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二章知识复习--地理

第二章知识复习--地理

第二章知识复习--地理
第二章知识复习--地理

第二节东南亚

一、记住本节的四个黑色标题:1.“十字路口”的位置、2.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3.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

4.热带旅游胜地

二、“十字路口”的位置:

1、海陆位置:(结合课本P24图7.19描述)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南面与大洋洲隔海相望。(或者: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地处亚洲与大洋州,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2、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P25正文):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州,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3、纬度位置:(看P24图7.20) 主要位于10°S──23.5°N 之间,北回归线穿过东南亚的北部,地处低纬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

4、半球位置:经度范围约在100°E---140°E之间-----东半球、

地跨南北半球,主要位于北半球(判断依据:赤道穿过东南亚的南部)

5、东南亚的范围: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

6、马六甲海峡位置:(P24图7.20中找到)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

7、马六甲海峡位置的重要性;(结合P25图7.21理解)马六甲海峡是欧洲、非洲与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8、东南亚11个国家,顺口溜记忆:越老缅柬新马泰、印尼文莱菲律宾、还有岛国东帝汶(在P26图7.24上熟记国家名称和分布)

记住:唯一内陆国—老挝、与中国相邻的国家-----越南、老挝、缅甸

东南亚临南海的国家---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

9、描图、填图、记图:(结合P24图7.20和P26图7.24完成下列问题)

(1)描出赤道和北回归线和南纬10°纬线。

(2)填出:中南半岛、马来群岛、印度洋、太平洋、南海。

(3)填注:①泰国、②越南、③老挝、④缅甸、⑤马来西亚、⑥菲律宾、⑦印度尼西亚的代表数字。

在图中相应位置填出中国、印度和大洋洲的名称。

(4)在图上相应位置用“△”标出马六甲海峡。填出: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

三、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1.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

1)甲图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

气候特征:全年高温多雨

分布在:马来群岛大部分和马

来半岛南部

2)乙图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征:全年高温,一年分

旱季和雨季。分布在: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

这两种气候各月平均气温都超过20℃,年降水量都很多,所以这两种气候的共同特征:

全年高温,降水丰沛(或者高温多雨,或者湿热)。

2、东南亚两种热带气候有全年高温、降水丰沛的特征,有利于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

3、东南亚的主要粮食作物:

(1)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因此东南亚居民的主食是米饭)

(2)生产水稻的有利条件:

①气候条件:东南亚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气候高温多雨,适合水稻生长。

②人文条件: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东南亚有悠久的种植水稻历史。

(3)世界重要稻米出口国:泰国、越南、缅甸。

4、东南亚的主要热带经济作物:(结合P26图7.24记忆)

(1)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棕榈油的作物名称是油棕,注意上面的字要会写)

(2

顺口溜记忆:稻米出口泰越缅,蕉麻椰子菲律宾,马棕泰橡印尼椰。

(3)东南亚种植这些热带经济作物的有利条件:气候条件----气候湿热,适合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人文条件-----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5、你在生活中的哪些行为有利于保护东南亚地区的红猩猩?少吃方便面。

四、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中南半岛

结合P28图7.28,掌握以下问题:

1、中南半岛山脉走向:南北走向(自北向南延伸)

2、中南半岛河流流向的共同特征:自北向南流

(中南半岛的河流多是国际河流)。在图中填出5

条河流名称。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3、中南半岛地势特征:北高南低(判断依据:河

流自北向南流;也可根据地图上的海拔数值判断)

4、中南半岛地形特征:山河相间,纵列分布。(8

个字要会写)

5.中南半岛城市分布:

(1)城市分布特点: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2)找出下列城市附近大河及城市所属的国家。在上图中填出城市名称。

(3)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的原因(有利条件):①地势平坦、②土壤肥沃,③水源充足,易于

灌溉,④交通(水运)便利,⑤人口稠密、⑥农业发达

(4)中南半岛的大城市易发水灾的原因:

①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势低平;②中南半岛为热带季风气候,雨季较长且降水量大,河流水量大,汛期长。

6、世界上大多数城市都沿河分布。(P29活动2)

1)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的有利条件:

A.河流沿岸地形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

B.河流为城市提供便利的水运交通,有利于对外联系。

C.河流为城市生产和生活提供充足的水源。

D.若城市位于河流上游,能利用廉价清洁的水能资源

2)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的弊端:

A.丰水季节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对人民生活造成威胁。

B.城市向河流随意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会导致河流污染,生态环境恶化。

C.城市过量取水会破坏流域内水的自然循环和更新

五、热带旅游胜地

1、丰富的旅游资源:

(1)自然风光:自然风光充满热带气息,多数国家海岸线漫长、海岛众多,形成了许多著名的海滨旅游与度假胜地。

(2)人文资源:各国历史悠久,多元民族文化并存,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文化景观多姿多彩,名胜古迹众多,风土人情多样。

2.著名旅游景点:(P30图7.31)

3.典型国家: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大力发展旅游业,旅游收入已成为国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

4.华人文化:东南亚是海外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其祖籍大多是中国广东、福建两省。东南亚居民以黄种人为主。东南亚人口稠密。东南亚是佛教和伊斯兰教的主要分布区。

5、东南亚成为中国人出境旅游目的地的优势条件:

1)东南亚与我国山水相连,北部与我国广西、云南两省区陆地相连,交通方便,路途耗时短。2)东南亚位于热带,我国主要在温带地区。东南亚的热带风光、名胜古迹、风土人情

等和我国广大地区有较大差异,旅游具有新异性。

3)东南亚华人、华侨占较大比重,语言沟通障碍小,有亲切感和文化认同感。

6、印度尼西亚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跃。

1、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10月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从北京启程,对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了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 洋

B 海峡

C (国家)

(2)D 半岛的地形特征是 ,该

半岛上有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该河流

在中国称 。

(3)印度尼西亚多火山地震,请你运用板块构造学说

理论分析原因。

(4)随行记者在东南亚的所见所闻不可信的是( )

A .该区域是世界上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B .在马来西亚看到了大面积的油棕种植园

C .该区域地理位置重要,处于两洲、两洋的“十字路口”。

D .小麦是该区域重要的粮食作物 ( 5 ) 随行中国企业到该地洽谈业务,最有可能出现在订货合同中的是( )

A 、棉花、小麦

B 、蔬菜、牛奶

C 、橡胶、椰子

D 、黄麻、棕油

2、关于中南半岛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 地形山河相间,纵列分布② 人口和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③ 位于赤道附近,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④ 在平原地区和河口三角洲主要种植冬小麦 A .① ② B .② ③ C .③ ④ D ①④

3、读“东南亚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A 是 岛,B 是 ,D 是 (海),

E 是 (国).

(2)图中C 是 海峡,该海峡是连接 洋

和 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3)东南亚包括 和 岛两大部分

(4)中南半岛各国大城市分布特点

原因是 。

( 5 )东南亚旅游业发展迅速,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其中F 国有著名的旅游

景点 。请分析东南亚地区成为中国人出境旅游首选地的原因。

(6)东南亚是世界著名的稻米生产国和出口地区,请从气候角度分析东南亚盛产稻米的原因。

F

第三节印度

前情回顾:地理分区—南亚、人口稠密、第二人口大国、发展中国家

语言:英语人种:白种人为主佛教的发源地

印度北部经常发生地震的原因: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

一、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1.邻国:(P33图7.34中找到并记住)

(1)北邻中国、尼泊尔、不丹;东北与孟加拉国、缅甸接壤。

(2)西北与巴基斯坦毗邻。

(3)东南与斯里兰卡、西南与马尔代夫隔海相望。

2.地位:(P32)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和军事实力也位居南亚首位。图7.33印度是南亚唯一掌握一箭十星卫星发射技术的国家。

3.海陆位置:(P33图7.34)位于亚洲南部,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是

一个临海国;

4.纬度位置:(P33图7.34)大致位于10°N ------30°N之间,绝大部分地区地处低纬度,北回归线穿过印度北部,绝大部分处于热带和亚热带。

5.半球位置:北半球(赤道以北)、东半球(约70°E ---90°E)

6. 三大地形区:(P33图

7.34)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

地形特征:平原、高原面积广大,大部分地区地形平坦。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高原。地势南北高中部低。(注意:德干高原的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

7.人口:人口众多,2011年达12.1亿,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位,目前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为控制人口数量,推行控制生育计划。(印度的人口政策:控制生育政策)

图7.36得出结论:印度的人口数量多,增长速度较快。

印度人口众多的优势:

1).劳动力丰富、价格低廉;2.)消费群体庞大、消费市场广阔;

P35表7.2说明人口多的劣势:人口众多,不仅人均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较少,影响粮食供给,而且还导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严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影响经济发展。

人口众多带来的问题有:就业困难、交通拥挤、资源短缺、居住条件差等。

8.描图、填图:在下图中完成以下内容:

1)描出:印度轮廓、北回归线、10°N、30°N、河流:恒河(印度的圣河,最大河流)

2)填城市:新德里(首都)、加尔各答、孟买(最大海港)、班加罗尔(软件外包产业发源地)3)填出: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德干高原

4)填出:印度洋、阿拉伯海、孟加拉湾

二、热带季风气候

1.气候类型:印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2.读甲图,该图的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

雨季:6-9月旱季:10月-次年5月

3.读乙图,分析印度风向与降水的关系:(描画表示风向的箭头,知道风向)

给印度带来丰富降水的是西南季风。

4.气候灾害:水旱灾害频繁。

5.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印度西南季风很不稳定,导致印度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很大(即降水量时间分配很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

解决水旱灾害危害的措施:修建水利工程。

三、印度的粮食生产

1.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和小麦,二者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2.生产现状:频繁的水旱灾害使粮食生产很不稳定。

3.粮食增产措施:“绿色革命”。

4.印度粮食生产的不利条件?水旱灾害频繁

5.分析印度粮食生产的有利条件?

①位于热带和亚热带,热量充足 ②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水分充足

③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④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大

⑤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等

6.粮食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印度水稻和小麦的分布主要受地形和气候因素的影响

四、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

1.服务外包产业出现的时间:20世纪80年代末,原因: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2.印度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优势:①人力资源丰富、②劳动力成本较低、③英语普及、④信息技术发展较早等。

3.服务外包产业的特点:①信息技术含量高、②利润大、③资源消耗少等。

4.世界地位:印度每年承接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近1/2的业务,承接的软件外包业务约占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2/3,被称为“世界办公室”。

5.服务外包产业对印度经济的贡献:①创造了就业机会,②赚取了大量外汇,③促进了印度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6.在印度的服务外包产业中,软件外包产业是发展最快的行业。

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的优势是质量好和成本低。

印度的软件外包业务主要来自美国,其次是欧洲发达国家。

班加罗尔是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的发源地。

7.P38活动题答案:

1)软件产业中心发展成为软件外包产业中心的原因:①设计人才众多;②软件技术发达。2)指出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印度新出现的软件外包产业中心。

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软件外包产业中心分布在新德里、孟买附近;

21世纪新出现的软件外包产业中心集中在西部沿海地区。

3)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空间分布的变化特点。

20世纪80年代,主要集中在软件产业中心,20世纪90年代向软件产业中心周围中小城镇扩

散,21世纪扩散至西部沿海中小城镇。

五、读图练习:1、读图回答

(1)印度

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

(2)A图表示印度的季,盛行风向是;该季风特点是;盛行时间是,该时间段降水特点是:。

(3)B图表示印度的季,盛行风向是;该季风特点是;盛行时间是,该时间段降水特点是:。

(4)能够带来大量降水的是图所示盛行风。

(5)从因地制宜的角度出发,印度的农作物应当在图所示季节播种,在所示的季节收获。

(6)目前威胁印度最大的气象灾害是,这是由于风的活动规律不正常所致。

2、读印度略图和孟买气温降水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印度东面濒临_______;

南部的地形区是________。

(2)图中A为邻国____________,

(3)印度以__________气候为主(填

气候类型),雨季为每年的________

月(填起止月份)。左图中①为

________季风(填风向),当该季风

来得早、退得晚、风力强盛时,印度常发生______灾。

答案:(1)孟加拉湾德干高原(2)中国(3)热带季风6~9 西南水

6.印度是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结合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

首都:①__________;河流:②__________;

软件外包产业中心:③__________。

(2)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和小麦。

(3)印度大部分地区每年6~9月盛行________季风,

降水较多。

(4)孟买是印度的棉纺织工业中心,其棉纺织工业发展

的有利条件有哪些?(从原料、交通等方面分析)

(5)印度人口众多且增长快,会给该国资源和环境带来

哪些问题?

答案:(1)新德里恒河班加罗尔(2)水稻(3)西南(4)接近棉花产地,海陆交通便利。(5)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等。

第四节俄罗斯(注意看图理解记忆)

一、横跨亚欧大陆北部

1.位置和范围:

(1)大洲位置:俄罗斯地跨亚、欧两洲,位于欧洲东部,亚洲北部。四分之三的领土位于亚洲部分,但历来被认为是欧洲国家。

俄罗斯被认为是欧洲国家的理由:①欧洲部分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3/4;②欧洲部分历史上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活动集中的地区;③首都莫斯科位于欧洲部分的中央。

(2)面积:面积超过1 70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一位。

(3)海陆位置:横跨亚欧大陆北部,西濒A波罗的海,东临B太平洋,北靠C北冰洋,是一个临海国。(结合上图记忆)

(4)主要邻国:①芬兰、白俄罗斯、乌克兰、②哈萨克斯坦、③中国、④蒙古、朝鲜等。(在上图中找到)

(5)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地区位于50°N-80°N之间,地跨中高纬度;北极圈穿过俄罗斯北部,位于北温带和北寒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6)半球位置:位于南北半球的北半球;

地跨东西半球,大部分位于东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

160°E经线穿过俄罗斯的东部,该经线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

2.自然环境:

(1)地形:

1)自西向东四大地形区:D东欧平原、E西西伯利亚平原、F中西伯利亚高原、G东西伯利亚山地。(字母序号在上图)

2)地形特点:①平原分布最广;②西部以平原为主,东部多高原、山地;③地势东部高,西

部低。

(俄罗斯东部高,西部低的判断依据是西部以平原为主,东部多高原、山地)

3)俄罗斯亚洲部分的地势特点:南高北低--判断依据:河流自南向北流。

东欧平原地势特点是北高南低—判断依据:河流自北向南流。

(2)河湖。

①河流:伏尔加河自北向南注入里海;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

②湖泊: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是贝加尔湖。

依据简图记忆地形区和河流、湖泊:

乌拉尔山脉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原因:①乌拉尔山脉是亚、欧两洲的分界线;

②乌拉尔山脉是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分界线。

(3)气候(结合课本40页图7.49理解记忆)

气候特点: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原因是纬度较高)。

气候类型:分布最广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北冰洋沿岸是寒带气候;太平洋沿岸是温带季风气候;大高加索山脉和东西伯利亚山地部分地区是高原山地气候。

气候东西差异:自西向东年平均气温降低,年较差变大,年降水量减少,气候的大陆性增强。//莫斯科和雅库茨克都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P40区分两地气候图)

3.人口和语言等情况:人口集中在欧洲部分,通用语言是俄语。白种人为主。信仰基督教。是发展中国家。地广人稀的国家。

二、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

1.自然资源特点:自然资源丰富,种类齐全,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资源基本自给的大国之一。(丰富的资源为俄罗斯发展工业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2.主要资源:石油、天然气、煤、铁、有色金属等的储量和产量,森林的蓄积量,水能的蕴藏量均居世界前列。

3.主要产地:(P41图7.50上找到指图记住)

铁矿:库尔斯克;煤矿:库兹巴斯;石油:秋明油田、第二巴库。

4.工业特点:重工业发达,消费品制造业发展相对滞后。

5.主要工业部门:能源、钢铁、机械、化学等,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工业部门是核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

6.主要工业区(对照下图记住):A圣彼得堡工业区、B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工业区、C乌拉尔工业区、D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工业区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食品和纺织工业最发达的是圣彼得堡工业区,

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是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工业区。

7.工业分布特点:工业分布靠近原料产地(或主要分布在内陆资源产地附近)。

另外,俄罗斯工业还有沿铁路线分布的特点。

8.美称:由于大量出口石油和天然气,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之一,被称为“世界加油站”。

9.国家经济新的发展方向:高新技术领域。

10.比较俄罗斯与日本的资源和工业分布特点:

①资源比较:俄罗斯:自然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许多资源的储量和产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

②工业分布比较:俄罗斯工业主要分布在内陆资源产地附近(或工业分布靠近原料产地);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11.俄罗斯自然资源对工业的影响:

①自然资源丰富为发展工业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②自然资源丰富有利于重工业发展,重工业发达;

③俄罗斯工业多分布在内陆资源产地附近。

12.中国对俄罗斯出口日用消费品的原因:

①俄罗斯消费品制造业比较落后,中国消费品制造业较发达;

②中国日用消费品物美价廉,在俄罗斯有广大的市场。

三、发达的交通

1.交通特点:(结合课本P43图7.51理解记忆)

(1)交通部门齐全:铁路、公路、航空、内河与海洋航运和管道运输均很发达。

(2)交通运输线路和枢纽在欧洲部分和亚洲部分的分布不平衡:

(3)欧洲部分铁路非常密集,形成以莫斯科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亚洲部分铁路比较稀疏。西伯利亚大铁路横跨亚欧大陆,被称为“亚欧大陆桥”。

2.运输方式:(1)客运:主要以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主。

(2)货运:主要以铁路和管道运输为主。

(3)管道主要运输石油和天然气。

3.主要城市:(P43图7.51上找到并记住)

(1)莫斯科:首都,交通发达,铁路、公路、内河和航空运输枢纽。

(2)圣彼得堡:第二大城市,波罗的海沿岸重要港口。

4.主要海港:(P43图7.51上找到并记住)

圣彼得堡:波罗的海沿岸重要港口;摩尔曼斯克:北冰洋沿岸的不冻港;

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太平洋沿岸的重要海港。

5.内河航道:五海通航---伏尔加河,内流河,欧洲第一长河,但不是俄罗斯最长河流。(P43阅读材料读熟练)。

6.西伯利亚大铁路沿南部山区修建的原因:

①从气候看,亚洲部分北部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土壤结冰期长;南部纬度较低,气温较高。从地形看,亚洲部分南部多山,增加了修建铁路的难度和建设成本。

②南部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区多,在南部修建铁路,有利于资源的开发和工业的发展。

③南部人口和城市较多,修建铁路可以沟通不同地域间的经济和文化联系。

④南部陆上邻国多,修建铁路便于与邻国交往与合作,促进发展。

7.俄罗斯亚洲部分河流众多,河运不发达的原因:

①.俄罗斯纬度较高,气候寒冷,河流封冻时间较长。

②.河流多是南北流向,而俄罗斯的客货往来多是东西方向的。

8.读俄罗斯图,回答问题:

(1)填出字母代表的地形区名称。A ,B__,C___,D___。

其中,A和B地形区的分界线是。

(2)图甲中①②③三条河流的流向是,都注入洋,

由此可以推断出该区域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 ,②河流名称是。

(3)俄罗斯的平原面积广,但是农业产量不稳定,其主要原因是____

(4)目前我国每年需从俄罗斯进口1 500多万吨石油。最适宜采用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运输。参考答案:(1)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乌拉尔山脉(2)自南向北流北冰洋南高北低叶尼塞河

(3)纬度高,气候寒冷,热量不足农作物易遭冻害(4)管道

9.近年来,中国加强与俄罗斯之间的经贸互补合作。2014年5月,中俄签署天然气合作项目。读图回答问题。

(1)俄罗斯地跨欧洲和________洲,面积居世界第________位,穿过俄罗斯北部的特殊纬线是________。

(2)俄罗斯被称为“世界加油站”。位于乌拉尔山脉以东的著名油田是________油田。俄罗斯石油、天然气主要以________运输方式输送至我国。

(3)俄罗斯资源丰富,________(轻/重)工业发达。在俄罗斯市场备受青睐的中国商品主要有_______等。

(4)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在西伯利亚地区修建输气工程需要克服的困难有__________。答案:(1)亚一北极圈(2)秋明管道

(3)重服装、玩具、鞋类等消费品

(4)气候寒冷;冻土层厚;山区修建难度大,成本高等

10.读俄罗斯图,回答下列问题。

(1)俄罗斯的首都是________,

对该城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全国最大的城市

B.有著名的红场、克里姆林宫

C.是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

D.位于亚洲地区

(2)图中A是俄罗斯最大的油田

_________,B是__________铁矿。

(3)C是_____ ,该港口城市

虽然在极圈以内,却终年不冻。

(4)D表示的是______工业区,它是俄罗斯唯一位于___洲的工业区。

(5)俄罗斯的工业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西伯利亚大铁路沿南部山区修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1)莫斯科 D (2)秋明油田库尔斯克

(3)摩尔曼斯克(4)新西伯利亚亚

(5)重工业发达,消费品制造业发展相对滞后

(6)南部纬度低,气温相对稍高(或北部气温低,冻土地带多)。

11.读“俄罗斯图”,完成下列各题。

(1)俄罗斯地跨亚、欧两洲,图中山脉A

是________,大洋B是________。

(2)俄罗斯是地跨东西半球的国家。根据图中信息说明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3)图中C、D两地区相比,地势较高的是______地;E地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气候,甲、乙两图符合E地气候特征的是______________。答案(3)C 温带大陆性甲

(4)根据图中信息,俄罗斯纬度位置的特点是北极圈穿过俄罗斯北部,位于北温带和北寒带。答案:(1)乌拉尔山脉北冰洋

(2)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20°和东经160°组成的经线圈,而东经160°穿过俄罗斯,该线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所以俄罗斯地跨东西两半球。

自然地理学知识点总结

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自然环境:原生自然环境、次生自然环境 “三分法”: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三层次”:统一地理学、综合地理学、部门地理学 “三重性”:基本原理和方法、应用地理学研究、区域地理学研究 “表层”的别称:“地理圈”、“地理壳”、“景观壳”、“地球表层” 部门自然地理学:气候学、地貌学、土壤地理学、水文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等 宇宙天体:恒星、行星、卫星、陨石、小行星、彗星、星云、等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类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被规定为矮行星) 地球的三个切片:赤道面(与地轴垂直所截出最大截面所在面)、黄道面(地球轨道所在面)、白道面(月球轨道所在面) 科里奥利力方向:南左北右 地球圈层内三圈:地核、(古登堡面)、地幔、(莫霍面)、地壳 地球圈层外三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 地理学六圈层:岩石圈、土壤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智慧圈 陆地水: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地下水、矿物水 海陆两半球:海半球(新西兰东南)、陆半球(法国南特附近) 大洲分界:(亚欧)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脉、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亚非)苏伊士运河;(欧非)直布罗陀海峡;(亚美)白令海峡;(美洲)苏伊士运河; 岛屿:大陆岛、海洋岛(火山岛、珊瑚岛) 造岩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钾、镁、钛、氢、磷、碳、锰…… 造岩物质:硅酸盐类、含氧盐类、氧化物、氢氧化物、硫化物、硫酸盐、卤化物、单质 造岩矿物:石英、云母、长石、普通辉石、普通角闪石、橄榄石 岩石种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岩浆岩(按矿物分):酸性岩、中性岩、基性岩、超基性岩 岩浆岩(按形成分):喷出岩、侵入岩 岩浆岩构造:块状构造、斑杂构造、流纹构造、气孔构造、杏仁状构造 沉积岩:碎屑岩类(砾岩&角砾岩、砂岩、粉砂岩)、黏土岩类(钙质页岩、铁质页岩、炭质页岩)、生物化学岩类(硅质岩、石灰岩、白云岩) 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接触热变质作用、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超变质作用) 构造运动特性:普遍性、永恒性、方向性、非匀速性、幅度与规模差异性 构造运动基本方式:水平运动、垂直作用 沉积建造:地槽型建造、地台型建造、过渡型建造 地层接触关系:整合、假整合、不整合、侵入接触、侵入体的沉积接触 地质构造:水平构造、倾斜构造、褶皱构造、断裂构造 水平构造:桌状地台、平顶山、方山 倾斜构造:单面山、猪背岭 褶皱构造:向斜山、背斜谷、背斜山、向斜谷 断裂构造:一线天、试剑石、断层崖、断层三角面、断层悬谷、错断山脊

地理信息系统知识点大全

绪论 简述GIS的理解(需具体说明) 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科学、地理信息服务、地理信息解决方案 GIS的概念 GIS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用户、空间数据和不同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用来支持空间数据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GIS是以一种全新的思想和手段来解决复杂的规划、管理和地理相关问题,例如城市规划、商业选址、环境评估、资源管理、灾害监测、全球变化。 地理信息的定义 理解1:地理信息是有关地理实体的性质、特征和运动状态的表征和一切有用的知识; 理解2:表征地理系统诸要素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理解3:一切与空间位置有关的信息都叫做地理信息。它起源于地图,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具有存储、分析与显示地理信息的功能。 地理信息的特点 空间分布性:地理信息的定位特征多维性:单点多重属性信息动态性(时间性):随时间动态变化数据量大:具有空间特征、属性特征、时间特征 地理信息含义 “有地理参照的信息”(Geographically Referenced Information)或者,“与地理位置有关的信息”GIS的定义、特点 地理信息系统就是具有采集、存储、查询、分析、显示和输出地理数据功能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以地理坐标为骨干的信息系统。 GIS的组成 ①系统硬件 GIS主机:大型、中型、小型机,工作站/服务器、微型计算机 GIS外部设备:输入设备:数字化仪、扫描仪、解析和数字摄影测量设备、全站仪等;输出设备:绘图仪、打印机、图形显示终端等;数据存贮与传送设备:磁带机、光盘机、活动硬盘、U盘、MP3等 GIS网络设备:布线系统、网桥、路由器、交换机等 硬件的三种应用模式 单机模式: 由基本外设、处理设备和输出设备构成 适用于小型GIS建设 数据传输与资源共享不方便 局域网模式: 部门或单位内部GIS建设 专线连接 资源共享较方便 广域网模式: 用户分布地域广泛,不适合专线连接 公共通讯连接 资源共享方便 局部范围为局域网,通过若干通道与广域网连接 ②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主要是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以及各种标准外设的驱动软件,目前流行的有DOS、Windows98/Nnt/2000/XP、UNIX 等。系统软件关系到GIS软件和开发语言使用的有效性,是GIS软硬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础软件 数据库软件 流行数据库软件主要有Oracle、Sybase、Informix、DB2、SQL Server、Ingress等。 Oracle、Informix、Ingress等关系数据库管理软件都相继增加了空间数据类型。而ESRI公司的SDE(Spatial Database Engine)也是基于关系数据库的空间数据管理平台。 图形平台 某些GIS软件中图形处理平台。如AutoDesk公司开发的基于AutoCAD的AutoMap GIS软件、Intergraph公司的基于MicroStation的MGE GIS软件 ③空间数据是GIS的血液 GIS的操作对象为空间数据 空间数据特征:空间参考、属性、时间数据; 空间数据组织:矢量结构、栅格结构。 ④管理人员 GIS的开发是以人为本的系统工程。 业务素质与专业知识是GIS工程及应用成功的关键。 不但对GIS的技术和功能有足够的了解,而且要具备组织管理管理的能力。 技术培训、硬件维护与更新、系统升级、数据更新、文档管理、数据共享建设等。 GIS 功能:采集、处理、分析、查询、管理、显示、输出空间查询:位置查询、属性查询、拓扑查询 空间查询是最基本的分析功能,包括从空间位置检索空间物体和从属性条件检索空间物体 空间分析:地形分析、网络分析、缓冲区分析、几何量测、地图分析、叠置分析、统计分析、决策分析 缓冲区分析:解决近邻度问题 缓冲区分析就是对一组或一类地物按缓冲的距离条件,建立缓冲区多边形图,然后将这个图层与需要进行缓冲区分析的图层进行叠加分析,得到所需要的结果。 网络分析:解决路径分析和资源优化配置的问题 GIS中的网络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线状要素组成的,是对城市网络的抽象。 叠加分析:解决设施的选址问题 把同一地区的两幅或两幅以上的图层重叠在一起进行图形运算和属性运算,产生新的空间图形和属性的过程。 GIS的产生和发展(选择或判断) 1963年加拿大测量学家Tom linson创造了GIS系统 ①60年代起步阶段②70年代巩固阶段③80年代突破阶段④90年代产业化阶段⑤21世纪网络化阶段 简述GIS的建模过程:了解目的(实际问题);准备所需数据,建立所需空间数据库;建模;查询和分析;生成报表。 举例说明GIS可应用的行业 所谓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就是人们应用GIS对地球表层人文经济和自然资源及环境等多种信息进行管理和分析,以掌握城乡和区域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空间联系和空间过程的演变规律,使它成为国家宏观决策和区域多目标开发的依据,从而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气象部门、环境评估、宏观决策、规划决策、A VHRR、城市土地利用信息系统、电信资源管理、铁路地理信息系统、公安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医疗机构信息查询 GIS的地学基础 GIS中为什么要考虑地图投影 地理坐标为球面坐标,不方便进行距离、方位、面积等参数的量算与分析。 地球椭球体为不可展曲面 地图为平面,符合视觉心理,并易于进行距离、方位、面积等量算和各种空间分析 地球椭球体是不可展曲面,而地图是一个平面,当球面展开为平面时必然产生破裂或褶皱。“地图投影”就是要解决球面不可展的矛盾。 地图投影 由于球面上一点的位置是用地理坐标(经度、纬度)表示,而平面上是用直角坐标(纵坐标、横坐标)或者极坐标(极径、极角)表示,所以要想将地球表面上的点转移到平面上,必须采用一定的数学方法来确定地理坐标与平面直角坐标或极坐标之间的关系。这种在球面和平面之间建立点与点之间函数关系的数学方法,称为地图投影。地图投影是保证地图精确度的重要的数学基础之一。 地图投影变形:面积变形、角度变形、长度变形 地图投影分类 投影面及球面的位置:圆锥投影、圆柱投影、方位投影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主要知识点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主要知识点 第一章 什么是地理信息?地理信息有什么特性? 地理信息是有关地理实体的性质、特征和运动状态的表征和一切有用的知识,它是对表达地理特征与地理现象之间关系的地理数据的解释。或者定义为:表征地理系统诸要素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一切与空间位置有关的信息都叫做地理信息。 (1)空间分布性:属于空间信息,其位置的识别是与数据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地理信息区别于其它类型信息的最显著的标志。 (2)数据量大。 (3)信息载体的多样性。 什么是GIS?它具有什么特点? 地理信息系统(GIS ,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地理空间信息的能力;以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为目的,以地理模型方法为手段,具有空间分析、多要素综合分析和动态预测的能力;并能产生高层次的地理信息。 具有公共的地理定位基础,所有的地理要素,要按经纬度或者特有的坐标系统进行严格的空间定位,才能使具有时序性、多维性、区域性特征的空间要素进行复合和分解,将隐含其中的信息变为显示表达,形成空间和时间上连续分布的综合信息基础,支持空间问题的处理与决策。 地理信息系统从外部来看,它表现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而其内涵却是由计算机程序和地理数据组织而成的地理空间信息模型,是一个逻辑缩小的、高度信息化的地理系统。 GIS与其它信息系统有什么区别? GIS有别于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GIS具有以某种选定的方式对空间数据进行解释和判断的能力,而不是简单的数据管理,这种能力使用户能得到关于数据的知识,因此,GIS 是能对空间数据进行分析的DBMS,GIS必须包含DBMS。 GIS有别于地图数据库,地图数据库仅仅是将数字地图有组织地存放起来,不注重分析和查询,不可能去综合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深层次的空间分析,提供辅助决策的信息,它只是GIS的一个数据源。 GIS有别于CAD系统,二者虽然都有参考系统,都能描述图形,但CAD系统只处理规则的几何图形,属性库功能弱,更缺乏分析和判断能力。 GIS有别于MIS(管理信息系统),GIS要对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库共同管理、分析和应用,GIS的软硬件设备复杂、系统功能强;MIS则只有属性数据库的管理,即使存贮了图形,也是以文件形式管理,图形要素不能分解、查询、没有拓扑关系。管理地图和地理信息的

地理学考复习知识点

地月系 太阳系 天体系统 银河系 河外星系 其他恒星系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一、宇宙的组成物质天体 类型多样,包括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其中,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天体。 二、天体系统的层次 概念:距离相近的天体因相互吸引而相互饶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级别:总星系 三、普通性 1.地球在太阳系中位置 地球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其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及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 2.表现 (1)从运动特征看,地球与其他行星绕日公转 ①方向一致 ②轨道近似圆形 ③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2)从结构特征看,地球与水星、金星和火星有许多相似之处。 四、特殊性 1.表现: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 2.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 (1)宇宙环境①安全的宇宙环境②稳定的太阳光照 (2)自身条件 ①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地表水多以液态存在。 ②体积和质量适中,引力能使大量气体聚集形成地球大气层,经漫长演化形成以氮和氧为主 ③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适中,使地表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幅度都不太大,有利于生物的生长发育。 五、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氢和氦) 2.对地球的影响 A.太阳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维持地表温度,为生物繁衍生长、大气 其他行星系

国际日期变更线:180度线 和水体运动等提供能量。 B.太阳能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一种新能源 六、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大气分层与太阳活动 太阳活动的类型较多,其中最主要是黑子和耀斑,周期约为11年,具体如图1-1所示: 2.太阳活动的影响 (1)原因:太阳活动强烈时,产生的短波辐射和粒子流对地球电离层、地球磁场和地球大气状况均有影响。 (2)表现 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耀斑) 产生磁暴, 极光(太阳风) 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与不同纬度地 区年降水量变化周期相关(太阳活动高峰年,气候反常.太阳活动低峰年气候平稳)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方向: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从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2周期:23时56分4秒,即一个恒星日 3. 速度 (1)角速度:每小时15度,除南北极点外,其他地点都相同 (2)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极点为0 一、昼夜交替 1. 原因 ①地球自身不发光,不透明,太阳只照亮地球的一半产生昼夜现象(晨昏线分地球为昼半球和夜半球)②地球自转 2. 周期:约24小时 二、时差 1.成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时刻较早 定义: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 2.地方时 换算:经度没差1度,地方时相差4分钟,15度—1小时 换算原则:东加西减 3. 区时 (1)时区的划分:以经度每15度范围作为1个时区,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 (2)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3)换算 每相差1个时区,区时就相差1小时,东早西晚 向东过日界线减一天 向西过日界线加一天 (4)北京时间=东8区时=120°的地方时≠北京地方时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1.1人口的数量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记忆] 2、几个重要的人口日:“世界70亿人口日”(2010/10/31);中国13亿人口(2005/1/6)。[记忆] 4、20世纪以来特别过去100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理解记忆) 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5、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理解记忆) 6、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理解记忆) 措施:发达国家鼓励生育,引进外来移民 发展中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7、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记忆) 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特 点 9、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记忆]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 10、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为现代型,世 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记忆] 口诀:欧(北)美摩登全“现代”,亚非拉发展忙“过渡”,发展中国家占多数,世界只好先“过渡” 1.2人口的空间变化 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记忆] 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 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 2、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3、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比较: [记忆] 世界人口迁移口诀:二战前,旧到新,一去不返乡二战后,发展到发达,打工挣钱回故乡 4、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记忆] 5、人口迁移的意义[理解] 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6、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理解记忆] 对人口迁出地:好的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不好的影响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地理信息系统知识点大全

简述GIS 的理解(需具体说明) 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科学、地理信息服务、地理信息 解决方案 GIS 的概念 GIS 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用户、空间数据和不同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用来支持空间数据 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GIS 是以一种全新的思想和手段来解决复杂的规划、 管理和地理相关问题,例如城市规划、商业 选址、环境评估、资源管理、灾害监测、全球变化。 地理信息的定义 理解1:地理信息是有关地理实体的性质、特征和运动状态的表征和一切有用的知识; 理解2:表征地理系统诸要素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字、文字、图 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理解3: 一切与空间位置有关的信息都叫做地理信息。它起源于地图,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 具有存储、分析与显示地理信息的功能。 地理信息的特点 空间分布性:地理信息的定位特征 多维性:单点多重属性信息 动态性(时间性):随时间动 态变化 数据量大:具有空间特征、属性特征、时间特征 地理信息含义 “有地理参照的信息" (Geographically Referenced Information ) 或者,“与地理位置有关的信息" GIS 的定义、特点 地理信息系统就是具有采集、存储、查询、分析、显示 和输 出地理数据功能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 种以地理坐标为骨干的信息系统。 GIS 的组成 ① 系统硬件 GIS 主机:大型、中型、小型机,工作站 /服务器、微型计 算机 GIS 外部设备:输入设备:数字化仪、扫描仪、解析和数 字摄影测量设备、全站仪等;输出设备:绘图仪、打印机、图 形显示终端等;数据存贮与传送设备:磁带机、光盘机、活动 硬盘、U 盘、MP3等 GIS 网络设备:布线系统、网桥、路由器、交换机等 硬件的三种应用模式 单机模式: 由基本外设、处理 设备和输出设备构成 适用于小型GIS 建设 数据传输与资源共享不方便 局域网模式: 部门或单位内部 GIS 建设 专线连接 资源共享较方便 广域网模式: 用户分布地域广泛,不适合专线连接 公共通讯连接 资源共享方便 局部范围为局域网,通过若干通道与广域网连接 ② 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主要是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以及各种标准外设的 驱动软件,目前流行的有 DOS 、Windows98/Nnt/2000/XP 、UNIX 等。系统软件关系到 GIS 软件和开发语言使用的有效性,是 GIS 中为什么要考虑地图投影 地理坐标为球面坐标,不方便进行距离、方位、面积等参 数的量算与分析。 地球椭球体为不可展曲面 地图为平面,符合视觉心理,并易于进行距离、方位、 面 积等量算和各种空间分析 地球椭球体是不可展曲面,而地图是一个平面,当球面 展 开为平面时必然产生破裂或褶皱。 地图投影”就是要解决球面 不可展的矛盾。 地图投影 由于球面上一点的位置是用地理坐标 (经度、纬度)表示, 而平面上是用直角坐标(纵坐标、横坐标)或者极坐标(极径、极 角)表示,所以要想将地球表面上的点转移到平面上, 必须采用 一定的数学方法来确定地理坐标与平面直角坐标或极坐标之 投影变形性质:等角投影、等积投影、任意投影 常见变形性质的确定 ① 同纬度带内梯形面积不等的投影肯定不是等积投影 ② 经纬网不是处处正交的投影肯定不是等角投影 ③ 投影为直线的经线(中央经线)上纬距不等的投影肯定不是等距投影 地理空间实体 的三要素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点:由单个栅格表达。 线:由沿线走向有相同属性取值的一串相邻栅格表达。 面:聚集在一起的具有相同属性取值的一片栅格表达。 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属性特征:描述空间对象的特性,即是什么,如对象的类别、等级、名称、数量等。 空 间特征:描述空间对象的地理位置以及相互关系,又称几何特征和拓扑特征,前 者用经纬度、坐标表示,后者如交通学院与电力学院相邻等。 时间特征:描述空间对象随时间的变化 地理坐标:采用经纬度(0,入)来确定地球表面上任意一点的 平面直角坐标系:首先定义一个原点(0,0)及x ,y 轴方向, 然后通过(x,y )值确定某个地理实体的位置。 常用地图投影 中国图 全国图:正轴圆锥投影 海图:墨卡托投影 地 形图:高斯一克吕格投影(分带) 大洲图:亚洲图:斜轴方位投影 欧洲图:彭纳投影 半球图:南北半球(或两极)图:正轴方位投影 东西半 绪论 GIS 软硬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础软件 数据库软件 流行数据库软件主要有 Oracle 、Sybase Informix 、DB2、SQL Server 、Ingress 等。 Oracle 、Informix 、Ingress 等关系数据库管理软件都相继增加 了空间 数据类型。而 ESRI 公司的 SDE ( Spatial Database Engine ) 也是基于关系数据库的空间数据管理平台。 图形平台 某些GIS 软件中图形处理平台。如 AutoDesk 公司开发的基 于 AutoCAD 的 AutoMap GIS 软件、In tergraph 公司的基于 MicroStation 的 MGE GIS 软件 ③ 空间数据是GIS 的血液 GIS 的操作对象为空间数据 空间数据特征:空间参考、属性、时间数据; 空间数据组织:矢量结构、栅格结构。 ④ 管理人员 GIS 的开发是以人为本的系统工程。 业务素质与专业知识是 GIS 工程及应用成功的关键。 不但对GIS 的技术和功能有足够的了解, 而且要具备组织 管理管理的能力。 技术培训、硬件维护与更新、系统升级、数据更新、文档 管理、数据共享建设等。 GIS 功能:采集、处理、分析、查询、管理、显示、输出 空间查询:位 置查询、属性查询、拓扑查询 空间查询是最基本的分析功能,包括从空间位置检索空间物体和从属性条件检索 空间物体 空间分析:地形分析、网络分析、缓冲区分析、几何量测、地图分析、叠置分析、 统计分析、决策分析 缓冲区分析:解决近邻度问题 缓冲区分析就是对一组或一类地物按缓冲的距离条件, 建立缓冲区多边形图,然 后将这个图层与需要进行缓冲区分析的图层进行叠加分析,得到所需要的结果。 网络分析:解决路径分析和资源优化配置的问题 GIS 中的网络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线状要素组成的,是对城市网络的抽象。 叠加分析:解决设施的选址问题 把同一地区的两幅或两幅以上的图层重叠在一起进行图形运算和属性运算, 产生 新的空间图形和属性的过程。 GIS 的产生和发展(选择或判断) 1963年加拿大测量学家 Tom linson 创造了 GIS 系统 ①60年代起步阶段②70年代巩固阶段③80年代突破阶段④90年 代产业化阶 段⑤21世纪网络化阶段 简述GIS 的建模过程:了解目的(实际问题);准备所需数据,建立所需空间数据库;建模;查询和 分析;生成报表。 举例说明GIS 可应用的行业 所谓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就是人们应用 GIS 对地球表层人文经济和自然资源及环境等多种信息 进行管理和分析,以掌握城乡和区域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 空间结构、空间联系和 空间过程的演变规律,使它成为国家宏观决策和区域多目标开发的依据, 从而为区域经济发展 服务。 气象部门、环境评估、宏观决策、规划决策、 AVHRR 、城市土地利用信息系统、电信资源管理、 GIS 的地学基础 间的关系。这种在球面和平面之间建立点与点之间函数关系的 数学方法,称为地图投影。地图投影是保证地图精确度的重要 的数学基础之一。 地图投影变形:面积变形、角度变形、长度变形 地图投影分类 投影面及球面的位置:圆锥投影、圆柱投影、方位投影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小高考)知识点复习:知识点十七农业生产活动

第十七讲农业生产活动测试内容测试要求 农业区位与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 素 农业地域类型结合实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 点及其形成条件 农业生产活动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 境的影响 考点一农业区位因素 一、农业生产的特点 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季节性、周期性的特点。 二、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1. 自然因素:土壤、地形、气候、水源等。 2.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地价、资金、管理等。 3. 技术因素:保鲜、冷藏、良种、机械、化肥。 三、区位因素的变化 1. 不同的历史阶段,影响农业区位的主导因素是不同的:古代时,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重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农业技术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突出。 2. 市场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通条件的改善和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 四、区位选择的实质:合理利用农业土地。 考点二农业地域类型 一、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 1. 分布:国土的东南部和西南部。 2. 含义:耕作业和畜牧业相结合。 3. 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开阔,灌溉条件好,气候暖湿,土地肥沃。 社会经济条件: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高。 4. 特点: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合理有效的农事安排,良好的经济效益。 5. 混合农业的一般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等。 二、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 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

(1) 分布: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如图中A南亚、B东南亚、C东亚等的热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2) 作物:以水稻种植为主。 (3) 特点: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单产高、生产规模小、水利工程量大。 (4) 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全年或夏季高温多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条件:人口多,劳动力丰富;市场需求量大;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2. 商品谷物农业 美国本土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图 (1) 概况:主要作物:以A小麦、B玉米为主。 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等 社会经济条件交通运输便利;市场广阔;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学技术先进 (3) 主要特点:①生产规模大;②商品率高;③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三、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 大牧场放牧业 (1) 区位: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草场广阔,适宜放牧牲畜。 (2) 特点: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 (3) 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 ①气候:图中牧牛带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和,草类茂盛,是优良的天然草场。 ②土地:土地租金很低,为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 ③交通:距海港近,促进了牧场的商品性经营。

自然地理学简答题总结

1.自然地理学任务:①研究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②研究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动态过程,从整体上阐明它的变化规律;③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律,进行自然地理分区和土地类型划分,阐明各级自然区和各种土地类型的特征和开发利用方向;④参与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评价;⑤研究人为环境(受人类干扰、控制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特点、发展动向和存在问题,寻求合理利用和改造的途径及整治方法 2.简述地球的圈层分化并着重介绍地球的外部构造: 地球是一个接近均质的物体,主要有碳、氧、镁、硅、铁、镍等元素组成的各种物质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地球圈层的分化过程同整个地球的温度变化过程密切相关。放射性元素的辐射能量在地球内部的积累,加上重力的作用,物质便发生了分异,逐渐形成性质不同的圈层。最后,地球内部就分化为地核、地幔和地壳三个圈层。在分化过程中地球内部产生的气体经过“脱气”形成了地球最外圈的大气圈,部分水汽凝结成液态水降落地面,汇聚在洼地中,形成原始水圈,后来原始生物出现,它们逐渐扩展到陆地和低层大气中形成生物圈。 地球的外部构造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为氮、氧,其次为氩、CO2和水蒸气等,其富含氮氧,它们都是生命活动的结果,而对于生命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地球生物圈渗透在水圈大气圈下层和地壳表层的范围之中,生物圈质量很小,但是生物圈对改变地球 的地理环境却起着重要的作 用,水圈主要有海水构成,陆 地上的湖、河、沼泽水和地下 水也是水圈的组成部分。水是 地球表面分布最广泛的物质, 也是地表最重要的物质和参 与地理环境物质能量转化的 重要因素。 3.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①太 阳辐射集中地表②固液气物 质同时存在于地表③有其特 有的、由其自身发展变成的物 质④相互渗透的圈层进行着 复杂的物质循环⑤存在复杂 的内部分异⑥在人类活动的 基本场所 4.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各 有什么特征? 岩浆岩是由演讲凝结形成的 岩石,矿物排列无定向而形成 块状结构;成分、结构、颜色、 粒度不均匀形成斑杂结构;保 留熔岩的流动形迹:气体逸出 后残留的气孔构造;喷出岩气 孔被填充形成杏仁状构造。一 般来说,岩浆岩易于出现在板 块交界地界的火山区。沉 积岩在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其 具有层理,富含次生矿物有机 质和生物化石,层面呈波状起 伏、残留波痕、雨痕、干裂、 槽模、沟模等卵模或层内出现 有锯齿状缝合线或结核。 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和矿物 质的混合作用下由一种石头 自然变质成的另一种石头。这 类岩石大多数具有结晶结构, 定向构造和由变质作用形成 的特征变质矿物。 5.地壳构造运动有哪些特 点?它和岩相、建造和地层接 触关系上有什么表现? 特点:普遍性、永恒性、方向 性、非匀速性、幅度与规模差 异性岩相:若地壳上升, 岩相可以从海相向陆相变化, 沉积物粒级增大,厚度变小, 形成海退层序,甚至没有沉积 或受风化剥蚀。反之,形成海 侵层序。建造:主要分三种 基本建造类型,地槽型建造、 地台、过度。地层接触:常 见的有整合、假整合、不整合 三类,侵入接触、侵入体的沉 积接触也是其特有的表现。 6.何谓三圈环流与行星风系, 说明海陆分布咋改变低空和 高空气压场纬向带状结构? 假设地球不自转,且表面均 匀,由于赤道和两极受热不 均,赤道上空的空气流向极 地,而低层气流自极地流向赤 道,补偿赤道上空流出空气。 在赤道与极地之间就会形成 一个南北向的闭合环流。但地 球在不停地自转,空气一旦开 始运动地转偏向力便随之发 生作用,在地转偏向力作用 下,南北半球分别形成环流 圈,即三圈环流。行星风系: 不考虑海陆和地形的影响,地 面盛行风的全球性形式。由于 海陆分布等影响即海陆热力 性质的差异。7月份,大陆增 温快,形成低气压,同纬度的 海洋增温慢,水温低于陆温, 形成高气压。1月份,大陆降 温快,形成高气压,同纬度的 海洋增降温慢,水温高于陆 温,形成低气压。由于北半球 的陆地面积比南半球的陆地 面积大,而且海陆相间分布, 对气压的影响尤为显著,使纬 向的气压带被分裂为一个个 的高、低气压中心。其中7月 份。副热带高压带被亚洲低压 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 阿留申低压和冰岛低压。南半 球的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纬 向的气压带比北半球明显,特 别是30°S以南的地区,气压 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7.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代 气候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人 类活动是怎样影响气候的? 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的原因:天文学方面 和地文学方面。天文学方面有 ①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②太 阳活动的准周期的变化③地 球轨道要素的变化。地文学方 面有①地极移动与大陆漂移 ②造山运动③火山活动。人 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规模与 人口有关。人口的急剧增长使 得人类利用自然资源、改变自 然环境的速度和规模迅速增 加。最初,主要表现在改变地 表地貌,影响下垫面的粗糙程 度,反照率和水热平衡,从而 引起局地气候变化。城市化的 迅速发展和城市的污染,正在 逐步改变大气。现在,全世界 每年消耗数十亿吨燃料。燃烧 产生的CO2、烟尘和工业废气 大量扩散到大气中,使大气成 分发生变化。调查表明,CO2 的含量变化已被当作近代气 候变化的首要原因。应对办 法:①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② 积极开展“节能减排”调整产 业结构,应用新能源③加大科 研支持力度,开发新能源④各 国要开展全民环保教育活动。 8.水量平衡与水循环的内在 关系:水量平衡是任意选择的 区域,在任意时段内,其收入 的水量与支出的水量之间差 额必等于该时段区域内蓄水 的变化量。水循环基本过程是 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 阳辐射、地心引力等作用下, 通过水汽蒸发、水汽输送、凝 结降水、下渗以及径流等环 节,不断地发生相态转换和周 而复始运动的过程。水循环使 各种自然地理过程得以延续, 促进了水量的平衡。 10.冰川对全球环境变化的重 要意义?

2021届新学考地理复习备考:地理基础知识

2021届新学考地理复习备考 地理基础知识 必修1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考点一| 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主要的天体类型和特点 宇宙间的主要天体有星云、恒星、行星、卫星等,其中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的类型。 天体 概念 特点、范例 恒星 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其主要成分是氢和氦 温度高,自己能发光,距地球非常遥远,如太阳 行星 沿椭圆轨道上环绕恒星运行的、近似球状的天体 本身不发光,因反射太阳光而发亮,如木星、土星等 矮行星 沿椭圆轨道上环绕恒星运行的、近似球状的天体 不能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如冥王星 小行星 呈带状分布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质量、体积小,数量多 卫星 绕行星运转的质量很小的球状天体 如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卫星 彗星 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 如哈雷彗星是著名的大彗星,其公转周期约为76年 流星体 行星际空间数量众多的尘粒和固体小块 数量众多,大小不一 2.天体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就形成了天体系统,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天体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具体层次如下: 总星系可见宇宙 ? ???? 河外星系 银河系????? 其他恒星系 太阳系????? 其他恒星系地月系 3.太阳系示意图及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太阳系的成员??????? 太阳中心天体 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矮行星 行星分布于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 卫星彗星流星体 其他行星际物质 (1)八大行星和小行星带公转轨道面的特点是共面性、近圆性。 (2)八大行星中,质量与体积最大的是木星;平均密度最大的是地球;表面平均温度最高的是水星、最低的是海王星。 考点二| 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1.普通性:位置、外观(不发光、不透明、近似球形) 2.特殊性:存在生命 条件 原因 充足的液态水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有一个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 恰到好处的大气 厚度和大气成分 太阳光照稳定,有利于生命演化的发展 适宜的太阳光照 日地距离和自转周期适中,使地球表面有适当的温度范围,有利于液态水的存在 温度范围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其有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成分 1.太阳辐射的概念及能量分配 太阳辐射是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是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太阳辐射波长范围在0.15~4微米,分为可见光、红外光和紫外光三部分。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波段,约占总能量的50%。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人口的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和共同决定 2、回顾历史,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最根本原因是 3、世界人口增长的最快速时期是 4、目前各大洲人口数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5、目前各大洲人口增长速度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6、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 7、二战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速的主要原因是 8、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口增长缓慢的原因 9、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这会带来什么问题 10、自然增长率= 11、人口增长模式的三类型(按发展顺序) 12、原始型的特点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传统型的特点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现代型的特点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13、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为;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处于阶段 14、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和 15、人口迁移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和 16、19世纪以前,国际人口迁移的总特点是;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 17、二战后,由人口迁出地变为人口迁入地;由人口迁入地变为人口迁出地 18、我国人口迁移,80年代中期以前的特点,方向;80年代中期以后的方向,原因。 19、新中国成立后,始终是人口迁出地的省份 20、人口迁移对迁出地的影响,人口迁移对迁出地的影响 21、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22、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因素中,是主要因素 23、我国古代出现三次人口南迁,主要原因与有关 24、环境对人口的容量是有限度的,这种限度可以用表示,重要指标是 25、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比的是,与环境人口容量成反比的是 26、“木桶效应”揭示,决定一个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数量是最的资源 27、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叫

自然地理学复习要点

????自然地理系统的演化节律性的特点? 时间层次性是系统演变有规律的表现,了解系统发展的时间层次性也就是认识系统的发展变化规律,这对人工系统的开发、设计及改造都有重要意义。 系统的特征? a.整体性 整体性是物质、能量、信息在耗散结构系统中的运动、变化、发展 b.层次性 1、空间层次性 反映系统范围的包含关系,比如国家政体和人体组织的层次结构: 2、时间层次性 由于系统演变具有阶段性,不同发展阶段的系统具有一些质的不同。 c.相关性 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子系统与系统之间、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相关性 d.稳定性变异性、 稳定性——系统排除干扰、恢复到稳态的特性,称为稳定性。 变异性——指系统的状态随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 稳定性使系统在变化的环境中保持自我,没有稳定性就不能认识系统;没有变异性,系统就不能发展。 如何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要素和综合体

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种要素和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且各要素存在自身固有的运动一个要素的运动必然与其他要素的运动发生联系相互制约 2:结构和功能 系统的整体功能决定于各组成元素的相互结合的方式,结构和功能是密切相关的,结构是完成功能的框架和渠道。整体出现的功能是各部分之和所不具备的 3:耗散结构----从-非平衡有序系统的角度认识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与外界环境有物质和能量、信息交换使系统不断进化发展形成稳定有序的结构系统要依靠不断地耗散外界的物质和能量来维持远离平衡情况下形成的新的有序结构(即耗散结构)这种稳定是非平衡的稳定态,,只有在外界不断输入负熵流的情况下,才能保持相对稳定。整体性是物质、能量、信息在耗散结构系统中的运动、变化、发展的整体性 从地球表层系统组成、结构和物质能量联系的角度,论述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一: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有直接作用),它决定自然地理现象的大规模分异。 1地带性分异因素(太阳能)——按纬度分布不均而引起的许多现象,沿纬度有规律的分布,这种地域分异因素称为地带性分异因素(或纬

地理信息系统重点

地理信息系统 1.数据和信息的定义:数据是人类认识过程的直接记录或原始素材,而信息是对数据的解释,是对数据加工后的有认识意义的结果。 2.信息的特性:客观性、实用性、传输性、共享性 3.地理空间数据和信息的三个基本特征:①空间位置特征②属性特征③时态特征 4.地理信息系统区别于一般信息系统的几个主要特点(不能只写五个标题): ①地理空间数据和信息的特殊复杂性 地理信息系统的属性数据或信息,是除空间位置及关系以外,所有描述地物自然或人文属性的定义或定量的数据或信息,正相当于一般信息系统所处理的数据和信息。 ②必须具备科学可视化功能 可视化功能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条件,而一般信息系统可以没有可视化功能,这是地理信息系统区别于一般信息系统的另一个主要特点。可视化,或科学可视化,已成为现代科学中的热门话题,指通过图形图像等可以看见并认证的手段,来形象表现科学数据的构架和内涵。大量研究表明,可视化能极大地提高信息、知识的理解和传播效率。 ③区域性和多层次 地理信息系统以地理空间数据和信息为处理对象;而地理空间数据和信息又通常以区域为单位来组织,因此,区域性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天然特征。地理信息系统还具有鲜明的层次性,层次性包含两个含义,一个是不同比例尺的区域层次,地球上的区域层次是很多的。另一个是描述地理要素的专题层次,或图层。 ④数据量较大 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量大,第一来自于它的区域性、多层次特点;第二也是因为地理信息系统包括可视化表达所必须的图形图像数据,而图形图像数据所涉及的数据量经常是很大的。 ⑤注重空间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和所有信息系统一样,必须具备分析功能,以提取有用之信息。但是,地理信息系统有自己独特的空间分析功能。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中最核心、最重要概念之一。空间分析指一切涉及空间位置要素的分析或区域性分析,用以提取地理空间信息乃至关于地物时空分布、组合、联系和发展的知识。 5.地理信息系统与一般计算机制图系统的区别: ①有无空间分析功能 ②地理信息系统的图形处理偏重于地理空间中的自然形态及其关系;而一般制图系统更擅长规则 的、有数学表达的形体的图形处理,因而非常适合于工程设计及工程图绘制。 6.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①数据采集和输入

地理学考必背知识点

高中地理学考必背知识点

22.城市化特点、动力机制、对地理环境影响; 3.区域产业活动23.农业区位因素分析、农业地域类型名称及其区位分析; 24.工业区位因素分析、主要工业地域的区位分析、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工业转移、集聚的影响; 25.交通运输对聚落形成、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4.人类与地理环境 的协调发展 26.环境问题的表现、成因、解决途径; ■必修3 1.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27.亚洲的地理位置特点、与周边大洲的分界线、周边海域名称、主要地形名称、地形特征、气候名称、气候特征和成因、重要水系名称及其相互关系; 28.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特点、地形、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29.美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点(地形、气候、水系等); 30.区域发展的三个阶段名称及其特点; 31.我国三大自然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四大经济地区的发展差异、南方和北方的地区差异、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方案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32.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区域可持续发展33.主要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措施(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湿地破坏、流域综合治理、农业现代化发展问题、能源和矿产合理开发); 3.3 S技术34.3S技术的判断与应用、图层叠加技术的分析(地理各要素的关系分析)。 章节知识点 ■必修1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1.认识主要的天体、天体系统的分级; 2.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 3.主要太阳活动类型、影响及所在太阳大气层的位置; 4.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特点; (1)天体:是宇宙间星云、恒星(本身会发光)、行星、卫星等各种物质的通称。 (2)天体系统: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天体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层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