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宏观经济学第六章习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第六章习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第六章习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第六章习题及答案

第六单元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

本单元所涉及到的主要知识点:

1.通货膨胀的含义、衡量与种类

2.通货膨胀的原因

3.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及其对策

4.失业的含义与衡量

5.失业的种类

6.失业的原因

7.失业的影响及其治理

8.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

一、单项选择

1.一般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的物价指数是( D )。

a.消费者物价指数; b.生产物价指数;

c.GDP缩减指数; d.以上均正确。

2.可以称为温和的通货膨胀的情况是指( D)。

a.通货膨胀率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 b.通货膨胀率在10%以上;

c.通货膨胀率一直保持在2%-3%水平;d.通货膨胀率处于3%—10%之间。3.通货膨胀的主要类型有( D )。

a.需求拉上型; b.成本推进型;

c.结构型; d.以上均正确。

4.通货膨胀会( C )。

a.使国民收入提高到超过其平常水平;

b.使国民收入下降到其平常水平以下;

c.使国民收入提高或下降,主要看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d.只有在经济处于潜在的产出水平时,国民收入才会增长。

5.在通货膨胀不能完全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将有利于( A )。

a.债务人; b;债权人;

c.在职工人; d.离退休人员。

6.已知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是12000亿元,实际国民收入11800亿,边际消费倾向0.8,在增加3000亿的投资后,经济将发生( A )。

a.需求拉上通货膨胀;b.成本推进通货膨胀;

c.结构性通货膨胀; d.需求不足的失业。

7.收入政策主要是用来治理( B )。

a.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b.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c.结构性通货膨胀; d.供求混合通货膨胀。

8.抑制通货膨胀的收入政策是指( C )。

a.收入初次分配; b.收入再分配;

c.收入—价格管制; d.以上均正确。

9.失业率是指( A )。

a.失业人口占劳动力的百分比; b.失业人数占人口总数的百分比; c.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的百分比; d.以上均正确。

10.充分就业的含义是(B )。

a.人人都有工作,没有失业者; b.消灭了周期性失业的就业状态; c.消灭了自然失业时的就业状态; d.消灭了自愿失业时期就业状态。11.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下列哪一因素最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C )。

a.进口增加; b.出口减少;

c.政府收入不变,但支出增加; d.工资不变,但劳动生产率提高。12.在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均衡时,名义货币增长率的上升会( D )。

a.使总需求曲线右移,均衡水平位于更高的通货膨胀率和产量水平;

b.使总共供给曲线右移,均衡水平位于更高的通货膨胀率和产量水平; c.使总需求曲线和总共供给曲线右移,均衡水平位于更高的通货膨胀率和产量水平;

d.使总需求曲线右移和总共供给曲线左移,均衡水平位于更高的通货膨胀率而产量不变。

13.自然失业率(D )。

a.恒为零; b.是没有摩擦性失业时的失业率;

c.是没有结构性失业时的失业率; d.是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的失业率。14.由于经济萧条而形成的失业属于( C )。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自愿失业。

15.如果某人由于冶金行业不景而失去工作,这种失业属于( B )。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自愿失业。

16.如果某人大学刚毕业尚未找到工作,这种属于( A )。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自愿失业。

17.引起周期性失业的原因是( B )。

a.工资刚性; b.总需求不足;

c.经济中劳动力的正常流动; d.经济结构的调整。

18.奥肯法则说明了失业率每增加1%,则实际国民收入减少2.5%。在美国这种比例关系( B )。

a.始终不变; b.在不同时期会有所不同; c.只适用于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时的状况; d.以上均不正确。

19.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是( C )。

a.减少货币供给量; b.降低失业率;

c.提高失业率; d.增加财政赤字。

20.货币主义者认为,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交替关系( A )。

a.只存在于短期; b.只存在于长期;

c.在短期与长期均存在; d.在长与短期均不存在。

21.认为在短期与长期都不存在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经济学流派是( D )。

a.凯恩斯主义学派; b.货币主义学派;

c.供给学派; d.理性预期学派。

22.“适应性预期”与“理性预期”的区别是( A )。

a.适应性预期强调过去信息,理性预期强调现在信息;

b.理性预期以大量数学模型为论证依据,因而更科学;

c.适应性预期是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假设,内存陈旧,应被淘汰;

d.适应性预期难以解释与过去完全不一样的未来经济变动。

23.理想预期学派的就业理论认为(C )。

a.可以以高通货膨胀率来换取得失业率;

b.短期内可以降低失业率,长期却不行;

c.通过政府的欺骗性行为,可以换得低失业率;

d.必须维持自然失业率,否则会出现滞涨。

24.根据有伸缩性的工资理论,实际国内总产值增加意味着( A )。

a.长期总供给增加; b.总需求增加;

c.物价水平将上升; d.经济将超过其总供给。

25.菲利普斯曲线说明( C )。

a.通货膨胀导致失业; b.失业导致通货膨胀;

c.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负相关;d.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正相关。

26.“滞胀”指的是以下何种情况?( A )。

a.高通货膨胀与高失业率并存; b.高通货膨胀与低失业率并存;

c.下降的通货膨胀与上升的失业率并存;d.低通货膨胀与高失业率并存。27.“滞胀”理论不符合下列谁的观点?( B )

a.货币主义 b.凯恩斯主义

c.理性预期学派 d.供应学派

28.如果工资具有向下刚性,则在经济衰退中当对劳动的需求减少时,我们将观察到( D )。

a.较高的就业量和较低的工资; b.较高的就业量而工资并没有提高;

c.就业量和工资均没有变化; d.较低的就业量而工资并没有降低。二、多项选择

1.按照物价上涨的幅度,通货膨胀可以分为( ABC )。

a、温和的通货膨胀;

b、奔腾的通货膨胀;

c、超级的通货膨胀;

d、平衡的通货膨胀。

2.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是( ABC )。

a.需求拉动; b.成本推进;

c.经济结构变动; d.失业率提高。

3.如果工资具有完全弹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CD )。

a.自愿失业人数不随工资水平变动而变动; b.劳动需求降低,则自愿失业增加;

c.只要自愿失业没有非自愿失业; d.劳动市场是出清的。4.下列哪些是治理通货膨胀的措施(A BCD )。

a.指数化政策; b.紧缩性需求管理政策;

c.收入政策; d.扩大总供给。

5.通货膨胀的收益者有(BD )。

a.工资收入者; b.利润收入者;

c.债权人; d.债务人。

6.收入政策的主要手段是( ABCD )。

a.税收; b.工资价格管制;

c.工资价格指导; d.道德规劝。

7.导致需求拉上通货膨胀的因素有( AC )。

a.投资需求增加; b.货币供给增加;

c.政府支出增加; d.政府收入增加。

8.引起结构性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在于(AC )。

a.各部门工资相继上升; b.货币需求过大;

c.部门间生产率提高快慢不同; d.国际市场上的不稳定。

9.采用“冷火鸡式”治理通货膨胀与渐进式的治理有和不同?( AC )a.时间较短; b.时间较长;

c.失业率较大; d.失业率较小。

10.治理通货膨胀的需求管理政策包括( ACBD )。

a.财政政策; b.货币政策;

c.人力政策; d.收入政策。

三、名词解释

1.通货膨胀; 2.通货紧缩; 3.消费者价格指数; 4.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5.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6.结构性通货膨胀; 7.收入政策; 8.通货膨胀税;

9.失业; 10.失业率; 11.充分就业; 12.自然失业率; 13.摩擦性失业;

14.结构性失业; 15.周期性失业; 16.紧缩性缺口; 17.奥肯定律;

18.菲利普斯曲线;

四、判断题

1、衡量一个国家经济中失业状况的最基本指标是失业率。(T )

2、因不满工资待遇而不愿就业属于自愿失业。(T )

3、新加入劳动力队伍,正在寻找工作而造成的失业属于结构性失业。(F )

4、结构性失业是一种自愿失业。(F )

5、实行适当的经济政策可以消除结构性失业。( F )

6、需求不足的失业是一种非自愿失业。(T )

7、充分就业与任何失业的存在都是矛盾的。因此,只要经济中有一个失业者存在,就不能说实现了充分就业。( F

8、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和国民生产总值折算价格指数的变化方向和变化幅度是一致的。( F )

9、通货膨胀会引起收入的再分配。()

10、温和的通货膨胀对生产有一定的扩张作用。()

11、凯恩斯对失业和通货膨胀相互关系的看法,与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是一

致的。()12、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所以存在相互交替的关系,原因之一是通货膨胀率的上升会低

实际工资和提高利润率,从而使厂商增雇工人扩大生产,导致失业率下降。()

13、根据奥肯定理,在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后,失业率每增加1%,则实际国民收入就会减少2.5%。()

14、在任何经济中,只要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就会表现为物价水平的上

升。()

15、紧缩性缺口是指实际总需求大于充分就业的总需求时两者的差额,膨胀性缺口是指实际总需求小于充分就业总需求时两者之间的差额。()

16、能够“自我实现”、持续存在的预期通货膨胀率也成为惯性通货膨胀。()

17、凯恩斯认为,引起总需求过度的根本原因是贷币的过量发行。()

18、如果通货膨胀是人们预料之中的,就不会对就业和国民收入产生直接的、实质性的影响。()

19、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所引起的通货膨胀称为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

20、价格调整方程表明,通货膨胀率与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呈同方向变动,并且也受来自需求压力的正向影响。()

21、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围绕非利蒲斯曲线的争论,表明了他们对宏观经济政策的不同态度。()

22、如果以经济衰退程度来衡量治理通货膨胀的代价,则渐进主义式的方法的代价要比激进主义的方法的代价小。()

五、辨析题

1.物价上涨即为通货膨胀。

2.对于预期到的通货膨胀,银行贷款利率将会降低。

3.工资和利润的大幅度上升是导致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4.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有利于债权人,不利于债务人。

5.通货膨胀使政府占有更大部分的国民收入。

6.如果工资率的提高小于劳动生产率的增加,那么,这种工资的提高不会导致通货膨胀。

7.通货膨胀有利于工资领取者,不利于利润获得者。

8.由于不同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快慢不同导致的通货膨胀被称为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9.对于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可以采取收入政策来解决。

10.以衰退来降低通货膨胀率会引起失业率上升。

11.摩擦性失业是一种自愿失业。

12.实行适当的经济政策可以消除摩擦性失业。

13.某人在失业以后因就业信息不灵而暂时找不到工作种失业是自愿失业。 14.只要存在失业工人,就不可能有工作空位。

15.刺激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可以消除结构性失业。

16.充分就业意味着失业率为零。

17.拉氏指数会低估价格水平的上升,帕氏指数会高估价格水平的上升。 18.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在短期中可以通过宏观经济政策解决失业问题。六、简答题

1.通货膨胀是如何分类的?

2.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有哪些?

3.失业的类型有哪些?

4.什么是自然失业率?哪些因素影响自然失业率的高低?

5.哪些种类失业是可以消除的?哪些是无法消除的?

6.失业的社会经济影响是什么?

7.简述工资刚性的理论。

8.运用图形说明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的区别。

9.消费者价格指数有何优点和缺陷?

10.简述“滞涨”的原因与解决措施。

11.减少失业的政策措施有哪些?

12.通货膨胀能否促进经济增长?

13.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能否解决失业问题?

14.货币数量说的通货膨胀理论与凯恩斯的“过度需求”通货膨胀理论有何异同?

15.什么是通货紧缩?通货紧缩有哪些危害性?

七、论述题

1.试述通货膨胀的原因。

2.试述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3.治理通货膨胀有那些方法?

4.凯思斯学派、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是如何解释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的?围绕菲利普斯曲线的争论,它们对宏观经济政策效用的分歧何在?

5.什么是城镇登记失业率?如何看待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这个指标?

八、计算题

1.若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Y*=5000亿元,某年的实际总需求为5500亿元,求该年的通货膨胀压力。

2.某社会的预期通货膨胀率为6%,h=0.4,通货膨胀压力为5%,求该社会的通货膨胀率。

3.假定某经济最初的通货膨胀率为12%,政府谋略通过制造5%的失业率来实现4%通货膨胀率的目标,当价格调整方程的系数h=0.4时,试问其通货膨胀率下降的过程如何?

4.假定某经济社会遵从奥肯定律,其表达式为u-0.04=-2(Y-Y*)/Y*,求:

(1)当该经济社会现实产出量分别为潜在生产能力的98%,99%,101%时,其失业率分别为多少?

(2)当失业率目标分别为3%时,现实生产能力为潜在生产能力的多少?

5.设某国价格水平在2003年为105,2004年为110,2005年为118。求:

(1)2004年和2005年通货膨胀率各为多少?

(2)若以前两年通货膨胀的平均值作为第三年通货膨胀的预期值,计算2006年的预期通货膨胀率?

(3)若2006年的利率为2.25%,计算该年的实际利率。

6.假定某经济社会的菲利普斯曲线为△P/P=36/u-10,其中△P/P和u均为百分数值表示。求:

(1)失业率为3%时的价格上张率;

(2)价格水平不变时的失业率;

(3)使失业率增加20%时的价格上涨率的表达式。

九、案例分析

1、80年代阿根廷的恶性通胀。

在8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阿根廷一直是一个典型的经济案例,年通胀率

平均达到450%,1990年初的12个月其通胀率更飚升到20000%。在这种情况下,经济活动的主要目的只是避免通胀吞噬一切。阿根廷的高通胀终于出现一个充满希望的转机。1989年刚刚当选总统的卡洛斯·梅内姆宣布了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反通胀的计划。此外,他还支持许多以供给为导向的经济改革,包括在1991年初任命由哈佛大学培养的经济学家多明戈·卡瓦洛为经济大臣。90年代初期,通胀已降为每年30%左右。

(1)通货膨胀会有哪些起因。

(2)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是什么?

(3)供给政策是如何抑制通货膨胀的

(4)从需求管理的角度出发,阿根廷政府应从哪些方面控制通货膨胀。

2.1995年颠簸的软着陆。

从1992年到1994年,经济逐渐从1991年的衰退中复苏过来,失业率缓慢地从7.6%下降到5.4%。随着失业率接近于当时所认为的6%左右的NAIRU,美联储变得担心经济过热。它开始提高利率。1994年初,美联储六次提高利率,总计提高了6%。当时的希望是“软着陆”——平稳地从复苏转向不引起通货膨胀过热的持续增长——通货膨胀率引起高利率,高利率又引起新的经济下降。但是,后来当经济的失业率在1996年逐渐降低为5.1%而增长提高时,美联储在这方面显然实现了着陆,尽管不是完全的平稳,但至少也象近几十年一样平稳。实际上,美联储并没有正确预期到经济的趋势;的确,由于得到资料有时滞,它甚至不能准确了解采取行动时的经济状况。批评者大吵大闹地反对1994年12月和1995年2月的利率上调,他们声称已经看到经济中存在的薄弱之处。美联储没有考虑这些警告,1996年1月发表的修改过的数据表明,甚至在美联储1995年2月提高利率时经济增长就停止了——1995年第一季度增长率低于0.5%,当得到1995年春季的数据并担心经济下降开始时,软着陆变成了“颠簸的软着陆”。问:(1)失业率与经济过热之间有什么关系?

(2)为什么在1994年美联储要六次提高利率?

(3)批评者为什么要反对利率上调?

第六单元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

一、单项选择

1.d;2.d;3.d;4.c;5.a;6.a;7.b;8.c;9.a;10.b;11.c;12.d;13.d;14.c;15.b;16.a;17.b;18.b;19.c;20.a;21.d;22.a;23.c;24.a;25.c;26.a;27.b;28.d。

二、多项选择

1.abc;2.abc;3.bcd;4.abcd;5.bd;6.abcd;7.ac;8.ac;9.ac;10.abcd。

三.名词解释

1.通货膨胀是指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2.通货紧缩指在经济均衡的状况下,由于居民消费突然剧减,企业投资突然下降等原因使总需求下降,出现供给大于需求,物价持续和显著下降。

3.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不同时期全社会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

4.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又称为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的、显著的上涨。

5.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又称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

上涨。

6.生产率较低的部门、趋向衰落的部门和非开放部门以“公平”为由,在价格上向生产率高、迅速发展和开放的部门看齐,结果导致了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这种价格水平的上涨称为结构性通货膨胀。

7.收入政策是指政府为了降低通货膨胀率而对货币收入和价格采取的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政策。

8.通货膨胀税指通货膨胀引起的一部分货币购买力由资产持有者向货币发行者转移,者种转移犹如一种税赋,而称之为通货膨胀税。

9.失业是指凡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并正在寻找工作的工人人数。

10.失业率是指失业人数在劳动力总数中所占的百分比。

11.充分就业是指周期性失业人数为零的就业状态。充分就业并非人人都有工作。

12.自然失业率是指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它是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

13.摩擦性失业是劳动者正常流动或生产中不可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

14.结构性失业是由于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

15.周期性失业又称需求不足的失业,是指总需求不足引起的失业。

16.紧缩性缺口指实际总需求水平低于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水平所形成的缺口。

17.奥肯定律是反映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反方向变化关系的经验统计规律。

18.菲利普斯曲线是菲利普斯根据现实统计资料所给出的反映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曲线。

四、判断题

1.对;2.对;3.对;4.错;5.错;6.对;7.错;8.错;9.对;10.对;11.错;12.对;13.错;14.错;15.错;16.对;17.错;18.对;19.对;20.对;21.对;22.对。

五、辨析题

1.错。通货膨胀是指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2.错。银行贷款利率将会提高。

3.对。工资和利润的大幅度上升使生产成本提高,从而引起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4.错。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有利于债务人,不利于债权人。

5.对。因为在累进税率制度下,通货膨胀所引起的个人和企业的名义收入增加会使政府税收增加。

6.对。通货膨胀率等于工资增长率减去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当工资增长率小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率时,不会出现通货膨胀。

7.错。通货膨胀不利于工资领取者,有利于利润获得者。因为在发生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工资领取者的实际收入减少,而企业的成本支出减少、利润增加。

8.错。由于不同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快慢不同导致的通货膨胀被称为结构性型通货膨胀。

9.错。对于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可以采取收入政策来解决。

10.对。以衰退来降低通货膨胀率,即人为地减少产出,使实际产出低于潜在的产出,从而就业减少,失业率上升。

11.错。摩擦性失业既有自愿失业,也有非自愿失业。

12.错。摩擦性失业是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也会存在,任何经济政策都不可以消除摩擦性失业。

13.错。自愿失业是指不愿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形成的失业。

14.错。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是每有一个失业者就有一个职位空缺。

15.错。刺激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可以消除周期性失业。

16.错。充分就业时仍然存在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17.错。拉氏指数会高估价格水平的上升,帕氏指数会低估价格水平的上升。

18.错。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在任何时候宏观经济政策对解决失业问题来说都是无效的。

六、简答题

1.答:按照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可将其划分为爬行的通货膨胀、温和的通货膨胀、奔腾的通货膨胀和恶性的通货膨胀四类。当物价上涨小于2%—3%时属爬行型通货膨胀,在3%—l0%之间属温和型通货膨胀,达到两位数时属奔驰型通货膨胀,超过50%时就属恶性通货膨胀。

按照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可将通货膨胀划出分为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和结构性的通货膨胀三类。

按通货膨胀能否预期,可把通货膨胀划分为可预期的通货膨胀和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两类。

2.答:现在各国所采取的物价指数主要有:消费物价指数(CPI),批发物价指数(WPI)和GDP缩减(或折算)指数(IPD)。

消费价格指数。它是反映不同时期全社会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

程度的相对数。用它来度量通货膨胀的优点在于该指数直接与公众日常生活休戚相关,能直观地反映消费者的价格负担,时效性强,可以用来分析货币购买力之强弱。最受各国政府和公众的关注。批发价格指数。它是反映不同时期全社会商品批发价格水平变动趋势和程度的价格指数。由于该指数与产品出厂价格紧密联系,且代表的产品范围较广,既有消费品,也有生产资料,反映物价水平较为全面,因此也得到广泛应用。GDP缩减指数。它衡量组成GDP的所有物品与劳务的平均物价水平。用它来度量通货膨胀的优点在于该指数覆盖面广,能全面反映一国物价水平的变动,便于国际比较。理论经济学中使用的物价指数一般都是GDP缩减指数。

3.答:在现代经济学中,按照不同的标准,失业可有不同的分类。最常见的分类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是指劳动力的正常流动所引起的失业。劳动力的正常流动包括老雇员退休、年轻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新老交替过程,人们出于某种原因放弃原来的工作或被解雇,以及转移到新的地区,寻找新工作的过程。在劳动力正常流动过程中产生的失业即使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也会存在。摩擦性失业量的大小取决于劳动力流动性的大小和寻找工作所需时间的长短。

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人口规模和构成的变化、消费者偏好的变化等都会引起经济结构的变化,进而引起对劳动力的需求结构发生变化,而劳动力供给结构的调整往往滞后于劳动力需求结构的变化,从而产生结构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是指社会总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失业,因此又称为“需求不足型失业”。劳动力需求是一种“引致需求”。在经济周期性波动过程中,当社会总有效需求不足或总产出下降时,对物品和劳务的需求减少,最终会引起劳动力需求的减少。其他条件不变,尤其是工资刚性的情况下,社会总有效需求变动会导致周期性失业。

4.答:对于什么是自然失业率,经济学家有着不同的看法,一般地讲,自然失业率是指经济中只存在摩擦性失业和结构件失业的失业率,当实际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时,就看作实现了充分就业。因此,自然失业率又称充分就业的失

业率。

失业持续的时间和失业频率是影响自然失业率的两个主要因素。失业持续的时间取决于经济周期及劳动力市场结构,从劳动力市场结构看,劳动力市场组织(职业介绍所、就业服务机构等)、失业人口构成(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失业者就业意愿和能力以及失业救济合制度等,都影响着失业持续的时间。失业频率是劳动力在一定时期内变为失业者的平均次数。一般来说,企业对劳动力需求变化越大,失业频率越高;新劳动力增长速度越快,失业频率也越高。总之,失业持续的时间越长,失业频率越高,自然失业率就越高。

5.答:西方学者认为,对于由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所构成的自然失业,只能降低其失业程度,而不可能完全消除。因为摩擦性失业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变化及信息的不完全性,在这两个条件约束下,劳动力流动需要一个过程,因而摩擦性失业不可避免。结构性失业产生于经济结构的变化,而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化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是必然发生的,从衰退行业中游离出来的劳动者一时适应不了新兴行业的就业要求时,结构性失业必然要发生。因此,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是无法消除的。周期性失业是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对于这种失业,可通过国家积极干预经济、刺激有效需求而得以消除。

6.答:(1)失业的经济影响。失业会直接造成资源的浪费,带来经济上的损失。劳动力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失业或劳动力闲置本身就是资源的浪费,而且劳动力这种经济资源具有自身的特点:本期可利用的劳动力不能移至下期使用,本期可利用的劳动力的闲置就是这部分资源的永久性浪费。在劳动者失业的同时,生产设备以及其它经济资源也常常会大量闲置,生产能力开工不足,这直接地减少了社会产品,降低了国民产出水平。

对于个人来说,如果是自愿失业,则会给他带来闲暇的享受,但如果是非自愿失业,则会使他的收入减少,从而生活水平下降。对政府来说,失业增加了社会福利支出,造成财政困难。从整个经济看,失业在经济上最大的损失就是实际国民收入的减少。

(2)失业的社会影响。从社会方面看,失业的影响虽然无法用货币单位表示,但这种影响却可能是非常巨大的。失业不但会使失业者及其家庭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下降,而且会给人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创伤,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失业者

长期找不工作就会悲观失望,甚至失去对生活的信念。高失业时期,往往伴随着高犯罪率、高离婚率和其它各种社会骚乱,并使更多的人早衰早亡。失业率的上升往往会引起犯罪率的增加。当人们没有从正当工作中得到收入时,有时就会去犯罪。高犯罪率也是高失业率的代价。此外,失业有损于失业者的自尊心,这也会引发许多社会与政治问题。因此,从社会学角度来看,失业不利于社会的稳定。许多社会犯罪、堕落和悲剧,例如犯罪、自杀、离婚、吸毒等都与失业率的增加相关。尽管很难从数字上确定失业与这些现象之间的关系,但它们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是每一个人都承认的。

7.答:(1)最低工资限制。政府制定的最低工资法律使企业不能降低工资。

(2)工会集体谈判。工资不是由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均衡而是由工会的谈判力量决定的。工资谈判的最后协议往往规定了高于市场均衡水平的工资。(3)效率工资理论。效率工资理论主张高工资将导致高效率。(4)隐含契约理论。隐含契约理论认为,工人和企业之间隐含契约实质上是一种保险合同。

8、答:自愿失业是指不愿意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而产生的失业。非自愿失业是愿意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但仍找不到工作的失业。

L 0W

S D

E

H G W 1W 0J L 0

L *A 图16-1 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

图16-1中,S 为劳动力供给曲线,D 为劳动力的需求曲线。L *为劳动者总人数,E 为均衡点,结清劳动力市场工资水平为W 0时,企业愿意雇佣的劳动者人数

恰好等于愿意工作的劳动者人数,即AE 的数量。劳动者总量中相当于EF 的那部分人只有工资更高时,才愿意工作,因此,在现行的工资条件下属于“自愿失业”。图中,由于某些原因,工资处于W 1水平,高于均衡工资W 0,按照现行的工资水

平,劳动力的供给量大于劳动力的需求量。能够就业的劳动者人数为JH ,愿意工作而找不到工作的劳动者人数为HG 。这部分人的失业就属于非自愿失业。

9、答: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根据若干主要日用消费品价格以及服务费用而编制的,用公式来表示即为:

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

消费者价格指数的优点是能够及时反映消费品供给与需求的对比关系,资料容易搜集,能够迅速直接地反映居民生活的价格趋势。其缺点是范围较窄,只包括社会最终产品中的居民消费品者一部分,因而不足以说明全面的情况。消费者价格指数由于以下原因而高估通货膨胀:(1)替代效应。由于CPI衡量固定的一篮子物品的价格,所以,它没有反映消费者用相对价格下降的物品进行替代的能力。因此,当相对价格变动时,真实生活费用的增加比CPI慢。(2)新物品的进入。当一新物品进入市场时,消费者的状况变好了,因为消费者有了更多可以选择的物品。实际上,新产品的引进提高了货币的实际价值。但这种货币购买力的提高并没有表现在CPI的下降上。(3)无法衡量质量的变化。当一个企业改变自己出售的产品质量时,物品价格的变化没有反映出生活费用的变化。许多质量的变化,如舒适或安全很难衡量。如果无法衡量的质量改进是普遍的,那么,可衡量的CPI就比应该衡量的更快。

10、答:“滞涨”的原因有:(1)失业与空位并存转化为滞涨。失业率很高时,由于工资刚性使工资不能下降,有职位空缺时,公司为吸引所需工人愿意支付高工资,导致工资上升。这样从失业与空位并存转化为工资上升。市场存在价格刚性,在工资上升后,又使物价上涨。失业与工资上升并存又转化为失业与物价上涨并存,出现了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发症。(2)不同类型商品与部门发展比例不同造成滞涨。各部门增长比例失调,就会导致滞涨。如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制成品成本具有强有力的通货膨胀影响,引起制成品部门工资——物价螺旋上升,从而造成经济衰退,失业增加,出现滞涨。(3)部门结构变化不同造成滞涨。如衰退部门工人要求与新兴发展快的部门工资“看齐”,非开放部门要求与开放部门工资“看齐”,,成本增加,物价就会增加,使衰退部门或非开放部门情况恶化而削减工人,出现一方面失业继续增加,另一方面物价持续增长的状况。(4)国家垄断货币发行权造成滞涨。国家主观地发行货币,使社会资源配置失调,挫伤了私人投资的积极性,减少了市场提供的就业机会,大规模失业就会出现。同时,

国家垄断了货币发行权,政府可以根据财政支出需求而把货币不断投入市场,造成财政赤字,通货膨胀也会成为必然。

治理滞涨的措施:(1)新古典综合派的对策:收入政策和人力政策。(2)货币主义的对策:实行简单规则的货币政策。(3)供给学派的对策:减税。

11、答:(1)实施有利于促进就业的多种经济政策。包括:第一,调节总需求,减少周期性失业;第二,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小企业发展;第三,通过地域开发、职业开发增加就业机会;第四,以扩大出口,吸引外资及劳务输出等来促进本国就业岗位的增加;第五,建立协商机制,劳资政三方面共同研究解决就业问题。(2)建立多种就业服务机构,全方位提供就业服务。对就业服务部门实行专业化管理,为失业者及时提供有效的求职信息,缓解摩擦性失业。建立多种多样的就业服务机构,并加强不同地区就业机构之间的联系,形成全国范围内的职业信息提供网。就业服务部门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职业介绍、信息咨询、指导服务、职业培训等。(3)把职业培训作为减少失业的优先措施。建立并充实职业教育和训练制度以缓解结构性失业。对于由劳动供求结构的不一致所引起的结构性失业而言,加强劳动者对产业结构的变动和需求变动的适应能力,各种职业教育和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对此,可以通过政府和各种非政府渠道,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支持,使更多的人能够有条接受教育。培训机构与企业、劳工部门合作。(4)积极创造就业岗位,拓宽就业渠道。通过挖掘企业潜力,鼓励企业扩大对劳动的雇佣;发挥失业者个人潜能,鼓励其自我就业;缩短工作时间,实行工作分享制,将就业者的部分工作机会转让给失业者,以达到增加就业岗位的目的。(5)调整工资水平。政府可以利用各种形式的收入政策直接或间接地调控工资水平。这种政策有助于消除由实际工资水平过高引起的失业。(6)改革失业制度,由消极救济变为积极就业。对失业保险制度进行了改革,严格领取条件、缩短救济时间、降低津贴金额,用压缩下来的失业保险经费建立具有促进再就业的各种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从简单地保护失业者转为促进他们再就业。

12、答:关于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一是促进论,认为通货膨胀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二是促退论,认为通货膨胀会损害经济增长;三是中性论,认为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既有正效应,也有负效应。

(1)促进论。这种观点认为,从总体上看,通货膨胀能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发展经济学家提出通货膨胀可以刺激经济增长,他们的理由是:第一,发展中国税收体系不健全,税收来源有限,可以通过通货膨胀来增加财政收入、增加资金,并把这些资金投资于生产。第二,通货膨胀可以产生一种有利于高收入阶层而不利于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分配效应。由于高收入阶层的边际储蓄倾向高于低收入阶层,这样,就可以借助于通货膨胀来增加高收入阶层的储蓄,增加投资,刺激经济增长。第三,通过通货膨胀可以降低实际工资水平。这就增加了利润,刺激投资者投资积极性。

(2)促退论。认为通货膨胀可以导致经济效率低下,从而阻碍经济增长。原因:第一,通货膨胀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尤其是破坏了价格作为社会供求关系的指示器的作用,使资源配置和资金使用失衡,从而引起资源浪费和经济效率低下。第二,通货膨胀导致投机活动和助长囤积心理,从而使社会资金不是用于生产性活动而是用于投机性活动,这就降低了经济增长率。第三,通货膨胀降低了储蓄,不利于储蓄增加。第四,通货膨胀时期物价上涨与工资增加的不对称性易于引起社会动荡,降低经济效率。第五,通货膨胀会增加生产性投资的风险,从而不利于投资增加。第六,政府对付通货膨胀的政策,诸如控制物价、采取配给制、进行外汇管制等第会降低经济效率,进一步加深经济混乱。

(3)中性论。认为,在短期中,由于政府政策所引起的通货膨胀也许会影响产量,但从长期看,通货膨胀对产量和经济增长没有什么影响。

13、答:在经济处于衰退中,采用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能能使经济走出衰退的阴影,能有效解决失业。但是,这并不能够解决失业问题。因为由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所构成的自然失业,只能降低,不能够完全消失。由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周期性失业可以通过国家的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来解决。

14、答:(1)传统的货币数量说的剑桥方程式为:M/P=KY代表对实际货币余额的需求,而M/P代表实际货币余额的供给。当需求不变时,名义货币供给的增加只能导致物价的上涨。传统的货币数量说要点是:货币量与物价的正比性:在货币和物价的传送机制中,M是原因,P是结果;货币中性;名义货币存量的外生性。(2)凯恩斯的“过度需求”理论的内容。(3)共同点:物价普遍上涨的原因是支出超过了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不同点是:货币数量说认为“过度需

求”的来源是由于货币余额过多,物价上涨本身将通过减少实际货币余额而使物价不再继续上涨。而凯恩斯的“过度需求”通货膨胀理论认为“过反需求”是由实际因素造成的,因此物价的上涨将对通货膨胀造成什么后果是不请楚的。

15、答: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对应的概念,通常指价格总水平持续下降这样一种经济现象。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通货紧缩主要有三种看法。第一种看法是:通货紧缩就是物价水平普遍的持续下降。第二种看法是:通货紧缩应该具有物价水平普遍、持续下降和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这两个特征。第三种看法是:通货紧缩除了以上两个特征外,还表现为有效需求不足、经济衰退(连续两个季度以上负增长)。

通货紧缩的危害性:一是通货紧缩使实际利率上升,抑制消费与投资;反过来,需求不足又会加剧通货紧缩,交互影响,恶性循环。二是通货紧缩使企业利润下降,失业增加,社会矛盾上升。三是企业和个人债务负担过重,银行坏账增多,危及社会信用,加剧金融动荡。四是国际市场需求不足,各国出口竞争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贸易关系趋于紧张。

七、论述题

1.答: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解释,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出需求拉上、成本推进、需求拉上与成本推进混合以及结构性等因素造成的。

(1)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这是从总需求的角度来分析通货膨胀的原因,它是指,商品市场在现有的价格水平下,经济的总需求水平超过总供给水平,导致的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引起通货膨胀。引起总需求过大的因素有两大类:一类被称为实际因素,如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扩大,政府支出增加、减税以及一国净出口增加都会使IS曲线向右移动,从而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使经济在现有的价格水平下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另—类被称为货币因素,即货币供给量的增加或实际货币需求的减少。这会使得LM曲线向右移动,也会导致总需求在现有价格水平下扩大,在经济的总供给没有达到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之前,总需求的增加在使价格水平上升的同时,也使总产出还会增加。随着经济接近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总需求再增加,产出不会再增加,而只会导致价格水平的上升。

(2)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这是从总供给角度来分析通货膨胀的原因,它是指由于生产成本的提高而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供给就是生产,根据生

宏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第9章 一、选择题 1.政府预算赤字增加()。 A.提高了真实利率并挤出了投资 B.降低了真实利率并挤出了投资 C.对真实利率没有影响,也不会挤出投资,因为外国人购买有赤字国家的资产 D.以上各项都不是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国较高的真实利率()。 A.增加了该国的资本净流出,因为本国居民和外国人都喜欢在该国投资 B.减少了该国的资本净流出,因为本国居民和外国人都喜欢在该国投资 C.减少了该国的资本净流出,因为本国居民和外国人都喜欢在国外投资 D.以上各项都不是 3.欧洲人对美国生产的福特汽车的偏好提高,引起美元()。 A.贬值,且美国净出口增加 B.贬值,且美国净出口减少 C.升值,且美国净出口增加 D.升值,且美国净出口减少 E.升值,但美国净出口总额保持不变 4.“孪生赤字”这个词是指()。 A.一国的贸易赤字和它的政府预算赤字 B.一国的贸易赤字和它的资本净流出赤字 C.一国的储蓄赤字和它的投资赤字的相等 D.如果一国有贸易赤字,其贸易伙伴必定也有贸易赤字 5.以下哪一项关于外汇市场的表述是正确的?()。 A.一国净出口增加增加了本币供给,本币贬值 B.一国净出口增加减少了本币供给,本币贬值 C.一国净出口增加减少了本币需求,本币升值 D.一国净出口增加增加了本币需求,本币升值 6.以下哪一项关于外汇市场的表述是正确的?()。 A.一国资本净流出增加增加了本币供给,本币升值 B.一国资本净流出增加增加了本币供给,本币贬值 C.一国资本净流出增加增加了本币需求,本币升值 D.一国资本净流出增加增加了本币需求,本币贬值 7.如果美国对中国生产的服装的进口实行配额,以下哪一项关于美国外汇市场的表述是正确的?()。 A.美元供给增加,且美元贬值 B.美元供给减少,且美元升值 C.美元需求增加,且美元升值 D.美元需求减少,且美元贬值 8.如果美国对中国生产的服装的进口实行配额,以下哪一项关于美国净出口的表述是正确的?()。 A.净出口将增加 B.净出口将减少 C.净出口将保持不变 D.以上各项都不是 二、判断题 1.资本净流出是外国人购买的本国资产减国内居民购买的外国资产。 2.一国的资本净流出(NCO)总等于其净出口(NX)。

宏观经济学及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这是因为(C) A.任何两个边际量相加总是等于1。 B.MP曲线C和MPS曲线都是直线。 C.国民收入的每一元不是用于消费就是用于储蓄。 D.经济中的投资水平不变。 2.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c)之时。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 B.实际的消费加实际的投资等于产出值。 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 D.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 3.在凯恩斯的两部门经济模型中,如果边际消费倾向值0.8, 那么自发性支出的乘数值必是(c)。 A .1 .6 B. 2.5 C. 5 D.4。 4.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厂商投资增加将引起(B)。 A.国民收入增加,但消费水平不变。 B.国民收入增加,同时消费水平提高。 C.国民收入增加,但消费水平下降。 D.国民收入增加,储蓄水平下降。 5.消费函数的斜率等于(C)。 A.平均消费倾向。

B.平均储蓄倾向。 C.边际消费倾向。 D.边际储蓄倾向 6. 如果消费函数为C=100+0.8(Y-T),那么政府支出乘数是(D)。 A.0.8 B.1.253 C.4 D.5 7. 如果消费函数为C=100+0.8(Y-T),并且税收和政府支出同时增加一元,则均衡的收入水平将( C )。 A.保持不变。 B.增加3元。 C.增加1元。 D.下降4元。 8.边际消费倾向小于1,意味着当前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将使意愿的消费支出( A )。 A.增加,但幅度小于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幅度。 B.有所下降,这是由于收入的增加会增加储蓄。 C.增加,其幅度等于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幅度。 D.保持不变,这是由于边际储蓄倾向同样小于1。 9.投资乘数等于(A)。 A.收入变化除以投资变化。 B.投资变化除以收入变化。 C.边际消费倾向的倒数。

宏观经济学第七版课后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第七版课后习题答案 篇一: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一、概念题 1.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答:国内生产总值指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一个经济体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GDP一般通过支出法和收入法两种方法进行核算。用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之和;用收入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和折旧之和。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因此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与此相联系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则是一个国民概念,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2.国民收入核算(national income accounting)答:国民收入核算指用于衡量GDP和许多相关统计数字的核算体系,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或社会再生产为对象的宏观核算。它以一定的经济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统计和会计的方法,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运行过程进行系统科学的定量描述,为经济分析和国家实行宏观经济调控、制订经济政策或计划管理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国民经济核算一词最早出现于1941年。荷兰经济学家范·克利夫在荷兰《经济学家》杂志1941年7月号和11月号上,先后发表两篇文章,首次使用了“国民经济核算”一词。国民收入核算一般有三种方法: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常用的为后两者。其核算的理论基础是总产出等于总收入、总产出等于总支出。 3.存量与流量(stocks and flows)答:存量与流量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记录经济信息的两种基本形式。存量是指在一定时点上测算的量,如某一时点的资产和负债的状况或持有的资产和负债数量。存量具有时点的基本特征。流量是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反映一定时期内经济价值的产生、转换、交换、转移或消失,它涉及机

《宏观经济学》习题1附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基本概念 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规范经济学实证经济学流量存量瓦拉斯均衡凯恩斯均衡短缺均衡非均衡短期与长期事前与事后 二.判断题(T、F) 1.产出水平和产出水平的变化是宏观经济研究的主要问题 2.新剑桥派经济学家认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收入分配的格局是越来越不利于工人。事实也确实如此。 3.经济政策是指用以达到经济目标的方法。 4.借鉴宏观经济学应注意对本国经济的深刻理解。 5.资源如何在不同的用途之间分配是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6.宏观经济学解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收入差距的原因 7.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都是一国的国民经济,只不过研究角度不同而已。 三.在下列各项选择中,挑选出一个合适的答案 1.宏观经济的研究包括下列哪些课题 A.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的根源 B.经济总表现的微观基础 C.一些经济取得成功而另一些经济则归于失败的原因 D.为实现经济目标,可以制定经济政策以增加取得成功的可能性 E.上述答案都正确 2.需求与满足需求的手段之间的矛盾意味着 A.对于社会的有限需求只有有限的手段 B.因为资源稀缺,不是社会的所有需求都能予以满足 C.在经济学中选择并不重要 D.即使资源不稀缺,而且需求也是有限的,社会仍将面临着一个难以满足所有欲望的困境 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 3.新古典经济学的定义指 A.效率是非常必要的

B.需求是不能全部满足的 C.消费是经济行为的首要目的 D.资源的最佳配置是必要的 E.以上说法全都正确。 4.下列说法中哪一个不是经济理论的特点 A.经济理论能解释一些现象 B.经济理论建立因果关系 C.经济理论只与一组给定数据有关 D.经济理论可以在所有条件下应用 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 5.存款单上的存量为 A.收入额 B.支出额 C.收支额 D.余额 6.宏观经济学包括这样的内容 A.总产出是如何决定的 B.什么决定就业和失业总量 C.什么决定一个国家发展的速度 D.什么引起总价格水平的上升和下降 E.以上说法全都正确 7.宏观经济学包括这样的内容 A.什么决定了产出的构成 B.资源如何在不同用途之间进行分配 C.什么决定收入在社会各集团之间的分配 D.一个特定厂商中工资是如何决定的 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 8.“外生变量”与“内生变量”之间的相同点与区别点在于,A.都必须由模型中不包括的关系决定 B.外生变量值由模型外部决定而内生变量的值由模型内部决定 C.外生变量由模型内部决定,内生变量由模型外部决定

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宏观经济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Ⅰ部分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平均消费倾向表示与之比。 2、在二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是和相等时的国民收入。 3、宏观财政政策包括政策和政策。 4、交易余额和预防余额主要取决于,投机余额主要取决于。 5、宏观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有调整法定准备金率、、。 1、消费支出、可支配收入。 2、总支出、国民收入。 3、财政支出、财政收入。 4、国民收入、利息率。 5、调整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 二、判断题(下列各题,如果您认为正确,请在题后的括号中打上“√”号,否则请打上“×”号,每题1分,共10分) 1、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有助于缓和经济的波动。() 2、从短期来说,当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为0时,消费支出也为0。()。 3、消费曲线的斜率等于边际消费倾向。() 4、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时,我们就可以说,发生了通货膨胀。(), 5、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国民收入的递增函数。() 6、当投资增加时,IS曲线向右移动。() 7、在IS曲线的右侧,I

宏观经济学习题集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试题库 第一单元 一、单项选择题 1、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价格决定理论; B、工资决定理论; 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D、汇率决定理论。 2、表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 C、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D、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3、GNP核算中的劳务包括() A、工人劳动; B、农民劳动; C、工程师劳动; D、保险业服务。 4、实际GDP等于() A、价格水平除以名义GDP; B、名义GDP除以价格水平; 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 D、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 5、从国民生产总值减下列项目成为国民生产净值() A、折旧; B、原材料支出; C、直接税; D、间接税。 6、从国民生产净值减下列项目在为国民收入() A、折旧; B、原材料支出; C、直接税; D、间接税。 二、判断题 1、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有形的物质产品。() 2、今年建成并出售的房屋和去年建成而在今年出售的房屋都应计入今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 3、同样的服装,在生产中作为工作服就是中间产品,而在日常生活中穿就是最终产品。 () 4、国民生产总值一定大于国内生产总值。() 5、居民购房支出属于个人消费支出。() 6、从理论上讲,按支出法、收入法和部门法所计算出的国民生产总值是一致的。() 7、所谓净出口是指出口减进口。() 8、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计算,GNP等于消费+投资+税收。() 三、简答题 1、比较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2、比较国民生产总值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3、为什么住房建筑支出作为投资支出的一部分? 4、假定A为B提供服务应得报酬400美元,B为A提供服务应得报酬300美元,AB商定相 互抵消300美元,结果A只收B100美元。应如何计入GNP? 第一单元答案: 一、C、A、D、B、A、D; 二、错、错、对、错、错、对、对、错; 三、1、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在于计算时所用的价格不同。前者用不变价格,后者用当年价格。两者之间的差别反映了通货膨胀程度。 2、国民生产总值用人口总数除所得出的数值就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前者可以反映一国的综合国力,后者可以反映一国的富裕程度。 3、由于能长期居住,提供服务,它比一般耐用消费品的使用寿命更长,因此把住房的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与微观经济学有什么区别 答: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即以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和国民收入的变动及就业、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财政与金融、经济增长等等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微观和宏观的区别在于: a研究对象不同;宏观的研究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行为,微观研究的是个体经济行为。b研究主题不同:宏观是资源利用以至充分就业;微观是资源配置最终到效用最大化。c中心理论不同:宏观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微观是价格理论。 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答:(1)三市场划分:宏观经济学把一个经济体系中的所有市场综合为三个市场:金融市场,产品和服务市场,以及要素市场。(2)行为主体的划分:宏观经济学将行为主体主要分为:家庭、企业和政府。(3)总量分析方法。在宏观经济分析中,家庭和企业并不是作为分散决策的个体单位选择存在,而是最为一个统一的行动的总体存在。宏观经济学把家庭和企业作为个别的选者行为加总,研究他们总体的选择行为,这就是总量分析。(4)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础。宏观经济学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基础上 4、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治理对象是什么 答: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治理对象是:失业和通货膨胀。失业为实际变量,通货膨胀为名义变量。 5、什么是GDP和GNP它们之间的差别在什么地方 答:GDP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一国境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GNP是指一国公民在一定时期内所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两者的差别:(1)GDP是个地域概念而GNP是个国民概念;(2)GNP衡量的是一国公民的总收入,而不管其收入是从国内还是从国外获取的;GDP衡量的是一国国境内所有产出的总价值,而不管其所有者是本国公民还是外国公民。 第二章 1、试述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和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之间的关系。 答: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生产总值(GNP)-折旧 国民收入(NI)=劳动收入+业主收入+租金收入+企业利润+净利息收入 个人收入(PI)=国民收入(NI)-公司利润-社会保障金+政府转移支付+红利+利息调整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收入(PI)-个人所得税-非税性支付2.试述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区别,为什么估计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状况是通常使用实际GDP 答:名义GDP是以当年市场价格(现期价格)来测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实际GDP是以不变价格,即用过去某一年(称为基年)的价格为标准的国内生产总值。名义GDP和实际GDP两者之间最主要的区别是计算时使用的价格不同。实际GDP反映了真实的经济水平面,实际GDP的变动剔除了名义GDP中的价格变动因素,它能够准确地反映一国实际产量的变化 预测GDP数值通常使用实际GDP,因为它可以衡量两个不同时期经济中的物质产量的变化。实际GDP的变动剔除了名义GDP中的价格变动因素,它能准确地反映一国实际产量的变化。因此估计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状况是通常使用实际GDP.

宏观经济学习题(含答案)

宏观经济学部分 第十五章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不就是转移支付()? A退伍军人得津贴; B 失业救济金; C 贫困家庭补贴; D 以上均不就是。 2、?作为经济财富得一种测定,GDP得基本缺点就是()。 A 它测定得就是一国国民生产得全部产品得市场价值; B 它不能测定私人产出产量; C它所用得社会成本太多; D它不能测定与存货增加相联系得生产。 3、?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计入GNP得政府支出就是指()。 A 政府购买物品得支出; B政府购买物品与劳务得支出; C政府购买物品与劳务得支出加上政府得转移支付之与; D 政府工作人员得薪金与政府转移支付。 4、?已知:消费额=6亿元,投资额=1亿元,间接税亿元,政府用语商品与劳务得支出费=1、5 亿元,出口额=2亿元,进口额=1、8亿元,则()。 A NNP=8、7亿元 B GNP=7、7亿元 C GNP=8、7亿元 D NNP=5亿元 5所谓净出口就是指()。 A出口减进口; B 进口减出口; C 出口加出口; D GNP减进口。 6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衡量,GNP等于(). A 消费+投资; B消费+投资+政府支出; C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 D 消费+投资+净出口。 7、计入国民生产总值得有(). A 家庭主妇得劳务折合成得收入; B 出售股票得收入; C 拍卖毕加索作品得收入; D 为她人提供服务所得收入。 8、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净值之间得差别就是()。 A 直接税; B 折旧; C 间接税; D 净出口. 9、按最终使用者类型,将最终产品与劳务得市场价值加总起来计算GDP得方法就是(). A 支出法; B 收入法; C 生产法;D增加值法。 10、用收入法计算得GDP等于(). A 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 B工资+利息+地租+利润+间接税; C 工资+利息+中间产品+间接税+利润。 11、下列哪一项不就是公司间接税()。 A 销售税; B 公司所得税; C 货物税;D公司财产税。 12、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项有影响. A GDP B NDP CNI D PI。 三、名词解释 1、政府购买支出

宏观经济学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1.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 (1) 研究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 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 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 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 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1) 相互补充。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2)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3) 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2. 举例说明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区别不是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而是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 解答: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一件产品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加以区别,而只能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这一点来加以区别。例如,我们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判断面粉和面包究竟是最终产品还是中间产品。看起来,面粉一定是中间产品,面包一定是最终产品。其实不然。如果面粉为面包厂所购买,则面粉是中间产品,如果面粉为家庭主妇所购买,则是最终产品。同样,如果面包由面包商店卖给消费者,则此面包是最终产品,但如果面包由生产厂出售给面包商店,则它还属于中间产品。 3. 举例说明经济中流量和存量的联系和区别,财富和收入是流量还是存量 解答:存量指某一时点上存在的某种经济变量的数值,其大小没有时间维度,而流量是 指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某种经济变量的数值,其大小有时间维度;但是二者也有联系,流量来自存量,又归于存量,存量由流量累积而成。拿财富与收入来说,财富是存量,收入是流量。 4. 为什么人们从公司债券中得到的利息应计入 GDP而从政府公债中得到的利息不计入 GDP 解答:购买公司债券实际上是借钱给公司用,公司将从人们手中借到的钱用作生产经营,比方说购买机器设备,这样这笔钱就提供了生产性服务,可被认为创造了价值,因而公司债券的利息可看作是资本这一要素提供生产性服务的报酬或收入,因此要计入GDP可是政府 的公债利息被看作是转移支付,因为政府借的债不一定用于生产经营,而往往是用于弥补财政赤字。政府公债利息常常被看作是用从纳税人身上取得的收入来加以支付的,因而习惯上 被看作是转移支付。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答案曼昆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 作业 1 1.经济学的创始人是,现代宏观经济学是建立的。 2.亚当斯密在年出版了《》。 3.凯恩斯在年出版了《》。 4.当代经济学最主要流派有、和。 5.名词解释: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6.简述宏观经济学的内容。 作业 2 1.名词解释:国内生产总值(GDP)、GDP平减指数、中间产品 2.GDP与GNP的差别? P109 2.生产一辆经济型轿车或生产一辆豪华型轿车,哪一个对GDP的贡献更大?为什么?答:生产一辆豪华型轿车对GDP的贡献大。因为GDP是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由于市场价格衡量人们愿意为各种不同物品支付的量,所以市场价格反映了这些物品的市场价值。由于一辆豪华型轿车的市场价格高于一辆经济型轿车的市场价格,所以一辆豪华型轿车的市场价值高于一辆经济型轿车的市场价值,因而生产一辆豪华型轿车对GDP的贡献更大。 3.农民以2美元的价格把小麦卖给面包师。面包师用小麦制成面包,以3美元的价格出售。这些交易对GDP的贡献是多少呢? 答:对GDP的贡献是3美元。GDP只包括最终物品的价值,因为中间物品的价值已经包括在最终物品的价格中了。 4.许多年以前,佩吉为了收集唱片而花了500美元。今天她在旧货销售中把她收集的物品卖了100美元。这种销售如何影响现期GDP? 答:现期GDP只包括现期生产的物品与劳务,不包括涉及过去生产的东西的交易。因而这种销售不影响现期GDP。 P110 1.下列每一种交易会影响GDP的哪一部分(如果有影响的话)?试解释之。 A.家庭购买了一台新冰箱。 答:家庭购买了一台新冰箱会增加GDP中的消费(C)部分,因为家庭用于家用电器的支出计算在消费的耐用品类中。 B.杰妮姑妈买了一所新房子。 答:杰妮姑妈买了一所新房子会增加GDP中的投资(1)部分,因为家庭住宅能长期供人居住,提供服务。它比一般耐用消费品的使用寿命更长,因此把住宅房屋的投资计算在投资中。

宏观经济学及练习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及练习题及答案 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因为(C) A。任何两个边际量之和总是等于1Mp曲线c和MPS曲线是直线。C。每一美元的国民收入要么被花掉,要么被存起来。D.对经济的投资水平保持不变2. 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在() c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 B。实际消费加上实际投资等于产值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D.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3. 在凯恩斯的两部门经济模型中,如果边际消费倾向是0.8,那么自发支出的乘数必然是( c) A .1 .6 B. 2.5 C. 5 D.44. 假设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并且制造商投资的增加将导致(b) A。国民收入增加,但消费水平保持不变B.国民收入增加,消费水平提高C.国民收入增加,但消费水平下降D.国民收入增加,储蓄水平下降5. 消费函数的斜率等于(c) A。平均消费倾向 B。平均储蓄趋势C.边际消费倾向D.边际储蓄倾向 6。如果消费函数为C=100+0.8(Y-T),则政府支出乘数为(d)

a . 0 . 8 b . 1 . 253 c . 4 d . 5 7。如果消费函数为C=100+0.8(Y-T),税收和政府支出同时增加1美元,则平衡收入水平将为(C)A.无变化B.加3元C.加1元D.降到4元8。边际消费倾向小于1,这意味着当前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会使消费支出意愿增加(A) A。增加,但少于可支配收入的增加B.下降,因为更高的收入会增加储蓄。C.增加的数量等于可支配收入的增加d保持不变,因为边际储蓄倾向也小于19.投资乘数等于(a)A.收入变化除以投资变化B.投资变化除以收入变化C.对等边际消费倾向 D的倒数。(一级-多级)10.政府采购支出乘数(a)A.投资增益乘数B。等于投资乘数的倒数C.1小于投资乘数D.等于转移乘数 11。政府计划将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120亿元。如果乘数是4,政府对商品和服务的购买应该增加A.400亿元B.300亿元C.1200亿元D.3600亿元 12。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3,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可以预测这将导致均衡水平GNP (d)的增加A.200亿元B.600亿元C.1800亿元D.2000亿元 13。在一个没有政府和对外经济交流的经济体中,如果国民生产总值水平为5000亿元,消费者想在消费上花费3900亿元,计划投资支出总额为1200亿元。这些数字显示(b)A.国民生产总值不平衡,并将下降 B。国民生产总值不在平衡水平,并将上升C.国民生产总值处于平

宏观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复习题 1.国民生产总值是下面哪一项的市场价值(A ) A.一年内一个经济中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 B.一年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商品和劳务; C.一年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 D.一年内一个经济中的所有交易。 2.通过以下哪项我们避免了重复记帐( B ) A.剔除金融转移; B. 计量GNP时使用增值法; C. 剔除以前生产产品的市场价值; D. 剔除那些未涉及市场交换的商品。 3. 当实际GDP为175亿美元,GDP价格缩减指数为160时,名义GDP为(C ) A.110亿美元; B. 157亿美元; C. 280亿美元; D. 175亿美元。 4.如果当期价格低于基期价格,那么( D ) A.实际GNP等于名义GNP; B. 实际GNP小于名义GNP; C. 实际GNP和名义GNP是同一回事; D. 实际GNP大于名义GNP。 5. 下列哪一项计入GDP( D ) A. 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 B. 购买普通股票; C. 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 D.晚上为邻居照看儿童的收入。 6.下面不属于总需求的是(B )。 A. 政府购买; B. 税收; C. 净出口; D. 投资。 7、存在闲置资源的条件下,投资增加将使国民收入( C ) A、增加,且收入的增加量等于投资的增加量; B、减少,且收入的减少量等于收入的增加量; C、增加,且收入的增加量多于投资的增加量; D、减少,且收入的减少量多于收入的增加量; 8、在两部门经济模型中,如果边际消费倾向值为0.8,那么自发支出乘数值为( C )。 A、1.6; B、2.5; C、5; D、4 9、存在闲置资源的条件下,如果政府支出增加,那么GDP将( D )。 A、减少,但其减少量小于政府支出的增加量; B、减少,但其减少量多于政府支出的增加量; C、增加,其增加量小于政府支出的增加量; D、增加,其增加量多于政府支出的增加量。

宏观经济学习题附答案

第一章 1. 宏观经济学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 2. 新古典学派主要由哪些学派构成?他们的基本主张是什么?参考答案 1.答: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有两个主要的源头:一是罗斯福新政,它在实践上为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成功的例证;二是凯思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出版,它从理论上建立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2. 答:新古典学派主要由货币学派、理性预期学派和供给学派三个学派构成。 货币学派认为,“滞胀”的基本原因是政府频繁使用凯恩斯主义政策所致。实际财政政策基本上是不会对经济中的实际变量起作用的,它只对经济的名义变量起作用,所以必然会破坏市场经济自发的运行机制,导致市场信息扭曲。加上政府频繁交替使用紧缩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导致通货膨胀日益严重。他们主张政府其本上放弃对经济的宏观干预,让市场机制藏发起作用,中央银行只要将货币供给量控制在与实际经济增长率相适应的水平上,通货膨胀就会被控制住,而经济增长率将会在市场机制自动作用下达到一个自然的增长率,失业也会固定在自然失业率水平上。 理性预期学派认为,人们在预期上不会犯系统性错误,当人们正确地预期到政策的结果时,政策就合失效,只有预期不到的政策才会起作用,而政府是不能长期蒙蔽公众的,人们会很快熟悉新政策,并对自己的预期作出调整。所以宏观经济政策基本上是不起作用的,即使在短期内起作用,其效果也不可靠,而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要比政府政策可靠得多。理性预期学派并没有提出政策上的建设性意见,只是它使得政府更加重视市场机制自发的调节作用,避免那些可能破坏市场机制的干预性措施。 供给学派的政策主张主要是针对“滞胀”的,他们的基本政策是通过减税来刺激供给。供给学派的代表人物阿瑟·拉弗提出了税率变动与税收总额变动关系的著名拉弗曲线。供给方面的政策实际上是从长期方面来考虑政府的经济干预政策,这为后来各国普遍实行的长期性的税收调节计划和其他旨在长期对经济起作用的经济讨划,在理论上铺平了道路。第二章国民收入的核算与循环 一、选择题 1.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测定一个国范围内在一定时期所有 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量的是( ) A.国民收入 B.国内生产总值 C. 国民生产净值 D. 可支配收入总和 2.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 国取得的收入(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 B.小于 C. 等于 D.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3.下面哪一种情况是从家庭部门向企业部门的实物流动( ) A.物品与劳务 B.生产要素 C.为物品与劳务进行的支付 D.为生产要素进行的支付 4.下面哪一种情况属于政府部门对家庭部门的转移支付( ) A.政府为其雇员支付工资 B.政府为购买企业生产的飞机而进行的支付 C.政府为其债券支付的利息 D.政府为失业工人提供的失业救济金 5. 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 B.政府给贫出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C. 经纪人为—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 D.政府为其雇员支付工资 6.在下列项目中,( )不是要素收入: A.总统薪水 B.股息 C.公司对灾区的捐献 D.银行存款者取得的利息 7.在下列项目中,( )不属于政府购买。 A. 地方政府办三所中学 B. 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一笔住房补贴 C. 政府定购一批军火 D. 政府给公务人员增加薪水 8.下列( )不属于要素收入但被居民收到了。 A.租金 B.银行存款利息 C. 红利 D.养老金 9.在一个只有家庭、企业和政府构成的三部门经济中,一定有 ( ) A. 家庭储蓄等于净投资 B. 家庭储蓄等于总投资 C. 家庭储蓄加折旧等于总投资加政府支出 D. 家庭储蓄加净税收等于投资加政府支出 10.在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不属于投资的是( ) A. 通用汽车公司购买政府债券 B. 通用汽车公司增加了500辆汽车的存货 C. 通用汽车公司购买了一台新机床 D. 通用汽车公司建立了另一条新装配线 11.国内生产总值等于( )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民生产总值减本国居民国外投资的净收益 C. 国民生产总值加本国居民国外投资的净收益 D.国民生产总值加净出口 12.下列哪一项不是公司的间接税( ) A. 销售税 B. 公司利润税 C. 货物税 D. 公司财产税 13.为从国民收入中获得可支配收入,不用减去下列哪一项 ( ) A. 社会保险基金 B. 公债利息 C. 公司收入税 D. 公司未分配利润 14.在一般情况下,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数值最小的是( ) A. 国民生产净值 B. 个人收入 C. 个人可支配收入 D.国民收入 15.下列哪一项应记入GDP( ) A.面包厂购买的面粉 D.购买40股股票 C. 家庭主妇购买的面粉 D.购买政府债券 16.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里,政府支出是指( ) A.政府购买物品的支出 B.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政府转移支付之和 C. 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不包括转移交付 D.转移支付 17.所谓净出口是( ) A.出口减进口 B.进口减出口

宏观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习题 1.简释下列概念: 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经济周期、失业、充分就业、通货膨胀、GDP、GNP、名义价值、实际价值、流量、存量、萨伊定律、古典宏观经济模型、凯恩斯革命。 2.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是()。 A.斯密;B.李嘉图; C.凯恩斯;D.萨缪尔森。 3.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价格决定理论;B.工资决定理论; 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汇率决定理论。 4.下列各项中除哪一项外,均被认为是宏观经济的“疾病”()。 A.高失业;B.滞胀; C.通货膨胀;D.价格稳定。 5.表示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 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 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 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D.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6.一国国内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 场价值根据价格变化调整后的数值被称为()。 A.国民生产总值;B.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D.潜在国内生产总值。 7.实际GDP等于()。 A.价格水平/名义GDP;B.名义GDP/价格水平×100; 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D.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 8.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流量?()。 A.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债务; C.现有住房数量;D.失业人数。 9.存量是()。 A.某个时点现存的经济量值;B.某个时点上的流动价值; C.流量的固体等价物;D.某个时期内发生的经济量值。 10. 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存量?()。 A. 国内生产总值; B. 投资; C. 失业人数; D. 人均收入。 11.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利息率的灵活性使得()。 A.储蓄大于投资;B.储蓄等于投资; C.储蓄小于投资;D.上述情况均可能存在。 12.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实现充分就业的原因是()。 A.政府管制;B.名义工资刚性; C.名义工资灵活性;D.货币供给适度。 13.根据古典宏观经济理论,价格水平降低导致下述哪一变量减少()。 A.产出;C.就业; C.名义工资;D.实际工资。 14.在凯恩斯看来,造成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根源是()。 A.有效需求不足;B.资源短缺; C.技术落后;C.微观效率低下。

宏观经济学课后题及答案

十二章 12.一经济社会生产三种产品:书本、面包和菜豆。它们在1998年和1999年的产量和价格如下表所示,试求: (2)1999年名义GDP; (3)以1998年为基期,1998年和1999年的实际GDP是多少,这两年实际GDP变化多少百分比? (4)以1999年为基期,1998年和1999年的实际GDP是多少,这两年实际GDP变化多少百分比? (5)“GDP的变化取决于我们用哪一年的价格作衡量实际GDP的基期的价格。”这句话对否?

(6)用1998年作为基期,计算1998年和1999年的GDP折算指数。 13.假定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 单位:亿美元 试计算:(1) (4) 个人可支配收入;(5) 个人储蓄。 14.假定国内生产总值是5 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 1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 800,贸易赤字是100(单位都是亿元)。 试计算:(1) 储蓄;(2) 投资;(3) 政府支出。

十三章 1.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 )之时。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 B.实际消费加实际投资等于产出值; 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 D.总投资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 2.当消费函数为c=a+by(a>0,0

(完整版)宏观经济学题库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题库及答案 1.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是(A)。 A.斯密; B.李嘉图; C.凯恩斯; D.萨缪尔森。 2.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C)。 A.价格决定理论; B.工资决定理论; 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D.汇率决定理论。 3.下列各项中除哪一项外,均被认为是宏观经济的“疾病”(D)。 A.高失业; B.滞胀; C.通货膨胀; D.价格稳定。 4.表示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A)。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 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D.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5.一国国内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根据价格变化调整后的数 值被称为(B)。 A.国民生产总值; B.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D.潜在国内生产总值。

6.实际GDP等于(B)。 A.价格水平/名义GDP; B.名义GDP/价格水平×100; 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 D.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 7.下列各项中属于流量的是(A)。 A.国内生产总值; B.国民债务; C.现有住房数量; D.失业人数。 8.存量是(A)。 A.某个时点现存的经济量值; B.某个时点上的流动价值; C.流量的固体等价物; D.某个时期内发生的经济量值。 9. 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存量?(C)。 A. 国内生产总值; B. 投资; C. 失业人数; D. 人均收入。 10.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利息率的灵活性使得(B)。 A.储蓄大于投资; B.储蓄等于投资; C.储蓄小于投资; D.上述情况均可能存在。

11.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实现充分就业的原因是(C)。 A.政府管制; B.名义工资刚性; C.名义工资灵活性; D.货币供给适度。 12.根据古典宏观经济理论,价格水平降低导致下述哪一变量减少(C)。 A.产出; B.就业; C.名义工资; D.实际工资。 13.在凯恩斯看来,造成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根源是(A)。 A.有效需求不足; B.资源短缺; C.技术落后; D.微观效率低下。 14.下列各项中不是流量指标的是(D) A.消费支出; B.PDI; C.GDP; D.个人财富。 15.在国民收入核算账户中,下列各项中除了哪一项外均计入投资需求(D)。 A.厂商购买新的厂房和设备的支出; B.居民购买新住房的支出; C.厂商产品存货的增加; D.居民购买股票的支出。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及答案

国民收入核算练习题 1.某一经济生产五种产品,2000年和2002年的产量和价格如表。请计算: (1)2000年、2002年的名义GDP。 (2)如以2000年为基年,2002年的实际GDP是多少? (3)2002年比2000年价格上升了多少? 产品2000年2002年 Q P Q P A 25 1.5 30 1.6 B 50 7.5 60 8 C 40 6 50 7 D 30 5 35 5.5 E 60 2 70 2.5 2.假定GDP为5000,PDI为4100,政府赤字为200,消费为3800,贸易赤字100(单位:亿美元)。请计算:储蓄、投资、政府支出。 3.假设一国GNP为4800,总投资800,净投资300,消费3000,政府购买960,政府预算盈余30(单位:亿美元)。请计算:NNP、净出口、政府净税收(即政府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后的余额)、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储蓄。 4.请根据下表计算:GDP、NDP、NI、PI、PDI。(单位:亿美元) 净投资125 净出口15 储蓄25 折旧50 政府转移支付120 企业间接税75 政府购买200 社会保险金130 个人消费支出500 未分配利润100 公司所得税50 个人所得税80 5.下表为某国的统计资料,要求:(1)按收入法计算GDP;(2)按支出法计算GDP;(3)计算政府预算赤字;(4)计算储蓄额。(亿元) 工资100 利息10 租金30 利润30 消费支出90 投资支出60 出口60 进口70 所得税30 政府转移支付 5 政府购买30 6.某国企业在本国的总收益为200亿元,在外国的收益为50亿元;该国国民在本国的劳动收人为120亿元,在外国的劳动收人为10亿元;外国企业在该国的收益为80亿元,外国人在该国的劳动收人为12亿元。求该国的GNP与GDP。 国民收入决定练习题 1.假定某经济中有如下行为方程: C=100+0.6Y d,I=50,G=250,T=100。 试求:(1)均衡收入Y和可支配收入Yd;(2)消费支出C;(3)私人储蓄S P和政府储蓄S G;(4)投资乘数K I。 2.假定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d,投资I=50,政府购买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税收T=250,试求: (1)均衡国民收入; (2)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 3.假定上题中的税收不是定量税T=250,而是比例税,税率t=0.25,即税收函数为T= 0.25Y,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