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欧根尼的故事

第欧根尼的故事

第欧根尼的故事
第欧根尼的故事

古希腊犬儒第欧根尼的故事

有人请第欧根尼去富人家做客。守门人说,你进去可以,但别随地吐痰,弄脏了咱们主人的豪宅,你可担当不起。结果他就朝守门人脸上吐痰,说再也找不到比这张脸更脏的地方了。

他还曾被众人暴打,之后就在脖子上挂个牌子,写上打他的人的名字,

在街上游荡,觉得这样就可以让打人者丢脸了。

他看到一个妓女的孩子朝人群丢石头,就大惊失色地喊:当心,别打到你老爸!

第欧根尼最出名的故事还是跟亚历山大对话。这位史上最有权力的帝王之一,堪称高帅富极品,有天屈尊降贵,来第欧根尼的木桶旁找他,说可以满足他提出的任何要求。结果第欧根尼连头也不抬,说:“我只有一个要求,就是你赶紧滚蛋,别挡着我晒太阳”。

看了这么几个故事,朋友,你有没有觉得,原来第欧根尼才是最早的“屌丝”呢?因为仰慕他的学识,“希腊收费最昂贵的妓女”芙里尼“免费献身给第欧根尼”。

在雅典城邦里,奉行人性自然的第欧根尼是个异类,他拒绝相信的是雅典城邦最引以为傲的政治秩序和哲学。他是一个流亡到雅典的外来客,没有家庭和名声的羁绊,这反倒成全他当一个彻底的旁观者。绝大多数雅典人都相信他们的民主秩序,但是第欧根尼告诉他们,这是一个靠不住的制度。他对雅典哲学家们的政治和美德学说同样嗤之以鼻,对雅典的那种苏格拉底式辩证说理也不以为然。他故意用自己那一套身体表演的“不说理之理”来颠覆话语的说理,在他眼里,话语言辞不过是一种表象的游戏。

德国思想家彼得·斯洛特迪克在《犬儒理性批判》一书里称第欧根尼是“抵抗表象游戏的第一人”。在第欧根尼看来,国王和哲学家是政治和社会表象游戏的高手和得利者,比起讥讽国王来,他更喜欢捉弄哲学家。斯洛特迪克说了这样一个第欧根尼对哲学家的恶作剧,“柏拉图把人类定义为无羽毛的双脚动物,受到人们的赞赏。第欧根尼把一只公鸡拔光了毛送到柏拉图的学校里说,…这就是柏拉图的人?”。

第欧根尼曾经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反过来嘲笑第欧根尼,“这个人就是疯了的…苏格拉底?。”意思是说,你这个疯子,苏格拉底怎么会有你这样的学生!在雅典的正经公民眼里,第欧根尼正是一个“疯子”,一个和流浪狗差不多的人物。

他以近于疯狂的身体表演提醒那些正经公民们:你们的生活方式、物质欲念、政治权力都是违背自然的,都是罪恶和可耻的,你们只有抛开那些造作虚伪的习俗,摆脱那些繁文缛节和奢侈享受,才能得到人应该享受的真正幸福。

第欧根尼用极端的刺激手段劝谕世人,冷嘲热讽、尖酸刻薄。斯洛特迪克说,“他开启了用讽刺来抵抗的传统,开创了一种不文明的启蒙。”第欧根尼愤世嫉俗的启蒙方式混杂着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因素。他想要开启世人,但并不文明,他是权力、金钱面前的卑贱弱者,但却要占据一个有批判主张的强者位置。他过着一种在众人看来像狗一样的生活,但却坚持这是最适合人类的自然活法。

富含人生道理的伊索寓言故事

富含人生道理的伊索寓言故事 导读:本文富含人生道理的伊索寓言故事,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第欧根尼与秃子】 古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遭一个秃子谩骂后,说道:“我决不会回击。我倒欣赏你的头发,他早已离开了你那可恶的头颅而去了。” 这是说,幽默与讽刺是的回击。 【演说家】 有一天,演说家得马得斯在雅典演说,没有一个人认真地听,他便请大家允许他讲一则伊索寓言。 人们一致同意,他开始说:“马得斯和燕子、鳗一起同行。他们来到了一条河边,燕子飞走了,鳗潜入水中。” 讲到这里,他便再不讲了。人们问他:“那么马得斯耳怎么了?” 他回答说:“她正生你们的气呢,因为你们对国家大事毫无兴趣,而只喜欢听伊索寓言。” 这故事是说,不务正业,只图安乐的人是十分愚蠢的。 【猎人与樵夫】 有个猎人搜寻狮子的足迹。他问一个樵夫,有没有发现狮子的足迹。 樵夫说:“只看到狮子本身。” 猎人吓得脸色惨白,全身哆嗦地说:“我仅搜寻它足迹,并不要

找狮子本身。” 这故事是说,有些人的勇敢,仅停留在口头上,而不是表现在行动中。 传说神最先创造的是动物,并赏赐给他们的有的是力量,有的是速度,有的是翅膀。而在创造人时,人却裸露着身体一无所有。 【思相是神赐的礼物】 人对神说:“你就不给我一点什么赏赐吗?” 宙斯说:“你难道没见到赐于你的礼物?那才是的礼物。因为你有思想,思想不论赋于神或人都是有力的,而且将比所有力量更有力,比最快的速度更快呢。” 人这才感觉到神赐于自己礼物是最珍贵的,并向神们表示敬意,很感激地走去。 这是说,思想是神给人的赏赐,最特别的礼物,思想也是人有别于动物的最显著的标志。 【遇难的人】 有位雅典的富商与别人一起去航海。 一天,海面上风暴骤起,狂风巨浪把船打翻了。这时,别人都在使劲游泳逃命,唯有雅典人不停地祷告雅典娜女神,许愿如果能得救,一定献上很多祭品。 有一个共同遇难的人游到他身旁,对他说道:“雅典娜保佑你,你也得动动你的手吧!” 这故事是说,在请求神帮助时,自己也得积极想办法去做点事。

西方杰出思想家

西方杰出思想家 (2009-06-28 10:10:20) 转载 分类:自然哲学 标签: 宗教 伯里克利 政体 哲学家 柏拉图 雅典 思想大家之古希腊罗马篇 梭伦(Solon ,前640——前560年) 希腊“七贤”之一。出生没落贵族家庭,青年时外出经商,漫游希腊半岛、小亚细亚和埃及等地。学识渊博,是诗人、政治家和爱国者。在雅典享有很高的声誉深受平民的拥护。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首选执政官,并被授予制定宪法的全权,开始在经济和社会各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梭伦改革是雅典城邦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有助于工商业的发展,调整了公民集体内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使自身从事劳动的中、小所有者公民在经济、政治和社会上的地位得以保证。

伯里克利(希腊文:Περικλ??;英文:Pericles ,前495——前429 ) 希腊著名的民主派政治家,出身贵族,贵族阶层中最具见识和才干的人。公元前444年以后历任首席将军,成为雅典的实际统治者。他统治的时期是雅典最强盛和繁荣的时期,人称希腊的“黄金时代”又被称作“伯里克利时代”。为人正直,倡导民主作风,对自己要求严格,执政廉洁。伯里克利执政后规定:军人和一切公职人员都由国家支付薪金,扩大公民民主权利;给穷人发“看戏津贴”,使他们也有文化娱乐的机会;而最大的贡献就是重建公元前480年被波斯军队放火烧毁了的雅典城。伯里克利死后不到20年,强盛的雅典就败在斯巴达手下。

苏格拉底(Σωκρ?τη?;英译:Socrates ,公元前469——399年) 苏格拉底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他早年继承父业,从事雕刻石像的工作,后来研究哲学。他是智者们的同时代人。他与智者们一起,推动了希腊哲学研究兴趣的转向,即由自然转向人和社会。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和科学理想主义主流传统的开创者。他突出强调道德是城邦政治的基础,而知识和教育是城邦政治的根本。

第欧根尼与亚历山大的故事

第欧根尼与亚历山大的故事 据说第欧根尼没有房子,甚至连一个茅庐都没有,他住在一个木桶里,所拥有的所有财产包括这个木桶、一件斗篷、一支棍子、一个面包袋。 他认为人们为生活煞费苦心,过于讲究奢华。房子有什么用处?人不需要隐私;自然的行为并不可耻;没什么必要把它们隐藏起来。人实在不需要床榻和椅子等诸如此类的家具,动物睡在地上也过着健康的生活。我们惟一需要的是一件御寒的衣服,某种躲避风雨的遮蔽。所以他拥有一张毯子——白天披在身,晚上盖在身上——他睡在一个桶里。人们称他为狗”,把他的哲学叫做犬儒哲学。他一生大部分时光都在希腊的科林斯城邦度过,那是一个富裕、懒散、腐败的城市,他挖苦嘲讽那里的人们,偶尔也把矛头转向他们当中的某个人。 第欧根尼不是疯子,他是一个哲学家,通过戏剧、诗歌和散文的创作来阐述他的学说;他向那些愿意倾听的人传道;他拥有一批崇拜他的门徒。他言传身教地进行简单明了的教学:所有的人都应当自然地生活,抛开那些造作虚伪的习俗;摆脱那些繁文缛节和奢侈享受:只有这样,人才能过自由的生活。富有的人认为他占有宽敞的房子、华贵的衣服,还有马匹、仆人和银行存款。其实并非如此,他依赖它们,他得为这些东西操心,把一生的大部分精力都耗费在这上面。它们支配着他。他是它们的奴隶。 他认为世人大都是半死不活的,大多数人只是个半人。在中午,光天化日下,他打着一盏点着的灯笼穿过市井街头,碰到谁他就往谁的脸上照。他们问他何故这样,第欧根尼回答:“我想试试能否找出一个人来。” 有一次,见到一个达官贵人正让仆人帮他穿鞋,第欧根尼对他说:“他为你揩鼻涕的时候,你才会真正感到幸福:不过这要等到你的双手残废以后。” 他就这样生活着——像一条狗,有些人这样说,因为他全然不顾社会规范,而且还朝他所鄙视的人咧嘴叫喊。此刻他正躺在阳光下,心满意足,乐也悠悠,比波斯国王还要快活(他常这样自我吹嘘)。一次,亚历山大大帝视察他的新王国,顺便去看看第欧根尼。亚历山大进入每一个地方,所有的人都向他鞠躬敬礼或欢呼致意。只有第欧根尼对此不屑一顾。亚历山大走到第欧根尼身旁,打量着这个睡在破桶里,衣衫褴褛,粗陋邋遢的人,和蔼地问:“第欧根尼,我能帮你忙吗?”。第欧根尼说:“能!站到一边去,你挡住了阳光。” 一阵惊愕的沉默后,慢慢地,亚历山大转过身。这时,那些穿戴优雅的希腊人发出一阵窃笑,马其顿的官兵们判定第欧根尼不值一提,也互相用肘轻推着哄笑起来。亚历山大仍然沉默不语。最后他对着身边的人平静地说:“假如我不是亚历山大,我一定做第欧根尼。”

Unit 4 第欧根尼与亚历山大

第欧根尼.亚历山大 吉尔伯特.海特 1 他躺在光秃禿的地上,光着脚,留着长须,半裸着身体,看上去像个乞丐或是疯子。他是一个乞丐,但却不是一个疯子。他在日出时醒来,抓抓痒,像狗样在路边方便,在公共喷泉里洗把脸,然后讨一片面包和几颗橄榄当早餐,蹲在地上吃了,再用手捧几捧泉水把东西都送进肚里。(很久以前他有一个粗糙的木头杯子,但当他看到一个男孩用双手捧水喝的时候就把他扔掉了。)由于他不用工作,也不用养家糊口,所以他是自由的。等到集市上逐渐挤满了购物者、商人、奴隶和外国人时,他已经在这里来回游荡—两个小时了。这里人人都认识他,或者听说过他。他们会问他一些尖锐的问题,得到的是更为尖锐的回答。有时他们会扔给他一些食物,但他很少表示感谢。有时也有人恶作剧地向他扔石子,他则会报之以雨点般的石头和辱骂。他们不知道他是否疯了。但他知道这些人都是疯子,各种各样的疯子,这些人叫他感到可笑。现在他回到家了。 2 他的家不是什么房屋,甚至都算不上是临时占用或建造的简陋小窝棚。他觉得每个人都生活得太复杂、太豪华、太烦心了。要房子做什么?没有人需要什么隐私,自然的生理行为并不可耻,我们都做同样的事情,根本不需要遮遮掩掩。谁也用不着床、椅子这一类的家具;动物们睡在地上都照样很健康。我们所需要的就是一件衣服,用来保暖,因为大自然没有给我们适当着装:还有就是能挡挡风雨的栖身处。所以他有一条毯子---白天当衣服穿,晚上当被子盖。他睡在一个大桶里。他的名字叫第欧根尼。他是人们称之为“犬懦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他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富饶、懒散、堕落的希腊城市科林斯,嘲笑、讥讽城里的人,偶然说服某个人皈依他的信仰。 3 他不是住在木桶里,那太昂贵了。他的家是一个陶土做的贮物桶,显然是别人丢掉的,因为那桶破了,毫无用处了。他不是第一个住这种“房子”的人。但他是第一个出于原则,自己选择这么做的人。 4 第欧根尼不是疯子。他是一位哲学家,写过剧本、诗歌和文章来阐述自己的理论;他与乐意听他讲话的人交谈;他有钦佩他的学生,但他主要是通过身体力行,亲身实践来讲授他的理论. 他说所有人都应当自然地生活,因为一切自然的东西都是正常的,不可能是邪恶或者可耻的,生活不该拘泥于刻板的社会习俗,因为那些东西是人造的、虚假的;人们应该摆脱复杂和奢华的一切,只有如此才能过上自由的生活。富豪以为他拥有一座有很多房间、很多高级家具的大厦,拥有昂贵的华服、马匹、仆人和银行存折。但他并不是拥有这些东西,而是依赖它们,为它们担惊受怕,并用毕生的精力照料它们。他害怕会丢失这些东西,这个念头让他坐立不安。这些东西控制了他。他是它们的奴隶。为了获得这些虚妄的、很快就会消失的东西,他出卖了他唯一真实的、持久的无价之宝:他的独立与自由。 5 世上有许多人因为厌倦了人世间的复杂,而选择避世,到小农场、小村庄

丹尼斯·西诺尔《丝绸之路沿线的语言与文化交流》黄长着译《第欧根尼》1997年第01期

丝绸之路沿线的语言与文化交流 丹尼斯 西诺尔 著 黄长著 译 单个的人之间和人类群体之间总是以许多各不相同的方式相互影响,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大型研究计划!实质上是试图揭示把几种欧亚文明联结起来的贸易路线沿途的文化相互影响的情况。丝绸之路! (Silk Road(s))这个术语使我们联想起满载着稀有物品、行进于沙漠中的驼队的情景,驼队把这些来自遥远的、甚或是所谓神秘的!东方商品运至西方世界。这一总的印象部分是丝绸!一词的词义造成的,它是一种商品的名称,通常而且正确地与中国联系在一起,丝绸最早就是在中国生产的。我们不妨回忆一下,丝绸之路!其实是德国地理学家冯 李希特霍芬(1833?1905)用来为他在19世纪创作的一部历史题材的小说起的名字,旨在唤起人们对中国和罗马帝国之间有过往来(首先是贸易往来)给予关注。丝绸仅仅是流通于纵横交错地分布在广袤的欧亚大陆的许多路线上的许多商品之一。本篇短文将对东、西方之间陆上交通要道沿线使用的语言提供某些情况。 但是必须指出的是,东方和西方是两个相互关联的词,它们之间并没有一条泾谓分明的分界线。有的只是一个地理上的连续体,从岛屿延伸到岛屿,从爱尔兰远及日本。东方!(Orient)和西方!(Occident)属于纯粹的概念范畴,在这二者之间具有一种纯粹想象的二元对立,因为假如说西方存在着某些区别性特征的话(比如几乎普遍采用拉丁字母和基督教在历史上起主导作用),那么我们要在东方!内部寻找这样一些统一因素,就真是枉费心机了。即使在西方,东方!这个词也总是有多种用法;它可以指有着广泛

区别的几种文化,如中东人的文化,印度人的文化或中国人的文化,它过去的确是这样用的,现在也仍然是这样用。 全球化进程目前的这种前所未有的速度,是交通运输和通信系统极大改善的结果。一种见解、一幅图画瞬间即可从地球上的某一地传输至另一地;一件物品用不了一天便可从世界上任何地方运抵另一地方。跨文化的相互关系如今是永恒的,而伴随这种种关系而来的则是思想和物质成就的传播。可是我们应该记住,在发明铁路以前,陆上运输的速度或多或少是不变的,至多是相当于马的速度,它本身取决于转运系统的效率如何。海上运输的速度可变性要大一些,而且总的来说要快一些,虽然它不过是把一个个港口连接起来,而从港口通向腹地的道路则可能会耗费相当多的时间。尽管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运送的速度可能不及运输工具所能允许的速度快,但它们总归是在被运送。全球化进程的速度即使曾经比较缓慢,但它始终是在不断地继续下去,它所遵循的是一个简单的模式:数量上处于优势地位的吞并掉处于劣势地位的;多数人所说的语言取代那些没有多少本族人使用的语言。 一种文化成分(精神的或物质的)的传播与某种热源的辐射并不总是一回事,因为热辐射的作用会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弱。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宁可把某种文化成分的传播比作一枚导弹,该导弹只会对它命中的地方的环境造成破坏,但却不会对它从其上空越过的地区造成什么影响。让我们仿照国际象棋来进行我们的比较,借用思想的过程可能是仿效象!或车!的直线运动的走法,但是,同样也可能像马!那样跳过几个格子。一个单独的人可能会把将影响他所定居或所发现的地方的某种知识或技能带到该地方去,但却不会在他经过的地方留下什么痕迹。战后有些专业性很强的德国学者移居美国,就曾对历史的进程产生了影响;类似的情况过去也有过,尽管人们对这些情况的认识比较缓慢,况且它们也并不太引人注目。公元前2世纪晚期,托勒密王朝的一些官员救起了一位因海难遇险的印度海员,该海员显示了从埃及到印度的航海技术。17世纪,一些耶稣会会士把西学中的基本要素带到了中国,却并未给位于中国和西方之间的地区造成任何影响。纯粹地理上的考虑可能会使我们想到,在佛教向东传播的过程中(关于这一点,容稍后详述),总是在不断迁徙中的粟特人曾经起了重要作用。#1?

1塞利姆·阿布《文化认同性的变形》萧俊明译《第欧根尼》1999年第01期

文化认同性的变形 塞利姆?阿布 著 萧 俊 明 译 十年前,《人与社会》杂志以“认同性的形式”为题出了一期专刊。[1]其中大部分文章是围绕着文化认同性展开讨论的,但是就其主旨而言是去“批判‘认同性’的形式进而对一个极为不确切的概念提出质疑。”[2]最近,《人类科学》出了一期题为“认同性与身份”的专刊,[3]探讨了个人身份、家庭身份、社会身份以及职业身份,只是从侧面无关宏旨地谈到了文化认同性。最后,在法兰西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部《政治社会学》手册中,[4]作者对文化认同性所固有的民族性大加斥责,并对民族集团展开了批判,甚至到了否定其客观存在的程度。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因此而认为文化认同性概念是一个陈旧的概念,与现在已经了无关系? 读罢这些批判,我们认识到受到质疑的是对文化认同性的扭曲,即某些意识形态将这一概念强加于当前的语言而产生的扭曲。无论是从民族集团、民族国家这个层面上还是从超民族整体的层面上来考虑这一概念,形形色色的意识形态话语所具有的特征不仅是现象所特有的甚至改变了现象的形式和性质。认同性的“固定性”,文化的“同质性”,文化认同性的“实质性”

以及其他特性使得民族性成为了种族主义的委婉说法;当然这一切都是由于批判而从所谓话语分析这一文学样式那里产生了的一种幻象。某些社会学家或政治学家进而毫不负责地否认文化认同性概念所指的现象,而且让人类学家大为吃惊的是,他们对于我们能够去把握的这个概念工具甚至不屑一顾。 自1981年以来,我们一直在强调文化认同性的三重维度———历史的,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强调文化认同性的动态性和关联性,强调文化认同性的流动性和变形。我们还分辨了可以作为政治目的之对象的多种“类型”的意识形态操纵。[5]随后的研究使得研究现象的方法以及把握现象的各个方面所借助的概念工具更加完善。这里对文化认同性的主要特征作一重述也许不无裨益。因此我们不妨简要地分析一下文化认同性的基础,亦即民族性的意义与作用———形式多样变化无常的民族性起着参照点的作用;还要分析文化认同性的变形,亦即连续不断的变态过程,这个过程既对文化认同性产生影响又被文化认同性具体化。 文化认同性的基础 文化认同性基本上是指民族性。民族性是指一个集团的特征,这种特征表现为其成员有着共同的历史或起源以及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尽管其历史或起源经常被神话化,其文化遗产从未是完全同质的。根本的问题在于这些共同要素是有关的集团所表现出的鲜明特征,而且其他人也认为如此。同样重要的是这些民族集团是由殖民政权或当地政权为了经济和政治目的而制造并加以剥削的。一方面,这些集团并非无中生有;另一方面,重要的是民族认同性具有极化和扩大经济或政治秩序冲突的性质。最后,我们知道民族集团既非“实质的”,亦非“原生的”,因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民族集团可以通过“合并”或“组合”而合为一个集团;反过来讲,一个民族集团可以由于“分裂”或“增生”而分化为两个或更多的集团。[6]因此,极力强调民族性的这些虚构特征,以此作为否定其存在或重要性的理由,是枉费心机。[7] 正如一个美国人类学家所指出的,民族感是“永远存在的”:“尽管它形式多变,名称不一,但是它没有死亡,一直生存下来,20世纪的城市居民要

第欧根尼的故事

古希腊犬儒第欧根尼的故事 有人请第欧根尼去富人家做客。守门人说,你进去可以,但别随地吐痰,弄脏了咱们主人的豪宅,你可担当不起。结果他就朝守门人脸上吐痰,说再也找不到比这张脸更脏的地方了。 他还曾被众人暴打,之后就在脖子上挂个牌子,写上打他的人的名字, 在街上游荡,觉得这样就可以让打人者丢脸了。 他看到一个妓女的孩子朝人群丢石头,就大惊失色地喊:当心,别打到你老爸! 第欧根尼最出名的故事还是跟亚历山大对话。这位史上最有权力的帝王之一,堪称高帅富极品,有天屈尊降贵,来第欧根尼的木桶旁找他,说可以满足他提出的任何要求。结果第欧根尼连头也不抬,说:“我只有一个要求,就是你赶紧滚蛋,别挡着我晒太阳”。 看了这么几个故事,朋友,你有没有觉得,原来第欧根尼才是最早的“屌丝”呢?因为仰慕他的学识,“希腊收费最昂贵的妓女”芙里尼“免费献身给第欧根尼”。 在雅典城邦里,奉行人性自然的第欧根尼是个异类,他拒绝相信的是雅典城邦最引以为傲的政治秩序和哲学。他是一个流亡到雅典的外来客,没有家庭和名声的羁绊,这反倒成全他当一个彻底的旁观者。绝大多数雅典人都相信他们的民主秩序,但是第欧根尼告诉他们,这是一个靠不住的制度。他对雅典哲学家们的政治和美德学说同样嗤之以鼻,对雅典的那种苏格拉底式辩证说理也不以为然。他故意用自己那一套身体表演的“不说理之理”来颠覆话语的说理,在他眼里,话语言辞不过是一种表象的游戏。 德国思想家彼得·斯洛特迪克在《犬儒理性批判》一书里称第欧根尼是“抵抗表象游戏的第一人”。在第欧根尼看来,国王和哲学家是政治和社会表象游戏的高手和得利者,比起讥讽国王来,他更喜欢捉弄哲学家。斯洛特迪克说了这样一个第欧根尼对哲学家的恶作剧,“柏拉图把人类定义为无羽毛的双脚动物,受到人们的赞赏。第欧根尼把一只公鸡拔光了毛送到柏拉图的学校里说,…这就是柏拉图的人?”。 第欧根尼曾经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反过来嘲笑第欧根尼,“这个人就是疯了的…苏格拉底?。”意思是说,你这个疯子,苏格拉底怎么会有你这样的学生!在雅典的正经公民眼里,第欧根尼正是一个“疯子”,一个和流浪狗差不多的人物。

翻译硕士百科知识中外60位重要哲学家简介整理汇编

翻译硕士百科知识:中外60位重要哲学家简介整理汇编 1.泰勒士(Thales,约前624—前550),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家。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的“水是万物的本原”被认为是西方第一个哲学命题。他也被看作是哲学唯物主义的先驱。 2.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约前580—前500)生于伊奥尼亚海域的萨摩斯岛。毕达哥拉斯派的创始人和首领。该派提出数是万物的本原,数是众多的、不变的,他们认为数目是最智慧的,和谐是最美好的,并认为灵魂不朽。 3.老子(前571—前471)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遗留下来的著作,仅有《五千文》即《道德经》,也叫《老子》。其核心观念是“道”,提出了天道无为以及“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 4.释迦牟尼(公元前565—前485)佛教创始人。姓乔达摩,名悉达多,意译“义成就者”,尊称释迦牟尼。印度人。佛陀的思想代表了当时一定阶层的利益和看法。主要学说有:四谛说、缘起说、无常、无我论、业报轮回论和涅磐论。生前并无著作,死后他的言行由弟子们记录整理汇编为经、律、论三藏。 5.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学以“仁”为核心,崇尚“忠恕”之道,又以孝悌为仁之本。他相信天命,又重视人为;在教育上主张因材施教;政治上提出“正名”的主张,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实符其名;提倡德治和教化。主要著作有《论语》。 6.巴门尼德(Parmenides,约前540—前470)生于爱利亚,爱利亚派的哲学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著有《论自然》一书。他指出了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的区分:意见之路按众人的习惯认识感觉对象;真理之路则用理智来进行辩论,“是者”就是真理的对象。

世界著名思想家名单

世界著名思想家名单 古希腊时期:公元前七世纪—公元前二世纪 泰勒斯(Thales,约前624-约前547,古希腊第一个哲学家,米利都学派创始人) 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ros,约前610-前546,古希腊米利都学派唯物主义哲学家) 阿那克西美尼(Anaximenes,约前588-约前525,古希腊米利都学派唯物主义哲学家)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约前580-约前500,古希腊数学家,唯心主义哲学家) 色诺芬(Xenophanes,约前565-约前473,古希腊哲学家,埃利亚学派第一个代表人物) 赫拉克利特(Herakleitos,约前540-约前480与470之间,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爱非斯学派创始人) 克拉底鲁(Kratylos,前五世纪,古希腊爱非斯学派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学生) 巴门尼德(Parmenides,约前六世纪末-约前五世纪中叶之后,古希腊埃利亚学派唯心主义哲学家) 留基伯(Leukippos,约前500-约前440,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原子说奠人之一) 阿那基克萨戈拉(Anaxagoras,约前500-约前428,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 芝诺(埃利亚的)(Zenon Eleates,约前490-约前436,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巴门尼德的学生) 恩培多克勒(Empedokles,约前490-约前430,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修辞学创始人) 高尔吉亚(Gorgias,约前483-约前375,古希腊智者派哲学家) 普罗泰哥拉(Protagoras,前481-约前411,古希腊智者派哲学家) 苏格拉底(Sokrates,前469-前399,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 德谟克利特(Demokritos,约前460-前370,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与留基伯并称原子说创始人) 安提斯泰尼(Antisthenes,约前435-约前370,古希腊哲学家,犬儒学派创始人) 亚里斯提卜(Aristippos,约前435-前360?,古希腊哲学家,昔勒尼学派创始人,苏格拉底的弟子) 柏拉图(Plato,前427-前347,古希腊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学园派创始人,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 ——《理想国》、《政治家》、《巴曼尼德斯篇》、《柏拉图对话集六种》第欧根尼(锡诺帕的)(Diogenes o Sinopeus,约前404-约前323,古希腊犬儒学派哲学家)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s,前384-前322,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 的老师,逍遥学派创始人) ——《形而上学》、《工具论》、《尼各马科伦理学》、《物理学》、《政治学》 、《亚里士多德全集》 皮浪(Pyrrhon,约前365-约前275,古希腊哲学家,怀疑论者) 伊壁鸠鲁(Epikouros,前341-前270,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 芝诺(季蒂昂的)(Zenon Kitieus,约前336-约前264,古希腊斯多葛学派创始人) 罗马时期:公元前二世纪—公元五世纪 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前106-前43,古罗马政治家、雄辩家、哲学家,在哲学上是折 衷主义的代表) 卢克莱修(Titus Lucretius Carus,约前99-约前55,古罗马诗人、唯物主义哲学家) ——《物性论》 安德罗尼柯(Andronicus Rhodius,约前一世纪,古希腊逍遥派哲学家,因编纂亚里士多德著作而 著称) 埃奈西德穆(Aenesidemus,公元前一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怀疑论者,皮浪的思想继承者) 斐洛(Philo Judaeus,约前30-约后45,古犹太神秘主义哲学家) 塞涅卡(Lucius Annaeus Seneca,约前4-后65,古罗马哲学家、戏剧家,新斯多葛主义的主要代 表之一) 爱比克泰德(Epiktetos,约66-?,古罗马斯多葛派哲学家) 琉善(Loukianos,约125-约192,一译卢奇安,古希腊散文作家、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 马可·奥勒留(Marcus Aurelius Antoninus,121-180,古罗马皇帝[161-180],新斯多葛派哲学家) 塞克斯都·恩披里柯(Sextus Empiricus,约二世纪中叶,古罗马哲学家,怀疑论者)

第欧根尼和亚历山大

第欧根尼和亚历山大 随笔1988.2 吉·海特英国 他躺在光溜溜的地上,赤着脚,胡子拉茬的,半裸着身子,模样活像个乞丐或疯子。可他就是他,而不是别的什么人。大清早,他随着初升的太阳睁开双眼,搔了搔痒,便像狗一样在路边忙开了他的公事”。他在公共喷泉边抹了把脸,向路人讨了一块面包和几颗橄榄,然后蹲在地上大嚼起来,又掬起几捧泉水送人肚中。他没工作在身,也无家可归,是一个逍遥自在的人。街市上熙熙攘攘,到处是顾客、商人、奴隶、异邦人,这时他也会在其中转悠一二个钟头。人人都认识他,或者都听说过他。他们会问他一些尖刻的问题,而他也尖刻地回答。有时他们丢给他一些食物,他很有节制地道一声谢;有时他们恶作剧地扔给他卵石子,他破口大骂,毫不客气地回敬。他们拿不准他是不是疯了。他却认定他们疯了,只是他们的疯各有各的不同;他们令他感到好笑。此刻他正走回家去。他没有房子,甚至连一个茅庐都没有。他认为人们为生活煞费苦心,过于讲究奢华。房子有什么用处?人不需要隐私;自然的行为并不可耻;我们做着同样的事情,没什么必要把它们隐藏起来。人实在不需要床榻和椅子等诸如此类的家具,动物睡在地上也过着健康的生活。既然大自然没有给我们穿上适当的东西。那我们惟一需要的是一件御寒的衣服,某种躲避风雨的遮蔽。所以他拥有一张毯子——白天披在身,晚上盖在身上——他睡在一个桶里,他的名字叫第欧根尼。人们称他为狗”,把他的哲学叫做犬儒哲学。他一生大部分时光都在希腊的克林斯城邦度过,那是一个富裕、懒散、腐败的城市,他挖苦嘲讽那里的人们,偶尔也把矛头转向他们当中的某个人。 他的住所不是木材做成的,而是泥土做的贮物桶。这是一个破桶,显然是人们弃之不用的。住这样的地方他并不是第一个,但他确实是第一个自愿这么做的人,这出乎众人的想法。 第欧根尼不是疯子,他是一个哲学家,通过戏剧、诗歌和散文的创作来阐述他的学说;他向那些愿意倾听的人传道;他拥有一批崇拜他的门徒。他言传身教地进行简单明了的教学。所有的人都应当自然地生活,他说,所谓自然的就是正常的而不可能是罪恶的或可耻的。抛开那些造作虚伪的习俗;摆脱那些繁文缛节和奢侈享受:只有这样,你才能过自由的生活。富有的人认为他占有宽敞的房子、华贵的衣服,还有马匹、仆人和银行存款。其实并非如此,他依赖它们,他得为这些东西操心,把一生的大部分精力都耗费在这上面。它们支配着他。他是它们的奴隶。为了攫取这些虚假浮华的东西,他出卖了自己的独立性,这惟一直实长久的东西。 有好多人对社会生活感到厌倦,都逃避到小小的农庄上、静静的乡村里,或隐居的山洞中,在那里过着简朴的生活。第欧根尼不这样做。他是一个传教士。他明确自己的生活目标,那就是“重铸货币”②:拭去人类生活上面的金银蒙尘,揭除陈规陋习的假面具,重新印上人类生活的真正价值。 公元前4世纪,其他伟大的哲学家如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主要是在自己的私塾里教学。但对第欧根尼来说,实验室和标本,大课堂和学生,这些都存在于芸芸众生中间。因此他决定住在雅典或科林斯,那里来自地中海一带的游客络绎不绝。他故意在大庭广众中这样做,目的是向世人显示什么是真正的生活。 他认为世人大都是半死不活的,大多数人只是个半人。在中午,光天化日下,他打着一盏点着的灯笼穿过市井街头,碰到谁他就往谁的脸上照。他们问他何故这样,第欧根尼回

庄子与第欧根尼处世观的比较研究

庄子与第欧根尼处世观的比较研究 景文文 庄子与第欧根尼虽然一个在中国,一个远在希腊,两个古代文明相距甚远,彼此之间毫无直接的文化交流与思想联系,但历史却偏偏在公元前四到公元前三世纪诞生这两个同样相似的产物。庄子和第欧根尼都反对现世的统治,提倡过简朴和禁欲的生活,以平常心去看待世事;但是由于各自所处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不同,他们又有很多不同点,他们都鄙视并抨击现世,但其所表现的形式和程度不同。从宏观角度说,庄子与第欧根尼都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他们的哲学思想都是那一时代的时代精神体现,虽然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庄子与第欧根尼消极遁世、逃避现实社会的处世态度虽然不是我们所推崇的,但是他们的处世思想在他们所处的社会转型期是真正的智者的生存之道,目前我们的社会也处于一个转型期,他们的有些消极的处世思想在现实中是需要我们规避和批判的,但也有些处世思想是值得我们去借鉴的。 一、庄子的处世观 庄子,名周,生卒年不详,据考证大约生活在公元前四到公元前三世纪,是中国先秦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是道家学派重要的创始人之一,是人类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天才思想家,他对自然、社会和人生都有深刻的理解,庄子一生乏意仕途,穷困潦倒。因此对现实社会特别不满,但庄子又找不到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只能对现实采取逃避态度,只能用其灵活善辩的口才,怪诞犀利的措辞,抒发他内心中渴望离世异俗的与世抗争思想和狂洋自由的精神世界。 (一)顺世、从俗的处世态度 先秦时期的哲学家,大多提出的都是积极的救世的主张,而庄子别出心裁,并不主张救世,而是找到一种在乱世如何安身立命的方式,他认为,人处于纷乱的世道,最主要的是保全自己的真性,这在庄子的著作中又称为养生,也即如何提升道德境界来救赎自己的一种哲学。 庄子对现实的社会及其不满,他对现实社会很失望、不满甚至是厌倦,所以他采取了避世的态度。然而庄子的避世并不是在逃避人世和现实,而是在逃避政治。庄子早年做官做到漆园吏,也许是做官让他看清了官场的黑暗和腐朽,辞官之后便再也不愿意与统治者合作。《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说:“楚威王听说庄子十分圣贤,便拿重金邀请他做丞相。但庄子对使者说道:金钱和权贵都是令人垂涎的。但是你没有看

管理寓言故事 旅行的第欧根尼

管理寓言故事旅行的第欧根尼 管理寓言:古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外出旅行,走到一条洪水泛滥的河边,站在岸上无法过河。有个经常背人过河的人,见他在那里为难,便走过来把他搁在肩上,很友好地背他渡过了河。他很感激这个人,站在河岸上抱怨自己贫穷,无法报答行善的人。当他正思索这事的时候,看见那人又在背别的人过河。第欧根尼走上前说:“对于刚才的事我不必再感谢你了。我现在知道,你不加选择的这样做,只是一种怪癖。” 寓意:这故事说明,有些人对于任何人都不加审慎地行善,他们得到的不是赞誉,而是愚蠢的骂名。 管理点评:对好人好,这是行善积德。对坏人好,这是纵容坏人作恶,是姑息养奸,是养虎遗患。古人说:“锄一恶,长十善。”可见嫉恶如仇的做法是非常正确的。善是天使,恶是魔鬼。什么是好人?好人是指那些遵纪守法,乐于助人的人。善是好人的人性表现。什么是坏人?坏人是指那些违法犯罪屡教不改,残害百姓,欺压良善,作恶多端的人。恶是坏人的人性表现。对待好人可以一视同仁,但是有好人与坏人时就要区别对待。联系到管理企业。员工中有工作积极的,兢兢业业的;还有工作消极的,懒惰的。对于积极主动地、勤快的员工与消极懒惰的员工,在管理上,不要一视同仁。对积极主动地、勤快的员工要实行宽管,让他们多一些自由,多一些空间,多授权,多表扬,多压担子。而对那些消极懒惰的员工要实行严管,多一些监督,多一些批评,多一些教育。在报酬与福利、奖励方面不要对员工一视同仁。一视同仁,就会吃大锅饭,就会出现干多干少一个样。不但纵容了懒惰员工的懒惰,还打击了勤快的员工工作积极性,最后导致了所有员工都懒惰。对于工作积极主动地、勤快的员工要给予高报酬,高奖金,以鼓励他们以企业献身精神服务企业。对于工作消极懒惰的员工,在他们没有改正工作态度之前,给予低报酬,不给予奖励,甚至于可以处罚。虽说企业要公平对待员工,这个公平对待,是对勤快的员工一个样,对消极懒惰的员工又一个样。这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只有相对的公平。企业要建立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机制。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是因为企业要激励员工们积极工作,为企业创造效益,而不养一帮不做事,只会惹是生非的人;企业要奖励那些优秀的员工与对企业有卓越贡献的员工,要处罚那些对企业创造不了价值与不学习、不上进的庸碌员工、无能员工。企业的80%利润是那些优秀员工创造的,不奖励他们奖谁?而那些无能员工要待遇、要好处,不做事,做不好事,还要破坏企业,不处罚他们罚谁?企业只养对企业有价值的员工,不养废物员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