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化二管廊基础方案

化二管廊基础方案

东方石化两厂搬迁改造工程供电外线管架基础

施工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3)

二、概况 (5)

三、施工组织部署 (5)

四、主要项目施工方案 (10)

五、技术管理措施 (18)

六、质量管理措施 (20)

七、安全保证措施 (22)

八、消防保卫措施 (22)

九、文明施工措施 (24)

十、冬施安全保卫要求 (25)

一、编制依据

1、施工图

二、概况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东方石化两厂搬迁改造工程供电外线管架工程,位于厂区3#路东侧、8#路北侧及跨越8#路6#路通至EVA装置区与现有管廊连接,3#路东侧的管廊北端与现有管廊连接,管架基础共计89个,其中(GZJ-1)16个、(GZJ-2)12个、(GZJ-3)36个、(GZJ-4)25个。管架与混凝土基础连接均采用螺栓连接,基础柱高度均为1700㎜,基础柱尺寸为650㎜×650㎜、700㎜×700㎜、750㎜×750㎜、800㎜×800㎜四种。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垫层为C10,基础钢筋保护层为40㎜。

(二)工程特点及难点:

1、特点:

本工程为外线管架基础,基础为混凝土结构,上部结构为钢结构,基础大部分座落在山顶岩石上,

2、难点:基础底岩石需开山,并且要进行无声爆破,岩石还需外运。

三、施工组织部署

1、施工组织管理组织机构与质量保证体系

1.1组织机构

工程施工全面推行项目法施工。工程项目管理以高效率地实现目标为目的,执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按本工程实际情况,项目经理负责组建与之相适应的项目部,并按岗位要求配备人员。

项目实施期间,项目经理部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等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集团颁发的《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保证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1.2质量保证体系及分工

1.2.1质量保证体系

1.2.2质量管理领导小组

为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现场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其项目经理任组长,生产和技术任副组长,工长为组员。

1.2.3质量管理系统

4、工期

开工日期:2008年12月28日,竣工验收2009年1月27日,共计31日历天。工期详见横道图 (见附页)。

5、施工顺序

供电外线管架基础施工顺序:各基定位放线标高测量→土石方开挖→垫层混凝土模板制作安装→垫层混凝土浇筑→柱基放线→柱基钢筋绑扎→柱基模板支搭→柱基混凝土浇筑→柱放线→钢筋绑扎→预埋螺栓固定安装→柱模板支搭→柱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验收交安

6、劳动力组织

6.1集结精干的施工队伍,组织好劳动力进场,根据结构特点、建设单位工期要求,合理组织一支强有力的施工队伍进场。要求该队伍自身管理水平高,施工能力强,春节不回家,既有利于施工生产的连续,又可保证工程的工期及施工质量。

6.2做好职工的入场教育,搞好全员的各项交底工作,职工进场后利用

一段时间对职工进行入场教育,对职工大力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北京市的各项规定以及我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教育职工学习首都文明公约,让职工做文明市民。

6.3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由安全员给职工上安全课,使全体职工都能把安全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

6.4落实各级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对职工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及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的具体交底工作,使全体职工都能掌握技术及质量标准,对关键部位除做详细交底外,还应做现场示范,使操作工人理解“企业在我心中,质量在我手中”及“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内涵。

6.5基础施工阶段劳动力计划

劳动力计划表

柱基定位放线→钢筋验收→混凝土浇筑

测量器具配置表

根据工程情况,及时计算各种原材、成品及半成品的用量,按有关的

规范、标准进行试验工作,主要试验项目计划见表:

主要试验项目计划表

9.

9.1管理人员培训

做好施工管理人员上岗前的岗位培训,保证掌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对工程技术人员集中培训学习新规范、新法律法规。

对施工管理人员进行施工交底、季节性施工交底,使全部管理人员做到心中有数。

9.2劳务人员培训

对劳务队全体人员进行进场前安全、文明施工及管理宣传、动员。

对特殊工种集中培训,考核取证后方可上岗。

对各专业队伍进行施工前技术、质量交底。

四、主要项目施工方案

1、流水段划分

本工程考虑工程量大小和方便流水,具体流水段划分如下:

供电外线管架基础施工分为四个流水段,具体划分见附图:

2、工程测量

1)、根据测绘院提供的坐标点进行管廊基础定位,根据测绘院提供的高程控制点进行标高测量。施测完成后,经自检合格。上报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

2)、施工准备

人员准备:测量工2名,须持证上岗。测量人员应具备以下素质:

能独立熟练使用函数计算器,有识图、审图和作校核的能力;

了解仪器的构造理论,熟练使用仪器;

对各种几何形状的计算与校核能力;

了解误差理论,能采取措施纠正错误,降低误差;

3)、针对现场工程的不同情况,能分析处理测量放线当中遇到的一般性问题;

4)、仪器准备:经检测合格的DJ2经纬仪两台,DS-28自动安平水准仪一台,50米钢卷尺一把,激光垂准仪一台。

3、模板工程施工

(1)、施工准备

1)施工人员必须认真熟悉图纸;

2)施工前工长应对操作工人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

(2)、模板配制

1)模板采用竹胶板、5㎝×10㎝木方;

2)模板全部在厂区加工成半成品,5㎝×10㎝木方间距不大于150㎜;

(3)、模板安装

1)采用卡车将模板运至施工现场,按规格型号进行就位;

2)基础柱采用双钢管加固,柱箍间距不大于500㎜。

(4)、质量标准

模板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稳定性,其支架的支承部分具有足够的支承面积。

模板拼缝严密。

脱模剂涂刷均匀。

4、钢筋工程施工

(1)、施工准备

1)、机械设备的准备:钢筋冷拉机、切割机、切断机、弯曲机、电焊机,力矩扳手,电动砂轮切割机,常用铅丝钩,小扳手,撬棍,卷尺,白粉笔。

2)、材料:项目部根据施工图纸及洽商进行钢筋翻样,提前提出材料计划,各种规格、级别的钢筋进场时应具有出厂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进入现场后首先对钢筋外观进行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坚决退回,并需分批做机械性能试验,如使用中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时,还应进行钢筋化学成份分析。

3)、22#火烧丝,25mm、15mm厚垫块。

(2)、钢筋存放及加工

1)、钢筋的存放

钢筋运到堆放场地后,必须严格按分批同等级、牌号、直径、长度分别挂标识牌堆放,不得混肴。

存放钢筋场地要进行平整夯实,表面用混凝土硬化,并在四周设排水沟,以利排水,堆放时,钢筋下面要垫以垫木,离地面不宜少于20cm,并设钢筋棚,以防钢筋生锈受污。钢筋半成品应依据分部分层分段的构件名称,按号码顺序挂牌堆放,同一部位或同一构件的钢筋要放在一起,并有

明显标识,标识上注明构件名称、钢筋型号、尺寸、直径、根数。

2)、钢筋加工

本工程钢筋采用加工厂成型加工。

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严格按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钢筋表面应清洁、无损伤,油渍、漆污和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带有颗粒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

钢筋下料做到先长料后短料,尽量减少浪费。下料时根据构配件的配筋图,先绘出各种形状和规格的单根钢筋简图并加以编号,然后分别计算下料长度和根数,填写配料单,申请加工。项目经理部设置钢筋工长负责钢筋加工管理。钢筋配料时要计如入钢筋弯曲及弯钩对其长度的影响,了解有关砼保护层,钢筋弯曲、弯钩等规定,再根据图中尺寸计算其下料长度。

钢筋的弯曲应按划线→试弯→弯曲成型的顺序进行,钢筋弯曲前,应根据钢筋标牌上表明的尺寸将各弯曲点的位置划出,划线时应根据不同的弯曲角度扣除弯曲调整值,扣法为从相临两端长度中各扣一半,钢筋端部带半圆弯钩时,该段长度划线时增加0.5d,划线要从中线开始向两边进行。弯曲箍筋时,应在工作台上按各段尺寸要求钉上若干标记,按标记进行操作,以确保钢筋弯曲形状正确。第一根钢筋弯曲成型后,应与配料单上标明的形状、尺寸进行复核,符合要求后再成批生产。钢筋成型后要求其形状正确,平面上没有挠曲不平现象,弯曲点处不得有裂缝。

(3)、钢筋绑扎

柱筋绑扎

1)绑扎时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箍筋的开口处要错开。

2)在立好的柱角筋上画好箍筋间距,然后将套好的箍筋向上移动并由上至下绑扎。

3)柱筋保护层采用40mm细石混凝土垫块绑在箍筋上,间距1.0米,

每边两排。

4)柱箍筋应与立筋垂直,箍筋与立筋交点采用套扣法满扎,箍筋弯钩闭合处沿柱角交错布置

(4)、钢筋试验

钢筋原材试验

钢筋进场后应有产品合格证、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钢筋表面或或每捆钢筋上应有标志,进场时应按炉罐(批)号、批量及直径分别检验。检查内容包括查对标志,外观检查,抽取试件做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1)钢筋原材试验应以同厂别、同炉号、同级别、同规格、同一进场时间,每60吨为一验收批,不足60吨,按一验收批计算。

2)每一验收批取样一组,每一组分别取两个试件进行冷弯试验,两个试件进行拉力试验。

3)取样方法:

A、试件应任意两根钢筋中截取,每根钢筋截取两个试件,一个做拉力试验,一个做冷弯试验。

B、试件在每根钢筋距头不小于500mm截取。

C、拉力试件长度:5d0+100mm。

D、冷弯试件长度:5d0+150mm。

4)混合批的条件:同一冶炼方法、同一冷却方法的不同炉罐号组成混合批。各炉号含碳量之差不超过0.02%,含锰量之差不超过0.15%,如不符合上述要求,则钢筋标牌不要轻易取消,要按标牌查实到炉号并分别测试。

5)对有抗震要求的框架结构纵向受力钢筋应进行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试验,其检测结果应满足以下要求:

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之比值不应小于1.25。

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钢筋强度标准值之比值不应小于1.40。

(5)、成品保护

1)、柱钢筋绑扎完毕后禁止攀爬钢筋。

2)、浇筑混凝土时要保护好预埋螺栓的位置及钢筋位置。

3)、严格控制各加密区段的钢筋量,不得漏缺。钢筋绑扎成型后,严禁施工机械的油污污染钢筋,如被污染可采用适当浓度的洗涤液进行清洗,并用清水冲洗干净。

(6)、质量检查标准

1)保证项目:

①钢筋的品种、质量必须符合有关要求和有关标准规定。

②带有颗粒状和片状老锈,经除锈后仍留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钢筋表面应保持洁净。

③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锚固长度、接头设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2)基本项目:

①不允许出现缺扣、松扣现象。

②弯钩的朝向正确;绑扎接头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不小于规定值。

③箍筋的间距、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④焊接头弯折不大于4度,轴线偏移不大于0.1d且不大于2mm。

5、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由商品混凝土站控制。

(1)、柱砼施工

A、柱混凝土浇筑前先垫50mm厚同配比水泥砂浆并用铁揪入模;墙、柱混凝土应分层浇捣,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每层浇筑厚度应为振捣棒长度的1.25倍,如Φ50振捣棒分层厚度为45cm,为避免一次浇筑过厚,浇筑混凝土时应立好层数杆。振捣时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除上面振捣外,

下面要有人随时敲打模板。

B、浇筑混凝土时应派木工经常观察模板,发现跑、漏、涨模现象应及时进行向值班工长汇报并按要求处理。钢筋工应看护好钢筋,保证钢筋的正确位置,及时清理好粘在下次浇筑部位的钢筋上的水泥浆并用木抹子按标高线将表面砼找平。

C、振捣棒移动间距应为30cm-40cm,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以表面呈现浮浆并不再冒气泡为度,为使上下层砼结合成整体,振捣器应插入下层砼5cm,振捣时注意钢筋密集及洞口部位,以防止出现漏振。

D、砼试块留置

同强度混凝土浇筑时每100立方米做一组抗压试块;一次浇筑不足100立方米时以100立方米计;每次浇筑另加做一组备用试块、一组同条件养护试块。同条件养护试块用小铁笼置于现场养护。

(4)、砼质量标准

保证项目

1)商品混凝土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及北京市地方标准规定,检查混凝土合格证和原材试验报告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2)混凝土的配比、养护和施工缝的处理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

3)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要符合《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的规定。

基本项目

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不得有蜂窝、孔洞、露筋、缝隙、夹渣层等缺陷。

(5)、质量保证措施

1)、每次浇筑砼前,搅拌站应提供砼配合比、开盘鉴定、原材料材质证明及实验报告,确保碱含量不大于5kg/m3,并出具碱含量正式试验报告。并提供北京市技术监督对砼原材料、外加剂、参合料碱含量和集料活性检

测报告。

2)、为满足砼泵送要求,砼塌落度应控制在12-18cm之间,到现场砼若出现离析、塌落度过小,不能满足质量要求时,由搅拌站自行处理,不得使用。混凝土到现场后应进行塌落度检查,次数为车次数量的20%,在砼浇筑过程中车辆间隔时间不大于20分钟,以保证砼连续浇筑。

3)、混凝土浇筑前先检查模板的周口线位置、截面尺寸、标高、垂直度、支撑的牢固程度及模板的拼缝严密程度,对钢筋保护层、预埋件和预留洞进行检查、做好模板预检、钢筋评定和隐蔽验收等工作。

4)、柱子混凝土一次浇筑高度不宜超过2.0米,待收缩完成后,再进行第二次浇筑,但应在混凝土的初凝前进行,要加强柱子根部四角混凝土的振捣,防止漏浆造成根部结合不良,棱角残缺。

(6)、混凝土的养护

1)混凝土养护的一般规定:

浇筑完毕后,为保证已浇筑好的混凝土在规定龄期内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并防止产生收缩,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 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

②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当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所采用水泥的技术性能确定。

③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④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 前,不得在其上踩踏安装模板及支架。

2)正温下施工常用的养护方法:

①覆盖浇水养护:利用平均气温高于十5℃的自然条件,用适当的材

料对混凝土表面加以覆盖并浇水,使混凝土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水泥水化作用所需要的适当温度和湿度条件。

②薄膜布养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采用不透水、气的薄膜布(如塑料薄膜布)养护。用薄膜布把混凝土表面敞露的部分全部严密地覆盖起来,保证混凝土在不失水的情况下得到充足养护。但应该保持薄膜布内有凝结水。

混凝土冬季施工措施:

⑴先加盖一层塑料薄膜,再用阻燃草帘覆盖。所有保温材料必须处于干燥状态。

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不低于10℃,入模温度不低于5℃。

⑵混凝土的运输与浇筑

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混凝土在浇筑前,必须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装运拌合物的容器必须有保温措施。

混凝土在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的温度和覆盖的保温材料,均应按规范进行热工计算,当不符合要求时,应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⑶混凝土养护

本工程混凝土采用综合蓄热法进行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裸露的混凝土表面先用塑料薄膜等用保温材料严密覆盖,然后铺设阻燃草帘被等保温材料。

模板背面背楞之间部位用50mm厚聚苯乙烯泡沫板封填,其外用纤维板封堵,防止聚苯板脱落。在结构顶板混凝土浇筑前用阻燃草帘被封挡结构外墙门窗洞口;冬施墙体混凝土顶部往往是保温容易忽略的部位,要求混凝土浇完后,在顶部覆盖保温材料,如发现混凝土温度下降过快或遇寒流袭击,应采用补加保温层的措施,加铺2~3层阻燃草帘被。

模板拆除时,内墙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4.0MPa,外墙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7.5MPa。在墙体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时可松动模板穿墙螺栓。同时,模板和保温层在混凝土达到要求强度,并冷却到5℃后方可拆除;当混凝土与外界温差大于20℃时,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必须采取使其缓慢冷却的临时覆盖措施(铺设一层阻燃草帘被)。

在负温下养护,严禁浇水。

⑷冬施试验制度

a 、一般规定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制作试块,每次取样应同时制作比常温情况施工下多制作两组试件。一组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至28d试压,得强度f28;一组与构件在同条件下养护,在混凝土温度降至0℃时试压,用以检查混凝土是否达到受冻临界强度(4.0MPa);一组与构件在同条件下养护,在冬施转常温后养护28天试压。另每次浇筑混凝土各取一组试块,以其抗压强度确定拆模时间,顶板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外墙混凝土强度达到7.5MPa,内墙拆模同条件试块参照抗冻临界强度试块。

b、按规定留置试块外,还需做下列检查:

检查混凝土表面是否受冻、粘连、收缩、产生裂缝,边角是否脱落,施工缝处有无受冻痕迹。

检查同条件试块的养护条件是否与施工现场结构养护条件相一致。

五、技术管理措施

1.测量管理措施

1.1 仪器配备:按测量器具配置表提供的器具进行配置。

1.2测量措施

1.2.1在甲方的主持下,主任工程师和专职测量员会同勘察设计单位现场做好交接班手续,并及时协助公司技术部测量班进行复验。

1.2.2测量人员及时妥善保护好各种标桩,认真复测并报技术部测量班复验,定期巡视标桩保护情况。

1.3.4坚持测量复核、步步有校核的原则,基础墩测量、柱顶测量及所有测量内业计算资料必须两人复核,同时流水施工时必须复核段与段之间的轴线及高程附合。平面控制除校核轴线间距外还应检查对角线及90度直角。

1.3.5测量误差遵循“平均分配”的原则,测量放线、标高抄测在确保其误差在规定范围内后进行平均分配,避免误差积累。

1.3.6使用有检定证书的测量仪器,测量人员必须熟悉和掌握并严格遵守测量操作规程,精密仪器雨天、烈日下测量应打伞以防误差。

2.试验管理措施

2.1在主任工程师的领导下项目部设专职试验员,以加强原材料试验管理工作,对进场的钢筋、水泥、砖、砂石按进场的批量取样复试,及时收集原材料的合格证、出厂证明,做好各种试块,并将试验资料及时交资料整理。

2.2试验器具配置:按试验器具配置表中提供的器具进行配制。

2.3试验管理措施

2.3.1各种原材料取样及时且准确,钢材、混凝土试块、钢筋连接接头、防水材料必须作见证取样。

2.3.3各种试验资料及时收集整理,做好各种台帐。

其它各种措施详见《试验方案》。

4.技术节约措施

4.1钢筋模板加工前坚持放样制度,减少返工。

4.2钢筋现场加工充分利用下脚料。

4.3拌灰砂浆中掺加粉煤灰以节约水泥。

4.4合理划分流水段,加快施工进度,减少各项费用支出。

4.5结构工程提高模板设计及施工质量,确保墙体顶板不进行抹灰,减少材料用量及抹灰用工,确保结构混凝土清水化、减少剔凿用工及由此产生的材料浪费。

5.其它技术管理措施

5.1技术人员熟悉图纸及施工规范,采取按工种定人定岗定质量的“三定”措施,掌握建筑物的各细部做法。

5.2作好技术交底,并把交底内容传达到班组,现场中班检查,使之贯彻执行。

5.3按图纸编制使用计划,组织加工订货翻样小组,统一管理加工订货事项,执行加工订货验收工作。

六、质量管理措施

1.质量目标

质量等级:合格。实现“过程精品”、达北京市优质工程标准,工程质量实现阶段目标计划。

2.质量管理控制措施

2.1成立质量控制体系,由主任工程师、质量部长、技术部长、工长、试放组的专职质检员组成,质量控制体系对工程分项工序有否决权。

2.2加强人的控制,发挥“人的因素第一”的主导作用,把人的控制作为全过程控制的重点。对项目管理人员,根据职责分工,必须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同时搞好团结协作,对不称职的管理人员及时调整,对外埠施工队伍严格施工资质审查,并进行考核上岗施工。在编制施工计划的,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和人与任务的平稀、防止造成人为事故。

2.3加强施工生产和进度安排的控制:会同技术人员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在进度和质量发生矛盾时,进度服从于质量:合理安排劳动力,科学地进行施工调度,加强施工机具、设备管理,保证施工生产的需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