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答案(2015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答案(2015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答案(2015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答案(2015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答案》

绪论

一、试结合当前的现实问题,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于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的,在于它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还在于它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坚持真理、坚持科学、坚持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就是坚持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发展道路。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你怎么评价这样的观念?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答:观点是错的,经济性与科学性无必然联系,两者可以相容,代表某一阶段利益的理论,只要符合人类发展规律,也是符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第一次将阶级性与科学性统一的理论。

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4.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5.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实践将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三、请阅读马克思的这篇作文,并结合你对马克思一生奋斗历程的了解,谈谈你能从中得到怎样的人生启迪。

1835年秋天,马克思写了这篇名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作文,发表了一些重要见解,表达了为人类服务的崇高理想。

当时,马克思和他的同学就要毕业,面临着升学和就业的问题,大家都在考虑自己的前途。马克思与其他同学的想法不同,他没有考虑选择哪种具体职业,而是把这个问题提高到对社会的认识和对生活的态度上加以考虑和回答。其回答,对于当代中国的大学生而言,至少具有如下启示:

其一,追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马克思认为,在选择职业时必须考虑的最重要的原则,是生活和工作的目标。一个人如果仅仅从利己主义的原则出发,只考虑如何满足个人的欲望,虽然也有可能成为出色的诗人、聪明的学者、显赫一时的哲学家;可是,他绝不能成为伟大的人物,也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我们在进行价值判断时,不仅要判断事物对个人的意义,更要认识事物对群体、社会的意义。因为人们需要的产生、发展和满足,都要通过社会才能实现。评价客体的社会价值的尺度是社会的需要,也就是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符合社会发展趋势、推动社会进步的需要。为人类服务,这是少年马克思的崇高理想,也是马克思在中学毕业作文中所阐述的主要思想。在漫长的斗争岁月中,他始终不渝地忠实于少年时代的誓言。他的一生,就是为人类服务的最光辉的榜样。

其二,追求个人理想与人类远大理想的统一。马克思在作文中,并不否认个人追求幸福理想的价值,但他更看重的是追求人类幸福的意义。一个社会不能没有理想,一个人也不能没有理想。个人的理想必须同社会发展进步的大趋势相一致。共产主义理想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社会理想,是人类最伟大的社会理想。当代大学生肩负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重任。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我们要把追求个人理想与追求社会理想结合起来,把追求共同理想与追求远大理想结合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答:(一)如何理解物质观:

1、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

2、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3、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4、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5、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就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和各项事业的胜利。

二、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1.正确处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从实际出发,最根本的就是要从物质世界固有的规律出发,遵循客观规律,正确处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坚持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首先,尊重客观的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之前提。主观能动性不等于主观盲目性、随意性,不等于胡思乱想,蛮干一通。要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人们的实践活动越是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主观能性也就发挥得越充分,越有效,反之,则一定会受挫折和失败。

毛泽东同志说:“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乎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我们建国50多年的经验教训,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其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客观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隐藏在事物现象的背后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人们认识和掌握规律不是轻而易举的。要取得一个合乎规律性的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多次的反复才能完成,只有充分发挥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地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为人类造福。

2.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1)必须遵循客观性原则。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2)必须把握能动性原则。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3)必须坚持实践性原则。实践是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内在统一的现实基础。

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要从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就是要树立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学风,努力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服务社会、建设国家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三、结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分析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了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发展的新境界。

科学发展观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结合。我们在分析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复杂问题时,要坚持科学的态度、理性的思考、正确的方法,了解事物的要素系统,把握事物的联系发展,辩证地看问题,避免认识中的片面性、绝对化。科学发展观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面临的“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刻揭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手段等,集中体现了与时俱

进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发展是事物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科学发展观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面临的“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刻揭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手段等。

(2)发展观是人们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关于以人为本的思想,关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特别是统筹兼顾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都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四、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说明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答:(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道理,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原则的哲学基础,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理论的哲学基础。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共性,又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体现出中国特色这一个性。在所有制方面,我们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共存;在分配形式方面,我们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共存;在政治上,我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指导思想上,我们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有这些,都是共性和个性相统一。

(2)矛盾具有普遍性,只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现阶段,我国及世界普遍存在这一矛盾,我国面对金融危机的政策体现了我国政府承认矛盾的普遍性,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金融危机这一矛盾。

(3)矛盾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个侧面都各有其特点,这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现阶段我国的金融危机与过去的金融危机不同,与其他国家面对的金融危机不同,所以我国政府根据我国金融危机的特点以及我国的国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出适合我国解决金融危机的政策。

(4)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辨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做到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我国政府作出这一政策既看到了金融危机的普遍性又看到了金融危机的特殊性,作出的政策及适合我国国情,又可疑缓解现阶段我国的金融危机,作到了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五、根据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实际,说明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唯物辩证法揭示了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的观点和方法。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矛盾分析法包括: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等等,都是矛盾分析法的具体体现。

另外,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原理,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发展的思路和办法解决实际问题。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过程原理,要求我们十分注意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把握好事物的“度”。只有脚踏实地创造质变的条件,才能达于事物的飞跃;急于求成,拔苗助长,必将事与愿违。当事物质变的条件已趋成熟,则应把握契机,乘势而为,勇于创新,促成事物的转化。如果故步自封,墨守成规必将一事无成。

事物发展是肯定和否定的矛盾运动过程,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的原理,要求我们不能奢望什么事情都是径情直遂、一帆风顺的,要善于洞察事物发展中的各种可能性,充分估计其困难和曲折,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这样才能经受困难和曲折的考验,坚定信心,知难而上,开辟前进的道路。社会的进步是这样,人生的道路也是如此。

总之,无论是对自然、社会、思维这三大领域的矛盾运动规律的宏观把握,还是对实际工作中错综复杂的矛盾的细微分析,唯物辩证法都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按辩证法办事”,就能达于应事而变,顺势而为,就能做到运筹帷幄,高瞻远瞩。

五、根据大学生专业学习的,说明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第一,唯物辩证法是对整个物质世界的本质属性的高度概括,它要解决的是世界怎样存在的问题;

第二,唯物辩证法认为,万事万物都处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中,孤立和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这要求我们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第三,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认识矛盾就是发现问题,解决矛盾就是处理问题。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敢于承认矛盾,发现矛盾和处理矛盾,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第四,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个世界处在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之中,它的发展是由量的不断积累,超出度的范围,达到质的飞跃。这提示我们在学习和生和中要重视量的积累,以实现质的飞跃。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关于"实践第一"的观点?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也是区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其他一切认识论的根本标志。马克思把实践观点引进认识论,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它使认识论第一次成为真正的科学。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就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树立实践的应有权威,尊重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实践,就能从根本上保证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符合客观世界规律,有效地改造世界。只有尊重实践,才能有力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用空想代替现实、用抽象的原则裁剪实际生活。因此,扎实开展“走转改”活动,着重点是“实”字,要根植于实践,重在联系实际、贵在取得实效,更关键的是它本身就是一个求真务实的重要实践。

二、为什么说真理是客观的、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把握这一观点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什么重要意义?

1、把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统一的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它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它正确地反映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因而具有绝对性的一面。但是,它又没有穷尽一切事物及其规律,需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因而又具有相对性的一面。正因为马克思主义真理具有绝对性,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它并以它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又因为它具有相对性,所以我们又必须在实践中丰富它、发展它。既坚持又发展,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

2、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生命力在于理论创新。与时俱进,最主要的就是进行理论创新。实践始终在向前发展,理论必须随着实践的不断前进而发展,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能对制度创新、文化科技创新、经济领域创新提供能动的反作用,必须不断加强理论创新工作。

3、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品质是与时俱进,不是抛弃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而是要科学地反映人类在实践领域和认识领域所取得的最新成果,及时回答和解决时代提出的重大问题,从中得出新的结论,提出新的观点,发展新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进程有力地证明,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

4、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的原理,指导我们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即一要坚持,二要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并接受实践的检验,然后又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普遍真理。马克思主义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是客观真理,也就是包含着绝对真理的因素的正确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可思主义是绝对真理。因此,必须坚持,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要反对否定马可思主义的错误倾向。这种观点怀疑和否定马可思的基本原理的正确性,因此,也就是怀疑和否定其真理的客观性和绝对性。马克思主义又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没有也不可能穷尽我们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马克思主义也有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它的个别观点也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改变。这说明,马克思义主同时也是相对真理

三、有人说价值观没有对错之分,请结合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并论述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1.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

区别:①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

②真理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客观制约性,价值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③真理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价值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多样性。

联系:真理和价值统一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中。人类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要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通过一定的自我调节来解决真理和价值的冲突,实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①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统一起来的结果。

②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③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人们在实践中通过真理与价值的相互引导、相互结合、相互过渡来实现真理和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方法论意义:

坚持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既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又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做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和体系。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的作用。正确的价值观是先进的社会集团或阶级在实践中形成的,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促进作用。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倡导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社会政治理想、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观、集体主义的道德观、真善美相统一的积极健康的审美观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繁荣、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工作。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对于当代青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即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是统一的,这种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生动体现: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是党确立思想路线的哲学根据。

2、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和体现,是实际工作中的指导思想。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其核心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生产方式是指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界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体系。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是生产力,其社会形式是生产关系,生产方式是两者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统一。

生产方式的两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决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反过来制约着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生产方式是划分社会类型的基本标志。

二、当前,我国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需要协调好开发资源和保护资源的矛盾。请根据你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理解,谈谈在利用科学技术方面应该怎样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答:(一)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但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二重性,它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其中不良影响之一就是在发展现代工业的过程中,违反自然规律,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环境污染等,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三)对此,我们要用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指导人们,树立全球观念、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和危机意识,克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狭隘视野和急功近利的行为,正确对待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合理控制各种生产活动与消费活动,直至变革不适合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形式。有所为,有所不为,为人类摆脱困境创造新的物质手段。

三、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为什么同一时代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却差异很大甚至产生对立呢?

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存在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社会意识到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统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又具有反作用。

社会意识不是消极被动地反映客观实在,它具有相对独立性,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平衡性。在同样的社会存在条件下,不同社会主体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反映。其次,社会意识诸形式均有自成系统、前后相继的历史链条,各自具有历史的继承性。这些意识在相互间的影响中会有其不同反应。第三,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正因如此,处于同一时代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会丰富多彩,出现很大差异甚至产生对立。正确地认识这些道理,对于我们正确而充分地发挥人的能动作用,正确而辩证地鉴别客观存在中的一切事物,认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积极汲取社会现实中一切人类积极的科学人文成果,摒弃或反对错误的思想行为,提高自己思想道德修养,具有巨大的意义。

四、社会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可历史事件又是人们意志的“合力”造成的,两者不矛盾吗?这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怎样的关系?

答:(一)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一方面,社会发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这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的结果。另一方面,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人类在不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受自己的目的的驱使,会对历史活动作出自己的选择。而人们对历史的选择性,最终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根本意愿以及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和顺应程度,归根结蒂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二)社会是由人民群众组成的。历史中的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的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影响作用。社会历史就是在许多单个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每一个人积极的或消极的历史活动都会成为历史事件具体内涵的组成部分,成为整个人类意志中的合力因素和影响历史前进的力量。

(三)任何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或成就,虽然离不开杰出人物的巨大作用,但一者杰出人物来自人民群众,二者他们所提出的理论和实践要么建立在无数代前人和当代人民群众历史活动的基础之上,要么离不开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参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代表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或方向。一切杰出人物发挥作用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实践。在这个角度上,一切重大的历史事件,都是人们的意志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

下“合力”作用的结果。它与社会基本矛盾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并行不悖,两者之间并没有矛盾。

(四)“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充分体现了个人奋斗作为人类意志合力组成部分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胸襟抱负,自觉地担负起振兴中华的伟大历史责任,现在为振兴中华而学习,将来为复兴中华作出自己毕生的贡献。

五、为什么在阶级社会中,评价历史人物要同时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请举例说明这两种方法的具体运用。

历史分析方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而阶级分析方法要求把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同他所属的阶级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和评价。这两者是一致的。一方面,阶级关系、阶级利益、阶级制约都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另一方面,阶级关系问题是特定历史条件的核心问题。

以对蒋介石的评价为例。蒋介石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的历史人物,对他的评价一方面需要置于20世纪的历史条件下来分析其功过是非,同时也要以阶级分析法来分析其行为的成败得失。作为资产阶级的代表,在反封建革命斗争中促成了封建社会的瓦解,大大地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进程,在一定范围内确立了大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但同时恰恰是其资产阶级的阶级属性和关系,又在许多方面阻碍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面对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选择时,他站在了最广大人民的对立面,选择了后者来维护其统治地位,而忽视了在20世纪无产阶级革命条件已经成熟的现实,走在了开历史倒车的行列,即脱离开了作为最大多数的工人和农民,最终功败垂成。

六、请结合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谈一谈你对坚持群众路线重要性的认识

认为人类社会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只有人民才是

历史进步的唯一动力.它除了人民的利益之外,唯物史观还包括社会构成和社会发展规律等:“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群众史观是在唯物史观基础上提出的,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特征、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丝毫没有自己的一己私利,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唯物史观包括群众史观. 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阐明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是千百万人民群众的事业,领导群众夺取胜利.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都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为无产阶级的阶级目标服务,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把群众团结在自己周围,把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结合起来,总是不懈地为人民利益而奋斗: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们,从而指出.《共产党宣言》这部马克思主义的不朽著作就曾明确指出,群众是历史的主人,依靠群众,就是为最广大的人民服务,归根结底,但不完全等于唯物史观,唯物史观和群众史观都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无产阶级政党必须相信群众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一、为什么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资本关系是以劳动者和劳动条件的所有权之间的分离为前提,即少数人拥有大量的货币财富和生产资料,多数人成为一无所有的自由劳动者。这两个条件的产生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结果,而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过程就是征服、奴役、掠夺、杀戮过程。

(1)雇佣工人的形成过程。新兴资产阶级通过暴力剥夺直接生产者,促使他们与生产资料相分离,并迫使他们屈服于资本统治,成为雇佣工人。最典型的是英国的“圈地运动”(2)资本的形成过程。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的封建贵族为了筹集更多的资本来发展资本主义工业,采取了强制和暴力手段:采取国债制度、现代税收制度和包含关税制度等,对国内劳动人民进行大肆搜括;对殖民地的血腥掠夺;商业战争。资本原始积累始的血腥史充分证实:“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二、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归根到底来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

商品必须既具有使用价值,又要具备价值,两者不可分割是商品特有的两个要素,但商品的这两个要素既统一又对立。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统一的。①商品的价值离不开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如果一个物品没有使用价值,无人购买,不能交换,也不会具有价值。比如说以前的一分两分的纸币,它耗费了人类劳动,具有价值,但是由于过期了,不能流通了,而且,由于年代较近,又没有收藏的意义,就属于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②商品的使用价值也离不开价值。一个物品如果只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它就不是商品。比如说自然资源,它具有使用价值,但是它在没有被开发时,它是没有价值的。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对立。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能同时归买者或卖者中任何一方所有,而只能分别归于买方和卖方。生产者如果自己实现了使用价值,如果他不拿去交换,就得不到其价值;如果要实现商品的价值,就只能放弃其使用价值。一切商品,对于生产者来说要的不是使用价值,而是价值;而对其购买者来说,要想得到使用价值,就必须付出该商品的价值。简单说,就是你不能想吃苹果,又不付钱,你不能两者都占有,你只能要么选择苹果,付钱;要么不付钱,不吃苹果。劳动二重性(一)劳动二重性指的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 由自己产品的使用价值或者由自己产品是使用价值来表示自己的有用性的劳动我们简称为有用劳动。在任何社会制度下,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从事各种生产活动,而这种生产活动是由它的目的、操作方式、对象、手段和结果决定的。具体劳动有质的差别,不同质的具体劳动生产出不同质的产品,用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不同的具体劳动,在性质上是不同的,因而形成使用价值的多样性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是撇开各种劳动的具体形式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一切劳动都是人类劳动力的使用和耗费,如果我们撇开人类劳动力耗费的特定性质和各种劳动的具体形式,那么,人类的劳动活动剩下的就是,它们都是人类劳动力在纯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人的大脑、肌肉、神经、手等的体力与脑力方面的生产性耗费。这就是撇开了具体形态的抽象劳动,是没有任何质的区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劳动二重性的关系,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统一的。商品生产者在从事具体劳动的同时,也就支出了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

动是有差别有矛盾的首先,具体劳动是从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某种特定的有用性和具体形式来考察的;而抽象劳动是抽掉了劳动的有用性和具体形式,单纯从劳动是人的脑力和体力支出来考察的。其次,生产各种商品的具体劳动,在性质上是不相同的;而生产各种商品的抽象劳动在实质上是相同的,只存在量的差别。再次,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一)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定义。私人劳动是指劳动具有私人性质.社会劳动是指劳动具有社会性质.由于社会分工,商品生产者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成为社会总劳动一部分,这样,他的劳动就取得了社会劳动的性质。同时由于私有制的存在,劳动是商品生产者私人的事情,劳动成果也归私人所有,于是劳动就具有私人劳动的性质。(二)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矛盾产生的原因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是统一的,同时也是对立的。其矛盾性表现在:作为私人劳动,一切生产活动都属于生产者个人的私事,但作为社会劳动,他的产品必须能够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他的私人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而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直接表现出来的是它的私人性,并不是它的社会性,他的私人劳动能否为社会所承认,即能否转化为社会劳动,他自己并不能决定,于是就形成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这一矛盾的解决,只有通过商品的交换才能实现。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的关系马克思对此作过如下概括:“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所以,劳动二重性矛盾决定商品二因素矛盾举例说明:在商品生产中,人们为了生产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商品,就要进行一定形式的劳动。使用价值的不同属性,决定了劳动的特殊形式。如生产上衣需要裁缝的劳动,裁缝利用尺子、剪刀等缝纫工具,对布料进行加工生产出上衣。这种劳动是根据劳动的目的、加工对象、生产手段、操作方式、生产结果等来区分的。这种具有不同性质和不同具体形式的劳动就是具体劳动。具体劳动是创造商品使用价值的劳动,它体现着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永久条件,是不以社会形态的变化为转移的。但是,具体劳动的种类和操作方式,都随着生产力和生产专业化、社会分工的发展而不断扩展和变化。生产商品的劳动,不管其具体形式如何千差万别,都是人的脑、肌肉、神经、手等等的生产耗费。这种撇开了具体劳动特殊性质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它体现着人和社会的关系。劳动二重性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关系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生产商品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是不能直接进行量的比较的,只有将具体劳动还原为抽象劳动,也就是从具体劳动中抽象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才能进行量的比较。然而,具体劳动能否还原为抽象劳动,在根本上取决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能否实现统一。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生产的产品如果与社会的需求不相适应,这个私人劳动就不被承认为社会劳动,它作为具体劳动的有用性质也就不被社会所承认,因而不能还原为抽象劳动,这就形成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而劳动二重性又决定商品二因素,这意味着商品的价值不能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由此产生。这意味着商品的价值不能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没有得到解决。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源于商品生产的社会条件。商品生产的出现,是因为具备了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这样两个条件。于是产生了具有个人性质的个人劳动和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双重性质。私人劳动首先表现为具体劳动,它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实现使用价值,才能得到社会承认,这时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但在商品的交换过程中,各种具体劳动由于不同性质而无法进行量的比较并确定交换的比例,客观上就要求必须抛开劳动的具体特点,单纯进行一般人类劳动耗费的比较,这就只能具体劳动还原为抽象劳动。即具体劳动能否还原为抽象劳动,在根本上取决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能否实现统

一。总结 ?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而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又决定了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所以,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归根到底来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三、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但为什么不能由任何一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呢?

答:商品的价值量就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劳动的量是用劳动的持续时间来衡量的,因而商品价值的大小也就取决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的多少。

但是,商品的价值量,不能由各个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所实际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所决定,这是因为:

第一,各个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不同,他们生产同种商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也就不同。如果由各个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所实际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所决定,同种商品就不会有同一的价值量,不利于交换的进行。

第二,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不利于技术进步。如果那些生产技术差、生产工具落后、工作懒惰、劳动熟练程度低的商品生产者所生产的商品,因为消耗的个别劳动时间长,所生产的每件商品的价值量就大,而且消耗的劳动时间越长,每件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而那些生产技术好、生产工具先进、工作勤勉、劳动熟练程度高的商品生产者所生产的商品,因为消牦的个别劳动时间短,所生产的每件商品的价值反而小,那么,这种情况实际上是在鼓励落后,显然是极不合理的,商品的价值不可能这样来决定。

所以,商品的价值不是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商品价值量和市场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生产率高了,产品多了,这样商品供大于求,导致商品价格降低;生产率低了,产品少了,商品供不应求,商品价格上升.

商品价值量和个人的劳动生产率成正比,当个人的生产率大于市场的生产率时,你所供应的商品多了,但商品价格没变,所以你的商品的价值总量增加了

四、有人认为,在信息社会里,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实现的,应当用知识价值取代劳动价值.试用所学原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价值的增长,归根结底是劳动带来。知识发挥作用,始终通过劳动,没有劳动,知识毫无用处,知识不通过劳动,也无法衡量其价值,价值就会变成一个主观的东西,没有客观基础,世界上一切财富都是劳动成果,劳动不但创造了人,而且创造了财富,只有劳动多少,才能衡量财富价值大小。知识正确不正确也要靠劳动来验证,经不起劳动检验不能称为知识,劳动不但决定知识真假,还决定知识价值大小。所以,所谓应用知识价值取代劳动价值是十分错误的,也是荒谬的,是唯心主义的。

五、如何理解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特殊性和一般性是什么?

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这一观点是马列经典作者提出的观点。它的意思是说,资本是投入生产经营领域或资本运作领域,能够从劳动者身上榨取剩余价值的价值。这种价值的外在形式可以是资金和非货币资产。

资本的一般性是价值增值、无限循环运动和周转,资本的特殊性是资本家所特别占有的。其本质是榨取剩余价值。

资本的特殊性正是体现在它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一般性是指资本它本身也是价值,具有一般价值的基本属性。

“资本一般是每一种资本作为资本所共有的规定。”这种资本所共有的规定,即是每一种资本或任何一种资本都具有带来剩余价值的功能。任何社会生产都必然存在剩余劳动,没有了剩余劳动,社会就不会继续存在和发展。马克思认为:“一般剩余劳动,作为超过一定的需要量的劳动,必须始终存在。”因此,资本具有两重性质,即特殊性与一般性。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实质依然是剥削制度,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劳动,剩余价值就是资本家对劳动者的剥削,而资本家要想获得剩余价值就必须先投入资本购买劳动力,从表面上看就像是资本带来了剩余价值。其实剩余价值产生的道理很简单,资本家用较少的资本购买了劳动力,让劳动力提供超过资本家投入资本的价值,这样就能产生出剩余价值,也就是最简单的产出大于投入。表象上说是资本带来了剩余价值,实际上是劳动创造了包括剩余价值的价值。

六、为什么说资本要实现循环,其不同职能的循环必须在空间上并存时间上继起?

产业资本只有在不断运动中才能实现价值增值。为了不断地获得剩余价值,产业资本不能经过一次循环之后终止自己的运动,而必须把这种循环运动不停顿地进行下去。

因此,产业资本循环就是一个无止境的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产业资本在不断循环的过程中,它的每一种职能形式都要经过循环的三个阶段,进行循环运动,才能实现价值的增值。要保持资本运动的连续性,就必须使产业资本满足两个条件:1、空间上并存性;2、时间上继起性。

资本循环指产业资本从一定的职能形式出发,顺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分别地

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了价值的增值,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过程。这一过程可用公式表示为:Pm G-W?P?W′-G′A

七、运用历史和现实的事实说明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经济危机,又称“经济恐慌”.通常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的大混乱.生产相对过剩是这种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就生活资料来说,是相对于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的.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现象.在资本主义以前的各个社会里,由于各种原因, 也曾出现过社会经济的极大恐慌和混乱,但那是一种生产严重不足的危机,而不是生产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早在简单商品生产中就已经存在了.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以后,危机的可能性才变成了现实性.从1825年英国发生第一次经济危机以来,差不多每隔10年左右,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就发生一次经济危机,故称作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后来,还发生过几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其中,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席卷了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有两种表现形式直接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现为“个别工厂中的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的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13页)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化的大生产使各企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空前地加强了,整个社会生产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这种社会化的大生产要求按照社会的需要而由社会统一管理生产.但是,由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占有形式的存在,生产过程由资本家私人管理,这就把整个社会生产的联系割裂开来,各个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由一个企业的资本家决定.整个社会生产处于无计划、无政府状态.

个别企业生产是有计划有组织的.上述情况使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比例关系失调,特别是生产和需要的比例关系失调,这种比例失调以尖锐的形式爆发出来,就表现为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还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能力的巨大增长和千百万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资本家为了追逐高额利润,不断改进技术和扩大生产规模,产品越来越多.但由于资本家的残酷剥削,工人的购买力相对缩小. 这一矛盾是产生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马克思指出:“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5卷第548页).经济危机造成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同社会化的生产力之间存在着对抗性的矛盾.危机的加深和日益频繁,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愈来愈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八、我们对待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应该运用怎样的方法去认识它们?

(1)辩证地分析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由于资产阶级在长期的政治统治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其政治制度中会具有一些符合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一般规律的内容,对此我们可以加以借鉴。

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本质上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是服从于资产阶级进行统治和压迫需要的政治工具,因此它在关于政治制度建设和实施的各种理论、观点、立场、方法等方面,都带有深刻的资产阶级的阶级印记和阶级偏见,对此我们应该进行分析、批判,要深刻认识其作为资产阶级政治统治工具的阶级本质。

(2)辩证地分析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也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特定形式和环节之一。资本主义社会在长期发展中创造出大量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出了丰富的精神成果。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这些思想文化成果有相当一部分是以意识形态的形式或包含在意识形态中被保存下来的。这些思想文化成果同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就和体现。在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来以前,那些反映文艺复兴时期和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和观念,由于它们在反对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以及促进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的过程中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因而其主要社会作用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是进步的。

但是,在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来以后,由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主要起着巩固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维护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为资产阶级的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作论证等作用,因而其社会作用就开始走向反面,逐渐地与历史发展方向背道而驰。当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

由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因此我们也必须注意用辩证批判的态度对待它。对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那些正确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一般规律的思想理论和观念,例如政治学说中关于人类政治生活客观规律的探索、经济学说中关于经济运行一般规律的揭示、哲学思想中关于思维规律的研究、法律理论中关于司法实践历史经验的描述等这些属于客观真理性的内容都是我们应该加以学习、参考和借鉴的;而其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对社会生活进行了扭曲反映的、为了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需要而有意编造来欺骗民众的虚假理论,则必须加以分析鉴别和持鲜明的批判态度

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一、垄断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说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

从本质上说,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一方面,随着科学发展技术进步,高效率的设备涌现出来,为大生产提出了可能,同时也要求企业规模较大。另一方面,自由竞争使得企业合并增多,使得资本越来越多的集中于有限的几个企业。所以说,当生产跟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时侯,垄断就自然而然产生了。

垄断不能消除竞争。原因:一,任何垄断企业都是局部范围内的或者说某一行业的垄断很难垄断世界范围内生产销售。二,技术革命使得一个垄断企业难于在长时间内保持垄断的地位。三,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不可能使得一个企业在长时间内保持垄断地位。也就是说,垄断使竞争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的深度上展开。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有哪些?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有四种:第一种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包括:满足国家自身需要的国有企业,提供公共产品的国有企业,高科技、高风险新兴工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和一般工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第二种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将一部分股份出售给私人国家和私人共同投资开办合营企业,国有企业和私人企业合并,国有企业对私人企业进行参股和国有企业转由私人企业租赁或承包经营。第三种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过程,包括:国家作为商品和劳务的采购者,向私人垄断企业大量订购,为私人垄断企业提供了有保证的国家市场;国家通过各种形式的津贴和补助,直接、间接地资助私人垄断企业;国家通过社会福利开资,提高社会购买力,扩大消费需求,为私人垄断市场创造市场条件。第四种是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宏观调节主要是由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对社会总供给和需求进行调节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目标。微观规制则主要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秩序,限制垄断,保护竞争,维护这回公众的合法权益。

三、为什么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部分变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有别于私人垄断资本,资产阶级国家通过其直接掌握的国有垄断资本和国家经济机构,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活动,调节社会的再生产过程,履行国家组织经济的职能.所以,国家垄断资本的产生是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自身范围内的部分质变,是一种新的垄断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国家垄断资本的产生,标志着资本主义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的作用是双重的:一方面,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还会有新的发展.另一方面,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没有根本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

四、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什么? 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会变成资本主义世界的附庸吗?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经济全球化是一场由发达国家主导的,以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全球产业结构大调整。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贸易自由化、金融自由化和生产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的不断增殖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全球进行新的、急剧的扩张,使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力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扩展到全球范围,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新现象,是资本国际化进程的新的高级阶段。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进程,是任何国家都无法回避的现实。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只有积极审慎,趋利避害,以积极的态度迎接全球化,才能在这一历史潮流中为自己找到适当的位置,增强自身

的竞争力,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中国在制定经济全球化战略时,必须考虑以下问题:(1)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必须以发展本国的经济为基础。作为发展中国家和世界贸易大国,中国理应积极参与国际多边经济组织的活动和国际多边经济规则的制定,加强多双边经贸合作,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积极、稳定和建设性的作用。

(2)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提倡和遵循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承认不同国家间的差异,注意处理好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利益关系。

(3)科技的不断创新和进步,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和条件。中国将坚持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科技兴贸,不断提高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科技含量和国际竞争能力,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只有加速科技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运用先进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高传统产业技术含量,才能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中国技术发展的跨越。

(4)只有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才能不断从生产关系方面为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五、有人说经济全球化就是全球资本主义化,也有人说全球化就是美国化,试用所学原理评价此观点

1)经济全球化是指随着科学技术和国际分工的发展以及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超越出一国或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和密切结合的趋势.

2)认为经济全球化就是全球资本主义化或说全球化就是美国化,其主要根据:一是促使经济全球化形成和发展的动力,即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全球化所具有的诸多因素,如信息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世界贸易、金融、对外投资的空前扩大,经济贸易的自由化趋向,以及市场经济的高度发达,无不是源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二是经济全球化把世界各国经济紧紧地融合在一起,但在当今的国际经济关系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显然居主导地位,当今世界市场通行的“惯例”,以及各种国际经济“游戏规则”也基本上是由它们确定的,反映了它们的利益和要求;三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可能从中获得最大的好处,其他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则要付出巨大代价和牺牲.简而言之,经济全球化是由资本主义所主导和推动的,资本主义也正在利用全球化的条件,进行新一轮对外扩张.\x0d

3)应该承认,当今的全球化,是由西方发达国家占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不能分开的,当西方国家以其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推进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时,也必然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扩张到全球.实际上,资本主义自从诞生以来,就不断向全世界扩张,它的最终目的是把全球资本主义化,或以资本主义统治全世界.资产阶级的这种奢望和这个目标,到今天没有放弃,相反,它们正在利用它们高水平的科学和生产力,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有利条件,以更大的努力促其实现,这集中表现在美国所推行的霸权主义和它所宣扬的“全球主义”上,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x0d

4)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客观过程,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但现实中经济全球化是由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起主导作用的,我们必须承认这一点.当然社会主义国家在当今世界经济中,虽不占主导地位,但也有一定的、越来越大的影响,这也不能忽视的.因此,我们不应当把当今的全球化,说成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或美国化,而是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的全球化.\x0d

5)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它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主要表现是:其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其二,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 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其三,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其四,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它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存在依赖的的危险.经济全球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会制约甚至破坏全球生产力的发展,对全球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

六、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有哪些表现?如何认识其变化的原因?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表现:第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第二、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第三、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第四、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第五、政治制度的变化。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1、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2、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3、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4、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把资本主义的部分变化夸大为资本主义的质的根本变化的认识是片面的,也是不科学的;完全否定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意义,否认当代资本主义已经在许多方面不同于传统的资本主义的观点也是不可取的。

七、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封建社会内部可以产生资本主义的成分或因素,因为这两种生产关系都具有同样的私有性质,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却不可能产生社会主义成分,因为这的两种生产关系的性质是根本对立的。试用所学原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答: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有着内在联系的完备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如果把马克思主义其中的任何一个组成部分同整体割裂开来,都会使它丧失自己原有性质。我们在分析科学社会主义问题的时候也决不能脱离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为它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基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内部肯定因素与否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当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处于优势时,事物保持其质的规定性和自身的存在,一旦否定的方面取得了支配地位,也就达到了对事物自身的否定。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仍是如此,马克思、恩格斯历来强调在资本主义的自行扬弃过程中将释出“新社会的因素”、“新的经济制度要素”。早在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当人们谈到使整个社会革命化的思想时,他们只是表明了一个事实:在旧社会内部已经形成了新社会的因素。”这就意味着资本主义在其发展进程中正在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做好日益完备的物质准备,出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渡点或过渡形式。

但是,我们却并不能由此得出:在资本主义内部产生了社会主义成分的结论。更不能由此得出资本主义正经由这些“新社会的因素”、“新的经济制度要素”的不断积累,不断地发生部分质变而自行进入社会主义的结论。因为,这种扬弃仅仅“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它“并没有克服财富作为社会财富的性质和作为私人财富的性质之间的对立,只是在新的形态上发展了这种对立”。虽然“新的经济制度要素”在旧形式内对旧形式打开了缺口,但是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这些“新社会的因素”的地位和影响是受占主导地位的资产阶级私有制所制约的。所以,马克思又强调指出,它“当然到处都再生产出并且必然会再生产出现存制度的一切缺点”,从而在性质上也是不能和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公有制等量齐观的。

这些“新社会的因素”、“新的经济制度要素”的不断积累既可以调节、缓解生产资料资产阶级私有制对生产力发展的羁绊和制约,可以使资本主义继续容纳和发展生产力,可以使资本主义统治下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得到相当程度的缓和,但不可能触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性质。因此,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可能产生社会主义成分。

八、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答:与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制度空前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社会化生产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这就决定了它必将被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所代替。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化,为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着三个方面的客观条件:提供着最重要的物质准备即生产走向最全面的社会化;提供着社会化管理机构的准备即垄断组织和国家垄断;提供着资本变为社会财产的过渡点即股份公司和垄断资本。但是,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却是一个漫长的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因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复杂性和曲折性决定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长期性;资本主义制度自我调节的能力尚未穷尽,当代资本主义暂时不会退出历史的舞台;庞大的世界体系决定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一个逐步的、复杂的过程;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完善需要一个历史的过程。最终,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当代资本主义

的历史走向,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九、有人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是“垂而不死,腐而不朽”,你怎么看待资本主义在战后的发展状况?

答:帝国主义阶段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垄断的、腐朽的、垂死的最后阶段;然而近100年来,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社会却“腐而不朽、垂而不死”,这引起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的怀疑。其实,马克思和列宁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是完全正确的,因为在他们的时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占有的私有性”的确阻碍、束缚了“生产的社会性”的发展。典型的事例是1929年度出现的世界范围的全局经济危机,使全世界的生产力几乎下降了一半。问题是,此后资本主义社会有见识的政治家、经济学家和企业家对私人资本垄断体制进行了调整和改革,并充分应用当代科学技术对落后的、陈旧的生产力进行大幅改造和重组。科学技术不仅大幅度提高了发达国家的劳动生产率,还猛烈地促进了居民的消费需求,扩大了消费市场。迅速发展的信息产业就是当代科学技术极大开拓消费市场而迅猛发展的结果。所以,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虽然“占有私有性”仍构成对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仍处于持续发展时期,世界资本主义仍处于相对稳定阶段。

二战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的70%—80%,源于新科技革命带来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它们从中获取了巨额利润和剩余价值。这样,在不改变财富分配比例甚至提高资本家所占比例的前提下,可以增加劳动者收入的绝对量。这是资本主义能够得到发展的根本原因。三是借鉴社会主义做法,克服资本主义某些弊端。当代资本主义虽然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但它的经济基础仍然是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制。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导致经济危机的根源依然存在。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与完善,都是在资本主义制度所允许的范围之内进行的,其制度所决定的腐朽性和落后性并没有被改变。从另一角度看,在科技革命促进下,当代资本主义借鉴社会主义所进行的某些社会改良,虽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但在客观上却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胎胞里孕育和生长着“新的社会因素”。

第六章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一、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人类文明发展大道上的产物?

社会主义是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进入现代科学发展时代后,几乎与资本主义同时产生,又在社会实践中同时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一种人文社会政治经济制度。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集中表现在政治经济秩序生产关系上:一个维持私有制,一个消灭私有制;一个反映占人口不足5%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和时代要求,以及相应的文化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另一个反映占人口在95%以上被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和时代要求,以及相应的文化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二者都具有鲜明的阶级倾向和政治倾向,从而使人类进入现代科学发展时代500多年后,逐渐形成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文主义社会政治经济哲学科学理论体系,及其相应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

然而,上述的一切得以成立的条件却都必须以“人文主义”和“文化第一性”为基础和前提,离开这一前提,人类所知道的一切都无从谈起。换言之:人类所知道的一切,都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而不是“自然”和“物质第一性”的产物。所以,社会主义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大道上的产物。

二、如何认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系统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认清与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首先要注意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则以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这是理解和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前提和依据.人类社会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进化和发展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其目标是人的解放.这一进化与发展必须经过工人阶级自觉的、长期的斗争才能实现,无产阶级要推动人类社会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进化和发展,其自身必须要有成熟政党的正确领导,必须掌握国家政权,这些都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三、考茨基认为:在俄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做法,就像“一个孕妇,她疯狂万分地猛跳,为了把她无法忍受的怀孕期缩短并引起早产。”“这样生下来的孩子,通常是活不成的”。“早产论”的内容和论证方式虽然没有什么变化,但在不同时期对人们的影响却不一样。20世纪末,由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转入低潮,“早产论”似乎得到了某种“验证”,因而不同程度地造成了一定的思想混乱。你对“早产论”是如何认识的?

答:社会主义“早产论”的主要观点是,一些国家的社会主义不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其生存和发展不具备必要的物质文化条件,失败是必然的。有些人把苏联东欧国家社会主义制度遭到颠覆的根本原因,归结于超越了资本主义高度发达这一阶段,忘记了“只能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里,社会主义才能取得胜利”,等等。

这种观点是根本错误的,因为它不符合历史实际。落后国家之所以率先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并取得胜利,是国际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逐渐激化的必然结果,是落后国家自身具备发生革命的全部客观依据的必然结果。根据“两个决不会”的原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革命,需要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没有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没有具有社会性质的生产力,就不会有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更不会有马克思主义政党,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农民起义只能在封建制度范围内改朝换代,建不成社会主义,因为当时没有建立这种新社会制度所需要的具有社会性质的生产力。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生产力具有了社会的性质,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得以建立的必要物质条件。在沙皇俄国、解放前的中国,尽管资本主义没有高度发展,但已经有了一定规模的机器大工业、相当数量的产业工人队伍。在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基础上产生了工人阶级自己的政党——共产党,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物质条件已具备,无论是1917年的俄国,还是1949年的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物质条件都已具备。俄国、中国等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发生,正是历史必然性的体现。处在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大背景下,这些国家出现了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无产阶级,并掌握了无产阶级解放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在整个社会被推到了崩溃的边缘的时候,选择社会主义是唯一的出路。否认在经济文化较为落后但资本主义已经有一定发展的国家里可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观点,实质上是一种违背马克思主义的庸俗生产力论。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低潮的现象,并不能给“早产论”提供任何帮助。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实践的过程。社会主义制度的实现状况,主要取决于社会主体的实践。如果实践主体出现失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便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甚至会葬送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社会主义运动之所以在一些国家出现曲折,其原因恰恰不在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而在于那里的实践主体——党的指导思想和党的组织出了问题。

四、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十月革命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最严重的挫折。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邓小平指出:“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3页)“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0页)如何理解邓小平同志上述论断的深刻含义?

答: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是一切事物发展的辩证法,社会主义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曲折,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正常现象。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都要经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即使是一个剥削制度代替另一个剥削制度,也不可避免需要经过长期的曲折反复。社会主义要建立一个没有剥削制度的社会,同一切剥削制度实行彻底决裂,必然遇到剥削阶级的全力反抗。同时,由于社会主义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和遵循,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也需要不断尝试。加上社会主义国家发展时间短暂,基础薄弱,在两种制度共存的竞争格局中处于劣势,其巩固和发展的过程就不能不是一个更加曲折和更加艰难的艰辛探索过程,就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失误和波折。

但是,社会主义的发展不仅仅只表现为曲折性,更重要的是,社会主义在曲折中持续前进,这是任何力量都不可扭转的历史趋势。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首先,社会主义代表社会历史发展的方向,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一般而言,社会的发展状况如何,主要是看该社会在本质上能否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生产关系是否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解决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对立,为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空间,从根本上消除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虽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在某些环节上还不够完善,影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发挥,但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了它代表历史发展的总方向,能够充分地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为社会创造更加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其次,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能够在自我完善中实现不断发展。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具有发展性、前进性,与其自身是否能够自我完善密切相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与以往私有制社会根本不同。从性质上看,它是非对抗性的,是人民内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方法,不是通过社会外部的力量,而是通过社会自身内部的力量,即通过社会改革来实现。通过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使其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并进一步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再次,社会主义事业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社会主义事业是广大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人民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人民内部尽管也有矛盾,但是,这是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社会主义能够通过自身的力量克服各种错误与不足,在人民内部自己解决。

当前,虽然社会主义在与资本主义的较量中还暂时处于弱势,但社会主义是人类美好的理想社会,它作为具有无比旺盛生命力的新生事物,经过风雨磨练,一定会更加巩固、发展和壮大。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事业是长期的事业,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艰苦奋斗。在这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出现高潮还是低潮,我们都绝对不能动摇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此外,苏东剧变最深刻的教训是: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放弃了无产阶级专政,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结果使得已经相当严重的经济、政治、社会、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酿成了制度剧变、国家解体的历史悲剧。

因此,要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我们就必须辩证地、历史地、全面地看待社会主义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曲折,坚定社会主义终究代替资本主义这一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为什么社会主义革命首先能够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

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根据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的历史条件,曾经认为,社会主义革命不可能在单独一个国家内发生和取得胜利,它将在资本主义国家、至少在主要的资本主义大工业发展形成了世界市场,把全球各国人民,尤其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彼此紧紧地联系起来,致使每个国家的人民都受着另一国家事变的影响。大工业的发展,使所有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发展得不向上下,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了社会上两个起决定作用的阶级,它们之间的斗争成了这一时代的主要斗争。各国资产阶级政府在反对无产阶级时是一致的,它们会联合起来共同镇压一个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因此,社会主义革命是国际的事业,它将在一切资本主义国家发生,至少在英、法、德同时发生,才能取得胜利。

第一,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在同一社会形态的众多国家和民族向更高社会形态迈进的过程中,经济比较发达、制度相对完善的国家和民族,其社会形态的演进往往带有滞后的特点。因此,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先于发达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并不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独有的现象。

第二、本世纪上半叶,世界社会主义的革命突破虽然都发生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究其原因,仍在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基本矛盾及其由此而引发的其他社会矛盾的空前激化。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战争向外转移危机和矛盾的结果。

第三、二十世纪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兴起是和帝国主义战争联系在一起的。帝国主义战争,作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不仅给落后国家的革命造成有利的国内革命形势,同时,它也使帝国主义各国在战争中相互削弱,使资本主义统治链条上出现薄弱环节为革命的突破创造了有利的国际形势。

第四,任何一场革命都不可能在条件完全具备、万无一失的情况下进行,革命总是有风险的。对于革命者来说,不顾革命的主客观条件,盲目蛮干、搞冒险主义固然是不可取的,但在应当行动的时刻不敢行动或动作迟缓,同样也是不足取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总是将革命的胆略和求实精神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抓住革命时机敢于革命,敢于取胜。

社会主义革命的突破都发生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根本原因之一,在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基本矛盾以及由此引发的其他社会矛盾的空前激化。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战争向外转移危机和矛盾的必然结果。

六、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1、各国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经济原因。

已经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各国之间也有较大差别.每个国家都必

须根据本国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制定相应发展战略,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各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历史原因。

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人们进行活动的既定前提和基础,每个国家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取得成功。

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3、时代的不断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每个国家应该根据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要求,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生机活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

第七章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一、在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有何本质区别? 在展望未来社会的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马克思恩格斯站在科学的立场上,提出并自觉运用了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方法。

(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空想社会主义者曾详尽地描绘过理想社会的图景。但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人们对未来社会的预见。往往带有浓厚的空想性质和幻想色彩,因为他们还没有掌握预见未来的科学方法论,也不懂得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马克思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运用科学的方法,致力于研究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第一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从而对共产主义社会做出了科学的展望。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同自然界的发展一样,具有自己的发展规律,揭示这些规律,就能为正确理解过去、把握现在和展望未来提供向导。可见,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理论是建立在对历史发展规律把握的基础上的。

(二)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理论主要是在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资本主义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通过探索整个人类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预测历史未来前景,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理论的一个重要特点。而掌握社会规律,离不开唯物主义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和唯物辩证的方法的指导,这个理论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不是从绝对真理、理性、正义这些抽象的观念出发描绘未来社会美景,而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即通过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特别是经济形态来获得对未来社会的认识。他们以此法勾画出的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对立物、替代物。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与资本主义社会特征相对立的,同时,二者也有同一性,后者不仅是前者的对立物,而且也是继承者,应当吸收资本主义社会的文明成果。空想社会主义者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剥削和压迫,但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仅停留在现象上,并未揭示其实质和根源。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批判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们不是只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而是揭示出弊端的根源,揭示出资本主义发展中自我否定的力量,发现资本主义发展中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并以此作出对未来社会特点的预见。

(三)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做详尽的细节描绘

当马克思恩格斯展望未来社会时,总是只限于指出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原则和基本特征,简单说就是预测了未来社会的大体轮廓,而把具体情形留给后来的实践去回答。因为“在将来某个特定的时刻应该做什么,应该马上做些什么,这当然完全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既定的历史环境。”1马克思和恩格斯都不赞成对未来社会的特征作过于具体、全面地论述,更没有为未来社会规定具体方案。恩格斯认为,在新社会没有成为现实而缺乏实践经验的情况下详细地设计未来蓝图,其结果只能是越是制定得详细周密,就越是要陷入纯粹的幻想。

经典作家们论述表明,我们不可能也不必要对遥远的未来作具体的设想和描绘,而应当把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最高纲领与每个阶段的现实纲领结合起来。

二、既然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的必然,为什么又要人们去努力追求?既然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是个漫长的过程,为什么又说“共产主义渺茫”论是错误的?请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观点予以正确解答。

第一问参考答案:

共产主义的实现是客观必然和主观追求的统一;共产主义的实现过程,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

性的统一;它是客观规律运动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先进人类特别是无产阶级自觉追求的结果。

1、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1)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2)、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共产主义理想一定会实现,是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为依据的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和不断发展,已经并正在用事实证明着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

2、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现实共产主义不仅是一个合规律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合目的的过程,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中包含着人的努力奋斗。社会规律产生于人类的社会活动,它本身就是人们社会活动的规律。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和最后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过程,离不开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自觉能动性,离不开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事业,离不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1)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是工人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奋斗的最高纲领,也是全人类解放的根本要求和体现。

(2)实现共产主义是全人类解放的根本体现第二问参考答案:

1,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

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首先将取决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取决于这些同家所经历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共产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物质财富的充分涌流,人们精神境界的不断提高,共产主义新人的培养和成长等,都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因而,社会主义的充分发展并向共产主义过渡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二)当代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共产主义只有在全世界范围内才能实现,也就是说,实现共产主义不仅有赖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也有赖于现存资本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以及转变后向共产主义的发展。

资本主义作为一个社会形态,走向灭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完成,也需要一个或长或短的过渡时期;资本主义在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以后,也要经历一个社会主义阶段,最后才能向共产主义过渡。

(三)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也称“两个不可避免”),后来,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又提出了“两个决不会”,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有着内在的联系,应该结合起来加以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前者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是根本的方面;而后者讲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它告诫我们“两个必然”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而在这个条件具备之前决不会成为现实。

2,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共产主义渺茫论”是错误的。

第一,他们不了解共产主义的含义。共产主义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指的是在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指导下的共产主义运动;另一方面指的是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当然,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彻底实现,是需要经过若干代人的不懈努力的,是一个远大的奋斗目标。但是,作为在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指导下的共产主义运动,作为一种亿万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改造社会的革命实践,则是一点也不“渺茫”,而是实实在在地、每日每时地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一个多世纪以来,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为了实现共产主义制度这一伟大理想,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诸如巴黎公社、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及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每向前发展一步都意味着向共产主义靠拢一步。今天,我们的一切革命工作都是伟大的共产主义运动的具体体现和组成部分。

第二,他们割裂了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联系,认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制度互不相干。因此,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事实,即共产主义运动不仅在全世界,在中国早已存在,而且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这就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已经在中国和世界一些国家建立起来并取得重大发展,从而使共产主义运动发生了质的飞跃。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不仅使人民从被压迫和被剥削的旧制度下解放出来,而且,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不断深入,人们生活的不断改善,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社会道德水准和文化教育科学事业的向前推进,共产主义理想逐渐在深入人心。

第三,他们不能正确对待社会主义事业中的曲折和困难。马克思主义认识现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不是直线上升,而是在曲折中前进的。社会主义事业也是如此,它有成功,也有失误,有前进,也有暂时的困难。中国的改革和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人民生活得到了不断改善。人们才能看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希望。只要把社会主义建设好,就为将来的共产主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勇往直前,坚信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

三、有人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能讲树立,否则就是脱离实际。”请用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的关系来分析评论这观点。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都是社会理想,它们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1)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只有实现了共同理想,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充分显示出来,从而为实现共产主义准备好物质条件和打好思想基础。

(2)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实现共同理想,必须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我们一方面,要胸怀远大理想,知道我们的最终目的,另一方面,又必须从现实出发,为当前的事业而奋斗。必须用辩证的态度来对待。割裂二者的关系,走向任何一个片面都是错误而有害的。

理想是指引人们奋斗方向的航标,也是推动人们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共产主义理想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社会理想,是人类最伟大的社会理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我们不但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而且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一)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因为: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所以不讲共产主义就说不清什么是社会主义;不讲共产主义,共产党是什么

也说不清楚,因为共产党的思想体系和最终目标就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理想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强大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回避共产主义的问题,不利于我们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因而那种以我们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由认为只能讲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不应提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否则就是脱离实际的观点是不正确的,是把共同理想与远大理想对立起来,也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割裂开来了。(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树立和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要体现在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实际行动中。当前,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就集中体现在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我们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鞭策自己,脚踏实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

四、如何在大学生活中体现自己的理想信念追求?个人理想如何才能与社会理想一致起来? 理想是指引人们奋斗方向的航标,也是推动人们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一个社会不能没有理想,一个人也不能没有理想。共产主义理想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社会理想,是人类最伟大的社会理想。这伟大理想在当代中国的具体体现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应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坚定这一共同理想,并进一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一)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共产主义理想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强大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

牢固地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来自于对于实现共产主义客观必然性的正确认识。马克思恩格斯正是经过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总结国际工人运动的斗争经验,展望人类解放的光辉前景,形成了他们科学共产主义的理论,阐明了共产主义作为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更美好的社会制度一定能实现。它不是基于良好的主观愿

望的空想,而是建立在严密的科学论证基础上的必然逻辑。

对于实现共产主义客观必然性的正确认识的掌握,要求我们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才能通晓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真正有效地抵制和克服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从而在思想上牢固地树立起共产主义的理想和社会主义的信念。

(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树立和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要体现在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实际行动中。共产主义作为崇高的理想目标,要在未来才能实现,而作为一种追求理想的实际的运动,则已熔铸于我们的实际生活中。

当代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要把追求个人理想与追求社会理想结合起来,把追求共同理想与追求远大理想结合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做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8新版)前四章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1.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范畴是对一切客观存在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和概括,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意义: (1)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论述: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的胜利。 1.2谈谈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条件下,如何认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意识是特殊的物质,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人工智能,它的“意识”就基于他所处的躯壳以及其中的代码,这决定了它的“意识”。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是意识的能动作用。人工智能的“意识”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便有可能突破人类的限制而产生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3)要想正确认识和把握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必须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1.3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 (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对程的始终。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的统一。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理论依据。 (4)我们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又必须注意中国的特点,从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只有这样,才能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推向前进。 1.4依据思维方法与思维能力的关系,谈谈如何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 学习和掌握唯物辨法的科学思维方法,就是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增强思维能力,特别是不断增强辨证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战略思维能力,底线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1)辨证思维能力;培养和提高辨证思维能力,就要认真学习辨证唯物主义,全面,系统,准确的掌握联系和发展中的基本观点,基本环节和基本规律,将其自觉地体现和运用于思维

文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九章{概念)1、现实型文学:也称为现实主义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2、理想型文学: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3、象征型文学: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了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4、诗:词语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抒发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5、小说: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以塑造人物为中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体。 6、剧本: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 7、散文:一种体裁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广义的散文是既包括诗歌以外的一切文学作品,也包括一般科学著作、论文、应用文章。狭义的散文即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剧本等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杂文、游记等。文学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 8、报告文学:以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思考题)1、谈谈象征型文学与现实型文学、理想型文学的区别象征型文学是寄寓意蕴,以变形描写来拟人(物)的形象,是现代派文学,来表现哲理的。 现实型文学是再现生活重视细节描写,虚构而见不出虚构,表现现实主义反映生活本质的。 理想型文学是表现理想以夸张幻想来再造的虚构幻想的形象表现浪漫主义的反映理想。 或(现实型与理想型文学的意义就在其形象自身,而象征型文学突出文学形象的意义的超越性;现实型文学是通过对生活现象的直接描绘反映现实,理想型文学往往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现情感态度。而象征型文学则偏以间接的方式去暗示客观规律和主观感受;象征型文学淡化具体时间与空间,突出了朦胧性。) 2、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的基本特征 诗歌的基本特征是:1、(高度的概括);2强性大(强烈的抒情性) 3、音乐性(停顿、平仄和押韵) 小说的基本特征:1.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 2、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 3、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散文的基本特征:1、选材广泛,现实性很强 2、形式自由,手法多样 3、形聚,构思精湛(形散:选材五光十色,联想自由驰骋,手法多种多样,结构灵活多变;神聚:立意深远,一线串珠。)4、真人真事,事情实感。 剧本的基本特征:1、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人物事件事件、地点高。2、尖锐紧张的戏剧冲突 3、人物台词要个性化口语并富有动作性。(个性化语言要符合人物的思想性格、身份地位教养;口语化既有意境又有潜台词;动作性:人物语言要传达内在的动作心理活动;引起更多的外部动作,推动情节的发展到新的层面。) 第十章{概念}1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

版思修课本课后思考题答案

一、人生的青春之问 1.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生观是在人们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实践中形成的根本看法,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以及对待生活态度都是由人生观决定的。人生观即人生真谛,是对人本质的认识,从而对人生目的的确立以及人生价值意义。马克思曾用辩证的唯物主义及历史唯物主义阐释过人的本质问题,并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经历和体验及个人感悟,从而形成一种个人对人生的根本看法,价值判断及生活的态度,由此而形成个人人生观。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任何认识都有正确的与错误的之分,正确的人生观对人未来的成功具有导向作用,而错误的人生滚则阻碍人们向前发展,故确立人生观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2.如何理解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的关系?为什么说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 第一问:1、人生目的决定着人们对待实际生活的基本态度和人生态度的评判标准。 2、人生态度影响着人们对人生目的的持守和人生价值的评判。 3、人生价值制约着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的选择。 第二问: 1.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正确的人生目的使人做出正确的选择,始终朝着正确的人生发展道路前进。 2.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正确的人生目的使人以昂扬乐观的人生态度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坎坷。 3.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选择。正确的人生目的使人懂得人生的价值首先在于奉献,从而在工作中尽心尽力尽责。 3.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原理,说明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1.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2.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 3.二者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4.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制造更大价值的前提。个体通过努力提高自我价值的过程,也是其创造社会价值的过程。 5.人生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能否得到满足和满足程度,取决于他的人生活动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即社会价值。 二、坚定理想信念 1.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1)理想信念指引奋斗目标。人的理想信念,反映的是对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期望。因此,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就意味着以什么样的期望和方式去改造自然和社会、塑造和成就自身。只有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够解答好人生的意义、奋斗的价值以及做什么人等重要的人生课题。 2)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大学时期,同学们都普遍面临着一系列人生课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有一个总的原则和目标,这需要树立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大学时期确立的理想信念,对今后的人生之路产生重大影响,甚至会影响终身。 3)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大学生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激发起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而发愤学习的强烈责任感与使命感,努力掌握建设祖国、服务人民的本领。 2.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关系?

新闻传播学院课程考核新闻学概论期末试题

新闻传播学院课程考核 新闻学概论试题 注意:将试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后本卷与答题纸一并收回;试卷满分100分; 请认真作答;考试时间100分钟;形式:闭卷。 一.名词解释: 1、新闻法治: 2、新闻价值: 3、出版自由: 4、言论自由: 5、新闻事业管理: 二.简答题: 1、简答中国新闻舆论监督所主要采取的方法 2、简述影响新闻价值取向的几个主要因素 3、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出版自由的性质和特点 4、阐释新闻法治应该从哪几个方面予以把握。 5、当前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主要任务,包括哪几个方面?做具体解说。 三.论述题: 1、何为媒体审判?结合近几年的新闻案例,谈谈你对新闻舆论监督中媒体审判的看法。 2、结合近几年的新闻案例,谈谈如何协调公民的隐私权和公众的知情权之间的矛盾关系。四.案例分析题。 我国将优化服务推进二孩“生得出生得好” 2017年01月27日14:15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月27日电(记者王宾)全面两孩政策迄今已落地一年,全国出生人口中二孩及以上占比已逾四成。如何才能让二孩“生得出、生得好”?国家卫生计生委表示,我国将继续调整扩增助产服务资源,推进妇幼健康优质服务。 2016年,中国累积生育需求集中释放,高龄高危产妇比例增加,生育服务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突显,出生人口达到2000年以来最高峰。 产科床位够不够?数据显示,2016年,中央投资29.1亿元,支持45个市级和202个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国家卫计委妇幼司司长秦耕表示,“十三五”期间,中国将力争增加产科医生和助产士14万名,新增产科床位8.9万张,力争在“十三五”前期解决妇幼健康服务资源总体不足和结构性短缺的供需矛盾。 母婴安全怎样保障?2016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19.9/10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下降到7.5‰和10.2‰。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马晓伟说,中国将进一步推进妇幼健康优质服务,全面推广使用全国统一的母子健康手册,加强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 据了解,我国共有8.8亿妇女儿童,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提出要合理配置妇幼保健、儿童照料等资源,满足新增公共服务需求。 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具体分析案例中所体现出的新闻传播学理论。

新闻学概论练习题

什么是软新闻 什么是新闻价值 什么是客观报道 什么是知晓权 什么是协同自律 简述对新闻自由限制的途径 简述1951年国际新闻学会提出的新闻自由所包含的内容什么是受众心理 什么是选择性理解 什么是守门人 什么是精确新闻学 简述新闻传播者的政治素养 简述受众需要的内容 简述受众接受新闻信息的心理倾向 简述受众从接收到接受新闻信息的所经历的阶段 简述新闻编辑的宏观任务 简述报纸的特点 试述互联网新闻传播的特性。 试述广告与新闻的区别 简述新闻事业的社会功能 简述新闻事业的性质 简述新闻传播的主要模式 简述目前世界存在的几种新闻法 试述“守门人”理论的发展过程 试述解释性报道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什么是舆论 什么是知晓权 什么是持续性新闻 什么新闻的新鲜性 简述新闻自由受到限制的几种主要情况 简述新闻事业的舆论功能 简述人类传播活动的主要发展阶段 简述广告对新闻传播的影响和制约 简述新闻真实所包含的内容 简述解释性报道的特点 试述影响新闻价值的因素 试述新闻与舆论的关系 什么是新闻事业 什么是传播自由 什么是新闻编辑策划 什么是新闻政策 熵

简述新闻事业功能变化的几种情况 简述舆论的特点 简述我们党的“正面宣传”的含义 简述新闻与宣传的区别 简述调查性报道的特点 简述故意失真新闻的原因 试述新闻价值实现的途径 试述如何正确看待新闻自由 你们是新闻职业道德 什么是公共关系 什么是新闻纪录片 什么是新闻专访 简述新闻传播者的受众意识 简述新闻传播者的素养 简述新闻与舆论的区别 简述新闻价值的含义 简述非故意失真失实新闻的原因 简述新闻倾向性的几种表现 试述新闻真实性所要包含的内容 试述新闻与宣传的区别 什么是有偿新闻 什么是新闻传播者的自我意识 什么是客观报道 新闻编辑方针 什么是新闻法规 简述新闻传播者的社会意识 简述新闻传播者的业务素养包含的内容 简述受众接受新闻信息的心理倾向 简述新闻媒介实施舆论监督的条件 简述反“客里空”运动的经过 简述新闻编辑人员的具体工作包含的内容 试述传统媒介与互联网融合的发展过程。 试述西方新闻传播事业发展过程中,新闻自律所采取的一些措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世界是永恒运动和发展着的物质的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2、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因为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生产、物质生产方式规定了社会的性质以及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物质生产是理解人类社会历史的关键性因素。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时间、物质生产在社会历史中的意义,使它能够把社会中物质关系、经济关系用其他关系区分开来。科学阐明人们社会存在对意识、实践对理论的决定作用。由于实践规定了包括社会精神生活在内的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所以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结合本章学习的原理,谈谈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内涵。 作为主观和客观的“交错点”,实践是变革现实的活动,其最终必定会引起客观对象的改变。但是,我们不应当把实践仅仅理解为直接引起客观对象的变化。任何变革现实的实 践活动都是一个过程,都有一定的准备阶段。准备阶段的探索活动虽然往往并不直接引起客观对象的改变,但它们是以变革现实为目的并服务于变革现实的活动的,因而它们同样也属于实践的范畴。正如列宁所说:“实践应当也包括天文学上的观察、发现等等的实践。” 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所谓实践,就是人类有目的地进行的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4.联系实际思考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矛盾普遍性是指矛盾是世界的普遍状态。其含义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各有其特点。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统一。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5.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二)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唯物辩证法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的观点和方法。 (三)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共同性 辩证思维方法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辩证思维方法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有着方法论上的共同性。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绪论 1、1999年,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的教授们发起,就“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第一思想家”进行了校内征询和推选。投票结果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随后,英国广播公司以同一问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一个月下来,汇集全球投票结果,仍然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牛顿和达尔文位列第三和第四。试结合你对马克思的认识,以及当前中国的社会现实,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1)马克思主义教给我们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 (2)马克思主义给我们提供了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3)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人生的有益启迪 2、有一种观点认为, 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 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 就不可能是科学的。你怎么评价这样的观点?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理论的阶级性和科学性是相容的: ①历史上的进步阶级,其利益与社会发展方向一致,能够提出具有科学性的理论观点 ②无产阶级代表着人们的利益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能够提出合理的科学理论③自从有阶级以来,理论的科学性总是与一定的阶级性联系在一起的。(2)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①马克思主义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②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革命理论。 ③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于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 3、马克思17 岁时在自己的中学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到:“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请阅读马克思的这篇作文,并结合你对马克思一生奋斗历程的了解,谈谈你能从中得到怎样的人生启迪。 从马克思主义的这篇作文中得到的人生启迪; (1)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 (2)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而努力工作。 (3)在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基本内容:①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②物质的存在形式 ③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④世界统一于物质 (2)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①为现代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指导原则②坚持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③从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后思考题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答题时需注意: 1.如果是简答题,仅答要点,不要展开阐述。 2.如果是论述题,每个要点之下都要展开阐述;如果题目要求联系实际则必须联系。 3.部分课后思考题题目很大,可以拆分成若干道题,复习时注意自己总结。 4.老师总结的答案仅供参考! 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 1.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答:人生观是人们关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人生问题的总观点和总看法。人生观决定着人生道路的方向,也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用社么样的方式对待实际生活。每个人都会对“做什么人”和“怎样做人”的问题形成一定的认识,无论自觉与否,都会在这种认识的影响下实践自己的人生。因此,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由于人们在现实社会关系中的地位不同,经济利益和政治立场不同,生活经历、人生遭遇、认识水平不同,人们对人生的看法也不同。不同的人生观往往意味着不同的生活道路和生活方式,并赋予人生以不同的意义。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理应认真严肃地思考人生,努力领悟人生的真谛,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树立崇高的人生追求,实现应有的人生价值。 2.如何理解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的关系?为什么说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 答: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统一为一个有机整体,具体讲就是,人生目的决定着人们对待实际生活的基本态度和人生价值的评判标准,人生态度影响着人们对人生目的的持守和人生价值的评判,人生价值制约着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的选择。 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在人生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首先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正确的人生目的使人做出正确的选择,始终朝着正确的人生发方向前进。其次,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正确的人生目的使人无所畏惧、顽强拼搏、积极进取、乐观向上,以昂扬乐观的人生态度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顺逆曲直,错误的人生目的使人投机钻营、犯罪、或是虚度人生、放纵人生,或是悲观消沉、厌世轻生。再次,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选择。正确的人生目的会使人懂得人生的价值首先在于分享,从而在工作中尽心尽力尽责;错误的人生目的则会使人把人生价值理解为向社会或他人进行索取,从而把追逐个人私利视为有价值的人生,而漠视对国家、社会、集体和他人的义务与责任。 3.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原理说明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答:个人与社会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社会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组成的,离开了人就没有社会,社会是人的存在形式。同时,人是社会的人,离开了社会人也无法生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最根本的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只有在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自我的发展。 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

新闻学概论复习题

《新闻学概论》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8分) 1、报纸最早产生于( A ) A威尼斯 2、“意见自由市场”理论最早有(D )提出 D.弥尔顿 3、新闻与信息的关系是( D ) D.新闻是信息大家族中的特殊成员 4、新闻事业的指导性通常取决于新闻内容的( C) C.指向性 5.第一个提出新闻自由口号的资产阶级政治家是( B ) B.约翰·弥尔顿 6.对于报纸批评,毛泽东曾提出( A ) A.“开、好、管”三字方针 7.新闻事业作用于社会的基本手段是( D ) D.传播新闻信息 8.新闻事业在社会结构中处于( D ) D.上层建筑层次 9、一般地说,公营性质的新闻媒介属于( A ) A.社会化领导制 10、新闻立法是指(D ) 11、一般地说,国有性质的新闻媒介属于( B ) B. 政府领导制 12、.新闻的基本特性是( A ) A.新鲜、真实、.迅速及时 13.“全党办报,群众办报”主张的提出者是( D ) D.毛泽东 14.新闻资产所有者掌握新闻传媒生存权、发展权和经营权的控制行为是( D ) D.行政控制行为 15、新闻的本源是( B ) B.先有事实,后有新闻。 16、世界上第一个通讯社是( A )。 A. 哈瓦斯社 17、新闻体制的核心是( C ) C. 新闻媒介的所有制性质 18、新闻选择有三个环节,除采访、编辑之处,另一个是( A ) A.写作 19、马克思、恩格斯所共同创办的无产阶级报纸是( C ) C.新莱茵报

20、社会主义国家,新闻舆论监督实质上是( C ) C.人民的监督 21、在《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六条首位的是( C )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2、大众传媒参与政治决策的方式除了沟通信息,还有( A ) A.影响舆论 23、在新闻传播的三要素中,除了事实和新闻接受者之外。另一个是( C ) C.新闻报道者 24、新闻反映社会生活的手段是( D ) D.忠实记录 25、新闻起源于人类社会的( B ) B.信息交往 26新闻价值的实质是( D ) D.对新闻的本质及其特征的量化把握 27、我国第一部历史新闻学着作《中国报学史》的作者是( C ) C.戈公振 28、新闻价值是传播者选择事实和接受者选择新闻的( B ) B.客观标准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传媒业经营活动的三大基本原则() A.普遍服务B.编营分离C.受众中心 2、对新闻媒介的社会控制的正规途径有() A.司法控制B.行政控制C.资本控制D.媒体的自律 3、新闻媒介受众的独有特征() A.广泛性B.混杂性D.隐蔽性 4、当前中国新闻改革四个鲜明的基本特点是() A.从自发走向自觉 B.从观念更新走向制度更新 C.从边缘突破走向中心突破 D.从增量改革走向盘活存量 5、新闻媒介所有制基本类型()。A.私营媒介B.公营媒介C.国营媒介 6、目前世界新闻学的主导理论有()。A.自由主义报刊理论B.发展新闻学C.社会责任论D.党报理论 7、新闻活动的渠道有()A. 亲身传播B. 大众传播D. 群体传播 8、西方新闻界对新闻媒介的效果,从心理学角度提出的理论有()A.魔弹论 B.选择性理

电气工程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电气工程与电工科学的关系就是什么? 电气工程的理论基础就是电气科学。 2.与“现代五大工程”的其她工程相比,电气工程的突出特点就是什么? 与其她工程相比,电气工程的特点在于:她的出现首先不就是来源与文明发展的自发需要,而就是来源于科学发现。她以全新的能量形态开辟出一个人类文明的新领域。她的发展又伴生了电子工程,从而孕育出通信,计算机,网络等工程领域,为信息时代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3.为什么说第二次工业革命就是以电气化为主要特征的? 在这一时期,发电,输电,配电已形成了一气轮机,水轮机为原动机,以交流发电机为核心,以变压器与输配电线路等组成的输配点系统为“动脉”的输电网,使电力的生产,应用达到较高的水平,并具有相当大的规模。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中电力拖动,电力牵引,电动工具,点加工,点加热等得到普遍应用。 4.根据自己了解,电气工程有哪些应用? 多电飞机,线控汽车,全电舰船。 5.20世纪哪些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电器工程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超导材料,半导体材料,永磁材料,超导磁体技术,电磁技术。 6、电气科学与电气工程的发展史给您哪些启发? 今天电能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她不仅创造了极大的生产力,而且促进了人类文明的极大进步,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电气工程也应次被誉为“现代文明之轮” 7、21世纪电器工程科学的发展趋势就是什么? 将电气科学与工程与近代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以及系统科学,信息科学等前沿融合,加强从整体上对大型复杂系统的研究,加深对微观现象及过程规律性的认识,同时用信息科学的成就改造与提升本学科并开创新的研究方向。 8、为什么说21世纪电器工程与其她科学融合交叉就是她的显著特点? 21世纪的电气工程科学将在与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及环境科学等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中获得进一步发展,创新与飞跃往往发生在学科的交叉点上, 9电气工程科学的基础理论包括那些? 电路藜芦,电磁理论,电磁计量理论等。 10您认为今后电气工程还会有哪些新应用? 电力大系统,电力传动系统及电力电子变流系统中各问题基于新材料,新原理成为开拓新应用领域的电机,电器,电能质量的理论及其测量控制,现代测量传感技术。 11您认为还有那些计算机软件可以用于今后的专业学习? MATLAB,PSPICE,EMTP,SABER,ANSOFT。

新闻学概论复习题

三、名词解释题 1.舆论 答: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舆论作为公众意见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共事务为指向。舆论具有公开性、公共性、紧迫性、广泛性和评价性等特性。 2.新闻价值 答: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种种特殊素质的总和。这些特殊素质的共同特征就是能够引起广大受众的共同兴趣,能为广大受众所关注。3.报纸的二次售卖 答:报纸的二次售卖是指报纸既向读者出售新闻媒介内容,又向广告主出售广告版面。第一次销售中,将报纸卖给读者,读者购买的是信息,这一次销售的是信息的实效性,落脚点是发行量。第二次销售把读者卖给广告客户,广告客户购买的是读者的注意力,这一次销售的落脚点是广告量。 4.接近权 答:接近权即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同时,这项权利也赋予了传媒应该向受众开放的义务和责任。这个新的权利概念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并在西方国家产生了普遍的社会影响。其核心内容是要求传媒必须向受众开放。 5.议程设置理论 答:所谓“议程设置”是有关大众传播媒介影响社会大众关注焦点的理论。“议程设置”也称“议题设置”,理论认为,大众媒介往往有意无意地通过对所报道重心的选择,从而构建公共讨论与关注的轻重缓急;人们将倾向于了解大众媒介所注重的那些问题,并按照大众媒介所设置的轻重秩序来理解事件。 6.新闻学 答: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讨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7.硬新闻 答:硬新闻是指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这类新闻为人们的政

马原课后思考题(附答案alpha版)

思考与练习(一): 1.什么是哲学的研究对象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及其关系的,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学说。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 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自然观到社会历史观的完备、彻底的唯物论? 马克思主义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从而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关于历史观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旧哲学的物质观的特点是什么? 坚持从自然本身来说明自然 1.哲学的物质畴与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之间有何关系? 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1.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是什么? (1)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畴。它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理论意义:①物质定义指出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的客观实在,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②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③指出了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具有最大的普遍性,不仅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而且正确地解决了哲学物质畴同自然科学关于物质形态、结构和属性的区别和联系。 (3)列宁给物质下定义的方法论原则:是从物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界定哲学物质概念的。 1.怎样理解物质是运动的根本属性? (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2)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关系:①物质都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离不开运动。②物质是运动的主体,任何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③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3)如果割裂二者的关系: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会陷入形而上学的错误;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会陷入唯心主义。 1.什么是相对静止?承认相对静止有什么意义? (1)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属性暂时未变这样的两种特殊状态。(2)①静止是运动的量度,不了解静止也就无法了解运动。 ②不了解相对静止,就不可能理解物质的多样性。③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是把事物区别开 来进行科学分析的前提。 1.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是何关系? (1)空间是物质的广延性或伸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具有长、宽、高三度。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的性质。(2)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3)时间,空间,物质运动具有在的统一性。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一方面,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离开了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时间和空间也离不开物质的运动,离开了物质运动的时间、空间同样是不存在的。 1.如何理解时间和空间是绝对性和相对性,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1)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特性是相对的。(2)时间、空间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是无限和有限的辩证统一。无限存在于有限之中,无限的时空是由特定的有限时空构成的;有限包含无限,任何有限的事物都包含无限的结构和层次;有限转化为无限,有限的界限是可以超越的,超越有限即趋向无限。(3)如果割裂时空与物质运动的关系,认为空间、时间可以离开物质而存在,是一种与物质无关的空洞形式,就会犯机械唯物主义的错误;相反认为空间、时间是纯粹的流逝或主观自生的,就会犯唯心主义的错误。 1.怎样理解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①世界是统一的。认为世界上繁多的事物有一个统一的本原的哲学观点,叫一元论,否认世界统一性的是二元论或多元论。②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这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观点,认为世界统一于精神,是唯心主义一元论的观点。③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一方面物质世界的具体事物和现象是多样的,另一方面多样性中又有其统一性,

软件工程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软件工程概论郑人杰等版 第1章软件与软件工程的概念 1.1 举出你所知道的应用软件的例子。 办公软件、游戏软件、财务软件、银行软件、人事管理软件、工资管理软件、学籍管理软件等。 1.2 认为“软件就是程序,软件开发就是编程序。”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认为“软件就是程序,软件开发就是编程序。”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首先,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另一部分,它是包括程序,数据及其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程序只是软件的组成部分之一;其次,在软件开发中,编程只是软件开发过程的一个阶段。 1.3 如果将软件开发比作高楼大厦的建造,可以将软件的设计比作什么? 可以将软件的设计比作建筑设计,软件设计的成果相当于建筑设计的设计图纸。 1.4 什么是软件危机?它有哪些典型表现?为什么会出现软件危机? 软件危机: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典型表现: (1)对软件开发成本和进度的估计常常很不准确。 (2)用户对“已完成的”软件系统不满意的现象经常发生。 (3)软件产品的质量往往靠不住。 (4)软件常常是不可维护的。 (5)软件通常没有适当的文档资料。 (6)软件成本在计算机系统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 (7)软件开发生产率提高的速度,既跟不上硬件的发展速度,也远远跟不上计算机应用 迅速普及深入的趋势。 产生软件危机的原因:除了软件本身的特点,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缺乏软件开发的经验和有关软件开发数据的积累,使得开发工作计划很难制定。 (2) 软件人员与用户的交流存在障碍,使得获取的需求不充分或存在错误。 (3) 软件开发过程不规范。如,没有真正了解用户的需求就开始编程序。 (4) 随着软件规模的增大,其复杂性往往会呈指数级升高。需要很多人分工协作,不仅涉及 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必须有科学严格的管理。

2015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后思考题答案(完整版)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一、大学生应如何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1.认识与适应大学生活。(学习要求的变化,生活环境的变化,社会活动的变化) (树立自立自强自信自律的生活意识提高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大胆实践,积累生活经验) 2.更新学习理念。(自主、全面、创新、合作、终身学习理念) 3.确立成才目标。(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二、如何理解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 1.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体现着人们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是非善恶判断的能力和 行为选择的能力,是政治素养、道德品格和法律意识的综合体,决定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目的和方向。 2.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促进个体健康成长、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基础。 3.良好的法律素质对于保证人们合法得实施行为,一发维护各种正当的权益,履行法定义务,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具有 重要意义。 三、为什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支撑; 2.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精神动力; 3.引导大学生进德修业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 四、如何认识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方法 1、重要意义: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 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 全面发展。 2、基本方法:学好科学理论;掌握基本知识;注重联系实际;坚持学以致用。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一、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1.理想信念指引奋斗目标。人的理想信念,反映的是对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期望。因此,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就意味着以 什么样的期望和方式去改造自然和社会、塑造和成就自身。只有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够解答好人生的意义、奋斗的价值以及做什么人等重要的人生课题。 2.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大学时期,同学们都普遍面临着一系列人生课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有一个总的原则和目 标,这需要树立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大学时期确立的理想信念,对今后的人生之路产生重大影响,甚至会影响终身。3.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大学生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激发起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 人民幸福而发愤学习的强烈责任感与使命感,努力掌握建设祖国、服务人民的本领。 二、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1.个人理想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个体对于自己未来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所产生的种种向往和追求;2.社会理想是指社会集体乃至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即在全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共同奋斗目标; 3.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又相互区别、相互制约; 4.社会理想规定、指引着个人理想。人是社会的人,实现理想的实践活动在社会中进行,正确的个人理想从根本上说是由正 确的社会理想规定的。同时,个人理想的实现,必须以社会理想的实现为前提和基础; 5.社会理想是对社会成员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社会理想不是凭空产生或有外在力量强加的,而是建立在众人个人理想的 基础之上。社会理想的实现归根到底要靠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并体现在个人理想的具体实践中。 三、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历史使命中大学生肩负的责任。 1.立志当高远。青年时期是理想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立志的关键阶段。志向高远,就是要放开眼量,不满足于现状,也不 屈服于一时一地的困难与挫折,更不要斤斤计较于个人私利的多与少、得与失。树雄心、立壮志,是关系大学生一生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 2.立志做大事。在今天,做大事就是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 运联系在一起,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在实现社会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 3.立志须躬行。漫长的征途需要一步一步地走,崇高理想的实现需要一点一滴地奋斗。通往理想的路是遥远的,但起点就在 脚下,在一切平凡的岗位上,在扎扎实实的学习和工作中。实现崇高的理想,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凡的工作做起。 伟大出自平凡,社会需要杰出人物,更需要千千万万个普通劳动者。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课后习题全部答案黄杏元著

地理信息系统课后习题第一章 1、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GIS)?它与一般计算机应用系统有哪些异同点?答:地理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GIS 脱胎于地图学,是计算机科学、地理学、测绘遥感学、环境科学、城市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等众多学科交叉融合而成的新兴学科。但是,地理信息系统与这学科和系统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 GIS 与机助制图系统机助制图是地理信息系统得主要技术基础,它涉及GIS 中的空间数据采集、表示、处理、可视化甚至空间数据的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字制图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空间分析方面。一个功能完善的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包含数字制图系统的所有功能,此外它还应具有丰富的空间分析功能。 (2) GIS 与 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 GIS 除需要功能强大的空间数据的管理功能之外,还需要具有图形数据的采集、空间数据的可视化和空间分析等功能。因此,GIS 在硬件和软件方面均比一般事务数据库更加复杂,在功能上也比后者要多地多。 (3) GIS 与 CAD 系统二者虽然都有参考系统,都能描述图形,但 CAD 系统只处理规则的几何图形、属性库功能弱,更缺乏分析和判断能力。 (4)GIS 与遥感图像处理的系统遥感图像处理的系统是专门用于对遥感图像

数据处理进行分析处理的软件。它主要强调对遥感栅格数据的几何处理、灰度处理和专题信息提取。这种系统一般缺少实体的空间关系描述,难以进行某一实体的属性查询和空间关系查询以及网络分析等功能。 2、地理信息系统有哪几个主要部分组成?它的基本功能有哪些?试举目前广泛应用的两个基础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为例,列出它们的功能分类表,并比较异同点? (1)系统硬件:包括各种硬件设备,是系统功能实现的物质基础; (2)系统软件:支持数据采集、存储、加工、回答用户问题的计算机程序系统;(3)空间数据:系统分析与处理的对象,构成系统的应用基础; (4)应用人员:GIS 服务的对象,分为一般用户和从事建立、维护、管理和更新的高级用户; (5)应用模型:解决某一专门应用的应用模型,是 GIS 技术产生社会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 3、试说明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分析功能与应用模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答: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功能是基于现有数据按照一定规律或者参数进行计算得出的结构,这些规律和参数就可以构成一个应用模型,比如降雨量计算模型和风力强度计算模型等。但应用模型很多是专业领域的模型,其表现可以是参数表格也可以是图标或计算公式,不利于地理信息这种要与地理坐标想联系,并且需要特殊的可视化效果的信息分析与表达。因此要构建适合于地理信息分析和表达的应用模型就要吧如气象农业等行业应用模型转变或者结合地理信息做成与空间信息想连接的模型应用于分析。 4、根据你的了解,阐述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学科及关联技术,并就地理信息系

思修课后思考题答案

1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一、大学生应如何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1.认识与适应大学生活。(学习要求的变化,生活环境的变化,社会活动的变化) (树立自立自强自信自律的生活意识提高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大胆实践,积累生活经验) 2.更新学习理念。(自主、全面、创新、合作、终身学习理念) 3.确立成才目标。(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二、如何理解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 1.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体现着人们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是非善恶判断的能力和行为选择的能力,是政治素养、道德品格和法律意识的综合体,决定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目的和方向。 2.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促进个体健康成长、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基础。 3.良好的法律素质对于保证人们合法得实施行为,一发维护各种正当的权益,履行法定义务,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三、为什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支撑; 2.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精神动力; 3.引导大学生进德修业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四、如何认识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方法 1、重要意义: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2、基本方法:学好科学理论;掌握基本知识;注重联系实际;坚持学以致用。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一、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1.理想信念指引奋斗目标。人的理想信念,反映的是对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期望。因此,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就意味着以什么样的期望和方式去改造自然和社会、塑造和成就自身。只有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够解答好人生的意义、奋斗的价值以及做什么人等重要的人生课题。 2.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大学时期,同学们都普遍面临着一系列人生课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有一个总的原则和目标,这需要树立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大学时期确立的理想信念,对今后的人生之路产生重大影响,甚至会影响终身。 3.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大学生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激发起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而发愤学习的强烈责任感与使命感,努力掌握建设祖国、服务人民的本领。二、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1.个人理想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个体对于自己未来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所产生的种种向往和追求; 2.社会理想是指社会集体乃至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即在全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共同奋斗目标; 3.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又相互区别、相互制约; 4.社会理想规定、指引着个人理想。人是社会的人,实现理想的实践活动在社会中进行,正确的个人理想从根本上说是由正确的社会理想规定的。同时,个人理想的实现,必须以社会理想的实现为前提和基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