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产业经济学前沿动态

产业经济学前沿动态

20

12

1

态收稿日期:2011-09-02

产业经济学前沿动态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2011年6月11~12日,由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CRPE)和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共同主办的“2011年浙江大学产业经济学国际会议”在杭州举行。这次会议是一个思想碰撞的盛会,是迄今为止我国举办的最高层次的产业经济学会议。M ark Armstrong教授和M ichael Riordan教授等多位产业经济学国际权威专家应邀参加了本次国际会议。全球计量经济学会院士和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英国伦敦大学学院ESRC研究中心主任M ark Armstrong 教授,全球计量经济学会院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主任、Laurans A.and Arlene M endelson讲席教授M ichael Riordan教授,全球计量经济学会院士、法国图卢兹大学IDEI主任Patric Rey教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院长Thomas W.Ross教授,加拿大商业经济与商业政策研究首席教授以及UBC商学院商业战略与金融学Ralph Winter教授,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及澳大利亚New South Wales 大学的Jay P.Choi教授,香港大学经济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陶志刚教授,香港岭南大学经济系以及经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林平教授,加拿大卡尔顿大学经济系以及教育部长江讲座教授陈智琦教授,长江商学院V.Brian Viard副教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的机制设计与信息经济学中心主任李玲芳副教授,加拿大皇后大学经济系约翰·麦克唐纳爵士讲席教授,浙江大学长江讲座教授王汝渠教授,美国内华达大学管理学院、浙江大学长江讲座教授宋顺峰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谭国富教授,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秦成忠教授,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斯坦福·卡尔德吾德讲席教授、浙江大学教育部长江讲座教授陈勇民教授,浙江大学年轻学者潘士远教授、汪淼军教授等来自国内外十几个一流大学50余位学者参加了本次产业经济学的盛会。陈勇民教授和潘士远教授组织并主持了会议。

会议开始之际,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卫东教授和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常务副院长、CRPE执行主任金祥荣教授分别代表浙江大学与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发表热情洋溢的致辞,他们对于各位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希望各位学者对于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国际化战略提供建设性的建议以及智力支持。11位主题报告的学者就各自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的发表专题报告,与会学者就消费者搜寻、企业创新、排他性合同和纵向一体化等产业组织经典主题进行热烈的讨论。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ESRC研究中心主任M ark Armstrong教授及其合作者扩展传统的消费者搜寻模型,探讨了厂商在搜寻次数不同的消费者之间实行价格歧视的可能性。他们的研究表明,根据搜寻次数进行价格歧视存在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一方面次数歧视策略会降低消费者搜寻的激励而增加企业需求;另一方面次数歧视策略会降低消费者返回购买的可能性而减少企业需求。因此,他们证明,在消费者分布函数满足一定条件之下,直接效应是主导效应,此时根据搜寻次数歧视的价格策略是最优的定价策略,但是以上价格策略可能不是社会最优的。澳大利亚New South Wales大学的Jay P.Choi教授及其合作者分析了互补性产品研发的选择效应。在存在互补性技术的环境下,拥有专利的企业可以利用自身专利分享其他企业的研发利润,从而降低其他企业研发激励。更加重要的是,为了避免在位企业分享自身创新带来的利润,企业可能选择一些与其他企业专利互补性很弱的简单研发。因此,在互补性技术条件下,如何允许专利交叉许可使用将是专利

学术前沿42

2012年第

1

国际学术动态

政策关注的核心。UBC 商学院商业战略与金融教授Ralph Winter 阐述其关于排他性合同(exclusionary contracts )的最新研究,证明在何种条件下市场竞争结果是排他性合同。Ralph Winter 教授及其合作者在芝加哥学派基础之上,结合Aghion-Bolton (1987)

和Rasmusen-Ramseyer-Wiley

(1991)的研究证明,如果企业上下游市场的竞争情况完全不同时,即上游有足够的互补性,下游有足够的替代性时,此时市场竞争博弈的结果就是排他性合同。加拿大卡尔顿大学经济系以及教育部长江讲座教授陈智琦教授及其合作者研究多产品市场产品选择和市场竞争问题。他们在Brander and Eaton (1984)的研究基础上,考虑两种类型非对称情况,一是企业边际成本存在系统非对称,二是某一企业在产量选择总是存在时间优势。他们证明,如果存在以上两类不对称情况之一,则企业选择相近的产品总是存在竞争效应。如果竞争效应足够大时,则Brander and Eaton (1984)的经典结论成立:企业总是选择两个不同市场进行竞争的经典不再成立,即企业可能选择在两个不同产品,在两个产品市场同时进行激烈的竞争。

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M ichael Riordan 教授及其合作者在双寡头的模型之中考虑政府采购,研发激

励和纵向一体化的关系。

他们的分析表明,如果社会最优是两个下游企业进行对称投资以便减低采购成本,则此时纵向一体化加强一体化企业投资激励,同时削弱非一体化企业投资激励加大企业投资的扭曲。但是,如果社会最优是两个下游企业进行非对称投资,则纵向一体化通过给两个寡头企业提供非对称激励从而部分削弱企业投资扭曲,甚至在一定条件之下完全解决投资扭曲问题。法国图卢兹大学DEI 主任Patric Rey 教授及其合作者的研究旨在阐释纵向合之中信息溢出效应对于企业创新的影响。他们证明,由于纵向合并总是导致一些关于研发关键性信息漏出,从而导致其他企业模仿本企业相关

创新技术,由此导致削弱企业研究激励。

香港岭南大学经济系以及经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林平教授及其合作者研究了企业纵向一体化对于产品创新的影响。他们的研究表明,纵向一体化通过改变市场结构从而对企业研发产品带来两个效应:一是通过增加一体化企业市场势力从而增加其研发激励;二是通过削弱对手企业市场地位从而降低对手企业的研发激励。因此,纵向一体化对于企业产品研发的总效

应是难以确定的。

香港大学经济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陶志刚教授及其合作者从实证角度研究企业产品战略与企业纵向一体化的关系。他们利用世界银行关于中国18个城市2400家企业微观调查数据,发现企业产品战略对于企业纵向一体化决策有着显著的影响。他们的研究表明,如果企业产品战略越是偏向特定的消费者以及越是注重质量,则企业纵向一体化可能性越大。这背后的机制在于,如果企业越重视消费者的偏好,则企业产品的产异化越大,企业之间协调成本也越大,而纵向一体化则有利于降低企业之间协调

成本。

他们的研究还表明,纵向一体化除了解决企业投资专有性问题之外,可能与企业产品战略以及市场定位存在密切关系,此为纵向一体化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考视角。

UBC 商学院院长Thomas W.Ross 教授及其合作者探讨了政府在公共产品和服务购买中的公共私

人合作问题(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他们的研究表明,公私合作一方面可以解决公共物品供应的效率问题,另一方面可以解决公共物品供应的外部性问题,可能会成为未来发展中国家公共物品供给的一种重要方式。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李玲芳展示了她及其合作者在eBay 上关于评价回馈激励的实地试验结果。在实验中,他们发现消费者对于评价的物质激励回馈是正向的,对于不同评价回馈

的反应是不同的。

他们的研究表明,如果存在物质激励,则消费者对于评价回馈的反应更加积极;当存在物质激励时,正面评价回馈会显著上升,但是负面评价的回馈基本没有影响,即评价回扣对消费者评价

行为存在扭曲效应。

长江商学院V.Brian Viard 副教授及其合作者研究车辆管制和空气污染的关系。他们利用中国2008年北京奥运期间车辆管制和空气指标数据,研究发现车辆管制可以显著降低空气污

染。

具体地说,他们发现,车辆管制存在两个效应,一是通过降低在管制时间车辆行驶时间从而降低空气

污染,二是通过增加在非管制时间车辆行驶时间从而增加空气污染。但是,由于中国旧车市场不发达以及收入的限制,车辆管制的直接效应占主导地位,因此车辆管制导致空气质量的改善。在此次会议上,各位学者展示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与会者就各个主题报告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本次产业经济学国际会议涉及诸多产业经济学前沿学术前沿

43

20 12

年第1期

国际学术动态问题,例如M ark Armstrong教授关于搜寻次数的价

格歧视策略,M ichael Riordan教授关于政府采购之

中纵向一体化对于研发非对称影响,以及陶志刚教

授关于企业产品战略对于纵向一体化的实证研究

等。所以,本次会议指明了国内产业经济学未来的

重要发展方向,以及可能进行国际合作的主题,这将

对国内产业经济学发展以及其国际化将产生深远的

影响。

本次产业经济学国际会议展现了浙江大学经济

学院和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百家争鸣,百花

齐放”的学术氛围,促进了经济学院和民营经济研究

中心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同时也充分表明了浙江大

学经济学院和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国际化以

及成为未来国际一流经济学研究机构的决心。

超材料研究前沿动态

浙江大学光及电磁波中心

2011超材料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4月

9~12日在杭州浙江大学召开。此次研讨会由浙江大

学主办,浙江大学光及电磁波中心承办,浙江大学邵

逸夫科学馆会议组协办。

此次会议有来自各国的约80余名代表,分别来

自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乌克兰、西班牙、印度、

巴西、法国、土耳其、波兰、阿根廷、瑞士、南非、中国

等15个国家,其中境外学者40人,分别来自美国加

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美国肯特大学、美国宾州州立大

学、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美国

科罗拉多州大学、美国洛斯阿莫斯国家实验室、美国

华盛顿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德国

斯图加特大学、波兰华沙大学、西班牙马德里自治大

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世界著名学府和实验室。中国

学者44人,分别来自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

学、东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成都电子科

大、苏州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著名学府。另有会议

举办地的学者、北京汇德信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经理

作为列席代表参与交流。

本届会议集聚了电磁学、光子学、软凝聚态物理

和纳米技术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主要探讨超材料

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会议采取国内外专家教授讲

授超材料方面最新研究进展的形式,不接受论文投

稿。

本次研讨会注重各学科领域的交叉,探讨超材

料如微波、集成和信息光学、非线性光学和量子光等

领域广阔的应用前景。会议不仅仅讨论了目前比较

热门的负折射率材料、变换光学、隐身衣、超透镜等,

还对目前出现和未完全解决的问题,如可调控、自适

应超材料,非线性超材料,量子超材料,声学超材料

等领域进行探讨。

超材料(M etamaterial)是最近十年来发展起来

的研究热点。超材料是由在尺寸上远小于波长的结

构单元构成的,可近似当作均匀材料,由等效的介电

常数和磁导率来描述。超材料所具备的奇异电磁特

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构成它的亚波长结构单元的物

质组成和几何结构。超材料在理论上能够实现几乎

任意的电磁参数(如负值、近零及非常大),极大地拓

展了电磁介质的特性参数范围,为人们提供了更大

的调控电磁波的空间。超材料的研究兴起于双负介

质(ε和μ同时为负)的实现。早在20世纪60年

代前苏联物理学家Veslago就从理论上论证双负介

质的存在并不违反任何物理定律,并预言了在该材

料中会出现负折射、后向波和逆多普勒效应等奇异收稿日期:2011-07-10

学术前沿

!!!!!!!!!!!!!!!!!!!!!!!!!!!!!!!!!!!!!!!!!!!!!!

44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