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和国民大革命知识点及测试

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和国民大革命知识点及测试

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和国民大革命知识点及测试
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和国民大革命知识点及测试

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和国民大革命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新文化运动

前期概况:背景:①辛亥革命前,资产阶级未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②发展中的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反对封建束缚

兴起:①标志:1915年陈独秀办《新青年》

②代表:陈独秀、李大利等人

③思想:民权、平等及达尔文的进化论

④口号:民主、科学

⑤基地:北京大学

内容:四提倡,四反对

评价: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掀起思想解放潮流,但对东西方

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否定看法

后期发展:宣传十月革命,传播马克思主义

影响:①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思想得到解放

②推动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③对五四运动的宣传动员作用

④后期传播社会主义

2、五四运动

背景:国际:日、美侵略的加剧;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国内: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工人阶级队伍壮大;新文化运动开展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经过:分为两个阶段[北京、学生、罢课---上海、工人、三罢斗争]

结果:取得初步胜利[释放学生、罢免曹陆章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性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特点:主力军是无产阶级,有广泛群众基础

意义:无产阶级登台;为中共成立准备思想基础;开端;世界革命一部分

3、马克思主义传播

①五四运动前后李大钊高举马克思主义大旗

②通过“问题与主义”之争使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4、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条件:①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②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③干部组织基础: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创建:①1921.7.23“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②1922年“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领导工人运动:出现1921-1923年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

倡导建立统一战线:“二七”惨案教训;中共“三大”;杭州会议

二、国民大革命的兴起与失败

兴起(1924.1—5)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两党合作实现,统一战线形成

发展(1924.5—1926.7)

革命阵营:①革命军队建立[黄埔军校;国民革命军]

②革命政权建立[广东大元帅府;国民政府成立]

③革命根据地巩固统一[1925年两次东征]

④工农运动兴起[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广东农运]

反动阵营:北洋军阀集团分化[冯玉祥和北京政变]

高潮(1926.7—1927.3)

北伐胜利进军:高潮中心所在

工农运动胜利发展:农村—建立农民政权(“农民协会”)

工人—武装占领上海

失败(1927.4—1927.7)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局部失败];“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彻底失败]

[重点阐释]

1、新文化运动的线索、分期、内容和特点

线索:一条是思想战线,一条是文学战线。两条战线交织进行,因而新文化运动既是一场思想革命,又是一场文学革命。

分期:以五四运动为界,新文化运动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①内容:“四提倡,四反对”;②性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③作用:新文化运动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一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它促使人们去追求民主和科学,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五四运动作了思想准备。后期:①内容: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主流;②性质:宣传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文化运动[或者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文化运动]。③作用:使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力量的强大,必须走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为中共成立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内容:民主与科学。民主主要是指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科学主要是指自然科学,也包括从西方传入的某些唯心主义的社会科学理论。

特点:前期以宣传民主与科学为突破口,以提倡新文学、新道德为手段,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目的。后期有了新发展,以介绍宣传十月革命,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提倡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

2、中国近代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①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围绕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进行了一场激烈论战。这是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思想的正面交锋,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②1901—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保皇派之间,围绕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问题,展开了一场论战,使民主革命思想得到传播,形成了又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③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3、五四运动的性质、特点

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其依据有:

反帝的依据:①斗争的起因;②斗争的口号。反封建的依据:①斗争的目标;②斗争的口号。彻底的依据:指与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势不两立的斗争精神。

特点:①是最早的由学生、工人、市民掀起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②青年学生—运动的先锋;③工人阶级—是运动的主力;④李大钊、陈独秀等—运动的领袖;⑤启导人民的思想觉悟,准备革命力量的团结—有广泛的群众基础;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取得了初步胜利;⑦新民主主义的开始—开端。

4、1911—1921年中国革命发展的特点、教训和趋势,分析其历史必然性。

特点:①中国人民具有不折不挠的斗争精神:1911辛亥革命、1913二次革命、1915护国运动、1917护法运动、1919五四运动、1921中共成立;

②民主共和成为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满清专制被推翻,袁世凯复辟帝制破产;张勋复辟失败。

教训:资产阶级不能完成民主革命任务,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行不通。

趋势: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五四运动实现了新旧民主革命的转折。中国革命选择了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新的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新的发展前途—社会主义,诞生了新的舵手—中国共产党。

必然性:资产阶级软弱;无产阶级力量壮大;十月革命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的国情决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黄埔军校

全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因校址在广州附近的黄埔长洲岛,故名。1924年5月5日军校一期新生入学,正式开学,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任国民党党代表,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聘苏联顾问,6月16日军校补行开学典礼。并在潮州、南宁、武汉、长沙等设立分校,武汉分校还招收女生。

[历史认识]

1、三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

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做了思想准备;五四运动既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同时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中共成立后,中国革命面貌为之一新。

2、孙中山思想的转变

原因影响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变为资产阶级革命

思想上书李鸿章失败开始领导中国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

接受中国共产党的一些革命主张,开始认识中国革命成功的力量所在①外因:领导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一再失败;

②内因:强烈的爱国意

识和救国救民的崇高

责任感

第一次国共合作实

现,国民革命运动兴

3、第一次国共合作

原因:

①帝国主义在一战后加紧侵略中国,军阀的混战,加深了人民的灾难。人民的反抗性、革命性不断增强,为国民大革命的兴起准备了社会基础。

②国内外反动势力强大,尤其是“二七”大罢工的失败,使中共更加认识到:无产阶级要取得革命成功,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能孤军奋战。

③国民党是当时比较民主的革命党派,具有一定的政治影响,孙中山也欢迎同中共合作。

④共产国际的努力。

合作方式:党内合作

原因:①中共当时力量还弱小,这种方式容易为国民党所接受。②有利于把国民党改组成为工人、农民参加的阶级联盟。③有利于中共以合法身份公开领导工农运动。④统一战线有了一个统一的组织形式,便于领导革命。

意义及评价:

意义:两党合作,使革命统一战线建立,推动国民大革命的高涨。

评价:①理论上,根据马克思主义原则,结合中国国情,正确确立了统一战线策略、方针。意义:中共在共产国际帮助下,关于统一战线的政策正式形成。②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辟了新途径。存在问题:没有对革命领导权加以关注,出现了“左”、“右”两种错误倾向,实质上都是否认党的领导,成为以后大革命失败的隐患。

4、五卅运动

①五卅惨案与五卅运动的内在联系

②运动的性质:是中共领导的由工人阶级发动的,全国人民参加的广泛的反帝爱国运动。

③斗争形式:从工人扩展到各阶层人民----“三罢斗争”

④规模:从上海扩展到全国。关于上海工商学联合会的成立,这是由上海总工会、全国学联、上海学联、上海各马路的商界联合总联会四大团体组成,是反帝统一战线组织,其中心支柱是上海总工会。但上海总商会(工商业资产阶级组织)拒绝参加,单独退出罢市。

⑤意义:

⑴是全国反帝大风暴的开始;

⑵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⑶运动检验了中国社会各阶级。斗争实践证明: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动摇性;帝国主义、封建军阀、买办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敌人。这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⑷运动锻炼了工人阶级和全国人民,提高了他们的组织能力和觉悟程度,直接为北伐战争作了准备。省港大罢工是五卅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问题比较]

1、新旧三民主义、三大政策、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区别

新旧三民主义区别:①旧三民主义主要反对满洲贵族统治,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新三民主义增加了对外反帝、对内主张民族平等的内容;②旧三民主义是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新三民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实行专政,把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纲领发展为反帝反封建的纲领;③旧民生主义提出平均地权的主张,新三民主义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内容,使私人资本不能操纵国计民生。

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新三民主义是纲领,是奋斗目标;三大政策是实现纲领和目标的手段。

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由于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原则是一致的,即是它反帝反封建的,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相结合的,它就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但新三民主义在理论和纲领上没有逾越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是有根本区别的。①内容: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中有彻底实现人民权力、八小时工作制和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②阶段:民主革命阶段后,还有一个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高革命纲领。

2、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比较

同: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反封建反侵略]、主力[人民群众]

异:领导[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结果[资产阶级共和国—人民民主专政]、前途[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

3、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比较

①领导力量: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可能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他们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五四运动是由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领导

的,工人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并显示了伟大力量,他们强烈地反对帝国主义分赃的巴黎和会,反对军阀政府的卖国,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

②从运动的规模和发动群众的广泛性来看,辛亥革命虽有许多群众参加,但资产阶级革命派因惧怕工农,不敢发动群众;而五四运动的规模是空前的,遍及中国城乡。从卷入的阶层看,工、学、商男女老幼都行动起来了,其规模之大,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彻底性,是前所未有的。

③从结果和影响看,辛亥革命虽然结束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但革命成果被封建军阀袁世凯窃取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五四运动则取得了反帝反封建的初步胜利,特别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从此开始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时期。

4、辛亥革命与1927年大革命的比较

不同点:背景不同:辛亥革命发生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大革命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阶级不同:辛亥革命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大革命是在国共统一战线的领导下进行的。革命结果不同: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大革命打垮了北洋军阀。群众基础不同:辛亥革命只依靠革命党人力量;大革命中,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北伐胜利进军。

两次革命失败的相同点:客观上都有帝国主义的干涉:辛亥革命中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大革命中英美帝国主义支持蒋发动反革命政变,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主观上都由于革命领导者的软弱、妥协、致使革命失败;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不敢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没有发动群众,把权力交给了封建军阀;大革命中,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对蒋姑息并压制工农运动,妥协退让。

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陈独秀被毛泽东称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主要是因为他①最早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②出任

北大文科学长并直接领导了五四运动③领导了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作了思想准备④联系进步青年和社团,指导和推动运动发展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与中共“一大”相比较,中共“二大”最重要的贡献是确定了

A.以工人运动为中心任务 B.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

C.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D.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目标

3、下列关于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具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B.强调建设资产阶级民主政权

C.在文学革命方面取得突出成就 D.能够正确看待东西方文化

4、中共“一大”确定的任务与目标包括①领导工人运动

②打倒封建军阀③争取民族独立④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A.②③④B.①C.①④D.①②③④

5、使中国民人第一次直接感受到社会主义在本质上不同于帝国主义的事件是

A.十月革命建立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府

B.苏俄宣布放弃旧俄在国外的一切特权

C.20年代初的第一次中国工人运动高潮

D.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6、新文化运动时期,教育家蔡元培提倡“兼容并包”宗旨是

A.打破地域界限聘任人才 B.鼓励各种学术观点在大学里自由发展

C.提倡学科之间的综合 D.推动体育、智育、美育、德育均衡发展

7、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强调科学与民主并重,在政治上实行

A.民主共和制 B.君主立宪制 C.苏维埃体制 D.人民民主制

8、新文化运动时期,有人提出汉字是封建时代的旧文化,应予废除。这种观点产生的原因是

A.白话文运动的兴起 B.新文化思潮中的偏激倾向

C.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 D.“世界革命”的负面影响

9、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功绩在于

A.确立了民主和科学的主导地位 B.批判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

C.揭开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 D.沉重打击了封建正统思想的权威

10、“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实质,在于要不要

A.多研究一些具体问题 B.多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C.谈论理想的主义 D.用理想的主义根本解决问题

11、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C.中国人民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矛盾加剧D.无产阶级队伍壮大斗争发展

12、1920年,直皖战争结束后,掌握中央政权的军阀派系

A.直系和奉系 B.皖系和奉系 C.直系 D.皖系

13、1923年中共“三大”就国共合作问题决定

A.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B.同国民党实行党外合作

C.帮助国民党改组,使之成为民族资产阶级政党

D.必须坚持共产党在革命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

14、第一次国共合作得以实现的条件有①中国共产党需要团结各种力量作为革命同盟军②中国国民党在当

时各政党中“比较是革命的民主派”③共产国际提出了实行国共合作的建议④“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5、新三民主义发展了同盟会的政治主张,主要表现在

A.彻底否定封建土地制度 B.提出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C.强调反对国内民族压迫 D.号召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16、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的准确表述是

A.“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B.中国国民党“一大”

C.1923年的《中国国民党宣言》 D.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原则

17、第一次国共合作采取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党内合作”方式,最早提出这种方式的是A.共产国际 B.中国共产党 C.孙中山 D.廖仲恺

18、孙中山晚年指出,阻碍中国实现和平统一关键因素是

A.外国势力的干涉 B.军阀混战

C.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D.不平等的条约的存在

19、与孙中山领导的反对北洋军阀斗争比较,北伐战争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A.依靠“新军”反对北洋军阀 B.依靠革命武装反对北洋军阀

C.依靠“会党”反对北洋军阀 D.依靠地方军阀反对北洋军阀

20、1927年,大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A.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B.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

C.共产党内右倾投降主义占了上风 D.工农运动转入低潮

21、共产党人开始参加国民党的改组工作是在

A.1922年秋改组国民党会议期间 B.1923年和国民党特别会议期间

C.中共“三大”召开期间 D.国民党“一大”召开期间

22、与以往军校相比,黄埔军校的特点有

①聘请外国军事教官②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同等重要

③开设自然科学课程④国共两党合作的产物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④D.②④

23、在20世纪初出现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中,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因为它A.成立时间早 B.实现了所有革命团体的大联合

C.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D.有明确的纲领、公认的领袖和全国性的组织系统

24、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A.推翻了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

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25、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因为它

A.发展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B.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平均地权的内容

C.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基本原则相一致

D.是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指导下形成的

26、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孙中山的未竟事业,这主要表现在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B.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C.实现了平均地权,把土地分给了广大农民

D.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了公有制

二、问答题

27、[2000·山西]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黄宗羲、戊戌维新时期的启蒙思想家和新文化运动中的民主主义者就封建专制问题提出许多思想主张。请回答下列问题:①他们的基本观点分别是什么?②上述基本观点有何不同?③产生上述不同的经济、文化背景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C B C C B B A B

D D B A A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D D D A A B A A D D A C A

二、问答题

27、①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戊戌变法时期启蒙思想家反对君主专制制度,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民主主义者以民主反对专制,主张把中国建成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②黄宗羲主张限制君权,未涉及制度;启蒙思想家提出用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制度;民主主义者主张实行真正的民主共和制度。

③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戊戌时期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西方文化传入中国;新文化时期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西方思想文化大量传播。

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及基本意义

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及基本意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经过二十八年的英勇奋斗,终于在1949年10月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中国革命的胜利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是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也为马列主义的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正确方向。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是由于她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正确方向。这是党的一条最基本的经验。自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近80年的时间内,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从来都没有停止过的。但是,中国人民没有什么思想武器来武装自己,只是在十月革命以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为传播起来,中国人民才有了新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它的生命力正是在于它是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在于它能够在实践中为人们认识真理开辟道路。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独立自主地来思考和解决中国的问题,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起来,从而形成毛泽东思想。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正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引下取得了胜利。 其次,必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这个政党,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自己,并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正确的斗争纲领、方针、政策;必须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代表人民的利益和要求,领导人民进行胜利的斗争;必须坚持集体领导和民主集中制,勇于坚持真理并修正错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加强自身的建设。中国共产党就是一个这样的政党,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依据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所得出的一个科学的结论。 再次,必须建立一支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坚持武装斗争。这支军队,必须有正确的建军原则和战略战术;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三者相结合,坚持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夺取全国政权的路线。 第四,必须建立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这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革命对象是极强大的,同时,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人口的少数,最广大的人民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中间阶级。因此,无产阶级如果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争取和联合广大的中间势力。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信这一点,并且坚持了在革命统一战线中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原则,从而在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下,把全国各族和各阶层人民紧密地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坚持自己的独立性,对资产阶级同盟者执行又斗争又团结、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坚持发展进步势力,孤立右翼势力,不断地扩大和巩固统一战线。虽历尽千辛万苦,却战胜了许多艰难险阻,最终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这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另外一条重要的经验。 第五,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无产阶级革命从来都是国际性的。无产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必须尽力争取一切可能的国际援助。但是,任何国家的革命,都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决不可把胜利的希望寄托在任何别国身上。无产阶级只有依靠对本国情况的深刻了解,制定正确的政策,紧紧地依靠本国人民,把全国人民动员起来,才能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中国共产党形成了独立自主领导中国革命的理论和政策,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中国革命的经验是极其丰富的,它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他们是经过无数次实践反复证明了的客观真理,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 中国革命的胜利,有着极其伟大的历史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始和国民大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始和国民大革命、国共的十年对峙)【内容概述】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传播、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2年,中国共产党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出现了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是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共吸取二七罢工的教训,1923年召开三大,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实现了合作,国民大革命由此开始。进行东征,举行北伐,促进工农运动的迅速发展,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统治。蒋介石发动“中山舰事件”,抛出“整理党务案”,在帝国主义支持下,1927年,国民党右派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 1927年8月至1931年9月,是中国革命逐步复兴的阶段。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秋收起义进行了夺取敌人中心大城市的革命尝试,文家市决策开始了中国革命在农村的发展。此后,中国革命进入了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为基地和以农民为基本力量的新阶段。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标志着国共政权对峙的局面正式形成。在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找到了中国革命的唯一正确道路。 1931年9月至1935年12月,是中国革命出现重大转折的阶段。国际上,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使日本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结果日本占领东北并逐渐深入到华北,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在国内,国民政府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由于共产国际“左”倾策略的影响,王明“左”倾错误占据统治地位,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长征。遵义会议在危急关头召开,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实现了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此后,革命重心由南方转移到北方,革命形势重新走向高潮。 1935年12月至1937年7月,是中国革命从国内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转化阶段。随着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爆发的“一二·九”运动掀起了全国抗日救国运动新高潮。瓦窑堡会议上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美日矛盾逐步激化,美国对日本侵略逐渐由绥靖转向遏制。促使国民政府进一步分化为亲英美派和亲日派,对日不抵抗政策发生动摇。中国共产党及时放弃“抗日反蒋”口号,提出“逼蒋抗日”的总方针,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为全国规模的抗日战争的实现准备了必要条件。 【重点讲解】 考点1:对“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的理解 (1)反帝的根据: ①从斗争起因看:由山东问题引起,此问题是分赃的巴黎和会所导致的。 ②从斗争口号看:“外争国权”,不承认和会对山东问题的决议。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关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关系 2009级连锁采购2班梁玉梅 【摘要】: 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前仆后继,不仅抵抗了帝国主义的历次侵略战争;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后,即为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二者之间有着密切关系. 【关键词】: 旧与新差别联系 一、旧民主向新民主的必然转变 旧民主主义革命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前这一段时期的历史。自鸦片战争以来,旧中国由于本身落后的制度而受尽压迫,传统的封建制度已经极大的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了推翻腐朽的封建统治,由此而产生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其所谓"新",是相对于"旧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自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革命的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是中国近代社会基本矛盾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旧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失败,要求并预示着新的革命的到来。 1、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深刻地表明:农民阶级虽有巨大的革命潜力,但注定不能成为近代革命的领导阶级,由于在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任务。 2、洋务派作为地主阶级的一部分,其阶级属性决定了他们是封建制度的维护者,使其"师夷长技"局限在学习技术的层次,从根本上不可能实现自强和求富的目的。 3、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表明由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上层知识分子发动的改良主义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根本走不通的。 4、辛亥革命的失败,更进一步证明了,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带有浓厚两重性的阶级,又因为本身的力量薄弱,因而缺乏反侵略和反封建的坚决性。这种两重性对,决定了其革命的不彻底性。 由此可见,革命的领导权是区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标志,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领导的。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中国仍然需要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革命的领导权不能再由软弱的资产阶级掌握,而必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复习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复习教案人 教新课标版 学习目标: (1)简述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 (2)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3)知道黄埔军校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4)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5)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朱毛井冈山会师的故事,了解中共创建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6)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曲折。 学习重点: (1)五四精神、长征精神的内涵。 (2)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工农红军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3)对中国革命历程的认识。 学习难点: (1)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概念的理解。 (2)对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认识。 学习方法:导学法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回顾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年) 阶段:1、五四运动与中共创立(1919-1924年) 2、国民大革命(1924-1927年)3、土地革命战争(1927-1937年)4、抗日战争(1937-1945年) 5、解放战争(1946-1949年)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一、1919---1924年五四运动与中共创立 1、五四运动 导火索: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 时间:1919.5.4---6.28 主力:北京学生-------上海工人 领导: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的知识分子) 主要口号: (1)“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2)“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3)“废除二十一条” (4)“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成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性质: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意义:中国工人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进一步觉醒。为五四爱国运动作了思想准备,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准备。 五四精神:核心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及启示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及启示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年-1949年)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及启示有以下四点: (一)、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是由于她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正确方向,这是党的一条最基本的经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深深地扎下根来,并被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转化为对中国社会进行革命改造的伟大的物质力量。可以说,没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引,就不会有中国革命的胜利。 (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在长期斗争的实践中找到了使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并且把被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任何反动势力也没有可能战胜的伟大力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依据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所得出的一个科学的结论,是他们基于自己的切身体会所确认的伟大真理。 (三)、坚持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建立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信这一点,并且坚持了在革命统一战线中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原则,从而在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下,把全国各族和各阶层人民紧密地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历尽千辛万苦,战胜了许多艰难险阻,最终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这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另外一条重要的经验。 (四)、坚持实行人民民主。在中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历史必然。在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中,曾经实验过资产阶级的民主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但是,它们最终都失败了。事实证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就是因为以人民民主代替了资产阶级民主,以人民共和国代替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是对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来革命斗争经验的深刻总结。

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理论基本内容

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理论基本内容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在此之前的近代以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革命的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新民主主义- 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以及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官僚资本主义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无产阶级、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具有两面性的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实现革命领导权的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发展前途是社会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 新民主主义- 对象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封建剥削制度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支柱和中国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从根本上说,反对封建主义,就是在经济上消灭以地主土地占有制为主要特征的封建剥削制度;从政治上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和地主买办势力的集中代表——封建军阀的专制统治,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为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开辟道路。反对封建主义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土地革命时期-废除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抗日战争后,我们党将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政策改变为减租减息的政策。解放战争后,共产党实行了废除封建性和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并最终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政权,从而取得了反封建主义的决定性胜利。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一般地反对资产阶级。这是因为中国的资产阶级阵营分为民族资产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前者不是革命的对象,后者是革命的对象。中国的小资产阶级是劳动者,不属于资产阶级范畴。因此,不区别官僚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主义,就是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复习提示】 此模块需要重点掌握的考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识记;易考选择题) 1.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中国革命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经过了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 (1)党成立初期,首先把工作重心放在城市,领导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这样有利于扩大党的阶级基础。 (2)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1928年10月和11月,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中,分析了处于白色政权包围的环境中,农村革命根据地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30年1月,毛泽东针对党内对时局估量的悲观思想,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这篇文章初步形成了以乡村为中心、先在农村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待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考点: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回答的疑问】(3)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深入分析了近代中国的国情,论述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不平衡性等特点,进一步丰富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整体战略思想。1938年11月,他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明确指出:“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对中国革命道路理论进行了系统而又完整的概括。从此把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先占乡村,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作为革命道路确立下来。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 (1)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必要性【考点: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必要性】 第一,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在近代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的无产阶级根本不可能像在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先在城市经过长期的、公开的合法斗争,然后再组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以革命的武装消灭反革命的武装,相应的主要组织形式必然是军队。 第二,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只有实行土地革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才有可能把农民充分发动起来,摧毁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阶级反动统治的基础。因此,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派遣自己的先锋队深入农村,从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入手,组织、发动和武装农民,使革命战争获得广大农民的支持和参加,获得广大的群众基础,为最后夺取全国政权奠定基础。 第三,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反革命军队,并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将工作重心放在农村,在农村长期积蓄和锻炼自己的力量。只有把农村建设成先进的、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才能与占据着中心城市的敌人进行长期有效的斗争。 (2)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现实可能性【考点: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现实可能性】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教案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单元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1.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 2.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3.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4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5.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故事,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6.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探索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学会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问题、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历史知识竞赛、推介红色旅游城市、智慧大比拼环节等教学过程,逐步掌握识别和运用历史地图和图表的方法、查找和收集历史信息的途径和方法、运用材料具体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青年学生的爱国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知道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坚定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念。 三、重点和难点 1.重点: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2.难点: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选择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四、设计思路

本单元的复习旨在让学生系统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革命道路历程中遭受的挫折、采取的应对策略及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从宏观上把握本单元重要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生了解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巩固基本知识,厘清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本单元的知识框架,提升学生透过历史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活动设计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 首先,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是由于她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正确方向。这是党的一条最基本的经验。自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近80年的时间内,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从来都是没有停止过的。但是,中国人民没有什么思想武器来抵御帝国主义,只是在十月革命以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为传播起来,中国人民才有了新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它的生命力正是在于它是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在于它能够在实践中为人们认识真理开辟道路。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独立自主地来思考和解决中国的问题,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起来,从而成功地使其具有了为中国人民所理解接受和喜闻乐见的民族风格和民族形式。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深深地扎下根来,并被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转化为

对中国社会进行革命改造的伟大的物质力量。可以说,没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引,就不会有中国革命的胜利。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其次,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新中国。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没有一个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时刻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的先进政党的坚强领导。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在长期斗争的实践中找到了使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并且把被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任何反动势力也没有可能战胜的伟大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尽管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也经历过重重的挫折,走了许多弯路,但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依据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所得出的一个科学的结论,是他们基于自己的切身体会所确认的伟大真理。 统一战线的建立 再次,建立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革命对象是极其残暴和凶恶的,同时,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人口的少数,最广大的人民是农民、城市小资

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题组一聚焦河南中考 选择题 1.(2018河南,5,1分)把科学和民主结合起来,作为衡量一切社会现象的价值原则,合之者则接受、信仰,反之者则摒弃、批判。在近代中国首先倡导这一“原则”的代表人物是( ) A.魏源 B.严复 C.孙中山 D.陈独秀 2.(2018河南,6,1分)1921年李大钊指出,中国现在没有一个真能表现民众势力的团体,若能成立一个强固精密的组织,那么中国彻底的大改革将有所附托。这段话表明李大钊的主张是( ) A.建立中国同盟会 B.成立无产阶级政党 C.创办黄埔军校 D.实现国共两党合作 3.(2017河南,5,1分)上海的这次会议除遭到暗探和巡捕的骚扰外,在当时的社会上并没有引起太多的注意。但是,一个新的革命火种已在沉沉黑夜的中国大地上点燃起来了。这次会议( ) A.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C.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D.推动了北伐战争的胜利 4.(2016河南,3,1分)这一时期“科学”的呼声响彻云霄,仅以“科学”命名的杂志达70余种,卷入这一科学浪潮的刊物更有数百种之多。这一时期是(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5.(2014河南,4,1分)“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的是( ) A.维新启蒙思想开始传播 B.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C.近代学校开设修身课程 D.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 6.(2014河南,5,1分)“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青年学生首先奋起抗争;中国无产阶级第一次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这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一历史事件( ) A.五四运动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国民大革命 D.南昌起义 题组二模拟创新预测 一、选择题 1.(2018焦作一模)“关于这场运动的是非功过,如同当初一样,今天仍然聚讼不已,最大的争论是在于其对传统的态度……陈独秀等否定中国的文化传统,全面西化,主张西学为体,断定中学没用。”材料中“这场运动”是( ) A.五四爱国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抗日救亡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2.(2018南阳二模)民国九年,北京政府下令改全国国民学校国文为语体文(白话),随后改“语体文”一词为“国语”,确立白话(语体文)的法律地位。这一变革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的内容有关( ) 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3.(2018平顶山一模)史学界通常把五四运动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最主要的依据是( ) A.受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 B.它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口号更为彻底 C.它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4.(2018郑州二模)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罗家伦说:“自从受了‘五四’这个大刺激以后……无论是谁,都觉得从前的老法子不适用,不能不别开生面,去找新的,这种潮流布满于青年界。”由此可以看出五四运动最直接的影响( ) A.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5.(2018安阳一模)“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后来改变这一局面,使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主要因素是( ) A.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B.工人阶级的罢工 C.上海商人的罢市 D.学界精英的支持 6.(2017焦作二模)1916年5月,李大钊在《民彝与政治》一文中疾呼:“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材料中李大钊的主张是( ) A.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测试题

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测试题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五四爱国运动发生于() A.1919年B.1920年C.1921年D.1922年 2.五四运动的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B.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C.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3.(2010东莞中考题)1919年6月5日一个日资纱厂的工人,突破租界巡捕的武警包围,举行罢工,声援学生运动;商务印刷馆、中华书局的工人也参加进来,罢工达到高潮时,参加人数达六、七万。这场工人罢工斗争应发生在() A.北京B.长沙C.上海D.广州 4.五四爱国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是指() ①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②罢免了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 ③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④北洋政府被迫垮台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5.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B.鸦片战争C.五四运动D.新文化运动 6.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举国同庆。如果你想要考察中国共产党 第一次代表大会遗址,应该去() A.北京 B.上海 C.杭州 D.广州 7.“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导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记归踪。”这是董必武重访嘉兴南湖后题下的诗句。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南昌起义 B. 遵义会议召开 C.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D. 秋收起义 8.(2010东莞中考题)下列图中的历史人物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其中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的是()

A.B.C.D. 9.中共一大确立党的中心工作是() A.建立党的地方组织 B.制定革命纲领 C.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D.组织和领导农民运动 10.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中共“一大”内容的是() A.通过了第一个党纲 B.选举了中央局书记 C.决定建立党的地方组织 D.确定了党的中心工作 11. 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为北伐战争培养了大批军事骨干的学校是() A.京师大学堂 B.抗日军政大学 C.云南讲武堂D.黄埔军校12.2008年5月,中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中国国民党大陆团访问大陆,在谈判两岸关系时说:“我们应正视历史。面对现实。展望将来……求同存异,创造双赢。”打开历史的闸门。国共两党在第一合作期间领导了() 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13.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主要对象是() ①张作霖②袁世凯③孙传芳④吴佩孚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14.下列对国民革命失败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国共两党因为奋斗目标不同而结束了合作 B.以蒋介石、汪精卫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公开叛变革命 C.国民政府脱离群众,使北伐战争无法坚持下去 D.北伐军将士不能正确对待取得的胜利,接连遭到失败 15. 毛泽东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场武装斗争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北伐战争 D.广州起义 16. 8月1日是我国的建军节,这是因为我党的第一支人民军队在这天诞生于() A.南昌起义中 B.秋收起义中C.广州起义中 D.井冈山会师 17.下列人物中参加了南昌起义的是() ①朱德②贺龙③周恩来④邓小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8.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道路是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道路。最早在农村开辟革命根据地的人物是() A.周恩来 B.毛泽东 C.朱德 D.贺龙 19.井冈山有“天下第一山”的美称,主要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 A、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授课人:金文斌208060116 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授课内容: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纲领 教学目标与要求: 1、了解革命新道路的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列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的一次重大突破。 2、深刻认识新民主主义道路理论的内容和意义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教学重点:1、本章重点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和伟大意义;2、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的内容及其重要地位 教学难点:难点是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 授课时间: 2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教学、情景教学 教学过程: 一、中国革命发展道路的特殊性 1.中国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发展道路的特殊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要夺取国家政权,只能通过暴力革命去实现。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和战争解决问题。在近代中国,无论是农民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曾高举武装斗争的旗帜,开展革命斗争,建立自己的政权,但都未能逃脱失败的命运。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依据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的实际,吸取了近代武装斗争的经验教训,终于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中国民主革命的道路与俄国十月革命不同,俄国十月革命以城市为中心暴动取得了胜利,但在中国却行不通。中国革命应该走什么道路?正如后来邓小平所指出的:马克思、列宁从来没有讲过农村包围城市,这个原理当时在世界上还是没有的。但是,毛泽东根据中国的具

体条件指明了革命的具体道路,在军阀割据的时候,在敌人的控制薄弱的地区,领导人民建立革命根据地,用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了城市。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是在帝国主义世界的薄弱环节搞革命,我们也是在敌人控制薄弱的地区搞革命,这在原则上是相同的。但我们不是先搞城市,而是先搞农村,用农村包围城市。如果没有实事求是的思想,能提出和解决这样的问题吗?能把中国革命搞成功吗? 坚持实事求是,就是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受帝国主义压迫,强大的敌人长期占据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因此,中国革命的道路既不同于俄国,也不同于一般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国革命发展道路的特殊性便产生了。 中国是以农民为主要群众的国家,农民是革命所需力量的主要来源,必然成为中国武装斗争的主体;中国又是一个有着农民战争悠久历史的国家,总结历代农民战争的经验,继承历代农民战争的传统,这是中国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武装斗争的一个重要任务。马列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与中国的这种民族特点结合起来,便产生出一种新式的农民革命战争。这种革命战争,既吸收了历代农民战争的长处,又抛弃了历代农民战争的弱点,是真正中国化、真正民族化的革命模式。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未曾有过的壮丽事业,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道路的特殊性。 既然中国的武装斗争就是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斗争,那么党的工作重点,革命的战略基地就必须放在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就成为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趋势。正如毛泽东指出的:"强大的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反动同盟军,总是长期地占据着中国的中心城市,如果革命的队伍不愿意和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妥协,而要坚持地奋斗下去,如果革命的队伍要准备积蓄和锻炼自己的力量,并避免在力量不够的时候和强大的敌人作决定胜负的战斗,那就必须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的革命隈地,借以反对利用城市进攻农村区域的凶恶敌人,借以在长期战争中逐步地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 总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殊国情,决定了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农村是中国革命的战争基地。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2.中国共产党发动城市中心暴动的教训 在土地革命战争以前,以城市为中心进行武装斗争,已被看成是一条普遍规律。这是由于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要想夺取革命的胜利,就得首先占领城市。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较长时间里,共产党人借鉴并沿袭了以城市为中心进行暴动的传统模式,把工作重心放在城市。在国民革命失败后的初期,党在革命的紧要关头召开的八七会议,仍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随后,中共中央和各地方党组织相继发动了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其结果都以失利告终,使革命力量受到严重损失。 血的教训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中外反动势力十分强大,武装起来的革命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三课时: 第三学习主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一、教学目标: ①使学生了解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 意义;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意义。 ②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和失败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和南京国民 政府的建立; ③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 ①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伟大意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①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②南昌起义、红军长征、井冈山根据地等 难点:①五四精神和党诞生意义的理解。②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制作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第9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五四运动及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期(1919.5—1924.1) 一、“五四运动”:(1919.5.4—1915.6.5) (一)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说明:弱国无外交。 (二)过程 1、第一阶段:1919.5.4—6月初北京青年学生。 爆发:1919.5.4 北京大学等3000多学生天安门示威游行。 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最能体现五四运动的性质:翻地反封建性质)、“废除二十一条”、“还我山 东”、“拒绝和约签字”(“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反应了反帝反封要求,为近代中国最完整的口号;只有 “拒绝和约签字”实现)。 2、第二个阶段:1919.6月初起上海工人阶级(主力)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六三”前后的变化:1919.6.5,上海工人罢工,为五四运动的转折点中心:北京上海主力:青年学生工人阶级 ◇五四运动出现了“三罢”斗争: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三)结果: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1、释放被捕学生。 2、撤销三个卖国贼的职务(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3、拒绝在《凡尔赛合约》 上签字。(“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直接目的达到。) (四)历史意义:“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群众)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 主义革命的开端:(表现在) ①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的学生; ②撤销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个亲日派卖国贼的职务; ③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结束。

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的理解

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的理解。并借此谈你的人生生涯规划及是实现的方式和手段或步骤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是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中国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党在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经过了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毛泽东科学分析了中国社会各种深刻的矛盾,认为当时的红色政权虽然还很小,但是中国革命肯定会很快的发展起来,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篇文章中初步形成了以乡村为中心,先在农村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在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在近代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里,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名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的无产阶级根本不可能像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先在长期的、公开的合法斗争,然后在组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以革命的武装消灭反革命的武装,相应的主要组织形式必然是军队。 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理论。从中国实际出发,独特性的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的理论。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能取得成功,它的基本经验是: 首先,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是由于她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正确方向。这是党的一条最基本的经验。 其次,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新中国。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没有一个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时刻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的先进政党的坚强领导。 再次,建立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无产阶级如果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争取和联合广大的中间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信这一点,并且坚持了在革命统一战线中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原则,从而在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下,把全国各族和各阶层人民紧密地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历尽千辛万苦,战胜了许多艰难险阻,最终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最后,在中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历史必然。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就是因为以人民民主代替了资产阶级民主,以人民共和国代替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正如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斗争28年来的经验时,所指出的:“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我们完全可以依靠人民民主专政这个武器,团结全国除了反动派以外的一切人,稳步地走到目的地”。这是对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来革命斗争经验的深刻总结。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我们一样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了解自己的长处后,再选择自己需要努力的人生方向,不能盲目抄袭别人的经验或者方法,要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第一,摆正心态,让自己的心态比较平和,从点滴做起,从小事情做起,心态非常重要,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即“巴黎和会”。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协约国之一,中国代表在和会上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中国的军队和取消“二十一条”等正当要求。4月底,和会在英、美、法等帝国主义国家操纵下,悍然决定将战前德国在中国山东攫取的一切权益转交给日本。对废除二十一条条约,则借口不在会议讨论范围之内,完全予以拒绝。 巴黎和会的消息传至中国后,全国人民激愤异常,北京青年学生首先燃起了反侵略、反卖国运动的火焰。5月4日,北京13所大专学校学生3000余人在天安门前集会,并举行示威游行,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等口号。 学生们涌向东城赵家楼,焚烧曹汝霖的住宅,并痛打时在曹宅的驻日公使章宗祥等卖国贼。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捕留在现场的32名学生,这更激怒了示威的群众。 在北京政府大批逮捕学生的高压下,学生进一步发动了罢课,并于6月3日展开了大规模的街头宣传。北京青年学生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北洋军阀的英勇斗争立即得到了全国学生的热烈响应,工人和市民也相继卷入了这个浪潮。上海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唐山、长辛店铁路工人举行游行示威。南京、杭州、天津、保定、济南、武汉、长沙、厦门以及东三省等地的学生工人和市民都展开了英勇的斗争,在全国形成了如火如荼的群众运动。 在广大人民的强大压力下,北京政府终于被迫让步,释放了被捕

的学生,撤销了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个卖国贼的职务,并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后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爱国、进步、科学、民主,是公认的“五四精神”。同时五四运动的影响远不止于此。它不仅涵盖对中国思想文化、政治发展方向、教育制度改革、文学艺术潮流的影响,也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产生了颇为重要的作用。 五四运动推行了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等口号,进一步促进了反封建思想的发展;开创了中国文学新的历史时期,此后国内出现了数十个文艺社团,对中国文学发展影响深远。 在对外关系方面,中国代表没有在巴黎和平会议上签字,并不代表中国的利益和权益得以保存。相反,由于政府的失败,各地军阀相互攻伐,加剧了中国的内乱。胶济铁路仍由日本控制、山东实际仍由日本控制,中国权益并未得以恢复。 尽管中国在巴黎和会上遭到了外交失败,但战后的国际形势朝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经过五四爱国运动,各种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中国人民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实现民族独立的潮流空前高涨。 五四运动在中国播下无产阶级革命的种子,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群众基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