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复合材料风电叶片先进制造技术研究现状 王学花

复合材料风电叶片先进制造技术研究现状 王学花

复合材料风电叶片先进制造技术研究现状 王学花
复合材料风电叶片先进制造技术研究现状 王学花

复合材料风电叶片先进制造技术研究现状王学花

摘要:在风电行业中,材料的选择对叶片的性能有重要的影响。随着科技水平

的进步,复合材料自出现就得到了认可,并在发展中快速推广,作为风电叶片复

合材料有自身优势。复合材料风电叶片也比常规材料风电叶片有更好的性能,因

此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将围绕复合材料风电叶片的制造和发展进行分析,以

供参考。

关键词:复合材料;风电叶片;制造;发展

1.前言

当前,自动化技术在逐渐向制造业慢慢渗透,推进了制造业进入了自动化的

行业。为了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我国的各个行业都在积极探索先进的自动

化技术,促进制造行业的快速转型,促进发展。

2.自动化智能化制造技术

2.1智能温控模具技术

模具是形成叶片的关键。现有的叶片模具加热方法通常是电加热或水加热。

电加热重量轻,温度迅速升高,并且可以轻松实现灵活的控制。它具有低成本的

水加热和稳定的温度控制能力。然而,这两种常规加热方法的缺点是不能实时反

映模具工作表面的温度。在叶片成型过程中,特别是在固化阶段,模具表面温度

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叶片材料的最终性能。如果叶片的固化温度过低且固化程度不足,则产品性能将无法满足设计要求。如果温度太高,树脂的反应可能会恶化,

热量可能会集中,并且模具和产品可能会报废。因此,能够智能地控制和调节温

度的模具对于确保风力涡轮机叶片制造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2.2自动铺放技术

如今,复合风叶片的组件生产以劳动力手工作业为主,包括蒙皮,玻纤布、

腹板和大梁,沉重、复杂并且难以准确放置。有效地保证铺层的平坦度并不容易,并且最终叶片的质量和性能不稳定。由于叶片的尺寸较大且布局复杂,因此很难

将自动布局应用于叶片生产,因此,近年来,这项技术是划时代的并且已得到广

泛应用。

(1)主梁自动铺放及成型技术

主梁是叶片的主要承重组件,通常在铺设过程中不能有褶皱,并且需要很高

的放置精度,因此需要很长时间。通常,大叶片主梁层需要大约2个小时的铺设

时间。

(2)壳体自动铺放技术

当前,铺设玻纤布的主要方法是使用手工来铺设,但是耗时长,并且在铺设

过程中需要手动调节和铺设。由于用手拉动玻璃纤维布,因此会发生玻璃纤维布

的变形及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等问题。用于风力发电叶片的自动铺设装置主要包

括机械臂,放置头,光纤交叉输出,光纤交叉切割,压缩,光学位置检测,3D激光扫描仪。在此过程中,压辊在每个输出设备顶部和底部的反向移动以及织物上

的相对压力允许织物的运输。在机械臂的驱动下,铺层沿着导轨移动,从而完成

了在模具中铺布。

2.3自动打磨技术

目前,复合风轮机叶片的打磨主要是人工打磨,劳动强度大,污染环境,粉

尘对人体有害。当前,正在开发各种自动研磨技术和设备,其基本上使用机器人臂,自动引导车辆或导轨,智能控制系统,传感器等来根据预设程序来定位和定

风电新能源及其并网技术的发展现状

风电新能源及其并网技术的发展现状 为进一步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号召,提倡低碳生活,大力发展风电资源是我国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重点之一,众所周知,煤炭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生成周期非常长,甚至需要上千年的生成周期。因此,风电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我国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之一。风能是一种洁净能源,可以说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我国沿海地区、草原地区、山区以及高原地区等严重缺乏煤炭资源和水资源,但是这些地区的风能资源丰富,依据不同地区的优势资源来带动当地的发展,已经成为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标签:风电新能源;并网技术;发展探究 中图分类号:F72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急需解决的是能源和环境问题。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为了保证各自的能源安全并应对气候变化,纷纷调整能源战略,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建设力度,尤其是风能的开发和利用。风力发电作为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能源,以其无污染、储量丰富、成本低廉、使用前景广阔的优势倍受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由于海域面积辽阔,风能储量很大且分布较广,开发潜力很大。近年来,在能源和环境危机日趋紧迫的情况下,我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新的能源战略,对能源结构进行了调整,风电产业及技术水平得到了飞速发展,但在风电并网技术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总结并分析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对深入推进风电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意义非凡。 1风电新能源存在的问题 1.1风能不稳定、不可控 风能的能量密度低,具有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因此对风能的利用在调节和控制方面不易掌控,对风能的开发利用有一定的阻碍。 1.2风力发电厂的位置偏远 我国的风力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都比较偏远,对于资源短缺地区的距离较远,风电的外送被电网的输电能力所限制,中国风能资源的大规模开发,需要加强电网的建设。 1.3风能的能量密度不大

复合材料风电叶片先进制造技术研究现状

复合材料风电叶片先进制造技术研究现状 摘要:在风电行业中,材料的选择对叶片的性能有重要的影响。随着科技水平 的进步,复合材料自出现就得到了认可,并在发展中快速推广,作为风电叶片复 合材料有自身优势。复合材料风电叶片也比常规材料风电叶片有更好的性能,因 此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将围绕复合材料风电叶片的制造和发展进行分析,以 供参考。 关键词:复合材料;风电叶片;制造;发展 1.前言 当前,自动化技术在逐渐向制造业慢慢渗透,推进了制造业进入了自动化的 行业。为了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我国的各个行业都在积极探索先进的自动 化技术,促进制造行业的快速转型,促进发展。 2.自动化智能化制造技术 2.1智能温控模具技术 模具是形成叶片的关键。现有的叶片模具加热方法通常是电加热或水加热。 电加热重量轻,温度迅速升高,并且可以轻松实现灵活的控制。它具有低成本的 水加热和稳定的温度控制能力。然而,这两种常规加热方法的缺点是不能实时反 映模具工作表面的温度。在叶片成型过程中,特别是在固化阶段,模具表面温度 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叶片材料的最终性能。如果叶片的固化温度过低且固化程度不足,则产品性能将无法满足设计要求。如果温度太高,树脂的反应可能会恶化, 热量可能会集中,并且模具和产品可能会报废。因此,能够智能地控制和调节温 度的模具对于确保风力涡轮机叶片制造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2.2自动铺放技术 如今,复合风叶片的组件生产以劳动力手工作业为主,包括蒙皮,玻纤布、 腹板和大梁,沉重、复杂并且难以准确放置。有效地保证铺层的平坦度并不容易,并且最终叶片的质量和性能不稳定。由于叶片的尺寸较大且布局复杂,因此很难 将自动布局应用于叶片生产,因此,近年来,这项技术是划时代的并且已得到广 泛应用。 (1)主梁自动铺放及成型技术 主梁是叶片的主要承重组件,通常在铺设过程中不能有褶皱,并且需要很高 的放置精度,因此需要很长时间。通常,大叶片主梁层需要大约2个小时的铺设 时间。 (2)壳体自动铺放技术 当前,铺设玻纤布的主要方法是使用手工来铺设,但是耗时长,并且在铺设 过程中需要手动调节和铺设。由于用手拉动玻璃纤维布,因此会发生玻璃纤维布 的变形及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等问题。用于风力发电叶片的自动铺设装置主要包 括机械臂,放置头,光纤交叉输出,光纤交叉切割,压缩,光学位置检测,3D激光扫描仪。在此过程中,压辊在每个输出设备顶部和底部的反向移动以及织物上 的相对压力允许织物的运输。在机械臂的驱动下,铺层沿着导轨移动,从而完成 了在模具中铺布。 2.3自动打磨技术 目前,复合风轮机叶片的打磨主要是人工打磨,劳动强度大,污染环境,粉 尘对人体有害。当前,正在开发各种自动研磨技术和设备,其基本上使用机器人臂,自动引导车辆或导轨,智能控制系统,传感器等来根据预设程序来定位和定

风力发电基础知识

风力发电基础知识 风力发电是将风能转换成电能,风能推动叶轮旋转,叶轮带动转动轴和增速机,增速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机通过输电电缆将电能输送地面控制系统和负荷。风力发电技术是一项多学科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环保的综合技术。 风力发电的原理,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透过 增速机将旋转的速度提升,来促使发电机发电。依据目前的风 车技术,大约是每秒三公尺的微风速度(微风的程度),便可 以开始发电。风力发电正在世界上形成一股热潮,为风力发电 没有燃料问题,也不会产生辐射或空气污染。 转子空气动力学 为了解风在风电机的转子叶片上的移动方式,我们将红色带子 绑缚在模型电机的转子叶片末端。黄色带子距离轴的长度是叶 片长度的四分之一。我们任由带子在空气中自由浮动。本页的 两个图片,其中一个是风电机的侧视图,另一个使风电机的正视图。 大部分风电机具有恒定转速,转子叶片末的转速为64米/秒,在轴心部分转速为零。距轴心四分之一叶片长度处的转速为16米/秒。图中的黄色带子比红色带子,被吹得更加指向风电机的背部。这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叶片末端的转速是撞击风电机前部的风速的八倍。 为什么转子叶片呈螺旋状? 大型风电机的转子叶片通常呈螺旋状。从转子叶片看过去,并向叶片的根部移动,直至到转子中心,你会发现风从很陡的角度进入(比地面的通常风向陡得多)。如果叶片从特别陡的角度受到撞击,转子叶片将停止运转。因此,转子叶片需要被设计成螺旋状,以保证叶片后面的刀口,沿地面上的风向被推离。 风电机结构

机舱:机舱包容着风电机的关键设备,包括齿轮箱、发电机。维护人员可以通过风电机塔进入机舱。机舱左端是风电机转子,即转子叶片及轴。 转子叶片:捉获风,并将风力传送到转子轴心。现代600千瓦风电机上,每个转子叶片的测量长度大约为20米,而且被设计得很象飞机的机翼。 轴心:转子轴心附着在风电机的低速轴上。 低速轴:风电机的低速轴将转子轴心与齿轮箱连接在一起。在现代600千瓦风电机上,转子转速相当慢,大约为19至30转每分钟。轴中有用于液压系统的导管,来激发空气动力闸的运行。 齿轮箱:齿轮箱左边是低速轴,它可以将高速轴的转速提高至低速轴的50倍。 高速轴及其机械闸:高速轴以1500转每分钟运转,并驱动发电机。它装备有紧急机械闸,用于空气动力闸失效时,或风电机被维修时。 发电机:通常被称为感应电机或异步发电机。在现代风电机上,最大电力输出通常为500至1500千瓦。 偏航装置:借助电动机转动机舱,以使转子正对着风。偏航装 置由电子控制器操作,电子控制器可以通过风向标来感觉风向。 图中显示了风电机偏航。通常,在风改变其方向时,风电机一 次只会偏转几度。 电子控制器:包含一台不断监控风电机状态的计算机,并控制 偏航装置。为防止任何故障(即齿轮箱或发电机的过热),该 控制器可以自动停止风电机的转动,并通过电话调制解调器来 呼叫风电机操作员。 液压系统:用于重置风电机的空气动力闸。 冷却元件:包含一个风扇,用于冷却发电机。此外,它包含一个油冷却元件,用于冷却齿轮箱内的油。一些风电机具有水冷发电机。 塔:风电机塔载有机舱及转子。通常高的塔具有优势,因为离地面越高,风速越大。现代600千瓦风汽轮机的塔高为40至60米。它可以为管状的塔,也可以是格子状的塔。管状的塔对于维修人员更为安全,因为他们可以通过内部的梯子到达塔顶。格状的塔的优点在于它比较便宜。 风速计及风向标:用于测量风速及风向。 风电机发电机 风电机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风电机上的发电机与你通常看到的,电网上

复合材料风电叶片的检查保护及维修

复合材料风电叶片的检查保护及维修 发表时间:2019-09-19T17:26:28.827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8期作者:雷山山杨成玲[导读] 风电场的负责人需要意识到,复合材料的风电叶片需要由专业的人员定期的进行检查与维护。新疆伊犁库克苏河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新疆伊宁835000摘要:复合材料风电叶片在使用的过程中直接面对风载荷的威胁,还需要长期的面对恶劣环境的干扰,风叶片的工作的发电功率与使用寿 命的长短有着很大的影响,风电场的负责人需要意识到,复合材料的风电叶片需要由专业的人员定期的进行检查与维护。这是保障复合材料风电叶片能够顺利工作的重要前提关键词:复合材料;风电;保护;叶片;维修风力发电目前是我国目前大力发展的一种发电方式,其独特的优点无污染、可持续科学的发电.各大国家不断地研究使用,风电叶片能够利用其叶片的转动将风能通过机械转化为电能,其中风电叶片是风力发电机在将风能转化为电能过程中,直接暴露在外部环境的重要机械,叶片的状态直接会影响到机械发电的转换效率。我国目前采用的复合材料所构成的风电叶片是由特殊的树脂型材料制作,复合材料本身具有中空性、纤维材料其独特的严密性也使得它制成叶片十分优质,但是也因为其特殊性,一般的技术人员难以对其进行维修与检查。 一、复合材料风电叶片存在检查维修的隐患 1.1、复合材料风电叶片的运输隐患 风电叶片从生产的场地出发将其制作成风力发电机的其中一部分机械,一般需要将其需要运输到相应的场地,一般有两种运输的方式,将叶片组装到发电机上再将其运输与将叶片装到运输车上再将其运输两种,在安装复合材料叶片至发电机组上时,操作稍有不当,就会导致材料造成损坏,另外在运输的过程中还会发生意外的损害,例如交通事故的发生。也会对叶片造成损害1.2、复合材料风电叶片所处环境隐患 通常来讲。复合材料风电叶片与发电机械所处的位置一般不同,发电机组通常在安装完成之后会将其安装在离叶片一定距离的位置,且具有金属材料外壳进行保护,叶片因为其工作的特殊性,需要常年的裸露在外部的恶劣环境,而且通常风电机组的安装位置大多在地理位置较为偏远的地方,长年的处于风力较大,甚至伴随雷雨的状态下,复合材料的风电叶片虽然具有较强的防腐蚀性,但是由于长年的裸露在恶劣环境下,会造成风电叶片出现破损,转动缓慢等问题的出现,炎热环境与冬天的寒冷环境都会影响叶片正常运行,导致发电效率的下降。 1.3、风电机组缺乏相应的维修保护制度 在风电机组的运行下,需要相应的技术人员定期的检查复合材料风电叶片的运行状况,然而我国目前的风电机组方面,在组建之后,一般专业的技术人员通常需要到下一个风电机组去进行组建,检查,通常会出现漏查,重复检查的状况的发生,在叶片发生故障之后,缺乏相应的应对措施,例如叶片在雷雨环境下因为雷电而导致叶片的损害,破损,则需要安排相应的工作人员在保证其他风电机组在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将损坏的叶片其所在的机组关闭,如果存在雷电存留的状况,还需要对其进行引电,避免工作人员在维修时发生危险1.4、缺乏先进的维修技术 我国目前的维修叶片技术还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例如我们常用的引电技术保护复合材料风电叶片,即通过将雷电的路线改变,引导雷电将其引入大地。常用的做法是,在复合材料叶片的尖部区域设置若干个相关的接闪器,接闪器的作用是能够将雷电通过接闪器所连接的导线将雷电引致叶片的底部接地区域,将雷电传导到大地。但是这种方法会导致复合材料风电叶片的表面出现类型雷电击中的现象出现,使得叶片的表面出现凹痕,不规则的黑点、外表皮的脱落,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叶片开裂,在雨水的浸泡下,导致其运转的故障。 二、复合材料风电叶片的检查维修方法 2.1、运输环节的保护 我国目前的复合材料风电叶片的维修检查的方法主要采用观察、使用工具敲试、将涂层打开进行深入内部的观察和维修等,无论其中哪一种检查维修方法,都需要极为专业的检查维护团体与专业的技术人员。在运输与安装环节,为了避免出现损伤的叶片的行为,则使用专业的技术人员在运输途中通过对叶片的外表进行严谨观察,一旦出现明显的叶片外观损伤与叶片涂层的表面材料出现了刮蹭、损伤,都需要通知相关的叶片制造商与专业的的复合材料风电叶片的维修人员对其进行专业的检查与维修、并对相关的叶片进行拍照,保存资料,对怎样发生事故的原因进行研究,保存,便于以后类似的事故发生之后,进行处理。 2.2、采用先进的检查维修技术 我国传统的检查维修技术,一般在复合材料风电风叶进行检查之时,对其进行拆卸,检查内部,之后对其进行组装,工程量繁琐,极为麻烦,而因为复合材料的外表涂层层数较多、每次的拆卸检查都会对叶片造成损害,在考虑到成本和时间的基础上,采用先进的无损检测设备技术,超声波探测检查技术。超声波技术它适用于对复合材料其表面下几厘米厚度的区域进行探查,对其能够准确的找到所出现的问题,代替了我国传统的敲击检测方法,能够减少叶片表面的在因为检查维修之时出现的损伤。还有一种方法称之为错位散斑干涉技术,这种技术主要应用在航空检查与海洋机械之中,它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对复合材料风电叶片的错位,破损,漏电等情况进行准确定位,代替了传统的人工检查,保障了专业技术人员的人身安全2.3、制定严谨的检查维修制度 在复合材料风电叶片的日常检查维修之中,设立专门的检查制度,对叶片的外边涂层,接口,螺旋仪器,地面引电装置,叶片接电器等等位置进行相关的检查制度设定,;例如对接点器的检查,需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是对其接口处的涂层进行检查,检查复合材料风电叶片与接电器的接口处其表面涂层是否出现脱落。第二部分则是对其接口处的导电性能进行检查,使用仪器对其导电性能进行检测,一旦发生导电的故障,尽快进行处理。第三部分则是对整体外部金属的检查,观察是否出现破损,出现后立即更换,保障叶片的正常运行三、结束语 伴随着我国对电力需求的增加,风力发电在因为其高效环保的特点在发电方面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本文就目前复合材料风电叶片的维修出现的隐患进行分析,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参考文献:

风力机叶片翼型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风力机叶片翼型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风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在煤、石油和天然气等非可再生能源日益耗竭以及全世界对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情况下,正越来越来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风电技术复杂,风力发电机组的叶片作为捕获风能最直接的部件,其价值占到整机价值的25%左右。叶片的直径、弦长、各截面翼型选择、纵向的扭角分布等都会影响到叶片的气动性能,进而影响风轮的功率输出。而叶片的结构、材料和工艺直接影响风机的强度、疲劳、震动、载荷及成本等。因此,设计良好的叶片,翼型应该具有较佳的空气动力学性能,良好的结构和制造工艺,这样风力发电机组才能稳定运行并具有高的功率输出[1-3]。目前,因为风力发电机组向着更高的额定功率发展,最大的叶轮直径已经达到125m,风电机组对叶片的气动性能、结构和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国外发展与研究状况 风机翼型的设计分析理论从根本上决定风机整体的功率特性和载荷特性。因为其重要性,翼型设计分析理论的研究一直是世界各国专家和学者的科研热情所在。风机翼型的发展来源于低速应用的翼型,如滑翔机翼型。早期的低速翼型运用在风机上有WortmannFX-77翼型和NASALS翼型。在20世纪80年代,因为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的Tangler和Somers发展了许多的NREL翼型,对促进风机翼型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同时,他们也提出了翼型的反设计方法。对NREL系列翼型的相关阐述可以在NREL一系列报告中找到。后续的瑞典的Bj·rkA发展了FFA-W系列的翼型,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TimmerWA和vanRooij也对风机翼型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发展了DU系列的翼型。20世纪90年代中期,丹麦Risφ风能重点实验室开始研制新的风机翼型,到目前为止已经发展出了Risφ-A1,Risφ-P和Risφ-B1三种翼型系列。 翼型研究包括两方面,翼型分析和翼型优化设计。翼型分析是研究翼型气动性能,是翼型优化设计的基础。翼型设计有两种方法,包括直接数值优化设计方法和反设计方法。直接数值优化设计方法将CFD跟最优化设计理论结合起来,以升力或者升阻比为目标函数,通过不断修正翼型的几何形状,获得目标函数所要求的气动性能最佳的翼型几何形状。反设计方法的目标函数主要是目标压力分布,首先要给定一个基础翼型,通过翼型几何和流体控制方程,不断逼近所需的目标压力分布,从而得到满足给定流场分布的翼型几何。Jacobs的翼型设计方法是最早的翼型反设计方法,用这种方法设计的NACA6系列的翼型至今都在用。德国的学者Mangler(1938)和英国学者Lighthill(1945)首先提出基于保角变换的翼型反设计方法,但是计算冗长。Mangler和Lighthill的方法而且有三个重要缺点:基于保角变化的翼型反设计方法只能指定需要的翼型表面速率分布作为翼型保角变换后圆角坐标的一个函数,而不是翼型表面弧长的一个函数;并且因为指定的速率分布有三个积分限,需要定义三个自由参数,会导致不合理的速率分布和不合理的翼型形状;理论本身是单点反向翼型设计方法(速率分布只能在单个攻角下获得),不满足多点反设计的需要。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翼型反设计方法更多地强调通过计算机辅助翼型设计。美国NREL的Eppler和Somers编了一个

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分析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书 课题名称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分析 学生姓名黄志勇 学号0741227305 系、年级专业电气工程系、07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袁旭龙副教授 2010年12 月20 日

一、课题的来源、目的意义(包括应用前景)、国内外现状及水平 课题来源: 风能作为一中清洁的能源受到了全世界普遍的青睐,但是风能发电也存在这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如风电并网对系统的影响以及风力发电的规划是摆在眼前的现实问题。风力发电并网后会对电力系统产生不小的影响,会影响到电网的稳定性、电网电压,电能质量和继电保护装置,还会造成谐波污染。其中由风电并网所引起的电压波动和闪变是风电并网的主要负面影响。虽然现在风力发电机组大都采用软并网方式,但是启动时仍会产生较大的冲击电流,使得风电机组输出的功率不稳定,进而会导致电压的波动和闪变。电压的波动和闪变会使电灯闪烁,电视机画面不稳定,电动机转速变化严重影响到工业产品的质量,在某些特殊行业电压不稳会使一些精密的仪器出现测量错误,严重时还会引发重大事故。风能作为一种间歇性能源,加之风能资源的预测准确度并不能完全符合电力系统对电能质量的要求,所以寻求新途径新思路解决风电对系统的影响也自然成了许多电力行业工作人员的目标。 目的意义: 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尽快适应生产实际;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工程观念;提高查阅资料和阅读专业英语资料的能力。 随着世界能源日益紧缺和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增强,新能源、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风力发电是目前可再生能源各种技术中发展最快、技术最为成熟、最具大规模和商业化前景的产业,是最有可能成为主流电源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之一。所以采取措施改善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的一些负面影响,积极促进风电的开发利用,是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缓解能源利用造成的环境污染,促进能源与经济、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的选择,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国内现状及水平: 我国是世界上利用风能最早的国家之一,可以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仅次于前苏联和美国,为世界第三位。目前,我国已经拥有750kw以下各类风电设备的制造能力,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正在研究试验阶段,风电机组正由定桨矩型向变桨矩型过渡。 国内风电场装机大多数为mw级以下的定桨距定速型风机。其中,600kw和750kw 的国内生产厂家超过数十家,而且占据了市场的80%以上,国产化率已达90%;mw

风电叶片的改进

风电叶片的改进 传统能源资源的大量使用带来了许多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并且其存储量大大降低,因而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循环再生的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风力发电机叶片是接受风能的最主要部件,其良好的设计、可靠的质量和优越的性能是保证发电机组正常稳定运行的决定因素,其成本约为整个机组成本的15%-20%。根据“风机功价比法则”,风力发电机的功率与叶片长度的平方成正比,增加长度可以提高单机容量,但同时会造成发电机的体积和质量的增加,使其造价大幅度增加。并且,随着叶片的增大,刚度也成为主要问题。为了实现风力的大功率发电,既要减轻叶片的重量,又要满足强度与刚度要求,这就对叶片材料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1 碳纤维在风力发电机叶片中的应用 叶片材料的发展经历了木制、铝合金的应用,进入了纤维复合材料时代。纤维材料比重轻,疲劳强度和机械性能好,能够承载恶劣环境条件和随机负荷,目前最普遍采用的是玻璃纤维增强聚酯(环氧)树脂。但随着大功率发电机组的发展,叶片长度不断增加,为了防止叶尖在极端风载下碰到塔架,就要求叶片具有更高的刚度。国外专家认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已经趋于极限,不能满足大型叶片的要求,因此有效的办法是采用性能更佳的碳纤维复合材料。 1)提高叶片刚度,减轻叶片质量 碳纤维的密度比玻璃纤维小约30%,强度大40%,尤其是模量高3~8倍。大型叶片采用碳纤维增强可充分发挥其高弹轻质的优点。荷兰戴尔弗理工大学研究表明,一个旋转直径为120m的风机的叶片,由于梁的质量超过叶片总质量的一半,梁结构采用碳纤维,和采用全玻璃纤维的相比,质量可减轻40%左右;碳纤维复合材料叶片刚度是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叶片的2倍。据分析,采用碳纤维/玻璃纤维混杂增强方案,叶片可减轻20%~30%。Vesta Wind System 公司的V90型3.0 MW发电机的叶片长44m,采用碳纤维代替玻璃纤维的构件,叶片质量与该公司V80 型2.0MW发电机且为39m长的叶片质量相同。同样是34 m长的叶片,采用玻璃纤维增强聚脂树脂时质量为5800kg,采用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时质量为5200kg,而采用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时质量只有3800kg。其他的研究也表明,添加碳纤维所制得的风机叶片质量比采用玻璃纤维的轻约32%,而且成本下降约16%。 2)提高叶片抗疲劳性能 风机总是处在条件恶劣的环境中,并且24h处于工作状态。这就使材料易于受到损害。相关研究表明,碳纤维合成材料具有良好的抗疲劳特性,当与树脂材料混合时,则成为了风力机适应恶劣气候条件的最佳材料之一。 3)使风机的输出功率更平滑更均衡,提高风能利用效率 使用碳纤维后,叶片质量的降低和刚度的增加改善了叶片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减少对塔和轮轴的负载,从而使风机的输出功率更平滑更均衡,提高能量效率。同时,碳纤维叶片更薄,外形设计更有效,叶片更细长,也提高了能量的输出效率。 4)可制造低风速叶片 碳纤维的应用可以减少负载和增加叶片长度,从而制造适合于低风速地区的大直径风叶,使风能成本下降。 5)可制造自适应叶片 叶片装在发电机的轮轴上,叶片的角度可调。目前主动型调节风机的设计风速为13~15m/s(29~33英里/h),当风速超过时,则调节风叶斜度来分散超过的风力,防止对风机的损害。斜度控制系统对逐步改变的风速是有效的。但对狂风的反应太慢了,自适应的各向异性叶片可帮助斜度控制系统,在突然的、瞬间的和局部的风速改变时保持电流的稳定。自适

最新风电领域复合材料的市场发展

最新风电领域复合材料的市场发展 风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继续占据主导地位,并且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市场。随着叶片越来越长,叶片制造商正在寻找在不牺牲性能的情况下减轻大型结构重量的方法,也在使用碳纤维。风电叶片仍然是复合材料的关键市场领域。根据Acumen Research and Consulting 《全球行业分析,市场规模,机遇与预测,2017 – 2023年》的预测,全球风力涡轮机复合材料市场的价值到2023年可能超过120亿美元,并且预计到2023年将以9.6%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根据美国风能协会的报告,在过去的10年中,美国的风力发电量增加了近四倍,攀升至96,433兆瓦。在2019年第二季度,美国安装了736兆瓦的新风力发电能力。在今年上半年投产了1,577兆瓦,比2018年上半年增长了53%。根据AWEA的“美国风电行业2019年第二季度市场”数据,截至2019年第二季度末,在建和处于开发阶段的美国风电项目已达到41,801兆瓦,同比增长10%。据AWEA称,项目开发商在2019年第二季度签署了1,962兆瓦的购电协议(PPA),全年贡献了4,799兆瓦。其中一些增长可能是由美国生产税收抵免(PTC)推动的,这是一项联邦补贴,为风电场运营的前10年提供每千瓦时税收抵免。当前的PTC在2016年通过,并提供了2.3美分/千瓦时的信用额度。PTC信用额逐年递增,直到2020年底到期。由于风能行业有能力自行维持而不需补贴,因此PTC 不太可能续签。 至于美国的海上风电,截至2018年底,海上风电总管道超过25,000兆瓦。全球风能市场增长迅速,2018年增长了9.5%。根据AWEA的数据,全球目前有591吉瓦的风电场用于发电。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的《 2018年全球风能报告》,新风能为51.3吉瓦,2018年安装了-陆上为46.8吉瓦,海上为4.5吉瓦。与2017年相比略有下降4.0%,但仍然是强劲的一年。GWEC表示,尽管某些市场起伏不定,但自2014年以来,每年的安装量已超过50吉瓦。 中国在2018年继续以21.2吉瓦的新风电装机容量引领海上风电市场。2018年,陆上风电的第二大市场是美国,为7.6吉瓦,目前陆上总装机96吉瓦。至于海上风电,中国在2018年首次安装了1.8吉瓦的装机,其次是英国,其次是

有关风电新能源发展与并网技术的探讨

有关风电新能源发展与并网技术的探讨 发表时间:2018-07-31T12:46:23.827Z 来源:《建筑模拟》2018年第10期作者:乔健邓高 [导读] 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问题现在已被世界公认为一大难题,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青睐。 国家电投集团河南新能源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风电新能源因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和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性,开发和利用风电新能源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由于风电难以储存、风能不稳定、风电场位置分布不均匀,在风电并网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本文中通过探讨风电新能源发展与并网技术,为我国新能源风电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风电新能源;发展;并网技术 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问题现在已被世界公认为一大难题,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青睐。在可再生能源中,风力发电因技术相对其它新能源来说相对成熟,因此在我国也受到了更多的重视和关注,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加之,风能资源实际上也是在间接利用太阳能,本身具有污染小、占地少、储量大的优点,我国具有较大的地理面积和较长的海岸线,因此,在我国推行风力发电具有一定的有利条件。本文中笔者通过探讨风电新能源与并网技术在新能源风力发电中的应用,重点突出并网技术对于风力发电的影响。 一制约我国风力发电机装机规模的因素 风力发电因其独特的优势,被越来越多的开发者所重视,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我国沿海地区和内部大陆风能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都逐步在加快风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建立了一定数量的风电场,现在风力发电也形成一定的规模,逐步向产业化发展。这对于我国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结构、治理大气环境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意义。 中国风电新装机容量在2016年达到了2337万kw,数量已经很大,远远超过世界发达国家,已成为世界第五大风电开发国之一。但是我国风电设备技术相对落后,而且在供电方面,我国的电力系统主要是恒温恒频异步风电系统,而风电比较依赖自燃资源,电源比较分散,这就造成了风电并网电网后,降低了电网的稳定性和质量,很多企业不愿意风电入网。因此,在我国要不断发展风电事业,就必须首要解决风电入网问题。 1.1 风能在储存方面较难 风电在存储过程中成本较高,风电相较于火力发电成本就较高,同时,相比较储电成本,发电成本更高,这就导致基本上不储电的现状。 1.2 不稳定的风能 对于风能来说,主要利用自然资源,风向和风速都是不确定因素,属于过程性能源,因此,随机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风力发电过程中也较难控制。因此,通过风力发电,电能波动性较大,也比较随机。 1.3 分布不均匀的风电场 我国地理位置大,风能资源分布不均匀,风能资源较丰富的地区与负荷中心距离较远,当需要开发大规模风电时,就需要相应配套的风电输送设备,同时配合强化电网建设。 二解决我国风电并网技术难题的有效途径 2.1 科学合理管理电力项目工程 风电工程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和举措,因此要不断深入和发展风力发电项目,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要深度剖析原因,使得风力发电项目向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同时加大监督检查施工现场,若与设计存在偏差,要及时记录分析,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及时调整施工,减少工程变更,使后续工程有序开展进行。 2.2 合理规划建设、优化布局结构 闭环结构开环运行的方式应该为电网建设所使用,采用此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电网的稳定性。换言之,网络建设主要为环形状,出现故障时转变为辐射状,线路出现故障,技术人员就必须能够通过合理使用开关,选择其它线路供电,用来保证电路的稳定性。因此,在开发风力发电时,也要采取这种手段,这样有利于风力发电入网建设,这就需要结合具体实际情况,合理进行规划,形成自己的布局结构,以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2.3 通过降低功率损耗来降低电网压力 有功损耗和无功损耗是电网中的两种损耗形式。因此要通过功率计算来深化研究功率损耗,采用降低损耗的方式可以有效减少用电负荷,进一步延长了用电设备的使用寿命。换言之,我们在设计电路时,要合理选择导线的路径,减少电路中电阻的功率损耗,这个主要通过有功功率的计算来实现。 在考虑无功功率的损耗问题时,这就在于专业变压器的选择问题,这也是要求在我国建设和发展电网事业时,要不断实现电网资源的整合,采取静止无功补偿器、同步调相机、并联电容器等方法,来实现有针对性的无功补偿。对于我国来说,要结合自身电网特点,建设和选择设备时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不断降低电网运行过程的负荷问题,这样有利于新能源风电事业的发展,从而创造出更大更多的经济效益。 2.4 不断提高风电设备技术,延长使用寿命 我国风能资源较丰富的地方与用电负荷距离较远,就存在必须进行输电,输电线路长,就不可避免得电能损耗,从而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现象。与此同时,在输电线路上的电能损耗,电压就存在了偏低的现象,这就造成电力系统不能在正常负载下正常运行。电灯在使用的过程中,因为这一原因,低电压造成感应电机的温度上升,使得电灯没有达到使用寿命,就降低了其亮度。在采用风力发电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在变压器上设置开关的方法,有效避免电压过低,从而降低电能损耗。这就需要电力行业发展时,要不断为风力发电提供一定的技术、资金支持,完善电网基础设施建设。 2.5 多能互补政策的实施 风力发电不稳定,电速过快电压过高,就会停止设备运行。为了能够解决在风力发电并网后存在的技术问题,我国政府要不断为风力发电配套电力调度,完善市场机制,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取多种能源互补的运行模式,促进电网消耗风电的能力,探索我国自身

大型风电叶片结构设计方法研究

大型风电叶片结构设计方法研究 摘要:随着绿色能源的推广与利用,对风电叶片结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风电机组的主要部件,叶片的设计方法一直是风电机组研发的关键。本文主要对大型风电叶片结构设计方法进行探析。 关键词:风电叶片;结构设计;方法 前言 近年来,我国的风电设备在技术水平与创新方面已有了突破性的成就,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尤其在大型风电叶片结构设计方面。因此,如何完善设计方法将是未来提高风电机组核心技术的必然途径。 1.风电叶片设计的基本概述 1.1 风电叶片设计 风电叶片设计的过程实际是对叶片参数的选取与确定的过程,其中的参数对叶片的性能起决定性的作用。一般对风电叶片进行设计主要目标在于:第一,通过较好的空气动力外形获得风能。第二,结构的强度与刚度能够承受各种荷载。第三,其结构动力学特性较好,防止出现共振与颤振。第四,叶片重量的降低使制造成本减少。设计的过程主要分为对气动与结构的设计。其中气动设计过程中,主要对叶片几何外形做出最佳的选择,实现年发电量最大的目标,而结构设计主要对叶片材料的选择、叶片结构形式以及设计参数进行分析,使叶片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等目标得以实现。 1.2 叶片外形设计的主要方法 风电叶片设计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气动外形。叶片外形作为结构设计的基础,对结构设计也有一定的限制。一般对气动外形的设计的方法主要包括基于动量叶素理论的简化设计方法、Glauert方法、以及维尔森方法。基于动量叶素理论的简化设计方法通常用于对风轮轴线截面与叶片产生的气动力,并以此确定叶片参数与翼弦的关系。而Glauert方法主要对风轮后涡流流动进行考虑,初步的设计、分析与修正气动性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在设计过程中属于较好的指导方法。维尔森方法则是对Glauert方法的改进,是当前叶片启动外形设计常用方法之一[1]。 1.3 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在于动力学特性、设计寿命、极限强度设计条件以及刚度设计条件与叶尖变形。在叶片材料方面,通常选择铝合金、玻璃钢、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等。叶片的内部夹芯结构一般以轻木与PVC为主,而且主体结构中

风电叶片在线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of?Nanjing?Institute?of?Industry?Technology 第18卷第2期2018年6月Vol.18,No.2Jun.,2018 风电叶片在线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吴国中,李?镇?,宋增禄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摘?要:就风电设备运行过程中风机叶片的在线检测技术进行了讨论。叶片在线检测主要有两大类,分别是以应变、声发射等传感器检测为核心的侵入式检测和以图像检测为代表的非侵入检测,探讨了这两种检测模式中风电叶片损伤检测的实验手段以及损伤特征提取和识别的算法。关键词:风电;叶片;在线检测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644(2018)02-0004-05 风电技术在展现出其独特优势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风力发电场通常位于较偏远的陆地、海岸或者海上,环境恶劣且无人值守,其运行状态的监测面临较大挑战。目前已有的在线监测、控制、调度技术为风电场的正常平稳运行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但是由于风电系统的复杂性、可靠性以及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现有在线监控系统在风机状态信息检测的实时性、完备性、准确性等方面仍显不足,其中一个突出问题表现在风电叶片状态检测方面。 风电叶片是风力发电机的关键部件,叶片状态的检测以及寿命预测对提高风机工作效率、保障风机正常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集中讨论风机叶片部分在线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1?侵入式检测技术 叶片在线检测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侵入式的检测,即传感器网络需要内嵌在叶片中;另一类是非侵入式的检测,即采用光学或图像等方式实现非接触式的检测。 1.1?基于应变的检测 应变片在风电叶片在线检测中有较多应用。风电叶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会承受不同方向的载荷,导致叶片产生应变,应变的累积可能会导致叶片的宏观形变和开裂,因此在叶片的脆弱部位以及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的部位,可以设置应变传感器以检测叶片的应变,从而可以直接反应叶片状态。 Jargensen?等人在2004年曾采用上百片应变传感器检测长达25米的叶片轴向应变。应变检测是一项比较成熟的技术[1] ,可以用于叶片的离线和在线测试,但是也有一些局限性。应变传感器容易失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甚至引起雷击,并且有的情况下不能准确反映叶片失效状况。 FBG传感器是针对传统应变传感器的不足,在风电叶片检测中引入的光纤传感器,以检测叶片的应变。较常用的是布拉格光纤光栅,其原理是利用纤芯内空间相位周期性分布的光栅形成一个窄带滤波器或反射镜,滤波器或反射镜中心频率会随外部应变而产生漂移,将频率漂移转换为应变可以准确、稳定、可靠地检测叶片的应变和疲劳状态。2007年郭等人最早利用FBG传感器网络检测叶片状态数据并应用无线技术上传[2] ,这种技术逐步发展并在一些大型风机上得到应用。FBG传感器稳定性对于叶片状态的长期检测是很有优势的,其不足在于成本高而且设备体积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叶片在线检测中的应用。 1.2?基于声发射的检测 基于声发射检测叶片失效的研究已经比较广泛。声发射是材料中局域源快速释放能量产生瞬态弹性波的现象,叶片在外部载荷作用下产生形变,使结构内部形成应力,由于叶片应力集中而产生各种失效,如纤维断裂、微裂纹等,从而导致局域快速释放能量。用于声发射检测的传感器由压电传感器、放大器和数模转换器以及信号处理单 收稿日期:2018-04-23 基金项目:?江苏风力发电工程技术中心2016年度开放基金(编号:ZK16-03-05);江苏省品牌专业资助项目(编号:PPZY2015B189)作者简介:吴国中(1974-),男,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工学硕士,研究方向:自动化控制及检测技术。

风力发电现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风力发电现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其蕴量巨大,全球的风能约为2.74×10^9MW,其中可利用的风能为2×10^7MW,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还要大10倍。风很早就被人们利用--主要是通过风车来抽水、磨面等,而现在,人们感兴趣的是如何利用风来发电。 一、国外发展状况 目前,中、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已在世界上40多个国家陆地和近海并网运行,风电增长率比其它电源增长率高的趋势仍然继续。如表1所示,截止2005年12月31日世界装机容量已达58,982MW,年装机容量为11,310MW,增长率为24%;风力发电量占全球电量的1%,部分国家及地区已达20%甚至更多。2005年世界风电累计装机容量最多的十个国家见表2,前十名合计51750.9MW,约占世界总装机容量的87.7%。2005年国际风电市场份额的分布多样化进程呈持续发展趋势:有11个国家的装机容量已高于1,000MW,其中7个欧洲国家(德国、西班牙、意大利、丹麦、英国、荷兰、葡萄牙),3个亚洲国家(印度、中国、日本),还有美国。亚洲正成为发展全球风电的新生力量,其增长率为48%[5]。2002年欧洲风能协会(EWEA)与绿色和平组织(Greenpeace International)发表了一份标题为“风力12(Wind Force 12)”的报告,勾画了风电在2020年达到世界电量12%的蓝图。报告声明这份文件不是预测,而是从世界风能资源、世界电力需求的增长和电网容量、风电市场发展趋势和潜在的增长率、与核电和大水电等其他电源技术发展历程的比较以及减排CO2等温室气体的要求,论证了风电达到世界电量12%的可能性。 二、国内发展现状 经过前几年的低谷期,国内的风电市场正在迎来新的发展期,特别是在节能减排、环境治理的趋势下,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使得风电产业站上了风口。 (一)我国风电发展进入新阶段

风电叶片维护研究进展

风电叶片维护研究进展 一.风电叶片维护的必要性 我国风电快速发展始于2006年,当时国内风机以600kw,700kw机型为主,2007年3月,我国首台1.5MW直驱永磁发电机组在新疆投运,拉开了兆瓦级风力发电发展的序幕。随着风电市场的逐渐成熟,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相继出现,叶片长度也由原来的30-40m增加至60-70m。叶片长度的不断增长,同时带来叶片重量的增加,但是叶片设计使用寿命为20年,如何在叶片20年的生命周期内保持其高效运行至关重要。 风力发电叶片一般安装于偏远的地区,运行环境恶劣,如较大的风沙侵袭,-30℃至50℃的循环温差,以及强紫外光的老化等。目前2.5MW-50.3m的叶片,叶尖运行速度高达300公里/小时,在这样高转速下,风沙和雨滴对风电叶片的侵蚀相当于等离子切割,叶片表面容易形成空洞。研究表明,叶片表面粗糙度的增加以及缺陷的累积将导致发电效率降低5%-30%,还可能导致叶片运行失稳造成齿轮箱的故障。叶片小的缺陷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并进行专业修复,将导致裂纹延伸至叶尖,造成叶片大面积的开裂,不得不进行大型修补或者返厂处理,给风场业主带来重大经济损失。 二.风电叶片常见的损伤 风电叶片虽然在设计时,赋予它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但是在其20年的使用寿命中,也会像其他复合材料部件一样,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风电叶片从生产厂家生产,通过长距离的运输到达风场,使用大吨位吊车进行安装。风电叶片在上述每一个步骤都可能发生损伤破坏。一旦风电叶片开始运行,将受到雨水,风沙以及大气的腐蚀,同时还要经受强紫外的老化。在风压和旋转持续疲劳载荷的作用下,隐藏在叶片内部的缺陷,如分层,气泡,叶片组件之间的粘合缺陷将会逐渐显现出来。 风机正常运行情况下,叶片会在不同年限出现相应的受损状况: 2年:表面胶衣出现磨损,脱落现象,甚至出现小的砂眼。 3年:叶片出现大量砂眼,叶片前缘尤为严重,风机运行产生阻力,事故隐患开始显示。

风电新能源的发展现状及其并网技术的发展前景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a5653810.html, 风电新能源的发展现状及其并网技术的发展前景研究 作者:邹璐 来源:《无线互联科技》2019年第17期 摘 ; 要:风力发电以其资源丰富、成本低廉、开发方便、节能环保的优势成为可再生能源中发展最快的清洁能源,被世界各国大规模开发和应用,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文章首先对我国当前风力发电技术的现状进行了简要概括;其次,阐述了风电新能源的特点以及风电并网对传统电网的影响;最后,探讨了风电并网发电技术的发展趋势,希望能够推动风力发电技术的创新发展和应用。 关键词:风电;新能源;并网技术 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急需解决的是能源和环境问题。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为了保证各自的能源安全并应对气候变化,纷纷调整能源战略,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建设力度,尤其是风能的开发和利用。风力发电作为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能源,以其无污染、储量丰富、成本低廉、使用前景广阔的优势倍受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由于海域面积辽阔,风能储量很大且分布较广,开发潜力很大。近年来,在能源和环境危机日趋紧迫的情况下,我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新的能源战略,对能源结构进行了调整,风电产业及技术水平得到了飞速发展,但在风电并网技术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总结并分析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对深入推进风电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意义非凡。 1 ; ;我国风力发电技术现状 我国的风力发电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中期风力发电开始进入商业化运营阶段。虽然较之国外尚存在一定差距,但在国家利好政策的支持和推动下,风力发电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从2005—2008年的4年时间里,全国风电装机容量由126 kW增长到1 221万kW,以每年一翻的惊人速度发展着,远远领先于世界风电发展的平均速度。2009年年底,我国以风电 总装机容量2 601万kW的数据位居世界第二,其中新增装机容量为1 300万kW,占世界新增装机容量的30%以上,居于世界首位。这一数据充分证明我国风电产业正在步入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同时,在技术上,经历了从引进技术到消化吸收,再到自主创新,一系列改变之后正日益发展壮大起来。兆瓦级机组在国内风电市场的大量普及,标志着我国对风电技术自主研发能力的提升。此外,我国对海上风电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从2008—2015年的7年时间里,海上风电的装机容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2016年,仅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就有154台, 容量高达59万kW,同比增长50%之多。由此看来,我国的风电产业发展是非常迅速的,潜力十分巨大。但是,我国的风电技术还存在很大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并網型风机以进口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