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明心见性之道

明心见性之道

明心见性之道

一、由止观门渐修见性

由止观入门渐修,以期见道或见性,是佛教诸乘法修行的通途,适宜于大多数中下根器者修学。修习止观的通途,是先止后观,依止入观。南传佛学、唐密、东密、藏传格鲁派等,皆强调真正见道、见性必须由止观门循序渐进。修止的作用,是止息奔驰躁动的散乱心,锻炼降服自心专注一处的能力,排开妄念的干扰,为集中全部心力修观发慧提供良好的心态和充足的能源,就像添足灯油、防止风吹而令灯焰极其明亮。

以明心见性为目的的止观,可以根据各人的根器和爱好,从显密修止法门中的任何一门入手修止,在止的定心基础上修观。修观,以观人法二无我为本,以观现前一念定心和能观之心为要。

高唱“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顿悟成佛”的南宗禅,一般说来不主张走由止入观的渐修之路,五祖弘忍有“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之言(1),但对于不能言下见性的钝根者来说,也不妨引导其由止入观,渐修而悟。据《楞伽师资记》卷一载,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都以止观法教人。道信称修止系心为“守一不移”,方法为以空净眼注意看一物:

无问昼夜时,专精常不动,其心欲驰散,急手还摄来,如绳系鸟足,欲飞还掣取,终日看不已,泯然心自定。

再从定心中观身心四大五阴“从本以来空寂,不生不灭,平等无二”。还教人“平面端身正坐,尽空际远看一字”(想极远处有一个字);“若初心人攀援多,且向心中看一字”(想心中有一个字),用这种方法摄心修定,然后观诸法无生。沩仰宗开创者之一仰山慧寂有云:

若不安禅静虑,到这里总须茫然。以现证心性光明为旨的大手印、大圆满法,实修教程多以修止观为前行、加行。如白莲花造《涅盘道大手印》所述四瑜伽,以摄心系缘于佛像、物体、明点、呼吸等修定的“专一瑜伽”为初门;第二“离戏瑜伽”,通过三门观心而见性。大圆满心中心法一般也多从系缘于佛像、呼吸、明点等修止为入门之初的重要前行,以在定心基础上观心为主要加行。

二、由观心而见性

直接“回光反照”,向内自观其心,是明心见性的捷径,乃佛教诸乘诸宗修证法门的心要。大乘性宗一系更以观心见性为总摄佛法的枢要、顿悟成佛的密诀。传为禅宗初祖菩提达摩所述《破相论》云:

唯观心一法,总摄诸法,最为省要。

《坛经.般若品》教人“各自观心,自见本性”。天台宗九祖湛然《十不二门》说“观心乃是教、行枢机”(天台宗教义及修行方法的枢机)。真言宗《大日经疏》卷一说真言行者于初发心时,便“直观自心实相”而了知“本不生际”,“当知此观,复名顿悟法门也”。迦当派二祖仲敦巴强调“观照自心为口诀第一”。迦举派二祖弥拉日巴《道歌》有云:

若欲即身成佛位,无散专一观自心。

诸乘诸宗的观心方法,有四念处中的心念处,天台宗的一心三观、随自意三昧,真言宗的无相瑜伽,及大手印、大圆满、道果法的观心法等。它们都是以佛教的基本哲学观三法印、一实相印,精细地观察自心,方法大同小异,其差别只在见地的深浅偏圆。

显密经论和诸宗著述中所说观心方法,总共有从时间、处所、生住灭、来去、一异、一多、四句、四运心观心八门。

1 、从时间(三世)门观心。观已经过去的心念已永灭故不可得,现在心刹那不住、即生即灭故不可得,未来心未生、生起后亦同过去心、现在心故也不可得,如《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是谓“三心不可得”,《心地观经.观心品》云:

于三世法,谁说为心?过去心已灭,未来心未至,现在心不住。

每一念心,若细微剖析,又可分为过去、现在、未来三时,三时中没有哪一时心能停止不动。如此静观,见心不在过去、现在、未来,不在前际、后际及前后际之中间,当心与本来无常无我的本性相应时,便可能了悟心性,知心性超越时间。

2 、从处所门观心。寻觅心的住处,见其既不住于身内 , 也不住于身外,不住于内外之中间。《华严经》卷三十偈云:

菩萨观心不在外,亦复不得在于内,

知其心性无所有,我、法皆离永寂灭。

如果心住在身内,如古人所认为住于心脏中,今人所认为住于大脑中,则

心应能自知自见自己的心脏或大脑,而实际不能。如果心住于身外之境,那么境物应有情有知,家具器物,也应有思维、感情,为何唤它不应?若如道教所言,人的三魂住于天上某官邸中,则人何以不见天上官邸?如果说心住于内外之中间,此中间又在哪里?《楞严经》卷一,佛用这种方法反复推征,辨析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内外之中间,非潜在于六根中,非在根尘随所合处,非开合明暗,非一切无着,说明心超越方所(空间),没有处所。

3 、从生住灭门观心。观察心如何生起,如何存在,如何消灭。所谓生者,只是心中所起念或心理活动,此念非本来常有,而是根、境、识等诸缘和合而生。《中论》偈云:

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

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

念亦如是,既不是从根、识自生,不是纯由境生,不是根境相和合共生,也不是无因而生,非根、非境、非识。若念从根、识自生,则人应常闭目而见物、塞耳而闻声,何须待境?又何必无端生出许多不利于自身的强光、噪音?若念从境生,境为无情之物,岂能生心?根、识与境既然单独都不能生念,合起来又岂能生念?若说此念无因而生,则违反因果律;又,无因者自然本有,自然本有者必常住不变,谈不上生。是知念从缘生,而非因非缘,实无所生(无生),没有能常住之“念”的实体出生故。无常住实体则无所谓住,其存在只是一种刹那生灭之相续,生已即灭,念念不住(无住),乃至“即生即住即灭”(《仁王般若经》),犹如电光,如《心地观经.观心品》所比喻:“心如流水不暂住,心如飘风过国土。”既然没有实体出生、常住,也就没有实体可灭,故曰:心不生、不住、不灭。《四念处观》云:

观念念生灭,观念念相不可得故,亦无生灭。

4、从去来门观心。观察一念心从何而来,向何处去。《楞伽经》卷三偈云:明了知去来,妄想不复生。

谓由观妄想之来去,体其不生而息灭妄心,明见真心。根境识和合有念生,名之为心,此心本无实体,找不到它的来处。若说某人从北京来,到昆明去,乃就所认某人及方位地点的实体而言其来去。心念无形无相,无物质实体,故无其来处。若说它从境而来,原本在境,又在何境?若说它从心中而来,如言“计上心来”,则此“计”原来在心的何处?从哪条路来?又,当一念生时,

如《圆觉经》所言“当处出生随处灭尽”,觅不见它的去处。所以说,心本不来不去。

5、从一异门观心。观心与境是一还是异。《大集经》卷十:

若心异缘,则一时中应有二心;若心即缘,不应复能观于自心,犹如指端不能自触。

如果心与其所缘境相异,离境别有实体,如眼见绿色时心若与绿相异,则应有“见”与“绿”两个心;若“见”与“绿”是一,则应不能见绿,如手指端不得自触。故知心与所缘境非一非异。又观心与色是一是异?若心、色相异,心有其不同于物质及脑等生理性器官的实体,则应独自了知,何须依仗根境识等诸缘和合,方能生起?若心、色是一,如今人多认心为大脑的作用,则心何以不能自知其脑?故知心与色亦非一非异,既非色非脑,也非离色、离脑别有一物。

6、从一多门观心。观心是一还是多。若说心是一,则心只应有一个心体、一种功能,如说心性本善,则不应起烦恼恶念;若说心性本恶,则不应有良知善性。现见心的功用明明是多,既能喜,又能怒,既能关爱他人,又会算计别个。若说心是多,为一个个互不相干的个体,则何以能成为“我”的心?何以有统觉,有自觉是一的心体或一心相续?何以称心为司令部?故知心非一非多。

7、从四句门观心。从人类的四种判断方式——是(肯定)、非(否定)、亦是亦非(双是)、非是非非(双非),来观察心的有无、一异等。若说心是实有,心的实体何在?实有者必不依仗因缘,必常住不变,而现见心缘起而生,生已即灭,不是实有。若说心是无,虚无者必无作用,而心的作用明明是有。若说心亦有亦无,则自相矛盾,有者非无,无者非有,乃逻辑学的常识。若说心非有非无,则令人无从捉摸。总之,心离四句分别,其本性非一切概念判断所能表示,非语言所能描述。心性不可言说,“离四句绝百非”,遂为以语言表示心性的最终结论,为心性的“第一义”。不可言说,并非绝不可知,而是说心性只有离却是非有无等概念分别去证知,“离四句绝百非”或“离念”,即是证知心性的要诀。

8、从四运心门观心。观察一念心生起的四相——未念、欲念、念、念已(四运心)。未起念时,虽然没有心理活动,而非绝对没有心如同草木死尸;欲念(起作意)时心有了活动,而尚未形成明确的心念;正有念时虽然有念的

作用,而此念生已即灭,不得常住,也没有念的实体可得;念已时此念虽然灭尽,而并非无心。如是观察,体察没有三世心的实体。

(1)《坛经.行由品第一》

(2)《五灯会元》卷九

三、顿悟见性

不通过止观等渐修,于当下顿然见性,所谓“顿悟见性”、“言下见性”,是南禅、光明大手印等法的主旨。言下见性,谓听说、研读佛经,或听到禅师关于真如、心性之要的指示后,当下调心与真如相应,于刹那之间顿然证悟心性,谓之“一念相应”。如惠能初次听别人诵《金刚经》,“心即开悟”;永嘉玄觉因看《维摩经》发悟;玄沙师备阅《楞严经》发明心地;现代太虚大师闭关读《大般若经》而证入与真如相应的定。佛门中一般把这种现象解释为“宿世慧根成熟”,本人藏识中的智慧种子强大有力,经佛言经语的加持或触动、诱导、暗示,或依佛语经言调心,便能顿悟见性。而宿世慧根,终归是长期修行所积累。

顿悟见性,在禅宗、密教,一般要依靠已开悟的禅师、上师的传授、指点、锤炼或加持。禅宗所谓“以心传心”,便有由已证悟者通过“心传”传授证悟经验的意味。《坛经.般若品》云:

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

如达摩教慧可觅心,慧可于当下“觅心了不可得”而悟;惠能听弘忍讲《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言下大悟。后世的禅师们依据开悟的原理,针对学人的根机,运用扬眉瞬目、拳打脚踢、机锋棒喝、圆相乃至斩蛇杀猫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或截断学人妄念流注,或引导学人回光返照,或解除学人执著,逼令其当下顿悟。太虚《曹溪禅之新击节》说顿悟法之一,是禅师因学人所执著、所侧重处,“深锥痛拶,或于日常视听言动的只语片象中点发,例如鸟巢禅师吹布毛悟侍者等”。

大手印、大圆满、道果法则强调上师的加持有能令具缘弟子顿悟的强大力量,常通过“心灌顶”或“词灌顶”,指示心性,或奏铃鼓,或厉声喝“呸”,加持弟子,俾令当下见性。这种顿悟,依靠的主要是对上师极度恭敬信顺的专注心、虔信心,须师徒双方条件具足,弟子根器机缘成熟,师父具有大机用,

实际上是极其难得的。

顿悟见性最根本的自我修证方法,是以正见观照,顿体真心。体认心性最直截的方法,是“体妄即真”——体认现前一念无明妄念即是真心。《华严经.须弥顶上偈赞品》谓“知妄本自真,见佛则清净”。体妄即真,须以正见观照。《坛经.般若品》云:

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此所谓正真般若,指关于心性的正见,如实知见妄念本空,无生、无念,即是真心。《华严经.普贤行品》谓“知念亦无念,如是见世间”。《楞伽经》卷二云:

前圣所知,转相传授:妄想无性。菩萨摩诃萨独一静处,自觉观察,不由于他,离见妄想,上上升进,入如来地,是名自觉圣智相。

谓独自观察妄想分别之本无自性,是诸圣辗转相传的见性法要,由此一路可以径直达到佛的大觉。《华严经论》谓“顿悟一念缘起无生,超彼三乘权学等见”。曹山本寂禅师偈云:

瞥起本来无处所,吾师暂说不思议。

谓顿体现前瞥然生起的一念没有处所,本来无生,即是不可思议的心性。《宗镜录》卷四一云:

故知千圣皆目此一念心起时了不可得,是真不可思议,离此决定别无殊胜。

点明顿体一念空不可得,是顿悟见性的唯一诀要。

大手印之顿见心性光明,也重在顿体念念本空,本来解脱,无须作意修断、取舍、整治。大圆满要门部法则顿体当下一念即是本觉,圆满具足佛果三身等功德。《大圆胜慧本觉心要修证次第》说,观现前一念即是本来真心,本来空寂、光明、清净、普遍、自在,为指示真心的究竟开示。莲花生《大圆满直指教授》说:不忆过去,不思未来,于当下无执,只让心停留如无云晴空相,只须持无错乱的平静心,只以赤裸觉性观察任何事物,“这自己的觉性本知、本净,且光明耀眼,当下生起时,此即名为菩提心、解脱心”。此心性、根本觉性为一心的无间显现,法尔圆满三身,即如来藏、般若、大印、阿赖耶、平常心、俱生觉性。

顿悟见性的第二种方法,是从“离妄即真”的原则出发,调制自心,止息妄念的流注,令本心自然显现。《楞伽经》卷三云:

妄想不生者,是人见自心。

脱离妄念的调心法则,有无受、无取、无相、无得、无念、无住、无心、顿息诸念等,这些“无”所遮止否定的,是烦恼、执著、无明,总曰妄想、妄念。

无受或不受,谓内心不被外界刺激所生的感知所扰动,就像不接纳任何货物时,仓库的空间才会充分显现。《小品般若经》云:

若不受一切法,则无我、无我所,是名为净。是中实无有净,亦无有受净者。

《摩诃般若经》卷三谓“色不受,乃至十八不共法不受”。若不领纳美丑等相、雅噪等音,不领纳成佛作祖、神通自在的追求,不让任何感知对象和念头占据、侵凌自心,即“无受”、“清净”也不受时,本来清净心便可能显现。

无取,谓不将一切感知对象拿来充塞自心,不以自我为中心去执取、占有一切。亦不起“不取”之念,是为不舍。不取不舍,方见真心。《小品般若经》卷二言:

于诸法中无取无舍,乃至涅,亦无取无舍。

无分别,谓对所感知不起美丑、好坏、净秽、贵贱、是非等意识分别,乃至不起任何名言概念的分别。分别,即《解深密经》等所说以执名言所表自性为实的遍计所执,乃遮蔽真实、生起烦恼的根本。证见真如、明心见性的智慧,称“根本无分别智”,意味离一切名言概念及二元化的分别,才能见性。《楞严经》卷三,佛言:

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则涅无漏真净。

知见立知,谓在前六识现量感知上起具执著性的名言分别,即于依他所起相上起遍计执;知见无见,即无分别——于依他起相上不起遍计执。《辨法法性论》谓证得无分别智的无分别,须远离不作意、无寻伺的二禅、寂静的四禅、执著息灭诸念的无想定及如草木无心五种无分别。

无相,作为一种调心法则时为不取相(不执取所感知相状)之意。《百论》卷一解释无相“名一切相不忆念,离一切受,过去未来现在法心无所著”。《楞伽经》卷四云:

无相者,妄想不生,不起不灭,我说涅。

经义当为观妄想本来无生为无相。不仅离无惑乱的有相诸相,而且要离“离

惑乱”的无相之相及光明等相,偈云:

舍离一切惑,若有相生者,

是亦为惑乱,不净犹如翳。

《六祖坛经》谓其法以“无相为体”,其所言“一相三昧” , 以“于一切处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为要,实为对无相三昧的发挥运用。

无得,亦作“无所得”,谓无所得与能得的一切。《大般若经》以无所得为修行所有菩萨道乃至成佛的方便(技巧),《心经》钩提其纲要说:“以无所得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般若经.多问不二品》解释说:诸无二者,名无所得。诸眼、诸色为二,乃至诸菩提、诸佛为二,如是一切有戏论者,皆名有二。

有所得无所得平等性,是名无所得。

意谓离眼与色乃至菩提与佛等一切二元化的意识分别,名为无所得。同经〈无相无得品〉谓“若无所得,即是得,即是现观,即是菩提”。《楞严经》卷十谓“圆满菩提,归无所得”。

无念,谓无妄念。《楞伽经》卷二谓“圣者内所证,常住于无念”。《起信论》说无念有心真如本无妄念和知念无初起之相、断无始来相续不绝的妄念之义。惠能禅法以“无念为宗”,《坛经》释云:

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般若品〉)

无念者,于念而无念。

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定慧品〉)

无念,不是闭目塞听,摒绝觉知,百物不思,令心中空无一念,而是于见闻觉知上不起染着和烦恼。这与《阿含经》中佛所示的修行方法完全一致。《神会语录》解释无念为“心不生”,即不念有无、善恶、有边际无边际、有限量无限量,不念菩提,不以菩提为念,不念涅,不以涅为念,“心若有念,即便觉照,若也起心即灭,觉照自亡,即是无念。是无念者,无一切境界”。以觉照念性本空而超离一切念为无念。又以“不作意”(不起主观的造作)为无念,有云:

不作意即是无念,无念体上自有智命,本智命即是实相。诸佛菩萨用无念以为解脱法身。

谓未起注意、警觉、造作时,空寂无念的心体上自然有能自见心性的本觉智,此本觉智即是实相。《顿悟入道要门论》解释无念为没有有无、善恶、苦乐等邪念,非无念菩提之正念。太虚《关于唯识之问答二则》谓经论所谓离念,指无分别之根本智,只是离虚妄分别而已,离念之时,并非没有任何心理活动,心所中的五遍行、四别境、十一善法及心王,犹完全相应不减失。

无住,谓不停住、不胶固。《金刚经》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住着于色声香味触法之相,而从本无所住的心体上生起无漏心、菩提心。《大集经》卷二说“一切众生心无住处”,本来没有住处,是心的实性。听弘忍讲《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大悟的惠能,以无住为其禅法之本,《坛经.定慧品》解释说:

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

诸法本来无常,念念不住,即执著、有住之心,乃至故作“无住”之念,实际上也念念不住。应契合此无住之真实,心不停留、住着、胶固于任何事物、观念,包括“无住”的观念,即摆脱妄念的缠缚而见到本来解脱的心性。《顿悟入道要门论》谓无住为不住一切处:

不住善恶、有无、内外、中间,不住空,亦不住不空,不住定,亦不住不定,即是不住一切处。只个不住一切处,即是住处也。得如是者,即名无住心也。无住心者,是佛心。……若自了了知心不住一切处,即名了了见本心也。

无心,有了心本空及不起妄心二义。《楞伽经》卷三谓“无心之心量,我说为心量”,意谓如实观察一切而离心对所得名相的攀缘,谓之无心(无攀缘心),无心即真现量。《摩诃般若经》卷三谓“诸法不坏、不分别,是名无心相”,谓不否定、不分别诸法为无心。传为达摩所著《无心论》云:

觅心了不可得,乃至于一切处求觅,亦不可得,当知即是无心。

此谓了心无其实体为无心。同论又云:“言无心者,即无妄相心也。”谓所无者只是妄心。《黄檗传心法要》强调“但能无心,便是究竟” , “但直下无心,本体自现”,解释说:

无心者,无一切心也。如如之体,内外如木石,不动不转,内外如虚空,不塞不碍,无能无所,无方所,无相貌,无得失,趣者不敢入此法,恐落无栖泊处,故望涯而退。

止息一切妄念后自然会呈现出如虚空般的心体,不过参禅者往往惟恐失落

自我,不敢进入无心境界。又说无心以“心境双忘”为要,特别是要忘心——忘却能证、能得的自我执著、分别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灭”;“但自忘心,同于法界,便得自在”。《宗镜录》卷四五说,无心,不可理解为凡夫妄情中的断灭空无而完全止息心的作用,“若将心作无,此即成有。若一切处无心如土木瓦石,此成断灭,皆属意根强知妄想边事”。唐同安察禅师偈云:莫谓无心便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关。

“无心”之念,也是明心见性的一重障碍。《大慧宗杲禅师语录》给清净居士的开示中对无心的诠释更为详切:

非如土木瓦石顽然无知,谓触境遇缘,心定不动,不取着诸法,一切处荡然,无障无碍,无所染污,亦不住无染污处。观身观心,如幻如梦,亦不住在梦幻虚无之境。到得如此境界,方始谓之无心。

顿息诸念,往往称“一念不生”,意谓止息一切意念活动,令心体自现。妄识之流断时,本来空寂的心体自然显现,如截断河水时,河床自然显露。云门宗开创者文偃有云:

一念不生,前后际断,即名为佛。

被作为云门禅要的“云门三句”之首句“截断众流”,便有截断妄识流注而达一念不生的意味。潮州大颠禅师云:

但除却一切运、想、念、见、量,即汝真心。此心与尘境及守静默时全无交涉,即心是佛,不待修治。

运(心理活动)、想(知觉、联想)、念(记忆)、见(感觉)、量(思维),指六、七二识的一切以名相为工具的、有执取的活动,止息这些妄心,本来是佛的真心才会显现。明释憨山《百法论义》说,断作意、触、受、想、思五法圆满之一念,即是真心。宋圆悟克勤禅师示众:

直下如悬崖撒手,放身舍命。舍却见闻觉知,舍却菩提涅盘、真如解脱,若净若秽,一时舍却。令教净裸裸、赤洒洒、自然然,一闻千悟,从此直下承当。

舍,为“放下”之意,古德云:“看破,放下,自在。”不但一切净秽等念须放下,“放下”也须放下。实际上,真能看破,即自然放下、自然自在,无须着意再放下。

藏密有“念呸斥念法”,以截断妄识之流而顿见自心实相。《椎击三要诀》

述其法云:令心坦然,不擒不纵离妄念,陡然呼一“呸”(梵 pat, 意为斥断),猛厉大喝“也马火”(梵 yamahuo ,惊叹词),震断意识之流,“一切皆无唯惊愕,愕然洞达了无碍,明澈通达无言说”,于斯际体认不可言说的无碍心地,即是法身自性。禅宗的大喝,具有同样的用意,以“临济喝”最为著称。

顿悟见性的第三种技巧,是从心理活动进程(心路)中注意观察分别妄心尚未生起的刹那,就此体认心体。此略有二法:

1 、就前五识或前六识现量境体认心性。这是依心、境相触的最初刹那(率尔心、见心)前五识现量了境,第六意识尚未生起名相、内外、自他、染净等分别的原理而设,其时尚未在依他起相上起遍计执,体认此清净心,便可见心性之消息。《传灯录》卷三载,禅宗二祖慧可的弟子僧那教人:

汝欲明本心者,当审谛推察:遇色遇声、未起觉观时,心何所之,是无耶?是有耶?既不堕有无、处所,则心珠独朗,常照世间。

体认见色闻声等五识现量而未起觉观(意识分别)时的心,见此心非有非无,没有处所,则见常住的真心。《宗镜录》卷十七说,“但悟本体五现量识,一切万行皆悉具足,即是菩提”,于前五识现量后第六识动,才有分别,若不动,即等周法界。太虚《大乘起信论唯识释》说“一切众生现量心境,即是诸佛不动智光”,只要观此本自无念,即为顺入真如,由此故有禅宗之顿悟法门。其《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说,凡夫眼等前五识和第六同时意识(五俱意识),在现量缘性境时,不起自他、内外分别,清净无瑕,无遍计执,即是觉悟心:所以,禅宗一面要不离前五识境,而另一面要不落于第六独头,即在六识现量刹那之间,若能智慧相应,则当下虚空粉碎大地平沉,内无身心外无器界。

其《曹溪禅之新击节》说,后来宗下祖师,在人的见闻觉知刚发动的时候,即以棒喝为之切断,不使落到独头意识的心境去,使一刹那顷顿与现量心相应。睹桃花、闻击竹而触悟,都是这种的顿得相应法。

《大乘要道密集.新译大手印不共义配教要门》引准那曷偈云:

前之五识甚明显,其彼意识无念者,即是等持之行相。

说未起意识分别的前五识现量心即是用以修大手印定(等持)的本心。大圆满心中心法则以从前六识现量境上体认本心之明空不二、显空不二为修澈却之要,《大圆胜慧澈却脱噶全书》云:

只在一切法之显现中,于当体明空不二之刹那上,无修无证,无散乱定住,

明明了了,觉照认识,认识这个就是自己本心,勿令间断即是。

当体明空不二之刹那,应指心境初接一刹那的六识现量心,此心明明了了而空无妄执,明空不二,是为真心。“若错失了这一刹那,第二刹那起了执著,就是妄想识心”,妄想识心,即是二元化的、周遍计度的妄念。要在初一刹那上,“不想过去,不计未来,不着现在,明明白白认识此明空不二之体性,就是吾人本心,能所一体,无过去现在未来,无东西南北上下长短之分,无青黄赤白之色,犹如虚空,一切法就在这空体上任运显现,能显是这个,所显也是这个”。

2 、就前念已灭后念未生之刹那间体认心性。《禅宗永嘉集.禅宗悟修圆旨》云:

前不接灭,后不引起,前后断续,中间自孤,当体不顾,应时消灭。知体既已灭,豁然如托空,寂尔少时间,唯觉无所得。即觉无觉,无觉之觉,异乎木石,此是初心处。

当前一念谢灭后,不起后念,体证前后念之间空而明觉的心体,是初学禅宗体认心性的门径。临济义玄说:

已起者莫续,未起者不要放起,便胜你十年行脚。

以前念灭后不起后念、打断意识之流为参禅见性的诀要。大手印法将于前念已灭后念未起中间体认心性光明称为“三世诸佛之密意”,贡噶讲《明行道六成就法》云:

净光之曙发,要必伏于前念已灭、后念未来之际。

从南传佛学看,前念与后念之间的波谷,为“有分心”,此心虽无分别妄执和贪等烦恼,可以从世俗谛的角度看作心体或本性心,但未必离根本无明,不堪称作真谛意义上的心体、心性。大手印在体证时强调对此心的慧观,冈波巴《大手印讲义》云:

前念分别已灭,后念未生中间,心殓然而住,若无观分任持,其过极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