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吃什么对人体有好处

吃什么对人体有好处

吃什么对人体有好处

吃什么对人体有好处

关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大家知道是需要在生活当中摄入多种营养物质才能达到的,在生活当中我们会选择一些吃了对身体好的食物。这些食物的主要特点就是营养成分含量非常的丰富,而且很容易被人体所吸收,也不会对人体机能造成不好的影响,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其中几款常见的。

菌类中的蛋白质含量多在30%以上,比一般的蔬菜和水果要高出很多。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丰富的钙、铁等矿物质。最重要是它还含有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却又是必须的8种氨基酸。被人体吸收后,对增强抵抗力有帮助。菌类还能够刺激人体产生更多的干扰素,消灭体内的病毒,因此对预防感冒也有一定的作用。

豆类中的异黄酮素和金雀异黄素均是强有力的抗氧化剂,对降低女性的乳腺癌和宫颈癌很有帮助。大豆中的脂肪以不饱和脂肪酸居多,是防止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的好食品。豆类不仅有较强的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还能消除体内的自由基,延缓老化。

鸡蛋中的卵磷脂、甘油三脂、胆固醇、卵黄素等,对神经系统和身体发育有很大作用,还可对记忆力减退有一定的阻挡作用。用刚煮熟的热鸡蛋在脸上滚几分钟,促使面部皮肤血管舒张,增强血液循环,皮肤吸收营养物质,再用冷水使毛孔和血管收缩,是简单又经济实惠的美容方式。

在生活当中我们还会发现一些有着特殊,调理保健功效的食

物,比如说河套,核桃的健脑效果是被大家所认可的,因为核桃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赖氨酸,可以促进大脑细胞的发育,对于正处在发育期的少年儿童和一些工作压力较大的白领人群有着非常好的食疗保健效果。

运动生物力学

运动生物力学 运动生物力学:是生物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体育运动中人体机械规律的科学。 运动生物力学的主要任务:提高运动能力,预防运动损伤 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方法分为测量方法和分析方法,其中测量方法可以分为运动学测量、动力学测量、人体测量、肌电图测量 运动学测量的参数:(角)位移、(角)速度、(角)加速度 动力学测量的参数:主要界定在力的测量方面。 人体测量是用来测量人体环节的长度、围度及,(质量、转动惯量等) 肌电图测量是用来测量肌肉收缩时的神经支配特性。 动作结构:运动时所组成的各动作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法或顺序 动作结构的特征主要表现在运动学和动力学,运动学特征指完成动作时的时间、空间和时空方面表现出来的形式或外貌上的特征;动力学的特征指决定动作形式的各种力(力矩)相互作用的形式和特点,包括力、惯性和能量特征。 运动学特征:时间特征、空间特征和时空特征 时间特征反映的是人体运动动作和时间的关系:半蹲起立和深蹲起立 空间特征是指人体完成运动动作时人体各环节随时间变化所产生的空间位置 改变状况:下肢和躯干等空间移动轨迹 时空特征指人体完成运动动作时人体位置变化的快慢情况。 动力学特征包括,力的特征、能量特征和惯性特征 能量特征:人体运动时完成的功、能和功率方面的表现形式。 惯性特征:人体运动中人的整体、环节以及运动器械的质量、转动惯量对运动 动作所具有的影响。 动作系统:大量单一动作按一定规律组成为成套的动作技术,这些成套的动作技术叫做动作系统。 人体基本运动动作形式可主要归纳为推与拉动作、鞭打动作、缓冲和蹬伸动作及扭转、摆动和相向运动等动作形式 上肢基本运动动作形式——推(铅球)、拉(单双杠)、鞭打(标枪)★人体基本运动下肢基本运动动作形式——缓冲、蹬伸、鞭打 动作形式全身基本运动动作形式——摆动、躯干扭转、相向运动 人体的运动是由运动器系的机能特征所决定的,即以关节为支点,以骨为杠杆,在肌肉力的牵拉下绕支点转动,各肢体环节运动的不同组合使人完成千变万化的动作。 生物运动链根据其结构特点可以分为开放链和闭合链。见书P28-图2-15 生物运动链中的杠杆同机械杠杆一样也分为平衡杠杆、省力杠杆和速度杠杆 人体中的三类骨杠杆:见书P30-图2-16 ★人体惯性参数是指人体整体及环节质量、质心位置、转动惯量和转动半径 人体简化模型:质点模型、刚体和多刚体模型

运动生物力学的概念

一.运动生物力学的概念:运动生物力学的概念是研究体育运动中人体及器械机械运动规律的科学。 二.动能与势能的正确利用(高水平运动员动作的特征):1.高水平运动员在完成投掷动作时有效地利用了助跑速度。2.高水平运动员超越器械动作时间短,身体背弓大器械被充分引向身体后方。3.高水平运动员较好的利用了身体的动能及肌肉的弹性势能。 三.人体运动的形式:如果将人体简化为质点,人体运动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如果将人体简化为刚体,人体运动可分为:平动,转动和复合运动。2.斜抛物体的运动:1.定义:运动轨迹为抛物线 2.斜抛运动的构成: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竖直上抛运动 四.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1.定义:任何物体,在不受力作用时,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应用(保持跑速,动作连贯)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应用1.定义F=ma 2:几点注意1.a是运动学量F是动力学量,他们都是矢量力是产生运动的原因,并且加速度方向与力的方向一致。 2.牛顿第二定律中的物体是被当做质点的 3.加速度与力同时出现同时消失,反应的是瞬时关系。应用:加速跑,超重,失重,弯道跑 五.牛顿第三定律及其应用:1.定义Fab=-Fba 2.应用:加速跑,起跳,投掷链球 六.动量与冲量 1.动量:K=mv 2.冲量:I=Ft 动量定理在体育中的应用1:落地缓冲动作:要减少对人体的冲力,就得延长力的作用时间。 七.人体平衡的力学条件人体平衡的力学条件是人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和合外力矩为零。表达式为:∑F=0,∑M=0 如:燕式平衡,单杠支臂悬垂 八.人体重心的概念:1.概念:人体全部环节所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就叫人体重心 2.研究人体重心的意义:评定一个体育动作的质量,分析其技术特征和纠正错误动作等。都需要从人体重心的变化规律去分析,无论是动力性的动作还是静力性的姿势,探索其运动规律时,都离不开人体重心。 3.特点:人体中心不想物体那样恒定在一个点上,不仅在一段时间内,要受肌肉和脂肪的增长或消退等因素的影响,即使在每一瞬间,也要受呼吸,消化,血液循环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体育运动中,要受人体姿势变化的制约,随姿势的改变,有时甚至移出体外。例如:体操中的“桥”,背越式跳高的过杆动作等。 九.人体平衡的分类:1:根据支点相对中心位置分类:1:上支撑平衡:当人体处于平衡,切支撑点在人体重心上方,如:体操中的各类悬垂动作。2:下支撑平衡:当人体处于平衡,切支撑点在人体重心的下方,下支撑平衡在体育动作中最为常见如:站立,自由体操和平衡木的平衡动作以及田径,武术等。3:混合支撑平衡:是一种多支撑点的平衡状态,这时有的支撑点在人体重心上方,有的支撑点在人体重心下方。如:肋木侧身平衡根据平衡的稳定度分类:稳定平衡,不稳定平衡,随遇平衡,有限度的稳定平衡。 1:稳定平衡:人体在外力作用下,偏离平衡位置后,当外力撤除时,人体自然恢复平衡位置,而不需要通过肌肉收缩恢复平衡。如果物体偏离平衡位置的结果是物体重心升高,则该平衡是稳定平衡,多数上支撑平衡属于稳定平衡。如:单杠支臂悬垂 2:人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偏离平衡位置后,当外力撤除时,人体不仅不能回到原来的平衡位置,而是更加偏离平衡位置。如果物体偏离平衡位置的结果是物体的重心降低,则该平衡是稳定平衡,多数下支撑平衡属不稳定平衡。如:单臂手倒立 3:随遇平衡:人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偏离平衡位置后,当外力撤除时,人体既回不到原来的平衡位置,也不继续偏离原位置,而是在新位置上保持平衡。在体育中很少见。如:连续完成两个前滚翻。 4:有限度的稳定平衡:人体在外力作用下,一定限度内偏离平衡位置,当外力撤除时,人体回到平衡状态,但如果偏离平衡位置超过某一限度时,人体失去平衡。如:太极拳中的推手。

人体运动规律

教学内容 1、人的运动规律 (1)人的骨骼:在动画片中,表现最多的是人物动作及拟人化角色的动作(见图1) (2)人的关节:人的主要关节位于腰部,肩部,肘部,腕部,股部,膝部,踝骨,颈部(见图1) (图1)运动中人的骨骼和关节 (3)人体的重心:人体重量的集中作用点(平衡点)是人体的重心(见图2) (图2)人体重心

(4)动作的表情:动作和表情是重要的动画语言。(见图3) (图3)人物动作与表情 2、人的基本规律性动作 (1)人的走路动作:用脚掌着地,左右两脚交替向前,带动躯干朝前运动(见图4) a.人走路动作的基本规律 b.头部的上下波动 c.手臂的摆动:钟摆定理 (图4)人走路的动态分析 (2)人的奔跑动作: 身体前倾,手臂略呈弯曲状以较大的幅度配合双脚的交替跨步向前摆动,跨步的幅度大于走路时的幅度,膝关节的弯曲度大于走路时的弯曲度,脚抬得较高。(见图5)

(图5)人跑步的动态分析 3、人的头部运动 (1)头部的转动: 以鼻子作为脸部中心点画一直线,当头转动时,由于透视原因,接近正面的一半距离大,远离正面距离小;(见图 6 (图6)头部的转动分析 (2)表情:要具有表演的创作意图(见图7) (图7)人的表情

(3)对白中的口型:欧美的常用口型是A,B,C,D,E,F,偶尔会有G,H日本的常用口型是A,B,C 。(见图8) (图8)角色口型 4、走路画法 走路的基本规律是:左右脚交替向前,带动人的身体向前运动,为了保持身体的平衡,配合双脚的屈伸、跨步、双臂前后摆动。(见图9) (图9)走路示范 5、跑步的画法

(1)奔跑动作的基本规律:身体重心前倾,手臂成弯曲状,奔跑时手臂配合双脚的跨步作前后摆动,双脚跨步的动作幅度较大,膝关节弯曲的角度较大,脚抬得较高,因此头高低的波形运动也比走路明显,在奔跑时,双脚几乎没有同时着地的时间,而是依靠单脚支撑身体的重量,有些快跑动作中间可以有1到2格是双脚同时离地的腾空过程。(见图10) (图10)跑步正面 (2)注意事项:人物前倾的动态应前后保持一致,原画张与动画中割张上半身身体保持一个前倾的姿态。(见图11)

康复治疗技术考试(基础知识人体发育学)

康复治疗技术考试(基础知识人体发育学) 基础知识:六.人体发育学 第一章正常发育 康复医学角度人体发育:重(运动发育)和(心理社会发育)1.生长发育的一半规律** A:分为:不平衡性逐渐性和个体性 B:生长发育的不平衡性: ①开始发育速度是平均一的 ②发育过程中身高和体格明显增大的两个高峰期,一个婴儿期,另一个青春期 ③器官的功能发育不等速:脑发育最早,5岁时脑的大小及重量已接近成人 ④性器官则要到青春期才迅速发育 C:生长发育的逐渐性表现: 由头到尾、由近道远、由粗到细、由动到静的规律 D影响生长发育的差异是: 遗传、环境 2.运动发育规律** A:①第一年:人类特有动作—手的动作和直立的出现,标志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 ②第二年:相对稳定 ③第三年:迅速发展时期

B:①从泛化到集中:婴儿最初动作全身性,不精确的,以后局部性、精确的动作,由不协调到协调。 ②从上到下:头到足 ③从近到远:从生体中部,越近躯干部位动作发育越早,然后逐渐向远端发育 C:粗大运动发育顺序** ①指:姿势或全身(抬头、翻身、坐、爬、站、走、跑跳跃等 ②抬头:新生儿几俯卧时能抬头1-2秒;3个月抬头较稳定;4个月抬头稳定; ③坐:6个月时能双手向前撑住独坐;8个月坐稳 ④翻身:7个月有意仰卧位→俯卧位→在到仰卧位 ⑤爬:8-9用双上肢向前爬 ⑥站、走、跳:11可独自站立片刻:15月独自走稳;24月双足并跳;30单腿跳 D:精细运动发育规律** ①指:手和手指的运动及手眼协调能力 ②精细动作多为小肌肉的运动,在全身大肌肉发育后迅速发育;手指是精细动作重要。 ③3-4月握持反射消失 ④6-7月出现换手与捏、敲等探索性动作 ⑤9-10月可用拇指、食指拾物,喜撕纸 ⑥12-15月学会用匙,乱涂画

《人体与运动》教案

《人体与运动》教学设计 黄山中学高涤生 一、设计理念: 本课以学生为本,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为出发点,使学生理解人体的运动系统是如何作为一个整体使人体能够运动,从而为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打下相应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a、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骨骼、关节、骨骼各肌的构 造和功能;掌握青少年骨骼、关节、肌肉的发育特点。 b、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体育运动分为三种: 社会体育、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想出一种发展身体某一肌肉群的方法。 能力目标增加了一定难度,但是大多学生可以通过努力实现 这一目标,并体验到成功。这种积极的体验,有助于增强学 生的自信心,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机水平。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展示精彩视频与直观的图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 习情绪。适当将竞赛引入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 性。 教学重点、难点: ①重点:骨骼、关节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②难点:骨骼、关节、肌肉如何相互协调完成运动过程。 三、教学对象: 九年制初中八年级学生。初中八年级学生对体育与健康两者的概念与联系不是很清楚,学生需要了解基本的运动的基本原理,为今后的体育锻炼奠定良好的基础。 课程资源:《人体与运动》一课,是全日制初中《体育与健康》课中第一章《你的身体健康》中的第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体育理论课。教材由“骨骼和关节”、“肌肉”、“骨骼、关节、肌肉和运动系统的关系”三部分内容组成。 四、课程资源: 教材资源:初中八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多媒体资源:《人体与运动》演示课件、幻灯片课件 教具资源:人体骨骼模型、体操垫。 五、教学方法: 体育理论课由于在教室内进行,场地受到限制,教材内容又显得单一,学生学起来枯燥。根据新体育课标的要求,我通过让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动手试一试,动口问答,在此过程中激发学生快乐的情绪,产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在兴趣盎然中学习,由动而乐,在乐中学。 八年级学生因年龄小,理解能力差,并且又特别活泼好动。因此我对他们不进行过深的理论讲授,只讲一些简单的常识性内容。在讲授时也不是进行简单的

身体活动基本知识考试练习题目下载

身体活动基本知识练习题 1. 最大心率按照年龄估计,公式为(): A.180-年龄 B.220-年龄 C.240-年龄 D.250-年龄 2. 1代谢当量(METs)相当于每分钟每千克体重消耗多少毫升的氧气(): A.2.5mL B.2.9mL C.3.0mL D.3.5mL 3. 对于有氧耐力运动,如果想要达到锻炼心肺功能的目的,推荐每周运动时间为累计多少分钟(): A.50~80分钟 B.80~100分钟 C.100~130分钟 D.150~180分钟 4. 以下哪类高血压病人的运动计划应获得医生的批准() A.所有高血压的病人,从事各种强度运动 B.血压>180/110mmHg,从事中等强度以下的运动 C.血压160-180/100-110mmHg从事中等强度运动,或血压<160/100mmHg,从事中等强度以上运动

D.血压<160/100mmHg从事中等强度以下的运动 E.血压<180/110mmHg从事中等强度以上的运动 5. 影响成年人热能消耗的主要因素是(): A.年龄、性别 B.体力活动程度 C.体重 D.气候 6. 测量运动强度最直接、简单、易行且准确的指标是(): A.心率 B.自觉运动强度 C.最大摄氧量 D.各种活动的代谢当量 7. 下列关于一个千步当量正确描述的是(): A.一个千步当量等于4km/h中速步行10分钟的活动量 B.一个千步当量等于8km/h跑步10分钟的活动量 C.一个千步当量等于16km/h骑自行车10分钟的活动量 D.一个千步当量等于洗盘子或熨衣服10分钟的活动量 8. 下列哪种运动方式最适合心血管病患者(): A.步行 B.爬山 C.跳绳 D.跳舞

第八章 身体活动基本知识 考点

第八章身体活动基本知识 考点1身体活动的要素 身体活动包括频率,强度,时间,类型四个基本要素。 考点2身体活动的分类 1 .按日常活动分类:分为职业性身体活动、交通往来身体活动、 家务性身体活动和业余休闲身体活动四类。 2.按能量代谢分类:分为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 ①常见的有氧运动项目:步行、快走、慢跑、竞走、滑冰、长距 离游泳、骑自行车、打太极拳、跳健身舞、跳绳/做韵律操、球类运动(如篮球、足球等),有氧运动以有氧代谢为主要供能途径,有助于增进心肺功能。 ②常见的无氧运动项目:短跑、举重、投掷、跳高、跳远、拔 河、俯卧撑、潜水、肌力训练(长时间的肌肉收缩)等,无氧运动以无氧代谢为主要供能途径,有助于增加肌肉质量和力量。 3.按生理功能和运动方式分类:柔韧性活动(伸展性活动)、强壮 肌肉活动、平衡性活动、健骨运动、高强度间歇训练。 考点3 身体活动的强度及其衡量 1.国际通用的身体活动量衡量指标 1)代谢当量是指相对于安静休息时身体活动的能量代谢水平。 指身体活动强度与单次或累计时间的乘积,一般用梅脱-每分钟(MET - min)或梅脱-每小时(MET?hour)表示。 1MET相当于每分钟每公斤体重消耗3.5ml的氧,或每分钟每公斤体重消耗1.05kcal能量的活动强度。 2)千步当量:一个千步当量相当于普通人中等速度(4千步/小时)步行10分钟(约1。00步)的身体活动量。 2.身体活动强度分级 根据代谢当量水平,身体活动强度分为高强度、中等强度、低强度、静态行为四个等级。 考点4 个体身体活动指导原则 身体活动指导原则包括动则有益、贵在坚持、多动更好、适度量力。

人体运动学教学大纲

《人体运动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人体运动学》是体育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系统的正常人体各器官形态结构的知识,掌握与体育运动联系最为密切的运动系统各器官形态结构的特点、关节的机械运动规律、运动的主要肌群、以及发展肌肉力量和柔韧性等素质的基本原理。探讨体育运动对人体各器官的影响和对外部特征的影响。重视运动技术的解剖学分析方法,为分析人体动作,发展力量和柔韧性等运动训练方案制订,为运动技术诊断、运动损伤预防和运动选材等方面,为学习《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和《运动生物力学》等课程及各项运动技术课教学、训练提供必要的解剖学知识。并使学生从中获得相当的医学常识,丰富知识面,提高其综合素质,开拓创造性思维。为将来从事体育教学、训练、社会体育指导及体育科学研究工作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主要有中学《生物》、《生理卫生》等。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主要有《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测量与评价》、《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等。三、课程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培养良好医德医风的素质教育,以病人为中心,耐心倾听病人的陈述,细心观察病情的变化,关心体贴病人的疾苦,取得病人的信任和配合。 三、课程目的: 教学中要依据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内容的生动性、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内容多增加案例,既要注重知识的科学性和基础性,又要增加生动性和实用性。应重视实验课,按本纲要的要求制订实验教学大纲,选用实验指导书,购置必要的实验设备,完善实验条件、加强实验教学,保证实验课的质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表达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

康复治疗技术考试(基础知识_3.运动学)

基础知识三.运动学 一.运动生物力学 1.运动生物力学定义、人体力学、内力和外力学以及骨骼运动学** A:运动生物力学定义**定义:(Biomechanics)是研究能量和力对生物系统影响的科学,是力学、生物学、医学等学科相互渗透的学科 B:人体力学定义**①定义:是用力的观点、方法定量描述、研究人体组织和器官力学的医学科学 ②决定运动治疗有效性:主要是骨骼系统对力的耐受性及其活动性。C:内力和外力**①外力:外界作用人体的力:重力、支撑反作用力、流体作用力、摩擦力、器械阻力等;②内力:人体内部各组织器官间相互作用的力,包括:肌肉收缩力、组织器官间的被动阻力、内脏器官的摩擦力、内脏器官和固定装置间的阻力、体液在管道内流动时产生的流体阻力等D:骨骼运动学**2.骨骼力学、动力学和静力学 A: 骨骼力学**力矩:①力矩:一个力施加于物体所产生的绕某轴转动的作用就称为力矩 ②单位为牛顿.米(N.M)③力矩的大小也称为扭力 应力和应变:①应力:(stress)单位面积上的作用力 N/M2 ②应变:(strain)物体在内部应力作用下发生的形变和大小的相对变化 ③弹性形变基本形式:(elastic deformation)有长度形变、体积形变和形状形变。 ④弹性模量:(modulus of elasticity)应力和应变的比值 刚体:定义:在外力作用下,物体的大小与形状不发生改变的物体称为刚体(ringid body) B:动力学**①动力学状态:一个力作用于物体,会加速物体的运动,改变物体的运动速度,此为非平衡状态,也称动力学状态。②线加速度:力所产生的加速度是沿直线方向。 ③角加速度:由扭力所产生的绕轴旋转的加速度。 C:静力学**①静力学平衡:当作用于 物体上的合力或合力力矩为零时,物 体没有线加速度和角加速度,此时物 体保持平衡、静止或匀速运动,称为 静力学平衡。静力学平衡可分析作用 处于静态系统上所有力的平衡问题 3.脊柱运动节段、脊柱运动学、脊柱 小关节和神经根** A:脊柱运动节段**①定义:相邻两 椎体及其间的软组织构成,能显示与 整个脊柱相似的生物力学特性的最 小功能单位,其运动的叠加可构成脊 柱的三维运动,称为运动节段 (motion segment),又称脊柱功能 单位(functional unit) ②分部:前后两部 a前部:两个椎 体、椎间盘和后纵韧带 b后部:椎弓、椎间关节、横突、棘 突和韧带 ③前后部承载:侧方、前方剪应力作 用、轴向压缩及屈曲运动时,前部的 椎间盘是主要的负重部位。如伴有较 大的位移时,后部的小关节也承受部 分载荷,在后方剪应力(背伸运动)和 轴向旋转时,小关节则是主要的负重 部位。 ④功能:运动功能、承载功能、保护 功能 B:脊柱运动学**①a神经和肌肉的 协同作用产生脊柱的运动b运动是 三维的,表现为两椎骨的角度改变和 位移。脊柱的活动通常是多个运动节 段的联合运动,包括沿横轴、矢状轴 和纵轴的旋转和平移。限制任何部位 的活动都可增加其他部位的活动。 ③运动特性a椎体与椎间盘韧带、关 节囊等组织:被视为刚体 b椎间盘等其他物体:塑性物体C.脊 柱小关节的生物力学:**①结构特 点: a下颈椎:小关节面与冠状面平行, 与水平面呈45°,颈椎前屈、后伸、 侧弯和左右旋转。 b胸椎:小关节面与冠状面呈20°, 与水平面呈60°,侧弯、旋转和 一定程度的屈伸。 c腰椎:小关节面与冠状面呈45°, 与水平面垂直,前屈、后伸、侧弯, 限制过度的旋转运动。 ②承载能力:a腰椎:处在最大前屈 位时,小关节承受约90%的张应力 但并不承受压应力 c腰椎:后伸至最大限度时,小关节 承受的压应力占33% d腰椎:承受剪切应力,小关节承受 45%,与椎间盘大致相等。 D.神经根的生物力学**①结构特点: a脊神经根只在近脊神经节处才有 一薄层神经外膜,而外周神经却有 厚厚的神经外 b脊神经由神经纤维和胞体组成c 外周神经只有神经纤维组成。 ②应力曲线:a脊神经仅能被牵拉15 %-23%。直腿抬高试验时脊神经可 在神经根管内滑动2-5cm 4.运动范围:* ①颈椎的活动度:a颈椎是脊椎活动 度最大的部颈椎的两个活动部分 b上颈椎:(枕-寰-枢复合体)的联合 运动以旋转运动为主。c下颈椎(颈2 ?7)的联合运动以屈伸运动为主。 5.骨骼生物力学、骨与关节的运动** A:骨骼生物力学:**①结构特点:a 骨骼系统是人体重要的力学支柱,不 仅承受着各种载荷,还为肌肉提供 可靠的动力联系和附着点。b骨组织: 骨细胞、有机纤维、黏蛋白、无机结 晶体和水组成。 ②:力学特点:a骨的力学性质受人 的年龄、性别、部位等因素的影响 ③骨的变形: 以弯曲和扭转最为常 见 B:骨关节的运动** ①骨骼运动:旋转线形a旋转运动: 会产生关节的滚动-滑行b线形运 动:会产生关节的滑、牵引、压缩 ②骨骼旋转:a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 均可产生骨骼的旋转分:单旋转多 轴旋转:单旋转:称解剖运动:多旋 1

学生身体机能变化分析

学生身体机能变化分析 (2015—2016学年度) 学校通过体操练习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身体素质是体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在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等身体基本状态和功能能力。身体素质的好坏直接反映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承受能力的强弱。以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数据为依据,分析中国国民身体素质的年龄、性别、生活区域(限南北方)和城乡的现状和变化规律,从而得出中国人身体素质特征。耐力素质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时抗疲劳的能力。耐力素质是人体各器官系统机能和心理素质的综合表现,也是人的体质强弱的重要标志。发展耐力素质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体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改善新陈代谢水平,增强抗疲劳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坚毅、顽强等优良的心理品质。12分钟跑是国际上流行的一种运动方式,对于发展有氧耐力,提高心血管功能的效果较好。跑完12分钟,根据自己跑的距离,再查一下评分表,就可以知道自己的有氧代谢能力水平。耐力锻炼可分为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有氧耐力运动包括长跑、游泳、登山、健美操等;无氧耐力运动包括爆发运动,如短跑、跳高、跳远等。爆发力较差的人应注意缩短运动距离。以长跑为例,可以从每天500米开始,逐渐过渡到800米、1000米等。指人体完成某一动作的快速能力。提高动作速度的锻炼方法有: (1)减小练习难度,加助力法。如牵引助力跑步或游泳、顺风跑、下坡跑、顺水游、推掷较轻的器等。(2)加大练习难度,发挥后效

作用法。如负重跳或推掷超重器械练习后,紧接着做跳跃或推掷标准器械的练习。(3)时限法。按预定的音响节拍频率完成动作,以改变练习者的动作频率和速度。是指在作周期性动作中,单位时间内人体快速移动的能力。提高动作速度是提高位移速度的基础,并与四肢肌肉的爆发力密切相关。通常采用下列方法: (1)快速跑。如短距离用最快速度重复跑、让距离追逐游戏、短距离游泳、速滑等。 (2)加速动作频率的练习,如快频率小步跑、快速摆臂练习等。(3)发展下肢的爆发力。如负重跳、单脚跳、跨步跳等。通过慢跑锻炼身体素质柔韧素质是指关节活动的幅度及相关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性和弹性。发展柔韧素质,有利于正确地掌握各项运动技术,在突然用力的情况下,避免损伤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发展柔韧素质的方法:主要是采用加大动作幅度,即拉长肌肉、肌腱、韧带和皮肤的练习。所有的柔韧练习至少连续做5~10次,动作幅度应逐步加大,身体各部位的柔韧性要交替进行,并需持之以恒。当软组织被拉长之后,肌体感到酸、胀、痛时应坚持8~10秒,这样需重复练习8~10次,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每次锻炼过程中,动力拉长练习一般控制在15~25个之间,每个练习以7~30次之间为宜,注意柔韧练习总的时间不宜过长。

健康管理师第八章 身体活动基本知识

第八章身体活动基本知识 第一节 (一)概述 1.身体活动的概念 指通过骨骼肌收缩引起机体能量消耗增加的所有活动。 身体活动四要素(FITT原则) 2.身体活动不足的流行趋势和相关负担: 缺乏身体活动 & 久坐行为过多 全世界身体活动不足普遍存在,全球有1/4成年人和3/4青少年缺乏身体活动。 身体活动不足是造成多种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多种恶性肿瘤等)的重要危险因素,是造成全球范围死亡的第四危险因素。 3.国内外有关身体活动促进的相关策略和行动 WHO:2004年发布《饮食、身体活动与健康全球战略》 2010年发布《关于有益健康的身体活动全球建议》 2018年发布《全球身体活动行动计划2018-2030》 日本:日本运动指南(2006)) 美国:美国运动医学会2007年9月提出“运动是良医”,已进入美国医疗系统,作为医疗处方手段之一。该项目已在包括中国在内的30多个国家先后启动。

《美国成人身体活动指南(2008)》 (二)身体活动分类 1.按日常活动分类 职业性身体活动 交通往来身体活动 家务性身体活动 业余休闲身体活动 2.按能量代谢分类 ①有氧运动(耐力运动) 概念:指躯干、四肢等大肌肉群参与为主的、有节律、较长时间、能够维持在一个稳定状态、以有氧代谢为主要供能途径的运动形式。 运动类型:长跑、步行、骑车、游泳等 功能:能增加心肺功能、降低血压、血糖、改善血脂、控制体重。 ②无氧运动 概念:以无氧代谢为主要供能途径的运动形式,一般为肌肉的强力收缩活动,不能维持一个稳定的状态。

运动类型:抬重物、俯卧撑、抗阻力肌肉力量训练等 功能:促进心血管健康,改善血糖调节能力,强壮骨骼、肌肉和关节,预防老年骨折和跌倒等。 3.按生理功能和运动方式分类 ①柔韧性活动(伸展性活动) 促进提高关节柔韧性和灵活性的活动。如各种伸展性活动、瑜伽、太极等。 ②强壮肌肉活动 保持或增强肌肉力量、体积和耐力的活动。如日常各种负重活动、举哑铃、俯卧撑等。 ③平衡性活动 利于保持姿势的活动,如单腿站立、倒着走、平衡板练习等。 ④健骨运动 可以改善骨结构和骨密度,从而增加对于骨折的抵抗力。例如蹦、跳、舞蹈等活动属于健骨运动,同时也是属于肌肉力量运动。 ⑤高强度间歇训练 包含大强度有氧运动并间或短时间低强度有氧运动恢复期的组合型活动。 (三)身体活动的强度及其衡量 代谢当量(METs,梅脱)

人体的支持与运动

人体的支持与运动 人体的支持与运动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说明人体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2.描述人体骨骼的组成。 3.通过观察说明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二、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长骨的结构以及进行有关骨的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懂得体育锻炼对于运动系统的影响,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长骨适于支持和运动的结构特点。 教法设计及 学法指导实验法、观察法、合作学习 前准备教师编号:013 学生画人体骨骼模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引入】 我们做一个屈肘动作,想一想,这个动作是由人体的哪些部分参与完成的? 【新授】 【讲解】 骨 运动系统骨连接 骨骼肌 【展示】人体的骨骼组成 【布置】拼装人体骨骼模型【布置实验】观察长骨的结构 取一块新鲜的猪的长骨(如股骨),用锯子把它纵向锯开,从外向内依次观察。 1.用解剖刀从骨的表面剥离出一层膜,这是骨膜。用镊子拉一拉骨膜,感觉骨膜坚韧吗?观察骨膜的颜色,里面有血管吗? 2.对照图16—2,观察长骨纵剖面上的骨松质和骨密质。看一看,这两种骨质分别位于长骨的什么部位?骨质的形态结构又有什么不同? 3.观察骨髓分布在什么部位,是什么颜色,用解剖刀除去中央一部分骨髓,可以看到中空的骨髓腔,说明长骨是管状的。【小结】布置学生完成

【布置作业】P37—38 【讨论、回答】 略【观察、自学】头骨 人体骨骼躯干骨上肢骨 四肢骨 下肢骨人体的骨骼由206块骨组成。 【动手实践】 1.拿出事先画好的骨骼图,在不同的“骨”上涂上不同的颜色。2.将已着色的“骨”贴在硬纸板上,再把每一块“骨”剪下。用胶水或订书机再将骨连结成一具骨骼。 【实验、观察、小结】骨膜骨密质 骨骨质 骨髓骨松质骨膜是骨表面的一层坚韧的结缔组织膜。骨膜内含有血管、神经和成骨细胞。血管中的血液对骨有营养作用;成骨细胞对骨的生长和再生有重要作用。骨折以后由于成骨细胞的作用骨能够愈合,这是骨的再生。 骨密质致密而坚硬,在长骨中,骨密质大部分集中在内干部分,抗压很强;骨松质则分布在长骨两端的部分,结构疏松,呈蜂窝状,可以承受一定的压力。 长骨骨干的骨髓腔中和骨松质的空隙里都有骨髓。幼年时期的骨髓呈红色,具有造血功能。随着年龄增长,骨髓腔中的红骨髓逐渐变成黄骨髓,就失去了造血功能。当人失血过多时,黄骨髓能够再转变为红

人体三维姿态重构与动作分析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目录 目录 摘要 ....................................................................................................................................... I ABSTRACT ....................................................................................................................... III 第一章绪论 (1) 1.1引言 (1) 1.2研究背景及现状 (2) 1.3三维人体重建与动作分析 (3) 1.3.1基于Kinect的研究 (4) 1.3.2单目视觉条件下的研究 (4) 1.4本文的主要贡献 (5) 1.5本文结构 (5) 第二章三维人体姿态重构和动作分析 (7) 2.1前景检测与分割算法研究 (9) 2.1.1人体特征分类 (9) 2.1.2前景检测与提取 (10) 2.2动作分析方法 (11) 2.3分类器研究 (12) 2.3.1判别式模型研究 (13) 2.3.2生成式模型研究 (14) 2.4本章小结 (16) 第三章基于Kinect的动作识别研究 (17) 3.1多目视觉概述 (17) 3.1.1双目立体视觉 (17) 3.1.2多目视觉系统 (18) 3.2基于Kinect的三维人体动作分析 (19) 3.2.1Kinect设备介绍 (19) 3.2.2Kinect关键技术 (20) 3.3三维动作表示 (21) 3.3.1点云数据获取 (21) V

身体活动基本知识(2018年 健康管理师 三级)课后练习题(带简析,单选,多选)

第九章-身体活动基本知识 课后练习题 1,()是运动强度相当于最大心率60-70%,自我感知运动强度稍累,代谢当量3-6MET,相当于最大耗氧量40-60%。 A、低强度运动 B、中强度运动 C、高强度运动 D、极高强度运动 E、中高强度运动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B【解析】低强度运动是运动强度相当于最大心率40-60%,自我感知运动强度较轻,代谢当量<3MET,相当于最大耗氧量<40%。中强度运动是运动强度相当于最大心率60-70%,自我感知运动强度稍累,代谢当量3-6MET,相当于最大耗氧量40-60%。高强度运动是运动强度相当于最大心率71-85%,自我感知运动强度累,代谢当量7-9MET,相当于最大耗氧量60-75%。极高强度运动是运动强度相当于最大心率>85%,自我感知运动强度很累,代谢当量10-11MET,相当于最大耗氧量>75%。 2,最大心率计算() A、220-年龄 B、200-年龄 C、180-年龄 D、240-年龄 E、360-年龄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A【解析】最大心率计算:220-年龄 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绝对强度通常以单位时间能量消耗量衡量,对无氧运动而言。 B、绝对强度以个体主观用力和疲劳感的程度来判断身体活动的强度。 C、相对强度通常以单位时间能量消耗量衡量,对无氧运动而言。 D、绝对强度通常以单位时间能量消耗量衡量,对有氧运动而言。 E、绝对强度以群体主观用力和疲劳感的程度来判断身体活动的强度。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D【解析】绝对强度通常以单位时间能量消耗量(如每千克体重每分钟消耗量)衡量,对有氧运动,常用的指标是代谢当量,亦称梅脱。 4,老年人身体活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每天30-60分钟低强度运动 B、不宜进行高冲击的活动 C、可进行抗阻力活动增加肌力 D、建议有氧运动 E、如进行大强度的锻炼,时间可以减半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A【解析】老年人有更多的时间从事运动锻炼,建议每天30-60分钟中强度等身体活动。如果身体条件允许,可以进行更长时间的锻炼。如进行大强度的锻炼,时间可以减半。老年人的身体活动时间也可以10分钟分段累计。 5,高血压患者运动注意事项下列正确的是() A、口服血管舒张药可诱发运动后低血压,应当快速提高运动强度

生物:16.1《人体的支持与运动》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上)

第十六章运动与行为 第1节人体的支持与运动-1 【教材分析】: 对于人和动物来说,许多行为的产生都需要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通过运动系统来完成,所以本章内容安排在生命活动调节的后面。内容上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动物的运动突出人的支持和运动。人体的支持与运动离不开人体的运动系统,动物的行为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主要突出动物和为与动物的生存和发展的关系。编排上以问题探究为主线,教材安排了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观察、交流、讨论过程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真正实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关心和解决实际问题,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能有所发展。 【学情分析】: 学生可以对照自己的身体,认识人体骨骼和骨骼肌,从而认识了解人的骨、骨连接、骨骼肌分兵形态特点和功能、骨的结构和成分。明白长骨的结构特点是与其运动功能相适应的。观察和体验关节在运动中的作用,了解体育锻炼对人体运动功能的影响。从生活经验出发,认识了解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让学生了解各种动物行为的特点以及对动物本身的意义。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明人体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2、描述人体适于支持和运动的结构特点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长骨和关节的结构以及进行有关骨的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 懂得体育锻炼对于运动系统的影响,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关节的结构特点,骨骼肌的结构特性。 教学难点:人体运动如何产生。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探讨法 教学准备:关节、骨骼肌的图片模型等

运动生物力学

1.运动生物力学:研究人体运动力学的规律的科学,;分;2.人体惯性参数:是指人体整体及环节的质量、质心;3.人体重心:是人体各个环节所受地球引力的合力的;4.转动惯量:是衡量物体转动惯性大小的物理量;5.图像解析:对运动员的动作技术进行拍摄完成后,;理,获取原始的运动学数据;6.转动定律:刚体绕定轴转动时,转动惯量与角加速;7.鞭打动作:人们把这种在克服阻力 下载:运动生物力学49.Doc 1.运动生物力学:研究人体运动力学的规律的科学,它是体育科学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人体惯性参数:是指人体整体及环节的质量、质心位置、转换惯量及转换动半径。3.人体重心:是人体各个环节所受地球引力的合力的作用点。 4.转动惯量:是衡量物体转动惯性大小的物理量。 5.图像解析:对运动员的动作技术进行拍摄完成后,将得到的影像资料进行数字转换的处理,获取原始的运动学数据。 6.转动定律:刚体绕定轴转动时,转动惯量与角加速度的乘积等于作用于刚体的和外力矩。7.鞭打动作:人们把这种在克服阻力或自体位移过程中,肢体依次加速与制动,使末端环节产生极大速度的动作形式。 8.相向动作:人体在腾空状态,由于肌群的收缩是身体的两部分同时向相反方向转动。1.简述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任务? (1)研究人体机械运动的规律(2)研究人体结构与机能的力学特征 (3)研究运动技术的最佳化(4)研制和改动运动器械(5)预防运动损伤(6)为选材提供理论依据 2为什么说在肌肉收缩前拉长其初长度可增大其收缩力值? 根据肌肉的三元模式可知,肌肉的总张力F1,是由并联弹性成分的张力FP与肌肉的主动收缩力FC相加,级Ft=Fc+Fp,而只有当肌肉收缩长度大于平衡长度小于静息长度时,主动收缩力随其肌肉的初长度增加而增大,,当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等于静息长度时,肌肉的主动收缩力达到最大值,并且弹性张力的成分FP也随其成分的增加而增大,所以,肌肉的总张力增大Ftmax=Fcmax+Fp,故在肌肉收缩前拉长其初长度,可以增大其收缩力值。 3人在跑动过程中为什么屈臂摆、屈腿摆? 人在跑动过程中肢体绕关节的轴转动,如将肢体的各组成环节的质量,尽可能靠近转轴(即关节轴)减小肢体对轴的转动惯量,在髋和肩关节肌肉力矩一定的条件下,可加大肢体的摆动度,例如:跑步中的摆臂摆,腿动作可加快摆动角速度,采用屈臂摆、屈腿摆,使肢体绕关节轴的转动惯量减小,从而加大摆动速度,提高跑速。 4简述人体内力与外力的相对性及其相互关系? (1)内力和外力的区分是相对系统而言的,由于系统选择的不同,同一个力即可看做内 力有可看作外力,例如:肱二头肌张力对前臂而言是外力,对整个上臂而言是内力。 (2)人体内力和外力是相互联系的,内里是人体运动的必要条件,但内力只有通过 外力才能使人体产生整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5试举体育实例说明人体转动惯量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1)质量太小,质量越大,转动惯量越大,如:要停住相同速度且相同体积的铅球与皮球,铅球不容易停住,是因为铅球质量大,所以要改变他的运动状态不容易。 (2)质量分布,转轴一定质量分布越远离转离转轴,转动惯量越大,反之则越小,如: 直直体空翻比团体空翻难度大,是因为直体时,身体的质量分布离转轴较远,转动

八年级生物教案-人体的支持与运动

人体的支持与运动 第十六章运动与行为第1节人体的支持与运动-1【教材分析】:对于人和动物来说,许多行为的产生都需要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通过运动系统来完成,所以本章内容安排在生命活动调节的后面。内容上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动物的运动突出人的支持和运动。人体的支持与运动离不开人体的运动系统,动物的行为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主要突出动物和为与动物的生存和发展的关系。编排上以问题探究为主线,教材安排了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观察、交流、讨论过程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真正实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关心和解决实际问题,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能有所发展。 【学情分析】:学生可以对照自己的身体,认识人体骨骼和骨骼肌,从而认识了解人的骨、骨连接、骨骼肌分兵形态特点和功能、骨的结构和成分。明白长骨的结构特点是与其运动功能相适应的。观察和体验关节在运动中的作用,了解体育锻炼对人体运动功能的影响。从生活经验出发,认识了解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让学生了解各种动物行为的特点以及对动物本身的意义。【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明人体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2、描述人体适于 支持和运动的结构特点能力目标:通过观察长骨和关节的结构以及进行有关骨的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懂得体育锻炼对于运动系统的影响,

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生活习惯。教学重点:关节的结构特点,骨骼肌的结构特性。教学难点:人体运动如何产生。教学方法:引导自学、探讨法教学准备:关节、骨骼肌的图片模型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师:板书“肘”,认识肘。请学生一起来做一个屈肘动作,想一想,这个动作是在哪个系统的指挥下,由人体的哪些部分参与完成的?(提示:屈肘的动力是由于哪个器官的收缩?使什么绕着什么活动而形成的?)问:神经系统骨骼肌骨关节师:指出这个动作中起杠杆作用 的骨,支点是肘关节,动力来源于骨骼骨的收缩,指挥是神经系统。指出骨骼肌、骨连结、骨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人体的许多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牵动所附着的骨产生动作。运动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产生运动。问:如果不小心发生了骨折或肌肉拉伤、瘫痪的情况,还能进行正常的运动吗?能不能正常站立行走吗?这体现了它的什么功能?(支持)板书:人体的支持与运动――运动系统。[新课]一、骨骼师:人体的骨有206块,指出骨、骨连结合称为骨骼。问:骨与骨骼有什么区别?生:骨是单块的骨,骨骼是由多块骨通过骨连结组成的。(骨骼可以是整个人体骨骼,也可以骨骼的某一部分,如上肢骨骼、躯干骨骼。)师:人体的骨骼是由 206块骨通过骨连结构成的。1.观察人体的骨骼组成:观察 图片,对照自己的身体,认识人体骨骼的组成。问:看看人体骨骼可分为哪几大部分?每一部分包括哪些骨?生:对照身体,读图认图。生:指着骨骼模型说出各部骨骼的名称。

人体运动学试题及答案知识讲解

人体运动学试题及答 案

第二章正常人体运动学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 1、关于椎骨的描述不正确的时(E) A由椎体、椎弓、突起三部分组成 B椎体和椎弓围成椎间孔 C椎间孔内容纳脊髓 D椎体和椎弓发出7个突起 E所有椎骨相连,椎孔形成椎管 2、上肢骨的体表标志不包括(B) A肱骨内上髁和外上髁 B喙突 C桡骨和尺骨茎突 D鹰嘴 E肩胛骨上角和下角 3、关于肘关节描述正确的是(B) A 包括肱尺、肱桡、桡尺远端3个关节 B 3个关节包在一个关节囊内 C关节囊的两侧最薄弱 D可沿矢状轴做屈伸运动 E伸肘时肱骨内外上髁与尺骨鹰嘴三点连成等腰三角形 4、提肋的肌不包括(B) A胸大肌 B肋间内肌 C肋间外肌D前斜角肌 E中斜角肌 5、下列属于长骨的是(D) A 肋骨 B 胸骨 C 跟骨 D 趾骨 E 鼻骨 6、胸骨角平对(C) A第一肋软骨 B 第三肋软骨 C 第二肋软骨 D 第四肋软骨 E第五肋软骨 7、下列各项中协助围成椎管的韧带是(C) A 棘上韧带 B 前纵韧带 C 黄韧带 D 棘间韧带 E 后纵韧带 8、血中氧分压降低导致呼吸加强的原因是直接兴奋(C) A延髓呼吸中枢 B呼吸调整中枢 C外周化学感应器 D中枢化学感应器 E 肺牵张感应器 9、关于端脑内部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B) A大脑半球表面有白质覆盖. B大脑纵裂的底为连接两半球宽厚的骈底体 C基底神经核位于底丘脑 D端脑内腔为第三脑室 E以上都不是 10、可兴奋细胞发生兴奋时的共同表现是产生(D) A收缩活动 B分泌活动 C静息电位 D动作电位 E 局部电位 11、支配肱二头肌的是神经是(B) A腋神经 B肌皮神经 C桡神经 D尺神经 E正中神经 12、支配咀嚼肌的神经是(C) A面神经 B上颌神经 C下颌神经 D舌下神经 E舌咽神经 13、臀大肌可使髋关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