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育学导论

教育学导论

教育学导论
教育学导论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

学生教学认识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并非消极地接受教育,而是在教师的主导下,主动参与,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为:

第一,自觉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技能,以及培养道德情操等,都必须通过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去完成。学生接受了教师的教育,思想内部矛盾斗争能否按老师所期望的方向转化,效果如何取决于学生本身的自觉性,只有在学生强烈的自觉追求新知识的愿望与旧有水平和状态相矛盾时,学生才会学好,才能将一次次教师所教的内容领会深刻、掌握牢固,才能实现主体的发展变化,而这种自觉性是学生学习主体的具体表现。

第二,独立性。学生有各自相对独特的个性,都有其自主作用和独立的倾向。无论教师的威信多高,导向作用再好,学生都有取舍、选择的自主权。如何学习、生活、做人,不同的学生有其独立的倾向。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考虑这种独立倾向并予以充分的尊重,而不能强求一律或包办代替,只有尊重学生的这种自主权和独立倾向,进而启发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自己实践,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学生的这种自主独立性也表明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须有机地结合教学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第三,创造性。学生的创造性是他们的知识、智能和体力的结合运用,是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最高表现形式。素质教育要求我们的教育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创新型人才,不能将学生当作是消极接受知识的容器,倒多少,装多少,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分析,由“死学”变为活学,进而达到会学,不能将学生培养成死记硬背、高分低能的书呆子。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要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激发其创造才能,尤其要对思维活跃、独立思考能力强、善于发现和钻研问题、有独立见解、标新立异的学生,给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将学生的创造性充分挖掘出来,进行创造性的学习,这样更能体现出他们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构成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决定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但在教学过程中就师生关系而言,我们在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主体的同时,绝对不能否认或低估教师的主导作用,更不能主张“学生中心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赖于教师的激发、培养和教育,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好,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创造性就越高,只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有机的结合,教学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是指学生所学的内容、所采取的学习方式是由教师决定的。学生学习的愿望、认识兴趣、学习习惯是教师正确引导的结果。对于学生来说,老师是启蒙者、领路人。正是教师的教反映了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决定着学生发展的水平和方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传授知识技能。

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这是教学过程的首要任务,而这一任务的完成正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完成的。教师是教学内容和手段的载体,整个教学计划的安排,每节课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及其方式、进程,不是由学生决定的,而是由教师决定的。

2、教会学习方法。

在罗马举行的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上,欧洲终身学习促进会作了题为《终身学习是二十一世纪的生存概念》的报告,认为人们如果没有终身学习的概念,就难以在二十一世纪生存。“终身学习”的理论启示我们,学校除了向学生传授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要着眼于未来,为学生的将来奠定扎实的学习和发展基础。变终结性教育为发展性教育,变学生的维持、消极学习为创造性、主动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使学生的这些习惯如叶圣陶先生所言“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学生这些良好品质、习惯的养成正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严格督促、培养教育的

结果。

3、激发学习兴趣。

当前教学中突出的问题是学生厌学,机械地学,不是主动地学,对学习没有多大的兴趣。教师的主导作用的核心是如何唤起学生的学习愿望,激发其浓厚的学习兴趣,使教师的要求变为学生的学习需要。一名优秀的教师要做到引导学生愿学、乐学、爱学、会学并善学。

4、培养个性优势。

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必须热爱每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研究他们的具体情况和特征,承认他们之间的个性差异,并把它们作为教育的依据,使其成为自我发展的动力源泉。培养学生个性优势要善于发现学生,要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教师要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其个性才能,要善于利用学生的个性优势,培养其自信心和自尊心。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使学生精神生活丰富、充实,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出自己个性潜能的独特领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和生活的乐趣,体会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生活热情。要引导学生将优势强项转移到整个学习和生活中,促使其整体素质的提高。在具体施教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优势强项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如认真、刻苦、诚实、热情、正直、自信、自爱等,使之在弱势项目的学习科目上也能坚持和充分体现出来,从而克服非良性的个性品质,如马虎、懒惰、虚伪、冷漠、软弱、自卑、自傲等。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观察学生细小的进步和变化,及时地鼓励和赞扬,使每个学生都沉浸在教师的欣赏和尊重的氛围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注意把学生个性的优势,作为教育的起点和突破口,逐步将学生个性中的闪光点演变成闪光片,再变成闪光面。

5、塑造人类灵魂。

教师的职业决定了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不仅在科学文化知识方面要成为学生的师长,在思想道德上更应成为学生的楷模。韩愈将教师的职责称作“传道、授业、解惑”。育才先育人,育人的核心是育德。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影响学生的过程,教学要贯穿教材本身并体现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的观点、态度、言行举止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通过教学活动,教育学生怎样做人,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和做人的准则。教师要按照社会要求,对学生的思想观点、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进行培养,启迪学生的思维,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学生的言行,使学生从严要求自身,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关心同学,爱护他人,与人为善,乐于奉献。通过教师的教育培养和学生的自身努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卫生、行为习惯,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

教师的主导作用于学生的主题地位之间是辩证统一的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对立面的矛盾必须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生转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的是求知欲很强、可塑性较大的学生。他们从无知到有知,从消极到积极,从无兴趣到有兴趣,从被动到主动,从被迫学(“要我学”)到自愿学(“我要学”),变外在的学习动机为内在的学习动机,一句话,变受动性为能动性,不是无条件地自我自然转化,必须依赖一定的条件。毛泽东指出:“矛盾着的对立的双方互相斗争的结果,无不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在这里,条件是重要的。没有一定的条件,斗争着的双方都不会转化。”(《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而“条件”由谁来创造?在学校范围内首推是教师。教育教学理论告诉我们,课堂既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也是教师教学的阵地,教学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结合。从理论上说,“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虽然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但它并不排斥教师的主导作用。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需要有一个过程和条件,学生没有“学会”就不可能“会学”,而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一个重要的决定性条件,是矛盾次要方面(客体)向主要方面(主体)转换、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化的关键。

在教学活动中,由于教师和学生及学生与学生的相互作用,施教的内容由静态变成了动态,书本知识变成了学生掌握的活知识,因而,教师、教材、学生的组合是可变的组合、活的组合。所以说教学系统的运行过程,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这一过程正是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互转化的过程。教师既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又是实施教育教学的行为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学生既是教师施

教的接受者,又是学习的主体者,在教学过程中应发挥主体能动作用。如果教师能积极诱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那么必定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事实上,这也是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这一原则的具体体现。

主导作用与主体作用是辩证统一的,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要想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主导是为了主体的确立,而不能削弱、代替或否定主体。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水平,要以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水平来衡量。只有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反之,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体,也会促进教师的主导作用。可见,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推动教学相长。

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只管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

教师专业化的实有利方面和不利方面

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利条件

1、最佳位置的占有者

教师专业化发展,其一个基本假设是:教师有能力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加以反省、研究与改进,提出最贴切的改进建议。由于以往强调的是教师对知识传递所发挥的功能,而忽视教师创造性的特长,因而教师往往把自己当作一个旁观者,被动地消费别人的教研成果。但问题恰恰是教师就处在一个极其有利的位置,具备天时、地理、人和的优势。这与外来研究者相比,外来研究者虽有距离审视的优势,但也正是距离导致外来研究者对实际情况的了解往往肤浅,因此专家、学者研究制定的有些方案方法,提出来的研究建议不一定能切入问题的关键。

教师占有着教育研究的最佳位置,是体现在其最佳的研究机会上的。“教师最主要的活动场所是教室,从实验研究的角度看,教室是检验教育理论的理想的实验室。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科学研究过程来系统地解决课堂中遇到的问题。这使教师拥有了研究机会。从自然观察的角度看,任何外来研究者都会改变课堂的自然状态,如果想既达到观察目的,又不改变原有的气氛与状态,就只有依靠教师。教师是最理想的观察者,因为教师本来就置身于教学中,对于教学活动,他不是一个局外人,他可以是掌握观察的方法,了解观察的意图而又不改变原来课堂教学情境的最佳人选。”[1]

2、校本课程的开发者

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而设的一个概念,校本课程其一般意思是指以学校为基地开发出来的课程。这个过程中需要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社区相关人员的普遍参与。新课程强调面向生活、面向社会。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自己所教班级的已有经验和社会生活实际,充分利用本地本校本班资源,开展本土化教学与校本班本教学。但教师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责任人,活跃于教学第一线,对于学生的需求,教师本人的课程资源都有极为深刻的了解,在校本开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首先能提升教师的专业形象。由于亲自参与就会生产自豪感和成就感,由原先的课程产品的消极接受者变为积极的课程的开发者,为学生着想,为学生的发展负责,促使教师不断检点自己的教学行为,使教师更富有责任心。其次能够促进专业发展。因为介入课程开发以后,教师会面临新的教学观念、材料和策略的挑战、思考。应对这些新事物的过程,有利于教师专业上的进步。通过参与课程的编制、改编和评价工作,教师会提高他们对自身的理解,增进其学科知识,并能够超越课堂的局限去思考问题和行动,而知识结构的改变和学科教学能力的提高是必然结果,这两者对于促使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无疑起着关键作用。

3、校本培训的参与者

校本培训模式是近年来大力提倡的研究模式。这种以学校为基本单位,基于并为了学校的发展,学校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培训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以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多样性:包括经验交流、师带徒制、问题研讨、行为研究;整体性:以学校的整体发展为本,有助于优化全校教师专业发展的

组织文化。由于其效率高,操作过强,地域色彩突出,很受基层学校教师的欢迎。这种模式基于教师个体成长和学校整体发展需要。由专家协作指导,教师主动参与,以问题为导向,以反思为中介,把培训与教育教学实践及教师教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倡导基于学校实际问题的解决,直接推动教师专业的自主发展。

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不利条件与对策

教师专业化发展虽然有着客观的有利条件,但不利条件且也显而易见。笔者认为这些不利条件包括教学理论和实践的脱离、教育观念的偏差、知识结构的单薄和科研能力的不足。因此,如何化不利为有利就成了问题的关键。

1、理论和实践的脱离

教师都是从事教学工作的。为了做好教学工作,他们必须接受专业的训练,训练包括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用理论来指导实践,以实践来促进理论的学习,这样往复循环不断把教学实践和理论提到更高的水平。然而,现实却是普遍存在着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分离现象。李秉德教授在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两张皮”现象时,指出了造成这种现象的五种原因。[2]第一种情况是有些教师未认真系统地学习理论。第二种情况是有些教育教学理论工作者虽然读了些教育书籍,学了些关于教育的知识,但是对于教育理论并未真正掌握,对于教育教学实际情况更是不甚了了。第三种情况是由于理论表达深浅的程度与教师已有的水平不相符。第四种情况是在较高的教学理论到实际应用,这中间还缺乏相应的一系列过渡性学科的建设问题。第五种情况是教学实际工作者运用理论的态度与方法问题。

对策

对于造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两张皮”的这五种情况,虽然强调的侧重点和出发点各有不同,解决的策略也就必须因地制宜,区别对待。但是,如果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学实践者相互靠拢,并最后使理论者与实践者合二为一,那么,“两张皮”现象也就迎刃而解了。这一方面要求理论工作者不能在书斋里苦思冥想、闭门造车,而是要参与学校、学生这片火热而现实的教学实践;另一方面要求教学实践者不能坐享他人的教育理论成果,在教学实践中是不能停留于用别人的理论来指导,而是要根据教学实际来修正、创造理论。如此,最佳机会的拥有,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使得教师专业化发展有了厚实的基础。

2、教育观念的偏差

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现代化》一书中指出:“现代化,首先是人的观念要现代化。”教师教育观念的偏差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的一大思想障碍。“教师教育观念是指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对相关教育观念的主体性认识。”[3]造成教育观念偏差的原因,既有教育制度的社会原因,传统的教育制度对于整个教育所造成的后果:“首先,它已经使中学教师根本不知道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可能。其次,它已经使小学教师成了一群单独的具有内向性的知识阶层,受不到社会公正的承认,小学教师因此事实上脱离了当前学科倾向,缺乏研究试验的气氛而使它们所遭遇的情境变得更坏。”[4]也有教师个人的认识原因,教师自己也认为:“学校教师无论是从技术和科学的创造性上来说,都不是一个专家,而只是一个知识的传递者,这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事。”[5]

对策

知识经济呼唤创新教育。在继承式教育转型为创新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必须要使自己由书本知识的传递(复制)转变为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教育观念的转变,正是基于知识教学革命的需要。“掌握知识是为了更新知识,掌握规则是为了突破规则,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获得对知识的深刻认识,形成面向未来的态度,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6]这样,教师才能认识到作为创造能力的培养者,自身必须树立“创造是教师职业基本要求的信念,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当作职业对自己的基本要求”,[7]从而自觉向研究者转化。

3、知识结构的单薄

众所周知,专业活动需有其自身独持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知识是构成专长标准的依据。新课程在内容上大为更新,增加了许多反映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新发展、时代性较强的内容,要求教师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而教师知识结构的单薄与缺乏深度,给教师专业化发展添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完善的知识结构,恰恰是沟通此岸(教师)与彼岸(研究者)的一座桥梁。

对策

美国学者斯腾伯格通过对专家型教师的研究后得出,专家型教师所拥有的知识整合得较为完整,比较善于利用教育学原理和心理学规律来思考学科知识,在面对内在不确定性的教学条件时能作出复杂的解释和决定,能在具体思考之后再采取适宜于特殊情景的行为。[8]从中,我们可以得出教师的知识结构不能再局限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而是应强调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它包括三个层面,即“有关当代科学和人文两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工具性学科的扎实基础和熟练运用的技能、技巧”,“具备1—2名学科的专门性知识与技能”,“帮助教师认识教育对象、教育教学活动和开展教育研究的专门知识”。[9]或概括为四种知识,即“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及一般性文化知识”,[10]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特定的学科知识、教育科学和心理知识、开展有目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解决具体问题的知识及社会主流文化。以上三个层面或四种知识的整合,才共同构成一个完善的知识结构,既显示了教师作为一个专门职业对丰富和独特的专业知识的要求,又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架起了一座桥梁。

4、科研能力的不足

具有科研的意识、知识与能力,是所有专业人员的共同特征。而教师科研能力的不足使得教师由此岸向彼岸行进中处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局面。所以,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贴催化剂。

对策

科研能力是指研究学校及教育实践的能力。由于教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处在最佳的研究位置上,可以便捷地获得与自己教学有关的第一手资料,因此科研能力的提升,首先,“表现为对自己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的反思能力”。[11]反思是教师自我发展的重要机制,反思能力是科研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思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⑴对话法;⑵行动研究法;⑶经验记录法;⑷文件夹法。[12]]其次,“是对新的教育问题、思想、方法等多方面的探索和创造能力,运用多方面的经验和知识,综合地创造性地形成解决问题方案的能力”。[13]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发展永不停息的过程,“变是永恒的不变”,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和实践,做一个反思的实践者。

只有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教育观念的转变、知识结构的完善和科研能力的提升,使不利条件最终也成为有利条件,促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及教师本身角色的转变,由经验到科研,由传知到创新,并借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利条件,完成教师向研究者的跳跃。

终身教育理念给我们的机遇与挑战

终身学习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学习使人不断成长,如果终身学习,我们就会时刻的完善着自己,找到更多的生活乐趣。学习是无止境的,不仅充实了自己的精神世界,还让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把有限的生命延长。

终身学习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要把学习视为与空气一样,是生命不可缺少的。

不爱学习或以学习为负担的人,必定会在很多方面输给以学习为乐的人。学习是人一生都不能停止的活动,是适应现代化社会不可或缺的能力。

为什么说教育是社会平等的”最伟大工具”

贫困生上学难、薄弱校更薄弱、好学校集中了更多家境好的孩子……近年来,虽然我国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并且积极向农村和西部倾斜,但是,教育领域仍然存在种种不公平现象。

教育公平是群众特别关心的问题。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突出表现为大部分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状况良好,而在一些落后地区和大部分农村,却非常差,

有的地方几乎不能完成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任务。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地方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同时,仍有部分地区还比较落后,存在一定的贫困家庭和贫困人口。尤其在一些偏远山区,还有少数中小学生因家庭贫困交不起书本费、学杂费而失学、辍学。而我们知道,让所有适龄儿童都能够接受义务教育,是事关提高国民素质、事关国家未来发展的大事。

每个公民都享有受教育的机会,这不仅是宪法、法律所体现的一种价值观念,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种基本指导思想。所以,好的教育应该为大多数人所享有。政府部门在保障教育经费充裕、稳定的同时,要确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提升和改善教育品质,确保教育公平。只有让更多的人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才有可能让他们充分享受到经济进步和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

有消息说,教育部门将建立起国家助学体系,保障教育公平,为家境困难的孩子免除书本费和学杂费,这使我们看到政府对教育、对贫困生的重视与关注。它既是出于提高我国全体国民素质的需要,也关涉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公平问题,同时对缩小地区间的差别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应当说,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这样两个基本方面,没有教育公平就实现不了社会公平。教育公平之所以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价值,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除了接受教育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人权外,教育还能够显著地改善人的生存状态,增进社会公平,因而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

诚然,从现实条件而言,教育公平受到诸多限制。我们不能无视现实,追求绝对的平等。但我们应该做的是通过各种途径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为此,必须加强制度化保障,提供免费教育,以满足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接受义务教育的基本需求。

社会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而教育公平则是促进社会公平的“最伟大工具”。因为一个社会不可能做到财富的绝对公平,但要尽力做到机会的公平。教育公平则是机会公平的基础。

你如何理解发展智能与掌握知识之间的关系,举例

如何认识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过程。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既相互关系又有区别。在教学过程中,应正确认识和处理二者的关系,把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统一起来。

1、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必要前提,智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离开了知识的掌握学生智力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不同,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效果便不同。

2、掌握知识的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也是一种占有人类认识成果的过程。发展智力是通过掌握知识提高认识能力的过程。二者的内容和规律不同。它们之间虽有密切的联系,但不一定成正比。没有知识,智力不可能强,但知识多的人智力也不一定强。二者没有线性关系。

3、在处理二者的关系时,要防止在教学中单纯重视知识传授或单纯重视智力发展的偏向。把二者割裂开来既不利于知识的掌握,又不利于智力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既要重视知识的掌握,又要重视智力的发展,把二者协调起来。

智力发展的水平与知识掌握的多少有相当程度的一致性,尤其是对于青少年来说,这种正相关性表现的更为突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相关性呢?这与青少年时期,正是人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是有关系的。青少年时期,人脑的机能基本上已经趋于成熟,脑量已不可能再有所增加,但是大脑的机能正是处于需要接受大量刺激,接受大量信息和储存大量信息的阶段。因此在青少年时期就出现了掌握的知识越多,智力的发展水平越高;智力水平越高,知识掌握得就越快、越多。有人说青少年时期是人学习的黄金时期,指的就是智力与知识的这种巨大的相关性。所以在这个时期,你要想得到智力的发展,就必须全身心,用最大的干劲投入到学习中去,去学习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学习更多的方法,主动地加强本身非智力因素的培

养,知识学得越多,那么你就会变得越聪明。切不可荒废自己的学业,古语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伤什么?悲什么?不仅仅是伤悲自己没有知识、没有能力,更主要的是伤悲自己的拙笨和愚蠢。因为他少壮没有努力,智力没有得到发展。少年大学生于政,1965年2月生,1981年接到赴美研究生考试的通知后,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学完了没有学过的课程,由于他的智力水平较高,很快掌握了这些没有学过的知识,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赴美研究生,同时也使他的智力进一步得到了发展。

照上面的说法,是不是智力就是知识,知识就等于智力呢?不是的,它们有联系,也有区别,因为智力的发展在不同的时期与知识的掌握并不是同步的。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仍然是脑的机能,当脑的机能发展到生理完善程度的时候,即到了青年时期后,就会出现这种不同步的现象。青年期(大学生)人们通过学习与实践,能够迅速掌握更多的知识,但是智力发展速度的增长缓慢起来。不同的青年可能具有大致相同的知识,例如都是大学毕业的合格学生,但是在智力水平上可能存在着相当的差别。有的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很强,而有的人这种能力就表现出明显较低。从中也可以说明,在青少年时期努力学习,掌握知识是多么重要的一个时期,忽略了青少年时期的努力学习,就等于忽视了智力的发展,即使你也能考上大学,但是智力的发展水平是无法弥补的。同样具有大体同等智力的人,掌握知识的多少都有较大的区别。例如,大家都知道的速算专家史丰收,发明了算式,不使用计算机,不从低位算起,而是从高位算起的史丰收速算法。他的创造成功不在于他有多么丰富的知识,而在于他早期智力的高度发展。因此说智力与知识又是有区别的。

从联系与区别中,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人要想发展智力,就要努力掌握知识。只有努力在早期掌握更多的知识,才可以使智力得到较大的发展。但是智力的发展又不单单为掌握知识,其根本的目的就是要创造一个未来。所以在发展智力的过程中,关键的关键是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有了方法,不会的知识可以掌握,有了方法,没有的知识可以创造,不会的事情可以学会,这才是发展智力的根本目的。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高分低能的人不是少数,就智力水平看他们未必怎么高。特别是在“知识爆炸”的今天,从本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十几年中,科技的发明、发现要比过去二千多年的总合还要多,知识老化的周期越来越快,大学中所掌握的知识约占实际工作所需的十分之一,其余百分之九十是在实际工作中学习的。光有知识没有能力,没有方法是不行的。可以说在当今社会智力水平的高低,主要就是处理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低的体现。因此我们在处理知识与智力关系时,在掌握知识的前提下,重点处理好提高能力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能忽视的社会问题。

感兴趣的教育家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学的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19世纪流行的是殖民时期沿袭下来的旧教育,再加上19世纪后期从德国传入的赫尔巴特教学方法逐渐刻板化,使得当时的学校陈陈相因,缺乏生气。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1859--1952)是当时传统教育的改造者,是新教育的拓荒者,他提倡从儿童的天性出发,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是杜威教育理论中的三个核心命题。这三个命题紧

杜威指出,能满足儿童的需要和兴趣,是为儿童所喜爱的生活。生长论则要求尊重儿童,使一切教育和教学合于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的要求。杜威还认为,一切真正的教育是从经验中产生的。要求教育

(二)学校即社会

童的乐园,引导儿童积极自愿地投入活动,从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养成品德和获得知识,实现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造。

道德品质,其次是要求结合智育的目的。

激发,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因材施教。

以其经验论哲学为基础,杜威要求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杜威主张以活动性的、经验性的主动作业来取代传统的书本式教材,这种活动性的、经验性的作业包括园艺、烹饪、缝纫、印刷、纺织、油漆、绘画、游戏等,能克服旧课程和教材的弊端。他指出,"学校各种形式的实际生活的目的,主要的不是在于它们的本身,或者在于厨工、缝纫工、木工和泥水工的专门技能,而是在于它们在社会方向能与外部生活相联系;同时在个人方面能反映儿童关于动作表现和做某事的愿望和需要,是关于建设的和创造的而不是被动的和顺从的。这些形式的重要意义是在社会和个人两方面之间保持一种协调……"

使各种社会教育资源(包括虚拟的)都能成为可整合的、有机的和活化的教育因素,从而形成适宜的教育氛

杜威一直反对将成人和专家编就的以完整的逻辑体系为表现形式的教材作为教育的起点,认为新的教育必须以直接经验为起点,并强调对直接经验加以组织、抽象和概括,不然,"经验将支离破碎,以致混乱不堪。" 儿童的课堂生活就是儿童的生长。而儿童生长依据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就是儿童的兴趣、本能、需要、依赖性和可塑性以及已经形成的习惯。儿童具有交际、探究、制作和艺术的兴趣和本能,这些兴趣和本能的自

(三) 有意识地将以往教、学、做割裂分离的传统教学方法整合起来,调动儿童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

与实验,包括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社会的不断拓展等,都从不同的方面支持了这一思想,并得到了众多教育教学实验的证实。杜威的教育理论,特别是儿童教育的思想是在继承和学习传统,在进行大量实验研究之后提出的教育整体改革的创新思路。因此可以说,杜威的思想是20世纪初教育创新的典范,也是我们今天探求

幼儿园必须是一种社会生活,社会的观念和社会兴趣只有在一个真正的社会环境中才能发展;还要求园内

杜威并未细微地描述这种新个人主义的具体内容,但从他的《旧个人主义与新个人主义》一文中可以看到,新个人主义具有两个特征:一是重视社会性,具体表征有二枣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和强调政府对经济活

会、、、的改善。

著名的哲学家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年6月28日出生于瑞士日内瓦一个钟表匠的家庭。1750年,卢梭在30岁时一举成名。第戎科学院开展了一次有奖征文活动,题目是《论科学与艺术是否败坏或增进道德》。卢梭的论文论证了科学和艺术进展的最后结果无不益于人类,获得头等奖,使他顿时成为一代名人。随后他又写出了许多其它著作,其中包括《论不平等的起源》(1755),《埃罗伊兹的故事》(1761),《爱弥尔》(1762),《社会契约论》(1762)和《忏悔录》,所有这些著作都提高了他的声望。此外卢梭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写了两部歌剧:《爱情之歌》和《村里的预言家》。在哲学上,卢梭主张感觉是认识的来源,坚持“自然神论”的观点;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在社会观上,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大私有制及其压迫;提出“天赋人权

说”,反对专制、暴政。在教育上,他主张教育目的在培养自然人;反对封建教育戕害、轻视儿童,要求提高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从封建专制主义下解放出来的要求。在哲学上,卢梭主张感觉是认识的来源,坚持“自然神论”的观点;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在社会观上,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大私有制及其压迫;提出“天赋人权说”,反对专制、暴政。在教育上,他主张教育目的在培养自然人;反对封建教育戕害、轻视儿童,要求提高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从封建专制主义下解放出来的要求。在少年期,主要是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由于儿童已经受到良好的体育和感觉教育,因而己经具备了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的条件。

教育学导论结语

出自:《教育学导论》李剑萍魏薇 结语:专业化的教师与教育学 一、教育学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亦随之有所不同。通常,教育学以学校教育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兼及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而尤其注重研究学校教育中的普通基础教育。否则,通常将有特别说明,如家庭教育学、社会教育学、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成人教育学、特殊教育学等。 所谓问题,一般指事物的关节点或矛盾的必须解决之处;所谓教育问题,一般指教育领域特别是教育实践领域的重点、难点、热点。教育现象则是教育本质的外部表现,既可能是直接的表现,也可能是间接的表现;既可能是完整的表现,也可能是零散的表现;既可能是正确的表现,也可能是歪曲的表现。 教育现象的范畴要比教育问题的范畴广得多,其中既有可称之为教育问题者,也有不能称之为教育问题者。教育学既要研究教育问题又要研究教育现象,其实反映了教育认识对象中一般与个别、普通与特殊的矛盾关系。对全部教育现象不分主次、不分轻重、不加选择地一一进行研究,不仅要耗费大量研究资源,而且实际上也无法做到。但如果仅仅局限于研究当前的教育问题,又可能以偏概全,挂一漏万。因为,囿于研究中的主客观条件,有些教育现象或许已经成为教育问题,可能已经是今后教育问题的根源,倘不及早着手,必将贻误将来。所以,教育研究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都不能忽视,要在普遍调查基础上进行重点突破,要兼顾现实需要和长远利益,即学会“弹钢琴”,切不可一叶障目,不见森林。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虑不在千里之外,患必在几席之间”。 教育学研究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仅是手段,其目的在于揭示教育规律。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物内在的本质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人们只能认识、掌握、利用规律,却不能创造、改变规律。教育学的任务,就是要认识揭示运用教育学规律,为确定教育教学工作的原则、方法、组织形式等提供科学依据。值得注意的是,教育工作尤其是教学工作,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除了必须努力学习教育理论,还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用科学的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在教育实践中检验丰富发展教育理论。学过教育学的人未必真正懂得教育,也未必真正学会教学,但要想真正懂得教育、真正会教学,必须学习教育学。也就是说,学习教育学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那种认为学过教育学就会教学和不学教育学照样会教学的想法,都是错误的。 教育学和教育方针、政策、法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区别在于:教育学以探讨教育的客观规律喂职志,而教育方针、政策、法规是统治阶级教育意志的反映。其联系在于:教育方针、政策法规想要顺利实施,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就必须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同时,教育学也可以对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是否符合教育规律做出评价、建议乃至批评。当然,从古至今的教育实际来看,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并不总是符合教育规律,有时甚至逆规律而动,以致对教育事业造成严重损害;教育学也并非都能对教育方针、政策、法规作出正确评价,有时甚至曲意阿附,最终丧失自身的主体意识。此外,教育学也有别于教育经验。教育学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是对教育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但教育学反过来又对教育经验具有指导意义。总之,既不能把教育学等同于“教育政策解释学”,也不能将教育学等同于“教育经验汇编”。 二、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

《数学教学论》教学大纲

《数学教学论》教学大纲 一、《数学教学论》课程的总体说明 《数学教学论》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交叉性、综合性学科。它以一般教学论为基础,广泛地应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逻辑学、思维科学、科学方法论、数学教育等方面的有关理论、思想和方法,结合国内外数学教育改革以及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来综合研究数学教学活动的特殊规律、内容、过程与方法。本大纲的编写,依据师范大学数学系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要求,贯彻师范性与学术性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注重内容宽、新、实相结合,力求理论观点高,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较系统地体现数学教学的主要理论,突出反映现代数学教学的研究成果,并密切联系我国数学教育实际与发展趋势,具有中国特色。 二、教学目的 《数学教学论》是师范大学数学系本科教育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获得系统的数学教学论知识和数学教学基本技能与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数学教育的整体认识水平,提高数学教学水平和教育研究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使之适应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对数学教师的要求。三、教学内容 《数学教学论》不仅阐述数学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以及我国数学教育改革特别是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等若干重大而基本的问题,而且阐述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数学教学的重要而基本的理论,包括现代数学教学观、数学教学

目的、数学教学方法、数学教学评价、数学思维与能力培养、数学问题解决、数学的逻辑基础、研究性学习、中学数学教师的职业素质等内容。 四、教学方法 以讲授为主,辅之于讨论、自学辅导、课题研究性学习等。 五、课时安排 《数学教学论》课程教学时数为54学时。 六、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目 [1]陆书环,傅海伦,《数学教学论》,科学出版社,2004。 [2]李秉德,李定仁,《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3]罗增儒,李文铭,《数学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张奠宙,李士奇,《数学教育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罗小伟,《中学数学教学论》,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 [6]徐斌艳,《数学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唐瑞芬,朱成杰,《数学教学理论选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8]李玉琪,《中学数学教学与实践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1. [10]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2. [1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2. 七、教学实施纲要

《教育学导论》课程标准

《教育学导论》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课程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科等专业学历教育的一门专业性课程。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和领会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具有科学的方法论,形成应用教育理论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能力和方法,并为继续学习教育类专业其他课程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分工 1.与现代教育原理课程的关系 从课程目标来看,教育学课程可以使学生对教育教学全过程有一个概括的、宏观的、全专业及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主要侧重现代教育理论的培养,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教育理论思维能力,在层次上体现了其本科的教学要求。 从内容体系上看,教育学包括教育原理、教学论、德育论、课程论和学校管理等部分。教育原理是教育学内容体系的深化与扩展。 2.教育学同其他教育学科的关系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及一般教育规律的科学,属于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本学科,其内容体系具有基础性、系统性、综合性以及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性等特点。 其他教育学科是在教育学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分化而来的,研究的是教育某一方面规律的学科。因此,教育学与其他教育学科有着密切联系,其他教育学科的研究成果是教育学的补充,教育学是其他教育学科的基础,是学生学习其他教育类课程的基础课和前修课。 三、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使学生掌握从事教育工作必需的教育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学生的教育理论水平,增强从事教育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教育科学,主动参与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兴趣和能力;增强学生热爱教育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学生加强教师师德和业务修养的自觉性;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数学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

《数学学科教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 参考学时:40学时 参考书目: 1.张奠宙、宋乃庆,《数学教育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曹才翰,《中学数学教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李永新,曾峥,《中学数学教材教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一、说明 (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使学生提高作为合格的中学数学教师所必需的数学教育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获得必要的数学教育理论知识和从事中学数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技能。了解并熟悉中学数学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原则以及教学方法。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经过不同形式的练习、训练、实践、交流、探索等活动,初步获得从事中学数学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些经验。了解并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些基本情况,树立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方式、方法。增强数学教育理论的应用意识,初步学会把数学教育理论应用于数学教育教实践中;力求对中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思考,提高从事数学教育研究的能力。认识数学教育理论在中学数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教育理论的兴趣;初步形成严谨、求实、创新的教育教学态度。 (三)编写原则 本教学大纲是依据全国通用《中学教材教法教学大纲》及《数学教育教学大纲》,并根据我校实际情况进行修订的,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四)建议 在数学学科教学导论的教学中,以下的教学方法可供选择使用:讲授(解)法、阅读指导法、参与式分组教学、实践性教学法、探究法等。数学学科教学导论的考核的内容必须多元化。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数学教学论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既要关注数学教学论的学习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情感态度的变化;既要关注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又要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考核既要全面,也应该突出重点。其中,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执教能力与水平,对数学教育的情感和态度等应该是考核的重

1 第一章 法学导论

《法理学》教学提纲 第一章法学与法理学(法学-法理学) ●了解:法理学在法学中的地位,法理学与各学科的关系 一、法学及法学的研究对象 ●法学:是研究法的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社会科学(理论或学问)。 ●法学的研究对象:法的现象及其发展规律。 ▲法学研究的方式或视角 人们总是从不同角度、立场,用不同方法研究法的现象及其发展规律: ●历时性研究:研究法的历史上的不同国家、不同朝代的法产生发展,提示发展规律。 ●共时性研究:比较同时代不同家的法律制度的内容、性质、特点及想到关系。 ●法的内部方面研究:研究法律体系、法律规范、法律关系和法律责任等。 ●法的外部方面研究:研究社会现象与法的关系及其相互间的影响。 除法学以外,大多数问题的研究都可从这四个视角或从其中的某一个视角进行研究。二、法学门类划分 法学门类就是对所有法学学科所进行的分类,主要有两种分类: 1. 根据从法律部门划分的法学门类 (1)法律部门:又称为部门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划分一国现存法律规范的总称。(2)划分法律部门一般考虑的两个因素 ●调整对象 ●调整方法 ▲对法律部门的几个认识 ●不同国家的法律部门划分不同 ●中国对法律部门划分有过几次变化 ——有时有七个法律部门 ——有时有八个法律部门 ——有时有十个法律部门 (3)不同的法律部门相应地存在不同的法学门类 2.从认识论角度划分的法学门类(人对法的认识发展过程及其规律、对法的认识深浅程度、抽象程度分) (1)应用法学:研究现行法律、法规,注重将研究成果在实际中加以运用的法学。 如: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等根据法律部门划分的学科。 (2)理论法学:研究法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等,理论性强。 如:法理学、法律解释学、法律逻辑学等。 ▲新的法学门类 根据法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形成新的学科门类 边缘法学 如法律经济学、法律史学、法律社会学、法律心理学、法律教育学、法医学等。 第二节法学与相邻学科 一、法学与哲学→法哲学(法理学) ●法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 哲学可以说是社会科学中产生最早的学科,公元前6-5世纪古希腊、古罗马就出现哲学。法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是在十九世纪中期后,逐渐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但法学刚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时,法学是不分学科的。 ●任何法学学派都以某种哲学作为理论基础,哲学是理解法学的基础

(完整word版)数学教育概论知识点

乔治?波利亚是美籍匈牙利数学家。 他有著名的三本书:《怎样解题》(1944)、《数学的发现》(1954)、《数学与猜想》(1961)。其中《怎样解题》一书被译成17种文字。 波利亚提供的“怎样解题”表(第48-49页) 分四步:1.了解问题;2.拟订计划;3.实行计划;4.回顾。 弗赖登塔尔认识的数学教育有五个主要特征 1.情境问题是教学的平台; 2.数学化是数学教育的目标; 3.学生通过自己努力得到的结论和创造是教育内容的一部分; 4.“互动”是主要的学习方式; 5.学科交织是数学教育内容的呈现方式。 这些特征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现实、数学化、再创造。 数学化:人们在观察、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和中,运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来分析和研究客观世界的种种现象并加以整理和组织的过程。 再创造:强调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经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其核心过程是数学过程再现。 高等师范院校面临新挑战 答:高中的新课程标准让广大的高中数学教师有些望而生畏,他们感到许 多选修课的内容他们并没有学过,许多课程他们没法开设。比如,高

中选修课系列3涉及高等数学,包括数学史选讲,信息安全与密码,球面上的几何,对称与群,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等。由于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强调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要鼓励学生积极展开讨论,探索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和提出问题,因此学生提出的问题中,有许多使教师感到难堪,有的他们没法回答,有的他们回答不清楚。 基本活动经验的类型 1.直接数学活动经验;3.间接数学活动经验;3.专门设计的数学活动经验;4.意境联结性数学活动经验。 基础教育部分 一.“标准”有哪些改革目标?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同志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2.教育目标方面:培养爱国精神和“四有新人”等。 3.课程内容: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4.课程结构方面: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设置综合课程。 5.课程实施方面。 6.课程评价方面。 7.课程管理方面。 二.数学内容上的改革(教材内容有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第158页 1.划分新的数学学习领域:将内容分为“数学与代数”、“空间与图形”、

第一章护理教育学导论

第一章护理教育学导论 第一章护理教育学导论 第一节教育概述 一、教育及教育学的概念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发展,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递社会经验,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活动。 教育作为一个特定的科学具有广义及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泛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及发展的各种活动,产生于人类社会初始阶段,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由专门机构及专职人员所承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及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社会所需要人才的社会活动。 (二)教育学的概念 1.教育学的概念《教育学大词典》对教育学的定义为:“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及一般规律的学科。”其任务是研究培养人的社会教育活动,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论述适应社会需要、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理论以指导教育实践。 2.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的发展经过了以下三个阶段: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2)教育学体系形成阶段; (3)科学教育学建立阶段。 二.教育的意义及任务 (一)教育的意义

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主要是由教育在学校工作中所处的地位和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及个体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所决定的。教育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是培养人的专门场所,教育是学校培养人的基本途径,它在学校工作中所占的时间最多,涉及的知识面最广,对学生的发展影响最全面及深刻,对学校的教育质量的影响也最大。 2.教育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力手段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通过教育,个体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人类历史经验的精华,将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转化为个人的精神财富,在此基础上从事各种社会实践,丰富及发展人类的知识及经验,以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及进步。 3.教育是培养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教育会直接而具体地影响 个体发展的各个方面。通过教育,可以使学生突破时间、空间及个人直接经验的局限,扩大认识范围,赢得认识速度。 (二)教育的任务 教育的任务是学校目的的具体体现。 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及基本技能; 2.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3.进行素质教育,为学生奠定科学的世界观、道德观、审美观及劳动观; 4.发展学生的体力,培养健康的体魄。 三.教育的要素 教育活动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及教学手段四个基本要素构成。 1.教育者一般指能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影响及教育作用的人。在正规的学校教育过程中,教师是主要的教育者。 2.受教育者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学习的人,既包括学校学习中的儿童及青少年,也包括成人教育中的学生。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 3.教育内容是联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活动的中介。教育内容是根据教育目的经过精心选择及加工而形成的,它既要反映一定社会的要求,又要符合受教育者的年龄特点。 4.教育手段是指教育者将教育内容传递给受教育者时所采取的方法及手段。 教育活动的四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缺一不可。在四种教育要素中,教育者及被教育者属于能动要素,教育内容及手段属于非能动要素。教育者通过教育内容各教育手段使受教育者按照社会所预定的方向发展。 四.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不同的时代对人有不同的要求,教育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加强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并重视综合教育,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教育素质化要求学校将素质教育放在首位,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

第一章 导论

第一章导论 一、单项选择题 1、经济学产生的原因是() A、生产的需要。 B、欲望满足的需要。 C、稀缺性的存在与选择的必要。 D、选择的需要。 E、社会发展的需要。 2、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资源配置。 B、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 C、经济体制。 D、资源的稀缺性。 E、资源利用。 3、微观经济学的内容包括() A、价格决定。 B、产量决定。 C、成本决定。 D、利润决定。 E、A、B、C、D。 4、()不是宏观经济学的内容。 (原因:D项厂商是微观经济主体。BCE都是一国的经济问题。A项可以是微观,也可以是宏观的,所以D最准确) A、收入决定。 B、物价水平。 C、经济增长。 D、厂商均衡。 E、国际收支。 5、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经济模型。 B、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和动态分析。 C、局部均衡分析与一 般均衡分析。D、个量分析与总量分析。E、A、B、C、D。 二、名词解释 1、稀缺性 2、选择 3、微观经济学 4、宏观经济学 5、经济学 6、实证经济学7规范经济学8、经济模型。 三、简答题 1、为什么说稀缺性的存在与选择的必要引起了经济学的产生? 2、为什么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问题? 3、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 4、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 5、西方经济学的假定前提有哪些? 四、论述题

1、用生产可能性边界说明经济学既要研究资源配置问题又要研究资源利用问题。 习题解答: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E 4、D 5、E 二、名词解释 1、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的无穷无尽的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稀缺性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 2、选择就是研究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来更有效地满足人类的欲望。 3、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居民户、厂商)为考察对象,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 4、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总量如何决定及其相互关系。 5、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和社会如何做出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经济资源,在现在或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的一门社会科学。 6、实证经济学是在做出与经济行为有关的假定前提下,来分析和预测人们的经济行为。它力求说明和回答这样的问题:经济现象“是什么”?即经济现象的现状如何?有几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后果如何? 7、规范经济学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作为出发点,提出行为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力求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即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选择,而不作另外的选择?它涉及到是非善恶、应该与否、合理与否的问题。 8、经济模型是用来描述与研究对象有关的经济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的一种理论结构。简单地说,是把经济理论用变量的函数关系来表示。一个经济模型可用文字来说明(叙述法、散文法),也可用数学方程式来表达(代数法),还可用 几何图形来显示(几何法、画图法)。 三、简答题 1、答:(1)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的无穷无尽的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稀缺性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 (2)由于稀缺性的存在,如何用有限的物品和劳务在有限的时间内去满足最重要最迫

教育学导论

概念题 1.体育教学目的是为了指向某种未来的结果或行为的具体行动提供框架和方向,既是一个价值路向的出发点,也是一个实践结果的终结点他把握着体育教学的最终结果。 2.体育教学目标是体育教育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标准或蓝图是教育目的和培养程度的具体化标识。 3.体育教学过程是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而计划、实施,为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并接受各种体育道德和行为教育的教学程序。 4.体育教学原则是实施体育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是保持体育教学性质的最基本因素,是判断体育教学质量的基本标准。 5.体育教学内容是依据体育教学目标选择出来,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和教学条件进行编制的,在体育教学环境下传授给学生的体能练习内容、运动技术内容、健康保健内容等,体育教学内容与体育教材的含义基本相同。 6.体育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是指体育教师为了保证体育课堂教学的秩序和效益,在课中对体育教学形态、运动负荷、教学秩序、教学信息及运动体验等方面进行的设计与控制工作。 7.体育教学模式是在某种体育教学思想和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体育教学的程序,它包括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结构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主要体现在体育教学单元和教学课的设计和实施上。 8.体育教学方法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师指导学生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方式、途径和手段的总和。可以分为教学理论的宏观层次、教学方略的中观层次、教学方法手段的微观层次。 9.体育教学评价是依据体育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运用科学评价的方法,对体育教与学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的价值判断和测量评定,为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科学依据。10.体育教材化是根据体育教学目的和学生发展的需要,针对体育教学条件将体育的素材加工成为体育教学内容的过程。 11.合理安排身体活动量原则,是指在体育教学中必须要体现体育教学的本质特点---身体活动性,还要使学生身体所承受的运动负荷有效、合理、满足学生锻炼身体和掌握运动机能的需要。 12.合理安排身体活动量原则是根据体育教学的本质特点和体育教学适宜的运动负荷的规律而提出的。 13.促进运动技能不断提高的原则是指在体育教学中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提高学生的运动成绩,实现有效的体育教育。 14.促进运动技能不断提高原则是依据如何有利于参与终身体育和如何形成体育教学条件下运动技能的规律而提出的。 填空题 1.学时体育教学过程的特点:结构性、行为性、方法性。 2.技术学习点教学的特点:机能形成的基本单位、身体负荷性。 3.体育教学过程的五大规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运动负荷变化与控制的规律、体育知识

现代教师学导论

现代教师学导论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教师学是以(教师)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既研究教师职业与群体的演变规律, 也研究(教师个体)的发展规律。 2.教师的专业化包含(教师个体的专业化)和(教师职业的专业化)两个方面 3.按照美国心理学家勒温的划分,教师的三种领导方式或三种领导作风是(专制作风型)、(放任作风型)、(民主作风型)。 4.教师的期望是指教师对学生所作的关于当前与未来的学业成绩和行为表现的(推断) 和(预测) 5.与教师道德素养相关的四大问题是:对待工作的道德问题;对待同行的道德问题;对待 (.学生)的道德问题;对待(自身)的道德问题。 6.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 定) 7.根据教学监控的对象,可以把教学监控能力分为(自我指向型)和(任务 指向型)两种类型。 8.教师的教学语言可分为(.口头语言(或有声语言) )、(书面语言(或教学板书) 和(身体语言(或无声语言) )三种类型。 9.我国教师现在的任用制度实行.(聘任制)的方法。 10.在职业生涯的设计中,自我定位包括对(类型的定位)和(对层次水平的定位)两个方面。 二、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将题号填入括弧之中。 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专业是在社会分工和职业分化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类特殊职业。下面不属于专业性的 职业是( .D )。 A.医生 B.律师 C.会计师 D.售货员 2.教师如果不了解学生,就不可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不可能因材施教。因此教师应该 像医生一样,成为( .A )。 A.学生的诊断师 B.学习的指导者 C.学生的管理者 D.不断进取的人 3.在师生冲突过程中,教师的体罚往往导致学生的( .A )。 A.报复 B.逃避 C.顺从 D.自尊 4.许多教师认为,( B )是热爱学生的较高层次的标准。 A.了解学生 B.尊重学生 C.喜欢学生 D.惩罚学生

教育学导论

教育学导论 走向专业化的教师职业 1、当代中国教师职业具有形象的准公共性、环境的相对封闭性、工作绩效的模糊性、待遇的福利性、师生关系的隐蔽不平等性 2、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师要努力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和必要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智慧。 3、开放型和定向型两种师资职前培养模式。定向型代表是苏联。优点:培养目标集中,办学效益较高,学生专业思想牢固,专业训练扎实。缺点:知识结构狭窄,学术水平低,适应能力差,生源和毕业出路受到很局限。开放型:不设专门的师范院校,由综合院校来承担,代表是美国,有利于提高师资的质量尤其是专业化水平更有益处。 4、教师专业化还指教师职业整体从非专业性职业、准专业性职业向专业性职业进步。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较早对教师专业化作了明确说明。1996年在提高教师地位的整体政策中,专业化是最有前途的中长期策略。近年来,中国的教师职业己经由满足数量为主转向以提高质量为主。 5、世界上最早的师范学校可追溯到17世纪末。法国天主教士拉萨尔首创师资训练学校。 第一章教育 6、终身教育一词始见于1919年的英国。终身教育蓬勃兴起的原因: 第一,社会快速发展,使得人们不可能在完成一次正规教育后便能应付一生的各种挑战。 第二,新技术革命突飞猛进,使得人们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 第三,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技术和文化的不断进步,使得人们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急剧变化的社会中,只有持续地进行适时训练或再受教育,才能胜任自己的社会职责。 第四现代科技使每个人都处在信息剧增的实惠和威胁之中。要充分利用这些信息并与信息社会保持和谐,必须改变传统教育思想的形式,发展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教育思想。 第五,现代人总是要面对挑战,为了迎接挑战,每个人都要完善和发展自己。 7、终身教育的意义:首先,它使教育获得全新的诠释,其次,它促进了教育社会化和学习型社会的建立。再次,它引发了教育内容和师生关系的革新。最后,它的多元化价值标准为学习者指出了一条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崭新之路。 8教育的全民化 全民教育的六大目标;扫盲,发展幼儿教育,普及初等教育,促进男女教育

教育学导论知识点归纳

教育学导论知识点归纳 一、教育学及其发展 1.教育学的概念: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2.教育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创立、教育学的发展 3.教育学发展中的教育专著: (1)中国先秦时的《学记》,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 (2)教育学史上,一般认为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于1632年撰写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专著; (3)从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看,通常以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为标志。赫尔巴特本人被视为“传统教育派”的代表; (4)杜威也被视为现代教育的代言人 二、教育及其发展 1.教育的概念:广义的教育,是指增进人们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2.教育的发展经历的阶段: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古代教育、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近代教育、20世纪以后的教育等几个阶段 三、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1.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其中,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受教育者是指在社会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教育影响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 2.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1. 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学生间的中介;2. 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使用教育影响的依据;3. 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桥梁 四、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一)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 1.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需要的人才;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二)教育与社会生产力 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15-《数学教育学导论》读书心得

《数学教育学导论》读书心得 《数学教育学导论》这本书共8章,第7章重点介绍的是“数学学习的基本理论”。在这一章的第2节讲述了概念理解与“熟能生巧”问题,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1.什么是数学理解;2.概念形成过程与数学理解;3.过度操练的不利影响。 其中,第三方面“过度操练的不利影响”对我的触动最大。长期以来,不少数学老师都把题海战术(过度操练)作为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唯一法宝,读后才感觉到其实危害挺大的。 首先,过度训练的一个严重弊病就是剥夺学生独立思考、自由发挥的机会。重复操练除了能熟悉过程、法则外,主要是训练逻辑推理。一个人如果在过度的训练中,就会出现思维定势,只会在别人给定的情境下思考,缺少灵活性。例如,同学们在学习了圆形的面积计算公式S=πr2后,老师为了突出公式中半径的重要性,一般会这样强调:要求圆形的面积,一般要知道圆形的半径是多少。此后,老师为了进一步强化求圆形的面积公式,又给学生总结了已知半径、直径、周长如何求圆形面积的三类问题,这也是书上常见的三类问题。在这样的过度训练中,学生的思维形成了定势,每当遇到求圆形面积的问题时,同学们会迅速发挥思维定势的优势,但是当他们遇到下面的问题时,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便迅速暴露出来。题目:已知图中正方形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求圆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在这道题中,如果学生在按照常规的思路,先求出半径,再求圆形的面积,在小学阶段,学生还无法求出本题中圆形的半径来,这就是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 其次,多度训练还可能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学生不是机器,他们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他们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在题海训练中,由于老师只关心学生题目做得对不对,而忽视了同学在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对于成绩稍好的同学来说,已经做烦了,多数习题都是在做无用功,对于成绩稍差的同学来说,由于题目太多,完全没有时间消化,更会产生厌烦情绪,甚至于憎恨。而且,如果老是处于一种被动的完全受别人摆布的处境,学生自然缺少自我管理的意识,缺少独立的人格精神,缺少创新精神。 可见,过度训练在数学练习中是要不得的。老师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学方法上多下功夫,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法宝。

教育学概论知识点-第一章

一、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研究目的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考察和认识,揭示教育规律,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的外在的、表面的特征。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教育规律是教育活动内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教育学思想的萌芽 1.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 (1)孔子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在《论语》一书中有充分的反映。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君子,这是德育方面的要求,同时也为社会发展培养政治家,“学而优则仕”就体现了他的这一思想。孔子继承了西周以来“六艺”教育的传统,教授的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易》《春秋》。 (2)孟子 提出“性善论”,认为教育的目的也是培养君子,即“明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是处理好五种社会关系的准则。 (3)荀子 提出“性恶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教育的作用就是“化性起伪”,就是教育和学习来改变自己的本性,使人具有适应社会生活的道德智能。荀子一直以《诗》《书》《礼》《乐》《春秋》“五经”为教学内容,其中《礼》是重点,是荀子整个教育理论的核心。他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闻——见——知——行。 (4)墨子 墨子以“兼爱”“非攻”为教。提出了“素丝说”,认为人的品性“梁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5)道家的教育思想 道家根据“道法自然”的哲学理念,主张教循自然原则,一切任其自然,便是好的教育。(6)《学记》教育思想 《学记》(收入《礼记》中)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成文大约在战国末期。 教育教学原则的体现: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体现教学相长的原则 “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也君也。”“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尊师重道的原则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自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藏息相辅的教学原则(即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相互补充) “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启发诱导的原则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长善救失原则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重视学生的学习 2.古代西方的教育思想 (1)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在教育理论上最大贡献就是苏格拉底教学法,也称为“产婆术”。它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基础。产婆术认为问答分为讽刺、定义和助产术三步。

教育学导论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 学生教学认识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并非消极地接受教育,而是在教师的主导下,主动参与,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为: 第一,自觉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技能,以及培养道德情操等,都必须通过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去完成。学生接受了教师的教育,思想内部矛盾斗争能否按老师所期望的方向转化,效果如何取决于学生本身的自觉性,只有在学生强烈的自觉追求新知识的愿望与旧有水平和状态相矛盾时,学生才会学好,才能将一次次教师所教的内容领会深刻、掌握牢固,才能实现主体的发展变化,而这种自觉性是学生学习主体的具体表现。 第二,独立性。学生有各自相对独特的个性,都有其自主作用和独立的倾向。无论教师的威信多高,导向作用再好,学生都有取舍、选择的自主权。如何学习、生活、做人,不同的学生有其独立的倾向。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考虑这种独立倾向并予以充分的尊重,而不能强求一律或包办代替,只有尊重学生的这种自主权和独立倾向,进而启发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自己实践,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学生的这种自主独立性也表明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须有机地结合教学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第三,创造性。学生的创造性是他们的知识、智能和体力的结合运用,是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最高表现形式。素质教育要求我们的教育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创新型人才,不能将学生当作是消极接受知识的容器,倒多少,装多少,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分析,由“死学”变为活学,进而达到会学,不能将学生培养成死记硬背、高分低能的书呆子。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要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激发其创造才能,尤其要对思维活跃、独立思考能力强、善于发现和钻研问题、有独立见解、标新立异的学生,给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将学生的创造性充分挖掘出来,进行创造性的学习,这样更能体现出他们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构成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决定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但在教学过程中就师生关系而言,我们在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主体的同时,绝对不能否认或低估教师的主导作用,更不能主张“学生中心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赖于教师的激发、培养和教育,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好,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创造性就越高,只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有机的结合,教学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是指学生所学的内容、所采取的学习方式是由教师决定的。学生学习的愿望、认识兴趣、学习习惯是教师正确引导的结果。对于学生来说,老师是启蒙者、领路人。正是教师的教反映了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决定着学生发展的水平和方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传授知识技能。 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这是教学过程的首要任务,而这一任务的完成正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完成的。教师是教学内容和手段的载体,整个教学计划的安排,每节课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及其方式、进程,不是由学生决定的,而是由教师决定的。 2、教会学习方法。 在罗马举行的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上,欧洲终身学习促进会作了题为《终身学习是二十一世纪的生存概念》的报告,认为人们如果没有终身学习的概念,就难以在二十一世纪生存。“终身学习”的理论启示我们,学校除了向学生传授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要着眼于未来,为学生的将来奠定扎实的学习和发展基础。变终结性教育为发展性教育,变学生的维持、消极学习为创造性、主动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使学生的这些习惯如叶圣陶先生所言“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学生这些良好品质、习惯的养成正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严格督促、培养教育的

(完整版)《傅树京-教育管理学导论》复习提纲(第一章)

《教育管理学导论》 傅树京著 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P1-P28) 第一节行政、管理和教育管理 一、管理与行政 1、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古老)的、(普遍)的、(重要)的社会现象。 管理活动产生于人类社会的(共同劳动)、(集体活动)。 管理成为一种专门的社会活动是从(奴隶制社会)开始的。 管理是人类生存、社会延续、生产发展、科学文化繁荣的必要条件之一。 管理是一种普遍的永恒的范畴。 现代化社会的三大支柱是(科学技术)、(教育)和(管理)。 2、管理的概念:管理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科学原理和方法,有组织地对人力、物力、财力等 资源不断地进行协调,去完成预定目标的活动。 表明:管理具有(目的性)、(客观性)、(过程性)、(组合性)。 3、行政的概念:行政是行使国家赋予的权力,对国家事务进行管理的活动。 表明:①行政是国家的管理活动; ②依据国家赋予的权力进行; ③组织和管理国家事务。 行政VS管理:①范围小—仅指国家事务管理和组织活动,后者遍及人类足迹所到之处; ②历史短——随着国家出现而产生,后者随着人类社会出现而产生。 二、教育管理 1、概念教育管理是指国家为贯彻教育方针,实现培养目标,而对教育系统所进行的计 划、组织、控制等一系列有目的的连续活动。 2、教育管理的出发点和目标是:(实现教育目标),即(培养人才)。 3、实施教育管理的依据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4、教育管理包括(教育行政)和(学校管理) 5、教育行政是指国家对教育的管理。主要是指教育行政机关的活动,包括中央和地方两级。 6、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为实现培养目标,遵循教育管理规律,运用一定原理和方法,对 学校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等一系列有目的的连续活动。 三、教育管理二重性 1、教育管理的二重性是指(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2、自然属性是指教育管理中与(生产力)、(科学技术)联系在一起的管理活动。如:协调活动、课程、经费、设备的管理等。 3、社会属性是指教育管理中与(社会制度)、(生产关系)联系在一起的管理活动。如:指导思想、领导体制、思想政治工作管理等。 4、—是客观发展的必然反映,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运动的必然反映,不可分割。 意义:①既有利于认识教育管理与社会之间的内在、本质联系,又有利于认识教育管理系统自身的内在、本质联系,掌握其客观规律; ②既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经验和方法,又要考虑中国国情,鉴别改造; ③既要重视自然属性,又要重视社会属性,两者辩证统一。

教育学导论知识总结

教育学导论知识总结 绪论:走向专业化的教师职业 1,教师的概念 从广义上讲,教师是对教育机构中所有工作人员的总称。从侠义讲,教师则专指教育机构尤其是学校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 首先,就教师的从业组织来看,既包括幼儿园,普通中小学,大学,职业学校,成人学校等学校机构,也包括少年宫,电教馆,青少年科技辅导站等校外教育机构。 其次,就从业内容来看,教师是指直接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尤指以教书为业的人员。 再次,就从业性质来看,教师是指以教育教学作为职业的专门人员。 2,教师职业的特点 其一,职业形象的准公共性。 其二,职业环境的相对封闭性 其三,工作绩效的模糊性 其四,职业待遇的福利性 其五,师生关系的隐蔽不平等性 3,当前,窝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内容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 4,新型教师的专业素养 一,要努力形成现代教育理念 二,要具备新型的专业知识结构 三,要拥有相应的专业实力 四,要练就必要的专业智慧 5,教师的权利 一,教育教学权 二,科学研究权

四,获取报酬待遇权 五,民主管理权 六,进修培训权 义务~~~~14 6,主要有定向型和开放型两种师资职前培养模式 定向型又称封闭型,开放型又称非定向型 7,我国的教师教育改革正呈现出一些重要的新态势 其一,教师教育体系正在走向开放,封闭的定向型师范教育体系正在被打破 其二,教师教育办学层次逐步提高,基本上完成了从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的过度。 其三,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进入新阶段,目标是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 第一章教育 1,教育的概念 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下一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2,教育再漫长的演进过程中,大致经历了原始形态的教育,古代形态的教育,现代形态的教育和当代形态的教育四个阶段。 3,最近几十年以及今后一段时期,世界教育发展仍有共同特征和趋势可寻 一,教育的终身化 二,教育的全民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