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京津冀城市群内产业流动与环境平衡分析(翻版必究)

京津冀城市群内产业流动与环境平衡分析(翻版必究)

京津冀城市群内产业流动与环境平衡分析

李东升,张红1

(河北金融学院管理系,河北保定071051)

[摘要] 要从根本上解决京津冀区域的环境问题,就要站在区域战略高度,优化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形成空间梯度辐射的城市群,发展生态产业,延伸产业链,实现产业链的闭合循环,建立“资源消耗—生产—消费—再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源消耗,减少排放,从人与自然的对立转变为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所选择的唯一路径。[关键词] 京津冀城市群;产业流动;生态环境;生态产业

The analysis of industrial flowing and environmental balancing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city agglomeration

(Li Dong-sheng Zhang-hong)

(Hebei College of Finance management department Baoding of hebei 071051)Abstract:If we want to solves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of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radically, we'll have to do the following things. Thinking from the strategic viewpoint,optimizing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developing eco-industry, extending the industry chains, achieving closed-circuit of the industry chains, establishing resources consumption-manufacture- consumption-recycling model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reduce emissions and slow down the rate of resource degradation ,at last ,realiz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We must realize it is the best way that develop the economic localization of the Beijing-Tianjin- Hebei region.

Keywords:T he Beijing-Tianjin-Hebei city agglomeration The flow of industr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co-industry

人类的经济行为与自然的关系必然经历“正—反—合”的逻辑过程,如果说农业文明是对自然的依赖,工业文明则是对自然的掠夺,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现阶段面临的最大课题。从历史的发展过程看,人类的经济行为是按照两条轨迹发展的,一条是生活的城市化,另一条是产业的高级化,两条轨迹最终统一于区域城市,并形成区域城市群,因为城市化的过程也是产业布局形成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人类自身创造的矛盾只能靠人类自

1收稿日期:2009–06–22

作者简介:李东升(1964—),男,河北唐山人,副教授,主要从事经济学、市场营销研究;张红(1968—),女,河北保定人,教授,主要从事管理学研究。

己解决,产业的衍生和产业链的延伸已经超出了行政区域的限制,人类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越来越依赖于更大区域的合作。作为中国第三大经济圈的京、津、冀任何一个区域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都不能独善其身,每个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站在京津冀经济区的战略高度,实现区域内的产业共生,建立“资源—生产—消费—资源再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1 京津冀城市群及产业结构概况

1.1 京津冀城市群分布区域及特点

按照2008年国家发改委制定的“京津冀都市圈”区域发展规划的范围,初期是以北京、天津为核心,加上环绕两市的石家庄、保定、唐山、秦皇岛、廊坊、沧州、张家口、承德等8个河北城市,占地183 704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9%,人口7 605.13万,占全国总人口比重为5.79%。河北仅剩下南部的衡水、邢台、邯郸等城市,河北省希望将所剩三个城市纳入“京津冀城市圈”内。“京津冀城市圈”区域规划制定最终确定“京津冀城市圈”的城市共有13个。

京津冀城市群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对“长三角”和“珠三角”,京津冀城市群内具有“双核”竞争的特点,北京和天津核心地位显著;城市分散、规模小、聚集能力低,呈现“两高一低”的特点,即京、津城市化率高,河北省城市化率低,2007年京津城市化率超过70%,河北只有40.3%;中心城市辐射能力小,城乡联动不足,基础设施没有形成一体化,北京、天津两个核心对河北周边形成“吸收”式增长,形成了环京津贫困带;京津冀城市群内行政区划明显,三大行政区之间相互分割,城市相邻,市场相对独立。[1]

1.2 京、津、冀城市群内产业结构和发展状况

京、津、冀地区2007年生产总值达27 887.98亿元,占全国生产总值的11.3%,从综合经济实力来看,北京市、天津市的人均GDP已分别达到56 044元和47 972元,而河北省与之相差较大,仅为19 877元;从产业结构来看,北京市以服务业为主,天津工业与服务业并重,两市农业比重已大大降低,河北虽以工业发展为主,但农业比重较高,服务业比重较低。北京的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已经达到1.1:27.5:71.4,天津为2.1:57.6:40.3,而河北的三次产业比为13.17:52.82:34.01。[2]

从产业布局和经济发展看,京、津、冀呈“孤岛式”发展,而非“共生型”发展,对周边资源吸收的极限就是京津发展的极限,“孤岛式”发展的结果是区域内“经济生态”衰退,环境恶化,虽然三地都在打造区域增长极,但从区域战略角度看,强化了原有的产业结构,如河北的曹妃甸工业区的战略定位是:中国重型装备制造业生产基地、世界级化工工业生产

基地,强化了河北省原有的钢铁、石化和装备制造业三大支柱产业,如果京津的产业结构不改变,必然加剧经济圈内产业碰撞,使产业结构的优化更加困难。

2 京、津、冀城市群效率损失分析

2.1 产业效率的损失

多年来京、津、冀为了追求地方利益,长期实行资源垄断、贸易保护的封闭政策,从而导致市场分割,形成区域系统生产建设中的重复布局和地区产业结构的趋同,区域内各省、市各自确定的支柱产业大体相似,形成区域内部封闭运行的生产体系,区域之间没有产业链延伸,技术封闭。北京的支柱产业是汽车、电子、建材;天津是机械装备、电子新技术、化工、冶金;河北也是钢铁、化工(医药)、装备制造、冶金、建材。这种地区产业结构雷同,产业链断裂的“孤岛型”发展,要素不能充分流动,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结果整体区域产业结构失衡,不但影响着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同时,竞争过程中掠夺性的资源消耗造成了环境的急剧恶化。

2.2 城市效率的损失

由于城市群之间缺少产业流动和产业链的联系,城市的聚集能力和空间发展受到限制,大城市以空间扩展为发展模式,总量规模掩盖了发展的不平衡,中小城市不发达,没有良好的配套设施,核心城市的能量很难辐射和发散出来,北京对天津和河北的辐射作用微乎其微,甚至在很多时候是聚集效应大于辐射效应,形成了“空吸”现象,造成周边地区发展相对迟缓,在河北省内还存在着32个贫困县、3 798个贫困村,城市发展缓慢,2007年河北的城市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出现了“环京津贫困带”。北京作为全国的核心城市,是由于其政治地位决定的,按照传统的人口、面积等量化指标衡量属于世界大城市,但是城市的综合水平还没有得到世界认可,北京城市平面发展模式越来越不适宜居住,而且已经非常不利于城市的经济运行和行政运作。北京为举办奥运会投入2 800亿,除了场馆建设,主要用于改善北京的环境,还不包括河北省2008年为支持奥运会在北京周边200公里内停开的工矿、制造企业,以及向北京提供的水、电等资源,天津对世界资源的吸引与其城市地位也不匹配,河北省11个中等城市污染较重的有6个。[3]

2.3 京津冀生态环境损失

京津冀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呈总体下降趋势,作为水资源最紧缺的区域,年平均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3.6%(此处删去),但是水污染状况仍然十分严重,随着人口急剧增加和工业企业不断发展,地表水污染普遍,特别是流经城市的河流污染严重,地下水受到点状和面状污染、水位持续下降,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目前河流被污染已达70%之多,绝大部分

为严重污染,供应北京、天津等城市的大中型水库(此处删去)受到污染的威胁;陆源废水、废物对渤海的污染,使渤海生态状况依然没有好转而且呈现整体恶化趋势;这一区域空气污染严重,绿化和治理风沙的能力很弱,为防治风沙危害、保护京津水源,国家先后在该地区实施了多项重大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工程,累计投资超过百亿元,但由于产业结构和地区分割所致,区域内生态环境改善不理想,区域内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土地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沙尘暴频繁袭击京津冀,沙漠边缘距北京市中心已不足百公里。

3 城市群内产业与环境平衡的形成机理

3.1 产业与环境平衡的理论条件

根据经济学的理论,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与生态之间的关系有多种选择模式,由于利益的私人占有和环境的公共属性,人类对经济利益的无限追求最终导致人与环境对立,早在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就提出了循环经济的思想,提醒人类应该转变发展模式,但是人们并没有接受这种理念,还是沿着“污染——治理——再污染——再治理”的思维发展,这种思维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能量置换模式并没有改变,即使不考虑治理的投入成本,环境的改变也是不可逆的,因为这种治理只是改变了环境的末端。当人类凭借先进的技术获得巨大利益后,却遇到了最原始的生存问题时终于觉醒,虽然追求个人利益的驱动不能改变,但是可以改变利益获得的方式,就是跨区域的合作,走产业生态化道路,实现产业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协调,促进系统物质流、能量流和价值流的合理流动,确保系统稳定、有序、协调地发展,达到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4]

3.2 产业与生态共生的实现基础

改变发展模式的关键就是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的服务化和生产模式的生态化,按照产业结构理论,工业化过程不表现为劳动力向工业转移,而是向服务业转移。服务经济是建立在城市化基础上的,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城市的主导地位越来越明显,这种城市化不再是以人口和面积等“存量”指标衡量,而是以先进的生产要素、现代服务业向城市聚集的“流量”指标判断,在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业与城市化有着互动的关系,两者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

生态产业强调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服务业,从根本上将传统工业发展的“资源—产品—废物排放”的线性模式转变为“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从而将整个工业体系形成各种资源循环流动的闭合系统,最终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平衡发展。产业生态化要求产业链在空间延展,形成产业链的闭合循环,通过产业链上不同位次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企业间的“代谢”和“共生”关系。从理论上

讲产业链的闭合循环在空间延伸越广泛,产业与自然生态的共生程度就高,但是闭合产业链的空间范围在现实中会受到经济成本与利益分配的影响,成本的经济性和利益的均衡决定了区域范围的大小,随着交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京津冀已经具备了区域合作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京津冀在文化上具有历史性的联系。

4 京津冀城市群内产业流动与生态环境平衡发展的思路

4.1 区域产业结构

要实现京津冀城市群内产业与生态环境共生战略,应突破现有(删去)“区位商”的思维,站在区域产业流动的角度,形成长期的共生模式,二产东移,三产西进,重点发展河北省的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在京津冀区域内实现“三、二、一”的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模式从京、津“两核”竞争,转变为京、津、唐“三核”驱动。如果河北现有的支柱产业仍定位于钢铁、重化工、装备制造业,“二、三、一”产业结构得不到改变,京、津永远都不可能成为国际城市和宜居城市。

依据城市功能进行城市定位,北京市应淡出经济中心地位,发挥首都优势、技术优势、文化优势、国际化优势,发展高级三产,例如国际物流、文化旅游、国际会展等,城市定位在国际大都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天津市应发挥临海优势,定位于国际港口大都市,成为北方的经济中心;河北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主动接受京津的技术辐射,依托曹妃甸产业园区,发展唐山市、秦皇岛市、沧州市的沿海经济带,接受“二产东移”,河北北部、西部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保护北部草原、林地,恢复西部山区植被。

4.2 构建具有产业流动和产业链闭合循环的京津冀城市群

京津要实现产业调整和城市定位目标,必须加快区域内的城市化进程,城市是产业的重要聚集地,产业流动的结果必然带来人口的流动,产业流动首先是要素流动,要素首先流向城市并通过城市集散。按照城市功能和产业特点,京津冀必须形成梯度辐射式的城市群,发展专业城市,提高中小城市人口的聚集能力,为生态产业提供平台,减轻中心城市的人口压力。实现城市群合理布局的关键是大力提高河北省的城市化水平,河北省的城市化水平与区域发展不协调,这将是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流动最大的障碍。

4.3 消除京津对河北的极化黑洞,建立产业补偿机制

产业与环境平衡的核心是利益分配,地理上京津冀同属一个区域,但是由于区域的行政分割,形成较大的利益差别,河北成为京津的给养地和排污地,京津并没有成为河北的辐射源头,而是极化黑洞。当生态与贫困交织在一起时,必然形成一种恶性循环,造成贫困与生态双重问题,张家口、承德是京津冀的水源地,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没有产业支撑,仍

以掠夺性农牧业为主,水源地上游山区水土流失面积达4万平方公里,许多地方生态恶化仍在加剧。解决生态问题首先要解决经济问题,产业补偿不是“扶贫”,一是建立京津冀生态产业补偿机制,重点支持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园区和生态旅游,从根本上消除环京津贫困带;二是建立人口转移补偿机制,使人口向城市集中,降低环境脆弱地区经济行为的影响。

一体化已成为许多地区经济体发展的成功经验,京津冀经济一体化战略的实现,对整个区域乃至北方经济发展将产生巨大的影响,但是京津冀城市群内总体自然生态条件较差,政治地位和资源限制决定了京津冀的发展必须把环境放在首位,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平衡。改善生态环境基本措施要从区域产业结构和产业流动入手,破除区际发展的人为障碍,消除区域发展落差,空间上建立梯度辐射的城市群,逻辑上实现产业链的闭合循环,是京津冀经济一体化战略的实现途径。

参考文献:

[1]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2006—2007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上册)[M].北京市:社会科学文

献出版社,2007.

[2] 《2008—2009年河北发展蓝皮书》[M]. 石家庄,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编印, 2009年.

[3] 《河北经济年鉴(2007)》[M]. 北京市,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

[4] 孟祥林,李东升. 产业生态化:从理论与实践论平衡理念下的发展模式[J].生态经济,2009(6): 144-147.

(责任编辑于丹)

通讯地址:

河北省保定市恒祥北大街3188号河北金融学院管理系李东升(收)

电子信箱:mmlidongsheng@https://www.wendangku.net/doc/6a6624466.html,

固定电话:0312—7523065 手机:131********

jzguanlixi@https://www.wendangku.net/doc/6a6624466.html,李东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