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农业经济学》习题

《农业经济学》习题

《农业经济学》习题
《农业经济学》习题

《农业经济学》习题

(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西方农业经济思想起源于。

A、古希腊和古罗马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2、18世纪到19世纪初,农业经济学在得到广泛发展,涌现了一批重要的农业经济学家。

A、德国

B、英国

C、法国

D、美国

3、与工业科技革命相比,农业科技革命要晚得多,滞后近200年。到20世纪中叶,农业科技才出现突破性进展,产业了以和农业化学技术为主导的第一次农业科技革命。

A、现代育种技术

B、DNA重组技术

C、生物技术

D、信息技术

4、如果某种商品需求的收入弹性为,表明该商品是正常品;如果收入弹性为,则表明该商品是非正常品或低档品。

A、正,负

B、负,正

C、等于1,小于0

D、等于0,小于1

5、如果某种商品需求的收入弹性E d为,表明该商品为必需品;如果收入弹性

E d为,则表明该商品为奢侈品。

A、0 1

B、-1 1

C、-1

D、E d = 1,E d > 1

6、蛛网理论有三种模型:收敛型蛛网、发散性蛛网、封闭型蛛网,其中发散型蛛网的需求弹性供给弹性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D、不确定

7、蛛网理论有三种模型:收敛型蛛网、发散性蛛网、封闭型蛛网,其中收敛型蛛网的需求弹性供给弹性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确定

8、合理确定农产品比价的原则是以为中心,其他农产品的价格与之保持适当的比例。

A、粮食价格

B、棉花价格

C、蔬菜价格

D、畜产品价格

9、根据WTO农业协议的有关规定,由政府提供的、其费用不转嫁给消费者,且对生产者不具有价格支持作用的农业支持措施,属于。

A、“绿箱”措施

B、“蓝箱”措施

C、“黄箱”措施

D、不明确。

10、政府对农业实行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

A、经济手段

B、价格手段

C、以工补农

D、农业信贷

11、级差地租II是由于而引起的。()

A、土地经营垄断

B、土地肥沃程度不同

C、在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不同生产率的各个资本

D、土地位置优劣不同

12、通常认为,在发展的高级阶段,农业经济学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农业经济学很大程度上就是。()

A、经济学,发展经济学

B、发展经济学,经济学

C、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D、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13、农业经济学属于部门经济学和,是经济理论在农业领域的运用。()

A、理论经济学

B、发展经济学

C、应用经济学

D、微观经济学

14、农业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在不同国家、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有所不同。一般认为,农业包括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有的国家也把农业看成是一个由组成的产业系统。()

A、农、林、牧、渔

B、产前部门、产中部门和产后部门

C、农村一、二、三产业

D、农业和非农业

15、1978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从此拉开了我国全面改革开放的历史序幕,而我国的改革首先是从开始的。()

A、城市

B、农村

C、农村与城市同步

D、不明显

16、生产力诸要素在构成农业生产力系统时,必然分布在一定的地域空间,并形成一定的联系状态。这种空间组合方式统称为。()

A、农业产业结构

B、农业技术结构

C、农产品结构

D、农业生产力布局

17、在农业生产力系统的外部环境中,会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力系统的结构、

规模、布局和时序。()

A、法律环境

B、经济环境

C、自然环境

D、社会环境

18、农产品的消费量与消费者的收入。()

A、呈同向变化

B、呈反向变化

C、没有关系

D、不一定呈同向变化

19、一般情况下,一个家庭(国家)的收入越低,其总支出中用于食物消费的份额;在收入(总支出)增长的情况下,食品消费支出所占的比重会。()

A、越大,下降

B、越小,下降

C、越大,上升

D、越小,上升

20、基尼系数(洛伦兹系数)主要用于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一般认为,基尼系数达到时,表示收入分配相对合理。()

A、0.2以下

B、0.2~0.3

C、0.3~0.4

D、0.4~0.5

21、从已经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达国家看,日本农业技术进步的特点是先走以为主、后以为主的道路。()

A、资源节约型技术,劳动节约型技术

B、劳动节约型技术,资源节约型技术

C、资金节约型技术,土地节约型技术

D、土地节约型技术,资金节约型技术

22、农业生产力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近代农业和现代农业四个阶段,传统农业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是人畜力操作、经验技术和。()

A、初步社会化

B、化肥大量施用

C、农产品商品率较高

D、自然经济

23、某种农产品要形成有效需求,消费者除要有购买意愿外,还需具备的条件。()

A、农产品比价适中

B、其他替代农产品价格较低

C、农产品价格合理

D、在一定价格水平下具有支付能力

24、下列几对产品之间属于互补产品的是。

A、粮食和棉花

B、柴油和柴油机

C、牛肉和鸡肉

D、汽车和计算机

25、下列几对产品之间属于替代产品的是。

A、粮食和棉花

B、柴油和柴油机

C、牛肉和鸡肉

D、汽车和计算机

26、现阶段我国农业的基本经营制度是。

A、股份合作经营

B、农业产业化经营

C、家庭经营与集体经营相结合

D、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

的双层经营体制双层经营体制

27、农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渔业。狭义农业仅指()。

A、林业

B、粮食生产

C、种植业

D、畜牧业

28、农业的()是经济再生产过程与自然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

A、一般特点

B、特点

C、一般特征

D、本质特征

29、要做到合理的利用农业资源,就必须使农业生产结构与当地的()相适应。

A、自然条件

B、社会经济条件

C、生产关系

D、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

30、级差地租()是指由于土地的肥沃程度不同和土地的地理位置不同,等量的劳动所产生的不同收入。

A、1

B、2

C、3

D、4

31、农业劳动力利用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实际参加农业劳动人数与能够参加农业劳动人数的比率,或指在一定时期内有()实际参加生产劳动的程度。

A、劳动能力的人

B、工作能力的人

C、学习能力的人

D、社会能力的人

32、优质优价反映的是产品()

A、地区差价

B、购销差价

C、季节差价

D、质量差价

33、农业生产力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近代农业和现代农业四个阶段,其中近代农业产生于。

A、7000年前

B、铁器时代

C、19世纪中叶

D、20世纪中叶

34、与生产力发展相比,生产关系的变更具有,而且其变更往往涉及人们物质利益、财产关系的调整以及社会制度、文化观和整个上层建筑的变迁。

A、滞后性

B、超前性

C、同步性

D、不一定

35、农产品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在下对某种商品农产品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A、某种价格水平

B、某一固定价格水平

C、各种可能的价格

D、以上都不对

36、如果某种商品的价格弹性为0,则称该商品为。

A、完全弹性

B、单一弹性

C、完全无弹性

D、富有弹性

37、恩格尔系数是国际上用来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一个指标。根据FAO的分类,当恩格尔系数为时,居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

A、30%至39%

B、50%至60%

C、40%至49%

D、60%以上

38、基尼系数的数值一般在0~1之间,数值表明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

A、越大,越高

B、越小,越高

C、越小,越低

D、没有联系

39、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的供求平衡是通过的作用,由供给和需求的相互影响而实现的。

A、价格机制

B、农产品价格

C、农产品供给量

D、农产品需求量

40、从已经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达国家看,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可以分为几种模式,其中资本密集型模式以为代表。

A、美国

B、印度

C、日本

D、西欧

41、从已经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达国家看,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可以分为几种模式,其中劳动密集型模式以为代表。

A、美国

B、印度

C、日本

D、西欧

42、党的十六大以来,为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中央连续出台了多个一号文件对准“三农”问题,其中第一个直接对准“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发布于年。

A、2003

B、2004

C、2005

D、2006

43、党的十六大以来,为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中央连续出台了多个一号文件对准“三农”问题,其中《中共中央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发布于年。

A、2004

B、2005

C、2006

D、2007

44、我国从1983年开始开展有计划的商品基地建设,开始以农业主产区为重点,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大规模的农业综合开发

A、1986

B、1988

C、1990

D、1993

45、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具有一定的效益外溢性、收益群体性的排他性、消费上的竞争性等特征,属于准公共物品,这就决定了农业综合开发主要应由组织实施。

A、受益农民

B、受益地村组干部

C、政府

D、非政府组织

46、1987年3月,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委托布兰特夫人撰写的大会主题报告,标志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正式形成。

A、《寂静的春天》

B、《世界自然保护大纲》

C、《21世纪历程》

D、《我们共同的未来》

47、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和概念推向行动。

A、《寂静的春天》

B、《世界自然保护大纲》

C、《21世纪历程》

D、《我们共同的未来》

48、改革开放以前的30年间,我国经济发展主要实施的是。

A、增长极战略

B、点轴发展战略

C、均衡发展战略

D、非均衡发展战略

4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主要实施的是。

A、大推进战略

B、全面发展战略

C、均衡发展战略

D、非均衡发展战略

50、贫困线标准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是不同的。为了保证各国测量贫困的可比一致,世界银行确定了全球统一的绝对贫困标准,即规定每人日均生活费在美元(按购买力平价计算,1985年价格)以下者为贫困人口。

A、1

B、2

C、3

D、4

51、国际社会一般使用人均年消费支出作为全球贫困线的单一标准,其中人均年消费支出不足美元视为贫困(1985年购买力平价)。

A、275

B、370

C、300

D、400

52、国际社会一般使用人均年消费支出作为全球贫困线的单一标准,其中人均年消费支出不足美元视为赤贫(1985年购买力平价)。

A、275

B、370

C、300

D、400

二、多项选择题

1、农业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在不同国家、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有所不同。一般认为,农业包括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有的国家也把农业看成是一个由组成的产业系统。

A、非农产业

B、产前部门

C、产中部门

D、产后部门

2、农业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功能包括。

A、环境功能

B、粮食安全功能

C、经济功能

D、社会功能

3、农业生产力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近代农业和现代农业四个阶段,传统农业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是。

A、初步社会化

B、人畜力操作

C、经验技术

D、自然经济

4、封建制农业生产关系的典型形式是。

A、美洲的领主制经济

B、欧洲的领主制经济

C、南亚的地主制经济

D、中国的地主制经济

5、世界各国农业现代化起步的类型有。

A、技术集约型

B、资本集约型

C、劳动集约型

D、资本集约与劳动集约结合型

6、级差地租I是由于不同而引起的。

A、土地经营垄断

B、土地肥沃程度

C、连续追加投资的生产率

D、土地位置优劣

7、农业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影响很大,主要表现在。

A、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仍占有很大的比重

B、农业是轻工业的原料基地

C、农业是积累国内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

D、农业是增加外汇收入根本途径

8、农业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包括,是构成农业生产力不可缺少的要素。

A、农业劳动者

B、农业劳动资料

C、劳动对象

D、物质资料

9、农业生产力组合性要素就是将各种实物性要素组合成一定方式的要素,是农业生产力不可缺少的要素。其主要表现为。

A、分工与协作

B、科学、技术与信息

C、科学、技术与教育

D、管理与信息

10、农业生产力的渗透性要素主要指,其特点是渗透在生产力实物性和组合性要素之中。

A、管理

B、科学

C、技术

D、教育

11、农业生产布局的原则为。

A、有利于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B、有利发挥地区优势

C、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

D、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12、农业生产力系统的外部环境条件包括。

A、自然环境

B、经济环境

C、农业产业结构

D、社会环境

13、农业生产力增长的规模反映了农业生产力水平,其衡量指标主要有。

A、农产品实物总量

B、农业总产值

C、农业增加值

D、投入产出率

14、农业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是。

A、生产结构“小而全”

B、经济过程封闭化

C、生产力水平低下

D、区域优势难以发挥

15、某种农产品要形成有效需求,需具备的条件是。

A、消费者有购买意愿

B、其他替代农产品价格较低

C、农产品价格合理

D、消费者在一定价格水平下具有支付能力

16、农产品需求弹性是指农产品需求量对各影响因素变化反映的灵敏度,包括

等。

A、价格弹性

B、交叉价格弹性

C、收入弹性

D、人口弹性

17、农产品市场体系包括各类农产品商品市场,如等。

A、农产品集市贸易

B、农产品批发市场

C、期货市场

D、农产品专业市场

18、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主要功能有等。

A、调节供求的功能

B、农产品集散功能

C、规避风险的功能

D、农产品市场价格形成

19、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主要功能有等。

A、调节供求的功能

B、农产品集散功能

C、规避风险的功能

D、农产品市场价格形成

20、农产品差价主要包括等。

A、地区差价

B、季节差价

C、质量差价

D、工农剪刀差

21、从已经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达国家看,农业技术进步的经验大致可分为等类型。

A、美国型

B、印度型

C、日本型

D、西欧型

22、农业社会化服务遵循的原则是。

A、自愿原则

B、无偿原则

C、公共服务原则

D、有偿原则

23、现代农业家庭经营具有等特征。

A、农业家庭经营的规模化

B、农业家庭经营的企业化

C、农业家庭经营的专业化

D、农业家庭经营的社会化

24、政府对农业实行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包括等。

A、行政手段

B、经济手段

C、价格手段

D、法律手段

25、我国农业分配的特点是由于多种经济和经营形式存在的多种分配形式,包括。

A、按股分红,

B、按资分配

C、按比分配

D、按劳分配

26、财政在农业中的主要职能有。

A、资金筹集

B、资金供应

C、调节

D、监督

27、农业市场体系组成包括部分。

A、交易主体

B、交易对象

C、交易场所

D、交易规范

28、农业现代化包括。

A、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

B、农业生产对象现代化

C、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

D、农业生产组织管理现代化

29、下列属于农业生产结构二级结构的是。

A、粮食作物

B、经济林

C、水稻

D、养牛业

30、农业资金的来源渠道有。

A、自有资金

B、银行贷款

C、外商投资

D、财政拨款

31、影响农业扩大再生产的因素有。

A、生产资料的数量

B、劳动力的质量

C、对自然力利用的程度

D、农业经济管理水平

三、名词解释

1、农业经济学

2、广义农业

3、农业现代化

4、农业生产要素

5、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6、集约经营

7、规模经济

8、绝对地租

9、级差地租

10、农业劳动力资源

11、农业剩余劳动力

12、农业科技进步

13、农产品需求

14、农产品需求弹性

15、替代商品与互补商品

16、吉芬商品

17、蛛网理论

18、农产品供给

19、农产品供给规律

20、农产品供给弹性

21、农产品供求均衡

22、均衡价格

23、农产品流通

24、农产品比价

25、工农业产品比价

26、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

27、农业生产社会化

28、农业社会化服务

29、农村产业结构

30、农业生产结构

31、农业合作经济

32、农业宏观调控

33、可持续发展

34、县域经济

35、点轴理论

36、增长极

37、绝对贫困

38、相对贫困

39、狭义贫困

40、广义贫困

41、农业综合开发

四、简答题

1、二战后西方现代农业经济学科发展的新趋势:

2、影响农业生产过程的因素

3、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

4、简述农业的本质特征及其含义

5、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

6、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形成

7、现代农业的特点

8、农业现代化的内容

9、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最终目标

10、结合国情特点,简述国外农业现代化的几种发展模式

11、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特点

12、在现代农业生产要素中,自然资源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13、在现代农业生产要素中,科学技术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14、从技术层面上看,农业生产中各生产要素的组合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15、如何正确理解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16、农业土地资源的特点

17、简述我国实行农业集约经营的重要意义

18、简述实行农业规模经营需具备的条件

19、简述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

20、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中的问题

21、农业中人力资本的作用

22、农业劳动有哪些特点?

23、简述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

24、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特点

25、农业规模经营应具备哪些条件?

26、影响农产品需求的主要因素

27、需求与需要的区别

28、供给量与生产量的区别

29、影响农产品供给的因素

30、影响农产品供给弹性的因素

31、农村消费市场的功能

32、我国农村消费市场的特点

33、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功能

34、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作用

35、农产品流通的特点

36、WTO农业协议要求WTO成员方必须履行哪些义务?

37、加入WTO后中国农产品的国际贸易环境将发生哪些变化?

38、农业生产专业化的意义

39、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

40、农业家庭经营大量广泛存在的原因

41、我国农业家庭经营的主要特点

42、简述农业宏观调控中政府失灵的主要原因

43、简述政府对农业实施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

44、从哪些方面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45、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46、简述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的目标

47、简述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的基本原则

48、简述非均衡发展理论中“点轴理论”的基本思路

49、简述县域经济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50、简述新时期发展县域经济的途径

51、选择增长极时,应选择区域条件优越的地区,这些条件包括哪些因素?

52、简述贫困地区的经济特征

53、简述理论界对贫困地区致贫机理的主要观点

54、实施扶贫战略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向贫困人口提供帮助

55、中国农村开发式扶贫的主要内容

五、论述题

1、为什么说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2、为什么说农业问题在我国具有特殊重要性?

3、论述中国“三农”问题产生、形成的原因

4、论述如何从中国国情出发,选择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5、结合实际,论述农业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6、论述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中的问题及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实现途径

7、结合我国农村消费市场的特点,论述开拓农村市场的重要意义和措施

8、从分析影响农民消费水平的经济因素出发,论述提高农民消费水平的途径

9、论述农业生产社会化的重要意义及途径

10、论述我国农业生产结构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措施

11、如何认识我国粮食供求关系变化趋势及粮食安全问题

12、论述农业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及其运用

13、论述贫困地区致贫机理及我国实施开发式扶贫的主要内容

14、试述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及新时期发展县域经济的途径

15、如何理解县域经济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切入点?

河北农大商学院农经系《农业经济学》历年考试题库

[河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系,《农业经济学》历年考题范围。 (更新时间2012年8月) 河北农大农经系学生注意啦,每年考题基本上都是从这个题库里出,请好好复习该题库。 《农业经济学》参考教材为朱道华主编第四版 红字部分为梁山教授补充,必须记得。()内的数字为该题在书内的页码。 填空 1.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历史阶段:原始农业,古代农业,近代 农业,现代农业。 2.农业生产力的要素:实体性要素,组合性要素,渗透性要 素,激励性要素。 3.农业生产力系统的组合方式:质态组合方式,量态组合方 式,空间组合方式,时间组合方式。 4.农业生产力系统的外部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 环境。 5.农业中市场调节的特点:作用过程的缓慢性,作用范围的 部分性,作用效果的有限性。

6.农产品差价的主要方式:地区差价,季节差价,质量差价,购销差价,批零差价。 7.改革我国农产品价格体制,实现农产品价格合理化,需要正确处理好几种关系: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的关系,各种农产品之间的比价关系,工农产品比价关系,农产品价格合理化与其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 8.农业资本的投放,应遵循的原则:讲求效益,因地制宜,突出重点。 9.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征:经济上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生态的可持续性。 10.农业社会化服务应遵循两个基本原则:自愿原则,有偿原则。 11.农业中的生产资料多种所有制包括:公有制,非公有制,混合所有制。 12.农业中的公有制主要是: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全民所有制。 13.现代农业家庭经营的特征:农业家庭经营的商品化,农业家庭经营的企业化,农业家庭经营的专业化,农业家庭经营的规模化,农业家庭经营的社会化。 14.1966年国际合作社联盟所提出来的六项原则:入社自由,民主管理,资金报酬适度,盈余返还,合作社教育,合作社之间的合作。

农业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

农业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 第一章 1、农业生产中主要的生产要素有哪些,各自的功能是什么, 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科学技术。 自然资源:影响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自然资源的分布状况决定了不同作物和动物对光热水气条件要求不同农业自然资源的分布导致了农业地理分工的形成;自然资源的分布对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资本:为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劳动力:对农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发现和创造新的生产要素,提高现有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水平,进而提高产出水平。 科学技术: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物质装配水平、改良生产工具、变革生产流程等;扩大劳动对象的种类和范围,使原来不能用的资源得到利用;改造传统产业和产品,创造新的产业和产品,从而促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高级化。 2、简述要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要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一种要素的边际产品会随着该要素使用数量的增加而递减。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当通过增加某一要素的投入量来代替另一种要素时,这种替代的能力到一定限度后呈现越来越低的趋势。 3、简述图能圈理论。 屠能的农业圈理论是建立在如下5个假设的基础之上的: ?全国的土壤质量是完全一致的; ?全国的土地都是平坦的; ?全国只有一个城市从事工业品生产,其余城市从事农业品生产; ?从农村到城市的唯一交通工具为陆路;

?这个国家与外界没有任何国际交流。 其一:农地利用类型和农地经营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天然特性,更重要的是其经济状况,特别是到农产品消费低(市场)的距离。其二:在什么地方种植何种作物最为有利完全取决于利润。 4、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有哪些, ?加快中小城镇建设,以就业和城市功能为导向布局城镇产业。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和蓄水池,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活跃农村市场,带动农村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农村就业。 ?结合小城镇建设,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 ?对外输出劳务,提高国外投资商,发展三来一补外向型加工业,走出国门等形式,对外转移劳动力。 ?加强领导和宏观调控,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纳入国家和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逐步实现城乡统筹就业。 ?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制定优惠政策和保证措施,鼓励劳动力合理转移。如改革户籍制度、放宽政策,鼓励流动。 ?确立劳动者的劳动力市场主体地位。 ?加大相关制度改革力度,合理分担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成本。 ?完善劳动力市场,加强劳动力信息网络化建设。 ?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 5、试分析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 (1)提供先进的农业技术装备,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2)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质量。

农业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_______地位。A.基础产业B.引导产业C.核心产业D.尖端产业 2、我国农业的两个转化包括_______。A.由原料型农业向加工型农业转化B.由家庭经营型向集体合作经营转化C.由自给性农业向商品性农业转化D.社会主义农业的自我完善 3、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的支柱是_______。A.种植业B.畜牧业C.农业和乡镇企业D.经济开发区 4、农产品市场划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是根据_______。A.农产品交易的性质不同B.农产品交易的空间不同C.农产品市场的供求状况不同D.农产品交货的时间不同 5、农产品购销差价是由商业企业在组织农产品的购销活动中的流通费用、利润和_______构成。A.税金B.利息C.生产成本D.交易费用 6、农业概念的内涵是指_______。A.划定农业与非农业的界限B.农业产业部门具有的本质属性和特点C.种植业D.通过农作物生长发育和繁殖以取得生物性产品的部门 7、生态系统结构有_______组成部分。A.动物、植物和微生物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环境系统 D.土壤、水、空气、营养元素等 8、农业基本建设是指_______。A.比较长期固定在土地上的资金投放,并且要形成固定资产 B.水利设施建设 C.建设农业高等院校 D.增加农业投入 9、作为资源的土地_______。A.是纯粹的自然产物,没有价值B.虽是经济综合体,但不体现价值C.虽是经济综合体,但不能增值D.具备价值属性,而且不断增值 10、级差地租是_______。A.等量资本投入到同一土地所获得收益不同由此产生的超额利润部分B.等量资本投入到不同土地所获得收益不同由此产生的超额利润部分C.同一块地连续投资,各次投资生产率不同所产生的超额利润部分D.不同块地连续投资,各次投资生产率不同所产生的超额利润部分 11、提高农业劳动力利用率的途径有建立合理的农村就业结构和_______。A.加强农业专业人才培养B.转移劳动力C.实行劳动集约D.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 12、狭义农业是指_______。A.种植业B.林业C.畜牧业D.渔业 13、农业区划是指在全国或一个地区范围内,根据自然经济条件及生产状况的_______来划分不同的农业区域。A.地域性差异B.好坏程度C.等级与类型D.耕作特点 14、气候资源条件调查中的灾害性气候调查的内容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流、冰雹等情况,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预防或_______措施等。A.避免灾害的B.防止灾害的C.抗御灾害的 D.减轻灾害的 15、根据农业区划的原则和标准我国划分为_______一级农业区。A.9个B.8个C.10个D.11个 16、农林牧副渔各部门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称为农业生产的_______结构。A.一级B.初级C.二级D.次级 17、农业生产专业化的生产单位要根据自然和经济条件专门生产_______产品。A.一种B.一至三种C.几种D.一种或几种 18、农业自然资源是指_______。A.土地与生物资源B.土地与气候资源C.在农业自然条件中能被农业利用的各种因素D.农用土地与水利资源 19、农业自然资源更新系数的定义是指_______。A.资源再生量与资源消耗量的比值B.资源

农业经济学复习题

农业经济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于特定国家、特定历史条件下和特定的生产力水平而言,即农村劳动力的供给超过需求的多余。 家庭农场: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包括专业经济部门、乡村合作经济组织和社会其他方面为农、林、牧、渔各业的发展所提供的服务。 农业产业化:指通过市场化、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一体化、集约化、社会化、企业化,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 二、问答题: 、农业生产中主要的上产要素有哪些?各自的功能是什么? 以土地和水资源为代表的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力:劳动力是农业生产中首要和唯一能动的生产要素,离开劳动力,任何生产要素都无法形成。 资本: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科学技术:改善其他生产要素的质量,改造传统产品和产业,创造新的产品和产业,从而促进产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有哪些? 农业内部吸纳;就地或者就近向乡镇企业转移;向小城镇转移;向大城市转移;积极开拓国际劳务输出市场。 、试分析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 提供先进的农业技术设备,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质量;充分合理的利用资源,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可以提高宏观经济管理水平;可改变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整个农村的全面发展。 、家庭农场的类型和特征是什么? 按经营方式分为:不雇工和雇工;不雇工:管理简便,组织成本和监督费用小。雇工: 按经营内容分为:专业型和综合型;专业型:产品单一。综合型: 按农场主要劳动力从事工作的产业性质及家庭农场收入构成分为:专营型和兼业型,专营型:农民收入专一,农业收入是唯一来源。兼业型: 、我国现有土地制度对家庭农场的经营有哪些绩效及局限性? 我国现有的土地制度是家庭农场承包责任制,其主要绩效有:促进了我国农业的经济增长;为我国居民提供了稳定的粮食来源;完善了市场机制,建立了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提高了农民素质;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起到示范性作用。其局限性表现在一下几方面:土地所有权主体不清;阻碍土地的合理流转和优化配置;使一些地区出现农业用地的闲置和浪费;易造成农民掠夺性经营土地。 、我国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哪几大板块? 政府公共体系;村集体经济和农民的自我服务体系;企业型人才服务体系;大中专院校、科研单位和相关部门组织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桥梁。 、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头重脚轻,在乡村一级存在断层;农业比较利益低,农业社会化服

(完整word版)华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2002学年第一学期考试科目:农业经济学 学生姓名:专业年级:评卷人:傅晨成绩: 一、填空(50分) 1、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一个国家农业的内涵和外延是发展的。请列出至少三个反映了这一发展的概念:白色农业(生物工程农业)、蓝色农业(海洋农业)、绿色农业(陆地或露地农业)。(3分)(还有:农村传统副业独立成为农村农林牧渔服务业;旅游(观光)农业) 2、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特点是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的统一。(2分) 3、我国目前农业的基本经营制度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俗称家庭承包制。按照国家的现行规定,土地承包期30年不变。(3分) 4、世纪之交,我国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亿吨,主要农产品的供求格局呈现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当前最突出的矛盾是农产品供给结构过剩,决定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一个中心是进行战略性的结构调整。(4分) 5、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粮食流通实行农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的政策。1985年以来国家对粮食实行合同订购,是农民必须尽的义务。经历了数次改革,1998年以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实行“三项政策、一项改革”,指按保护价收购农民余粮、粮食收购企业实行顺价销售、粮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三项政策、改革国有粮食企业政企不分的弊端。(6分) 6、90年代,农业产业化的提出是为了解决我国农业发展中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主要有三个:农业比较利益低下与农业增产增收的矛盾、农户分散经营与走向市场的矛盾、农业经营规模狭小与农业现代化的矛盾。农业产业化意在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环节连接起来,实现产前、产中、产后的一体化经营。(7分) 7、改革初期,我国在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发展经济的战略上选择了不同于经典刘易斯模式的做法,其基本特征是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这个选择有其历史合理性,但也存在弊端,主要是农村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农村工业化,割裂了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内在联系。(3分) 8、近10年来我国农民负担较为沉重。请列出农民负担沉重的至少三个主要方面:费重于税、收费不断攀升、农民负担不均。(3分)(还有:农民负担现金支出压力大;农民暗税负担依然沉重) 9、2001年,被称为中国农村第三次革命的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在安徽省全省推开,改革方案的基本思路是“三个取消、两个调整、一个逐步取消、一项改革”。(3分) 10、列出我国农村股份合作制的至少三种主要类型:社区型股份合作制、企业型股份合作制、农村合作基金会。(3分) 11、广州天河区的股份合作制以最具典型意义的农村社区型股份合作制著称,它最初的股权由集体股、社员分配股和个人现金入股构成。目前被取消有股权是集体股,因为其产权依然不清。(5分) 12、世界贸易组织关于农产品贸易的规定把国内农业支持政策分为两类,即“绿箱”政策和“黄箱”政策,区分的基本依据是对农业的支持措施是否直接转化为农民的收入,是否扭曲贸易。请分别列出一个上述政策的具体例子:农业科研和价格支持。(5分) 13、世界贸易组织农产品贸易规则的目的是推进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请列出它的至少3个主要规定:市场准入、削减国内支持和削减出口补贴。(4分)(还有:合理的卫生检疫) 二、简答(30分) 1、从贡献论的角度,说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10分) 一、从根本上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由农业所生产产品的特殊使用价值决定的,即农产品是人类生存最基本、最必需的生活资料,农业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衣食之源);农业劳动生产率是社会分工(其他物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上述两点)不

农业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农业经济学2008年期末考试复习提纲一、概念 农业:农业是通过生物有机体的生活机能来获得有机物质的社会生产部门。。 自然再生产:是指生物的自然生长发育过程,即生物有机体同自然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和转换的过程。 经济再生产: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中,人们通过有目的的活动,利用和改造动植物的生理机能和自然环境条件,所反复进行的社会生产活动。 农业经济学: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中,研究并阐明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 农业现代化:就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装备农业,以先进的科学方法组织和管理农业,提高农业生产者文化、技术素质,把落后的传统农业逐步改造成具有高度生产力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农业的过程。 农产品需求:是指农产品消费者在某一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购买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农产品的数量。 农产品需求弹性:是指某种农产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化的反应灵敏程度,即农产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率对其价格变动百分率的比率。 农产品供给:是指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可能出售某种农产品的数量。

集约经营: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和技术措施,依靠扩大单位面积产量来增加农产品总产量的经营方式。 土地:作为一种自然物质,是大自然提供的,先于生命系统(生物和人类)而存在的最基本的生态环境要素。 垦殖指数:耕地面积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 复种指数:全年总收获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比。 土地报酬递减: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连续追加劳动或资本,其增加的收获量不能与劳动或资本的追加量保持同一比例,即劳动或资本的追加量超过一定界限以后,其收获量增加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又称土地收益递减律。 农业劳动力:一般是指能参加农业劳动的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 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农业劳动力的供给大于农业生产经营合理需求的那一部分劳动力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原来从事农业活动而现在变成多余的劳动力转化为从事非农业活动劳动力的过程。 农业劳动生产率:是指农业的劳动耗费与劳动成果的比率。(平均每个农业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农产品量或产值,或生产单位农产品消耗的劳动时间。是衡量农业劳动者生产效率的指标。)农业资本:指农业生产活动中所利用的投入,它包括自然界的投入和来自人类社会本身的投入。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

现代农业经济学-课后思考题重点

现代农业经济学-课后思考 题重点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现代农业经济学 第一章导论 农业农业是人类利用自然环境条件,依靠生物的生理活动机能,通过人类劳动来强化或控制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 农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中,研究并阐明现代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运动规律及应用的科学。 第二章 1、现代农业中农户经营的特点:以市场为导向、以专业化生产为主、与社会化生产相联系、以现代农业科学为依撑 2、现代农业中农户家庭承包经营的特点(四个结合) 1)、两个经营层次的有机结合:社区性合作组织中的统一层次和和农户这一基础经营层次 2)、农业经营单位和农户生活单位的有机结合 3)、农业经营者和劳动者的有机结合 4)、农业经营成果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有机结合 3、目前我国农业家庭承包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如何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我国农业家庭承包经营 问题:1)、农民的经营自主权经常遭受侵犯 2)、耕地的细碎化与经营规模狭小 3)、集体经营功能弱化 4)、农户进入市场遇到障碍 措施:1)、认真贯彻相关农业法规,是农业家庭经营纳入法制化轨道 2)、因地制宜建立相应的土地流转制度 3)、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克服家庭承包经营的弱点 4)、培育和完善农业市场体系,为家庭承包经营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第三章 1、人类农业生产的历史经历那几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基本标志是什么1)、原始农业:使用简单的石质农具,采用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单纯依赖物质循环来恢复地力 2)、传统农业:古代农业:以手工制造的铁木农具代替原始的石器农具;畜力逐渐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依靠传统经验;生产社会化程度低处于自给自足的经济状态;生产效率低,进步缓慢近代农业:大工业生产的半机械化和机械化的农具成为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农业技术开始采用自然科学和农业科学的成果;自然经济向商业化、社会化的生产转化 3)、现在农业: (1)、现代农业机器体系的形成和农业机器的广泛应用,使机械化、电气化的农业生产工具和设备代替人畜力工具和设备 (2)、有一整套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农业科学技术体系,农业生产越来越依靠深入揭示客观规律的科学 (3)、把经济数学方法、电子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与农业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去,对农业的各项经营活动进行科学的组织与管理

农业经济学-作业题

复习题库 第一章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一、名词解释 *1.农业经济管理体制 *2.小农经济 *3.个体经济 *4.私营经济 **5.农业经营形式 **6.家庭经营规模的适度性 二、简答 **1.怎样理解农业经济管理体制? ***2 简述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方向 **3.简述小农经济的特征及其局限性 **4.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改造小农经济的必要性 *5.合作社需遵守哪些原则? **6.简述以国有经济为主导,集体所有制合作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为补充的经济形式结构的原因 ***7.制约农业经营形式的因素有哪些? **8.简述分散经营的性质 三、论述 **1.述说我国农业合作化的发展历程及其经验教训 ***2.论述现阶段农业多种经营形式同时并存的必然性 第二章农业现代化 一、名词解释 *1.现代农业 *2.农业现代化 *3.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 **4.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 **5.农业生产管理现代化 *6.农业电气化 *7.农业水利化 二、简答 *1.简述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2.简述农业现代化的特征 *3.简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

*4.农业生产管理现代化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5.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措施有哪些? **6.世界农业现代化中,根据内部生产力要素在过程中转化的先后关系可以划分哪几种形式? 三、论述 **1.述说农业现代化的内容 ***2.论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及其发展趋势 第三章政府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职能 一、名词解释 *1.政府职能 二、简答 *1.简述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理农业的职能范围 **2.农业自身哪些特点决定了政府在农业领域的管理职能? ***3.国家和政府法制与法治方面存在哪些差异? **4.改善和提高政府供给公共物品效率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5.引起经济波动的因素有哪些? ***6.简述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保护的必要性 **7.政府对农业保护的几种含义? 三、论述 ***1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政府稳定农产品市场的职能主要有哪些? **2.述说农业保护的阶段性 第四章农村产业结构和农业生产结构 一、名词解释 *1.经济结构 *2.产业结构 **3.农村产业结构 **4.农业生产结构 二、简答 *1.合理的产业结构的主要标志有哪些? **2.衡量产业结构合理性的指标体系有哪些? *3. 简述农村产业结构的特征 ***4. 简述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的重要性 **5.简述农业生产结构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 **6.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则有哪些? 三、论述 **1.产业结构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2. 述说我国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农业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_______地位。A.基础产业B.引导产业C.核心产业D.尖端产业 2、我国农业的两个转化包括_______。A.由原料型农业向加工型农业转化B.由家庭经营型向集体合作经营转化C.由自给性农业向商品性农业转化D.社会主义农业的自我完善 3、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的支柱是_______。A.种植业B.畜牧业C.农业和乡镇企业D.经济开发区 4、农产品市场划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是根据_______。A.农产品交易的性质不同B.农产品交易的空间不同C.农产品市场的供求状况不同D.农产品交货的时间不同 5、农产品购销差价是由商业企业在组织农产品的购销活动中的流通费用、利润和_______构成。A.税金B.利息C.生产成本D.交易费用 6、农业概念的内涵是指_______。A.划定农业与非农业的界限B.农业产业部门具有的本质属性和特点C.种植业D.通过农作物生长发育和繁殖以取得生物性产品的部门

7、生态系统结构有_______组成部分。A.动物、植物和微生物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环境系统D.土壤、水、空气、营养元素等 8、农业基本建设是指_______。A.比较长期固定在土地上的资金投放,并且要形成固定资产B.水利设施建设C.建设农业高等院校D.增加农业投入 9、作为资源的土地_______。A.是纯粹的自然产物,没有价值B.虽是经济综合体,但不体现价值C.虽是经济综合体,但不能增值D.具备价值属性,而且不断增值 10、级差地租是_______。A.等量资本投入到同一土地所获得收益不同由此产生的超额利润部分B.等量资本投入到不同土地所获得收益不同由此产生的超额利润部分C.同一块地连续投资,各次投资生产率不同所产生的超额利润部分D.不同块地连续投资,各次投资生产率不同所产生的超额利润部分 11、提高农业劳动力利用率的途径有建立合理的农村就业结构和 _______。A.加强农业专业人才培养B.转移劳动力C.实行劳动集约 D.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 12、狭义农业是指_______。A.种植业B.林业C.畜牧业D.渔业

农业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

农业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 案.d o c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农业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 第一章 1、农业生产中主要的生产要素有哪些,各自的功能是什么, 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科学技术。 自然资源:影响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自然资源的分布状况决定了不同作物和动物对光热水气条件要求不同农业自然资源的分布导致了农业地理分工的形成;自然资源的分布对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资本:为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劳动力:对农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发现和创造新的生产要素,提高现有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水平,进而提高产出水平。 科学技术: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物质装配水平、改良生产工具、变革生产流程等;扩大劳动对象的种类和范围,使原来不能用的资源得到利用;改造传统产业和产品,创造新的产业和产品,从而促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高级化。 2、简述要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要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一种要素的边际产品会随着该要素使用数量的增加而递减。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当通过增加某一要素的投入量来代替另一种要素时,这种替代的能力到一定限度后呈现越来越低的趋势。 3、简述图能圈理论。 屠能的农业圈理论是建立在如下5个假设的基础之上的: 全国的土壤质量是完全一致的; 全国的土地都是平坦的; 全国只有一个城市从事工业品生产,其余城市从事农业品生产; 从农村到城市的唯一交通工具为陆路;

这个国家与外界没有任何国际交流。 其一:农地利用类型和农地经营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天然特性,更重要的是其经济状况,特别是到农产品消费低(市场)的距离。其二:在什么地方种植何种作物最为有利完全取决于利润。 4、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有哪些, 加快中小城镇建设,以就业和城市功能为导向布局城镇产业。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和蓄水池,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活跃农村市场,带动农村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农村就业。结合小城镇建设,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 对外输出劳务,提高国外投资商,发展三来一补外向型加工业,走出国门等形式,对外转移劳动力。 加强领导和宏观调控,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纳入国家和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逐步实现城乡统筹就业。 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制定优惠政策和保证措施,鼓励劳动力合理转移。如改革户籍制度、放宽政策,鼓励流动。确立劳动者的劳动力市场主体地位。 加大相关制度改革力度,合理分担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成本。 完善劳动力市场,加强劳动力信息网络化建设。 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 5、试分析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

农业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问答简答题

一、农业的基础地位和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对国民经济有哪些贡献?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1、农业是国民经济其它部门赖以独立的基础; 2、农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对世界各国的经济普遍起作用的客观规律; 4、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一条长期起作用的经济规律。 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产品贡献;市场贡献;要素贡献;外汇贡献 二、1、产权:是指财产主体(生产资料所有者与使用者)对财产(生产资料和生产经营收益)的权利,包括生产资料的的所有、使用和处置权以及收益的分配权。 2、农业家庭经营广泛存在的客观原因是什么? ?1.农业生产特性决定了农业与家庭经营必须密切结合。 ?2.农业自然条件的复杂多变性和农业生产的灵活性,决定了家庭经营是更为合适的组织形式。 ?3.家庭成员具有利益目标的认同感,劳动激励多样,使得农业家庭经营的管理成本最小。 三、1、农业现代化:即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物质装备和 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全面地改造农业 ?1、高产、优质、低耗的农业生产系统 ?2、合理、高效、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 ?3、繁荣、富庶、文明的现代农村 四、1、市场失灵:现实的资本主义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不能资源的有效配置。这种情况被称为所谓“市场失灵”。表现:垄断、外部影响、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以及相应的微观经济政策。. 2、公共物品: 3、宏观调控: 五、如何利用“绿箱”政策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绿箱”措施(Green Box Policies) 是指由政府提供的、其费用不转嫁给消费者,且对生产者不具有价格支持作用的农业支持措施。 主要包括以下几项:(1)由公共基金或财政开支所提供的一般性农业生产服务。(2)为保障粮食安全而提供的储存补贴。(3)粮食援助补贴。(4)单亲家庭农场补贴。(5)一般性农业收入保障补贴。(6)自然灾害救济补贴.(7)农业生产者退休或转业补贴。(8)农业生产资源储备补贴(9)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性投资补贴(10)地区发展补贴 六、1、可持续发展:①强调人类在追求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权利时,应当保持人与自然界的和谐,而不应当凭借人们手中的技术和投资,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方式来追求这种发展权的实现。②强调当代人在创造和追求当前的发展和消费时,应努力使自己的机会与后代人的机会平等,不能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享有的同等发展与消费的机会。 2、可持续农业:是指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基础的方式,并实行技术变革和体制性变革,以确保当代人类以及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的农业。 3、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来的?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对现代“石油农业”模式的反思 ?首先,石油农业的高能耗是极不经济的。 ?其次,石油农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第三,石油农业带来严重的生态破坏。 4、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①以生态可持续性为基础。②以持续性技术为动力。③以经济 可持续性为主导。④以社会的可持续性为根本目的。 第七章农业自然资源 (1)集约经营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和技术措施,进

农业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60 题,每题1 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 、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_________ 地位。A.基础产业B.引导产业C.核心产业D.尖端产业 2、我国农业的两个转化包括_______ 。A.由原料型农业向加工型农业转化 B.由家庭经营型 向集体合作经营转化 C.由自给性农业向商品性农业转化 D.社会主义农业的自我完善 3、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的支柱是________ 。A.种植业B.畜牧业C.农业和乡镇企业D.经济开发区 4、农产品市场划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是根据 __________ 。A?农产品交易的性质不同B?农产品交易的空间不同 C.农产品市场的供求状况不同 D.农产品交货的时间不同 5、农产品购销差价是由商业企业在组织农产品的购销活动中的流通费用、利润和_______ 构成。A.税金B.利息C.生产成本D.交易费用 6、农业概念的内涵是指_______ 。A?划定农业与非农业的界限B?农业产业部门具有的本质 属性和特点C.种植业D.通过农作物生长发育和繁殖以取得生物性产品的部门 7、生态系统结构有_______ 组成部分。A.动物、植物和微生物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环境系统 D. 土壤、水、空气、营养元素等 8、农业基本建设是指______ 。A.比较长期固定在土地上的资金投放,并且要形成固定资产 B. 水利设施建设 C.建设农业高等院校 D.增加农业投入 9、作为资源的土地_______ 。A.是纯粹的自然产物,没有价值 B.虽是经济综合体,但不体 现价值C.虽是经济综合体,但不能增值 D.具备价值属性,而且不断增值 10、级差地租是______ 。A.等量资本投入到同一土地所获得收益不同由此产生的超额利润 部分B.等量资本投入到不同土地所获得收益不同由此产生的超额利润部分 C.同一块地连续 投资,各次投资生产率不同所产生的超额利润部分 D.不同块地连续投资,各次投资生产率

农业经济学试卷(附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安徽农业大学2008―2009 学年第一学期 《农业经济学》试卷(A 卷) 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2 小时 一、名词解释(共 7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1 分) 1. 二元经济社会结构 2. 有机农业技术 3.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4. 农业生产专业化 5. 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 6. 农村消费结构 7. 农业合作经济 二: 填空题( 共 14 题 30 空, 每空 0.5 分, 共 15 分) 1. 农业的本质特征是 。 学 院 : 专业班 级: 姓 名 : 学 号 : 装 订 线

2. “ 三农”问题的关键是 ,农民问题的核心是 , 归根结底是 。 3. 工业化过程中, 工业和农业关系的动态演变一般经历, 第一阶段为 、工农平行发展和 。 4.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主要体现在产品贡 献、 、市场贡献、外汇贡献、增长贡献 和 。 5. 农业的发展四个阶段中, 是凭借人类的本能向大自然乞讨的农业, 是凭借人类的感性经验向大自然索取的农业, 是科学技术使自然和人类和谐发展的农业。 6. 国 外 农 业 现 代 化 的 道 路 有 : 美 国 型 , 又称 ; , 又称劳动集约型; 西欧型, 又称中间型。 7. 农业生产要素主要包括:以土地和水为代表的自然资源、劳动力、 和 。 8. 农业生产结构主要是指 的比例,其中,种植业结构主要是指 的比例。 9. 我国的粮食安全的含义主要包括: 总量安全、 和 三个层次。 10. 农 业 社 会 化 服 务 体 系 的 主 要 内 容 包括 、 和经营性服务体系。 11. 一般情况下农产品适用 蛛网, 并且, 大宗农产品如粮食需求弹性比较 ; 水果、蔬菜、畜产品的需求弹性比较 。 12.农产品批发市场根据地域特点可划分为 、销地批发市场和 。 13. 农产品流通具有的特点有 、较大的分散性、 和较强的政府干预性。 14. 农村消费市场的特点有 、 和层次性。 三:判断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 农产品稳定增长。( ) 2. 农业科技进步就是指硬技术的应用。( ) 3. 农业科学技术是对农业发展起决定性的生产要素。( ) 4. 农业科技推广的技术都是最先进的技术。( ) 5. 农村产业结构是农业生产结构的一个层次。( ) 6. 我 国 农 村 产 业 结 构 不 合 理 , 当 前 应 大 力 发 展 第 二 、 三 产 业 。 ( )

自考(农业经济学课后题答案)部分

自考(农业经济学课后题答案)部分 2009-12-01 09:23:15|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科技进步与科技发展有什么区别? 答:科技进步与科技发展是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科技发展具有两重性,即可以给人类带来美好前景,也会对人类的安全产生可怕的威胁;它即给人们带来经济效益,但也会产生不良的后果,而科技进步则是指沿着有益于人类的方向发展的科技发展。 2、何谓狭义科技进步和广义科技进步? 答:科技进步包括硬件技术进步和软件技术进步,仅考察前者的硬件技术进步,通常称狭义科技进步,同时考察包括两者在内的技术进步,通常称广义科技进步。 3、科技进步与农业增长有何关系? 答:科技进步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增长,使农业增长出现了新的飞跃。我国农业科技的迅速发展,显示了科技发展对农业增长的作用是巨大的,实践证明,发展农业生产,日益需要依靠科技发展。然而,科技发展总是与害共生的,它也有可能给人类带来危害。 4、农业技术经济学的性质和特点是什么? 答:1、农业技术经济学是一门技术科学与经济科学相交叉的学科,它即有经济科学的属性和某些特点,又有技术科学的属性和某些特点,这是农业技术经济学本质特征。2、它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对农业领域中需要解决的技术经济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为决策者提供有关的科学依据和论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3、农业经济学是在不断满足我国农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从中国实际出发,研究农业技术经济的实际问题和理论方法问题。因此,农业技术经济学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 5、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是什么? 答: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理论能反映本学科的本质特性,体现本学科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它由三个基本部分构成:(1)农业技术经济效益原理。2、农业技术的要素组合原理。3、农业技术要素投入报酬变动规律 6、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对象是什么? 答:农业技术经济学对象可表述为:研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里农业技术的产生、发展、组合和应用的经济问题和可行条件。也就是以农业领域中的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结合为其研究对象。 7、农业技术经济学研究内容有哪些? 答:1、农业技术经济理论的研究。2、农业领域中技术与经济的辨证关系及其矛盾运动规律的探讨。3、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及其度量的研究。4、农业技术与经济、社会、生态应当如何协调发展。5、农业技术经济评价问题。6、在现代国际分工中我国对外的农业技术经济问题的研究。7、农业技术经济研究方法及其应用的研究。 8、农业经济学的任务是什么? 答:1、通过农业技术经济的研究,为党和国家制定农业科技政策和科技路线,确定重大农业投资项目以及实施重大技术措施,提出论证材料,提供科学依据,使决策科学化,加大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力度。2、通过农业技术经济的研究,除了评价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处外,还要评价技术应用对社会、生态等人类生活环境所带来的益和害的影响。3、通过农业技术经济的研究,把技术的先进性调节到与经济目标相应的最佳状态,为农业部门和农业企业选择新技术、引进新技术、推广新技术、应用新技术提供可靠的建议。 4、业技术经济的研究,查明农业技术产生(创新)与经济的关系,提出导向技术创新建议,以促使新的农业技术不断涌现,为农业持续增长奠定根基。 5、通过农业技术经济的研究,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加强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自身建设和发展,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服务。 第一章

农业经济学复习题

第二章 1、影响农产品供给的因素? 答:其他相关农产品的价格;农产品生产要素的价格;农业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技术水平;农产品生产着数量;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农产品生产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其他因素 2、农产品供给的特殊性? 答:1,土地是农产品生产不可代替的基本生产资料,同时是有限的稀缺资源 2,农产品生产周期比一般商品生产周期长 3,农产品供给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 4,农产品供给受政府调控程度较大 3、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解释吉芬商品? 答:吉芬农产品是指低档生活必需农产品,其价格上升而需求量反而上升。一种农产品价格上升,影响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和农产品的价格变化,从而影响消费者对该种农产品的需求量。当农产品价格普遍上涨时,农产品消费者为了维持生活不得不压低生活标准,增加低档农产品的需求,这种价格上升,需求量反而增加的的现象所产生的商品就称作为“吉芬商品” 4、影响农产品需求的因素? 答:影响的因素多种多样;既有经济因素又有非经济因素;包括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其他相关农产品的价格;中间需求的变化;人口的数量与结构;消费者的偏好和消费观念;消费者的文化习俗;消费者对农产品未来价格的预期;政府的消费政策 5、影响农产品供给弹性的因素? 答:农产品生产周期的长短;农产品生产规模变化的难易程度;农产品价格变动的影响期长短;随着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其成本增加的程度; 总之农产品的供给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大,生产周期一般较长,加之受土地和农业生产本身的因素难以形成有效供给,因此农产品供给弹性一般较小 6、影响农产品需求弹性的因素? 答:农产品需求弹性大小,由以下几项因素共同决定,包括消费者对某种农产品的需求程度;某种农产品的替代品数目及替代程度;某种农产品本身用途的广泛程度;农产品在消费者预算中所占比重的大小;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或轻工业对某种农产品的依赖程度 7、用供求均衡解释农产品支持价格和谷贱伤农现象? 答:需求具有弹性的农产品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价格上升,总收益下降;价格下降,总收益增加。而谷贱伤农是因为粮食是生活必需品,需求缺乏弹性。由于丰收而造成的粮食下降,并不会使需求量同比例增加,从而总收益减少,农民遭受损失。相反,当该农产品的价格上升时,总收益会增加。 8、蛛网模式。蛛网模型认为蛛网震荡的原因是什么? 答:主要有三种蛛网模式,分别是收敛型蛛网、发散型蛛网、封闭型蛛网。 原因是:由于农产品的需求和供给弹性不同,随着市场价格的变动,需求和供给必将发生波动,这就是蛛网震荡。 第三章 1、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种类与流通渠道模式?(P55) 答:批发市场类别:1,按交易商品种类分综合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和专业性农产品批发市场; 2,按所在地理位置分为产地、销地和中转地批发市场; 3,按市场营业时间分为常年性、季节性和临时性批发市场; 4,根据规范化程度分为中央、地方和自由批发市场; 渠道模式:1,产地批发市场;2,销地批发市场;3,经销商的组织、行为与功能 2、超级市场的含义与类别? 答:含义:超级市场是大规模、低成本、低毛利、消费者自我服务的零售经营方式,主要经营食品、清洁品及家庭其他日常用品,品种齐全,特别适合购买频繁、用量大的易耗类消费品。其特征是连锁经营,包括正规、特许和自愿连锁三方面。 类别:一是以经营家庭食物为主的标准食品超市,面积1000平米上,70%为食品,而其中50%为生鲜食品;二是大型综合市场,面积2500平米上,1/3经营食品,其余为百货和杂货等居家日用工业品。三是仓库是超市,面积一万平米上,生鲜区占一定规模,经营品种不多且为标准食品超市和大型综合超市中购买频率最快、消耗量最大、通用性最强的商品。

农业经济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导论 1、什么是农业?试分析农业的根本特性。 2、试分析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一般地位和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中的地位。 3、什么是农业的基本贡献和农业的多功能性? 4、了解和掌握农业经济学科产生与发展的基本脉络。 5、当代农业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变化表现出哪些特征? 第二章农产品供给与需求 1、何谓农产品供给?农产品供给需要具备哪两个条件? 2、农产品供给有哪些特殊性? 3、试分析影响农产品供给的因素。 4、何谓农产品需求?农产品需求要具备哪两个条件? 5、何谓农产品需求规律、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6、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变动有何区别? 7、试分析影响农产品需求的因素。 8、何谓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有哪些类型》试用图和公式来表示。 9、试分析影响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 10、何谓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有哪些种类?试用图和公式来表 示。 11、试分析影响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12、农产品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可以用来分析哪些问题? 13、什么是农产品的蛛网理论?农产品供求蛛网有哪几种类型?决定不同蛛网类型的 条件是什么?试用图来表示。 14、政府一般可实行哪些价格限制政策?其导致的结果是什么?试用图来表示。 第三章农产品现货市场与流通 1、市场的含义是什么? 2、流通与商流、物流、信息流的含义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3、农产品流通的特点是什么?渠道有哪些? 4、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含义是什么?它所应该具有的功能有哪些? 5、发达国家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运行模式和特点有哪些?你认为有哪些做法值得中国借 鉴? 6、零售业态的含义是什么?有哪些因素影响着零售业态?你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有哪些? 7、农产品零售市场的含义是什么?特点有哪些? 8、农贸市场的含义是什么?特点有哪些? 9、超级市场的含义是什么?农产品连锁经营产生的原因和条件有哪些?你认为应该主要 做好哪几个方面的工作来推进农产品连锁经营? 10、试比较分析农贸市场与超级市场在经销农产品上的优劣势和发展趋势。 第四章农产品市场 1、试分析国外现代农产品期货市场是如何产生的?发展现状如何? 2、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3、中国目前上市交易的期货农产品有哪些?分别在哪些国内期货交易所上市? 4、什么是狭义的农产品期货市场?什么是广义的农产品期货市场? 5、广义的农产品期货市场包括哪些组成部分?各组成部分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6、农产品期货市场相对于现货市场的主要特性有哪些?为什么? 7、试分析农产品期货市场发现价格功能与基本原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