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齐家文化与良渚文化出土玉琮对比浅析

齐家文化与良渚文化出土玉琮对比浅析

齐家文化与良渚文化出土玉琮对比浅析
齐家文化与良渚文化出土玉琮对比浅析

齐家文化与良渚文化出土玉琮对比浅析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10级博物馆班刘晓禾320100921001

摘要:齐家文化是继良渚文化、红山文化之后发现又一黄河上游地区富有代表性的玉器文化。单就良渚文化与齐家文化而言,其中经科学发掘已出土大量玉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两地均发现大量琮形玉制品。此文拟从两者文化的分区、玉料选用、形制差异、制作工艺等方面入手,对两者玉琮文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做一初步的整理,从而期许为以后深入研究此二者之间的历史联系提供简要的文字基础。

关键词:齐家文化;良渚文化;玉琮;对比

齐家文化玉器是中国古代玉器文化的代表之一,是中国数千年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目前的考古发现所知,它是继良渚文化、辽宁红山文化之后黄河中上游地区的又一玉文化代表。在良渚和齐家文化中,又经考古科学的发掘出大量的琮形玉器,二者在分布、形制等各方面存在重要的联系和区别。以下分若干部分将二者进行一个初步的对比整理。

(一)关于“玉”和“琮”

《说文》①曰:“玉,石之美者”;据《康熙字典》释“玉”,《易·鼎卦·疏》正义曰:“玉者,坚刚而有润者也”,《白虎通》“玉者,象君子之德,燥不轻,温不重,是以君子宝之”。可见,古人很早之前已对“玉”的构成和质地特性有着深刻的了解,并且在后来将温润的玉与“君子之德”结合起来,成为古代社会主流意识的重要组成,其重要地位可见一斑。

琮,《说文》②:“瑞玉大八寸,似车釭”;《玉篇》:“琮玉八角,象地”;《周礼·春官》注曰:“琮之言宗,八方所宗,故外八方,象地之形。中虚圆,以应无穷,象地之德,故以祭地”;《周礼·冬官·考工记》③:“璧琮九寸,诸侯以享天子”,“大琮十有二寸,射四寸,厚寸,是为内镇,宗后守之”。从以上古文字的解释可以看出,古人将“琮”视为是宗庙祭祀或者“享天子”的重要礼器,并且对其形制、内涵、特殊名称都有着详细的记载和诠释,这就给我们对“琮”这一奇特而又神秘的玉器研究提供了详实的理论基础。

然而,尽管这些记录和解释都是存在于文字已经产生的历史时期,在没有文字记录的齐家和良渚文化期时不一定有着这些丰富的内涵和象征意义,但毕竟历史是从后向前发展的,这些记录至少会给我们提供一些对于史前玉器文化研究的范式和思路。

(二)关于齐家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分区

学术界对于齐家文化具体年代及分期的看法也许会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反映了这一文化从早到晚的整个发展过程,体现了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普遍发展规律。另外,就是学者们在认定的遗址和遗存的内容上则是一致的,这样齐家文化遗存的年代范围无论早、晚或早、中、晚也都包括在内,所出土的齐家文化玉器亦都是处在该发展时期范围之内。其中典型的文化遗址主要有④:甘肃省的武威皇娘娘台遗址,永靖大何庄遗址,永靖秦魏家

①[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1月第二版,第10页,以下《说文》内容出处均同,不再做注,

②同上,第12页,

③《考工记译注》,闻人军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4月第一版,第126页,

④整理资料来源于谢晓燕:《齐家文化玉器研究》,中国知网,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第12——

遗址,渭河支流南河、榜沙河、漳河齐家文化遗址,西汉水流域齐家文化遗址,甘肃临潭磨沟齐家文化墓地,天水师赵村遗址,武山傅家门史前文化遗址,灵台桥村齐家文化遗址,礼辛镇遗址和积石山县新庄坪齐家文化遗址;青海省的青海乐都柳湾墓地,大通县黄家寨墓地,民和县喇家遗址;宁夏的固原店河齐家文化墓葬和固原海家湾齐家文化墓葬。按照上述的大概地理位置,我们可以将齐家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齐家文化玉器的遗存分别归入到齐家文化的三个区域中去,按照谢端琚先生“三个地区五个类型”的划分,可列出如下表:

表格1①

分区范围

东部地区

甘肃东部及宁夏南部地区,包括泾水、渭水、西汉水上游等流域中部地区

甘肃中部地区,包括黄河上游及其支流洮河、大夏河流域

西部地区甘肃西部地区和青海东部地区,包括青海境内的黄河上游及其支流湟水和河西走廊

对于良渚文化的分区,因考古发掘的不断发现,使得原本清晰的文化分布时空脉络日渐模糊,继而也诱发出学术界对于这一问题的激烈讨论。但是综合来看,“对于东至上海、南抵钱塘江、西到湖州、北达常州这片中心区域属良诸文化范围均无异议,而对毗邻的浙东宁绍平原、宁镇地区、浙西南山地区及江苏北部的江淮地区则各抒己见”②。黄宣佩先生《良渚文化分布范围的探讨》一文为一题单论之作。文章中详细的讨论了钱塘江以南的宁绍和舟山地区、常州以西的宁镇地区及长江北岸淮河以南地区的文化面貌和类型特征,形成了广大学者目前普遍接受的一个划分标准,将良渚文化的分布范围做出了准确的四至划分,简略的可以归纳为“东至海滨,南达宁绍舟山象山一代,西至镇江,北至长江南岸”③。

从上述内容来看,就可以大致的了解这两个文化所存在的空间位置。但是需要关注的是,玉琮作为一种特别而又神秘的礼用重器,先前只在良渚文化的遗址中发现过,若干时间后却又跳过了齐家与良渚文化分布的中间区域而出现在黄河中上游,但是,最重要的是两者文化所出琮形制品却又同属一系。这确实给广大研究者提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距离如此之遥,这两者是通过什么途径发生联系的?对于此,杨伯达先生也给出了一个较为宏观的解释,即其提出的“三大玉板(版)”论④。他将中国玉文化宏观的分为“珣玗琪夷玉”、“球琳戎玉”、“瑶琨越玉”三大块。他认为:“三大玉文化有运动、碰撞现象,后二者的碰撞,出现了良

16页,

①谢端琚:《甘青地区史前考古》,文物出版社,2002 年11月第一版,第115页,

②朔知:《良渚文化的范围———兼论考古学文化共同体》,《南方文物》,1998年第二期,

③黄宣佩:《良渚文化分布范围的探讨》,《文物》,1998年第二期,

④杨伯达:《中国古代三大玉板(版)块论》,《上海博物馆集刊》,2002年第00期,

渚文化与土著玉文化融合的齐家玉文化”①,但是这也仅仅是关于二者之间联系的一个宏观的纲领性叙述,其间必然的联系还需更进一步的考古学证明。

(三)齐家文化与良渚文化出土琮形制品对比

1、二者文化区内琮形制品出土概况

目前发现齐家文化玉器的遗存,大体上分布于甘肃、青海境内的黄河沿岸及其支流渭河、洮河、大夏河、湟水流域,宁夏南部和内蒙古西部也有零星发现。按照《中国出土玉器全集——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部分》(第十五卷)和《中国出土玉器全集——浙江部分》(第八卷)的收录和统计,两地经科学发掘出土(不包含市场或民间流通)的琮形制品概况可列下表:

表格2②

齐家文化

出土地点数量现藏单位

甘肃省天水市师赵村遗址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省广河县齐家坪 1

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省甘谷县渭水峪 1

甘肃省定西市团结乡高泉村 1

甘肃省临洮县 1

定西市博物馆

甘肃省定西市内官营镇清溪村 1

甘肃省临洮县李家坪 1

甘肃省静宁县治平乡后柳沟村 4 静宁县博物馆

宁夏自治区西吉县白崖乡1③西吉县钱币博物馆

①同上

②古方主编:《中国出土玉器全集——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第十五卷,科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一版,

③因此件标本是采集所得,经诸多研究证明,此件玉琮本为素面器,上所绘凤凰纹饰疑为后世所做,暂存疑,笔者注。

表格 3①

注:余杭市反山遗址出土琮形器包括3件琮式玉管;瑶山遗址出土数据也包括3件琮式玉管。

① 古方主编:《中国出土玉器全集——浙江》,第八卷,科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一版,

良渚文化 出土地点 数量 现藏单位

浙江省海宁市大坟墩遗址 1

海宁市博物馆

浙江省海宁市佘墩庙遗址 2

浙江省德清县下舍新安桥遗址 1 浙江省德清县博物馆

浙江省平湖市乍浦建利村戴墓墩遗址 1 平湖博物馆 浙江省桐乡市新地里遗址 1 桐乡市博物馆 浙江省桐乡市姚家山遗址 1 浙江省余杭市反山墓葬遗址 11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浙江省海宁市荷叶地遗址3号墓 1 浙江省余杭市瑶山遗址 8 浙江省余杭市瑶山遗址12号墓 2 临平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 浙江省余杭市汇观山 1 浙江省余杭市星桥横山 2 浙江省余杭市吴家埠 1

综合上述表格,《中古出土玉器全集》所收录的齐家文化琮形玉器共为12件,良渚文化琮形玉器为33件。虽然数据统计仍有以偏概全之嫌,但是笔者认为此书所收录两者文化琮形制品更具代表性,一方面择其精品,可避免伪或仿作之疑,另一方面也可结合图版,给对比研究提供更加直观的视觉感受。以下从玉材选用、形制特征、制作工艺等方面入手,将二者做一简单对比。

2、玉材的选用

为了从根本上寻求良渚文化玉琮与齐家文化玉琮之间的差异和联系,对二者玉料来源和选用的整理和分析是相当必要的。首先,关于齐家文化玉石器的玉料来源说法不一。主要的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第一种,“本地玉料说”。这种观点认为齐家文化的玉料来源主要是甘肃、青海的本地玉,但也有少许新疆和田玉,二者所占比列为7:3;第二种,“新疆玉料说”。这种观点认为甘肃青海毗邻新疆,远古时候就已有互相往来,而齐家文化又处玉石之路的要冲,所以齐家文化玉料来源与新疆的可能性极大;第三种,“三源说”。这种观点保持着一个兼收并蓄的态度,认为齐家文化的玉料来源不仅有上述的新疆玉和本地玉,还有一些杂色、透明度较差、硬度较软的地方玉料。但是不论怎样,齐家文化玉料来源就是非本地即新疆,这也是根据科学考古发掘之后研究所得的不可否认的事实,齐家文化出土玉石器本来就体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玉材主要是甘肃、青海本地的玉,还有新疆和田玉。“在齐家文化圈内的甘肃临夏到榆中境内的马寒山和酒泉等地,有墨绿色、青色、豆青色玉材以及属蛇纹石的鸾鸯玉等”①。

太湖流域拥有悠久的玉文化传统,从马家浜文化开始经崧泽文化发展到良渚文化,终于迎来了玉文化的高度繁荣,良渚文化以其独特的玉文化引人注目,而玉琮又是良渚玉器中最具形体创意和体量最大的器物。“根据经过矿物学鉴定的标本来看,良诸文化玉踪一般属透闪石一阳起石系列的软玉”②,“同时蛇纹石、叶蜡石、萤石、绿松石、玛瑙等似玉美石也占有少量的份额”③。而良诸古玉的玉色主要有鸡骨白、赭褐色和湖绿色。鸡骨白玉主要出土于浙江北部地区,储褐色玉多见于宁镇地区,湖绿色透明绿玉大多出土于上海和苏南地区。此外,再结合不断进行的考古发掘,良渚文化区内接连发现大量的可能为制玉作坊的遗址,“学术界已经普遍接受良诸玉料产于本地区的天目山脉、宜潥山脉和茅山山脉个别山体中的观点”④。

综合上述情况,我们可以看到齐家文化玉料来源大部为本地的地方玉料,其中也夹杂着来自新疆的和田玉料,而良渚文化区内按照目前的发掘情况证明和前人研究所得,都可以确认为玉料来自于本地,基本上可以排除外来玉料夹杂其中的的可能性,若有其他特殊情况,还有

①转述自谢晓燕:《齐家文化玉器研究》一文,原话出自雷从云赴香港讲学的专题演讲稿《认识齐家文化玉器》,

②薛琳:《良渚文化出土玉琮研究》,中国知网,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论文,2008年5月,第12页,

③同上,第13页,

④同上,第14页,

待于进一步的考古学证明。

3、形制特征的区别和联系

根据《中国出土玉器全集》所收录的齐家文化和良渚文化琮形玉制品标本,可将其简略的分为两种,即素面类和纹饰类。顾名思义,素面类就如天水师赵村遗址出土的浅黄绿色玉琮,造型较小,方边圆孔,不慎规则,表面无任何纹饰。而纹饰类就是表面存在线刻图案、凹凸槽或刻划弦纹。如浙江省平湖市乍浦建利村戴墓墩遗址出土玉琮,内圆外方,以四角为中轴,雕刻一节简化神徽,抛光精细,并且上部还有刻划弦纹,玉质也是翠绿欲滴,晶莹润泽;还有甘肃省静宁县治平乡后柳沟村出土青色玉琮,它的加工工艺就是在器体转角处刻划十三节凹槽,并被打磨的相当精致。以下按照分类做一简单对比。

(1)素面类

素面类玉琮,多见于齐家文化,而少见于良渚文化。在《中国出土玉器全集》所收标本中,齐家文化玉琮共11件,而素面器多达9件,其中类型各异,按照王裕昌先生仔细的研究,以形体特征又可分为除纹饰类的其余八种,分别是“高体长射式”、“矮体短射式”、“矮体短射式”、“方体长射式”、“短体长射式”、“方体无射式”、“圆体短射式”、“圆体短射式”①。而良渚文化中,玉琮基本不见素面器,多为线刻神人兽面纹、简化神徽或者神徽和刻画凹槽(瓦棱纹)、弦纹等相结合,并且普遍有分节刻划的现象,制作上明显比齐家文化玉琮要精致精细。

(2)纹饰类

纹饰类玉琮在齐家文化中当以静宁县治平乡出土的瓦棱纹绿琮为代表。此琮系墨绿色和田玉制作而成,可以认为是属“高体长射式”纹饰玉琮,通高14.7厘米,高8.2厘米,蛇径8.2厘米,体作委角长方体,中心为上下对穿的圆孔。器外四个转角各有十三道凹槽,通体的打磨的相当精致。另有静宁县治平乡后柳沟村出土的现藏于静宁县博物馆的玉琮,也可以认为是齐家文化纹饰类玉琮的代表。此件器物为青绿色,高16.7厘米,宽7.2厘米,射径7.2厘米,表面局部有白色沁斑,体呈长方体,两端作环形口,中心还是为两端对穿的圆孔,全体为五道一组的三组刻划弦纹分为四部分,具体类型也可以归为“高体长射式”纹饰玉琮。但是,如前文第三页注释②所述,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白崖乡采集的一件玉琮上绘纹饰疑为后世所作,因而也暂且被归纳为素面类玉琮,以下便不再论及。

而与齐家文化不同的是,良渚文化琮形器有明显的纹饰特点。其一,以《中国出土玉器全集》的收录为例,良渚文化琮形器表面以转角为中轴线,多线刻对称人形兽面纹或简化神徽。如浙江省桐乡市新地里遗址137号墓葬出土玉琮,玉色青绿,带青白色沁斑,外方内圆,呈长方柱体,均已转角为中轴线做线刻左右对称的简化兽面纹。又如平湖市乍浦建利村戴墓墩遗址出土玉琮,可以归类为“方体短射式”纹饰玉琮。玉色呈翠绿,润泽晶莹,还是以转角为中轴线,雕刻一截简化神纹,并且也是做打磨抛光处理。其二,以刻划凹槽或成组弦纹为界,

①王裕昌:《甘青宁博物馆馆藏齐家文化玉琮玉璧研究》,《丝绸之路》,2011年第12期,总第205期,

多见琮体分节现象。如桐乡市姚家山遗址2号墓出土玉琮,高16厘米,射径1.9,孔径0.69厘米,造型为规整的方柱形,通体以五组刻划二条带状弦纹为界,被分为六部分。两两弦纹之间以转角为中轴,显示五节简化神徽。再如德清县下舍新安桥遗址出土的一件红褐色玉琮,高4.3厘米,射径7.2厘米,内圆外方,大穿孔,体型矮胖,中间以打磨凹槽为界,上下分为对称两节,转角为中轴,上下都各刻划两节简化神徽。

4、加工工艺的差异比对

从目前的考古发掘来看,新石器时代的玉器从工艺和纹饰方面都令我们现代人叹服,我们也很难想象在那种技术不发达状态下的玉器生产。因而,对于玉器加工工具的研究很明显的就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中之重。对于此,杨伯达先生认为制玉技术当是从制作石器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并分化出来的独立工艺。他将制玉的技术分为先玉器工艺和玉器工艺两个阶段,而中间的分水岭就是砣机的发明。据杨先生介绍,“砣机”的结构与功能的历史资料首见于明代,俗称“砣子”,琢玉时必使砣子带着蘸水金刚砂旋转以磨玉成器。“在砣机尚未发明应用之前的玉工艺吸收了生产石工具和装饰工艺两种技术之可用经验,慢慢地形成适于琢玉的一套打制、切割、磨碧、抛光、钻孔、搜镂等手工工艺之后,从石器工艺中逐渐分离出来,取得相对独立的手工业地位”①。在这里,他所言“砣机”也只是特指石制的,而在其下文中也提到石质的砣机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进步被铜、铁的铊机取代。他还坚持认为,红山文化时就开始了砣机琢玉的时代。

然而,在齐家文化中,“从出土的一些齐家玉器上似乎已显示有利用铜铤及砣轮的迹象,但能否找到有关遗物,当是今后发掘研究工作中不可忽略的细节”。王裕昌先生的这个观点认为砣机在这一时期或许已经在齐家文化的制玉过程中得到应用,但是还存在一些疑惑,但是,齐家文化的制玉工具仍有自己的特点。他认为:“从出土的刀、凿、锥、斧、匕、矛、钻、镞、环、钏、镜、泡等物品看,齐家人已掌握合范浇铸和锻造的技术,而其应用范围已包括工具、兵器和饰品三大类。同时还表明,在齐家玉作中,已经有了铜制的加工工具”,“这从出土的未完工的璧、琮的玉芯上即可得到印证,其小型芯核周围的管钻壁厚度还不足 3 毫米,非金属管具实难为之”②,但是他也并没有完全的认为青铜工具就是齐家玉器加工的全部,还有金属和石器相复合而做打孔工具的现象。由此看来,包括齐家文化的琮形制品在内的玉器,从最开始的造型粗犷粗陋到精致精细的制作阶段,其实也就是上述玉器加工工具从石器制作技术慢慢分化并独立,后又发展为应用青铜的发展过程。

在良渚文化中,杨伯达先生认为“太湖一钱塘江地区良诸文化的玉器工艺也相当发达,可以说该地区是以改进的砣具来琢玉的第三处精美玉器生产中心”③。并且,诸多学者也对此观点没有任何不同的见解。如林巳奈夫先生所言“良渚文化的玉器上……圆盘(现称为碗)上附着有浸湿的石英、石榴石、刚玉,用以磨制玉石进行加工”④。除了砣机的制作技术外,他

①杨伯达:《试论先玉器工艺与玉器工艺之区别与特点》,《考古》,2004年第10期,

②王裕昌:《齐家文化玉器散论》,《博物馆研究》,2012 年第4期,总第120期,

③同 ,

④林巳奈夫:《良渚文化玉器的雕刻技术》,《浙江学刊》(双月刊),1996年第5期,总第100期,

还提到:“玉器的小孔直接由石锥穿琢,或用竹管加以砂子,使之往复转动穿孔”,“璧中央的孔或琮上的洞,是使用粗竹筒制成的”①。

结合上述内容,齐家文化和良渚文化玉琮在制作工艺方面确有很大的区别和联系。联系在于二者之制作技术中都包含了当时最先进的手段,即砣机夹砂的制作工艺,并且技艺相当精湛,生产出了大量精美的玉制品;而区别在于齐家文化中的琮形玉制品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金属加工工具的产物,在良渚文化尽管砣机制作技术非常先进,但仍存在使用石器、木竹器的现象。

结语

如王裕昌先生所言,作为一股“西北风”的齐家文化,在良渚文化这股“东南风”风势减弱之时继之而起,后来居上,又以较为强势的力量东入三秦河洛大地,北上内蒙古草原,南下汉川巴蜀。并且二者与第三股“东北风”——红山文化的相互作用下诞生了夏、商、周三代文明。而最具影响力的更是齐家文化。然而,二者都是中国几千年玉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其二者共存的典型器物的对比分析更加有利于我们全面的认识其文化面貌。因此,通过此项内容的整理和分析,对于深入研究二者之间存在的历史联系无非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谢晓燕:《齐家文化玉器研究》,中国知网,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5月,

②谢端琚:《甘青地区史前考古》,文物出版社,2002 年11月第一版,

③朔知:《良渚文化的范围———兼论考古学文化共同体》,《南方文物》,1998年第二期,

④黄宣佩:《良渚文化分布范围的探讨》,《文物》,1998年第二期,

⑤杨伯达:《中国古代三大玉板(版)块论》,《上海博物馆集刊》,2002年第00期,

⑥古方主编:《中国出土玉器全集——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第八卷、第十五卷,科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一版,

⑦[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1月第二版,

①林巳奈夫:《良渚文化玉器的雕刻技术》,《浙江学刊》(双月刊),1996年第5期,总第100期,

⑧王裕昌:《甘青宁博物馆馆藏齐家文化玉琮玉璧研究》,《丝绸之路》,2011年第12期,总第205期,

⑨《考工记译注》,闻人军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4月第一版,

⑩王裕昌:《齐家文化玉器散论》,《博物馆研究》,2012 年第4期,总第120期,

?林巳奈夫:《良渚文化玉器的雕刻技术》,《浙江学刊》(双月刊),1996年第5期,总第100期,

?薛琳:《良渚文化出土玉琮研究》,中国知网,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论文,2008年5月,

?杨伯达:《试论先玉器工艺与玉器工艺之区别与特点》,《考古》,2004年第10期,

五种鉴别玉器的年代方法

五种鉴别玉器的年代 一、从材料鉴识古玉 1、古人说;“远看玉,近看工”对古玉的鉴识首先把握的是材料,也就是说古玉首先断质而后断代,玉狭义的讲是指硬玉(翡翠)和软玉(和田玉),硬玉流入中国历史很短清初才流入民间。软玉在良渚文化已出现距今已有7000年的历史。 2、从广泛的角度讲“玉石之美者”,因此在古代玛瑙、绿松石、水晶、都称其玉,我们今天要从材料上鉴识古玉,除了要从材料上鉴识古玉外,还要了解这些材料被使用的“历史”。如红山文化玉器用的大多数是岫岩玉,良渚文化玉器用于产江苏的“软玉”,新疆和田玉的使用是从商代开始的。汉代以前的和田玉多为仔料,俄罗斯玉、青海玉和河摸料玉的使用只是20年的历史。 3、古代主要玉种;1、岫岩玉矿物成分蛇纹石已有12000的历史。红山文化大都采用的材料。2、透闪石-阳起石产于江苏的“软玉”但外观不能与新疆的和田玉相比,其外部特征有云母壮闪光点。在良渚文化被采用。3、独山玉是一种蛀变的辉长岩独山玉在新石器晚期已被采用。 4、和田玉产玉新疆是商代以后独领风骚的美玉,是中国人心中的玉宝,为历代宫廷御用。是真正意义上的“玉”。 5、绿松石,在新石器时期已被采用。 6、玛瑙在新石器时期已被采用。 7、翡翠高档玉石产于缅甸清初进入中国。 二、从器型鉴识古玉 在漫长的玉文化史中,每个时代都有其特有的器型。抓住每个时期玉器造型的主要特征,是古玉器鉴识的第一道门坎。例如,红山文化的圆雕玉龙、玉猪龙。良渚文化的玉琮、商代的玉璇玑、西周的凤鸟人物饰、从西周到西汉的玉璜、战国到西汉的出廊玉璧和玉舞人、西汉的辟邪三宝、唐代的玉飞天、宋代的童子、明代的玉牌、清代的山子等。每个时代的器型都有各自的特点,要从细微之处加以鉴识。 三、从纹饰鉴识古玉 饰纹,可以说是玉器的“符号”每一个朝代的玉器都有其特定的符号,纹饰已有上百种,几乎每个朝代都有新的纹饰出现,一些纹饰不断的消亡。有的纹饰“生命力”极强,跨越了整个玉文化历史,了解这些纹饰“出生”的时间,就能断定这类纹饰玉器出生的年代。 1、红山文化的网状纹,出现在龙首或龙下颔处。 2、良渚文化的兽面纹,后世再也没出现。 3、纽丝纹从良渚文化直到清代一直使用。

历代古玉器总体特点特征

历代古玉器总体风格特征一、玉器孕育阶段--距今5000年前 玉器总体风格特征 1、品种数量 各文化遗址都有玉器出土,仰韶和大溪文化遗址较少。 工具:刀、铲、斧、凿、锛、镞等。

饰玉:璧、璜、环、玦、镯、珠、管、坠、耳珰、指环、笄、鱼形饰等。 礼仪玉器:玉龙、玉鹰、玉人、大型玉钺等。 ★各地都有玉璜、玉玦出土。◆各地都有相当数量的饰玉出土。▲北方以玉制工具为多,南方以饰玉为多。◆凌家滩出土玉器丰富而独特。 2、玉质(玉材) 多为当地所产,玉石不分。北方:以岫玉为多,其次有墨玉、青玉(非和田玉)、玉髓、煤精。黄河中下游:绿松石、水晶、粗质玉。长江下游:透闪石玉、阳起石玉、蛇纹石玉、石英岩玉、玛瑙、玉髓、水晶、煤精、莹石、石质、粗质玉。 3、纹饰和工艺 因生产力低下,琢玉工具不锋利,故:●器形简单、多小型化。○工艺粗糙,仅琢磨打光,常见砣切痕、对钻孔▲一般光素无纹。纹饰简单、朴实。

新石器时代:青玉玉斧 新石器时代:玉环(素面,面不平,边不圆,有切痕)

新石器时代: 玉管串项饰(北阴阳营文化,代表当时的工艺,玉质不好) 凌家滩文化遗址发现于1985年,位于安徽省巢湖市含山县铜闸镇西南约10公里的凌家滩自然村。遗址面积约75万平方米。 1、品种丰富、数量多。 已发现上千件玉器,主要类型有: 工具:以钺为主,其次有斧、铲。 礼仪玉器:仪仗器:大型玉钺、戈、玛瑙玉斧等。 礼器:玉龙、玉鹰、玉人、玉龟、长方形玉片等。

饰玉:玉璜、玉璧、玉玦、耳珰、玉镯、玉管串、玉扣、玉冠状饰、玉喇叭形饰等。 2、玉质品种较丰富,以透闪石玉为主。还有:石英岩玉、玛瑙、玉髓、蛇纹石玉、水晶、煤精、石质(粉砂岩、凝灰岩、流纹岩等) 3、纹饰工艺 ★造型:较丰富、简洁,用阴刻线琢出动物、人物的头部。出现第一龙、玉璜造型多样。★纹饰:多数为素面,少数用阴刻线或阳线装饰。 ★工艺:较原始。常见砣切痕迹、对钻孔;圆度不好、厚度不均。

对齐家文化玉璧与玉琮的新认识

对齐家文化玉璧与玉琮的新认识 玉璧和玉琮是齐家文化(距今约4100~3600年)的主要玉器品种,最早见于清宫旧藏,清末吴大激的《古玉图考》中已有著录,可见这类玉器很早就被发现、收藏和著录。但是,由于当时认识水平和考古知识的缺乏,它们笼统被归入商周玉器。实际上,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前,玉器学术界和收藏界对齐家文化玉器的认识还是很肤浅的,这主要是由于考古发掘出土和采集的齐家文化玉器甚少,而且资料基本没有公布。近年来,齐家文化玉器面貌逐渐为学术界和收藏界所认识,《中国出土玉器全集》第15卷(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首次全面披露了齐家文化玉器的信息,其中包括大量考古发掘出土和采集的玉璧和玉琮资料,是目前为止研究齐家文化玉器最为翔实和可靠的材料。

与此同时,民间玉器收藏者对于齐家文化玉器的关注也增多了,中国大陆和海外私人藏家都收藏有不少齐家文化玉器,其中不乏玉璧和玉琮精品。本文就齐家文化玉璧与玉琮的分布、形制、原料和制作工艺作初步的探讨。 分布 就目前考古资料而言,齐家文化玉璧和玉琮主要发现于中国西北地区的甘肃、青海、宁夏的齐家文化遗址和墓葬中,以甘肃最多。 甘肃出土地点有:静宁县治平乡后柳沟村、静宁县深沟乡晨光粱、定西市团结乡高泉村、定西市安定区内官营镇四月八山和清溪村、定西市安定区三十里

铺、武威市皇娘娘台、临洮县李家村、甘谷县渭水峪、天水市师赵村、广河县齐家坪、永靖县新坪乡新庄坪、渭源县七圣村、会宁县中川乡老鸦沟村油坊庄、榆中县甘草店。另外庄浪县和陇西县采集有齐家文化玉璧和玉琮。 青海出土地点有:民和县喇家、民和县马营乡马家村阳坪、民和县中川乡清泉旱台、大通县上孙家寨、同德县巴沟乡宗日、西宁市沈那、乐都县白崖子。 宁夏出土地点有:原州区河川乡上台村、德隆县沙塘乡、西吉县白崖乡。 从出土范围来看,齐家文化玉璧与玉琮主要集中分布在两个区域,即甘肃东部的天水、定西、庆阳地区和宁夏南部的固原地区,以及甘肃中部的武威、兰州、临夏和青海东部的西宁地区。这两个区域都是齐

良渚文化兴衰史

良渚文化兴衰史 一引言 良渚文化是我国考古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是中华古代文明起源的一个重要例证。何天行先生是研究良渚文化的先驱者,并对良渚文化遗址的遗物进行整理与研究,编成第一部研究良渚文化的著作《杭县良渚镇之石器与陶器》(1937年);后来施昕更、董作宾、梁思永等人对良渚文化遗址进行进一步调查研究并得出系列成果;在1959年,由夏鼐先生在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文物考古队队长会议上第一次提出“太湖沿岸和杭州湾的良渚文化”这一说法。 二良渚文化的时空分布范围 文化的影响所及和它的分布范围这两个概念有时难以区分。这里,我们根据地域遗址中出土的全部遗物分析其文化的主体构成部分是否属于良渚文化。以此为标准衡量,朔知先生提出良渚文化的分布范围应为“冻到上海,南至钱塘江,西以茅山、天目山为界,北达宁镇地区边缘的长江以南,围绕太湖大致呈三角状”。 在太湖地区目前最早的考古学文化是马家浜文化(距今约7000年),当时生产水平还较低,实行共同生产、共同分配的原始共产主义生活。后来出现了崧泽文化(距今约6000年),崧泽文化时期随着生产水平的逐渐提高,社会财富开始有了积累,出现了社会产品分配不平等现象,私有制产生,而思想意识上的私有观念也尅是逐渐形成。到了良渚文化时期(距今约5000年)时,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财富积累明显增多,并集中到少数人手中,说明了当时已经进入了文明社会。良渚文化后来被马桥文化所代替。 考古学家认为,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是前后相继、一脉相承的三个考古学文化,良渚文化时期的各项成就,都是植根于马家浜文化和崧泽文化的,但良渚文化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如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玉器更为精致,并出现了刻琢神面形纹的玉器)。 三良渚文化的产生 ●良好的生态环境 根据对良渚遗址群中的石前圩、王家庄和巫山等一直的孢粉鉴定,证明良渚文化早起生态环境是良好的,其植被以阔叶落叶林为主,还有常绿阔叶和针叶树种夹杂其间。草本和蕨类植物繁盛,气候温暖,但当地的气温比现在低,水域不多,适宜史前人们居住、生活,具有从事农耕的优良条件。正式如此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着良渚先民来此生活。 ●进步的技术经验 在良好的气候环境与太湖所带来的较好的灌溉环境下,太湖一带的农业得以繁荣发展。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之外,良渚文化的产生还有赖于日益提高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力。根据考古发现,在马家浜与崧泽文化时期,已经出现了水稻田的耕作,并且出现了石犁。在进入良渚文化后犁耕得到了推广,出现了面积较大、形制较规整的水稻田。从耜耕发展到犁耕农业是农业生产的一次跃进,使得农业产量不断增加,不仅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还为手工业的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当时各类手工业兴起,包括陶器制作、玉器与石器制作、纺

又见齐家文化玉器

又见齐家文化玉器 继东北红山文化玉器、华东良渚文化玉器和黄河中下游的龙山文化玉器之后,距今4000~3800年前,在以甘肃中、南部为中心的,包括周边的陕北、宁夏及青海湖以东的这一广袤的黄土高原上,齐家文化玉器犹如璀璨的芳华绚丽绽放,焕发着勃勃生机,呈现出姹紫嫣红的繁荣景象。齐家文化延续的时间虽然仅二三百年,但它犹如一抹朝霞,照亮了中华文明的门槛。齐家玉器在我国玉器文化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由于齐家人发明了冶铜术,能够铸造铜镜和一些生产工具,从而使社会生产力大为提高。其时创造更多的财富、制造更多更大的玉器成为可能和必要,这样也就自然地促进了财富的集中和原有社会结构的变化。那些挟有通神的巫术和驭人的威权的酋长们,随着其占有财富的增长和统治地域与权力的扩大,通过兼并与分化,其中最强大者于是渐次地登上了古国“人王”的宝座。他们需要的是一套更为完备的礼仪制度和更专业更多样的玉制礼器来协调和制约这新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借以不断加强和巩固他们的权威与地位。因此,齐家玉器的成就斐然,远迈前古,大放异彩,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和顺理成章的事。 不可否认,科学的田野考古远不及遍地开花似的大兴土

木、盗掘和自然冲刷所导致的文物被破坏之速,以致有大量齐家玉器意外出土,流散民间,默默无闻甚至为人所不识,殊堪痛惜。几年以前,我根据为藏友鉴定所见的一些齐家玉器,撰成《新见齐家文化玉器》一文,刊在《收藏》2005年第5期,并被某玉器专书转载。因了此文的媒介,我得以与兰州的几位齐家玉器收藏家相识熟稔,受其邀约,两年多来我三访兰垣,尽览其藏,耳目一新,受到强烈的震撼。事实说明,民间收藏,别有洞天,这儿所见的齐家文化玉器,其形体之大,品类之多,工艺之精,玉质之美,以及纹饰的瑰丽和别开生面的造型与雕琢艺术,不仅为中外出版的中国玉器专著所未载,而且据我所知,至少它们之中的一部分或大部分式样的玉器也是国家博物馆所没有的,为首次发现和此处独有。爰就所见,掇其精要,撰此《续》篇,期与大家共飨之。 玉琮 玉琮有大、中、小之殊,大型琮又可分为素面、嵌绿松石以及阳雕图案人物的竖长型和素面的横宽型、多棱型与横长型;琮体有弧面、平面之分以及射口到琮体四角的直折与弧折之异;动物头形琮、三棱异体琮等形状多样、精彩纷呈,

陶瓷艺术与鉴赏

生命科学学院14园林三班姓名:曾映学号:1409040328 浅谈现代陶艺发展的现状 摘要:传统工艺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传统艺术的一部分,它是生活的艺术,生活文化的“活化石”。所有传统工艺产品的背后,都蕴涵着非物质的技术内容和文化艺术内容;传统工艺美术作为商品,在历史上产生过巨大的经济价值,至今仍维持着一个以手工生产为主要特征的产业群,作为工业生产的互补。在当代艺术中,现代陶艺被定义为纯艺术行为,并日益受到大众的关注和重视。这门由中国传统陶瓷文化演变而来的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丰富的表现力和充满想象的创作过程,吸引了众多的艺术家和欣赏者,从而开创了现代艺术的新世界。 关键词:工艺美术;形态;神韵;理解与传承;陶瓷 一、回顾历史 中国古代文明中的四大发明,其实大多与中国传统工艺相关,或者说就是传统工艺文明的产物。久远的工艺美术历史留给今人的,既有无数令世人惊羡的产品,还有亟须传承的传统工艺文化及其精神。 首先,陶瓷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类。 当代考古资料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在我国黄河流域的河南、河北,长江流域的江西、浙江,东南沿海的广东、广西等地都已有烧陶器的活动。元代,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青花釉里红成为瓷器生产的经典作品。明清时期,各色彩瓷展示着制瓷业的杰出贡献,各种制瓷技艺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如斗彩、珐琅彩、粉彩、五彩等,形成一个惊羡天下的彩瓷时代。其次,青铜工艺。从公元前两千年左右开始,至殷商、西周达到鼎盛,历经十五个世纪的辉煌。中国青铜工艺其冶铸技术之进步、生产和铸造规模之宏大、生产的品种和造型之多样、设计之匠心、装饰之精美、文化意义之丰富,都可以说举世无双。第三,中国是最早发现漆树、种植漆树、使用天然漆髹涂器物、制造漆器的国家。目前发现最早的漆碗是距今七千年左右的河姆渡文化漆碗,使用朱红色漆。三代时期,漆器是贵族用品,战国以后漆工艺进入了一个长达五百年的鼎盛时期,楚汉漆器是人类漆器史上难以比肩的经典之作。唐宋时代还创制出了各种雕漆,如剔红、剔彩、剔犀等。漆还作为造像的工艺,成为佛教艺术的重要工艺形式。最后,中国人对玉石充满了敬意,在先秦时期人们已经“以玉比德”,对玉质之美的喜好,更是可以溯及新石器时代。有学者曾认为中国文化实可称作玉石文化,我们从新石器时代各种玉琮玉璧的盛行、先秦时代“君子玉不去身”到明清各种玉制品,大到高达两米多的“玉山子”,小到各种玉佩饰,可以说玉见于中国人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各个层面。 二、理解与传承 传统工艺美术本质上说是旧时代的产物,也是旧文化的产物。在科技主导的现代社会中,作为传统手工业生产的工艺美术,不仅其生产具有一定的守旧性,而且在文化层面上也如此。有的产品在形式、风格、趣味诸方面已不能适应当代人的生活需求和审美需要;传承的目的是文化保持,同时它亦有为当代生活服务的要求,创新因此而具有必然性。但是创新是有限度的创新,是在传承与保持基础上的创新。因为传统工艺美术的产品、样式、质料、风格等等,都已成为一种定势,有的已作为一种传统和规范而呈封闭状态。如传统玉雕、象牙雕刻,已形成那种较为工整、逼真、细致的雕琢样式和风格,如果采用现代抽象雕塑的创作方法,将玉石、象牙之类的材料作抽象造型,这将使人感到不伦不类,不仅因为传统的玉石工艺通过精雕细刻将玉石和象牙的材质之类充分表现出来,即一件作品展示了技艺和材质两方面,如若采用抽象雕塑方法处置玉石、象牙等传统工艺的材料,着力表现其艺术的观念,似乎离传统工艺美术太远;重要的是,在人们的认识和意识中,已经形成了一种定势和固有的认知

惊叹!三星堆古玉 最有价值处在文字

惊叹!三星堆古玉最有价值处在文字 日前,中国民间最大的古玉专题艺术馆———上古文化艺术馆在厦门正式开馆。馆内收藏两千余件古玉,包括了齐家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三星堆文化等各类型的玉石器,其中尤以三星堆玉器为最。三星堆玉器数量之多、品类之丰富、工艺之精美无不令参观者惊叹,大量刻有铭文纹饰的玉礼器及大型玉器珍品向人们展示了民间古玉收藏的规模。 上古文字三星堆玉器最有价值之处? 据了解,该艺术馆的现有藏品主要由成都及厦门部分私人藏家收藏交给基金会管理,面向公众展示。其中有的藏品被专家认为是“无价之宝”。三星堆玉器展示的人物造型都是三星堆特征的纵目、大嘴、高鼻,与之前人们熟悉的三星堆青铜器形似。 展品中有一件大型复合器对剖立人抬龙玉璧,据介绍所有玉石部件可以取下来重新组装,但同样一个部件有左右,换了方向怎么都按不进去。成都作家、收藏家,也是上古文化艺术馆的重要推动者钟鸣认为这是只有手工才能达到的精确,“几千年前要做这样一件东西非同小可”。此外,一座由玉石做成的房子也以其体量和精致吸引人们的注意。房子由玉石构建,无一钉一铆,双层,中空,上层有大量的玉石文字,下面是一庭院,有树,有一人手握书卷,边上数人,类似私塾先生在讲课。

在钟鸣看来,造型的奇崛还不是三星堆玉器最有价值的地方,最大的价值在于古玉上的文字。钟鸣称,“目前民间拥有的文字根词的基数远在殷墟甲骨之上,从原始刻符、图画字到蝌蚪文(古文)、甲骨文、籀文,从单字六书到长篇碑铭,阴刻阳刻,左图右史,应有尽有。余可以毫不含糊地说,蜀玉文字系统应该是…殷墟?甲骨文之后,所发现的最具规模的上古文字系统,也最具序列研究的可能。” 真伪之争既然有形似青铜,玉器也合理? 它们是真品吗?如果不是真品,何以有如此多的量、这样大的器形、这样丰富的表现内容? 真伪的问题始终伴随三星堆玉器发现始终。据最早收藏三星堆玉器的成都藏家张思勇介绍,他从1992年开始专注收藏三星堆玉器,曾经请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中国宝玉石协会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周南泉鉴定。周南泉连续看了三天,感慨地说,“你把这些都收藏了,价值连城啊!”正是由于他,周南泉数次入蜀,了解三星堆的情况。甚至给当地政府打报告,请他们关注民间收藏的三星堆玉器,避免流失,但没有引起当地文物部门的重视,蜀中不少文博专家一直持否定观点。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古玉研究专家雷从云告诉南都记者,三星堆既然有这样的青铜器,怎么不可能有这样的陶器玉器?“所谓1986年的祭祀坑也是老百姓取土发现的,是报告了当地考古部门才挖掘出土的,要是青铜器不是你们挖出来,你们会承认它吗?” 南京博物院研究员、中国玉器研究会理事汪遵国认为,要判定玉器真假主要看它的玉料、二次氧化状况和做工,古代玉器和现代不一样,“对当时的祭祀场面,对太阳神的崇拜,有具体的表现,是当时人的思想感情,我们后人想也想不出来。”此外,汪遵国说,三星堆玉器的品种和已获承认的三星堆青铜器是吻合的,不仅如此,还可以丰富它,青铜器没有的,玉器有。“譬如说立人,三星堆博物馆现藏的著名的青铜器大立人,手中拿的东西没了,但是玉的立人还拿着法器,而且还不止一件。另外民间还出了一个太阳轮,中间一个太阳,边上四个鸟,那件在金沙有发现青铜器,玉器年代比金沙早,金沙属于三星堆晚期,这个属于三星堆早期。” 要从材料上判断真假或许操作性可行,但出处不清,来路不明却是民间藏品“软肋”。而民间藏家认为,要求“坑口”清晰,这在前提上就是不可行的。

古代玉璧的风格特征

古代玉璧的风格特征 玉璧是古人祭祀活动中的一种礼器。古人认为天圆地方,而天又是苍色(青色),故“以苍璧礼天”。璧是一种中央有穿孔的扁平状圆形玉器。穿孔称作“好”,边缘器体称作“肉”,《尔雅·释器》《说文》释璧均为“肉倍好”,即璧的两边玉质部分相加之和等于璧的中央孔径的一倍。由于出土的和传世的玉璧绝大多数并不符合这个规定,所以文物界、收藏界一般将体形扁平,周边圆形,中央有孔,且边大孔小的器物均称之为璧。 考古发现,玉壁最早产生于距今约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的众多遗址、墓葬出土最多。这时期的玉璧由于受切割工具的限制,形制不太规整,或者是外周不甚圆,有的几乎近似方形;或者璧体厚薄不均匀,璧面不平,有的留有切割痕迹;或者两面的宽度不一致,一面的直径略大于另一面:或者穿孔略微打偏,孔边有斜坡。这期间的玉壁表面光素无纹。打孔有对钻、单面钻两种,使用对钻法打孔的,穿孔中留有台痕。红山玉璧肉的边缘均呈薄刃状。良渚玉璧外缘薄,内缘厚。古玉璧由于年代久远,壁体有不同颜色的沁色,红山文化玉器天然沁较轻,沁色也较少,仅有红褐色、水锈和灰黑等色。良渚文化的玉璧沁色多为雾状的灰白色。原始社会的玉璧玉质一般是青玉、绿玉、灰白玉、淡黄玉。有学者指出,红山文化玉器所用玉材为“老岫岩玉”,或蛇纹岩。大汶口、龙山、良渚等诸原始文化分布区所出土的玉器,杨伯达先生在《中国玉器全集》中指出,“大多是用硅质、石英、透闪石、阳起石等玉材制成”。 此主题相关图片 商周时期为玉璧的发展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而玉璧又成为贵族阶级专用的礼器,这时期的玉璧均为圆形,璧面切割平整,内外缘厚度相当,外缘边棱为圆角,两面对钻打的孔一般都很规整,没有了新

中国古玉器主要文化遗址

中国古玉器主要文化遗址 1、距今6000年前的 2、距今6000-5000年间的 3、距今5000-4000年间的 4、二里头文化和二里岗文化 (二)新石器时代主要文化遗址 1、距今6000年前的文化遗址 ⑴兴隆洼文化:发现于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还分布于辽宁阜新查海等地,公元前6000-5000年。玉器有玉玦、玉环等,工具,玉质为碧玉类。 ⑵新乐文化:发现于沈阳新乐,公元前5000年。玉器有珥珰、玉珠等小型玉器,玉质为青玉、墨玉、碧玉、玛瑙、煤精。 ⑶裴李岗文化:70年代发现于河南新郑裴李岗,公元前5700-6000年,玉器主要有绿松石、水晶质珠。 ⑷仰韶文化: 分布于黄河中游,发现于渑池县仰绍村,公元前5000-3000年。玉器有璜、环、珠、坠、管、镯、笄、鱼形饰等饰玉和产、斧刮削器等工具,玉质主要为绿松石、绿色玉。 ⑸大汶口文化: 1959年发现于山东宁阳堡头村和泰安大汶口一代。据碳同位素测定始于公元前4500年。有男女合葬,向父系社会过渡。玉器以玉环、耳坠、指环等饰玉和刀、铲、斧等工具为主;玉质以绿松石、蛇纹石为主。 ⑹河姆渡文化:1973年发现于浙江余姚,位长江下游。公元前4800

年。玉器有玉璧、璜、环、珠、玦、管等饰玉,玉质有莹石、粗玉。 ⑺马家浜--崧泽文化:1959年发现于浙江嘉兴一带,据碳同位素测定为公元前4700-3700年。继承了河姆渡文化特征。玉器有1件铲和玉玦,璜、环、珠、玦、管、镯、坠等饰玉。 以上文化遗址出土玉器150多件,均为小型玉器,以工具和饰玉为主;玉质有绿松石、蛇纹石、碧玉、水晶、莹石。 2、距今6000-5000年的文化遗址 (8)红山文化:1935年首次发现于内蒙东部的赤峰红山,分布于辽宁、内蒙十几处,属北方文化。玉器以龙和动物题材的玉器群为特征,如龙、龟、鱼、鸟、猪等;有少量饰玉;也有斧、刀、凿、刮削器等工具。没有琮、璋等礼器。玉质主要是岫玉,有绿松石。 (9)青莲岗文化:1951年首次首次发现于江苏淮安县青莲岗,分布于长江、淮河下游,江苏新沂花厅、苏州、常州、吴县等地。江苏新沂花厅出土了150件玉器,吴县张陵山出土57件玉器。主要有琮、璜等礼玉,玦、管、珠、镯、指环等饰玉。玉质除玛瑙、蛇纹石玉外,有白色玉、青色玉。 (10)大溪文化:位于四川东部。玉器以玉玦、环、璜、刀和小型坠饰为主。玉器质地光滑细润,雕刻精美。 (11)凌家滩文化:1985年发现于安徽含山县凌家滩。据碳同位素测定为距今5560-5290年。大墓内随葬品以玉器为主,陶器较少;中小型墓葬内则以石器和陶器为主,玉器较少。现已发掘出土上千件玉器。主要有石质和玉质工具、饰玉,也有礼仪用玉。其中,玉人、玉龙、

历代古玉器总体风格特征

历代古玉器总体风格特征 历代古玉器总体风格特征 一、玉器孕育阶段--距今5000年前1、品种数量各文化遗址都有玉器出土,仰韶和大溪文化遗址较少。工具:刀、铲、斧、凿、锛、镞等。饰玉:璧、璜、环、玦、镯、珠、管、坠、耳珰、指环、笄、鱼形饰等。礼仪玉器:玉龙、玉鹰、玉人、大型玉钺等。★各地都有玉璜、玉玦出土。各地都有相当数量的饰玉出土。▲北方以玉制工具为多,南方以饰玉为多。凌家滩出土玉器丰富而独特。2、玉质(玉材)多为当地所产,玉石不分。北方:以岫玉为多,其次有墨玉、青玉(非和田玉)、玉髓、煤精。黄河中下游:绿松石、水晶、粗质玉。长江下游:透闪石玉、阳起石玉、蛇纹石玉、石英岩玉、玛瑙、玉髓、水晶、煤精、莹石、石质、粗质玉。3、纹饰和工艺因生产力低下,琢玉工具不锋利,故:●器形简单、多小型化。○工艺粗糙,仅琢磨打光,常见砣切痕、对钻孔▲一般光素无纹。纹饰简单、朴实。新石器时代:青玉玉斧新石器时代:玉环(素面,面不平,边不圆,有切痕)新石器时代: 玉管串项饰(北阴阳营文化,代表当时的工艺,玉质不好)凌家滩文化遗址发现于

1985年,位于安徽省巢湖市含山县铜闸镇西南约10公里的凌家滩自然村。遗址面积约75万平方米。1、品种丰富、数量多。已发现上千件玉器,主要类型有:工具:以钺为主,其次有斧、铲。礼仪玉器:仪仗器:大型玉钺、戈、玛瑙玉斧等。礼器:玉龙、玉鹰、玉人、玉龟、长方形玉片等。饰玉:玉璜、玉璧、玉玦、耳珰、玉镯、玉管串、玉扣、玉冠状饰、玉喇叭形饰等。2、玉质品种较丰富,以透闪石玉为主。还有:石英岩玉、玛瑙、玉髓、蛇纹石玉、水晶、煤精、石质(粉砂岩、凝灰岩、流纹岩等)3、纹饰工艺★造型:较丰富、简洁,用阴刻线琢出动物、人物的头部。出现第一龙、玉璜造型多样。★纹饰:多数为素面,少数用阴刻线或阳线装饰。★工艺:较原始。常见砣切痕迹、对钻孔;圆度不好、厚度不均。玉龙:鸡骨白色,透闪石玉玉鹰:鸡骨白色透闪石玉座姿玉人:鸡骨白色透闪石玉 玉钺:仪仗器,透闪石玉(不细腻)砣切痕迹玉钺:仪仗器,水草玛瑙凌家滩出土石戈: 仪仗器,凝灰 岩质石钺(工具):肉黄色凝灰岩质石凿(工具)粉砂岩质石锛玉冠状饰:鸡骨白色透闪石玉双虎首玉璜:饰玉,透闪石玉素面玉璜:饰玉,透闪石玉玉镯:石英岩玉,饰玉,圆度好 玉璧:饰玉,砣切痕迹,对钻孔成熟阶段的玉器--中国玉器

20甘肃齐家玉文化初探

甘肃齐家玉文化初探 ——记鉴定全国一级文物时所见甘肃古玉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即以崇尚玉器并创立了独树一帜的玉文化而闻名遐迩。远古的先民在制造和使用石器当中,对石料有了多方面的了解,便从众多坚韧的石料中找到了一种或数种软硬适中、质地细腻、颜色鲜艳、光泽晶莹的石头作为玉材来打磨制造装饰品,这就是现知的距今8200年的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文化出土的一对白玉玦(彩图1)和辽西查海文化的管状玦及匕形饰等玉器,是迄今所知的最早的玉器。稍晚的是距今七千余年的辽宁新乐文化出土的雕刻器、凿等玉工具。此后,又出现了几处使用玉工具的原始部落,浙江河姆渡文化则有玦、璜等装饰用玉。到了距今五千年上下的时期里,在我国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区出现了红山文化与良渚文化的两大崇玉部落,磨治了大量的玉器。除了少量的工具之外,主要的是用于区别人们社会地位尊卑及祭祀神鬼的非生产性功能的玉器,这正是《周礼》所记“六瑞”、“六器”的先河,当然也还有装饰打扮用的各种玉器,疑此种玉器或与上述瑞器的功能相联系,并非单纯的装饰品,这标志玉文化在规模与高度上已趋向成熟。上述各崇玉部落的玉材大多还是就地取材,不是从很远的地方搬运来的。目前初步查明良渚文化部落玉石的来源可能在今江苏省溧阳县小梅岭一带,从此地利用舟楫之便经由太湖及相连的溪流,将开采之玉料(透闪石及其围岩)运至今反山、瑶山等地加工成器。以今天的公路长度估计,从良渚文化中心的余杭县至溧阳的小梅岭也不过二百公里左右,这一距离仍属就地取材的范围。近年,和田地质工作者于临潼姜寨仰韶文化遗址中曾经发现了类似和田玉的玉饰。这件玉饰虽有待化验检查,但它作为和田玉东渐的一个线索,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到了距今3300年的殷墟妇好墓,那里出土了755件玉器,其中属和田玉者不在少数。从姜寨仰韶文化至妇好大约间隔三千年左右,就在这三千年之中,人们将和田玉从新疆经过沙漠、河西走廊、关中、中原送至殷都。这条长达万佘里的和田玉运输线可能即在距今6000~3300年内逐步形成的,我称这条远古时代的和田玉运输线为“玉石之路”。这条运输线从和田向西延长至今天巴格达和土耳其境内,它是中西文化交流和互通有无的贸易往来的最早、最长的交流终线。此后勃起的丝绸贸易也是沿着这条路线从长安将丝绸运至西方。由于丝绢贸易在历史上沟通东西文化交流和互通有无方面甚为重要,所以今人便称这条原本的玉石之络为丝绢之路,将和田玉东渐或西渐的史实淡化了。然和田玉的运翰依旧使用这条“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运到关中、中原和北京、苏州等地。可是,最早形成的有着六千余年历史的“玉石之路”竟被人们遗忘了,自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因工作需要,笔者研究重点逐步转移到玉器之后,至80年代初终于意识到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一条和田玉的运输线——“玉石之路”,这就是当今的研究家称之为“丝绸之络”的一条运输大动脉。当然,其经过的具体地点必随时代转移而变动,不是一成不变的。 今甘肃省恰好在这条古老玉石之路的要冲上,其西北从阳关、玉门关通向西域诸国,其东南又可连接关中、中原。它的有利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是否给甘肃古代玉文化的发展带来有益的影响?甘肃的玉文化的源头究竟起于何时?在何处显露出来?其发展的状态和水平如何?如此等等,都是我国玉文化研究的重大课题。笔者于1981年曾经到过甘肃,那次工作是考察西北雕塑,未涉及玉器。之后,在担任《中国美术全集·玉器》、(中国玉器全集》主编时查阅过有关甘肃玉器的文章,所获甚微,仅在考古文化研究文章中得到零星线索。1994年8月,中科院考古所谢端琚先生提供了甘肃天水齐家文化的玉璧、玉琮供研究参考,笔者认为其璧、琮为殓尸玉,受良渚文化影响所致,于是萌生了探讨研究甘肃玉文化的念头。今年(1996年)6月17日~21日,参加山东济南“传世古玉鉴定学术研讨会”期间,承蒙陕西省文物局文物处长刘云辉先生赠送《文博·玉器研究专刊》(1993年),得以拜读《甘肃出

中国历代玉璧艺术风格及其特征

中国历代玉璧艺术风格及其特征 中华民族用玉的历史非常悠久,从古代历史上可以看出,上起君王下至庶民都有用玉、佩玉的习惯。玉璧则是玉器中最为常见且流传最久远的器型之一。从新石器时代起,人们就开始使用玉璧。 玉璧是圆型片状带有中孔的器物。《尔雅·释器》载:“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其中所谈的“肉”指的是玉质部分,“好”指的就是孔。玉璧是礼器中的“六瑞”之一。古人用璧礼天、等贵贱、享赠、辟邪、敛尸。古代人把玉璧佩带于身上,用以显示不同人的财富、等级。在商周时代,公、侯、伯爵持圭朝见君王,子爵、男爵则分别持谷璧和蒲璧朝见。玉饰同时用来表现人们的品德、操守——故有“君子比德于玉”之说。商、西周时期多流行玉璧与其它玉器组合成串饰佩带。到了封建社会末期,人们用于避邪佩带的玉器造型比较多了,佩带玉璧的方式也比较简单了,有的就单独系挂在腰间。 随着我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各个朝代的兴衰更替,表现在玉璧上的风格也不断地变化。特别是在造型、纹饰方面都相继发生了改变,体现出各个时期不同的特点。 玉璧最早产生于距今约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的众多遗址、墓葬出土最多。当时所用的材料多为蛇纹石、阳起石类的青灰色半石半玉材料,这时期的玉璧由于受切割工具的限制,形制不太规整,或者是外周不甚圆,有的几乎近似方形;或者璧体厚薄不均匀,璧面不平,有的留有切割痕迹;或者两面的宽度不一致,一面的直径略大于另一面;或者穿孔略微打偏,孔边有斜坡。尽管这期间的玉璧表面光素无纹,但也已经足以使我们看到当时原始先民们掌握了开片材、钻孔、抛光等技术。 商周时期为玉璧的发展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玉璧开始成为贵族阶级专用的礼器。这时期的玉璧均为圆形,璧面切割平整,内外缘厚度相当,外缘边棱为圆角,两面对钻打的孔一般都很规整,没有了新石器时代那种粗犷的风格。商代玉璧以不透明的青绿色玉为主,偶有牙黄色,多素面无纹。西周大璧无纹,小璧则有雕琢精美的纹饰,其题材主要为龙、凤、鸟纹等。常用一宽阴线与一细阴线相结合的手法刻出璧面纹饰。表现动物纹饰的眼睛非常形象,眼珠为双阴刻线圆圈,外廓以美丽的“臣”勾型眼眶;龙凤的身上还刻有鳞状双重环纹,首尾相叠——凤的尾部甚至翻翘到凤头之上,看上去精巧秀美。宽阴线斜挖成一面坡形状,纹饰弧线较多,线条自然流畅,动物造型优美。此时所用玉材多为新疆青玉、碧玉、白玉及岫岩玉和南阳玉。 春秋战国时代,由于礼制衰落,玉璧开始大量被用来作佩饰玉和殓葬用玉,同时还被作为礼仪场合手执的信物。由于玉器用途的扩大,使用者范围的扩展,这个时期的玉璧有了新的创新和发展,璧体变薄变轻。与此同时,这时期玉璧上的纹饰也丰富起来,有谷纹、蒲纹、各种变形云纹、龙凤纹、蟠螭纹等。在玉璧的制作方面,比以前更加精细,璧面打磨得十分光亮,由此更显示出玉的坚硬、古朴、典雅的美。战国谷纹每个颗粒都打磨得工整、圆滑,和它的边缘一样。颗粒的布局是均匀、密集的,颗粒之间没有打格的痕迹,说明碾玉的技巧精湛且功夫到位。战国璧上的龙纹、蟠螭纹、凤纹、兽纹等,其特点和战国其它器物上相同的纹饰一样,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一般是比较容易鉴别的。 到两汉时期,由于社会稳定,国力强盛,玉文化也蒸蒸日上。因此汉代玉璧总的特征是大。大器形、大纹饰、大线条。谷纹是汉代玉璧上常见的纹饰。一般这种纹饰为浅浮雕状,手摸有明显的突起、圆滑之感,排列整齐不乱,即使近玉璧边缘处也以阴线出半个圆表示谷纹,以示整齐;每个谷纹尾部收刀干净,无晦涩生硬之感。大型的玉璧比战国的略厚,谷纹、蒲纹颗粒比战国的大,而且比战国的稀疏。地子也琢磨得不够精细,一般都留有打格的痕迹,另外,汉代玉璧采用镂空雕法的也比较多。 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处在一个南北分裂、动荡不安,战乱频频的大环境下,整个社会的发展受到极大的影响和限制。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玉器的发展同样受到了抑制。这一时期的玉璧比较少见。 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两大强盛帝国。这一时期国家强盛,经济发达,国富民强。此时东西方交流密切,外来文化进入中国,给中国人带来了许多新鲜的事物与观念。这也反映在玉文化的发展上。此时玉璧又有了比较明显的变化。纹饰方面也比以前更加丰富多样了,奇花异草、飞禽走兽都成为玉器雕刻的题材。常见的表现方法为一面是谷纹、蒲纹,一面是兽面纹、蟠螭纹;也有的一面为兽面纹、蟠螭纹,另一面为花草纹。 在纹饰的雕刻技术方面,也表现得刀工纯熟、流畅,用较粗的阴刻线雕轮廓,用细阴刻线陪衬,线条有时并不连接,但是它的走向趋势使雕刻的创意恰到好处地体现出来,使人感受到一种美的满足、美的尽兴。玉璧上的谷纹也与这时期的特点相一致,细小柔和。轮廓不十分清晰,但打磨十分精细、光亮。玉璧上的云纹也变化多样,大都是阴刻线,无论变化成何种形态,总的风格是舒展、柔和、流畅。有的云头之间还有花蕊样的装饰纹。带有蟠螭纹的玉璧,蟠螭纹呈半浮雕形式,身上以阴刻线表现各部位的细节。比如蟠螭的尾部也较粗大、有力,尾尖卷曲起来,有单尾,也有分叉向两边卷起的双尾。兽面璧的眼睛风格和蟠螭璧差不多,也是粗阴刻线轮廓上有细阴刻线的毛,用涡纹表现耳朵眼、鼻孔,兽的角也长而较粗,角尖卷起用一道粗阴刻线表示,兽瞪眼龀牙,和唐代镇墓兽的风格相似。

青海民和喇家齐家文化遗址

遗址名称:青海民和喇家齐家文化遗址 遗址时代:新石器时代 入选年代:2001年 发掘单位: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青海省考古研究所 遗址内涵: 喇家遗址位于青海省民和县南端的黄河北岸二级阶地前沿。这是黄河上游一个河谷小盆地,海拔在1800米左右。这里分布着许多史前时期与青铜时代的古文化遗址。喇家村遗址因早年出土齐家文化大型玉璧和玉刀而被发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青队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共同在这个小盆地里开展考古课题研究。从1999年开始对喇家遗址进行试掘,2000~2001年继续进行较大规模的发掘。该遗址面积约20万平方米,可能是盆地内的齐家文化一处中心聚落。 2001年8—11月的继续发掘,揭露面积700多平方米,清理出多处灾难场面。最多一处房内埋人骨14具,并发现了地震塌陷遗迹和地震裂缝穿过房址。房屋的堆积上部为黄河大洪水的洪积物红胶泥土层,下部为窑洞坍塌的黄土层,人骨遗骸呈不正常姿势被埋没于黄土层之中,证明是房址垮塌将

人压砸而亡。地层关系表明,地震在先,洪水在后。在遗址其他多处地点也发现了地震裂缝、地面折皱起伏和地震的沙管现象,表明喇家遗址诸房址内的灾难现象应是地震所致。发掘显示,地震对遗址造成了灾难性的打击,洪水则对遗址造成毁灭性的冲击。是一处极为罕见的史前灾难遗址。被称为“东方的庞贝古城”。 此次清理的第15号房址是迄今齐家文化保存最好的,残存墙壁高达2~2.5米,喇家遗址的房址都不同程度地保留着15号房址这种窑洞式建筑的结构和特征,通过已发掘的20余座房址,目前可以肯定,喇家遗址聚落为窑洞建筑形成的聚落,但遗址的地质结构并不适合建筑窑洞。 还发现具有广场性质的一大片硬土面,清理出奠基坑、人牲杀祭坑、埋藏坑、灰烬层、露天灶址等,伴出玉器、卜骨、石圭和精美陶器。说明这片硬土面应是当时人们举行仪式活动的重要场地。喇家遗址还出土了国内最大的玉刀和“黄河磬王”。“喇家村遗址”中大量而精美的文物,不仅证明了早在4000多年前的史前时代,中国西北的黄河上游地区就曾经有古人类活动,而且也说明他们还创造了相当灿烂的古文明。 2002年喇家遗址发掘中,从F20房址地面出土了一件面条状的遗存物。经鉴定,确认食物成分是大量的粟与少量的黍。

齐家文化源流浅议

齐家文化源流浅议 齐家文化,因1924年发现于甘肃省临夏州广河县齐家坪遗址而命名,是中国最早的青铜时代文化,距今约4200—3600年,历时约600年。自发现命名至今的90年来,包括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等学界的中外学者对齐家文化进行了不同角度和层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齐家文化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地区,受经济社会发展、传统观念、思想认识等条件限制,她的性质和意义并没有得到清楚的认识,也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关于齐家文化,人们未知的东西远远大于已知的东西,这一事实预示着齐家文化未来的探索和研究空间极其广大。 近几年,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等国家战略的提出,特别是在齐家文化发现命名90周年之际,临夏州提出齐家文化是一张响亮的文化名片,要不断挖掘文化内涵,形成更多优秀研究成果。齐家文化不断引起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深切关注,尤其是中外学界、民间收藏家和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和浓厚兴趣,可以说,齐家文化研究迎来了她的春天。 众所周知,齐家文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玉器文化、青铜文化、陶器文化三个方面。自成一体的齐家陶器文化,特色鲜明自不待言。其青铜文化却是中国青铜时代的开启,已经

成熟掌握红铜和青铜铜器的冶制技术。其玉器文化最是光辉灿烂,出现了璧、琮、环、璋、刀、小型斧戉等大量的礼器,令人叹为观止。由于齐家玉器文化内涵深奥难测,玉材品种丰富多样,琢磨工艺粗犷大气,被誉为“西北史前文明末期最辉煌耀眼的成就之一”。 本文拟以齐家玉器文化为主线,结合考古发掘资料、学界研究成果和古代文献记载,就齐家文化的形成来源、传播流向、影响族群及其与夏文化的关系,作一浅要议述,不妥之处请方家指正。一、良渚文化的消失和良渚人的迁移良渚文化,是分布在中国东南地区长江下游环太湖和钱塘江流域的新石器晚期文化,距今约5200—4000年。太湖地区是人类最早培植稻谷的地方,良渚文化分布区是全世界稻作农业最早的起源地,良渚文化时期的农业已由耜耕农业发展到犁耕农业阶段,这是人类上古农业发展的一大跃进,被称为世界的农业革命。由于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良渚文化的陶器、玉器制作和丝麻纺织等手工业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其陶器已普遍采取快轮成型的方法,出土的丝织品残片,系先摷后织,是迄今发现最早的丝织实物。其玉器器型丰富,造型美观,制作精巧,技法复杂,尤其是璧、琮一类玉器数量之多和工艺之精,为同时代其他文化所未见。 良渚文化不但拥有当时东方最先进的城乡基础设施、农

高清馆藏古玉沁色图集

【古玉知识】古玉中的沁色品种(多图) 清末民初的古玉鉴藏家刘大同先生在《古玉辨》中这样说过:“夫宝玉之可贵者,晶莹光洁,温润纯厚,结阴阳二气之精灵,受日月三光之陶熔。其色沁之妙,直同浮云遮日,舞鹤游天之奇致奇趣,令人不测:较之宝石,徒有光彩,而少神韵,能夺人之目,而不能动人之心者,则远胜十倍矣!”古玉之所以“能动人之心”,就是因为它在地下沉睡几百年、几千年之后,会因为受地下各种化学物质的影响,从而产生各种各样匪夷所思的色彩、质地的变化。这种变化古人称之为“沁色”。 “沁色”的品种,据清人陈性《玉纪》所载,就有:坩黄、坩青、孩儿面、纯漆黑、枣皮红、鹦哥绿、朱砂红、鸡血红、棕毛紫、茄皮紫、松花绿、白果绿、秋葵黄、老酒黄、鱼肚白、糟米白、虾子青、鼻涕青、雨过天青、澄潭、水苍等等,总名之“十三彩”。还有许多巧沁花色,如虾蟆皮、洒珠点、碎磁纹、牛毛纹、唐烂斑等等不一而足,共计有二十六种。其后古玉鉴藏家刘大同更将红色分为鹤顶红、朱砂片等五种;黑色分为黑漆古、美人髻等五种;紫色分为茄皮紫、玫瑰紫等五种:青色分为竹叶青、熊胆青等四种;绿色分为苹果绿、鹦鹉绿等五种;黄色分为鸡蛋黄、老酒黄等八种:白色分为鸡骨白、鱼肚白等七种。还有梨皮、桔皮、象皮、骆驼皮、蛤蟆皮等等共计七十五种。 既然沁色是受“阴阳二气”、“日月二光”的影响产生的,又是那么的美不胜收,于是有沁色的古玉就成了人们刻意追求的目标。往往一块古玉因为沁色美而身价骤增百倍,而各种沁色也成了鉴识古玉的重要手段。 沁色看似神秘,实际上却是不难鉴识的,而且在实践中,也并不像陈性、刘大同讲的那样有那么多的种类。但是在具体鉴定时一定要心细如发,配合一定的工具,如强光灯、放大镜等,谨慎观察,并结合古玉器的玉质、器形、纹饰、雕工等综合鉴定。刘大同先生说:“玉器受地气,其各

齐家文化与良渚文化出土玉琮对比浅析

齐家文化与良渚文化出土玉琮对比浅析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10级博物馆班刘晓禾320100921001 摘要:齐家文化是继良渚文化、红山文化之后发现又一黄河上游地区富有代表性的玉器文化。单就良渚文化与齐家文化而言,其中经科学发掘已出土大量玉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两地均发现大量琮形玉制品。此文拟从两者文化的分区、玉料选用、形制差异、制作工艺等方面入手,对两者玉琮文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做一初步的整理,从而期许为以后深入研究此二者之间的历史联系提供简要的文字基础。 关键词:齐家文化;良渚文化;玉琮;对比 齐家文化玉器是中国古代玉器文化的代表之一,是中国数千年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目前的考古发现所知,它是继良渚文化、辽宁红山文化之后黄河中上游地区的又一玉文化代表。在良渚和齐家文化中,又经考古科学的发掘出大量的琮形玉器,二者在分布、形制等各方面存在重要的联系和区别。以下分若干部分将二者进行一个初步的对比整理。 (一)关于“玉”和“琮” 《说文》①曰:“玉,石之美者”;据《康熙字典》释“玉”,《易·鼎卦·疏》正义曰:“玉者,坚刚而有润者也”,《白虎通》“玉者,象君子之德,燥不轻,温不重,是以君子宝之”。可见,古人很早之前已对“玉”的构成和质地特性有着深刻的了解,并且在后来将温润的玉与“君子之德”结合起来,成为古代社会主流意识的重要组成,其重要地位可见一斑。 琮,《说文》②:“瑞玉大八寸,似车釭”;《玉篇》:“琮玉八角,象地”;《周礼·春官》注曰:“琮之言宗,八方所宗,故外八方,象地之形。中虚圆,以应无穷,象地之德,故以祭地”;《周礼·冬官·考工记》③:“璧琮九寸,诸侯以享天子”,“大琮十有二寸,射四寸,厚寸,是为内镇,宗后守之”。从以上古文字的解释可以看出,古人将“琮”视为是宗庙祭祀或者“享天子”的重要礼器,并且对其形制、内涵、特殊名称都有着详细的记载和诠释,这就给我们对“琮”这一奇特而又神秘的玉器研究提供了详实的理论基础。 然而,尽管这些记录和解释都是存在于文字已经产生的历史时期,在没有文字记录的齐家和良渚文化期时不一定有着这些丰富的内涵和象征意义,但毕竟历史是从后向前发展的,这些记录至少会给我们提供一些对于史前玉器文化研究的范式和思路。 (二)关于齐家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分区 学术界对于齐家文化具体年代及分期的看法也许会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反映了这一文化从早到晚的整个发展过程,体现了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普遍发展规律。另外,就是学者们在认定的遗址和遗存的内容上则是一致的,这样齐家文化遗存的年代范围无论早、晚或早、中、晚也都包括在内,所出土的齐家文化玉器亦都是处在该发展时期范围之内。其中典型的文化遗址主要有④:甘肃省的武威皇娘娘台遗址,永靖大何庄遗址,永靖秦魏家 ①[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1月第二版,第10页,以下《说文》内容出处均同,不再做注, ②同上,第12页, ③《考工记译注》,闻人军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4月第一版,第126页, ④整理资料来源于谢晓燕:《齐家文化玉器研究》,中国知网,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第12——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