴性杆菌 D其中大肠杆菌约占70% E其次是绿脓杆菌和葡萄球菌等 9、妊娠女性发病高的原因(Bc) A卵巢病变 B 一是因为膨大的子宫压迫(破)膀胱和输尿管,这些都会造成尿刘不畅和尿瀦留,容易使细菌孽生 C二是因为在怀孕期的女性尿液中的葡萄肉、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增多,这是细菌繁殖的有利条件 D喝汤过量 E器官退化 10、门店治疗尿路感染常用的中成药(ABCDE)

尿路感染题

A1型题(最佳选择肯定型) 1.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A.大肠埃希菌 B.变形杆菌 C.克雷伯杆菌 D.葡萄球菌 E.铜绿假单胞菌 2.尿路感染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 A.下行感染 B.上行感染 C.血行感染 D.淋巴道感染 E.直接感染 3.30岁男性患者,因突发肉眼血尿4天作膀胱镜检查, 术后出现明显尿频、尿急、尿痛,伴发热39.8℃和腰痛,如作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最可能为以下哪种细菌感染? A.大肠埃希菌 B.变形杆菌 C.克雷伯杆菌 D.葡萄球菌

E.铜绿假单胞菌 4.26岁男性患者,突发寒战、发热39.7℃、腰痛、尿 频、尿急、尿痛1周,体检两侧肋腰点压痛,双肾区叩痛。清洁中段尿培养为变形杆菌,菌落计数2×106/ml,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应首选哪项检查? A. X线静脉肾盂造影 B. 腹部平片 C. 再次行清洁中段尿培养 D. 尿结核杆菌培养 E. 双肾、输尿管B超检查 5.下列哪项检查对尿路感染的诊断最有意义? A.尿蛋白定量 B.白细胞尿 C.血尿 D.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 E.亚硝酸盐试验 6.尿路感染在在未有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时,应选用针 对哪种细菌有效的抗菌药物? A.革兰阴性杆菌 B.革兰阳性球菌 C.革兰阴性球菌

D.革兰阳性杆菌 E.结核杆菌 7.急性肾盂肾炎合并肾功能急性减退可由于: A.合并急性膀胱炎 B.肾周围脓肿 C.肾乳头坏死 D.细菌耐药 E.以上都不是 8.30岁女性患者,突发畏寒、发热39℃,伴腰痛、尿 频、尿痛,有双肋脊角压痛与叩痛,尿蛋白+,白细胞+++,白细胞管型1~3/HP,血肌酐89μmol/L,清洁中段尿培养有大肠埃希菌生长,菌落计数>105/ml,白细胞15.6×109/L,中性0.85。本例最可能诊断是: A. 急性膀胱炎 B. 急性肾盂肾炎 C. 慢性肾盂肾炎 D. 肾结核 E. 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 9.25岁女性患者,产后第3天出现寒战、发热39.6℃, 伴腰痛与下腹痛,肋脊角有叩痛,耻骨上有压痛。 尿常规中红细胞5~10个/HP,白细胞10~25个/

分布性休克

一、分布性休克 分布性休克的基本机制为血管收缩舒张功能异常。这类休克中,一部分表现为体循环阻力正常或增高,主要由于容量血管扩张、循环血量相对不足所致。常见的原因为神经节阻断、脊髓休克等神经性损伤或麻醉药勿过量等等。另一部分是以体循环阻力减低为主要表现,导致血液重新分布,主要由感染性休克所致,也就是临床上称之为的感染性休克。 临床上,分布性休克往往以循环容量的改变为早期的主要表现,常表现为循环容量的不足。与低容量性休克的不同是这种循环容量的改变不是容量已经丢至循环系统之外,而仍然保留在血管内,只是因为血管收缩与舒张功能的异常导致容量分布在异常部位。所以,单纯的容量补充不能纠正休克。感染性休克是分布性休克的主要类型。虽然,在严重感染时出现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等诸多因素可以导致循环容量的绝对减少,导致休克的基本原因仍然是血流的分布异常。相比之下,血流分布异常时导致感染性休克的容量状态的根本原因。所以,不应将感染性休克早期的低容量状态与低容量休克混为一谈。分布性休克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与其他三种类型的休克有着明显的不同,治疗上也有一的的区别。以感染性休克为例试述分布性休克的特点。 感染性休克的血流动力学特点为:体循环阻力下降、心输出量增高、肺循环阻力增加和心率的改变。感染性休克时的血压下降主要继发于阻力血管的扩张。导致组织灌流不良的基本原因是血流分布异常。 1.体循环阻力下降病理性的动脉系统扩张是感染性休克的主要血流动力学特点。虽然血中儿茶酚胺水平增加,但α受体的兴奋性明显下降,血管的自身调节功能受损。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尚不十分清楚,但几种起主要作用的炎性介质已经收到十分的关注。肿瘤坏死因子(TNF)有直接的血管扩张作用,白介素1(IL-1)和前列腺液可通过影响α受体和直接作用而导致血管的扩张。近年来对一氧化氮(NO)的研究正在逐步深入。NO是由左旋精氨酸通过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的作用转化而成,主要通过激活可溶性尿甘酸环化酶而增加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内的cGMP水平,导致血管扩张。正常情况下,主要在内皮细胞、脑组织和肾上腺内合成一定量的NO,起调节血管张力的作用。感染时,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Kupffer细胞、肝细胞等在内毒素、TNF、1L-1、γ-干扰素等炎性介质的作用下产生大量的、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不存在的诱导型NOS,而释放出大量的NO,使血管扩张,体循环阻力下降。NO除作用于血管外,还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参与白细胞的杀菌作用。另外,有人发现感染性休克是循环中存在目前尚未了解的“血浆因子”,在血管扩张中起一定作用。 2.心输出量增加心输出量在感染性休克时常表现为正常或增高。通常认为心输出量的增加是由于感染性休克时心脏后负荷的下降,血儿茶酚胺水平增高和高代谢状态所致。 应注意的是感染性休克时的循环容量减少是影响心输出量的主要因素。感染时的高热、容量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等因素都可造成有效循环容量的急剧下降。也正是由于低容量状态在感染性休克的一开始就已明显存在,使得人们在一个相当漫长的时间内错误地认为感染性休克与心源性休克有着基本相似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指导20世纪70年代后期,当临床上注重了早期的容量复苏后,才认识到心输出量增高是感染性休克的主要表现形式。甚至在出现顽固性低血压,呈现临终状态时,新输出量仍然可能保持在高于正常水平。心输出量的正常或增高并不等于感染性休克时心脏功能不受到损害。1984年,Parker等人已经证实,感染性休克的早期已经出现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感染时出现心肌抑制的主要原因曾被认为是冠状动脉灌注不良导致。近年来由于积极的容量复苏及血管活性药物的合理应用,已经发现感染性休克时的冠状动脉血流量并不减少,而是正常甚至增加,但这时流经心肌的动静脉血氧含量差明显减少。提示心肌的氧摄取能力下降,存在着氧供需的失衡状态。

男性尿路感染几天能好呢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男性尿路感染几天能好呢 导语:尿路感染是常见的一种男性泌尿科疾病,是因病原菌所感染到尿毒而造成的,依据男性尿路感染的不一样的病因临床上有着不一样的医治办法,对于 尿路感染是常见的一种男性泌尿科疾病,是因病原菌所感染到尿毒而造成的,依据男性尿路感染的不一样的病因临床上有着不一样的医治办法,对于每一个患有尿路感染的男性患者朋友来说,也特别关心尿路感染病情所恢复的时间,那么,男性尿路感染几天能好呢?下面我们就请专家来为大家详细的讲解一下吧。 常规治疗,首先按常见病原茵给予敏感抗生素。急性3-7天,慢性2周。复查尿常规2-3次正常,无异常现象,可视为临床治愈。治疗期间要注意多饮水,以增加尿量,对尿道有冲洗作用。临床治愈可进行性生活,防止性生活过度粗暴频繁,性生活后应该清洗干净,减少尿路感染的可能,平常注意少吃辛辣食物。 治疗前可进行尿培养,在采集尿标本送细菌培养和尿常规检查诊断后,应立即用抗生素治疗。目前,多数主张用短程疗法,一般7~14天为1疗程。对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联合使用抗生素,如庆大霉素与氨苄青霉素联合用药,对常见的尿感细菌有效,通常治疗2~3天后病情可好转,故临床上常选用。若治疗效果不明显,应参考细菌药敏试验结果更换抗生素。若严重感染、混合感染或耐药菌株出现时,必须联合用药。 在慢性泌尿系统感染发作时,有些病人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会自己购买一些消炎片类的西药进行治疗。但却不知该类西药多为抗生素,作用快但毒副作用大,长期服用易产生耐药性,给今后的治疗增加困难。应该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最新尿路感染试题

第七章尿路感染 【学习纲要】 1.了解尿路感染的分类命名。 2.了解尿路感染的致病菌和感染途径。掌握尿路感染 的易感因素。 3.掌握急性肾盂肾炎、膀胱炎、无症状细菌尿的特点, 熟悉尿路感染的并发症。 4.掌握尿路感染的诊断标准及熟悉肾盂肾炎与膀胱炎 的定位诊断方法。 5.掌握急性肾盂肾炎、膀胱炎的治疗,了解再发性尿 路感染的处理。 6.熟悉妊娠期尿路感染、男性尿路感染、留置导尿管 的尿路感染和无症状性细菌尿的治疗原则。 【思考题】 1.尿路感染的分类命名是什么? 2.尿路感染主要有哪些致病菌? 3.尿路感染的感染途径有哪些? 4.尿路感染有哪些易感因素? 5.急性肾盂肾炎、膀胱炎、无症状细菌尿各有什么特 点?

6.尿路感染有哪些并发症?它们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7.尿路感染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8.如何定位诊断肾盂肾炎与膀胱炎? 9.尿路感染应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10.如何治疗急性肾盂肾炎、膀胱炎? 11.如患者有再发性尿路感染应如何处理? 12.妊娠期尿路感染、男性尿路感染、留置导尿管的尿 路感染和无症状性细菌尿的治疗原则是什么?【多选题】(A1,A2,A3,A4,B1) A1型题(最佳选择肯定型) 每道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引导句为肯定陈述,在答题时,只许从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作为正确答案。 13.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A.大肠埃希菌 B.变形杆菌 C.克雷伯杆菌 D.葡萄球菌 E.铜绿假单胞菌 14.尿路感染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 A.下行感染

B.上行感染 C.血行感染 D.淋巴道感染 E.直接感染 15.30岁男性患者,因突发肉眼血尿4天作膀胱镜检查, 术后出现明显尿频、尿急、尿痛,伴发热39.8℃和腰痛,如作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最可能为以下哪种细菌感染? A.大肠埃希菌 B.变形杆菌 C.克雷伯杆菌 D.葡萄球菌 E.铜绿假单胞菌 16.26岁男性患者,突发寒战、发热39.7℃、腰痛、尿 频、尿急、尿痛1周,体检两侧肋腰点压痛,双肾区叩痛。清洁中段尿培养为变形杆菌,菌落计数2×106/ml,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应首选哪项检查? A. X线静脉肾盂造影 B. 腹部平片 C. 再次行清洁中段尿培养 D. 尿结核杆菌培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