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朝邑八景

朝邑八景

朝邑八景
朝邑八景

朝邑简介

《朝邑县志》载,朝邑一名始于西魏文帝大统六年(公元540年),是因西靠朝坂而得名。朝邑古称临晋、五泉、河西,西塬,左冯翊。

朝邑古城先建朝坂塬上。后迁塬下。遗址位于距大荔县十六公里处黄河老岸崖下。韩邦靖《朝邑县志》载:“明景帝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知县申润筑城,明宪宗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竣工。城墙周长四里,高一丈五尺,护城壕深、宽各一丈。清圣祖康熙十九年和县陈昌言(公元1680年)重修,四十六年知县王兆鳖(公元1707年)再修,有城门五处:东曰临河、西北曰金汤、西曰镇羌、南曰望岳、北曰迎恩。

清时,河槽西移,每当秋霖黄河暴涨,常浸东、北、南三城门,有时也涌入城内,因此西关比较繁华。民国初期,朝邑是渭北、韩城、合阳、澄城通往陇海铁路的必由之路,也是棉花、花生、粮食、皮毛的集散地,素有“水旱码头”之称。1958年因修建三门峡水库撤消朝邑县,并入大荔县,改为朝邑镇。

长春晓日

在朝邑,望日出最佳之地是长春阁。长春阁,平出百余米,所以朝邑人经常登上长春阁观日出,夏季看日出,另有一番风味,人们四更起床,五更登阁,那时天还没有大亮,一会儿,东方一片鱼肚白色,瞬息变成一片浅蓝,接着,天地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就象着水的颜色,向四周逐渐扩展,且越来越亮,再过一会儿,太阳露头了,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慢慢地,太阳冲出了地平线,发出了夺目的亮光,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真是伟大的奇观。

华岳来云日出是朝邑一大奇观,华岳来云,更是朝邑的一个奇景。站在朝邑丰图义仓之顶,极目南望,巍峨的华岳耸立蓝天,十分壮观。当天气晴朗时,南风徐吹,一朵朵白云飘浮在空中,有的象巨大的月牙,有的象升帆的战船,有的象奔驰的骏马,有的象行走的大象。形态万千,引人注目。当华山飘来很厚的黑云时,太阳在黑云背后放射出光芒,给黑云镶上一道光亮的金边,太阳冲出黑云,又把一片片黑云染成了紫色或红色,使人好象走进了五光十色的世界。

洛岸桃花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我可爱的家乡。”每当人们走进朝邑,沿洛河岸东进,便会看到沿途二十余里的洛河两岸尽皆长满了桃树。阳春三月,桃花盛开,如入粉红色的世界,芳香袭人,入脾沁肺,蜂蝶飞舞,小鸟鸣叫,如同天堂的蟠桃园一样秀丽,当一阵春风吹来时,洛水飘满了一瓣瓣桃花,把河山染成了粉红色,引得春燕低飞,鱼跃水面,连洛河之水也变成了芳香四溢的“香水”。朱斗南曾赋诗一首:

洛水滔滔水欲来,桃花树树醉春风。

无言独自成蹊径,带笑真能妙化工。

锦映层澜三尺绿,霞蒸两岸一溪红。

黄河秋涨

从朝邑向东走30余里,就到了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此处黄河宽约2公里,无风时,细浪南下,发出“哗哗”的响声,阳光照耀,如同雪白的银子,满河皆是。到了秋季,上游大雨倾盆,河水流量加大,发出“隆隆”的吼声,冲出河槽,后浪涌前浪,把宽广无垠的黄河滩变成一片水的世界,站在堤岸上举目远眺,一片汪洋大海似的看不到边,水中有大树,有柴草,有西瓜,还有无数活蹦乱跳的鲤鱼,许多会水者下水捞鱼捞瓜,戏水畅游,别有一番风味。诗人黄大绅赋诗一首:

排空浊浪旧称河,水涨三秋泛巨波。

须识来源千万里,祗挥不缘细流多。

渭川烟雨

朝邑南部和潼关接壤,两地川渭河相隔,此处离“三河口”不远,渭河宽达二里,到了雨季,烟雨迷茫,河面上好象笼罩这一层白茫茫的烟云,雨丝缕缕,流水琅琅,如同进入“渭川烟雨”的画境。

紫阳夜月

朝邑“丰图义仓”南邻有一紫阳山(土塬),紫阳山顶端修建了一座精雕细刻的紫阳阁,此阁高三丈有余是人们赏月的好地方。每逢中秋佳节,紫阳阁坐满了观月的爱好者,人们抽着烟,喝着茶,吃着月饼,一边闲聊,一边赏月当夜幕降临时深蓝的天空挂上了一轮古铜色的圆月,圆月升到当空,亮度越来越强,月光如水,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银装,举目凝视,月中嫦娥舒广袖,玉兔嚼仙草,人们不禁呤诵起李白的名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更加眷恋盛产粮棉的风水宝地----朝邑。

金龙高塔

金龙高塔位于大荔县城东16.4公里处,地处朝邑镇大寨子村东,是原朝邑地区金龙寺内的主要建筑之一,它西枕华原山,紧与东狱庙相依,始建于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

金龙高塔为砖灰结构,八角七层,每边宽3.54米,塔高25米,周长28.48米,直径9.1米,下层有东向出入大门,二层至顶端,东西南北四方各筑四门,出门可沿塔檐周围转行,内有砖筑螺形塔梯,可轮转而上,中有天井可上下相望,此塔构筑灵巧,雄伟壮观,塔现基本完好,是我县重点文化保证单位之一,诗人詹汝猷赋诗一首:

金龙古刹势崔巍,冠冕城西碧四周。

铃影摇河悬壁立,莲花并岳倚天飞。

级高循得风云紧,瑞起常将日月依。

雁塔何人题姓字,九霄联步入纶扉。

岱祠岑楼岱祠岑楼位于大荔县城东十七公里处的朝邑镇大寨子村村东的古黄河道西岸,东西宽一百一十九米,南北长一百六十九米,占地总面积二万零三百一十一平方米(现包括原金龙寺面积)。

“岱祠”是东岳庙的别称,也叫东岳行官,还叫东岳行祠,东岳庙,传说是春秋时期的鲁班所建(公元前五百余年间),有据可查之时间是重建于唐贞观元年(公元六百二十七年),宋政和八年(公元一一一八年),赐“崇佑观”额,(《同洲府志》、《朝邑县志》)。

东岳庙古代是一座完整的建筑群,主要包括《岱祠》和《岑楼》两部分,岑楼位于该庙之正南方,高十七点五米,面积为四百零九点五平方米,岑楼始建于宋朝,明穆宗隆庆六年(一五七二年)增建清代多次重修,解放后,党和政府对岑楼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于一九六三年至一九六四年间再次进行修整。岑楼叠檐三重,主通柱,上复碧,灰瓦,旁镶珠龙,斗拱挑角,雕梁画栋,拓基砌台,下层北面是舞台,台面宽敞在舞台演唱,有余音绕梁之感,台内原有台梯楼坡,可攀沿而上,登楼远眺,北望蜿蜒起伏的铁镰山峦,南视雄伟俊秀的大华三峰,俯瞰黄、洛、渭三河,使人倍感祖国的大好河山如花似锦,古有诗云:

“岱祠灵洁芮城胎,宋代岑楼势壮哉,华原高耸岱祠超,百尺岑楼接紫霄。

潮汕文化的现状与发展

潮汕文化简介与发展 关键词:岭南;潮汕文化;传统 摘要:潮汕文化是古代南粤土著文化的基础上,融汇了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时代色彩和地域特征的区域性文化。它是岭南文化重要的一支,更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当下社会很大程度上桎梏了它的发展,我们应该本着批判扬弃的原则,促使其向宏观、理性、深度的方向转变,研究潮汕文化的的现状,了解其丰富的内涵和特色,对于弘扬潮汕文化的优良传统,寻找潮汕民俗文化现代化的最佳路径,丰富中华文化的内容,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潮汕概况 潮汕大地是一处历史悠久,文化兴盛的文明之邦。长期以来,由于潮汕地区行政上属广东管辖,所以潮汕文化也一直隐蔽在省府文化——广府文化的背后,外界也常误以为,广东文化就是广府文化,对潮汕文化知之甚少。而事实上,潮汕文化是独立于广府文化之外,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并且自成一格的文化体系。 潮汕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广东与福建的交界处,历来为粤东、赣东南、闽西南的商品集散地中心,潮人自嘲为“省尾国脚”。这里三面背山,一面向水。境内虽有富饶的潮汕平原,但生存环境却不易,常有台风与地震威胁.而且历来地少人多,总面积10346平方公里,人口近2000万,人均可耕地不到3分,有“耕田如绣花”之美称。这里商业气息浓厚,长久以来的商贸传统,催生了中国影响深远的三大商帮之一的潮州商帮。这里还是“十相留声”的岭海名邦,也是宋“前七贤”、明“后八俊”,近代千万潮汕英才生长的“海滨邹鲁”。 潮汕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这里夏长冬短,日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终年不见雪。潮汕襟山带水,气候宜人,成为南迁汉人生息繁衍之地,长期以来形成城镇密集的现状。潮汕居民基本上均来自各各历史阶段的南迁汉人,比如比较早的并有记载的是《史记》中记载的秦时期一支由史氏族人带领的为秦始皇修筑水路直达揭阳岭的队伍,抵达揭阳岭后并没有返回,而是直接“驻扎”在当地并始设揭阳县。其外还有其他如汉,三国,唐宋,元明时期迁入的。 二、潮汕文化简介 (一) 潮汕方言 潮汕话,是全国八大方言区中闽南方言的次方言,潮汕人的方言,也是现今全国最古远、最特殊的方言。古朴典雅,词汇丰富,语法特殊,保留古音古词古义多,语言生动又富幽默感,与其他语言很大区别。因此,引起海内外语言学家的关注,研究潮汕话的人很多,有关潮汕话的专著、字典、词典也很多。对潮汕人来说,潮汕话是维系感情的纽带,有巨大凝聚力。尤其在异域他乡。乡音相同,胜似“自己人”。 潮汕话在广东东部的潮汕地区以及海外华人中广泛使用,是知名度较高的一个古老方言,属于闽南语系,但与闽台的闽南话差异很大。语法与闽台片相同,词汇也有高度的对应,语音语调上则差异明显,彼此互通存在不少难度。在潮汕话和闽台片相交融的地区,兼具有二者的发音特色,特别是靠近潮汕地区的陆丰三甲(甲子、甲东、甲西)地区的闽台片的闽南语,福建的诏安等。潮汕话包含了很多的古汉语成分,在古代,潮汕先人本来居住在中原一带,为了逃避战乱,一路往海边迁徙,到达福建莆田,定居一段时间之后,又集体迁徙到今天的潮汕地区。所以潮汕话是遗留下来的古汉语,同时也受到南越国少数民族的影响。 18至20世纪期间,潮州居民是移居东南亚的主要华人族群之一,故此潮州话成为海外华人的主要方言之一。因此,潮汕地区以外的华人社群,也有很多人说潮汕话。潮州人在香港、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尼形成重要的少数族群。一些潮州人也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北美洲和欧洲居住,一些从潮州地区而来,一些则从东南亚而至。 (二)潮汕饮食

潮汕人物介绍之六十五 庄世平

潮汕人物介绍之六十五:“华侨领袖”庄世平 2007年6月2日,一颗巨星陨落,世界华人联合总会永远名誉主席,前南洋商业银行董事长,二至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七至九届全国政协常委,世纪老人庄世平在香港走完了他伟大而光荣的一生,绕宗颐先生写了这样一幅挽联:“一老功勋邦国重,万人追仰惠泽深”,港人哀悼、潮人哀悼,国人哀悼,揭阳市普宁果陇村更是为失去这样一位乡亲而痛心。太多的悼念文章,太多的传记,对于庄先生来说,他在九泉之下可能并不希望我们用一种悲痛的眼光看待他的“过去”,他更希望我们积极努力,淡泊名利,爱国爱家,继承他的伟大事业。所以,我选择了下面这篇文章。 淡泊银行家浓烈报国心 作者:王燕平、罗莹芝、刘国权 庄世平律己甚严,一生过著清苦的生活,但对祖国的贡献之多却难以尽数。 在别人眼里,庄世平既是南洋商业银行创办人,又刚从全国政协常委的高位退役,必然腰缠万贯、生活奢华;然而,一生与巨贾高官打交道的庄老,不但居所细小简朴,他儿子至退休前也不过以租车送货维生。早在数十年前,庄老就在接受访问时反问记者:“当老板又怎么样?要那么多钱干甚么?” 今年九十有二的庄老,仍然精神抖擞、步履稳健,相信与他的淡泊明志,一生“对国家民族无愧于心”不无关系。 一九一一年出生的庄世平,做了不足一年的大清国的顺民,后曾侨居泰国,一九四七年至今长住香港。庄老自言出身小康之家,父亲主持的批馆业务(即清朝年代递送民信的生意)远至东南亚,然而生意受一九二九年的全球经济大衰退影响,庄老少年时代已不再过著物质丰裕的生活。 毕业于北平中国大学经济系后不久,庄世平即到泰国办学,遭泰国政府饬令关闭后当上新闻记者,并暗地组织抗日救国运动。从三七年开始,庄老一直受政治迫害,二次大战爆发后更四处逃亡,越南、缅甸、老挝以至大半个中国都留有他的足迹。 少壮成老板荣誉等身齐 庄老在接受访问过程中不曾数列自己的功绩、头衔,更没有炫耀自己如何受国家领导人重视,反而谦称自己“并不伟大;过往生活虽有曲折,但至少比起其他人过得好”。事实上,姑勿论战时的流亡生活,就是他出任南洋商业银行董事长以后,生活亦难与奢华拉上关系。他任董事长初期每月只有津贴二百余元,遇有出差需要庄老夫人随行,旅费更要自付,致使妻子早年省下的积蓄几近花光。直至六五年,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亲自批准让庄老享有驻外使节的待遇,窘蹙的生活才有所改变。 及后,庄老于八七年卸下所有在南商的公务,获发一笔过的退休金;可是其公职仍多不胜数,或被邀往国外访问和交流,或到国内城市考察,所有旅费和应酬费就全靠这笔退休金。幸而至八九年,得有关人士向中央反映,两老现在才不致生活拮据。 七儿女全送返内地读书 庄老与夫人生活尚且不怎富贵,七名儿女要靠父荫同样是异想天开。他把所有儿女送返内地读书,四个儿子虽都是大学或大专毕业生,但离校后只被派到一般的工作岗位。大儿子在内地患病医不好,于是回香港医治,庄老得悉大怒,立即把儿子送回内地:他不让儿女娇生惯养,更认为儿女的安份守己,就是家庭幸福欢乐的基础。 内地报章曾有这样的《庄世平传》读后感:”作为一名中资机构的负责人,庄世

潮汕地区简介英文版

Chaoshan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Cháoshàn(潮汕) refers to the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region in the east of Guangdong, a southeastern province of China. This region is the origin of the Min Nan dialect Teochew. The area is known as Teochew (spelt Chiuchow in Hong Kong) for most[who?] people overseas, although it also consists of the cities of Shantou (sometimes spelt Swatow) and Jieyang. It differs from the rest of Guangdong province which consists of Cantonese and Hakka speakers.[1] Contents [hide] ? 1 Origin ? 2 Geography ? 3 Culture and language ? 4 Climate ? 5 Economy ? 6 Maps ?7 Related links ?8 References [edit] Origin The name "Chaoshan" (潮汕) is a contraction of the names of two of its administrative areas, the prefecture-level cities of Chaozhou(潮州), and Shantou (汕头). [edit] Geography Encompassing the cities of Chaozhou, Shantou, Jieyang and Shanwei, the Chaoshan region, with a permanent population of 13,247,400 at the end of 2007, covers an area of 10,028 km2 that stretches from Shanwei on the coast to the border of Fujian.

潮汕风俗文化

潮汕风俗文化 潮汕,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广东与福建的交界处,虽历来为粤东、赣东南、闽西南的商品集散地中心,潮人却自嘲为“省尾国角”。潮汕地区一直是广东仅次于南番顺的第二文风鼎盛地区。潮汕风俗,是潮汕文化的一个内容。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对于好的习俗便继承下来,对于不好的陋俗就丢弃了。 <<潮汕除夕、春节习俗>>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职”之时。是日起,家家户户大扫除,用物和被帐都行清洗,谓之“采囤”。除夕前一二天,家家户户制作各式稞品,以备过年之用。除夕日外出家人都得赶回家团聚。除夕夜全家围炉吃团圆饭。饭后大人们给孩童、子女给父母上辈,分发“压岁钱”。是晚农家水缸要贮满水,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以象征“岁岁有余”、“年年不断炊”的好兆头。过年夜守岁之俗十分普遍。守候新春来临,新年钟声敲响,家家户户鸣放鞭炮。 农历年的最末一天称岁除,这晚上称除夕,潮汕习俗谓之“过年”。除夕前人们便忙碌张罗备办各式年货了:买鸡、鹅、鸭、鱼、肉;添制新衣裳饰;新购家具、器皿;选购年画、春联等。尤其要买柑桔、青橄榄等水果作象征吉祥如意和迎送亲友的佳果。 贴门神、春联。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每当除夕将至,家家户户都纷纷上街购买春联,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泼墨挥春,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 送压岁钱。送压岁钱是潮汕春节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这些钱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讲究地装在一个利市包中,或者用一块红纸包着。这俗称为“压肚腰”,意谓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特别有趣的是,小孩临睡前,父母必将一张大面值钞票放在小孩肚兜中,睡醒后即将钞票取回。 吃团年饭。除夕将至,家家户户的住宅打扮得焕然一新后。主妇们便忙着准备做一年之中最丰盛、最富意义的团年饭。团年饭,顾名思义,是一家在过年时欢聚在一起吃饭,连故去的老祖宗也不忘记的。 迎财神,放鞭饱。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民俗活动,就是在于夜时分拜财神。按说,腊月二十四日诸神上天,人间的诸路神仙都上天“汇报工作”去了。 拜年,送“大吉”。拜年,又称为“拜正”。初一一早,人们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然后长辈再给后辈晓以期望。拜年的人,无论带了多少礼物,其中大桔(潮州柑)是不可少的。 迎神接福。正月初四是“神”或日“迎神”的日子。原来,年前腊月二十四日是“送神”日,下界诸神都在这一天升天向玉皇大帝朝贺述职,报告一年来下界人间行为的善恶。正月初四这天,再回到下界来继续监督人们,于是家家户户便在初四日迎接神的光临。 春节间的娱乐活动很多,如游神、游锣鼓、标旗和猜谜等。 <<潮汕元宵习俗>> 新春话花灯春节过后元宵节就来了,元宵古代称元夜,“夜”在古语中就是“宵”。元宵是潮汕新年的第一个节日,俗称“喜节”、“灯节”。始于西汉,汉武帝每逢正月便在宫中张灯结彩,以示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到了唐朝唐玄宗改一夜为三夜。苏味道有“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喷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平璋规定正月初八上灯,十七落灯,这十夜是我国最长的元宵灯节。 潮汕各县市每逢新春佳节也分别举办花灯展,其中潮州,澄海、普宁、揭西等在近年来就举办过大型灯展。广东首届民间艺术联欢节的盛会上,潮汕壮举的花灯也受到中外人士的欢迎。近年来,潮汕花灯展,吸引了海外回国的乡亲和港、澳、台同胞,同故乡亲人观赏花灯,欢度新春佳节,还受到有关报刊和电视台、电台的重视。这一盏盏精致的花灯,上下争妍,水天焕新,令人留连忘返,撩人情怀。

潮汕美食的介绍

潮汕美食的介绍 下面欢迎阅读为你收集整理的潮汕美食的介绍内容,希望你喜欢。 潮汕美食的介绍1、普宁豆干豆干是普宁独具风味的食物,久负盛名。 其制法是用大豆磨浆,加上少许薯粉、石膏等原料配制蒸熟包成方块状,色呈白、黄二种,每块重约50克。 食法可分为娟、煎、油炸三种,尤以油炸豆干最为脍炙人口。 油炸豆干,皮赤而酥脆,内肉白而嫩滑,称“外金内银。 尝之又脆又软,香味久存于口齿之中。 以辣椒、葱珠盐水酱作佐料,更加风味独特。 2、翻沙芋过去是中秋节的应时食品。 芋头去表皮后,切成指状小块,放入油锅中炸熟捞起。 隔一会儿,再将芋块放入油中,以除去水汽。 然后用白糖加水适量,放入锅中煮,到糖水像胶水一样粘时,即将芋块放入,拌匀捞起,并马上从炉上拿开,这就成了又香又脆的翻砂芋。 3、肠粉肠粉又叫布拉蒸肠粉,是一种米制品,亦称布拉肠、拉粉、卷粉、猪肠粉(因形似猪肠)。 汕头肠粉是一种使用米作成的中国广东小吃,也是最为普遍的早餐,粉粉嫩嫩、晶莹剔透!看起来粉皮白如雪花、薄如蝉翼、晶莹剔透,吃起来鲜香满口、细腻爽滑、还有一点点韧劲。

各人因为口味的不同会在肠粉里面加上各种不同的配料,现在常见的有鸡蛋,青菜,香菇,虾米,菜脯粒,鲜虾米,生蚝等,晶莹剔透的粿卷拌有零碎新鲜的肉沫,浇上精心调制过的酱汁,味道鲜美可口。 饭后喝上一杯清茶有助于消化哦!(清茶小摊上都有准备的) 形似三角形的粿汁,加上瘦肉,猪肝,香菇等精美的配料,然后再浇上滚烫的汤底,加以调味菜点缀,味道鲜美可口,但千万记得不可久放,趁热吃才能吃出它那鲜美的口感。 5、乌橄榄通常用作饭食配料,因为本身有点咸,所以与白米粥搭配是最为适当的。 具有果肉厚实,味道鲜美等特点。 (腌制的乌橄榄也是潮汕人喜爱的零嘴之一)6、牛肉粿牛肉粿条对于潮州人(潮汕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食物了。 是潮汕地区出名的美食,潮州人简称:牛肉粿,一般都喜欢吃炒的,鲜绿的芥蓝,加入嫩嫩的牛肉片,还有那入口滚烫的粿条,绝妙的搭配,营造出让人念念不忘的口味,真是美味可口。 7、粿肉与卷煎两种都是潮汕人逢年过节都必须做的美食,都是用特制的腐膜裹上蔬菜、肉食等材料卷制而成,然后蒸煮而成的食品,外表与春卷类似,但又与春卷不同。 8、甜粿这也是过年时才会做的美食。 先要准备几个蒸笼,在蒸笼下面垫上腐膜,将备用的糯米粉,加

潮汕文化简介1

潮汕文化简介 潮汕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风格独特,生活在潮汕大地的人民,深受它的陶冶。每个潮人的身上,不管是思想、语言、或者行动,无时无处不表现着本土文化的特征及其影响。所以,出国潮人随着自身的迁移,对本土文化的传播,也就是必然和显然的。潮人出国,带出去首先是语言文化。潮汕话的传播就是最广远的。凡“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潮人”,有潮人的地方无疑就有潮汕话的存在和通行。只要有海外潮人的存在,他们与祖籍息息相通,作为潮人特征之一的潮汕话就会传播下去,这是毫无疑义的。 潮汕文化的深层表现是潮人的文化心态,即潮人的思维方式、人体观念和行为准则。这突出地表现以善于经营而知名于世的潮商精神上。潮人文化心态的另一方面表现,即为许多外地人所瞩目的高度凝聚力。海外潮人社团的建立和发展,即是潮人高度凝聚力之集中表现。 海外潮人所创立的,以共同文化心态为精神核心,以亲缘、地缘、业缘、物缘为纽带组织建立的同乡会,宗亲会、会馆、公会等社会团体组织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每二年一次轮流举办的国际潮团联谊年会,是至今世界上唯一的以乡谊集结的联谊年,来自世界知侨胞居国的潮团首领云集一方,其所显示的凝聚力,可说是潮人传播祖籍文化的一面旗帜。 可视可闻的文化传播,首屈一指的是潮剧和潮州音乐的向外流传。潮剧约于一百多披前就随着潮人的足迹流布东南亚国家。国内潮剧纷纷向海外学习,使潮剧舞台充满生机。潮州音乐由海外潮人对外传播,也如潮剧之广泛,且因其拥有众多的乐器造成特殊的音色和旋律,演奏起来悠扬悦耳,节奏分明,尤以铜锣、革鼓等敲击乐器,更为各方所喜爱。 富有特色的潮州茶和工夫茶,同样跟随着潮人出国而流行于潮人所到达的各个地方,特别是南洋一带。潮菜丰富的菜谱和极为讲究的烹调方法,深受各地人民的欢迎。潮州菜选料之精,制作之可口,早已风靡全球。工夫茶喝起来的优雅、传神、茶叶、茶壶、茶杯以及泡茶的工夫,与煮水的水锅、风炉、火炭等等的讲究,也一无遗漏的在海外传袭。乐此道者,几乎每日早、午、晚都饮几杯,大有不馀不过瘾之势。潮州歌册,海外也流传。主要是出国潮人中的女性带出去的,也是国外的华侨女性中传唱。歌册的朗诵是比起讲故事更吸引人的,历其既有戏剧内容,而且如果朗读得好,声调动人,更能引人入胜。所以,也成了祖籍文化外传的一项内容。 此外,潮人所办的学校、报馆、书店、戏院、以及音乐、体育等等艺术团体,所造成的文化推广、交流更加广泛,其对所在国文化的影响,则是潜移默化,不见踪影的。海外潮人出于强烈的乡土观念,许多人有意识地保持着家乡的饮食习惯,要求子女在家讲潮州话;各宗亲会建祠供奉历代祖先灵位,有的家庭还供

潮汕火锅介绍 文档

您好欢迎光临鑫锅记潮汕 牛肉火锅 冬天,潮汕牛肉火锅又开始在潮汕及全国地飘香,潮汕牛肉火锅真的是潮汕人献给冬天的一份礼物,每个吃过潮汕牛肉火锅的人都会如此感叹:为啥不产牛羊的潮汕人民如此会吃牛呢?牛肉在潮汕人民的手下不仅新鲜,更是美味啊! 牛肉火锅离开潮汕,很难做得好,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产业链问题 潮汕牛肉为什么这么牛? 1.首先,潮汕牛肉火锅有一个招牌就是现宰现卖 2.其次,潮汕牛肉火锅很注重刀工。 切牛肉的刀工是非常讲究的,一定要手切,那种机切的简直没法下咽。手切的要点也有很多,厚薄要适中,有的师傅的风格是切薄,这样的肉吃起来轻、嫩,有的师傅的风格是切厚,吃起来很有满足感,用潮州话讲叫做“饱喉”。 ▼▼▼▼ “手起刀落,起落间是沉稳与妥帖” ▲像日料师傅片刺身一样严谨地对待牛肉。 ▲做一个像“检验暴风雪冰淇淋”的姿势,拿一碟牛肉与地面呈90度倒放,牛肉会牢牢地粘在碟子上不掉下来,保持水分的不流失。 3. 还有就是牛肉的分类 上桌的牛肉都是经过精细的分拣的,不同部位的肉质、口感不同,价位也不同。有专门一盘的肥肉,有专门一盘的腱肉,有胸肉,五花八门。 ▼▼▼▼ “庖丁解牛,出肉量仅为37%”

▲操一口潮州普通话的老师傅往往自带透视眼,一看就能辨别出肉量37%的牛。每每切好后,师傅都会为其刷上一层生清油。 ▲潮汕人涮牛肉,集齐了16个部位堪称“全牛盛宴”。每个部位都讲究涮的顺序:从瘦到肥,五花趾 - 匙柄 - 匙皮肉 - 雪花 - 吊龙 - 肥胼 - 胸口朥。这样汤底才会保持清爽、鲜甜的口感,涮了肉再涮其他的食材。 ▼▼▼▼ “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秒牛” ▲下刀时要和牛肉的纹理呈90°,切得厚薄均一。刀工要达到下锅不超过10秒必熟的程度,这就是传说中的“秒牛”。 咸甜适中的沙茶酱浸透着熟牛肉的纹理,那种鲜爽感瞬间都能提升几个档次全牛部位详解

【中秋节】潮汕人的中秋节简介

潮汕人的中秋节简介 中秋节是中国名族传统的佳节。你知道潮汕人的中秋节简介吗?下面第一范文网精心整理了潮汕人的中秋节简介的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月饼也是中秋佳节受潮汕人喜爱的传统糕点。潮人制作月饼,以之祭月,并相互馈赠的习俗由来也久。明陈天资《东里志》云:八月十五日,“人家儿女,于月下设糕饼果品衣环之物,类月而拜,以请月姑。”清嘉庆《澄海县志》曰:“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士庶家以月饼相馈。”清光绪《海阳县志》载:中秋“制团圆饼,号‘月饼’”。 潮汕人以聪明能干、心灵手巧、善于经商而著称于世。潮人制作的月饼,称为潮式月饼,本地人叫U饼。它以其香甜、脆软、肥而不腻而驰名海内外,现已成为全国闻名的五种风味系列饼食之一(其它是京式月饼、津式月饼、苏式月饼和广式月饼)。据有关史料记载:1920xx年中秋,京剧大师梅兰芳在上海品尝潮州U饼之后,赞不绝口,并特书“茶食泰斗”四字回赠。1920xx年梅兰芳之子京剧家梅葆玖在北京品尝了潮州U饼后,交口称赞,并依其父所题的四字再次回赠,遂成为饮食界的美谈趣事。 潮式月饼按其馅料不同,可分为绿豆沙月饼、乌豆沙月饼、水晶月饼、芋泥月饼和双烹月饼等不同品种。月饼的制作,最初是在家庭内各自进行,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向精制、美味、定型、专业化发展。现在生产潮式月饼的厂家很多,汕头市昔年以太阳观较为有名,近年来产量和质量较好的是汕头市糖果饼干食品总厂。该厂产的潮式月饼色泽金黄鲜艳,皮酥薄脆,豆沙馅厚,润滑,口味清甜,肥而不腻,深受海内外顾客欢迎,并在1920xx年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银奖。

潮式月饼以意溪U饼、贵屿U饼和苏南U饼较为著名。意溪U饼,产于潮州市意溪镇,食品作坊生产月饼始于清乾隆年间,尤以范合盛作坊更有名气。贵屿U饼,产于潮阳贵屿镇,清康熙年间,由乡民薛源合和侯源合两间铺号创制,分为斋饼和荤饼两种。早在道光年间就以细料精调、无腥不腻而备受称赞。苏南U饼,产于澄海苏南一带,首创于清代末期,是用加猪U的面粉作皮,甜豆沙作馅,经印制、烧烤等精制焙成。饼皮脆薄多层,入口成粉,有香味,饼馅香甜、软滑、清凉。产品销往各地深受好评。 近年来,潮式月饼在遵古法制的基础上,结合现代食品工艺原理,用科学方法配制更适合广大群众口味的馅料,推出潮粤合壁的莲蓉、五仁、蛋黄、水果等不同饼食,不断提高饼食质量,使产品更享盛誉,备受青睐。 嫦娥是月亮神,她的丈夫后羿是一位勇猛善战的战神,他的神弓和神箭百发百中。当时人间出现了许多猛禽野兽,残害人民。天帝得知这一情况后就派后羿下凡去消灭这些害人的东西。 后羿奉天帝之命,携同美丽的妻子嫦娥来到人间。因为勇猛无比,用不了多少功夫,后羿就消灭了陆地上许多害人的动物。当任务就要完成时,无法预料的事情出现了:天空中同时出现了十个太阳! 十个太阳都是天帝的儿子,他们仅仅为了恶作剧就同时出现在天空中,大地的温度聚然升高,森林、庄稼着火了,河流干涸了,被烤死的人民横尸遍野。 后羿不忍看到人民的灾难,他就用好话劝告十个太阳,请他们十兄弟单独行动,每天轮流出来一个。可是骄横的太阳兄弟们根本不把后羿放在眼里,反而变本加厉,故意接近大地,地面上更是燃起了大火。

潮汕的丧葬习俗介绍范文

潮汕的丧葬习俗介绍范文 本文是关于习俗的话题作文,仅供大家参考! 随着人们宗亲观念的加强,丧葬礼俗成了封建伦理的一个重要的内容。考察一个人是否符合“孝”的标准,看他对丧葬礼俗遵循的程度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正因如此,丧葬习俗在民间受到普遍重视,并流传至今。在潮汕也是如此。今天小编就来分享潮汕的丧葬习俗介绍范文,相信各位读者会有兴趣。潮汕的丧葬习俗介绍范文 一、筑生居 潮人信“风水”,死前便多选择风水宝地来“筑生居”。所谓“生居”就是为未死的人修的墓。 为什么人没有死,就要修筑坟墓呢? 人们普遍认为:一块墓地风水的好坏,会关系到一家子孙的福灾,此所谓“富贵官品皆由安葬所致;年寿延促,亦由坟垄所招”。故此,人们选择“风水”时总是十分慎重,务必请来“风水先生。” 风水宝地选定后,即可开工修筑“生居”。“生居”修筑完毕,便可树墓碑。一般人死后碑文上的字要涂绿色油漆,而生居的碑文上要涂上红色,以示人尚未死亡。 二、预购棺木、寿衣 除了预先选择墓地外,有的还提前准备棺木、寿衣。 棺材通常选用梓木、樟木、柏木等细密坚固的优质木材。民间丧葬用棺视其家资而定,富者置棺不惜千金,精雕细作,髹漆结彩,极

尽奢华;穷者薄板白棺,简易粗糙。寿衣的制作要择日选时,制成后要单独收藏,不能被其它衣物所压。每年六月初六这一天,应该拿出来晒晒太阳,以除去霉气。 有人认为,提前制作棺材、寿衣,有所不祥。其实,人之垂老,死在旦夕,谁也无法预料。如果及早将这些东西准备妥当,老人一旦撒手归西,就不会仓皇失措。 三、丧葬程序 老人将要断气时,应将他移入厅堂。 断气后,其亲属必须带上锅钵到江边或泉边,丢下钱币“买”回水。然后用这水为死者举行沐浴礼。接着为死者理发整容,并脱去身上衣服,换上寿衣。 一般是男的着双数长衣,女的着单数衣裙。俱是黑鞋白袜,手执手巾、扇子。尸体盖上天地被(即盖棺被),红布面在上,白布面在下。棺被遮面,俗谓死人似虎不让惊吓活人。其实,担心其家属睹人伤情,过分伤心也是一大原因。死者脚尾摆一盏豆油灯,叫做“脚尾灯”。“脚尾灯”据说可以在地府给死者照明引路,所以千万不可吹灭。灯旁置饭一碗,称为“冥饭”,以供死者在阴间享用。 殓前要等死者兄弟姐妹儿女都见上一面,然后才可入棺。 入棺前棺底要铺上纸钱,再用纸钱叠成五朵“柿花”加在上面。尸体下棺后又在额上、肚脐、脚尖各添放一朵“柿花”,然后封棺,用斧头钉上六颗钉并念: 安头钉,万事兴;安二钉,仔孙昌盛;安三钉,三朝元老;安四钉,

潮汕人简介演讲稿

潮汕人简介演讲稿 大家好!很高兴能在此为大家做此演讲。由于我来自外省,大家对于我的家乡都还不太了解,所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为大家简单介绍下我们潮汕人的历史、潮汕地区的文化传统和潮汕人的性格特点。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下我们潮汕人的历史。潮汕人,以前也叫潮州人,韩愈任潮州刺史时,整个潮汕地区都是归潮州管的。潮汕人跟闽南人同一祖先。都是秦始皇时候中原汉族迁来的,先迁到福建,后来就有一些迁到了潮汕。所以潮汕话跟闽南话,台湾话很像。“潮”是水的意思,“汕”是沙子堆成的脊部。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潮汕地区背山向海。汕头是脊部的头,汕尾是脊部的尾,地域上的潮汕指的就是潮汕平原上的汕头,汕尾,潮州,揭阳四个市。其中又包括潮阳(属汕头),普宁(属揭阳)这样的几个县级市。 接下来,我想为大家说说我们潮汕的文化传统。潮汕人被称为中国的第57个少数民族,因为它很好的保存了自己的地区文化。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中,潮州赫然其中。湘子桥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桥之一,潮汕民居即俗称的“四点金”和“下山虎”,被民俗专家誉为比北京四合院更具有艺术性和实用性的中国民居模式,潮州菜风靡海内外,潮汕独有的“工夫茶”,继承和发扬了中国茶文化,潮绣是中国几大重要的刺绣之一,潮州陶瓷在唐宋之际已大行其市,目前陶瓷产业仍然是潮汕的支柱产业之一,潮州更有“中国瓷都”之称。潮汕音乐保持并发展了唐宋宫廷音乐的制式,是人们研究古代音乐的不二之选;潮汕戏剧称潮剧,为中国重要的地方剧种之一。还有很多方面的内容,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详细了解一下。 最后,为大家介绍下我们潮汕人的性格特点。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由于潮汕地区靠近大海,所以潮汕的文化是“海”的文化。潮汕人天生就对大海,对远方充满向往。喜欢漂洋过海,闯荡天下,所以潮汕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其中以珠三角,香港澳门为最集中,其次是东南亚,再有就是美国和西欧。所以广义上的潮汕人指的是一切会讲潮汕话的人。 潮汕人以做生意闻名天下,先于温州人享有“东方犹太人”之称。潮帮,和晋帮,徽帮,是中国的三大商帮。潮帮已经兴旺了五百年而不绝。“饿死不打工”是专门针对潮汕人说的。我们潮汕人出过很多有名的富豪,比如大家所熟悉的李

潮汕各地年俗

潮汕各地年俗-----社会实践报告 简介:潮汕的过年,有着许多既同于中原地区又异于中原地区的习俗活动。在潮汕地区,过年这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过年特指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广义的过年指除夕到正月初四(除夕,潮人俗称“廿九夜”,即使当年除夕是农历十二月三十,也照称不改)。实际上,潮人过年的时间特别长,从旧年的腊月起,就为“过年”做准备工作,除尘、谢神。到了农历正月,各地便开始游神、游灯、跳火堆、行彩桥等各项民俗活动,部分地区的民俗活动一直持续整个正月,这些看似繁文缛节的年俗活动,其中不乏丰富的文化内涵。 “营老爷” 在潮汕农村各地有一个至今仍保存着起源于上古时对土地“春祈”性质的社区性节日,叫“社日”,俗称“营老爷”。“营老爷”,是一个潮汕方言词组,在这个短语中省去主语即“百姓”,“营”字在这里是谓语,作动词“巡游”用,“老爷”是潮汕人对神的一种俗称;其意思是百姓抬着神像巡游。 通常的“营老爷”,分为“文营”和“武营”二种。“文营”是一种较为斯文的做法,将神像请上神轿之后,沿指定路线在社区中巡游,顺序通过社区中各户的门前接受朝拜,绕了一圈之后回到社坛中。“武营”是一种存在体力上比赛的做法,比如同一自然村中有不同社区有先营完神回社坛得到福报之说,或者在营神中表现体力是一种福气的象征,这很自然的激发壮丁们的表现热情。“营神”实际上也就成为“走神”,这又是一个潮汕方言词组,“走”在这里作“跑”解释。“走神”也分为二种:一种是将神像请上神轿后,捆紧后,壮丁们抬起疾跑,完成既定路线;另一种是将神像捆紧在神轿上后,由一个壮丁背起疾跑。在营神活动中,人们对神像本来应该是恭恭敬敬,但是也有反其道而行之的。 “澄海盐灶神欠拖” “盐灶神欠拖”这句话现在用来比喻活该劳累的意思。来源是澄海盐灶乡,每年农历 正月二十一、二十二两天游神,众村民将村里的神像捆绑起来,大家争着拉绳子横冲直撞,十分激烈,游神活动结束后,才重新将神像重新粉刷,送回神庙。这里头有个故事:盐灶乡以前游神要拈阄,中阄的要安排筵席请客,穷人深为所苦。那一年,有一个渔民拈到了,却没有钱办酒席,于是那天晚上一肚子气便把神像拖到海边埋了,连夜收拾行装过洋谋生了。事也凑巧,这一年盐灶乡五谷丰收,渔汛大旺,那渔民也发了财。这事传开了,人们以为神一定喜欢被拖磨,于是相沿成俗。 “潮州卧石老爷,愈食愈惊” 潮州的卧石乡,流行一句“卧石老爷,愈食愈惊”的俗语。这里每年的正月初九是游 神的日子。这一天,村里的人在村头搭起了祭坛和敞棚。然后,把村中庙里的几樽神像分别抬到这些棚子里。初十,全乡家家户户在坛前摆开五牲等祭品,焚香烧烛,火化元宝,虔诚膜拜。到了十一日,乡里的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就把这些神像送回庙中。这一次就不是恭恭敬敬地用轿子抬回去,而是把神像扛在肩上,大家相互追赶,让神像相互碰撞。有的地方游行后,还把神像集中在宽阔的晒谷场上,轮流抱起神像摔打,叫做“舂老爷”。等到节日过

潮汕话与潮汕习俗介绍

潮汕话包含了很多的古汉语成分,潮州先人主要是闽南的莆田人,从9至18世纪期间陆续移民潮州汕头,规模最大的在南宋末期间,十几万闽南的莆田人集体向南移民到广东东部,即今潮汕地区。所以潮汕话和莆田话大体相同,都是遗留下来的古汉语,同时也受到越族等少数民族方言的影响。 潮州话源自闽南语-莆田话。莆田人移民原因主要是从唐朝后期开始莆田人口过多,土地不足和为了逃避南宋末期,元朝后期、明朝中后期的外军入侵导致的战乱、清朝中前期的严酷的沿海迁界。潮汕话主要来自于闽南方言莆田话,而莆田话本身就和泉州话、漳州话有区别,所以潮汕话开始就和泉州话等有很大区别,潮汕话已经严重偏离泉州话等。由于潮州和漳州相邻,所以有受到漳州话的影响。虽然有大量的莆田人移民广东海南,但仍然有大量的莆田人留在了莆田,而留在莆田的莆田人的莆田话则继续受福州话的影响,和潮州话有了一些差距。 潮州话名称的由来是在古代潮州府使用的语言,古代潮州府包括今揭西、潮州、汕头、揭阳、潮阳、普宁、潮安、饶平、惠来、澄海等。客家话地区大埔和丰顺都有说潮州话的居民。而饶平等主要潮州话分布区,也有说客家话的居民。另陆丰三甲地区附近也有说潮州话。 18至20世纪期间,潮州居民是移居东南亚的主要华人族群之一,故此潮州话成为海外华人的主要方言之一。因此,潮汕地区以外的华人社群,也有很多人操潮汕话潮州话仍然是很多新加坡华人的母语,而潮汕人也是新加坡华人第二大族群,仅次于闽南人。 。分布 潮汕话各个地区的语调有所不同,不过大部分都能顺利交流,相互通话 按照城市可以分作以下几种: 1.潮州音; 2. 汕头音; 3. 澄海音; 4. 潮阳音; 5. 揭阳音; 按照江河流域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韩江流域语调; 2. 练江流域语调; 3. 榕江流域语调; 潮汕习俗 潮汕具有悠久历史而又独具特色的文化。潮汕善堂堪称中国民间慈善事业的典范。潮州菜享誉全国,是国内最高端的菜系,其作为粤菜(即潮粤菜)的中坚力量,有最上得厅堂菜式之称;潮剧是中国十大地方剧种之一,而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的《重刊五色潮泉插科增入诗词北曲勾栏荔镜记戏文全集》,俗称《荔镜记》可谓是用潮州话编写第一文学巨著。所谓“北有秧歌,南有英歌”,粗犷豪迈的普宁、潮阳英歌舞是南方艺林一朵奇葩;而欢庆喜人的潮州大锣鼓更是声震海内外;“潮州厝,皇宫起”,独具特色的潮汕民居别有一番古典雅致。纷繁荟萃的潮州文化是数千万潮人所共有的精神财富,其起源于潮州先民、成型于秦汉、发展于唐宋、昌盛于明清、创新于现代,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她有中外文化兼容的特点,也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有自己的潮州方言(潮州话)、潮州戏剧(潮剧、潮州铁支木偶戏、正字戏以及由陆丰一带唯一遗产的潮州皮影戏等)、潮州音乐、潮州菜系(包括功夫茶、凉茶在内的潮州饮食)、潮州工夫茶、潮州工艺品(如潮绣,潮州木雕,贝雕,石雕,抽纱,潮汕剪纸等)、潮州民俗(如普宁英歌)和潮州特有的慈善结构(如潮州善堂)等特色,它既是潮汕的,也是世界的。潮汕人在生生不息的文化传承和发展中甚至有了自己的宗教--德教,不过这个宗教现在只能在东南亚找到。

潮汕火锅介绍

您好欢迎光临鑫锅记潮汕牛肉 火锅 冬天,潮汕牛肉火锅又开始在潮汕及全国地飘香,潮汕牛肉火锅真的是潮汕人献给冬天的一份礼物,每个吃过潮汕牛肉火锅的人都会如此感叹:为啥不产牛羊的潮汕人民如此会吃牛呢?牛肉在潮汕人民的手下不仅新鲜,更是美味啊! 牛肉火锅离开潮汕,很难做得好,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产业链问题 潮汕牛肉为什么这么牛? 1.首先,潮汕牛肉火锅有一个招牌就是现宰现卖 2.其次,潮汕牛肉火锅很注重刀工。 切牛肉的刀工是非常讲究的,一定要手切,那种机切的简直没法下咽。手切的要点也有很多,厚薄要适中,有的师傅的风格是切薄,这样的肉吃起来轻、嫩,有的师傅的风格是切厚,吃起来很有满足感,用潮州话讲叫做“饱喉”。 ▼▼▼▼ “手起刀落,起落间是沉稳与妥帖” ▲像日料师傅片刺身一样严谨地对待牛肉。 ▲做一个像“检验暴风雪冰淇淋”的姿势,拿一碟牛肉与地面呈90度倒放,牛肉会牢牢地粘在碟子上不掉下来,保持水分的不流失。 3. 还有就是牛肉的分类 上桌的牛肉都是经过精细的分拣的,不同部位的肉质、口感不同,价位也不同。有专门一盘的肥肉,有专门一盘的腱肉,有胸肉,五花八门。 ▼▼▼▼

“庖丁解牛,出肉量仅为37%” ▲?操一口潮州普通话的老师傅往往自带透视眼,一看就能辨别出肉量37%的牛。每每切好后,师傅都会为其刷上一层生清油。 ▲潮汕人涮牛肉,集齐了16个部位堪称“全牛盛宴”。每个部位都讲究涮的顺序:从瘦到肥,五花趾 - 匙柄 - 匙皮肉 - 雪花 - 吊龙 - 肥胼 - 胸口朥。这样汤底才会保持清爽、鲜甜的口感,涮了肉再涮其他的食材。 ▼▼▼▼ “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秒牛” ▲下刀时要和牛肉的纹理呈90°,切得厚薄均一。刀工要达到下锅不超过10秒必熟的程度,这就是传说中的“秒牛”。 咸甜适中的沙茶酱浸透着熟牛肉的纹理,那种鲜爽感瞬间都能提升几个档次 全牛部位详解 01|脖仁 涮烫时间:8-15s 取自部位:牛颈部 占全牛比例:1% 关键词:入口易化、鲜甜 脖仁的脂肪,如雪花般网状密布。肉感细嫩,鲜香多汁,咀嚼后易化开。因肌肉活动频繁而异常美味的精华,往往是各店最先售罄的品种。 点餐时,别犹豫,一个字:抢! 02|吊龙

潮汕火锅介绍

您好欢迎光临鑫锅记潮汕牛 肉火锅 冬天,潮汕牛肉火锅又开始在潮汕及全国地飘香,潮汕牛肉火锅真的是潮汕人献给冬天的一份礼物,每个吃过潮汕牛肉火锅的人都会如此感叹:为啥不产牛羊的潮汕人民如此会吃牛呢?牛肉在潮汕人民的手下不仅新鲜,更是美味啊! 牛肉火锅离开潮汕,很难做得好,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产业链问题 潮汕牛肉为什么这么牛? 1.首先,潮汕牛肉火锅有一个招牌就是现宰现卖 2.其次,潮汕牛肉火锅很注重刀工。 切牛肉的刀工是非常讲究的,一定要手切,那种机切的简直没法下咽。手切的要点也有很多,厚薄要适中,有的师傅的风格是切薄,这样的肉吃起来轻、嫩,有的师傅的风格是切厚,吃起来很有满足感,用潮州话讲叫做“饱喉”。 ▼▼▼▼ “手起刀落,起落间是沉稳与妥帖” ▲像日料师傅片刺身一样严谨地对待牛肉。 ▲做一个像“检验暴风雪冰淇淋”的姿势,拿一碟牛肉与地面呈90度倒放,牛肉会牢牢地粘在碟子上不掉下来,保持水分的不流失。 3. 还有就是牛肉的分类 上桌的牛肉都是经过精细的分拣的,不同部位的肉质、口感不同,价位也不同。有专门一盘的肥肉,有专门一盘的腱肉,有胸肉,五花八门。 ▼▼▼▼ “庖丁解牛,出肉量仅为37%” ▲?操一口潮州普通话的老师傅往往自带透视眼,一看就能辨别出肉量37%的牛。每每切好后,师傅都会为其刷上一层生清油。 ▲潮汕人涮牛肉,集齐了16个部位堪称“全牛盛宴”。每个部位都讲究涮的顺序:从瘦到肥,五花趾 - 匙柄 - 匙皮肉 - 雪花 - 吊龙 - 肥胼 - 胸口朥。这样汤底才会保持清爽、鲜甜的口感,涮了肉再涮其他的食材。 ▼▼▼▼ “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秒牛” ▲下刀时要和牛肉的纹理呈90°,切得厚薄均一。刀工要达到下锅不超过10秒必熟的程度,这就是传说中的“秒牛”。 咸甜适中的沙茶酱浸透着熟牛肉的纹理,那种鲜爽感瞬间都能提升几个档次

简介潮汕美食_初中作文

简介潮汕美食 本文是关于初中作文的简介潮汕美食,感谢您的阅读! 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潮汕人,对于潮汕地区的美食是再熟悉不过了。潮汕美食是多种多样的,也各具特色。有蚝烙、牛肉丸、达濠鱼丸、肠粉……这些美食在潮汕地区可是享有盛名,家喻户晓。每当想起这些,我垂涎欲滴,真希望这些美食能立即出现在我面前,让我一饱口福。现在我就带大家去尝尝鲜…… 一提起潮汕地区最负盛名的鱼丸,要数达濠鱼丸。达濠鱼丸是有讲究的,首先是选材,如什么月份鱼肉最鲜美,最适合做鱼丸,且要根据不同肉质进行搭配……像海鳗、那哥鱼就要取其肉质雪白、鲜甜的;马鲛鱼就要取其肉质粘性好;淡甲鱼选取的是其肉质凝固性强的,这样可以使做出的鱼丸有弹性。选好材料后,接下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打鱼丸:杀鱼、切肉、绞成鱼糜后,将鱼糜放在鱼斗中打成鱼浆,要经过打鱼丸的师傅们一系列加工后,再加入蛋清和淀粉,才能使制作出来的鱼丸又白又亮。这时我们就可以煮一碗味道鲜美的鱼丸汤了,看着一粒粒浮在汤水中的又大又白的鱼丸就好似粒粒乒乓球儿,咬上一口真是又酥又鲜又爽口。 再来说说潮汕地区的地道小吃之一:蚝烙。所谓蚝烙,就是把薯粉跟生蚝和在一起,打入鸡蛋,放置在平底的煎鼎中轻轻翻烙,不一会儿,煎好的蚝烙就像张大薄饼香喷喷地吐着金黄色的泡泡呈现在眼前,把它盛在盘中,撒上青翠的芫荽,一盘色香味俱全的蚝烙就出炉了。当然,最地道地吃蚝烙还少不了要用鱼露来调味,品尝时蘸一下鱼露,那味道真是香得品尝者真想把自己的舌头都给吞食下去。 肠粉也是潮汕的风味小吃。在大街小巷随处都可见大大小小的肠粉店,每天

早晨,学生和上班族都纷纷光顾肠粉摊,摊主热情地招呼,忙得不可开交,“老板,我要青菜、虾、猪肉和蛋”“老板,我要两条……、一条……”过了一会儿,一盘热气腾腾的肠粉就端上来了,白色的粿条好似一张薄纱包裹着各式食物——有虾仁的、有猪或牛肉末的、青菜、蛋花……,要不是为了品味这份美食,还真让人不忍心破坏它的这层雪白外衣。 潮汕不仅小吃多,还有名扬海外的工夫茶、潮汕柑等极具特色的标志性饮食和文化,朋友们,听了我的一番简单介绍,你们是否很想来汕头游玩并品味美食呢?如果你们来了,一定要好好品尝这些美食,才不枉此行啊!

潮汕文化简介与发展

简述潮汕文化与发展 02111212 林丹琳 潮汕大地是一处历史悠久,文化兴盛的文明之邦。长期以来,由于潮汕地区行政上属广东管辖,所以潮汕文化也一直隐蔽在省府文化——广府文化的背后,外界也常误以为,广东文化就是广府文化,对潮汕文化知之甚少。而事实上,潮汕文化是独立于广府文化之外,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并且自成一格的文化体系。 潮汕话,是全国八大方言区中闽南方言的次方言,潮汕人的方言,也是现今全国最古远、最特殊的方言。古朴典雅,词汇丰富,语法特殊,保留古音古词古义多,语言生动又富幽默感,与其他语言很大区别。因此,引起海内外语言学家的关注,研究潮汕话的人很多,有关潮汕话的专著、字典、词典也很多。对潮汕人来说,潮汕话是维系感情的纽带,有巨大凝聚力。尤其在异域他乡。乡音相同,胜似“自己人”。 在许多国内旅游志上,提及到潮汕旅游,大体摆出的都是张美食地图,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潮汕的“吃”最出名。潮汕饮食作为潮汕文化的一个部分,它的特点的形成,同样是离不开潮人赖以生存的地理自然环境、人文风俗、及悠久的传统历史文化。擅长烹制海鲜,可以说是潮汕菜最为突出的特点。用料广博,是中国菜很多菜系都共同具有的特色,然而在众多的烹调原料中,特别突出擅长烹制海鲜的,恐怕只有潮州菜了。潮州菜擅长烹制海鲜,首先是因为潮汕地区盛产海鲜。潮汕平原所面对的滔滔大海,是丰富的海产品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源泉。潮汕地区盛产海鲜,在“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一人类生存规律的支配下,潮汕在很古远的年代,便有了喜食海鲜的习惯。潮汕人喜食海鲜的习俗,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潮州饮食文化的特色,当潮州菜得到形成、发展的时候,这种特色自然也就成为潮州菜的一大突出特点。 潮汕传统文化是比较保守的,大部分人还是有着多子多福的观念,使得原本富庶的潮汕大地人口压力非常严重,这也就迫使许多潮汕人必须对外迁徙和异地谋生,这也就造就了潮汕人吃苦耐劳的性格和精明能干的商业头脑;同时也因为异地谋生,使他们形成了共同进退的抱团思想,一荣俱荣敢闯敢拼的干劲;“潮商”也成为现代商业的一种独特现象,甚至有人将其与中国古代的晋商和徽商相媲美,称之为中国第三大商帮。而纵观现代华商,华人首富李嘉诚是潮汕人,国内首富黄光裕也是潮汕人;在海外,特别是东南亚各国,潮汕商人都是当地不可小视的一股商业力量,就好比在潮汕人最多的泰国,可以说泰国很大部分的经济命脉都是掌握在潮汕人手中,由此可见潮汕人的商业天赋和潮汕地区特色的“商文化”。 由于偏离省府和近些年潮汕经济的不景气,使潮汕文化很少为国人了解和重视。而事实上,潮汕文化历史沉淀深厚,体系完整,独具特色,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华文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在当前中国社会经济贸易与国际接轨,思想文化与西方社会频繁互动的大趋势下,潮汕民众更要具备批判意识,扬弃自身文化中直观、肤浅、保守的成分,代之以宏观、理性、国际化的视角,扬长避短,与时俱进,寻找潮汕文化现代化的最佳路径。因而,我们要立足传统,面向现代,不断注入新的文化元素,以长远的眼光、理性的自省和果敢的胆识进行积极的文化整合。要不断增强潮汕文化的共融性和自由度,通过与外来文化的积极交流和融合,完成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要对文化载体如潮汕方言、潮剧、潮汕工艺、潮汕农艺及饮食文化等加以整理和创新,提升独特的文化品牌影响力。要发扬潮汕文化中精明干练、勤劳勇敢,敢为人先的人文精髓,把握并提炼潮汕文化的核心价值,同时也要体现现代文化的多元性和开放性,不断增强潮汕文化的生命活力和时代意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