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基于知识管理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

基于知识管理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

基于知识管理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
基于知识管理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

文章编号:1674-0386(2009)04-0025-07

基于知识管理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

袁 红

(南通大学法政与管理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

摘 要:首先对目前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在对电子政

务信息资源建设运用知识管理理论的必要性进行探讨的基础上,遵循知识管理的基本原理,从内容、技术、人员和环境建设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知识管理;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信息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F 626 文献标识码:A

E 2G overnment Information R esources Construction B ased

on K now ledge Management

YUAN Hong

(The Depart ment of Politics and Management of Nantong University ,Nan Tong 226019,China )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ly analyzed in detail t he p roblems of China ’s E 2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s construction and t hen discussed t he necessity of applying t he knowledge management t heory in E 2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s const ructio n.Finally t 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 was p ut forward from four aspect s (information content ,technology ,personnel ,environment const ruction )according to t he basic p rinciple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K ey w ords :knowledge management ;E 2G 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 ;information resources construction

一、引言

电子政务是一种基于网络平台的新型政务管理技术,它运用现代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割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1]。

随着电子政务的发展,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核心内容,其重要性日益凸显。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的任务是逐步建设并公开政务信息资源,拓展电子政务的内容和范围,为社会提供多层次、综合性、有价值的信息和

信息服务.以满足公众对政府管理和政府服务日

益攀升的需求。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是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增强政府的应变能力、提高政府的创新能力的根本保证。

从1999年我国实施“政府上网工程”推行电子政务开始,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的政府信息资源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和进展。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建设还存在很多不利于其健康、快速发展的问题。比如数字鸿沟、信息孤岛、立法滞后、政府公务员信息素养能力有待提高等,很多专家学者提出了知识管理这一解决之道。

知识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它既继承了人本管理思想的精髓,又结合知识

收稿日期:2009-03-17作者简介:袁 红(1973-),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信息资源管理、电子政务、电子商务。

 2009年12月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Dec.2009 第3卷第4期 Journal of Shijiazhuang Railway Institute (Social Science ) Vol.3No.4 

经济这一新的经济形态和特点予以创新。知识管理以人为中心,以数据、信息为基础,以知识利用和创新为目标,对无序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的管理,实现知识共享和再利用。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过程始于政府对公民的信息需求分析,经过对信息进行分析、信息的采集与转换、信息组织、信息存储、信息检索、信息开发和信息传递等环节,终结于公民信息需求的满足。而知识管理也注重信息的分析,注重信息的创造和对人的重视,两者在内涵上是完全契合的。知识管理是提高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能力的必要途径。知识管理不仅对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的若干环节进行管理,更是将知识资源视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实现知识的共享、创新和增值,满足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的需要。所以说,在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中实施知识管理势在必行。

二、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2009年1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 I2 CO)发布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08年有逾三成的网民表示绝少或者从来没有使用过政府网站服务,表示使用的比例同比几乎没有变化,当中只有1%的网民每天都上,大部分网民使用政府网站少于每月一次或一年多次,分别占21%和18%。在上政府网站的网民中,超过九成的目的是查资料、下载资料或表格的只有11%和16%,至于利用网站作为投诉及建议的途径的网民,则只有4%”。调查结果反映出公民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不高,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水平不高。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是政府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以信息为核心的各类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大量积累的有用信息的集合,即信息内容资源,它是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的核心;加工、处理和传递信息的人员的集合,即信息人力资源;加工、处理和传递信息的信息技术的集合,即信息技术资源;其他信息活动要素,可以称之为信息环境资源[2]。下面将从上述三个方面分析目前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内容资源建设方面

1.数字鸿沟

“数字鸿沟”就是不同地区、不同行政级别之间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水平的差距。网络和信息化的方法并没有有效减小由于物理环境不同造成的数字鸿沟,因为我国在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的初期规划中,没有缩小数字鸿沟的意识,造成发达地区更先进,落后地区更落后,使数字鸿沟扩大。“数字鸿沟”越来越突出地成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重大瓶颈。

2.信息孤岛

作为政府信息化建设成果,各部门、各地方建设了不少政务信息系统。但在传统行政体制的束缚下,由于建设模式、信息采集标准、数据存储格式等方面不统一,又缺乏相应的权威机构进行管理、监督和协调,结果造成系统互联、数据共享难以实现,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而不断涌现的新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如“一揽子服务”、“不间断服务”,要求跨政府各部门和机构间政府信息系统的协同整合。因此,消除信息孤岛是实现一体化政府信息系统和在线服务的前提。

3.政务信息资源开发深度不够

政务是服务于公众的,必须做到人人从中受益,只有深度开发政务信息资源,才能多渠道、多方式地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开发的深度非常有限,传统方式开发的多,电子方式开发的少;原始信息多,加工整理的少;孤立分散的多,可共享的少;属政府部门自我服务的多,可商用服务的少。

4.政府网站建设重数量轻质量

从1996年海南省政府创办首个政府门户网站至今,我国各级政府网站的建设在及政府网站的体系规模建设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据CNN IC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08年底,https://www.wendangku.net/doc/6f5443732.html, 政府网站总数已经达到24912个)。然而,政府网站数量“繁荣”的背后却是质量的“萧瑟”,《2008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报告》显示,网民对政府网站不满意度依然超过60%,问题表现在政府门户网站的站名、域名不规范。网站有名无实,信息不及时更新,没有深入链接,有的甚至变为“死网”,政府门户网站的交互性、应用性不高等。

(二)信息人力资源建设方面

1.公务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电子政务培训工作是“国家信息化培训工作”

62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电子政务培训,公务员的素质得到了提高。但就整体而言,我国公务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对电子政务的认识水平还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首先,从公务员的文化知识素养看,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差距很大。地方政府公务员中拥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比例还很低;其次,公务员的信息素质有待提高。据国家行政学院的一项调查,大约有20%的公务员对计算机操作几乎处于空白的状态。

2.缺乏首席知识官(C KO)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中具体负责电子政务建设的多数是信息中心,但信息中心在推动项目建设过程中又常常捉襟见肘。一方面,信息中心极少或根本不能参与政府的管理工作,所以其制定的信息化发展规划难以做到真正服务于政府工作、服务于社会的初衷;另一方面,由信息中心去协调各业务部门,客观上存在很多困难[3]。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深入,迫切需要在政府部门内专设一名负责知识管理工作的行政官员———“首席知识官”(C KO)。然而有些尴尬的是,很多政府部门发现偌大的机关大院内竟难以找到一个既有扎实的技术背景,又熟悉政府管理制度、业务流程等,还具有统筹全局能力的专才———“首席知识官”。

(三)信息技术资源建设方面

信息技术是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基础,信息技术的利用树立了政府的新形象,决定了电子政务建设的水平。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的关键技术包括工作流技术、网络安全技术、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和标准化技术等。随着政府部门服务意识的增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更加深入。现在的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还很不完善,技术水平和实际需求存在很大的差距,表现在:

1.流程无序

电子政务系统中,知识信息数据在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的交流应当是畅通无阻的。但是目前很多的电子政务系统是以政府职能为中心的,致使流程无序。同时有的政务部门虽然上了先进的信息系统,但信息资源数据是呈离散式分布的,缺乏相应的整合与管理,处在无序或无效的状态。

2.安全问题突出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和国际环境,我国的电子政务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赛迪顾问调查显示,目前在我国政府机关中,很多单位在互联网和内

部办公自动化网之间未能实现完全的物理隔离,一些涉及国家机密的信息网络过度依赖和使用国外安全产品和技术,这都使得电子政务安全存在很大隐患。内部人员的违规和违法操作、黑客攻击、病毒爆发、非法用户入侵、网络系统的脆弱和瘫痪、机密信息泄露、重要数据丢失等安全事件带来的破坏性后果也成为电子政务良性发展不可回避的话题。

(四)信息环境资源建设方面

电子政务环境资源既包括政府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建设、设备普及等硬件环境要素,也包括观念、资金投入、法规政策制定等软件环境要素。在长期的政府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硬件平台的建设向来倍受重视,电子政务硬件环境的改善已无需多言,它为我国电子政务的全面快速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保障条件,更多的问题是在软环境的建设上,表现在:

1.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建设是一项艰巨、复杂、长期、耗费高、见效慢的工作。因此,在一些急着出政绩和对信息资源战略意义认识不足的政府机构中,存在着“重眼前成就、轻长远利益”、

“重硬轻软”等的思想误区。认识上的局限性导致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工作困难重重,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电子政务的应用中,如有些政府想把信息集中在“金字塔”的顶端,不愿拿出与更多的人分享;还有一些政府不重视人员培训等[4]。电子政务的推行,需要新的理念、新的价值观作基础。

2.缺乏灵活机制

电子政务的实施,离不开灵活的政府工作机制。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建设需要长期的规划和强有力的组织协调,更重要的是要有长期的有效积累和维护管理,以保持它的连续性和有效性。而目前,我国政府部门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灵活的机制和政策,导致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严重滞后,信息的时效性、系统性、综合性较差,缺少统一的数据标准、规范和格式,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和共享程度较低。

3.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立法滞后

虽然我国出台了电子政务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但就总体而言,我国电子政务法律和政策建设还是严重滞后于电子政务发展,且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地方政府的电子政务立法一直走在中央

72

 第4期 袁 红:基于知识管理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

政府前列。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缺乏较健全的法律体系,涉及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的具体实施与运作的法律法规更是空白的。政府信息资源的所有权、采集权、开发权、经营权的归属、转移及相关的管理原则不明确。

4.社会整体信息化水平不高

政府信息化必须以社会信息化为基础,电子政务更不能孤立进行。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农业人口占我国人口的大多数,企业、社区的信息化建设刚刚起步,在一个以互联网为基础发展电子政务的全球背景下,因社会整体信息化水平不高,人们很难甚至无法有效传播、获取、利用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

三、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运用知识管理理论的必要性

知识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它是将获取的各种信息转化为知识,并通过网络与信息技术实现知识发现和使用的流程。目前知识管理已成为电子政务建设重要手段和工具。电子政务发展历经了20世纪80年代的数据管理,90年代的信息管理,已发展到今天的第三代,即知识管理型电子政务。

知识管理是提高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能力的必要途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建设就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政府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加工、传递和使用的过程。融入知识管理的理念,采用知识管理模式,可以使政府信息资源建设各个环节的目标都得到最佳的实现,促进各种信息知识流在政府内部及政府与社会间高速地交互流动,无疑对于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同时,知识管理的核心是知识创新。知识管理不是仅对信息的收集、存储、整理和传递进行机械式的管理,更是将知识资源视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通过对知识资源的系统和有效的管理,把握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逻辑性地创造出新的知识以实现知识的共享、创新和增值,满足电子政务的需要,而这正是提高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能力的关键所在。

具体来说,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中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性表现在:

(1)通过知识管理充分挖掘政府的知识与信息资源的内在潜力,提高政府的竞争力。

(2)通过知识管理充分利用和共享政府所拥有的信息资源,使知识管理的主体快速而方便地找到所需要的信息和知识,使最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合适的人,以实现最佳的管理决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5]。

(3)通过知识管理对政府业务流程中无序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有效管理,运用知识管理的新思维将政务办公信息流、公共事务信息流和政务咨询信息流等加以协同与综合,可以实现政务信息的最大限度交流和共享。

(4)利用知识管理工具,从公众的角度重新梳理政府职能,设计全新逻辑的电子政务系统。

可以说,知识管理理论与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的内涵是契合的,知识管理能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提供技术支持、理论指导和方法论基础。基于知识管理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就是运用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对政府行为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其目标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构建先进的电子政务系统;构造良好的政府文化和组织形式,发掘政府内部的固有知识,引导知识创新,实现知识共享,并通过对共享知识进行有效应用,最终提高政府的竞争力,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提高政府对公众的服务能力和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随着我国各级政府电子政务的推进,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管理必将代替传统的管理思想而成为电子政务中主流管理手段,因此,在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中引入知识管理势在必行。

四、基于知识管理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的对策

(一)信息内容资源开发与利用

1.建设统一的政府信息资源库

信息资源数据库是国家电子政务体系的核心系统,是电子政务系统统一的知识中心,承担电子政务网络平台上的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换的功能。主要由标准类、公用类资源数据库和分布式的各部门资源数据库群三个系统组成[6]。标准类数据库系统包括国家元数据库系统、国家标准数据库系统、国家基本单位名录数据库系统等。公用类数据库系统包括法律、法规数据库系统、社会综合统计信息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人口资源信息库等。分布式的政务数据库群是各政

82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 

府职能部门按照自己管理的业务属性,在标准类、公用类数据库系统的基础上,以知识流为核心,通过整合各自现有的信息资源,建设和改造本部门的政务类数据库系统。如城镇规划管理数据库、国土资源管理数据库、质量监督管理数据库系统、国民经济与社会统计数据库、税务数据库系统、劳动就业数据库系统、社会保障数据库系统等等。

2.建立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打破信息孤岛,建立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整合政务信息资源。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构成了电子政务系统的资源层,将为政府部门内部的协作应用模式和政府信息共享下的公众服务方式提供资源支持,前者以支持知识共享为目标,在政府内部为政务群体的协同工作提供信息资源;后者以支持知识发现和知识服务为目标,在政府外部,满足政府职能服务的共享(即“一网式”服务)和政府组织服务的共享(即“一表式”服务)。这二者构成了电子政务系统的应用层,它们所产生的应用需求指导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建立。

3.促进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由隐性向显性转换

促进信息资源由隐性向显性转换是优化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的最为重要的途径之一。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换的方法可能通过:①发现。将头脑中的经验、体会通过案例、说明、总结、报告等形式表述出来。现在大多数的政府开始通过网络,如邮件,电话会议来加强政府部门各个工作人员之间的联系,这样,各个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可以互相学习,加强知识的交换与交流。②鼓励。建立制度鼓励知识分享。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经常会为了使自己处于有利的地位而隐瞒信息,如果政府部门所建立的制度仅仅是为了鼓励保密而非信息共享,将不利于信息的共享和信息价值的挖掘。通过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由隐性向显性转换的转化,可以提高政府信息资源的深度和广度,让政府开发出的信息资源更贴合公众的需要。

4.设置知识地图

知识地图是电子政务知识资产的指南,能协助使用者快速且准确地找到所欲寻找的知识,再据此获得所需的知识,是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导航系统。它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制作信息资源总目录与各子目录之间的综合体。电子政务知识地图是可以随时间、环境变化而予以修正的动态系统,在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时应指派专人负责知识地图的维护和更新,方便人们能及时、快速地获取到所需要的信息。另外还应保留不同时期的知识地图,以便观察知识资产和知识需求的变化。

(二)信息技术的开发与管理

1.注重信息技术创新

加强投资引导和基础共性技术研发,有力地带动民族IT企业发展和技术创新,为走低成本、高效益、安全可靠的电子政务发展道路奠定基础,为做强信息产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十一五”期间,我国实施了“国家电子政务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重大项目,该项目将着力突破一批电子政务共性关键技术,如突破跨系统应用整合的分布式授权管理、资源整合等技术瓶颈,重点解决跨部门统一信任体系和面向服务的协同办公、并联审批系统集成平台的关键技术问题等,以带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硬件产品的应用,走自主发展的道路。

2.建立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作为信息网络的一个特殊应用领域,电子政务相对于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有其特殊性:一是信息内容的高保密性、高敏感度;二是电子政务发挥行政监督作用;三是利用网络环境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由于电子政务本身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其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如果一味靠增加安全设施,靠技术进步来解决问题是难见成效的,关键是要真正把安全技术、内部基础设备组织内部安全管理与业务应用一体化才能真正给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一个安全的平台。

3.进行政府业务流程创新

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出发,电子政务业务流、知识流管理就是用政府知识流程统一业务流程与管理流程。在知识标准化、流程化的过程中,政务知识的作用和价值被提升,知识成为政府运作的核心,知识流程适应政府的办公流程和知识共享流程,同时能够根据政府业务部门的调整而变动,使得政府的业务流程在知识的流动中更加有序、高效。基于知识管理的政府业务流程创新有工作组流程创新、部门级流程创新和价值链创新三个层次,通过创造新的或改进现有的工作方式和流程,加快部门间的信息、文件及其他事物的处理,将政府的工作流创新扩展到为企业与公众服务中去,最终提高电子政务的服务能力[7]。

(三)人力资源管理

92

 第4期 袁 红:基于知识管理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不单是一种技术过程,人文因素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的电子政务是时代发展和多种现代技术结合的产物,所以需要高素质的人才[7]。它当然离不开知识管理,因为知识管理的实质就在于充分发挥人文因素的积极作用,充分依靠人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对于政府部门而言,人力资源管理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展开:

1.加强对公务员的信息技术和管理的专业培训

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开设培训课程和考试的办法,促使公务员尽快改变管理观念,掌握必要的技术,成为复合形人才,提高办公效率,适应并主动地学习知识管理。

2.培养C KO

对于领导干部必须首先了解电子政务的具体实施原则和步骤、基本功能和实施基础、组织和规划、应用系统开发流程、评价等,然后了解知识管理的新观念,明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性。尤其要根据国外经验和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的实践需要,培养具备优秀综合素质的C KO:具有广博的知识面和知识信息管理的扎实基本功;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善于识别、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善于创新;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擅长合理调配各种资源;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等。

3.培养紧缺的专业技术人才

我国网络化、电子化、信息安全方面的公务员人才相对匮乏。为了提高电子化政府的运转效率和维护网上政府信息的安全,大力培养以下三种公务员专门人才刻不容缓:首先是既懂计算机硬软件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又懂系统科学管理、现代商务管理的复台型网络实务人才;其次是具有创新思维的网络服务,网络管理人才;第三是既懂信息安全防护技术,又精通网络信息知识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

(四)信息环境优化

1.注重体制机制创新

一是要把政府职能转变、机构改革、业务优化与信息技术应用紧密结合起来,建立高效的组织领导机制、监督评价机制、互动共享机制、安全保障机制和产业联动机制,尽快形成以服务为导向的电子政务发展动力机制。二是要注重管理模式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国际成功经验,推广普及国内

典型做法,重点在推广电子政务业务外包、加快试行代建制、完善工程项目管理等方面要有所突破。

2.加大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立法力度

电子政务的健康、有序发展,公民信息权力的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都离不开法律和制度的有力保障。为推进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我们需要制定必要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1)加强信息保密。我国在信息保密方面已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法律规定,如《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

《关于加强政府上网信息保密管理的通知》、

《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等,但目前尚需加强个人隐私、商业秘密等方面的立法,以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保密法律体系。

(2)推进信息公开。当前加快信息公开法的制定,加强信息公开的力度,提高信息公开的程度,扩大信息公开的范围对实现我国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各国政府对信息公开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如美国1996年制定了《电子信息自由法》;日本1998年通过了《信息公开法》等。我国有关信息公开的法律规定尚不全面,目前已出台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加大执行的力度。

(3)保护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的最大特点是将信息作为重要的产品加以保护,这种产品不仅包括具有创新内容的一次信息,也包括通过生产者对繁杂、分散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加工、分析、组织等深加工后所形成的二次信息。如果这些对这些产权的归属问题没有具体的明文规定,会使政府和公众的利益都受到伤害。应促进立法部门完善知识产权法,同时也在全社会形成一种保护知识产权的氛围。

3.电子政务标准的制定

制定和完善必要的技术标准,对政府各部门所采用的信息技术加以管理。在此过程中,要注意采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完善的电子政务标准体系包括总体标准、应用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等。

4.提高社会整体信息素质

企业或公众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一定的网络知识,才能享受到网上政务信息带来的便利,这也是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的核心价值所在。从最近几年我国的电子政务实践来看,

(下转第78页)

陈璐:我认为河北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现实路径应概括为:“外引内联、集聚集成、做强做净”。

从外联这方面来讲,我们应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外部资金,引进技术和项目,以外引方式启动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同时要注意改善投资环境,比如吸引从京津和“长三角”、“珠三角”转移出来的产业,吸引央企和河北省周边地区大企业进入,使河北省成为外省企业异地发展的首选地域。另外,通过外引经济的先进技术和有效管理模式,为河北省的发展起到示范作用,冲击和改善本地观念和软环境,使软环境与引进产业同步进入现代化。在“外引”的同时,加强省内之间、省内外之间在产业开发空间布局上的联合与合作,共同打造合作共赢、分工互补的产业群体。

什么是集聚集成呢?产业集聚发展是国内外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必由之路。集聚集成的战略思路是以企业集群、成片开发为基础,以具有产业规模并具备发展潜力的专业化生产区域为重点,以大型生产企业为龙头,优化整合并集中配置各种资源,延伸产业链条,打造产业关联度高、配套能力强、颇具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集群。规划布局要突出空间集聚特征,加强相同产业的空间整合,统一规划、集聚发展,实现规模效益。

我们还要注意做强做净,培育优势产业和龙头骨干企业,加快龙头骨干企业重组兼并步伐,积极推动公司上市,确立在同业内的竞争优势,努力形成产业局部领域强势。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生态恢复”的四R原则,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同时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龙头企业为中心,延伸拓展接续产业和资源再生产业项目,形成产业间循环系统。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各个产业功能区和企业群,集中治污,保护生态,清洁生产,最大限度地确立现代产业的生态优势。

(后记:陈璐研究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4项,主持河北省软科学、省社科规划和省政府委托项目等18项,获河北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和省社科规划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各1项,获其它省部级和院级各类奖励66项;参与撰写省委理论中心组集体学习讲座稿多次,主笔起草《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和《河北省钢铁企业战略性重组实施方案》,参与多项省委、省政府重要文件、规划的研究和起草工作。主持河北省社科院重大调研课题“构建河北省现代产业体系研究”,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访谈,在此深表谢忱!)

(上接第30页)

虽然政府在网上提供了政务信息及其相关服务,但并没有形成良好的信息互动,没有实现电子化事物处理,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在于广大公众的信息素质不高。因此,只有加大对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的普及教育,努力提高社会整体的信息素质,才能实现政府与社会的全面互动和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高度利用。

五、结束语

随着电子政务的进一步发展,政府部门内部及政府部门之间对政务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多,政务信息的社会深层次开发利用的呼声也愈益高涨。经过前两年电子政务基础资源的大规模建设,海量的政务信息资源挖掘和电子政务知识管理等深层次应用将逐步进入电子政务领域,各级电子政务应用系统中将逐步引入知识管理的理念,从而使电子政务的信息资源建设向知识共享、决策辅助等纵深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覃征.电子政务导论[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8:223.

[2]袁红.基于知识管理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的优化

[J].电子政务,2007(122):84287.

[3]唐美丽,马廷淮.电子政务流程中的知识管理[J].情报

杂志,2008(8):64266.

[4]李楠.利用知识管理理论解决我国电子政府信息资源

一体化问题[J].新闻世界,2008(B01):12214.

[5]赖永波.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

策建议[J].情报探索,2008(3):66268.

[6]李映洲,杨芳.国内有关知识管理的研究[J].信息产业

与信息服务业,2005(3):20.

[7]陈能华,刘芳.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中的知识产权保

护问题探析[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8(2):53254.

信息管理系统毕业设计

1 概述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工具,是学校不可或缺的部分。随着在校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教务系统的数量也不断的上涨,。学校工作繁杂、资料众多,人工管理信息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显然是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效率也是很低的。并且这种传统的式存在着很多的弊端,如:保密性差、查询不便、效率低,很难维护和更新等。然而,本系统针对以上缺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信息管理的效率,也是科学化、正规化的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所以如自动高效地管理信息是这些年来多人所研究的。 随着这些年电脑计算机的速度质的提高,成本的下降,IT互联网大众趋势的发展。我们使用电脑的高效率才处理数据信息成为可能。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的出现,正是管理人员与信息数据,计算机的进入互动时代的体现。友好的人机交互模式,清晰简明的图形界面,高效安全的操作使得我们对成千上万的信息的管理得心应手。通过这个系统,可以做到信息的规管理,科学统计和快速的查询,从而减少管理面的工作量?毋庸置疑,切实有效地把计算机管理引入学校教务管理中,对于促进学校管理制度,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有着显著意义? 2 需求与功能分析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可用于学校等机构的学生信息管理,查询,更新与维护,使用便,易用性强。该系统实现的大致功能:用户登陆。提供了学生学籍信息的查询,相关科目的成绩查询和排名,修改登录密码等功能。教师管理。提供了对学生学籍信息的查询,添加,修改,删除;学生成绩的录入,修改,删除,查询班级排名。修改密码等功能。管理员管理。

拥有最高的权限。允添加教师信息和课程信息等。其提供了简单、便的操作。 3 概要设计 3.1功能模块图 功能模块图,如下图3.1所示 图3.1 功能模块图 3.2数据流图 数据流图,如图3.2所示 教师信息 课程信息

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方案

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方案 为加快我县电子政务建设进程,促进政府转变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力,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建设原则、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发挥电子政务在促进政府效能建设、改进为民服务、建设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通过推进电子政务,推行网上为民办事和普及党政机关文档电子化,通过推进电子政务,提高政府及部门的办事效率和管理水平,提高服务社会能力,促进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改善招商环境,扩大吸引外资,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建设原则。 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促发展;统一规划,政府主导;统一平台,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统一标准,保障安全;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三)工作目标。 以《安徽省“十一五”电子政务建设发展规划》为指导,到XX年,全县电子政务系统框架基本形成。通过统一的电子

政务网络交换平台,推进政府机关内部办公自动化、公文交换无纸化、管理决策网络化、公共服务电子化,实现政务工作全面信息化。建成连接各乡镇及县直各部门、各单位的信息网络系统;建立政府电子信息资源库,实现信息充分共享和广泛使用;建立政府辅助决策和指挥调度系统,提高政府决策和应变能力;初步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在网上提供方便、快捷、透明的“一站式”政务服务。 二、电子政务系统建设规划 电子政务网络包括对外服务的政务外网、党政内部办公的政务内网,在政务内网之间进行数据交换、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网络拓扑图见附件)。 政务外网:在互联网上建立公共行政部门统一的门户网站,为各公共行政部门政务公开、网上办事、对外宣传交流提供平台。政务内网:建立党政职能部门内部办公自动化系统,运用先进的数据交换、共享、采集、发布手段,使得各部门在同一平台上开展业务。通过政务内网为党政机关日常电子化办公提供服务,实现包括公文收发、会议管理、人员管理、项目管理、资产管理、档案管理等政务活动电子化。 政务内网与政务外网之间进行隔离,保证政务数据资源及应用的安全性。 三、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任务 (一)完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提升电子政务基础设施水

电子政务规划方案

电子政务建设规划 一、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简介 电子政务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正如有专家所言,它和整个信息化进程一样“没有终点”。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限于条件和资源制约,我们的电子政务建设不能一蹴而就,只能分阶段推进。因此,电子政务的策略本质上是阶段性策略,无论盲目激进,还是消极不前,都会产生不利的后果。 制定电子政务的策略,最关键的一点是要正确把握电子政务本身的基本特点,处理好“电子”与“政务”的关系。“‘电子’是手段,‘政务’是目的”,似乎已经为大家所认可,但其实不然,实践中典型的反面例证,即是“电子” 电子政务起步 信息上网 (单项发布) 单个流程上网 (双向沟通) 整体流程上网 (多部门联合办公) 无缝集成的 电子政府 未来五年 湖北省目前

对“政务”喧宾夺主或两张皮的现象,其表现诸如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脱节(应用严重滞后)、系统实效性差、重复建设、人为造成的信息孤岛等等。 一方面是正确的原则要真正落在实处并非易事,需要在实践层面上解决问题。比如,电子政务建设中的技术主导力过强且分散、宏观协调不力、投资约束偏软、效果测评和考核落实不够等等;另一方面是在人们的认识上仍然存在着偏差。我们在电子政务理论研究上的不足,使各级决策者制定电子政务策略时缺乏强有力的理论支撑,是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之一。电子政务的理论研究亟待加强。 为了深入探讨电子政务的发展规律,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课题组完成了一项阶段性研究课题。这项研究采用行政生态学的方法,在探索建立我国电子政务基础理论和策略分析框架方面进行尝试,获得了一些新颖的研究成果。 基于“电子”的电子政务发展阶段 对电子政务发展的一般趋势,人们可从用户界面的特点变化上,将其归纳为四个递进的阶段:一是公共机关在网上单向发布信息;二是局部政务应用上的双向互动;三是双向在线实时的政务处理;四是整合多种政务应用系统基础上的在线政务,即面向用户提供“一站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毕业设计

一、引言 1.1介绍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信息时代的来临,管理信息系统即MIS (ManagementInformation System)在现代社会中变得越来越普及,它跨越了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运筹学、统计学以及计算科学,从而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系统。20世纪,随着全球经济的蓬勃发展,众多的经济学家纷纷提出新的管理理论。20世纪中叶,西蒙提出管理依赖于信息和决策的思想。同时维纳也发表了控制论。1958年,比尔.盖尔在书中写到:“管理将以较低的成本得到及时准确的信息,做到较好的控制”。 1970年,Walter T.Kennevan给管理信息系统下了一个定义:“以口头或者书面的形式,在合适的时间向经理、职员以及外界人员提供过去的,现在的、预测未来的有关企业内部及其环境的信息,以帮助他们进行决策。” 在这个定义里强调了用信息支持决策,却没有强调应用模型,也没有提及计算机辅助计算的应用。 1985年,管理信息系统的创始人,明尼苏达大学的管理学教授GordonB. Davis给管理信息系统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即“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利用计算机软硬件资源以及数据库的人一机系统。它能提供信息支持企业或者组织的运行、管理和决策功能。” 它全面说明了管理的目标,功能和组成,同时反映了管理信息系统在当时达到的水平。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教育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学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学生档案管理系统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MIS),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对于前者要求建立起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强、数据安全性好的库。而对于后者则要求应用程序功能完备,易使用等特点。 1.2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管理信息系统起初应用于最基础的工作,如打印报表、计算工资、图书管理等,进而发展到企业财务管理、库存管理等单项业务管理,这些都属于电子数据处理(EDP,即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系统。有了数据库,借助计算机网络达到数据共享后,从系统观点出发,实施全局规划和设计信息系统时,就达到管理信息系统阶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对系统要求的进一步提高,更加强调管理信息系统能否支持单位高层领导的决策这一功能,更侧重于单位外部信息的收集、综合数据库、模型库、方法库和其它人工智能工具能否直接面向决策者,这是决策支持系统(DDS,即Decision Support System)的任务。 1.3在国内外发展概况及存在问题 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也就是最初阶段是统计系统,所研究的内容是数量或者资料之间的表面规律,它可以把资料分成比较相关和比较不相关的组,从而把数据转换为信息。 第二阶段是数据更新系统,也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低级阶段。

电子政务信息化服务平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概述 1、项目名称:某县电子政务信息化服务平台 2、项目单位: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3、项目内容:根据某县电子政务信息化服务发展规划,项目内容主要为整合与完善全县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完善县直机关事业单位、开发区、乡镇村、生产企业、经济合作组织及其它信息服务站,规范统一接口,畅通信息屏障,带动终端用户、计算机信息化的设备配置、信息机等。 4、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项目总投资329万元 其中,申请安徽省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8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249万元。 (2)完善县级信息基础平台、疏通建立130个信息服务站 (3)完善现有网络,统一规范的对接。 (4)完善基础数据库4个,信息采集渠道和采集点128个。 二、市场分析 (一)市场前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推进政府部门办公自动化、网络化、电子化以及全面信息共享已是大势所趋。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说明中央对信息化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而电子政务正日益成为信息化最重要的领域之一。近来,电子政务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从政府到公众、媒体到企业,大家都在谈论电子政务,期盼电子政务,推动电子政务。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明确全国电子政务建设目标是:到2010年,基本建成覆盖全国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

换体系、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初步建立;重点应用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公开和共享机制初步建立,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形成,标准化体系基本满足业务发展需求,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政府门户网站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渠道,50% 以上的行政许可项目能够实现在线处理,公众认知度和满意度进一步提高,电子政务在降低行政成本、提高监管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的作用明显增强。我国打造透明化服务型政府的目标愈来愈清晰,电子政务发展水平被提到了关乎公共行政管理改革成功和衡量国家竞争力水平的高度,作为公共行政改革的主要抓手——电子政务建设,已被党和政府放到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层面,积极稳妥地开展电子政务建设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工作。 某县耕地面积200万亩,辖11个乡镇,140余个行政村,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及规模生产企业800余家,全县人口110万人,现有农业龙头企业740余家,农产品中介服务组织2700余家,种植业和养殖业大户5000余户,农业产业化带头人4000余家。 某县电子政务信息化服务平台的主要用户是: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发区和乡镇村各级政府部门、工业企业、招商引资、农产品加工和流通龙头企业、社会化中介服务组织、各类经济合作组织、各类批发市场、专业户、社会稳定信息、特色农产品基地、农村干部以及其他。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割的制约,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服务,是政府管理手段的变革。具体地说,电子政务就是将政府的四项主要职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电子化、网络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政府工作进行信息化改造,以提高政府部门依法行政的水平。其实质是通过电子和信息技术手段,扩大了政府行政活动的领域,使得政府活动从原先

电子政务系统总体设计要求

电子政务系统总体设计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子政务系统总体设计的要素构成。本标准对总体设计要素选用以及总体设计中使用的方法给出了指导性意见。本标准适用于电子业务系统的总体设计,包括系统顶层需求分析和系统体系结构设计。其他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 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8567 —2006 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 GB/T 19487--2004 电子政务业务流程设计方法通用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系统体系结构system architecture 一个系统的基本组织,表现为系统的构件、构件之间的相互关系、构件与环境之间 的相互关系以及设计和进化的原理。 3.2构件component 系统的组成部分,可以是子系统、硬件部分或软件部分。 4一般要求 4.1系统总体设计目标 电子政务系统总体设计的目标是:确定系统所支撑的政务活动的范畴,明确系统在 其所属电子攻务框架中的位置与作用,给出满足系统需求的一种解决方案,确保电子政务系统的无缝集成和预期目标的实现。 4.2系统总体设计开展时机 在进行大中型或综合性(含多种软件和/或硬件成分)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时,应按 照业务应用的要求,在下述时机开展系统总体设计: a)在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时进行立项阶段系统总体设计,

b)在批准立项后进行实施阶段系统总体设计。 立项阶段系统总体设计与实施阶段系统总体设计应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根据实际情况,可将其简化为一个过程。 4.3系统总体设计范围 系统总体设计范围包括系统需求分析和系统体系结构设计两方面: a)系统需求分析要素 1)业务组织结构; 2)系统业务功能; 3)部门业务关系; 4)系统信息资源; 5)安全保密要求; 6)系统性能要求; 7)系统设施与环境要求; 8)系统质量要求; 9)标准与规范要求; 10)系统验收要求。 b)电子政务系统总体设计的系统体系结构设计要素 1)技术体系框架; 2)系统设计策略; 3)系统构成; 4)系统运行模式; 5)构件接口关系; 6)系统部署形式. 4.4与系统总体设计相关的电子政务特点 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应充分考虑下述特点,以便在系统投入使用后能够发挥其应有的 作用: a)整体性:电子政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整体出发提出解决方案,系统的建设需遵循整体规划要求,注重整体效能的发挥。 b)协同性;电子致务需要不同部门的协同配合,需要跨域运作和资源整合。进行系统总体设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毕 业设计论文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摘要–––––––––––––––––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 (MIS),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对于前者要求建立起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强、数据安全性好的库。而对于后者则要求应用程序功能完备,易使用等特点。 经过分析,我们使用MICROSOFT公司的VISUAL BASIC开发工具,利用其提供的各种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尤其是数据窗口这一能方便而简洁操纵数据库的智能化对象,首先在短时间内建立系统应用原型,然后,对初始原型系统进行需求迭代,不断修正和改进,直到形成用户满意的可行系统。 关键字:控件、窗体、域、数据库。 –––––––––––––––––前言––––––––––––––––– 随着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有关学生的各种信息量也成倍增长。面对庞大的信息量需要有学生管理系统来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通过这样的系统可以做到信息的规范管理、科学统计和快速查询、修改、增加、删除等,从而减少管理方面的工作量。 本系统主要用于学校学生信息管理,总体任务是实现学生信息关系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其主要任务是用计算机对学生各种信息进行日常管理,如查询、修改、增加、删除,另外还考虑到学生选课,针对这些要求设计了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本系统主要用于学校学生信息管理,总体任务是实现学生信息关系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其主要任务是用计算机对学生各种信息进行日

常管理,如查询、修改、增加、删除,另外还考虑到学生选课,针对这些要求设计了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本系统主要包括学生信息查询、教务信息维护和学生选课三部分。其功能主要有: ⒈有关学籍等信息的输入,包括输入学生基本信息、所在班级、所学课程和成绩等。 ⒉学生信息的查询,包括查询学生基本信息、所在班级、已学课程和成绩等。 ⒊学生信息的修改。 ⒋班级管理信息的输入,包括输入班级设置、年级信息等。 ⒌班级管理信息的查询。 ⒍班级管理信息的修改。 ⒎学生课程的设置和修改。 目录 前言 第一章Visual Basic 概述 1.1Visual Basic 语言的特点 1.2Visual Basic 系统几个程序应用中的常用名词 第二章Windows 下的Visual Basic 编程环境简介 面对对象的编程 实现菜单选项

智慧政务信息系统介绍

智慧政务信息系统介绍 根据国家要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颁布的《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通常意义下的电子政务的总体框架由网络基础设施层、应用支撑层、应用层和公众服务层组成,信息安全与管理贯穿于各个层面中。我们提出了电子政务平台的总体框架,采用分层的思想对电子政务建设任务进行分解,以明确接口定义,并发建设,易于整合资源,缩短整体建设周期。 如图所示为电子政务平台的分层逻辑模型,整个逻辑结构按照功能可以自下而上划分为三个层次: 基础设施层 应用支撑层 应用层 同时,电子政务平台的安全保障体系(包括信息安全基础设施)、运行监控和维护贯穿于电子政务平台的各个层次。

基础设施层是为电子政务平台提供政务信息及其它运行管理信息传输和交换的平台,牵涉到互联网、政务外网和政务内网三个部分。其中政务内网与政务外网实现物理隔离,政务外网和互联网之间逻辑隔离。基础设施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区域网络交换管理中心、网络、服务器、存储系统以及配套的基础软件和数据库等。 应用支撑层主要是针对电子政务平台的一些公共应用服务单元或特点进行归纳和抽象,建立相应的服务元素,为电子政务应用系统提供基础的模块化构件或服务,有效地简化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并有助于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优化设计。应用支撑层的内容主要包括多样化接入服务、统一的WEB公众门户服务平台、通用的电子政务构件、数据中心和数据交换、工作流程管理、应用集成模块、统一的用户管理等。 应用层是整个电子政务体系面向最终用户的层面,主要包括面向公众服务的公众服务系统、面向政府决策支持的内部办公系统和内部业务系统,以及电子政务门户网站。 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和信息安全基础设施主要是面向电子政务应用的通用安全服务,包括各个层次的安全措施,和一个智能化的提供认证和授权的平台。 另外,电子政务平台建设过程必须在国家相关电子政务的标准、政策、法规指导下进行。结合各地的具体情况在国家标准和政策法规的基础上,逐步完善电子政务建设标准体系和政策法规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6方案应用框架描述 结合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并针对城市电子政务建设实际情况,规划出城市电子政务系统与业务流程规范、业务接口及数据交换模型。旨在深化政务关键业务重构,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政务公开,改进管理体制,以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及更好的便民服务,实现高效、廉洁、公正、严明的政府行政体系。 针对一站式办公平台与业务协同信息模型图,其电子政务系统平台结构总体设计如下:

浅谈电子政务与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之间的关系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 第一篇: 题目:浅谈电子政务与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之间的关系 作者中文名:梁俊山; 作者单位:忻州师范学院政史系; 文献出处:中国信息界, 编辑部邮箱2010年03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CJFD收录刊 关键词:电子政务; 政府; 信息资源; 管理; 第二篇: 题目: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结构及发展趋势 作者中文名:宋恩梅; 作者英文名:Song Enmei;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文献出处:图书情报知识, 编辑部邮箱2010年03期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ASPT来源刊CJFD收录刊 关键词:电子政务; 信息资源管理; 阶段模式; 价值链; 摘要:结合电子政务发展的阶段模式,分析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 管理的阶段结构,探讨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管理职能和导向的转变问题;以 电子政务主体模式和价值链理论为基础,分析四种主体模式下信息资源管 理的价值生成,提出基于流程和主体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管理价值链结构; 指出资源及功能整合的电子政务集成、公共—私人合作的管理方式将成 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第三篇: 题目:电子政务下的政府信息资源管理 作者中文名:郑丽娜; 张艳婷; 作者单位:长春师范学院图书馆; 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 文献出处:内蒙古科技与经济,编辑部邮箱2009年01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CJFD收录刊 关键词:电子政务; 政府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管理; 摘要:文章通过对国外电子化政府发展成熟度较高的美国、加拿大的政 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分析,引出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第四篇: 题目:内外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绩效评估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作者中文名:王新才; 吕元智; 作者英文名:Wang Xincai Lv Yuanzhi;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文献出处:图书情报知识, 编辑部邮箱2009年02期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ASPT来源刊CJFD收录刊 关键词:政府信息资源管理; 绩效评估研究; 现状; 趋势; 国内外; 第五篇: 题目:我国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绩效审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最新]电大《电子政务》期末考试题

多选题 1.电子政务用户层次分为()。 A、核心层 B、受众层 C、连接层 D、网络层 2.政府信息化中建设中“三网一库”是指() A、政府信息内网 B、政府信息公众网 C、政府信息内联网 D、信息资源数据库 3.1993年底启动的三金工程包括()。 A、金桥工程 B、金关工程 C、金路工程 D、金卡工程 4.电子政务具有的作用包括()。 A、促进政府部门与社会各界的沟通 B、便于廉政建设 C、更好地为民服务 D、降低办公费用 5.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性包含有()。 A、人员 B、系统 C、软件 D、维护与管理 6.电子政务系统的“三网一库”是指()。 A、政务内网 B、政务外网 C、政务专网 D、信息资源数据库 7.数据加密技术主要有()。 A、非对称加密 B、公开加密 C、非公开加密 D、对称密钥 8.电子政务系统的层次模型包括()。 A、网络系统层 B、信息资源管理层 C、应用服务支撑层 D、应用业务层 9.防火墙技术的核心有()。 A、包过滤技术 B、安全网关技术 C、数据维护技术 D、代理技术10.我国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在层次 上分为()三级。 A、中央级网络平台 B、省市级网络平台 C、地市级网络平台 D、部门级网络平台 11.电子政务系统安全保证体系包 括()。 A、技术保障体系 B、运行管理体系 C、安全基础服务体系 D、数据安全体系 12.在电子政务的影响下,政府决 策在以下哪些方面有了创新()。 A、决策主体多元化 B、决策手段更 科学。 C、决策机制得到创新 D、决策方法 更多样 13.电子政务技术安全框架由() 部分构成。 A、物理层 B、网络安全层 C、系统层 D、应用层 14.电子政务门户网站是建立并运 行在()上。 A、计算机系统 B、电子政务网络平台 C、计算机网络 D、互联网 15.在各级政府部门内部网络信息 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当设立负责地 区政府电子政务的专业机构,其作 用()。 A、加强统一规划 B、统一协调与统一规范 C、替代部门进行信息化建设 D、给予各部门的政务信息化建设给 予专业指导和监督,避免浪费 16.计算机数据管理已经历了() 等多个阶段。 A、人工管理 B、文件系统管理 C、数据库管理 D、数据仓库管理 17.电子政府给政府管理职能的发 展带来的变化主要包括()。 A、促进了政府管理职能转变 B、改变着政府管理职能实现的主要 方式 C、降低了政府管理职能实现的成本 D、提高了政府管理职能实现的成本 18.电子政务网站建设的过程主要 有()四个方面的基本工作。 A、运行环境的搭建 B、政务网站的设计、 C、政务网站的制作 D、维护和运行 19.电子政务系统的网络体系结构 包含了()结构的计算模式。 A、客户机/服务器 B、浏览器/服务器 C、云计算 D、分布式 20.在政府部门间实行电子政务的 一个巨大变化是()。 A、打破了各级政府间以及政府部门 间文件传递的繁琐性 B、打破了各级政府间以及政府部门 间职责权利的界限 C、可以用最快捷的电子方式在政府 以及部门之间传递信息 D、解决了部分共用信息的共享问题 21.电子政务网站的导航系统可以 使以()方式出现。 A、导航条 B、框架结构 C、菜单 D、其它方式 22.数据库模型主要有()。 A、关系模型 B、层次模型 C、网状模型 D、分布模型 23.我国电子政务的应用形式主要 表现在()。 A、公布政府职能 B、机构设置 C、办事程序 D、新闻发布 24.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在办公手 段上的主要区别体现在()。 A、信息资源的数字化 B、信息交换的网络化 C、信息资源少 D、信息交换安全性好 25.我国电子政务中信息资源的利 用缺陷包括()。

信息管理系统毕业设计

1概述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工具,是学校不可或缺的部分。随着在校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教务系统的数量也不断的上涨,。学校工作繁杂、资料众多,人工管理信息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显然是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效率也是很低的。并且这种传统的方式存在着很多的弊端,如:保密性差、查询不便、效率低,很难维护和更新等。然而,本系统针对以上缺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信息管理的效率,也是科学化、正规化的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所以如何自动高效地管理信息是这些年来许多人所研究的。 随着这些年电脑计算机的速度质的提高,成本的下降,IT互联网大众趋势的发展。我 们使用电脑的高效率才处理数据信息成为可能。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的出现,正是管理人员 与信息数据,计算机的进入互动时代的体现。友好的人机交互模式,清晰简明的图形界面,高效安全的操作使得我们对成千上万的信息的管理得心应手。通过这个系统,可以做到信息的规范管理,科学统计和快速的查询,从而减少管理方面的工作量?毋庸置疑,切实有效地把计算机管理引入学校教务管理中,对于促进学校管理制度,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有着显著意义? 2需求与功能分析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可用于学校等机构的学生信息管理,查询,更新与维护,使用方便, 易用性强。该系统实现的大致功能:用户登陆。提供了学生学籍信息的查询,相关科目的成绩查询和排名,修改登录密码等功能。教师管理。提供了对学生学籍信息的查询,添加,修改,删除;学生成绩的录入,修改,删除,查询班级排名。修改密码等功能。管理员管理。拥有最高的权限。允许添加教师信息和课程信息等。其提供了简单、方便的操作。 3概要设计 3.1功能模块图 功能模块图,如下图3.1所示

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情况汇报材料.docx

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导读:本文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情况汇报材料,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 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一、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情况 2008 年 5 月,我县遵循 "满足需求、适度超前、突出特色 " 的原则,建立了政府信息公开系统平台,该系统基于J2EE 构架设计,提供目录 管理、信息管理、模板样式管理、维护体系管理、依申请公开 办理等公开流程所需的各项功能,系统网站平台包括信息查询、公开 指南和目录、公开制度规定、最新发布公开信息、政府信息公开、千 件实事网上办、依申请公开、问题解答、热点信息、统计排行等15 个栏目。 2010 年 8 月,我县完成 " 中国·**"网站群的建设,建成电子政务版、电子商务版、远程教育版、红色旅游版四个主网站和22 个乡镇、县直单位共 84 个子网站,同时,按照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对政府信息公开 的规范要求,对原有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进行补充完善,保证公开信息的 完整性和准确性,并进一步梳理所掌握的政府信息, 及时发布,并在 " 中国· **" 网站电子政务版建立了政府信息公开专门展示网页,目前已累计主动公开信息 13162 条,依申请公开 125 条,其中,有效申请 95 件,无效申请 30 件。 二、建议 1、目前,我县没有专门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原政府信息公**

台已逐渐不能适应当前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的要求,而" 中国· **" 网站没有专门开发建设电子政务公 ** 台,政府信息公开展示网页信息需从 **台采用人工办法进行复制后在 " 中国· **" 网站政府信息**公台网站上 发布,造成信息公开滞后,部门发布信息平台多而杂,公众查询信息不 便。为此,建议在 "中国· **" 网站建设专门的电子政务**公台。 2、目前,我县信息公开办挂靠在政府办公室,担负着指导、检查 各部门信息公开工作的职责和依申请公开信息的答复处理,同时还要负 责县政府办公室的具体信息公开工作,工作量很大。而政府办公 室本身人员紧缺,所以建议上级明确要求县级核定县信息公开办1-2 个编制,便于下级更好地开展工作。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海量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建设方案

海量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建设方案 前言 “十五”期间,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工作重点是围绕“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展开,整合政务信息资源,统一平台,统一标准,最终消除信息孤岛,实现信息资源的快速交换与全面共享。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作为“二网一站及业务系统”的基础与应用核心,为“二网一站及业务系统”提供海量信息资源,是电子政务建设的重中之重。 各级政府部门,拥有大量的不同格式与不同载体的政务信息资源,如批示、文件、报告、电传、档案资料、法律法规等,资源分散、信息共享困难、信息资源利用率不高,严重影响了各级政府机关电子政务建设的正常开展。因而构建一个统一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建设与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全面整合,创建各类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为“二网一站”提供海量信息内容,进行内容的发布,并提供灵活多样的全文检索方式及个性化服务,为各级领导及网络用户提供完善的信息内容服务。 建设目标 政府机关海量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信息资源的全面共享,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最终消除信息孤岛。 建成后的应用系统平台,将达到以下应用目标: 全面整合与管理各种标准格式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提供统一格式的转换与规范化的文献转换与编辑工具,能够进行分类管理,创建各类海量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 通过TB级海量内容管理平台,有效地管理各种结构化与非结构化信息资源,实现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内容的关联管理。 实现各类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信息内容的实时动态地发布到指定的“二网一站”相关的栏目上,用户可以方便的编辑、修改发布模板。 提供与各类关系数据库系统的接口,方便与机关其他应用系统进行信息交换、迁移或同步访问。 提供独立于操作系统的用户权限管理、用户操作审计、分析与统计等功能,能有效地保证各类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的安全。 系统功能概述 信息采集与整合 信息采集: 对于大量以纸介质存在的资源,如文件、批示、文电、督查专报、会议资料、档案资料等,通过数字化加工与处理,批量生成电子化文档,通过人工辅助标引,形成规范化的电子资源,上载到建成的相关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 对于互联网信息资源,通过智能采集工具,分类收集与内容自动过滤,批量加载入库; 对于上报与下发的文件资料,直接标引入库。 内容整合:机关内存在的大量分散的电子文档资料,可以通过文献编辑与格式转换工具,统一进行格式自动转换与人工辅助标引,形成统一规范、统一格式的信息资源,加载入库。政务信息内容管理 系统对采集与整合的各类政务信息资源,采用国内领先的全文数据库进行非结构化、结构化信息内容的统一管理,具体包括: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建设与维护、用户管理、系统管理、统计与反馈等功能。 政务信息发布与检索服务 动态信息发布:通过发布平台,将建成的法律法规、内参、互联网信息、文件及批示、督查专报等电子政务信息库里海量信息实时动态地发布到“二网一站”网站指定的栏目上,供机关内各级领导及内网用户在授权范围内进行查询与浏览。

学校信息管理系统毕业设计

学校信息管理系统毕业设计

学校信息管理系统 [摘要]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采用传统的手工方法对学校信息进行管理已越来越不方便,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开发了这套学校信息管理系统,本系统包括有…、…、…、…等功能,采用……工具进行开发,该系统帮助学校大大地提高了处理各种信息的效率。 [关键字] Delphi 模块管理

目录 第一章引言 (2) 第二章所用开发语言简介 (2) 2.1 Delphi 介绍 (2) 2.2 Delphi具有的优点 (2) 2.3模块中使用的Delphi系统预定义控件及其属性简介 (2) 第三章需求分析阶段 (3) 3.1登录模块和主界面模块需求分析 (3) 3.2登录模块和主界面模块设计系统性能要求: (3) 3.3负责模块中系统的功能分析: (3) 3.4功能模块 (3) 3.4.1功能的实现 (3) 3.4.2模块框架图 (4) 3.5模块数据分析 (5) 第四章设计阶段 (5) 4.1概要设计 (5) 4.1.1数据库概论及SQL SERVER 2000简介 (5) 4.1.2模块数据库设计 (6) 4.2详细设计 (11) 4.2.1数据信息准备 (11) 4.2.2程序数据流图 (11) 第五章软件设计说明 (12) 5.1界面模块设计 (12) 5.2主界面模块设计 (14) 第六章结束语 (15) 第七章参考文献 (15) 第八章致谢 (16)

第一章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推进,一直以来许多高校对在校师生的基本资料维护、班级信息、选课情况、选修课程信息及学生选课成绩管理的半手工管理方式已不在适应社会,主要表现为工作效率低,容易由于人为的疏忽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最典型的就是学校手工记录些信息,经常由于不知道放哪或者丢失而无从下手。 以上所描述的手工过程的不足之处显而易见,整个管理环节都有可能由于人为因数而发生意想不到的后果。所以利用计算机来处理这些流程无疑会极大程度地提高效率和处理能力。我们将会看到学校管理人员不用象以前那样辛苦,工作人员出错的概率也会减少,工作效率就会提高。 为方便对在校师生的个人资料、选课情况、班级管理等进行高效的管理,特编写该程序以提高学校信息的管理效率。使用该程序之后,管理层可以及时查询在校师生的基本情况、班级管理,学生可以进行选课管理、成绩查询等一些功能,教师也可以进行适应的操作,如查看学生的基本信息、学生的选课成绩等。 第二章所用开发语言简介 2.1 Delphi 介绍 Delphi7.0是美国Borland公司出品的一种强大的可视化软件快速开发工具,是目前最好的Windows 应用程序开发工具! 它能支持面向对象、可视化的开发风格、具有强大的数据库管理功能,它所提供的强大的数据库编程工具,如ADO组件、IBX组件和数据模块设计窗口。 2.2 Delphi具有的优点 Delphi7.0提供一个快速的编译器,优化的编译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代码质量;提供统一集成开发环境(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即IDE);集成了许多可视化辅助工具,实现了直观、可视的程序设计风格,方便地编写和管理各种类,维护程序的源代码;大大简化了应用程序的开发,提高编程效率;其封装了Windows的API函数、DATA等函数,简化了编程时创建、维护窗口的许多复杂的工作。 2.3模块中使用的Delphi系统预定义控件及其属性简介

电子政务形考

(1/10)、政府对社会公众的服务模式,不包括()。(3分) ?A、电子采购与招标 ?B、教育培训服务 ?C、就业服务 ?D、公民信息服务 (2/10)、电子政务给政府管理职能转变提供的工具支持,首先是为之实现新职能所必需的()。(3分) ?A、虚拟高速通道 ?B、物质高速通道 ?C、信息高速通道 ?D、现实高速通道 (3/10)、()是指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限制,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以便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与服务。(3分) ?A、政府办公自动化 ?B、电子政务 ?C、电子商务 ?D、信息公开 (4/10)、电子政务给政府管理带来的另外一个组织方面的变化,就是行政组织将(),机构可实现真正的精简。(3分)

?A、由简到繁 ?B、由少到多 ?C、由多到少 ?D、由繁到简 (5/10)、在电子政务环境下,信息技术不仅赋予“一站式”办公以新的内涵,而且出现了更加快捷方便的()办公新模式。(3分) ?A、一本式 ?B、一网式 ?C、一台式 ?D、一表式 (6/10)、()要求我们真正树立起社会主义民主意识,尊重社会公众的民主权利,在政府管理中切实维护和保障这些权利。(3分) ?A、科学理念 ?B、民主理念 ?C、法治理念 ?D、公平理念 (7/10)、以过程控制为主的管理方式,在控制理论上属于(),它的特点是注重对创造工作结果的过程的控制。(3分) ?A、后馈控制 ?B、前端控制 ?C、后端控制

?D、前馈控制 (8/10)、()建设,是指要整合信息资源,建立人口、法人单位、空间地理、自然资源和宏观经济数据库,初步形成中国电子政务的信息资源基础框架。(3分) ?A、十二个大系统 ?B、三网 ?C、五库 ?D、十二金工程 (9/10)、“三网一库”中,“一库”是指政府系统共建共享的()。(3分) ?A、信息资源数据库 ?B、办公业务网数据库 ?C、办公业务资源网数据库 ?D、政府公众信息网数据库 (10/10)、()是指政府通过网络系统为公民提供各种服务。(3分) ?A、政府对公务员的服务模式 ?B、政府对社会公众的服务模式 ?C、政府对企业的服务模式 ?D、政府对政府的服务模式 (1/10)、电子政务等于电子政府。这一说法正确吗?(2分) ?A、正确 ?B、错误

电子政务形考作业

电子政务形考作业 一 1、经历了30年的发展,我国的电子政务已经实现了各级政府以及各个部门的全面覆盖。(×) 2、政府信息自然管理是指政府部门为实现信息的资源价值而进行的规划、组织、监督、控制和协调活动。(√) 3、一站式网上行政服务大厅对政府各部门之间职能整合升级。(√) 4、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 5、政府信息资源应该既包括行政管理职能活动有关的信息还应包括无关的。(×) 6、电子政务削减了管理幅度。(×) 7、电子政务的发展经历了孕育期、导入期、发展期、拓展应用期、成型期五个阶段。(×) 8、电子政务给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行为方式带来根本性变化。(√) 9、电子化公共服务推动提高政府决策和管理水平。(√) 10、社会信息化是电子政务的基础。(√) 11、电子民主领域的发展不属于电子政务的拓展应用。(×) 12、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发展。(√) 13、电话呼叫中心只是接听电话。(×) 14、整个社会分享信息化的主导力量是电子商务。(×) 15、电子政务条件下的政府管理具有信息化的基本特征。(√) 16、政府门户网站体现的是对政务服务资源的集成。(√) 17、电子政务条件下的政府管理具有自由化的基本特征。(×) 18、专家系统是一种模拟专家决策能力的计算机系统。(√) 19、政府信息资源的建设需要统一规划、共建共享。(√) 20、我国电子政务的基本构架中,基础设施是关键。(×) 21、下列(DNI模式)模式将电子政务视为公共管理网络化和智能化的过程 A. PITT模式 B. 香港模式 C. ASPA模式 D. DNI模式 22、政治决策的信息来源主要来自于政府专家。(×) 23、管理型办公自动化模式主要是综合信息及数据会的办公信息处理系统。(√) 24、政府电子服务在本质上属于公共服务,它具有公共服务的共性,即( ABCD ) A. 它是内容广泛的服务 B. 它是基本服务 C. 它是非营利性服务 D.它是大众化的服务 25、决策支持系统以数据仓库为依托。(√) 26、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推进了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毕业论文

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系别:信息工程系 专业:计算机应用 班级:计应0233班 姓名:周广宝 教师:于静 日期:2005年4月24 前言 学生档案管理系统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对于前者要求建立起数据库一致性和完整性、数据安全性好的库。而对于后者则要求应用程序功能完备,易使用等特点。 经过分析,使我们使用易于与数据库连接的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开发工具,利用其提供的各种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尤其是数据库窗口这一功能强大而简洁操纵数据库的智能化对象,首先在短时间内建立系统应用原形,然后,对初始原型系统进行需求分析,不断修正和改进,直到形成用户满意的可行系统。

学生档案管理系统是每个学校教育环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的内容对学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至关重要,所以该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但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人工方式管理文件档案,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他已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早期的校园网络、如今的web宽带网都为我们共享数据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便,由此,建立高性能的学生档案管理系统,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学生信息管理,具有手工管理无法比拟的优点,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档案管理的效率,也是科学化、正规化的体现。因此,开发这样的软件系统是很必要的。 摘要 学生档案管理系统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MIS),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对于前者要求建立起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强、数据安全性好的库。而对于后者则要求应用程序功能完备,易使用等特点。经过分析,我们使用 MICROSOFT公司的 VISUAL BASIC6.0开发工具,以MICROSOFT SQL SERVER数据库作为系统的后台操作,利用其提供的各种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 尤其是数据窗口这一能方便而简洁操纵数据库的智能化对象,首先在短时间内建立系统应用原型,然后,对初始原型系统进行需求迭代,不断修正和改进,直到形成用户满意的可行系统。 关键字:控件、窗体、域。 ABSTRACT The system of managing student file is a typical application of managing information system (know as MIS),which mainly includes building up data-base of back-end and developing the application interface of front-end. The former required consistency and integrality and security of data. The later should make the application powerful and easily used.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