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四章 付财政执法制度

第四章 付财政执法制度

第四章 付财政执法制度
第四章 付财政执法制度

第四章付财政法律制度

第四章财政法律制度

第一节预算法律制度

一、预算法律制度的构成:《预算法》、《预算法实施条例》、其他法规制度。

二、国家预算

1、定义——财政分配的依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2、作用——财力保证作用;调节制约作用;反映监督作用。

3、预算级次划分——中央、省级、地市级、县市级、乡镇级。

4、国家预算的构成——中央预算、地方预算、总预算、部门单位预算。

三、预算管理的职权

人大——审查、批准、撤销;财政部门——具体编制、具体组织;其他部门——编制、报告执行

四、预算收入与预算支出

国家预算包括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预算收入——中央预算收入、地方预算收入、中央和地方预算共享收入。预算支出——中央预算支出、地方预算支出。

五、预算组织程序

编制(预算年度为公历年度)——审批(人大)——执行(财政部门)——调整。

六、决算——由国务院财政部门部署。七、预决算的监督——全国人大、地方人大

【例题1·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国家预算体系的是(D)。

A.中央预算

B.省级(省、自治区、直辖市)预算

C.县市级(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预算

D.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的派出机关预算

【例题2·单选题】下列关于预算体系组成的表述,错误的是(D)。

A.地方预算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预算组成

B.部门单位预算是指部门、单位的收支预算

C.总预算包括本级预算和本级政府行政隶属的下一级政府的总预算

D.预算组成不受限制,可随意编制

【例题3·单选题】根据我国的政权结构,可以把我国的预算分为(D)。

A.6级

B.3级

C.4级

D.5级

【例题4·单选题】根据我国《预算法》的规定,不属于国务院财政部门预算职权的是(C)。

A.具体编制中央预算、决算草案

B.具体组织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

C.审查和批准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

D.具体编制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

【例题5·单选题】按照分享程度划分,我国的预算收入(D)。

A.仅包括中央预算收入

B.仅包括中央预算收入和地方预算收入

C.仅包括中央和地方共享收入

D.包括中央预算收入、地方预算收入以及中央和地方预算共享收入

【例题6·单选题】我国国家预算收入的最主要部分是(A)。

A.税收收入

B.依照规定应当上缴的国有资产收益

C.专项收入

D.其他收入

【例题7·单选题】根据我国《预算法》的规定,不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的是(D)。

A.监督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

B.审查和批准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

C.审查和批准中央预决算

D.具体组织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

【例题8·单选题】乡级政府编制的决策草案,由(C)审批。

A.国务院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C.本级人大

D.县级人大

【例题9·多选题】根据我国《预算法》的规定,不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预算职权的是(BC)。

A.批准中央预算和中央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B.审查和批准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

C.监督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

D.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议

【例题10·多选题】下列关于中央预算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B)。

A.由中央各部门(含直属单位)的预算组成

B.中央预算包括地方向中央上解的收入数额

C.中央预算不包括中央对地方返还或者给予补助的数额

D.中央预算不包括企业和事业单位的预算

【例题11·多选题】下列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的有(ABCD)。

A.批准中央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B.审查中央预算草案

C.审查地方预算草案

D.审查地方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例题12·多选题】我国《预算法》规定的预算支出形式包括(ABCD)。

A.经济建设支出

B.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支出

C.国家管理费用支出

D.国防支出

【例题13·多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各级政府编制年度预算草案的依据的有(ABCD)。

A.法律、法规

B.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中长期计划以及有关的财政经济政策

C.本级政府的预算管理职权和财政管理体制确定的预算收支范围

D.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预算收支变化因素

【例题14·多选题】下列关于预算的审批,说法正确的有(AB)。

A.中央预算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

B.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

C.中央预算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

D.中央预算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均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

【例题15·多选题】下列有关各部门预算管理职权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CD)。

A.编制本部门预算、决算草案

B.组织和监督本部门预算的执行

C.定期向上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预算的执行情况

D.不定期向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预算的执行情况

【例题16·判断题】我国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Y)

【例题17·判断题】我国的预算分为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而中央预算是由各地方预算组成的。(N)

【例题18·判断题】无论乡、民族乡、镇是否有设立预算条件,都一定要设立预算。(N)

【例题19·判断题】每一收支项目的数字指标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依据充分确实的资料,并总结出规律性进行计算,不得假定、估算,更不能任意变造,体现了国家预算的完整性原则。(N)

【例题20·判断题】国务院财政部编制中央决算草案,报国务院审定,提请全国政协常委会审查和批准。(N)

第二节政府采购法律制度

一、政度采购法律制度的构成——政府采购法、政府采购部门规章、政府采购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

二、政府采购的概念

1、政府采购的主体范围——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使用财政资金),国有企业没纳入。

2、政府采购的资金范围——财政性资金(预算内资金、预算外资金、配套的单位自筹资金)

3、政府采购的对象范围——集中采购目录中、超过采购限额标准的货物、工程和服务。

三、政府采购的原则——公开透明、公平竞争、公正原则、诚实信用原则。

四、政府采购的功能——(1)节约财政支出,提高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2)强化宏观调控;(3)活跃市场经济;(4)推进反腐倡廉;(5)保护民族产业。

五、政府采购的执行模式——集中采购、分散采购

六、政府采购当事人——采购人、供应商、采购代理机构

七、政府采购方式——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询价。

【例题1·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政府采购当事人的是(B)。

A.采购人

B.保证人

C.供应商

D.采购代理机构

【例题2·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政府采购主体的是(D)。

A.国家机关

B.事业单位

C.从事公共社会活动的团体组织

D.国有企业

【例题3·单选题】政府采购要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对所有供应商一视同仁,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干预采购活动的正常开展,这体现了(C)。

A.公开透明原则

B.公平竞争原则

C.公正原则

D.诚实信用原则

【例题4·单选题】根据《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招标后没有供应商投标或者没有合格标的或者重新招标未能成立的,其适用的政府采购方式是(D)。

A.询价方式

B.邀请招标方式

C.公开招标方式

D.竞争性谈判方式

【例题5·单选题】根据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规定,采用邀请招标方式的,采购人应当从符合相应资格条件的供应商中随机邀请(A)以上的供应商,并以投标邀请书的方式,邀请其参加投标。

A.3家

B.5家

C.10家

D.15家

【例题6·多选题】下列选项中,可以作为政府采购当事人中采购人的有(ABC)。

A.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B.人民教育出版社

C.中国红十字会

D.甲个人独资企业

【例题7·多选题】下列情形中,采购人可以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采购的有(ABD)。

A.采用招标方式所需时间不能满足用户紧急需要的

B.不能事先计算出价格总额的

C.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费用占政府采购项目总价值的比例过大的

D.技术复杂或者性质特殊,不能确定详细规格或者具体要求的

【例题8·多选题】根据《政府采购法》的规定,政府采购采用的方式包括(ABCD)等。

A.公开招标

B.邀请招标

C.竞争性谈判

D.单一来源

第三节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一、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将所有财政性资金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

二、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构成——(1)在人行开设的国库单一账户;(2)在商业银行开设的零余额账户;(3)在商业银行为预算单位开设的零余额账户;(4)在商业银行开设的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5)批准的特殊专户。

三、财政收入收缴方式——直接缴库、集中汇缴;收缴程序——直接缴库程序、集中汇缴程序。

四、财政支出支付方式——财政直接支付、财政授权支付;程序——财政直接支付程序、财政授权支付程序。

【例题1·单选题】对本级各部门、各单位和下级政府的预算执行、决算实施审计监督的部门是(C)。

A.各级政府财政部门

B.各级政府

C.各级政府审计部门

D.上一级政府财政部门

【例题2·单选题】.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纳入预算管理的财政收入和支出的账户是(A)。

A.国库单一账户

B.财政部门零余额账户

C.预算外资金账户

D.特设账户

【例题3·单选题】财政支出支付方式中,由财政部向中国人民银行和代理银行签发支付指令,代理银行根据支付指令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将资金直接支付到收款人或用款单位账户的方式称为(A)。

A.财政直接支付

B.财政授权支付

C.财政委托支付

D.财政集中支付

【例题4·单选题】财政收入收缴方式中,由征收机关(有关法定单位)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将所收的应缴收入汇总缴入国库单一账户或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的方式是(C)。

A.分次汇缴

B.直接缴库

C.集中汇缴

D.汇总缴纳

【例题5·多选题】下列账户中,属于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中包括(ABCD)。

A.预算外资金专户

B.特设专户

C.国库单一账户

D.财政部零余额账户

第三章付老师讲义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第三章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第一节税收概述

一、税收的概念与分类

(一)税收的概念与作用——实现国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无偿取得,特定分配方式。

作用——组织财政收入;宏观经济调控;维护国家政权;国际交往中维护国家利益。

(二)税收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三)税收分类——(1)征税对象不同:流转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财产税、资源税、行为税。(2)收入分配权限: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地方共享税。(3)计税标准:从价税、从量税、复合税。

【例题1·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税收特征的有(B)。

A.强制性

B.分配性

C.无偿性

D.固定性

【例题2·单选题】按照税收的征收权限和收入支配权限分类,可以将我国税种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下列各项中,属于地方税的是(B)。

A.增值税

B.土地增值税

C.企业所得税

D.资源税

【例题3·多选题】下列属于税收的作用的有(ABCD)。

A.是国际经济交往中维护国家利益的可靠保证

B.国家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

C.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D.具有维护国家政权的作用

【例题4·多选题】在下列税种中,属于行为税类的有(AC)。

A.印花税

B.增值税

C.车辆购置税

D.城镇土地使用税

二、税法及构成要素

(一)税法分类——(1)功能作用不同:税收实体法、税收程序法(《税收征收管理法》)。(2)法律级次不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

(二)税法构成要素——征税人、纳税业务人、征税对象、税目、税率(比例税率、定额税率、累进税率,个人所得税——超额累进税率)、计税依据(从价计征、从量计征、复合计征)、减免税(起征点、免征额)

【例题1·单选题】我国税法构成要素中,(B)是税法中具体规定应当征税的项目,是征税对象的具体化。

A.税率

B.税目

C.纳税人

D.征税对象

【例题2·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税收程序法的是(C)。

A.《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例题3·单选题】下列税法构成要素中,衡量纳税义务人税收负担轻重与否的重要标志是(C)。

A.计税依据

B.减税免税

C.税率

D.征税对象

【例题4·多选题】按照税法法律级次划分,可将税法分为(ABCD)。

A.税收法律

B.税收行政法规

C.税收规章

D.税收规范性文件

第二节主要税种

一、增值税

1、对增值额征收的流转税。分为——生产型、收入型、消费型。

2、纳税人——一般纳税人(17%)、小规模纳税人(3%)。

3、当期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例题·单选题】按照对外购固定资产价值的处理方式,可以将增值税划分为不同类型。2009年1月1日起,我国增值税实行(A)。

A.消费型增值税

B.收入型增值税

C.生产型增值税

D.实耗型增值税

二、消费税

1、针对特定消费品和消费行为,按消费流转额征税。

2、范围——烟,酒及酒精,鞭炮、焰火,化妆品,成品油,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游艇,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汽车轮胎,摩托车,小汽车。

三、营业税

1、营业税的征税范围包括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其中,提供应税劳务是指提供交通运输、建筑、金融保险、邮电通信、文化体育、娱乐以及服务等劳务。

2、加工和修理修配劳务不属于营业税劳务(从营业税角度称之为非应税劳务),征收增值税。

【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营业税纳税人的是(A)。

A.销售小汽车的公司

B.提供交通运输业的公司

C.提供娱乐服务的俱乐部

D.提供邮政服务的邮电局

四、企业所得税

1、居民企业——境内外的所得纳税。非居民企业——境内收入纳税。

2、企业所得税税率:25%。亏损弥补,最长不超过5年。

五、个人所得税

1、居民纳税人——境内外,非居民纳税人——境内。

2、税率——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相结合。纳税方法——自行申报纳税、代扣代缴。

【例题1·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个人所得税居民纳税人的是(D)。

A.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居住也不满一年的个人

B.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且不居住的个人

C.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超过6个月不满1年的个人

D.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

【例题2·单选题】某大学于教授受某企业邀请,为该企业中层干部进行管理培训讲座,从企业取得报酬5000元。该笔报酬在缴纳个人所得税时适用的税目是(B)。

A.工资薪金所得

B.劳务报酬所得

C.稿酬所得

D.偶然所得

【例题3·多选题】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可以将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区分为居民纳税义务人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依据的标准有(AD)。

A.境内有无住所

B.境内工作时间

C.取得收入的工作地

D.境内居住时间

第三节税务管理

一、税务登记

(一)税务登记的概念——税务登记是整个税收征收管理的起点。

(二)税务登记范围

1.企业,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均应办理税务登记。国家机关、个人和无固定生产经营场所的流动性农村小商贩可不办理。

2.负有扣缴税款义务的扣缴义务人(国家机关除外),应当办理扣缴税款登记。

【例题1·判断题】个体工商户在税法规定的享有免税优惠的期限内,可以不必办理税务登记。(×)(2008)

【例题2·多选题】下列各项中,需要办理税务登记的有(AC)。

A.个体工商户

B.国家机关

C.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

D.无固定生产经营场所的流动性农村小商贩

(三)税务登记种类

包括:设立(开业)税务登记;变更税务登记;停业、复业登记;外出经营报验登记;注销税务登记。

1.设立税务登记(先工商——后税务):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的时限要求——30日内(单选)

①领取工商营业执照的,应当自领取工商营业执照之日起——税务机关核发税务登记证及副本;

②未办理营业执照但经有关部门批准设立,应当自有关部门批准设立之日起——核发税务登记证及副本;

③临时外出经营,在连续的12个月内累计超过180天的,应当自期满之日起30日内,所在地办理税务登记。

④扣缴义务人应当自扣缴义务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税务登记地税务机关申报办理扣缴税款登记。

2.变更税务登记(时限要求——30日)

纳税人已在工商办理变更登记的,自工商变更起30日内,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变更税务登记。

3.停业、复业登记

(1)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经确定实行定期定额征收方式的,应当在停业前申报办理停业登记。

(2)纳税人的停业期限不得超过一年。(3)应当于恢复生产经营之前,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复业登记。

(4)纳税人停业期满不能及时恢复生产经营的,应当在停业期满前向税务机关提出延长停业登记申请。

(5)纳税人在停业期间发生纳税义务的,应当按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申报缴纳税款。

4.外出经营报验登记

(1)到外县(市)临时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当向所在地税务机关申请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

(2)《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实行一地一证原则。

5.注销税务登记

(1)注销情况:纳税人发生解散、破产、撤销;被工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因住所、经营地点变动,涉及改变税务登记机关——(成立、变更时先工商后税务;注销时先税务后工商)。

(2)应当自营业执照被吊销或者被撤销登记之日起 15日内,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

【例题1·单选题】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的规定,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领取工商营业执照的,应当自领取工商营业执照的一定期间内申报办理税务登记。该期间是(D)。(2008)

A.5日内

B.10日内

C.20日内

D.30日内

【例题2·单选题】纳税人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的,应当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其他机关办理变更登记之日起( C ),持有关证件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变更税务登记。

A.10日内

B.20日内

C.30日

内 D.60日内

【例题3·单选题】纳税人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的,应当自营业执照被吊销之日起( D ),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

A.10日内

B.20日内

C.30日

内 D.15日内

【例题4·单选题】扣缴义务人应当在( B ),到税务机关申报登记,领取扣缴税款凭证。

A.会计年度终了

B.发生扣缴义务时

C.经营业务发生

时 D.税务机关通知时

【例题5·单选题】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外出经营,在同一地累计超过( B )应在营业地办理税务登记

A.3个月

B.180天

C.6个

月 D.1年

【例题6·单选题】纳税人停业期满未按期复业又不申请延长停业的,税务机关应当视为( B )。

A.自动注销税务登记

B.已恢复营业,实施正常的税收征收管理

C.自动延长停业登记

D.以上都不正确

【例题7·多选题】下列应向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的有(ABCD)。

A.有应税收入

B.有应税行为

C.有应税财产

D.扣缴义务人发生扣缴义务的

【例题8·多选题】税务登记的包括(ABCD)。

A开业登记 B.变更登记 C.停业、复业登记 D.注销登记

【例题9·多选题】下列关于税务登记说法正确的有(ACD)。

A.纳税人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的,应当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其他机关办理变更记之日起30日内,持有关证件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变更税务登记。

B.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外出经营,在同一地累计超过180天,应当在公司所在地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手续。

C.纳税人应当于恢复生产、经营之前、向税务机关提出复业登记申请。

D.无固定生产经营场所的流动性小商贩不需要办理税务登记。

【例题10·多选题】下列各项中,需要办理税务注销登记的有(ABC)。

A.纳税人解散,依法终止纳税义务

B.纳税人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C.纳税人资不抵债而破产

D.纳税人暂时停业

二、发票管理

(一)发票的概念

1.发票是指在购销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中,开具、收取的收付款的书面证明。

2.税务机关是发票的主管机关,负责发票印刷、领购、开具、取得、保管、缴销的管理和监督。

(二)发票的种类

发票的基本联次为三联,第一联为存根联,开票方留存备查;第二联为发票联,收执方作为付款或收款原始凭证;第三联为记账联,开票方作为记账原始凭证。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基本联次还应包括抵扣联,抵扣税款。

1.增值税专用发票:是指专门用于结算销售货物和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使用的一种发票。

增值税专用发票只限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领购使用,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不得领购使用。一般纳税人如有法定情形的,不得领购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

【例题1·单选题】发票的联次中,增值税专用发票比一般的发票多(D)。

A.存根联

B.发票联

C.记账联

D.抵扣联

【例题2判断题】增值税专用发票只限于一般纳税人领购使用,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不得领购使用。(√)

【例题3·单选题】增值税专用发票只限于( B )使用。

A.小规模纳税人

B.一般纳税人

C.营业税纳税人

D.非增值税纳税人

【例题4·单选题】下列关于增值税专用发票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增值税专用发票是指专门用于结算销售货物和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使用的一种发票。

B.增值税专用发票只限于一般纳税人领购使用

C.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不得领购使用

D.一般纳税人在任何情形下都可以领购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

2.普通发票:主要由营业税纳税人和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使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不能开具专用发票的情况下也可使用普通发票。

(1)行业发票——适用于某个行业的经营业务,如商业零售统一发票、商业批发统一发票、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统一发票等。

(2)专用发票——后者仅适用于某一经营项目,如广告费用结算发票、商品房销售发票等。

3.专业发票(国有):是指国有金融、保险企业的存贷、汇兑、保险凭证;国有邮政、电信企业的邮票、邮单、话务、电报收据;国有铁路、国有航空企业和交通部门、国有公路、水上运输企业的客票、货票等。

【例题·单选题】下列发票中,属于专业发票的是( D )。

A.增值税发票

B.广告业发票

C.商品房销售发票

D.国有铁路客运发票

(三)发票的开具要求

1.单位和个人应在发生经营业务、确认营业收入时,才能开具发票,未发生经营业务一律不得开具发票。

2.开具发票时应按号顺序填开,填写项目齐全、内容真实、字迹清楚、全部联次一次性复写或打印,内容完全一致,并在发票联和抵扣联加盖单位财务印章或者发票专用章。

3.填写发票应当使用中文。民族自治地区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外商投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4.使用电子计算机开具发票必须报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并使用税务机关统一监制的机打发票。

5.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转借、转让、代开发票;未经税务机关批准,不得拆本使用发票;不得自行扩大专业发票使用范围。

6.开具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建立发票使用登记制度,设置发票登记簿。

7.已开具的发票存根联和发票登记簿应当保存5年,保存期满,报经税务机关查验后销毁。发票丢失,应于丢失当日书面报告主管税务机关,并在报刊和电视等传播媒介上公告声明作废。

【例题1·单选题】下列关于发票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D)。(2007)

A.不得转借发票

B.不得转让发票

C.不得代开发票

D.可以自行决定拆本使用发票

【例题2·多选题】下列有关发票的表述中,符合《发票管理办法》规定的有(ABD)。(2008)

A.经营业务已经发生,营业收入已经确认时,才能开具发票

B.开具发票应按编号顺序填开,内容真实、全部联次一次性复写或打印

C.经单位负责人同意,可以代其他单位开具发票

D.开具的发票存根联应当保存5年

【例题3·单选题】纳税人已开具的发票存根联和发票登记簿的保存期限是(B)。

A.3年

B.5年

C.10年

D.15年

【例题4·单选题】根据《发票管理办法》的规定,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开具发票时可以( C )。

A.只使用外国文字

B.同时使用两种外国文字

C.在使用中文的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D.以上都不对

【例题5·多选题】发票的特征包括有(ABCD)。

A.合法性

B.真实性

C.时效性

D.共享性

三、纳税申报

(一)纳税申报的概念

1.纳税人在纳税期内没有应纳税款的,也应当按照规定办理纳税申报。

2.纳税人享受减税、免税待遇的,在减税、免税期间应当按照规定办理纳税申报。

【例题·多选题】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纳税申报的对象包括(ABCD)。

A.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B.取得临时应税收入或者发生临时应税行为的单位和个人

C.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D.享受减税、免税待遇,在减税、免税期间的单位

(二)纳税申报的方式

1.自行申报也称直接申报。

2.邮寄申报。邮寄申报以寄出地的邮政局邮戳日期为实际申报日期。

3.数据电文。

4.其他方式——实行定期定额缴纳税款的纳税人可以实行简易申报、简并征期等申报。

5.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还可以委托注册税务师等有税务代理资质的中介机构或者他人代理申报纳税。

【例题·单选题】纳税人的网上申报属于( D )纳税申报方式。

A.直接申报

B.间接申报

C.邮寄申报

D.数据电文申报

第四节税款征收

税款征收是税收征收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

一、税款征收方式

(一)税款的确定方式

1.查账征收:针对财务健全的纳税人,适合于经营规模较大、财务制度健全的纳税人。

2.查定征收:针对账务资料不全,但能控制其材料、产量或进销货物,由税务依据税产品查定产量、销售额。

适用于生产经营规模较小、产品零星、税源分散、会计账册不健全的小型厂矿和作坊。

3.查验征收:通过查验数量,按市场一般销售单价计算其销售收入。

适用于纳税人财务制度不健全,生产经营不固定,零星分散、流动性大的税源。

4.定期定额征收:经营规模小达不到设置账簿标准,难以查账征收,不能准确计算计税依据的个体工商户。

(二)税款的缴纳方式

1.纳税人直接向国库经收处缴纳。

2.税务机关自收税款并办理入库手续。

3.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4.代收代缴。

5.委托代征(车船税)。

【例题1·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税款征收方式的有(ABCD)。(2007)

A.查账征收

B.查定征收

C.查验征收

D.定期定额征收

【例题2·单选题】在税款征收方式中,查账征收方式一般适用于( C )。

A.经营品种比较单一,经营地点,时间和商品来源不固定的纳税单位

B.账册不够健全,但能够控制原材料或进销存的纳税单位

C.财务会计制度较为健全,能够认真履行纳税义务的纳税单位

D.无完整考核依据的小型纳税单位

【例题3·单选题】下列税款征收方式中,适用于针对零星,分散的高税率工业产品征收的方式是( C )。

A.查账征收

B.查定征收

C.查验征收

D.定期定额征收

【例题4·单选题】对生产规模小、账册不健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水平较底、产品零星、税源分散的企业适用的税款征收方式是( B )。

A.查账征收

B.查定征收

C.查验征收

D.定期定额征收

二、核定应纳税额

(一)核定应纳税额的对象——无法依据账簿确定税额时

1.依法可以不设置账簿的。

2.依法应当设置账簿但未设置的。

3.擅自销毁账簿或者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

4.虽设置账簿,但账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账的。

5.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未申报的。

6.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税务机关有权核定纳税人应纳税额情形的有(ABCD)。(2008)

A.纳税人按规定应当设置账簿,但未设置账簿的

B.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

C.纳税人未办理税务登记的

D.纳税人虽设置账簿,但账目混乱难以查账的

(二)核定应纳税额的方式

1.参照当地同类行业或者类似行业中经营规模和收入水平相近的纳税人的收入额和利润率核定;

2.按照成本加合理费用和利润核定;

3.按照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推算或者核算核定;

第一章付老师会计法律制度讲义

第一章会计法律制度

第一节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

一、会计法律制度的概念

1.会计法律制度——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会计规章等。它是调整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法律制度的是(ABC)。(2003)

A.会计法律

B.会计行政法规

C.会计部门规章

D.单位制定的内部监督制度

二、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

(一)会计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1、《会计法》——1999年l0月3 1日修订,层次最高,制定其他会计法规的依据,最高准则。

强调: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2、《注册会计师法》——我国中介行业第一部法律。

【例题1·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法律的是(A)。(2005)

A.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B.总会计师条例

C.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D.企业会计制度

【例题2·判断题】国务院发布的《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法律地位低于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2005)

(二)会计行政法规——国务院制定,用于调整经济生活中某些方面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

包括——国务院发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总会计师条例》。

【例题1·单选题】我国的会计法律制度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地方性会计法规,其中由国务院制定的是(B)。 A.会计法律 B.会计行政法规 C.会计规章 D.会计法

【例题2·判断题】会计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制定发布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拟订经国务院批准发布,调整各种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错)

【例题3·单选题】会计行政法规的制定依据是(C)。

A.《总会计师条例》

B.《企业会计准则》

C.《会计法》

D.以财政部部长令形式发布的会计规章

【例题4·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行政法规的是(D)。(北京2007)

A.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B.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

C.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D.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例题5·单选题】在我国会计法律制度体系中,《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属于(B)。(2008)

A.会计法规

B.会计行政法规

C.会计部门规章

D.会计规范性文件

(三)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国务院财政部门)——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1、部门规章——《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和《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2、规范性文件——38项具体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以及《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

【例题1·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有(ABC)。(北京2008)

A.企业会计准则

B.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C.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

D.会计法

(四)地方性会计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第二节会计工作管理体制

一、会计工作的主管部门

1、包括:财政部、财政部派出机构、县级财政部门。【原则】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2、分工: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县级以上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

【例题1·单选题】根据《会计法》的规定,行使会计工作管理职能的政府部门是(A)。(2007)

A.财政部门

B.税务部门

C.审计部门

D.金融部门

【例题2·单选题】(B)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

A.市级

B.县级

C.省级

D.区级

二、会计制度的制定权限

1.《会计法》规定,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本法制定并公布。

2.国务院有关部门有特殊要求的行业的具体办法或者补充规定——报国务院财政部门审核批准。

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制定军队实施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具体办法——报国务院财政部门备案。

【例题1·单选题】根据《会计法》的规定,负责制定并公布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部门是(C)。(2008)

A.国务院审计部门

B.国务院金融部门

C.国务院财政部门

D.国务院税务部门

【例题2·单选题】对会计制度的制定没有权限的是(D)。

A.国务院财政部门

B.国务院有关部门

C.解放军总后勤部

D.解放军总政治部

三、会计人员的管理

1.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2.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除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外,还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从事会计工作3年以上经历。

3.总会计师——会计证、会计师并且主管一个单位或者单位重要财务工作不少于3年。

3.财政部门负责会计人员管理——会计从业资格管理、会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管理、会计人员评优表彰奖惩以及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等。(多选)

【例题1·单选题】根据《会计法》的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应当具备的资格证书是(B)。(2005)

A.经济师资格证书

B.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C.高中以上毕业证书

D.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

【例题2·单选题】根据《会计法》的规定,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的,除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外,还应当具备的法定条件是(C)。 A.具备会计员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从事会计工作二年的经历 B.具备助理会计师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从事会计工作二年的经历

C.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从事会计工作三年以上的经历

D.具备注册会计师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二年的经历

四、单位内部的会计工作管理

1.《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2.单位负责人,是指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代表单位行使职权的主要负责人。

【例题1·单选题】根据《会计法》,应当对本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真实性、完整性承担第一责任的是(B)。(2008)

A.单位总会计师

B.单位负责人

C.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

D.单位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

【例题2·单选题】在公司制企业中,对本单位会计工作承担第一责任的人员的是(A)。(2004)

A.董事长

B.总经理

C.总会计师

D.会计机构负责人

第三节会计核算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

1.伪造——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变造——用涂改、挖补等手段来改变。

2.会计电算化的基本要求: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与手工会计核算,在会计法律上的规定是相同的。

【例题1·判断题】伪造会计凭证的行为,是指用涂改、挖补等方法改变会计凭证的真实内容的行为(×)。

【例题2·判断题】伪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及其他会计资料,是指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为前提编造不真实性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及其他会计资料(√)。(2003)【例题3·判断题】变造会计凭证的行为,是指用涂改、挖补等方法改变会计凭证真实内容的行为(√)。(2004)

【例题4·单选题】A单位会计王某采用涂改手段,将金额为10000元的购货发票改为40000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有关规定,该行为属于(B)。(2004)

A.伪造会计凭证

B.变造会计凭证

C.伪造会计账簿

D.变造会计账簿

【例题5·单选题】《会计法》规定,用电子计算机软件生成的会计资料必须符合(A)的要求。(北京2001)

A.国家统一会计制度

B.企业会计工作规范

C.各地方相关法规

D.各项具体会计准则

二、会计年度的规定

1.《会计法》规定,会计年度自公历l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2.《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规定,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多选)

3.我国的会计年度采用公历制,这是为了与我国的财政、计划、统计、税务等年度保持一致。

【例题1·判断题】会计年度自农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2006、2004)【例题2判断题】我国的会计年度之所以采用公历制度,是与我国的财政、计划、统计、税务等年度保持一致。(√)

四、记账本位币的规定

★一般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以外货为主——可以选定一种外币,但编报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判断题】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择其中一种外币编制财务会计报告。(×)(2005)

【单选题】我国境内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其(B)应折算为人民币反映。(北京2001)

A.填制的记账凭证

B.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

C.取得的原始凭证

D.登记的账簿

五、会计文字记录的规定

1、会计记录文字应当使用中文,民族自治地方和在我国境内的外国组织可以同时使用另外一种文字

2、使用中文是强制性的,使用其他通用文字是备选性的。

【例题·单选题】我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会计记录文字应符合以下规定(C)。(2001)

A.只能使用中文

B.只能使用外文

C.使用中文,同时可选择一种外文

D.在中文和外文中选择一种

六、会计凭证的规定

(一)原始凭证

1.原始凭证的内容:名称;填制日期;填制单位名称或者填制人员的姓名;接受单位;经济业务事项名称、数量、单价和金额;经办人员的签名或盖章等。

2.不真实、不合法——有权不予受理,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请求查明原因;

不准确、不完整——予以退回,并要求经办人员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更正、补充。

3.原始凭证错误的更正——(原则)原始凭证所记载的各项内容均不得涂改。

(1)非金额内容有错误的——更正工作须由原始凭证出具单位进行,并在更正处加盖出具单位印章。

(2)金额出现错误的——不得更正,只能由原始凭证开具单位重新开具。

(3)负有更正和重新开具的法律义务,不得拒绝。

【例题1·判断题】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有权不予受理,向单位负责人报告,请求查明原因。(√)

【例题2·判断题】会计人员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有权予以退回,并要求经办人员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更正、补充。(√)(2005)

【例题3·单选题】下列对外来原始凭证错误更正的做法中,不违背《会计法》的是(A)。(2006)

A.外来原始凭证记载内容有错误的,由原出具凭证的单位重开

B.外来原始凭证金额错误的,由原出具凭证的单位划线更正并加盖单位公章

C.外来原始凭证中,接受凭证单位名称错误的,接受凭证单位可自行更正并加盖单位公章

D.外来原始凭证金额出现错误的,接受凭证单位可按正确的金额改正并加盖单位公章

【例题4·判断题】原始凭证金额出现错误的,不得更正,只能由原始凭证开具单位重新开具。(√)(2006)

(二)记账凭证——经过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

记账凭证的内容(与原始凭证作比较):会计科目、方向和金额;记账符号。

【例题·单选题】《会计法》要求,作为记账凭证编制依据的必须是(D)的原始凭证和有关资料。(2001)

A.经办人签字

B.领导认可

C.金额无误

D.经过审核无误

七、财务会计报告的规定

1、原则:不同报表使用者,采取相同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编制方法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2、签字:财务会计报告应当由单位负责人和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设置总会计师的单位,还须由总会计师签名并盖章。

3、应当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单位,需将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出具的审计报告,随同一并提供。

【例题1·单选题】下列有关在财务会计报告上签章的做法中,符合规定的是(D)。(2007)

A.签名

B.盖章

C.签名或盖章

D.签名并盖章

【例题2·多选题】下列人员中,应当在单位财务会计报告上签名并盖章的有(ABC)。

(2004)

A.单位负责人

B.总会计师

C.会计机构负责人

D.出纳人员

九、会计档案管理的规定

1、种类:(1)会计凭证类: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汇总凭证,其他会计凭证;

(2)会计账簿类: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固定资产卡片账、辅助账簿,其他会计账簿;

(3)财务报告类:月度、季度、年度财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附表、附注及文字说明,其他财务报告;

(4)其他类: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对账单、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注意:财务预算、计划、制度等文件材料属文书档案。

【例题1·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档案的有(ABCD)。(2007)

A.会计凭证

B.总账

C.日记账

D.会计报表

【例题2·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档案的是(D)。(2002)

A.会计凭证

B.会计账簿

C.财务会计报告

D.单位营业执照

【例题3·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档案的是(D)。(2003)

A.会计档案移交清册

B.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C.财务会计报告

D.年度工作计划

2、会计档案由单位会计机构负责整理归档,并保管一年期满后,移交单位的会计档案管理机构或指定专人继续保管;单位会计档案不得借出,如有特殊需要,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后可以提供查阅或者复制原件。

3、会计档案保管的期限:分为永久和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分为3年、5年、l0年、l5年和25年。

(1)永久: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以及年度财务报告;(2)25年: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3)l5年:会计凭证,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辅助账簿(不含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会计移交清册。

【例题1·单选题】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企业会计档案销毁清册的保管期限是(D)。(2008)

A.3年

B.5年

C.15年

D.永久

【例题2·单选题】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和定期两类。定期保管会计档案的最长期限是(D)。(2007)

A.5年

B.10年

C.15年

D.25年

【例题3·判断题】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2007)

4、会计档案的销毁

(1)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应由单位档案管理机构提出销毁意见,会同会计机构共同鉴定,报单位负责人批准后,由单位档案管理机构和会计机构共同派员监销;

(2)保管期满但未结清的债权债务原始凭证及其他未了事项的原始凭证,不得销毁,应当单独抽出立卷,保管到未了事项完结时为止;正在项目建设期间的建设单位,其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不得销毁。

【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会计档案的表述中,符合《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的有(BCD)。(2005)

A.单位会计档案经本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批准后可以对外提供查询

B.单位会计档案销毁须经单位负责人批准

C.保管期满但未结清债权债务的原始凭证,不得销毁

D.正在项目建设期间的建设单位,其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不得销毁

第四节会计监督

★三位一体——单位内部监督、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社会监督和以政府财政部门为主体的政府监督。

【例题1·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监督体系组成部分的有(BCD)。(2008)

A.社会舆论监督

B.单位内部会计监督

C.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会计工作社会监督

D.以政府财政部门为主体的会计工作政府监督

【例题2·多选题】会计监督体系包括(ABC)。(2004、2002)

A.单位内部会计监督

B.会计工作的国家监督

C.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

D.新闻媒体监督

【例题3·判断题】我国实行的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中,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监督属于国家监督。(×)

一、单位内部会计监督

《会计法》规定,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单位内部的会计资料和财产物资有权实施监督。

1、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本质是一种内部控制制度。(2001判断)

2、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是各单位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内部会计监督的对象是单位的经济活动。

3、单位负责人负责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组织实施,对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承担最终责任。

4、记账人员与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5、对违反《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事项,有权拒绝办理或者按照职权予以纠正。

6、发现会计账簿记录与实物、款项及有关资料不相符的,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有权自行处理的,应当及时处理;无权处理的,应当立即向单位负责人报告,请求查明原因,做出处理。

【例题1·单选题】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可通过(A)在处理会计业务过程中进行。(2001)

A.单位内部会计机构、会计人员

B.单位内部纪检人员

C.单位负责人

D.上级单位领导

【例题2·判断题】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是单位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但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建立及有效实施承担最终责任。(√)(2008)【例题3判断题】记账人员与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可以相互兼任。(×)

【例题4·多选题】下列有关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基本要求的表述中,符合规定的有(ABCD)。(2008)

A.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B.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应当明确其决策和执行程序,并体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要求

C.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应当明确

D.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应当明确

【例题5·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法》规定的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要求的有(ABC)。(2007)

A.记账人员与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B.重大对外投资与执行相互监督、相互制约

C.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应当明确

D.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是单位负责人

【例题6判断题】会计人员对违反《会计法》和会计制度规定,有权拒绝办理或者按照职权予以纠正。(√)

二、会计工作的政府监督

1、财政部门是会计工作的政府监督实施主体。(外部监督)

2、《会计法》规定,除财政部门外,审计、税务、人民银行、银行监管、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和权限,可以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

3、监督内容:(1)各单位是否依法设置会计账簿;(2)各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完整;(3)各单位的会计核算是否符合《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4)各单位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是否具备从业资格;(5)依法对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协会进行监督、指导。

【例题1·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工作的政府监督范畴有(ABCD)。(2007)

A.财政部门对各单位会计工作的监督

B.人民银行对有关金融单位相关会计账簿的监督

C.证券监管部门对证券公司有关会计资料实施检查

D.税务机关对纳税人记账凭证的检查

【例题2·判断题】财政部门有权对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协会进行监督、指导。(√)(2004)

【例题3·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检查的内容有(ABC)。(2005)

A.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是否具备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B.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完整

C.会计核算是否符合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D.是否按时足额纳税

三、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

1、社会监督——注册会计师及师事务所,单位和个人检举,也属于会计工作社会监督的范畴。

2、注册会计师业务:(1)审计业务——审查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出具审计报告;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办理企业合并、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审计业务,出具有关报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审计业务。

(2)承办会计咨询、服务业务(含代理记账业务)。

【判断题】单位和个人检举违反《会计法》和会计制度的行为,属于会计工作社会监督的范畴。(√)(2008)

【例题·多选题】下列表述中,符合《注册会计师法》规定的有(ABCD)。(2008)

A.注册会计师是依法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并接受委托从事审计和会计咨询、服务业务的执业人员

B.委托单位应当如实向注册会计师提供相关的会计资料

C.任何人不得干扰注册会计师独立开展审计业务

D.省级以上财政部门有权依法对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协会进行监督指导

第五节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一、会计机构的设置

1、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1)设置会计机构;(2)不设置会计机构,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3)不具备设置条件的,应当委托代理记账业务的中介机构代理记账。

2、是否设置取决因素:(1)单位规模的大小。(2)经济业务和财务收支的繁简。(3)经营管理的要求。

3、会计工作岗位: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者一岗多人,包括会计机构负责人或者会

计主管人员、出纳、财产物资核算、工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财务成果核算、资金核算、往来核算、总账报表、稽核、档案管理等。

【例题1·单选题】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单位会计主管人员是指(D)。(2002)

A.总会计师

B.会计机构负责人

C.未设总会计师的单位分管会计工作的行政副职

D.未单独设置会计机构而在有关机构中指定行使会计机构负责人职权

【例题2·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岗位的有(ABD)。(2003)

A.工资核算岗位

B.资金核算岗位

C.计划管理岗位

D.会计机构内部档案管理岗位

二、代理记账

1、代理记账,是指从事代理记账业务的社会中介机构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办理会计业务。

2、代理记账业务范围:(1)会计核算;(2)对外提供会计报告;(3)向税务机构提供税务资料;(4)其他。

代理记账机构为委托人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经代理记账机构负责人和委托人签名并盖章后,对外提供。

3、代理记账机构义务:(1)守法——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2)保密——知悉的商业秘密应当保密;(3)拒绝——提供不实会计资料及违法要求,应当拒绝;(4)解释——有关会计处理原则问题予以解释。

【例题1·判断题】代理记账,是指企业委托有会计资格证书的人员的记账行为。(×)(2001)

【例题2·多选题】代理记账机构可以接受委托,代表委托人办理的业务事项的有(ABD)。(2005)

A.登记会计账簿

B.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C.出具审计报告

D.向税务机构提供纳税资料

【例题3·多选题】代理记账机构可以接受委托,代表委托人办理的业务主要有(ABCD)。(2007)

A.根据委托人提供的原始凭证和其他资料,进行会计核算

B.定期向有关部门和其他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会计报表

C.定期向税务机关提供税务资料

D.承办委托人委托的其他会计业务

【例题4·多选题】从事代理记账工作的人员应遵守以下规则(ABCD)。(2001)

A.依法履行职责

B.保守商业秘密

C.对委托人示意要求提供不实会计资料,应当拒绝

D.对委托人提出的有关会计处理原则问题负有解释的责任

三、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任职资格

1、设置机构——该负责人为会计机构负责人;不设置机构——被指定为会计主管人员的人就是负责人。

2、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是在一个单位内具体负责会计工作的中层领导。

3、任职资格——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3年以上经历。

【单选题】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除会计证外,还应当具备会计师或具有一定年限会计工作经历。该年限是(C)。

A.1年以上

B.2年以上

C.3年以上

D.4年以上

四、会计从业资格

1、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适用范围:1.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2.出纳;3.稽核;4.资本、基金核算;5.收入、支出、债权债务核算;6.工资、成本费用、财务成果核算;

7.财产物资的收发、增减核算;(非收发人员)8.总账;9.财务会计报告编制;10.会计机构内会计档案管理。

2、考试科目为: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初级会计电算化(或者珠算五

级)。

3、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管理:(1)上岗注册登记:自从事会计工作之日起90日内办理注册登记。

(2)离岗备案:持证人员离开会计岗位超过6个月的。(3)调转登记。(4)变更登记。

4、会计人员继续教育:

(1)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特点:一是针对性;二是适应性;三是灵活性。

(2)内容主要包括:会计理论与实务;财务、会计法规制度;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其他相关的知识与法规。

(3)形式包括:接受培训和自学两种。会计人员应当每年参加继续教育不得少于24小时。

【例题1·单选题】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应当自从事会计工作之日起一定期间内,向单位所在地或所属部门、系统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办理注册登记。该期限是(C)。(2007)

A.30日

B.60日

C.90日

D.120日

【例题2单选题】继续教育包括接受培训和自学,初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每年接受培训时间累计最少为(B)。

A.20小时

B.24小时

C.48小时

D.68小时

五、会计专业职务与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1、会计专业职务分为高级会计师(高级职务)、会计师(中级职务)、助理会计师、会计员(初级职务)。

2、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初级资格、中级资格和高级资格。初级、中级会计资格的取得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高级会计师资格实行考试与评审相结合制度。

【例题·多选题】根据《会计专业职务试行条例》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专业职务的有(BCD)。(2003)

A.总会计师

B.高级会计师

C.会计师

D.助理会计师和会计员

E.注册会计师

六、会计工作岗位设置

1、符合内部牵制制度的要求。根据规定,会计工作岗位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者一岗多人,但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2、对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要有计划地进行轮岗,以促进会计人员全面熟悉业务和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3、对于会计档案管理岗位,在会计档案正式移交之前,属于会计岗位;正式移交档案管理部门之后,不再属于会计岗位。档案管理部门的人员管理会计档案,不属于会计岗位。医院门诊收费员、住院处收费员、药房收费员、药品库房记账员、商场收款(银)员所从事的工作,均不属于会计岗位。单位内部审计、社会审计、政府审计工作也不属于会计岗位。

【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出纳员不得兼任的工作有(ABC)。(2005、2007)

A.登记收入、支出账目

B.登记债权、债务账目

C.保管会计档案

D.保管人事档案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工作岗位的是(ABC)。(2007)

A.工资核算岗位

B.出纳岗位

C.成本核算岗位

D.单位内部审计岗位

七、会计人员回避制度

1、回避制度——职务回避和业务回避。

2、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任用会计人员应当实行回避制度;单位负责人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本单位的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的直系亲属不得在本单位会计机构中担任出纳工作。

八、会计人员的工作交接

1、移交人员因病或其他特殊原因不能亲自办理移交手续的,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可由移交人委托他人代办交接,但委托人应当对所移交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2、尚未登记的账目应当登记完毕,结出余额,并在最后一笔余额后加盖经办人印章。

3、接替人员发现不一致或“白条抵库”现象时,移交人员在规定期限内负责查清处理。

4、一般会计人员办理交接,由会计机构负责人监交。会计机构负责人办理交接手续,由单位负责人监交。

5、交接完毕,交接双方和监交人在移交清册上签名或盖章。移交清册一式三份,双方各执一份,存档一份。

6、接管人员应继续使用移交前的账簿,不得擅自另立账簿,以保证会计记录前后衔接,内容完整。

7、交接工作完成后,移交人员所移交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是在其经办会计工作期间内发生的,应当对这些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即便接替人员在交接时因疏忽没有发现所接会计资料在真实性、完整性方面的问题,如事后发现仍应由原移交人员负责,原移交人员不应以会计资料已移交而推脱责任。

【例题1·单选题】一般会计人员办理会计工作交接手续时,应由(C)负责监交。(2001)

A.其他会计人员

B.审计人员

C.会计机构负责人

D.单位负责人

【例题2判断题】会计机构负责人办理交接,应当由单位负责人监交,必要时主管单位可以派人监交。(√)

【例题3·单选题】会计机构负责人办理会计工作交接手续时,负责监交的人员应当是(C)。(2001)

A.一般会计人员

B.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

C.单位负责人

D.单位负责人指定的人员

【例题4·判断题】在会计工作交接中,接替会计人员在交接时因疏忽没有发现所接收的会计资料在真实性、完整性方面存在问题,如事后在这方面发现了问题,则应由接替会计人员承担相应法律责任。(×)(2004)

【例题5·判断题】移交人对自己经办且已经移交的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2007)

第六节法律责任

一、法律责任概述

(一)行政责任——般违法行为,行政责任主要有: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

(二)刑事责任——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1.刑罚。(1)主刑,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分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

(2)附加刑,既可独立适用又可以附加适用,分为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除出境。

【例题1·判断题】行政责任包括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两种方式。(√)(2002)

【例题2·单选题】根据《刑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主刑的是(D)。(2003)

A.罚金

B.没收财产

C.剥夺政治权利

D.有期徒刑

【例题3·单选题】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下列各项中,属于附加刑的是(D)。(2004)

A.管制

B.拘役

C.有期徒刑

D.剥夺政治权利

二、违反会计制度规定的法律责任

(一)违反会计制度规定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违法行为(个人2000-2万,单位3000-5万)

1.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的行为。

2.私设会计账簿的行为。

3.原始凭证不符合规定的行为。

4.登记会计账簿不符合规定的行为。

5.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的行为。

6.财务会计报告编制依据不一致的行为。

7.未按照规定使用会计记录文字或者记账本位币的行

第四章财政法规制度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财政法规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1、由征税机关按有关法律规定,将所收的应缴收入汇总缴入国库单一账户或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的财政收入计费方式是()。 A、集中汇缴 B、直接缴库 C、统一缴库 D、分级缴库 2、在不可预见的紧急情况发生时,对于不能从其他供应商处采购的货物或服务,可以采用的采购方式是()。 A、公开招标 B、单一来源采购 C、竞争性谈判 D、邀请招标 3、以下不属于指定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和采购限额标准的部门是()。 A、国务院 B、国资委 C、自治区政府 D、直辖市政府 4、根据《政府采购法》的规定,下列各项关于政府采购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政府采购具有保护民族产业的功能 B、政府采购中采购人具有审查政府采购供应商资格的权利 C、邀请招标是政府采购的主要采购方式 D、政府采购中采购代理机构具有依法发布采购信息的义务 5、对预决算的监督按照监督的种类不同进行分类,不包括()。 A、对预算编制的监督 B、对预算执行的监督 C、对预算审核的监督 D、对预算调整的监督 6、《预算法》规定,()对中央和地方预算、决算进行监督。 A、全国人大及常务委员会 B、国务院财政部门 C、国资委 D、公安机关 7、根据《预算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负责定期向国务院报告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统计部门 D、国务院财政部门 8、与财政部直接发生预算缴款、拨款关系的国家机关、军队、政党组织和社会团体属于()体系。 A、中央预算 B、地方预算 C、总预算 D、部门单位预算 9、预算单位按照财政部门的授权,自行向代理银行签发支付指令,代理银行根据支付指令,在财政部门批准的预算单位的用款额度内,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将资金支付到收款人账户,这种支付方式称为()。 A、财政直接支付 B、财政授权支付 C、财政委托支付 D、财政集中支付 10、预算单位或缴款人按规定,直接将收入缴入国库单一账户,属预算外资金的,则直接缴入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不再设立各类过渡性账户,这种财政收入的收缴方式称之为()。 A、直接缴库 B、集中汇缴 C、汇总缴库 D、分期缴库 11、下列关于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不得设置集中采购机构 B、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不得评价政府采购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 C、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不得参与政府采购项目的采购活动 D、采购代理机构与行政机关不得存在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益关系 12、下列各项关于政府采购方式的表述中,属于单一来源采购的是()。 A、采购人或其委托的政府采购代理机构以投标邀请书的方式邀请三家或三家以上特定的供应商参与投标的采购方式 B、采购人或其委托的政府采购代理机构通过与多家供应商就采购事宜进行谈判,经分析比较后从中确定中标供应商的采购方式 C、采购人或其委托的政府采购机构以招标公告的方式邀请不特定的供应商参加投标竞争,从中择优选择标中标供应商的采购方式 D、采购人采购不具备竞争条件的物品,只能从唯一的供应商取得采购货物或服务的情况下,直接向该供应商协商采购的采购方式

司法局行政执法公开管理制度

司法局行政执法公开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推行政务公开的要求,规范行政执法政务公开工作,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本局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的行政执法政务公开是指在依法履行管理职能和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依据法律、法规规定,向管理和服务对象以及社会公众、机关内部公开相关政务事项,并接受监督。 第三条行政执法政务公开的方式、范围应当与公开的内容相适应,方便管理和服务对象以及社会公众获取所需要的政务信息。 第四条局行政执法责任制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行政执法政务公开工作。局属各股室按各自的职责负责行政执法政务公开的实施。局办公室协调行政执法政务公开工作,主要负责行政执法政务公开制度的制定以及行政执法政务公开工作的指导和日常监督、管理。 第五条下列行政执法政务信息应当主动向管理和服务对象以及社会公众公开: (一)由司法行政机关负责实施和监督执行的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二)司法行政机关的行政执法程序、工作流程; (三)行政许可及其它行政管理事项的受理股室、内容、依据、

条件、程序、标准、办理时限和办理结果以及救济途径。(四)其它应当主动向管理和服务对象以及社会公众公开的信息。 第六条政务公开信息采取下列方式予以公开,其内容发生变化的,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更新。 (一)本局公告、文件; (二)公告栏、区政府电子屏幕、社区服务中心触摸屏等; (三)政务公开指南或办事指南; (四)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 (五)其它便于公众获取信息的方式。 第七条行政执法政务公开工作的考核评价纳入局目标管理,由局办公室会同有关科室负责实施。 第八条行政执法政务公开工作应当自觉接受社会各界以及社会公众的监督,对行政执法政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当积极整改。 第九条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认为本局的行政执法政务公开行为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而提起行政诉讼的,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参加诉讼。 第十条本规定自发文之日起执行。

人事行政执法公示制度

人事行政执法公示制度 为了加强行政执法工作,提高行政执法水平,保障各项法律、法规、规章的正确实施,促进局执法工作的规范化,做到奖惩分明,结合各部门的执法责任,指定本制度。 一、考核评议范围 局内有具体执法职能的科室都应纳入本考核评议制度。 二、考核评议原则 奖罚分明,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客观公正。 三、考核评议机构 局党组负责考核评议工作的组织实施,日常工作由综合科负责。 四、考核评议办法 (一)采用分项考核负责制:根据各科室职责范围和工作特点明确各自考核目标。做到责任清楚、目标明确、互相监督、共同提高。 (二)采用分级考核方法:局只考核到科室,但涉及个人责任可依据过错追究办法进行处理。各科室应相应制定“以法行政”保障措施,保证做到责任落实到人。 (三)实行百分制考核方法:各科室设考核分100分,并在百分制的基础上酌情实行加分制。年终根据各科室 得分情况进行评议,列出五等:优(100分以上);较好(95-100分);一般(90-95分);较差(85-90);劣(80分以下)。 (四)采用日积累、季评议、年总评的方法:即,日常由负责考核的科室积累情况,季度终了后送交局党组进行评议并做出结论。年度终了后将根据各季评议情况做出总评。 (五)实行评议工作群众化方法:每年对内、对外实行一至两次问卷摸底方法,具体掌握行政管理相对人和局内部对有关科室、人员执法情况的评价,并将评议情况纳入执法考核之中。 五、考核指标 (一)各科室考核分100分 1、法制学习、考试(10分)。按规定参加局组织的法律、法规、规章的学习,学习认真,学有所得计满分。有一人次无故不参加者扣5分,凡听课不认真经批评无效者扣10分。按规定参加局组织的法规考试,成绩较好的得满分,凡有一人次无故不参加者扣5分,补考也不能参加者加扣5分,不及格者经补考仍未及格的扣5分。 2、法制宣传(5分)。按规定参加局组织的大型法制宣传活动的得满分,凡有一人次无故不参加者扣5分。 3、执法形象(10分)。执法过程中态度生硬、盛气凌人者扣10分。凡能够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进行依法行政、不利用各种权力和关系为亲朋好友讲情的得满分。凡为行政管理相对人讲情发现一次扣5分。 4、严格遵守法定程序(20分)。行政执法不遵守法定程序的,一次扣10分,凡发现应使用执法文书而未使用的扣10分,凡发现执法文书使用不规范的扣5分。 5、各种行政许可管理(20分)。凡未按规定时间、程序进行各项申请审批工作的,一次扣5分,由于审批不及时或审批不当给行政管理相对人造成损失的,一次扣10分。 (二)考核当中加分条件 1、凡在依法行政工作中建章立制规范,且经验在局以上交流的加10—20分; 2、凡在依法行政工作中献计献策,堵塞执法漏洞,取得显着成果的,加20一30分; 3、凡在执法过程中严格按法定程序办事,查处重大案件,产生重大影响的加30—40分; 4、凡在执法过程中采取强制措施不畏艰难,取得重大成果,在系统内产生较大影响的可酌情加 40—50分。

财政法律制度

第四章财政法律制度 【考情分析】 本章在考试中所占的分值比重为15~30分之间,虽知识结构完整但内容相对抽象且考点分散,因此考生在学习过程中需重点把握住三节的核心考点,围绕核心考点展开切勿孤立地记忆。 明确学习本章的目的:为了通过考试。 第一节预算法律制度 一、预算法律制度的构成(★) 我国预算法律制度由《预算法》、《预算法实施条例》及与国家预算管理有关的其他法规制度构成。 (一)《预算法》 现行的《预算法》为1994年3月22日通过的,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单选、多选) 地位:该法是我国第一部财政基本法律,是我国国家预算管理工作的根本性法律以及制定其他预算法规的基本依据。 (二)预算法实施条例 国务院于1995年11月2日制定并通过了《预算法实施条例》,并于1995年11月22日起施行。 总结: 法律制度制定时间施行时间 预算法预算法实施条例【例题多选题】关于我国的预算法律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预算法》是我国第一部财政基本法律 B.现行的预算法为1994年3月2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C.《预算法实施条例》是国务院制定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 D.《预算法实施条例》于1995年11月22日起施行 二、国家预算(★) (一)概念 国家预算是指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国家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国家预算原则: 1.公开性 2.可靠性 3.完整性 4.统一性 5.年度性 (二)国家预算的作用 1.财力保证作用; 2.调节制约作用; 3.反映监督作用。 【例题单选题】国家预算既是保障国家机器运转的物质条件,又是政府实施各项社会经济政策的有效保证,体现的是国家预算的()。

乡镇行政执法程序制度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乡镇行政执法程序制度 篇一:xx镇行政执法责任制度 xx政发[20xx]8号 关于印发《xxx镇行政执法责任制度》的 通知 各行政村、镇直各部门: 《xxx镇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已经镇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xxx镇人民政府 二〇一〇年二月十七日 xxx镇行政执法责任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证国家法律、法规在本镇行政区域内的全面贯彻实施,健全政府行政执法责任制度,规范政府行政执法行为,严明法律责任,提高执法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定适用于侯集回族镇人民政府(以下简称镇

政府)所属工作部 门及其行政执法人员。本镇行政区域内有执法职能的双管单位参照执行本制度。 第三条本制定所称行政执法,是指镇政府所属工作部门(以下简称工作部门)及其行政执法人员以及本镇行政区域内负有执法职能的双管单位及其行政执法人员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对特定的人或特定的事依法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 第四条本制度所称行政执法责任制,是指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把行政执法职责具体落实到行政执法部门和行政执法人员,明确其执法权限和责任,并进行监督、考核和奖惩的制度。 第五条行政执法责任制坚持主要领导负责制与执法人员岗位责任制相结合,执法责任与执法监督相结合,执法奖励与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相结合的原则。 第六条镇政府为各工作部门提供保障行政执法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组织领导 第七条成立镇政府行政执法责任制领导小组,负责对镇政府全部行政执法工作的领导和监督。镇长是行政执法第一责任人, 对镇政府的行政执法工作承担全面责任;副镇长负责分

行政执法各项制度

行政执法各项制度

行政问责制度、 行政处罚案卷评查制度、 行政处罚投诉制度、 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制度、 行政处罚检查制度、 违法处罚责任追究制度 十一、投诉举报制度 1、投诉举报实行专人负责、专册登记、严格为举报人保密。 2、投诉举报内容主要为餐饮服务、保健品、化妆品违法违规案件。 3、投诉举报方式分为来人、来电、来函等。 4、投诉举报记录要求登记详细并及时呈报领导批准。 5、对投诉举报情况要及时调查,符合立案条件的及时立案查处;举报人要求了解情况的,应及时告知。 6、投诉举报一般实行属地管理。不属于本部门管辖的,按要求告知投诉人或转交有管辖权的部门。 7、对有重大立功表现的举报人,可适当给予一定奖励。 十二、行政执法责任制度 1、本制度所称行政执法责任制,是指许昌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魏都分局及其魏都区食品安全监督所全体人员必须全面、正确履行餐饮、保化监督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而明确相应责任的制度。 2、各级领导、各科室应当根据本制度进一步明确本部门内部各执法岗位和个人的责任并制定有关制度,切实保证人人尽职尽责。 3、各级领导、各科室对本制度所明确的行政执法责任不得推诿。 4、食安所行政执法责任: (1)及时受理违法案件举报、立案;负责查处本区食

品安全违法违规案件; (2)依法对全区的餐饮服务、保健食品、化妆品进行监督检查并根据需要进行抽查检验; (3)承办上级和本局领导交办的其他行政执法工作。 十三、行政执法公示制度 1、本规定所称行政执法公示,是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关及其公务人员在履行行政执法公务时,应当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或社会公示的事项。 2、下列事项应当公示: (1)行政执法主体资格; (2)行政执法的法律依据; (3)行政执法的有关程序; (4)行政执法中管理相对人应当享有的权利和义务; (5)其他。 3、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1)执行公务时,未出示或拒不出示行政执法证件或合法证件的; (2)执行公务时,未向行政管理相对人说明行政执法的内容、执法依据及有关程序或拒不说明执法内容、执法依据、执法程序的; (3)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要求公开的事项且应当公开而拒不公开的; (4)对应当告知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有关权利和义务未及时告知或拒不告知的; (5)其它。 4、应当公示而不公示或拒不公示,并由此刁难或加重处理有关管理相对人的,按行政执法过错责任从重追究。 十四、行政执法督查制度 1、为规范餐饮服务、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督管理行政执法行为,保证行政执法公正,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

4.财政法律制度练习

第四章财政法律制度 第一节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单位不属于事业单位范畴的是( )。 A.气象局B.林业研究所C.出版社D.福利企业 2、( )是指在编制成本费用预算时,不考虑以往会计期间所发生的费用项目或费用数额,而是以所有的预算支出为零作为出发点,一切从实际需要与可能出发,逐项审议预算期内各项费用的内容及其开支标准是否合理,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费用预算的一种方法。A.零基预算B.增量预算C.定期预算D.滚动预算 3、每月预算收支执行情况文字说明材料,于每月终了后( )日内报送财政部。 A.3 B.5 C.10 D.15 4、以下各项中,不属于国家预算职能的是()。 A.分配B.调控C.监督D.控制 5、国家的基本财政计划是()。 A.国家预算B.单位预C.零基预D.零基预算 6、根据《预算法》的规定,属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预算管理职权的是()。 A.审查和批准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 B.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作关于本级总预算草案的报告 C.批准本级预算和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D.具体编制本级预算、决算草案 7、国务院财政部门应当在每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举行的()前,将中央预算草案的主要内容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进行初步审查。 A.10天B.一个月C.两个月D.两个月 二、多项选择题 1、根据预算法律制度的规定,预算收入包括()。 A.税收收入B.依照规定应当上缴的国有资产收益 C.专项收入D.其他收入 2、以下关于预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国家预算是国民经济的综合反映 B.预算收入反映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效益水平 C.预算支出反映各项建设事业的基本情况 D.国家预算是国家财政实行宏观调控的主要依据和主要手段 3、我国的国家预算,根据国家政权结构、行政区划的不同,可以分为()。 A.中央预算B.地方预算C.各级总预算和部门预算D.单位预算 4、《预算法》的立法宗旨是()。 A.强化预算的分配和监督职能B.健全财政预算制度 C.加强国家宏观调控D.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5、各级政府编制年度预算草案的依据包括() A、法律、法规 B、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预算收支变化因素 C、本部门、本单位的定员定额标准

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制度

上栗运管所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了确保行政执法权由具备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熟悉综合法律知识和专业法律知识的行政执法人员严格依法行政,维护交通局和全体执法人员的形象,结合我所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执法人员培训 第二条坚持实行学法制度。各股、队、办在学习例会上都要安排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学习、辅导或宣讲,学习内容以综合法律知识、新颁布的法律、法规、规章及交通行政法律、法规、规章为主。 第三条坚持自觉学习制度。全所人员要坚持自学法律知识,学习时要结合执法实际写出笔记。所行政执法领导小组对执法人员学习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结果作为考核考评执法人员执法情况的依据。 第四条所每年要对全体行政执法人员进行一次集中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统一考试。 第五条通过学习培训,要使全所执法人员熟练掌握综合法律知识和专业法律知识,为实施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行政奠定基础。 二、执法资格管理 第六条行政执法人员应当经县法制办培训考试合格,由所向上级部门申领行政执法证件后持证上岗。持有行政执法证件的执法人员,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从事行政执法活动。未领取行政执法证件的人员可参加与行政执法活动、协助行

政执法人员共同完成工作任务,但不能代表市运管处直接从事行政执法工作。 第七条行政执法证只限行政执法人员本人在本辖区范围内执行公务时使用,不得涂改或转借他人。 第八条行政执法人员应妥善保管行政执法证,证件遗失的,应当立即向上级法制机关报告。 第九条执法人员调离执法岗位,应将执法证件交回,由所按规定程序交上级法制办注销。 第十条执法人员越权使用执法证件或执行职务时不主动出示执法证件,以及利用证件谋取私利、从事违法活动的,由市运管处给予批评教育。经批评教育不改的,暂时收回其执法证件。暂时收回执法人员执法证件的按照《江西省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执行。被暂时收回执法证件的行政执法人员必须下岗学习培训,在改正错误后再申请发还。 三、执法人员纪律 第十一条行政执法人员必须遵守以下纪律: 1、不准在公务活动中以权谋私、优亲厚友,做到公正执法; 2、不准刁难管理相对人,不准吃、拿、卡、要,做到勤政为民; 3、不准接受管理相对人的各种宴请、礼金、礼品,做到公正办事; 4、不准利用职务之便,为管理相对人从事行政违法活

行政执法制度汇编

行政执法制度汇编 第一条为落实“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针,加快我站执法机构依法行政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进程。推动行政执法人员自觉学法、认真守法、主动用法,增强法治意识,提高法律素质,实现依法行政,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坚持职权法定原则,严格按照法定权限、条件和程序,实施行政处罚,履行行政职责。 禁止设定和实施没有法律依据、超越法定权限或者违反法定程序的行政许可、行政强制。 第三条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公开发布行政管理规范,确保行政透明度。 第四条建立首问必答制度 在市行政审批大厅公示处,公布查询电话。 商贸总公司工作人员接听电话、接待来访时,对其查询事项,不论与本人分管业务是否有关,均必须尽可能予以答复,或者告之查询方法,禁止敷衍搪塞、简单处置。 第五条建立重大行政管理事项超前研究制度。 各科室要积极组织和推进重大行政管理事项的前期调查、研究工作,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事物的发展规律探索规范管理的有效途径。 凡列入重大超前研究范围并需出台规范性文件的,应于总经理办公会审议之前组织调研或者听证,并由总公司外聘法律顾问进行咨询。 第六条完善公文处理规范制度。

经办人员草拟公文应严格遵循《国务院关于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通知》(国发[2000]23号)、《江苏省实施<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细则》等相关规定,做到观点鲜明,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语言精练,标点规范,不使用“基本同意”、“原则同意”等语义不明或容易引起歧义的字句。 办理公文应按规定程序进行。 需要会签的公文,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履行送签、会签手续。 参与公文起草、审核、签发的人员,均按规定签字确认,以示负责。 第七条完善审批程序规则,建立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行政运行机制。 对现行有效的审批事项必须依据法律法规制定并真实、完整地公示有关行政管理事项的准入条件,资格、资质认定条件与程序,审批、审核、核准的条件与程序以及备案的内容、方式与程序。 第八条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度。 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行政职责分工和权责统一的原则,将法律、法规、规章赋予其主管部门执行的行政审批审核、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监督检查等具体执法权限进行逐级分解,分别落实到内设的执法机构和执法人员。 第九条完善内部行政管理监督体系。 实行“逐级呈报、逐级负责”的纵向监督体制和“主次分明、相互会办”的横向监督体制。 实行纪检、监督部门对行政执法、行政处罚以及重大行政管理事项进行全过程监督的制度。

第四章 财政法律制度

第四章财政法律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国家预算管理工作的根本性法律制度以及制定其他预算法规的依据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 C、《关于加强中央预算审查监督的决定》 D、《北京市预算监督条例》 2、《预算法实施条例》是由()制定的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 D、财政部 3、我国国家预算现设() A、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市(自治州)、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四级预算 B、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市(自治州)、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镇)五级预算 C、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市(自治州)三级预算 D、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市(自治州)、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镇)、村六级预算 4、我国国家预算年度是指() A、自公历12月31日起,至次年12月31日止 B、自公历1月1日起,至次年1月1日止 C、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D、自公历12月31日起,至12月31日止 5、下列内容中,不属于中央预算编制的是() A、本级预算收入和支出 B、上一年度结余用于本年度安排的支出 C、返还或者补助地方的支出 D、上解上级的支出 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政府财政部门预算拨款应遵循原则的是() A、按照预算拨款 B、按照规定的预算级次和程序拨款 C、按照进度拨款,即根据各用款单位的实际用款进度和国库库款情况拨付资金 D、按照各单位需求拨款 7、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A、捐赠收入 B、经营收入 C、非财政性资金 D、财政性资金 8、《中华人民共和国采购法》自()起施行 A、2000年1月1日 B、2003年1月1日 C、2005年1月1日 D、2007年1月1日 9、标志着我国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结束,全国政府采购工作步入新的发展时期的法律法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 C、《中央投资项目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认定管理办法》 D、《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暂行办法》 10、下列不属于政府采购部门规章的是() A、《政府采购信息公告管理办法》 B、《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C、《北京市政府采购办法》 D、《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暂行办法》 11、下列关于政府采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预算外资金是指单位通过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采购性基金、政府间捐赠资金等获得的收入,不包括单位各种其他事业收入 B、既有财政性资金又有部门其他资金的配套采购项目,或者有财政拨款或财政补助收入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也要实行政府采购制度 C、集中采购是我国当前政府采购的唯一执行模式 D、政府采购所说的工程专指由财政性资金安排的建设工程,不包括网络工程、信息工程等与土建无关的工程项目 12、我国政府采购的执行模式为() A、集中采购 B、分散采购 C、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相结合的模式 D、代理购买 13、应作为政府采购主要采购方式是() A、竞争性谈判 B、询价 C、公开招标 D、单一来源采购 14、政府采购中所应当遵循的公正原则更主要地体现在确定()上 A、采购人 B、供应商 C、货物 D、开标活动 15、政府采购的主体不包括() A、政府机关 B、事业单位 C、社会团体 D、国有企业 16、单一来源采购也称() A、直接采购 B、间接采购 C、一次采购 D、独立采购

行政执法公开、公示制度

行政执法公示制度 第一条为保证行政执法公开、公平、公正,促进行政执法机关依法行政,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局机关各科(室)。 第三条本制度所规定的行政执法公示,是指局属各行政执法机构对本机构的执法依据、职责范围、工作流程以及监督途径等,采用一定形式向社会公开。 第四条本制度所规定的应予公示的行政执法行为包括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检查、行政征收、行政给付、行政裁决和其他行政执法行为。 第五条公开公示内容 (一)行政执法主体情况; (二)行政执法法律依据; (三)行政执法权限及程序; (四)处罚决定; (五)行政相对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法律救济的种类方式; (六)监督举报方式; (七)其他依法应当主动公示的行政执法信息。 第六条公开公示的方式 (一)在本单位的门户网站公示; (二)通过单位在明显位置设置的宣传栏公开;

(三)通过直接告知行政相对人或送达执法文书形式公开。 第七条行政执法公示事项的内容发生变化时,应当及时更新。 第八条行政相对人对本制度规定的所有公示内容都可以进行查阅、复印或下载。有关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为查阅尽可能提供方便。 第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情节轻重,按照局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一)执行公务时,未出示或拒不出示行政执法证件或其他合法证件的; (二)执行公务时,未向行政相对人说明行政执法的内容、行政执法依据及有关理由的; (三)对行政相对人要求公开且应当公开的事项拒不公开的; (四)对应当告知行政相对人有关权利和义务未及时告知或拒不告知的; (五)其他违反执法公示的行为。 第十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制度

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制度 1、建立行政执法人员持证状况登记制度,定期组织全体行政执法人员学习法律、法规,积极参加区政府法制办组织的法律、法规知识培训; 2、认真抓好行政执法证件日常管理工作,定期做好执法证件的注册、审核、登记、年检; 3、行政执法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时,应当出示行政执法证件。不出示行政执法证件或者超越规定的执法业务、执法区域的,当事人有权拒绝; 4、行政执法人员应当妥善保管行政执法证件。证件遗失的,应当立即向行政执法中队和镇政府报告,并登报声明作废; 5、行政执法证件限于行政执法人员本人在执法区域内执行职务时使用,不得涂改或者转借他人; 6、严格实行持证执法上岗,未取得行政执法证件的,不得从事行政执法活动; 7、行政执法人员调离工作岗位或离退休时,应将证件及时收回,并上报区政府法制办,按规定的程序交发证机关注销。 8、镇政府对行政执法人员持证执法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发现行政执法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暂扣其行政执法

证件: 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等治安处罚的; 徇私舞弊,袒护违法者的; 故意刁难或者利用职权吃、拿、卡、要的; 超越职权或者滥用职权的; 将行政执法证件交给他人使用或者借用其他行政执法人员行政执法证件的; 仪容不整,酒后执法,造成不良影响的; 持未经注册的证件进行行政执法活动的; 其他应予暂扣行政执法证件的。 9、行政执法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上报发证机关缴销其行政执法证件: 被刑事处罚或者被劳动教养的; 被暂扣行政执法证件三次以上的; 其他不宜再从事行政执法工作的。 10、对被暂扣或者缴销行政执法证件的人员,由镇政府视其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者行政处分。 对被暂扣或者缴销行政执法证件不服的,可以向发证机关提出申诉。被缴销行政执法证件的人员不得再从事行政执法工作。

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实施方案(最新)

关于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实施方案(最新) 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以下简称“三项制度”),是《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X—X年)》部署的重要改革任务,为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履行职责,根据《XX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行“三项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X政办发〔X〕13号)和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X政办字〔X〕61号)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认真落实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要求,按照依法有序、科学规范、便捷高效的原则,在全旗各执法单位全面推行“三项制度”。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重点在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征收和行政检查中推行“三项制度”。进一步促进行政执法公开透明、合法规范,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改善法治环境。 二、工作任务 (一)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各行政执法机关要依法及时主动向社会公开行政执法信息,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主动表明身份,接受社会监督。结合政府信息公开要求,在行政机关门户网站、办事大厅和服务窗口,需公开以下内容:

1.各行政执法机关要编制《行政执法事项清单》,明确行政执法主体、执法人员、职责、权限、依据、程序、救济渠道等,经旗司法局审核后公示。 2.各行政执法机关要根据“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要求,编制本部门《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经旗市场监管部门审核后予以公示。 3.各行政执法机关要公开执法程序、流程、服务指南及监管方式。编制各类行政执法程序流程图、服务指南,明确执法事项名称、基本程序、办理时限等。 4.各行政执法机关要公开查询和投诉举报方式。在行政机关办公地点、办事场所的醒目位置和门户网站上公布查询及投诉举报方式。 5.各行政执法机关要公开执法信息和执法结果。主动向社会公开执法机关、执法对象、执法类别、执法结论等信息,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的执法决定信息要在执法决定作出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公开,其它执法决定信息要在执法决定作出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公开。 6.各行政执法机关要建立健全信息公开的审核和更新机制。对于行政执法查处结果的公开,要完善公开信息的审核,依照信息公开的有关原则,界定和分类主动公开、依审核公开事项,明确公开的范围、内容、方式。加强统一公示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执法公示制度。 7.推行行政执法工作年报制度。每年1月31日前,各行政执法部门要将上年度执法总体情况及执法统计数据主动公开,同时报至旗司法局备案。

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实施方案(最新)

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 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x-x年)》精神,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根据《x市委办公室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党办发〔x〕x号)和《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x年度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的通知》(x政办发〔x〕x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主要任务 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在实施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检查等执法活动中,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以下简称三项制度),切实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一)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 1.制定行政执法公示办法。各级行政执法部门要结合各自实际,制定行政执法公示具体办法,构建分工明确、职责明晰、便捷高效的行政执法信息公示运行机制。公示办法要明确行政执法信息公示的范围、内容、载体、程序、时限要求、审查机制、监督方式和保障措施等。 2.编制行政执法事项清单。各级行政执法部门要编制本部门《行

政执法事项清单》,明确行政执法类别、事项名称、执法依据、裁量基准、承办机构和办理时限等,在部门门户网站及本级政府门户网站公示,接受社会监督。要建立动态管理和长效管理机制,及时更新维护行政执法事项清单。 3.编制行政执法主体资格清单。各级行政执法部门要编制本部门《行政执法主体资格清单》,明确执法主体机构名称、机构性质、经费来源、队伍编制状况、主体类别、执法职责和权限、法定代表人、单位地址、投诉举报电话等,其中依法开展委托执法的,应当注明受委托组织的基本信息和委托执法协议,经同级政府法制机构审核后在部门门户网站及本级政府门户网站公示。 4.编制行政执法人员资格清单。各级行政执法部门要编制本部门《行政执法人员资格清单》,明确持证执法人员的姓名、单位、职务、证件编号、执法类别、执法区域等,在部门门户网站和本级政府门户网站上公开行政执法人员资格清单,接受网上查询和投诉,并结合行政执法证件年度审验工作,对行政执法人员资格清单实施动态管理。要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行政执法人员开展检查、调查等执法活动时要主动亮明身份,按规定规范着装和佩戴统一执法标识,主动出示行政执法证件。 5.编制行政执法程序流程图。各级政府法制机构要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分类编制本地区《行政执法程序流程图》,明确行政执法活动的步骤和环节,切实优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能,并在本级

第四章财政法律制度试题

第四章财政法律制度试题 姓名:学号____________ 成绩: 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国家预算体系的是(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76556143.html, )。 A. 中央预算 B. 省级(省、自治区、直辖市)预算 C. 县市级(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预算 D. 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的派出机关预算 2. 下列关于预算体系组成的表述,错误的是(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76556143.html, )。 A. 地方预算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预算组成 B. 部门单位预算是指部门、单位的收支预算 C. 总预算包括本级预算和本级政府行政隶属的下一级政府的总预算 D. 预算组成不受限制,可随意编制 3. 根据我国的政权结构,可以把我国的预算分为(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76556143.html, )。 A. 6级 B. 3级 C. 4级 4. 根据我国《预算法》的规定,不属于国务院财政部门预算职权的是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76556143.html, )。 A. 具体编制中央预算、决算草案 B. 具体组织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 C. 审查和批准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 D. 具体编制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5. 按照分享程度划分,我国的预算收入(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76556143.html, )。 A. 仅包括中央预算收入 B. 仅包括中央预算收入和地方预算收入 C. 仅包括中央和地方共享收入 D. 包括中央预算收入、地方预算收入以及中央和地方预算共享收入 6. 我国国家预算收入的最主要部分是(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76556143.html, )。 A. 税收收入 B. 依照规定应当上缴的国有资产收益 C. 专项收入 D. 其他收入 7. 根据我国《预算法》的规定,不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的是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76556143.html, )。 A. 监督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 B. 审查和批准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 C. 审查和批准中央预决算 D. 具体组织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 8. 乡级政府编制的决策草案,由(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76556143.html, )审批。 A. 国务院 B.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D.5级

新城区城管局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和行政执法决定公开制度

新城区城管局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和行政执 法决定公开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强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保护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本局行政执法工作程序化、规范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局工作实际,制 7个工作日内审查完毕。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期限的,应当经本机关分管领导批准后延长,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日。 第七条行政机关法制机构对重大行政执法案件进行审核,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当事人的基本情况是否查清; (二)本机关对该案是否具有管辖权;

(三)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凿、充分,材料是否齐全; (四)定性是否准确,适用法律、法规、规章是否正确; (五)行政审批结果是否适当; (六)程序是否合法; (七)其他依法应当审核的事项。 第八条行政机关法制机构审核重大行政执法案件,以书面审核为主。必要时 案件。 (九)对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提出移送司法机关的建议。 第十条行政机关法制机构审核完毕,应当制作《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意见书》一式二份,一份留存归档,一份连同案卷材料退回办案机构。 第十一条行政机关办案机构收到法制机构的《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意见书》后,应当及时研究,对合法、合理的意见应当采纳。

第十二条行政机关办案机构对法制机构的审核意见或建议有异议的,可以提请法制机构复核;法制机构对疑难、争议问题,应当向政府法制机构或者有关监督机关咨询。 第十三条重大行政执法案件经法律审核、本机关领导批准后,由办案机构制作、送达。 第十四条重大行政执法案件需要举行听证的,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法律法规课件)第四章财政法规制度第一节预算法律制度

第四章财政法规制度第一节预算法律制度 单选题: 1.在财政法的体系中,处于核心法、骨干法地位的法是(A )。 A. 预算法 B. 政府采购法 C.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D. 税法 2.《预算法实施条例》是由(C )制定的。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 国务院 D. 财政部 3.所有地方预算连同中央预算一起共同组成统一的国家预算,因此要求设立统一的预算科目,每个科目都应按统一的口径、程序计算和填列体现了国家预算的(D )。 A. 公开性 B. 可靠性 C. 完整性 D. 统一性 4.每一收支项目的数字指标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依据充分确实的资料,并总结出规律性,进行计算,不得假定、估算,更不能任意编造,体现了国家预算的(C )。 A. 年度性 B. 公开性 C. 可靠性 D. 完整性 5.我国国家预算体系中不包括(D )。 A. 中央预算 B. 省级(省、自治区、直辖市)预算 C. 乡镇级(乡、民族乡、镇)预算 D. 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的派出机关 6.我国国家预算采用了财政法原理中的(C )原则。 A.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B. 统一领导,统一管理 C. 一级政权,一级财政 D. 一级人大,一级财政 7.我国预算法规定,我国的国家预算共分为(C )。 A. 三级 B. 两级 C. 五级 D. 七级 8.我国各级预算都要采用(D )原则。 A. 借贷平衡 B. 浮动盈亏 C. 大致平衡 D. 收支平衡 9.下列关于地方各级政府预算表述正确的是(A )。 A. 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本级各部门和直属单位的预算组成 B. 地方各级政府预算不包括下级政府向上级政府上解的收入数额 C. 地方各级政府预算不包括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返还或者给予补助的数额 D. 地方各级政府预算不包括直属单位的预算 10.下列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预算管理职权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D )。 A. 审查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及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B. 批准中央预算和中央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C. 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议 D. 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关于预算、决算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 11.下列不属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管理职权的是(C )。 A. 编制本级预算、决算草案 B. 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作关于本级总预算草案的报告 C. 批准本级预算和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D. 组织本级总预算的执行 12.下列不属于国务院财政部门的预算管理职权的是(B )。 A. 具体编制中央预算、决算草案 B. 编制中央预算调整方案 C. 提出中央预算预备费动用方案 D. 具体编制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 13.与财政部门直接发生预算缴款、拨款关系的国家机关、军队、政党组织和社会团体等各部门的预算职权不包括(C )。 A. 各部门编制本部门预算、决算草案 B. 组织和监督本部门预算的执行 C. 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督 D. 定期向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预算的执行情况 14.国家预算收入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A )。 A. 税收收入 B. 依照规定应当上缴的国有资产收益 C. 专项收入 D. 其他收入 15.各部门、各单位编制年度预算草案的依据不包括(D )。 A. 法律、法规 B. 本级政府的指示和要求以及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的部署 C. 本部门、本单位的职责、任务和事业发展计划 D.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中长期计划以及有关的财政经济政策 16.中央政府预算草案的编制内容不包括(B )。 A. 本级预算收入和支出 B. 上级返还或者补助的收入 C. 上一年度结余用于本年度安排的支出 D. 返还或者补助地方的支出

关于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工作的实施意见

关于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促进全市各级行政机关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根据《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工作的意见》(X政办发〔201X〕106号)精神,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做好我市行政执法规范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工作目标 紧紧围绕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要求,通过进一步理顺行政执法体制、落实三项制度试点、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强化行政执法监督,确保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全面正确实施法律法规规章,依法惩处各类违法行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为我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综改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二、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理顺行政执法体制 1.扎实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科学划分各级各类行政执法机构间的执法权限,规范行政执法机构设置,推进执法重心下移,充实基层执法力量。抓紧推动市场监管、卫生计生、文化旅游、资源环境、农林水利、交通运输、商务流通、安全生产、城乡建设、城市管理等重点执法领域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工作,切实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执法效率低下等突出问题。

2.严格规范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探索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确保工作的连续性,落实机构、编制、职数设置等事宜,合理配备与执法任务相适应的执法人员,依法履行报批手续。 3.改革创新行政审批制度。积极探索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工作,减少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明确审批责任。按照上级精神试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实行无审批管理,全力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营商环境。完善审批部门与监管部门工作衔接配合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和服务,加大质量、安全、环保等事项的监管力度。 (二)落实三项试点工作 4.做好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试点工作。行政执法机关要加强门户网站、办事大厅、服务窗口建设,依法及时公开行政执法主体、人员、职责、权限、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执法依据、执法程序、执法结果和执法文书、监督方式和救济渠道等信息,并对信息实行动态调整。行政执法人员从事执法活动,要佩戴或者出示执法证件,出示有关执法文书,做好说明告知工作,服务窗口要明示工作人员岗位工作信息。完善公示信息平台,规范公示的范围、内容、方式、时限和程序,形成严格的信息审核、纠错和监督机制。 5.做好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试点工作。要把行政执法文书作为全过程记录的基本形式,根据执法行为的种类、性质、流程等规范执法文书的制作,推行执法文书电子化,明确执法案卷标准,确保执法文书和案卷完整准确。对现场检查、随机抽查、调查取证、证据保全、听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